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疗信息化论文

医疗信息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12 14:12: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疗信息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医疗信息化论文

第1篇

1.1对象

贵阳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50家,其中医疗机构26家(三级9家,二级10家,一级7家),公共卫生机构8家(省级1家,市级1家,区县级6家);卫生管理机构6家(省级1家,市级1家,区县级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家。

1.2调查方法

采用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网络辐射式”的研究方法。以贵阳全市为中心,按网络辐射式(东、南、西、北)的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样本地区,再从样本地区中随机抽取不同的调查机构进行调查。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正式调查前认真进行预调查,并咨询相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专家后对问卷进行修改完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机构基本情况(机构级别、信息部门设置),信息网络人员基本情况(人员比例、学历层次、编制情况、专业分布、职能分工、岗位性质、年龄分布),信息网络基础建设(设备、资金、安全措施,规章制度)及应用情况等。

1.3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录入结果经一致性检验和逻辑性核查,对有疑问的数据提取原问卷进行核实。采用相对数(构成比)对定性资料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建设基本情况

50家医疗卫生机构中,7200%的机构设置了专业的信息网络部门,5400%信息网络部门由专职领导分管;2800%机构未设置信息网络部门,主要原因是人员不足,占5714%,其次是资金不足和领导不重视等问题,各占2143%。未设置信息网络部门的机构中4286%的机构不打算组建信息部门。

2.2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机构中从事信息网络工作人员207人,20~35岁年轻人占6522%,本科毕业占6377%,专业为计算机、信息类占5169%,以有编制人员为主,占4541%,主要从事日常基本维护工作(占5314%),见表2。5500%的机构人员不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3500%的机构人员基本满足现在工作需要,1000%的医疗机构人员完全满足现在工作需要。

2.3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情况

调查的机构中有6600%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卫生信息化建设所涵盖业务窄,系统不统一、集成度低、共享性差;所有机构均有信息网络硬件设备,6600%的设备在全单位正常运行使用,600%的设备在全单位试运行,2800%的设备仅有部分功能得到利用或在部分科室使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5000%以自筹为主,政府投入占2800%,自筹加政府投入占2200%。大部分机构较重视信息网络安全问题,8600%的机构有数据安全及备份措施,6200%的机构设置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维护数据信息安全;有局域网建设的单位以三级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为主,建设较好。

3讨论

本次调查表明,贵阳市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医疗机构建设相对较好,处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第一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向第二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的过渡;公共卫生机构、卫生管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展相对缓慢,与国内其它研究报道类似[1]。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问题。卫生信息化人才应具有医学专业知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研究应用的知识和技能,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尚不能系统、规模地培养上述复合型人才。国内有研究报道,我国医学信息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不集中、与需求仍存在差距[3]。贵阳市医疗卫生信息化从业人员以年轻的拥有本科学历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人员为主,但5500%的机构仍反映现有人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需要,其原因可能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而现有人员中大部分专业人员仅能从事日常基本维护工作;非专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又相对较高,在工作中难以处理专业性问题;因此,对同时具有医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卫生信息管理类人才紧缺。

资金不足、领导重视不够、管理缺陷等问题。卫生部提出,各单位应按总收入的1%~3%的比例投入到信息化建设[4]。以医院为代表的机构信息化建设情况相对较好,而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代表的基层机构建设水平相对较差。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安排取决于医院本身,所以以三级医院自筹为主的医疗机构建设相对较好。政府资金投入支持的重心是公共卫生机构、卫生管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类机构,但是此3类机构信息化建设发展却较差,部分机构无专业管理部门和领导,且不打算组建信息网络部门,可能与资金投入不连续、配套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待遇过低、人才引进跟不上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机构领导缺乏长远规划,并且对信息化建设的深远意义认识不深,缺乏大局观念等因素有关。

信息安全及资源共享问题。大部分机构都比较重视信息安全建设,可能与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从业人员信息网络安全意识较强有关。但系统不统一、集成度低、共享性较差;有局域网建设的机构以医疗机构为主,建设较好的大型三级医疗机构目前仍在使用之前自行购买或开发的系统,各机构间系统不兼容、信息无法共享。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间也存在不能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

第2篇

目前,在我国医疗信息化过程中,医院内部信息安全、病人隐私保护,以及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问题,都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信息安全保障建设的严重滞后,缺少必要的信息安全保障手段。对于复杂的医疗信息化而言,安全问题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尽快制定信息安全相关机制,确定信息安全的边界,才有利于开展医疗信息化建设。笔者将从医疗信息系统的安全现状出发,探究如何建立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信息安全可用性体系。

二、医疗信息的安全威胁

美国联邦调查局曾于2006年对2066家公司和组织进行了计算机安全犯罪及事故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发生概率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①病毒;②信息的未授权访问;③内部网络资源滥用;④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失窃。可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改变,各种混合型威胁相继出现,这种混合型威胁直接导致了信息安全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医疗网络的安全威胁已不仅仅是来自于蠕虫病毒、木马等攻击带来的风险。医疗信息系统在日常运行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大致可归纳为内网和外网两类攻击。来自外网的安全挑战主要是由网络病毒、黑客入侵等方式直接导致的系统效率下降甚至瘫痪。其主要原因是操作系统补丁没有及时更新、安全软件不能及时升级或垃圾邮件的肆意泛滥等造成的。目前绝大多数的医院已经部署了网络防火墙,客户端防病毒等产品,但医院网络依然会不断遭受蠕虫、特洛伊木马、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等威胁的攻击。针对此类问题,应当研究如何保证内部终端用户的补丁和病毒库始终处于最新状态,有效隔离安全隐患机器的接入。内网威胁主要是指内部工作人员无意或有意导致的资源丢失、信息泄露等问题。医院的重要信息经常以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甚至移动设备等形式轻而易举地流出,大部分内容涉及病人的隐私、药品采购、财务信息等。此类问题属于面向医疗信息本身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对其产生、使用、传输、存储等各个环节予以控制。因此医院应设立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避免核心机密的违规泄露和拷贝。

三、面向外网的安全治理

医疗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系统本身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多样化和频繁化,各种新型威胁层出不穷。针对当前各类相互融合的网络攻击手段,应从如下多个层次上实施外网的安全控制策略。

(1)端点防控

提升终端自身的安全防护力度,在内部各网关及重要网段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软件。强制保证操作系统补丁定时更新,反病毒软件实时运行以及病毒库的及时更新。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终端,在网络设备的接入点将对其进行隔离,限制或拒绝其对内网进行访问。

(2)权限设置

部署网络内部强制访问控制策略和权限等级设置,根据口令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或拒绝访问指令。准入控制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控制粒度的大小,而控制流程的自动化决定了使用者的接受度和控制机制的适应性。

(3)行为监测

在一些信息系统安全级别相对较高的网段部署安全监控措施,对非授权设备的私自接入或网络发送行为进行检查,并予以有效阻断,发生严重泄漏事件时应提供报警。

(4)数据备份与恢复

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数据,因为操作系统、软件等被破坏后都可以重新安装,但数据丢失是无法挽回的。软件级别的单点恢复技术对于火灾,地震等灾难性事故是无法应对的。因此除了客户端的定期软件备份以外,还有必要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定时批量地传送至远程的容灾中心保存。

四、面向内网的安全治理

在复杂的医疗信息运行环境中,针对外网不安全因素的监视和拦截可视为第一道防线,但仅仅依靠这类单一手段必然无法达到理想的安全治理水平。只有面向信息本身的安全,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的转变,才能进一步加强安全体系的防御深度,排除不可预测的潜在风险。面向信息本身的安全性即面向数据的安全性,主要涉及数据的私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这些性质应用于不同的医疗活动中。

(1)私密性

私密性要求敏感信息不能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授予了病人控制医疗信息泄露的权利。这对于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涉及居民隐私的网络信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加密、数字信封和匿名化等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保证信息安全无误的送达已授权的第三方或安全存储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在利用非对称密钥机制解决这类问题时,只需对解密密钥保密,因此从加密密钥破解出解密密钥的过程必须设计得足够复杂,以致难以实施。

(2)真实性、完整性

医疗诊断信息在医院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可能遭受恶意篡改或删除,从而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经过复杂网络传输的远程医疗中,信息的来源真实性和可用性更为重要。采用公开密钥加密体制PKI和数字签名相结合的技术,把病人的隐私信息加密后作为水印载荷的一部分嵌入文件中来传递,用于验证文档完整性和来源可靠性,能有效杜绝外来入侵导致的敏感信息的恶意篡改,同时确认信息来源的真实性。

(3)不可否认性

不可否认性是现有医疗体系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也是最容易引起医患纠纷的一个问题。利用数字签名技术,不论医生或是患者都可以基于自身的私钥对认定的文件进行签名,从而确认文件已签署这一事实,事后对有关事件或行为均具有不可抵赖性。此外,基于双重加密原理的数字签名还可以保证信息自签发后未曾作过修改,结合数字时间戳可进一步对签发文件的时间提供佐证。这些关键性内容对于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都是很有价值的。

五、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医疗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除了系统本身的安全之外,相关的医疗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实现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的双重约束。一个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通常需要足够的人力来进行安全维护,因此真正起到管理执行命令的主体还是医疗信息管理人员。面对医疗机构对于复合型人才的缺乏现状,需要加大对于医疗复合型人才的投入,提高技术管理人员对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法规的认识。同时,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通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在政策调控方面,宏观上,应制定一系列与医疗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保证健康保险流通性,降低医疗欺诈行为,并强制医疗信息标准,以保护电子健康信息安全及隐私。微观上,应制定符合医疗行业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执行流程,主要包括医疗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网络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网络服务器故障的应急处理流程等制度,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以及与医疗有关的个人身份信息、医疗记录等信息在传输、交换、存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六、结论

第3篇

参加此次峰会的客户有来自政府、教育、医疗、国内金融、制造、互联网、电信、能源等行业的信息化专家及IT主管。戴尔通过行业分论坛以及现场演示向客户展示了戴尔在这些领域最新的解决方案,并与CIO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CIO们还现场体验了戴尔云计算、虚拟集成系统以及智能数据管理等解决方案。峰会上,戴尔展示了完善的制造业解决方案,如供应链管理学院研修课程、Dell Dragon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戴尔产品及利润分析解决方案等;在金融行业,移动信息平台、银行柜员终端解决方案,商业智能,村镇银行核心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帮助金融企业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也展示了在教育行业的互联校园解决方案、虚拟化实验室及教育云等新一代教育信息化架构;戴尔是全球医疗IT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 其移动临床计算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医生的效率,将推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从XPS13超级本、Latitude系列商用笔记本到Latitude ST平板电脑等的最佳移动体验,以及包括第12代服务器、Compellent存储、WYSE ThinkClient等戴尔新一代企业级产品及解决方案。

峰会上,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技术培训及试点合作,戴尔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更好地践行教育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信息化应用要求,为中国教育用户创造更丰富的信息技术应用体验。戴尔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签署戴尔虚拟集成系统(VIS)联合实验室项目备忘录,帮助教育行业客户率先使用戴尔VIS解决方案和“互联校园”教育信息化技术; 同日, 戴尔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设计并搭建的虚实共存且动静结合的云时代数据中心在北京大学正式落成。戴尔还与中国东方航空双方就长期发展签署了合作备忘。戴尔已经参与东航的虚拟化、呼叫中心、联合办公以及东航ERP e—HR系统的管理咨询和开发咨询工作,双方致力于把航空服务和客户需求紧密结合,打造出新一代完善的航空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非常高兴能够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北京大学以及其它行业机构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加深了戴尔在中国的实践,也聚集了业界最优秀的专家,进一步体现了戴尔服务中国客户的决心与承诺。IT和业务不断融合,客户期望我们提供端到端的IT解决方案,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客户的心声就是我们的行动。希望通过此次客户峰会以及深入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目标。”戴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大型企业及公共事业部总经理容永康先生表示。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指医疗保险的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

1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医疗保险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增强竞争力

由于原始的管理体制,无法做到及时跟踪掌握,导致医疗保险的管理繁杂,效率低下。实现医疗保险的管理信息化,将会大幅度降低医疗保险的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将带动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作业,管理者能动态收集全社会的医疗情况和信息,变医疗保险的终端管理为医疗保险过程环节的控制管理,及时发现医疗保险中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将事后管理变成事前管理。

1.2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医疗保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由医疗保险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我国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着地区差异大和发展极不平衡等问题,从总本来看,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全国除了为数不多的城市建设相对比较好的以外,大多数城市权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虽然我国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信息技术水平足以满足信息管理的需求。目前我国医疗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内各地区中的发展极不平衡,主管领导医疗信息管理知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高,信息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缓慢,流程规范化管理及监督力度不强。规范化管理欠缺及对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医疗保险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医疗保险改革的中心思想是用低廉的费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医疗卫生费用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对于医院和医疗保险系统都是个很大的挑战。

2.2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肠

首先,对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数据交换频繁,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狭义上的社会保障至少包括医疗、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五个险种、劳动力市场和其它综合业务。广义上的社会保障则是涵盖卫生、民政,社区服务和公安户籍管理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从整个系统建设参与单位来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劳动局、卫生局、民政局、药监局、技术监督局、财政局以及金融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其次,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多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涉及面广、金额大、业务量大、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由于应用系统过干复杂使得系统实用性很差,最终也会严重影响社保改革的进程。

另外,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信息化是潮流,但信息化绝对不是一毗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由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上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各险种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上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加快对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在医学院校设立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专业,在职人员要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结合新时期特点尽快完善专业学习内容和继续教育大纲。信息管理人员除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相关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在制作方面一定要遵循国际的信息交换标准,以保证信息统一和共享。

尽快使医疗保险信息形成合理化流程。医生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应按时完成病案的每一个环节,在严格把关后,将完整病案及时提交病耗室。检验和检查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患者的报及时送往有关科室。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应该更新领导者的管理观念,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领导者应具备现代管理者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规范化和标谁化建设,以医疗信息管理为核心。

注重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我国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从人工操作正逐步被计算机操作所代替。进行信息处理的法律依据不足,出现信息技术超前、相应的法律法规滞后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医疗信急管理科学化向纵深发展。充分体现我国医疗保险信息内容的特色。随着社会的变迁,疾病种类繁多,抗病耐药繁杂,使得中医药的辩论治脱颖而出。因其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效果,故这些信息值得保存和研究。因此,可根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特点制定一套我国特有的中医药编码系统这对发展相国医学有重要的作用。

第5篇

物流企业论文写完了那么我们就要着手写物流企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了,我们在论文当中引用的论点、数据、学术研究等,这些都是要在论文末尾列出参考文献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物流企业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欣赏。

物流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卢奇.中小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0)

[2]赵新慧.零担物流运输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01)

[3]咸大鹏.改进的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

[4]颜菲.现代网络教育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9

[5]秦殿军,周立军.中小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9)

[6]蒋楠.基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8

[7]牛红霞.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8(05)

[8]董耀华,谢宏,姜文博.基于RFID的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的构建[J].电子设计应用.2007(07)

[9]彭江平,李赛娟.信息集成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的自动处理技术[J].财会月刊.2007(14)

[10]卢宏伟.第三方物流企业集成一体化信息平台体系的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05)

[11]尹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评教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12]孔令波.制造业管理型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13]杨华.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

[14]董继睿.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

[15]王涛,陈玉莲.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物流科技.2007(05)

[16]罗闻泉.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物流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滕旭达.东陵供电分公司ERP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11

[2]乔保科.BG公司财务成本系统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1

[3]熊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成本研究[D].东北大学2009

[4]王莹.武汉钢能电气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发[D].东北大学2011

[5]艾传美.跨省域中小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12

[6]李存磊.省内范围的中小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12

[7]高艺影.拌合企业ERP环境下成本管理系统建立与设计[D].东北大学2009

[8]杨秀云.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投资决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

[9]王维国.中小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配送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0]王沁.富宏集团ERP-财务供应链系统方案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1]郭静.基于XBRL的财务报表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07

[12]赵常生.基于C/S模式的会计模拟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11

物流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李苏剑.钢铁行业物流系统建设综述[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04)

[2]宋纪伟.中小企业销售物流模式选择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6

[3]韩影.春雨公司汽车销售物流模式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4]王福生.天脊集团销售物流系统的分析与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08

[5]李立伟.制造业销售物流精益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7

[6]许钢.宝钢销售物流管理及其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东北大学2008

[7]侍青发.浅论驰骋集团销售物流[D].内蒙古大学2007

[8]殷志宏.钢材销售物流市场主体功能定位研究[D].同济大学2008

[9]邴吉云.鞍山钢铁公司钢铁销售物流的优化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

第6篇

关键词:更年期;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慢性疾病是老龄化社会主要的健康问题,健康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老龄化人群中女性占有较高的比例,我国50岁以上女性已达1.2亿,预计在2030年将增加到2.8亿以上[1]。更年期是女性慢性疾病启动的窗口期,因此,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上海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2.47岁,而女性期望寿命达到84.79岁。女性绝经后的生命时间增加,以平均绝经年龄51岁估计,女性有1/3的生命在绝经后度过,绝经后妇女的医疗健康保健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与绝经相关的精神障碍、代谢性疾病是导致全球性死亡率、发病率和医疗费用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家科技部“十一五”规划及上海市中长期行动计划中,都将围绝经期疾病列为重大防治疾病。本研究针对更年期健康及需求的特点,对更年期专病门诊的患者开展了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更年期专题门诊就诊的为研究对象,年龄40~60岁。纳入标准: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本市常住人口或能按时随访者;愿意接受研究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管理数据库的构建和信息组成

采用Accese软件构建更年期数据库。更年期数据的信息包括:①人口学特征:年龄、身高、体重、BMI、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生育状况、月经状况(初潮和绝经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家族史和既往史、绝经状态等;②专项信息:主要量表、专科检查等;③辅助检查;④治疗方案;⑤随访内容。

1.3数据库管理流程

见图1.1.4管理数据库的功能1.4.1具有完备的信息查询功能只需输入关键词,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患者健康档案编号等即可查到复诊病人的信息;能够按照专项研究的目的查到相关的数据进行总结,例如骨密度、血脂指标、治疗药物名称等。1.4.2提供全面的数据统计服务能够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如年龄、生育状态、绝经状态等。1.5质量评估数据库信息输入质量以完整性和准确性作为评估标准;由输入者每天输入后核对保存,再由核对者核对,以百分率表示。完整性、准确性分别达到95%以上为完整和准确。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及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数据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更年期专病门诊就诊人次10120人,就诊人数2328人,纳入管理人数1173人,占就诊人数的50.39%。建档率、建档完整性、建档准确性及各项目质量分析见表1、表2、表3。2.2数据库关键信息输入质量分析按照数据库项目分析数据质量显示,量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达到100%;而随访数据完整性和准确率均较低,其中准确性表现在随访时间随意性较大。2.3数据库功能分析自数据库启用以来,对相关功能进行调整、更改5次32条;集中在数据输入错误信息的识别、漏项的提醒等。存在数据汇总方面的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2.4数据库利用成效分析该数据库建立以来共被利用18次,完成论文12篇。2.5患者对健康管理的接受度分析从就诊人数和建档人数分析,专病门诊对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管理接受度逐步提高,尤其是专家接诊的患者更容易接受。

3讨论

3.1基于信息化更年期健康管理的意义

更年期是中老年女性慢性疾病防治的“窗口期”,健康管理和健康档案的建立对提高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信息化技术的进展为实现健康管理提供技术保障。目前大医院大部分已经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数字化、医疗智能化、运营精细化和办公自动化的目标。基于信息化的慢病健康管理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3]。由于更年期人群基数大,健康问题持续时间超过30年,建立基于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档案,提高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对减低绝经后女性慢性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3.2更年期数据库信息管理的开发和应用

实践表明,建立完整、统一的管理数据库,方法简便、技术可行,能够有效地提高对更年期女性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并为科研、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支持。只有不断地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其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更年期信息管理的作用。从本研究的数据可以发现基于信息化的更年期健康管理模式和数据库的建档、利用均被患者和医方接受[4-5]。建档率、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都在不断提升。但随访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本中心的另一项研究[6]显示,患者对绝经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仍然较低,这应该是随访数据较低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关注更年期女性的健康保健工作还有待加强。

3.3提高数据库质量

数据库质量的提高关键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例如智能纠错。在自主研发的更年期健康管理系统中还有智能纠错功能,例如该妇女被认定为绝经后妇女,则不应该出现于就诊时间12月以内的末次月经。此外更年期健康管理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按照分级诊疗的原则,应与相关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通,建立以共享为基础的管理平台。

3.4移动产品的引入

第7篇

为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适应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改进和提高医学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显得十分迫切。医学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建设作为医学专业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现代医疗结合的新兴学科,是提高医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推进医药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

1 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开设《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新医改制度的施行和医院信息化的步伐加快,医疗卫生部门急需更多的医学信息化人才。医学类专业人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才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并不多,计算机类信息人才进入到医药卫生行业中,要经过漫长的适应和熟悉的过程。当前医学类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跟不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而未来的社会需要这种医学和信息学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没有掌握医学信息学知识的医护人员很难适应未来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县级以下医院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培养既熟悉信息系统,又掌握医学专业技术、同时了解医院业务情况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新医疗改革方案实施,加强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可见,加强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对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职院校《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该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没有经过医学信息学相关培训直接上岗。授课教师对医学信息技术缺少深层次的理解,导致医学信息教学停留在计算机操作和软件的应用上,不能与专业实际需要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不足、缺少实验环境、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检测方法单一等是各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3 改进《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对策

3.1 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开设课程

加强学校、医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使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要。我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分析,对2010级、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前进行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这批学生熟悉医院的各个流程,进入医院实习后能迅速融入工作岗位,熟练使用计算机医学信息系统来进行各种操作,受到了实习医院的好评。我院2012年修订了教学大纲,针对医学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开设了《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该课程包含了医学信息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等五部分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医疗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医疗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操作能力。我院组织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MILC),使学生不仅获得学历证书,同时能获得技能认证,满足了学生就业多样化的需求,为提升岗位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3.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力量

医学信息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计算机理论和操作,还要懂得相应的医学专业知识。所以,学校要创造条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件通过岗前培训、集中培训、定向进修、定期交流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并形成制度化,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外,健全在职人员进修培训制度,分批次对部分计算机教师进行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MILC)培训。此举对提高师资力量、促进课程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3.3 合理安排授课计划,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3.3.1 合理安排授课计划

在安排授课时本着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结合专业的原则,同时兼顾学生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课程内容更符合高职院校医学生培养的需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内容。②医学信息基础,包括医学信息及信息系统的概念、医学信息标准化等;③医学信息学的实际应用,如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护理信息系统(NIS)、电子病历(EPR)、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系统硬件平台等。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的学习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医学信息基础和医学信息学的实际应用上,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

由于卫生信息化发展比较快,且本课程包含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我院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就开设了本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生入学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素养,对医学专业知识还处于启蒙阶段,许多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融合时比较困难。如果在学习专业课基础课之后实习前开设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可使学生了解到医学信息学及医学信息系统的前沿知识,相信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更为理想。

3.3.2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尤其值得重视。多年来,我院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理论教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实践培养体系。采取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等措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信息系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院拥有设备先进、配置合理的计算机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我们充分利用院内外实习基地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出的学生既具备医学知识又能使用计算机操作医学信息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医疗部门。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以服务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3.4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学生展开。运用探究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相关案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时,链接到“国家卫生计委应急办公室”网站,讲授我国对突发公共卫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生事件的处理办法和对其他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等。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我国的公共卫生医疗建设,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护理信息系统的讲授中,利用“九阵医院管理系统”的操作与演示,以护士工作站为主开展模拟场景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在教授中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为目标,根据实际工作内容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带着任务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护理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了各科室信息管理的日常操作技能,培养了自身的职业价值感,也提升了自我社会认同价值感和成就感。

3.5 改革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考核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我院主要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方式,具体有:①课堂提问;②章节测试;③利用网络构建自动化考试平台,以机考代替笔试进行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法重点是考查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考试才能顺应专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参考文献:

[1]代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与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

[2]姜辉.新医改背景下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8):71.

第8篇

>> Moodle平台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探索信息化办公平台的应用 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试论信息化在工程企业中的应用 钢结构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实现途径 浅析信息化和平台化管理在市政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浅谈信息化和平台化管理在市政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信息化和平台化管理在市政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通信网络结构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通信网络结构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通信网络结构在现代物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医疗数据交换平台在医院信息化中的应用 数据平台在医院信息化中的应用探讨 临近空间平台信息化技术在未来作战中的应用 信息化平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应用研究 微信平台在高校信息化中应用的调研与分析 浅析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在公证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索 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过俊. BIM在国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典型应用[J]. BIM综述, 2012(1):95-99.

[3] 杨璞. BIM应用难度简析[J]. 安徽建筑, 2012(6):208-210.

[4] 何清华, 钱丽丽, 段运峰, 等. 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 26(1):12-16.

[5] 李恒, 郭红领, 黄霆, 等. BIM在建设项目中应用模式研究 [J]. 工程管理学报 , 2010, 24(5):525-529.

[6] 许溶烈,张可文,梅阳. 后工业化时代建筑产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J]. 施工技术, 2012, 41(378):1-18.

[7] 郝亚琳, 徐广. 基于BIM的大型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研究[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2(35):551-552.

[8] 曾旭东, 赵昂.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28(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