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7 03:09: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生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可见,朗读是感受语言、训练语言的基本方式。
一、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感受语感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果学生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产生不了共鸣,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在阅读课上要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1.备读是指导、训练学生读的前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精心备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示范读并指导学生读。教师备读,是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的过程,是教育者先接受教育的过程。要让学生直接感受,教师首先要直接感受。只有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时,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恰当地点拨,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备课时,尤其要注重备“范读”。因为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
2.加强朗读示范。教师通过录音带表情示范性朗读,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感到朗读是一种的享受,产生朗读的冲动,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精彩范读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引起共鸣,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还能使不同的内容,通过完美的语言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语感。
3.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中可以组织自由读、默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齐读、同桌互评读、指读、模仿读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即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学生在朗读过程还能品言中之意,悟言中之理,感言中之情,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
4.朗读技巧的训练。停顿、轻重、快慢、语气是朗读技巧的四大要点。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例如,《鸟的天堂》这一课,其中有一句:“真是一株大树。”抽读学生时,有的学生把重音落在“真是”上,有的学生把重音落在“大”字上,显而易见,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还为完全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理解了应重读“一株”,对榕树之“大”的体会也更深了,增强了语感,理解了文意。朗读技巧的训练,既是读得流利的需要,也是提高声音的表现力的需要,增强了语感理解了文意的需要。
二、课文讲读中的朗读,感悟语感
1.朗读比较法。引导学生将调整后的语句与原型进行比较朗读。在比较中朗读,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感。如《狼和小羊》一课,将“我怎么可能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改成“我是不可能把您喝的水弄脏的。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虽然它们表达的感情意思一样,但通过朗读比较,学生便逐渐悟出它们表达的感情不一样,培养了语感。
2.鉴赏词句,抓重点词、重点句朗读。体味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如在《荷花》一课,我着重强调“冒”“有的有的”等词语让学生反复品读,在学生的脑海里不仅出现荷花的动态美,而且也能体会荷花的那种千姿百态、洁白无暇、清丽脱俗的品质。
3.带着问题读。教学《桂林山水》这课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特别是通过一些重点语句的朗读,读着、读着,学生体会了文字的内容,对桂林山水喜爱之情的语气就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了,增强了语感。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入学训练系列设计
从幼儿园毕业,走进小学,参加一年级新生入学训练,对每一名学生来说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精心设计新生入学训练内容,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笔者在担任一年级教学时,为新生入学训练所作的系列设计,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欢迎你,孩子!请在黑板写下你的姓名
新生报到那天,教师提前到班级,热情欢迎由家长陆续带到教室的每一名学生。教师蹲下来,微笑着对每一名进教室的孩子说:“欢迎你,孩子!请你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你的姓名!”
让每一名到来的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一是让先来的学生有事做;二是会帮教师很快地认识每一名学生,也有利于学生间互相认识,因为不少学生学前己认识了许多汉字;三是让学生们有归属感,自己把名字写在教室黑板上,是因为自己是这个班级的主人。这一策略能很快地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写下姓名的学生将不再拘束,不再担心爸爸妈妈离开,而是四处张望并互相谈论。
当学生基本到齐时,教师指着黑板上学生们稚嫩的书写,让指到的学生站起来大声读出自己的姓名。教师随机作点评,进行表扬与鼓励。如“李悦莹小朋友声音真响亮!”“你就是张横溢?老师相信你通过努力一定会真的才华横溢的!”“翁祥悦小朋友,你写的字真漂亮!”“庄抒泽,听说你看过很多书?真了不起!”……
这样的课,带给每一名学生喜悦,自信和深深的吸引力小学教学论文,让每一名学生都感觉自己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崭新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可替代的、无法重复的个体,是丰富多彩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师生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出发点是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关注学生,对学生有研究,不断地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这样师生之间的共同语言才会增加,心理距离才能快速拉拢。
恭喜你,你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师生互相认识后,教师要作短暂的讲话,让学生意识到,当一名小学生很光荣。教师可这样说:“亲爱的孩子们,首先要恭喜你们,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看,谁最像小学生!你像吗?瞧,李宸小朋友坐得多端正啊!爸爸妈妈一定告诉过你:当小学生要做到什么?谁来说一说?”
可相机请多名学生来发言。
教师再小结:“对了,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名小学生的光荣任务!这两天,我们将会发许多新书,会有很多厉害的老师来教你们,我们会上很多有趣的课,有语文课,数学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品生品社课,我们将学到很多知识,只要你认真,每一天,你都会进步,你会变得特别聪明,特别优秀。”
“而且,你会认识许多新同学,交到很多好朋友。不久之后,我们会评选少先队员,表现得最好的孩子将会戴 上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孩子们,只要你认真,努力,你一定能学得很棒,会是一名很优秀的小学生,爸爸妈妈都会夸奖你的!”
这些谈话既是介绍学生们将要开始的学习生活,也教师与学生间彼此情感的交流。在课堂上,要努力看到人,看到人的状态,深信生命潜能的激发会回报我们想要得到的一切:快乐,素质,成绩。其实,任何一次上课,都是师生共同探险的过程,每一节课都会发现新大陆小学教学论文,第一节课师生都带着好奇心、怀着期待感走进课堂。师生的智慧便在这探险与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成长。
说话训练:我爱我的学校,我爱我的班级
教师介绍学校:“我们的学校叫惠安县实验小学,己经一百多岁了,是一所百年老校。”指板书“惠安县实验小学”,学生齐读几次。
接下来是教室位置说明。
教师告诉孩子们:“我们107班的教室在厕所边,有三个好处:一是很容易就找到了,二是尿尿急了不用排队很方便,三是面向走廊的这面墙,还可以用来展出我们的作业。你是这个班级的主人,要热爱我们的班级,要热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今后我们将像一家人一样在这里学习,生活。
然后是说话训练,利用板书辅助,因为不少学生在入学前己认识了相当数量的汉字。板书为“惠安县实验小学 107班 语文数学”。
教师可指名示范:“我叫——,惠安县实验小学107上学,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某老师, 我们的数学老师是某教师。我还知道——————。”
最后在指名示范自我介绍后,让出富有弹性的时间段,让学生向前后左右的小朋友介绍一下自己,介绍自己时说得越详细越好,以便快速互相认识,
即便是新生入学训练,教师也要尽可能把发现的机会、得到锻炼的机会让给学生。正是这些教师“让”出来的机会,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很可能,某个学生因此拾起自信,更多的学生因此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从而真正调动了他们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为今后的主动学习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观新校园
预先设计好路线,把即将去参观的一些学校馆室板书出来,如“图书馆,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校史馆”,让学生齐跟读几遍,再对他们讲述这些馆室的用途。教师可以这样介绍:“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八万册图书,今后,我们每星期都将有一节课去那儿看书,爱看书的孩子一定是聪明的孩子。学校的实验室可有意思了,那里有许多动物标本,有地球仪,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将来我们的科学课经常会去那里上。还有我们的校史馆……”参观前的讲述让参观更有目的,印象更深刻。
随后带学生们去参观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美术室,音乐室,校史馆……体验新的学校带来的惊喜。这一系列丰富的体验就像无数的星辰,给他们入学训练这一人生转折点上留下难忘的记忆,构成了学生们生命的美丽夜空。因为,如果一个人孩童时的各种人生体验寥若晨星小学教学论文,那么他的整个人生也会贫乏,苍白,嬴弱。所以,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出来,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恰如学生参加比赛,教师要做啦啦队,为其呐喊助威,而不做陪跑者一样。不做陪跑者,给学生丰富的体验,不断提升其心灵品质。
我是班级的主人
教师根据座位情况,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准备好八张大纸,让每一名学生在各自小组的大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后,贴到教室的墙上,作为奖励的阵地。谁表现好,得了小红旗,可以去找到自己小组贴纸,在自己的名字后面画上小红旗。这一策略意在强化学生的主人意识,让其知道,在这个班级,你就是主人,每一名同学都是主人,人人平等。
要知道,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传递,一种引导,一种形成的过程。教育生活多是由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构成的,平等、自信、友爱、尊重、自主、关心……就是通过这些小事显现出来。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必须从关注小事入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我们的暗号——对口令
课堂是使孩子们体验成功感的第一场所,是成就孩子的环节,孩子在校约有五分之四时间在课堂上度过。因此,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受益,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享受成功的喜悦。
对于一年级新生而言,一些常规要求冠以“我们的暗号”、师生对口令的形式出现,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更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师要与孩子们约好各种暗号:如准备朗读课文时的暗号,准备写字时的暗号,准备开火车朗读时的暗号,准备个别发言时的暗号,坐端正的暗号……这些指令性的暗号,学生很乐意接受,且能起到瞬间整顿课堂纪律的作用。
比如整顿纪律的对口令暗号。
师:亲爱的——
生齐坐直答:在这里!
师:考考你——
生齐:难不倒!
这个暗号一般用于组织教学,整理引导下一个学习任务。
又比如准备开火车朗读的对口令。
师:提问!
生齐:回答!
师:提问!
生齐:回答!
师:好,二号动车准备开始!
这一般用于准备开火车读,且是一大组开火车,要求同桌两人同时起立朗读,效果极好。既是开火车,肯定是极快速的。这样的组织形式一是容量大小学教学论文,学生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表现;二是学生都快速进入准备状态,认真倾听别人的朗读,因为马上会轮到自己表现;三是教师可以有效地检查每一名学生是否掌握拼读。当然,在开火车之前通常要先齐读,提醒学生等一下开火车别掉下去了,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开得最好。
由讲授过渡到朗读课文时,教师通常会说:“请小朋友拿起书本,看第几页。”这样的组织经常会使教学显得拖旮,不太干练。可以这样以对口令的形式组织:
师:书读百遍——
生边拿课本边齐对答:其义自见!
师:22页——
生边翻到该页边答:没问题!
又比如,自由读课文或自由读词语之后,可以用有节奏地击掌来暗示时间己到,即教师示意拍手:“× × ×× ×” 让学生停下来,接着进行下一个任务。学生立即跟上“× × ×× ×”“×× ×× ×”,两次之后可马上接下一个教学活动。
又比如,师:“比一比——”生马上齐接:“我最棒!”这一对口令暗示学生要开始动脑思考较难的题目,并积极举手发言。有创意的发言,奖给一个拥抱,或者奖给一句老师送的悄悄话。
教学实践是发掘训练形式的源源不断的源泉,教师可根据具体实际有创意地组织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更简练,更生动,更有效,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常规。
总之,儿童化是新生入学训练的一个重要追求。要儿童化,不仅是个方法问题,更是有无先进教育思想的大问题;归根到底,是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善待的问题。教育是学生自己渐进成长的过程,教师只是土壤和雨水,面对儿童化教育,教师需要的是启发的智慧和等待的耐心。
从我国钢琴教学的现状来看,我国高校钢琴教学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较高的钢琴教学模式,在钢琴教程和课程设置方面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现今高校的钢琴教学应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以教育部规定的钢琴教学大纲为基础,在规定范围内选择合适的钢琴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的安排,在不断的探索中对高校的钢琴教学知识结构体系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该熟悉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生对音乐知识和钢琴演奏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程度进行了解,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可在钢琴教学中设置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通过互相的交流与合作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完成教学过程。教师采用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练习弹奏时教师通过语言的提示、形体的暗示、旋律的哼唱等方式指导学生,或者与学生的合作联弹,通过默契的配合指导和帮助学生对乐曲作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领会。
二、从学生兴趣入手,促进个性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性格特点,接触钢琴的时间和训练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每个学生对于钢琴知识的领悟能力不同,对乐谱、演奏技法和乐曲的表现力方面的能力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同一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其演奏水平的变化即使是演奏同一个乐曲也会有不同的领会,在演奏技法的把握程度上也不同。在国外,钢琴教学已经将教学重点从单纯的演奏技术的传授向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上转变,在钢琴教学中不仅限于对演奏曲目难度提高的追求上,而是更加重视学生实际能力方面的培养。对于钢琴演奏来说,能力不仅是弹奏技能方面的能力,也不仅是高难度曲目的弹奏能力,而是在此基础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因此,在现今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了解,从学生的兴趣的入手,采取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演的热情,使学生建立起强烈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对学习的每首乐曲的演奏都能够具有饱满的热情。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从内心中对演奏音乐产生热情,呈现出跃跃欲试的迫切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做到集体教学和个性教学的有机结合。在集体教学中有弹奏、有聆听、有问答、有讨论,建立一种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进行个性教学时,要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采取鼓励、启发、建议等方式激发学生演奏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演奏体验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精神
钢琴演奏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艺术思维加以融合,强调艺术的展现和思维的创新。钢琴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教师个人的素质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求更高。钢琴演奏作为音乐专业的必修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教师要鼓励学生将侧重点放在对乐曲演奏过程的体验上,自己动手弹奏的乐曲和听乐曲的录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的音乐中,将自身的情感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即使是平日里的练习也应该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得欲望,实现琴我合一,在心灵上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使音乐体会得到升华。教师在向学生强调演奏过程体验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演奏练习的过程中能有有所发现,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使乐曲的演奏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引导学生掌握钢琴演奏规律
在钢琴乐曲的弹奏上,对于复杂度高、技术难度大的乐曲作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感到没有把握。当演奏达到高级阶段的时候,人们倍感压力的那些复杂的、高难度的音乐作品通常都是由多个短小的小型乐段组成。对于这样的大作品,如果能够将其乐段进行分段处理,化整为零,一步步的处理、解决,大作品化成一个个小乐段,演奏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高校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复杂乐曲的弹奏的教授,要把握这一基本原则:对整部作品进行科学的分段安排,对作品分段后逐一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钢琴学习的规律。通过教师将整首乐曲作品最复杂最深刻的系统理论向学生进行准确、清晰的表述,深入浅出的分析,并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重视黑暗训练的应用
1.1根据专业需求,突出重点
护理专业学生将来走向临床,主要工作是护理病患,包括密切观察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协助主治医师抢救患者和实施整体护理等工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人体正常的生理指标和监测方法等,而生理学正是讲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指标及其正常值生理变动范围。因此,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扎实的生理学知识对于今后开展工作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一般生理学教材是在解剖学基础上,按系统进行编排,内容繁多,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过程要紧扣“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用”的关系,对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重点要精讲、细讲,如血压的正常值及其测定。
1.2抽象理论具体化
除了借助于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涉及比较抽象的理论时,应多举一些临床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讲到呼吸系统肺表面张力时,概念比较抽象,也无法看到直观的实例。我们授课时先简单复习相关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表面张力的产生部位是气-液界面,可以举例将一个玻璃杯放在桌面上,往里面慢慢倒水至玻璃杯口,请学生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生活经历,慢慢地注入水至玻璃杯口,可以形成高出杯口的液面而水不会流出,原因就在于存在表面张力。再简单讲解表面张力的成因,这样学生对于肺表面张力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形成机制。因此,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生活,适时列举相关生活实例,以学生既有的知识积累为基础讲解生理相关知识点,并辅以图片和动画等教学手段,使抽象的基础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注重教学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有些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错误地认为这门课程对于他们将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将来的职业作用不大;二是因为课程内容本身的复杂、难懂。因此,消除学生消极的思想是学好生理学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我们的观点如下:一是从自身做起,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万丈高楼平地起,但是如果没有稳固的基础,高楼也无从建起,从而使学生明白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三是能够因材施教,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巩固复习重点,引导学生明白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四是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尤为重要,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图、文、声、画等表现形式可以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由微观到宏观,不仅如此,多媒体还有助于师生获得及时的交流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一般神经细胞与肌细胞的膜电位时,无论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都十分抽象、难懂,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这部分内容是生理学的理论基础,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动画的形式分层、逐渐讲述,阐明膜电位的功能及其产生机制,从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同时利用动画、图片等,将重点和难点内容加以梳理,提出问题,由学生去分析、解答,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再如,讲到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时,可以利用动画和动物实验视频演示心脏和血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血管系统是如何扮演着阻力和动力的角色,参与血压的生理调节过程,从而使学生对血压的概念、形成机制具有直观的印象,也为下面讲解影响血压的因素做好铺垫。另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生理学知识中抽象的概念性问题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再加上文字的讲解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2.2PBL教学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因此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即形成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针对大班教学,我们将经典PBL教学法做了一些改变。如学习胃内消化时,设置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胃溃疡的案例,学生分为8人一组,共三组。实施时,学生首先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问题,如胃壁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胃液的组成、各成分的来源、作用及其调节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病例思考胃溃疡产生的可能原因和干预途径。然后学生总结出所有待解决的问题,课下查看教材,并参阅课外资料,将有关问题的解答进行整理、归纳。接下来教师利用两个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其中每组有一位学生记录讨论要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讨论,仅在讨论偏离主题或难以进行下去时进行适时引导。最后,教师根据病例结合授课内容总结相关知识点,指出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模糊或错误的地方,并进一步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临床上胃溃疡病人的护理要点和饮食指导。从实施情况来看,类PBL教学法不仅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和融会贯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讲授一个新的概念或机制之前,可以先举例,根据实例提出问题,由此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概念。例如,讲内分泌系统时,可以举例有些人为什么吃得多还非常消瘦、脾气暴躁,而有些人食欲不振、胖、精神萎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其发生机制是什么?由此我们一步步揭开内分泌调节的神秘面纱,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认识到生理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类比法教学
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同时也给枯燥的内容增添了趣味,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我们将心脏比为“泵”,强调了它收缩的主动性和自发性,而窦房结细胞就是驱使心泵工作的“司令员”。再比如,讲到内因子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将其比为我们的两个手臂:一只手嵌入回肠;另一只手仅仅抓住维生素B12,从而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利用形象的比喻和肢体动作,使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4分段总结法教学
神经系统内容多、重点难点集中,与解剖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记忆任务量大,尤其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部分,容易张冠李戴。如何准确理解和掌握神经系统在躯体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归纳总结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按节进行分段总结知识点,并列成表格进行汇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5横向对比法教学
在讲解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时,与第二章细胞生理中所讲述的一般肌细胞的生理特性进行对比讲解。我们首先将生理特性分为两类: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结合图表进行逐个对比、剖析,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并进一步探讨异同点产生的机制和存在的生理意义,引导学生跟随问题的深入去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构和生理特性的不同均是为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所服务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尝试探讨如果心肌细胞或骨骼肌细胞功能异常时,会导致机体可能发生哪些变化等问题。通过横向对比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温习学过的知识,将其融会贯通,还可加深其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结论均来自于实验。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例如,血压的测量、脑电图的引导、动作电位的产生等,通过实验教学使以上内容生动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理论课上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在生理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步接触和练习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技术。根据护理专业特点,我们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详细为学生讲解为何从静脉远端进针、进针的角度、入针后的落空感以及腹腔注射药物的注意事项等,严格按照相关临床技能的规范操作教授和要求学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爱伤观念,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考核方式多样化
显性教学的第一个要素是教师示范。教师示范是一个清晰的表达和明确的阐释,它包括了教师的有声思维。有效的教师示范可以向学生精确地展示他们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是什么,以及怎样将这个数学内容付诸实践。在面向数学学困生授课时,教师示范的应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对学困生来说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是为他们提供一步一步的关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详细展示。教师在学困生学习新的技能和概念时所提供的必要性指导和独立性练习之前,教师应该向学生直接展示应该具体做些什么,这种方法对这些学困生来说,更能成功地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示范多种多样的数学内容,包括复杂的概念、关键性的词汇(例如数百个)、数学的程序和策略(减法和重组)。教师示范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使用清晰的、明确的教师语言一步一步地去指导学生如何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教师示范到底如何落实到我们的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呢?提高教师示范的有效性采取三个策略:第一,建议教师使用精确的语言跟学生交流一些简单的或复杂的观念;第二,教师应该建构教学互动,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第三教师详细阐述的数量要足够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清晰地理解课程中的学习目标,而且也能够让学生看到熟练的学习表现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三个策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
1.使用清晰的和一致性的语言
为了减少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教师在示范一些数学内容时,应该使用清晰的、一致性的语言。当学生面对一个特定的数学活动时,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够明确地阐明教师的期望。例如,当带领学生认识两位数是代表着几个10和几个1时,一位教师通常会这样表述:“30是由3个10和0个1组成。”为了保持语言的一致性,这位教师在示范其他两位数时也应该使用同样的语言,例如,47是由4个10和7个1组成。
2.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示范
当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示范时,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有可能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参与通常包括回答相关的数学问题,或者在数学示范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例如,当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组合10个立方体使其形成10个模型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首先,教师会独自向学生演示怎样组合这些立方体,接下来,他会挑选10个学生并把他们看做立方体,然后很明显地来表达怎样才能把这些立方体(学生)制作成10个模型。
3.提供合适数量的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若使用得当、有效,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复杂的知识。但是如果教师提供了太多的示范,很可能会浪费时间,并且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开展自主练习。事实上,太多的教师示范更像是一场报告会,而不是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在决定到底要向学困生提供多少示范时,应该先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学习任务的难度;(2)学生的已有知识;(3)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如果学习任务相对较简单,而且学生已经做好了掌握新知识的准备,那么教师只需要列举一两个教学例子就足够了;但是,如果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且也不具备掌握新知识的先决能力,那么学生就应该得到额外的帮助。当然,一个课堂里学困生的比例也影响着所必需的教师示范的数量。一个课堂里有一两个学困生和一个课堂里有25个学困生相比,教师示范的数量和类型也将会有明显的区别。换句话说,一个课堂里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越高,那么需要教师示范的频率就会越高。最后,判断正在进行的示范是否合适和决定是否增加额外的示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反馈的准确性。如果学生犯错的数量相当多,那么就表明还需要更多的教学阐述。例如,如果学生还总是在认识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犯错,那么教师必须要继续进行教学示范;相反,如果学生反馈的正确率达100%,那么教师就没有必要再提供过度的教师示范了。
二、指导性练习
显性教学的第二个因素就是指导性练习。从很多方面来看,指导性练习和教一个孩子学骑自行车是有点类似的。不是第一次把孩子放到自行车上并且喊着“用脚蹬,用脚蹬”,而是应该给孩子安装训练轮,指导他学会保持平衡和用脚蹬。同样,课堂里的指导性练习能够为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提供帮助,这种帮助使学生在面对一个特定的数学概念或能力的时候,变得更加熟练。以下是有效的指导性数学练习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可以总结如下:
1.确认必备技能
教师应该保证学生具备必需的基础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学习新知识。为了给学生预留出准备的时间,必备技能在介绍更高级的新知识之前就应该阐述。例如,一个幼儿园教师可能会组织一个十进位的数字游戏,让学生准备寻找大于19的两位数,对于每个两位数,教师都要展示一个数字卡,然后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字,并且会识别由几个10和几个1组成。教师可以使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评价方式,来检测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必备技能,或者是否应该先教给学生这些技能。
2.挑选并确定教学范例的顺序
在教学之初,一些复杂的教学范例可能会打击学困生的自信心。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始,教师应该使用那些学生更容易解决和理解的教学范例。对教学范例进行明智的挑选将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新知识。例如,当教师一次性地介绍多个新数字时,很多学生可能会感到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10~20这几个数字,因为这些数字有不规律的发音和十位的位值,因此,很多学生对于理解这几个数字感觉比较困难。为了避免理解上的混乱,教师应该一次只学习一个数字,然后把学生已经理解的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下来。
3.使用口头提问
口头提问,特别是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数学问题,能够为教师提供一种系统的方法来掌控课堂上的数学讨论。数学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分享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答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尝试阐述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一个老师提问学生:“某某,用刚刚学过位值的内容,回答一下73表示什么意思?”教师应该用口头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并促使学生围绕数学问题展开深层次的讨论。为了得到学生的整体反馈,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响应信号,例如鼓掌、响指或者口头暗示。例如,教师会表述:“120是由几个100组成的?(信号)几个10组成的?(信号)几个1组成的?(信号)”为了获得学生的整体反馈而使用信号,可以有效地杜绝一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另外一些学生会随声附和答案。
4.使用数学思想的多重表达
数学教具是数学思想比较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表达,对于大多数教学工具来说,如果使用得当,教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概念和技能的基本理解。教师可以按照“具体的—有代表性的—抽象的(CRA)”这个顺序把数学模型和他们的教学程序结合起来。在CRA这个顺序之下,教师可能会使用10捆东西,每捆有10根稻草的形式去表达100这个数字,在以后的例子当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概念的理解,教师会使用以10为基数的模块去表征100。然后,当学生表明已经理解了100这个数字时,教师应该不再使用这些教具了,而转向使用抽象的符号。
5.进行阶段性的复习
阶段性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回忆和牢记以前学过的数学内容,同样,阶段性复习也为教师提供了学生是否掌握了以前学过的概念和技能的信息。阶段性复习应该包括学生最近和以前学过的数学问题的组合,这种问题的组合能够帮助学生试着去决定什么时候运用一些特定的数学技能。例如,如果学生将要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的加法,那么一个有效的复习将包括个位数加法的问题。
三、学业反馈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搜藏与亲人的温情照片。共同回忆昔日的美好,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学习央视春晚的“时间去哪了”感恩节目,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一幅幅温馨的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爱。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节课,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进行游戏导入,引起情感的共鸣,利用大屏幕展示课前学生们准备的小时候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能猜出来这是班级的哪位同学吗?”于是出示了相对应的现在学生的照片,并进行对比。说“:同学们,你们现在都长高了,变壮了,长大了,容貌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长大仅仅是指身体、容貌的变化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长大还体现在哪里呢?“”长大要学会帮助爸爸妈妈洗碗;长大就是学会体谅爸爸妈妈……”大家众说纷纭。“同学们说得很好,长大就意味着懂事了,知道感恩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展示你家庭的亲情照片,叙说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这样的设计使小学生们真正地回顾家庭的温情故事,感恩教育得到升华。
二、观看感恩影视资料
多媒体图文并茂,它是感恩教育教学的重要的载体,小学生们喜欢多媒体教学,喜欢看视频节目,教师要因势利导,牢牢抓住这个契机,选取感恩类的视频给小学生们观看。观看历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于“割肾救母”田世国、“最美妈妈”吴菊萍等这样的感恩的人物会记忆犹新,并对自己感恩的心有一个对比,决心向之学习。此外,还有《最美女教师张莉莉》专题片、《一个也不能少》等影片、邹越的感恩教育激情演讲等都对学生们的感恩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让小学生们学唱《说句心里话》、《烛光里的妈妈》等感恩教育歌曲。
三、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所以,为了让感恩教育深扎根于小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终身的良好道德情操。感恩教育就要落实到行动中去。让小学生们积极参与感恩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以来,小学生才能“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社会。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大树的养料,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四、总结
职业院校学生的年纪比较轻,一般在15——18岁之间。青春年少的学生思想不稳定,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管理学生,才有比较好的效果。职校生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
1.生理有了进步,思想不够成熟,容易改变和塑造
学生在这个时期很快发育,身体、大脑和神经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生理变化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使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经常反驳他人,渴望自由,不喜欢过多的约束。但是,人生经验还不够,分不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意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社会影晌学生的心态,思想消极
职校生主要是中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差一点。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学生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使他们面临生存危机,带给他们很大的压力、有的在环境的逼迫下努力学习,但有的职校生不能承受这些压力,不能面对现实,不能适应时代对他们的要求,因而心理上比较郁闷,感到压抑,每天不认真学习,虚度时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学校虽然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管理比较困难,学生教育管理者必须重新思考,改变教育方法。
二、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方法
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者的任务很艰巨,从思想上教育职校学生,抓住学生的特点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探索新的管理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系统地教育管理,消除学生失落心理
信念鼓舞人们的精神,理想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理想可指明人生前进的道路。因此,职校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是注重入校教育。学生入校时向他们灌输正面思想,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理想的重要,道德的作用、法律常识,引导他们正确发展。其次军事国防教育是必不可缺的。组织学生参加正规的军训,目的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英雄事迹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同时,使他们了解纪律的重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纪律。了解的军事知识,学习军人的精神风貌,影响学生的思想作风。军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军人高昂的斗志、蓬勃的朝气,向军人学习,改变精神面貌,自信地面对生活,从军训中获得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依靠制度约束学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要多鼓励学生,肯定他们的行为。因为学生希望他人关注自己的表现,希望获得成功,如果老师表扬他们,学生就会充满学习和生活的激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到管理中,用各项制度的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时时刻刻牢记纪律的重要,同时要分清楚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实现各种奖惩,用奖励鼓励先进,用处罚鞭策落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遵纪守法。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包容学生的缺点,谅解他们的过失,忽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3.运用标准制止学生的懒惰散漫
让学生看到他们的优点,使他们树立起信心,根据目标进行管理,手段要多种多样,才能做好学生工作。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制定教育管理目标。团委要带动团员的积极性,学生会也要广泛联系学生,按照目标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相信学生总有一天会成功,他期望取得很好的成绩,自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克服懒惰散漫,认真学习。
关于养成教育,学术界有不同范围的定义和解释,在这里我们针对小学生德育的主题将它概括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养成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性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如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就会发芽滋长,乃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时,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拔不掉它们了。”小学生正好处于卢梭先生所说的从出生到12岁之间,学校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德育主体,是责无旁贷的。在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老学者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东西放整齐,有错误要道歉……”他所提到的都属于行为养成教育习惯的范畴。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有多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道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可见,养成教育在小学德育以至于整个社会德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三、养成教育的几项德育措施
作为班主任,我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贯彻养成教育的德育思想,达成学校的德育目标。
1.利用校本课程,规范行为习惯
我校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教师编写了本校的校本课程《童规》,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四~六年级使用下册,在四年级的第一学期我重点训练了学会倾听的好习惯。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轮到其他同学发言时他们就以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独自在一边玩他们自己的事情了,至于其他同学跟老师说了什么,他们全然不知道。刚开始我很着急也很无奈,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课堂的学习效率。后来我问了其他的老教师,才知道这是小学生容易犯的一大毛病。于是我决定花血本———两个星期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养成倾听别人的习惯。首先,我让学生明白倾听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让他们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和老师都心不在焉地听,自己会不会很难受?结果学生都说不愿意别人这样对自己。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都愿意改掉这个毛病。做好了思想工作之后,我就在课堂上行动了,我提问完一个学生之后,再问另一个学生刚才他说了什么,加倍奖励那些认真听别人讲话的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经过两个星期的练习已经习惯在课堂上认真地听别人发言了,并且能积极地反馈。每当我听到“老师,我要补充他说的。“”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时,我的心像喝了蜜一样甜。
2.细化要求,指导到位
作为班主任,要学会放得开,收得住。开学的第一周、第一个月,教育要到位,尽管不是一劳永逸,但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会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年级的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他们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接受一些事物,对于具体的要求,老师必须每个步骤都详细地讲解清楚,特别是分配任务的时候,更要不厌其烦地指导。一开始,我以为四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了,就准备放手让他们自己管理,把清洁卫生的任务交给卫生委员和组长就行了,让他们自行再分配任务给每一个组员。结果两个星期下来,还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负责哪里,出了问题要找到当事人也不容易。于是我决定制订一张责任到人的值日安排表,而且每个星期固定不变,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就按部就班,再也没有讲不清的责任了。教室的平台卫生不好打理,我就专门指定一个学生来做,我示范一遍怎样轻轻打开电脑的护屏玻璃,然后拿抹布把灰尘擦干净。最后我说“:以后老师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你能行吗?”这时那位学生觉得这是老师对他的信任,同时也培养了他的责任感。从此,他每天都按照我的方法把讲台整理得干干净净的。
四、养成教育的德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