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设计师工作经验

建筑设计师工作经验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14 11:12: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筑设计师工作经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筑设计师工作经验

第1篇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屋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方法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以上这些内容的总结可以得出,要设计出问题较少,质量较高的房屋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等都会产生影响,所以,从设计上来说,细节的设计是不能忽略的,而且,设计师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1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及其他专业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结构包括房屋的基础、墙、柱、梁、板、楼梯等等。然后用这些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把各种情况产生的荷载以最简洁的方式传递至基础。结构设计的内容由上可知为: 基础的设计、上部结构的设计和细部设计。

2 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1) 刚柔相济设计原则。

若要保证建筑结构体系安全,其设计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刚度过大说明结构体系变形能力差,当施加瞬间巨大的外力时,很容易造成建筑结构局部受损影响建筑的功能; 而刚度过柔的建筑结构可以有很好的接受外部施压的能力,但相当容易变形。所以,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特点来确定建筑结构体系的刚度。

(2) 低碳环保设计原则。

目前,一些国家的建筑物是利用太阳能进行能量供给的,这不但节约了资源,还没有任何的污染。我们不仅要求建筑物美观,还需要建筑物在使用上低碳环保。一名合格的建筑设计师应该是注重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科学和谐发展的。我国的大中城市花草树木比较少,而且一些城市的周边林草植被已经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人类的发展。工业与交通集聚扩充引发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等,这就影响了居民的健康与生活。所以,建筑师在设计时要考虑设计区域的自然生态状况,本着保护和恢复原始生态的原则,利用好当地的植被进行环保设计,按照体现不同建筑的特点以及功能要求,尽量将建筑设计的低碳环保,让人们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3) 多层建筑设计原则。

多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是多层设防的。在实际应用的建筑结构中,绝大多数的实际建筑结构都为超静定结构体系。无论什么情况,所有抵抗外力的结构都在协同工作。若在这个时候,局部构件设计有一点缺陷,就会由于这些微小的问题而影响局部构件载荷的能力,导致局部构件产生破坏,产生超静定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的设计比较复杂,所以建筑设计师要考虑到局部破坏对整体垮塌的影响,并且学会发现结构设计的安全隐患。不同类型的构件相连接以及同一构件截面改变的地方,都会形成需要存在设计图中的节点。节点时刻存在,这是由于结构体系乃是不断变化的。巨大的荷载突然来袭时,对于复杂的建筑结构体系来说,节点的复杂性不可以预测,即使从理论上保证了每个组成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但各个节点的普遍存在,负载传递往往不顺畅而出现载荷集中的情况,而无法传递,建筑结构体系就会遭到破坏; 对于单一的构件,力量传递合理,是可以控制的。

(4) 注重人文的设计原则。

建筑是服务于人类的,建筑设计师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建筑要具有健康特质。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生活在城市的人希望自己能够与大自然融入到一起。注重生态型建筑大多数是以绿色为基础的,并且将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与建筑结构体系相结合。另外,建筑设计师要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3 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

3.1绘制结构平面图

结构平面图的绘制必须符合有关抗震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建筑外体结构设计时,可以不采用计算机软件中的程序,建筑设计师可以直接进行设计。理论上,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输入建模要比直接设计的效果好,但是要注意房屋建筑结构的受压以及局部受压设计问题。通过计算机编程,就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房屋结构的荷载导算,这就能够使设计出来的结构实际受力情况更加精确。必要时,建筑设计师要进行现场勘查。

3.2坡面屋顶的设计

坡屋面的结构处理方式有两种方法: 折板方式,一般用于房屋跨度较小的情况。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适合用于房屋平面不规则的梁板方式,当设计房屋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和屋脊线转折比较复杂的坡屋面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偏心受拉构件的设计。设计图纸上要有房屋梁板折角处的钢筋的布置具体示意图。为了能让施工人员准确的理解,建筑结构设计者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以及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示意图的能力。

3.3 楼梯以及基础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设计楼梯梯板时要注意楼梯跨度的控制,其位置也要和上下楼层统一,除此之外,梯梁的高度要和房屋要求的一致,否则,在实际施工中会遇到麻烦,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除了以上的建筑设计原则以外,还要注意房屋基础的设计。房屋基础的混凝土标号选择要符合房屋的结构耐久的要求。同时,基础的钢筋配比也要选用最小的比率。为了施工人员能够看懂,在设计条基交接部位的钢筋设置时,设计人员要画出详图或选用标准图。另外,要给予设计基础图中的构造柱准确定位。

3.4结构验算

在进行验算时需要注意: 对于砌底,刚度较匀称的多层结构,只适合用底部剪力法进行验算,对那些有薄层的混合结构,应该先考虑其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建筑设计师在计算底层框架结构的剪力分配时,要用多种方法对比进行计算,从而选出合理的设计方法来设计底层框架抗震墙。由抗震墙来承担全部剪力,框架按刚度比例来承担剪力。在进行刚度验算时,框架承担剪力不减,抗震墙则承担剪力减到弹性刚度的20% ~ 30%。在进行双向板查表验算时,设计人员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所带来的影响,否则,跨中弯矩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会使比值计算值比实际的小,这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避免造成安全隐患,尽量避免或者

减少楼板验算中使用不正确的方法; 连续剪力的验算不能用单向板验算的方法来进行。

3.5住宅的设计

对一般多层住宅结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竖向应上下连续,沿平面内宜对齐。对于高层结构住宅,为了各自承担来自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外来力,框架与抗震墙等抗侧力结构应双向布置; 框剪体系的各抗侧力结构要形成空间共同工作状态,除了控制屋盖的长宽比、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以外,为了保证楼、屋盖的整体安全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性连接,还需采取一些保护措施。

4 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建筑地下室外墙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配比、厚度、抗震等级在设计时要根据建筑场地的环境、地下水的条件高低、承载负荷、埋深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经验丰富的建筑设计师应该知道混凝土等级的确定、高层地下室的外墙厚度等设计条件。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都要求防水,所以,地下室的外墙对抗渗等级也是有相关要求的。地下室外墙的钢筋配比是由墙的水平载荷所控制的。水平载荷包括地基土的侧向压力、地下水的压力、地下室外部土壤的侧向压力等等。所以,由此看来,地下室外墙的设计要求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在实际设计中要将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4.2高层建筑基础的选择要注意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地基在选择过程中要求整体性好、满足建筑物允许变形的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不均匀的地下沉降的情况,达到经济节约以及安全应用的目的。在建筑物地下室柱距大、基地较大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地基平板式; 地下水位较高不宜采用梁板式的基础; 筏形基础主要适用于可以满足正截面承载力较大的建筑,它具有双向底板的厚度,所以,其承载能力较大。

4.3基础底板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在基础底板方面,要将钢筋均匀的铺上,本着节约材料的原则,在布置楼板钢筋上,要尽量避免钢筋重叠的情况,在减少基础沉降的设计中,可采用天然地基,合理的选择建筑地点,在进行设计前,设计工程师要进行实地考察,搜集基础资料,这样才能准确地进行设计。

在梁、板的跨度设计方面,梁板的结构就是一个截面板,其计算长度应该从梁的中心算起,取用钢筋配比的最大值,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基坑方面,要注意基底会受到土的约束,尽量不要反弹,当基坑很大时,实际上坑边的约束可以作为安全储备,所以这就出现计算沉降大于实际沉降的情况。基坑开挖后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计算上要按基底附加应力计算。

5 结语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详细说明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多方面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和原则,指出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标准,还要有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做得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姜牛.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浅析[J].价值工程,2010( 36).

第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design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concept of innov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novation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novative ideas sources, emphatically summarized the building design innovation design method.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innovation, and idea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除了体现建筑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应具备欣赏性、科技性、环保性等特点,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一、 建筑工程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础

尊重客观环境被多数建筑师们看作是创新的首要。国家一级建筑设计师杨文炎副教授认为针对广东地区的气候、地域环境,应该有一种比较适合的空间形式能够做到节能,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很大的创新。青年建筑师钟乔则认为,设计一个建筑物时更多的是一个分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畅想的过程,只有在场地分析、环境分析、人文分析、气候分析等基础之上,才可以谈到建筑的创新。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建筑师冼剑雄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建筑创新并不容易,必须结合地域、文化等客观环境的差异。比如在南方做建筑,既要体现南方文化、地域特点,又要体现南方传统,在国际化潮流背景下,还要研究如何融合的问题。瀚华公司前几年在设计广州竹韵山庄的会所时,一反过去常做的加法形式,采取减法将主体建筑往地下走,实现了较小的建筑体量,保护了周边的树林。这样的创新手段只有在对建筑场地形成了充分理解才能运用出来。建筑设计创造科学理论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一直是设计创作者倡导的,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该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二、 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来源

建筑设计师除了应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应将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有效结合,并具备分析推理、创新素质、逻辑判断等能力。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应注重理性与感知、形象与概念等的结合。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是提高建筑创新的重要途径。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1、创新设计的心理因素

建筑设计是一项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就是创作者投人并参与的自我意识,其中创造的动机、求知欲、情感、追求超越的意志、品质等是构成创造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建筑设计中,若没有真实的情感与激情,就难以有优秀的作品。创造动力的形成,还包括信心、理想、恒心、独立性、兴趣等多种心理因素,也就是一定的心理境态与勇于开拓的精神。因此,调动和激发设计师的设计动机是保障现代建筑设计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2、创新设计的灵感

现代建筑设计是集智慧与形象思维于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想象的特点,也就是设计灵感。设计灵感是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思维活动的豁然醒悟与贯通,是其思想火花闪动的体现。设计灵感多来自生活经验,包括各种人文知识、潜意识思维的培育等,并从中获取感性的动力,促使各种知识相互交融、相互贯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除需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还应注重视觉开发、形象思维等综合性素质的培养,以掌握并强化对设计问题的直观解答等设计策略。

3、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以潜隐的理性及直觉对感知事物进行大胆的联想或猜测。借助想象力提出假想说,这是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核心。想象力的开发取决于多项外部条件,其中包括设计者在创造设计中对想象的认同。想象力是对建筑设计的一种直观感受,积极的想象力有利于建筑形象的全新设计。想象的过程也是捕获事物本质、突现设计灵感的过程。应该注重培养建筑师设计创新的想象力,包括对建筑的整体把握能力与对细节的洞察力等。这样,通过各种相关知识的积累,建筑理论与方法的结合,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就能提高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应用力。

三、建筑设计创新设计方法

1、生态设计

生态建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建筑与生态关系。生态建筑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保护环境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种植业、养殖业、能源、环保、美学、高新技术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生态建筑是今后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例如Chuckanut Ridge 住宅,太阳能成为设计的亮点。屋外的电伏板为房间夜间照明提供能源,大大的落地窗充分接收阳光的明媚,房间内一片温暖。该住宅的设计极大地响应了低碳世界的口号。现在的居住建筑只讲求快速建筑,大的居住容量,忽略了人们的居住感受,居住需求。普通楼盘的楼间距在越来越小,窗户也是能矮多少就矮多少,到处充斥着廉价房的感觉,售价却是天价。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应当在保护当地绿化基础上,增加绿化面积,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周围环境,更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一个绿意盎然的城市,处处生机勃勃,展现城市宽广的胸怀。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1、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区别

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偏重于技术,而现代建筑设计则面向功能化,环保化,科技化等多方面发展,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既重视设计的内容也注重设计过程的管理,所以建筑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要求,还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协调,科技与人文共同进步。为此,建筑设计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要视建筑设计为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整体中把握,满足人在使用和功能上的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最适宜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在传统的设计中,大多是按照原有的经验操作,模仿已有的建筑模式进行效仿。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是要求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分析人们的心理、生存需求及创造性的发挥相互结合,并贯穿开发的全过程,从市场需求到可行性进行研究,从具体施工到工艺修改等等多方面的工作。

2、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条件

现代建筑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是提高建筑构思创意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与解析性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创造思维是一个囊括创造主体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是决定设计作品一个多元创作的重要机制。这一点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尤为重要。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创作者自我意识与自我潜能的一个表现,例如创作的动机,创作的本意等都构成了设计创作工作的动力。设计者没有动力、没有激情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这里面也包括兴趣、爱好、信念、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产生创作的动机是确保设计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建筑设计中产生创新思想的重要条件。

设计创作者通常富有超长的想象力,常带有综合因素,因为设计创作是一种知识集合过程和形象思维比较突出的创作活动,这就是设计灵感。设计灵感是一种思维的跳跃。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都是设计灵感的培养。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积累也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培育。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领悟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基本条件。

设计者最大的创作源泉就是想象力,想象就是凭借潜在的理论知识与直觉的感召对现实的事物大胆的进行猜测与联想,提出观点,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中的图像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想象力的开拓,在于设计者在工作中的认同度以及在设计中激发想象的各种外在条件。想象力也是艺术的一种直觉能力。想象力的开拓有助于新的艺术形象得产生,就是产生事物本质的设计灵感的过程。培养想象力对一个现代建筑设计师来时也是尤为中还要的。

3、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础

尊重客观环境被多数建筑师们看作是创新的首要。国家一级建筑设计师杨文焱副教授认为针对广东地区的气候、地域环境,应该有一种比较适合的空间形式能够做到节能,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很大的创新。青年建筑师钟乔则认为,设计一个建筑物时更多的是一个分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畅想的过程,只有在场地分析、环境分析、人文分析、气候分析等基础之上,才可以谈到建筑的创新。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建筑师冼剑雄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建筑创新并不容易,必须结合地域、文化等客观环境的差异。

建筑设计创造科学理论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一直是设计创作者倡导的,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该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4、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论的运用

4.1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设计相结合的创新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人的作品,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本国韵昧,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而我国北京的京广大厦、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武汉的晴川饭店等与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大厦、西格拉姆大厦等,无论从设计到理念都是那么的格调一致――在风格西化的同时,抹去了民族特色。建筑作为一种视觉产品,既要创新,又要与艺术性、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风格相结合,体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创新要与文化融合,提炼出一条明晰的思路,不能左手是《诗经》、《春秋》,右手是《哈姆雷特》。”

4.2现代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创新

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人们心里认知的美的意向以及对美的转换和映照。所以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强大的视觉表达力和冲击力,这样才会引起人们对其美的共鸣。在现在的市政建设、建筑等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中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因为他们联系着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公众精神,一种首创精神;这种精神都是新建筑、新城市多承载的人们认知的美的意向。是新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心里的认知与归属感的聚集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也是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向,主要通过这些城市建筑所反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建筑设计整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特征,以及对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认同。

4.3现代建筑设计中科技的创新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

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主要采用太阳能和天然气,将这些天然能源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减少了动力电的使用。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理念;方案设计;设计流程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的长久发展,离不开现代建筑设计技术的更新,在这个大潮流下,我们要及时更新相关建筑设计艺术,以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

1 关于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分析

一般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建筑的需要了,这就需要进行一系列建筑设计技术的更新,该技术的更新要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了有效进行建筑设计的更新,就要首先改变我们的建筑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进行理念创新,以确保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效实现。往往好的建筑作品需要有好的灵感,没有好的灵感、很难有好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更别提好的建筑作品。而创造性思维是现在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在一个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这里的创新性思维是广义的,不是单纯的创新,它囊括了兴趣、爱好、信仰、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强大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阅历和扎实的基础知识。

2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创新的基本条件

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是提高建筑构思创意水平的重要途径。它跟解析性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囊括创造主体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是决定设计作品一个多元创作的非常重要的机制。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创作者自我意识与自我潜能的一个表现,例如创作的动机,创作的本意等都能够构成设计创造工作的动力。而设计者如果没有动力、没有激情就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这里面同时也包括兴趣、爱好、信念、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都是设计灵感的培养。同时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积累也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培育。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领悟同时也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的最基本的条件。设计者最大的创作源泉就是想象力,想象就是由于潜在的理论知识与直觉的感召对现实的事物大胆的进行猜测与联想,提出观点,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中的图像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想象力的开拓有助于产生新的艺术形象,就是产生事物本质的设计灵感的过程。培养想象力对一个现代建筑设计师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

3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础

尊重客观环境被多数建筑师们看作是创新的首要。国家一级建筑设计师杨文炎副教授认为针对广东地区的气候、地域环境,应该有一种比较适合的空间形式能够做到节能,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很大的创新。青年建筑师钟乔则认为,设计一个建筑物时更多的是一个分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畅想的过程,只有在场地分析、环境分析、人文分析、气候分析等基础之上,才可以谈到建筑的创新。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建筑师冼剑雄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建筑创新并不容易,必须结合地域、文化等客观环境的差异。比如在南方做建筑,既要体现南方文化、地域特点,又要体现南方传统,在国际化潮流背景下,还要研究如何融合的问题。瀚华公司前几年在设计广州竹韵山庄的会所时,一反过去常做的加法形式,采取减法将主体建筑往地下走,实现了较小的建筑体量,保护了周边的树林。这样的创新手段只有在对建筑场地形成了充分理解才能运用出来。建筑设计创造科学理论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一直是设计创作者倡导的,从提高构思创意水平到工程设计实践,都应该加强职业设计规范化理论的建设。

4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中创新理论的运用

1)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艺术,他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才能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吸取从古至今的建筑设计的精华,把建筑设计创新作为设计创作的高度来衡量现代建筑设计的创作水准,从而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西方建筑师在其社会发展进程和文化框架中有意识地发展了现代建筑,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建筑师则是被动地被拽入了现代设计。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人的作品,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本国韵昧,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而我国北京的京广大厦、广州的白天鹅宾馆、武汉的晴川饭店等与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大厦、西格拉姆大厦等,无论从设计到理念都是那么的格调一致———在风格西化的同时,抹去了民族特色。建筑作为一种视觉产品,既要创新,又要与艺术性、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风格相结合,体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创新要与文化融合,提炼出一条明晰的思路,不能左手是《诗经》、《春秋》,右手是《哈姆雷特》。”

2)创新建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整体,现代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创新建筑创作不是孤立的,它是在人们心里认知的美的意向以及对美的转换和映照。所以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强大的视觉表达力和冲击力,这样才会引起人们对其美的共鸣。在现在的市政建设、建筑等这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中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因为他们联系着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公众精神,一种首创精神;这种精神都是新建筑、新城市多承载的人们认知的美的意向。是新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心里的认知与归属感的聚集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也是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向,主要通过这些城市建筑所反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建筑设计整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特征,以及对城市的环境、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认同。

3)建筑工程设计中科技的创新。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化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技术的运用,而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建筑设计的创新不仅可以体现在建筑外形中,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技术中。例如:在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中就有多处创新之处,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包含了生态舱的设计、相变蓄热地板的设计、植被屋面的设计及各种幕墙的设计。其中的生态舱位于建筑物一层北部,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创造性地在建筑内部增加了与自然接触的人性化空间,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5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概念,它不仅限于建筑本身,而且关系到社会的整体生态环境状况,它还涉及到了新材料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新技术的进步等多个领域。我们可以将生态建筑当成是一个技术集成体,它的完成需要建筑师与其他专业工程师的共同配合来完成。从技术方案的视角来看,不仅需要满足合理规划选址的要求还必须尽量降低能源消耗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没有污染的太阳能、风能的利用是现代生态建筑减少环境污染所需采取的技术策略。所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注重对节能资源的使用,加大建设生态建筑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

结束语

创新是建筑师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态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设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就需要设计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自然知识积累。有些创作灵感不是来自建筑,而是来自电影、文学、艺术,甚至是生活,创作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实创新的源本都在于平常的生活之中。现代建筑设计中,既要体现美观,又要充分应用科技手段,这就要求设计师掌握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2).

[2]冯永异.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理念的探究[J].城市建设,2010(15).

第5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不足分析

Abstract: discusses civil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of unsafe, structure design is not reasonable,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design, carrying the cross section insufficient column height design, design personnel issues such as insufficient deficiencies and to the caus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need for attention to some requirements.

Keywords: civil construction, structure design, insuffici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用建筑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保证民用建筑的较高质量是民用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怎样判断建筑质量的好坏呢?这就要从影响民用建筑质量的几个因素入手,主要是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其中设计质量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的任务量很大并且十分繁琐,而且设计师肩负了很重的责任,这些方面都和建筑的安全紧密相联。但是目前存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上的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方法、甚至概念上的错误。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项规范民用建筑设计的要求,确保建筑设计在质量层面上有新的突破。[1]

1.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概念

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通过结构性质的语言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就称之为结构设计,它是建筑设计师专业水平的体现也是施工过程的指导内容。那么何谓结构语言?结构语言是由结构元素组合而成的,这些结构元素来自于图纸和建筑中,主要包括了墙、板、楼梯等。这些零散的结构元素经过整合形成一个水平或者竖向的抗力体系,就称之为结构体系。运用最为简洁的方式将结构体系中所产生的荷载传递到基础部分。由上可知可概括结构设计为基础性上部和下部设计。

2.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

2.1安全隐患多,结构设计不合理

关于抗震墙的设计,很多设计都没有按照国家的设计规范进行,并没有把抗震墙的空间设计充足,而是将墙体底层设计为大空间,所设计的结构体系合理性较低,没有明确的传力。还有一些设计整体的设计都有错误,因为模糊了抗震的分类和场地的选择概念。有些设计和计算书没有一致性,计算的结果和设计的强度相差甚远,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1.1基础和地基设计中的不足

很多的设计人员没有进行认真充分的地质勘查就进行了施工图的设计,例如仅仅设计了地耐力这一方面的数据,或者单纯的认为该值越小就越安全。有的设计者对软弱地基的认识不够,不通过严密的垫层计算就盲目采用加强承载力的方法,这是十分不安全和不经济的做法。在多层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荷载值的计算没有按照规范的折减系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构的准确性很低。[2]

2.1.2构造柱在砖混结构房屋中的使用

对于结构抗震性、坑剪能力、承载力的提高都有作用的构造柱往往在结构设计中被当作承重柱,这就引发了一些列问题比如应力全都集中到构造柱处,构造柱第一个受到破坏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减小了房屋的抗震能力。

2.1.3承载柱的截面高度设计不足

截面高度设计过小,这种设计错误常见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为了受力分析简单一些设计者故意将截面高度设计的过小,殊不知这也为房屋的安全埋下了隐患,这样设计导致柱顶不具备合格的抗弯强度,柱子会产生裂缝,这会使房屋的耐久性降低并且影响到住户的入住心情,会对房屋产生恐惧的心理,并且一旦遇到地震这种房屋就会倒塌。

2.1.4楼板设计的问题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承重构件,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板把屋面的负荷转移到了梁或者墙上,所以楼板的设计关系到墙和梁等的安全性。为图计算方便将双向板和单向板的计算方法混淆,这容易导致板出现裂隙。

2.2设计人员问题

2.2.1深度不够,图纸不过关

不少单位设计院的图纸不符合国家规章制度的规定,设计粗糙简单,漏掉了很多重要的大样图和剖视图等。没有技术总监和项目总监的签名或者授权盖章,主要原因是图纸设计不合理忽略这一项,另一个原因是很多都是挂靠设计,技术总监等管理不善,为了免除自身的法律责任而不去签名,但是根据制度的规定其法律责任是不可避免的。图纸的目录中没有标准图和可供重复选用的利用图。结构设计图对于工程的水文和地质条件等情况没有做出说明,对于力层的地基土大部分的设计都没有做出交代。一些能够反映工程细节的设计参数和安全等级等数据都没有明确在设计说明中进行交代。[3]

2.2.2设计人员未将施工充分考虑在内

一部分设计人员纸上谈兵,严重脱离了施工的实际,仅仅出于个人利益的角度而整天在办公室图纸堆里埋头设计,根本不了解施工的现场情况。对于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否顺利的应用到施工中去一点自信都没有,有的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实际困难。例如增加施工的造价等等。

2.2.3设计人员重视度不够

很多设计中的问题发生不是因为设计师的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设计师没有对设计负责,没有引起自身足够的重视。对于居民的住宅设计不能够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而是盲目照搬现有的设计成果,通过简单的套用来完成设计说明。还有一些设计师没有充分理解设计的方法和规范性,或者有的人根本没有明晰的力学概念就开始了错误的计算模式,也不能够根据经验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判断。[4]

3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

3.1结构计算注意

计算振型数一般都可以被3整除,至少要有数量大于9个的高层建筑,如果在计算的时候将扭转偶联考虑在内就必须使振型的数目不低于15,如果是多塔结构那么要≥塔数X9。质量振型参与系数要≥90%,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这个数据,如果达不到的话就要将振型的数目增加,然后根据新的数据再重新进行计算。自振周期需要折减时的依据是刚度受到墙体的影响。多层民用建筑如果没有地下室,在进行框架的计算时如果是将基础拉梁设置在0.05m,那么基础拉梁需要按层1输入。

3.2构造设计需要注意

>60天的后浇带间隔时间可以使温度和其它的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板的两个面都要进行钢筋加固是为了应对温度变化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化,国际的经验提示钢筋的附加值应该≥0.1%。考虑屋面的雨篷等荷载时需要考虑他们的满水荷载,并且需要在上面设置泄水口。在结构平面图中标注出所有的受力构件的定位尺寸。在民用多层建筑的多层框架电算过程中,需要将基础下降和温度应力两个因素排除在外,如果地基很软或者土质不够均匀的时候就需要将框架柱的配筋放大。

3.3设计人员需要注意

设计人员需要严肃认真对待设计任务,严格规范使用设计图纸,要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出符合事实情况的设计方案,另外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建筑设计有关的知识也需要了解,力求最后设计出严谨、实用、创新的作品。

4结语

总而言之,结构设计工作需要全面、细心、系统地开展,对于设计师的要求很高,需要设计师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机能,除此之外还要有灵活的头脑和活跃的创新思维以及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设计工作必须要注重细节,从最基本的构件进行计算,对计算的根据和因果要心中有数,将建筑行业的各项规范烂熟于胸,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其它专业知识巧妙结合。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使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使建筑的质量不断进步,才能使居民在居住时更加安心,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 钢结构房屋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56.

[2] 国内年轻结构设计师常见工作问题分析《山西建筑》2011(06):98.

第6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127-02

0引言

我国拥有13亿人口,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低,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世界人口越来越多,能源不断变少,生态环境恶劣,生态文明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而以生态文明为出发点,对建筑进行设计已经成为现阶段建筑业界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如何开展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资料,提高其工作效率。

1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研究

生态建筑涉及的领域非常多,其综合性很强,离不开社会公众的主导参与和高度重视。其主要以人与环境和谐共处作为出发点,重新审核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生态建筑属于耗时较长的一项工程,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建筑设计师们努力的成果。一般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主要指人与自然的联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生态建筑主要指人、自然遗迹建筑三者可以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中。也就是设计师在不仅需要给业主营造一个舒适居住空间,同时还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自然环境。设计师在降低自然资源浪费的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建筑废料、废气以及废弃物的排放,对于小环境,则应结合整个建筑的建造、使用以及拆毁等各个环节对其进行改善[1]。

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从水的再生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自然采光的利用、生活垃圾的科学处理等多个方面使其生态性得以充分体现。由上述几个方面可知,生态建筑所设计的学科,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在设计及建造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带头作用,以生态及整合观念为出发点,对建造进行整体性的科学设计与规划。另一方面,设计及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使一切的建筑能源及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才能使所设计及建造出来的建筑及其环境能够有效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及可持续发展。

2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分析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建筑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在建筑工程的实际设计及建造中,对建筑的整体性及系统性有较高要求,但总的来说,必须要使建筑、人、环境三者实现和谐统一。

2.1生态化设计

1)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已得到一定增强,向往自然环境的人已逐渐增多,对建筑进行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生态系统的科学及合理构建。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开始逐渐把其融入到生态循环圈中,并从整体性方面来对资源及能源的流动作深入而详细的分析及布置,此外,还把建筑的设计、建筑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消耗及生产纳入到生态系统中,以使能源和资源的流动能够从单向模式向良性循环模式转变。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它们的依存关系也会发生一定变化,而人类赖以生存及生活的空间中的建筑系统也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建筑系统和其内部特定设计地段的生态系统之间都处于动态的相互作用中,建筑系统会和其周围的生态系统环境相互作用,直至其使用性能完全消失[2]。

2)生态化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其指的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地理环境有一定了解,此外,还需对建筑物所处地区的物质资源、经济环境等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所设计及建造出来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生态化意蕴,从而才能使人从建筑中感受到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惬意与和谐。如北欧斯堪中纳维亚的设计,通过对天然材料和自然色彩的利用,使住宅中融入了田园风光中的相关元素,从而使人从中感受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2.2一体化设计

1)从纵向方面考虑,结合当前和未来对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也就是说,对建筑进行设计及建造的过程中,除了要使人们从建筑的空间环境中感受到惬意,还应使建筑的空间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从事社会及经济活动的需要,并能够长时间地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2)从横向方面考虑,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使其实现人和自然的一体化,就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环境、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为人类创造舒适空间的过程中,还应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这样才能使资源能够得到持续利用,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3)对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及建造的过程中,应使用环境友好型的无公害建筑材料,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可能给人体造成辐射的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并尽可能降低气体及电磁波等方面的污染,利用自然光线,实现太阳光对人体的自然沐浴;通过环境湿度、温度的控制、自然通风的利用等使室内环境能够符合人体所需的最佳状态;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把之和建筑中的室内外控制进行合理设置,使它们之间的过度具备一定的自然特征,此外,还需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及特征,这样才能使人、建筑与自然实现和谐的一体化[3]。

2.3人性化设计

1)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消费行为已逐渐向个性化发展,人们对建筑设计及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使建筑更具魅力,设计师应以为人服务、以人为本为立足点对建筑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要求的建筑。

2)人性化设计指的是建筑设计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需求,并通过科学方法对人和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综合而有效的处理,此外,还应使建筑的使用功能、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能达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因此,对建筑进行设计前,设计师应先对当地的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当地独特的文化特征,从而才能使所设计及建造出来的建筑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求。

4结论

建筑是人们生活及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建筑能源与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主要就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作了相关分析,以此为建筑设计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鑫,郑卫.生态建筑的适应性设计问题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5):114-115.

第7篇

通过设计院的实习,了解建筑师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职业素质要求,毕业后能更好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下的成果,弥补课堂学习之不足,提高综合设计的技能,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1. 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建筑师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2. 了解设计院不同专业相互合作方式,学习建筑师的职业素质、及协调能力。

3. 结合实际工作,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二、实习内容

1. 了解设计院的工作和程序,建筑师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了解设计院的不同工种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合作方式。

2. 了解有关建筑设计的法规、规范、标准。结合实习工作,在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的具体安排下,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筑设计方案或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3. 能熟练运用cad进行图纸的改良。

三、实习心得、体会

三年的大学生活接近尾声,在即将踏入社会,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前,社会实践对我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大阅兵,同时也是理论与时间相结合,并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三上学期,我有幸在教育建筑设计院实习,在这段实习期里,我进一步了解了建筑的深刻内涵,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岛与实际结合的新的高度,同时,对具体设计流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要求规范都有了更深层的体会,空间概念也逐渐明晰,对未来有了新的定位,这段实习经历在我未来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结这几天下来的收获,真的很大很大。

从报到的那天起,我所感觉到的是设计院人性化的管理和每位员工的敬业精神。平时5点下班,可同事一般都7点多才下班,都在忙着画图,加班工作已经是设计院的常事了。记得一位企业家说过,当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在每位员工身上解读到时,这个企业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

因为有了这些感想,在设计院实习的每一天我都有一种紧迫感,从一名未出社会的大学生最终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建筑设计师,我不仅要学习专研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敬业精神,努力做到高效、自律、求实、创新,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团队中去,学习与同事交流沟通,组织协调,认真负责,增强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因为一个集体的成功就是每个员工的成功。

对于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为人处事我同样深有体会,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身上还透露着浓厚的学生气,要想最终适应社会,还有许多要学的。

第一:真诚待人。我刚来报到时,遇到很多新的面孔,由于和他们未熟悉,所以不敢和他们说太多的话,而且对工作未曾了解,开始觉得不太适应。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真诚待人,虚心请教同事,他们也很乐意和我交往,还教会我一些技术。由此我深感真诚的重要性,在公司里不但要学会如何做事,而且要学会如何做人。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关系到你能否开展工作。孤芳自赏并不能说明你有个性,过于清高是很难融入大集体的。

第二:不要偷懒。刚来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每天都在画图,连午休时间都用上了,周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偶尔晚上也会在所里待到深夜。有几次早晨上班迟到,影响了院里的正常秩序和部分工作的正常交接,院长开会时提出了这个问题,教导了我们,把我从松懈里又拉了回来。从此我时刻提醒自己,来这里是来实习学东西的,不是来玩的,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工作的正常运行,理由是偷懒者用来安慰自己的。在学习的领域里,只有勤学好问才能走向成功。

第三::勤学好问。刚来到单位时,我对很多方面都未熟悉,在学校掌握的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的指导,很难派上用场,有些想法很不切实际,难以实施,这些和乌托邦式的教学方式有着必然联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勤学好问,不懂装懂并不能显示自己的聪明,相反会带来工作上的很大不便,甚至给人骄傲自大的印象,因此我要做的是以别人已有的实际经验填补我的知识真空,经验对于新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不过能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我感谢那些热情帮助我的同事们,在我需要的时候无私的指导我,为我提供相关资料,为我指点迷津,在我有错时及时地指正,帮助我成长,搀扶我走过人生的重要一坎。没有他们,我不可能顺利完成我手头上的项目,没有他们,我不可能如现在般对未来充满自信。

第四:严守规范。做实际项目不同于在学校得模拟演练,牵涉到施工、经济效益、安全等实际问题,设计过程中不能想当然,查阅设计规范是个不可缺少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遵守规范,在此基础上的个人发挥方可万无一失。作为新手,在这方面常常忽视,因此,必须抽时间给自己补补课,同时时刻保持严肃的态度。

第8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节能环保;能源消耗;可持续发展

前言

建筑节能设计主要是指以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为基础,充分利用地区自然资源,在寒冷的冬季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能进行取暖, 在炎热的夏季能尽可能的减少得热进行制冷降温,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有效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能否有效地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因此我们在未来建筑设计领域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1 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①建筑设计的节能措施能有效的贯彻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危机,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水平。②建筑领域内节能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③节能设计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建设发展方向,它是建筑科研和施工技术不断提高的表现,可以帮助建筑设计、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

2.1 片面的节能设计认识阻碍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虽然目前大多数房屋建筑设计师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对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认识不够全面。很多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对影响房屋建筑节能环保的各项因素考虑不够深入, 往往只是针对建筑的某一方面采取节能环保设计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师们对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理解的还不够有深度。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节能环保的设计规划,重视能源消耗的各个环节,从而确保房屋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得到全面的发展。

2.2 有限的技术水平降低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实用性由于我国建筑领域的节能设计意识树立较晚, 积累的经验也相对较少,与先进国家的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且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相对有限的节能技术水平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实用性。因此现阶段的建筑节能设计应该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积累丰富的经验,及时解决节能设计、施工、运行中暴露的各种问题,推动我国节能建筑的整体设计水平,确保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3 开发商和设计者存在利益争议,意见达不到统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就吸引了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建筑投资,但是大多数项目开发商都在竭尽全力的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期望投入更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但是我们的建筑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应追求社会效益,有着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们往往更愿意选择具有更高、更长远节能效果,对设计有着更高技术要求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与设计者之间就会出现观念的不和谐,出现选择方案上的分歧, 最终直接影响到节能建筑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 优化建筑节能设计的对策

3.1 寻找可替代性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都是相对清洁、优质、丰富的新型能源,因此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应该积极利用各种新型能源,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具体措施可以在建筑屋顶、外墙等部位安装太阳能装置,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以及热能,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在建筑中利用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建设房屋的风导空气流通系统,既回归自然又节能环保;利用地热能能取代传统的冬季采暖系统等。这种可替代性能源的大量应用不仅可以节约常规建筑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危机,确保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设计与新能源开发研究是绿色建筑的主要思想和主要方向, 优化建筑节能设计要创新新能源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理念,使新能源开发利用与建筑节能设计有机结合。

3.2 在节能建筑中应用新技术,健全建筑性能以及结构目前国内的建筑节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不断研发新产品,与时俱进,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节能技术水平。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积极应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比如热桥阻断技术、外墙保温构造技术以及地面保温技术等等; ②采取建筑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这可以有效地增强建筑的隔热保温性能,改善建筑的节能效果。比如,对建筑墙体的节能可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和墙体外保温的设计,提高墙体保温隔热效果。对房屋建筑窗户的节能可以采用高性能保温隔热门窗材料以及新型环保节能玻璃的方案。对房屋建筑屋顶的保温节能可以采取使用较高辐射反射率涂料、架空隔热保温屋顶设计的方案,控制热量传递,减少空调等电器的使用,起到房屋建筑节能的作用。这样可以很好的改善建筑物的性能, 健全建筑物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物能源的使用,增强建筑物的舒适度以及实用性。

3.3 加大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量,淘汰危害性大的材料房屋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使用量相当大,比如钢材、水泥、瓷砖等等。这些材料既有节能环保的友好型材料,也有对环境危害极大的可造成环境污染的材料,要想在房屋建筑中做到节能环保, 就应该尽量减少危害性建筑材料的使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缓解能源紧张压力。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各种新型能源,降低设备耗能。②建筑材料进行循环利用, 包括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成为新的可用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构配件的重新利用, 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与节能环保作用,例如建筑垃圾(废钢筋、废铁丝等)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成为新型的可利用的钢材。③设计师们不仅应该大力提倡新的节能环保材料, 还应该主动淘汰掉类似含有甲醛、苯以及氨的有害建筑材料,有效杜绝大量建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

4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资源消耗的加剧,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提倡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因此为了更好的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以及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节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了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了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方案与措施,以期能够对同行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黎钦华.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14(2):54.

[2]陈超琦.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