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4 03:25: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技术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技术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4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然而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越来越缺少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系统设计、网络管理以及工程施工等高素质的人才。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是大势所趋。

1 确立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当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中,为了培养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网络技术人才,经过计算机网络教学单位进行充分的探讨和研究,众多学者认为,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通过对众多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调查以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能力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应该把培养出新时期国家所需要的IT领域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作为当前教学的目标,他们应该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较高文化素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

2 建立以工作任务为目标的网络专业化实验实训基地

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都是为实践操作服务的,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基础必须转化为日常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把计算机的职业技能与相关实训项目相结合,通过完成计算机科目有关任务来强化计算机专业能力,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的任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单位要建立起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训实验室。

2.1 网络程序设计实训室。“网络信息系统维护”、“WEB数据库的设计”、“网站的设计规划”等都需要在网络程序设计实训室来完成。该实验室需要的计算机设备有性能较高的微机和服务器,而系统软件包括SQL Server、Oracle以及Windows Server平台等,同时还应该有实用开发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等[1],从而开展网络数据库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实训、应用开发及教学科研等计算机网络活动。

2.2 网页设计实训室。该实训室里要全部安装Windows Server系统和Linux平台,同时配备多种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等软件。学生可以在这个实训室内,完成一些较为复杂和要求精确的网页设计,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关于系统安全设置的实训课程。

2.3 综合布线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主要进行“网络结构化布线与施工”、“建筑智能综合布线”以及“专业综合能力”等内容的培训和学习。该实验室具有模拟网络综合布线真实环境、展示综合布线线与设备以及为学生创造可以进行实践操作条件的三大功能[2]。该实训室还要配置六类线、超五类STP和UTP线缆以及大对数光纤、跳线和电缆等。另外还用配置种类各异的信息模块、配线架和插座等日常所需设备零件。在该实验室内可以进行电缆传输通道与测试、职能大厦综合布线、综合布线设备等多种类型的实验。

2.4 网络综合实训室。网络综合实训室可适当的开设“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以及“Cisco网络技术基础”等内容的课程。同时要完成Cisco交换机配置与管理、网络接入的维护与管理、以及VPN网络实现与管理等实验内容[3],从而促进学生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

3 设计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课程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设计能力以及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力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严格标准来设计网络专业的课程。

3.1 局域网及组网技术。本课程内容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对局域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局域网服务器、局域网络硬件选取和配用等知识进行掌握;能对局域网进行设计、组建、配置或管理;能够熟悉局域网通信协议的配置和应用;能够了解局域网的综合布线及网络测试等技术。

3.2 网络结构化布线与施工。该课程内容主要是对常见的网络布线介质连接施工测试进行管理和维护;对网络布线进行监视并能够对故障进行简单排除。

3.3 网络安全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不安全因素有所了解,对当今网络攻击与防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进行掌握,使其能够在网络设计和维护的各个环节中熟练应用,以保证计算机安全运转。

3.4 Cisco网络技术。Cisco网络技术课程包含了对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的概述、对Catalyst交换机进行配置、对虚拟LAN扩展交换型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使用、简单配置Cisco路由器和IP路由器、WAN互连、使用访问列表实现基本的IP数据流管理和地址转换以及思科防火墙基础等内容。

4 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要想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化建设,打造出一支专业技能强、理论素养高的现代化计算机师资团队是关键。当前很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师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了教学的第一线,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授课技巧。随着我国IT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教学理念,对知识技能进行强化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发展的需要,而作为教育机构一定要注重对师资队伍专业化技能的提高。

4.1 校方出台相关政策。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师,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自觉进行再教育学习,可以获取计算机相关的多种职业技能资格证。对于拥有IT 认证证书、网络技术高级工程师证书等教师进行优先入取,经过严格水平考核后可进行提拔。通过相关政策制度可以迫使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

4.2 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教学发展中,学校要不断地的创新,探索合作教学的新方法,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与当地一些与网络信息相关的企业进行友好合作。加强“2+1”合作的深层次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在企业的实训过程中,也要在教师中开展学习观摩活动,并将教师的锻炼学习成果与自己的职称挂钩,以此来促使教师由传统的“教学型”向“科研型、”“生产实践型”转变,从而实现“双师型”的教师团队。

4.3 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学校要加大对师资团队建设的投入,根据本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可以聘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者是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到本校进行课程的宣讲,并邀请他们组建计算机网络委员会,为本校的网络教学出谋划策。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在职教师到校外进行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中亟需计算机网络领域专业程度高、实践能力强、复合型人才,为此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的教育机构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合理规划教学方案,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质量,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化,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网络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圣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13).

[2]丛俊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置[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01)

[3]赵晓玲,赵景晖.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第2篇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面向工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不同阶段的实验教学确定不同的任务定位。院定必修课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系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课及实践教学着眼于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针对传统的专业实验课与工程严重脱节的状况,实行专业实验课的工程化,即系定必修课程及实验课要面向工程,要紧紧围绕工程和联系工程进行。

针对传统的专业实验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的状况,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的专业实验课从属于理论课的状况,实行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和单独考核。在进入毕业实习前,进行一次网络工程综合实训,这一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名为网络集成技术,它涉及网络技术的所有方面,并可通过专业实验室实施。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只局限于校内教学活动的情况,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向工程的授课方式,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二、计算机网络专业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该体系包含三个部分:课程体系及内容、网络实践体系(实验、实训和实习)、网络工程应用。在该体系中,要始终以网络工程应用为最终目标,建立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设置层次网络实践体系;课程体系及内容服从、服务于网络实践;网络实践容服从、服务于网络工程应用。

1.建立面向工程的课程体系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局来看,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审定、合理调整总的课程设置。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中,减少专业必修课,按照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和网络软件开发4个方向增加选修课。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加综合素质养成需要的宏观性课程,充实新兴的高科技应用成果。

课程改革不仅要以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而且要改革课程内容设置,打破课程的界限,根据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拆分,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调整网络专业系定必修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方式,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课程与理论教学有机统一起来,面向工程应用实施教学计划,重点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2.建立面向工程的网络实践体系

面向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部分。实验基于网络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培养。实训主要锻炼学生对网络工程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创新能力。实习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锻炼,在实际网络工程项目实践中进行锻炼,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综合设计创新能力。其中,实验是工程实训的基础,实训又是实习的基础,这三者之间关系是逐层深入的,从而形成了系统而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验项目的设计。按照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多以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各任课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课程实验方案,适当精简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比重。实验教学做到精讲多练。

(2)实训项目的设计。在本专业“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和“网络软件开发”等多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工程综合实训”这门课程,通过2个专业实践周完成。目的是将所学的网络基础知识结合实际网络工程项目要求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实训业务参照各行业信息化规范、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其培养目标涵盖:项目经理、网络架构设计师、网络施工员、网络维护员、网络管理员和信息安全师等。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的内容包括:工作组级局域网设计与应用;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校园网站建设维护;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维护;企业构建IP电话系统。

(3)网络工程实习。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向工程的授课方式。建立校企培养模式,使学生即学即用,了解网络技术及施工特点和规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及的效果。同时,聘请一批网络工程和网络开发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定期到校进行课程教学和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到网络技术新发展、新工艺,通过讲课和讲座,提高学生对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

3.面向工程的网络实验、实训平台的设计

面向工程的网络实验、实训平台应提供真实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实训项目,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因此,网络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尤为重要。根据实验台功能的不同,分为基础实验台、安全试验台、无线试验台和VoIP实验台。每种试验台由实验需要的硬件组成,包括路由器、核心交换机、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防火墙、工作站、服务器、无线AP、VoIP语音模块等。该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根据不同的实验实训要求,可以配置不同的基础平台,如软件开发平台可以直接提供路由和DNS环境,网络安全实验台则可提供完全的Internet技术环境。该平台可以实现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和网络软件开发4个方向的所有实验实训项目。实现了理论的实验化、实验的工程化、工程的系统化、系统的集成化。

4.实验、实训成绩考核与效果评价

第3篇

【关键词】 网络工程生命周期 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38-02

1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1 背景

2010年1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加快通信业创新转型方面,要求加快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加快TD-LTE研发和产业化并开展区域性试验示范;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加快业务推广和网络建设改造,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强化互联互通和资费服务监管。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强调“安全”环节,要求加强码号、域名、IP地址、网站准入和接入服务管理,做好网络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强IPv6、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覆盖城乡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启动物联网建设布局,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柳州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网络覆盖面的增加、新城区的开发、旧城区的改造等等因素,网络工程的工作量会逐年稳步增加,因此对网络工程方面人才的需要量在未来几年也会随之稳步增加。

1.2 意义

1.2.1 打破当前网络专业教学中的学科体系,使教学真正适应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2.2 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建立起一套以网络工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体系。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开发出以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为核心的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

1.2.3 提升网络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相关专业技能。

2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2.1 预期目标

通过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教学的递进式项目化网络工程课程改革,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网络工程有选择性地构建教学内容,为网络工程方向教学服务,培养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门化方向学生就业质量。

2.2 主要内容

(1)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并明确作为网络工程实施、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设计若干个网络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核心整合所有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制定出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2)会同行业专家研究制定在各项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及评价标准。

(3)从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2010级开始进行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并总结适应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4)整合教师资源,组建并培训一支能进行该递进式项目化教学的教师团队。

2.3 研究重点

(1)制定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2)制定在各项目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及评价标准。

3 课程改革的实施

3.1 第一阶段:调查阶段

到网络企业调研、分析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技术岗位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基本职业能力;到网络工程专门化方向毕业生就业单位调研、分析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的不足;撰写调查报告和递进式项目化教学的可行性报告。

3.2 第二阶段:制定草稿

结合前期调查信息及查阅有关资料,研究确定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职业道德、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设计若干个网络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核心整合所有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制定出网络工程方向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案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

3.3 第三阶段:评审定稿

邀请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共同对教学方案、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指导书进行论证和修改,研究制定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确定实施性教学方案及其标准、实训指导书。

3.4 第四阶段:实践教学

在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0级开始进行的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实践,在实践中整合教师资源,打造进行递进式项目教学的教师团队,总结适合于递进式项目教学的典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以及团队管理模式,制作并收集教学资源包。

3.5 第五阶段:实习推荐

进一步联系单位和推荐学生到相关公司进行项岗实习,并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和优化和完善该教学体系的信息。

3.6 第六阶段:项目总结

对项目进行总结,整理相关文档,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递进式项目化教学体系。

4 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4.1 按照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实施递进式项目教学的课程改革的项目总结报告。

4.2 教学方案,课程标准,实习指导书,学生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教学资源包。

第4篇

关键词:应用能力;高职;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一、课程体系与学生群体的现状

1.课程体系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还是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模式,由主修课、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组成。这些课程又可分为专业课与文化课两个大方向,不论专业课还是文化课教学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育为辅。课程体系的开展也没有围绕社会与岗位的需求,违背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2.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属于理工科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有活跃的思维,对喜欢的问题能积极思考,但因为自身学历的原因常常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如本科生,这样的心理状态往往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与学习热情。

3.缺乏实践机会

当前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缺乏实践环节,虽然随着教育的深入,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实践的机会与课程安排还远远不够,还是偏重理论教育,导致一些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良好,但在生活与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就变得束手无策了。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要让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并重,结合企业实训操作的教学方法。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注重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社会与自主学习能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相对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要有特色。着重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开展整周实训工作,让学生能真正地接触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将从事的行业,真正做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2.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以往的课堂气氛沉重,任务感过强,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师的授课方式没有创新,让课堂气氛低沉,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很少,教师教学也没有针对性,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课程其实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不仅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应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对个别存在问题的操作,教师要给予指导与点拨。校方通过加设实验课的方式,让学生重视实践。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可以通过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树立新考核制度

在传统的考核制度中,成绩是最主要的评判标准。要“注重过程剩余结果”。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要想改革,修改考核制度也是必要的工作。 要建立以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考核中心的考试观念,实操考核不仅能检测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能进一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也提升了高职学生的岗位竞争优势。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一定要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提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计划的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要多加设实训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训机会。在实训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规范意识与共同协作意识,为企业输送更多“合格员工”。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电商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平台;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于无形之中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和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电商环境,基于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和冲击。传统的经营模式在电商环境中的缺陷被无限放大,大小企业都开始积极融入电商环境中捞金,以谋求电商环境下的新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也受到了电商环境的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主体上是非常积极的。传统的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实训场地、实训资金以及实训师资力量,导致学生实训成为“老大难”的问题,客观上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就业率较低。在电商环境下,依托电商提供的网络实训平台,利用简单的网络技术,学生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在网络实训平台中获得最佳的实训效果,实现了高职院校教学和行业潮头的接轨。

一、电商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

电商环境的到来给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带来了新的变化,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效果。

1.为学生提供虚拟化实训平台,降低了实训成本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线上线下结合才能进行,但电子商务的主要阵地仍然在网络,这就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不需要线下过多的投资,大大减少了传统商务经营模式的资金耗费。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不少企业开始渗透于高职院校中,开始谋求人才渠道的对接,但更多的企业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场地,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实训困难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构建网络实训平台就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通过网络技术,在高职院校校园中建立网络实训平台,依托平台的作用,整合校内校外各种实训资源,帮助学生在网络实训平台上完成多种多样的实战式实训,大大降低了传统实训方式所需的费用和成本,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可以接受。电商环境下构建的校园实训平台是网络技术、电商环境和传统实训的结合体,其克服了传统实训存在的诸多弊端,增加了实训资源的丰富程度,降低了实训开展成本,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2.为学生扩充有效的实训师资,增加了师资力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实训过程中,师资配备一直是一大难题。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本就不足,如果再分配一部分到实训环节当中,必然导致高职院校理论课教学师资力量缺乏。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在带领学生实训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不太理想,甚至引起学生的诟病。可以说,实训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是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实训有效开展的重大阻力。而电商环境的出现,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电商环境下校园网络实训平台的构建,可以将数量众多的教学资源笼络到实训平台当中,其中就包括师资力量。一方面,不同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可以在平台中实现教学共享,将实训的效果扩大;另一方面,行业中先进的实践人才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进入校园实训平台当中,成为学生的实训教师,以其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为学生奉上精彩纷呈的实训课程。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途径,增加学生就业率

在电商环境下,校园网络实训平台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学习环境,更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良好对接。在校园网络实训平台中,相关企业可以将自身的实训资源分享到平台当中,为学生实训工作提供辅助,而这一过程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没有收益的,企业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是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实训平台寻找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达到良好的人才引进。学生从企业中获得了实训资源和实践技能,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丰收,实现了个人在专业领域的良好发展,为未来就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企业在分享实训资源、提供实训内容的过程中,也将自身的企业文化广泛地扩散出去,并有目的地从众多的实训学生中挖掘到了想要的人才,使其成槠笠滴蠢捶⒄沟娜瞬糯⒈福并且这些人才都是经过实训环节训练的,其实践能力、工作技能已经基本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在这些学生毕业后,第一时间就可以进入企业当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这自然是企业求之不得的。因此在电商环境下,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就业途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自然也随之提升。

二、电商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提升策略

电商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实训迎来了新的机遇,但要有效把握这一机遇,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

1.完善技术措施,提升网络实训平台运营质量

在电商环境下,网络实训平台是学生开展良好学习和有效实训的坚强阵地,而这个“阵地”的运营质量,自然成为了学校、企业和学生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实训平台,为了实现院校、企业、学生的良好联系和紧密对接,必须采取更为完善的网络技术措施对网络实训平台进行维护和改进,提升网络实训平台的运营质量和服务效果。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由专业的网站技术人员或者专业教师对网络实训平台的基本功能进行完善,通过网站建设、软件制作、云数据管理等方式,将网络实训平台的基本功能进行适当扩充,让平台的运行更加顺畅,让平台可以实现的功能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在移动网络盛行的当前,要开发手机终端的网络实训平台App,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终端进入网络实训平台当中,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手机App的用量大,使用便捷,用户黏性高,可以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实训工作的良好开展。

2.广泛吸引企业,提升网络实训平台运营效率

企业拥有大量的实训资源,这是网络实训平台正常运营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建设高职院校网络实训平台的过程中,必须多方宣传,大量吸引企业入驻平台当中,依托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先进的实训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网络实训环境。为了广泛吸引企业,一方面可以强化平台的广告宣传优势,让企业看到入驻平台可以给企业带来的品牌宣传方面的好处,吸引企业尤其是先进企业的到来,同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品牌宣传服务,实现平台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双赢,这样的合作模式才能够长久进行下去;另一方面,可以以平台良好的运营效果,吸引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在资金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网络实训平台的运营和发展将会更加顺畅、更加宽泛,而基于网络实训平台的良好运营效果,企业为网络平台注入的风险投资也将会有所回报,这同样也是双赢,对于企业发展、学生成长、院校建设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3.推动教师实践,运用网络实训平台储备师资

传统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有理论教学能力而缺乏实训教学能力,这是限制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电商环境下,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给高职院校教师实践带来了良好的机会。运用网络实训平台推动教师参与实践,将有效实现高职院校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并有效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训教学能力,达到储备师资的良好效果。依托网络实训平台,高职院校教师也可以随学生一起,充分参与到相关的专业实践当中,获得实践能力的充分提升。推动教师实践,一方面要建立连续、完善的教师网络平台实践学习制度,以制度的约束力改变部分教师“懒得动、懒得学”的心态,促进教师通过网络实训平台实现个人教学能力的“再发展”;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形成有效激励,通过梳理典型、给予奖励、适当考核的方式,推动教师充分参与到网络实训平台的实践学习当中,努力成为既能讲解理论又能引导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推动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4.完善平台机制,建设学生网络实训保障机制

基于网络实训平台强大的资源集成和实训推进功能,网络实训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必然会获得一定的经营效益。因此,必须事先建立并逐步完善W络实训平台的运行监督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让为平台运营和发展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企业、教师都可以从中获得自己应有的收益,实现平台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络实训平台运营维护部门,划定责任人和岗位内容,对网络实训平台的正常运营进行管理和监督,网络实训平台获得的收益分配应当由会计人员专门负责,本着公平合理、按劳分配的原则,让所有为平台运营和发展付出努力的主体从中获得有的效益。此外,应当完善学生网络实训保障机制,对学生的网络实训行为进行全面保障,确保学生在网络实训过程中的各项权益不被侵犯,确保学生通过网络实训可以顺利获得能力的提升,获得企业的人才“订单”,实现个人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和良好发展。

三、总结

电商环境给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网络实训平台的支撑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学习阻力大大减少,“校企合作”“人才订单”的现代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得以顺利开展。在电商环境下,依托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高职院校、学生、企业之间的对接和联系将更加紧密、可靠,这种“三赢”的模式将是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流路线。

参考文献:

[1]朱桥艳.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城建学院国贸专业的个案分析[J].知识经济,2016(9):148-149,151.

[2]郭 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5):73-74.

[3]黄玲玲,田 惠.高职院校网络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及对策――基于电商环境下[J].辽宁高职学报,2016(6):75-78.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课程。为适应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何办出中职教育的特色,如何设计课程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目前中职学校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分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骨干课程,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建设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最终落实到实际应用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大都是采用先在教室集中讲理论,然后到机房去做实践。由于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能与操作相结合,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加之中职学生自身基础薄弱,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产生厌烦和排斥情绪,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较差。为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2.1 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有大量的知识比较抽象,大多数学生在刚接触时,缺乏必要的基础认知,易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有趣的课件,把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软件或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投影、视频、实物等教学辅助用具,通过动漫演示、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消除学生心理压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某些理论知识即使有生动的课件有时学生也难以理解,因此为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设置应坚持“适度理论、强化实践”的教学方针,在教学上增加实践课时,是理论与实践课时达到1:1甚至1: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验操作主要从安装、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几个方面入手,利用机房、实训室、仿真设备等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或在理论教学中穿插演示、或集中一个阶段强化训练。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都要把握教学知识点的连贯和完整,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实践结束后,要有报告、归纳和总结。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理论教学中的课件制作应更生动有趣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理论知识传授个学生,长期以来,教师在制作课件是只注重对课程重点的提取,多采用文字性的描述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文字性的描述,多采用生动、有趣性的图形、图像、动漫等多种媒体,通过色彩变化突出重、难点,采用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和主动性。

3.2 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在实践操作环节,重要的是实验实训设备,要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子教学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应建立健全校园网、投资建设专业的网络实验室,购买路由器、交换机、仿真器等网络实训设备,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在专业的实训场所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真实的网络工程项目,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3.3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

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现代中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的动手能力需要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学校让网络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不同等级的培训,加强教师动手能力的培养。

3.4 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实战的平台

校内教学与实践总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计算机技术不断飞速的发展,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立足于社会,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并具备竞争力,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走进学校,登上讲台,传授新技术,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践,让学生补充新知识,巩固所学,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职教育面临诸多困难,任重而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教育教学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靠有志之士共同探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贴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三峡中等专业学校)

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工作岗位;“职业人”培养方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李向东(1982-),男,湖北广水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34-02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最普及的高职专业之一,也是社会需求量最多的专业之一。但一方面社会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众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怎么样培养具有优势品质和技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人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工作过程,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的“职业人”培养体系。要从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状态、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计划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满足用人单位岗位的需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

为了使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不需要用人单位再花额外的资源进行培训,通过职业院校2~3年的培养,毕业生能够马上适应岗位的需求。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对网络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进行研究,对工作岗位(群)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列出工作环节的要素,提炼出岗位的核心工作能力和技能,根据技能所包含的知识点进一步开发课程,转变教学方式,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位一体的模式研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必须包含的岗位能力,以工学结合的理念培养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才。

一、“职业人”培养方案的研究内容

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方案从培养体系的开发过程进行分析,其研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行业的现状;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明确,进行行业、专业背景分析,明确本专业发展前景,调查国内同类专业其他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清楚专业培养的外部竞争状况以及自身的优势,从而使专业定位更加准确,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口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以职业岗位(群)人才规格为目标,研究以应用为主旨,技能为特征,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研究现有“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执行效果,进行本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反过来指导“职业人”培养方案的修订;“职业人”培养方案的实施条件和措施研究。

二、研究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方案

结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人”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案例,培养方案的开发应该从企业一线岗位的定位开始倒推,在广泛调研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岗位定位——网络管理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总结这三方面的技能,提炼出主要技能所包含的知识点,开发适合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编制人才培养计划表,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准备,如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等。具体的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体系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三、“职业人”培养方案的研究开发步骤

一是确定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专业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零过渡”。

二是研究职业标准。分析国家、行业、岗位对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标准的要求。

三是研究人才培养规格。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方面研究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素质。

四是确定岗位工作流程与课程开发。岗位工作流程是确定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在深入调研工作岗位的基础上,拆解各个工作环节与要素,进而得出各个工作要素需要的工作技能(能力),从而确定相应的岗位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发专业的课程。

五是制订培养计划进程表及分类表。培养计划总表和分类表是本专业培养方案的集中体现形式。

六是围绕如何完成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的,从师资队伍、教材、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体系要实施的条件等。

四、岗位工作流程与课程开发

按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来开发课程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岗位为例,按照职业要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从环境的熟悉到业务工作完成的全过程,要经过熟悉工作环境、熟悉工作业务流程、掌握业务解决策略、业务质量保证、完成任务等若干个工作环节。网络系统工作过程要经过网络分析、网络设计、网络工程环节和网络管理与应用环节。具体工作流程和课程开发详见图2。

五、“职业人”培养方案需要的实施条件与措施

课程开发出来以后,要完成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必须需要一些条件和措施来支撑。

1.硬件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比如,为保证“网络工程设计”、“实用组网技术”等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的完成,必须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等,使相关实验设备应能满足课堂教学和实训的需要。

(2)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教学场所,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校外实训是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有效手段。

2.软件条件

(1)学校支持。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从2005年开始研究制定各专业的“职业人”培养方案以来,进行“工学结合”的职业人培养已经历经7年,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人”培养方案实施操作已经比较成熟。就7年来实施效果来看,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学院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类课题在政策、条件、人员、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优秀“教学团队”组合。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要合理。在教师中要引进企业一线的工程师来校任教,“双师型”教师应该占到教师比例的大多数,兼顾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结构构成。

(3)包括精品课程在内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带动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支持,优化课程结构,重点保证“精品课程—优势课程—重点课程—主干课程”这一课程系列的建设,从而带动所有课程的“工学结合”改革。

(4)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材建设。结合高职教学特点,大力推进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材建设。项目化的实践教材更适合高职教学方式。浙江育英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出版包括5本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内的10余本教材。

因此,“职业人”培养方案要以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功能及对职业人才的规格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对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工作环节的各要素和相对应的核心工作能力的分析,确定培养目标需掌握的知识,从而开发相关课程。这样,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基本可以实现“零过渡”。

参考文献:

[1]徐济惠.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9).

第8篇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the backbon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technology involves specialty courses which related to electronics,computer software,computer hardware techn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it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course starts from the university statu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some of the measures.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分析;教学方法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analysis;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91-01

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在给人类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而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这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柱,然而,调查发现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与师资老化的矛盾日益严重,这将从根本上制约教育质量的发展。

另外,一些学校的现行教材中教学内容滞后,以学科为体系的痕迹明显,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实践与能力培养不够突出,教学要求与培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实习、实训的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从而对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消极影响。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2.1 优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坚持应用能力“宽窄”结合的方针,使学生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网络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网络应用能力,同时适当兼顾计算机其它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网络集成、网络管理和网络软件开发三个方向成组设课,强化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安排四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技术基础课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这两类科目的学时数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可以适当加大;而选修课是以跨专业或高新技术等课程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门数尽可能多、范围要广些。

2.2 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比如有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网络设备以及网络应用等,重点是相关内容的理论阐述,网络设备中的网卡主要介绍网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情况以及性能指标等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可以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以及分类情况介绍网卡的选型以及网卡的安装等实用知识,将网卡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网络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教师则可以结合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进行教学,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又能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这就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技能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扩充专业实训科目,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训任务,自选仪器材料,自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3 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学生听、老师讲的单方面交流,学生的认知主要表现为记忆的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方式,阻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和创造,而使授课平淡、乏味、呆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现在应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交互式的教学,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组建网络教室的组建、建设小型校园网的建设、改造小型办公室网络改造等实践活动,从而丰富整个教学过程,发挥网络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特征,进行网上教育,包括电子教案、电子阅览、电子作业,这将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教学交流,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