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4 10:12: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信息化 教学方式
英语是世界上交流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它是对外交流的工具,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随着中职英语教材的不断革新,教材内容虽然变得越来越灵活多样,但是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仍然难以高效开展。如何强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体信息化手段可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现笔者从以下方面谈谈对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看法。
一、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一名职校的英语教师,笔者越来越感到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被动与无助,教学疲倦感与日俱增。在日常英语课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一问三不知。在课堂上,他们以一种“事不关己” 的态度坐在座位上,不讲话,也不调皮,偶尔抬头看看前面的老师,拒绝回答、拒绝交流。由此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自问自答现象时有发生,一节课下来教师经常会感到疲倦、郁闷。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为一年一度的对口单招英语文化统测做好准备?这显然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激发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变课堂上的这种沉闷现象,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势在必行。
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堂上单方面地讲授,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不爱问、不想问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中职学校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就会显得被动且丧失学习兴趣。鉴于此,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所谓英语信息化教学,就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图片、音乐、图像、录像、Flash等方式,直观、生动、形象地把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其创设的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一)学生中心的课堂地位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相应时间和空间里进行同质的学习,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上新教材第二册Unit5 的Reading第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新闻视频,让学生思考“Home is safe or unsafe?”,这个问题正好与所学的文章话题相关,从而既训练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又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教育理念。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的开放
在进行英语课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避免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下根据学习需求,利用所给的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化学习,即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资源,自由发挥观点与看法,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问题或任务的驱动
在课堂上,问题或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围绕一个完整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成为问题或任务中的角色,促使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让教师所给的任务或问题在课堂上得到真正消化。比如:笔者在新教材第二册Unit5 Reading第一课时的Skimming环节,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录音默读,解决问题 “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 on home , safe or unsafe ?”,不但锻炼学生快速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而且有效纠正他们的语音语调,体会到真正的英语发音。
(四)贴切实际的信息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选择一些贴切学生实际的视频、声音及生活图片。通过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笔者在新教材第二册Unit5 Reading第一课时的Discussion环节时,先让学生观看一幅与他们日常生活十分相关的宿舍图片,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找出其中的dangerous places。图片一展示,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图片上,激起强烈的交流兴趣。这一图片的导入,不但解决了预期的问题,而且起到了教育的作用,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四、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当前的英语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加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英语课堂更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尤其是多媒体课件中的画面,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观刺激很大,不但吸引了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然而,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不能过犹不及,它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辅助手段,设计过多会使学生应接不暇,一节课时间很快流逝,教学内容得不到讲解,这种做法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演示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恰当应用。
以上几方面是笔者对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浅薄之见,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吸收到最精华的知识正能量,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其他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手段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虽然延续了几百年的由捷克大教育家垮美纽斯首创的课堂教学一直被视作是最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但随着信息化对教育整体面貌和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推动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的教学活动将会越来越普遍,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建立在多煤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教学,在理论、观念上都还缺少足够的认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能呈现不同的角色定位,它可能与传统教师角色完全不同,因此如何正确地进行定位无疑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在新形式条件下教师如何促进高校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教育的信自、化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效果,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在教师如何进行定位并开展教学活动方面提出了以下儿方面初浅的认识:
1注重教学材料开发与学习资源建设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得的各种有关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数据库、多媒体电子图书等。这些外部条件为学生主动探索并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基础,但Internet不能为学生提供学生正式学习所需的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材料,另一方面教师也常把传统的教学资源制作方法和观念用于现代教育资源建设,不利于为学生建设和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建构主义式的学习。因此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信息资源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以现代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基本理论依据,遵循以“学”为中心进行设计建设。
2建立伙伴型的民主师生关系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与地位。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广泛摄取知识与锻炼思维的机会,因而他们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本学科领域领先教师。教师和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处在同一层次、同一起跑线上,都需要努力学习。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地位逐渐化解,取而代之的是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共同的学习中,学生以记忆和接受力占优势,教师以经验、理解力见长,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形成互补,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变传统的填灌为教育过程的指导
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环境下,传统教育赋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垄断者的地位遭受教育信息化的严重冲击。教学过程应该转变为一个复杂的、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填灌知识的过程。具体说来,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引者、导向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以使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自觉学习,同时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分析得到的资料并有效地利用它们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信息的丰富性和网络的交互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从“讲台上面的哲人”转变为“学生身旁的指导者”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再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诱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者、激发者。现代信息技术为培养、激发学习动机提供了便利。
4正确评价学生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能够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和表现,给予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评价,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诸方面做出相应的评价,并给出相关的解决办法或者一定的指导意见,用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那么就能够有效的使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习和钻研的良好习惯。以长期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最终期望的目标。
5由单纯的书本知识复制者转变为创造力的激发者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融入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发展到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无疑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巨大的飞跃。本文重点探讨信息化课堂教学应强调的三项原则。
一、坚持以知识信息交流为中心的原则
课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信息交流场所,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以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为主。在个性化的网络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与网页的信息交流为主。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行为与思维必须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师生双方及相关因素(如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的利用)都要围绕教学信息交流的高效率、高效益和优化控制进行,都要以预定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信息单元为交流的焦点或中心圆点,尽量排除脱离教学目标的信息干扰。信息化课堂教学坚持以知识信息交流为中心的原则,跟通常所说的教学工作以学生(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不存在矛盾。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是指的教学管理、教学服务保障要围绕培养学生进行工作,以人为本,重在素质教育。而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以教学的实质内容在师生等因素间的信息交流为中心,知识信息交流是教师和学生这对双主体之间的互动活动,教师以传授信息为主,学生以获取信息为主,而不是以谁为中心的关系。
二、坚持最优化原则
教学最优化理论源于原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把它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原则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过分强调技术而忽视质量效益的现象。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追求最优化是理想、是目标、是行动指南。通常所说的教学最优化,一是教学环境最优化,二是教材质量最优化,三是教学过程最优化。首先,教学环境的最优化除了指具有优良完善和优化配置的教学硬件设施等物理环境外,还包括教师的信息素养、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课堂中人文精神情境等因素。尽管某种教学环境对教学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暂时的或潜移默化的,但它对教学活动的导向和效益、对教学人员的心理状态、身心健康和智能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课堂中的物理环境,由教室及其中的教学设施、坐位排列、灯光照明、温度湿度、背景噪音、装饰物品等组成,哪一样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其次,教材质量最优化所指的是开展信息化教学所编制和选用的多媒体教材和网络教材,尽可能做到质量最优良。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的质量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要强调精品意识,突出重视开发研制高质量的信息化教材。其三,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教学技术应用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努力实现教学最佳效率和效益的活动过程。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改革创新、重视实效的科学原则是前提,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案)和良好的教学资源配置是基础,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技术艺术是关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深刻掌握领会是根本,学生学习的最佳效果、最佳评价是最现实的评价标准。
论文摘要:信息化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核心,也是目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难点。尽管信息化课堂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仍存在许多弊端,从而导致信息化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本文通过对目前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并讨论了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引言
当前由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步被信息化课堂教学所替代,这是由于一方面反映社会对新的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期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课堂教学成了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由于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认识还不到位,这就使得信息化课堂教学开展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人甚至开始对此产生了怀疑,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及其特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一次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的安排完全按照教材知识的编排顺序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中心,教师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进度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而信息化课堂教学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成为了主体。信息化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作为导学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各种个性化的学习情境,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化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教师是主导。教师作为导学者、督学者,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服务,为学生创设具有个性化的、有效促进学习的教学情境。
(2)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学生不再是静默的知识接收器。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将进行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在学习中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3)信息技术的应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当然这里的应用是指适应性的、有效的使用,并不强调一味地牵强使用技术。
(4)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化。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使用各种有联系的、相关的学习内容,而且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文字教材,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是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等。
二、当前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关于目前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和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文章很多,作者参考了几篇有代表性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工作情况,总结了当前信息化课堂教学可能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①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为教育信息化等同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建设轻应用;②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技术论、机器论的观点认识教育信息化;③教学观念仍没有改变,没有认识到技术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武断地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归咎于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不足。
(2)教学资源建设滞后。①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丰富、优秀的教学资源的支持,但当前资源大多质量不高,资源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推广性。盲目追求资源的数量,资源的表面形式,不注重资源本身的内容;②资源重复建设,没有共享。在资源开发上,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往往各自为政;③缺乏协调合作。资源建设过程中完全遵照教师个体的意愿和想法,没有进行多方协调、合作,开发的资源质量不高,不易推广。
(3)教学设计不合理。文字信息的电子化使信息容量增大,课堂教学“满堂灌”,没有根据信息化课堂教学和教学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资源简单堆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不科学,呈现方式不符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1]教学素材资源选择针对性不高。
(4)注重形式,忽视效果。①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信息技术,但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性变化,仍然是“知识灌输”型。由于使用了信息技术,知识容量变大了,教师灌输知识的效率提高了,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下降了,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理解;②注重动作思维的训练,忽视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进行个性化学习,但教师却没有很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学生的自主学习只停留在表面的动作思维;③片面追求华丽的效果,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资源,资源本身做得很华丽,但内容却没有精心组织,往往比较松散、简单和牵强,容易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不利于进行思考。
(5)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依旧。很多信息化课堂教学仍旧是“换汤不换药”。教师仍主宰课堂,作为教学中心,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虽然通过信息化课堂教学培养了“信息素养”,但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信息素养是不健全的,创造性的信息素养没有根本性的发展。
(6)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相反,由于灌输的信息量加大,学生一时难以接受,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打击。
三、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机制建设是保障,信息化课堂教学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中,丰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但终究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主体,信息技术只是起到辅助学科教学的作用。
(2)加强教学交流,共建教学资源。信息化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专业学科间教师加强教学内容及信息技术应用的交流,对资源的建设共同设计、开发,尤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要为了建设而建设。资源建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①与相关学科教材配套,按照各学科知识的特点进行资源分类建设;②教学资源要有针对性,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也要考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的维持;③规范资源开发行为,加强资源数据的通用性和适用性,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育资源整合管理;④根据教学实践对教学资源进行不断更新。
(3)改变师生间的地位,改进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辅助者、监管者。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学习创设个性化的、促进学习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教师不再向学生一味地灌输知识,避免将信息技术作为“机灌”的工具,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为学生筛选和组织学习资源,使其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心和自主性。
(4)注重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效果,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在信息技术的功能上要有正确的认识,避免将“人灌”变“机灌”。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不仅要有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创造信息资源的能力。通过基于问题的教学、小组协作学习的开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
(5)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只看教育的结果而不问教育的过程的总结性评价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素质教育应更加重视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通过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能够了解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使教育活动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应该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课前评价(诊断性评价)、课中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课后评价(总结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也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四、结束语
大力推进信息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涉及软硬件资源、教学人才队伍、信息技术、学校组织和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如何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了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作者认为通过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信息化资源的创建、教学设计的改进、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丹.浅谈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6.
[2]罗辉,陈松涛,安川林.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452-455.
[3]齐宗平.反思信息化教学弊端[J].基础教育参考,2007(4):78-79.
[4]徐仁坤.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建议[J].网络科技时代,2008(10):102-103.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信息化课堂教学含义
课堂教学是中职卫校医学基础课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战场。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成的课堂教学。因此,信息化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且直观、生动、形象、有趣的学习情境,用多媒体形式有效、真实地再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模型化、直观化、动态化,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享受教学过程。这种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像“电影大片”般精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特点
1.改变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方面,教师走下讲台,从传统的知识信息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服务的辅导者和督导者、信息化资源的挖掘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另一方面,学生走上讲台,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创设情境、独立探究、会话交流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智慧地学习,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及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
2.享受学习过程
信息化课堂教学就是依托多媒体计算机、智能手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和互联网等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整合教学资源,以构成理想的教学环境,为支持学生主动“学”提供保障,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由此而创设的信息化课堂就像拍电影一样生动、直观、形象和精彩。如利用图片、虚拟仿真、三维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能够使人体解剖结构中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看穿”人体各组成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愉快地享受学习过程。
3.创新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协作学习、独立学习等多样的教学方式,明确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电子教案、课件、微课、视频录像等形式,自主选择《解剖学基础》中相关的教学内容。由于微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在智能手机无处不在的校园里,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学习知识。如学习微课,或者用手机拍摄标本模型、教材中图表、图形及视频等,或者登录QQ群和微信平台,参与师生的交互讨论,充分体现了泛在学习理论,有效巩固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4.丰富信息来源
信息化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图形、文本和动画等,创设了信息丰富、知识海量的教学情境,使得中职生能综合调动手、脑、眼、耳等多种感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媒体的运用使得教学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既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又可以营造协作式教学氛围,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二、中职《解剖学基础》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开展
(一)构建信息化解剖学课堂教学环境
首先,学校建设了多媒体计算机、师生交互式显微镜系统、解剖学数字化资源库等设施,为解剖学多媒体化、网络化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让课程快速“上网”,上网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标本图片、动画视频、目标测试题和考核办法等。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并把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相关网站链接上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QQ群和微信平台通知、布置作业、开展讨论、解答问题等。
(二)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曾说过:“到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不少是当年中考或高考没考好的学生,没考好呢,显然是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在很多情况下,人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适合传统学习的学习习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使之能适应中职生学习习惯和能力,把灌输式教学变成参与式教学。首先,创新符合信息化环境下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创新编写有利于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保留解剖学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套路,创新编写和编排方式。具体来说:一是增加案例、拓展链接和要点提示,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和启发性;二是教学目标具体化,直接呈现考点并在正文中加粗标注;三是按信息化需求编排,运用大量的表格、流程图、关系结构图等,来代替传统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大幅文字,使得教材图文并茂,更加通俗易懂;四是结合泛在学习理论,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自行拍摄教材中的图形和图表等,随身携带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使解剖学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第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解剖学知识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制作中职生喜爱的多媒体课件,或整理成《解剖学基础》数字化多媒体资源库,或自行录制微课等,使其集科学性、知识性、时尚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手机拍摄实验室中的模型和标本,建立移动式的学习资源;第三,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媒体,建立解剖标本图库,从不同角度拍摄挂图、模型和标本等,形成多媒体图片或视频库;第四,在教学不同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在教学人体动静脉血管的分布和血液的流向、运动和感觉传导通路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发散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软件进行编制。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新课程理念 课堂模式 网络技术
随着知识信息的不断更新与增长,小学英语教学面临很大挑战与机遇。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对英语教学提出更高的目标。新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展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与信息化的特征,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本文将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一些改革谈几点设想和思考。
一、教学个性化与信息化的理论依据
传统英语教学方式是先读、再讲、最后练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的学习具有强迫性、勉强性,课堂气氛非常沉闷。要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首先要提倡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它的理论依据是:“以学生为核心,老师在教学发挥起管理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孩子们是知识信息的主动掌握者;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课本所提供的内容不再是老师讲授的内容,而是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对象;教学工具不只是以往常用的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而是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堂真正变成孩子们展现自己个性、施展才能的舞台。很明显,在这种教学中,老师帮助孩子们不断加强自主学习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增强自主学习行为的师生交流过程。但是即使孩子们能有效地并且自觉主动地学习,他们仍旧需要老师加以指导、给予反馈。学习环境是孩子们进行自由探讨和主动学习的领域,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可以使用多种手段和信息资料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这一自主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但需要老师的帮助与引导,而且要互相合作和帮助。学习理应是相互促进的,而不应该受到过于严格的干扰与操纵。
在整个师生互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才能,张扬个性。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老师可依据孩子本身的特征,选择多媒体网络进行授课,现在各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已经深入课堂,给老师和孩子创造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舞台、一个展现学生个性的场所。
二、课堂教学是个性化与信息化的有效统一
教育专家认为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了解学习的意义、帮助他们产生责任感、确立学习目标、克制自身不良行为、寻求机遇、接受挑战、认清形势、使他们懂得互助合作、积极发展他们的个性与团体荣誉感,等等。老师要充分了解现代教育新理念并学习教育新科技,熟练掌握教学所需要的多种软件与网络技术,积极主动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获得最新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将这些信息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使用这种技术完成英语学习,又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孩子们学习知识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创造条件。
孩子是教学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孩子们在创设的真实语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含义,并自觉地进行语言操作训练。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有机结合在一起,集声音、光线、色彩、图形、动作于一身,形成了孩子们乐于观看的电影画面,孩子们的各个感官都得到了有效刺激,这样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互联网得到的良好的教学资源,是旧有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所以它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又能有效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孩子们将学习内容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进行学习,例如老师让孩子们提前预习一课,孩子们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利用百度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筛选、选择和分析有关内容及相关信息;多方位多角度探究同一个课题内容,拓宽眼界,发展创新能力。只有如此,孩子们由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现在的主动探求知识,从而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多媒体技术成为孩子们掌握新知识的有利工具,网络技术为孩子们学习英语创造了便利条件。
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以“波的图像”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结合实物振动设置相关情景,培养利用网络搜索组织信息的能力。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学期笔者所教的学生为高二(7)班和(8)班,通过对学生物理知识的考查,得到学生的基本情况:两班学生优秀率占总人数的18%,良好率占35%,学习一般的学生占28%,学习较差的占19%。学生对网络、Excel、Word等应用软件也较为了解,大多数学生很喜欢上网浏览网页,他们已能较熟练地查找、收集资料,因而为本课程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开展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教学过程设计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后的教学过程没有一定的教学流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信息化教学的设计遵循的教学模式为:提出问题情境——引导自主学习——小组协商讨论——评价总结。
3.1 设置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对于“波的图像”一节课,笔者首先用波动演示仪给出波动过程振动质点的位置特点,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由波动演示仪给出波动过程振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所在的位置,模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引导自主学习的深入,然后定格在某一时刻。通过演示文稿,提示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思考讨论确定横轴和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把学生要思考讨论的问题在计算机上展示出来,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讨论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双方角色可以互换。此阶段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内容和思考探究的空间。
3.2 利用网络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通过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示了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这是传统教学媒体难以展示的现象。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课外学习的补充,并提供了大量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网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查阅和自学,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分组给出答案时,教师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讨,最后教师归纳各小组推导过程中的要点,总结出只有重力做功情况下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并强调其适用条件。
通过对两个班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高中生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学生没有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对课本、教师的依赖性强,质疑和创新能力差,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自主学习能力过于薄弱。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正视现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引导学生思索改进实验操作,对学生有创造性的操作给予鼓励。
3.3 小组协商讨论
“光的折射规律探索”网络主题探究光线通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的传播方向。设计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建议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过了几分钟,学生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和有关探究项目。根据多媒体演示的结果,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总结出规律。
各小组成员探究情况举例如下:
学生1:我发现当光线以一定的角度从玻璃砖的平面侧入射时,光线便会改变入射角,发生折射现象,但折射光线不会消失。
学生2:当光线通过两块玻璃砖时,如果入射光线和透射光线平行,那么可以证明这两块玻璃砖是平行的。
学生3:我对光的折射现象得到一些启发,并且总结出了折射光线的几何作图法,请同学们指正。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形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他们充分地展示了自我才能,积极协商讨论。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肢体语言丰富,有的思维敏捷,等等这些都说明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低估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式;多媒体
1 体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体育训练多元化的发展,体育训练已经由单一学科转向综合学科,由从单调的的运动训练,向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生化、运动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转型。而作为学校体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由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并在目标的设计中,注入了如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全新的结构和理念。
在体育运动中,很多技术动作构成是繁杂和琐碎的,而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又要求在短时间内就要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对于任课教师来说,由于受自身能力、运动水平、认知能力、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项目本身的感觉也会千差万别,因此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随意性。从学生的角度而言,τ谒布渫瓿傻母丛蛹际酰学生受观察角度、时机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抓住技术的重、难点问题,因此,这就给更好的学习技术动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从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传统的体育教学有很多弊端,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影响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如果在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信息多媒体教学,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 信息化教学给体育课增加趣味性
信息化教学可以图文并茂的展示本课的学习内容,增加知识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非常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很好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要真正做到活跃课堂气氛,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而通过计算机强大功能和声、光、色、形灯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猎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3 信息化教学是辅助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初步形成,使得学习者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在自主性、研究性和合作性方面不仅很大程度上利用信息技术,而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增强。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绿色课堂应有大自然的广阔、丰富、自由、生机勃勃的内容。绿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学于生活,用于生活。
4 直观的呈现方式,强化学生对体育技能的理解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运用计算机把所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变动为静,变快为慢,有利于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知识。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如跳远中的踏板及腾空,由于跳远的踏板及腾空的实际时间都太短,教师对技术讲解必然是在若干次示范之间逐一完成的,这使得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听讲解时因无示范可看而不能理解,在看示范时又忘了讲解中的重点。这都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听觉和视觉是轮流发挥作用进行学习的,两者没有进行较好协调,使得学习的效率较低,而在应用课件进行教学时,这一点即得到解决。当课件通过屏幕式显示器的同时,同时通过音响系统进行讲解,使学生的学习可以眼耳同用,在看课件中的示范同时,听到对示范中要点和技巧的讲解,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跳远的各个动作。
5 信息化教学是实施个性化教与学新模式
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创造写作学习的环境,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进行交互和合作,以达到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那么基于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新模式课的基本特征,一是要实现教师的角色变化;二是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三是要实现交互式协作学习;四是要开放式信息环境;五是要多种认知的信息资源。
6 借助信息化辅助地位,促进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
学生学习体育除了学习运动技能,还要学习一些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和体育竞赛知识,这些内容是非常适合在多媒体课堂里上的。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排除了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这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课程的看法,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符合目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质。
7 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做到“恰到好处”,真正发挥多媒体的有效作用,达到其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让我们每个体育教师把信息技术教育长期地贯穿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不但能学到一些技能技巧,而且还能学到一些有关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