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9 16:01: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再过八天,三年的本科函授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本以为写完毕业论文,考完最后的几门课程就全部结束了,谁知还有一件麻烦事等着我们去做,那就是填一份毕业生登记表。翻开看看,其他栏目倒是比较容易填的,花工夫的就是“自我鉴定”这一栏了。中午,上完课回家,匆匆吃完饭就跑到房间写起了草稿,涂涂改改,整整写了两个小时才完工。现将完稿发到这里,算是存个档吧。正文:
通过三年的本科函授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现概括如下:
(一)思想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一、关于专业理论课的说明及其课程地位
在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上,文化类课程、专业理论课程、艺术类课程缺一不可。根据不同的学历层次和培养目标确定合理的比例,其中专业理论课应占相当比例,并且建立一整套专业理论主干课程体系,既有传统的 “三学六法”所谓三学是指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而“六法”是指幼儿语言、数学、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教学法,还要有幼儿园管理、游戏理论等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具备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及其研究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专业理论课程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幼儿教师工作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初步的学前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幼儿园运作管理的知识。专业理论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
二、专业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学前卫生学和其他课程的开设顺序不合理,导致其他学科的教学出现问题。目前我院的学前卫生学开设在第四学期,而在第三学期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了解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学前幼儿的生理特点还没有学习。很多教学法课程的开设与学前卫生学同在第四学期,很多需要的知识的学习可能滞后。
2.课程设置上部分课程重合内容过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学习心理学,第二个学期学习学前心理学,这两门课基本把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心理学知识涵盖了,学生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也够用了,而到了第四个学期,又开设了学前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和学前心理学从各个心理品质来讲解心理学,学前发展心理学从心理发展阶段讲学前心理学不过是把同样的内容换个体系再讲一遍。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学生对学习学前发展心理学积极性不高,因为重复的内容太多。而在学前语言教学与学前儿童文学两门课程中在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阶段都用了很多课时,同样的内容学前心理学里有重点章节,课程内容重合太多是一种教学的浪费。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之间在教学上是脱节的
在教师之间没有协商与交流,都是各顾各的,很少有集体的合作交流。讲授不同课程的教师之间没有沟通交流,很多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学科重复教学,例如皮亚杰的理论在心理学中讲、学前心理学里有,在学前发展心理学中还会讲到。还有就是在相互关联的课程中,教师没有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进行交流,导致学生很难将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知识体系,做不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学前教育的专业课老师涵盖艺术、教育、心理等各个专业,对于每一门专业课来说都是很成熟的教师,但是各个专业出身的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各门课的课程地位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导致教学上的脱节。
2.专业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理论讲授较多,系统性、理论性强,实践性、应用性差
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不好,就会在以后的学科教学中出现问题。例如在幼儿舞蹈教学法中,很多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对幼儿舞蹈的精细动作不会设计与教授,这说明学生在学前卫生学的学习中没有掌握幼儿精细动作的特点。又如学前数学教学法中,幼儿数学教学中必须把握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注意表象知识的运用等,它的理论知识准备就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对幼儿思维特点的介绍,如果学生在前期课程学习中没有理解和掌握,学习新的知识就会有困难。
3.理论教学与具体实践脱节
学生每天身处校园,接触幼儿太少,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没见过。理论知识掌握很多,但是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脱离,如同纸上谈兵。学生毕业进入幼儿园工作以后反映,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到了幼儿园以后幼儿园的老师学历可能没他们高,学的理论知识也没他们多,但说起幼儿教育方法、策略却头头是道,而我们的学却说不出什么。以至于学生觉得自己学的很多知识没有用处,其实是没有将学的知识和幼儿教育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理论不能应用于实践。
三、解决的措施
(一)合理开设课程
依据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开设课程,所以建议将学前卫生学由现在的第四学期开设提前至第一或第二学期,这门课程的开设在“三学六法”当中应该是开得最早的一门课,早于学前心理学或者与其同步,必须是学前教育学和其他六法课程之前。学前卫生学是一门涵盖幼儿生理发育和幼儿园卫生管理的课程。通过学前卫生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规律有全面的掌握,还可以学习到幼儿园、早教机构对幼儿生活及环境创设中卫生的要求,还涉及部分幼儿心理发育问题。
这一课程改革在其他院校已得到实施。学前卫生学这门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在其他专业理论课程之前。天津师范大学两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学在第一学期开设;首都师范大学四年制本科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第一学期开设,幼儿卫生与保健在第二学期开设,学前教育学在第三学期开设;宁波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学前卫生学开设在第二学期,学前心理学开设在第三学期。
(二)整合部分课程
1.不再开设学前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发展心理学三门课程可以整合成一门课程,只开设学前心理学一门课程,加大课时量,由原来的52课时增加到72课时,在这门课里涵盖上述三门课的内容。或者只开设心理学讲授基础心理学内容,学前心理学讲授学前儿童心理品质和发展,拓宽讲解的角度,涵盖学前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2.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和学前儿童文学整合 成一门课程,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介绍学前儿童文学。因为在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很难不涉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和特点,而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也不可能不介绍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把这两门课整合成一门课程,加大课时量,学生可以把这两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师之间通过教研室活动多沟通交流,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衔接
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之间就要进行合作,互相沟通教学内容,交流教学思想,教师之间形成合力。面对专业理论课互相之间无法沟通的现象,让不同专业的教师相互交流,使各课程内容有所侧重,避免课程间相同内容的重复,减少资源的浪费。可以通过组织教研室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既要有同一教研室的活动,又要有不同教研室之间的教研活动,不同教研室之间的活动可以帮助老师对整个课程设置有所了解,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沟通,而同一教研室活动可以相互沟通配合,促进教学向专精深方向发展。
(四)掌握基础理论,让学生学懂、会用
1.教师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精、突出课程的核心内容,不要繁多,但需要让学生掌握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学懂了、记住了,以后才会很好的应用。
2.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传统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见习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开展校内实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课内模拟训练
大部分的专业理论课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和模拟一些幼儿活动和教学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这种实训方法可以和教学同步进行,不像在幼儿园开展实训时有很多的条件限制,可以配合教学的进行。
2.加强幼儿园教学实践
(1)为了让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同幼儿保持联系,新生从入学教育阶段就要开始接触幼儿园,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幼儿园见习、幼儿园开放日观摩、毕业长期实习等活动熟悉幼儿园,了解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教学时间可以如下安排:第一,新生入学就要安排参观幼儿园和各种幼儿教育机构。让学生了解幼儿园软硬件、日常教学管理和幼儿日常行为表现等,对于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第二,当幼儿园有开放日活动时让学生去观摩,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和活动。第三,每学期安排不同的教育[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见习,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去组织。第四,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安排集中实习。第五,假期时,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己联系幼儿园顶岗实习,进行短期的实习锻炼。
(2)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最好是:第一,选择区级示范幼儿园(公办园、民办园各一所);第二,选择民族特色幼儿园,我们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区内少数民族幼儿园数量不少,选择一所蒙古族幼儿园、一所回族幼儿园;第三,选择普通幼儿园,最好是公办民办各一所。选择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幼儿园教学、管理特点。
(3)最好能对大、中、小三个年龄班,普通班、蒙台梭利教学班进行轮流见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可以了解不同班级、年级幼儿教师工作特点。
学生到幼儿园去参观、见习、实习,可以对幼儿园和幼儿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到幼儿园可以观察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知道幼儿园工作的性质;体会幼儿教师工作特点;学习观摩幼儿园教学活动,学会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到幼儿园参与、组织各种活动,了解幼儿教师的职责,提高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掌握幼儿园常规教育内容,初步学会各种活动的设计、编排、组织。通过实践将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皮亚杰是人类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位天才。贝林(Harrv Beilin,1992)引用一位学者的话说:“评价皮亚杰对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就如同评价莎士比亚对英国文学、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影响一样,是不可能的。”很难想象,如果皮亚杰只热衷于他早期对动物学的兴趣,而从来都没有研究过发展中的儿童,我们会对智力发展了解多少呢?
那么皮亚杰对人类发展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下面列出了几位著名学者在纪念皮亚杰100周年诞辰的大会上对其主要贡献的简要评价:
1.皮亚杰创建了我们今天称之为认知发展的学科。他对儿童思维的兴趣确保了该领域是“发展”的,而不是简单地把成人思维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应用到儿童身上。
2.皮亚杰把儿童看成一个充满好奇的、积极能动的探索者,儿童在自身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皮亚杰提出的有关儿童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已显而易见,但在当时是很有创新性的,而且与他那个时代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3.皮亚杰的理论是第一个试图解释而不仅仅是描述发展过程的。受他的理论的启示,当今许多理论家也非常重视对儿童思维中的转折的解释。
4.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如何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概述。他虽然在某些细节方面是错误的,但正如斯格勒(Rober Siegler,1991)所说的:“他的阐述是正确的……总体趋势……符合我们对儿童期的直觉和记忆。”
5.皮亚杰的观点对思考有关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问题有重要影响,也对教育者有许多实践意义。
6.最后,皮亚杰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研究者从事认知发展的研究。就像探索性的理论,如皮亚杰所提出的,需经过反复验证一样,一些研究在指出其最初的观点所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领悟。
(David R.Shaffer & Katherine Kipp)
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皮亚杰写了多少作品?
皮亚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学术领域内刻苦钻研、勤奋著述的一生。如果从他七八岁时发表《论鸟》一文算起,直到逝世,他一生八十多个春秋中,有七十个是在学术研究中度过的。
他笔耕不辍,创作不息,留给后人七十多本专著和五百多篇论文。1980年,皮亚杰逝世,同年出版两本合著。到1983年,他仍有专著发行,用著作等身来形容,毫不为过,甚至不够。不仅如此,皮亚杰在探索中不断超越自我。晚年的皮亚杰曾自嘲地评论自己早期的都是一些年少轻狂时的青涩之作,它们的不成熟至少表现在两方面,研究时只考虑了儿童的语言和表达,而忽视了对儿童思维整体结构的探索。
在此,摘选部分作品名,我们可从中感受这位伟人探寻儿童思维的心理发生和科学概念的历史发展和转折、转换、深入和扩展:
皮亚杰部分著述
1923年,《儿童的语言与思维》
1924年,《儿童的判断和推理》
1926年,《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
1927年,《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
1932年,《儿童的道德判断》
1936年,《儿童的智慧起源》
1941年,《儿童对数字的认识》
1945年,《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
《儿童符号的形成》
1946年,《儿童时期的娱乐,想象与拟态》
《儿童的时间概念》
《儿童运动与速度的概念》
1947年,《智慧心理学》
1948年,《儿童的空间概念》
《儿童的几何概念》
1950年,《智力心理学》
《发生认识论概论》
1951年,《儿童偶然概念的获得》
1953年,《逻辑学与心理学》
1955年,《从儿童期到青年期逻辑思维的发展》
1959年,《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
1968年,《结构主义》
1969年,《儿童心理学》
1970年,《发生认识论》
1971年,《意识的掌握:幼儿的动作与观念》
《成功与理解》
1974年,《生命的适应与智慧心理学》
1976年,《行为,发展的动力》
1980年,《辩证法的基本形成》(合著)
《对应的研究》
1981年,《儿童可能的发展》
1982年,《儿童必然的发展》
1983年,《心理发生与科学史》
成果卓著,影响深远
对那些今天被心理学或认识论的探索所吸引的人,应该这样说:“去读皮亚杰吧。记住,他经常含糊不清且时有错误,对心理结构和过程的复杂性的那些依然朦胧的方面,他似乎有所觉察。然而,是的,去读皮亚杰吧。”
――(英)玛格丽特・博登《皮亚杰》
在儿童言语和思维学说、儿童逻辑和世界观学说的发展中,皮亚杰的研究构成了整整一代。它们具有历史的意义。
――(苏) .C.维果茨基
我们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摆在我们研究中心,因为是在这个领域里,皮亚杰作出了最出色的贡献。爱因斯坦说,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学提到这样的高度,以致当代杰出学者们对于它的事实都怀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值得沉思的。
――(苏)奥布霍娃
皮亚杰描绘了一幅儿童如何建构和获取知识的令人注目的图景。这一理论是以六十年的认真的观察、思考和研究为基础的,是由“本世纪(20世纪)最富于创造性和洞察力的头脑之一”来完成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皮亚杰对心理学思想领域的推进,是迄今为止的任何人所不可比拟。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都认为他引导我们达到了对儿童成长的新的最重要的理解。
那些工作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人们,无论其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如果真实地了解了儿童行为的过程和原因,那么,他们的工作就可能变得更有成效。皮亚杰及其追随者对于这种了解有很大的贡献。
――(美)B・J・瓦兹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
儿童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老师的吗?让・皮亚杰认为是有的。我在开始任教时,以主要力量精心准备教材内容的解释和演示;我感谢皮亚杰及其合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儿童思维的创造性方法,提供了关于智力发展的学说。正是由于对皮亚杰著述的研究,加上对儿童的直接观察,使我的教学生涯跨进另一个发展阶段,自此,我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围绕一个更有意义的中心――学习。
――(美)埃德・拉宾诺威克兹《皮亚杰学说入门 思维・学习・教学》
皮亚杰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
他在儿童思维发展领域的杰出贡献是其他理论家所无法比拟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尽管已有研究对理论的某些部分提出了质疑,但大体来说,它具有一个好的理论的所有品质。皮亚杰提出的基础模型仍然催生出新的研究和理论成果。此外,对于一个好的理论来说,即使它不完全精确,但仍会为发现新知识、造福人类做出贡献。比如,皮亚杰的理论在教育界影响深远,它帮助老师们探索有效的学习策略。
――(美)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发展心理学》
皮亚杰学派通过研究个体的认识发生,把认识论和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描绘了儿童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指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化这两种形式来适应环境达到有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并进一步详细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影响因素和发展阶段。皮亚杰学派对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郭本禹《“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主编总序》
考察皮亚杰关于儿童的研究,能使我们对儿童如何思维和学习的认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皮亚杰的理论的确为了解儿童和许多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系统的、首尾一贯、并得到实际经验证明的方法。它验证了许多可以直接感受但又苦于得不到验证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又与儿童和学校教育有关。皮亚杰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了解他们是如何发展的。理解儿童是失去课程教学改进的最好途径。皮亚杰的理论对许多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他的理论改变了人们关于在教室中儿童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看法。
――丁芳、熊哲宏《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
事实上,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接受或拒绝皮亚杰的各种观点,作为一名善于思考的、睿智博学的学者,他仍在不断与我们对话。……没有皮亚杰在前面的攀援和开拓,我们至今对自身的认识未必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李其维《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移情 影响因素
一、关于“移情”概念的界定
“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随着移情理论的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心理学家们把它引入了心理学领域,并围绕它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一)移情的美学渊源
移情的研究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德国。作为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和德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赫尔德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迥异的、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而第一次提出“移情”或“移情作用”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严密的心理学论证的,是老费舍尔之子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Vischer)。1873年,他在自己撰写的论文《论视觉的形式感情》中,把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Einfühlung”——由Ein和fühlung这两个词根组成,指的是“把感情渗进里面去”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或“移情作用”。
(二)移情在心理学中的发展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里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在里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反应。在他看来,“物”、“自我”和“他者的自我”这三部分构成了认识领域。我们依靠感性的外部知觉理解“物”,通过内部的知觉理解“自我”;而一旦我们想要理解“他者的自我”,“移情”是必要的途径。
1909年,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Titehener)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实验心理学》一书中,创造了一个英文新词“Empathy”,用以替代“Einfuhlung”;在书里,“Empathy”被描述为“把客体人性化的一个进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到其他物体内部的过程”②,这一界定方式强调“反应一投射”和对其他人情感的知觉。
二、“移情”的影响因素
影响移情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纵观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格、依恋、父母教养方式、性别等方面。
(一)人格
在大部分学者看来,移情本身就从属于人格的一部分。人格与移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集;有关人格与移情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数在儿童的气质与移情、人格与移情等层面展开。
Eisenberg等人也考查了儿童的努力控制与移情性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表现出了更多的同情反应的儿童,通常是在努力控制上得分较高的儿童③。
Victoria Del Barrioh等人考察了移情与“大五”人格理论中“经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亲和性(Agreeableness)”、“情绪不稳定性(Neuroticism)”等五个人格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移情与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④;移情与情绪稳定性不存在相关⑤。
(二)依恋
日常用语中,“依恋“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双方对对方都有非常强烈的情感并且为了维持这种关系而竭尽全力去做很多事情。譬如亲戚之间,爱人之间,师生之间,都有可能是依恋关系。
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的依恋(Attachment),经常被限定在特殊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反映关系独特特征的特殊现象,主要指的是婴幼儿和照看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亲密而持久的情感关系。依恋是儿童社会化反应的开端,起始于生命的最初几个月。
因为移情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而依恋也属于人际交往的范畴,所以依恋和移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系。研究表明,婴儿在早期形成的依恋,会对他以后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鲍尔贝(J.Bowlby)早在1951年就报告了一些过早离开父母、因而未能在早期形成依恋关系的婴儿的状况: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怕冒险;常常感到不安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感,这些症状是非安全依恋型的表现。
而随后的Bischof-Khler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依恋与移情的关系。结果证明,大部分非安全依恋的儿童未能表现出移情反应,而那些做出移情反应的儿童往往是那些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与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相比,前者的移情反应水平要高。
Joireman等人考察了成人依恋与移情之间的关系。他们采用Collins和Read的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和Davis的人际关系指数(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对13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中的亲密感和信任与移情中的移情关心和观点采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⑥。
(三)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项研究采用四种条件:榜样乐善好施、非常自私、口头上富有爱心行动却没有、行动上富有爱心口头上却没有,以考察榜样的不同言行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管榜样的口头表现如何,只要他行为上乐善好施,慷慨助人,儿童长大以后的利他水平就较高;只要榜样在行为上自私小气,拒绝提供帮助,儿童长大以后的利他水平就低。换句话说,能对儿童利他行为产生影响因素的是父母的行为而非说教。由此可见,成人在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时候,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做表率是非常重要的。
(四)性别
回顾以往的研究历史,我们发现关于性别对移情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其实并不一致:有的研究表明,性别与移情无关;而同样有研究结果显示,在他人不幸的情绪反应层面,移情反应中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在人们的朴素观念中,女孩通常比男孩更喜欢帮助别人,更喜欢表达关怀与慷慨,但研究表明,婴儿的利他倾向并没有性别差异;虽然女孩确实比男孩更多地表现出同情或担忧的面部表情,但在说出同情经验、安抚他人的意愿和分享方面,男女之间也没有性别差异;在某些方面,男孩甚至比女孩更乐于助人,如积极的援助行为等。
Darrick & Farringto(2006)对363名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女生在认知移情和情感移情两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以看出,不同的性别在移情方面是有差异的⑦。
三、结语
综观国内外对移情的研究,可知国外心理学家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纵观现有的实证研究过程,无论是研究人格因素、依恋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因素,还是研究性别因素、遗传因素、同伴影响因素等方面,其研究对象大多都是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作为被试出现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第二,移情可能不光受到某一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它更可能会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所以我们在研究影响移情因素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综合考虑个体内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进而形成一个多维度的整合模式研究,以探讨各种因素对移情直接或者间接的施加外力作用,从中找出影响移情相对重要的因素。
注释:
①转引自J.G.赫尔德:喀里贡[M],126.
②转引自Tichener,A textbook of psychology.New York:Macmillan,1924,447.
③转引自Eisenberg, N.,& Okun,M.A.The relations of disposi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ity to elders’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 and affect while volunteer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6,64,157-183.
④转引自Victoria Del Barrio,Anton Aluja &Luis F.Garcia.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 a sample of Spanish adolesc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4,32(7):677-682.
⑤转引自Victoria Del Barrio,Anton Aluja &Luis F.Garcia.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 a sample of Spanish adolescent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4,32(7):677-682.
⑥转引自Joireman,Jeffrey A.,Needham,Tami Lynn,Cummings,Amy- Lynn.Relationships between Dimensions of Attachment and Empathy.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1,3(3):63-80
⑦转引自Darrick Jolliffe,David P.Farrington.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Basic Empathy cale.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6,29:589-611.
参考文献:
[1]王景英,盖笑松.小学生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2]常宇秋,岑国祯.6~10岁儿童道德移情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发现,考试分数的高遗传性可能反映了很多受基因影响的特征,例如人格特性、行为问题和自信心,而不仅仅是智力。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孩子在考试分数较差时,父母就不应该只是指责,怪孩子不努力,小心孩子生气了会反过来怪父母给的基因不好。
基因是否决定成绩
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调查了13306对年龄为16岁的双胞胎,他们属于医学研究委员会资助的英国双胞胎早期发展研究(TEDS)的一部分。
调查过程将83个量程压缩成9个领域:智力、自信心(某人对自己学术能力的信心)、人格、健康、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幸福、父母的行为问题以及儿童的行为问题。
研究人员发现,同卵双胞胎100%的基因都相同,而异卵双胞胎则共享50%的基因,且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此,如果整体来说在同一特定特征方面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相似,那么两组之间的差异是源于基因,而非环境。
无独有偶,去年12月,也有一项研究曾经得到过类似结论。英国科学家一共调查了11000多名学生,发现在英语、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必修科目中,基因决定学生成绩差异的58%,占据主要决定作用。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IoPPN)的伊娃・克拉波尔表示:“之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教育成就是可以遗传的。在这项研究里,我们希望查明背后的原因。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成就的遗传性远不仅体现在智力――它是很多特征结合的结果,而这些特征的遗传程度各不相同。”
成绩好坏影响因素众多
如果看到这篇论文就认为先天决定学习成绩,那么恐怕有些片面。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陈劲松表示:“这项研究的确很有意义,不过结果不宜过度解读,社会和行为研究都跟当地当时密切相关,像作者所暗示,不同社会背景下很可能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的确,还有不少研究都证明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今年8月,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经济绩效中心的研究发现,那些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取决于运气的母亲,她们的孩子16年后在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中成绩明显更好。
这项研究追踪了一项关键人格特质“心理控制源”的形成,心理控制源是人们对影响自己人生的能力的主观认识。心理学家称能根据心理控制源量表对人们进行分类:极端内部归因者认为自己能完全掌控人生,极端外部归因者认为人生完全取决于命运,多数人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研究表明,拥有强烈内部心理控制源的人往往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生活方式更健康。而英国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有规律的锻炼能提高青少年的在校成绩,尤其有助于女生学习成绩提高。
研究结果称,11岁的男孩每天每次锻炼17分钟就能提高分数,16岁的女孩则需每天每次锻炼12分钟,女孩在科学课上的成绩提升尤为显著。但是体育锻炼是如何带来成绩提升的,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后天努力依然重要
研究人员认为,遗传性并不意味着一切一成不变,它仅仅意味着儿童在喜欢学习和学习的容易程度方面存在差异,而这其中很多差异是受到基因的影响。
可遗传性是一种人口统计,它并不会从个人层面上提供任何信息,只是从平均意义上来说,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一个特定人群里儿童之间的差异归结于基因差别的程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IoPPN的发展心理学家凯里・利姆菲尔德表示:“基因差别会影响教育成就的这一发现并没有伴随任何政策含义,因为政策取决于价值和知识。然而,我们的发现支持了另一观点,即更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可能比一体适用的方法更有效。教育成就具有可遗传性的发现并不意味着老师、家长或者学校不重要。教育不仅仅被动地影响儿童;儿童在选择、修改和创造自身环境时是积极的参与者――而其中很多与他们的基因倾向相关,这在遗传学里被称为遗传型-环境相关。”
论文摘要:近20多年以来,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中最热门、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从儿童心理理论的角度,对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1.3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9.
关键词:愤青高中生;原因;思想政治课;疏导;封堵
当代中国愤青会出现在各种公共事件中,他们评论或参与该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愤青亦可以发动或引导某一公共活动。一方面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另一方面愤青日趋低龄化使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重要。思想政治课的实质是德育课程,如何正确看待、认识和引导愤青的思想和行为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可回避的问题,此论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中国式愤青产生的原因
中国高中生中的愤青是如何产生的呢?就中国现今发展状态而言,愤青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一是经济崛起,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人因现代科技产业的发展而拥有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在保证物质基础的前提下,中国青年一代愈加重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问题,并且勇于发表言论和开展活动。
二是历史原因。一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的特点是屈辱性,是中国和多个国家的战争史,所以中国当代的年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历史观都会受其影响;二是中国自建国以来不断地在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摸索,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有挫折,譬如;三是中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问题引发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具有多样性。
三是自身原因。绝大多数的“愤青”高中生仅能表达自己强烈的观点,然而受自身知识文化水平、智力能力发展水平、综合素质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使其很难能够找到充分有力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甚至未经过鉴别就全盘接受非正常渠道获取的被中国官方封锁或刻意淡化的信息,这种情况使得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走向极端化。
二、正确引导“愤青”高中生的目的
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就具有有导向,主要包括目标导向、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4]。因此,需要引导高中生正确认识愤青这一问题。首先,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要引导高中生学会做人、遵守社会公德、热爱他人与社会、具有完美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等为目标。[5]其次,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高中生面临的大多数问题不再是一元性问题,而大多是多元性问题。高中生应该学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不同角度正确认识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此外,培养高中生鉴别真善美的能力。教育不仅仅是指智育,还包括德育、体育、美育等,要通过教育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品德和审美情趣。[6]高中生受到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的限制,不易认知他们未曾接触过的事物。教师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辨别真伪言论的方法,提高高中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高中政治课疏导“愤青”的方法
当“愤青”高中生出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并且质疑政治教学内容时,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如何疏导?
第一,教师应正确评价“愤青”行为。将愤青神化或是妖魔化均不利于高中生对愤青的思想、行为产生正确的认识,这对于极有可能成为愤青的高中生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愤青”具有较为彻底的批判精神与极强的创造力,有助于开展自我批评和反省与创新的发展,因此“愤青”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现在的愤青有发展成为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的趋势,例如表达不满情绪时毁坏公私财物,辱骂同胞以及暴力冲突等现象趋于普遍化,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却给国家带了一定的负担。第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可以准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能够在不扭曲事实的前提下客观公正地认识事物,不易对问题产生偏颇、扭曲甚至极端的看法或做法。第三,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辩证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逐渐形成并且成熟的一种能力,对于某一事物可以有独立的判断和认识;辩证的批判性思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既要学会“破”也要学会“立”。
面对愤青,尤其是高中生中的愤青,不可一味地遏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应当以疏导的方法为主,武断暴力地教育则可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而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思维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更加愿意积极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1]齐建芳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胡金平主编:《中外教育史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R.M利伯特等著,刘范等译:《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6]王建光《义愤:从一种群体心态到话语力量的转变――对当代中国愤青的一种文化解读》,《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01期。
[7]山小琪,郭展新《新世纪“愤青”与青年的爱国主义》,《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1期。
[8]余琼《“愤青”离爱国主义有多远》,《理论界》2007年01期。
[9]谢玲玲《高中政治课应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学科教育》2003年01期。
[10]王佳《浅谈高中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提升》,《理论界》2011年09期。
注释:
①王建光,《义愤:从一种群体心态到话语力量的转变――对当代中国愤青的一种文化解读》,《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01期
②山小琪,郭展新《新世纪“愤青”与青年的爱国主义》,《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1期
③余琼《“愤青”离爱国主义有多远》《理论界》2007年01期
④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