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诊疗论文

中医诊疗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05 15:04: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诊疗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诊疗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胃肠舒  治疗慢性胃炎  疗效观察

[论文]   从1986年6月至今,我们自拟胃肠舒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9例中,男51例,女18例,男女之比约为2.8:1,年龄19岁一29岁15例,30岁一49岁36例,50岁以上者18例。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达20年,其中6个月以内8例,6个月一5年33例,5年一10年17例,10年一20年7例,记载不详者4例。多数患者有情志不舒、饮食不调、饥饱失常等病史。曾接受过其它中西药治疗,观察治疗中停止其它药物。临床其它类型胃炎亦接受本方案治疗。但不作为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对照组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在20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41.5岁,病程2个月至19年。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拟胃肠舒:党参15g、干姜9g、法夏15g、炒白芍20g、佛手9g、砂仁6g、黄连9g、无花果15g、玄胡索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可连续服2—5个疗程。   

对照组:三九胃泰冲剂(南方制药厂生产)每日2次,每次1包。疗程同治疗组。

3、疗效标准   

以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诊断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年版)中的标准为依据。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胃酸分泌正常;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酸分泌接近正常;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     

4、治疗结果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例%

好转例%

无效例%

总有产率%

治疗组

69

37  53.62

30  43.48

2  2.9

97.1

对照组

27

12  44

9   33

6  23

77

 

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组  别

胃病

暖气

胃脘不适

食后腹胀

纳差

大便

异常

嘈杂

泛酸

治疗组

 疗前例数 

69

49

52

35

46

16

18

 疗后消失

58

40

51

35

46

12

16

  

组  别

胃病

暖气

胃脘不适

食后腹胀

纳差

大便

异常

嘈杂

泛酸

治疗组

 疗前例数 

27

21

20

17

15

6

6

 疗后消失

21

18

13

12

10

2

2

从表 1可以看出本组近期有效率为 97. l%,其中治愈率  53.62%、好转率43.48%,明显高于对照有效率77%。经统  计两组差异较显著(P<0.05=。     

表2说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疗效经统计均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说明本方临床疗效优于“三九胃泰”冲剂。

 5、病案举例     

李XX,男,41岁,个体户,1993年3月6日就诊。该李患胃痛10年,经服中西药治疗,反复不愈,半年前经某医大附院纤维内窥镜检查,胃窦部明显水肿,胃粘膜呈麻疹样点状充血,诊为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针对胃脘胀痛,时作时止,无定时,饭后胃脘胀满,暖气频作,食欲不振,口苦、口渴不欲饮,大便时干时溏,舌质红苔白根部黄腻,脉弦缓等症状,诊断为脾虚湿滞、升降失常之症,拟胃肠舒5剂。药后复诊诉:3剂以后大便正常,胃痛明显减轻。仍进原方5剂胃痛消失,食欲增加。先后服药30剂,于1993年11月5日胃镜复查,胃窦区水肿消失,胃前壁粘膜红白相间。疗效巩固。

第2篇

近年来,由于循证医学的迅猛发展,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巨大转变——由原有的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发展,被喻为21世纪临床医学的一场深刻革命[1]。因此,以获得最佳“证据”为目的,临床医学在各个领域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医学文献评价工作,其目的在于对文献的价值给予公正、科学的评定,以便将科学、可靠、有临床价值的医学文献应用于临床、教学、科研和卫生方案的制定之中。

许多中医界人士已达成共识:循证医学着重于对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的评价,抛开医学基本原理的探讨,淡化医学本身的学科归属,对各种医学理论不做评价、改造或排斥,仅着眼于临床疗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用严谨的方法进行验证与分析,做出客观的评价[2]。因此,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药研究,既是挑战,它与中医传统的个案病例或系列病例的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但也是机遇,它同时也为中医学向世界医学体系证明其价值提供了舞台[3]。

但直到目前,中医学还处在完全借鉴循证医学的起步阶段,据此评判,中医临床证据普遍低下,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甚少[4];而在评价方法上,尚没有根据中医自身特点建立起能反应其本质的、且符合循证医学思想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客观、科学地对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评价[5]。客观地讲,循证医学是从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大规模群体为研究对象,与西医的实践紧密相联系,其具体的研究方法目前还不能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方式的真实疗效。因此,应借鉴循证医学基本思路,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建立起适于中医自身的临床文献评价体系。

此外,医学文献目前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临床医生的接受能力,有数据表明,临床医生必须保持平均每天阅读19篇文献的速度,才能保持掌握本领域的研究新进展、新成果[6]。因此,临床医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根据临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新证据的浩瀚海洋中,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科学评价,以归纳自己需要使用的最佳证据。在这一点上,情报研究人员建立高效准确的文献质量评价体系,也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1 中医临床文献质量评价的现状

目前,中医临床文献评价方法,基本上还处于借鉴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初步阶段,采用的方法都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还未形成能反应其自身特色的评价体系。我国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专家指出,临床医学文献的评价应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且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如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卫生经济学和决策分析等的不同,具体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也不相同,但不论哪一种文献,都应从文献的内在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外在真实性上考虑[7]。Moher等[8]的一项研究表明,到1993年为止,共计有25种不同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大多数对临床试验的随机、对照、盲法、样本等方面进行评价,基本上是以针对方法学内容为主的评价,文献的内在真实性是评价的核心。从现行文献看,中医的临床文献质量评价,主要针对的是中医临床治疗性文献,应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CONSORT声明、jadad标准、Delphi清单、Chalmers量表,并且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CONSORT声明作为评价标准。但也有人采用纯粹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如是否被SCI、EI、CA、ISTP国际四大检索型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杂志收录等指标。此方法虽简练易行,但从本质上讲,只是文献的外部特征,并不能完全与文献的质量相对应,且四大检索型刊物以收录英文刊物为主,收录我国出版的学术期刊较少,而中医类的就更少,而且这种一刀切的方法亦有误导“重外在、轻内在”之虞[9]。

2 中医临床文献质量评价中的瓶颈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因其遵循了随机化、对照和盲法的实施原则,因而被公认为评价疗效的“金标准”。但该“金标准”由于研究对象的严格限制,因此对于整个疾病的规律而言,其代表性及外在真实性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对于中医——这个具有鲜明的个体化诊疗特色的医学模式,应用群体化的研究手段很难反映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下因人而异、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及所产生的临床疗效。客观地讲,在中医的实际临床活动中,能够使用完全相同处方的不同患者少之又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是中医的精华,因此,用RCT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研究中医的临床疗效,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客观的。有调查显示,在近20年来我国期刊上发表的临床文献中,尽管RCT发表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但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仍以非随机化研究报告为主[10]。还有研究者对建国后50年发表的针灸治疗面瘫的963篇临床文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RCT 83篇(8.62%),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63篇(6.54%),叙述性研究的文献675篇(70.09%),专家经验的文献142篇(14.75%)[11]。因此,传统中医文献模式,如观察或叙述性研究以及专家经验,仍然是中医临床实践记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笔者对《中医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000、1990年3年的第1期和第12期杂志的抽样调查显示,尽管RCT文献呈现明显逐年递增趋势,但观察性研究、尤其是医案和专家经验类的文献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中医是一门有着其独特自身规律特点的实践医学,中医临床文献是中医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及规律记录。事实证明,传统的中医文献记录模式,对传承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中医临床文献质量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循证医学从文献-评价-疗效的严格评判过程,又必须要兼顾中医发展的自身规律特点,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循证医学对现代医学的文献评价标准,因地制宜地确立适合于中医临床特点,并能促进中医临床发展的文献评价体系。

3 其它评价方法的研究概况

除了上述的对医学内容的评价方法外,文献计量学方法、专家或同行评议方法、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基于网络的文献评价方法,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或深入的研究,这些方法可以说是对单纯医学内容评价的有益补充,尤其对于中医,在目前评价方法尚无统一意见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3.1 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的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12]。文献计量学方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在医学文献评价方面亦有较多的应用,它利用文献发表时和发表后所产生的效应,对科技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可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尽量使评价客观[13]。文献计量学中包含很多特色指标,其中与文献质量关系密切者,主要有以下几个。

3.1.1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指的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般来说,大多数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都是载有高质量论文的著名期刊,因此,论文的学术水平可以通过影响因子得到反映。但也应该注意到,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能与每篇论文的质量等同的,因为影响因子反映的它们的平均被引用情况,期刊中质量不等的论文对期刊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14]。

3.1.2 总被引次数

总被引次数是个绝对数量指标,是指某期刊论文自发表以来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它直接反映了期刊论文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反映了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所以,论文被引总次数成为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最直接定量指标。但同时也要注意引文分析的不足之处:首先,理论性过强,由于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多是理论水平、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因此,对理论性刊物引用次数较多,而实践性与技术性强的刊物被引次数则较少;其次是由于读者引用参考文献各有不同的目的,因此引文并不一定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反映文献利用状况,在实际中,不能除外有某些作者为了单纯增加参考文献而增加引文的可能,个别也有某一负性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而获得高引文率的情况[15]。转贴于

3.1.3 他引次数

引用文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用主体自身以前所发表的文献,叫做自引;另一种是引用主体以外其他人所发表的文献,叫做他引。他引具有作为衡量尺度的特殊客观性,因为在分析评价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并不能区别出来为抬高自己的学术地位而“故意自引”的情况。应该看到,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高低主要不是取决于作者自引,而是取决于主体之外的他引。

3.1.4 参考文献

科技期刊论文文后的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著者的治学态度,也反应了论文的起点、深度以及确凿的科学依据。复核参考文献是保障引用文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真实性之必需[16]。因此,参考文献的质量与数量,是评价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所引用文献的质量、数量、类型、语种、年代、权威性等方面可以判断研究工作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宽度、深度及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确认论文的学术水平[17]。

3.1.5 作者群分析

作者是期刊论文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是决定期刊论文质量的关键。有研究者认为,作者的最佳年龄为30~50岁,其特点较多,且质量也高,是带动学科发展的主要群体[18]。也有研究者提出,科研合作最显著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合著论文,论文的合作度反应了该刊论文作者智力的发挥程度,合作度越高则合作智能发挥越充分[19]。还有研究者发现,中高级职称的作者群仍是创作能力最强、科研成果最多的一个群体[20]。有研究者调查《档案管理》50名核心作者时发现,有1/3作者发表的论文处在一个较高的被引率水平,他们代表了在该刊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21]。

3.1.6 基金论文

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是经过了专家小组对申请课题的严格评审,对申请课题的科学性、前沿性、应用性做出评价,又对课题主持人及其成员的学术资质和实验设备及项目管理进行审核,在基金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又进行跟踪调研与评估。所以,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往往代表着一个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且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水准。因此,用基金资助论文的级别去考察论文的学术水平,是比较简便、快速而直观的标准,是评估论文质量的公认指标之一[22]。

3.1.7 文献寿命及半衰期

有研究者提出,由于后产生学术影响(被引证、被评论)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如果考虑到使用引文指标来评价成果,则只能根据不同学科的引文分布、引文峰值出现的时间段以及被引的半衰期大小,选择相对合理的评价时间[23]。还有研究者提出,生物医学文献寿命最短为5~6年[24],而中医文献的半衰期为5年[25]。

3.2 同行专家评议法

同行评议是指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一些专家共同对涉及该领域的知识产品(如论文、论著、新工艺)进行评价的活动[26]。有学者认为,由于同行评议特有的社会功能,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用其他方法取代它[27]。李国杰院士认为评价论文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同行评议[28]。亦有专家认为论文质量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标准很难掌握的系统工程,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聘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29]。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同行评议不可避免的受到学术观点、学科划分,甚或人情关系、名人效应、领导权力等的局限,因此要对同行评议加强管理,强化评审过程中的法制观念,控制人为因素的干扰,尽量采用“双盲法”或通信评审的方式,使同行评议完全体现成果的真实水平[30]。在此方面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Science Navigation公司从全球邀请2 500名领先的研究者和临床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要求成员必须在该领域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论文,得到同行的尊重和认可,同时应兼顾不同国家、种族和资历。这些专家对本领域中的最感兴趣的论文进行的分类、评价并将推荐意见及等级提供给广大的读者。这种方式被认为是下一代的文献评价方式,打破影响因子、引文、期刊等不精确的传统评价方式,根据学科属性重新组织文献,通过专家评价直接提供权威、及时、全面和不断更新的学术论文,而且还可以个性化定制[31]。

第3篇

春蚕吐丝 无怨无悔

徐景藩教授出生于江南水乡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后又师承苏浙名医朱春卢先生。他年仅20岁即行医乡里,并在当地小有名气。195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开始为期5年的本科深造。家学渊源加上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学术上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经过数十年锲而不舍地刻苦钻研,终于成为著名的中医学专家。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多次参加农村医疗队,奔赴缺医少药的贫困地区。他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满腔热情地为广大农村患者服务。白天,他一身泥、一身汗,不辞辛劳地深入田间、农户,为广大患者解除疾苦;晚上,他又常常辅导农村医生,传授医术,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江苏省中医院建院初期,病床多、医生少。他一人主管30多张病床,大多收治的是肝病和内科杂病患者。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临床实践中去,在诊治肝脏疾病方面探索出一套辨证论治的方法,撰写出《中医药治疗急性重症肝炎的临证体会》《清热化湿退黄法在急性黄疸病症中的运用》《治肝八法》《肝性昏迷的中医辨证论治》等学术论文。这些经验和理论迄今对中医开展肝胆疾病的临床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事们回忆,那几年繁重的医疗任务使他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他昼夜工作,一个月中常常有半个月在病房值夜班。凡经他诊治的重症病人,他都要负责到底,即使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也要叮咛再三或电话问询。他身体有时不适,就暗自服点药坚持应诊。徐景藩教授常对医务人员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多贴近病人才能多增长知识。”正是本着这种精神,他把整个身心都融入了中医事业。

徐教授认为:医生对病人应当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在急诊室值夜班时,他总要带些米煮稀饭当夜餐。而他每次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米汤一勺勺舀出来,喂给重症病人。中医历来认为: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谷养胃气,治病当步步固护胃气。这一勺勺米汤不但渗透医理,而且凝聚着对病人的一片真情。有位农村患者因贫血、脓血便、消瘦,多方医治不愈。极度虚衰。他卖掉了农家赖以生存的耕牛。慕名到南京请徐景藩教授医治。不幸的是,这位病人的钱物不慎在医院被窃。徐老得知后心情沉重,悄悄地从并不富裕的家中取来200元钱,送到病人手中,并亲自安排他住院治疗。病人出院时流着感激的眼泪。连称徐老是“救命恩人”。

徐景藩教授数十年如一日,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他诊病认真细致,重视病史及现症的全面分析,除施以中药内服外,尚推崇中医外治疗法及心理疏导。即使病人再多,他也从不敷衍草率。他常说:“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就应当像春蚕吐丝一样无怨无悔。”

治学严谨 锲而不舍

徐景藩教授从青年时代开始随身携带笔记本,他走到哪儿记到哪儿。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记满了病案、读书心得、文摘和重要诊疗活动。他常告诫他的学生:“不读书思路不广,就难以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他身体力行,至今仍坚持温习中医的经典名著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每周都要到图书馆查阅医学资料。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使得年轻的医务人员十分钦佩。一次,一位学生前往徐老家拜访,只见老师正坐在闷得透不过气来的小屋里伏案读书,身旁是一盆凉水、一条毛巾。学生关心地劝他到外面乘凉,他淡然一笑,说:“我一天不看书心里就不踏实,医海无涯苦作舟呀!”

徐教授勤学博采、衷中参西、融会新知,在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食道疾病、残胃炎、老年性胃病、胆胃同病等病症的诊疗上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撰写了《徐氏论医集》《脾胃病医疗经验集》等书。他的诊疗经验被收载于《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他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书育人 诲人不倦

徐景藩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医消化科的学科带头人。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徐教授历来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对他们书写的病历、论文,无不逐字逐句修改.哪怕是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放过。到了老年视力下降,他常常戴着眼镜连夜批阅,从不拖拉。他授课条理清晰,将自己的治学方法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有一次,由于他过度疲劳,高血压、心动过速发作,怕自己支撑不住,准备请别人代课。但到上课前1小时,他觉得症状有所减轻,又毅然亲自走上讲台。他曾主持以培养主治中医师为主要目标的江苏省中医内科提高班,并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现在。该班的毕业生大都成为中医界的骨干。徐教授先后培养了10名硕士研究生。作为全国名老中医,他曾专门赴京参加国家有关部局主办的“拜师大会”。亲自选定了学术继承人。他的高徒单兆伟教授现已成为著名的脾胃病专家和博士生导师。

徐景藩教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医学知识,更有做人的准则。一位病人经徐教授诊治后病情明显好转,特意从家乡带来1斤新茶,要送给徐教授品尝。徐教授坚决不收,再三辞谢。后来病人悄悄地放下茶叶便走了。徐教授发现后立即叫学生去追病人,将茶叶退还。学生略有迟疑地说:“病人一片心意,就算了吧,谁又知道这点小事呢?”徐教授立即正色道:“良心有知!,'学生听后心中一凛,似重锤敲心,立即追到大门外,将茶叶婉言退还。

淡泊名利 勤奋工作

作为学术上有建树的专家,徐景藩教授曾担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他超负荷地工作,制定了医院的发展规划,重点抓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专科建设。只要有空,他总要往病房跑,一是检查病历,二是翻阅治疗卡。人们称他有四勤:腿勤(深入病房)、手勤(多写多记)、限勤(诊察细致)、口勤(善于讲授)。

第4篇

尊敬的读者朋友、各位新老学员大家好:

河北省黄骅市医疗新技术培训学校、石家庄益寿堂两家联合定于8月份在山东济南市召开全国第四届耳鼻喉、疼痛研讨大会,此次会议以教学、讲课、更新技术为主题,不会出现技术简单介绍、虚假加盟等现象,确保参会者来有所获,满意而归,绝不会出现另收学费的不良行为。各位老学员我校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您没有特殊情况,请您别错过这次机会。本次会议为千人大会,欢迎您的到来。

主办单位:河北省黄骅市医疗新技术培训学校

承办单位:河北益寿堂、山东天辰纳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华中医耳鼻喉医师协会、沧州鼻炎咽炎研究所

济南会议面授内容如下

耳鼻喉班授课内容:

一、 基层医生的路怎么走?

二、 怎样快速让你的专科红火起来?

三、 儿童多涕症的最佳治疗方案(处方公开)

四、 鼻白金胶囊的研发机理与临床应用(处方公开)

五、 过敏性鼻炎治愈后不复发机理 (处方公开)

六、 新契约鼻炎膏一次性治疗单纯性、肥厚性鼻炎的视频讲座及注意事项

七、 耳聋耳鸣的最新治疗方案(处方公开)

八、 鼻窦炎短期治疗和巩固治疗方案

九、 导弹栓使用后的注意事项

十、 咽炎短期治疗的最新方案(处方公开)

十一、 全国独家研发:多功能等离子治疗机的研发机理及临床应用(耳鼻喉科、肛肠科、皮肤科、妇科等图片讲座演示)

疼痛授课内容:

一、中医特种针(钩/刃/钝头)结合新注射疗法治疗腰腿疼

二、非引导下经安全三角进路臭氧溶盘术/射频热熔盲穿

三、经椎间孔入路侧隐窝内间盘神经剥离术

四、手法配合关节穿刺以及关节腔清洗

五、采用间盘复位机短期治愈颈椎病、腰椎病的机理

六、间盘复位机快速治愈间盘突出证的的技巧

七、风湿骨痛液的研发机理与临床应用

八、针刀结合银质针治疗颈椎病、腰椎病

九、治疗颈、腰间盘突出病的误区

十、靳氏针法,一分钟治疗颈肩腰腿痛。

各位新老学员,为了回报多年来你们对我校的支持,校方决定凡在会议期间购买药品和器械的学员,我校有大幅度优惠。

会费、资料费共100元,住宿费每天60元。8月5日全天报到,6日、7日两天会议。

详情请登录:省略/

报名咨询电话:0317-8889120

手机:1330337023913323277159

报到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76号,山东省军区招待所接兵站,家乐福超市对面。

第二届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中医人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也是目前中医药学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培养适合现代中医药需求的人才, 全面提高中医人才的质量;如何挖掘、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进一步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成为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关键。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师承有关规定,我们将通过师授、带帮等形式,力求培养更多的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优秀人才,故特举办此次研讨会。本届师承研讨会将以沈绍功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为主题。

沈绍功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承担和参与国家中医心脑血管病等多项攻关课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悬壶济世50余年,德高医精,治学严谨,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具有深厚造诣。本次研讨会将请沈绍功教授现场传承沈氏家族600余年的医家真传与诊疗经验。

一、会议内容

继承和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论谈。

国家中医药科研成果、中医百项临床实用技术的推广利用。

中医药验方、技术、发明、专利的推广与转让。

推选一批德医双馨优秀工作者,颁发“白求恩奖章”、“优秀基层医生”等荣誉证书、奖牌。

二、征文内容

1.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2.国家医疗百项实用技术临床推广经验。

3.慢性、疑难杂症防治经验谈及名方名药或单味中草药的临床应用体会。

4.省略

中文域名:中国基层医疗

网址:省略

四、参会办法

为确保会议代表的住宿,请参会代表每人务必提前预交报名费和住宿预订费共计100元,我们将按照所收预订费的排序安排参会事宜。报到时预交报名费可抵冲会务费200元。会务费2 800元(含三星级宾馆住宿及餐费,将安排考察活动)。

五、会议时间

2011年10月23日至25日(23日报到)。咨询电话:(010)84035349、84044191

六、相关待遇

凡正式会议代表均有机会免费获得(4选2):A.《沈绍功中医方略论》;B.《基层医生实用全书》;C.《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汇编》(共5册);D.《临床经验论文汇编》。

七、相关荣誉及奖项

1.部分优秀文章将推荐相关医学杂志发表并安排大会演讲交流。

2.会议将设优秀论文奖、民族医药贡献奖、白求恩纪念奖、优秀基层医生奖。

八、联系地址

北京市东直门内海运仓1号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示范基地海运仓国际大厦6层606室,邮编:100007,联系人:冯金风。

您有第二职业吗?招聘兼职医生

实用针灸刮痧拔罐培训班

咨询电话:010-84035349、84044191

第5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全国性国家级学术期刊,1990年创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国内刊号cn23-1379/r,国际刊号issn 1005-9334,邮发代号14-8,每月10号出版,每期12元,全年定价144元。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先后被选为:

    ①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②中国科学技术核心期刊;

    ③黑龙江省优秀期刊;

    ④全国性临床综合医学及特种医学优秀期刊;

    ⑤曾被选送参加在德国莱比西举办的国际书展,并获金奖等。

    被以下国内知名数据库收录:

    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②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③万方数据库等。 

重要通知

本刊从2011年1月始更名为《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原名《航空航天医药》请登陆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 

办刊方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突出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有关的医学科研,组织交流航空航天医药卫生基础理论研究和疾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及科研成果,其主要任务是对航空航天医药的有关范畴,测重于航空航天工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一般临床医学、进行航空航天工业卫生、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等的科研成果报道与学术信息交流 

期刊简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0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4-8,(自2009年7月起已经改为月刊)。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301004070005。 

主要栏目

专题讲座、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研究生园地、卫生事业管理、医学综述、护理园地、经验论坛、调查报告、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个案报道、医药新动态。重要栏目说明: 

专题讲座:每期将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针对性的对某一项医学研究的科学分析与总结。 

论著: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 

基础研究:报道获国家级、省市级医药卫生获奖成果。 

研究生园地:专门刊发学校研究生或在职研究生所撰写的学科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主要刊登科学化医院管理的论述性文章。 

医学综述:主要刊登作者对跟某医学领域一些重点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 

临床研究:主要由临床医生应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治疗方法,通过分析一定数量的病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介绍诊疗经验。 

第6篇

2020年卫健局中医药管理局体会经验做法特色亮点成效

以点带面

促进中医药发展

x省x州x市卫生计生局坚持“以点带面”方式,促进中医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中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文化特色不断彰显。

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强化中医药体系建设

x市按照“强龙头、壮枢纽、固网底”的发展思路,强化市、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了以市民族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涵盖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私立医院和私立诊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

一是强化“龙头”建设。将市民族中医院作为全市中医药工作的“龙头”打造,突出专科专病建设,医院设有36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国家级重点中医建设专科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5个、州级重点中医专科4个,是x省中医住培基地和x市中医药工作的医、教、研中心。

二是强化“枢纽”建设。全市14个乡镇卫生院均规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并建立了14个古色古香的国医堂,连接上下,作为中医药“枢纽”服务力量不断强大。

三是强化“网底”建设。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作为“网底”单位,完善硬件设备,均建立标准化的业务用房,中药饮片配备在100种以上,中成药配备在50种以上,基本满足了农村群众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需求。

以深化医改为“关键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一是同步推进公立中医院改革。将市民族中医院纳入医改试点范围,与综合医院改革同步推进,严格落实各项医改政策,完善调整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积极探索适合中医院特点的支付方式和薪酬改革制度。

二是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中医药优势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中医优势资源下沉。市民族中医院牵头3家乡镇卫生院组建了医共体,鼓励市民族中医院的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或对口帮扶,鼓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全科医生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是贯彻发展中医药的医改政策。落实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药饮片加成销售、医院中药制剂和中医药非药物疗法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将中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等政策,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点”,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

一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师带徒、进修学习、集中培训、远程培训、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加速人才培养。实行优先落实基层中医药人员编制备案管理和职称评聘;优先安排新进编基层卫生院的中医药大学生享受大学生补助等政策。

二是建立名医评选机制。开展市级“名中医”评选,推荐市级“名中医”参加州级“名中医”评选,成功申报了13个x省知名中医工作室。

三是建立学术研究机制。加强中医药学术研究和交流,鼓励撰写学术论文及开展中医科研项目,编撰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x医药学概论》,填补了x州无国家级科研课题空白。

以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创新点”,实施供给侧改革

一是大力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市民族中医院结合“中医养生堂”建设,设立了“治未病中心”和“治未病科”,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积极开展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养生保健等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第7篇

中医学,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历代医家及通过不断深入地探索与反复临床实践所总结的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名老中医之所以能称为名医就是他们的见解比常人要高明、经验要丰富、对疾病的认识更本质化,与浩古板的古籍文献相比,他们的经验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历代名老中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才使得中医药学历久弥新,永葆活力[1]。建立为名老中医建档不仅可以让我们研究与继承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更能传承他们默默耕耘,人类健康倾其毕生心血的精神。

2.为名老中医建档的途径方法

2.1全面收集资料

为了全面、地收集名老中医的活动资料,我们采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原始资料。首先,我们收集了关于老中医个人生平履历的资料,包括名老中医家庭提供的名老中医的读书笔记,生活日记、文稿、诗词书画和信件墨宝、题词、讲话稿、照片、录像带、磁带等;从人事档案收集名老中医各时期的履历表、党团组织关系材料、政治头衔、职称评定、聘任立功、嘉奖、受处分、离退休资料等。其次,我们收集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从病人处获得的病人病历;从学生处获得的临床医案学生笔记和医药心得等记载名老中医诊疗思路、辨证处方、个人用药特色及诊疗注意事项;从名老中医工作单位采集住院病房查房制度,专家会诊、专家门诊、主持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申请书及合同书、学术著作;拜访名老中医本人得到、行医日记、论文、讲学讲稿、本人从师带徒经过。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名老中医社会活动与社会评价方面的资料,包括组织的考察意见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的各界的贺词,贺信、发言,证件、致言、照片等;参加中医科研学术交流的邀请书、照片,各种荣誉证书,证章,报刊、杂志期刊上发表的具有评价性的文章和照片。通过互联网获取名老中医相关资料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影音技术进步飞速,为名老中医经验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更多便利。

2.2系统地构建档案

为了使名老中医的档案切实地作用于医学研究工作,我们建立了系统的档案方便科研人员查阅有关资料。主要方法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制了各种专题目录以及创建档案数据库。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对收集到的中医活档案进行规范化理管理加工,实现档案材料的系统化,将名中医的有关档案资料结集出版,出书论著,编撰融文化性、思想性、学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题文稿。撰写名中医临迹的文章,把名中医的随诊心得和经验方法编写成中医科普文章,并定期举办名中医资料展等。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做好中医药古籍文献、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及中医学继承人培养工作。我院的“医馨”中医工作室已经组织举办了两届名老中医中医档案展览会,同时结合院史展览,把名中医与医院的开创结合宣传,用于年轻的医务人员和来院参观考察人员的宣传介绍新进职工的教育普及,使他们加深对中医的认识及医院的了解。此外参考赵小玲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2]我们还利用了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建立名老中医档案数据库,方便科研人员检索名中医档案信息。我院现已通过内部信息网建立了一个规范、高效、开放的信息平台,方便各科医生快速地查找所需档案资料。

3.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药教育与科研的价值

3.1当代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是联系中医传统和现展的灵魂,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能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推动中国中医药学术进步;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重要途径[3]。目前名老中医的传承形式已日趋多样化,主要有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等形式,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对中医药经验传承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各种传承形式并不完善,甚至有“传而不承”的迹象,传承质量有待提高[4]。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加强了对中医药体系的发掘和回收,丰富中医学教育资源和形式。第二,帮助青年医生端正学习态度,能激励更多青年人学习中医,促进祖国医学事业发展。并且通过中医档案帮助青年学习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风范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超的医学技能。第三,加大了整个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的发扬光大必须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发展的重要载体。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有利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

3.2医药科研成果是国家的国宝之一,中医学科研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在中医药科研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更加扩充了这一资源库。在发展中医药科研事业中,充分利用名老中医档案,将传统的科研模式与现代的实验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积极为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5]。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为中医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经验支持。如我院眼科的实习医生们将赵明辉老师平时诊治病人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法与药房等均做统计分析与总结筛选,编制成一整套档案资料,在平时门诊时对于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病人大部分的治疗方法都借鉴了这一档案。第二,通过对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保护和传承了中医目前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和利用这些中医学诊疗技术奠定基础。第三,充分发掘名老中医档案,再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将现代实验和科研模式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名老中医档案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心肌梗死;证型;循证医学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11-2345-0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医学将其归于“真心痛”、“厥心痛”、“卒心痛”的范畴。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心肌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研究,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了《胸痹心厥(冠心病心肌梗死)急症诊疗规范》进一步的坚强了中医对心梗的分型研究。现在,心肌梗死中医证型研究已开始逐步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在中医辨证分型和证型客观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心肌梗死中医辨证论治体系进一步规范化和客观化。笔者就近年来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以期能促进中医辨证诊治心肌梗死客观化研究和临床疗效。

1目前中医对冠心病及心肌梗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的共识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而辨证分型诊断标准的确立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临床疗效,目前我们对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的辨证分型颇多,临床上认识尚不统一,有以八纲辨证为依据,有以脏腑辨证为标准,有以辨病辨证相结合,说法众多。现有的大量临床和科研资料都是以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为依据的,该分法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本虚类:阴虚(心阴虚、肝肾阴虚),阳虚(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气虚(心气虚、肾气虚),阳脱;标实类:痰浊型、血癖型、气滞型、寒凝型。近年来有部分研究以2002年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将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等6型。这一分型方法正在逐步得到大家的公认,在临床科研工作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在急性心肌梗死辨证分型方面目前以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胸痹心厥(冠心病心肌梗死)急症诊疗规范》得到了广泛认可,其辨证分为4个证型:痰浊闭塞、气滞血瘀、阴血虚证、阳气虚证。另外,诸多专家在临证之际也提出许多新的思路,如沈绍功[1-2]提出了冠心病“病证相配组合式分类辨证诊断法”的新思路,认为冠心病中医辨证要计量化,即将“胸痹病”分为心气虚损、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痰浊闭塞、心血瘀阻和寒凝气滞6个证类单元,并在四诊定类中强调以舌脉为主,当症状与舌脉分离时“舍症从舌”。然后根据临床灵活多变的交叉错杂表现,实行病证相配,组合式分类辨证和治疗等。当然,由于临床工作的复杂性,我们需更充分的发挥中医辨证的灵活性,针对大量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如何在其中甄别出规律性的要素,又保留辨证特色的部分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重要的方面。

2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规律规范化研究进展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和循证医学思想的深入,为了揭示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的证候规律,近年来中医同仁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依据证医学原则,利用数据库和计算机统计软件等手段,使急性心肌梗死证候研究更加客观而科学,为中医的证候研究提供了手段,将中医向循证医学方向推进了一大步。如王玲[3]通过对10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进行回顾性总结,总结文献计686篇,分为临床研究、理论研究、综述三大类,并重点对中医证候研究、辨证治疗研究、基本方治疗研究等3个方面加以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依次是心血瘀阻、痰浊阻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心气虚、气阴两虚等6型。李建功[4]通过回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2004年148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的病案资料,对中医证候、治疗效果、并发症等统计分析,总结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规律,结论提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证型以痰瘀等实证为多见,气滞血瘀和痰浊闭塞等实证占了83.1%,且实证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较好,而气血阴阳亏虚的虚证少见,如心气不足、阴血亏虚、阳气欲脱型共占了16.9%,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较差。提示临床上中医治法应以活血化痰为主。贾振华[5]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结合诊断性试验受试者曲线(ROC)分析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并分析其证候组合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AMI四诊资料,将410例临床AMI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08例)和考核组(102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308例AMI患者症状信息,分析基本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分析建立各基本证候诊断阈值。结果提示AMI存在气滞、气虚、痰浊、血瘀、痰热、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候,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及诊断阈值,建立以基本证型为诊断单元的AMI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经回顾性检验和102例患者前瞻性检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3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证医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许多同仁在病证结合基础上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西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增加中医辨证分型诊断科学性、可重复性和可比性,使中医辨证朝着更加客观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研究认为在血脂组分、血小板功能、心肌酶学、纤溶与凝血系统、心功能、心电图QRS积分系统等诸多客观指标,在中医辨证证型中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应用,肌钙蛋白等高敏感高特异的生化标志物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3.1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是当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同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也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CAG开展的普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得到广泛重视。

如上海龙华医院的彭欣[6]通过对11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急性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依据Leaman冠状动脉计分系统对病变冠状动脉计分,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中医辨证证型和不同造影结果、病变冠状动脉积分比较。结果发现中医证型依次为心肾阴虚型36.4%(40例),心血瘀阻和痰阻心脉型各18.2%(各20例),心气亏虚型10.9%(12例),寒滞心脉和心肾阳虚型各8.2%(各9例),各证型与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各证型的冠脉狭窄总支数比较差异性显著(P

从中可见目前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辨证集中在本虚标实,这也与真心痛的基本病机特点相似,初步观察冠脉病变与AMI中医辨证特点有一定相关性,但目前为止相关研究还太少,已有的大量研究资料也主要集中在冠心病方面,需我们进一步加快研究步伐,并增加研究资料的共享,对现有资料加强分析,从中提出更多有效信息。

3.2血液生化指标

目前已充分表明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冠心病中医证型有关,在心肌梗死方面杨秀婕等[8]通过收集急性心肌梗死60例,对其辨证分型进行归纳,并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对其血脂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血瘀、气虚、痰浊为真心痛的主要病机,痰瘀痹阻证、气虚血瘀证和气阴(血)两虚证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型。 HDL降低和VLDL升高与真心痛发病密切相关。血瘀证、气虚证和痰证VLDL升高密切相关,气虚证与TG升高密切相关。结论真心痛辨证应重视血瘀、气虚、痰浊;HDL降低和VLDL升高是真心痛发病的危险因素;血瘀证、气虚证、痰证的真心痛患者VLDL水平高于正常人群。提示我们也要重视AMI中医证型与血脂的关系,势必会对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大有裨益。

在心肌酶学方面,李志刚[9]通过1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前间壁梗塞28例,广泛前壁39例,下壁27例,侧壁15例,合并右室梗塞9例。各证型组、年龄、性别及梗塞部位比较均P>0.05,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型占40.7%,痰浊闭阻型占5.4%,气阴亏虚型占24.6%,阳虚寒凝型9.3%。结果提示各证型间酶谱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

3.3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心电图必不可少,更因其较其他方法具有简单、廉价、资料量大的特点,其对中医证型的作用正逐步受到重视。

其中QRS积分系统是最早由Selvester等通过对人左心室系列的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方法而发明的一种用来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的方法,在临床上较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核素扫描等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特异性高的特点。乔建峰[10]通过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的积累,探讨QRS积分、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痰浊闭塞组、气滞血瘀组QRS积分、血清CK、CK-MB、CTnI均明显高于阳气虚证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心肌缺血积分、心肌缺血节段及心脏射血分数之间有明显差异,其中观察例数较多的气虚组、气阴两虚组、痰浊瘀阻组及气虚痰浊瘀阻组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证实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证型与梗死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心肌缺血积分、心肌缺血节段及心脏射血分数与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证型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其中心肌缺血积分、心肌缺血节段与心脏射血分数之间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心肌缺血积分有可能作为临床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之一。

4结 语

现在,面对循证医学的发展模式和现今的社会需求,作为一门以经验医学为主、以辨证论治为诊疗基础的古老中医学,如何适应今天的发展?中医学具有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无疑“证”是这个体系的核心,而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一方面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容易为诊治者的主观倾向所影响,而使其可认知性、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受到限制。所以证候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在今天无疑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其研究不但能够提高中医临床的疗效,还促进中西医的沟通和交流,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一个难得的契机。心肌梗死作为全球范围内的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更具有典型意义,2007年10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联合(WHF)颁布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的定义,除了包括以往的WHO的定义关于缺血症状、心电图异常改变和血清心肌酶学变化,还包含了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生化标志物肌钙蛋白以及更精确的无创影像学检查的内容。今天我们对心肌梗死的证候研究应在“病证结合”原则下,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新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以循证医学为依托,使心肌梗死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更加客观化和规范化,为中医学辨证分型、病机演变提供更好的依据,从而提高中医诊治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沈绍功.胸痹心痛诊治新识[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5):1.

[2] 沈绍功,王承德,闰希军.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S].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3.

[3] 王玲.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3):302-305.

[4] 李建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C].广州中医药大2003级硕士学位论文.

[5] 贾振华.急性心肌梗死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4):195-199.

[6] 彭欣.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6):573-575.

[7] 张敏州,邹旭,李新梅,等.胸痹心痛证冠状动脉造影100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8):472-473.

[8] 杨秀婕,何龙.真心痛的辨证分型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7):828-829.

[9] 李志刚.1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医证型与心肌酶谱分析[J].陕西中医,2002,23(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