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儿童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08 18:26: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文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儿童文学论文

第1篇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1.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儿童文学理念

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全新的文学理念,需要跟目前的儿童教育以及儿童的观念相结合。教师需要掌握跟儿童教育以及儿童的观念相匹配的儿童精神需求以及儿童审美的实际需要,并且以此为基础,充分分析儿童在不同的生理、心理年龄条件下的内心世界。例如可以举行一系列活动,将学生们的具体表现详细地记录下来。教师可以设计多元的美术活动方案,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以及掌握美。例如: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美术活动“脸谱变变变”,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相应的京剧脸谱图片,其次是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掌握和收集京剧的传说、人文故事、音乐、历史传承及流派变化等,通过多种经验的积累和相互补充,使自己的文化知识得以丰富。儿童年龄较小,接触范围不广,其基础知识准备不足,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跟儿童一起参与图片、故事、音乐的收集等,让幼儿对京剧脸谱有初步的知识积累,借此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以及掌握美。

2.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

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进一步改善儿童文学教学水平。想要实现儿童文学的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就需要不断阅读国内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将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视野扩宽,提升感悟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例如:选取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的《童话大王》《皮皮鲁》等。又或者是选取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再见了,我的星星》等。

(二)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教师需要充分分析儿童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儿童的情趣。掌握儿童的情趣方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儿童的思维角度为基础,不断发掘儿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情趣点。以这个情趣点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捞月亮》《小猴子下山》《小狐狸卖空气》的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抓住教学的趣味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使小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到课文诵读的乐趣。

二、结语

第2篇

游戏性,指儿童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是一种想象游戏的过程。人类文化学家胡伊青加提出:“人:游戏者”,在他看来游戏是人类本身存在的方式。在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游戏既是儿童存在的一种方式,也是生命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精神需求,正如福禄贝尔所说的,儿童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的发生是起于儿童的内部发生的纯真的精神产物。儿童文学是文本的游戏,是想象的游戏。从创作者层面来说,创作者的儿童文学创作基于是游戏的冲动,儿童文学作品是游戏的载体,作家是游戏的创作者,也是游戏传播者。从接受者层面来说,儿童是游戏的参与者,是游戏的最终完成者。因此儿童文学是游戏传播者(成人)与游戏参与者(儿童)共同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没有儿童的阅读,它只是游戏的载体,只有通过儿童通过阅读才最终完成游戏。因此,儿童文学阅读是一种解码游戏,也是儿童自我实现的想象游戏。儿童文学作品(文本)是游戏的载体,它承载着创作者的文学理想,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的心灵产生碰撞、交流;儿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是自愿的、自主的,甚至是自发的;阅读时儿童全身心的投入;儿童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实质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想象游戏过程,儿童文学作品(文本)的留白留给儿童想象的空间,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或获得剩余精力的释放,或解除疲劳恢复精力,或在想象中发泄各种烦恼,从而获得心理需要和精神的愉悦,即在这想象过程中幻想、创造,获得游戏的满足。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儿童文学阅读是儿童自我实现的精神游戏。儿童文学阅读实质是文学的审美活动,这就意味着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实质存在着一种游戏审美倾向,这种游戏审美倾向侧重于感性,是超功利性的。据李学斌研究儿童文学存在着游戏精神,作家有意识地在创作中渗透并融入了对游戏精神的追求,儿童文学游戏精神着至少存在着有十五种表现形态,七种衍生变异的表现形态。儿童文学的幻想特征也符合儿童阅读过程想象的游戏,儿童的想象可以文本纵横恣肆;游戏是愉快的,所儿童审美倾向又有着愉悦性的特点。

二、生活性

儿童文学是儿童生命形态的表现。儿童文学表现的自我意识、自我发现、幻想、体验等与儿童的生命形态相近,这种相近的生命形态吸引着儿童。现实的世界,儿童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生活上受到成人的指导和限制,而阅读儿童文学是自在、自由、自为的行为,儿童文学作品的丰富多样性生活,给予儿童情感寄托、宣泄场所。儿童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或想象、或模拟生活,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象体验与人的交往,在想象中体验失败与成功、痛苦与欢乐、生与死、聚与散等等情感。如读《男生贾里》或《女生贾梅》儿童读者与主人公一起上学,一起成长;如读《木偶奇遇记》儿童读者通过木偶的故事体验到诚实与勇敢、善良与真诚的品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如读《七个葫芦娃》儿童体验到团结一致才是打败邪恶的力量。儿童文学描写、叙述的是儿童的本真和自我,儿童文学本身就是儿童生活的生命形态的体现。在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儿童生活的形态。有的作品叙写的是儿童原生态生活,如《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窗边的小豆豆》等作品叙述描写的都与典型现实儿童生活,儿童可以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些作品拟人化了,虽然写的是动物或者植物,但其实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如《木偶奇遇记》。有的作品叙写是拟人化世界,但里面的动物情感与儿童情感相似相通,如《骑鹅旅行记》。有的叙写的是虚幻的世界,这虚幻的世界其实却是以真实世界为蓝本的,如《葫芦娃》葫芦娃与蛇精、蝎子精的争斗,正是表现真实世界善与恶的斗争。

三、倾向性

儿童阅读存在着倾向性,它主要包括本真倾向性、超真倾向性。本真倾向这是一种低层次阅读倾向,是娱乐放松的追求,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流于庸俗的阅读。如许多小学生在课外阅读《爆笑校园》、《偷星九月天》,儿童在阅读的过程获得只是心理放松、愉悦,而精神上未得到引导和提升。商品经济催生了书籍的商业化,创作的商业化,创作家创作出现了追求不同层次作品,低层次的作品趋于通俗、甚至庸俗化,迎合了本真阅读倾向;高层次的作品表现着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它寄寓着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它契合人类阅读的理想追求。儿童文学作品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儿童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儿童生命有价值的存在浸染着儿童,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类精神追求促使儿童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阅读。不仅如此,社会的主流引导也促使儿童阅读朝着这方面发展,虽然儿童思维辨别力还不成熟到能够自觉追求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表现在儿童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热爱,儿童文学优秀作品正因为儿童喜爱与追捧成为经典,因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长盛不衰。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皮皮鲁外传》、《女巫》、《窗边的小豆豆》等等。儿童阅读倾向性除了本真、超真倾向性,还存在着性别倾向性。据调查,不同性别的儿童阅读儿童文学存在差异性。目前儿童文学作家也注意了儿童阅读心理倾向性,有的作家专门为不同性别的儿童创作作品。如某作家。如女孩子喜欢阅读一些《爱丽斯梦游仙境》、《白雪公主》、《灰姑娘》等作品,男孩子喜欢阅读《皮皮鲁外传》、《水浒传》、《小侦探柯南》等作品,当然这种阅读性别倾向性并是绝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性别阅读倾向性在共同的阅读环境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阅读态度趋向一致。

四、模糊性

第3篇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堂重要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教材内容中,儿童文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容量也非常多,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据教育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新课改之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已经占据教材内容的六成,相对以往的教材内容有了大幅上升。由此,我们发现,儿童文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其发挥的作用更是无法预估。打开当今小学语文教材,《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等传统优秀文学作品仍然保留其中,当然也增加许多新的优秀文学作品。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同时还具备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文学作品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亲情,真诚、感恩等多方面的教育,同时也可以理解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等不健康的心态,能够自觉地远离不健康的东西。所以,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同时还将丰富的做人道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语文课堂更加充满教育意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并不断提高审美意识。

2、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语文教学和文学作品天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是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学生广泛涉猎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扩展视野,还可以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读写能力。近几年,文化领域有大量不健康文化侵入,加上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对孩子的关心,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这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断下降,同时,学生的课外生活被一些不健康的垃圾文化占领,这就更加不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同时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开展的基础,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没能打好扎实的基础,这对今后的学习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适时推荐适宜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进而领悟深刻的人生道理,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儿童文学可以辅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不仅具有一般的教育功能,还具备审美教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审美观,但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容量很少,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但儿童文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儿童文学主要通过文学艺术来打动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知与感性的体验,进而受到教育和熏陶。儿童文学作品树立了无数的英雄少年形象,在少年儿童的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对青少年儿童性格的培养及今后的人生发展都起到极为深刻的影响。此外,儿童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具有多元化的审美特征,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图像为孩子们在文字领域中营造一个充满文学气息和艺术美的环境,让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能体会到生活乐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如何实现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1、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现代的儿童文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动和文化发展的前沿及现代化的儿童文学观念,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特点不断深化发展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教师要对那些能够满足儿童心灵和精神的儿童文学题材进行全面地了解,能够站在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必须明确三点。第一,儿童读者是精神独立的个体,需要有独特的精神需求及审美续期,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教育能力,认知能力三者相结合的儿童文学素养。第二,儿童文学是文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需要采用文学艺术语言进行表达,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第三,儿童文学主要针对儿童,在文学体系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必须以这些特殊性为主要依据和标准,培养自身能够适应儿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动作表达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儿童文学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对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及感悟能力。小学语文对儿童形成正确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广泛涉猎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从作品中不断汲取营养,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各种儿童文学作品,不能完全根据个人喜好在题材阅读上发生偏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养成儿童健康的价值观,同样可以拓宽教师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提高教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在大量阅读作品之后,才能够深入儿童内心,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这更加有利于实现教师同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2、深入了解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和文学特征,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者是艺术性。和相比较来说,儿童文学作品更多的是提到真善美,强调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其独特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单纯的思想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把握住儿童的兴趣、抓住儿童文学美学特征的本质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兴趣。儿童情趣总是微妙地渗透在文学作品当中,主要通过儿童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表现出来,教师需要利用好这些内容对儿童进行知识和美学的引导和灌输。例如,《白雪公主》的故事有非常漂亮的插图和优美的文字,不仅视觉上向学生传递了美的特征,故事语言也极尽完美,让读者欣赏完作品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此外,故事本身就传递着一种真爱、善良、友谊的真谛,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体会到真善美,沐浴着美的阳光,沉浸在爱的世界。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儿童文学文体系统的构成及分类情况。由于儿童文学文体形式独特,其划分也更加细致,有儿歌、儿诗、童话、儿童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儿童科学等多种体裁形式。教师应该了解这些文体形成的内外部因素,恰当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其次,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儿童文学的各种体裁在形式、语言、风格特征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如儿童文学的儿歌、诗歌与的诗歌类似,都讲究语言的音乐美,但儿歌和儿诗对语言的音乐美的要求更高。同时,在儿童文学文体系统内部,二者也有明显区别:从侧重点上看,儿歌侧重于“歌”,儿诗侧重于“诗”。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凸显各种文体的特色,以实现个性鲜明的文学引导。

3、保持童心的重要性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儿童文学;民族儿童;民族文学;民族文化;文学创作

2008年,是个发生了许多大事件的年头,但民族儿童文学创作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改变,它依然处于一种重要而不显要的状况中。不过,作为民族文学中一个敏锐、多样,又富于童情童趣的部分,它也有自己的新的优势,那就是顺应儿童的审美心理,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的层面进入当下更宽广的民族儿童天地;或采取民族儿童渴望了解的革命 历史 题材、大人们的童年题材,历史地 艺术 地展现时代的进步、表现民族的精神、呈现人生的内涵;或深人新一代民族儿童的思想情感,走进他们天真而又不再单纯的心灵世界。这一年,民族儿童小说依然是民族儿童文学中的主要方面。但好作品不多。可以翘起大拇指来说道的,也就是蒙古族青年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物小说《狐狗》、《狼獾河》、《犴》,回族青年作家于怀岸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祖上的战利品》,以及蒙古族女作家韩静慧写的一系列关于当下儿童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种种纠葛和绵绵情意的作品等有数的几篇。当然,所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也都在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上提供了新的启示意义。

首先,民族作家们充分利用自己独有的本民族生活积淀,开掘埋藏其中的历史的、文化的意义,揭示包涵其间的民族的、地域的意蕴,使题材优势发挥到极致,使语言特色渲染出韵味,从而使儿童文学民族性呈现得多姿多彩、丰富丰厚…。

以黑龙江省蒙古族青年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创作最具代表性。黑鹤的童年是在草原上度过的。他在去年“六·一”前接受《

第5篇

(一)创设舞台表演机会

琴房是封闭的环境,没有干扰、没有交流,除了自己、父母和老师外没有别的听众,儿童感受不到表演的兴奋,更体会不到临场的忐忑。从关起门来弹,到走出去,这一步对于孩子的音乐未来是非常关键的。不管是面对什么年龄段的琴童,钢琴教师都要积极创设表演机会,使孩子尽早登上艺术舞台,使他们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并能得心应手地在公开场合中演奏,将乐曲的思想感情既符合原作的精神,又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起初,教师可要求家长举办家庭音乐会,让孩子先弹给同学、亲朋好友听,再扩大到关系较密切的琴童家庭之间,逐渐锻炼儿童的适应能力。正式舞台上的音乐会规模可大可小,但观众要越多越好。演奏形式最好包括独奏、重奏(四手联弹、双钢琴)。只要教师和家长的态度、方法得当,儿童对舞台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会越来越强。对于天生胆小、心理素质较差的儿童,教师要多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在正式演出之前,教师一定要带领儿童反复走台,熟悉舞台气氛,习惯包括音响、灯光、舞台等在内的环境,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怯场。

(二)阶段性总结

要为儿童多创造有充分准备的演出机会,不搞突然袭击,最好留存音频、视频资料,同时要善于在演出之后对每个孩子做出阶段性总结。要牢记多表扬多鼓励、演奏刚结束不批评的原则,结合视、音频资料,对其坐姿、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触键与音色、踏板、作品完整性与音乐表现都要反复回味。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每个孩子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

二、举办音乐基础知识讲座

作为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家长,必须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但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数。要让家长在陪练过程中明确孩子弹奏正确与否,定期举办音乐常识的讲座很有必要。家长要掌握基本乐理知识,速度、力度、表情等常用音乐术语以及基本弹奏方法;了解奏鸣曲、进行曲、小步舞曲、圆舞曲等曲体结构;掌握学习钢琴的要领与决窍。通过学习,提高家长的音乐素质,促进儿童钢琴教学顺利开展。

三、开展琴童家长交流会

钢琴教师应适时搭建平台,加强琴童之间、琴童家长之间的交流。以座谈会、沙龙的形式,鼓励家长畅所欲言,提出教育孩子学琴的困惑,分享成功家长的育儿经验,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切磋后得出的教育理念使许多家长受益匪浅。另外,建议家长多看一些儿童钢琴教学辅导方法之类的书籍,如:《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琴趣满屋》《琴童妈妈的金钥匙》等。

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第6篇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复苏阶段

1966—1976年,我国的“”使国民经济几乎瘫痪,国家遭受严重灾难,人民受到巨大创伤,教育领域也成为“重灾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几近瘫痪,学前教育毁坏严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更是畸形发展。十年间,学前教育方针被歪曲,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被批判。音乐、美术、文学成为政治教育的工具,造反歌舞、样板戏成为幼儿园的全部教学内容。孩子们得不到完善的教育,失去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政治倾向和成人化倾向严重,全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整个幼教管理体制被破坏的体无完肤,艺术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全面被叫停,致使大量师资流失,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接近崩溃边缘。改革开放初期,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挖掘整理我国早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著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使儿童艺术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得以恢复,各项研究工作也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党的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同时也唤醒了儿童艺术教育事业。有少数专家学者开始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进行专项理论研究,并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摸索建构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探索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上,大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幼儿园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非常有益,同时能带动其他科目的教学。这一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将美术与音乐教育采用分科教学模式,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宽泛,有唱歌、游戏、舞蹈律动、欣赏、及演奏打击乐器等,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原因,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唱歌课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的实际教学中,艺术教育只是为智育作陪衬,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与美术课程二者独立教学,其他科目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更是毫无联系,教学组织形式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为主,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脚步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从阶级斗争过渡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经济迅速恢复带动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素质教育的概念适时被提出并在全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艺术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得到高度推崇,忽视了对儿童的权利和主体地位的尊重,当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中此类问题也普遍存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教育信息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对儿童权利以及儿童的主体地位日益关注。1990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这标志着我国儿童权利保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后,我国又相继出台了《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一系列文件纲要的出台都充分保证了儿童的权力,肯定了“以儿童为本”理念的正确性。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还是显露出了一些变革的迹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可喜变化,为其顺利过渡积蓄了力量,打好了基础。

3.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全面探索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飞快,尤其是网络使人们社会交往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这种形势下的学校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扩展到整个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过程中。众多儿童教育工作者开始从多角度对儿童艺术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生态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都被借鉴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中来,日益走向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美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自此,美育真正摆脱了从属于智育的附属地位。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分析

1.开阔视野,启发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

学前儿童利用感觉器官感受客体的存在,从而引起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产生审美心理的反映,被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感知,虽然他们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但是一般感知更加直观,实用,而审美感知则更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真实感受。譬如当儿童看到一棵盛开桃花的树时,一般的感知会告诉儿童它是一棵桃树,并盛开着花朵,而审美感知则会触动更深的情感,可以在怒放的桃花的姣好姿态中感觉到幸福,希望等。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最主要的不是让他们对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认知,把握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才是关键所在。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限制,所以在引导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表现性进行把握时肯定会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画面,与音乐的配合,视觉与听觉、触觉等的感官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儿童的视野就会被打开,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

2.调动想象,激发学前儿童的艺术联想

学前儿童在欣赏音乐和绘画作品时都能产生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受到感染而展开的想象被称为再造性想象,譬如在观赏桂林山水或泰山“十八盘”时,能从中联想到各种熟知的事物的形象。一切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要学前儿童的审美想象力作为基础,孩子们通过客体刺激感官,从而激发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和体验,继而协调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使审美空间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审美想象的过程也一并完成,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审美想象能力的发展。

3.触动心灵,丰富学前儿童的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的体验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审美活动的动力。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可以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在创作中又是灵感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它具有特殊的地位,连接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使他们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譬如: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浩如烟海的优秀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可以掺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内心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情感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到,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为了使他们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从整体上把握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从而引导学前儿童更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4.深化感受,提高学前儿童审美理解力

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事件、情感区分开来,并对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完全理解是审美理解旨归所在。在审美活动中,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审美活动完整进行,审美活动不能缺少审美理解这一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单纯、未经世事,右脑功能占优势,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发现、想象、理解所遇到的人和事。因此,为了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艺术作品,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引导方法必须要恰当。

5.协调沟通,塑造完满型人格

艺术审美是情感的的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是学前儿童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艺术与德智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得到完美结合,获得审美教育的自动调节,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第7篇

(一)情感问题留守儿童大都和祖辈住在一起。由于监护祖辈与孩子年龄差距大存在代沟,自身又担负大量繁杂的劳务,孩子出现情感方面的问题很难找到倾诉的对象。从表中可见主动打电话帮父母联系的儿童仅占不到38%,他们又很少与在外的父母联系,所以留守儿童存在较为严重的情感教育问题。因缺少关怀、倾诉,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导致他们感情比较冷漠,甚至孤僻、偏激。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内向、自卑、不善交流等共性问题。

(二)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影响及各种娱乐场所的增多,尤其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不少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大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据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处在中等以下位置。

(三)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祖辈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对孩子纵容溺爱,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道德和精神上约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的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农村留守儿童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人能管得了的问题儿童。祖辈年纪大,还要种地务农,不懂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寄居在亲戚朋友家的,主人不便对孩子进行教育;寄宿在学校的由于缺少监护人,更是忘乎所以;至于与单亲生活在一起的虽然情况稍好一些,但是仍然存在有诸多问题。

二、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突出问题的成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质上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表现。外出务工农民由于工作稳定性不高,收入又比较低,加之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城市昂贵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等已成为农民工难以逾越的鸿沟。经济、环境、家庭和学校因素等成为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我县地处偏僻,经济落后。近年来随着学生的逐步减少,学校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应付日常开支捉襟见肘,不同程度地制约教育软硬件条件的改善。寄宿条件较差,生活教师不全,班主任负担较重,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思想教育。

(二)环境因素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吃喝享乐”、“金钱万能”等不良习气已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对于自制力弱、内空虚寂寞、学习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来说,网吧、游戏厅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与去处,有的沉溺其间不能自拔,随之逃学、厌学、撒谎、偷摸等行为就慢慢形成。

(三)家庭因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平时对子女疏于管教、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隔代监护中祖辈文化程度偏低,教育观念方式陈旧,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多于理智,祖辈们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育孩子,教育存在缺陷。

(四)学校因素农村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年龄层次不明、针对性不强的现象,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存在盲目性和“一刀切”的问题。如老师不能及时向家长了解真实情况,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照顾不周、缺乏必要的生活关爱和指导,乡镇学校缺乏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在学校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等。

第8篇

(一)儿童生理特征:体质弱、声带稚嫩、呼吸浅。

儿童的年龄范围在国际社会存在一定争议,不同的国家不同国情下有着不同的标准。欧洲大部分国家将儿童的范围划定于16周岁以下,非洲许多国家则划定于12周岁以下。对于此,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就我国而言,古代婴儿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尽管儿童的年龄划分存在争议,但我国社会普遍公认的儿童范畴为0-12岁。因为在我国,儿童阶段正处于幼儿和小学教育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机体各项机能不健全的阶段,也是机体各方面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声乐学习重要的器官——声带、喉头、胸腔等都处在发育之中,适度开发有益,开发过度就会对儿童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从发声来讲,这一阶段儿童体质弱,气息不稳,声带稚嫩,难以进行长节拍、长跨度的声乐练习。如果训练量过大,则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具体而言,4-6岁的儿童,多用头腔共鸣,声音响亮、稚嫩。可以说,4-6岁的儿童声音“奶声奶气”,好听但不动听,响亮但不嘹亮,婉转但不优美。这个时期的声音如果加以引导会为以后的声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7-12岁儿童,声带有了一定的发展,大部分孩子进入变声期,对声乐有了一定的掌控力和辨别力,虽然气息不稳,节拍和乐感不固定,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解力。从生理的角度而言,7周岁之后是儿童学习声乐的最佳年龄段,过早则对儿童身体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幼儿时期的孩子如果家长执意培养其声乐能力,教师可从音乐兴趣角度入手,培养其乐感,至于演唱则不必下太大的精力。

(二)儿童心理特征:控制力差、想象力丰富、兴趣不定型。

从心理角度而言,6-12岁的儿童是心理发展塑造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和掌握儿童的心理规律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反之则会对儿童造成不可逆转的心理伤害。具体而言,首先控制力差。处于变声期的儿童,由于发声持久性差,所以容易产生疲劳感,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特征,而是反复要求学生进行训练的话,则容易造成儿童的逆反心理,使儿童产生厌学的情绪。另外,声乐理论教学相对枯燥,这种教学会降低儿童声乐学习的注意力,尤其是反复的发声、练气会让儿童觉得难以忍受,从而注意力转向周围的事物,进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这就容易发生儿童半途而废的情况和音准与节奏不准确的情况。其次,儿童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在能够很快模仿出施教者的声音表情,但是准确度却不尽人意。声乐教学中理论性的内容是儿童最需要了解而又最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解释和灌输,很多声乐老师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三,儿童的兴趣成不定型性,这一点表现在其行为上就是今天对弹琴感兴趣,明天对唱歌感兴趣,后天可能就是对画画感兴趣了。这种兴趣的不定型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当前儿童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当前社会中针对儿童声乐教学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对儿童声乐质量要求过高。

声乐教学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很多声乐教师具备相当优秀的音乐素养,但是在对儿童教学方面却有所欠缺。不同于成人,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使其不能与成人教学相同对待。当前社会上开设的儿童声乐教学所聘请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是高校声乐的在职教师,他们平日里习惯于面对已是成人的大学生,在对待儿童声乐的问题上,一时间难以转变思维和态度。他们往往对儿童有很高的要求,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强度也很高,同时作为儿童的家长也常常急于见到成果,故而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现象出现,使得很多儿童对声乐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不再对音乐感兴趣。

(二)缺少儿童心理、生理知识的了解。

在儿童初级阶段,唱歌时出现音准把握不好,节奏不稳的情况很正常。但一些教师不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看到音准不够完美的儿童就认为其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天赋,从而导致一些人才的埋没。其实在儿童阶段,声乐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并非唱,而是练耳,只有听准了音乐才能唱准。教师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跑调儿,也要正确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时,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引导其兴趣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三)过分强调呼吸练习。

虽然呼吸练习是声乐教学的基础。但是最初接触声乐的儿童,根本就不了解声乐是怎么回事儿,更不知道所谓歌唱呼吸是怎么回事儿,让其体会胸腔的发声与共鸣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儿童声乐教学时,呼吸练习虽然要进行,但并非最主要的进行内容。让学生体会身体的感觉,了解音乐的发生机理和演唱时身体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基础。

三、儿童声乐教学的建议

儿童声乐教学,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要科学的安排时间和节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一)科学的安排声乐教学进度。

生长发育贯穿在儿童的整个阶段,胸腔的扩大、声带的生长甚至变音期的过程,都是儿童声乐教学者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每一个阶段儿童都有不同的特点,声乐教学者要针对这些特点科学的安排教学进度,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前期的声乐教学中要把“视唱练耳”放在首位,先让儿童解决识谱、音准、节拍、节奏感的问题。可以从一些简单的音阶开始,然后在训练中逐渐增加难度,切记务必要让孩子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新鲜感,从而获得更多的乐趣。

(二)根据儿童身体不同发育时期有针对性的训练童声。

如果儿童形成了不规范的发声习惯就会失去童声那种甜美、空旷,反而让人感觉尖利、刺耳。笔者认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气息和共鸣腔体的运用训练,儿童的音色不但保持其纯真和空旷,还会增加轻灵和悠远的优美的音色。一千颗树有一千颗树的样子,一千个儿童也有一千个儿童的声音。声乐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发展儿童声音的个性,并把这种个性加以强化。比如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中被称为“天籁之音”而感动全场的少年乌达木,一曲《梦中的额吉》就是童声强化后最好的代表。当前国际儿童声乐教育家们大多提倡儿童用带有头腔共鸣的假声来唱歌,从而保护孩子们的嗓音,进而为将来的艺术成长铺平道路。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声乐训练时机和强度。

孩子们的声带发育不完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受伤,所以在训练的过程要很准确的控制当天的训练的强度。声带在较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会有轻微充血的现象,这一点即使是再科学的演唱方法也无法避免的,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声带充血的状况就必须马上停止训练,让声带得到休息、恢复,从而避免充血严重导致不可逆的损伤。选择教学曲目时,歌曲难度要有梯度,尽量在儿童音域范围选择训练歌曲,避免儿童挤压喉头习惯的形成。声乐教师要对每一个进行声乐学习的孩子真实有效的评价实际学习和身体情况,尤其是针对那些非专业学生的儿童,应该放弃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采用有吸引力的容易激发儿童兴趣的教学方法。

(四)培养和引导孩子喜欢唱歌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