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8 20:46: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考评内容及评分
考评内容分重点工作目标和日常工作两部分,考核实行百分制,重点工作目标占80分;日常工作占20分,另设加分项目和一票否决项目。
(一)重点工作目标(80分)
《2014年全县工会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请见附件)
(二)日常工作(20分)
1、按时报送各类报表、总结、材料;按时出席县总工会召开的各类会议。(5分)
(每缺报或缺席一次扣0.5分。)
2、服从县总工会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参与县总工会组织的重大活动。(5分)
(每出现一次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积极参与重大活动的扣2分。)
3、工会组织建设、集体合同签订和帮扶资金使用情况三项工作在上级工会第三方抽查考核中无差错。(10分)
(每项抽检出现一例否定结果扣2分,每出现一例无效电话扣1分。)
(三)加分项目
下列内容经县总工会主席办公会确定后可以加分。
1、工会工作有重大突破和创新,被县级、市级、省级以上工会推广、表彰的,分别加2分、3分、5分。如同时获得省级和市县级加分的,只记最高分。不重复计算加分。
2、建会建制工作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或者有突破性发展的,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加分,每项工作最高不超过5分。
3、迎接上级工会的检查、调研和承接现场推进会议的,每次加1分。
4、工会工作新闻稿件被工人日报、市级以上(含市级)党报党刊采用每篇加1分;新闻网、中工网采用每篇加0.4分;省工会网采用每篇加0.2分。
(四)一票否决项目
1、建会、建制工作目标没有完成的。
2、本地本单位发生重大职工、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责任事故,没有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造成应对工作被动的,或者迟报、漏报被上级点名批评的。
3、本级工会及所属单位出现违风廉政建设、综合治理、普法依法治理、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的。
4、违反工会经费管理规定,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上出现违纪、违规的。
二、考评程序和方法
本实施办法考评实行百分制,采取自评打分、部室打分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自评打分。11月底前,各工会工作委员会对照本办法确定工作目标任务,逐条逐项进行认真总结和自查自评,按照有关规定得出本单位各项工作目标得分和加分得分,并形成书面报告报送县总工会办公室。自查自评材料应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工作目标和其他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应对照上述目标要求逐项写明完成情况。第二部分为特色工作完成情况,要求写明开展每项工作的思路、做法、成效及其社会影响。第三部分为一票否决项目情况和加分项目情况,并标明最终自查得分。
2、部室打分。年底,县总工会各职能部门对照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对各工会工作委员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3、领导评价。县总工会领导班子根据各工会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情况按照百分制进行打分,取平均值。
4、加权汇总。按自评分、部室打分、领导评价各占10%、50%、40%权重得出综合得分。
5、加分项直接计入最终得分。
一、考核目的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工作创新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增强全委上下的工作创新意识,建立和完善工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我委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提供保障。
二、考核范围
本委各科室。
三、考核主体
工作创新目标考核,作为经信委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组成部分,由本委考核办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四、考核内容
1、完成市经信委下达的2013年工作目标的新举措;
2、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2013年工作目标的新措施;
3、完成领导批示交办工作的新方法;
4、完成本委布置的中心工作的新亮点;
5、完成的调研报告中所阐述的新观点。
五、考核办法
1、组织预报。每年一季度,各科室根据具体工作职能确定一个主题,提出本科室工作创新内容,填写工作创新预报表,在3月20日前报考核办(设在党委办)。
2、汇总公示。3月底,由考核办将各科室预报的工作创新情况发文公示。
3、考核评比。半年对各科室工作创新情况进行一次抽查。11月,组织各科室工作创新成果申报。考核办根据各科室年初预报、半年抽查和年终申报,进行定量评分。考评结果提供委考核办汇总。
六、申报条件
1、工作创新实践成果,被市以上会议推广学习借鉴(须附有工作创新文本和实践成果材料);
2、工作创新实践成果,受到市以上领导批示推广学习借鉴(须附有工作创新文本和领导批示及实践成果材料);
3、工作创新实践成果,在市及其以上党报党刊(含市有关部门刊物)上被宣传推广;
4、被市以上(含市有关部门)借鉴采用的工作创新办法;
5、其它经市(含市有关部门)总结推广的工作创新实践经验等;
6、所列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
七、申报附件
申报时,要逐项提交创新工作的专题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专题材料的主要内容要包括:工作创新的项目名称、实施主体、提出时间、基本思路、具体做法、主要创新点、典型实例、推广情况、社会效果等。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领导批示、文件通报、典型材料及媒体宣传报道情况等。
一是确定考核内容。一方面包括乡镇部署安排的有关农村社会管理方面的共性工作目标内容,如计划生育、防灾救灾、安全生产、维稳、平安综治、农村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县乡重大项目建设涉及到的政策处理等;另一方面是各村根据本乡镇工作重点,结合实际提出本年度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创建目标,如环境整治村、生态文明村创建、效益农业开发等工作目标。
二是制定考核办法。要求乡镇结合实际,参照县里对乡镇的目标管理办法及县机关职能部门目标管理实施细则,按照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原则,制定本乡镇村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办法要明确村共性工作目标、村创建工作目标的具体内容以及目标项数、基本分值、分值权重等。同时,根据各村人口规模、工作基础条件、工作难度等因素,设置相应的难度系数,年终考核综合考虑工作难度系数和目标工作具体完成情况计算总得分。
三是设定考核目标。以乡镇党委、政府部署安排村共性工作目标和村自报创建目标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本乡镇各村年度工作目标。村共性工作目标,由各乡镇党委、政府根据本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求部署安排到各村;村创建工作目标,由村两委根据乡镇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要求,会同驻村工作指导员结合本村实际,通过民主决策方式提出具体创建目标,并以书面形式上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同意后确定。村共性工作目标和创建工作目标确定后,乡镇党委、政府要与村两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各村要在一定范围内对工作目标进行公开承诺。
一公司××*高速公路项目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讨和总结,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以学习为主建立建全了全员激励责任制并全面落实,使项目稳步有序地进行。那么,他们是怎样建立、健全激励责任制呢。
项目部首先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箱实验的原理得到了启发。他们通过正强化——正激励——诱导员工去做项目所鼓励做的事;通过负强化——负激励——制止员工做项目禁止做的事。项目部把每个岗位的进度、职责、安全和工作任务进行列表并详细安排,做到层层分解,环环紧扣,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考核,与个人收入挂钩。起初,多数员工认为激励责任制的管理是项目部为约束员工而给他们带的“金箍咒”,因而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消极抵制。全员激励管理不仅是对员工行为的一种改变,同时也将员工利益和项目目标紧密捆绑在一起。如果这个问题不能从源头上得到解决,激励管理最终要么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要么可能直接“流产”。项目部该如何解决这一事关激励责任制管理成败的问题呢?项目部的领导总结以往的经验,他们从实际出发,从思想上入手,先引导广大员工正确认识并接受激励责任制管理理念然后再全面落实激励责任制管理。项目部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学习和了解全员激励责任制的作用和目的,使员工认识到全员激励责任制不但是对员工行为的一种改变,同时也是将员工利益和项目目标紧密捆绑在一起。项目部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帮助员工制定岗位目标,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帮助员工找出差距,认真倾听员工对职能部门的意见或建议,让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及时反馈员工的绩优表现,激励员工。之前部分员工之所以对激励管理产生反感甚至敌对情绪,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明白项目部导入激励管理的真正意义。因此,激励管理理念的成功导入是项目部顺利推行落实激励管理的前提。激励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将项目战略逐级分解,以期望的目标值来规划每个员工的“行为跑道”,使员工在保持矢量一致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完成工作目标,从而保证目标的达成,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其次,通过对员工业绩、素质能力的考核评估,发现员工现有知识、技能与现任岗位要求和未来职网业发展的差距,指出改进的方向,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在职辅导,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使员工未来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使员工在工作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思路,从而使员工愿意接受工作目标的约束和引导,并产生巨大的工作动力,为高效完成自身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员工的工作目标真正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同时,部门主管与员工一起自上而下选择自己的目标能激发个人的责任意识,引导员工主动地自我设定挑战性目标,这对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绩效不佳的员工,也要表扬其好的一面,及时树立员工信心,让其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同时,用与员工绩效结果相关的数据与信息,真实公正地评价员工的绩效,帮助员工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未达标项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帮助员工制定可执行的改进计划。避免“你的态度很不好”或是“你的工作做得不错”这类空泛的陈述;主管领导帮助员工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自身的发展前景,共同制定新的工作目标,使员工及时有效地找到工作的新起点。项目部每月由个人业绩和工作成绩综合评选出××之星和先进个人以鼓励和带动其他员工。在全员激励责任制管理中,项本文来源:文秘站 目部已评选出2名××之星和6名先进个人;在一点带面、激励带动力的情况下,已合格完成试验段的施工,工地试验室被陕西省质监站合格验收并投入使用,建好3座搅拌站,备料11.8万吨,全面进入施工前的准备阶段。项目部党工委还不定期地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平台给干部职工发出红色短信和廉政提醒,使干部员工深感项目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通过上述一系列激励责任制的落实和管理,在工作中让员工感觉到工作目标比以前更加明确,在实际中使员工感受到项目部领导的指导力度更大了。同时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的及时反馈情况也使员工能够时刻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使员工逐步实现从“怕考核”、“被考核”到“要考核”心态的转变。××项目部通过全员落实激励责任制使项目工作稳步、有序、可控地发展中。
关键词:吉林省;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特点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708.1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708-59-03
一、吉林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吉林省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始于2006年10月,省政府召开了视频会议,对全省绩效评估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2007年3月,有关部门起草了《吉林省政府绩效评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分别制定了市(州)政府和省政府工作部门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后经过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积极推进,审慎实施,先行试点,逐步跟进”的工作原则,明确了2007年先在省政府工作部门试点,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完善办法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各级政府铺开的工作思路,并组织人员研究起草了《2007年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实施办法》, 同年7月16日,《实施办法》提交省政府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上讨论通过。
2008年,在总结2007年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2008年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实施办法》,对评估机制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主要对指标体系及赋分方法进行了重大改进,并将评估程序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同时采用了部门分类评估的方法。
2009年,吉林省政府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职责关系进一步理顺。省政府根据调整后的部门职能,制订了《2009年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实施办法》,确定新的评估内容和标准,明确工作重点和方向。并根据改革后的机构变化,调整和加强了绩效评估管理机构。
二、吉林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
以《2009年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实施办法》为例,吉林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由评估的目的和要求、评估范围、评估内容指标和分值、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等次、评估加减分和降低等次、评估结果的运用和组织领导等九部分组成,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评估指标体系、赋分标准及评估等次
1、评估指标体系与赋分标准。吉林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为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即年度绩效计划)和共性目标两个方面。
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省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二是按照部门“三定方案”,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部门主要职能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
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即年度绩效计划)评估由省政府绩效办组织专门人员,按照各部门备案的年度绩效评估计划,对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益等进行逐项评估。
共性目标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府机关建设情况;二是专项资金下拨和使用情况;三是出现违法犯罪或严重违纪案件情况。
共性目标作为减分和降低评估等次项目,从年终绩效评估总分中扣减或直接降低评估等次。
2、评估加、减分。除根据指标体系赋分外,另有加、减分的机制。
加分有两种:一是对于按照预期效果和指标,圆满完成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的部门,根据目标数量多少给予1—3分的加分;二是被评估部门所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或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取得突出成绩,且能反映工作成绩的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排位大幅前移的,或者在中央和国家部委级会议上作大会经验介绍的,根据情况给予1—2分的加分;加分分值均记入年终绩效评估总分中。
减分也有两种:一是按照评估标准,由负责年终共性目标评估的部门提供评估扣减分值结果,直接在年终绩效评估总分中扣减。二是根据工作记录,对没有按规定时限上报绩效评估计划、半年总结和没有按时限完成绩效评估计划中确定的工作任务的,在年终绩效评估总分中适当扣减分。
3、评估等次。年终绩效评估分为优秀、良好、较好、较差四个等次。评估得分90分以上的部门,由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同一类别评估部门的20%比例确定优秀等次;其他评估得分80分以上的部门确定为良好等次;评估得分在60—79分之间的确定为较好等次;评估得分低于60分的确定为较差等次。本年度被评估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公务员和部门管理的领导班子成员出现违法犯罪、严重违纪案件的,或出现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占该项资金数额5%以上情况的,将直接降低一个评估等次。
(二)评估程序
1、确定绩效评估计划。被评估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计划》的内容,结合本部门工作任务,确定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并对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分解,逐一量化。
2、自我评估。被评估部门每季度要对绩效评估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按时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半年评估。上半年工作结束后,被评估的省政府工作部门,要对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半年评估总结报省政府绩效办。
4、跟踪评估。跟踪评估由省政府绩效办组织或责成有关部门采取实地考察、专项检查和抽样调查等方式,对省政府工作部门完成工作进度、质量和效益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
5、年终评估。由省政府绩效办组织开展省政府工作部门年终绩效评估工作。具体评估项目为:绩效计划评估、共性目标评估、领导评估、社会评价。
6、确定评估等次。省政府绩效办对各项评估结果进行汇总,形成年终绩效评估结果,经省政府绩效评估委员会审定后向社会公布。
(三)评估方法
1、分类评估。按照行政职能相近的原则,将省政府工作部门分为经济调节和经济管理类部门、社会管理和政务管理类部门、市场监管和执法监督类部门三类进行评估,按类别根据一定比例来确定优秀等次的部门。
2、定性定量评估。采取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中跟踪评估、领导评估、社会评价采取定性评估方式;绩效计划评估与共性目标评估采取定量评估方式。
三、吉林省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执行功能与改进功能相结合,建立以战略执行为主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在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其作为战略执行的有效工具,主要服务于政府组织的战略管理,在战略执行中起着引导、控制和验证的作用,从而保证组织战略的有效实施。二是将其作为诊断和改进公共组织内部管理的有效工具,主要对公共组织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诊断和评估,找出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促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
在战略执行功能和诊断改进功能二者孰轻孰重的取舍上,吉林省的评估指标体系显然倾向了前者。在吉林省政府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主要体现了战略执行的功能,共性目标则主要体现了诊断和改进的功能。二者相比,体现了战略执行功能的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作为赋分的项目,显然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特别是其中的省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又占据了总分50%—80%的比重,其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而体现了诊断和改进功能的共性目标无论在何种类型的部门中都不再占有分值,只是作为各部门一律平等适用的扣分工具。另外,在加分机制中,圆满完成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即可根据目标数量多少给予1—3分的加分;所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或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取得突出成绩,也可以根据情况给予1—2分的加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在绩效评估方面,以每年度确定的重点工作为主要目标,紧紧围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心任务,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努力促进各项发展任务和民生实事的高效落实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吉林省的政府绩效评估主要体现了其作为战略执行工具的功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战略导向的作用。
(二)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形成以外部评估为主的多元绩效评估主体
在一般的意义上,所谓内部评估是指政府系统内的评估,外部评估是指政府系统外,即人大、政协、司法部门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估。但吉林省的评估是对政府工作部门的评估,所以内部评估实质上是部门的自我评估,部门外的评估,如领导的评估、专门评估部门(绩效办、办公厅、审计厅、监察厅等)的评估和社会(人大政协、下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的评估,均应属于外部评估。
从吉林省的评估程序来看,自我评估和半年评估为自我评估,跟踪评估和年终评估属于外部评估。特别是在评估中起决定作用的年终评估,由绩效计划评估、共性目标评估、领导评估和社会评价构成。最终的评估结果,由绩效计划评估、跟踪评估、领导评估、社会评价四部分构成赋分分值,然后减去共性目标评估产生的扣减分值而生成。由此可见,对各工作部门的评估结果基本上是由外部评估决定。各工作部门的自我评估即内部评估仅能对评估结果产生间接的影响,其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在评估主体的问题上,多元化和外部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为大家所认同。但是,如果对评估主体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和内外部评估的失衡,对评估结果和评估效果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形成以定量评估为主的多维度绩效评估方式
任何一种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都离不开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吉林省的绩效评估机制也是如此。其中跟踪评估、领导评估、社会评价采取定性评估方式,分别由各评估主体做出定性评价;绩效计划评估与共性目标评估采取定量评估方式,分别由各评估主体做出定量评估。
定量评估使得政府绩效评估更加具有专业性、精确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项目管理、预算决算、财务审计等方面,更使得政府管理的成本、效率、效能等一目了然。在吉林省的绩效评估体系中,定量评估首先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除省政府的重点工作目标采用量化的标准外,各部门还要确定不少于5—10项有量化指标的重点工作任务;其次,在评估总分的生成中,属于定量评估的绩效计划完成情况评估占有60%的权重。由此可见,在吉林省的绩效评估体系中,定量评估占有主导的地位。
(四)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形成以激励为主的绩效评估结果运用方式
吉林省的绩效评估在结果的使用上,突出体现了激励与约束的功能。首先,将评估结果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绩效评估结果为优秀、良好、较好、较差等次的工作部门,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对应比例分别为20%、18%、17%、15%。
其次,将评估结果与行政奖励挂钩。绩效评估被确定为优秀、良好等次的工作部门可作为表彰对象向国家及有关部委推荐;绩效评估被确定为较好等次的工作部门,原则上不作为表彰对象向国家及有关部委推荐;绩效评估被确定为较差等次的工作部门,不得作为表彰对象向国家及有关部委推荐。另外,对获得绩效评估优秀等次的工作部门给予一次性奖励。
再次,将评估结果与行政问责相结合。对绩效评估被确定为较差等次的工作部门,要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同时对该部门的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于出现《吉林省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规定的问责行为的,要按照规定给予行政问责;对于出现重大工作失误、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思妍.构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初探[J].知识经济,2011,(11).
[2] 张继文.政府绩效管理:将会带来什么? [J].领导之友,2012,(04).
现在开会。
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传达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明年的经济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全体在家的县级领导、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会议规格高、规模大,请全体参会人员严格遵守会场纪律,认真开好这次会议,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
下面,请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志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刚才书记传达了中央、省、市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今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了总体部署,为明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安邦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做好明年全县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安邦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结合自身实际,层层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是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上来。要正确把握县内外经济形势,既要看到加快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有利因素,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加快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深刻领会中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深刻领会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重要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谋划安排明年经济工作,明确我县明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坚持先谋后动、动则必快、动则必成,务求实效。
二是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意识,开拓实干,激情创业,推进全县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认真抓好当前各项工作,力争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要谋划明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切实做到抓早、抓紧、抓实、抓好。发改、经委等部门要在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之上,认真对接中央、省、市产业政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牵头制定明年全县的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各乡镇要切合自身实际,思谋图变,充分挖掘本辖区内的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择优发展;各单位要将各项工作统一到为全县经济工作服务的这一中心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是一定要强化目标责任意识,进一步抓好经济工作目标责任的落实。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在明年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对照市上下达的工作目标,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尽快进行分解细化,真正做到部门有目标,领导有责任,层层有压力,人人有任务。县目标办、督查室、效能办、经委要进一步加大对全县经济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强化日常督查、定期督查,对督查结果要及时进行通报。特别是对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政府实事等重点工作目标,要作为督查考核的重点,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督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确保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抓出成效、落到实处。:
为了加强劳动监察管理工作,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劳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首都社会稳定,根据劳动部《1998年劳动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计划》和我市调整劳动关系会议对劳动监察工作提出的要求,经研究,现将1998年我市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实行劳动监察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1998年劳动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
1.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建立巡查制度。今年全市主动监察用人单位要达到三万户。应将非公有制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统筹,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下岗人员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私营、民营、乡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等劳动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劳动监察的重点。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全年主动检查用人单位要超过去年全年的实际检查数。
2.继续推进劳动年检工作,扩大劳动年检的覆盖面。要在认真总结去年劳动年检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劳动年检的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对去年没有参加年检的企业和新建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要将这些企业列为劳动年检工作的重点。对城镇各类企业劳动年检的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
3.对于群众举报案件要依法及时处理,提高办案效率,案件结案率要达到95%以上。劳动监察机构对案件的处理结果,凡是有条件的,一定要告诉举报人。对于集体案件及疑难案件,有关领导要亲自出面参与案件的调查处理,尽力使劳动集体纠纷问题解决在基层,不得将本单位应处理的案件推拖、上交。
4.根据劳动部的统一部署,继续开展全市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情况大检查。具体事项另行部署。
5.对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备案制度。为规范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劳动管理行为,我局将根据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精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实际及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计划从98年下半年起由各级劳动监察机构负责对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实行规章制度审核备案制度。
6.认真作好劳动监察信息统计工作。对于劳动监察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向领导和有关方面反馈信息。同时,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送各类劳动监察统计报表。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创三优”(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活动,根据劳动部的要求,今年各级劳动监察机构“三优”文明窗口达标率为85%以上。
关键词:高职院校;目标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012-02
随着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师资水平、设备投入等方面都取了明显的改善,但也面临着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高校应转变办学思路,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变,通过实施校院二级管理制度,加强二级学院学科建设,增强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实施目标管理来规范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目标管理的涵义及实施意义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逐步推广。高校目标管理就是高校管理者依据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管理目标及方针政策,结合高校实际,制定学校的总体建设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到校内各部门和个人,形成有机的目标链,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高校总目标融为一体,并通过目标对所有部门和个人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实施目标管理可以将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凝聚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上来,充分集中学院现有的各种资源,开展重点项目、重要目标建设;可以将学校的建设计划、发展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明确落实;可以调动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准确完成既定建设目标;可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工作职责,防止工作中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可以使校领导摆脱对具体事物的管理,更好地制定学校发展的远景规划。
二、目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标管理作为一项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必须严格把握各项管理环节,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但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目标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目标制定不够合理。首先,工作目标制定主次不分、条目混乱。目前高校在制定部门工作目标时,往往将各种工作纳入考核当中,目标体系繁杂,模糊因素增多,信息获取困难,考核指标体系难以确定,导致工作方法的简单化和形式化。其次,工作目标制定权责不明、缺乏沟通。在目标制定中,职能部门往往处于核心地位,并且在实际工作量设定中存在任务摊派现象。二级学院往往是被动接受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院的自身发展需求。第三,目标制定缺乏机动灵活性。随着时间推移和校内外情况的改变,一些工作目标会不适应于学校的发展需要,但很少有部门考虑对目标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导致一些关键项目流于形式。
2.目标实施缺乏过程管理。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重视目标考核,忽视过程管理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职能部门缺少对二级学院目标执行情况应有的监督与指导。目标任务一旦落实到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很少关注具体建设情况,任由学院自行发展,并且对二级学院缺乏必要的支持与配合。其次,职能部门与院系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导致一些任务因为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错失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作为目标的具体实施单位,二级学院自身也缺少对目标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目标的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3.目标考核不够规范。首先,考核主体缺乏公正性。高校的目标考核主体一般由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考评专家等组成。而不同的考核主体基于不同的立场或受到外界影响,在考评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在二级学院考核中,职能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往往处于考核的核心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二级学院的考核结果。而在管理部门考核中,二级学院和普通群众的参与度较低,也不利于行政管理部门服务水平的提高。其次,考核流程不够规范,一些部门在平时缺少有效资料积累,最终导致考核时仅凭印象打分,还有一些部门在考核中搞平均主义,致使考核流于形式。
4.考核结果缺少有效奖惩和反馈机制。大多数高校对考核结果持谨慎态度,考核结果仅仅限定在一定范围人群内公布,普通教职工了解很少,同时针对考核结果,学校也缺少与之配套的奖惩措施,个别院校对考核结果搞人为的平衡,只奖不罚,久而久之使部门对目标考核产生了惰性。其次,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相关部门没有认真总结、分析原因,并拿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使考核很难发挥应有的反馈效应。
三、加强目标管理的对策建议
巴卡德在“金字塔管理”理论中提出,当一个单位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组织就形成金字塔型,其结果必然导致组织决策的效率降低,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权力结构,将大金字塔分成几个小金字塔,提高决策效率。高职院校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应通过实施二级管理,适度授权,引导二级学院由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转变,不断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与之配套的是高校应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的目标管理来抓大放小、简政放权,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规范化建设,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引导职能部门提高服务意识,促进二级学院健康发展,推动学校整体建设工作。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工作目标
在二级管理体制下,部门工作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应把握好四项原则。
1.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高职教育有其固有的办学规律,因此在目标制定中要着眼未来,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例如,高校应根据各学院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适度延长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技术成果、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设周期,形成阶段化的建设任务。对于学生就业率、报到率,社会培训服务数量等影响学校正常运行的建设指标应以年度为单位设定目标,以确保学校整体工作平稳有序。
2.重点目标和一般目标相结合。在目标制定中,高校必须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年度重点建设任务,应当重点考虑二级学院的发展方向、专业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目标,支持二级学院开展更有效的工作。针对不同的部门,在目标设置中要有所侧重。如对于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的二级学院,重点考核校企合作、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对于从事基础性教学的二级学院,重点考核教学成绩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推广等。
3.学院建设与机关建设相结合。高职院校始终要将学院的建设发展放在首位,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为此,要通过合理设定工作目标,扩大二级学院自主管理权,强调职能部门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意识,以实现机关部门的职能转变。如在人事处工作目标中设置具体的师资培训任务,配合二级学院完成师资培养目标;在设备处工作目标中设置实训基地建设任务,配合二级学院开展基地建设。
4.发展目标与基础现状相结合。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必须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浅尝辄止。在目标制定中既要横向考虑到二级学院的师资配备、教学设备等现有教学资源配备情况,还要纵向考虑二级学院在历年的考核中的成绩,区别对待,要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适度提高工作目标的标准,防止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
(二)加强工作目标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是注重结果的管理,最终结果的实现则需要日常的积累。为确保工作目标的有效实施,管理者要及时向职能部门及责任人提供工作进程中目标实现程度的反馈信息。高校应安排固定的管理部门负责对各专项工作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定期组织监督检查,要将日常的考核结果作为各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考评依据。二级学院内部也要加大对工作目标的监督与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教职工个人的绩效考核相结合,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规范目标评价与考核制度
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是一种以人为本,集行为科学、管理学于一体的管理体系,基于系统管理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高职院校应构建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体系。高校必须在实施目标管理之初,制定规范的目标考核办法。首先需要明确考核主体。高校的考核主体应当由学校领导、考评小组和部门群众三部分组成。校领导侧重对部门工作中的突出业绩评议,该部分应占总成绩的30%左右。考评小组成员由各职能处室、院系负责人以及教代会代表组成,重点对部门的整体工作进行评议,该部分成绩为考核的主体,比重应在50%为宜。群众代表重点对各部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进行评议,是对考核的有益补充,所占比重应占20%左右。其次需要规范考核流程,要求各部门加强日常工作的考核管理,形成规范化的佐证资料。职能部门要形成规范的考评条例,将项目管理制度化,要对关键的核心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量化比较,供考评小组查阅。
(四)完善目标考核反馈和激励机制
有效的目标管理必须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高校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扩大考核结果公布范围,引导部门反思自身存在的差距,使部门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其次,高校要将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作为下一轮目标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另外,高校还要完善目标考核激励机制。据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般状态下,员工只能发挥个人潜能的20%~30%;如果得到充分的激励,员工的潜能可以发挥出80%~90%。学校要将考核结果与对二级学院的经费投入、干部提拔、新专业设置、教职工考核优秀人数等相关联,使各部门重视考核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必裕.高校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2]黄宪仁.如何推动目标管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