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23 14:00: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团队拓展训练方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

第1篇

中山市黄圃镇对甫小学 周迎

摘要: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拓展训练充分注重参与者的运动体验,强调团队间的配合,是一种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以拓展训练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对于篮球的热爱不仅局限于电视机中,更体现在篮球场上,利用拓展训练完成小学篮球教学,也是对当前体育教学方式的完善。

关键词:拓展训练;小学体育;篮球

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手段,拓展训练使得体育教学兼具娱乐性与教学性。将拓展训练融入小学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意识到配合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拓展训练在小学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拓展训练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一种自我突破式训练,最早源于欧美等地,这种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受训者人格,实现受训者自我能力突破,帮助受训者克服对运动的胆怯与弱点,提高受训者合作意识,最终实现受训者运动能力的提升。相较于传统训练方式,拓展训练主要针对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及配合程度进行训练,而忽视了体能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简而言之,拓展训练更注重提升团队配合能力,而非倡导运动竞技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一)拓展训练要领

拓展训练要求受训者在娱乐挑战中感悟运动的快乐,在进行运动训练过程中,有效结合各类娱乐拓展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拓展训练是针对学生思维习惯而展开的教育,并非单纯的体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团队游戏或运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拓展训练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更新重塑,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体育教育的体验。

(二)拓展训练基本特征

1.基础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时,拓展训练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其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制定出合理的训练方案,在巩固已有训练成果之上实现对学生个人能力的突破,以达到取长补短的训练效果。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不会出现学生因过度训练而厌倦训练的现象。这种循环渐进的训练方式,实现了学生从巩固到优化再到学习的训练效果,实现学生训练量变到质变的转换。通过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并根据今后的学习做出相应的转变,寻找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训练道路。

2.趣味性

所谓的拓展训练,不仅单纯意味着过渡游戏娱乐过身体素质机能的训练,而是一种有益结合娱乐与训练的教学方式,是现代各种训练理论综合运用的结果,能够有效提升教学与训练效率。拓展训练通过各项运动实现学生能力上的突破,实现学生人格及自身品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在进行体育教课中结合多项拓展训练,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3.放松性

拓展训练将体育教学与娱乐活动完美融合,大大提升了教学娱乐效果,增添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体育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这些拓展娱乐项目,与体育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使学生们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不同于传统教学课堂的紧张严肃,拓展训练要求体育教学以轻松愉悦的氛围进行,通过各类相关游戏的开展,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二、小学篮球教学的几个薄弱环节

(一)运动前的热身

常规小学篮球教学着重强调课前活动对教学的重要性,其以课前活动为教学铺垫,让学生不断练习伸展运动及慢跑,如此机械的运动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导致学生篮球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运动中的协调

传统篮球教学强调学生篮球运作掌握能力的提升,并施加大量的投球、运球等训练,教学方式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忽视了学生身体机能协调能力的培养,无法使学生从篮球教学中获得游戏体验。很明显,传统的篮球体育课远无法满足学生对运动的向往,长期如此,很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

(三)运动后的放松

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时,放松活未能做到有始有终,经常会出现忽视授课后放松活动现象的出现,部分教师秉承这样一种错误观点,课前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后续的教学任务,所以会开展课前运动。在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后,就没有必要采进行课后放松活动了。殊不知,学生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运动加以舒缓,不仅会对其接下来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造成肌肉损伤。

三、拓展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拓展训练唤起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设置的初衷在于加强学生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因此在开展拓展项目时,教师应本着提升学生篮球运动技巧为练习目的,将篮球基础技能训练灵活转变为趣味性较强的拓展项目,不断丰富授课方式,以多种活动方式完成篮球基础专业技能的训练。要想改变运动前热身枯燥乏味的现象,体育教师应将篮球教学与拓展训练有效结合,增强运动的团队效果,将运动回归到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嬉笑打闹中完成课堂教学。这样一来,为篮球基础技术教学平添几分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开展篮球基础技术教学前,不再以课前活动为开场白,而是以“十人九足”为拓展训练项目为课前小菜,带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本严肃无聊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们能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到教学任务中来。这样一来,教师在后续的篮球基础技能教学中也不必再花费精力维持课堂纪律。

(二)通过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篮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运动幅度较小的活动,如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要求后面的学生为前面的学生进行肩膀、背部等部位的按摩,保证每个学生的身体都能够得到放松。这种团队性的放松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达到放松肌肉,愉悦身心的目的,并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共同分享、互帮互助,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自信心

篮球比赛的规则及运作是复杂的,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篮球,对于运球、投篮等基本操作并非短期间内就能够学会的,而拓展训练的有效利用,能够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体质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众所周知,篮球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强度训练,不通过大量的训练很难实现对其真正的掌握,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体格,磨砺其意志,实现学生身心共同发展。并且,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意志进行磨炼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进行小学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时,辅以大量的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出学生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师在进行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时,适当为教学添加一些“小佐料”。如,让学生进行“人体多米诺”的拓展项目,以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分为两组并围成一个圈,让学生将手臂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膀上。在教师下达坐下的指令后,看哪组同学能够快速整齐的完成指令,此时,要故意勾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全神贯注于游戏中,然后再对学生下达起立的指令,看哪组学生能够在接到指令后快速整齐地站起来。而后,对输掉的那组同学加以小小的惩罚,如全组同学快速做出赢家说出的任意数字,或围着操场慢跑一圈。此类的拓展项目,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身体协调性,还能够通过有趣的活动放松学生心理压力,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但就当前而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为其他科目学习而服务的,这就给学生及教师带来一种体育课并不重要的错误认知。因此,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思维限制,并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使得体育学习娱乐性与教育性并重。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可适当结合拓展项目训练,完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使单调的体育课程也能变得生动多彩。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篮球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锋.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142+131.

[2]高丽美.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内江科技,2017,38(12):155-156.

[3]陈友生.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158.

第2篇

拓展培训,寓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恩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只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二战以后,这种训练的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拓展培训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二、高职体育改革与拓展训练

1、传统体育课程的弊端。传统的学校体育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和完整、追求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忽视内容、手段、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展的,所有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时间安排与分配全部由教师主控,而且对于每一届不同的学生所运用的教学大纲却基本相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

2、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拓展训练的项目纷繁复杂,形式众多,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又不断地开发和设计出一些新的项目。我们可以根据培训的不同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和设置不同的项目作为训练科目。所涉及的课程随着近几年拓展训练在国内的飞速发展,许多拓展项目也应运而生,名称各不相同,分类更加细致,根据培训场地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类:

(1)室内训练项目这是根据拓展训练计划的要求,在室内进行的以智力为主,兼有体力游戏为辅的培训项目。拓展训练的“破冰”阶段也通常在室内进行,或遇恶劣天气在室外训练的不安全因素增加的情况下,也常安排一些室内训练项目。

(2)场地训练项目。这是专门为拓展训练而设置和修建的人工场地,该类训练项目重在通过参与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突破心理极限达到培训目标。在方法上主要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以心理认知为突破口,以组织行为的手段,提高到管理学的高度来分享点评。这类项目的培训目标明确,项目内容经典突出,形式表现活泼多样,具有极大的心理挑战性,学员的体验极为深刻。因此,这是拓展训练的主体。这些训练项目根据培养受训者的相关能力分类设置,如:心理素质类、体能素质类、沟通能力类、团队新人类,合作能力类、竞争意识类、创新精神类等。

(3)野外训练项目。这是把户外运动的项目作为拓展训练的主要科目,是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的活动。拓展训练本身就是从野外生存发展起来的,因此,户外运动的每一个项目都可作为拓展训练的内容,也可以把若干个户外运动项目串编成一个综合性的拓展训练项目,这都需要根据拓展训练的培训目的而定。由于该类训练有着十分明确的培训目标,在要求上比一般的休闲式户外运动更为严格。也许由于在难度上有了人为的设计,因而对受训者的体能要求必然会高一些。

3、拓展训练的基本方式。每个培训项目均进行拓展项目―沟通感受―项目分析―引导领会等内容,从体会提升到理论,并在以后的活动中应用从热身开始进入感受―理解―应用的学习过程,通过对一个理论的反复实践,初步形成有意识的习惯,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当中最终成为一种习惯项目安排环环相扣,充分表现团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培训师的所有回顾内容模块化。

三、体育教学加入拓展训练内容的意义

1、将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结合。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不同,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该主要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训项目,但不能简单地模仿、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及校园地理特色,根据拓展训练的要求与内容,把一些拓展课程与体育课程交叉渗透以及在体育课上易于开展的拓展课程形式进行推广。

2、采用目标式管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发令,学生响应”的指令式管理,拓展培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各个项目。实景学习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拓展培训强调学员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在模仿。因此,我们在高职院校中采用拓展训练这种目标式管理,它有利于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3、注重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传统的体育教学把理论与实践学习割裂开来。教师只是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造成不同的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大不相同。拓展培训是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但并非体育加娱乐,它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大多数人认为,提高素质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课堂式的培训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其实,知识和技能作为可衡量的资本固然重要,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实践平台;

作者简介:张蔚(1965-),女,辽宁大连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项目“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09DB24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72-03

学生就业能力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劳动力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标准匹配度是否一致的检验。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高校教育发生结构性失衡的今天,适应于所有职业所有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使大学生从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点。它可以使学生扩大就业领域、提高就业适应力,达到用人单位的最基本的入门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学校可以通过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环节、设立专项行为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平台,促进在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打造课堂教学、专项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全方位多层次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实现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高职学生就业适应力,拓展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指标

国际职业教育领域通常将职业能力(skills)分为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hard skills)是具体行业具体职业所需要的具体职业能力。它决定劳动者能否在某一专业、某一特定岗位胜任问题;而职业核心能力(soft skills)则是所有职业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具有共性的东西,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迁移到任何领域使用的技能。包括: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基本能力[1]。本研究在对主要招收高职学生的100家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用人标准调查及高职学生已有技能水平调查的基础上,界定出高职学生最需要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因子为:与人交往、沟通表达;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5项具体技能,并将其作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指标。

二、学校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现代学习理论将知识分为认知层面的描述性知识和操作层面的程序性知识。描述性知识是解决问题所需知识的静态储备,它不能解决问题,而程序性知识是解决问题必备的动态技能。实践活动是描述性知识向程序性技能转化的唯一路径。学校传授的大量知识由于缺乏实践活动的平台大部分局限在认知层面停留在记忆中不能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行动中,“文凭高、能力差”是很普遍的现象。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实践教育理论认为实践是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唯一途径,强调“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不足,才会有进一步提升能力的需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完成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实践活动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必由之路。学校范围内能提供的实践活动场所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

(一)专项心理行为训练。

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是国外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它可以以职业核心能力的某个或某几个因子为培训目标,通过专门设计的活动进行专项培训。学校可借鉴这种培训形式,在学校针对有专项需求的学生开设相应的专项心理行为训练课程或活动。本研究针对职业核心能力中的社会性部分,如交往、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因子展开的专项的团体心理训练,按照团体心理训练的理论要求和实际操作要求,制定16学时的训练方案,选择有需求的特殊学生进行2个月8次课的专项行为训练。通过实验组前后测和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结果的比照,可以明显看出,经过专项行为训练后,学生在交往、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四因子上都有明显的变化[2]。专项行为训练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体验式课堂教学。

“知识+做到=得到”。在学校,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计划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技能的转化,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相应的核心能力是又一重要问题。“听来的记一时,学来的记一世。”带着问题学习,边学习边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本研究采用的体验式教学形式通过课堂中实践环节的设计为知识向能力转化提供媒介(平台)如:通过分组讨论、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现场演示、实践操作、市场调查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形成、提升能力的目的。体验式课堂教学以杜威的“做中学”理念为指导,强调在掌握相应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提升能力。课程内容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载体,提供学生参与平台感受能力作用才是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本质。体验式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最终选定最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做中学”真正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快乐,提升课程的实效。“小组讨论”、“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习得了沟通、合作的方法与感受。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因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在实践性强的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基础类知识性学科上也有较大的突破。

(三)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另一个重要实践平台。学院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制定了覆盖高职学生三年学习生涯的包括班会、专题活动、团队训练、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在内的各种形式的系列校园活动计划,并辅以素质学分作为学习保障,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各类活动方案供学生选择,力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比如,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培养上既有分层次的目标系,又有具体活动平台。通过A类活动实现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完成核心能力培养指标要求,通过B类活动实现适应学生个性需求,即发挥学生优势能力,获得成功体验,又能针对弱势进行个别培养。通过具体活动载体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需求,使所有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都能使自己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弱项因子得到提升,战胜短板效应,提升整体职业核心能力素质,提升就业适应能力。

1.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发展性职业核心能力提升体系。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总体教育目标是:清晰职业目标,明确职业定位,寻求最佳发展路径。具体分解为:一年级认识自我,了解专业、确立职业目标,侧重心理素质测评,提高心理素质;二年级形成职业能力、科学职业定位,侧重生涯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优化心理素质;三年级就业指导、职业导航教育,侧重就业技巧指导,心理素质实践。三个阶段互相贯通,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

2.以团体训练、班会、主题活动为形式的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活动平台。围绕人际交往、情绪控制、时间管理、压力释放等心理素质问题,市场调查、技能大赛、职场见实习、职业规划大赛等职业素质问题,通过A类16个团体训练活动、10次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

三、课堂教学、专项行为培训、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我们学院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实践中将第一课堂教学、专项活动训练、第二课堂实践三种方法结合使用,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课堂、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专项团体行为训练由于针对性强、实践性强,在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方面效果最显著。

(一)专项心理行为训练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2008年起我院就在职业生涯教育、优化人格教育活动中采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法,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具体训练方案,极大地提高的受训同学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水平。目前,学院正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堂教学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系列活动中应用该种训练形式。课题组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职业发展规律和现代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开发了科学、系统的“团训包”,其中包括心理素质团训和职业核心能力拓展团训两个方面,包含14项具体的训练项目和10项配套的主题活动。该项“团队训练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该项训练形式增加了趣味性和实践性,为知识向能力转化提供了很好的活动平台和有效的指导,受到受训同学的热烈欢迎。

(二)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形成职业核心能力提供了活动平台。实现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者有机结合。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活动为中心的将与活动相关的知识结合在活动中进行整体性学习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增设核心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设计活动环节,将本次课的知识目标与该活动任务相结合,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和研究性的学习,并让学生在过程性的学习和团队活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与人交往、团队合作、收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在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各类课程形式中各选试验班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体验式教学形式在各实验班中均能提升学生的与人合作、沟通等职业核心能力因子的水平,且实验班之间没有显著差别。根据对试验班级学习结果的调查问卷和学习委员座谈显示,在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两方面上,实验班的学生都远远优于其他班同学。特别是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团队合作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主要得益于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和课后的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凝聚力和个人在团体中的角色及应有的行为模式。学会了正确表达、沟通个人意见的方式。培养了合作精神。而“在做中学”到的技能,不易遗忘。

体验式教学形式由于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的魅力,彰显能力的作用,比较费时,课堂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为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将部分实践活动内容下放到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调查、技能赛、行为训练等形式,依靠素质学分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从根本上解决实践实践、实践场所、实践参与度的问题,体现了课堂教学与校园实践活动的目标一致性。

(二)引进素质教育学分,使校园文化教育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实践平台。本研究以学生三年的学期为周期,按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和专业技能水平制订出贯穿三年的第二课堂培养计划。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体现出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每一项具体的活动都是有一定目的,为培养一定能力而设立。每项活动之间有一定的递进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实际需要的变化,实践内容在不断加深,时刻满足学生的能力提升实践需求。本研究提出的素质学分下的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培养方案,由于有素质学分作保障,从根本上克服了第二课堂活动经费、师资、场地、时间及学生参与率等方面的缺陷,保证相应的活动如期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

10级新生入学后,按计划如期开展了相应的活动,由于一年级主要突出优化人格结构、人际交往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所以,在职业核心能力的社会性(交往、沟通、合作)因子方面变化较大,与前几级学生相比,10级学生同学之间因沟通、情绪问题产生矛盾和心理咨询人数明显下降。09级同学由于加大职业市场调研及实践力度,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核心技能都有所提升。开展的相应活动受到同学的积极响应。专业技能大赛、职场人物访谈、优秀毕业生心理历程回顾、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查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相应的能力,也是他们知晓了专业技能和核心技能的关系,开始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提升。具体表现为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社团组织的活动,主动寻找、创设提升欠缺的核心能力的机会;愿意主动解决问题,并主动表达、寻找帮助;习惯于与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并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团队角色。

学院2008-2011年实施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工程”、“优化人格结构 提升心理素质工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育人工程”等旨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就业适应力的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多项活动分别荣获“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荣誉称号、“辽宁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学院连续几年就业率稳居90%以上。在校的大学生们也在积极按心仪的岗位的职业要求来打造自己的职业性向和职业能力,更好地完成人岗匹配。提升就业能力,提高职业满意度。

参考资料: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主要是一种以户外环境为训练基本条件的体能活动训练。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挑战性,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喜欢,满足了体能训练多样化的需求。该训练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意志,同时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甚至该种训练常常被运用在员工训练中,在社会上广泛开展。而针对高职院校的个体情况,需要针对其课程开展问题做对应情况的改善,从而才能发挥拓展训练的实际效果。

一、当下高职院校拓展训练运用情况

当下高职院校拓展训练运用的频次和水准都有待提升。

首先在课程内容中仍旧以传统单项运动内容做课程教授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能力的训练学习,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其二、实际的拓展训练运用中,又因为学校基本硬件环境受限,可以开展的拓展训练丰富程度受到局限,无法让拓展训练更具有多样化与吸引力。

其三,教师对于拓展训练的设计缺乏多样性与针对性,通常情况上是拟定几个训练方案,而后反复使用,缺乏对不同年龄、不同时代学生的针对性调整改善,也缺乏拓展训练的创新意识,训练内容僵化且没有新颖性,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没有充分的吸纳当下拓展训练的各种精华,对于经典性拓展训练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化利用。

其四,教师承担着一定教学压力,同时私生活也需要个人花费更多精力处理,因此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时时创新的拓展训练设计,更愿意沿用已经操作纯熟的老式拓展训练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教学压力。

其五,学校在拓展训练的重视程度上也较为缺乏,没有教好的硬件与软件支持意识,导致教师能力发挥有限。在用人制度上,也缺乏选择专业的拓展训练教师。由于缺乏专业性,因此在操作的安全性、多样性、创新性与针对性上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进而导致拓展训练的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提升拓展训练作用的方法

(一)积极吸纳专业拓展训练人才

在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中,可以依据情况选择具有拓展训练能力的优秀教师。也可以定期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的拓展训练教练来对本校学生做训练活动开展以及教师相关能力的培训。提升本校拓展训练操作上的专业性。对于聘请的兼职拓展训练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课程进行形式或者薪资形式,有效达到吸引专业人才,同时提升人才的利用率。将课程进行运用影像记录的方式留存下来,对日后训练的开展进行一定指导性。或者让专业教练将其训练开展的技巧做有效的辅导与记录,便于学校体育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学习。

(二)充分吸取网络教学和社会资源

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充分的吸纳网络教学资源,模仿其具有创造性的训练内容。同时拓展训练也具有专业的网络教材,可以进行专业的学习,提升拓展训练在创新性、安全性、趣味性上的水平。教师要充分的懂得专业的教学资源搜索网站,懂得视频内容或者教材内容的下载。学校可以提供这些资源的下载渠道或者账号,提供更多的学习便捷性。而面对国内外各大综艺节目的开展,其中部分涉及到拓展训练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度的学习模仿,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特别是高收视率的节目,学生关注度高,对于其中的拓展训练有更多的熟悉性与兴趣,在操作上更加的顺畅。学生由于在节目中进行了前期的学习熟悉,了解操作中可能面对的问题与危险,因此在操作中会更为谨慎与提升操作水平,因此可以达到更高的训练效果。

(三)充分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在拓展训练中,主体应该学生,而教师只是主导,要充分的听取学生的感受与意见,同时全面的表达自己开设相关课程内容的用意与专业性。一方面得到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想法来调整课程内容。双方良性的互动交流可以有效的让拓展训练内容设计的更为安全、丰富性、趣味性,有效的吸引学生广泛参加。如果固步自封的自我想象,那么当学生的感受被忽略,其参与热情就会大大降低。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状态做针对性的拓展训练内容安排,要依据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社会特点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拓展训练中的项目融合、规则设计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的处理。关于安全措施,一方面要让设计方案本身具有安全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将安全注意事项做充分的说明,让学生能够在训练开展前得到较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束语

拓展训练在当下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但是高品质的拓展训练仍旧稀缺。要达到高品质是因情况而异的,需要充分的结合现实基础条件,人员素质和教师实际控制能力所决定,公认最好的拓展训练不一定适用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对已有的拓展训练做重新的改良包装,从而让其符合实际情况需求,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拓展训练的实际效果。而学校也要积极的配合教学开展,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与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 田振停.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积极意义[J].新校园(上旬刊).2015,(1):119-119.

第5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创新实践能力 多环节实践训练

“90后”大学生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受网络信息化、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和上辈人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人说“90后”大学生是颓废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言行乖张桀骜,精神匮乏,总是做出一些在上代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当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90后”大学生,离开父母亲的怀抱,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需要独立处世时,才幡然醒悟,脱离了家长,自己根本实现不了“自己动手”,更别提“丰衣足食”了。针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这一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耿丹学院的11级、12级、13级男女生共500人),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80%的同学缺乏独立创新能力和缺少实践机会。

一、“90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现状

在对耿丹学院500名“90后”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男女比例接近1:1,13级参与200人,12级参与200人,11级参与100人,在此次调查中涉及到的系有人文系、语言系、经管系、艺术系、机械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发现“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自主性与依赖性的结合体,二是个性鲜明,内心空虚,三是思维前卫、责任感弱、缺乏目标,四是认知狭隘、自身利益为重、追求功利化。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表现为虽然创新范围涉及广,但深度欠缺,虽然创新能力强,但实践能力较弱,虽然创新欲望强,但持久性差。

二、多环节实践训练的发展及现状

“大学生多环节实践训练是为高等院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以促使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而开展的多个方面的实践活动训练。”这是对“大学生多环节实践训练”普遍认同的一个定义,问卷调查分析表明“90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远远高于其实践能力,在面对问题时,“90后”大学生虽然会有一些标新立异的新点子,但是想要化创新为实践,任重而道远。如果可以将优势也就是创新能力保持发扬,再通过训练改善自身劣势,也就是动手实践能力,之后将两者相结合,那么“90后”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面对现在高等教育存在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问题,各高校开展实践训练项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多环节实践训练还未得以全面开展,但就目前国内外来说,高校的训练项目还是有了一定的效果和成就。

1.国内高校多环节实践训练的成果

许多高等院校主要以金工实习这样的课程安排来提高学生的一些技能。我国高校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趋势,在校园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教学基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社会上的反应来说,每年毕业的大量大学生仍然在技术训练方面有所欠缺。好在很多院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目前也都纷纷在创立适合自己院校发展的新的实践方案。例如清华大学的工程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创建了集工程基础训练、先进技术训练、创新实践训练与综合素质训练为一体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南京理工大学也为学生提供了非常优良的硬件设施,为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取得进步而不断努力。在众多高校中,香港理工大学在工程教育这个领域做的是最完善也是社会认可度最高的,它的训练项目覆盖面广,项目多,最可贵的是与企业联系紧密,这样就很好的完成了把课堂搬到实践上来这一目标。

2.国外高校多环节实践训练的效果

就国外来说,由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历史已有二百多年,德国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 他们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德国的工程教育强调教育与训练的一体化,例如, 本科阶段的工科院校学生学习平均在五年以上,这其中就包含着大量实践环节。而美国则是要求学生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后,需要在企业进行两年以上的专业技术培训之后,才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法国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便可以获得大量的实践机会。

三、多环节实践训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参考方案

高校学生群体有着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对问题时有着独特的决解方法,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网上随处可见他们标新立异的独特思想印记。然而,他们身上亦有着“90后”大学生的标准特征――存在惰性思想,缺乏亲身实践的能力,过于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的结果,也是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负面产物。目前各个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力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实施各种活动训练方案,虽然实践活动繁多,涉及范围较为广泛,但是由于过于形式化,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训练,收效甚微,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有阶段地进行。结合“90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现状,借鉴目前国内外高校多环节实践训练的有效经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其持久性,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设计方案如下:

该方案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注重让学生初步了解多环节实践训练的目的、意义、计划、内容,学会运用理论知识,第二阶段挑选优秀的学生参与多环节实践训练活动。

第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刚进入校门,初步接受专业课学习的大一新生,在这一阶段,把创新实践课作为选修课程或者辅修课程,辅以学习的活动训练计划,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内容: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研室,开设多环节实践训练课程,讲授实践训练活动内容、计划、目的,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同时针对现在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有计划地进行整理,完善教学质量,丰富教学资源,注重理论基础知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把专业知识与理论实践进行糅合,在校内挑选自愿者组成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小组,由教研室的老师分别对不同专业的自愿者开展专业知识辅修课程培训或进行本专业外的新的领域的知识教学课程培训,经过培训后学生可在本专业领域内或在其他新的领域内独立进行新的创新,完成创新实践课程后可开展第二阶段真正的实践训练。

时间:一个学期

对象: 大一新生

目的:让学生了解多环节实践训练的计划、意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传播创新实践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第二阶段的实践训练做铺垫。

预期效果:学生能够做到敢想、敢说、敢做,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创新能力得到突破,不断提升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整理的能力,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打破常规,发表独立的见解,进行大胆的创新。

第二阶段: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后,挑选出部分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学校为其提供实践机会。

内容:一是学校利用校内可用资源,免费为学生提供小创业平台,例如小市场基地,仅供学生进行买卖的校内市场基地,他们可以组队或各自进行小创业,独自策划创业计划、开展营销计划,进行内部运营管理,根据创业项目、营销方式、团队组合、盈利的多少做验收结果,优胜者可获得学校的奖励或创业基金,就耿丹学院而言,利用图书馆的空闲空间设置格子铺,学生通过竞聘的方式租用格子铺做一些小的经营,学生从中既能获得一定得收益,又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二是学校挑选优秀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基层管理活动中,让学生有一个亲身实践的机会,例如,耿丹学院成立学生事务服务大厅,设立勤工助学和顶岗实习岗位,公开招募学生助理,为全校学生办理学生证、磁条充磁、学生公交卡等各项事务,日常工作由固定老师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学生都收获不浅;三是学校常年开放科研实践场所,提供技术设备,一些材料学生自行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鼓励他们参加科研比赛,以实验作品或论文等形式作为验收结果,优秀者可以得到奖励;四是申请相关课题,由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研室老师组织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团体行动,学生各司其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分析数据,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增加学生社会经验,拓展其眼界,丰富其思想。

期限:一个学期

对象: 经过第一阶段培训过的大一新生

目的: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实践平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效果

预期效果: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训练平台,使校内在读学生得到一个真正的实践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阶段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独立作业,这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更高层次的激发,把创新与实践融合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多环节实践训练的发展前景

在谈及对待实践训练的态度时,有高达60%的学生认为应该积极参与,可见“90后”大学生的配合度还是极高的,所以多环节实践训练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不管学习哪一个专业,最终都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来,所以多环节实践训练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多与企业沟通结合,同时在学校建设方面,应当加大校园实践教学建设,这是十分关键的。只有这样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不断探索新的方案,才能让多环节实践训练发展得好而快,真正起到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

通讯作者:邢俐

[参考文献]

[1]戴红顺.加强知识储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中教研究,2002,(4).

[2]卢静.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杨向荣,陈伟.大学生创新实践指导.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4]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4,(4)

第6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目标是要求学生达到的七个基本能力,即中英文文本录入能力、Windows操作系统及Internet操作能力、Word文档编排能力、Exce数据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Powerpoint演示文档制作能力、Fontpage网页制作及能力、办公软件能综合运用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作风和责任心,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设计

2.1课程主要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7+X”模块,其中7是7个基础知识模块,每一个模块都设计若干案例,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案例1认识计算机,案例2中英文录入,案例3计算机病毒防治;模块二:操作系统与网络,主要包括:案例4系统基本操作,案例5文件资源管理,案例6计算机管理,案例7互联网接入与冲浪,案例8收发电子邮件,案例9信息收集与上传下载;模块三:Word文档排版,主要包括:案例10撰写招聘启事,案例11制作电子报刊,案例12设计求职简历,案例13群发通知,案例14编排毕业论文;模块四:Excel电子表格处理,主要包括:案例15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如图1所示);模块五:PowerPoint演示文档制作,主要包括:案例16制作公司庆典演示文稿;模块六:Fontpage网页制作,主要包括:案例17个人网站设计与制作;模块七:办公综合运用,主要包括:案例18社会调查与撰写调查报告。X为职业岗位特色模块,不同的专业其岗位特色模块的内容不一样,此模块是为学生提前进入职业岗位角色而设计的,各类专业特色案例为:医药卫生类:药物使用说明书、化学公式;人文社科类:社会调查报告、比赛计分系统、行政公文;经济贸易类:财务管理系统、市场营销分析报告;制造技术类:电子产品说明书;水电交通类:汽车类产品使用说明。

2.2授课计划。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安排在一个学期内授课,平均每周4课时,授课计划如下:认识计算机(2课时),中英文录入(2课时),计算机病毒防治(2课时),系统基本操作(2课时),文件资源管理(2课时),计算机管理(2课时),互联网接入与冲浪(2课时),收发电子邮件(2课时),信息收集与上传下载(2课时),撰写招聘启事(2课时),制作电子报刊(4课时),设计求职简历(2课时),群发通知(2课时),编排毕业论文(4课时),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6课时),制作公司庆典演示文稿(2课时),个人网站设计与制作(6课时),社会调查与撰写调查报告(2课时),职业岗位特色案例(6课时),综合练习(4课时),共计60课时。

3教学组织

3.1教学模式。(1)案例驱动,实行教学做三位一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动手操作性很强,在教学中,应采取以学生做为主体,以案例驱动激发学生兴趣,实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中做、在做中学,学生边做老师边讲,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知识;(2)全程训练,推行三步递进训练方案。三步递进的训练是同步训练、自主训练和拓展训练。同步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训练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过程考核,实行能力达标机制。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模块都实行考核达标机制,学生要提交指定内容的作业。

3.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围绕以下六步进行:(1)展示案例:教师展示案例,讲述工作任务;(2)提出问题:教师说明学习情境,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与资讯,提出实施计划;(3)讨论分析:教师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学生形成工作计划,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教师综合评价,确定实施方案;(4)实操制作: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教学案例的制作;(5)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各组提供文档,汇总保存;(6)归纳总结: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完成知识的迁移。

4考核测评

4.1能力达标。能力达标即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标,主要包括七个模块的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考核学生七个模块的应用能力,能够实时反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合理调节教学实施的进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一个能力目标都要达标。

4.2期末成绩评定。总分(100分)=平时成绩(40分)+期末成绩(60分),平时成绩=汉字录入+学习表现(主要指作业情况和考勤情况),期末考试成绩采取上机方式进行,考试内容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综合知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电子作品,教师根据作品给出成绩。

4.3社会认证。社会认证是指学生通过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内容一致,学生取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中级)考试认证,能够表明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具备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为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奠定基础。因此,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取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中级)认证。

第7篇

1983年,中国的定向运动正式列为国家的一项体育活动。组织训练和比赛以来,定向运动在中国发展很快,尤其是1995年7月在吉林省成功地举行了“首届全国大学生定向越野运动会”,标志着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后,类似比赛几乎每年都进行。中国的定向运动就目前状况来说,无论比赛规模、参加人数、比赛组织、定向运动地图的编制、定向运动教育等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这是一个好的势头,为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的定向运动尽管发展迅速,但是,我们的基础较薄弱,与北欧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全民的参与和精英运动员的培养两个方面。因此,要使中国的定向运动可持续地发展,尽快位,只有培养了合格的定向运动人才,才能更好的为定向运动的开展与普及提供指导员。

二、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优势

(一)自然环境

高校一般坐落在城市的郊区或者离市中心较近的地方,距离公园等公共设施较近;另一方面高校校园面积较大,建筑设施较为齐全,而且地理位置较为独特的学校还会有一定的地形变化;在定向运动中必备的地图来源渠道也较为广泛,所以高校十分有条件使学生接触到这一新兴的、功能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二)师资力量

为进一步开展学校定向运动,由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体育专业技术组与中国学校定向运动研究会组织、中国学生定向协会教学与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主讲的“首届全国体育专业院系定向师资培训”于2006年11月23―26日在深圳举办。可见,我国对定向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十分重视。同时师资力量的增加也有助于该项运动的进一步推广。

三、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

(一)符合了高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可选择面较为单一,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主,还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精神层面的深层次需求;同时对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起到积极的锻炼作用。定向运动将体育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体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校与社会和大自然紧密联系,不仅打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符合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创新

高校体育课程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定向运动是以户外自然环境为主、体能活动为导引、心理挑战为重点、极限挑战为条件、完善人格为宗旨的一项运动。教育部2002年7月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高校中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验研究》就凸现了国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而定向运动就是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运动方式。

(三)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定向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体育运动,由于自身的要求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能锻炼参赛者机智、果敢、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并促进参赛者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良好运动项目。定向运动是一种途径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运动项目,学生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挑战自我,增强各种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人际间的沟通与协调。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等,在训练比赛中帮助弱者,与同伴协调合作,都能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结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培养。

四、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要求

(一)学生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生活技能、天文地理知识、安全急救常识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等作保障。而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在依靠教师进行传授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师的指导就非常有现实意义。教师要有充分的定向运动理论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经验,教师应当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不断地与社会保持交流、沟通,合理利用资源进修,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拓宽知识面,达到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要求,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定向运动是一项具有一定冒险性的项目,因此在制定了训练方案后一定要将发生险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排查危险因素,为学生尽量创设一个刺激而不危险的环境。使学生在乐趣中得到锻炼、在磨练中得到成长。

(三)定向运动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在挫折中感受快乐,在失败中体验成功。因此,我们不应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应注重学生在运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第8篇

关键词:激发;一体化;减速器;拆装;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19

早在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颁布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从而掀起了技工学校的教育改革。

近一二十年来,随着高考升学率的不断提高,技校招生举步维艰,生源质量自然越来越差,几乎无门槛上学,学生参差不齐。面对现实情况,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系统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只会让学生进一步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极差,甚至是无效的学习。《机械基础》课作为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样会遇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面对技工院校的现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共同愿望。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通过生动的画面动态地展示操作方法、结构、原理,相对于黑板教学,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兴趣也浓些。因此多媒体教学逐渐在我校包括兄弟学校机械基础课中普遍采用,虽然说和黑板教学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不需要挂图和模型了,采用课件上课,教师教学也很方便。

上述的教学方式显然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其实有一定难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些正是中职生的软肋。他们的强项是动手能力,所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难以看到活跃的气氛和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态,看到的只是更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学习丧失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没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求学生适应从初中到技校学习的转变,还要适应从纯粹的文化理论课到专业课学习的转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适应学生现状和生产实际要求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到企业中,满足企业的使用要求。因此,改革《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势在必行。

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一体化教学模式产生了,并且在各职业学校专业课中广泛采用,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

(2)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

(3)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具体来说,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对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边讲解边演示,通过实物、多媒体课件、实际操作等内容的演示,将教学内容实实在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学习了操作技术,又身临其境地了解了工作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将讲解的知识和演示的内容,巧妙设计成训练项目,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制定训练方案,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训练的要求,达到的目的,制定评分标准等等;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训练的组织工作,控制训练过程。训练内容可以是观察机器结构、机器的拆卸与安装、机器的检修等。训练方式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完成模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训练后的互评更能促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

3优化《机械基础》课教学内容,尝试一体化教学

众所周知,《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学好专业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关键。由于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中职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又缺乏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学习有一定难度。尽管《机械基础》课并没有一体化教材,但我仍尝试在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可以使学生学到专业理论知识,也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课程设计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以《机械基础》(彩色版)第五章机械传动为例,在这一章中学生需要掌握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各部分名称、参数计算、应用及维护等。

首先将学生带到普车加工车间,观看车床加工过程,主轴转速与换挡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主轴是如何实现多种转速的,学生自然会追根溯源,看到车床靠电机带动,电机转速较高,通过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减速箱。

再将学生带到一台坏的车床面前,最好箱体已经打开,让学生观看内部的结构,学生很感兴趣的讨论分析,也会有很多的疑问。

带着这些问题回到课桌边,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看看课本查查资料,互相讨论。

老师采用多媒体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生动的向学生展示各种机械传动场景、传动类型,机构、应用,分析变速的原因,让学生豁然开朗,印象深刻。

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是减速器的拆装,这一节的内容上好了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机械传动的内容的掌握,更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拓精神,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基础,所以本人认为每一章节这个训练内容是承上启下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具体教学策略:学生分组,分步进行。

(1)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对减速器进行拆装,通过拆装让学生加深对各种机械传动的了解。

(2)学生对拆装减速器的相关内容进行信息收集,学习相关知识。

(3)由各组派出学生代表在教室讲解本组搜集的内容,各组进行讨论,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4)由各组制定出各组方案,选出最佳方案。

(5)各组分别实施方案,对减速器进行拆装,教师对每一组进行循环指导。

(6)实施完了之后,各组互相进行评价反馈意见,教师点评。

(7)最后进行总结拓展,写出齿轮啮合的正确啮合条件,并计算出该减速器的传动比。

4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重练轻学。由于实践操作的趣味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喜欢实践操作,而不愿学习枯燥的理论,教师必须适时引导,使学生有了解理论的渴望,否则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学习惰性,而且会使此教学法陷入传统的“师带徒”式的误区,扼杀学生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的潜力。

(2)应避免教学中的“两张皮”现象。一体化教学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与融合,不能变成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进行的两块教学,这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教师的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和理论认知目标,其形式可以是中途个别讲授,可以是课后总结,也可以是课前集中讲授或是不同形式的反复交错。

(3)应避免训练中的“高原现象”。在训练初期,由于尚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在训练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无法提高,这将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引导,由浅入深地向学生灌输专业理论知识,帮助他们渡过“高原期”。

5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实施的效果

我通过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使得本课程中的理论教学更直观,也更易懂,弥补了学生理论基础的不足,通过学生的分组训练,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改变了以往无效化的教学;通过一体化教学实践,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毕业上岗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工作信心更强,工作能力普遍得到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度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