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7 06:46: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也许是出于对人类长期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历史愧疚,很多生态主义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甚至是兄弟;强调野生动物是不主动伤人的(许多报道和纪实片宣传人类如何与猛兽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强调野生动物自己愿意与人类成为好朋友。
野生动物真的是人类的朋友吗?
如果从地球生命同源的角度看,这种说法也许有些道理。但这必然是在比喻意义上的联想,如果具体落实到病菌和寄生虫也是人类的朋友,那就连情感沟通的意义也没有了。我们最多只能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还原到人类尚未挣脱生物链制约的时代。因为我们人类和野生动物的种种天性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并一直影响到今天。
物竞天择是地球生物链的基本法则,在这个意义上,不同种属的动物之间绝大多数都是竞争对手或天敌,只有极少数形成共生关系的动物之间,才可能形成类似于“朋友”的关系。比如犀牛与犀牛鸟之间互利互惠的行为。然而在人类漫长的演化史上,还没有哪种动物被证实与人类形成了自然的共生关系。寄生虫、家禽、家畜,甚至宠物都不是这个意义上与人类自然形成的互惠性共生关系。
据专家考证,人类驯化野生动物已经有了上万年的历史,其目的大体有三:一是借助动物的力量完成人力所不及的劳动;二是谋取动物的肉、蛋、乳、皮毛等为人所用;三是作为取悦于人的宠物。从生态主义的立场来看,这都是极其自私自利的行为。如果说人类由此建立了与动物的友谊,那真的是“全世界的猪都要笑了”!
人类驯化野生动物的过程,是个不折不扣的虐待过程。今天我们仍可以在驯化鱼鹰、猎鹰(俗称“熬鹰”)的残酷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这一点。现在被驯化的动物的“奴性”已经在长期的人为环境中逐渐稳定积淀在基因遗传当中,那个血腥残忍的驯化过程已经被人类和动物双重遗忘。
我们不妨拿一向有“人类最好、最忠诚的朋友”之称的“狗”来做一下个案分析:
在人类驯化野生动物的三个目的当中,都有狗的身影。
拉雪撬、牧羊、看家护院、搜救,是第一类;
狗皮帽子、狗肉火锅,属第二类;
以狮子狗、腊肠狗为代表的宠物犬,是第三类。
狗以忠诚著称,所以成为人类饲养数量最多的宠物。中外文学作品描写狗的忠诚和献身精神不知感动了多少代读者,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狗的传奇。这是一些以狗为友,甚至是以狗为命的作者的倾情之作。比如契诃夫的《木木》,因此长期成为人狗关系的主导舆论。可是还有一大批被狗伤害的人,其数量可能远远超过歌颂狗的阵营,他们的声音则往往被遮蔽。这些倒霉蛋,或因恐惧而语无伦次,或因暴怒而出语恶毒,结果感染力极差,更无法传之后世。
被狗伤害的人多,还是被狗救的人多?这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比较与计算题目。手头有几个数据:2006年前10个月北京市狂犬病死亡报告病例已达10人。被猫、狗抓伤、咬伤而注射狂犬疫苗的居民已突破11万人(2006年10月27日《北京青年报》)。而曾经被狗威胁或骚扰过的人可能更多。
“这是北京的耻辱,不应该继续放纵这种恶劣行为了。”2006年,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油画家冯法祀等9位老学者联名致信北京市政府,建议对违规养犬人实施重罚,言语中透出忍无可忍的愤怒。
我们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野生动物和宠物的想法。它们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有克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人的所谓“驯化”结果是靠不住的。在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都在江河日下的时代,我们如何能确认野生动物和宠物的终生友善呢?即使是最狂热的野生动物或宠物的“粉丝”,凭借的也只是个别的和一时的感觉与经验。而我们仅仅从统计和媒体报道就知道,这不能保证长期的有效性、普遍性和可靠性。
这方面的案例太多了。
2007年2月23日,昆明6岁女孩动物园内与老虎合影被咬死(2007年2月23日《京华时报》)。这个叫瑞欣的小女孩,紧挨着老虎准备拍照。“相机的闪光灯一闪,老虎突然将爪子按在瑞欣的头上,随后张开血盆大口把瑞欣的脑袋咬在虎口中。5个驯兽员见状拿着木棍、板凳不停向老虎砸去,直到板凳都砸烂了,老虎才松开嘴巴。此时,小瑞欣的小脑袋被老虎咬在嘴里整整一分钟!”
动物园表演场的大门上挂着邀请游客和老虎拍照的提示牌,上书“老虎照相,一分钟快照,每张15元,自带相机,每张5元”。
从常识出发,我们都清楚:所谓“朋友”关系一定是双向的,不可能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我们如果移出人类自大兼自恋的主体视角,从野生动物的处境考虑,让所有野生动物投票决定是否选择人类做朋友,我们有把握投赞成票的动物有几种?
燕子?老鼠?
据新华社消息:2007年10月21日,印度新德里副市长在自家阳台上,因躲避野猴子袭击坠楼身亡。此事震惊了印度朝野。新德里市政府下令,凡在公共场所喂猴子者违法。印度人把猴子视为财富的象征(注意,不是友爱的象征),而不敢怠慢。猴子们由此张狂无忌。新德里最高法院曾在2006年下令驱逐猴群,但无人响应。
将野生动物说成是人类的朋友,最容易被误导的就是我们的孩子。上述昆明女孩就是这种观念的牺牲品。如果再做更详细的调查,我相信在被各类宠物伤害的人群中,儿童一定占相当大的比例。因为他们的自我防护与躲避能力最差。
将野生动物说成是人类的朋友的另一个危险是,在自然状态下,相互隔离的各物种之间,如果由于人类的自作多情,而发生了“亲密接触”,结果一定会为各物种之间的病毒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人类已经从自己豢养的宠物身上收到了不少这类无法退回的“礼物”。更可怕的是,一旦某种野生动物携带的对人类致命的病毒,突破了物种间的基因“防火墙”。人类可能面临着巨大的灾难,这一点已经由“萨斯”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实践
交往具有与人类社会同样悠久的历史,它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实践活动中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交往产生于人们最基本的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中,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的生产是“以彼此间的交往为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历史的奠基石,是新的哲学世界观的出发点和生长点,也是其一以贯之的灵魂。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要想理解现实的人、现存的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从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实践出发。实践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彼此间的联系,还表现在人们彼此间的交往。交往既是实践的内在环节,又是实践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即“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些表述表明,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物化的过程,是主体自觉改造客体,形成“周围感性世界”的感性活动;是调整和改造主体间物质交往关系的活动。他认为交往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而统摄生产劳动的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所以,承载交往理论的基石必然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最终实现自然、人类、社会三者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社会交往是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货币时曾说,“货币使任何交往形式和交往本身成为对于个人来说是某种偶然的东西。因此,货币就是产生下述现象的根源:迄今为止的一切交往都只是一定条件下的个人的交往,而不是作为个人的个人的交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在批判费尔巴哈时,马克思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这说明马克思所说的“交往”,是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主体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客观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是人本身所特有的一种关系性范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的存在方式。如:“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人的这种关系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在人类的自然基础上通过人的劳动形成的。
交往与人的生产活动是同一的,只有在生产中人的交往活动才能实现,人才能确证自己的本质。“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因此,真正的社会联系……是个人在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如果脱离了生产劳动来谈交往,即便将其界定为主体的活动,也都将割裂其本质,因为主体间的关系只有在人的生产劳动中才能建立起来,只有借助于劳动产品才能实现,即使是最基本的交往方式――语言,也是产生于生产劳动的过程当中,所以决不能将生产与交往二者的关系割裂开来。
近年来,随着人们宠物潮的发展,宠物行业也因此逐渐兴起。超市、街道,随处可见宠物行业的招牌,食品、日用品、玩具,应有尽有,宠物行业也开始推动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而来宠物行业对社会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
就以往的事例:某市民为逝去的爱犬开追悼会,以及一批爱动物协会人士在高速公路上拦截运往餐馆狗只的车辆,一件件事例不禁让我深思:就中国而言,西北、新疆、贵州等一些偏远地区,水资源、教育资源。十分贫乏,经济落后,甚至温饱也成了一个问题。可如今,仅一个宠物的葬礼也如此盛大,但人类的问题却得不到重视。
我不是在否认爱动物人士的做法,也不是在否认动物与人类的友谊。但对世界而言,有人类的发展,才有文化的存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存在,遵循自然规律,大自然中动物的食物链,数量是平衡存在的。除必然的生老病死外,动物间的屠杀也是必然的。如今只是人类充当了其角色。因此,爱动物协会人士其行为虽以保护动物为出发点,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样,不管人类文明发展如何,假若人类对动物的屠杀过于严重,对自然的破坏也是不可估计的。我们应知道没有自然,人类的生存也是一个问题。
人际恰恰恰——封闭型、成长型、结构型和异质型的团体
二、体活动的目标:
1、 目标:培养团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信任感。
2、 体具体目标:
(1)凝聚团体的共识,强化团体的向心力。
(2)培养团体的默契,增强成员的互信基础。
(3)强化成员在团体中的自我价值感,增强自信心。
(4)强调成员间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5)透过活动的特殊设计激发成员的思考力与创造力。
三、 团体活动的对象:
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心协成员。自愿加入团体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团体的一切活动中去。在小组成员中希望是异质的,所以会尽量平衡他们的性别、专业。在小组中我们需要那些有沟通愿望的同学,能认真的对待小组活动,并且为人坦诚和友善,能与人护目相处。在小组中,我们会尽量保证成员间是陌生的。
四、 团体规模:
分三个小组,每组8-10人。
五、 团体活动地点:
团体心理咨询室(科技楼319)
六、 活动时间及频率:
每周一次,共五次。每周六晚上7:00-9:00
七、 团体规则:
各组的领导者综合其成员意见,成书面形式,由各成员签字确认,即可生效。各组领导者及成员要严格遵守规则。
八 理论基础:
“印刻”理论
著名动物心理学家洛仑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组鹅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母鹅自己孵化,这部分小额出壳后看到的抵抗一个活动物是母鹅。根据常识,这部分小鹅会跟随母鹅,同他保持亲近和依恋的关系。事实也确实如此。另外一部分鹅蛋是人工孵化的,小鹅出壳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物是实验者本人。这部分小鹅便把实验者当成母鹅,紧紧跟随,吧研究者当成母亲来亲近和依恋。这种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早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称为“印刻”,通过印刻而形成的依附行为,对有机体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
人类的生物发展水平虽然比动物要高得多,但人类也有同“印刻”相类似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自幼儿与狼,兄等动物产生了强烈的依恋而逃避人类。此外,人类的婴儿也会在“敏感期”出现对母亲的依恋。人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需要,正式在这种最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能理论”
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对群体的依恋是人的本能或遗传,是人类祖先时代就已经形成的能力。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要想保存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就必须以群体的方式活动,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抵御灾害,获得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这种群体的习性传递给后代,使人类先天具有与人共处,交往的需要。他们研究了人类的近亲恒河猴,发现在它们身上也存在依恋现象。实验证明,恒河猴的依恋行为取决于对象是否能够提供温暖、舒适的机体特点,而不在于能否提供食物。
动物的依附,合群倾向和表现,为人际交往这一人类行为的形成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对我们认识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首先,生理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其次,安全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再次,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爱与归属的需求,既是交往的结果,又是进一步交往的推动力。
又次,尊重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最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人际交往需求理论: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库兹提出,人有三个方面的需求——爱、归属和控制,这些需求推动人们去进行交往。这一理论称为人际需求理论。
爱的需求反映的是一个有表达和接受爱、友谊的愿望,这种愿望促使他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归属地需求反映的是希望自己存在于群体之中,与他人一起的愿望。
控制的需求反映的是人希望拥有一定的权利,对他人发生影响的愿望。
上述三种需求反映出人际交往是人心理的需要,但对其具体的行为表现应有适当的认识、适度的爱、归属和控制需要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而过分的亲密、交往和控制与过分的冷漠、孤独和无视秩序都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人类性学;动物学;学科交叉
当前科学研究中不同学科的交叉已逐渐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并可能带来科学发展的新突破。学科交叉不仅推动了新兴学科的产生,而且也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动物学(Zoology)是一门古老而又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人类性学(Human Sexology)是跨学科的,蕴含了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人类科学几个学科的范畴,是以性生物学、性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学学科为四大支柱所构建起来的一个复杂的、全面的和综合的体系。虽然现在对人类性学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学科仍有争议,但这并不妨碍本文探讨动物学与人类性学的交叉。人类性学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动物学硕士点的一个研究方向,与动物学学科在知识和内容上有很强的交叉渗透。
一、与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的交叉渗透
人类性学与动物生理学的联系非常紧密。人类生殖系统功能,性器官系统与性反应都建立在动物生理学基础之上。从20世纪初直到20世纪80年代,黑西菲尔德(Hirschfeld)、弗洛伊德(Freud)及其追随者、霭理士(Ellis)、桑格(Sanger)、金西(Kinsey)、莱赫(Reich)以及马斯特斯和约翰逊(Masters & Johnson)等一大批学者,在倾向于“性”的自然学科属性的基础上,陆续繁荣了一个“性科学时代”。其中,巅峰之作的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人类性反应研究在人类生理学基础上于实验室里完成。同时,人类性学与神经生物学也有很深的渊源,现代性学发轫于19世纪末,1886年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司法精神病鉴定专家克拉夫特·埃宾出版了《性病态》一书,标志着现代性学的奠基。同时,现在的人类性反应研究也借助了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陶林等,2010)用先进的脑电ERP(Event Related Potential)代替了主观自述报告,为阐明性冲动的激活机制提供神经心理学依据。(朱洵等,2010)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PET)的方法,得出了人类的群落结合方式不是典型的对偶结合的结论。作为与动物生理学相关的学科,内分泌学也推动了人类性学的发展。控制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性成熟,性周期等激素调节方面是人类性学的性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与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的交叉渗透
人的生殖是人类发育的起始和目的之一。发育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人类性学内容中的受孕、妊娠、分娩包含在发育生物学中。(李文京等,2010)综述的《性早熟发病相关因素的机制研究》归纳了性早熟遗传机制受Kisspeptin基因、LH受体、ER(雌激素受体)等调控。同时,发育生物学中的性腺分化和性别决定内容,将对于研究人类性别问题以及同性恋、易等都可能提供很好的参考。
三、与动物生态学(animal ecology)的交叉渗透
人类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类的性有很大的影响。动物也是一样,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当然动物主要是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性生态学对于人类性学的学习研究以及解释人类性现象有很大借鉴作用。常常在大学校园里听到有人议论理工科学校的男女生比例,谈到理工科学校的女生有多幸福,有多少人追。人类的这点把戏在动物中早就有了。当然,费舍尔性比理论(Fisher’s Sex Ratio Theory)的出现并非用于解释人类恋爱的,它主要是用来解释雌雄两性对后代的投入的。但是,我们确实可以从很多动物生态学的理论机制中看到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子。再比如,动物的性选择和人类的择偶问题的关联。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性选择理论用来解释雄性优势和受精优势的进化、遗传和延续,同时也解释了第二性征的进化。虽然之后的研究表明,人类择偶受到文化、社会、心理、经济政治的影响很多,但在人类的择偶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动物性选择中的交换机制、求偶夸耀等现象。动物的性选择,为人类择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四、与动物形态学(Animal Morphology)的交叉渗透
动物形态学是研究动物内外结构以及他们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人类性学与动物形态学关系密切,研究动物器官构造以及其相互关系的解剖学是了解人类生殖系统结构的基础。同时,通过比较解剖学,可以比较动物与人类生殖器官系统的异同,从进化的角度认识人类的进化。
五、建议
学科交叉确实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一蹴而就,值得深入探讨。笔者就学者的发展、科研角度以及外部支持等问题对学科交叉提出一些建议。
1.培养学者的跨学科背景,在学习与研究中放宽视野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是那些复合型人才或者勤于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领域的研究者,最有希望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和突破性进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学习钻研本专业,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更要抱着一颗不断求知的心,努力涉及邻近的领域,成为一名复合型交叉人才。同时,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多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参加相关领域学术会议和讲座,最好是能组成一个相关多学科的学习小组,让不同背景和专业的研究生能进行讨论交流,碰撞出学科交叉的火花。
2.开展跨学科研究,推动学科交叉发展
学科交叉不仅推动了新兴学科的产生,而且也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和协调发展,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生在研究中,应该就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归纳总结,在研究选题时,同样的不应该局限在本专业领域中,应该善于交叉学习,交流意见。
3.高校重视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
通过组织跨学科研究来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使得学科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因此,从管理者的层面来看,关键是为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工作平台,为推动学科交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现代化的教育要把培养复合型人才放在重要位置上,要设法营造有利于复合型人才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大保,孙悦.生命科学中的学科交叉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1997.
[2]薛澜.关于学科交叉问题的一些理论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1997.
[3]刘凌云,郑光妹.普通动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彭晓辉.性科学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动物题材 生命教育 渗透
在动物题材文学作品中渗透生命教育,也应立足于人的自然生命的教育、精神生命的教育和社会生命的教育这三个核心。人类的生命虽不等同于动物的生命,但动物对自然生命的保存,对精神生命的书写,在丛林法则中所展现的生命“社会性”,亦对人类具有深远而震撼人心的启示和警醒。
一.自然生命教育
在动物题材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师生要能够挖掘和利用其中有益于自然生命教育的资源,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然生命,学会欣赏自然生命,努力保存自然生命,端正对自然生命的态度。
1、认识自然生命
人的自然生命虽然与动物的自然生命不同,但两者皆是自然造物的意志体现,人不仅具有灵性,更具有生物性。在生物性这一点上,人与动物的自然生命情态颇有相似之处。通过对动物题材文学作品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立足于生物性,一方面使学生探索自然生命的生长规律,另一方面,指引学生加强对自然天性的认知。人的形体是自然的造化,要遵循生物发展的规律。因而,生老病死是自然生命的常态,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渐次出现的各种生理现象是生命的常态。这些自然的属性不仅是人不可避免的,更应该是人要加以明晰和学习的。比如,通过《找汗》《奇妙的舌头》等课文的学习,既可以获取关于动物身体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引申开来加强对人自身身体的了解。再如,通过对《恐龙无处不在》《最后一头战象》《恐龙的灭绝》等课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死亡本质上是自然生命的消结,是自然生命的生物性所致,并不是由命运或神所控制。
在以自然生命教育为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而切实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动物题材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生命的生长规律,尊重自然生命的多样性,正确地发现并发展自我天性。
2、欣赏自然生命
自然生命的实体是身体。动物的身体有其形貌,有其状态,有其声口,动物的身体有痛感有舒适感,人类的身体亦如此。但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对一物质的迷恋,人类在追逐美的道路上却陷入迷途,或对美丑的辨别产生错误的认知,以致审美能力下降,或受错误的社会风气引导,一味追逐时尚,而不惜违背甚至损害身体。在青少年们披挂着奇装异服的今天,在他们蓄着长长的指甲戴着诡异颜色的美瞳的当下,在以减肥和整容为风尚的现今,动物形象的自然的美、朴素的美、本质的美,正如一条清澈的溪流,能够浸润并冲刷青少年们受世俗蒙蔽的爱美之心。鸟儿飞翔的优雅身姿是美的,大熊猫憨态可掬的肥胖模样也是美的;松树金龟子的小巧玲珑是美的,大象高大壮硕亦是美的;蝴蝶的斑斓色彩是美的,而母鸡的质朴气息同样也是美的。高级的美是自然无华的美,是清水出芙蓉的美,而非矫揉造作的过分修饰之美。将自然生命教育切入到动物题材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来,正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加强对美丑的辨别能力,从而使学生不盲从社会中错误的审美观念,学会欣赏并爱护自己的身体,生发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二.精神生命教育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广阔的外延性使其成为培育精神生命的最主要园地,而动物题材文学作品为精神生命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对动物题材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捍卫生命的尊严,促进学生自觉提高生命的品质,激励学生实现生命的价值。
1、捍卫生命的尊严
生命是庄重而严肃的,生命是光辉而富有尊严的。一朵花儿纵被风雨侵袭纵被车足践踏,但它仍傲然而坚强的活着,它诉说着生命的尊严;一只鸟儿被囚于笼中,它不食不饮以致饥渴而死,它书写着生命的尊严;面对强敌的入侵,中国儿女曾不屈不挠以死相抗,人们展现着生命的尊严。动物题材文学作品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有的动物因遭受人类的不公平待遇而坚持与人类相抗争。比如《鹤群凌空》中鹤群与巨鹰的厮杀和搏斗,展现着动物英勇不屈的精神生命。通过对这类文学作品的学习,教师可以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庄重与尊严,帮助学生建立起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生命尊严,从而塑造出美好的人格。
2、提高生命品质
生命品质影响着生命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生命品质的提高是精神生命走向完满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基础。生命品质的提高包括众多方面,比如人的生存技能的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人的情感能力的提高等等。动物题材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以上三个生命品质的维度。
一方面,通过动物题材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激励学生加强对生存技能的提高。在丛林法则中,动物通过先天遗传或后天习得都能够掌握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技能。
比如《蟋蟀的住宅》中,蟋蟀能够筑造独特而精美的住宅,既能够遮蔽风雨又能够防范外敌;蜘蛛能够织网以捕食生存。在动物小说之父沈石溪的笔下,伤心崖边的斑羚竟然能够想到用老斑羚的身体作为二次跳板的办法,来使小斑羚跳过伤心崖以逃脱。这些动物超凡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技能无不令人类也深深慨叹和敬佩。因而,在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学习这些作品正可以给学生以有益的警醒,使其自觉地去提高自我的独立生存能力,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激发生存的智慧和技能。
另一方面,学习动物题材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心理的承挫性。动物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意志,在弱肉强食的生存斗争中所展现的生命韧性,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良好素材。《海燕》在风暴雷雨中傲然飞翔,《斑羚飞渡》中斑羚飞渡伤心崖的从容和镇定,动物在生存的路上充满艰辛坎坷,充满危险和争斗,但它们却能以不屈不挠、无畏无惧的精神与自然抗争,与人类战斗。生命的勇敢和坚韧恰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要形成的重要人格品质。
第三,动物题材文学作品可以陶冶和升华人类的情感。人非草木而有情,动物亦然。并且在严酷的丛林法则中,动物的感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石钟山的《雁》中,两只离群的大雁夫妻不离不弃,最后在寒冷的冬日清晨交颈而逝;《藏羚羊跪拜》中羚羊母亲为保护自己的胎儿而向老人下跪并流下两行哀求的眼泪;《鹤群凌空》中,受伤的鹤在两只大鹤的翅膀的搀扶下免去了死亡的厄运。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这一幅幅感人的亲情、友情之场面,无不深憾人心,无不是对人类情感的陶冶和升华,也正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力资源。
三.社会生命教育
在进行社会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四个关系维度,即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青少年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教育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关系认知,并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动物题材文学作品中即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命教育的资源,是进行社会生命教育的有力阵地。
对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知是社会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动物所生活的自然世界虽然与人类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大异之中有小同,动物在丛林法则中所形成的与其他物种以及整体自然界的关系,对人类大有启示和警醒之用。对于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动物题材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可划分为两种,即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以寓教型文学作品为主,通过童话故事、寓言、小说等文学形式,利用动物为媒介传播人类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法则等。比如《鹬蚌相争》《骆驼和羊》《狐狸和乌鸦》《小马过河》等课文,皆运用拟人的手法宣传人类社会的规范,以教化学生,引导学生逐渐社会化。隐性资源以认知型和伦理型作品为主,将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关系与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类比,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动物题材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生命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发现和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关系认知。
【关键词】环境平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论
伦理思想体系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原则、伦理范畴和德行规范的知识体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迫使人类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将自然当作是客体,不断地与客体斗争,甚至期望战胜它的想法,已经无法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此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人与自然平等、和睦、协调、统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解决现今愈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环境平等理念作为环境伦理学的一大思想分支,其体现的是环境伦理学对自然价值的肯定,这种理念贯彻、渗透于整个环境之中,为其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一、环境平等理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历程,从早期原始人对自然的敬畏发展成农业时期人对自然小心翼翼的利用,再到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彻底对立,而今放佛经历了一次轮回,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回到了对自然的尊重,倡导人与自然的平等、人与其他生物的平等。在与自然的“博弈”的过程中,人也开始不断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人不再以自己为宇宙的中心,开始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伦理观也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环境平等的理念也因此诞生。环境平等理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要求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共存共荣;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强调确立人类的平等,实现人类利益平等,发展权利平等;在人与动物(生物)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生存要依赖其它生物,从而主张动物(生物)的平等。
二、人与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人与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强调大的是人类的利益在自然系统中与所有生物的利益通过相互依存关系协调为一个有机整体,基于此要求人类首先考虑整个自然的利益和其他部分的利益,其次再考虑人类自身的利益,以此来约束人类对自然无止境索取的行为。它是完全一种区别于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观。
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观中,人与自然绝不是平等的关系。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生态中心主义者或自然中心主义者将人视为生物圈中的平等成员,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固有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依赖于其对人类的用途。因此,对自然的价值不能仅仅从人的尺度进行评价,如果只是从人的尺度进行评价---这是自然界价值的外在尺度---只是使自然界服从人的主观目的。通过对比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对人与自然平等理念的态度,前者完全无视人与自然平等的关系,将人类价值完全凌驾于其他价值之上;后者则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共性,忽略了人在自然中的特殊性,忽略了人类在地球环境演变过程中的积极能动作用。
三、人类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一)代际平等。代际公平,是从时间特性和人类认识能动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现世人类应有的道德责任感和对未来人类利益的道德义务感。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是作为一个世代延续的状态而发展的;当今世代的成员与过去和将来世代的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拥有地球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共同享有适宜生存的环境;在特定的时期,当代人既是未来世代地球环境的管理人或受托人,同时也是以前世代遗留的资源和成果的受益人;这赋予了当代人保护地球的义务,同时也给予当代人合理享用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权利。
(二)代内平等。代内公平指的是代内的所有人,无论其国籍、种族、性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于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的环境享有平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要求资源和环境在当代所有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不能以损害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从人类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出发来看待环境和发展问题。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从实践来看还可以将其分为国内平等和国际平等。
四、动物(生物)平等的环境道德观
动物(生物)平等的环境道德观指的是在处理人与动物(生物)的关系的过程中要尊重生物,认识到人是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他生物。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人并不比其他物种更加优越,每一个拥有“好”的实体,都具有同等的天附价值。
这种观点事实上也是生态中心论所提倡的观点。生物中心论是一种敬畏生命、尊重大自然,其主要由以下四个信念组成:1.人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成员;2.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3.有机体是生命的目的中心;4.人并非天生就比其他生物优越。
具体来说,生态中心论认为,生物系统的健康本身具有价值,人类对它负有直接的义务;生命个体、物种、生物过程作为生物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存在形式,具有非(人类的)工具价值,人类对它们同样负有道德义务。
五、反思与总结
在两性组成的人类世界中,女性承担了生育和繁衍的主要任务,即孕育、分娩、哺育和教养孩子。那么,男性能不能担当这样的角色呢?
瞧瞧“海马男”的孕育
与人类一样,大多数动物都是由雌性承担生儿育女的主要任务,但是,有少数动物例外,如帝企鹅和海马。海马的生育完全是雄性孕育孩子。因此,如同海马一样,如果具备条件,男人也可以承担生儿育女的主要角色。
人类的生育是男性(父亲)的与女性(母亲)的卵子在输卵管中受精,然后受精卵在子宫中着床并孕育,10月怀胎,最后分娩。海马的孕育刚好相反,卵子的受精和胎儿的孕育都在雄性(父亲)的“子宫”――腹囊(又称孵卵囊、育儿袋)中进行。
每年的5~8月,雌性和雄性海马在海中开始了它们一生中浪漫而又不能缺失的重要行为――恋爱和繁殖。它们先是相互追逐,大跳求爱舞蹈,自由恋爱。如果一只雄海马与一只雌海马情投意合,它们便会。时,雌雄海马的尾部相互缠在一起,腹部相对,而且过程可以长达8个小时。不过,海马的过程恰好与人类相反,后者是男人的进入女人的阴道并把排进女人体内,但是,海马的则是雌海马将输卵管插入雄海马的腹囊,把卵子排入其中。此后,雄海马排出,使卵子受精,受精卵便在雄海马的腹囊中孕育。海马孕育的两性角色与人类的两性生殖刚好相反说明一个问题,身体形状和解剖位置是决定孕育模式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人类10月怀胎的漫长过程相比,海马的孕育期只有20天左右。从受精卵到小海马的孕育都是在父亲的腹囊中完成的。当小海马发育完全后,雄海马就会像10月怀胎末期的孕妇一样开始分娩。同样,与孕妇经过10个月的煎熬一样,到分娩时,雄海马也是疲惫不堪,它只能用其蜷曲的尾巴无力地缠在海藻上,依靠肌肉的收缩,前俯后仰地分娩,每向后仰一次,腹囊便张开一次,将小海马一只接一只地娩出体外。
海马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以生产多次,每次能产下几十到数百只小海马,有一种加勒比海马一次能生下1500只小海马,算得上是海马中的生育冠军。
为什么海马会有这种繁衍方式呢?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繁衍有3个优势:一是能保证后代的安全,二是能加速雌海马再次产卵的速度从而迅速繁衍,三是大量生育才能让后代有较大的存活率,从而让种群一直延绵不断,在生存竞争中不被淘汰。
“海马男”孕育与人类孕育的比较
尽管“海马男”承担了孕育后代的重任,但与人类的孕育还是有一些异同,在差异上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在孕育期,“海马男”得自己解决吃喝,并自己照料自己。人类的孕育则是妻子怀孕后,丈夫需要为妻子提供吃喝并照料妻子。“海马女”只是在“丈夫”怀孕时的每天清晨来看望“丈夫”。这时两只海马会重温初恋时的浪漫行为,它们改变身体颜色,互相抚摸对方的尾部,在海草中戏水。大约6分钟后,“海马女”就离开“海马男”。实际上,这是“海马女”对“海马男”的一种精神安慰,意思是“我帮不上忙,你辛苦了,但要坚持下去”。
此外,在孕育期,“海马女”会守身如玉,拒绝与其他雄海马发生“婚外情”。但是,人类的孕育包括婚姻生活的所有时期,都可能产生婚外情,尽管这种婚外情是男女都有,但主要还是发生在男人身上。另外,海马在“丈夫”产子后,“妻子”会抛弃旧爱而选择新欢。但是,现代人的婚姻大部分是从一而终。
其三,在孕育期,雄海马体内会分泌一种泌乳激素,人类怀孕的女性也能分泌这种激素,它的功能是刺激乳汁的分泌,以哺育孩子,但雄海马拥有这种激素并不会分泌乳汁,只是作为孕育后代时的一种激素准备。
海马孕育后代与人的生育最大的共同点是,都会依赖于胎盘。当雌海马把卵子排入雄海马的腹囊时,卵子就和腹囊内壁结合在一起,就像人类的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一样,在卵子和腹囊内壁的结合部位会产生一个类似胎盘的结合部(器官)。这个结合部有丰富的血管,可以向海马胎儿供应氧气和养料。此外,雄海马还要精心维护自己腹囊内的环境气候,包括不断调整腹囊内海水的盐分,以让小海马逐渐适应海水环境。
胎盘的角色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人类与海马,还有其他胎生动物(当然是雌性孕育)的生殖中,胎盘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现在,如同人类基因组计划首先由美国提出并进行探索一样,美国又将启动人类胎盘计划,以便对胎盘进行全面的深入研究。
胎盘是人类生育的重要器官之一,但是,正如美国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院院长艾伦・古特马赫所说,胎盘是最不受重视的人类器官,大多数研究人员从来不会考虑这个器官的问题。这就无法通过探索胎盘来找到有益于人类生育的极好经验和方法,并由此帮助人类更好地繁衍。
人类胚胎的发育完全依赖于胎盘,因为它有多种功能。胎盘对于胎儿来说既是其肺脏,又是其肾脏,可以让胎儿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也担负着排泄胎儿代谢废物的功能。此外,胎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维持着胎儿生长发育必要的激素和其他条件。
当人的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并在子宫中着床后,就分裂成为一个小囊胚(胚泡),后者有两层结构:内层细胞质和外层细胞膜。内层细胞质发育成后来的胚胎,外层细胞膜形成胎儿一侧的胎盘外层。胚泡在子宫壁上着床后,胚泡外层的细胞开始形成绒膜绒毛。这种绒膜绒毛看上去像珊瑚礁,它们携带有血管,血管从胎盘进入到海绵状的子宫壁,营养物质和废物正是透过这些血管壁才能进行交换。
包围在绒膜绒毛外的是母亲的外周血,即母血池,又称为血湖。母体的血压迫使血液通过血湖沿绒膜绒毛运行,如此,绒膜绒毛就能够吸收胎儿所需要的养分和其他物质,并把胎儿的废物通过母亲的循环系统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母体和胎儿没有血液与血液的直接接触。几乎是在胎盘形成的同时,母体的激素刺激子宫内壁,此时的子宫内壁已血管充盈,激素促使这些血管扩张,提高交换营养和废物的能力。
一旦胎盘完全形成并与子宫壁相连以后(这大概是在孕前期的末尾),可以看到母亲的领域和胎儿的领域有了一个清晰的界线。母亲一侧的内膜壁因为有绒膜绒毛长出,呈现红色并且崎岖不平;而胎儿一侧看上去像是一个溜冰场,平整而光滑,脐带从表面凸显出来。
当然,胎盘还要分泌多种激素,以维持胎儿的孕育。这些激素包括:雌激素,在妊娠期间,雌激素刺激子宫的发育,改善子宫与胎盘之间的血流量,雌激素还能扩张输乳管,为泌乳做准备;孕酮,帮助维护子宫的内层,为胚胎发育提供支持;人胎盘催乳激素,除了为泌乳做准备,这种激素也能增强母亲在妊娠期的新陈代谢;人绒毛膜促性腺素,可以在受精后最初的10周内刺激黄体(即卵巢中遗留下的小囊)分泌雌激素和孕酮,直到胎盘细胞本身可以分泌这些激素。
所以,人类胎盘的作用不仅仅是为胎儿提供营养,还要为胎儿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和环境,这就如同雄海马的腹囊需要调整海水的盐分一样。例如,为避免被母亲免疫系统排斥,胎盘会分泌表达一些特殊蛋白,以避免胎儿被母体的免疫系统排斥。所以,研究胎盘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的生育,也有助于理解肿瘤发生的机理。
如果胎盘异常,如胎盘太小或与子宫结合不够紧密,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导致早产,还有可能导致流产。6%的孕妇发生子痫并导致早产就是因胎盘异常所致。此外,胎盘异常也涉及人们未来的健康。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和胰岛素抵抗也与出生前胎盘的异常存在一定关系。
研究人类的胎盘有多种方法,例如,可以把研究心脏和大脑的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用来研究胎盘的血流和供氧情况,注射示踪剂也可以用来追踪胎盘的血流和供氧。另外,可通过孕妇血液收集来自胎盘的细胞和核酸以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人员也在考虑体外培养胎盘,以研发对孕妇进行检查的分子探针。
但是,这些方法可能面临伦理障碍,例如对孕妇注射示踪剂会受到限制,而且人们害怕对孕妇进行任何操作。所以,研究胎盘的前期工作可以转移到动物,海马的孕育就为研究人的胎盘提供了一个机会。因为海马这种动物可以大量获得,而且其卵子与腹囊内壁的结合部就像人类的胎盘,容易观察和研究。
让男人像“海马男”一样生育?
“海马男”有特殊的腹囊,而且其孕育与人类的女性孕育差不多,那么,能不能让男人也像“海马男”一样孕育孩子呢?
现在看来,由于男人不存在这种孕育的器官,如子宫、腹囊,因而不可能让男人像“海马男”一样孕育孩子。但是,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创造条件让男人生育孩子。
条件之一是,给男人装上人造子宫,让男人怀孕生子;条件之二是,让男人腹内的大网膜充当子宫,就像“海马男”的腹囊一样。不过,这样做得采取人工生殖的方式,即先体外授精,再把受精卵植入男人腹内的大网膜,让受精卵在大网膜中发育成熟。但是,大网膜是否有子宫那样的条件还需要探索。而且,如果在男人腹内的大网膜孕育胎儿成熟,在分娩的时候男人没有产道,不能像女人和“海马男”一样自然生产,只能采取剖腹分娩的方式。
相比之下,第二种做法可能靠谱一些,而且国外也已经有一些这样的研究,让男人在大网膜内孕育受精卵。但是,由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和伦理的种种问题,让男人孕育孩子的尝试现在并没有结果。最重要的是,让男人孕育孩子的做法有点惊世骇俗,即便成功了也难以推广。
让男人哺乳?
如果男人不能像“海马男”那样孕育孩子,能否让男人哺乳呢?海马的生儿育女没有哺乳这一环节,所以人类男性的哺乳只不过是人类两性角色互换的另一种做法。不过,早在10多年前,就有研究人员提出了这种设想。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理学教授贾雷德・戴蒙德提出,可以逐渐打破男人不能哺乳的生理和心理障碍,让男人也能从容哺乳。他认为男人与女人一样都有相同的哺乳的生理基础,只不过千百年来让女人独揽生儿和哺乳大权的做法才使男人的这些功能退化了或作为一种潜能蛰伏于男人体内,如果对男人使用一些药物(这些药物没有害处)就可恢复他们的哺乳功能。
戴蒙德的想法也得到一些研究人员的支持。南非比勒陀尼亚大学哺乳动物研究所的教授约翰・斯金纳认为戴蒙德的话并非不可实现,也并不荒唐。所有哺乳动物的雄性和雌性都有乳腺和促使乳腺组织发育成熟并泌乳的激素。给予男性雌激素以促使他们的乳腺发育并不新奇。比如,患前列腺癌和水痘的男人就会服用雌激素来治疗。做变性术的男人或想让自己变性的男人(如泰国的“人妖”)也在使用雌激素。这使得男人让自己的发育和泌乳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