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3 21:14: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发言稿提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包括两个方面的状态,一是我们自己的状态,二是学生的状态。教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时还要帮助学生调整好状态。教师调整自己的状态主要包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最后阶段的工作,可能三年的教学工作中有这样那样的状态,最后阶段要保持最好的积极的心态,对待高三最后阶段的工作;学生们的心态可能是紧张、渴望、期待、焦虑的心情相互交织。这些心态都是正常的现象,关键问题是怎样让学生把握好“度”。过度的紧张会导致在考场上发挥失常,没有适度的紧张可能发挥会一般,怎样保持适度的紧张是我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工作。考试前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怎样不使焦虑发展到影响正常的复习备考使我们要做的。
告诉学生我们不求超常发挥,只要正常发挥,我们就能比较好地完成我们的“心愿”。
二.整理教科书知识
告诉学生:高考考的知识都是教科书上的知识,我们最后阶段关键要回扣教科书,整理好教科书上的知识,只有自己整理好了,我们在考场上才能及时“检索”到需要的知识。要注意学科主体知识的整理,注意学科术语的整理,学科术语用错了,失分很严重。尤其是老师可能没有关注到的知识,教科书上有,高考也可能考。到了把书读薄的时候了。
老师也要整理学科知识,同学生一道做好这项事半功倍的事情,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要做的事情。
三.整理做过的模拟题
老师重点整理2010、2010年的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看看哪些地方复习的还不是很到位,需要加强的地方要加强。整理做过的、讲过的模拟题,学生的错误需要提醒的为要提醒。
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理:1.考试做对的、得满分题目,这部分可以放弃,即使出现在高考题中,一般我们也能得满分;2.考试中没得满分的题目,要找出原因,分析到位,引以为戒,在高考中才能得满分;3.考试中不会做的题目,应该再做一遍,以便自己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
四.最后几天要计划好。老师要计划每节课的重点,要尽量少讲,重点是辅导、答疑。学生要计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不要和老师的计划冲突。这段时间老师没有事尽量在办公室,学生有问题好及时进行解答。
27年前,我们是天真活泼的少年,27年后,天真活泼的是我们的孩子,时间如此短暂,就让我们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时光,畅所欲言,具备同庆。
祝亲爱的老师健康长寿!
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 热门推荐: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各阶段的教育中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主,通过创设实际的教学情境,来呈现或者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亲身的经历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进而构建知识体系。但是,在目前的高职钢琴课程中,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体验式教学的内涵,认识其在高职钢琴教学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寻求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提高高职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师生双方的情感体。深入了解体验式教学的内涵,有助于教学的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开展体验式教学,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体验,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学生的需要,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逐步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喜爱之情。其次,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要相互配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再次,在体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得到强化,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探究,进而在学习中扬长避短,共同进步。最后,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逐渐重视自我表现,并学会自我评价。因为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会建立评价体系,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够按照评价的标准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这种评价标准和体系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既有利于教学的完善,也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钢琴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职教育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其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职业型人才。而在钢琴教学中,学生亲自演奏是学习钢琴技能和提升演奏水平的主要途径。同时,开展体验式教学能够改变音乐教育中缺乏情感体验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能够促进学生钢琴技巧和自身情感的完美结合,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和体验,也能够通过切身感悟和演奏实践深化音乐造诣,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其次,高职钢琴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挖掘人们对艺术的感悟和反应力。通过开展体验式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钢琴技能,也能够在演奏和各种情境体验中提高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进而拉进与艺术的距离,使自身的艺术潜力得到激发,最终提高演奏水平和艺术修养。
最后,钢琴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直接发现事物所表现出的品性。这种对品性的体验是直觉的,并指向人们的情感,如果不开展体验式教学,那么学生就难以经历这样的情感体验。所以,在高职钢琴课程中,体验式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高职钢琴教学中构建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思维
要想运用体验式教学并充分发挥其效用就必须转变教学思维,师生要共同努力,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要不断创新,发掘适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在开展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将二者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实现钢琴教学的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为学生播放著名的钢琴曲目,引导学生构建情境,进而更好地体会作曲者和演奏者的情感,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也有利于学生钢琴技能的提高。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验式教学强调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但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学习空间。教师应由主导转为引导,因为只有以学生为核心,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相应的讨论和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造诣。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演奏不同的曲目,让学生聆听以后分析和讨论曲子的曲风以及其所要表达的意境等;然后再让学生分别进行演奏,将之前对曲目的理解演绎出来,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足够的讨论空间,也能够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钢琴教学中基础知识和演奏技巧同等重要,因此在体验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强调演奏实践而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展开教学,尽量精简,要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的内容,进而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同时也给学生的体验预留充足的时间。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在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生才能萌发出新的想法,进而不断探索和创新学习方式。这有益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展,也有益于其钢琴技能的提升。
(四)不断创新学生学习钢琴的方式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高职钢琴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必然会使传统的学习模式不再受用,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体验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育学生的自信,增强学生对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钢琴技能。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不断进行创新,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这样学生才能逐渐树立独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并在体验式教学中发掘出符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还要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和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进而提高学习的热情。这样一来,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钢琴的学习效率,也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构建新型钢琴教学课堂
体验式教学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运用体验式教学后,教师必须构建新型钢琴课堂,以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钢琴教学的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作品讲解和欣赏代替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应运用弹奏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乐感,锻炼学生的听觉。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还应选用不同风格的曲目供学生进行演奏训练,进而加强学生对不同题材和风格音乐的审美体验,最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演奏水平。
我接手六年级的一个班,发现班里学生在课堂上普遍不爱发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于是,我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发言的,只是觉得发言比较难,有各种顾虑。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呢?
1.畏惧、依赖心理
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回答老师的提问是“苦差事”。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发言时磨磨蹭蹭,希望从老师或其他同学的提示中得到现成的答案。还有一些口头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也会害怕当众发言。
2.被动、应付心理
有些学生上课时虽然注意力能够集中,但面对老师的提问却没有任何反应,偶尔发言也是被动、应付的。这与学生的胆量、性格、知识水平有关。他们可能会认为听好课就行了,教师的提问反正有人回答,与自己无关。
3.年龄特点
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都是争着回答,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但往往缺乏思考,不懂得组织语言,甚至会乱猜,随意性比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4.尖子生的“垄断”
每个班都有几个学生上课时注意力特别集中,对老师的提问往往能给出迅速、准确的回应。这些学生一般好胜心很强,愿意表现自己,如果未被指名发言,可能会有情绪。这样就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压力,干脆放弃发言机会。
5.教师的方法不当
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前,心中早已设定好了标准答案,总希望学生一说就相符。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期待有出入时,教师可能会缺乏耐心。这就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心理负担,打消了发言的想法。
二、引导措施
1.从低年级就要教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尽可能记住问题,必要时老师可把问题重复几遍,这可以让学生明确搜寻答案的方向。其次,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告诉学生找到答案后,不要急于脱口而出,应学会组织语言,想一想该怎样完整地表达出来。最后,教师要教学生掌握回答问题的基本句式,如“因为……所以……”或“应该是……另外一个……”等。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只说半句的现象了。
2.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它只有在生活中才有生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仅靠知识技巧的传授是不够的。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首先,要让学生敢说,克服怕说错的心理。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别人错了要热心帮助,自己错了可以改正。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要敢表达,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应该给予鼓励、表扬。其次,教师要严格要求,因材施教,多和学生交谈。教师发现学生口头表达的误区和习惯性错误应及时纠正,对表达能力弱的同学要多和他们交谈,发现问题,耐心引导。最后,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有耐心。如果学生回答有错误,教师除了指出问题所在,应该适当在其他方面表扬他,不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
3.在高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发言
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养成课堂发言习惯,要从心理和知识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来让学生锻炼,如事先写发言稿,它有几个明显的优点:全体同学都可以做好发言的准备;先写后回答,能促使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并完善自己的表达;写比说更容易比较,找出差距;写的发言小提纲便于运用到写作中去。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博士生;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66-02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俄语专业也再次成为我国高校的热门专业。目前,国内有近100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然而拥有俄语语言文学博士招生与培养资格的院校依然屈指可数。其中,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较为完善的本、硕、博培养体系。本文以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俄罗斯文学方向博士课程设置为例探究俄罗斯文学博士培养模式。
一、立体复合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分段式的教育体制,也即分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又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是最高学历,其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普通高等院校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研究所的教学与研究岗位的专业化高层次人才。也就是说,博士学习阶段旨在夯实和提高博士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系统专深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与课程设置有着紧密联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文学方向博士生课程设置体现出全面、立体的特点。
俄罗斯文学方向博士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俄国文艺理论原著选读、俄罗斯文学原著文本选读、白银时代作家专题研究、俄罗斯现代主义文学专题研究、俄罗斯文化专题研究、20世纪西方文论等课程。选修课包括俄国宗教哲学、洛谢夫美学理论等。
从授课语种角度看,课程设置体现了俄文授课与中文授课并重的思路。众所周知,结束本科阶段学习,进入硕士和博士阶段学习时,学生的口语能力往往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习目标的改变,即从注重实践能力锻炼转向侧重于理论基础的积淀,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与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设置不无关系。本科阶段的专业主干课是俄语精读,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掌握和运用能力;硕、博阶段理论课和专题课占据主要地位,这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口语的训练,从而可能导致口语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开设俄国文艺理论原著选读和俄罗斯文学原著文本选读这两门课有助于扭转学生口语能力下降的趋势,给学生提供掌握理论知识与锻炼口语同步进行的机会。理论原著与原文文本的阅读与研究是俄罗斯文学方向博士生区别于其他类似专业博士生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原著研习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由于翻译过程中的误译而导致的错误理解,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精髓。
从课程内容角度看,课程设置体现了专业为主,相关内容适当拓展,文学理论与文本分析并举,以及以俄为主,兼顾西方的特点。
“文学属于那类所谓简单的,或者称之为单一成分的艺术……但与此同时,文学又与那些将若干种不同的形象载体集于一身的综合(多成分的)艺术紧密关联”[1]。文学名著不仅彰显了作家对永恒命题的深沉哲思,还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人文风貌,因而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才被公认为“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2]。换言之,文学研究不仅仅需要文学理论基础,还需要哲学、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文学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阐释必然涉及大量的文史哲知识。俄罗斯文化专题研究、俄国宗教哲学、洛谢夫美学理论等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和选修课显然十分必要和适宜。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于俄罗斯社会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宗教哲学和美学素养。显然,宗教哲学与美学知识又会促使文学研究进入更深的层次。
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指导,也是文学阐释合法性的前提与依据,文本分析则是研究的实践。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20世纪西方文论、俄国文艺理论原著选读、俄罗斯文学原著文本选读等课程不仅体现了文学理论与文本分析不可偏废的原则,而且兼顾了西方文学理论与俄罗斯文学理论。不可否认,新批评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许多文艺理论缘起于西方,其后才进入俄罗斯文学界,进而风靡全球。因此,将西方文论纳入博士生课程之中显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真正做到厘清文学理论的起源与流变。
从课程形式角度看,专题课与非专题课有机结合。如果说非专题课侧重于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做出高屋建瓴的引导,使学生对该领域拥有总体把握,那么专题课则就单个专题进行纵向深挖、开掘。博士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鉴于此,对文学思潮与代表作家的泛泛了解显然不符合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专题课有助于师生就某一专题展开较为深入的解析。同时,在各个专题准备阶段,学生必然要大量涉猎与该专题相关的文献。相关文献的收集与横向对比阅读能力可以得到充分锻炼,这些环节与论文写作过程高度重合,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也为课业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
二、互动演练的教学模式
俄罗斯文学博士教学目标是培养能胜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俄语专门人才。换言之,博士的就业渠道大多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教学和科研两大基本能力。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文学博士授课采取教学互动的模式。学生根据老师预设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前准备,形成较为完善的课堂发言稿,然而在课堂上发言,最后老师点评并总结。这种授课模式的突出优势如下。
1.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准备环节要求学生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写作发言稿。所有这些步骤都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都需要认认真真地准备。当结束该专题时,学生往往能收获颇丰,获得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这种情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科研工作的兴趣。
2.科研能力显著提高。课前准备的发言稿究其本质而言是一个论文提纲。也就是说,准备发言稿就是加强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训练的过程,是在实践中探寻适合自身的研究方法的过程。同时,发言稿作为论文提纲可以进一步充实、完善,形成独立的小论文。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文科博士研究生必须以独立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2-3篇学术论文才能取得论文答辩资格。准备课堂发言稿不仅为写作博士学位论文奠定基础,而且可以将小论文作为课业论文以获得该课程的学分,甚至可以将其反复修改、完善,最终成为能够发表的学术论文。
3.获得教学技能提升。课堂发言是博士课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以最平素、简洁的语言阐释自己的观点;同时,发言者作为临时教师势必要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自己的发言内容和进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求张弛有度、详简得当,且控制好时间。简而言之,课堂发言不仅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提高发言者的教师技能和素养。
4.加强师生沟通,不断改善课堂氛围。老师点评是课堂的重要环节。老师将会就发言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而在这种学术争鸣和观点的对撞往往会擦出新的灵感火花,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意。同时,较为自由的课堂氛围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有助于师生之间进行随心所欲的交流和沟通。
三、改进俄罗斯文学课程设置的建议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是我国俄语教学的“大本营”和俄语教学改革的“桥头堡”。毋庸置疑的是,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文学博士生培养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课程设置呈现立体复合的特点,教学模式则注重互动,兼顾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技能的培养。然而,与其他拥有俄语语言文学博士招生资格的外语类高校及综合性大学一样,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文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一些瑕疵和被忽略的“死角”。
(一)强化独立的文学批评立场
俄罗斯文学拥有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与此对应的俄罗斯学界对文学评论具有强大的传统。中国学界对于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基础,却依然较为薄弱。同时,“无论是专家论著还是一般的评论”,都容易陷入“俄罗斯学者的价值观、理论和语调”的节奏。换言之,独立的文学批评立场的强化与凸显显得必要且紧迫。这种独立的文学批评立场根植于传统的中华文化,也就是说,加强文化国粹的吸收与运用是形成独立文学批评立场的必由之路。鉴于此,俄罗斯文学博士课程中加入有关中国文化的选修课似乎不失为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相比较而言,各高校的文学院更为注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且往往开设相关的课程。因而允许包括俄罗斯文学博士生在内的外国文学博士生选修文学院的相应课程必然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国学素养,进而有助于培养立足于本民族的独立文学批评立场。
(二)拓宽文化视野与文学背景
俄罗斯是西方文明还是欧亚文明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且至今尚无定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有着难以隔断的联系。俄罗斯从来就不是文化孤岛,而更像是文化沟通的桥梁和各种文化的汇集之所。换言之,研究俄罗斯文学而绕开西方的文学和文化背景是不明智,也是不可取的。俄罗斯的东正教来源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而宗教与俄罗斯文学的关系极其密切。同时,俄罗斯文学与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的哲学思潮大多由西方传入,借助于文学作品阐释哲学思想又是俄罗斯文学的显著标签,乃至于很多著名的俄罗斯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哲学家和思想家。换言之,将俄罗斯文学置于欧洲文学和文化视域下研究是必然选择。加强欧洲文化与文学知识的储备对于俄罗斯文学研究者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增设和强化欧洲文化与文学相关的课程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建议。
参考文献:
[1][俄]瓦・叶・哈利泽夫;周启超等译.文学学导论[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字:思想品德;探究实践;中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47-01
近年来探究实践题在各省、市的文综(思想品德、历史)试卷上经常出现,这类试题特别强调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突出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凸显生活性、综合性和开放性。探究实践题的选材是本年度的重大时政或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件,用提示语搭建起活动的舞台,设置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模拟的活动氛围中,通过活动探究,灵活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有效地考查和锻炼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对于思想品德探究实践题的类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我倾向于把它划分为:文体写作类,问题解决类和活动设计类。
1.文体写作类
这一类型的问题,通常是拟出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写些宣传材料或活动结束后写总结,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文体写作的主要形式有:发言稿或提纲、倡议书、建议书、公开信、宣传标语、前言或结束语、开幕词、解说词、对联、评论、调查报告、板报设计(内容)、思想品德小论文等。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板报设计(内容)、发言提纲、倡议书和宣传标语等。
2.问题解决类
这类题型主要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主要设问方式有: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简述建议缘由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列举具体的实践活动。其中以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主。
3.活动设计类
在考试中经常考到的活动设计主要有:主题班会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知识竞赛活动、专题讲座活动、社会宣传活动、演讲比赛、辩论会、座谈会、布置展览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活动过程的理解、运用及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其设问的主要方式:确定活动形式,策划活动方案,规划活动步骤和具体内容。其中以主题班会、社会调查活动的设计较为常见。
我认为做好中考思想品德探究实践题的备考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做到"活动"心中有数。每年中考命题的纲要性文件就是河北省教育厅中考中心印发的《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就中考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查目标、考试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所以详细了解河北省当年中考文化课考试说明综合文科部分的具体考试要求尤其要特别注意《考试说明》中有关"活动"的内容,以便认真备考。
(2)抓好基础知识之"源",引来能力发挥之"泉"。虽然探究实践题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的发挥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任何能力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能力的实质就是能否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任何能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无法形成。所以在备考探究实践题时一定要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强本固基,抓好基础知识的储备。
(3)尽可能 "实战演练",增强"心理体验"。探究实践题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需要学生融入情境,结合实践回答,没有实践的经验就没有真情实感。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结合教学进度设计适宜的探究实践题,比如设计板报、主题班会,让学生动手动脑,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增强教学的效果,加深教学的印象,为考场积累实践经验。
4.理清思路积累经验,进一步格式程序规范
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做有心人,对不同类型的探究实践题的解题经验、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归纳,对答题的格式、答题的程序进行规范:
4.1 文体写作类。对于这类探究实践题,首先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给出其基本文体格式。比如倡议书的格式:倡议书包括标题、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组成。标题可只写"倡议书"三字,也可标出倡议书的具体内容;正文一般由五项内容组成:倡议对象(顶格写)、倡议的原因、倡议的目的、倡议的依据、倡议的具体措施(要点化);结尾要表明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署名倡议者(个人或组织,但不能出现真实的署名),写出倡议日期。
4.2 问题解决类。这类探究实践题是比较"传统"一点的类型,就好比是以前的"怎么做"的类型,这是我们最熟悉的类型,一般就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道德和法律或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建议或者具体的行为。
4.3 活动设计类。主要考查学生对活动过程的理解、运用及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可以总结出"活动"的基本程序,比如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一般由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步骤四部分组成。①主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材料和教材的内容,中心明确,切中要害,不能过长。②活动目的要依主题而定。一般遵循的模式是:通过――活动,明确了――问题,树立(增强)――观念(意识),指导自己――行动。③活动准备――就是要做好思想发动和各项组织工作,使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包括:进行社会调查;发动同学查阅、收集资料;准备好相关的文字资料、写发言稿等;确定活动形式,准备必要的器材、确定问题、分组(或确定辩论正反方)、时间等。④活动步骤――是班会的主体,在设计活动步骤时要做到方向正确,目的明确,讲究实效,条理清楚。一般包括: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观看录像或宣传材料、分组讨论、推荐同学发言、活动总结。
总之,把探究实践题分门别类的进行文体格式的规范和活动设计程序的规范,使学生答题的思路相对而言比较清楚,能有一个模式可以去套,这样使解题的难度有所降低。
5.关注时政热点,多角度多层次搞好专题训练
时政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即是备考的重点,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从多角度多层次搞好有关时政热点的探究实践的专题训练,可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6.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语言的规范
探究实践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鼓励学生思维创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同时要对学生的语言进行引导,做到用思想品德的学科术语回答问题,用通俗简洁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来回答探究实践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知行结合、学以致用为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积极探索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规律,按照注重实效、便于操作的原则,不断完善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检查制度,进一步增加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理论素养、政治素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目的任务
通过学习,使领导干部进一步掌握理论学习的科学体系,深刻领会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的治国理念,努力提高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和决策水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立足本职,积极工作,努力开创全街各项工作新局面。
三、中心组组织设置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组长(副组长)职责:审定学习计划,拟定研讨专题,提出学习要求,组织学习和研讨,检查、讲评学习情况,搞好学习成果总结和交流。组长缺席时由副组长主持学习。
四、学习制度
1.集中学习制度
中心组主要以集体集中学习为主。集中学习又以研讨交流为主,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其他成员则围绕学习主题和他人的中心发言开展讨论和发言,主要发言人须准备书面发言稿。集体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2.个人自学制度
为使中心组学习落到实处,规定个人自学每周不少于3小时。中心组成员要积极自觉地开展读书活动,在学好规定的必读书目外,应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自觉选学有关科目。
3.学习预告制度
集中学习时间原则上为每月一次,具体时间由党工委书记确定,并由党政办届时通知。对于主要发言人,原则上按学习计划安排工作执行,若有变化,由党政办提前通知。集中学习内容原则上按学习计划执行,若上级部门另有部署,则及时告知或补充学习,并由党政办提前通知和安排。
五、学习记录制度
中心组学习党政办负责每次中心组学习(活动)记录。记录应规范,做到一次一记,一年一归档,记录内容包括学习时间、主持人、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情况等。每位中心组学习成员要做好个人记录。记录内容提要:一是学习时间、主持、发言讨论;二是本人发言提纲或具体发言内容;三是本人自学记录(包括书名、章节内容及体会);四是有关重要内容摘抄,全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得少于2万字。
1.学习调研制度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中心组成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学风,把理论学习与分管的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且每位成员撰写调研报告2篇以上,调研报告要有分析、有对策、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2.学习考勤制度
中心组成员,接到学习通知后,应事先做好工作安排,不得无故缺席。特殊情况请假,须经书记批准。无故不参加者,一律视为旷工。
3.计划制度
为了提高中心组学习质量,年初根据上级有关指导精神和要求,结合本人分管工作实际,及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4.学习责任制度
中心组成员每个都是责任人,对整个中心组学习负责,其中,党工委书记负总责。
六、党政办组工干部职责
1.协助党工委制定年度学习计划。
2.做好中心组学习(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3.做好各项学习(活动)的记录工作。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
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
“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
教法展示
1.明确重点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
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①总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②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③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④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
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
3.实践演练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词汇”“语音”“语法”所谈的“语言手段”(如“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为加强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
4.各抒己见任选练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就“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
教案点评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
(设计C)
教法展示
1.七嘴八舌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
2.九九归一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①本文由“总论”和“分论”构成。②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③“分论”部分,围绕“语言手段”和“表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
3.举一反三通过完成练习三,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