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5 00:13: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教师个人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最快的途径就是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下面是带来的大学青年教师听课心得,欢迎查看。
大学青年教师听课心得一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塑造。作为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几点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踏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由于接触教学工作时间较短,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套路,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引进新视角、新方法,从而推陈出新,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青年教师往往由于教材熟悉程度不够,对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掌握,从而极易忽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强调,导致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由于本身经验不足,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教法僵硬,教学过程缺乏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外,由于年青教师本身阅历不足,知识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起到学习引导者的作用。
只有当高校的青年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多方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劣势转化为优势,让优势保持为优势,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取得进步。
高校青年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已掌握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经过岗前培训,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素养,但是这对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来说还远远不够,我们仍需要下真功夫,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做好这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众所周知,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提高教学水平,需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大量专业的书籍期刊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学习素材,而学校和教研室也会开展一些资深优秀教师的公开课,通过观摩学习,有利于我们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更为直观地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现代教学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而,高校教师应在传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掌握所需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强调结果本身;在适度掌握知识数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获,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确立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在教学中加以贯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保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课程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一堂课能否上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好坏。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课下却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于我们青年教师应做到: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尤其是集体备课,领会教学精神实质,抓住重点难点。②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力求吃透教材,掌握知识要点。立足学科发展,重视前沿知识,拓宽学生视野。③设计可行的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完整而系统,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注意知识的纵横向对比及前后衔接。④由于目前多采取多媒体教学,在课件制作时,力求多变,吸引学生注意力;针对专业特点,插人较多实物图片及录像资料,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⑤采用课前试讲,以便掌握教学节奏,检验备课效果。
好的课程准备还需要好的课堂发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提倡“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即要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以启发学生探索学习、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对比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讲授、自学、讨论会、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向题的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目的在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青年教师和学生年龄差距小,便于沟通,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师生交往渠道,做到与学生及时沟通。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建立起友好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学生可以从教学中受益,而教师也可以从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做到教学相长,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当前,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涌现,需要我们青年教师立足本专业,选择适合的方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积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大学青年教师听课心得二作为一名青年老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学习教学工作是我取得直接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听,多观摩,多思,多总结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收获很多。
一、听课要注意的问题
1) 听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遵守上课秩序。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进步”,怎样才能有比较呢?这就要求在听课前自己先备课。确实在听课过程中我也有这种体会。备课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这样听课才显得有针对性,听起来效果也会更好。除此之外,听课前还要了解听课的班级、节次,尽量在上课预备铃响之前坐在教室。
2) 听课过程中要善于思考。
“听课是带着脑袋去听,带着问题听,而不是带着笔去听”。简单记录别人教学的总过程,那只能说是工作的一种重复,因为没有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那依然是别人的东西,学到的也只是皮毛,真正的内核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比较后才能挖掘到的。
3) 听课后要主动与授课教师交流。
一则是礼貌,二则是请教的好机会。当我认真去听一节课后,脑里往往会出现几个问号:“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呢?”“老师选取这个素材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呢?”这些问题我都可以通过课后和授课老师交流来解决。每个授课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路,通过深层的交流,我往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就不至于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尝即止的尴尬状态。有时在交流中我还会得到一些额外的收获。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交流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4) 听课要有选择性,避免盲目听课。
选择性听课教师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选择教师上。所谓“姜是老的辣”,这个“老”不能单纯理解为年纪上的老,更多的是指在教学上的老到。优秀的老教师往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有更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听优秀教师的课不代表只听老教师的课。
有些年轻教师的课也是上得非常出色的,他们上课的热情和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学习起来更容易。这里我仿效一句孔子的话,简单说就是要“择优而从之”!
第二个方面体现在选择听的科目上。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样每个科目都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多听不代表听得杂,所有的科目都要听。各科的学科特点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教学特点、教学模式也有很多的不同,理科看重逻辑性、严谨性,而文科重辩证思维,重杂。对我来说,我教的科目是计算机方面,除了计算机课外,我还会去听一些设计方面的课程,从中学习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其它的有选择性地去听。
第三个方面是体现在对时间的选择。多听并不意味着频繁听。听课过于频繁,留给自己思考总结的时间就显得不足,这样的简单输入,显得容量很大,但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却是少之有少。
二、听课后的教学感悟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的魅力。听了这么多节课,我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当一位教师的语言更有魅力时,他的课堂就更活跃,学生就更积极,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其实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有时候一个类似的比喻,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语言的真正魅力。词语是死的,但是教师的思维是活,教师的情感是灵动的,只要肯花心思,死的词语也会活起来。我们并不要求达到妙语连珠的境界,但是作为教师也不要吝啬一两句的经典话语,“经典”往往会让一节课生色不少。
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生成过程。新课程强调知识的生成性。学生对知识的生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它拒绝教师的一手包办,要求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这点,学生的思考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千万不要碍于时间就自问自答,使设计的问题形同虚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知识的现成“推销”或者灌输代替了知识的生成,那么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死的,或者说是半生半活的,而且扼杀了学生思维得到锻炼的机会。此外,为了化解教材的难度,同时体现回归生活的原则,新课程的教学还倡导“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教学模式。的确,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尝试了活动教学。但是从多次的教学观摩中,我发现有些老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到“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教师,引导作用是要充分发挥的,但引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生,通过这种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构建知识,达到知识的有效生成。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看法。通过多次观摩不同教师的教学活动,我获得了不少直接的教学经验,看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才能有效地去引导学生?怎样表达才让学生听懂听明白?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听课,观摩,就是为了博采众长,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这些收获会让我受益匪浅。
大学青年教师听课心得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最快的途径就是听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今天听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安予苏老师的《市场营销》。安予苏老师是一名教学经验丰富,从事教学工作十余载的老教师。听安老师的课对于自身知识的积累,教学水平的提高,课堂气氛的控制都非常有帮助。本次听课的心得体会如下: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课堂教学中,能感受到安予苏老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态度目标到技能目标,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从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非常详细而且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结构体系。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课堂上安老师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学习知识,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课堂上,学生不仅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及想法,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相互接纳和欣赏,相互合作交流,并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想法进行批判和反思,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间的多向交流探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听完这次课,我对解决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猜你感兴趣:
1.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2.新教师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3.听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第一次初来报道
第一次到他家探究,他正在书房里生闷气,因为他开始不同意请家教。他,叫,头发剪得短短的,羞涩滴滴,明亮的单眼皮眼睛水汪汪的,似乎想看尽世上所有有趣的东西;之前把所有保姆家教都气跑的正是那张开口不饶人的尖尖小嘴,嘴里还嚼着木糖醇呢;那张稚气的娃娃脸上总是挂着一丝不屑的神情。叔叔不在家里,阿姨管不了他了,进他家,阿姨热情的招待了我,与我在客厅里诚恳的交谈了很久。在交谈中,我了解到以下情况:有厌学情绪,由于英语的不好,带给了他无比的打击,感觉自己很羞愧,不与人交流,特别内向,话不多。同时我可以感受到父母心中那种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情,父母对子女的那种期望是炙热的,无私的。她看得很远,看到了子女的未来;他们做的很无私,甚至会由于子女的不才而深深自责。我被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情已深深打动,同时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他,对于没有任何家教经验的我来说,毕竟是一个挑战。他的父母与我交谈完后就去上班了,留下个“小魔怪”给我。正当我想敲他门的时候,他拒绝开门,抛下一句“就是不要”!我无可奈何。就这样,我呆呆的在门外,他在房内,第一天就过了!
第二次嘴“开”了
刚开始几天,去家教晚回来后,我都几乎要“吐血”!真的是从来没见过如此怪癖的小孩。首先,他写字喜欢趴着写,叫他坐端正,他不说话,貌似我没说话一样;写作业时,就很认真写,我与他说话,他似乎觉得我不存在,接着又要拿下一本书了;呆呆看一下窗外,嚼嚼木糖醇,一片宁静,我一个人说话。我开始意识到: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把他的嘴打开。我便哄他说:“你要是乖乖听我讲,我就每上一节课后陪你玩个新游戏,”我扫描了他的房里,发现了一副乒乓球板,就知道他喜欢玩这个,“我喜欢打乒乓球,你呢?”这招真见效,终于开口说话了。小孩子毕竟还是喜欢有人陪着一起玩的。接着乖乖地听了我一堂思想教育课,给他阐明了学生的职责和学习的目的。他似乎懂得了什么,不时的点头表示同意。
第三次“内向“渐渐驯服
此后,我给他上的是英语课,其他的带过一下。我按照他的情况给他上布置好课程,他也慢慢有所改变。越发现他好可爱,还戴着红领巾,看起来是个忠实的爱国者,嘿嘿。我便慢慢培养他那颗上进心,让他得认真学习才能获得奖赏,一步一步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他很聪明,题目一点就明,我是个文科生,貌似有些数学题目我还不会诶。很快便把它的暑假作业完成了。我也遵循我的诺言,他每上完一堂课就像一个新游戏陪他玩,他也高高兴兴的愿意听我的话,我为之感到欣喜万分。
第四次分别的日子
转眼快要开学了,我也结束了家教生活。的学习态度比以前端正了许多,学习也知道使劲了,以前的疑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这就是我家教的成果。他的父母跟感激我这段时间对他的帮助,要我不定期的给他带电话来督促他。我会坚持这样做下去。小家伙似乎不舍得我,手一直拉着我,我走的时候还送我一盒木糖醇,真是可爱的小家伙。
结局家教感想
[关键词]美国大学; 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范式[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1)06-0052-04
在美国许多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或陈述(statement of teacher’s personal philosophy of teaching)作为教师教学档案袋(teaching portfolio)中的首要内容和教师个人网页上的重要内容,不仅被看成是教师个人教学信念的集中展现和教学思想的话语形式,而且被看成是教师个人关于教学认识的公开展现与对自己教学行动的理性承诺。所以,美国许多大学教师无论从事的是什么学科,都注重对自己的教学哲学进行公开性的文本表达。本文基于网络资料,通过对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的案例研究,归纳出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的五种典型范式并作简要评述,以便为我国大学教师进行个人教学哲学表达作参考。
一、“目标―手段”范式
所谓“目标―手段”范式是指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哲学进行文本陈述时,首先是从对教学目标的看法入手,在说明他们自己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的基础上,进而指出自己对于目标达成应该选择的手段是什么的看法,也即在表达了教学为什么之后,说明教学应该怎样才能有效进行。当然,其中还包括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看法陈述。但从目标出发到手段选择表达的逻辑是非常明显的。在通过大学网页或个人网页中的教授介绍对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表达进行分析归纳中,我们发现,“目标―手段”表达范式是比较典型的个体教学哲学表达范式之一。如果从教育学和教学论的基本框架来分析和理解,不难发现,一些美国大学教师之所以喜欢通过这样的范式表达自己对教学的看法,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行动的向导,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师个体在对自己教学哲学进行陈述时,应该把目标与手段作为重要的内容来体现。比如,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科学教育学科的马雷尔(Matthe W Maurer)就认为[1],促进学生学习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它是每个学生的目标,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理解学习的概念与组织教学的活动应该围绕四个主要领域来进行,即独立思维、小组互动、为学生得出结论和答案提供指导,以便让他们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他们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有一套清楚的目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也要做他们学习的顾问或促进者,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具体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并逐步制定学生学习的长期目标,使学生持续地朝着目标努力。
在对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的案例归纳与分析中,我们发现,基于“目标―手段”逻辑的表达构成了教师个体教学哲学陈述的最基本内容,其它不少的范式都可以被看成是这种表达范式的变式或发展式,甚至可以被看成是由此种范式衍生而成的。在关于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的研究文献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学者们所持有的相同观点。衣阿华州立大学的教师李•赫根(Lee Haugen)认为,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表达应该反映个人的价值观与学生及自己所在部门的需要。他指出,个体教学哲学表达应该阐述四个主要问题。即:(1)教学要实现什么目的(To what end)?这是首要的。(2)以何种方式达成教学目标(By what means)?即当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了一个清晰的观点后,就要阐明用来实现或达成这些目标的方法。(3)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To what degree)?即教师需要表明自己打算如何根据个人表达的目标和方法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效能。(4)为什么要这样做(Why)?对于教师来说,这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考虑与回答。比如,什么是最大的教学回报呢?教学为什么重要?教师想怎样让世界或至少高等教育变得更好?当教师自己感到工作过度,并被过度低估时,会用什么信念来振作自己,并鼓舞自己的学生?个人想怎样能使自己在学生的生活中发挥影响呢[2]?
如果按照李•赫根的框架,个体教学哲学表达可以扩展为:“目标―方式―程度―原因”表达范式。很明显,这种表达的基础无疑是“目标―手段”范式。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决策的依据和教学行为的指南,而教学手段和方式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所以“目标―手段”范式能够成为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的基本方式,其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经验总结”范式
“经验总结”范式是教师通过叙述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体验来表达自己教学哲学的一种方式。这种范式在美国大学非教育学专业资深教师中比较流行。不少教授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对教学的感受与体悟也越来越深刻,因而在自己的教学哲学文本表达中经验总结性的成份就非常明显。在这些教师的教学哲学表达中,很难看得出有过多的理论抽象,但他们的经验之谈仍然清晰地体现出他们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斯辉•李(Szu-Hui Lee)就基于自己的教学经历,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3]:(1)增进对心理科学的认识;(2)提供适用于学生教育生涯的基本知识和工具;(3)提高自我意识并加强对世界及人的理解。同样,南爱德华大学英语与文学系教师莎伦•詹姆士•麦基(Sharon James McGee)通过对自己的教学生涯的体悟和总结,认为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实践活动。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把自己个人教学哲学的中心理念定位在如何把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整合在一起,使自己的教学随着理论学习的内化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得到深化与拓展[4]。
三、“形象描述”范式
“形象描述”范式是教师先对教学进行形象描述,如运用隐喻,赋予教学以形象,然后对教学进行有自己独特见解的阐释。透过这种表达范式,我们会发现美国大学教师的个人教学哲学既丰富多彩,又千差万别,甚至观点完全不同或对立,尤其是基于相关研究文献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比较时,情况会更加突显。比如,在过去,一些传统型大学教师把学生比作器皿,把知识看作是一种物质,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过程。他们的教学方法不是填鸭式,就是灌输式。而一些现代型大学教师则把教学比作长途旅行,把知识学习视为学生获得一种关于人生认识视野的旅行过程,教师在他们的旅途中指导着学生去感知世界与观察事物。在这样的知识学习旅途中,学生必须遵循一定的路线,并努力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最后才能到达他们旅程的终点。这样的比喻隐含的观点是教学应该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当然,如果我们广泛地阅读当代美国大学教师的个人教学哲学表达,不难发现,许多的形象描述不仅与我国教育界关于教师与教学的描述有许多相同之处,而且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观点。比如,他们不仅把教师比喻成为蜡烛与园丁,而且还比喻为军队指挥员、戏剧编导、演员、教练员等等。在这些描述的基础上进而会体现出教师个人对教学活动的各种看法,形成自己的教学哲学体系。有学者在研究这种范式时认为,在描述对于教和学的理解时,运用隐喻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这样使得教师与学生感觉更加形象,便于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更好的理解[5]。
四、“取向―阐述―总结”范式
“取向―阐述―总结”范式的基本结构是:教师先阐明自己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假设或基本命题,然后对其观点详细加以阐述,最后进行总结。比如,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英语教授鲍勃•勃洛德(Bob Broad)的个人教学哲学表达就是比较典型的“取向―阐述―总结”范式。他在自己的教学哲学上坚持三个基本观点:(1)建构主义的教育观;(2)将课堂学习连接到公共空间;(3)重视游戏精神和求知欲望在学习中的作用[6]。他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秉持的是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和原则。他认为,人类是通过他们与课文、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自己的批判反思来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然而,根据学习者的背景、价值观、需要和愿望,这些知识和能力必然不尽相同。建构主义理论隐含着对多种知识建构的合法性的认可,不仅教师的知识,而且课程文本的作者也在建构知识。学习者对他们的学习团体中的其他人也负有责任。因此,建构的知识必须在讨论和写作中澄清,从而使其他人的尊重和批判的参与成为可能。他还认为,每个教师对为学生在公共空间中积极地参与做准备负有责任。他特别强调游戏精神和求知欲望在学习中的作用。他自己就不断地以游戏精神和求知欲望向学生展示一个可接近的、可信任的大学好教师形象,从而通过自己的积极形象影响学生,使学生们的学习充满意义。
五、“因素分析”范式
所谓“因素分析”范式,就是指教师在个人的教学哲学陈述中,首先会阐述自己所理解的教学所包涵的基本因素,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论述。南希•赤斯默(Nancy Chism)曾在《教学哲学陈述》(1998年)中提出教学哲学陈述应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学习的概念化;教学的概念化;为学生设置的目标;哲学的运用;个人成长计划。”[7]同样,古德伊尔(Gail Goodyear)等学者于1998年也曾提出了形成一份教学哲学陈述的建议。他们认为,一份教学哲学陈述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责任―技能―关系―学习环境―方法、策略和创新―结果”[8],并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他们的解释是:(1)责任:是指每位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哲学陈述中明确地说明他们在履行自己的责任方面到底应做些什么。(2)技能:对教师来说,将他们引导学生学习的技能和有效地与学生交流联系起来是非常重要的。(3)关系:良好且健康的师生关系对“成功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建立这种师生关系的方式和技术应当明确地写在他的教学哲学陈述之中。(4)学习环境:作者建议教师可以说明他们为创造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合作的学习环境所做的努力。(5)方法、策略和创新:教师应该用教学哲学陈述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说明他们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如何与他们的教学哲学保持一致。(6)结果:教师可以在他们的教学哲学陈述中展示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努力以保持教学产生预期成果的。
基于对网络文献所展示的案例的归纳与分析,我们把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表达或陈述概括为上述五种基本范式,并对每种范式进行了一定的解读和简要的评述。但实际上,由于美国文化历来倡导人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美国大学的教学文化也同样鼓励学生的个性凸显与教师的学术自由与个性化教学,故此,想仅仅通过少量的案例分析就对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做出全面的概括与归纳,无疑是很困难的。本文的尝试性归纳,一方面是想说明美国大学基于教师升职和评价的需要与促进教学有效性与教师个人持续专业发展,非常重视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表达;另一方面更想为我国大学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哲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毕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时代的到来,如何通过不断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保证大学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关注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大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也将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理论根基。
[参考文献]
[1] Matthew Maurer. Philosophy of Teaching[EB/OL] ,2010-10-18.
[3] Szu-Hui Lee. Philosophy of Teaching[EB/OL],2008-10-20.
[4] Sharon James McGee. Writing a Teaching Philosophy Statement[EB/OL],2008-10-19.
[5] Faculty & TA Development. Philosophy of Teaching[EB/OL].2008-10-22.
[6] Bob Broad.Statement of Teaching Philosophy[EB/OL]lilt.ilstu.edu/rlbroad/teaching/tchphil.htm,2008-11-6.
[7] Chism, N. V. N. (1998). Developing a philosophy of teaching statement. Essays on Teaching Excellence, 9(3), 1-2.
[8] Writing a Statement of Teaching Philosophy [EB/OL] tcd.ie/CAPSL/assets/pdf/Philsophy_Statement. 2011-11-06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Paradigms of American University
Teachers' Personal Philosophy of Teaching
GAO Yan, CHEN Xiao-duan
(School of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2,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组织形式;情感性课堂;应用研究
教学组织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大学英语教学组织就是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它不仅包括大学英语教师对教学规模的选择,如集体教学、小组教学或个别教学等,教学座位的安排,如秧苗形、半圆形、车厢形等,还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安排,如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如何组合,如何安排先后顺序。教学组织与教学内容一样,是完整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采取何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这是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考虑的一个决定教学成败的现实性问题。
一、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1、课堂交往模式单一,知情脱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这种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是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真实、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等态度的出现,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Gogers,1969)。然而,传统教育片面强调知识和智力,严重忽视与学习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被动与盲从,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分离。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教师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交流作为班级授课的主要形式,很少有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二是师生交流知情脱离,课堂上只有简单、机械的语言知识的传授,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唯一纽带,忽视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愿望,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畸形的“独木桥式”的关系,即单一通过知识发生联系。这种僵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学常常陷入一种硬邦邦、无生气的状态,结果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英语普遍缺乏兴趣,最终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程序单调,缺少变化
从课堂教学组织的教学程序来看,传统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试图对每一节课的进程都进行规定,以求科学、合理。在这一倾向的影响下,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程序单调、缺乏变化。大学英语一个新单元最典型的教学程序是:领读、讲解单词―导入课文―讲解课文(主要是语法、句型)―讲解练习―布置作业。长期在这种单一、缺少变化的教学组织程序下进行的教学,课堂气氛难免会沉闷、单调,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因此,如何打破目前这种单一、僵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组织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已成为许多大学英语老师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从情感维度优化课堂教学组织的策略
1、灵活分组策略
基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班级规模的现状,提倡从情感维度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灵活分组的策略。坚持优差兼有、个性各异、自由组合与教师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在小组活动的形式上,应充分利用教室空间,采用不同于常规的座位编排方式,使小组之间的交流充分展开。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灵活分组只是一种情感引发的手段,教师应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具体实施策略:一是在上课前就按照上述要求对班级学生进行不固定的分组;二是在课堂上的分组活动中应改变常规的座位编排方式;三是课堂教学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控制教师集中讲授的时间;四是活动的内容、形式应当多样化;五是小组成员之间确定原则是在学生自愿基础上,教师按照其能力、学业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灵活分组,以达到组合的最佳化。
2、角色转换策略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中,师生关系总是以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讲解者和教学活动的调控者出现的,师生的角色关系基本上是教师始终站在讲台上“教”,学生始终是坐在台下“学”。这种单一的传统师生角色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剥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削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如果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和角色进行暂时的转换,就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超出学生对教学活动组织形式预期的效果,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Text A The Freedomm Givers采用角色转换为例。根据自愿及老师指定的原则,确定充当教师角色的人选,然后根据学生喜好进行任务的分工与合作。结果大大出乎意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因此,角色转换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3、灵活改变课堂讨论形式策略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采取的是一种传统的串讲方式,即教师设计好教案,在课堂上仔细讲解,一讲到底,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见解,师生之间也少有沟通。
教师讲得很尽力,学生却听得很乏味。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所谓的“权威”,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器,教师也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填到学生的头脑中去。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灵活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根据课文的类型和难易程度,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堂讨论形式。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导向式。这种方式是从主导者的角度来着眼安排讨论程序。通常为定向导入――设坡点拨――归纳总结。“定向导入”是教师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提出讨论点,使学生有的放矢。“设坡点拨”是主要阶段,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把握时机,由潜入深,步步引导。“归纳总结”阶段是由学生自己对大家讨论的成果归纳出比较满意的结论。这种方式适用于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难理解的课文。
自由式。这种讨论方式能发展学生自己的个性,发挥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讨论气氛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思维潜力,使思维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同时教师还能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心理轨迹、认知心态和需求欲,为以后设计教学提供依据,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在认真预习课文、做好阅读笔记的基础上,推出主持人。主持人根据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确定几个中心讨论题,在课堂上展开自由讨论,相互启发。
竞争式。根据学生好胜、竞争的“开放期”心理,引进竞争机制来组织讨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讨论形式。可以开展个人竞赛、团体竞赛或自我竞赛。个人竞赛能否勇于参与讨论、讨论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激励。在学生之间造成相互竞争,活跃讨论气氛;在平行班之间、在班内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提高效率,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参与讨论的勇气、次数和讨论问题的创造性等方面形成“昨天之我”、“今天之我”和“明天之我”的竞争,促进自我提高。竞争性讨论可运用于每一种类型的课文,也可用于教师组织的课外活动。比如,做一些英语填字谜游戏和谜语、讲故事比赛。
双向咨询式。这种围绕中心论题,通过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展开讨论的方式能使课堂气氛平和,师生感情融洽,容易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和思维热情。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其思维角度、理解能力也必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讨论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尽可能从不同角度肯定学生发言中的合理因素和价值,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成功感”。
4、身体语言调控策略
美国学者卡琳•勒兰德和基思•贝利的研究表明,当人们面对面交流时,从他人那里获取信息过程中,55%的信息来自对方的身体语言,38%的信息来自对方说话的语气,7%的信息来自对方的口头语言(邱国旺等,2000)。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中的非语言交流也许比言语交流更为重要,而课堂中非言语交流主要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例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手势、姿势、触摸行为等。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传递当事人的信息,表达当事人的情感。如当教师走进教室时,给全班同学一种亲切的、职业性的环视可以让学生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使课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个人的姿势能够反映出他的参与程度和对某信息的反馈程度。例如,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们都向前微倾,眼睛注视着教师,这表明他们在仔细听,并且想从教师那获取更多信息。但是,如果学生们的姿势比较懒散,而且还抖着腿,这表明他时听时不听,或是听不听都无所谓。如果学生趴在桌子上,则表明他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
再者,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主要用来传达教学内容的信息,而对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情绪的影响、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大多由教师的身体语言来承担。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分发挥身体语言的积极作用,与学生进行信息和情感的沟通,通过“无声”语言的运用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发挥目光和手势的期待、鼓励、赞许、提示等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处于一种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重视的积极心理氛围之中,从而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从情感纬度改进传统单一、僵化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外语界,2000.
[2]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3] 田慧生.教学环境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外语与外语教学研究,2003.
[5] 王银全.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上接第114页)
的探究,还应给人人参与、全力探究提供一个好的契机,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就指的是只要思维“引爆点”激活了学生思维,就能探究出另外一方天地。
2、启迪探究思路
为了有效实施探究,就需多方面、多途径启迪学生思路,坚信“条条大路通罗马”,并非“自古华山一条道”,突破“山重水复疑无路”,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指点探究方法
缺少正确方法的探究实践,是不可能到达成功目标的。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方法,还要求大家自我总结并创造方法,这就极大提高了探究效率。
4、善待创新实践
对于学生任何不同常规的探究努力,都应倍加鼓励。在探究实践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中探究精神、探究态度、探究方法、探究思维等,尤为难能可贵。在这里,要探究、就要实践;有探究、必有发现。学习中的新发现、连同超出自身原有水平的新收获,就都称得上是创新。
还应特别提出的,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探究实践。有人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不厌其烦地口中说到:“咱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实际情形则是自己一讲到底。还有人虽然放手学生探究学习,但一到关键时刻,还是按捺不住冲上去,索性由“导演”变“演员”,重操旧业唱起了“单口剧”。另有一些人随口一句“大家探究吧”,便撒手不管了,任凭学生探究行为“信天游”。所有这些,都是追求探究性学习效率的种种误区,也都是应该着力纠正的。
总之,现代学习方式本身注重实践,更需要实践演化。大家应从学习方式受制于教学方式的客观实际入手,从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切实转变理念、改变教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无穷魅力与功效。
【作者简介】
张月爱(1978-)女,大学文化,中文讲师.
(上接第137页)
4、归纳总结,这是知识的升华阶段
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对任务中涉及的新旧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使得旧知识得以巩固,新知识、新信息得以传递和交流,学生在经过了思考、讨论、相互协作后愉快地完成任务。教师的及时总结有助于将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升华和系统化。
5、结果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斗志
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让每个小组选取出学生代表对所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评价是教师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一种肯定,指出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对于学生来说也能起到一种激励作用。
总之,经过教改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并非所有的章节和内容都适合使用该方法,如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使用传统的教学法效果较好,而Office办公应用软件部分则更适合使用任务驱动法。另外,该方法只适合小班教学,对教学资源不足的学校或大班教学不适合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使用该方法,不能完全照搬套用。
【参考文献】
[1] 梁彤博.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有益尝试.科技信息(科学•教研)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7.30.
[2] 姜翠红.在计算机教学中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国校外教育(理论)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2007.02.
[3] 唐进晔.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报,2008.06.
【作者简介】
徐晓丽,黑龙江省肇源县人,副教授,研究生.
(上接第143页)
[4] 王菲.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两套大学英语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6.
[5] 闫树平.从学习者角度评价.硕士学位论文,2011.6.
[6] 于博瀛.整合框架下的大学英语教材发展路向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0.11.
关键词:大学;幼儿园;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前教育大力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大学与幼儿园合作已取得一些成效,我们可尝试通过大学的外部力量更快、更好地推进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园校合作克服教学障碍,丰富教学策略,使自己不断成熟,进而促使他们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典型引领,发挥大学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导幼儿教师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工作,常被称为“教学精英”“教学能手”,当面对课堂教学的困惑时,他们大多数情况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但是有时候却不能克服幼儿教育的难题。而大学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理论的支撑下,可以为幼儿教师提出良好的解决策略。当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课堂时,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教师带来优秀的教学模式,引领和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教师专业知识颇为丰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科学的幼儿教学方法,能推动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例如,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的课堂,采用听课及评课的方式与幼儿园教师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活动材料的组织、处理是否恰当,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完美,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是否到位,教学活动效果是否产生等,并且关注幼儿的课堂活动表现。若条件许可,大学教师可以为幼儿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示范,这样的听课、评课,能帮助幼儿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秀的地方,了解自己哪些环节是欠缺的,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依托项目,在合作中开展教学研究,推动幼儿教师的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要想成为专家型的教师,需要教师探究幼儿教学活动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将教育教学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促进自身的教学发展。而我国大学教师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对研究拥有独到的见解,这种研究精神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少的。所以,大学教师与幼儿教师合作,依托合作项目中开展教学研究,如课题合作、园本研究、国培计划等,帮助幼儿教师重新审视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惯例,引导他们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解决教学实践的某些困难。
案例: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工作,本项目旨在通过培训,解决乡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乡村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送教下乡培训带动园本研修,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训课程资源。研修项目需要高等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长期交流。
(1)送教培训模式:培训分4个阶段递进式进行,每个阶段为期2天,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四个主题,园本研修贯穿其中,将园本问题作为培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加以解决。每次集中培训之后,由专家团队针对本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共同布置下阶段的培训主题,设置园本研修内容,讲解园本研修的方法及步骤。
(2)送教下乡的内容: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主要内容包括:
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内容选择、目标设定、活动过程、活动反思;
②课例研讨、改进教学设计;
③听课、评课方式方法;
④引导和支持幼儿教师组织游戏活动、介入与指导幼儿教师的角色游戏、帮助幼儿教师设计与实施规则游戏;
⑤了解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参与教育的形式、家长工作的组织形式。
(3)送教下乡的阶段。
①诊断示范阶段:采取大学教师现场教学、报告、研讨等方式,诊断乡村教师教学问题;针对问题,选择契合主题的课例,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多种方式提供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提出教师研修任务。大学教师拥有丰富、精深的理论知识,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幼儿教师发现问题,以教学产生的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促进参与研修的教师真正得到提高,解决他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学教师可邀请河南省优质幼儿园教师为农村幼儿教师上课,着重研析教学基础理论、幼儿园核心知识、实践活动,让农村幼儿园教师在集中研修中探究教学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可以使自身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同时提高。
②研课磨课阶段:磨课环节突出课堂教学问题解决,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研修,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打磨,不断改进教学设计;送培专家团队针对研课磨课的问题,通过示范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现场指导,生成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
③成果展示阶段:阶段性研修成果展示,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方式展示教学改进成效,通过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展示研修成果,通过专题研讨再次提升。
④总结提升阶段:大学教师对送教下乡培训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树立经验、反思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订园本研修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生成代表性成果,并进行加工,形成本土化培训资源包,支持园本研修和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四、健全和成立专门机构,搭建平台,帮助幼儿教师教学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 面临的问题 提高教育质量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62
1 引言
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彻底的变革,要求课堂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教学手段得到了改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经过我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研究,我认为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本文意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水平,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的质量。
2 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考试,我国目前还采用的是卷面考试,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更多的要求是背诵和记忆。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学习更多的教师则是采用背诵抽查,在当节的课程讲解结束后,教师会留一部分时间让同学们背诵,在本节快要结束的时候或者是下节课开始时提问。比如说我们能够很清楚的听到学生们敞开嗓子背诵的声音,很多课本内容也被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师压缩到了极致,主要就是为了方便同学们的记忆。有些教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快的记住知识点,更是不惜花费大力讲解。思想品德教师一般会讲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从宪法出发,延伸到民法、刑法、司法等。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如果不能克服这些教学方式的话会离新课标的要求越来越远。诚如同志指出:大学生“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2.2 只重形式,忽视内容
有些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师又只是重视形式,无边无际的放大,和课本脱钩。我们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中可以发现,有很丰富的形式,比如有些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师会选一些视频,相声表演,课堂小组进行讨论等,但是这些内容却和教学内容相关性不大。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上,同学们很活跃也很兴奋,但是下课后,同学们是什么都没收获到。有些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中,不管不问,完全凭学生们自由发挥,讨论的结果更是五花八门,乱七八糟。在期末考试之前,由于平时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都是带着同学们在玩,最后的突击更是划重点,让同学们背诵。有些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师更是有办法,直接拿往年的考试试卷,让同学们背答案。因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试题库是有限的,这样也能奏效,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以来的内容忽视,会使得同学们的思想品德学习产生断链,对以后的更高层次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3 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途径
3.1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避免枯燥
面对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师要增加教学元素,增加课堂的有趣性,避免枯燥乏味。比如说在教育学生们尊重别人时,教师可以这样开始。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给你们尊重的家人或者尊重的朋友、同学写一句赠言,完成后请你们当面送给他”。在写完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站起来回答一下问题:你们给别人赠言时是什么感受呢?然后教师可以喊起来几个收到赠言的同学进一步提问:你们收到别人赠言是什么感受呢?最后教师可以统计一下班级里面收到赠言最多的同学是谁?通过写赠言让同学们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尊重他人,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同学们预习课本,掌握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掌握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
3.2 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结合
避免只重视内容或者只重视形式,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使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课堂内容相结合。比如说游戏是很多学生比较喜欢的,那么游戏能不能用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呢,游戏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哪些内容相关就是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比如说在讲解团结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发挥游戏形式。比如说教师可以组成小组,团队,让团队辩论,团结重要不重要。比如说A方认为团结不重要,B方认为团结很重要,这样,教师控制整个局面,最后得出结论。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辩论,都没有对和错,只是在辩论的过程中要体现一个团队的力量是大于每一个人的。团队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最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熟悉课本,找对团队的重要性。要使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得以极大满足,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在涉及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要方面如日常生活管理、教育管理、课堂管理、公寓管理、网络管理等过程中时时处处呈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尊重和呵护,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格,从而造就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奉献的高尚人格。
4 小结
思想品德新课改还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和学习,根据自身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自身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丽君.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述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1):25-27.
【关键词】频率效应 信息化 实施方式
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是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的方式,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虚拟情景教学等。根据多媒体的便捷性和网络内容的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内容的规律,利用虚拟情景不断强化学习的频率,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及课后的学习活动,强化所学内容,建立个人语料库。
一、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丰富、灵活多样、形象化,频率效应正是根据这些特点而进行的
1.在教学中,首先对教师提出了包括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如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软件应用水平等。即教师既要熟练教材和教学内容,又要掌握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教师的备课量增多,综合考虑软件已有内容并增加新内容来达到促使频率出现,强化学习内容的目的。
教师要纵观全局,善于总结教学内容中高频出现的部分,为学生建立一个基本的资料库。通过引导和兴趣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资料库。学生在进行课堂和课后自主学习时,根据个人的水平和能力,扩充并完善个人资料库。
2.在信息化教学中实施频率效应,需要创建有效的应用学习情景,提高语言知识的使用频率,强化教学效果。语言的学习和输入频率的高低是成正比的,使用频率越高,学生越容易产生记忆和联想,在头脑中形成功能映射,掌握学习内容。长此以往的积累和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提高实际应用语言能力。
二、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英语语言习得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功能,频率效应的应用得以实施
1.学生制作PPT软件,进行个人展示或小组展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授课内容或高频知识给予学生课堂展示任务。学生在制作PPT并进行讲解时,强化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体现在“做中学”、在“学中练”的理念,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利用网络进行合作学习。网络的便捷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利于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资源和内容是十分庞大的,过多的低频内容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合作学习能够在学生中建立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体系,帮助学生关注高频内容,学习并使用高频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3.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加师生的沟通和理解。当代的大学生虽然很有思想,但却不善于同教师面对面地表达个人的想法,网络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进行学习并建立个人的高频资料库时,可以随时和教师进行沟通,解决难题。教师的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制作形象生动的教学资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接触教师所提供的高频资料库,完成学习任务。
三、在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密度,达到频率效应的效果
语言的学习在课堂上是远远不足的,教师通过布置作业、任务等方式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密度和频率,实现频率教学的效果。
1.强化学生衔接前后的学习内容。频率库的内容不是孤立的,需要学生结合实践,不断应用。学生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不断接受提醒和联想,时刻扩充个人高频资料库,经常回忆高频内容,强化记忆,从而建立自己高频内容库。
2.督促学生不断进行复习、重复和回述。频率效应的应用是帮助学生养成对于所学内容不断进行联系。在学习新知识时,不断回想已学内容,关联前后知识,扩充知识量。信息化环境下,学生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回述所学知识,在积累一定量之后,达到质变,自如地应用的所学知识。
3.不断创建出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通过多种方式和机会学习英语。课堂中的多种形式的展示、表演、问答、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等都可以创造出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尤其是在信息化教学中,利用软件的分组、师生单独交流等技术更是为学生创造出难得的氛围,让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计划、速度的学习,增强其语言输入的频率,不断扩充个人高频资料库。
4.注意高频率的速度和质量,不忽略低频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论高频还是低频的出现率都是很快的,教师需要规划好频率的出现速度,尤其是高频内容的出现率,以每节课重复出现3次最佳。同时,还需要规划高频内容出现的数量,也是以每节课计量,以不超过20为好。其它低频内容的目的是吸引学生兴趣,扩充学生知识量。
5.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会运用频率效应并建立自己的高频库之后,还需要不断地扩大个人高频库,增长知识量,同时关注低频内容。而且,自主学习也能够强加学生语言输入的频率和机会。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频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总之,在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频率效应,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但是,仅关注高频部分是不够的,还需要注意低频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消除策略
“职业倦怠(professional burnout)”一词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职业倦怠多发于服务于助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是“一种由长期的过度的压力导致的情绪、精神和身体的疲劳状态(a state of emotional,mental and physical exhaustion caused by excessive and prolonged stress)”[1]。
作为服务于助人行业中的一个群体,教师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引起关注。2004年12月,中国第一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表”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中,教师的倦怠程度位居第三,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大学英语教师作为高校教师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职业倦怠有自身的特殊性。笔者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一员,拟从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作探讨。
一、导致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凯尔尼斯(Cherniss)曾提出,倦怠源自个人、组织与社会三个层面。利思伍德(Leithwood)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学校的领导。布瑞恩(Byren)认为教师职业倦怠受三个因素影响:个人背景因素、组织因素和人格因素。邓纳姆(Jack Dunham)则对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压力问题进行了研究[2]。就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大班授课的困境和问题。由于近年来的高校扩招,目前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大都实行合堂形式的大班授课,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人数太多(大都在60~100人,有的超出100人),教师组织各种课堂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些老师放弃了组织各种课堂活动的努力,大多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而且,由于人数过多,老师对学生的违纪现象有时无暇顾及,难以对课堂进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太多,而且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很难进行个性化教学,这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都是很不利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通常坐在教室后排或角落、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同学,老师更是难以照顾全面。同时,大班制下老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加重,给学习效果的检测、评估和反馈增加了难度。大班课堂的负面、消极暗示和压力使得有些老师身心疲劳,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2.超负荷的工作量导致身心疲惫。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通常都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就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师要承担全校的大学英语课,刘润清和戴曼纯在于2004年发表的《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中提到,大学英语教师平均每周课时15课时,有时甚至达到20课时。当然,现在情况有所改善,笔者所在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课时平均每周12节以上。与专业课的平均周6或周8课时相比,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是超负荷的。过重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压力使得大学英语教师明显感到身心疲惫,职业倦怠乘虚而入。
3.科研带来的压力。相对于英语专业课老师来说,大学英语教师还有课程方面的劣势。由于大部分的大学英语老师长年累月地重复教授大学英语课程,很容易出现语言石化现象,使得专业能力退化,在专业研究方面和英语专业的老师有很大差距,加上过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大学英语老师在科研上远远落后于专业课老师。在当前大部分学校均以科研为主评定职称的环境下,职称评定无疑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长期不能解决职称问题,有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丧失了工作的激情,产生了情绪倦怠。
4.个人性格因素。造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还有个人因素。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交际范围,本身就使得大学英语教师人际关系较为单纯,生活相对单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社会脱节。因此,当大学英语老师遇到压力时,缓解的渠道相对较少,如果教师本人再不善于交际或与他人沟通,长期积累下来的负面情绪就会导致职业倦怠。
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诗和派恩斯(Maslach and Pines)将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确定为三个方面,即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3]
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学失去激情。一旦大学英语教师对教学失去热情,便不再全身心地投入,不再专注于钻研教材和教法,对学校的科研、教改活动毫无兴趣,无心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更是无从谈起。教学不再被当做个人的事业,而仅仅成了谋生的手段,变成了日复一日的机械的重复劳动,有时甚至厌倦上课,或产生转行的想法。
2.对学生态度冷漠,失去耐心。处于职业倦怠中的大学英语老师不愿和学生沟通,总想和学生保持距离,不愿被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打扰,对有过错的学生可能会听之任之或讽刺打击。
3.成就感较低,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信心。职业倦怠会使大学英语老师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意义,无法实现自我的价值,总是牢骚满腹,抱怨社会和学校对自己的不公,从而不再反思或付诸行动以走出困境。同时,他们会因空虚而失去自信,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或自卑感,有的甚至产生抑郁情绪。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对本人,而且对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美国著名教育家巴利·法伯(Barry A.Farber)将教师的职业倦怠视为“教育中的危机”[4]。这种危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消除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鉴于造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不仅有个人方面的,还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因此,克服倦怠一方面需要社会和学校,尤其是学校的大力支持。比如,有的学校为了缓解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压力,在职称评定上分教学型和科研型两类,这就极大地缓解了科研压力,消除了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根源之一。同时,学校必须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大学英语教师超负荷工作的窘境。
另一方面,社会、学校的因素毕竟是外因,重要的还是教师自己。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职业倦怠的危害,反思压力源,掌握应对压力的策略,运用意志力走出倦怠的阴影,重拾激情。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冲击,大学英语教师不能逃避,要深刻领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了解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积极参与教改活动,将改革的意识贯穿在教学中。比如,针对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要求,必须改变过去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摆正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和参与者(participant),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交际能力的促进者(facilitator),学生语言学习动力的鼓舞者(inspirer),学生语言学习的咨询者(consultant)和评价者(assessor)”[5]转换。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就有利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大学英语老师要注意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从而获得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旦教师全身心投入,就会形成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倦怠也就随之消失。
2.针对大班课堂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大班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无法回避的现状,但如果老师方法得当,大班课堂就一样可以活跃而高效。比如要使大学英语大班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英语教师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多选择小组活动和分对练习,并将其他一些互动活动,如class report,brainstorming,debate,game-playing等,融入到分对或小组活动中,使课堂教学灵活多变,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积极参与,从而使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教师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保证真实、公正地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价。
3.大学英语教师需强化科研意识,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刘润清教师在《一个英语教师的自述》中曾提到:“科研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关键是有没有科研的意识,能不能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6]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开展行动研究,进行教学反思,把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课堂实践加以检验,最后总结整理,这整个过程就是科研的具体化。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每位大学英语教师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要认真撰写教学日志,对这些案例进行反思,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加以总结分析,最后就能转化成科研成果。由此,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科研不再是压力源,倦怠也就缓解了。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普通高校中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对大学英语老师本人、对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清楚导致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解乃至消除大学英语老师的职业倦怠,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 [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5.
[2]尹山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探讨[J].外国语文,2011(12):140-142.
[3]Maslach,C.& Pines,A.The Burnout Syndrome in the Day Care Setting[J].Child Care Quarterly,1977(6):100-113.
[4]BAARRY AF.Crisis in Education: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American Teacher [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Publishers,1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