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31 21:45: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分析研判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基本情况
佳木斯市区现有7家燃气企业,天然气门站两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三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5座,天然气加气站四座在用(另有两座歇业)。现有天然气管线总长度815公里,居民用户250025户,工商服用户2957户,现有天然气管线总长度815公里,居民用户250025户,工商服用户2957户
二、安全风险分析
燃气行业安全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1、燃气场站设施安全运行风险。主要由于燃气设施失查、失修、失测,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站内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引发。
2、燃气管道泄漏风险。主要由于管道腐蚀、老化,存在质量缺陷,外力破坏等因素引发。
3、燃气用户安全使用风险。主要由于燃气用户燃气具不符合国家标准,胶管质量不合格,胶管连接不紧密,未按安全规定程序操作,私自改动燃气设施,报警器和切断阀缺失或失效等因素引发。
三、事故防范对策措施及应急处置
为切实做好国庆期间燃气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督促落实各燃气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针对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各燃气企业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对可能存在安全生产隐患进行逐项排查、逐项整治,不放过一个隐患;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和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防范杜绝各类事故发生。现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1、进一步强化燃气场站安全管理工作,节前开展一次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已完成),节日期间再进行一轮安全检查,确保燃气场站国庆节期间不发生任何问题。
2、监督督促管道燃气企业认真做好燃气管线巡检、巡查工作,每日一次全覆盖巡检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以下简称房屋征收与拆迁),在项目实施前,都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三条市、县(市、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西区、-风景名胜区的维稳办对各自区域内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县(市、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西区、风景名胜区的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职能单位)具体负责各自区域内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仪征市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化学工业园区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参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西区、-风景名胜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第四条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是:
(一)合法性评估。主要评估实施项目是否符合房屋征收与拆迁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合理性评估。主要评估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兼顾到各方面群体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否能为多数被征收拆迁人认可。
(三)可行性评估。主要评估项目实施的时机是否成熟,补偿安置资金和安置房源是否已经落实到位。
(四)安全性评估。主要评估项目实施后是否会引发重大社会矛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隐患能否得到有效消除。
第五条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程序:
(一)制定评估方案。评估前,由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职能单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部门和实施单位、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项目的拆迁人等组成项目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根据评估的要求和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特点,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保证工作有效开展。
(二)广泛听取意见。评估工作启动后,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将征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在项目所在地进行公示,让被征收拆迁人充分了解。采取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房屋征收拆迁有关单位和被征收拆迁人的意见、建议。实施项目应当履行听证的,需组织由被征收拆迁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评估工作小组综合各方面因素形成项目风险评估初步报告。
(三)分析研判预测风险。由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职能单位)牵头,组织维稳、、综治、监察、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成立属地房屋征收与拆迁风险评估报告研判小组,对提供的项目风险评估初步报告进行分析研判,对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作出评估预测和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应急预案。
(四)作出评估报告。根据房屋征收与拆迁风险评估报告研判小组的分析研判结论,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形成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第六条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征收与拆迁的目的和范围、拟实施时间和期限、项目范围内住户和单位状况及房屋和土地使用权状况,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对项目符合各项规定的认可材料或批准文件等。
(二)补偿安置方案公示和征求群众意见情况。包括补偿安置方案在项目现场公示后群众的反映;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建议;依法应当履行听证程序项目的听证情况;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的情况。
(三)对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评估预测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补偿标准、安置房地点、腾仓过渡期限等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合法合规。
2、补偿安置资金和安置房源是否已经落实。
3、因搬迁给特困企业和住房困难家庭带来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是否得到妥善处置。
4、房屋拆除施工安全是否考虑周到。
5、有可能引发不稳定的其它因素及其化解措施和预案是否制定。
(四)明确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风险防范和维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五)对项目做出可以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的评估结论。
第七条项目属地的维稳办要全程跟踪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过程,对评估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并作出明确的备案意见。
第八条对已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的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项目属地的维稳办应会同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乡镇(街道)等责任部门和单位全程跟踪,及时发现和化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将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第九条各有关部门、单位应积极主动落实房屋征收与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各项要求,年终将该项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内容。具体考核按《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考核办法(暂行)》(办发〔〕69号)执行。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不断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形成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合力,逐步建设县、乡二级重点监测预警信息化系统和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制度,发挥社会、基层组织和群众作用,提高我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综合协调和部门联动相结合。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综合监测预警工作,统筹协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有关工作,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加强与自然灾害有关监测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单位涉灾预警信息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
2.坚持分级负责和区域协同相结合。我市要做好本辖区内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服务和资金保障,加强县乡协同发展。县乡自然灾害监测部门承担相关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为防灾减灾提供服务。
3.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支持科研单位、企业、基层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工作。
(三)工作目标
初步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体系,建成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应急管理系统逐级报送制度,建立健全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初步构建规范的自然灾害预警服务模式。
二、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体系
(四)推动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体系。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地震等部门,要针对自然灾害种类和特点,完善本部门专业监测站网布局,划分重点监测区域,确定重要监测点,加密监测站点。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城市排水防涝综合信息平台、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森林火点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地震紧急快报体系等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消除监测盲区,提高监测覆盖率。明确监测项目,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应用,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对自然灾害及其有关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应急管理部门针对多灾并发群发和灾害链况,在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监测数据的同时,拓宽信息化、智能化采集渠道,探索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工作,提升自然灾害立体综合监测能力。
(五)建立重特大灾害应急加密观测机制。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协调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及时派出专门监测队伍,配备监测装备,针对重点区域多手段开展应急加密动态观测。市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可配合开展有关工作,及时为应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六)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水平。各自然灾害监测部门紧密沟通,进一步明确防灾减灾救灾需求,推动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更新频率,综合利用国内外预测预报模型模式,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全程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短临预报。
(七)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地震等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按照自然灾害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综合研判结果开展分级预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通报本级应急管理和相关部门。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一级为最高级。
三、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
(八)推进应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按照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推进应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要统筹自然资源、水利、林业、地震、气象等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和工信、住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等部门的行业信息资源,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实现自然灾害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和评估预警信息联合等功能,满足县级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高效互联互通的需要。
(九)全面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加快自然资源、水利、林业、气象、公安、应急、工信、住建、交通、教育、卫健等相关单位建立自然灾害有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分批组织实施,预报产品、预警产品和服务产品等气象灾害信息;地震监测速报信息;监测和预警等地质灾害信息;防汛抗旱气象数据、水利工程数据、水文数据、防汛抗旱工情险情、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城市内涝等防汛抗旱信息;航空监测、地面监控、森林火险监测站的火情和森林火险综合、气象部门监测和预报数据等森林火险信息;大型建筑、大型公用设施、地下管网及综合管廊、公共空间、消防重点单位、重大活动保障等城市安全信息。有序有效接入本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各有关部门要保持数据动态更新,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安全可靠、覆盖全面的信息共享模式,为信息预警提供基础。
(十)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逐级报送制度。设立专岗人员,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有关信息,制定信息逐级报送工作规程,明确报送范围和内容,确定报送形式和时限,严格报送流程和要求。市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并指导全市报送工作。
四、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制度
(十一)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机制。构建涉灾部门、属地政府、灾害现场等多方参与的会商平台,定期汇总分析各专业部门灾害趋势预测和重大灾害形势研判意见,形成综合会商研判报告,实现多方参与会商和多源监测预警信息的综合研判。及时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每季度和每年开展定期会商,汛前、节假日前、重大纪念日、年末等重要节点开展不定期会商。组织有关部门汇总分析自然灾害趋势预测信息,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确定风险水平、风险类型和高风险区,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十二)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快速综合研判。密切关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全过程,及时组织有关监测部门汇总分析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必要时加密会商,适时开展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总结评估等,对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及其影响范围、损失影响和后续风险等开展快速综合研判,形成报告并不断更新。参与会商评估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提交预测分析报告,形成规范化会商评估制度。
五、健全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和预警响应制度
(十三)加强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应急管理部门协同市气象局、市政数局、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市互联网信息中心、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做好预警信息工作,优化完善本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平台,明确职责、预警范围、预警类别、权限、审批程序、流程、渠道和保障措施等,确保及时准确预警信息。
(十四)构建基层预警信息服务体系。各有关部门提高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和偏远区域预警信息传播接收设施普及率,整合基层各类信息员队伍,扩展社会传播节点,构建集技术、装备和队伍于一体的基层预警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覆盖率和播放频度,逐步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乡、村在各类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通过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手段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入户到人。
(十五)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机制建设。各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细化本级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措施,修订完善本级应急预案,做好预警信息与应急响应启动的衔接,自然灾害预警的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态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自然灾害预警响应后,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健全多部门前后方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加大灾害预警的科普宣教工作力度,确保预警响应效果。
六、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和主要成效等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通报有关各方。推动乡(镇)街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建立相应的综合协调机制。
一、勤务机制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打牢工作基础。一是强化人员保障。分局党委高度重视指挥室建设工作,在人员配置上优先考虑,在全局抽调精干警力组成指挥室工作力量,并从全局辅警队伍中精挑细选8名接警员、2名内勤,每天由一名值班民警担任当日指挥员,全天候在指挥监控中心值守。一名内勤负责情报研判、信息报送、数据统计、勤务管理等工作。6名辅警经专门培训后,在值班民警的组织领导下,开展接处警、视频巡查、警情研判、勤务监管等工作。二是强化制度保障。结合指挥监控中心职能定位和不同岗位职责,制定完善了《每日考勤制度》、《接处警规定》、《视频监控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视频监控员考核管理规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监督倒查制度》、《内务管理规定》,对不同勤务岗位的工作职责、要求及警情的具体处置流程进行明确。三是强化管理保障。将指挥监控中心作为核心办公区域,与服务群众区有效隔离,安装门禁系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指挥监控中心。定期对值守人员进行安全与保密教育,开展安全和保密知识测试,确保公安信息安全。
(二)建立健全信息应用机制,助推打防管控。一是加强警情研判。指挥监控中心定期对案件高发地段、时段、部位等情况开展专门研判,并按“日、周、月”时间节点形成研判报表,指导分局各处警单位有针对性地投放警力。对案件高发部位,及时调整警力部署,采取重点巡逻、伏击守候等措施,实施定点打击、精准防范。二是加强视频监控巡防。指挥监控中心依托视频监控平台,采取实时查岗、轨迹倒查和定时点调,加强对街面的实时巡逻,一旦发生现行案件,指挥监控中心第一时间调度巡逻警力开展现场处置,有效提高现行抓获率和快速反应率。分局建立有重点部位巡查工作机制,将重点部位进行视频编组,值班人员开展每日视频监控巡查,实现重点区域定时巡查,人员密集区、关键道路每15分钟巡查一次,有效弥补人力巡防空缺。三是强化突发事件处置。依托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对重点部位巡查监看,发现人员异常聚集和久聚不散时,在第一时间报告带班领导的同时,指令巡逻警力赶赴现场查明情况。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及时将监控调向事发区域,并保存现场视频图像文件。自去年以来,分局指挥监控中心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参与处置各类群体性上访事件140余起,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三)建立健全培训学习机制,提升业务能力。一是提高指挥协调能力。组织指挥监控中心民警、辅警熟练掌握接处警工作的有关要求和相关应急处置预案,熟悉各警种、各部门以及社会联动单位的职责、工作内容,通过开展模拟突发警情处置等形式,提高民警、辅警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定时考察接处警人员对辖区情况是否深入,是否熟悉不同区域、不同路段、不同部位的地理环境及标志性、特征性建筑物,以确保发生警情后能够迅速、有效进行指挥处置。二是提高科技应用能力。依照公安部汇编的《视频图像信息应用技战法》及《公安信息化及视频监控实战应用技战法暨精品案例汇编》为基本教材,以阳光警务平台、信息报送、智能调度三合一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及监控系统基本维护等内容为重点,以考促学、以会代训,不断提升指挥监控中心值守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三是提高信息分析能力。教育和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大力开展情报信息研判分析培训,着力提高民警、辅警情报信息收集、梳理、研判能力,从警情数据中发现案件特点、从回访反馈中发现工作不足,为分局履行维护稳定、打防犯罪和服务群众职责提供参考。
二、当前勤务建设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各类信息平台、监控系统、科技设施的广泛应用,有效激发了指挥监控中心的工作效能。但监控资源不集约、相邻单位资源互动不紧密、共享应用不深入等问题任然突出:
(一)视频监控探头资源存在部分缺口。目前我局视频监控一期任务已全部完成,已建摄像头600路,在线率98%;微型卡口资源80路,在线率100%。市局要求的重点单位已全部联网完毕。自视频监控建成以来,辖区盗窃案件骤减,利用视频监控打防管控成效显著。可其中仍有极少部分小型路段监控探头遍布不全,分局党委对此问题十分重视,目前监控二期建设正在进行,随着监控探头和卡口建设的逐渐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将真正实现无死角、无盲区,为接处警和指挥调度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二)各分局之间疑情资源共享有待进一步完善。一直以来,我局指挥监控中心已建立严格的分局疑情库上传机制,并通过不断丰富疑情信息,为办案单位打击犯罪嫌疑人提供有力证据。但是除我分局资料外,指挥监控中心不掌握全市其他分局辖区疑情库资料,加大了对于跨辖区作战的实施困难。对于其他辖区嫌疑人无法辨认,嫌疑人在不同辖区作案的,无法依托疑情库开展研判,限制了指挥监控中心信息研判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提升分局指挥监控中心勤务建设与应用成效的对策
(一)强化情报信息研判。要切实发挥好指挥监控中心警情研判这一重要职能作用,根据警情数据信息,建立勤务指挥室“日、周、月”信息研判制度,及时对收集到的各类主流媒体实时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并及时预警,为指挥监控中心工作的重心及方向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使我局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一、加强组织管理,落实防控措施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重视春夏好发的流腮、痢疾、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要认真分析研判辖区内好发传染病疫情形势,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和防控工作方案,早部署、早安排,切实加强监测、报告、处置储备工作。要强化季节多发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的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诊疗水平和防控能力。要切实加强辖区内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防止疫情暴发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校、托幼机构、寺庙、建筑工地等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传染病与食物中毒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有效实施传染病、食物中毒的早期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严防各类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演化升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医疗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摸清人群聚集场所家底,查找传染病防范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加强对该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防止传染病暴发和疫情扩散。
同时,春夏季节是农民群众活动在自然疫源地区的高峰期,接触染疫动物几率增加。各医疗卫生单位务必高度重视鼠疫、炭疽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加强动物与人间疫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高度关注毗邻地区疫情动态,高度重视外部区域防控,努力提升联防联控能力;加强全方位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和事态扩大。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乙脑监测方案的要求,做好病例、生物媒介、宿主、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等监测工作。
三、加强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加强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在全面加强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判边远地区、流动儿童等薄弱地区防控形势,切实落实查漏补种措施,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建立免疫屏障。
关键词:矿区 断裂 遥感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对于勘查类型为“二类二型”的煤矿勘查区,需要针对性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的断裂或皱褶展布规律的准确认识。二是对煤层稳定程度为不稳定的清晰了解。而加上一个多煤种,尚需对煤层煤质的影响和变化原因进行认真研究。
随着南山煤田后峡煤矿区六勘查区普查地质报告的提交完成,这个自1962年就曾投入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而至今一直未能开发老矿区的神密面纱终于又被揭开一角。做为一个长期从事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专业队伍和自己而言,能够亲自负责主刀剖析一个“二类二型”又多煤种的煤矿区,不能不说是与该矿区的一种机缘。而对本区的区域构造框架资料却仍然停留在六十年代认知程度的现状,本文将普查阶段不要求控制、却会直接影响到详查设计方案制定的小断裂构造的分布规律利用现今的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提前预测推断探究,无疑是对普查报告主要内容的补充完善,更是对以往工作成就的传承及对现有资料的再一次综合深入理解。希望能为下一阶段的勘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矿区概况
2.1.自然地理与位置交通
乌鲁木齐县南山煤田后峡煤矿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79公里处,行政区划属乌鲁木齐县管辖。乌鲁木齐-库尔勒公路(国道G216)经勘查区西界穿过,勘查区内有简易公路与乌-库公路连接,外部交通十分便利。
后峡煤矿区位于北天山乌鲁木齐南山山区的山间盆地中,西临乌鲁木齐河,东侧为巴波萨依小河,其海拔最高为2817m,一般为2300m,比高300m至700m。
2.2.区域构造背景
普查区位于乌鲁木齐县南山煤田中部,是一个以上古生界碎屑岩为基底的中新生代山间盆地。由于中生代以来构造作用的继承性发展,现代地貌仍为山间盆地。大地构造分区属伊林哈比尔尕泥盆—石炭纪岩浆型被动陆缘。
盆地北部石炭系地层出露区和盆地南部泥盆系地层出露区断裂和褶皱构造发育,其中以断裂作用为主,受相变作用影响层序本已不十分明显的泥盆系、石炭系火山岩地层,在断裂作用的改造下,被切割、错断成杂乱分布的断块。区域构造线走向为近东西向。
相对于开阔的准噶尔盆地边缘的中生代地层来讲,后峡盆地的侏罗系地层构造形态明显复杂,盆地不同地段岩层倾角差异较大,区内地表岩层倾角多在5—25°之间,地下均在7°以下。由于盆地相对狭窄,受周边断裂牵引的影响,岩层产状呈波状起伏变化。根据盆地充填物岩性、厚度垂向分异和水平分带特征、煤层厚度、结构、化学组成、碎屑物分选、磨圆程度以及岩石矿物成熟度、结构成熟度等成因标志分析,原始盆地可能存在基底断裂和同沉积断裂,其成因性质应为构造侵蚀盆地。
普查区(六勘查区)位于天山地槽的北天山华力西褶皱带中,属山间挤压型构造凹陷型。煤田总体构造形态和性质严格受褶皱基底的控制。总体呈北西—南东走向,与北天山构造线相一致,主要由许多短轴背斜及向斜组成。盆地边缘因受强烈的动力挤压而普遍发育着高角度的逆断层。
2.3.矿区构造成果
六勘查区位于南山煤田后峡煤矿区的中部,勘查区的构造形态为一走向SW-NE方向,向NW倾的单斜构造,倾角平缓,一般11-35°,局部高达40°左右。
2.3.1.褶皱
在后峡向斜南翼的总体单斜构造上有波浪式小型背向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轴短、波动幅度小,两翼较平缓,反映则不够明显。
2.3.2.断层
勘查区内构造形态强,为一较简单的单斜构造,但小断层频多,其共同特点是断裂线较短,断距不大,影响范围不大。主要断层引用普查报告内容简述如下:
①F1后峡逆断层:位于勘查区南面,基本构成为本勘查区的南部边界。东起普查区东界以东,西被大西沟河断层所截,东西长大于10公里,断层总走向近东西向,倾向SW。
②F2逆断层,沿巴波特萨依沟分布。邻区勘查有控制。走向120°~130°倾向SW~WS,两侧出露地层J。
③f1逆断层:位于勘查区西端,北起巴波特萨依沟以北之山脊,南至乌鲁木齐河中,南北长约2.5公里。断层总走向为NE27°SW,倾向N63°W。
(以上是引用现普查报告①相关内容进行技术处理后的摘要成果。只用于对后叙研判的背景对比,不可引据为其它用。)
矿区断裂推断
3.1.影像标志研判
进入Google地图卫星影像界面,利用导航工具将后峡地区按比例全屏显示如图1所示。再利用Google地图提供的有效功能,反复变更不同部位的显示比例,结合实地认知和影像标志,运用遥感地质方法对区域构造进行不断推敲研判,再利用Mapgis或Adobe Photoshop将所推敲研判的构造线分图层添加于影像图片上……形成如图1、图2的主要成果如下:
通过图1可以很清晰地反映出后峡盆地大的构造轮廓特征。解译出后峡盆地为一近南北向为短轴、近东西向为长轴的椭圆挤压型构造盆地。主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向斜轴部位在矿区内相当于巴波特萨依沟处。乌鲁木齐河(大西沟河)的线状分布反映为一近短轴部位的断裂。
依据现有地质资料和学者研究成果,后峡构造盆地就位于北天山纬向构造带的“X”交汇部位。构造盆地的向斜轴呈现北西至南东的走向,而南山煤田后峡煤矿区又是位于后峡盆地中南部的向斜北翼。从卫星影像标志结合普查报告成果研判如图所示的构造形态。其中1号构造线就是沿乌鲁木齐(水西沟)河河床线状展布的大西沟河断层;2号构造线就是位于后峡煤矿区南面,基本构成为勘查区南部边界普查报告称之的F1后峡逆断层;3号构造线就是沿巴波特萨依沟分布普查报告称之的F2逆断层。因此,三条构造线就构成了一个“楔形”。结合区域构造应力特征推断:后峡煤矿区含煤地层以近似自南向北指向向斜盆地中心的俯冲,南高北低插入相嵌的楔形构造为基本格局。主构造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次一级构造又在此基础上发育了几个小楔子构造。如与3号构造线行的4、5、6号构造线,形成了普查区断距不大的小断裂。
3.2.断裂分布纲要
图解构造形态特征,构造应力的主应力方向为应力椭圆短轴方向、为压应力性质;构造应力的次应力方向为应力椭圆长轴方向、为张应力性质。因此,推断南北向分布的构造线多平行于主应力方向,具平移断裂性质。推断东西向分布的构造线多平行于次应力方向,具压或压扭断裂性质。而在主、次应力的复合作用作用下,断裂构造的分布应该遵循以构造盆地的向斜轴线为界,构造盆地南翼具有以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线分隔的断块为单元,表现出北降南升的总体规律。构造盆地的北翼则具有以南北向和东西向构造线分隔的断块为单元,表现出南降北升的总体规律。
3.3.断裂性质推测
结合以往资料和本文分析推测地质构造构架,南山煤田后峡煤矿区六勘查区主要位于后峡盆地乌鲁木齐河(大西沟河)近南北向平移断裂的东南、后峡挤压构造盆地中南部的向斜北翼。东西向断裂以压性逆断层为主,南北向断裂以平移扭性断层为主。加之继承性构造作用,勘查区实际断裂构造则表现出东西向逆断层在局部地段的正断层性质。也就符合了“楔形构造”的构造形态特点。从图2可见,1号、2号、3号构造线组成了后峡煤矿区六勘查区一个大的“楔形构造”。而加上4号、5号、6号构造线又进一步将其分成了Ⅰ、Ⅱ、Ⅲ、Ⅳ四个次一级的“楔形构造”。又从呈现弯曲状的4号、5号、6号构造线,可以想见其应该是由复合构造组合而成的。通过较大比例尺的图3,在此基础上再针对分析、推测和探究勘查区的断裂性质如下:
①1、2、3号断块均为南高北低状。东、西构造线为平移扭性为主;南、北构造线以压性逆断裂为主。
②4号断块为东南高北西低状。东、西构造线为平移扭性为主;南、北构造线以压性为主。而南、北构造线受断块的整体运动状态影响,东部呈逆断层、西部呈正断层迹象。故4号断块的南、北构造线为压扭性。
③5号断块为南西高北东低状。东、西构造线为平移扭性为主;南、北构造线以压性为主。而南、北构造线受断块的整体运动状态影响,东部呈正断层、西部呈逆断层迹象。故5号断块的南、北构造线为压扭性。
④6号断块为东南高北西低状。东、西构造线为平移扭性为主;南、北构造线以压性为主。而南、北构造线受断块的整体运动状态影响,东部呈逆断层、西部呈正断层迹象。故6号断块的南、北构造线为压扭性。
⑤7号断块均为南高北低状。东、西构造线为平移扭性为主;南、北构造线以压性逆断裂为主。受南部断块相对运动的影响,南、北构造线呈正断层迹象。
⑥8、9号断块为东南高北西低状。东、西构造线为平移扭性为主;南、北构造线以压性为主。而南、北构造线受相邻断块的相对运动状态影响,东部呈逆断层、西部呈正断层迹象;受南部断块相对运动的影响,南、北构造线呈正断层或小断距逆断层迹象。
⑦10号断块为西南高北东低并整体向北东倾伏状;11、12号断块为南高北低并整体向北倾伏状……其余断块的运动方向依各断块剪头所标示,各构造线的性质分析可依此类推不再赘述。
⑧受到后峡向斜构造盆地的整体影响,7~11断块恰位于向斜轴部。因此,1、2、3、4断块的南部抬高程度较7、8、9断块的南部抬高程度要较大;7、8、9断块的南部抬高程度较10、11断块的南部抬高程度要较大。甚至10、11断块的南部没有抬高,而相对北部还有所降低,呈现出向斜北翼的运动特征……
结语
本文通过上述的分析探究,结合现有资料成果,对应勘查区的现有断裂的性质归纳如下:
①位于勘查区南面的后峡断层、位于中部的东后山断层和北部沿巴波特萨依沟分布的断层,总体上都是压性的逆断层为主。经后期改造或相邻断块的相对运动影响,局部(主要在东部)呈现正断层性质。
②从“楔形构造”的基本特点和六勘查区所处后峡盆地的构造部位综合分析认为,位于勘查区南面的后峡断层和位于中部的东后山断层的断层面总体上应该向北倾,倾角和断距南部的要相对大于北部的。而北部沿巴波特萨依沟分布的断层断面北倾、南倾或直立都可能,断距不大或呈平移断层特征。
③在勘查区内,以南北向构造线为界,呈现东部断块相对于西部断块抬升。
④随着勘查程度和勘查资料的不断提高和丰富,应该运用新的断陷盆地反转构造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将会对勘查区构造性质认知更加充分合理。
鉴于以上分析结果,敬请在下一阶段的详查工作设计和报告的提交中,能考虑对勘查区内的构造分布和特征规律给予验证查明为好。本文只是个人之见以为抛砖引玉!
主要参考资料:
⑴盖春平等《新疆乌鲁木齐县南山煤田后峡煤矿区六勘查区普查地质报告》·[R]新疆煤田地质局161地质勘探队 (内部资料)
⑵王桂梁等《间歇侧移式的裂陷与递进跳跃式的反转》[J]高校地质学报 1996.9.第2卷第3期284~294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主要承贷银行农信联社反馈:截止4月10日在国办系统提起数据时,逾期余额123.49万元,逾期率1.67%。其中:受疫情影响延期到3月末因春节未回家无法办理续贷的金额61.33万元;死亡户已申请财政代偿未代偿金额19.5万元;借款人在外地无法办理展期及续贷金额32.66万元;借款人超过65岁无法办理展期及续贷的金额10万元。预计4月份还将到期贷款余额73.85万元。
二、整改措施
4月13日,县扶贫局与人行、各承贷银行开会专题研判,为降低逾期率,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加强清收,要求承贷银行将3、4月到逾期贷款下发网点,通过客户经理逐笔再次核实,弄清逾期原因,制定清收措施,努力清收处置。通过现金收回、续贷预计可收回43.96万元。
(二)申请风险基金代偿,对已申请代偿的逾期贷款19.5万元力争在4月份处置完毕。
(三)对次月到期贷款提前介入催收,预计可处置4月份到期贷款金额68.35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完善相关制度。根据中省小额信贷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我县小额信贷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及流程,加快业务办理,缩短办结时间。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应对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网络舆情应对现状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它已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促发了网民的权力意识觉醒,但网络舆情的负面因素依旧存在,对社会发展造成威胁。政府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网络舆情工作高度重视,但仍存在着应对不及时、应对不主动、监管无序化、问责不到位等问题,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思想认识来看,政府官员对网络舆情认识欠全面。
一是对网络舆情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正面回应不够。有的片面认为网络是年轻人的娱乐工具,有荒诞低俗甚至“很负面”的东西,所以在工作中仍按传统工作方法和模式行事; 有的对网络民意的关注往往停留在“高点击率”、“高关注度”、“大量跟帖”、“群体性”之类的问题上,而除此之外大量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处理;有的是对网民反映的问题,特别是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等问题,不择手段地进行“删帖”,甚至一味排斥、打压,不少网络举报人因此获罪,使一些网民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了网上举报的积极性。二是视网络舆情为民意的全部,对网络舆情过度依赖。盲目迷信网络舆情功能的强大,要求对网络舆论全面放开,不加干涉,听任网民发表观点,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网络舆论失控,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舆论混乱。
(二)从管理体制来看,“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实行中存在不足。
我国现行的网络管理体制是“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即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中央、省属、外宣媒体都参与地方网络市场的竞争,使得整个网络媒体结构多元化,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化,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齐抓共管的现象,造成了网络舆情信息重复搜集、分散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而且在机构设置方面,某些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不够健全。首先,虽然某些地方政府部门都设有网络舆情监测中心、站点,但很少设立应急机构,所以发生突发事件时常常由于准备不足而应对迟缓。其次,设立的机构间还未形成完整对接的严密规范的系统,内外协同联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区县以下的网络舆情监管站点有虚设形象,从监测人员的配备到其文化素质及政治敏感度等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都还达不到现实要求。
(三)从机制运行来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不系统。
网络舆情信息的庞大、变化的突发及影响力的强大加大了政府应对工作的难度,要保证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就目前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来看,虽然在实践的基础上已逐渐对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整个工作机制还未达到系统化的要求,如存在工作流于形式,人为因素作用较大;缺乏主动引导,依旧采取封堵舆论的方法;缺乏应对预案,透明性不高、应对失当等问题,使党和政府经常处于被动和被质疑的局面。
(四)从法律制度来看,网络监管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对互联网的立法还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等,它们的颁布对我国网络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法规较零散,不够系统,有些法律较为陈旧,已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缺少外在的法律约束不仅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身处网络群体中,“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助长了网络暴行的蔓延。
三、实现网络舆情科学应对的对策
(一)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理念。
首先,增强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产生媒介信息的能力。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政府官员需要学会运用官方网站、媒体网站、网民留言板、官方机构或官员个人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手段,进行信息和意见沟通。让“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点”成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职责要求,使网络成为了解世界、掌握资讯,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平台。
其次,强化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一要强化占领舆论阵地的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官员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和思想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正面宣传,扩大主阵地的影响力。二要强化把握舆论导向的责任意识。政府要努力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用主流媒体的声音占领网上新阵地,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多样化的思想热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形态。三要强化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意识。政府官员要利用好手中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
(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体制。
1、实现网络舆情管理机构科学化。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常态,各级政府应该设立网络舆情常设机构来保证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常规性与延续性。从长远发展和管理需要来看,需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常设性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进行垂直管理。而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应对,需设立网络舆情应急机构。它是在其常设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临时机构,由宣传部门、职能部门、公安部门、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办公厅等成立领导小组。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和问题,还应组织成立“顾问团”。为避免出现应对失误,可聘请权威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公共危机处理专家等组成“顾问团”。
2、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
跨时空性是网络舆情与一般社会舆情的重要区别。网络舆情可以瞬时由一点辐射到地域上处于极度分散的广大受众,从而引发舆论狂潮。因此,政府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就要努力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体制内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应在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基础上,共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信息共享及部门间协同工作体系,以便统一调度应急所需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权力资源和经费资源等,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政府需做好更多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宣传,通过政策和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为其提供保障,最终形成“网络主导、官民联动、上下互通、快捷通畅、条块结合、密切协作”的立体式、全方位网络舆情快速反应体系。
(三)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1、建立完善的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研判是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关键环节,需要确定一套科学的研判流程。这包括:初步筛选--深入分析--综合判断--报告写作。初步筛选,即要将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来。主要通过建立归类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和图表呈现的方式来筛选。深入分析,即探究这些有价值的舆情的生成发展规律,找出其信息来源、传播路径、利益诉求和网民参与动因等,分析舆情走势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综合判断,即结合初步筛选与深入分析的结果划分舆情危机等级,提出方案。报告写作,即通过对网络舆情定性与定量的判断,最终要形成相应的网络舆情报告,做出规律总结和研判结论。只有确立严谨的研判工作流程,才能为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
2、建立系统的预警机制。
首先,根据研判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将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划分为:非常态的轻警告(IV级,蓝色)、警示级的中度警情(III级,黄色)、危险级的重警情(II级,橙色)、极度危险级的特重警情(I级,红色)。其次,建立预警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与纵向体系。相关的中央到基层的各工作网点,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使预警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建立政府到公众的立体体系。政府是预警的主体,社会中介组织是沟通与反应民意的重要组织也可承担预警的责任,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或理论支持,而社会公众是网络舆情最初感知的社会主体。三是建立网上到网下的双层体系。在预警工作中,既要密切关注网上舆情的发展变化,也要通过了解网下社会的动态,适时调整方案,提高预警能力。
3、建立完备的引导机制。
政府需实现引导途径多元化。通过借助网络发言人、网络留言板、官方机构与官方微博、网络评论员等进行舆情引导。具体注意事项:一是完善网络发言人机制。借鉴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坚持“说明大事,说细实事,说透难事,说清坏事”的引导原则。二是制度化回复与办理网民留言。成立固定的工作机制,明确办理机构和流程;组建网络留言督办处,真正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能落实”。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的网评队伍,是将网络舆情引导好的重要组织措施。
4、建立高效的处置机制。
首先,实现案情处置程序化。通过科学的计划制定,完善的部门协调,充分的人财物保障,可将网络舆情案件的处理从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变成程序化的决策过程。这有利于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其次,加强对相关官员的问责力度。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中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政府官员进行问责。最后,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后,要对危机情进行系统反馈和评估,从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以不断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
(四)加快推进网络监管法制化。
1、尽快制定一部系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监管法》。对网民正常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界定,以规范其信息识别、、传播等行为,切实保障其正当的权利;对网络平台、网站、网络中介的职责进行合理的规范,加强对微博、社区网站等的有效管理;对政府监管的职责、监管的标准和方法作明确的界定,使政府互联网监管规范化。
2、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和补充。凡现行法律体系中与互联网相关且仍然适用的,应当保留;对已经不再适用的,应及时予以废除、修改和完善;凡现行立法不能涵盖的事项,要进行补充立法。从而形成一个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行业自律规范共同构筑的我国信息网络安全规范体系。
注释: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7-148.
新华网.中国互联网期待在法制监管“度”上展现智慧. http:///2010-12/16/c_12888614.htm.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