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跆拳道论文

跆拳道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14 10:37: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跆拳道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跆拳道论文

第1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对甘肃省42所高校普遍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8所高校,对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工业学院、天水师院8所非体育专业院校学生639人,11名跆拳道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有关跆拳道专著,跆拳道学位论文、cnki期刊网学术论文等,把不同的研究内容归类并汇总,提炼出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2.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甘肃省跆拳道界的专家、学者进行拜访或电话访谈,了解甘肃省高校跆拳道运动发展现况,征询他们对甘肃省高校跆拳道运动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3.问卷调查法。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2份问卷,即对高校跆拳道教师的调查问卷、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基本内容包括对跆拳道的认识程度、喜好程度及对该项目的选择动机等。向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1份,回收11份,有效率100%。向学生发放问卷639份,回收630份,有效率98.6%。

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运用一般的excel软件对其中有效问卷进行数理处理。

5.逻辑归纳法。根据调查分析后的数据和资料,运用逻辑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论文结论,并以此提出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跆拳道课程的开设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甘肃省普通高校学生状况

1.甘肃省大学生对跆拳道运动认知的调查分析。表1数据反映,调查的630人中有573人对跆拳道有基本的了解,占91%,参加过跆拳道学习的学生有164人,占26%,相对较少,这说明跆拳道运动在高校中只得到初步的发展,对体育选项课中是否可以开设跆拳道课程来看,有510人认为可以,占所调查人数的 81%,表明跆拳道运动在高校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甘肃省只有部分高校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设了跆拳道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面对巨大的发展空间,跆拳道课程的开设必将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

表1 大学生对跆拳道的认知与发展趋势调查表

2.甘肃省大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从表2可以看出,普通高校学生上跆拳道课的动机多样化,有23.9%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而学习跆拳道的,有20.6%的学生是为了健身,有14.8%的是为了防身自卫,还有13.2%的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这种现象说明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他们选择练习跆拳道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这充分说明了跆拳道是一项大学生进行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很好的体育项目,同时也为跆拳道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基础。

表2 大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动机调查

3.甘肃省大学生对跆拳道的内容选择。跆拳道以内在文化为主,注重修炼者精神的培养;其次以腿法著称,有很高的观赏性,可以激起练习者的激情。跆拳道手法和品势相对简单,内容单调,不易激起练习者的学习热情,对初学者来说,很难悟出跆拳道的精神价值。表3数据反映,喜欢跆拳道精神的占25.4%,喜欢腿法的占40.2%,喜欢实战的占9.3%,喜欢特技表演的占9.5%,喜欢品势和手法的占8.6%。通过对学生喜好的调查,为高校跆拳道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表3 大学生对跆拳道内容的喜好调查

4.甘肃省大学生学习跆拳道后的感受。从表4看出,跆拳道和其他大部分体育课相比运动量偏大,对增强体质确实有较好的作用,运动本身会产生一定的,再加上跆拳道特殊的发声叫喊,更加有利于人体不良情绪的宣泄,从而使练习者感到心情愉快,通过与别人面对面的格斗,自信心和意志力也增强了,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练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表4 大学生上跆拳道课后的感受(多选)

(三)甘肃省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状况

1.师资状况。跆拳道进入甘肃省高校时间较短,在对甘肃省高校跆拳道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1份,有效问卷11份。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师本专业教师比例偏小,更多的是武术等专业教师转项(见表5)。担任跆拳道教学和曾经担任跆拳道教学的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总体的63.6%,说明跆拳道教师队伍比较年轻,与跆拳道运动在高校发展时间比较短有较大关系(见表6)。目前甘肃省高校跆拳道教师专业学位中本科学历占绝对多数主流,有54.5%;在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名教师中多数具有的是在职研究生学历;无一名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见表7)。从教师职称结构看,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占27.3%,讲师占到54.5%,助教占到18.2%。统计结果显示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低(见表8)。

表5跆拳道专业与非专业教师人数比(n=11)

表6 跆拳道教师的年龄(n=11)

表7 跆拳道教师的学历(n=11)

表8 跆拳道教师的职称(n=11)

2.跆拳道的场地、器材状况。场地、器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笔者对甘肃省开设跆拳道课的5所大学的场地、器材作了调查,得知大部分学校上课所需的器材是由学校准备或学生完全自备,学校无法提供更多的上课场地和器材,上课的场地也很简单,大部分没有专业用垫,器材也是几人共用一个护具或脚靶,说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场地、器材的增加严重滞后,使本来就不充裕的场地、器材更加缺乏,所以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四)甘肃省普通高校跆拳道俱乐部和协会发展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都有跆拳道俱乐部和跆拳道协会。跆拳道协会多数能以“推广跆拳道运动,弘扬跆拳道精神,提高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生活”为宗旨开展活动,但是也有部分跆拳道协会逐渐转变为高年级学员同社会上的教练一起赚取低年级同学金钱的商业活动,导致跆拳道协会偏离了其宗旨。另外,由于跆拳道俱乐部和协会的运作模式不理想,宣传力度不够,活动开展较少,还不为广大学生所熟知,也是制约跆拳道俱乐部和协会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跆拳道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甘肃省许多高校跆拳道师资力量较差,绝大多数是由非跆拳道教师改行,在技术水平和对跆拳道文化内涵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引进和吸收跆拳道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要加强对非专业跆拳道教师的专业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非专业教师参加跆拳道运动技能、理论知识和裁判知识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专项技能、教学水平和“道”文化修养。

(二)加大高校跆拳道的宣传力度。对高校跆拳的传播要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方式,课堂上进行多方面教学,特别需要重视跆拳道礼仪、道德精神教育,使学生了解跆拳道运动中所蕴含的坚忍、勇敢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在跆拳道精神、文化需求层次上的提升。多组织校内,同地区高校间,不同地区高校间的跆拳道交流比赛,增进高校跆拳道的技艺切磋,提高跆拳道运动水平;学生协会、俱乐部应多组织跆拳道的表演,帮助跆拳道在高校内的传播,让学生更加形象的了解跆拳道,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三)切实提高跆拳道的教学质量。要提高跆拳道教师业务能力,改变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体现趣味性、娱乐性、重视理论的传授,教学内容要注重多样性、实用性、观赏性及动作的表演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跆拳道兴趣,使之逐步形成长期从事跆拳道锻炼的习惯。

(四)规范跆拳道教学场地、器材、美化教学环境。加大对高校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规范教学场地和器材条件能促进跆拳道教学的正规化;对学生的练习有强化作用,从而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兴奋值。能让教学训练的量和质上有实质性的提高,进而促进提升教学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更好地进行跆拳道理论、礼仪、道德精神层面上的教学。

第2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石河子市区小学跆拳道课开设现状与对策的问题。分析了石河子市区小学跆拳道课开设现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石河子 跆拳道 对策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对石河子市区7所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人员包括在校小学生和在职小学体育教师,其中小学生200名,在职小学体育教师3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询石河子大学图书馆及资料室,搜索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硕士论文、电子文献等,对有关文献进行认真的阅读与筛选,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对相关性比较大的文段进行了讨论与整理,为论文的分析与讨论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针对石河子市区小学跆拳道课程的开展现状、场地器材、师资及学生对跆拳道课程的兴趣等,阅读了相关社会调查的书籍,参考了文献资料中的方法、思路、遵循了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等,设计制定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二、结果与分析

(一)石河子市区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对跆拳道运动的了解情况

通过对石河子市区7所小学在职体育教师的学历、专项及对他们跆拳道课程的认知程度、教学思想的调查,以及关于小学生对跆拳道认知程度、参与程度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系统的分析,从而了解石河子市区小学跆拳道课程开展现状。

1.石河子市区小学体育教师对跆拳道运动的了解程度

表1 小学在职体育教师对跆拳道运动的了解程度(N=30)

对跆拳道了解程度 人数 百分比

非常了 3 10%

基本了解 18 60%

不了解 9 30%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石河子市区小学在职体育教师有10%的体育教师对跆拳道运动非常了解,60%的在职体育教师基本了解跆拳道运动,仅有30%的在职体育教不了解跆拳道运动,这说明石河子市区大多数在职体育教师对跆拳道运动比较了解这是跆拳道运动进入小学体育课程必不可少的条件,有利于跆拳道运动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开展。

2.石河子市区在职体育教师是否有能力从事跆拳道教学的调查

表2 在职教师是否有能力从事跆拳道教学活动(N=30)

是否有能力从事跆拳道教学 人数 百分比

有能力 3 10%

需要进修但问题不大 20 60.7%

没有足够能力 7 20.3%

根据对石河子市区30名在职小学体育教师的调查显示,10%的在职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跆拳道教学,60.7%的在职体育教师认为通过进修后从事跆拳道运动问题不大,有20.3%的在职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足够能力从事跆拳道教学。总体上看只有10%的在职体育教师可以完成跆拳道教学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跆拳道是一项刚刚兴起不久的体育项目,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比较专业的教学能力。同时60.7%的在职教师认为自己通过培训可以胜任跆拳道教学工作,这说明石河子市在职体育教师具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和积极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石河子市区小学生对跆拳道的认知情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其有兴趣,才能更好学习和掌握知识,只有小学生们对跆拳道有兴趣,才能使她们积极参加到跆拳道课堂中,从而他们更加积的极投入到体育教学中,积极参与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并逐渐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表3 石河子市区小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情况(N=195)

小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 人数 百分比

非常感兴趣 12 6.15%

感兴趣 20 10.25%

比较感兴趣 102 52.3%

不感兴趣 61 31.1%

根据对石河子市区195名小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调查显示,6.15%的小学生对跆拳道运动非常感兴趣,52.3%的小学生对跆拳道运动比较感性,36.4%的小学生对跆拳道运动不感兴趣。从调查结果可知共63.6%的小学生对跆拳道运动比较感兴趣,这对跆拳道运动进入小学课堂创造了较好的前提,但有31.1%的小学生对跆拳道运动不感兴趣。

(三)石河子市二小跆拳道课程开展情况

据调查石河子市区只有石河子二小开设了跆拳道课程,且石河子二小开设的跆拳道课程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团结合作精神等

表4 石河子市二小学生对跆拳道课程的接受情况(N=49)

对跆拳道课程的接受情况 人数 百分比

能接受 27 55.1%

基本能接受 20 40.81%

不能接受 2 4.08%

根据对石河子市二小49名小学生对跆拳道课程的接受情况的调查可知,55.1%的二小学生能接受所学的跆拳道课程,40.81%的学生基本能接受所学的跆拳道课程,仅有4.08%的学生不能很好接受所学的跆拳道课程。这说明石河子二小跆拳道课程的开设效果比较明显,近96%的学生都基本能接受所学的跆拳道课程。

(四)影响石河子市区小学跆拳道课程开设的因素

跆拳道是从韩国新引进的一项新型体育项目,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对教学环境和师资要求有别于其他体育课项目,如果学校未能及时满足这些要求将不利于跆拳道课程的开展。因此从石河子市区7所小学随机抽取了30名在职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调查,从而得出影响跆拳道运动进入小学课程的因素。

表5 影响石河子市区小学跆拳道课程开设的因素(N=30)

影响因素 人数 百分比

缺乏专业教师 28 93.3%

缺乏场地和器材 23 76.6 %

缺少教材 15 50%

缺少资金 10 33.3%

其它 5 16.6%

通过对石河子市区小学30名在职体育教师的系统调查,从而来了解跆拳道进入石河子市区小学体育课的影响因素,据调查显示,93.3%的在职教师认为影响跆拳道运动进入小学课堂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专业的跆拳道教师,76.6%的在职教师认为缺乏场地和器材,50%的在职教师表示缺乏教材,33.3%的教师认为缺乏资金。在调查中发现,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主要原因是很多教师虽然表示能够从事跆拳道教学,但不够专业,还需要培训和进修;其次,是缺少场地器材,跆拳道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但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取场地,在资金方面还需要学校的投入;再次,是缺乏教材。

三、结论

(一)石河子市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以田径和球类运动为主,内容单一,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利于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

(二)跆拳道课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且石河子市区大多数在职体育教师对跆拳道运动比较了解,虽然没有专业的跆拳道教师,但通过调查可知石河子市区在职体育教师具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70.7%的体育教师表示通过进修能够从事跆拳道教学。

(三)石河子市区小学生对跆拳道运动有着较高的兴趣和认识程度。但可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是通过观看比赛或表演了解跆拳道运动的,他们的认识层次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对跆拳道运动的深度了解。

(四)影响跆拳道课程在石河子市区小学开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专业的师资和器材。

参考文献:

[1] 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5.

[2] 崔沉义.简述跆拳道运动及在我国的发展[J].山西体育科技.2006.5.

第3篇

【关键词】跆拳道;前横踢;技术;研究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跆拳道的历史。跆拳道(TAEKWONDO)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项目,是朝鲜民族在生活和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运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项现代体育运动,从2000年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发展至今,同时跆拳道也是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中国全运会、中国城市运动会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赛事的此赛项目,且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喜爱。

(2)跆拳道的意义。跆拳道的任务是通过跆拳道的竞赛品式和功力检验等运动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跆拳道的基本动作,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高昂的斗志、勇气和胆量,使学生养成勇往直前、奋进拼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产生忍耐克己的气质和正义感。跆拳道主要有改善和增强体质、提高防身和自卫能力、磨练意志增加修养、娱乐观赏四大作用。

(3)横踢技术的选题。跆拳道主要是以腿法攻击对方为主的项目。在技术动作之中前横踢技术属于最常运用的技术动作,比赛中前横踢技术的运用占了很多重要得分的比例。由于前横踢是用前腿击打,距离对方近,动作较隐蔽,使对方很难察觉,故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它的运用率比较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文以深圳市体校跆拳道运动员18人(男10人、女8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条件下对他们的前腿横踢动作进行研究,他们均在近几年全国跆拳道比赛中获得过优异的成绩,运动员的运动水平都已达到国家一级水平。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在本文的研究和撰写过程中查阅相关国内外有关于前横踢技术的分析与研究等应用方面的资料,根据论文研究内容、目的的要求,通过手工和计算机检索,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跆拳道、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训练学、各项目运动生物力学应用的研究资料及格斗项目文献资料数十篇,以及前横踢技术结构有关资料,进行参考与分析,并加以详细的分类和研究。

2.2.2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有关跆拳道前横踢技术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整理,得出前横踢技术在比赛中的实际运用情况。

2.2.3访谈法。在进行本研究期间,走访在国家跆拳道队对有关专家、知名教练员、运动员等进行了口头调研,内容包括所研究动作的价值,技术关键、训练存在的问题、比赛得分标准,了解前横踢技术的相关只是与信息,对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2.2.4录像观察法。通过对深圳市男子和女子(18人)在2006年全国跆拳道青年赛中比赛录像进行对跆拳道前横踢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跆拳道前横踢技术分析。跆拳道主要是以腿法为主的项目。在跆拳道的技术腿法中前横踢技术在比赛中较为常用的技术动作之一,也是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技术。

3.1.1前横踢技术的动作要求:(1)左架站立,左脚向前垫步,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腿;(2)提起右腿,向前送髋,大小腿稍折叠;(3)绷紧脚面,右膝向内,快速弹出小腿;(4)右腿自然落下,两脚同时后撤一步,还原成左架准备姿势。

3.1.2前横踢技术的动作要领:(1)后脚一定要配合积极向前移动;(2)击打的腿要快速弹出,尽量增加鞭打力量;(3)在击打的一刹那,膝盖方向朝向对方的腹部;(4)小腿弹出后,在弹直的一刹那,要有一个制动的过程,使脚产生鞭打的效果。

3.1.3前横踢技术的动作易犯错误与纠正:(1)小腿直接伸直接触对方,使击打力度不足;(2)垫步的动作幅度过大,动作隐蔽性不强;(3)髋部没有前送,腿的长度没有被充分利用。

3.1.4前横踢技术的动作特点。前横踢技术与横踢技术相似,由于用前横踢技术是用前腿击打,距离对方近,动作较隐蔽,很难使对方察觉。用前横踢技术主要攻击的是对方的胸腹部、面部和两肋部。

3.5前横踢技术动作摆动的幅度和速度进行分析。前横踢技术中肢体的摆动幅度影响前横踢打击效果好坏。如攻击中摆动幅度过大,将造成负面的影响,失去进攻的隐蔽性。由于在前横踢启动瞬间躯干相对垂直轴的逆时针转动幅度加大,踢击时由于支撑腿的蹬伸,必然产生了一个方向相反、力量相等的力,支撑腿给地面的蹬伸力量越大,得到的反作用也越大,因攻击腿的摆动积极摆动造成了合理的身体姿势,一侧腿的加速摆动,能增加支撑腿蹬伸的力量,又使两腿夹角增大,还为支撑腿蹬伸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在整个攻击过程中,根据前横踢技术动作结构特点可分为三个动作阶段:(1)身体肢体的牵引阶段;(2)下肢蹬地产生反作用力阶段;(3)肢体摆动发力阶段。

通过以上对前横踢技术幅度与速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由于肢体摆动过程中肩、髋、胯所对应的夹角是曲伸摆动是很关键决定于最后发力瞬间爆发力的大小。如果其角度过大,增大了肢体的转动惯量,但对提高肢体的速度、加速度不利;如果其角度过小,又不利于肌肉的收缩,同样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强调前横踢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跆拳道初学者来说,应从每一个细小环节入手,捉住本质,严格训练。以下介绍些横踢技术辅助训练方法,希望对练习者有所裨益。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运动员在距离的把握上有一个起码的距离感,利用步法的调整尽可能保持和缩短双方间的距离,以增加击打的有效性,是适合自己的距离来合理运用前横踢技术。

(2)前横踢的动作特点要求重心必须平稳保持在中心点,这样才能达到快速移动,而且要使身体重心移向与动作方向一致,这样才能增强攻击力。

(3)前横踢技术的缺点是幅度过大,起动动作就会有预兆,被对手觉察,就会失去机会;起动时间稍短,就会造成蹬地不充分,提膝速度慢,即使踢击到了对方也不会有太大的力量。因此,这就要求运动员根据场上情况,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和调整。

4.2建议。

(1)加强对前横踢技术的学习与理解,重视研究前横踢技术的应用时机

(2)加强前横踢技术的训练和比赛运用的理解,加大对前横踢技术的训练力度,增加比赛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0.1:62-68.

[2]陈立人.高谊.《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2.2:35-42.

[3]朱泳.对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1).

[4]刘卫军.跟冠军学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4.1:123-143.

[8]许文.反击技术在竞技跆拳道中的运用[J].中国武术,2006.11:57-58.

第4篇

关键词:跆拳道馆;现状;训练;改进方法

一、前言

目前,跆拳道运动主要以世界跆拳道联盟倡导的竞技跆拳道和以国际跆拳道联盟倡导的大众跆拳道的两种发展形势存在。其中,大众跆拳道主要是学习和了解跆拳道的知识、技能,增强练习者的体质。旨在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跆拳道馆作为大众跆拳道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跆拳道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西安市各大跆拳道馆的馆长、教练和学员,共计283人。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查阅相关的文献30余篇(2)访谈法:走访了各大跆拳道馆的馆长和教练。(3)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约98.48%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西安市跆拳道馆的现状及教练的基本情况

跆拳道是一项比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练习者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能够掌握跆拳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促进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良好发展。西安市跆拳道开展的很成功,跆拳道馆随处可见,几乎所有的健身俱乐都开设了跆拳道培训班,而且很多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也都开设了跆拳道兴趣班。跆拳道馆教练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能否科学、合理、系统的制定训练目标、训练计划,训练任务,来指引学员正确的修炼跆拳道;同时可以帮助跆拳道馆吸收一些固定的消费人群,为跆拳道经营者创造更大的利润,因此想要经营好拳道馆,道馆教练员队伍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表1可以看出,西安市跆拳道馆的教练的年龄大部分是在25周岁以下的本科学历,段位情况0主要是一段、二段比例较多,大多数执教在1—3年,而且是以兼职的工作形式居多。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道馆里的教练都是专修跆拳道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很少参加一些教练员的培训、讲座、观摩。因此,西安市跆拳道道馆的大多数教练整体运动水平和业务水平不高,缺乏教学经验,这样很难激发学员的兴趣,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学员训练的积极性。

2.西安市跆拳道馆训练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1)训练内容上,西安市跆拳道馆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跆拳道晋级大纲,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为基本礼仪、基本技术、品势、实战、击破、防身术,特技等。有些教练过于重视学员竞技能力的培养,大部分道馆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以腿法、实战、素质等方面为主,忽视了学生礼仪道德的培养,顽强意志力的培养以及爱国主义的培养。

(2)在教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教你学”,以教练为中心,只注重常规的示范与讲解,只注重身体练习,没有按照训练应用从易到难,从分解到完整,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原则进行方法,忽视学员心理健康和团队意识的教育[1]

(3)在训练的负荷上,训练的量和强度的大小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完全是以学员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作为判断,学员累了,就休息,不累了再继续练习,忽略了训练量和强度是否真正达到刺激肌肉的强度,因此找到适合学员训练的量和强度才能真正的达到训练的效果。

(4)训练手段上,没有按照各年龄段学员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进行训练,如果忽视这点可能会造成学员训练的损伤,比如说“骺软骨病”。[2]身体素质发展的水平有着特殊的年龄特征,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见表2)进行运动训练,有益于运动训练效果的提高[3]。

从表2可以看出,6-14是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不同年龄段适合练习的素质类型不同,青少年的生理特征不同于成年人,6-10应以速度、协调、步频、速度力量为主,而不应该过早的发展耐力和力量素质。因此教练应充考虑到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1)西安市跆拳道馆数量多,但相应管理的力度缺乏导致市场比较混乱;场馆的基础设施和训练器材相对匮乏。(2)教练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有限,训练的方式,方法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2.建议:(1)加强政府部门对跆拳道馆开设标准的监管,要对道馆的师资、场地、设施做出硬性规定,对条件较差的道馆要加大改进力度。(2)对教练员进行定期的再培训和考核,构建合理的奖惩制度;重视学员的跆拳道礼仪教育、精神教育,提高学员个人修养,科学合理的选择训练方法,因材施教,让大多数学员系统的掌握跆拳道的技术和战术。(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李建周.体育运动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第5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跆拳道,创新意识,互助交流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任何先进的课程体系必须以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为基础,只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和更新,高等体育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跆拳道运动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体系建立和实践的改革,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的体育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学常将课本作为教学唯一依据,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教学形式。论文参考网。这种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了个体差异和能力的培养。

互动式教学法又称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模式,即不再只有“老师讲,学生听”,还要有“学生讲,老师与学生共听”或“学生讲,学生听”,互教互学,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动式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营造一种民主、自主、偷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激起他们敢想、敢问、敢说的自信心.而且,在互动式教学为学生所提供的时间与空间,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06级跆拳道普修课学生共46人。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07年3月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06级跆拳道普修课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有关指标进行测试,条件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教学实验法,对照组以教材为教学唯一依据,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最后测验考试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实验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以优化单元教学过程为切入点,强调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两班均由同一教师授课,课时量均为32学时,教师严格按照计划教学,中途教师、学生不得请假,如若请假需及时补上或缺课时数。实验后由3名专业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跆拳道技术测试评定。

3互动式教学法在跆拳道教学中的运用

3.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学练一定要放手,对学生的学练情况多肯定、多表扬,鼓励学生自觉的进行练习,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一种“我要向上”的心理氛围,变教学目标的压力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养成在遇到学练中的困难时去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跆拳道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共同训练和互助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和激情,消除学生胆怯、依赖的心理,同时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老师的技术并与自己的技术对比,从而发现自己技术的不足加以纠正。

3.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单元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矛盾.传统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对整个跆拳道运动项目的认知和运动特点的把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必须正确把握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投人学习、启发、点拨、解疑等教学环节上,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多一点活动余地,生与生的交流,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变主讲为主导,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双边互动的教学关系。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自信、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跆拳道中的横踢技术教学中,学习前老师可以讲解和示范整个动作,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动作的角度和顺序与发力,再通过生与生的探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先让学生评判练习的效果(主要是发力、动作的正确度),接下来再由教师进行总结。

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兴趣是学习竞技知识、参加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发展能力的直接动力,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我们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切入点。在学生对练习效果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当“最高裁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尽可能地客观公正,对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应指导学生培养听、说、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述自己的见解,学会尊重别人,要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信可亲,从而在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学提出质疑,使情、知的互动推向更深的境界。

3.3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直至最终“不教”。论文参考网。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视让学生“发现”知识,重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例如,根据跆拳道比赛每年在改变特点采用分组讨论教学,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相互反馈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使跆拳道课成为知识生成和师生共同探索及经验总结提高的过程。

再例如,采用(各小组有主讲人)分组辩论、专题质疑、创设角色等方法来实施教学.在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或提出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把他们身上蕴藏着的独特的个人潜能挖掘出来,不断地用科学探究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和创造世界,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互动教学法在跆拳道课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钻研教材教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教学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互动教学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在专业知识、语言艺术等多方面的才能.学生在互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讲,更能体会到教师的艰辛,从而加深与教师的感情,配合教师更好地搞好教学。

3.4注重师、生与外校的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主动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积累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避免出现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一讲理论就滔滔不绝,一联系实际就一带而过的尴尬局面。而在学生方面可以走出去或请进来进行交流、探讨。这样不会局限于老师的知识、经验中,可以更加的激发学生的对比性,完善、提高自身的水平。

4.结果与分析

4.1互动式教学对专项技术教学效果的影响

图(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专项技术教学效果对比图

从图1数据显示,实验前学生在专项成绩与专项素质两方面并不存在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两组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组各项指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互动式教学对学生专项技术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

4.2互动式教学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影响

表(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评价能力情况对比

实验组对照组

组限(分)

N(人数)百分比(%) N(人数) 百分比(%)

0—6522 1670

9—101878 730

合计 23100 23100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与互评性。从表1学生对常见错误动作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大部分同学对专项动作评价赋值分都在6~10之间.而对照组大部分同学对专项动作评价赋值分都在0~6分之间。按照满分10分计算,6分为正确率的60%。可见对照组大部分同学在对动作的评价能力上都还处在不及格的等级内。对动作评价能力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它对今后从事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指导都具有重要作用,说明互动式教学对学生体育评价能力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4.3 互动式教学对引导学生运动参与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表(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评价能力情况对比

 

实验组对照组

组限(分)

N(人数)百分比(%) N(人数) 百分比(%

课下练习人数 22 95.79 39.1

与同寝室合作 21 91.3 14.34

与好友合作 18 78.3521.8

与学习好的合作 18 78.3 417.4

在运动场练习 22 95.7 834.8

在寝室练习 15 65.228.70

晨 练 14 60.9417.4

晚 练 19 82.6521.7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多于主动,师生间及同学间的互动很少,大部分学生课堂以外的其它时间,很少主动练习甚至从不练习。但由表2可以看到,实验后实验组学生无论是课下练习人数,还是人均练习次数,主动参与活动的互动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在与他人合作方式方面的比率实验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与同寝室和学习好的同学合作机会多,对照组只与学习好的同学合作机会多些,而与同寝室合作比率为“4.34”。说明互动式教学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通过合作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练活动。

另外由表2还可以看出: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部分同学仍把运动场作为课后练习的首选场所,但实验组课下与人合作、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条件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能将晨练、晚练与课堂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强化了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又增加了教学的互动过程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5.结论

5.1.在跆拳道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

5.2在跆拳道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5.3在跆拳道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论文参考网。

5.4在跆拳道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 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俊涛.互动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天中学刊,2008年10月

[2] 苑高兴.篮球普修课教学互动模式的实验研究[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3年12月

[3] 张 宁.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北京:北京教育 (高教) 2006.12

第6篇

关键词:武术,跆拳道,武德,道

 

一、引 言

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虽十分强调艺德并重,但是由于武术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处于下层社会的民众中,具有历史传承的劣根性,又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发生变化造成道德传播只流于表面形式,武德精神博大精深,但在现代社会给人们的感觉却比较虚幻和笼统,人们所见到的武德并不如跆拳道礼节表现得那样充分和直观具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武德和道进行比较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武德精神。

二、 武术中武德与跆拳道中“道"的含义及体现

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 “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认为乐”,“戒骄奢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决”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今天,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以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的行为等,所以应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

跆拳道(TAEKWONEDO)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格斗的朝鲜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其中“道”是一门完整的艺术与学问,是一种技击方法、一种心得、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以及道德、伦理等的结合。“礼仪、廉耻、忍让、克己、百折不挠”是跆拳道精神宗旨,尊师重道是跆拳道的精神体现,“以礼始,以礼终”是其风格特点。跆拳道在现代社会中的宗旨是:开发人的智力、体力与精神的潜能,增强人的信心、勇气和正义感,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通过跆拳道的训练,可以培养练习者坚忍不拔、勇敢无畏、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尤其讲究“以礼始,以礼终”,使练习者从开始就养成“谦虚、宽容、礼让”的高尚品德和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的情操。跆拳道在训练中其道的体现主要是“礼仪”。礼仪不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实施它,在长期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逐渐将礼仪的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

三、 武德与“道”的同根同源性

武德中的仁、义、信、敬、勇则直接根源于儒家文化,同时中华武术又以传统文化中儒家的“重礼精神”注重人的品德修养。“礼乐教化”是 武术运动传承和发展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在这种范围内,武术运动在“礼”的指导下建立自身价值意识,并逐渐形成“师承严格”、“择徒而授”、“尊师重道”、“武德戒律”、“身心双修”等行为准则。。。跆拳道运动也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对跆拳道的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与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训练始终要在充满“尚礼”和“任爱”的氛围中进行,并将“智、仁、信、勇、严”作为人生信条,除了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武德与道所共同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即是崇尚健全精神,完善人格。跆拳道所追求的是儒、道家所提倡的“无我、无私、无畏、无名、无利”之心智,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内心修养将会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这正是跆拳道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由此看出武术中的武德与“道”具有同根同源性。

四、 武德与“道”的实现

(一) 武德的实现

武德的内涵极其丰富,然而却是含蓄内敛的,它在现代社会中很难体现出来。武德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成套的行为以及一些特定的造型等外在动作的形成而加以培养的,这种行为规范即所谓的“礼仪”。它将约束心灵的伦理观念,通过外在硬性的规定形式,即练习者成套的行为规范以及一些特定的造型动作的完成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作用。现代武术武礼方面除了像抱拳礼等少许传统造型动作得以保留外,并未制定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应当加以遵守的行为规范。应可以借鉴跆拳道中的一些礼仪做法,从习武者接触武术开始,将礼仪规范融合于武技的教学训练之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习武者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将这种礼仪行为和意识带到练习者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养成尊师重道、克己礼让、宽厚待人、恭敬谦逊的道德修养。。

(二) “道”的实现

跆拳道中“道”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礼仪来实现的,‘以礼始、以礼终’是它的教学宗旨之一,即练习活动都要从礼开始,以礼结束,并突出爱国主义。首先,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练、学员必须身着统一的白色道服,唯一表示身份层次不同的是身上所系的腰带的颜色。其次,不管是在训练、比赛、讲解、批评教导、招呼等场合都可见队员教练在不停地行礼鞠躬,通过行礼的方式,即向长辈、教练、教师、队友鞠躬施礼,使跆拳道练习者养成发自内心的行礼习惯,以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互助互学的作风,并培养其坚忍不拔得意志品质。训练时,进入体育馆后,以端正姿势向国旗敬礼,然后按馆长、教练和长辈的顺序依次向他们敬礼。训练之余,无论是在学校或家中谈话、用餐、打电话、介绍他人或访问亲友时,都要按一定的礼节进行,将礼仪意识带到练习者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锻炼人克己礼让、宽厚待人和恭敬谦逊的道德品质。在千百次这种貌似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习练者在不知不觉中会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学习跆拳道,习练者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地就会给观众以健康、懂礼、刚健有为、俞发进取的精神感召力。。这种礼节完全是一种系统化、外化的礼仪规范,但这种教学模式真正所追求的是从一开始就将拳技的训练和礼仪的培养、道德的提高结合在一起,贯彻到训练全过程中。一堂跆拳道的训练课从头到尾可以用喊声震天来形容,这种发声不仅是一种精神的宣泄,更是一种精神的鼓励,而且在这种呐喊声中很自然地可以培养习练者刚健有力、奋发进取的精神品质。

五、 结束语

通过对武术的武德和跆拳道的道内涵及其体现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武术的武德与跆拳道中的道虽同根同源,但远没有跆拳道将道的理念贯彻实施的如此成功。在武术的教学和训练中我们应吸取跆拳道教学的风格特点,从而使人们通过武德的教育与培养,更好地发挥武德的价值,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参考文献:

[1]江百龙. 《武术理论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武术》(上册) [M].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

[3] 高宜 陈立人. 《跟专家练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4] Soon Man Lee.现代跆拳道[M].现代出版社,2004,(5).

[5] 陈骊珠.浅谈传统跆拳道在教学中的道与技[J].成都体育学

院学报,2005,(3).

[6] 李世远.跆拳道教程[M].沈阳:辽林科学出版社,1998.

[7] 毛爱华,等.市场经济下对武德的再认识[J].体育成人教育

学刊,2004,4.

[8] 扬绪利.试论武德的现代内涵[J].武术科学,2004,(5).

第7篇

关键词: 青少年 武术 跟风 传媒

在的政治大背景下,大陆影视市场开始大量引进香港电影,尤其是香港武侠、黑帮题材等。在这当中,武侠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开始在华夏大地上迅速传播。这种“侠义”武侠电影中的侠义精神虽然只是对古人闲云野鹤般生活境界的幻想,却深深影响每一位国民。在民间不但出现了怀着比如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武术家等各种目的来主动学习武术,而且在很多体育院校也开始专门教授“拳脚功夫”。至此,功夫承载的武侠开始走进平常百姓家,不再是为了生计而苦苦奔波的下层活儿。

青少年武术热成为近几年媒体的焦点,一些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针对这部分做了研究,但多从实用性角度谈及,比如青少年武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大学体育教育制度应该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竞争形势,为社会培养有价值的毕业生,儿童习武的注意事项,或者加强武术学习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对国民体育素质提高的作用,等等。本文将以青少年武术热问题的由来、特点、形成原因角度为重点展开讨论。

要声明的是,在这里的“武术”,不是单指中国传统武术门类,还包括引进的外国拳种、体育运动、后人自创的门类等,像泰拳、跆拳道、截拳道、八极拳等。

一、现象由来

2007年6月,由教育部创编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定于秋天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照此推测,下学期开学后,“华尔兹”舞进河南上万所中小学校园。教育部负责人对此的表态是,“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审美情趣”。

在河南郑州、登封等地,有着广泛基础的武术早已进驻校园,更多人认为“推广武术更切合河南的地域实际”①,比华尔兹更服水土。而后随着“少林寺”系列剧的热播,青少年或青年更加热爱武术,学习武术。青少年武术热风很快刮向全国,并在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特点,比如大城市武术门类杂、多而不精,为群体授课式,小地方甚至农村都是专传、师徒手把手式等,大大小小、各型各色的武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各个城市,还有一些专门的武术学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以武术之乡河南为典型,登封周边大量的武术学校不但助长了“武术热风”,促成很多人专门前往登封少林武校学习,而且虔诚地前往少林寺拜师,专攻武术,这当中不乏成年人、中年人。

二、特点分析

1.学习对象集中在6―15岁,以城镇为多。

对武术感兴趣的以小学生、初中生为多,这个年龄段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他们有充足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周末,寒暑假等;二是此阶段练习武术对日后的身体骨骼和体质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家长都希望儿女有个好身体,鼓励他们学习武术;历来习武都从小抓起,5岁―10岁处于柔韧、协调的最佳时期,对武术动作的掌握有着先天优势,18岁以后再学习就会因年龄而吃亏、受苦――除非是专门考取武术相关专业,否则很少有坚持下来的。

这些年龄段的孩子多生活在相对富裕的城市中,而农村或者小城镇中的孩子较少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和经历,即使有也是自己跟着电视学习,很不成气候。

2.教练职业化和经营产业化。

今日的武馆虽沿用了以往的武馆的称呼,但性质上完全是两码事。以往的武馆师傅教授徒弟,传授本领时既管吃住,又注重为人之道,讲求武德,形如一个家庭,师徒情比父子。而今,武馆教练和武馆本身很多是协议下的利益共同体,教练不再是一家之主,不用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操心,只需在规定时间把课程里的相应内容教完即完事。每个学徒的体质、身体结构和目前状况是否适合都不归教练管,老板负责此事。

有的教练有足够的财力和精力经营一个武馆,这样协议看起来不存在,但是为了生计和房租,教练只能按着行规走:学徒交钱学完一个周期,成功与否、效果好坏则不计入老板的经营策略内。整个行业都是如此。一般教练都系体育学院毕业,功力扎实,有的到武馆做全职教练,也有的属于高校或中学教师,兼职做教练。不管形式如何,都形成了一种聘任关系,整个经营模式是商业的,朝着产业化经营发展,这一切到最后都是为了利益,迎合国家政策、提高全民素质只是成了一个噱头。

3.跆拳道大受欢迎,流行时尚因素引导性强。

受韩剧、韩服、韩款等“韩风”流行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奥运会跆拳道项目不断取得优良成绩,源自朝鲜半岛的跆拳道也开始在民众中大受欢迎,甚至超过中国传统武术。而现代传媒对这些信息的报道似乎更助长了民众对跆拳道的喜爱。同时,还和跆拳道本身的特点有关:以腿为主,以手为辅,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并且注重“道”的修养,能够起到修身养性的效果,这是家长送子女练习跆拳道的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跆拳道对于初学者要求不是很高,容易上手,也没有过于深奥的东西,对学生吸引力强,大受欢迎。

4.青少年兴趣持续短暂,学武多为跟风。

练习武术者可分为三类:一是受父母之命,有的是从六、七岁开始,也有的在读小学或中学,学武是被动的,像必须完成的作业;二是朋友都在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和业余爱好,往多才多艺方向发展,自己也报了名学习一两个假期;三是自己有强烈的兴趣,想学跆拳道或散打等武术,这类入群既包括中小学生,又有一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开始专修某一项,也有一些将学武作为终生事业和一直保持的个人爱好。

前两类人群都可定性为“跟风”,前者是父母跟风后强迫孩子,后者是自己跟风强迫自己。这和社会的浮躁和教育升学制度的不完善有关。如今,不但成年人似乎只有拥有丰富的、多姿多彩的简历表才能找到工作,得到别人或者社会的认可,连小学生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将升学和业余爱好、个人才艺直接挂钩。所以这类人群从武术的学习中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第三类似乎好了很多,多是自己主动选择,是出于对武术的喜爱,可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学哪一种武术”涉嫌跟风。比如体育院校在选择专业时很少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或者骨骼体质状况来做决策,更多会考量社会,平衡二者,跆拳道的市场很好,那就学跆拳道,或者辅修跆拳道,甚至半路换专业,还有的毕业后改行做了与跆拳道有关的职业。当然,这是社会现实,是生计所迫。

三、原因探讨

社会浮躁情绪造就了当下一股脑的武术跟风,究其原因,既有人们对自己健康状况的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提倡和教育改革的积极引导,又有娱乐传媒、影视产品等不健康的价值观的消极助推。当然,现代家庭整体经济水平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1.教育提倡和社会转型。

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基础教育的重视,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中小学早不再是语文、数学“双管齐下”,还有更多的像英语、文艺、体育、道德等课程的增设。当然这和当下改革开放后社会的转型有关,社会需要品行兼优的人才,并且还要有个好身体。所以,家长要从孩子小时候就注重培养他们的艺术感觉,锻炼身体素质,如此,报各种辅导班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孩子的童年充斥着这些,还有无快乐可言?

2.对当下健康体质下降状况的重视。

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隐患频出,再加上近年来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今,随着城市化程度大幅提高,职场中的白领越来越多,电脑辐射、办公室职业病(如肩椎炎、肩胛炎、腰椎病等)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国家政策提倡全民体育的大背景下,人们纷纷开始走出办公室、走出家门,去跑步、钓鱼、旅行。这当中就有一部分开始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儿女的健康体质状况,引导或者自作主张甚至强制让孩子学习武术。

3.动作影视剧营造的武侠梦。

影视产品尤其电影的引导、教育功能举世公认,一部影片或电视剧所带来的舆论效应或消费风尚不可小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和电视剧的大量引进起,武侠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70后”、“80后”甚至部分“90后”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以前河南卫视有一档栏目叫做《武侠梦工厂》,提供一个平台实现普通人心中的武侠英雄梦。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少林寺”系列剧的热播,不管是李连杰的成名作《少林》,还是当下的《少林寺传奇》,或者其他以少林为背景的古装戏,无一例外都在述说着中国少林寺这一传奇,不但在于它那千年古寺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因它有着征服了世界的少林功夫。一方面大大吸引人们学功夫、学武术,另一方面更造就了“少林功夫”这品牌,而两者相互影响、助推。

4.经济支撑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的转变。

以往学武术,是迫于生计,有饭吃,而现在进武馆学武术的人都是些家庭富足的,这得益于改革开放,人民物质财富收入大大提高,普通家庭(主要是大中城市)经济状况大幅改善,给个人或者子女学习武术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不能忽视的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价值评价标准的变化,考大学、考研究生、应聘职位等更加注重个人的全面素质,更加注重效益和长远利益,身体健康不再是个人的事儿。可是,这样,对于不同人来说,学习武术有了不同的目的,多少带有些功利性。

四、对当下武术热问题的反思

学武术本身是一件对身心健康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有着极大帮助的事情,也是个人难得的技能,却被人们赋予了功利性目的,像中小学的保送、职场竞争中同等条件下的择优录用等不好现象大量存在,这当然有个人的原因,不过还应看到整个社会的浮躁情绪和传媒产业娱乐化倾向,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最后,既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又没有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提高或改变。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人之力所能为,更多还要从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培养出真正对社会长远发展有用的人才,而不只是为了就业率,跟从社会热潮盲目招生。另外,媒体也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凭良知客观公正地对待事物。

注释:

①引自《河南商报》6月25日报道.

参考文献:

[1]宋宗信.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200年第六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论文报告会,2009.

[2]韩文星.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4,(1):117,120.

[3]卢刚.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91,95.

第8篇

9月2日上午10时许,身披宽大白浴巾的吴静钰出现在运动员通道中,她认真看了正在进行的男子68公斤级预赛。其后就是她与四川选手康新新的女子57公斤级首轮预赛。吴静钰原本的级别是49公斤级,之前在国内也曾参加过53公斤级的比赛,57公斤级对她来说还是第一次尝试。“伦敦奥运会后我一直在调整,在读书做论文,加上身体有些不适,没有太多时间降体重,把这个作为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吧。”吴静钰说。

些役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她3局以11比3的较大优势取胜。对此,吴静钰一点也感觉不到轻松,因这个级别的对手基本上都比1.68米的她高出差不多半头。“比打49公斤级费劲很多。”吴静钰说,升级作战,虽然在日常训练时可以不必严格控制体重,但比赛中却要比对手多耗费体力。“我一般是打‘游击战’,她们一推,我就飞出去了。”吴静钰笑着说。

下午第二轮预赛,她凭借两次击头以12比6战胜甘肃选手郭婷。比赛结束,两人向对方教练致敬后转身在赛台中间再度相遇,郭婷一下子就把吴静钰亲昵地抱了起来,引来看台上观众们的一阵笑声。

一个半小时之后,吴静钰遭遇了强劲的对手,也是同门师妹和曾经的陪练雷洁(吴静钰之前交流到江苏,两人在江苏队以及国家队的教练都是王志杰)。身高和力量占优的雷洁没给师姐留太多机会,凭借两次击头得手,以6分之差取胜。“我们在一起练了好多年,都是一个教练带出来的,她对我太了解了。”吴静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