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雷锋月新闻稿

雷锋月新闻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12 23:00: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雷锋月新闻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雷锋月新闻稿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教育宣传工作要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四五六”教育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六大主题年”,通过教育宣传,及时传达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关心、重视以及在教育方面的重要决策部署,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对人民群众所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诠释与解决,传达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呼声。

二、组织领导

全县教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县教育局信息中心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县教育宣传工作的统筹、策划、外宣、审稿、信息与视频上报、每月统计等相关工作。

三、宣传工作重点

1.推进“四五六”教育发展和实施“六个主题年”所取得的新成效;

2.教育发展新思路、教育管理新举措;

3.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典型做法;

4.教育及管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

5.教育科研动态及成果展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6.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项目建设情况;

7.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和校园文化建设;

8.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创新性做法;

9.倡导“文明餐桌”形成的新风尚。

四、每月宣传参考主题

1月:总结提炼工作经验,谋划新一年工作;

2月:春节送温暖,开学新举措,“三非”治理;

3月:雷锋精神,妇女节,植树节,健康与安全;

4月:传统革命教育活动,扫墓活动,劳动节;

5月:儿童节,“十”精神进校园,有效课堂;

6月:高考,中考,建党92周年;

7月:安全宣传与监管;

8月: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民生工程;

9月:开学新气象,第29个教师节,欢庆建国64周年,

10月:“三好杯”篮球赛,课程“三开”;

11月:感恩教育,国培计划;

12月:法制宣传活动,全年工作成效展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各学校要重视教育宣传工作,把教育宣传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重要内容。各学校要选文字功底和责任心较强的教师担任通讯员,负责教育宣传、信息报送和联络工作。各通讯员要有责任感,不得报道虚假信息和有悖于政策性的信息,上报稿件和信息及时准确、质量较高,并能积极协助省、市、县新闻媒体完成采访报道工作。学校要鼓励通讯员多上稿件,信息和新闻稿件要图文并茂,从不同的侧面宣传学校。

(二)加强外宣

1.各学校要借助县公众信息网、《通讯》、电视台、教育网等本地媒体进行宣传。要主动邀请《教育导报》、《教育》、《日报》、新闻网、在线、电视台科教频道、《教育》等各级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借力宣传教育。

2.各学校要积极建设本学校校园网站,已有的要管好、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没有校园网站的学校,在2013年内要投入适当资金,规划好网站,建立网站,对外宣传,树立形象。

3.切实做好教育报刊订阅工作,整合学校报刊、图书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面,提高广大师生素质。

(三)强化考核

1.县教育局将进行教育宣传考核,考核范围:各乡(镇)中心校、中学,县直属学校。考核目标任务(见附件1)及计分、计奖办法(见附件2)。

第2篇

1973年冬,我正在老家河南省襄城县读高中二年级,得知第二炮兵某部来接兵的消息,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东打听西打听,找到接兵的班长,整天缠着他积极表现。写决心书、写诗歌、写散文、给他表演豫剧,总之,我竭尽所能,拼命表现“文化”特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执着打动了接兵的班长,他找到驻在乡里的副教导员说:“这样的文化兵我们一定要接。”后来就是“文化兵”三个字改变了我的人生,同样看了我全套材料的副教导员和乡里武装部据理力争,硬是把唯一的指标给了我。就这样,不到17岁的我凭着一腔热血走进军营。激动、惶恐,当然更多的还是欣喜。清楚记得当年新兵上火车之前,负责河南片接兵的申团长大着嗓门让副教导员去找我:“让我看看,哪个是你们接来的文化兵?”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了某工兵团特务连,因为经常给连队军营广播投稿、出黑板报,连长、指导员选我担任了兼职文书,使我有了更多读书看报和学习的机会。1975年冬,我还得到一次训练新兵的机会,当时的新兵团郭团长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的高材生,他见我喜欢读书看报,就送我一本厚厚的《哲学讲义》。第一次见到那么大部头的著作,我有一种肃穆庄严的神圣感,当然也就更加全身心投入学习。整整三个月时间,新兵训练结束了,我也读完了那本引我步入“哲学之门”的大部头,除了记住黑格尔、康德、尼采等大师的名字,还记了满满一本子的学习笔记和观点提要。郭团长对我进行了面对面的考核,充分肯定我的学习成效。同时又教给我如何用辩证法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实中的一连串问题,并且传授了许多学习要领。从此,我对的政治信仰开始扎下了理论的根基。

随着工作岗位的拓展,文化的积淀使我更多地受到了领导的信任。1975年,我虽已当上班长,却整天干着文书的角色,连长让我讲条令条例,指导员让我上理论辅导课,副连长让我帮忙准备民兵训练的讲稿,这之外,我还是连里的理论学、新闻报道组长、学雷锋小组组长、团支部副书记。即使每天连轴转,我仍然始终如一保持着读书看报、记日记、写读书笔记等提高能力素质的良好习惯。在认真学习积累知识的同时,我注重运用手中的知识改进工作和训练方法,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77年,我在团里共同课目军事技术比武中获得单杠、双杠、木马、手枪射击、冲锋枪分解结合5个项目的第一和冲锋枪射击第二的成绩,为连队争得了荣誉,荣立了三等功。次年,我荣幸地成为全团当年唯一提干的战士。

提干后我仍旧在特务连任警卫排长,因为离机关近,经常领受些抄材料、写材料的“课外作业”,几个月下来,几乎到政治处每个股都帮过忙,一名股长戏称我是“编外干事”。半年后,我被挑选到了基地保卫处当干事。在保卫处的时候,我喜欢琢磨事,陪首长参加完开工典礼,我会连夜写篇新闻稿投给报社;一起涉军案件告破,我会马不停蹄写出建议性的政研文章;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大量政治、历史、地理、文学方面的书籍,记了数万字的读书笔记,充实了大脑、更新了知识,使自己的文化储备始终紧跟岗位需要、使命需求。

1980年,我被抽到基地“落实政策办公室”,和另一名借调的同志一起走访落实政策对象,在几个月时间到了河南、山西、黑龙江等16个点位,每到一处都宣传政策规定、促膝谈话、聆听想法要求,力争把工作做实做细。于我而言,首长的肯定值得高兴,但更是好工作新的起点,后来的工作中,我时时这样激励自己、要求自己。在39年的军旅生涯里,我一直坚持潜心学习、深入研讨,先后在各种报纸刊物发表心得体会和言论文章近百篇。每到一个岗位,我都坚持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特点规律,注重梳理工作思路。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感召部属、凝聚官兵,推动了单位建设科学发展。如果问我从士兵到将军的成长秘诀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有文化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会有地位。”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一个没有文化的军人也是难以大有作为的军人。

第3篇

从哈密一路沿东天山山脉前行,从晴天走到下雨,从荒山走到草原,从艳阳高照走到暮霭降至,终于,木垒在望了。夕阳下的木垒,有古朴的宁静,城市旁边就是大片麦田,微风下,翻涌出一片绿浪潋滟。初到木垒的许晓艳,是否也被这块散发着淳朴远古悠远气息的土地所震撼?

答案仿佛是一定的,不然,她不会在结束一年志愿者服务期满后回到家乡几年,再次义无返顾折返而来。但那又是无法言说的,每个人的内心或许都有一片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有人终其一生寻找,却无法抵达,有人幸运地遇到,并彼此拥有,许晓艳是幸运的。

2005年7月,许晓艳参加了西部计划,第一次踏上木垒的土地,却没有丝毫的陌生。似乎,她就该和这个地方有着“几生几世的纠葛”。

2010年初,经过了1000多个日夜的分别与想念,许晓艳再一次踏上了向西的归途,从昌吉到木垒,过了阜康,过了吉木萨尔,过了奇台,终于,看到了让她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那两个字:木垒。

木垒,这两个字,这个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边陲小城的一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牛筋面、末班车、蓝天繁星……似乎都已经融到了许晓艳的骨髓里,激发出她的情怀,被她浪漫的基因化作诗意。

是的,晓艳身上散发出如薰衣草般诗意气息。如果说这一路走来,新疆志愿者们更多给我们的印象是坚韧、理想、热情与执着的话,那么许晓艳就用诗意向我们诠释了她对这里的感情。就连自己的名字都被她解读为“许是许多人欢迎大家到新疆的许,晓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正让西部志愿者这个名字家喻户晓的晓,艳是新疆的每一个角落都让人惊艳的艳”。这里,已经不仅是她的家,更是她心灵的故乡。

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留给新疆

“啊呀,我的书拉在饭店了!”在宾馆前台,晓艳熟稔地和服务员聊自己生活大条的趣事。一路遇到的人,几乎个个和晓艳很熟悉。

工作上她是严谨认真的办公室副主任,生活中,是粗心大意的马大哈,钥匙、手机充电器、书,常常找不到。不过,很多东西都会完璧归赵,大家爱护着这个生活有些大条,感情温婉细腻,工作细致负责的姑娘。在木垒,晓艳有家的归属感。

“穿越层层风沙片片丛林,我已把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留给了另一个地方”。

这是2004年许晓艳在随感《新疆,等我》中的句子,那时她还是一名在青岛农业大学就读的学生,守在这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滨城市,她却对偏远的新疆有着千般深情万般向往,但实际上,那时她的感情还有些肤浅虚幻。毕竟,走出梦境,新疆于她,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跟许多人一样,提起新疆,她想到的,是偏远,是原始,是荒凉。纵然如此,她依然充满期待,依然坚定表白:新疆,等我。

2005年7月,许晓艳大学毕业,当时她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青岛市《交通与运输》杂志、青岛砺智学校、北京“司晶学堂”编辑部、淄博市公安局……在家人朋友看来,每个选择都比新疆好。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第一个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听说学校很少批女生的申请,她跑到校团委,一次次“表白”她对新疆的感情。终于,她成为那年青岛农业大学唯一的女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被分配到了昌吉州木垒县西吉尔镇。

提到当时的选择,许晓艳表示:“对于这个选择,我从来没有后悔,也许,有人会质疑我存在的价值,但是我觉得,作为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他的价值也许就在于志愿者本身,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引起更多人对西部的关注以及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只要在这片土地上用了心,用了情,就会有人感动,有人喝彩。”

木垒,木垒

2005年7月25日晚,经过数小时的颠簸后,许晓艳抵达了新疆昌吉州木垒县。21点,内地早已华灯初上,木垒却是天色将暮,通红的太阳,彩色的云朵,缠绵在白雪覆盖的山顶。时任县团委书记的王玺带着他们到露天摊吃凉面烤肉,仿佛家人小聚。繁星满天,路上车很少,许晓艳第一天就爱上了这座安静、美丽的小城。

许晓艳丰富多彩的志愿生活由此开启,她先后担任了照壁山乡远程专干、西吉尔镇远程专干、宣传文化站副站长、团镇委书记、西吉尔中学计算机教师。

“那一年,每一天,我都会被一些人一些事所触动所感动着。每个周末,我小小的宿舍都挤满了我的学生。这个学生怀里可能揣着一个烤洋芋,那个学生破旧的书包里可能藏着一块蒸红薯。这位同学天不亮就来敲我的门可能就是为了告诉我他偷偷喜欢上了班里哪个女生,那个同学磨磨蹭蹭就是不走可能只是想告诉我他长大了想当大老板赚很多钱给我买辆摩托车让我不用步行很远的路下村……很多学生都不喊我老师,他们喊我姐姐,这样温暖的称呼,这样真诚的信任,让我觉得幸福。”许晓艳说。

作为镇团委书记,许晓艳几乎每周都要到各个村里指导开展各项活动。在西吉尔镇呆得越久,许晓艳越觉得仅仅做些日常工作根本不够,她在2006年成立了一个名为“网罗阳光”的爱心组织,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在许晓艳等人的努力下,西吉尔镇的6名贫困学生得到了长期的一对一救助。古丽,就是这个爱心组织活动的受益者之一。“她是网罗阳光爱心组织救助的第一个孩子,父母身体都不好,还有一个智障的哥哥,家庭非常困难。”古尔邦节的下午,古丽突然来到许晓艳的宿舍,打开一个旧的看不清颜色的布包,告诉许晓艳家里杀了一只鸡,古丽妈妈先挑出了两份,一份送来给许晓艳,另一份给古丽拿着上学,“那是孩子准备吃上一个星期的菜。”许晓艳听完古丽的话,当时眼睛就湿润了,古丽走后,许晓艳一边哭一边吃着古丽妈妈一块块挑出来的鸡肉,“我从没吃过那么好吃又那么让自己难以下咽的食物。”

做志愿者期间,她每次到村子里去都能引发一顿“争吵”,因为村民都会争着抢着让这个“山东来的尕丫头”去他们家吃饭,每次急的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的那个,就是西吉尔镇屯庄子村的张支书。他还兼着村里的远程教育操作员,开始接触远程教育工作的时候就40多岁了,在这之前电脑连见都没见过。所以光双击鼠标左键这个小问题,许晓艳就不厌其烦地教了他大半天。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半年多的时间,整个屯庄子村的远程工作走在了全州前列,代表木垒县迎接了自治区远程办的检查并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许晓艳说,真爱一个地方、真爱一份事业,不是因为它的什么而选择它,而是因为选择了它而接受它带来的一切。她说她只是想从新疆捧一束野花,他们却给了她整个春天。许晓艳也用自己的才情回报着这份“春天的温暖”,发表数十篇“听,来自新疆的风”系列文章,将她在这里的一切感受都用文字化作一股清风,滋润每个读者的心灵。

2006年7月,要离开了,服务期满的志愿者要填服务鉴定表。小小的表格里,服务单位一般都是写几个字的评语再盖个章。而许晓艳服务的西吉尔镇,专门另附纸写了近700字的评语,而且以党委、政府双重盖章的形式对她的志愿服务给予了高度肯定。

心灵牵绊,“艳”儿重归木垒河

2006年9月底,回到山东的许晓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淄博市广电局618电台,由于她工作努力,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经常被抽调负责一些重要领导的接待讲解工作。“只是,我还是不可抑止地想念新疆惦念木垒。单位每年都组织去几个城市旅行,南南北北去过许多地方,我觉得,最美,还是木垒。”甚至有时候她正在家吃着饭,会突然冒出一句,“妈,我想木垒了。”然后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到碗里。在2009年末,时任木垒县委书记要建军到山东出差,看到许晓艳的文章《新疆,我比想象中爱你》,非常感动。经过专门研究,木垒县邀请许晓艳重回故地。2010年年初,许晓艳做通父母家人的工作,放弃山东的一切,重回木垒。

“他们问,木垒到底哪里好,我竟不知从何说起。我想到十字路口那家凉皮店点上一份牛筋面慢慢找寻爱木垒的理由,我想从学校门口那个老奶奶手中接过一碗酸奶多加一些糖慢慢找寻爱木垒的理由,我想到那片空寂的旷野上偷偷在厚厚的雪地里打几个滚慢慢找寻爱木垒的理由,我想,走遍每一条小道穿越每一个小巷,细细找寻爱木垒的理由。可是,我知道,我终会失望。爱一个地方,如同爱一个人,哪需要什么理由。歌里唱的真好:你说不出她哪里好,可就是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这是许晓艳2010年3月写下的文章《重回木垒》中的一段话,也就是这段话,让那些不懂许晓艳这个“傻姑娘”的人,心里的那份不解得到了释怀。

回到木垒,许晓艳先在党办从事信息调研工作。在领导支持同事配合下,她年内上报信息797条,被采用182条;参与修改、校对了约110万字的文件材料;在疆内外报刊杂志发表《牛筋面》、《木垒的春天》等散文稿、新闻稿百余篇。因表现出色,回到木垒仅一年的她被推荐到白杨河乡任党委委员、组织干事。她认真协助党建副书记抓好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一年后,许晓艳又被任命为木垒县政府党总支副书记、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外人看来,从山东到新疆,许晓艳的选择越来越偏远。可实际上,他们看不到的是,她的舞台,越来越大:连续两年参加了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巡回宣讲团,辗转新疆、陕西、河南、山东、甘肃、北京等40余所高校巡回宣讲,还作为新疆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团中央主办的“相约西部·责任与梦想”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网络对话、西部计划志愿者学习十精神网络座谈、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奖表彰暨学雷锋座谈等活动。今年5月4日,作为优秀青年志愿者代表她参加了全国各界优秀青年座谈会,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