发布时间:2022-07-03 16:14: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实践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如果职业教育要想改变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必须要做出调整,学情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所以我们能改变的还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传授、记忆和再现,对于学生的要求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次,这就往往导致中职生对条分缕析的文章分析感到厌烦,教师“一言堂”的上课形式以及僵硬和单一的考试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模糊,枯燥乏味的“填鸭”过程也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在目前语文散文教学上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我们要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的教育。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包括实际水平、学习诉求、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结合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的状况改进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才会优化。
三、要结合我们学科特点,特别是散文作品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合理地安排教学流程,有计划、有层次地使学生接受所学。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会和感受文章之美的过程,是融入文章的过程,也是和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所以阅读在这方面就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欣赏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感受诗歌散文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享受诗文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修养素质。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关键,同时,还要充分体现诗文欣赏课程的特点和关注学生的基本学情。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下几点
1.要注重诵读。
陶行知老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而这一方法对古诗文来说尤其重要,学生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最后还要读出情感,学生在诵读中才能走进文本,理解文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
2.丰富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把文字转化为画面,才能真正深入到作品的内部,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深刻的印象,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读懂作品。
3.强化体验。
情景的再现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创造与激发与作品相似的情景和感情体验,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这本选修教材,根据诗歌散文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了语感诵读欣赏法、互动诵读欣赏法、观照阅读欣赏法、参悟阅读欣赏法、探究阅读欣赏法和涵咏体悟欣赏法来进行教学工作,教学设计中制定多样化的方案来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做一个能学习的人。
五、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帮助学生长才干、长见识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及时交流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
完成相关制度保障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
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2.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
学校还应积极为社会实践搭建平台,联系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认识到艺术回归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加深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保证活动实效性、长期性和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学校和学院必须努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形成文化氛围,实现稳定性、长期性。
3.加强社会实践专业指导
教师队伍建设在艺术类教学中仍然以“师徒传授,手把手教学”为有效形式,专业教师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也具备艺术学科理论的前瞻性,理应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活动能围绕着艺术专业和社会需要展开;同时他们的科研优势和艺术敏感性也使得实践活动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实践内容的丰富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想发挥艺术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同是达到提高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目的,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支持,学校必须完善制度认真加强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4.做好评价激励和交流总结
进行交流总结,完成评价激励,是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长远效果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团队之间的交流总结会、实践成果展等形式进行实践活动的宣传与推广,鼓励更多老师、同学注重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实践成果,形成文化氛围,提高大家对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完善激励、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社会实践中的成果和失误,保证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二、总结
[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597(1999)04—0030—34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而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实现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式道德实践模式转变。
一、道德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
(一)灌输教育的实质及其弊端。
1.灌输教育的实质。灌输教育在性质上,它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范;在方法上,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它无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它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由于用一种固定教条教育学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总之,这种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
2.灌输教育的弊端。错误的理论和低效的实践向我们昭示了灌输教育的弊端所在:首先,灌输教育存在着道德立场上的错误。“灌输教育”必然要把社会或学校区分为道德上高低不同的两类人即掌握了先进道德的教育者和道德上落后的受教育者;教育者在道德上居高临下,他们的使命就是向受教育者灌输“先进的道德”。灌输教育认定自己所灌输的道德正确无疑,并以他人需要自己所授的道德为前提,以自己能够完成道德灌输为己任,这显然是一种虚妄的假设。在学校道德教育实际中,由于道德生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以及具体“灌输教育”者在个人道德上的局限性等,都会动摇所授道德正确无疑的“神话”,影响到“灌输教育的实际效果”。
其次,灌输教育蔑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从内外因关系的原理来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由此,人在道德上的发展和完善,其道德主体性的发挥应该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然而,灌输教育忽视甚至是蔑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试图以片面的外部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主观道德需要。这在实质上,是把受教育者当成了一种不清楚自己需要,没有行动能力的“人”,一种被动的,只需接受先进道德的“容器”。在这种道德教育中,实在无法看到受教育者主观道德需要的影子。所有的道德设定,都应该以道德主体的确立为首要前提。无论其动机是多么善良,用以灌输的道德是多么高尚,灌输教育把人当作“道德容器的思路和做法”,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因而这种“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再次,灌输教育存在着方法上的弊端。这表现在:其一,学校教育中有着灌输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自律”、“慎独”是古今中外的道德教育家所追求的最佳道德境界。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在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这一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其二,由于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形成远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复杂,“灌输教育”最多只能是灌输某些道德知识,而无法解决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其三,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中,由于“灌输教育”居高临下的精英化立场,也必然导致在方法上的机械化和简单化,这在学校道德实践中,常会造成受教育者对所授道德规范的排斥和抗拒。灌输教育为了完成道德灌输任务,又只有采取机械重复的简单化方式来进行。因而“灌输教育”在方法论上的弊端,是它难以取得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对灌输教育的实质分析和其弊端的剖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所经历的那场“新教育运动”对传统的灌输教育给予了无情的批判,人们普遍把灌输教育视为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用柯尔伯格的话来说,就是“灌输教育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而且,20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把避免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把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二)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20世纪初,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首先对传统的道德教育发起了猛烈抨击。在他看来,道德真理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道德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某种固定的观念。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1]。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即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发展良好的判断力。杜威的发难引起了新旧德育观念的大碰撞。2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和哈特肖恩主持了一项历时5年,涉及万人的大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学校中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这宣告了传统德育的失败,促使研究者们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60年代后,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其中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形式主义的德育论尤为引人注目,这些流派从道德的多维视角阐释了各自的新理论。
1.道德认知-发展论。此理论以柯尔伯格为代表。它吸收了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2]。道德的发展必然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所以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决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2.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传统的学校德育对儿童“不能导致更深层次的道德信念”,因而它是不适当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他们恪守“如何获得观念”远比“获得什么观念”更为重要的信条,反对向学生传递某种本身就模糊不清的价值观念,提倡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的学习,让学生在冲突中学会澄清自己头脑中的价值混乱,发展自我批评,自我指导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3.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取向,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德育,力求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教师权威,主张施行“非指导性教学”。在他看来,教师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是学生良好的咨询者,学生是主体而非客体,其“自我教育”最为重要。
4.形式主义的德育论主张从形式上而非内容上界定道德与道德判断,重视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技巧等形式特质训练,以形式意义上的训练来回避。反对具体道德内容的传授。其代表人物威尔逊曾把德育比做驾车、游泳等技能的掌握,提出他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
西方各种德育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但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透过以上的德育理论不难看出:无论是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德育观,都是以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以期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具体美德传授中解脱出来,引到解决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去。理论家试图构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无灌输的教育,这种道德教育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主旋律是反对道德灌输,尊重道德的主体的自由意志,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
当代道德教育理论对道德灌输的批评以及在建立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上所做的努力,实际上体现了对道德主体性,对道德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较之传统的道德灌输教育更深入地触及到了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反映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这些是我们应该吸取的。
二、道德需要的溯源性研究
构建新的德育模式,除明确应以道德需要为基础外,还必须对道德需要作溯源性研究。
(一)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
需要不是绝对的逻辑“元”,不是人的活动最终的“不动的推动者”。正相反,它是历史地产生的,是在主体活动,尤其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这一命题隐含的另一层含义是: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同一发展的”[3](p559),人在创造自身需要对象时,才能形成自己新的品格和新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4](p95)。生产主体的重要方面是生产需要,主体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在创造对象过程中形成的。例如,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看消费,“由于生产靠它起初当做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同样,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的需要”[4](p95)。这样,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意义就完整了。
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每一时代的需要既是未来实践的起点又是以往实践的结果。任何需要都具有历史性,都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而条件本身又是以往的实践创造的。实践满足人已有的需要,促使新的需要的形成,新的需要又促进实践的进步,如此地循环往复,人的需要就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对现代化生活条件的追求这样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二)道德需要源于道德实践。
道德需要来自人类的道德实践。道德需要的产生依赖于:1.形成道德需要的主体——个人;2.道德需要的客体——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各种行为准则;3.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以其态度为中介能动地反映客体而形成的一种执行意向。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非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是人的生存方式,通过在实践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形成。实践中的人际交往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人们彼此的利益关系只有在人们的交往中,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改变,道德需要的产生也是如此。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根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这就是说人们的道德和道德需要是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形成的,在人们的交往和实践中通过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处理表现出来。只有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善的还是恶的,是丑的还是美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也只有在人们不断的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才能形成一个人的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爱尔维修曾经说过:“如果我生活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我在那里既不能表现道德,也不能表现罪恶”。
(三)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学生的道德需要来源于学生的道德实践,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而且,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活动范围。最初,他生活和活动在家庭里,接触父母和亲属,然后渐及邻人,稍大后便与小同伴游戏,上学后又与教师与同学交往,逐渐深入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正是在这个与外界社会接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自己的道德思想与行为习惯。
儿童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儿童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的现实生活,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情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这就是说,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儿童、青少年学生早期思想、品德的发展尤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其中,家庭影响更为显著,在不同阶级、阶层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他们的品德是有所不同的。另一方面,儿童上学以后,他们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引导下,开始转向主要是从一定社会,阶级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中吸取精神营养,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活动,日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品德,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由于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能动的力量,在一般情况下它能调控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
但是,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他们对作用于自身的家庭、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吸取和反应,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德育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是能动吸取教育影响的。
2.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的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怎样才能使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呢?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因而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这样,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能力。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转变,道德实践环节必不可少。针对我国道德教育之时弊,变“灌输式”为“参与式”道德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收稿日期]1999—09—05
[1]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瞿葆奎.教育与人的发展[A].教育学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会计营业部门核算
型会计模式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会计营业部门仍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核算型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被动和机械地办理业务。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的不断变革发展,核算型会计模式已严重制约了人民银行会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不利于控制会计业务风险,提升会计服务质量。(一)核算型会计不能满足人民银行履行职能的需要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金融业务带来的金融不稳定因素在不断增加,强化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中的职责和作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都要通过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为金融机构开立存、贷款账户,办理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等会计核算得以具体实施。人民银行各市中心支行会计营业部门掌握辖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清算资金流向、流量和存量等基础数据,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辖区金融机构的运营情况和资金变化趋向。而核算型会计主要从事受理、填制会计凭证和记账等基础会计活动,以账平表对为工作目标,不对会计基础数据做分析,更不可能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作出预警,没有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满足人民银行履行职能的需要。(二)核算型会计人员综合素质难以适应现代中央银行会计任务实施的要求会计管理是现代中央银行除了组织会计核算以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报告、会计内控、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管理及其他日常会计工作进行的控制。核算型会计人员的定位是操作型人员,相应岗位多安排学历和理论水平相对不高的人员,人员的专业素质起点较低。同时受业务办理和岗位配置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接受新知识和新业务的培训机会较少,加上长期从事同一项内容的工作,让会计人员的思维和应变能力受到很大局限。自2003年起,人民银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人民银行各市中心支行会计营业部门做为辖区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的中心,要组织辖区会计账务处理,规范辖区会计核算业务,控制会计业务风险,就需要对辖区县级支行会计核算和系统操作进行指导和管理,以实现会计管理的目标和要求,而核算型会计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面和专业素质显然不能适应现代中央银行会计任务实施的要求。(三)核算型会计不能很好地控制营业网点的业务风险近年来,受会计人员老龄化,以及转岗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人民银行一些县支行营业网点整体会计业务素质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会计核算的风险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较弱。随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上线运行,资金汇划和清算的便捷、实时和高效带来的高风险,与县支行营业网点的风险控制能力形成明显的反差,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中对县支行营业网点的风险加以及时监督和控制,而做为辖区会计核算处理中心的会计营业部门,在核算型会计指导思想下,只专注于做好本级会计核算和后台综合处理,既不对辖区内的营业网点做业务指导,也不及时监控辖区的会计业务处理情况,不能有效发挥中心支行对辖区营业网点的指导作用,有效控制并及时化解会计业务风险。(四)核算型会计的对账形式不能有效控制资金风险在传统的核算型会计模式下,一方面,人民银行各市中心支行会计营业部门主要通过每月月初向金融机构发送上月月末存款余额对账单,与金融机构核对月末存款余额,不能实现每日核对账务,及时发现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账务不符的情况和原因,与现行账务处理电子化的高效性相比,其对会计业务风险控制作用显得比较滞后。另一方面,由于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每月向金融机构发送的余额对账单主要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经办员来传递,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工作人员与金融机构账务处理人员相互隔离,如果金融机构的业务经办员违规操作,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对账单,而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又无法通过与金融机构核对真实的账务,对账工作将流于形式,不能及时有效发现存在问题,以规避业务风险。
建立核算管理型会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围绕会计核算环节,建立核算与管理工作机制1.加强事前环节管理,及时落实人民银行的调控政策。人民银行实施的宏观调控措施和货币政策操作,需要通过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办理存款准备金、财政存款缴存和再贷款等会计核算业务来实现。为加强会计核算业务管理,首先,人民银行管辖中心支行营业部应针对各项会计核算业务的特点,制定办理会计核算业务的规范性要求,发挥制度对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约束作用,为各项会计业务的办理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营业部会计人员要注重与金融机构做好事前环节的沟通工作,对一些定期办理的业务,如遇到节假日或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相关办理要求的,提前提醒金融机构按规定办理。例如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前,经办人员主动与客户沟通,让客户及时全面了解政策要求,避免耽误业务的及时办理。2.加强事中环节管理,控制支付和清算风险。做好支付和清算风险预警和控制是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控制支付风险重点是做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的预警监控工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组成,一般情况下,法人金融机构在法定存款准备金透支发生前,其超额存款准备金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管辖中心支行营业部应安排专人专岗加强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的监控。每日业务截止前,如发现当日法人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占其吸收一般存款的比率)低于该行上年平均水平或与上日相比出现大幅下降的,则向金融机构发出透支预警,并限制其提入、提出同城借(贷)票据,有效地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透支和同城票据清算透支风险。在控制资金清算风险方面,管辖中心支行营业部应设置了坐班主管岗、资金清算和监控等岗位,在大额支付系统业务截止前一个小时,资金清算岗及时将同城票据清算差额清算完毕,资金监控岗实时监控清算账户的头寸,发现清算账户出现排队业务的,由资金监控岗第一时间报告坐班主管岗,同时及时联系出现排队业务的金融机构,要求其采取措施解除排队业务。坐班主管岗则上报管辖中心支行营业部分管主任和主任,并报告货币信贷和支付结算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旦出现清算窗口,则通过办理资金拆借或发放高额罚息贷款等方式关闭清算窗口。通过加强对清算账户的监测,有序落实资金清算应急处置措施,有效控制清算风险。3.加强事后环节管理,控制会计业务风险。事后环节的控制一是会计记账业务事后即时控制。管辖中心支行营业网点会计主管,在日间通过分时段及时核查本级每一笔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业务处理过程实行实时的监控,做到当天发现的问题在日终前及时解决,不留隐患。二是会计账务处理结束后的整体控制。管辖中心支行营业部应选取会计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担任坐班主管,在每日日初审核上日辖区会计报表和系统日志,检查辖区会计核算的基本情况和系统操作是否规范。三是管辖中心支行应定期对辖区营业网点开展现场检查和指导。检查辖区营业网点各项业务处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相应处理手续是否合理等,发现业务处理不规范和不合理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确保业务处理的合法、合规性。(二)加强教育培训,着力培养管理型会计人员核算管理型会计模式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还应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应变的能力。管辖中心支行营业部应采取多种方式着力培养本部会计人员向核算管理型人才的转变:一是派员参加总行、分行举办的高层次经济金融和会计业务培训班,学习和接受先进的会计理论知识,提高管理和责任意识;二是采取“以老带新”的形式,由本部门业务骨干担任讲课老师,给年轻和转岗会计人员做专题授课,提高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会计理论水平;三是采取集中学习和讨论的形式,在新业务开展前和实施过程中,遇到新问题,通过集中会计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高会计人员运用会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履行中央银行会计管理工作职责和要求。(三)指导与监控并重,控制县支行营业网点业务风险管辖中心支行应把对县支行营业网点的业务指导和监控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定期举办会计业务培训班,从会计核算原理等方面加强对县支行会计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原有的法律、制度和操作规程,让员工“拾遗补缺”,又包括新执行的制度和系统操作流程,让会计人员消除对原有制度认识上存在的“盲点”,及时掌握新业务、新系统的制度规范和操作要求,提高县支行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顺利开展各项业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可组织刊发以会计核算和会计业务系统运行管理为主题的《业务简报》,按季通报系统运行和会计业务核算情况,对出现法人金融机构头寸偏紧的情况发出风险预警,指出辖区县支行营业网点在系统操作和业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意见,为县支行加强业务学习和规范业务处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平台。三是强化对县支行营业网点的日常业务指导。管辖中心支行营业部坐班主管一项重要职责就是非现场指导,及时解决辖区县支行营业网点在日常业务处理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问题,需要落实重要会计业务处理,事先向营业网点发出业务提示。四是强化对县支行会计业务和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运行的监控考核。管辖中心支行营业部应通过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实时监控辖区县支行业务处理情况,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通过采取全面辅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业务指导和考核监督相结合等方式,强化对县支行营业网点会计业务的指导和管理,提升辖区县支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辖区会计核算质量随之得到提高。(四)建立高效的对账方式,控制资金风险控制辖区会计核算和清算风险,管辖中心支行营业部在继续保留月度对账方式的基础上,应做好每日对账和每半年的“面对面”对账工作。首先,上线运行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通过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与金融机构核对每日账务,实现账务核对的及时性,缩短发现和处置业务风险的时间,提高对账效率。其次,改变过去在柜台等待客户的做法,变被动为主动,实行上门面对面对账制度。每半年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前往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进行面对面核对账务,不仅核对账务核对日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还要核对当月或上月的每日余额,出现余额核对不符时,现场查找核对不符的原因,查清金融机构在与人民银行对账不符后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账务调整是否真实,以及调整后余额是否与人民银行分户账的记载一致等。通过核对账务,检查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之间会计凭证、回单发送、签收和入账等环节,核实银行账务记载的真实性,杜绝经办人员作案情况的发生,有效防范和化解核算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本文作者:黄团娥樊汉新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将面临着多层级、多轮次的冲击,企业的产品结构、成本分配、盈利模式及组织机构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建议企业后续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政策导向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各国政府和组织必将调整、出台相应的低碳法规和政策,进而直接影响财政、税收、投资、价格等政策,并改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率先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采取技术创新的低碳认证企业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6]。
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从十二五规划中可看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就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与之相关的碳税和碳交易等措施会进一步刺激企业采取更为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动行业进步。
市场需求
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直接催生了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公众绿色消费理念也对企业的低碳、低能耗的产品提出更新的需求。一些领先的著名生产商和采购商已经开始实施积极的节能减排政策,这也要求企业必须参与其中,并制定有效的低碳产品市场发展策略[7-8]。
企业社会责任
高校动漫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思路
实践教学对于动漫高等教育非常重要,合理的动漫实践教学体系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漫制作水平。关于高校动漫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以下三点想法。
1.基础课阶段
随着动漫教育在近些年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各高等院校在动漫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改革。通常学校会把低年级动漫学生的课程归为“基础课”,学生在基础课阶段把基本功练好之后,进入动漫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这些基础课一般由素描、色彩、速写、外出写生、三大构成等课程组成(图1、图2)。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打好基础,而后再厚积薄发,对学生学习后续的动漫专业课程好处颇多。但是,很多学校忽视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连续和过渡,造成学生专业课学习比较困难。
2010年以来,笔者在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的动漫专业教学中进行了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重的尝试,在素描、色彩、速写等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加入与专业课相关的内容。比如在素描教学中,笔者将传统的人物练习变为与专业课联系更为紧密的服装、动漫道具等(图3、图4),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造型基础和归纳提练能力;另外,学生对写生对象可以进行卡通化处理,进行适当夸张变形。而在设计基础课教学中,我们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透视等课程中再加入动漫元素,同时还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来完成课堂作业。
2.专业课阶段
动漫专业课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核心内容,也是实践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开设课程都是一个阶段开设一门课,课程开设的时间多在一个月左右,学生要在这一个月之内就掌握这门课程的所有知识和操作技巧,常常会造成学生感觉很疲惫,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各个课程之间也存在着脱节现象,几门专业课学下来学生难以应付。而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却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难题。在新的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联合案例”模式,即在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同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案例,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将各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最终做出完整的、高质量的动漫作品,让学生真正具备从事动漫创作工作所必备的知识结构。例如脚本设计、角色设计、二维动画、动画短片创作这几门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就要求学生以一个完整的案例将各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有机串联在一起。
在实践项目选择上,我们通常遵循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实践项目相结合的学习思路,最终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与动漫企业合作大型的实践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同时还有企业内的专业人员来指导他们创作。这样,学生在学习到实用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毕业设计阶段
动漫专业与普通的艺术专业相比,其特殊性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应能够面对动漫企业提出的种种要求,并具备独立完成相应项目的能力。毕业设计阶段的实践教学,与基础课阶段和专业课阶段有较大不同。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中,已经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毕业设计阶段的实践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毕业设计促使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片。同时,鼓励学生创作个人动漫作品参加各类动漫赛事,使学生将学习的重点由熟悉动漫流程、研究操作技巧,转移到作品创作和动漫项目规划上来。学生在完成好个人毕业设计的同时,也为其今后在动漫企业中晋升高级职位打下良好基础。
如何提升高校动漫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
尽管对于高校的动漫专业而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在教学中达成共识。但由于我国的动漫教育起步晚,教学模式也是从国外设计院校或者其他邻近设计专业借鉴过来的,因此从整体上看大多数院校的动漫实践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才能提升高校动漫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笔者认为有三点值得关注。
1.在院内建立动漫制作工作室
通常,动漫专业课程的知识量大,学生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课上完成相应案例的制作,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做大量练习。但是,由于学生的计算机配置较低等原因,学生在回到宿舍后往往独自学习的效率不高,因此无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而学校建立动漫工作室,可以为部分学生提供课余学习阵地,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模拟动漫企业的工作模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虚拟项目,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2.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对于动漫专业的教学而言,实践经验的传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课堂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作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另外,近几年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其相关的电子设备和应用软件,以及动画表现技术等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如动画制作领域的三维动画、三维立体动画、网络动画等,在7—8年的时间内动画制作技术已经更新数次。因此,这就要求动漫教师做到专业知识常换常新,不可数年如一日地重复相同的内容,否则动漫专业课就变成了动漫历史课了。
3.积极推进校企项目合作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实践学习就是去动漫企业参与真实的工作项目。但实际的情况是动漫实习岗位比较难找,企业需要追求最大的利润,大多数动画公司对于实习生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往往需要付费实习。因此,为了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笔者认为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免费实习的机会。另外,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也可以聘请动漫企业中的技术骨干来校担任部分授课工作,将实际的动漫设计项目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贴近真实的动漫设计环境,从而使力争通过校企项目合作的推进,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实用、更加合理,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更加贴近动漫企业的需求,同时也大大地促进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告诉我们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动手实践,才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运用的过程,是运用知识技能的手段,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既然是实践课,就应以实践为中心,让学生观察、阅读、习作、动脑、动手、动口,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知识和能力相结合,既增长了才干,又优化了个性。只有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一系列的锻炼,才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实践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
语文实践课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据,在语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立实践中获得新的知识,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过程。不管什么样的课堂,如果有较强趣味性最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知”的目的,所以语文实践课的设计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才能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效果,才能唤起学生的丰富想象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其智力。怎样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实践课堂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巧妙设计多种形式,如表演式、游戏式、辩论式等。无论何种形式都要以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材范围来设计,力求灵活多变。
三、实践的层次具有阶梯性
在语文实践课的内容设置上要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发展,不能跨度较大,使学生在实践课中有一种跳一跳可摘到果子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会因为难度偏小而乏味,也不会因实践的跨度太大而失去信心。如教学《找春天》,分别设计“找春”、“赏春”、“颂春”的多媒体片段,逐层深入,具有层次性,使学生保持一种欲罢不能的情绪,消除了学生注力不集中的现象,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四、实践气氛要保持和谐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实践课堂效果的有力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往往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一个表情严肃、面孔冷漠的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和学生进行沟通,更谈不上寓教于乐。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只有把课堂变成学生温馨愉悦的乐土,把干巴无味的说教变成亲切的嘱咐,把严肃的质问变成真挚的叮咛,才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学生的心门。如何创设实践课的和谐氛围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的期望值。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和老师在一起活动,而高年级学生则喜欢老师在平等的位置引导他们活动。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方案,给学生充分的自立表现机会。
五、实践的节奏要有张弛性
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
数列各项和公式
(|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如:若函数图象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解为a>0且,得出0<a<1,而忽略了a=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
如在解不等式时,一位教师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即采用解两个不等式组来解决,接着,又用如下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