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有机废气治理

有机废气治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01 03:22: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有机废气治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有机废气治理

第1篇

关键词:有机废气;净化治理;回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il, chemical and other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ill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exhaust gas, enterprise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waste gas purification and recycling work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words: organic waste gas; purification treatment; recovery

在当代社会中,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多危害。虽然我国在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有机废气进行科学回收利用。

1 有机废气治理与回收的必要性

在当代社会中,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石油、化工、涂料等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产生并挥发出有机废气,此类废气中主要含有:酮类、烃类、醇类、醛类等对人体健康及环境质量会造成危害的物质,对有机废气进行科学的回收、治理及利用将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 强化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与回收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有机废气的治理,主要是利用多种技术措施,采取多种方式,尽可能地的将有机溶剂的用量与石油的损耗减少,亦或是通过回收、净化等措施实现对有机废气产排量的控制。但是有机废气的污染源较为广泛,为了将石油的损耗降到最低,将有机溶剂的用量减少,从而达到降低有机废气产排量及产排浓度的目的,就需要采取并强化回收、净化等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只有加强了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与回收,才能有效地将相关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降低,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

3 有机废气治理的措施

在有机废气的治理过程中,主要分为回收与消除。其中,回收治理法是一种物理方法,可逆,在相应的压力条件与温度条件下,采用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分离出并回收,以达到废气净化的目的;消除治理法主要包括有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常见有:催化燃烧法、生物净化法及电化学氧化法,通过采取微生物、催化剂、光物质等促进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效转化,将其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及其它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物质[1]。以下对有机废气的几种常见治理措施进行论述:

3.1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主要为粉末状或颗粒状,通常情况下,活性炭对苯系物等大分子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吸附净化效果显著,但是对如甲醛等小分子物质吸附净化性能较弱,故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前需对其进行特殊加工处理,改性后的活性炭会生成效应的微孔结构,提高吸附容量,以便充分发挥净化有机废气的作用。活性炭的吸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吸附净化、热脱再生,其中,吸附净化利用加工后活性炭的多孔性将有机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组分进行吸附,从而实现有机废气的净化工作;当活性炭吸附到一定程度后,吸附能力降低并逐渐饱和,此时需要采取通入热蒸汽等方法加热再生,脱出被吸附的有机物质并回收,以便恢复活性炭吸附能力实现循环使用,该操作即为热脱再生。根据实际生产环节中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活性炭吸附法较为成熟,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广泛运用于较多领域,能够有效治理有机废气。

3.2 冷凝法

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及压力下,会显示不同的饱和度。通过提高系统压力或降低系统温度的方式,可使处于气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冷凝,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冷凝法具有较多操作环节,在有机废气净化作业中,企业常常将该法运用于风量较小、温度较低、净化浓度较高的环境中。

3.3 膜分离法

有机废气中不同组分在透过聚合物复合膜时的速度因气体自身性质和膜的特点有所差异,膜分离技术即利用气体内不同的组分在透膜时的渗透能力不同并结合空气透膜能力与有机蒸汽能力之间的差别来分离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其它组分。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可对氯化有机物、酮、酯及部分烷烃等实现较高的分离回收率。采用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的简便性,且较高效、操作弹性较大、便于控制,可广泛用于诸多领域,同时还可对废气中的有机物回收,一定程度提高经济效益[3]。

3.4 催化燃烧法

采用燃烧法,能够对有机废气中大部分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在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有机废气分解时自身产生的热量以促进该反应持续完全进行。催化燃烧法在相应催化剂作用下对有机废气进行燃烧,有效代替了传统的燃烧方式,能够在较低温度的燃烧情况下完成对有害物质的分解。催化燃烧所用的催化剂多为具有大比表面积的贵金属如:铂、钯等。在这个治理过程中,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科学操作,充分回收利用热量,实现资源节约。由于某些催化剂会发生中毒反,控制时必须保障催化剂能够在活性温度的情况下进行,对于这类催化剂,可采用铁系催化剂进行处理,或者运用加热法处理,从而保障催化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3.5 生物净化法

生物净化法是利用有机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作为碳源和能源,维持附着在滤料介质上的微生物生命活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有机废气中的有害成份经微生物代谢过程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生物质等微生物生产所需物质。该方法适用于浓度较低的有机废气治理。

3.6 电化学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法的应用主要是借助专利膜和化学电池(AgNO3-HNO3),在常压条件和50℃到100℃的条件下进行氧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极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阴极转化成亚硝酸,并通过处理之后实现对其的循环使用。这一技术对恶臭物质具有较高的去除率[2]。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应重视对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工作,尽可能降低有机废气的排放量及排放浓度,才能保护企业周边环境少受污染。为了更好地提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效果并对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有机物进一步回收利用,需对治理工艺进行优化,将多种治理和回收技术进行综合应用,探索净化与回收的系统构建。如此便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其运营过程中不降低或少降低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从而实现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何,彭飞燕.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与回收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203+209.

第2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相关企业运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废气,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影响[1,2]。因此,针对类似化工企业废气排放进行科学的治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是环境工作者关注的焦点[3,4]。本文针对某石油化工企业废气污染治理与控制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探讨废气处理的有效方案,从而实现为类似企业的废气污染治理提供思路和依据。江苏某石油化工企业长期专业从事液化石油气(碳四)加工企业的原料及下游产品的供应销售,现已形成年产9万吨异辛烷(烷基化油)产品生产规模。项目主要以异丁烷和丁烯(包括1-丁烯、异丁烯、反-2-丁烯、顺-2-丁烯)为原料,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经烷基化反应等过程生成异辛烷(烷基化油)产品。其生产工艺包括水洗、脱水、脱轻烃、烷基化反应、闪蒸、产品精制(酸洗、碱洗、水洗)、异丁烷精馏、正丁烷精馏等流程。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中主要含有丙烯、丙烷、异丁烷、正丁烷、二甲醚等多种挥发性有机气体。各车间虽已配备了废气治理相关设施,但仍难以满足现行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因此需要对企业废气排放进行进一步治理。

1企业废气处理现状

企业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异辛烷生产车间、罐区、污水处理区等区域。针对每个区域废气特点,采用不同的废气治理方案及措施。异辛烷生产车间主要废气为不凝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包括丙烷、丙烯、异丁烷、正丁烷等)。针对不凝气的性质及其资源利用价值,对废气污染物治理方案及措施见图1:企业罐区主要由各种原料罐、中间产物罐、废水脱气罐、中和酸罐、中和碱罐、酸雾碱洗分液罐等组成。针对正常工况下各类储罐蒸发损耗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企业采取使用浮顶罐、安装呼吸阀挡板、高温时采取水喷淋以及加强管理等有效措施,使罐区内物料蒸发的损耗降至最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当储罐发生故障,罐内的可燃气体通过风管输送至地面火炬焚烧处理。污水处理区在废水治理过程中,会有硫化氢等污染物产生,但企业目前对这部分无组织废气收集处理情况很差,存在没有加盖收集无组织废气、没有废气处理设施等问题。

2废气整治方案

通过对企业现有废气处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对工艺有组织废气处理工艺合理、处理设施完备,废气能得到有效处理。但对无组织废气,尤其是污水处理区产生的硫化氢等废气处理措施并不完善,需要加以改善。结合企业污水处理区内无组织废气的现状,采取的改造措施包括:(1)对污水处理区厌氧池池顶、气浮装置应该加盖收集无组织废气,减少无组织排放量;(2)根据实际收集风量采用合适管径风管输送废气至处理装置中;(3)采用切实可行的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由于污水处理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硫化氢等废气,采用其他处理工艺如生物过滤等易受到温度、pH值、设备占地面积、调试时间等限制而不适合采用。因此,针对废气特点,结合企业实际,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处理。具体措施为在污水处理站厌氧池顶、气浮设备加盖密闭,臭气通过引风机使加盖密封空间形成负压,把密封空间内挥发出的臭气(硫化氢等)通过主风管进入活性碳吸附塔后,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气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污水处理区废气改造项目所需的主体设备参数见表1。通过对污水处理区废气处理设施的改善,污水处理区无组织硫化氢废气的排放浓度从初始的0.625mg/m3下降到0.27mg/m3,去除率达到56.8%,达到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的改善了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

3结束语

经过上述废气治理工程改造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大大减少,处理后废气能达标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变小。在后续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企业需重视废气处理装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同时,企业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动向,优先采用环保型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和装备,当有新的清洁生产工艺出现,及时对项目进行技术改造,从源头控制污染废气的产生,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对企业生产流程废气污染治理和控制技术的改造,使得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工程废气污染治理措施的采用能够对类似石油化工企业的废气治理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具有较好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芝林.某化工生产企业废气综合治理工程设计[D].浙江大学,2015.

[2]杨伟鹏.刍议工业废气污染治理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166.

[3]马生柏,汪斌.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与发展,2009,21(2):65-68.

第3篇

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派驻财务总监制度

对由集团投资控股的各子公司实行派驻财务总监的制度,该制度的要点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 派驻的财务总监由集团董事长和总会计师双重认可方能生效。其中,前者负责考核被派驻人员对集团事业的忠诚度,后者负责考核被派驻人员的业务胜任能力。按此方式产生的财务总监,一方面避免了受被投资企业行政管理当局左右,另一方面保证了以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借此维护集团作为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 派驻财务总监的工资及相关福利待遇由集团总部解决。此举从利益机制上切断了派驻的财务总监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联系,确保派驻的财务总监从内在的动力上全力维护集团的利益。

第三、 派驻的财务总监作为被投资企业的员工,应全力配合该企业管理当局做好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被投资企业管理层发出的指令。此举,一方面保证了被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使得财务总监能真正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被投资企业实施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制度

实施这项制度,一方面节省了集团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费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审计结论的科学性,避免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所可能产生的人际关系紧张或审计结论失真。

在实施这一制度的过程中,由集团总会计师组织必要的人力资源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论进行适当的复核,进而通过相应的委托条款,从机制上督促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履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结论的科学合理。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采取区别对待、按责论处的原则。

其中,对于收、支不合理的事项,由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负主要责任、财务总监负相应责任;对会计凭证和帐务处理程序不合法的事项,由财务总监负全责。年度终了时,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论作为财务总监全年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并据此由集团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实施由集团行政部进行办公用品统一采购制度

采用这项制度时,由各被投资公司提出办公用品采购计划,按期上报集团行政部,由集团行政部统一安排采购。这样,一方面由于批量采购可以相应的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由集团行政部进行各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同时有利于制定出各公司办公性费用的合理限额。

实施被投资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被投资企业管理层的积极性,集团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实施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该激励机制规定,集团投资的各控股企业年终实现的净利润到达年初确立的目标时,按所实现的净利润的10%奖励各该管理层,并实行上不封顶的原则。如果集团投资控股的企业没有达到年初确立的目标,各该公司的管理层成员只能得到正常的月份工资,如果年终所实现的净利润与年初确立的目标过大,各该管理层则面临全员“下岗”的危险。由于集团在平时实施了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各被投资公司所实现利润的准确性,从而真正促使各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全心全意炼就“内功”,弄虚作假者根本没有存在的土壤。当然在实施该机制时,关键问题是年初净利润目标的制定,对此集团公司以董事或股东的身份,通过董事会或股东会的方式与管理层以讨价还价的方式经过双向选择来确立,并通过承包责任状的方式予以签定。责任状签定后必须予以坚决执行。

在保证各被投资公司资金需要的前提下,由集团财务部统一调度资金,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保证各公司正常资金需要的前提下,由集团财务部统一调度资金不失为明智之举。为了发挥创造资金和使用资金两方面积极性,集团财务部采取了内部模拟记息的方式,对创造剩余资金的公司予以激励,对使用资金的公司予以相应的约束,以确保资金真正能发挥效益。与此相配合集团公司将各被投资公司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也作为考核管理层业绩的依据之一。

第4篇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预处理技术;经济高效;经济合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通常煤制油废水的CODCr浓度为4000-6500mg/L、氨氮浓度为 180-210mg/L、酚浓度为40-50mg/L 等。煤制油废水的大量排放及废水成分复杂、难以生物降解的特点成为困扰我国煤制油行业的一个重大难题。

1 酸化法

酸化法即将废水调节至酸性,利用酸性条件下产生的质子中和废水中胶体的双电层,从而使废水达到破乳除油降低COD的目的。

煤制油废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这些活性剂能与废水中的油类等污染物形成一种稳定的乳化液。酸性条件下,废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皂类、高级脂肪酸盐类很容易被电性中和而失去稳定性,乳化液中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破乳。另外,酸性条件可以使废液中的乳化剂转变成乳化性能差且不溶于水的脂肪酸类,从废水沉降出来,从而达到破乳、降低COD的目的。

酸化法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作为预处理和其它工艺联合应用,如:酸化-混凝法、酸化-Fenton法、酸化-SBR法等。酸化法的特点如下:

(1)处理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

(2)操作简单,有机物去除稳定且反应迅速;

(3)酸性条件下对构筑物腐蚀严重,增加构筑物防腐成本;

(4)酸化过程所用强酸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2 酸化-Fenton 法

酸化-Fenton 法是利用Fe2+和H2O2快速反应生成的氧化性很强的-OH 来氧化分解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一种水处理方法。酸化-Fenton 法的机理是: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反应自身分解生成高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和氢氧根离子(OH-)。其基本反应作用原理如下:

Fe2++H2O2Fe3++・OH+OH-

Fe3++H2O2Fe2++HO2・+H+

Fe2++・OHFe3++OH-

Fe2++HO2・Fe2++O2+H+

HO2・+H2O2O2+H2O+・OH

RH+・OHR・+H2O

R・+Fe3+R++Fe2+

R++O2ROO+CO2+H2O

利用上述系列反应,废水中的有机物 RH 被最终氧化生成CO2和H2O,从而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以氧化分解,COD值大大降低。酸化-Fenton法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Fenton试剂可以降解废水中的各种有机物,可有效地氧化降解各种有机废水,例如醇、醚、氯酚、除草剂、多聚芳香化合物废水等,适用范围广泛;

(2)Fenton试剂为环境友好材料,在处理过程中生成H2O、CO2、O2和氢氧化铁,无二次污染;

(3)Fenton试剂对有机污染物降解彻底、快速,多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

(4)酸化-Fenton法通过自由基反应可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可为后续的生物降解提供有利的条件;

(5)酸化-Fenton法也存在处理费用较高的问题。

3 盐析法

盐析法的原理是压缩油粒与水面界面处双电层,使油粒脱稳。但该法由于操作简单,费用较低,所以使用较多,作为初级处理应用广泛。

目前,通常把盐析和反渗透相结合处理乳化油废水,取得很好效果,其要点是在含油废水中加入 1%-4.5%的聚铝或水溶性盐,在 pH 值 2-5 范围内混合均匀,静止 0.5-1h,油分上浮,除去漂浮油,过滤,此时油分去除率高达 99%。而后用反渗透处理含铝盐或铁盐的水溶液,盐几乎 100%去除。透过水可以循环使用,浓缩水在油水分离中循环。该方法不产生污泥、不排放浓盐水且处理费用比较低。

4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根据固体表面吸附力的不同,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三种类型。物理吸附是指吸附剂与吸附物质之间是通过分子间引力(范华力)而产生的吸附。化学吸附是指吸附剂与被吸附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依靠所生成化学键引起的吸附。吸附阶段主要有颗粒外部扩散阶段、孔隙扩散阶段和吸附反应阶段。

吸附剂是决定高效能的吸附处理过程的关键因素,理论上一切固体都具有吸附能力,但是只有多孔物质或磨得极细的物质才能作为吸附剂。常用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树脂、腐植酸类吸附剂、改性淀粉类吸附剂、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等。在废水处理中,吸附法多利用吸附剂的多孔性和高比表面积,将废水中的溶解油以及其它溶解性有机物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活性炭中的泥炭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乳化油,所以在处理含乳化液废水中可作为破乳剂。有机吸附剂可分为天然改性和人工合成两类。有机吸附剂一般比无机吸附能力强,二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吸附剂的再生方法主要有加热再生法、药剂再生法、化学再生法、湿式氧化再生法和生物再生法等。加热再生法处理活性炭时,炭的损失率高,而且再生成本也较高。药剂再生法不但处理成本高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化学再生法、生物再生法和湿式氧化再生法是今后活性炭再生方法的发展方向。

5 气浮法

气浮法也称“浮选法”,其原理是设法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以形成水、气、及被去除物质的三相混合体,在界面张力、气泡上升浮力和静水压力差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微细气泡粘附在被去除的微小油滴上后,因粘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使水中油粒被分离去除。气浮法在煤化工废水预处理中的作用是除去其中的油类并回收再利用,此外对后续的生化处理还起到预曝气的作用。

6 化学混凝法

化学混凝法是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之水解产生氢氧化物胶体及水合配离子,中和废水中有机物表面所带的电荷,并使这些带电物质发生凝集。混凝法一般作为预处理或后处理配合生物降解法使用。

6.1 混凝剂和助凝剂

水处理混凝剂应具有价廉易得、使用方便、混凝效果好且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特点。混凝剂主要分无机盐类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两大类。无机盐类混凝剂目前主要有铁盐和铝盐。铝盐中主要有硫酸铝、明矾及硫酸铝和硫酸钾的复盐。无机铁盐中主要有硫酸铁和氯化铁等。

高分子混凝剂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两类。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是使用较广泛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人工合成的聚合氯化铝对各种水质适应性较强,适用的pH值范围较广,对低温水效果也较好,形成的絮凝体粒大而重,投量约为硫酸铝的1/2-1/3。目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成为混凝剂开发的一个热点,如聚合硅酸铁(PFSiC)、聚合硅酸铝(PASiC)等新型混凝剂,与聚合铝相比,其效能可提高10%-30%,且价格相对较低,应用前景广阔。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有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种,它们都具有巨大的线性分子,每一大分子有许多链节组成,链节间以共价键结合。

6.2 混凝反应的机理

水的混凝涉及很多因素至今仍未完全清楚,比如水中杂质的成分和浓度、水温、pH值、碱度以及絮凝剂种类和用量等都会影响混凝的效果。水中投加铝盐或铁盐絮凝剂后发生了水解和聚合反应,水解和聚合的产物与水中胶体污染物进行上述四种作用生成了粗大絮凝体。同种胶体颗粒表面带有同种电荷,这些胶体会受到静电作用而相互排斥,排斥力和排斥能的大小随着颗粒间的距离和电荷数量而变化。颗粒间排斥能越大就越难靠近,也就越不利于絮凝沉淀。加入电解质后,水中的电解质离子可以和部分颗粒表面电荷发生中和反应,从而减小扩散层厚度并降低排斥能,形成絮凝体。目前得到广泛认同的混凝机理包括: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和网捕作用。

7 结束语

总之,随着煤制油行业的不断发展,煤制油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同时煤制油废水难于处理,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研究煤制油废水的处理工艺使之达标排放对于保护水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催化荆;飞温;紧急泄压;循环氢压缩机;氢气;反应器床层

【Abstract】File reactor temperature steep rising was one of the biggest production accidents,which can cause catalyst coking,deactivation and tremendous cconolnic losses So pievcut reaclor temperature steep rising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the catalyst.reduce production accident and reduce the economic losses Aiming at the hydrocracking reactor temperature steep rising accident of Huizhou refinery.analyzing the reason.and providing c(1untermcasurcs to preentsimi lar accidents,in order to handle such accidents eficiently and timely and avoid derivative other secondary accidents.

【Key words】Catalyst;Temperature steep rising;Emergency pressure relief;Recycle gas compressor;Hydrogen;Catalyst bed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100Wt/a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以常减压装置的减二线蜡油和减三线蜡油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氢气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先脱除原料中的硫、氮、金属等杂质,然后进行加氢、裂化、芳烃饱和和开环等反应,生产出轻重 脑油、航煤、柴油和加氢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该装置采用Shell Global Solution开发的加氢裂化技术,催化剂采用Criterion Catalysts&Technologies的催化剂。反应部分采用两个反应器系列并联方案,每个反应器系统由原料和氢气与反应产物换热,氢气加热炉和反应器组成,两个反应器的反应产物在热高压分离器前混合。每个系列设置一台反应器,每个反应器设置六个床层,精制催化剂和裂化催化剂设置在同一个反应器中。

20l1年该装置任紧急停工后恢复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次反应器飞温事故,文章针对这次飞温事故,分析飞温原因,并提出处理对策,以防止类似事故发生,以及有效及时处理该类事故,避免衍生其它次生事故。

1 装置停工原因

加氢裂化装置循环氢压缩机K-102背压蒸汽压力达到4.3MPa,造成汽轮机出口背压蒸汽线上安全阀(放空口为一向下弯头)起跳,并且安全阀未能及时复位,现场大量蒸汽喷向地面并向四周扩散,操作人员无法靠近,不能准确判断具体的泄漏位置,同时避免对系统蒸汽供应产生影响,操作人员在制氯装置关闭进加氢裂化装置的9.5MPa蒸汽手阀,循环氢压缩机K102停运,低速泄压阀启动,装置紧急停工。

安全阀起跳原因分析:循环氰压缩机K-102背压蒸汽主要用作制氢装置转化炉配汽,多余部分排往系统蒸汽管网,其压力P1C30401由制氢装置控制。5:I3:29 PIC3040l测量值略偏低(3.62 MPa,没计3.83 MPa),制氢装置I系列水碳比FUIC10405 低报警(2 6)。5:14:12 制氢装置内操开始将PIC30401改手动,并多次降低调节器输出,调整期问因压控动作迟滞,未能及时响应调节器输出,背压蒸汽压力没有回升, 当调节器输出累计达到一定程度时,调节阀突然动作关小,且幅度较大,导致透半背压快速上升(O5:15:46开始)。5:16:03 内操发现压力上升较快时开始连续开大调节阀开度,期间背压蘸汽压力仍然继续卜升,5:16:05达到4.3MPa后引发安全阀起跳 事后将PIC30401改副线操作,对调节阀进行了离线调试,确认凋节闷闷杆动作不灵活。

2 反应器飞温经过

循环氢压缩机透平被压蒸汽出口安全阀起跳后,装置于5:46时紧急停工,循环氢压缩K102停机,反应系统7 bar紧急泄压。泄压前后床层温度对比如表1、表2。

7:11时向反应系统补氢充压, 同时通过7bar放空泄压。在开循环氢压缩机K102之前R10IA五床层温度升高约30℃,升至380℃,其他床层没有出现明显温升。为了及时开启循环氢压缩机K102恢复生产,通过新氢压缩机K101三返一将系统压力升至1.8 MPa,9:38时开循环氧压缩机转速升至1000 r/min;37.5 min后转速升至3100 r/min,防喘振闷打开,循环氢量20000 m3/h;30min后当循环氢压缩机转速升至5300 r/min时,反应器R10lA第五床层温升得以控制;l0 min后(11:05时)循环氢压缩机转速升至6350 r/min,Rl01A/B第5、第6床层冷氢阀全开,此时R101A/B第六床层温度已快速升高,最终R101A列在11:14时出现下降拐点,而R101B则在此时飞速上升,在11:1 7时最高点温度达到800℃,3min后床层温度开始下降。反应器床层继续循环降温至200℃,反应系统压力逐渐往10 MPa控制。19:06时开进料泵,反应系统开始进料,装置进入正常开工程序。

表1 R101A紧急泄压床层温度变化

表2 R101B紧急泄压床层温度变化

9:38开循环氢压缩机,系统压力1.8 MPa,转速升至1000 r/min,

37.5 min后转速逐渐升至3100 r/min,循环氢20000m3/h左右;

30min后循环氢压缩机转速逐渐升至5300 r/min,循环氢量40000m3 左右。

10 min后循环氢压缩机转速升至6350 r/min。(共用时1h27rain)。

系统压力随时问变化:

9:38循环机开机时,系统压力1.8MPa,随后系统压力逐渐向3MPa升压;

10:06系统压力升至3.03MPa;因第五床层温度已上升至395℃

因此又通过紧急泄压降低系统压力;此时床层温度逐渐上升。

10:27反应系统终止泄压;系统压力:2.35MPa;

10:32又启动泄压阀;系统压力:2.63MPa;

10:54再次终止泄压;系统压力:1.98MPa;

11:17再次启动泄压阀;系统压力:3.62MPa;

11:22终止泄压,系统压力:3.04MPa。

R10lA:

10:57第五床层出现温度拐点,开始缓慢下降。最高温度升至498℃ 。

11:13第六床层出现温度拐点,开始缓慢下降。最高温度升至531℃ 。

Rl01B:

11:03第五床层出现温度拐点,开始缓慢下降。最高温度升至507.9℃ 。

11:11第六床层由500℃快速升温,11:17:30五个点飞温至800℃,最长维持3分15秒,然后催化剂床层温度逐渐下降。

图1 循环机转速与循环氢量的关系

图2 系统压力及新氢进装置流量

图3 R101B5、6床层温升曲线

3 原因分析及对策

(1)对装置催化剂的性能估计认识不足,未预想到系统压力1.8 MPa左右,反应催化剂床层加氢反应激烈导致大量反应热产生,而此时由于K102正在升速过程中,短时问内没有冷氢可用无法带走反应热。

(2)反应器床层发生超温事故或循环机故障停运事故,系统泄压要一泄到底,至0.1 MPa左右,避免催化剂床层温度进一步升高。在反应床层温度超温阶段将反应系统压力泄放至最低是非常有效的降温方式。

(3)循环机开机程序过程共需要1.5 h才能够带负荷运行。延误了通过冷氢量来控制床层温度的时间。

(4)在发现飞温初期,也可以加大冷进料的量,用油带走反应热。

(5)装置紧急泄压后,系统压力至0.1 MPa左右时,如果反应器床层温度下降幅度不大(仍能大于300℃),则必须通过补入纯度99.99%的高纯氮气,边充边放反应器床层降温至200℃后才可以重新恢复进料。

第6篇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婴幼儿 支原体肺炎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奇霉素对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8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用阿奇霉素10mg/(kg·日)加入葡萄糖液1~3小时静脉慢滴,疗程3~7天。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及外周血象、肝功能、肾功能及x线胸片变化,并行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效40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不良反应少。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对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婴幼儿 支原体肺炎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根据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年龄3个月~3岁;入院前1周未用过大环内酯类药物;无严重肝病,无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史;单用本药不同时使用其他抗生素。

一般资料:78例患儿均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1]。男45例,女33例,3个月~1岁21例,1岁~2岁25例,2岁~3岁32例。发病季节:春季38例,夏季3例,秋季5例,冬季32例。

临床表现:78例患儿于起病1天~1个月(平均8天)前来就诊,急性起病67例,缓慢起病11例。78例均有咳嗽,喘息43例,发热65例,体温38~39℃ 57例,~40℃ 6例,>40℃ 2例,热型不规则,热程1~7天,平均4天。气促13例,紫绀2例,肺部存在啰音70例,肺部未发现体征8例。肺外症状:消化道症状出现腹泻呕吐10例,5例发生高热惊厥。入院后有78例全部摄x线胸片,其中9例未见异常,51例双肺见斑点(片)状阴影,20例右肺见斑点(片)状阴影,7例右肺门增大。

方法:记录患儿简要病史,治疗前症状及体征,并逐日观察及记录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变化。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患儿肝功能、肾功能及x线胸片,于入院后取血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得到血清支原体抗体阳性结果后,采用以下方案治疗:注射用阿奇霉素10mg/kg加入葡萄糖液用1~3小时静脉慢滴,日1次,疗程3~7天(视病情决定)。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咳嗽、喘息消失,体温正常,肺部体征消失;②有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项目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③无效:用药72小时后病情无好转或加重。因不良反应明显而退出者,不统计在疗效中,但列入不良反应统计。

结 果

临床疗效:显效40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78例均为阳性。本组患儿静滴阿奇霉素后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2.31±1.85天,咳嗽消失4.34±1.32天,喘息消失4.85±1.43天,肺部啰音消失5.69±1.57天。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前后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变化: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均无减少。治疗前后对肝功能、肾功能各项指标测定值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

不良反应:78例婴幼儿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有14例(17.9%)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0例出现纳差、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出现皮疹2例,静脉滴入处痛2例,除2例因出现皮疹而停药外,其他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于1天后消失,未影响治疗。

讨 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增多,且有流行倾向。而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因此,对于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等均不敏感,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敏感。故临床上通常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及组织的浓度较红霉素高,不良反应也少。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取决于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在炎症部位的浓度及在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维持时间,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的mic在大环内酯类药物中最小,为0.00024μg/ml,在组织内药物浓度较高,细胞内外浓度比为79:1,阿奇霉素在组织中半衰期长达68小时,用量10mg/kg/日,每天1次,3天后有效组织浓度可维持10天[2]。

目前大多数报道的是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比静脉剂型更具安全性。而笔者对78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静滴,日1次,疗程3~7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通过对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无减少和肝、肾功的变化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静滴阿奇霉素对肝肾功能无影响,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未见异常降低。

本研究表明,采用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可减少静脉穿刺,降低医疗费用,疗效好,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宫道华,吴升华.小儿感染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9-729.

第7篇

[关键词] 政府 非公有制企业 人才开发与管理 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非公企业的发展呼唤政府转变角色,摒除偏见和歧视,增加行政行为的公正性、稳定性和透明度,降低人才流动的交易成本。本文着重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对我国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本文所指的非公有制企业包括港澳台及外商在我国大陆投资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其中,港澳台及外商在我国大陆投资的企业包括港澳台合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合作经营企业、港澳资经营企业、港澳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指按“私营企业”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其他企业指除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以及国有绝对、相对控股企业之外的联营企业。

据2000年11月2日起(截至2000年12月31日)开展的全国首次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调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共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848.6万人,其中管理人员358.7万人,占总数的42.3%,专业技术人员489.9万人,占总数的57.7%。

一、政府在对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状况不仅取决于非公企业自身,而且与政府管理的政策措施密切相关。规范、高效、公正的政府管理,有助于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对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还不到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政策歧视、角色错位和管理缺位。

1.政策歧视

多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促进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但是,在很多领域,对非公企业不合理的限制和歧视政策依然存在,成为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在人才培养和录用方面,非公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仍然受到许多限制,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80%以上是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按照政策要求,国家计划拨款的高校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主要应输往重点单位。重点单位主要包括国家党政机关、部队所属单位、由国家拨款的学校、全民所有制科研单位、国家重点企业,以及由财政拨款的文化、医疗等公益事业单位等。研究生超出服务范围就业,须由用人单位向培养单位补办委托培养手续,交纳培养费和就业导向金,否则不能获得派遣。事实上,这种认为国家计划拨款就应该为“国有”单位服务的观点是十分片面的。

因为国家拨款来自国家税收,非公企业与国有企业一样是平等的纳税主体。在浙江等沿海省份,它们已经超过国有企业,成为政府第一大税源,理应享受同等的人才服务。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存许多类似的政策歧视问题。如根据税法有关规定,私营企业职工工资不能像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一样,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通过种种方式进行税前扣除,而只能按照计税工资办法,企业发放的工资在计税工资标准以内的,按实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税时不得扣除。这严重影响了私营企业提高职工工资和福利的积极性。

2.角色错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通过制定和执行公正、公平的竞争规则,维护公共利益,规范市场秩序,调节和化解各种纠纷,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非公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是市场经济的平等利益主体。但是,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殊地位的影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往往习惯于从国有企业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有意无意中发生角色错位:一是政府往往为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制定有利于其发展的优惠措施,对其他企业行为进行限制,造成政策歧视和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二是习惯于将适用于国有企业的特殊规范作为通行规范来实行,从而对非公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行为构成侵犯。

在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政府角色错位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例如,在国有企业正在破除干部身份和行政级别的时候,有些地方却通过收取费用,让私营企业主享受“××级”干部待遇;有的地方要求企业“必须”执行的准予引进外地生源的高校名录,把本应作为企业用人参考信息的非强制性标准当做强制性标准来实施;有的地方和部门以继续教育等种种名义,强行要求私营企业的人员参加各种创收培训等等。种种问题说明,在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管理的观念和方式与发展非公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3.管理缺位

政府在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管理缺位,即在政府应发挥监督管理作用的领域,未能有效地履行职责,并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其中,主要是对非公企业人才权益的保护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非公企业以谋取利润为中心,通常希望以较少的人工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个别企业甚至不惜损害职工的应得利益,逃避企业责任。如有的企业恶意拖欠工资、随意克扣和降低职工报酬;有的企业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状况低劣;有的企业经常强制职工加班加点;有的随意扣押职工财物和证件,甚至限制职工人身自由。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将保护人才合法权益当作重要工作来抓。

二、关于改善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1.逐步消除体制障碍,提高人才市场灵活度

体制障碍是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阻碍非公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消除体制障碍,一要努力破除户籍、身份等对人才流动的限制,改变人才部门、单位所有的状况,从根本上打破人才流动壁垒;二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改革国有企业人员管理、评价、激励和福利制度,使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机制;三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人才流动的机会成本和风险因素;四要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才资源,促进形成与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提高人才市场的灵活反应能力。

2.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是认清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和地位,促进不同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解决政府管理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首先,要及时清理和修正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切实改变现实中存在的对非公经济的限制和歧视问题;其次,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将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下的特殊管理对象,充分研究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的不同特点,明确区分政策规定的实施范围;第三,要加强民主决策,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使政府决策充分反映包括非公经济在内的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社会层次的意见和要求,确保公正,避免偏颇;第四,避免在“重视”非公企业发展的口号下干预非公企业的内部自主管理,强行替非公企业“评职称”、“抓培训”、“调整人才结构”等。

3.以人才权益保障为中心,促进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规范化

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状况,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内部管理的规范程度。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非公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家族化、简单化等问题,不能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一些企业不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和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手段。特别是有的企业经常漠视甚至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成为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在为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服务、杜绝对非公企业内部管理进行行政干预的同时,必须以保护人才合法权利为中心,加强监督和执法,维护市场信用和市场秩序,促进非公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规范化。

4.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为“国家”培养人才转变为为“社会”培养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培养始终把“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从根本上说,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国家”的概念。因为,除国有单位外,非公经济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战略要求,为非公经济培养人才,同样也是“国家需要”。由于“国家”一词既可从广义上理解为全社会,又可从狭义上理解为国有单位,为避免混淆,我们不妨用“社会”一词代替“国家”,促进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为“国家”培养人才向为“社会”培养人才转变。

非公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不断完善。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非公企业将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角,并向包括许多传统垄断行业在内的诸多领域迈进。加强非公经济组织的人才资源开发,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汇集在经济发展的第一线,必须扩大人事人才工作的视野,转变观念,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事科学院:《中国人才报告》,2005年

[2]陈宇:《论中国高技能人才开发》.《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年第31期

[3]彭剑锋:《聚焦中国人才市场:基本问题与矛盾》.《中国人才》,2003年第1期

[4]苏琴:《人才资源非正态流动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4期

第8篇

[关键词] 无创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COPD;急性加重期

[中图分类号] R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a)-054-03

Applied research on 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pressure and invasive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of COPD

WU Liming, TAN Zhiwei, ZHOU Xunying, LIANG Yongxiang, LI Shugua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Internal Medic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xing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Xinxing527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pressure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of COPD and make comparison with invasive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treatment. Methods: 36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of COPD and in need of ventilation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8 patients respectively.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all given symptomatic treatments such as regular continuous low flow oxygen uptake, infection resistant, bronchodilator, hormone, oxygen therapy and corrective acid-base unbalance;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pironics BiPAP AVAPS bi-level breathing machine were given extra and proper nose masks or masks were equipped while S/T control mode were select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adopted the intubation tube by mouth and GALILEO Gold breathing machine. The results and change of respiration, heart rate and blood gas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ventil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pH value(7.39±0.14), PaO2 [(8.9±1.3) kPa] and PaCO2[(6.7±0.8) kP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7.30±0.12), (8.1±1.0)kPa, (7.3±0.9)kPa]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2.071, 2.069, 2.114, all P<0.05);the vital signs chang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R(18±5) times/min, HR(87±6) times/min]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 (22±6), (93±9)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2.173, 2.353, all P<0.05). Conclusion: 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pressure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of COPD has relatively good therapeutic action, which increases the level of PaO2 and reduce that of PaCO2 remarkably, and its offline operation is mor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than that of regula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hich is worth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pressure; Mmechanical ventilation; COPD; 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的、多发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已成为疾病死亡原因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COPD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对严重的COPD呼衰患者药物保守治疗的插管率高,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辅助患者自主呼吸可减轻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耗,防止呼吸生理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保护各重要脏器的功能,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率[2]。为进一步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将本院呼吸内科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需要通气的患者进行分组通气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需要通气的患者36例。纳入标准:①诊断均符合我国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3]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制订的COPD诊断标准,且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符合叶任高等[4]主编《内科学》中有关标准;②同时具有无创通气的指征[5],且无大气道阻塞、肺大泡等机械通气禁忌证;③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在80%以前预计值,且FEV1/FVC<70%,即可以确认存在不可逆的气流受限;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呼吸停止或即将停止需紧急气管插管者;②重度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充血性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及肺囊性纤维化者;③严重电解质紊乱,或肺性脑病伴严重神志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④活动性上消化道大出血;⑤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45~75岁,平均(65.7±10.4)岁;病程5~18年,平均(12.6±8.7)年。将全部患者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动脉血气分析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 L/min)、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氧疗、纠正酸碱失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美国伟康BiPAPAVAPS双水平呼吸机,配置合适的鼻罩/面罩,选择S/T控制模式,呼吸频率12~16次/min,吸气压从6 cm H2O(1 cm H2O=0.098 kPa)逐渐调至12~20 cm H2O;呼气压从4 cm H2O逐渐调至6~8 cm H2O,氧浓度设定为30%~40%,潮气量8~10 ml/kg,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氧分压维持在8 kPa以上,待患者能稳定自主呼吸转为鼻导管吸氧,即可撤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应用GALILEO Gold伽利略呼吸机,初始采用A/C机械通气,在24 h内有效排除气道内过多的分泌物,引流痰液充分,控制支气管-肺部感染及呼吸道通畅后,改为SIMV+PSV模式,并根据患者的通气状况、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入氧浓度及通气呼吸频率。观察两组患者在通气过程中的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结果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H值、PaO2、PaCO2的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H值、PaO2、PaCO2三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命体征(RR、HR)变化指标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命体征变化(RR、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x±s)

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变化比较(x±s,次/min)

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P<0.0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因感染因素诱发急性发作状态,使呼吸道阻塞进一步加重,加之呼吸肌疲劳,使通气功能恶化,发生更为明显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即Ⅱ型呼吸衰竭。其主要生理改变为:呼吸道阻力高,呼吸中枢驱动增强肺动态过度充气和形成内源性PEEP,临床上单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呼吸兴奋剂等药物治疗,降低呼吸功耗和减轻呼吸肌疲劳的作用十分有限,过量应用呼吸兴奋剂反而可加重呼吸肌疲劳。因此,对严重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药物保守治疗的插管率高,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辅助患者自主呼吸可减轻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耗,防止呼吸生理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保护各重要脏器的功能,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率。同时,以往研究证实,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后有诸多弊端,会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对呼吸机依赖而致撤机困难,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而应用无创通气辅助患者自主呼吸可减轻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功耗,防止呼吸生理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保护各重要脏器的功能。

笔者采用的BiPAP呼吸机是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来提供压力支持通气可保证足够的吸入氧流量,吸气时有足够高的吸气压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使肺泡通气量增加,有效改善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的状况,使无效死腔气量减少;呼气时的正压能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使功能残气量增加,改善通气,防止肺泡萎缩,改善弥散功能,有效排除肺内CO2。同时,具有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并存的特点,避免人机对抗[6],且因其通过鼻面罩与呼吸机相连,不需气管插管或切开通气,有效避免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7]。笔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使PaO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且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可见,用无创双水平正压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它能减少气管插管等侵入性通气方式的发生率和其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如声门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使患者能保持一定的自主活动能力。同时,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比常规机械通气脱机方便、舒适[8],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梁新英,陈中红.舒利迭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8):51-52.

[2]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11-612.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1-460.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

[5]曹志新.无创机械通气技术[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10.

[6]Niu SF. To advocate the perform ance of individualized conserva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2002,16(25):135.

[7]Li J, Zhang DH, Sun LP,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for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J]. China Journal Modern M edicine,2003,13(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