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毕业论文

德育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27 19:06: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德育毕业论文

第1篇

范例一:

Good morning, all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am **** and my supervisor is ***. With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Now, it is the show time.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nd welcome any correction.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On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Translation. 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standards to distinguish parts of speech.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special structure. And there are no equivalent parts of speech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In order to make the target version more idiomatic and stand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s always used by translators. 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s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o Chinese based o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On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

I hope by studying this topic we can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rough transformation, we can get the better vers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skills.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is quit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nglish is a kind of static languages which tends to use more nouns. While Chinese is a dynamic one in which verbs are often used.

So when we make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o Chinese, we should know this point and shift the parts of speech.

Part one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parts of speech and transformation.

Part two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Part three gives four basic ways of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through illustrative examples. There are transformed English words into Chinese verbs, nouns, adjectives and adverbs.

Part four presents some problems about transformation and gives some advise to solve the problems.

Part five draws some conclusions that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arts of speech is necessary for us to achieve good transl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we can have a good master of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we must continuously study and explore in all kind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s.

OK! That is all. Thank you! Please ask questions.

范例二:

Good evening, all the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come from HUST, majoring in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 am *** and my supervisor is prof.***. With her sincere and intellectual guidance, for nearly one whole year's hard work,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Finally, it is the show time. This evening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ll and I gratefully welcome any correction.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in A Rose for Emily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I am fond of literature works , especially gothic literature works. Secondly, 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this short story as this is one of the texts in our intensive teaching course and I have taught this text for more than 3 times . Last but not the least ,as a female , I am keen on the study of feminism. 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 in A Rose for Emily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

I hope by studying this short story we can know more about American southern women in certain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more importantly help women in modern society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ourselves ,help us raise our independence and confidence and show more concern for our mental health.

Next , I will present it to you. Here is an outline of my presentation. They are literature review, gothic tradition , the gothic style in the story and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 .

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成人高等教育

收稿日期:2007―10―17

作者简介:管清香(1973―),女,汉族,吉林省白山市人,吉林大学药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研究。

杨晓虹(1956―),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院长,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动机、需求及文化层次、认知能力等多元化,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是成人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也是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铸就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与药物的生产实践、新药开发等具体工作联系紧密。学生毕业后(尤其是脱产生)面临企业的选用,社会的认可。因此,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加强成人药剂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对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重点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实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际是使学生形成熟练地从事生产实践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仪器的使用寿命。成人学生基础薄弱,实际操作少,动手能力差,毕业后又多从事生产、检验等操作性工作,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又把基本操作如移液管取液等作为面试的一项内容。因此,学生一进科室后,我们会跟学生更加强调基本操做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规范化操作示教,并为他们详细地介绍本科室的各种制药设备、 检测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比如电子天平使用前应调平,预先开机预热半小时到1小时,不能超载,称量过程应关好天平门,使用完毕后,应关闭天平和门罩,切断电源,罩上防尘罩等等。虽然基础课老师讲过如何正确使用移液管,而且我们实验课也强调过,但不少学生操作时仍然右手拿吸耳球,左手拿移液管,并且操作很不熟练。为克服以上现象,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空暇,以蒸馏水为溶剂,进行移取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在实验中从实验准确性、实验速度及实验习惯等方面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养成学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的习惯。此外,在监督指导下要求学生独立进行一些仪器的安装比如回流提取、打片机冲头的安装调试、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拆卸安装等。为保证实验中其操作的正确性,对学生进行监督,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并且严明可能带来的后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验中做到“放手不放眼”,使学生获得较全面、较系统、较扎实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二、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具体问题,不可能在书本上找到完全合适的、现成的解决方案,只有把所学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解决好实际问题。这也正是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之所在。对成人学生,他们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完全在校内进行脱产学习,不同的是他们入学成绩较低,基础较差,个体差异大。并且好多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为保证学生的质量,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验进行“全程跟踪”,对各个环节认真把关,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和异常现象,多引导和启发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并鼓励学生通过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我们认为对于成人学生,不仅要培养他们解决实验问题,还要培养解决实验仪器故障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旋转回收乙醇过程发现,两个旋转蒸发器连接到一个水泵,水泵有一个的压力表的压力上不去,而此之前使用时还正常。遇到这种情况,起初多数学生就会放弃,只用一个旋转蒸发仪继续实验,根本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时我们就会鼓励学生查看旋转蒸发仪的密封部位、胶皮管是否漏气,压力表有问题,还是水泵里面连接的胶皮管有问题,之后想办法来解决。通过分析最后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水泵里面连接的胶皮管老化。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都很兴奋,调动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统筹安排实验的能力

合理的时间安排,将会事半功倍,实验亦是如此。在指导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实验。比如让学生进行黄芩苷的提取,有学生竟然等把药材粉碎完了才去找蒸馏水配制60%乙醇和打开水浴锅加热,结果发现没有蒸馏水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最后他到了将近傍晚才开始做。事实上该实验比较合理的安排应该是先看看有没有蒸馏水,如没有,就应先打开蒸馏水器烧蒸馏水,再打开水浴锅加热,之后开始粉碎药材,等粉碎过筛完毕,差不多就可以开始实验了。为培养学生学会统筹安排时间的能力,我们将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分解为若干个小实验,每个小实验又以一天为单位,让他们学着统筹安排一天的实验内容。指导教师严格监督,适时加以指导。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时间统筹安排带来的快捷。

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整个实验开始前,强调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以事实为依据,必须将实验记录直接记录在实验本上,如有修改,需注明原因及签字,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实验开始后,及时督促学生做好实验记录,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及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作为指导教师,应随时抽查学生的记录,对于记录不规范之处,及时指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五、培养学生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滋生了“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惯,缺乏敬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和节俭的精神,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务实的工作。针对该情况,老师和学生一起工作,同时用实例讲解敬业的好处,让学生在实验中领悟到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增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也是获取社会的谋生手段和自我发展的条件。

六、重视论文的写作

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科学创新的主要途径,它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设计并推理及计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由于前几年,各高校没有重视成教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更没有开设论文写作课。因此他们绝大数人的写作基本功很差。但目前,我们国家的晋级、评职称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看其情况。因此,有必要教学生使用科学术语将所做试验写成论文,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总结能力。

总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查阅文献、设计实验、仪器的准备、试液的配制到完成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分析、统计处理、毕业论文的书写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得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综合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这些训练不仅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参与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独立开展工作,同时也为他们以后从事科研,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如何因此施教,利用每一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尚需进一步探索,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

大学生就业必然受到宏观形势、高校以及毕业生个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大了毕业就业压力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8%,2002年达到了15%,2005年达到21%,2010年达26.9%;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普及高等教育无疑对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使我国高等教育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我国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求要,正确引导教育消费,扩大我国内需,拉动GDP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到目前每次高等教育扩招都伴随着教育质量不同程度相对下滑。由于学生数量扩大,高校的教学设施没有跟上配套,师生比越来越高,课堂容量增大,教师的学科结构性短缺,同时、目前高校存在注重科研而忽视教学,活跃在大学讲台上的多半是青年教师,但凡稍有教学经验、学术造诣者,要么承接科研项目,彻底脱离教学岗位,要么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无暇顾及学生。对学生能力培养不足,致使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从而造成毕业生质量下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倍增,而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并没有随之增加。因此,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随这增大。

(二)高校培养及社会用人存在的错位目前,由于缺乏合理的人才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及专业设置确定的依据并不充分,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例如,一些专业设置过多,招生规模大,而另一些专业设置较少,招生规模小,造成一些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另一些专业供不应求。内在原因是,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三方面——高校、政府、和社会之间缺乏相互反馈、相互制约的过程。从国家来看,制定的高校招生计划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变动等情况考虑不够,加上招生计划本身的缺陷,致使确定的高校招生人数准确性不高。同时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也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招生到就业需要四至五年时间,招生时社会热的专业,到毕业时也许就不再是社会紧缺的专业,专业调整总是滞后于市场的变化,不可避免地造成毕业生就业时的结构性矛盾。目前,企业的用人标准普遍偏高。比如不少单位片面强调专业对口,要有实践经验,综合素质高;政治上要求是党员、学生干部,技能上要求英语必须通过国家四、六级等。不论企业大小、岗位高低,能用大专生的非要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的非要研究生,认为毕业生学历越高越好,出现了“大材小用”、盲目攀比的现象。依据某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就业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的统计,38.7%的单位认为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37.5%的单位认为大学生“专业技能不过硬”,普遍认为大学生培养费用高,不愿投入时间和本钱去培养大学生。同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一些用人单位公开提出不要女生,使得许多女大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有些企业宁可要一些条件差的男生,也不要优秀的女生,一些艰苦的岗位就更谈不到接收女大学生,这些都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现实。

(三)毕业生自身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从某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针对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意问卷统计结果看(如图2,3),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分别存在不同的顾虑。虽然各高校加强了就业指导,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评价自我,不能以大局为重,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存在期望值过高,互相攀比,强求平衡;有的茫然无主,犹豫不决;有的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还有的毕业生不敢面对就业,坐等观望。这些都是毕业生自身原因造成就业难的问题。

(四)我国人事体制改革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我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打破“统包统分”的局面,实行大学生缴费上学,毕业时国家不包分配,毕业生自主择业。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策上逐步放宽,取消了就业流向等方面的限制,并将过去政府和高校的指挥调配的职能,转换为指导和服务,引导毕业生按照市场需求就业,逐步建立起以高校为主要场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然而,目前国家实施“自主择业”制度,是说对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也不包当干部。但包分配的“就业计划”和包当干部的“干部”关系以及户籍制度,仍然像“紧箍咒”一样地笼罩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面,毕业生不管是去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统统都要列入就业计划,办理干部管理关系和户籍关系。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近年来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工作的比例已经增大到50%以上[3],很多大学生毕业时,对于“户口”“干部关系”越来越淡漠。国家实行自主择业政策,非国有单位的用人机制冲击着目前的人事制度,人事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五)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毕业生就业市场还需进一步完善。人事部门的指标是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就业计划也就相对应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生应聘就业,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是非国有单位,随时聘人随时要求毕业生上班。但很多毕业生实际就业是在7月份毕业以后,而毕业生要按照规定在这期间找工作、签协议、定计划,甚至有些单位要求毕业生实习或马上上班,如果毕业生不能实习或上班,则可能失去工作机会,而这些都和学校的教学、教务规定发生很大的冲突。致使就业计划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协调,暴露了就业计划时间性限定的弊病。特别是现在就全国而言,就业市场开始的时间不一,早的在毕业前一年的十月份就开始,晚的要到四、五月份。学生为找一个较为理想的单位,有的前一年的十一月份就开始参加供需洽谈会,一直要到四、五月才能定下来;用人单位也在满天飞,今天参加这个市场,明天参加那个市场。就用人单位而言,确立用人的时间也不一,早的在上年底就确定,晚的要到五、六月,这也使得一部分学生被挂在那里,找也不是,不找又不放心,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符合社会的需要高等院校要做到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市场需要,就必须密切注视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认真研究社会发展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就业形势及其用人趋势,从而确定高校自己的办学层次、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并做好提前预测、提前设计和培养。高校要结合自身管理体制的改革,发挥自身办学的主动性,地方高校要适应当地经济建设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快专业自身的现代化,创新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在学科设置上要更加紧密地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根据社会用人需求来开设专业、确定招生规模。高校要在发挥自身优势、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和科学预测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适时调专业设置和整学科结构,拓宽就业口径,培养出能力突出、适销对路、就业范围广的专业人才。社会人才需求量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专业,要及时地调整甚至停办,要尽快地转变根据自身条件、师资力量开设专业的办学观念,而是要根据就业需求情况来调整招生计划。

(二)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竞争力、严格把好“出口关”学生质量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在保证毕业生质量的前提下,高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不断地提高办学质量是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根本点,才能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水平人才。要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势头,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必须在学生质量上狠下功夫,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上,既要注意加强学生理论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既有很强实践能力、又有很强实践能力及比较扎实的基础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锻炼自我的有益形式,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一是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就业形势、就业知识和技能;二是通过组织开展《首届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面试实战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和相互协作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当前要求高等院校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方法。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信誉,更关系到学生甚至一个家庭的前途和命运,高校要加大各方面投入,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实习和就业基地。

第4篇

一、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情况来看,随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毕业论文选题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特性一社会性,没有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理论分析的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深度不够,论文模式依然是“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办”的步骤,尤其在“怎么办”阶段,对策拍脑瓜,方案想当然的问题相对突出。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伪命题”的理论分析为主,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有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实证研究之外,也不懂得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师资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实证研究类毕业论文缺少的原因之一。目前,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坛的教师,没有在媒体工作和一线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的单一性和实践型教师的缺失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生选了实证研究类的题目,老师也指导不了。三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也会产生影响,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学校基本没有集中授课的课程,大部份学生忙于就业、考研,精力难以放在论文写作上。且有的学生在外地,与指导老师基本上见不着面,论文指导仅限于网络指导和电话指导,理论性的论文选题更利于毕文的完成。

二、对策思考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它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预期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传统学术型新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了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这个特性应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型不仅是对新闻专业外在的层次规定,也是新闻专业本身内在的要求。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工作在社会第一线,接触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增加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和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学生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般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筹建时间不长,师资以年轻的教学型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所欠缺,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做访问学者或提升学历、学位的方式,通过进修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新闻专业本身的特性和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经验在毕业论文创作,特别是实证研究类的论文创作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本身要具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除了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外,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获得,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来”,指聘请媒介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讲授现实中媒介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掌握媒介的最新知识;“走出去”,指将青年教师送到媒介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各类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自己更加符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是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环节众多,有效的管理是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第要加强选题指导。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是论文良好的开端。论文的选题要提前规划,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和各类实践进行思考,而不是要做论文时才开始找论文题目。其次,新闻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选题时要从新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寻找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避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此在选题时,建议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实际问题。最后,选择课题要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避免大而空的论题,如果论文的题目“假”、“大”、“空”,那么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因没有切实研究,只能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完成论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题目选好选准了,后面的写作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二,要加强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外出实习,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的次数不多,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难以管理和监控,如何有效地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流程中,要抓好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这两关。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题,学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创新点和自己研究的方向。在开题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论文框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下论文的基调;在中期检查过程中,老师对论文写过程中的研究方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明确下一步的写作进程。这两个环节,指导老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落实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研究和撰写论文,而且还避免理论研究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改变以前的“剪、贴、拼”的论文写作模式,最终写出有新意的论文。第三,要重视基地建设。实证研究类论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撰写实证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时,需要相应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对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对口的实习基地就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各类网站等媒介单位,要建立相适应的媒介实习基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新闻一线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三、改革设想

第5篇

关键词:CRM的内涵;网站;CRM的实现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而且对商家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战略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将CRM和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各公司将它们的销售和服务渠道拓展到Internet上,作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构建基于CRM的电子商务网站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内涵

CRM是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Manage—merit)的缩写。客户关系管理最早源于美国,在1980年初便有所谓的“接触管理”专门收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到1990则出现了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持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至今演变成了一套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RM以客户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准确掌握客户的需求。及时响应个性化需求,在客户需求和客户信息领域的各项业务间实现无缝式连接,使客户关系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方面都能够和谐工作。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客户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战略。

3、CRM在网站中的实现

通过将CRM运用到电子商务网站,使用客户信息资源整合,集成统一管理,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更经济,快捷,周到的产品和服务。现在我们以惠普服务器销售网站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站实现CRM:

(1)推行会员制,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收集。

对在网站上购买服务器的客户推行会员制度。收集大量的会员基本情况和消费信息。其中可以对会员进行分成两类。第一类为个人购买,我们可以收集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学历,个人收入,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箱等,第二类为企业购买,我们可以收集关于企业的性质,需求量,地址,规模进行了解。然后对这些可靠信息资源进行分析。一般服务器的购买为企业用户,因此可以对批量的订单进行更多地优惠措施。

(2)为客户设计个性化网页。

在企业的网站上为客户提供工具使他们可以建立自己的个性化网页。这些网页可以用于记录客户的个人偏好和购买记录。同样提供个人类和企业类不同的登陆网页,为个人提供零售服务,为企业提供批量订单服务。为这两者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产品、技术与其他信息。节约了顾客搜索信息的时间。提高了顾客的忠诚。

(3)对客户的反馈及时有效处理。

建立有效的售后服务系统。电子商务营销比传统商业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及时有效,逐渐的用户期待能够获得一个全程的24小时服务,这样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因此在网站中可以添加在先解答,E—mail等及时地售后服务管理。在服务器使用期内对个人和企业进行定期的回访,状态跟踪。

(4)对客户分类,进行有效营销。

通过对客户信息的资料分析,把客户进行分类,可以把客户分成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销售对象,策划不同的营销手段。一般低端产品销售对象,可以通过不同渠道的信息传递如广告,EMail等进行销售。而高端产品销售对象,就要覆盖更多地增值服务和技术信息。

第6篇

关键词:农科院系;毕业论文;培养计划;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030-03

在本科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检验,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办学质量的体现[1]。因此,尽管毕业论文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2-3],如:时间安排不合理、选题创新性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指导不够到位、场地、经费严重不足、论文质量下滑[4-6]等等,也不宜废除[7],只能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大幅度改革,完善方案,科学的解决存在问题,才能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农科专业受专业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影响,试验周期长、实践计划安排难度大,费用高见效较慢,不同课题(如小麦、玉米、棉花、中药材、果树、花卉和各类蔬菜)难以在同一时段实施,加之实习经费及实习场地的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农科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和论文质量评价等方面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在这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为进一步完善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建立论文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整本科教学计划中关于毕业论文的安排及思考

原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多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主要考虑到所有的专业课第七学期才能学完,学过专业课后,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指导,掌握了基本实验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实验,这种安排从理论上讲也比较合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实验周期较长的问题,只好把与种植有关的毕业论文提前一学期开题,其他专业或室内实验仍在第八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学生就业压力远大于毕业压力,学生认为论文可以将就而就业不能将就[8],所以论文质量下滑在所难免。

在当今新的社会大环境下,要想保证论文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就要对现存管理及教学环节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的体制改革,合理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将毕业论文环节渗透到专业教学实践中去。按照这种思路,在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农科学院将所有专业课在第六学期全部结束,第七学期安排综合实习或科研训练,第八学期做毕业论文。这样安排学生可以从第六学期暑假开始选择留校或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一来拉长了论文实验时间,同时给学生留下考研复习与联系就业较大的时间自主空间,从根本上避免了考研与实习、实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冲突,确保理论教学质量和毕业论文的时间。

二、完善本科毕业论文实施方案

新的本科毕业论文实施方案,是从第六学期开始,经师生双向选择选定导师,第六学期3月开题,第六学期4月至第八学期实施,根据课题类型及作物种类,师生自定实验开始时间和进度,第八学期3月统一中检(实验基本完成为中检合格),第八学期6月初答辩。这样的实施方案比较切合农业类专业特点,照顾到各种实验的差异性,便于适时开展研究。部分室内分析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考研面试或就业灵活安排在第七学期寒假或第八学期初进行。第八学期毕业论文工作以补充实验、资料整理和撰写论文为主,时间足以保证。这样的安排,在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上,较好兼顾了毕业生的考研和就业。

三、强化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

1.成立论文题目审查小组。从多年来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情况看,开题一直是最不受重视的教学环节,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开题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影响不大[9],以致使有些论文题目太大或太小或缺乏研究价值等严重问题。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以学科为单位,以系主任为领导,成立3~5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审查小组,负责本学科论文题目审查工作,审查不合格的要求改题或换题,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题目的“大、小、难、易、空、旧”问题再度发生,确保论文题目的科学、合理,使毕业论文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032-01

1 系统介绍

近年来出现的网上毕业设计课题系统是以院(系)为单位,在网上进行选题,学生选题主要是以时间先后为依据,虽然改变了以往以班级为单位的原始手工选课的方式,采用网上选题方式,便捷了学生和指导老师,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还是存在如下不足。

(1)学生抢选现象,有些选题比较简单,则会发生很多人不约而同的选这一个选题,导致的结果就是真正想研究该课题的学生没选上。(2)指导教师对选题结果不满意,因为在选题过程中教师无法控制选题结果,很有可能学生的专业特长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不一致。(3)突发数据访问量很大,选题管理者为了能让学生同时选题,可能规定某一时间开启选题系统,那么开启系统的瞬间,会有大量的数据访问请求涌入服务器,当数据量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很有可能成为网络中很难防范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这样就必然造成了安全隐患;教师-学生双向选择型的毕业设计(论文)信息管理系统延续了第二代选题系统的B/S架构。

2 系统设计

2.1 各模块设计

本系统实际是学生和教师相互选择的平台,为了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更简单,更方便的来使用系统,本系统在功能设计以及界面设计上更多的考虑的用户使用体验度。并且为了方便管理员管理,以及其他开发人员在本系统的基础上做二次开发,一方面在后台管理功能上建立了更多的便于操作的功能,以及防错设置。另一方面在系统开发的时候使用的结构化以及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能够让其他开发人员很快的了解系统的程序设计思想。

(1)学生作为系统的重要实体之一,其主要功能有。

①选题:在学生没有完成选题的情况下,登录后进入该页面,显示已经选择的题目,以及剩余可选题数目。②我的选题:这个是学生版块最主要的功能,显示了该选题的进度,以及各阶段需要的操作比如说填写开题报告,生成开题报告等。③我的信息:本次选题是双向选择的,学生需要填写自己的信息供出题老师来参考,可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个人特长,联系方式等写入“我的信息”栏木中,这将会是让出题教师选择你的一个主要依据(双方不太了解的情况下)。④站内消息:可以发送信息给你的指导教师,以及阅读指导师发送给你的消息。在完成选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此发送信息。

(2)教师模块主要功能说明。

①我的选题:显示所有已经添加的选题(未通过审核,已通过审核),以及对选题的论文审批表,任务书的填写,生成,下载预览连接,还有已选题人数等。②进度管理:管理所有已经完成的选题的进度,保持与学生端的进度一致。显示一些主要的信息,目前包括论文审批表,任务书,开题报告等。③我的信息:本次选题是双向选择的,老师需要填写自己的信息供选题学生来参考,可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写入“我的信息”栏木中,学生到时可以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来决定是否选择改题(当学生不了解您的研究方向的时候)。④站内消息:可以发送信息给你的指导教师,以及阅读系统,教师发送给你的消息。在完成选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此发送信息。

(3)管理员的主要功能有。

①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管理:可以添加、删除、修改学生的个人信息,可以导入这些用户信息。②论文审批表导入:可以从后台直接将论文审批表按给定的格式从XLS中导人。③公告、新闻的管理:可以管理选题公告以及新闻。④系统状态管理:可以管理系统的开启,停止,以及选题开放时间和关闭时间,并根据服务器的设置来决定是否开启登录时使用验证码功能。⑤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用于备份数据(可以整个数据库备份或者单个表备份)。⑥信息导出:将选题的结果信息以及选题的进度信息按筛选条件进行导出。

2.2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作用在整个系统中占的位置已经不言而喻,一个符合规范的数据库设计不仅可以在设计的时候让程序设计员的逻辑更为清晰,也可以让后来分析程序的人更容易理清数据间的关系,本系统中工使用到13张数据表,具体E-R关系图如图1所示。

3 结语

系统可以结合前一阶段的选题方式,并且可以由管理员控制当前的选题方式(双向选择,或者直接选择),然后在学生选题的页面做判断。通过这样就修改系统即可以兼容前一类型的选题方式,并且可以完整的过渡到双向选择的选题类型。将毕业答辩分组,以及答辩评分的过程也融合到系统中去。这样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信息管理系统也才是真正的全部实现了网络化。

参考文献

第8篇

1论文内容要求 

毕业论文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和结尾部分组成,按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及声明、专家评语的顺序编排,论文字数一般在一万字以上。 

前置部分 

前置部分一般应由封面、摘要、关键词和目录组成。 

其中封面上应包括中图分类号(参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选取1-2个)、密级(分内部、秘密、机密,根据论文涉及的内容由保密委员会审查确定)、学号、中英文题目、责任者姓名(包括论文作者、指导老师)、学科专业、工作完成日期,论文封面应采用用120克铜板纸。 

摘要是毕业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使用中、外文两种文体撰写。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可以独立使用或引用。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读全文和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研究方法的独特性、最终结果和得出的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一般要求为200—300字左右。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应在《汉语主题词表》等中选取3—8个词为关键词,排在摘要的左下方,以逗号分隔,并在英文摘要的对应位置标注英文关键词,所列出的关键词,应能指明研究的要点和论文阐述的逻辑。 

目录由文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之后,目录一般列至三级标题,以阿拉伯数字分级标出。 

1.2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按章编排,由绪论作为第一章开始,以结论或讨论为最后一章结束,主体部分每一章必须另起一页。 

绪论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意义,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及创新点,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为了表明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在正文中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论述。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在正文中,应充分描述自身工作所涉及的思想框架模型、基本数据与资料、所用方法及结论的新颖性、独特性,以及自身成果与相关或相近的现有同类成果的比较。为使逻辑严谨,通常需要把正文分解为几个有内在联系的基本成分或章,示以明确的标题,并力求使各章成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演绎结构的知识体系。在阐述自身的创新成果时,应注意概念准确、术语精辟,力戒运用生僻的词语或简单借用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非本专业的术语。在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有80%是近五年发表在本专业领域期刊上的学术文章,在文中清楚地标明,必要时还要以当页注释或章末批注等形式,对所引述的内容做简短的说明,以利于创新成果的阐述和读者对有关资料的查考。 

结论是论文最终的、总体的概括性论述,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给以必要的说明。 

开列参考文献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表示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参考文献的多少,也反映了作者对本课题的研究深度,便于读者评价论文的水平和结论的可信度,未涉及的不得列于参考文献表中。参考文献表按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依序连续编排序号,所列文献均应包括文献题名、副题名和分册题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或发表刊物和发表时间等,参考文献表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 

致谢及声明可以在正文后对资助研究工作的基金、单位,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论文送审和提交前,本人在声明签字栏签字。 

1.3附录部分 

附录部分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细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有用的补充信息等;由于篇幅过大或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等。每一附录均另起一页,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附录序号用大写黑体A、B、C、…编序号;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 

1.4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必要时可以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封底。 

2论文书写格式要求 

2.1封面 

论文封面应用A4纸,上边距3.7cm、下边距4cm、左边距3cm、右边距2cm;单位代码、学号用四号宋体行间距25磅;学校名称用二号行楷体,字符间距6磅,段前后0行,单倍行距;“毕业论文”四个字用小初号宋体加粗,段前后0行,单倍行距;中文题目用三号宋体不宜超过25字,如分行则行对齐;英文题目用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如分行则行对齐;单位、专业、学生姓名、指导老师用三号宋体并居中,其中专业严格按照专业名称填写、指导老师应填写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年月日落款用三号宋体并居中。 

2.2论文用纸 

纸型用A4纸单面打印;页码应位于页脚用五号字并居中,页码从绪论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前置部分用罗马数字连续编排,封面、封底不编入页码;页边距上为3.7cm、下为4cm、左为3cm、右为2cm,页眉距边界为 2.7cm、页脚距边界为3cm,未明确规定的字间距按标准值,段前后为0行。 

2.3量和单位的使用 

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应用法定符号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