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儿童故事演讲

儿童故事演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20 12:51: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故事演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儿童故事演讲

第1篇

关键词:读书氛围;指导;阅读实践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阅读教学走向成功的基石。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指学生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悦程度,阅读主体(学生)对阅读客体(书本)的一种心理倾向性。

一、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

曾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庭藏书不超过一千册,很难引导学习喜欢阅读。当然,这一千多册图书指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宗璞在回忆自己在小学时代学习优秀古诗词时指出,他父亲负责选择适合儿童记诵优秀古诗词,母亲负责督责记诵。如背不下来是不让上学去。所以父亲推荐的书他都认真阅读,开阔眼界,丰富底蕴,陶冶情操。梁思成的一位弟弟喜爱语言文字工作,与他孩提时的一位保姆分不开。他的保姆掌握许多童谣,他伴着朗朗上口的童谣度过童年。由此,读教童谣最适合幼儿。现在北京的幼儿园开展颂童谣活动,为母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上拒绝语言暴力,拒绝废话脏话;和颜悦色地和学生交流、商量、探讨。让教室里充满平和、互动与亲和力。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芦苇,但是,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我启发学生去思考,告诉他们:“使人类从动物的定义里划出来的最终原因是我们人类有了自己的思想。好的书籍是我们人类思想的精华,让我们一起热爱语言艺术、热爱读书!”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

1.自办报刊

设计班级的报刊园地,让所有的学生把自办刊张贴在园地中让学生学习交流,在反馈中提高。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课前三分钟演讲;口语训练;新课标;作用

吕淑湘先生指出:“撇开语言(口头语)教文字(书面语),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则说:“不善听未必善读,不善于说未必善写,故应当一把抓。”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对教材的内容起到很好的补充和拓展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也注意到学生说话能力的弱化问题。上课时,发言的同学不多,偶尔只几个同学发言也是说话支支吾吾,吐字不清晰。如果将两个知识水平相当的人放在一起,当然是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受青睐;期期艾艾,语不达意的则会淘汰在一边。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

由此可见,强化小级学生“说”的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是势在必行,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小学教学现状,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说话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巧妙地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作用

所谓“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指上语文课的头三分钟时间由一名学生上讲台所作的说话训练。不要小看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利用得好,利用得恰当,它的作用可真不少!

1.创设氛围,增加自信

刚开始开展演讲活动时,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大部分学生上台都是扭扭捏捏,说话支支吾吾,甚至闭口不言。我就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创造轻松的表达氛围,克服学生可能的胆怯与自卑,激发“讲”的热情,最终实现从“要我讲”为“我要讲”的转变。

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这是学生锻炼的好机会,特别是一些胆小的孩子,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错过了许多锻炼的机会。而课堂演讲与上课不同,它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在课外准备,孩子有了准备,就有了信心。

经过一个学期课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尝试,发现了很多益处,其中从学生个体成长而言,最大的收益就是,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同学们在老师面前不敢说话的矛盾不是很突出了,以前结巴的现象也没了,胆子也大起来了,话语也流利了许多。

2.训练语言,提高表达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三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

通过这“三分钟”口头表达,让他们讲、说,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评、议的合作互动方式,通过肯定优点,指出问题,让其取长补短。评议的内容有语言流畅、自然,普通话流利,表达生动,有感情,仪容仪表得体、大方。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话表达的内容不再泛泛而谈,空洞乏味。

3.丰富知识,促进积累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生活,大量的课外阅读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又可以使学生广泛地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也只有多阅读,多积累,才能激发学生说的灵感。通过课前演讲,让全班学生增长见识,培养信心,提高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演讲的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4.积累素材,助力写作

刚开始开展演讲活动时,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只是有几个较大胆外向的同学主动要求出来演讲,而且还是带着讲稿在读。这个阶段,我积极首肯这些同学的发言,并稍稍提出一些中肯的方向性的建议。经过几次课前小演讲后,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也开始被调动起来。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

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人每学期写作文八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材料,查阅资料,选择摘抄。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做好选择性阅读和选择性摘抄的前期工作,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提高。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方法尝试

我们认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课前三分钟如何指导学生,使他们讲的内容丰富而有意义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按顺序进行,需有序而行

每天的语文课在预备铃响过后,按学号编排,由一名学生来到讲台上演讲,然后根据这名同学的演讲,由学生或老师做简短的讲评。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从自由演讲逐渐发展为命题演讲。

内容可讲所闻所见所感。这样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有不少家长跟我反应,自己的孩子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每轮到自己演讲,都会认真准备。所以,我基本不用为这项工作操心,每天的值日生会把下一天的发言名单板书在黑板上,只要预备铃一响,学生就会主动走上讲台,认真地开始演讲,并且基本上能控制在正式上课铃响前后完成。

2.依内容进行,需有感而发

针对学生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言之无物,无真情实感,专门进行讲说训练,如何说出真情实感,重方法的讲解,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然后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有感而发。

(1)展示名言警句。

在课前三分钟演讲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于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学生在发言的同时,不但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作为听众的同学也受益匪浅。

(2)童话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通过讲童话故事或成语故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听的人和讲的人都有收获。既积累了知识,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赏析优美文段。

宣读自己在课外精选的百字短文。内容不限,形式不限。诗歌、幽默小品、小故事、新闻、精彩片段,或者自己和同学写的日记、小练笔、作文等,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文段都行。这一安排,在不经意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诵水平,又丰富了习作的材料。

3.应鼓励为主,需引导鼓励

要求学生脱稿,以求对所说内容的消化吸收。那种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只能助长演讲走向形式主义。演讲后的评论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起到辨明事理、画龙点睛、给讲说者以鼓励等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讲说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教师应当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若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争辩或补充,对于讲得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并适时进行表扬,使每位学生在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4.活跃课前氛围,让学生自由发挥

在讲的内容、形式以及其后的评论方面,教师都要极力创造宽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鼓励发表不同见解。老师以身作则,带头点评,然后请同学们参与点评,使学生不再有拘束的感觉,自由自在发挥。

为了调动全班演讲的积极性,每过一个阶段,请全体学生投票,评选出周冠军、月冠军,并在学期末进行一次最终的讲故事比赛,最终评出学期总冠军。并赠上好书一本以资鼓励,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听说读写诸训练为一体。利用课前三分钟,我班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J];林区教学;2005年03期

[2]申明月;课前三分钟演讲──口语训练的新尝试[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8年02期

[3]尹小燕;;新课程标准下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第3篇

时间:2018年6月2日、6月3日(周六、日)

上午9:00——11:30

地点:6.2长城路支行、6.3总行会议室

活动对象及范围:6—12岁的小学生,家长陪同

学生人数控制在10-15位

活动内容:

1、 活动分两天举办,一是满足不同空余时间的参与者,二是作为全行性活动,两个网点均能起到宣传作用。(土木支行根据自身情况另作安排。)

2、 邀请客户或者面向社会征集有意愿参与的家长朋友,带领自家6-12岁的小学生参加活动。

3、 活动形式以“讲故事”为主,故事主题为“我眼中的六一儿童节”。要求小朋友们声情并茂,以演讲的形式讲述一个自己在以往或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发生的故事。

4、 邀请双语小学的语文老师作为评委,为每一位小朋友进行点评。让小朋友们通过本次活动能有所收获和提高。

5、 准备一张特大号白纸或白布和水彩笔,让每一位参与的小朋友和家长在上面可写可画出自己的寄语和签名。留作纪念。

具体活动流程:

1、 9:00——9:20参观我行,为小朋友讲解ATM机、验钞机的使用方法等知识。

2、 9:30——10:30听孩子们讲故事。

3、 10:30——11:00 老师点评,并为孩子们颁发纪念品。(小台灯+书包)

4、 11:00孩子和家长寄语时间。

5、 11:30活动结束。

活动目的:

第4篇

从2014年开始,兴义市云南路小学全力打造“道德讲堂”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唱好主题歌,诵读国学经典,讲述道德故事,学习道德模范”,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截至今年11月中旬,学校已经举办各类主题演讲192次,效果显著。

身边人讲述身边事

“记得在四年级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直线下滑,妈妈焦急万分,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兴义市云南路小学每周五举行一次的“道德讲堂”现场。正在演讲的是五年级(4)班学生喻莉津,演讲主题为《感恩老师》。

今年11岁的喻莉津,看着身边品学兼优的同学先后成为“道德讲堂”的宣讲员,十分羡慕。但她知道,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走上“道德讲堂”的讲台。她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争取有一天也能上上“道德讲堂”。

“可我当时成绩不太好。”就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位新老师。“新老师用自己休息的时间,用渊博的知识、生动有趣的方法,循循善诱,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数学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直到今天,喻莉津的数学成绩还一直名列前茅。

一年后的今天,她终于如愿以偿走上了“道德讲堂”的讲台。喻莉津在演讲中充满感激地说:“生病时,老师关切问候我们;作业出错时,老师帮我们纠正……我建议所有的同学起立,面对我们尊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喻莉津话音刚落,同学们全体起立,一声声“老师,您辛苦了”在“道德讲堂”里久久回荡。

事实上,感人的场景并不鲜见。在一堂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演讲中,英语教研组雷玲老师讲述其同事彭气琼老师的故事让现场所有人流下了眼泪。

彭气琼是一位英语老师,八年时间里,彭气琼在不耽误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细心照顾幼小的孩子和患病的丈夫,直到丈夫走完最后的人生。

“彭气琼老师的爱和坚韧,感动着无数人,她获评‘黔西南州好儿媳、好贤妻’荣誉称号。”校长朱润华认为,把这个感人故事通过“道德讲堂”讲给全校师生听,让老师们以她为榜样好好教学,让学生通过她知晓母爱的伟大。“讲故事,效果远远胜过讲大道理。”

“如果是教条式、枯燥无味的演讲,那么只会让学生反感。”校长朱润华说,为让观众易于接受,学校明确规定,“道德讲堂”每一次演讲皆是“身边人说身边事”。

同时,为使讲堂变得生动有趣,其间选唱两首紧贴主题的歌曲,诵一段与道德相关的国学经典,讲一句发自内心的感言,以及穿插一两次心灵深处的激情互动等。

评价机制齐头并进

“过去有不少活动,往往是走过场,一阵风过后就没有了下文。”校长朱润华说,“我们要把‘道德讲堂’长期办下去,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为此,云南路小学建立了一套对“道德讲堂”的评价激励机制――

对内容的评价。必须是说身边事,说自己的事,说校园内的事;主题鲜明,师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行为品格得到熏陶;思想性,教育性,针对性有机融合;源于生活,入情入理,富有生活气息;把握时代脉博,反映师生需求;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贴近教学;平凡人不值得一说的小善等;

对表现形式的评价。演讲者的形象气质,课件的制作,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语言的感染力,现场的把控能力,整体的效果等等;

演讲后的考评。每次演讲结束,学校都要采取问卷方式,征求语文、英语、政教等13个教研组的意见,并认真听取老师、学生、家长的看法,以打分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不仅于此。“你的演讲好,好在那点?不足,不足在什么地方?要如何加以改进?”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校领导经过商议后,要选择适当时机,由指定人员如实事告诉被评价的对象,好让他下次做得更好。

此外,每个学期结束,学校还要对宣讲者进行总评,并把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绩效考核、提拔使用和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

两年来,该校已经有杨晓琼、王天会等3人获演讲一等奖,戴娟、雷玲、沈丽等6人获演讲二等奖,李泽山、方芳、付群梅等8人获演讲三等奖,还有30人获演讲优秀奖。目前,已经有2人被提拔为学校的教科处主任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道德讲堂”促校风文明

“‘道德讲堂’这一平台,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很大的。”校长朱润华介绍:以前,一些老师对学校的制度不满,上完课就走人,什么活动都不参加;有的老师甚至不请假就悄悄外出,电话还打不通;有的老师无心教学,课余时间网上购物搞推销……

通过“道德讲堂”,不少老师对教学的态度前后发生很大变化。

“站在讲堂上教育的是别人,反省的却是自己。”语文老师王天会觉得,“把学校交给的任务认真做好,就是最大的幸福”。

美术老师方芳,利用课余休息时间无偿辅导30个学生画画,后又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十七届“天才杯”全国儿童绘画涂鸦大赛,19人获得金奖、11人获得银奖和铜奖。

可喜的是,不少年纪稍大、教学方法老套、不善于与时俱进的老师,如今纷纷加入学校的微信群,积极探讨教学问题,以期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道德讲堂给学生带来了不少变化。9月22日,33个来自兴义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温暖孩子心理,让留守之地阳光普照”主题演讲的“一对一”互动中,找到了新的“姐妹和家长”。之后,她们常一起逛街买新衣服,买学习用具,共进晚餐,孤独的心灵又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

参加过“道德讲堂”后,家长刘后飞说:“走进‘道德讲堂’,让我明白了‘孝心’就是一个平常的电话,报声平安;就是一次心境的交流,无所不谈;就是一次举步之劳,常带着孩子回家看看”;伴随着孩子走进第191期“道德讲堂”的家长雷以松则表示,要让小手拉大手,共同做有道德的人。更多的家长,参加“道德讲堂”之后,离开了麻将桌,陪娃娃一起看书。更有家长主动在QQ群上和老师交流,商讨教育方法……

第5篇

当孩子们被信任和被赋予权力去做一件事情,不论他们擅不擅长,他们都能做好,实际上是很棒

“感染”是一个好词,绝对正能量。即使在甲流肆虐的今天,我也喜欢这个词。

笑是会传染的,热情是会传染的,灵感是会传染的。我们都听过一些杰出的演讲者们讲过各自精彩的故事。但是在我看来,有种相同的东西在影响他们,就是他们都被“感染”上一种我称之为“我能行”的病毒。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只有他们能被“感染”(而获得成功)?在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只有这么少的人?真的是运气和机遇么?能不能有计划地,有意识地被“感染”呢?好,接下来,我想和你们分享我关于“感染”的故事。

当我只有17岁的时候就被“感染”了。那时候,作为一个还在设计院校学习的学生,我和大人们交流想法,而他们真的认同了我的想法,不断和我辩论。我们喝茶聊天,探讨得很深入。我很震撼,这种感觉是那么的奇妙,是那样具有感染力。我多么希望自己在7岁的时候就被“感染”啊!所以,10年前,当我来到河沿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教学实验。

我在那里创建并完善设计了一个试验,一个可以不断传染给人们“我能行”意念的试验,并且我做到了!我最初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能把学习带到现实当中来,如果你模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的分界线,那么,孩子们将经历一个自己认知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看到改变,从改变生效,到接受改变,然后,受到鼓舞,主导改变。这个过程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孩子们变得更有竞争力,不再感到无助。而这些其实都是常识,几乎人人都知道。所以,接下来我要给你们看看我们在河沿小学是怎么进行实践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我们五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儿童权益的课程,他们被要求制作庙里烧的香,用琼脂二糖,工作八小时,让他们体验童工的境遇。下面将画面切给他们,你将看到这次体验以及接下来他们完整而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种经验将带他们走出课堂,改变世界!

他们在做香,两小时后,他们后背开始酸痛,他们被改变了。一旦他们感受到了,被改变了,他们就会用切身感受说服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童工必须被禁止。注意看Ragav的表情变化,因为他知道自己改变了面前这个大人的想法,而这些你在教室里是绝对不会看到的。所以,当Ragav经历以后,他从“老师教我的”变成“我在做”,这就是“我能行”的思维转变!这是一个可以被激发和培养的过程。

不过,也有家长担心,“好吧,孩子能造福人类,这很好;但是数学、自然科学、英语这些课程耽误了怎么办?”“给我看看他们的成绩”。我们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向他们表明,当孩子们被信任和赋予权力去做一件事情,不论他们擅不擅长,他们都能做好,实际上是很棒。从这张全印度超过2000所学校参加的对比评估报告上看,河沿小学的孩子在全印度排名前10,包括数学、英语和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所以,这方法很有效,应该推广出去。

你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其实每个孩子幼小的身体里面都蕴藏着巨大潜力,什么时候才会把他们当成社会的一分子?

2007年8月15日国庆节那天,孩子们走出校园去“感染”整个Ahmedabad城(印度西部大城市)。现在,这不光光是河沿小学的事,这关系到所有的孩子,所以我们“厚着脸皮”,不再羞怯。

我们走进市政厅,走进警察局,走进出版社,走进各大公司、市场,我们问:“你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其实每个孩子幼小的身体里面都蕴藏着巨大潜力?”“你什么时候才会把孩子们当成社会的一分子?”这些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向孩子敞开心扉,和他们交流想法。你们猜,人们是怎样回应的?从2007年开始,每两个月城市里最繁忙的街道都必须停止通行一次,并将其临时改造为孩子们嬉戏的乐园。这就是这座城市告诉孩子们“你们能行”的方式。再让我们看一段录像。

你看,繁忙的街道不通车了。在交警和官员的帮助下,街道被孩子们接管了。他们在溜冰,玩街头游戏,玩闹。这些都完全免费,完全属于孩子。Aproch是一个致力于服务少年儿童的组织,我们计划将此理念推广到城市的其他角落。Ahmedabad拥有世界上第一条儿童爱心人行横道。现在城市承担起呵护孩子的责任,等将来他们长大了也会回报这座城市。Ahmedabad也因此被誉为印度首座儿童爱心城市。

先是河沿小学的200名儿童,然后是Ahmedabad全城2万多个孩子,现在这个实验已经遍及整个印度。所以在2009年国庆那一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让10万名儿童说:“我能行!”

想知道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吗?我们制作了一个可以翻译8种语言的软件,发给了32000多所学校,只给孩子们非常简单的任务:用一周时间选取某个困扰你多时的问题,来改变10亿人的生活。他们真的做到了!于是关于“改变”的故事如雪片般从印度各地飞来。孩子们自己设计了各式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案,从消除孤独感,修补路面不平,再到酗酒。并且有32个来自Rajasthan(印度某城市名)的学生取消了娃娃亲。

我想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这不是再次说明了,当大人信任孩子,对他们说“你能行”的时候,他们就真行吗?

70年前,圣雄甘地在整个印度“感染”着一种叫“我能行”的力量。今天,该由谁来接过这一重担?

让我们再来看一段有关“感染”的短片。

这是Rajasthan,一个田园小村庄。(画面中,某儿童用印度语在说)“我爸妈是文盲,我要教他们如何认字。”于是某一次,一所不知名的田园小学以开展接力赛和街头游戏的方式来告诉父母们,文化教育非常重要。我们开看看他们的父母都说了些什么――

(某父亲)“这个活动太棒了!我们从孩子那里学会了认字和写字,太棒了!”

(某教师)“我感到十分高兴我的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我再也不会怀疑他们的能力了!”

Hyderabad(印度某城市)一所学校的男孩女孩走进社区,呼吁人们将垃圾分类处理。孩子们还大胆当街竞拍自己的画作,当他们用可爱的童音吆喝着:“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有很多精彩画作要在今天拍出,完全出于非常正当的目的!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购买助听器。你们准备好了吗?”

这时候,人们心中的一种怜爱之情会油然而生。街头游戏,拍卖活动,请愿活动……我想说,他们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怎么还能无动于衷,还能免疫呢?怎能免疫于那样的热情、能量,那样的激动?很明显,我们做不到。

最后,我想以一个最最有力量的、倡导“改变”的代表来结束今天的演讲,他就是圣雄甘地。70年前,这个人在整个国家“感染”着一种叫“我能行”的力量。今天,该由谁来接过这一重担,去把10万儿童的热情传染给全印度2000万儿童?我想说,除了我们,还能有谁?不趁现在,更待何时?

第6篇

大家都知道张海迪的故事,今天我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张海迪热爱生命的故事。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年级:穿越水线2003

第7篇

29号上午我校邀请了张老师感恩教育演讲团为我们的家长和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动不已,泪流满面。到底是什么让大家如此的感动呢?

无论是从学生和家长的座次,从报告的内容设计,从演讲的音乐背景,从老师的演讲技巧,可以看出老师为准备今天的演讲是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啊!

先是从坐的形式上来说,一改过去学生在饭堂,家长在教室的固定格局,而是让家长和学生坐在一起,其目的是让学生和家长近距离的接触,从而达到互动的目的,能更容易的打动学生,从而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再就是演讲的内容设计,感恩父母到感谢父母,不但教育了孩子们,同时还教育我们的家长,对他们来说更是上了一堂感恩教育课。

张老师在互动时做了一个小小的游戏,看似小儿科的,但是的确是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感恩父母,让孩子拉住妈的手,泪流满脸抱着母亲说:“妈妈我爱您!”我也止不住泪流了,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自己的孩子呀!感动,孩子真的是长大了,也懂事了!此刻家长的心里感到欣慰吧!

整个会场之所以达到如此的,产生如此的效果,随着音乐时而悲伤,时而欢快,时而平静,时而激昂,牵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总之,本次演讲报告,无论是对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是一次心灵的启迪。它让学生学会了感恩,让我们家长学会了如何教育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做家长的心愿,以后我们的孩子成年以后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们是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第8篇

兰迪・波许最后的一课:《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

兰迪・波许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位计算机科学教授,也是虚拟科技(Virtual Reality)的先驱者之一。2006年9月,兰迪・波许被诊断患有胰腺癌,并于次年8月被告知只剩下3至6个月的生命。一个多月后,他做出了一个影响全世界读者的决定:在自己的母校上演自己“最后的演讲”。演讲如期举行,观众如潮。演讲内容可以概括为三部分:My childhood dreams(兰迪自己的童年梦想及他是如何逐一实现的); Enabling the dreams of others(兰迪如何通过开设“构建虚拟世界”课程、创建娱乐技术中心和开发Alice软件帮助别人实现梦想,并感受其中的快乐); Lessons learned: how you can achieve your dreams or enable the dreams of others(关于生活态度、学习、团队合作等的人生经验)。

演讲的主题并不仅仅是如何面对死亡,而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些东西,比如诚实、正直、感恩、克服困难、追求社会平等、实现儿时梦想……波许教授在演讲中讲到:

When you’re screwing up and nobody’s saying anything to you anymore, that means they gave up. 当你搞砸,却没有人愿意责备你时,这代表他们已经放弃了你。

Your critics are your ones telling you they still love you and care. 批评你的人是在告诉你,他们还在乎你,还爱你。

Experience is what you get when you didn’t get what you wanted. 经验是在你无法获得想要之物时学到的东西。

When you do the right thing, good stuff has a way of happening. 为所应为时,好东西自然就会出现。

演讲的视频片段通过媒体迅速传播开来,全世界亿万人被感动得落泪,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兰迪・波许的成就,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发人深省的演讲,更重要的是他顽强的意志力,他与癌症抗争的信念和他对生活“心存感激,心存包容”的乐观态度。透过他的讲座,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Atonement 赎罪

本书作者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凭借《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获得了1998年布克奖。对其新作《赎罪》,评论界给予了较之《阿姆斯特丹》更多溢美之词,认为此作品更丰满,更好读,既有讨好读者的动人情节、喜剧因素,又不乏冷色调,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

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3岁的布里奥妮・塔利斯(Briony Tallis)是个拥有丰富想象力的小女孩,颇有作家天分。庄园园丁的独子罗比(Robbie)在塔利斯先生的帮助下已经与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Cecilia)一道从剑桥大学毕业,而且两人情投意合,私下相会,这一切都被布里奥妮看在眼里。恰逢当晚,来塔利斯家小住的布里奥妮的表姐遭人,布里奥妮武断地认定罗比即是罪犯,并出庭做证指控罗比,罗比因此被捕入狱。但坚信他无罪的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执着地与他相爱。五年后,罗比出狱,当时正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塞西莉亚随后应征入伍,经历世事之后的布里奥妮为当年的错事深深愧疚,为赎罪她也成为了一名军队医务人员,并且主动找到罗比与塞西莉娅道歉。但是无情的战争先后夺去了罗比和塞西莉娅的生命,留下布里奥妮活在深深的自责中而无法赎罪。时光变迁,已成为著名作家的布里奥妮将三人的故事写成小说,流传于世。

在作品的结尾,作者还透过作家布里奥妮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独到想法。正如书中所讲:

“No atonement for God, or novelists, even if they are atheists. It was always an impossible task, and that was precisely the point. The attempt was all.”上帝无法赎罪,小说家也无法赎罪,即便他们是艺术家。事实正是如此,赎罪是永远不可能的,只不过是努力尝试罢了。

A Long Way from Chicago 远离芝加哥的地方

这是一部包含在故事中的儿童小说,乔伊(Joey)和妹妹玛丽(Mary)跟随父母生活在大城市芝加哥,每年的夏天要被父母送到伊利诺伊小镇奶奶的家里生活一个星期。奶奶多德尔开始一点都不令人喜爱,外形粗俗,性格冷漠,对孩子也没有足够的温情和耐心。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经过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后,奶奶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她手持猎枪对付入侵者的形象甚至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英雄。

作者理查德・佩克(Richard Peck)别具匠心,共写了从1929年到1935年的7个夏天,每年夏天里的一个星期,每个星期里发生的一个独立成章的故事。作者实际上是从儿童的视角,写了20世纪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一段历史。正如故事中提到的:

“A Great Depression had swept over the nation, and we couldn’t seem to throw it off. It was still hovering over us, as people said.”一场大萧条席卷全国,我们似乎无法摆脱它,就像人们说的,它仍然盘旋在我们头顶。

作者从自己浓厚的生活底蕴出发,写出了美国的时代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一段美国发展的历史,涉及许许多多当年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南北战争的余韵(Civil War)、洛克菲勒(Rockefeller)、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芝加哥黑帮火拼(Gangs in Chicago)、踢踏舞(tap dance)……值得一提的是,柯平教授的中文译本成功地再现了原作所描绘的美国南方小镇生活,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A Rose for Emily 给艾米丽的玫瑰

谈到文学中最著名的虚构的地点,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威廉・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Yoknapatawpha County)。福克纳作品的主题之一就是揭示美国内战后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及种植园主阶层的衰落。本篇就是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揭示这一主题的名篇之一。

主人公艾米丽小姐出身在曾经赫一时的格里尔森(Grierson)家族,接受父亲严格且僵化的贵族身份教育的艾米丽小姐性格孤僻、一直未婚。父亲死后,更是深居简出,直到遇到北方来的建筑工头荷马・巴伦(Homer Barron)。 两人时常一起同车而行,镇上的人甚至一度认为他们会结婚。但不久,荷马就不知去向了,而艾米丽小姐的房子则更加奇怪。人们一度向镇里的议会抱怨,但议会领导都以艾米丽小姐身份显赫为由置之不理。直到艾米丽小姐去世,镇上的人才有幸去她的宅子里参加葬礼,并在她屋子的床上,发现了只剩白骨的荷马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