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上海文化论文

上海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02 05:50: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上海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上海文化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价值;策略

一、引言

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附近建成了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殿,里面陈列了当时令人瞩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之后160天,这座宫殿共吸引了630万人次前来参观这个盛大的展览。这就是被后人公认为标志着工业时代到来的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积极地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而紧张筹备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如今的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展现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一个世界超级沟通盛会,预计将会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展并吸引7000万参观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个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从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届世博会上,人们带着各自先进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流,支撑着这个盛大聚会的原动力就是人类对于沟通的渴望。在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在交流中互相认知,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存。世界各国独特的文化汇聚于此,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极大促进了全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彰显了世博会的真正价值。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迥然差异,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沟壑。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曾经这样感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了。”这就直接反映了当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们互相沟通理解、实现和平共处呢?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新平台。

二、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一)世博会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传播,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补充。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对外交流就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传播到了周边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了西方,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尤其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沟通和协作,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人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关注与研究也随之日益加深。各类专著、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等都标志着我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内涵、规律、意义及其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一次盛大的全球展览会,它用一个主题将几千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问题,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二)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里,传统世博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越是全球化就越发凸显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这也是世博会作为一个传统会展能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不难想象,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展示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样的独特体验是无法用网络和屏幕来替代的。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它跨越了文化之间的鸿沟,用共同的理念和主题以引起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鸣,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其独特的跨文化传播的巨大优势。世博会给了普通人一个独特的机会去亲身体验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更好的沟通与合作。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全球聚焦中国这个历史机遇向世界准确地介绍中国,尤其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把这个传统告知世界,在互相尊重、交流和沟通中实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

(三)世博会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和展现民族文化的价值

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打造和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难得的机遇。相关数据表明:“凡是举办过这两大活动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都大大受益于此。”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改善国家形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众所周知,日本正是凭借多次举办世博会和奥运会使得国家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复苏,大批日本企业也借此走向了世界舞台。同时,世博会推动了日本重新确立其民族文化,也成为其确立大国地位的巨大动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设想未来城市生活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塑造并传达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文化,塑造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勇气、自强不息的志气、厚德载物的大气”,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世博会促进跨文化传播的规律

现代世博会蕴涵了丰富的展览、表演和互动等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型活动的鲜明特征:

1.文化性。一百多年来,世博会已经由最初展示先进工业产品演变为展示各国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成果的综合舞台,而世博会的核心价值直未变,这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才是真正支撑起世博会的核心要素”l6j。历届世博会都有大量的文化活动,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预计总量更是达到2万场左右。举办期间,世博会将是全球文化活动的中心,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经过交流、摩擦、沟通与渗透,最终达到理解、交融和共存。归根结底,世博会传播的核心内容还是文化。

2.长效性。世博会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盛会。奥运会虽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集中关注,但举办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时间较短。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则长达半年之久,目标是“吸引7000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平均每天参观者的人数高达40万左右,其影响力和辐射面是空前巨大的”。与此同时,还会有大量来自全世界的记者参与新闻报道,我们更应该利用这个媒体集中且长期关注的时刻,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世博背景、世博理念、世博人物等不同角度挖掘上海和中国的文化,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家形象。

3.参与性。世博会与奥运会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奥运会是以观众被动观看比赛为核心,而世博会是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参观者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亲身感受。传播学的理论表明,人际传播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媒体形式,而世博会正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亲身体验的人际传播形式来发挥其巨大影响力的。现代世博会重在参与、互动和交流,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让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从而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增强了人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性。

四、利用上海世博会有效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理念是:“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理念与我国提倡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往战略一脉相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弘扬中华文化、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呢?

(一)增加对文化重要性的理解

世博会的交流实际上是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而文化则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其中有共通、理解和包容,也有差异、误解和冲突。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其他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相反,文化上的误解则会造成一切交往的障碍。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被外来文化征服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是那种文化的俘虏,反而会认为自己拥有了那种文化,这就是文化强大的渗透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一书中说:“中国不会构成冷战时期苏联的那种挑战,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利而削弱别国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

这个学说就是思想观念,就是文化。可见,思想与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凝聚和推进作用,而世博会就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文艺表演活动准确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阐释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转变为国家竞争力。

(二)增强文化差异意识,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协助各国做好参展工作

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人口、地理等各不相同,导致了每个国家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说风俗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宗教法律以及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是,文化具有独特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尊重、相互补充。如果每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评判标准等去进行对外交往,那么对异质文化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排斥。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克服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既要消除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恐惧感,也要消除对异质文化的抗拒性,认同其他文化存在的价值。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我们要面对有史以来最为多元的文化和观众,我们对于他们应该给予高度信任,同时也要增强自信,消除文化距离和文化震惊,正确理解参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高效、准确地协助他们做好参展工作,这对于办好一届世博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中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正如赵启正在2006年跨文化传播论坛上所言:200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图书版权多达4068种,而输出的只有14种;从英国进口的有2030种,输出的只有l6种。电影方面,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的影片多达4332部,其中,美国几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国出口的影片可以说屈指可数。在服装、动漫、电视剧等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赤字”问题。《圣经》中黄金法则“treatothe~thewayyouwanttobefeated.”不仅基督徒熟悉,而且几乎是传遍了全世界。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这个黄金法则要早几百年,却未能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这些事实和数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不够的,与文化的内涵是不成正比的,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激活中华文化,没有诠释好我们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定期在国外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华文化展、论坛、文化节、文化年等系列活动;要增加媒体对文化活动的关注,给予更广泛的宣传和报道,推动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能广泛传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就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同样是这样一个舞台,届时会有更多的文化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巨大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华文化的演绎力、创新力和表现力。

(四)跨越文化差异。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

举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要涉及到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配合和协调,譬如世博会场馆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志愿者的全球招募与培训等,这些都需要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密切的配合。世博会是一场国际盛会,我们只有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加强与国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了解海外观众的文化需求,敢于开放、勇于合作,才能吸引到优质的国际资源,才能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举办一次成功的世博会。

第2篇

受理案件增加近五成

刑事案件涨幅破百

据悉,此次的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2012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第二部分是《2010—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根据白皮书数字显示,201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4575件,审结4534件,同比分别增加44.8%和43.0%。其中受理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586件,审结550件,同比分别增加117.8%和100%;受理二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8件,审结13件,同比分别减少68.0%和23.5%。

市高院副院长陈立斌介绍,这些案件主要呈现特点:1、案件数量大幅上升;2、涉外涉港澳台案件显著增加,国外及港澳台当事人胜诉率高;3、集中维权案件较多;4、涉及新商业模式的新类型案件和疑难案件继续出现;5、著作权民事案件大幅增加,网络著作权案件占比较高;6、商标民事案件增幅较大;7、专利民事案件小幅增加,发明专利纠纷占比较低;8、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大幅增加,涉商标刑事案件比例高。

2012年,上海法院依法加大民事司法保护力度,积极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依法采取诉前临时措施,及时固定证据、及时提供保护;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权益;通过司法裁判明确行为规则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通过发送司法建议书、出版案例选、发表专业论文等形式推动社会管理完善、明确法律适用,以此促进全社会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水平的提高;加大执行力度,保障胜诉权益得以实现。加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依法监督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实存在违法情形的,依法判决撤销,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刑事司法保护,严惩知识产权刑事犯罪。

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大局

首次专题通报某一领域

《2010—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是上海法院首次针对某一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作专题通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诉讼日益增多。据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法院一、二审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受理数量和审结数量均超过7000件,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占上海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总数的70%以上。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占上海法院全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总数的9%左右。

2010—2012年间,上海法院依法加强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民事侵权案件中依法提高赔偿金额,在刑事案件中依法加大处罚力度,有效制止侵权和惩处犯罪行为。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特点,努力寻求各行业之间的利益平衡,既要确保权利人相关权利得到有效保护,又要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遵循创作规律,充分尊重创作自由,依法保护作者的创作动力和创作热情。鼓励技术创新,尊重技术中立,同时又充分考虑技术提供者、使用者的行为表现,维护技术合法运用,禁止技术侵权使用。尊重历史成因,促进历史作品利用。注重加强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规则建设,树立规则导向,引导商业模式创新,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例如:2011年上海法院先后审结了两起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诉淘宝网店经营者和淘宝公司的案件,其中一起案件由于淘宝公司按照原告要求提供店铺经营者信息并删除涉嫌侵权的信息,法院认定淘宝公司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判决其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另一起案件中,淘宝公司在有能力采取进一步措施制止侵权行为的情况下并未采取相应措施,法院判决其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案判决后,淘宝公司改进了管理规则,法院判决对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白皮书还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知识产权的运用、管理和保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企业经营,防控经营风险等建议。

“葫芦娃”著作权纠纷案入选

优秀集体和个人不断涌现

为促进上海法院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海高院评选出2012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邀请司法界、学术界专家参与评选,动画形象“葫芦娃”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上海玄霆公司委托创作著作权合同纠纷案、侵害英特尔公司商标权纠纷案、侵害立邦漆商标权纠纷案、侵害美国3M公司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抢注“周立波姓名拼音”网络域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侵害网站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商业秘密纠纷案、电视剧《夏家三千金》植入广告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龙之谷”网络游戏外挂侵犯著作权犯罪案、非法制造“茅台”、“芙蓉王”注册商标标识犯罪案等10起广受社会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入选。

第3篇

因此,编写、出版白话文教科书,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但当务之急是:如何编写白话文教科书,通过什么形式来传播规范的白话文。

认为:“国语并不是单靠几位语言学的专门家就能造得成的。若要造国语,先须造国语的文学。……天下的人谁肯从国语教科书和国语字典里面学习国语?所以国语教科书和国语字典,虽是很要紧,决不是造国语的利器。真正有功效有势力的国语教科书,便是国语的文学;便是国语的小说,诗文,戏本。”[16]这里所说的“国语乃是区域最广,流传已久,通行于现代有文化的社会,而又能随时改进的普通语”[17],即白话文。我们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头脑中预设的读者群是全体国民;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在选择文学作品时,头脑中所预设的对象是全体国民。他们用白话的国语创作白话的文学作品,将白话的文学作品选作教科书的文本。借助教科书自身的强大优势,将白话推广开来。这样才会实现真正的“言文合一”――书面语形式与口语形式的统一。

1920年4月,教育部通告全国:至1921年冬,国民学校原先采用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各科教科书均采用语体文。当年商务印书馆便出版了第一部小学国语教科书――《新体国语教科书》,第一套中等学校国语教科书――《白话文范》。“据历届统一会审查工作的报告,民九(1920年)审定的教科书凡173册,民十(1921年)凡118册,民十一(1922)约100册。民十以后几年间,各书坊竟出儿童课外读物,种类很多,还不在教育部审定范围之内。大抵‘儿童文学’这一股潮流,自周作人等提倡以来,在民十一新学制公布时,达到最高点,……初中用的也依了‘新学制课程标准’,将语体文与文言文合编,文言文中,所采从来不给中学生读的新材料也颇不少(如王充、崔述之文,从此才入选本),于是乎教科书大改观了。”[18]

“五四”运动以后,“不论教育性的书刊、文艺文和理论文,白话文都成了‘正宗货’”。[19]20世纪20年代以后,不仅官方文告逐渐以白话文予以公布,而且白话翻译作品大量涌现,许多本土作家开始用白话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本土原创文学作品。这些具有现代意义的白话文作品被精选进新式白话教科书中,从而又逐渐发展、改进并巩固了现代白话文这一语言形式。

自此,通过白话文教科书的广泛使用,白话取得了国家教育机构这一国家话语权力的执行与推广机构的合法保障,从而成为代表国家统治权力的话语形式。同时,随着白话文教科书的广泛使用,“现代汉语”这一在语法、词汇、句式等各方面都有别于古代汉语的全新的语言系统也逐渐形成并得到确立,“现代汉语史”这一汉语发展的全新的历史阶段也从此开始。

参考文献

[1]海然热著,张祖建译.语言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66.

[2]葛兰西著,葆煦译.狱中杂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6.

[3]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9.

[4][6]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原序[A].清末文字改革文集[C].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3-5.

[5]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A].近代文论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78-179.

[7]申报.1910年3月11-12期.转引自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96.

[8][17][19]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今序,2,今序.

[9][10]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5.

[11]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A].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2.

[12].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25.

[13].国文之将来[J].新教育,1920(2).

[14][15]劳泽人.小学校与国语[A].朱麟公.国语问题讨论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51.

[16].建设的文学革命论[J].新青年,四卷四号.

第4篇

关键词:上海,文化环境,破坏

 

自五四以来,上海逐渐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不仅其书报出版、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等领域一路领先,而且大量的文化英才汇集于此,凸现出了它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中,日军以种种野蛮的手段,严重地破坏了上海地区的文化环境——包括文化机制、团体、文化者生存环境及创作环境等等在内的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环境涉及的范围十分宽泛,本文主要从文教设施、文化典籍、文化生活秩序和文化人的生存环境等几个方面阐述日军在中给上海地区的文化发展所带来的难以弥补的损失。

一轰炸文化设施,摧残民族文化载体

轰炸出版社、图书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是日军对上海地区文化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之一,上海文化设施的繁多是可想而知的:全国有10个较为著名的译书机构,其中7家在上海;全国第一流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多集中在上海;电影界实力雄厚的影片公司也都汇聚在上海;另外还有几十家广播电台,上百家影剧院,这一切构成了一个铺天盖地的文化海洋。

然而,中日军飞机在虹口、闸北、江湾一带狂轰滥炸,分布于这一带的许多文化设施都惨遭厄运。以“书业重镇”商务印书馆为例——该馆创建于1897年,历35年之发展,逐渐成为集编译、印刷、发行三者为一体的文化企业,其影响之大,被国人盛称为“中华民族知识之粮食的宝库”。1932年1月29日,商务印书馆总厂被日军飞机投掷6枚炸弹,制墨部最先起火,紧接着总务处、第一、二、三、四印刷厂,及纸版房、书栈房、附属之尚公小学等相继着火。“因在军事区域内,无从施救,乃只得任其延烧”[1]以致“文人的心血和工人的血汗都化成满天的灰烬,像阳秋落叶一般簌簌的到处纷飞。”[2] 2月1日,东方图书馆亦全被焚毁,灰烬与纸片随火光冲天而起,飘满上海天空,其创办者张元济面对满天纸灰悲叹:“工厂、机器、设备都可重修,唯独我数十年辛勤搜集所得的几十万册书藉,今日毁于敌人炮火,是无从复得,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3]

东方图书馆为商务印书馆的附设机构,建成于1924年,占地4,600平方米,藏书总数在60万册以上,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图书馆之一,被时人称之为“东南图书巨臂”。其中以善本古籍为例,共收藏3700多种35000余册(包括中国最古之南北宋版本图书129种2514册、元版本图书179种3124册、明版本图书1419种15833册、清代精版本图书138种3037册等);再比如全国各地编写的地方志,共收有2641种25682册,堪称中国最大的史地书库。此外,馆中所藏的全套中外期刊杂志亦极其珍贵,如荷兰的《通报》、英国的《学报》、德国的《大亚洲》,以及《教务杂志》、《中国汇报》、《哲学评论》、《爱丁堡评论》和《中国》等等,均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极其宝贵的资料;至于国内出版的著名报刊,如《时报》、《神州日报》、《民国日报》、《大公报》、《益世报》、清末之《谕奏汇存》、《申报》、《新闻报》、《外交报》、《新闻丛报》、《国闻周报》、《东方杂志》等等,则都是从创刊号起即搜集保存,有的已越二三十年,从未间断。[4]然而,“十年心血成铢寸,一霎书林换劫灰!”[5]在这场浩劫中,“商务印书馆已烧得只剩下水门汀的空壳。”[6]商务印书馆详细的损失数字,在1932年出版的《淞沪抗日画史》一书中有一全面的统计表格:[7]

商务印书馆全部损失统计表

 

 

 

总 厂 编译所 东方图书馆 尚公小学 总 计 备 注 房 屋 733923.00  

 

96000.00  

 

 

 

*原稿总计16330504.00实际核算应为16331404.00 机 器 工 具 2873710.00  

 

 

 

 

 

 

 

图 版 1015242.00  

 

 

 

 

 

 

 

存 货 6598655.00  

 

 

 

 

 

 

 

纸 张 原 料 1087300.00  

 

 

 

 

 

 

 

未 了 品 275000.00  

 

 

 

 

 

 

 

生 财 装 修 696163.00 24850.00 28210.00 6000.00  

 

图 书  

 

77500.00  

 

 

 

 

 

稿 件  

 

625742.00  

 

 

 

 

 

书 籍  

 

 

 

2152000.00  

 

 

 

校 舍  

 

 

 

 

 

29109.00  

 

图书仪器及教具  

 

 

 

 

 

12000.00  

第5篇

关键词:睡衣文化;街头;时尚;梦游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57-01

“时尚”本来是“时代的前沿风尚”,是不拘成俗的潮流,是一种令人心悦、令人欣赏、叫人追慕的美。它在特定的时段内先由少数人去带领尝试、预测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从表面上来分析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结合。在这个极简单的意思上,时尚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一些人所追求的生活。这种时尚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打扮、吃住、活动、消费、甚至感情表达与思考方式等。

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国著名人物画家黄胄的绘画成就,就充分证明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理论。黄胄在他的绘画中所提倡的“生活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漫步在城市的街头,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各色男女老少,穿着睡衣、跻着拖鞋在大街上游逛。有时他们随意的衣着和所处的场所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反差,甚至像一出随地上演的闹剧。这本来是很多人司空见惯的街头景象,而当一切被夸张的走向画布时,我们才看到了它的反讽。

我的视觉立即感受到,当睡衣昭然横行的时候,也许时尚已经成为了一种梦游。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族”,打着新新人类的旗号,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忙碌在城市中的人们,可能都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时尚气息,迎面扑来,势不可挡。淘金人的牛仔服饰也可登堂入室,欧美红灯区的黑皮小短裙也已成为良家女性的时尚。那么反倒给时尚之感。可近年来,特别是自由市场上不时可见穿着睡衣的人们在人群之中晃动。我在北方几个大城市的见闻来看这并不是偶然,也不是个别。

一些大叔大妈也早已习惯了弄堂或者公园中睡衣见人。可是平日里光鲜靓丽的都市青年,甚至也越来越多的加入到了此行列,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除了明争暗斗的职场,日常生活就好比他们希望可以随时得来的私密避风港,所以他们在生活中更加放纵自己,不在意他者诧异或者迷茫的眼光。也许睡衣在这里正好起了一个盾牌的作用,把他们和外界隔离,沉浸在睡衣所带来的平和与轻松之中。

其实这种现象最早是在中国的南方城市(以上海为代表)流行开来的。去过上海的,或者没去过但在电影中或者杂志小说中看到过上海的,应该都清楚的记得那些样式花色各异的睡衣是上海弄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主流元素。弄堂里,菜场上,大街上,哪怕是在那些繁华的商业街上,都不会少了它的出现。睡衣就像是上海文化中的一张市井名片,一个特殊身份证。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快要临近时,上海竟然广泛开展“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活动,距离世博会馆较近的小区更是纷纷打出“睡衣睡裤不出门,做个世博文明人”的标语,而社会上关于到底要不要禁止睡衣出行的争论也很多。

据说现在韩国的一些内衣公司有一月一次的“睡衣日”,所有的员工到达公司后都要换上睡衣开始工作,据说这样可以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还有很多自由职业者因办公就在家里,所以也有一种睡衣文化。穿着睡衣虽然可拉近距离,但在职场中总是感觉不合适怪怪的。平常一般都打扮得比较正式,但穿着睡衣与其他人见面,会觉得很轻松, 而且有种坦诚相对的感觉,交谈会比较放松、人与人之间的防卫心理消除了,便可以更深入地与人沟通,拉进距离。

第6篇

关键词:民族;固定短语;惯用语

惯用语是熟语的一种,它是语言中的一种习用固定语,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一些常用的应酬用语,招呼用语和口头语日益固定化,人们把这些用语当作现成的语言材料来使用,一般都是脱口而出,不必临时组织,它通过比喻方法来修辞转义,具有生动的形象性和特有的表现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惯用语常常是该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和生活习俗的浓缩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鲜明的民族特性,汉语和维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绝大多数惯用语是不能对等翻译的,有的可以基本对应,有些可以办对应,还有些根本不能对应,并从字面上无法理解.因此,我们学习汉语时,除了学习扎实的标准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学习汉族人的思维方式,了解一些与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积累一些日常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习惯表达方式,才能避免牢强附会,望文生义.下面我想就惯用语的特点以及维译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惯用语的特点

1.绝大多数惯用语具有谈话语体色彩,多用于日常交际中.例:

3.惯用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惯用语中的,简明惋要,明白易懂,都是现代汉族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是具有浓厚生活习气的口语。

2、惯用语的翻译

字面意义基本对应或半对应的习惯用语。

语言崔千差万别,但仍存在不少普遍现象,有一部分由于文化重合,无论在形象方面还是寓义方面正好巧合,这种貌和神野合的例子不是很多,但还是能找出一些,例如:

打开天窗说豪话

从字面意义上无法理解的习惯用语

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惯用语根本不对应或半对应情况占大多数,这些语言表达形式从词汇和结构上看非常简单,但是实际含义与字面意义似乎毫不相关,要根据对话语境进行解释和运用,这是影响汉语学习者用地道的汉语进行交流的主要障碍之一。例:

拍板:喻指确定,决定某件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惯用语是反映一个民族历史,风俗和社会生活的一面真实,具有丰富的内容,类似的惯用语不胜枚举,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积累,探索记忆规律,尊重含文化习俗,多用通俗的习惯用语,力求语言地道,以达到我们汉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西比较;吸纳;新变

20世纪80年代初,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传人中国。相对其他西方批评流派与方法,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引进和传播到中国的时间相对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国人对“Feiminsm”一词的中译文“女权主义”的普遍误读。“当时的人们对女权主义这一字眼有着某种反感,或惧怕,甚至厌恶。因为从字面上理解,女权主义仅仅关乎权力之争,因而可能是一种极端的女性的自我张扬、甚至恶性膨胀。如果说,许多词都有自己的形象,那么,这时候,作为一种大众想象,女权主义一词的形象是一些既丑陋不堪又张牙舞爪的女人。”因此,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传人中国时,人们对它之的态度是谨慎的。

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际关涉到的是一个文化过滤的过程,即接受者根据自身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对一种文学理论或文学现象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分析、借鉴与重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同样经过了这种“过滤”的过程。在中国20多年的理论实践中,它不断地被中国的批评家们所借用、改造,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近20年的批评实践中,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译介引进”、“批评实践勃兴”及“研究深化”三个阶段。

一、“译介引进"阶段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被引介入中国,大致经过了两个时期。

1.第一时期:1980年前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由国内一些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在译介国外文学时介绍到中国。1981年,朱虹在《世界文学》第4期上发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一文,较早地介绍了美国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妇女文学”;1983年,她选编并附有序言及作者简介的《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系统地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及理论进行了译介。1986年,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的中文版在中国出版,这部著作因其所具有的理论原创性、体系性及较大的影响力,被看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处境的一个转折点。l980年至1987年间,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作为一种批评范式,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开始陆续被译介进中国,如黄梅的《女人与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1980年6月)、李小江的《英国女性文学的觉醒》(《外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2期)、王逢振的《关于女权主义批评的思索》(《外国文学动态》,1986年第3期)、黎慧的《谈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文学自由谈》,1987年第6期)以及朱虹的《“女权主义”批评一瞥》(《外国文学动态》,1987年第7期)等文。

2.第二时期:1988年前后进人到第二个引介活跃和深化阶段。相对而言,这一时期的引介更系统化和专业化,更注重学科性和可操作性的兼容。这期间,国内一些权威性学术期刊陆续刊发对此类文论的介绍和评述的文章,如《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上海文论》、《文艺理论研究》等,加快了对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引介的步伐。一些学者编译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文集、汇编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论文集以及出版的一些相关学术论著,如张京媛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张岩冰的《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陈志红的《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罗婷等编写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林树明的《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等等,都曾通过积极地译介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引介者还介绍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对自身缺陷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展望,对该批评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批评实践勃兴”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内学界不再满足于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翻译介绍,而是积极地将相关的批评理论运用于对中国新时期女作家作品的解读,进入到一个从“拿来主义”到“为我所用”的批评实践的勃兴期。其批评视角主要来源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提供的性别视角和重读策略,这一批评实践使得中国的女性文学开始被视为具有独特价值的学术考察对象。同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为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拓宽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批评研究视野,研究成果日渐丰富。如1989年出版的孟悦、戴锦华合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刘思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徐岱,学林出版社,2002)、《红豆——女性情爱文学的文化心理透视》(王立、刘卫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空前之迹l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王绯,商务印书馆,2004)、《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王艳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火凤冰栖一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王纯菲等,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戴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学术论著均对中国女性文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三、“研究深化"阶段

经过20多年的积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到研究的深化期,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研究中一支重要的流脉,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学者。这些学者大多供职于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通过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概念、流派、方法等引入,启发和带动了一批批年轻学者。再者,一些专门的学术团体和组织机构也在许多高校成立,如1987年由李小江发起在郑州大学成立的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妇女研究中心。目前,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大、首都师大等10多所高校均成立了妇女研究或性别研究文化性质的机构,一些高校还开展了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活动、立项研究等等。这些均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深入发展研究提供了保障。

至此,在“拿来”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研究实践,来自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扎下根,演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完成了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畴的转变。

但是,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问题,甚至仍然面临着被再度边缘化的境遇。杨莉馨认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过度偏执于性别文本与性别价值,以至因批评的格式化与概念化而陷入自说白话的境地,忽视对女性美学的总结,对自身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对本土性别研究资源的整理等”…;陈顺馨也在其《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论著中指出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研究环境下的三重困难问题:(1)理论与实践结合欠佳的问题;(2)一些男性批评的曲解或抗拒的问题;(3)来自女作家或女批评家对其的不能理解而导致的理论、方法和评论对象相疏离的问题。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艺术;城市文化

【论文摘要】:十几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揭开了城市发展史的新篇章。整个中国就像个大工地,不断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新建筑。以"日新月异"这句成语来形容城市面貌的变化是非常准确的。 建筑艺术古已有之,在那个性纷呈的辉煌时代,建筑艺术硕果累累,不同时代的建筑艺术显现出不同的风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与经济、资讯与交通空前发展的时代,经历过国际主义风格洗礼的现代人已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单纯的实用功能,建筑艺术的作用就是通过艺术品的有机整合,通过艺术与文化在规划、建筑、园林中所起的作用,提高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的艺术与文化层次,营造内蕴历史文脉的艺术与文化氛围,使环境更好地为人服务,满足现代人对精神享受的更高的需求。而建筑艺术总体策划的作用则是制定建筑艺术品的总的主题,围绕其组织关于装饰内容、装饰艺术形式的建筑艺术品系统,使之与管理、规划、建筑、园林系统结为一个整体,使建筑艺术品的设置有的放矢。 1. 建筑在塑造城市形象中的作用 建筑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单体建筑到建筑群,以及建筑群组成的区域,无论是研究其整体,或是分析其中的片断,都能读出城市的精神。城市的文化是可以用建筑来表达的。从明清遗留的建筑即可看到古都北京的风韵。紫禁城气势非凡,建筑群中轴线与城市中轴线重合,蔚为壮观,这里演出了多少悲壮的故事。胡同和四合院屋宇参差,古朴庄重,同样构成城市的人文风貌,渗透着历史感。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外滩建筑群和繁华的南京路街景充分展现了上海的城市魅力。30年代建造的国际饭店,高达24层,是当时远东最高的建筑,成为上海城市的标志。经过数十年的沉寂,到了90年代,上海再度崛起,建筑又为城市发展写下光辉的一页。上海今天的新建筑与近代建筑有一种内在的精神联系,它们以一种国际语言讲述关于现代大都市的思考。建筑文化在旅行中不断变异、发展。广州新建筑构成了崭新的、充满生机的空间形态,突出了城市的开放特色,预示新的文明浪潮的到来。 2. "折衷",将给城市带来危机 我们如果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设计和建筑创作,又会觉得尚有不尽人意之处,常常存在不少遗憾。城市与建筑不应是遗憾的艺术,它们的遗憾将带来诸多问题,留下难以治愈的硬伤。比如广州、深圳的新建筑如何创造自己的意向空间,如何唤醒文化记忆,而不是复制香港建筑,我们似乎还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还需更进一步的探索。另外,有些境外建筑设计是一种商业运作,与中国建筑师分一杯羹而已。为了商业目的,他们不惜采用"伪东方"的折衷主义设计来博取甲方的欢心,此类设计缺乏21世纪的新精神,将给城市带来潜在的危机。 3. 中国现代建筑艺术发展现状 由于社会的需求,现代城市建筑艺术策划正越来越成为一门新兴而富于生命力的学科。在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不注重城市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当我们来到巴黎、汉堡、纽约,都为它那既有传统文脉又有现代美感的市容所感动。城市建筑艺术空间的成功营造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城市建筑艺术所达到的高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它是一个城市递与世人的一张艺术名片。在国际上,户外大型公共艺术通常为景观艺术,如大地艺术、纪念性大型构筑等,许多优秀的景观建筑艺术作品成为该地区或国家的标志之一。户内建筑艺术常常称为装饰艺术,如星级酒店、特定空间的艺术陈设系统等。 国际建筑艺术规划理论研究已发展成为以艺术设计综合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工程学等交叉学科的内涵丰富的应用理论研究系统。从中国社会情况来看,现代城市建筑艺术策划尚属初级阶段。由于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建筑艺术实践开始较前活跃,各地文化广场的相继建立就是明显的例子。继上海文化广场,北京文化广场,广州文化广场,杭州即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文化广场,文化广场的建设是涉及面很广的,其中有功能与文化的综合,文化消费、文化教育熏陶、文化氛围的营造等等。在已建成的实例中有优有次。而绝大部分公共艺术实践处于零敲碎打的无序的个体状态,公共艺术策划系统理论研究更是空白。以北京为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数朝古都的熏染,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北京这座文化名城有着不一般的东方气派;众多的大学,众多的文化精英,北京城思潮迭起,是中国文化的大舞台。由于缺乏总体的公共艺术策划,缺乏严格的公共艺术质量评判,一批劣质的城市雕塑已需拆除重建。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体现是北京最大的优势所在。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加入WTO进程的加快,预示着古老的中国将进一步打开国门,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对中国各大城市来说,这次又一起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在新的机遇来临之际,在通往世界的这场新的竞赛里,谁要拔得头筹,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先机。与前不同,这更是一场综合素质、文化实力的竞赛,城市文化环境是其中一颗极为重要的砝码。如何营造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文明传统,体现北京城市地域个性,体现新科技时代的北京城市历史新定位,如何营造北京国际新形象,现代城市文化环境系统策划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了。4. 中国现代建筑艺术发展趋势 ⑴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然带动城市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现代建筑艺术主要发生地在各大中小城市,为城市环境建设服务,因此所形成的现代建筑艺术评判标准必然有着城市化的审美烙印;⑵ 建筑艺术社会化的运营机制--如果我们从建筑艺术的角度看艺术史,通过对建筑艺术的历史梳理,通过探讨经济政治等社会各部类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由古至今,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同时艺术与文化在社会系统规划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既然从属于社会,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那么应该说现代建筑艺术活动也是社会活动,现代建筑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 ⑶ 建筑艺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建筑艺术是介乎纯艺术与纯设计之间一门综合的边缘的新学科。在信息时代,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即设计艺术化--许多有着实用功能的设计作品能引起类似于人们观看艺术作品时产生的诗意的想象,艺术设计化--艺术家越来越多的应用新的媒介、混合媒介表达自我,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正是这种趋势的集中体现。加之现代建筑艺术的目的与功能是复杂的,为政治宣传、为纪念活动、为商业需要等等,因而形式多样。 由此,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文化--设计文化;艺术再也不高高在上、远离人群,而与社会互动--源于社会,将美与真普及社会;建筑艺术家更积极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参与到创造人类大环境的伟大事业中来。一个城市犹如一个人,如何能让初来乍到的客人们对这座城市着迷,让他们一见难忘、再来再留,城市文化环境是予人第一印象最直观的风景线。让我们共同关注公共艺术这古老而新兴的学科,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城市文化环境建设,做好这张城市艺术文化名片,营造既饱含中国传统意蕴、富于城市地域个性,同时又符合现代实用功能的诗意的城市公共艺术新空间,让我们象我们辉煌的祖先一样艺术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朱焰, 杨君顺. 设计心理诉求的非理性[J]. 电影评介,2006,20.

[2] 扈万泰. 总体城市设计再思考[A]. 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6. [3] 张华. 城市住区的人性化空间初探[A]. 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 2005.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