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创新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5 03:46: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创新经验交流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创新经验交流材料

第1篇

一、统一思想、齐抓共管,形成组织实施体系

“一法三卡”是一种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能确保生产安全,避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它工作技术性强,工作标准高,与行政安全工作和职工群众施工生产紧密相连。为抓好“一法三卡”的推广、落实工作,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公司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把“一法三卡”的推广、落实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决定,成立了“一法三卡”工作组织机构,形成行政与工会齐抓共管、党政工团组织密切配合的组织实施体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公司领导多次赴一线认真检查督促“一法三卡”在施工项目的推广和落实情况。在韶关武广客运专线移动模架项目部公司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法三卡”推广会暨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公司全面推行“一法三卡”工作法,明确了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结合公司实际和安全生产需要,制定了相应的进度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完成目标工作任务。通过这些工作,形成了一个公司由工会负责、项目由经理负责、人人参与、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监控网络,确保推广实施“一法三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为了提高全体职工、农民工参与推行“一法三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公司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公司网络办公平台、板报、标语、安全宣传栏、上课、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让全体职工、农民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实施“一法三卡”的重要意义,懂得“一法三卡”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实施“一法三卡”就是为了安全生产,就是珍惜、关爱自己的生命。通过宣传教育,“一法三卡”深入人心,人人自觉遵守,

营造了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在“一法三卡”推广实施中,移动模架项目部制作了《安全歌》警示卡片,对施工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好,用歌词表达出来,装在员工口袋里,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十分好记。员工们在施工前看一遍,休息时温习一下,施工后再对照卡片检查一下有无违章行为,极大地做到了安全生产。同时,各项目工地把安全警示牌悬挂在工地每个作业点,醒目了然,切实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例如:新开铺顶进涵项目部一位农民工在施工中准备穿过铁路时,抬头看见对面围拦上悬挂的“一法三卡”警示牌时,立即停了下来左右瞭望,就在这时,一列客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吓得他两腿发软瘫倒在地,一个重大的伤亡事故避免了。项目部抓住这一事例在职工中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再教育,并让这位农民工现身说法,告诫工友们如何规避安全风险,排除事故隐患,工友们听后受益匪浅,感慨地说:“一法三卡”搞懂了那才是真正的“只有保安全,日子才会甜”!“一法三卡”新形式的安全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移动模架项目实现了安全质量零事故的目标,先后获得铁建股份公司“工人先锋号”和集团公司“20**年度企业文化建设优秀项目部”等荣誉称号。新开铺顶进项目“一法三卡”的做法得到了建设单位认可,并作为一种经验在地方其他项目推广。

三、把握理念,优化流程,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在推行“一法三卡”工作中,我公司牢牢把握实现施工一线“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这一工作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优化工作流程,坚持查源、制卡、安检“三步曲”。把安全防范强化到现场,强化到过程,强化到细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推进中创新发展。具体做到三点,一是确立危险源。每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会同项目技术、职工代表对公司各项目部展开全面排查,确定危险源并对其予以分类和危险等级评估,每月适时更新。二是“三卡”进一线。根据危险源分类和级别,严格按照《‘一法三卡’工作实用手册》规范要求,统一制作各危险源点的安全警示牌,并安放在现场或驻地醒目位置。项目部安全员根据现场实际,制作安全检查提示卡,发至安全管理重点区域的一线作业人员手中,要求熟记“提示”内容,按章操作。三是强化每月安检。每月月底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对各危险源和工种对照“安全检查提示卡”标准进行检查,认真填写检查结论、意见和建议,并在现场指定整改责任人拿出具体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限,对整改落实情况复查1次、并填写检查记录台帐。“一法三卡”逐渐融入施工生产,并在现场安全管理中“担当”重要角色,筑牢了安全生产大堤。“项目部坚持每天早上早点名讲安全,上工前看看提示卡,到现场再看看警示牌”已成为现场施工人员的习惯。

四、完善制度,全面推广,建立安全管理网络

第2篇

一、现状分析:

上学期我们在开展季节、节日主题的主题活动中,认真总结了教研工作中的不足点,通过了一系列实践的研讨、反馈、总结,取得了一定进展,教师们的教育观、教研观有了新的认识。周日计划逐步完善,每天都进行活动后的反思记录,但存在个体差异较大,反思内容常停留在表面,效果不显著。教师们的水平不同,有的不是幼师专业,有时不知如何结合和实施教材,在选课上存在一定问题。从环境创设方面分析,教师对“纲要”的理解还是比较缺乏,环境创设没有真正体现为孩子服务,孩子自主参与性不够。教研组活动虽保证学习时间,但教师参与不强,学习、讨论氛围不热,教师本身不善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体意识不强,自我反思、自我钻研缺乏。

二、指导思想:

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集体备课、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加强课题研究,突现我园的特色教育。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继续深入学习,“纲要”的精神和理念,使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逐步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1、深入学习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义,积极实践教材。

2、利用多渠道的学习“纲要”的精神,结合旗教研室“创新课、优质课”评选活动,开展“每师一课”等系列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教研组在研究、实践教材的基础上,开展说教材评比活动,从而引导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

3、继续采用案例引导、对话讨论、引导探索、设疑问答、参与式培训方法进行有目的学习研讨。

4、创设外出、观摩学习机会,传达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二)加强专题研究提升教研水平。

领会课程理念,积极探索,乐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解决保教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

1、开展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评比,提高本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并组织案例评比活动。

2、区域活动以常规工作有序开展,并积极创设活动环境,有目的的投放区域材料,中途进行材料评比。

(三)重视检查反馈及时提高保教质量

1、以幼儿园各项活动计划为主线,进行有效检查。加强考核力度,注重活动效益。

2、经常进行日常工作、记录的检查,便于交流和学习。

(四)加强创建特色幼儿园的研究

提高分区活动效能。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教育目标设置活动内容,每周定时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教师要提高对区域活动指导水平,让孩子在各区域中,与材料、教师、幼儿相互作用下,情感、态度、能力等得以发展。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教师制定工作计划、课题计划

2、交流班级计划、课题计划

3、家园联系栏布置检查

十月份:

1、 业务政治学习

2、 案例分析、剖析相关问题

3、区域布置

十一月份:

1、区域材料评比

2、每师一课

3、小班专题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外出学习

2、外出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3、中班专题教研活动

4、教师的记录、备课检查

一月份:

1、大班专题研讨活动

第3篇

根据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2016年工作要点及实验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加强课题研究,凸现我园的特色教育。

二、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园共有18个班级,教师教学班级无变动,孩子均为原班生,上学期主题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季节、节日以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为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教师们的教育观、教研观有了新的认识,但教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周计划逐步完善,每天都进行活动后的反思记录,但存在个体差异较大,反思内容常停留在表面,效果不显著。教师们的水平不同,有的不是幼师专业,有时不知如何结合和实施教材,在选课上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教师对"纲要"和"指南"的理解还是比较缺乏。

教研组活动虽保证学习时间,但教师参与不强,学习、讨论氛围不热,教师本身不善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体意识不强,自我反思、自我钻研缺乏。

幼儿的学习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自主性、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有了明显的转变,特别是孩子的问题意识增强了,敢于表达。但孩子记录水平较差,生活经验不丰富,收集各种信息能力差,表征过程中技能也较差,发现了问题如何去解决,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观察效果不明显,很多孩子不会观察,随意性很强,对探索不感兴趣。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善学习、善思考、重积累、勤反思。通过业务培训学习,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使教师之间融洽协作,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园教师只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进取才能与时俱进。

2、加强理论学习,以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成长。根据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我们将采取多种学习方法,鼓励教师不断充电、充实自我。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园内园外相结合、专业知识和业余知识相结合。

3、以年级组为中心,依托骨干教师,认真抓好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教研活动、示范课、听课评课、以老带新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开展教学评比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二)、继续深入学习"纲要"、"指南"的精神和理念,使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逐步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1、深入学习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义,积极实践教材。

2、利用多渠道的学习"纲要"的精神,结合"优质课"评选活动等开展系列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3、继续采用案例引导、对话讨论、引导探索、设疑问答、参与式培训方法进行有目的学习研讨。

4、创设外出、观摩学习机会,传达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三)、加强专题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

领会课程理念,积极探索,乐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解决保教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

1、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三大教研组,使活动更具灵活性、操作性,并有选择学习相关的知识,更有利于各组的研讨和交流。

2、区域活动以常规工作有序开展,并积极创设活动环境,有目的的投放区域材料,中途进行材料评比。

(四)。抓好幼小衔接工作,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1)平时运用故事、主题活动、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幼儿的思想教育,从中激发幼儿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同伴服务的好思想。

(2)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幼儿按时到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排队做到静、齐、快。诚实、不说谎话。同伴之间团结友爱。集体活动遵守秩序,不吵闹,认真参加活动。

(3)上课时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的讲述,养成要说话先举手的好习惯。要求幼儿发言时要讲完整话、普通话、响亮话。爱护书本、学习用品等。

(五)重视检查反馈及时提高保教质量

1、以幼儿园各项活动计划为主线,进行有效检查。加强考核力度,注重活动效益。

2、经常进行日常工作、记录的检查,便于交流和学习。

(六)加强家园联系设立幼儿成长档案

1、开展多形式家园活动,为家长创设多渠道的沟通机会,认真填写家园联系手册。

2、及时与家长沟通、撮合,共同教育孩子成长,使孩子获得和谐、全面发展。

四、每月重点工作安排表:

二月

1、完成幼儿开学报名工作。

2、制定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计划。

3、开学工作会议、政治、业务学习。

三月

1、做好幼儿入园工作,安定幼儿情绪,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2、召开教研会议,学习本期教科研计划,明确学期任务。

3、年级组拟定教科研计划并在教研会上交流。

4、组织各年级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指南》学习交流、主题活动探讨及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一日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研讨解决等)

5、组织开展好"元宵节"、"三八节"、"植树节"等主题活动。

6、召开新学期幼儿家长会。

7、开展好推门课活动。

8、组织召开"幼小衔接"工作会。

9、三月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19、三月份教科研工作小结。

四月

1、组织各年级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指南》学习交流、主题活动探讨及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一日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研讨解决等)

2、组织开展好"清明节"主题活动。

3、开展好推门课活动。

4、组织开展春季"亲子运动会"活动。

5、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6、四月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7、四月份教科研工作小结。

五月

1、组织各年级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指南》学习交流、主题活动探讨及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一日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研讨解决等)

2、开展好推门课活动。

3、组织教师参加全市公民办幼儿园五项全能比赛。

4、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5、五月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6、五月份教科研工作小结。

六月

1、庆祝"六一节"活动

2、组织各年级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指南》学习交流、主题活动探讨及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一日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研讨解决等)

3、开展好推门课活动。

4、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5、组织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

6、六月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7、六月份教科研工作小结。

七月

1、配合完成期末教育教学考核工作。

第4篇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个概念化过程,简单的说可以认为是对原有的事物所进行的覆盖或代替。创新的存在形式,即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的发展及获取竞争优势,一方面体现企业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或改变游戏规则以及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够快速识别和分解新产品、新知识以及适应新游戏规则的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企业适应环境动态变化,快速整合与重组创新团队、知识及组织结构,完善工作流程等,能够持续地为客户提供其需求的新产品的能力。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了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使能力的构建、运用和更新成为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创新能力的获取与提升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的升级发展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动态能力的特质使其能有效改变企业逐渐形成的惯性[2],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即对贬值甚至失效的战略资源、企业惯例与职能能力进行改进、更新、重构,能够导向企业创造新资源、能力与核心能力的行为[3]。企业实施创新必须具有良好的基础,除了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之外,企业还要具备主动的适应力才能胜任创新活动。装备制造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为实现转变需要持续关注竞争对手以及市场、技术的变化,并且主动进行标杆学习,才有可能先于对手达成创新要素的开发和应用。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协调、整合和重构使企业内外的环境相适应,这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宗旨所在,企业的创新发展就是保持与环境的良好互动。动态能力的协调、整合和重构则是实现企业与环境良好互动的有利方式,也是企业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有利手段。因此,可以说创新能力是动态能力的精髓所在,代表着企业能动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动态能力下的企业创新能力的本质是企业基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企业内外部之间创新资源、知识流动、企业间合作方式的创新,以及企业协调、整合应用内外各种创新要素的能力。

2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在动态竞争中,装备制造企业要创造出高于同行业的价值,就要不断创新,能够形成创新能力。深入理解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才能对创新能力的形成问题进行探索:

2.1资源要素

创新的本质是基于创新资源应用与开发。创新资源搜寻的深度与广度、资源跨越企业边界流动的路径、创新得利的获取与分享、创新活动实现的方式与过程等,以新资源的应用或开发作为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而不论这些资源来源于何处,比如,企业内部资源的开发、外部资源的应用、购买等都是企业新资源的来源。企业为了高效率地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就会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企业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得新资源,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资源基础。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推动着创新资源的全球性分散与流动,创新被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运用以实现更大的价值。王雎,曾涛(2011)认为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基于创新资源流动与交换而嵌入在企业间层面的价值创新,不仅包含着开放式的价值创造,还涉及初期的价值识别与最终的价值获取,建立起一个关于开放式创新的认知性框架[4]。这个认知性框架使我们对创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认为新资源和知识的获取或产生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而不论这些新资源和知识来源,使装备制造企业认识到创新资源和知识来源的多源性,避免陷入内部创新的思维陷阱。比如,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的研发、与外部的合作开发、对外部技术知识的集成等都是企业新资源和知识的来源。为了高效率地进行创新活动,应以开放的思维,广泛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满足创新活动的需要。毋庸置疑创新资源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的基础。

2.2知识要素

动态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创新,通过新旧知识整合来改进组织常规能力和提高效率。新知识的获取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知识和企业原有知识融合是改进现有常规能力的关键。创新能力能促进知识创新,知识吸收也会帮助企业运用现有知识消化并创造新的知识。创新能力既可以以现有知识为基础创造新知识,也可以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整合集成得到新知识。动态能力实现跨越组织边界获取知识,吸收并有效地整合企业原有的知识和新获得的知识[5]。在个体和企业间的互动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内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集内部意识、内部反应、外部意识和外部反应,才能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而参与创新活动,在不同组织之间知识流动而形成的知识链[6]顺畅地运转时,资源才能够高效率地形成企业商业价值。装备制造企业学习是通过个体与集体互动和交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储存在企业记忆中,并通过企业的信息机制来进行储存、传播和开发,最终实现企业知识的创造、扩散、应用和再创造的循环应用[7]。可见,知识学习促进多层次要素的集成与发展。例如,在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内部和外部的联系被确定为挖掘资源的价值,业务单元的强链接和知识共享网络的社会链接都能使得流程更有效率。装备制造企业学习促成了参与和融入到企业知识共享、协调和重组资源或流程的规范和规则,在企业内各部门所需做的事情达成共识,集中企业员工对关键信息的强化共识。因此,知识学习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2.3流程要素

创新表现为惯例的变化或改进的过程,但创新并不是完全改变所有的现存惯例,而可能仅是对现有惯例进行的重新排列组合。流程创新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创新有助于企业高效地实施知识流程再造,科学合理地设计知识活动的逻辑顺序,流程创新能促进实现的知识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规划知识的流动,从而促进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交流,提高企业的知识应用及对知识的创新。能力是要解决问题的[8-9],也就是说,在解决创新问题的过程中创新能力才得以形成。解决企业创新问题的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各层面相互交织、个人技能转化为更高层次的功能集,这一过程可概括为企业流程。流程是个人技能和企业各层面的复合链,资源配置和再配置,重构现有资源和获取新资源的速度,建立新的资源结构等,这都要求装备制造企业对其内部的一系列相关组织流程做出调整,这些行为不论是局部的变动,还是系统性的变革,都要求装备制造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下,要对企业内外有机整体做出一致性行动措施,如表1所示。创新能力是创新问题定义和解决创新问题过程中的直接产物,因此,流程也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2.4结构要素

企业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创新活动之间存在匹配关系,从创新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构建组织结构,才能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把握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和系统性,既可以有效地指导管理者对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进行选择,对组织协作方式进行调整;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站在更高层面上观察企业组织结构,既要关注创新活动本身,还要关注涉及创新成果实现相关等一系列重要的组织问题。可见资源和知识学习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是必要但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有流程和结构这2个要素,资源是基础,知识学习是认知和创新内动力,流程是平衡和工具,结构是角色和责任,四个要素相互链接形成的复合体即创新能力,摆脱了局限于单一片面影响因素,才能发挥创新能力的作用,才能说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资源———是创新能力的最为基础的构成要素,应用和拓展创新资源潜能及实现价值;知识学习———个体与企业间的知识共识与共享,既包括行为规范和价值认知,也包括技能和经验交流,知识学习在个人和企业各层面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能力的驱动要素。创新流程———是创新能力实现要素,是个人的技能和企业解决问题的创新路径的复合链,决策资源配置及企业内个体间的互动或者企业与外部合作者和客户的互动活动;创新结构———是创新能力的保障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角色互动,创新资源、企业知识学习与创新流程的连接;企业的资源、知识、流程与结构都与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装备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动也促进动态能力的提升。动态能力控制企业常规能力的变化,侧重更新已有战略、组织能力的能力,强调高层活动和管理感知,是企业抓住机会、管理风险、整合和重组配置专有和共有资产,以满足变化的需求,并维持、放大及演化匹配,不断打破均衡,获取长期价值的能力[11]。因此,本文认为创新能力来源于装备制造企业拥有及所能控制的创新要素的协调整合重构的创新活动中,实现的是与环境的互动和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3基于动态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并不是创新活动过程为终点,而是以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及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装备制造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需持续地将知识和创意转换为新产品、流程或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价值增值的能力。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动态能力等内生能力显著正相关[12]。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各创新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创新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联系方式及运行规则交织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企业创新活动中各种创新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联系组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与外界环境动态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13]。创新能力的形成不单是一个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需要外部环境的创新动力激发,如果没有足够的创新动力激发起企业的创新热情,仅短视地追求盈利的企业不可能持续有效地进行创新活动。企业的创新动力,可积极地促进企业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重视有效地解决创新活动进行中的一系列问题。创新要素如人力、知识、信息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与更新中,使企业创新要素的数量及质量不断变化,同时各要素主体间的联系和关系也在随着企业创新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创新能力形成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活动所涉及的主导创新要素的变化以及创新活动所处层次的迁移所决定。涉及同质性创新要素的创新活动,通常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初步形成阶段,该阶段创新能力发展是“量”的增长;一种创新要素从一个创新活动再应用于其他创新活动的过程,既包括创新能力的一般化发展也包括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发展,一般化发展是创新能力架构中的共性创新要素收敛,而差异化发展是创新能力架构中的差异性创新要素分化。一般化与差异性创新结果是形成具有层次性、多样性的非均衡发展的几个“创新集束”,推动组织创新从创新要素层次向创新要素架构层次跃迁,而创新活动实现层次间迁移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结构性突变,是“质”的变革。所以,创新要素的创新及创新要素的架构创新,推动着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从“量”的渐进性动态调整发展,最后实现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动态能力下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可抽象概括为是:环境分析定义新的创新机遇制定响应新机遇的战略确定完成战略的创新活动有效执行创新活动创新经验总结开展新一轮的创新能力发展活动。

3.1创新战略

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战略是企业家通过权衡利弊对企业创新可能性做出的建构,实质上是企业家以新的创新要素或创新要素的新应用为背景,“寻找”一种新的架构的可能性,并把它变为现实的策略总体。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战略制定以轨道为基础,在轨道约束范围内进行,技术轨道是指装备制造企业基于技术范式的“常规”问题的解决模式;制度轨道本身指装备制造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基本规则或规范;管理轨道是指针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主体组织形式的一般性管理方法。新产品从构思到市场化、商业化的实现,都离不开企业创新战略。在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创新战略是装备制造企业开发创新能力的基准,决定着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方向。通过创新来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则是装备制造企业保持快速成长的关键。首先,装备制造企业成长需要建立广泛的渠道和合作关系以获得充分的人力、资本以及其他相关资源,需要开拓广阔市场空间来支撑,发展相关业务、改造业务流程以及培养专业化技能来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创新战略实现企业经营结构的创新,包括产品结构、内部业务结构以及外部业务关系的变革。同时,装备制造企业面临创新活动的管理问题,即从非正式管理向程式化、制度化的管理体制转变,关键是形成有效支撑创新发展的管理和组织体制。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战略是创新活动的开端。企业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主要是通过创新战略进入企业创新系统,进而形成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装备制造企业R&D人员在创新战略的指导下开展创新工作。装备制造企业管理者通过企业创新战略对企业创新资源进行配置,同时通过知识、人才、服务等对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支撑。

3.2创新活动

装备制造企业要实现创新战略需要展开多种创新活动。管理者的任务是集中协调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交易成本,增加企业创新性活动,更有效率地协调加强内部治理。通过追踪装备制造企业在创新要素之间及其架构过程中开展实施的创新活动,以“集成解决问题方式”,特别是以创新惯例的形成过程为脉络,从创新要素入手,循着在不同创新要素之间以及创新活动所处层次之间架构的创新活动脉络,总结出“创新要素获取———创新要素内部架构———内外创新要素架构”。首先,协调、整合流程转换成一个创新关系的过程。其次,确定创新合作所需进行的创新活动。再次,不是所有的流程都能影响创新活动,因此,必须对每个流程进行评估,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的创新活动流程是必须要建立的。最后,在实践中,通过创新活动产生额外租金,随着跨域时间的连续作用,在装备制造企业巩固优化创新活动产生了这些创新绩效,装备制造企业之间开展的创新活动的演化过程和特异性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创新程度以及创新能力。

3.3创新经验总结

创新资源是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物质基础,最初将创新资源成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经验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起点,一般经历巩固、一般化、差异化与新要素交互作用/互换等,形成一个发展周期。在这个过程中,某次创新活动成功经验,基于创新扩张的要求而进行经验复制,而由一般化与差异化过程进行“创新经验”推广,最后,将分散的“创新集束”整合成一种综合性的、具有系统性指导未来企业创新挑战的组织程序或惯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创新要素不断交互作用/互换获得新条件,包括创新机会把握以及手段,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动态有效发展。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科技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科技创新教育则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结合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牢固树立“以学为先,以生为本,创新培育,立德树人”的学生工作理念,始终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为育人目标。特别是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三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学生参与人数少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高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更注重第一课堂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第二课堂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上,却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学以致用。另外,管理者对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进行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甚至有人认为创新活动是“精英活动”,是少数拔尖学生的事情。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就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

(二)缺乏健全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学生主动性不够

创新实践活动不同于文艺、体育等其他学生社团活动,是一项难度较大、过程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创新项目的选择、指导教师的确定、创新团队的组建到创新成果的转化等,整个过程中需要协调处理许多事情或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使有部分学生对创新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也存在创新目标不够明确、欠缺投身实践的勇气等问题。据笔者了解,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科学有效的组织、引导与激励,没有建立完善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激励机制,这也是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主动性发挥不够、行动滞后于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缺少必要的教师指导和物质保障,学生创新水平不高

尽管学生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但是智力支持和物质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水平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方面,学生专业知识有限,缺少实际应用经验,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需要有专门的场地、实验设备和资金支持。这两方面的资源匮乏成为许多高校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三三三”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一)强化“三项工程”,营造创新氛围

通过加强专业教育、名家讲坛、创新交流“三项工程”建设,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文化氛围。

1.专业教育工程

以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工程和科研实践教育、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教育以及学术道德教育等系统化专业教育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规范持续的专业教育引导,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实践热情,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明确专业学习和科技发展目标,由“要我W”变为“我要学”,为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名家讲坛工程

广泛开展学术报告活动,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举办层次较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和讲座活动,使学生接触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从而开阔创新思路、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素养。

3.创新交流工程

大力发展大学生科技社团活动,例如“自主创新论坛”“科创论坛”“科创沙龙”以及各类培训组织和专业创新俱乐部等为平台,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经验交流活动,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二)搭建“三大平台”,孕育创新人才

通过搭建激励平台、服务平台和竞争平台等“三大平台”,构建一套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1.激励平台――激发学生创新动力

(1)政策鼓励,制度保障。出台了“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基金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为各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本科生辅助学分认定、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评定、保送研究生资格认定中,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相应政策倾斜。

(2)环境支撑,硬件护航。将专业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实验室相结合,不断实现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全面开放,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平台和环境保障。

(3)名师指导,师资保证。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持。比如,聘任有积极性且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科技导师;发挥班主任优势,建立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机制;在年终考核工作中将“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极大地调动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2.服务平台――指导学生创新发展

(1)专业教师为指导。将一些传统的科技创新活动根据其学科属性落实到专业系室举行,由各系配备专门教师进行指导,实现了科技指导专业对口、科技活动连续性强。

(2)科技宣传有力度。利用交流会、宣传海报、网络、优秀学生巡讲等多种形式宣传大学生科技活动。同时以科技协会为依托、年级学生会为桥梁、班级科技委员为基础,形成宣传交流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3)优势项目重传承。将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机电杯参赛项目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育科技创新优势项目,做好以老带新,全面提升重点项目的影响力。

(4)梯队建设不断层。根据不同的科技活动特点建立科技活动小组和梯队,形成一年级培养兴趣打好基础、二年级集中培训提高能力、三年级重点组队参与赛事、四年级升华创新传帮带助的培养模式,做到了梯队建设不断层,创新活动全年不断线。

(5)服务平台全方位。以大学生科协为依托,通过编制“大学生科技手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计划”“专利申请手册”等指导文件,成立“科技人才超市”,聘请“大学生科技活动咨询员”,创办“科技创新网络平台”,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等多种手段,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程高效的指导和服务。

3.竞争平台――提升学生创新水平

(1)以学科特色为依托,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学科特点,采取重点突破的做法,围绕专利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山东省机电杯和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等积极开展科技活动。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专利达400余项,占本科生学生人数的四分之一。

(2)以学校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为载体,开展品牌科技活动。在学校第二十一届科技节期间,在结构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CAD大赛和工业设计大赛等四大重要科技赛事中,收到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500余项,参与人数达2000人。

(3)以“挑战杯”等高水平学术科技竞赛为龙头,国家级、省级比赛为跳板,形成“点面结合”的学术竞赛格局。平均每年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2015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两支参赛队伍入围国赛总决赛,分获二、三等奖。在201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总决赛中,学院的“UBW”代表团队,在“机器人竞技工程项目竞技体操项目”比赛中以优异成绩夺得冠军。

(三)做好“三个结合”,完善育人机制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学习风气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作风和精神风貌,是在长期教育和建设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一种风尚。优良学风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学生得以自由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通过实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专业为基础、制度为保障、创新为主线、就业为导向”的学风建设质量工程,全面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宽松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求知共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创新实践活动锤炼了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严谨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通过创新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融互促,也有效带动了学风建设。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以社会作为大课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结合文化娱乐、体育竞技、公益服务等社团活动,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例如,通过“爱在石大 格桑花开”西部助学活动,连续四年实现对凉山失学儿童的助学帮扶工作;自2009年以来的“奖助学金千百分之一计划”等,激发了学生勇于争先的创新热情,更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学生开拓进取、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秉承“职业教育全程化,生涯规划细致化”的理念,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阶段、有计划、不断线地开展就业教育和指导,组织就业创业教育报告、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包括就业形势分析,简历制作与礼仪、面试培训等,指导学生把就业创业与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相结合,努力开阔思维,合理规划未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机电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较好,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67%。学院6个本科专业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5个专业学生实现100%就I。

三、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创新能力一直是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高等学校正是引导与培育创新的摇篮。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自己的重要历史使命。我院在正确理解和科学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现状的前提下,针对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探索并建立了完善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强化了创新文化氛围的建设,促进了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制度的完善,提高了创新能力指导水平,以创新实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该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间本科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28项,为全校最多;在校本科生新增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13项,占全校总数的四分之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400余人次。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2]瞿浩,何家霖,宋之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12.

[3]李永亮.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1-104.

[4]李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9):83-85.

[5]周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评论,2014(1):66-68.

第6篇

一、大米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

去年以来,我国稻米加工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好势头。据统计2011年大米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656.9亿元,居三大主粮之首,比上年增长30.1%;产品销售收入3636亿元,增幅为27.2%:利润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大米产量8216万吨,比上年增长921万吨,增加12.6%;全年实际处理稻谷为1.3亿吨。总的情况是好的,全年大米市场平稳,供需基本平衡,大米及粮食加工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分省区看,湖北(产量1311万吨)、安徽(产量1099万吨)、江西(1011万吨)、黑龙江(926万吨)、湖南(750万吨)居全国的前列,五省大米加工总产量5097万吨,占全国大米总产量的62%。居全国前五位的大米加工企业是:中储粮公司(94万吨)、湖北国宝桥米集团公司(78万吨)、益海嘉里集团公司(75万吨)、湖北福娃集团公司(72万吨)、江西粮油集团公司(70万吨)。总体上看,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作为三大主粮之首的大米加工业保持了二位数增长的好势头,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支援“三农”发展、稳定经济全局做了可贵的贡献,全行业服从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大家做了不懈的努力,这是来之不易的。

进入“十二五”以后,大米加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新的变化。一是大米供需紧平衡的趋势继续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大米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而总供给却增长缓慢。这既为大米加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提供了商机,也加大了粮食安全的责任和困难。二是粮食物流领域多元化、多渠道经营的格局已经形成。全国大米加工业入统的9394个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27户,产量828万吨,占全国总产的10.01%;民营企业8526户,产量7228万吨,占全国总产的87.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1户,产量160万吨,占总产的2.19%。这几种经济成分在宏观控制的指导下,国有经济发挥了主导作用,民营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各得其所,呈现出活力进发的态势。三是大型骨干企业的成长加快。2011年大型稻米加工企业(日产能400吨以上)307户,大米产量2434万吨,占全行业29.6%;中型企业(日产能200—400吨)为1131户,大米产量2392万吨,占全行业29.1%;大中型企业生产数已居全行业的59%左右。特别是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71个,比上年增加8个,总产量1509万吨,占总产量18.4%,同比增加8.5%。

从以上几个带关键性的特点可以看出,作为实体经济的大米行业发展趋势是良好的。客观环境为大米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提供了商机。而且由于多元化结构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市场化配置资源加速进行而形成的组合效应将加大。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当然,也加大了全行业的责任与风险。大米是全国人民的第一主食,是拉动内需的首选商品,是粮食市场的风向标与稳定器。实践证明历次粮价的大幅波动,抢购现象的发生,都是从大米开始,从南方开始,从城市开始,从而波及内地,波及其它品种。所以,在新时期在紧平衡的态势下,必须把立足国内,确保大米的稳定生产与充分供应摆在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的第一位,能够经受得住全国重大的自然灾害造成较大减产的考验、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以及世界粮食危机、粮价大幅度波动冲击的考验。全国的大米加工企业要争取在考验中合格,在风浪中成长,在冲击中壮大。

二、大米行业要在转型升级中取得新突破

面临“十二五”中后期粮食安全的新情况、新任务,全国大米企业和行业必须紧紧围绕为国家粮食安全服务这一中心,根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抓好转型升级工作上。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的活力,壮大企业的实力,提升经营的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搞好营销服务,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与占有率。转型升级,包括着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大米加工业的具体体现,是振兴大米加工业的战略抉择,是固本强基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我们要把握发展的主线,坚持改革的方向,走上内在生长,创新驱动之路,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根据协会的调查,围绕这一主题,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大米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向绿色生态大米产业化方向发展。大米加工行业要抛弃旧的工业化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的粗放式经营的作法,走上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生产,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子,强调好字当头、优质为先,把企业办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型、循环经济型的企业,这是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现阶段的要求。建设绿色生态稻米业是一个科学的、创新的系统工程,它的内涵丰富,贯穿在整个稻米生产、流通、消费的环节之中,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总体水平在稻米行业的具体体现,对大米业的安全性、营养性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既是党和政府对行业的要求,人民群众对行业的期望,也是企业兴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次我们在辽宁盘锦市现场进行经验交流,目的是使全行业提高认识,顺势而动,掌握先机。这是全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盘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地处辽河下游入海之地,有170万亩水田,有120万亩苇地,历史上就有种稻米的传统,几十年来采取稻田养蟹的模式,摸索出的一套大面积生态养殖、稻蟹双丰收的做法,成为奥运大米的专供单位,其经验值得学习与推广。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作为新起点,把发展绿色生态大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要抓好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节约资源、循环发展。现在全行业基本上处于粗放经营,

“小、散、低”的状况仍较为突出。比如,副产物米糠年产1266万吨,其中用于提炼米糠油的有87万吨,仅占总量年产的6.9%;稻壳2352万吨,其中供热发电用的657万吨,仅占总量的28%。从电耗来看,去年稻谷加工吨米的平均电耗为53.4千瓦时,比上年增加8%,先进单位与落后单位之间相差近一两倍。稻谷一身都是宝,从稻壳、米糠、碎米、成品米上都可以做文章,搞好综合利用,深度加工、循环利用,增加效益。如中储粮上海米业有限公司与上海宝钢物流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由中储粮上海米业公司供应给宝钢所需的稻壳等炼钢保温用材料及粮油产品,宝钢物流公司为中储上海米业公司提供便捷的物流资源和服务,创造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米糠油的生产和利用,有一个整合资源、合作生产、互利共赢的问题,要下决心抓,坚持下去,必有成效。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搞好从田间到餐桌的系统工程。

在发展稻米加工中,根据前一段时间的经验教训,一定要保持理性经营,克服浮躁情绪,防止盲目跟风。要防止“三个过度”:一是防止“过度扩张”。不少企业领导习惯于量的扩张,忽视质的提升,形成全行业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目前全国大米加工产能已达到28420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44.9%,比上年同期还减少2.8%,比小麦、玉米、油脂加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都低,值得我们严重注意,全行业面临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提升利用率的问题。二是要防止“过度加工”。现在不少大米企业盲目追求高等级的精白度,多以双抛光工艺为主生产,把稻米中的许多营养成分都搞掉了,减少了出米率,损失了营养成分,增加了电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应予改变。要多做宣传,引导消费,多在产品的安全、营养上下功夫。三是防止“过度包装”。特别是中高档大米,过度讲究包装,追求表面上的豪华,不在安全、营养、风味等方面下功夫,而是在包装等表面上做文章,这种现象已经露头,发展下去就会重蹈过去月饼包装走入歧途的教训,是很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的。我们一定要防范于未然。

此外,在大米加工中,要特别注意慎用各种添加剂,严格按国家规定和有关标准办事。现在这方面问题还不少,一定要防微杜渐,加强管理,不要酿成大患。

第三,要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落实到创名牌、出精品上。贯穿在大米加工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都要创新、改进,树立精益求精、好中求好的理念和作风,在各个环节把基本功抓好。要集中精力把创新成果应用到产品的提升上,出名品,出精品。根据各地的经验,要采取继承、发展、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等方式,使创新成果迅速形成新的生产力。在全行业要坚持不懈地推行名牌工程、信用工程,争取在近期内树立粳米、籼米、糯米等系列化名牌产品,把稻米的优质品种,转化成名牌产品,形成一批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名牌产品,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市场效应。比如现在各地都有一些优良品种,有历史著名的几大“贡米”,有一批优质米的原产地,我们要发掘、整理,提高加工水平和营销服务功能,在这些优质品种的基础上整合提升,改造升级,增加营养性与安全性,标准化生产,现代化营销,使之成为稻米界远近闻名、百姓喜爱的大名牌,从而形成一批根底深厚、群众信得过的百年老店、百年名牌,涌现一批领军企业和领军人物,使大米行业真正走上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的发展之路。

第四,探索稻米产销结合、扩大合作与联合的新形式、新经验。现在,我国大米已经形成“北粮南运”的格局。尤其是占总产量1/4的粳米,基本上是东北米占市场。在粮食紧平衡的情况下,加强产区与销区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就显得特别重要。过去那种靠关系、靠友谊的交易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其履约率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特别需要创造新机制、新形式,以适应急时之需。这几年产销双方的粮食部门、企业都做了可喜的努力,在发挥各自的优势、互利共赢的原则指引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不同层次的联合,涌现了一批典型。如上海市良友集团就与黑龙江优质大米第二大县虎林市的绿都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由良友集团对绿都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和重组,提升产品质量,“虎林大米”通过良友集团在上海所属的530家便利店及超市、卖场销售,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对接,

第7篇

全国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经过两天紧张的工作,今天就要闭幕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完成了预定议程,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水法》和国家有关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总结交流了近几年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研究和部署了新时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昨天上午,****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对搞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议听取了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高波司长所作的工作报告,对近年来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面、科学、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围绕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并对近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进行了部署。国家质检总局葛志荣副局长和建设部有关负责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还表彰了近年来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昨天下午,水保司、水规总院、水科院、灌排中心、黄委会、南科院、浙江省水利厅和四川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等8个单位的代表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他们在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今天上午,大家分组学习讨论了索部长的重要讲话和高波司长的工作报告,交流了各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对下一步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刚才五个小组的召集人都向大会作了汇报。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重点突出,效率很高,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对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就这次会议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并就如何贯彻落实索部长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会议准备充分,文件资料丰富;会议主题明确,规格高、起点高、效果好,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主要收获是:

第一,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在这次会议上,索部长从实现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客观要求,推进依法行政、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应对进入WTO挑战,深化水利企事业单位改革等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为新时期全面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高波司长的报告从这几年的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对水利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各位代表联系实际,交流了各地、各单位水利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工作对本地和本单位水利工作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学习和交流,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这次会议,增强了大家做好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二,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和任务。在讨论中,大家认为索部长讲话和高波司长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紧扣了新形势下水利发展的新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所提出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讲话和报告思路清晰,任务要求明确,对今后开展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进一步交流了经验,受到了启发。这次会议收集了50余份各地、各单位的经验交流材料,汇编成册供大家交流。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安排了水保司、水规总院等8家单位的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其他经验交流材料,也都具有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如水保司在开展标准编制工作中,紧紧围绕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需求,形成了“领导重视,专人负责,全体参与”的工作机制;中国水科院积极争取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等的支持,开展技术监督工作专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川省、陕西省、浙江省等地方水利部门紧密结合当地水利建设的实际需求,编制实施地方标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江苏省编制《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已成为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的主要依据;广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以计量认证为基础,提供公正、科学的监测数据,促进水质监测事业的发展;长江计量检定中心在实践中严格按照《计量法》和相关检定规程办事,为自己创出了名声;淮委围绕治淮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技术监督工作,提高了治淮工程的建设质量;甘肃水电工程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连续被评为先进单位;水利部灌排设备检测中心积极参加国际灌溉设备测试网络,与国际同行开展检测标准及方法的互认工作等等。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好经验,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好经验,都是各单位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有益探索,凝聚着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智慧和汗水。各地、各单位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与大胆实践,学习和运用好这些典型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第四,进一步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信心。大家在讨论中认为,在过去几年里,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满足了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无论是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和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中,看到了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辉煌前景。在两天的会议中,代表们对于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普遍认为自1997年第二次全国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以来,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紧紧围绕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水利中心工作提供技术基础保障,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动作迅速,作风扎实,成效显著。新时期,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增强信心,紧紧抓住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新局面。

二、关于会议代表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会议安排的学习讨论中,代表们联系实际,指出了当前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致可以归纳为十条:

一是有些标准编制周期过长。比如有的代表提到,有一本试验规范,****年的送审稿,到现在还未出版,若是现在出版,已经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了。建议部里要严格送审、报批流程,简化手续,加快标准的审查和修订进程,缩短标准的送审、报批周期。在基层工作的同志,听说有了新标准,都翘首以盼,甚至对一些现行有效老规范的执行都打了折扣,但新规范却迟迟不能出台。

二是标准老化严重。根据《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水利技术标准的有效期为5年,即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每5年要进行一次复审,重新确认有效、修订或废止,ISO标准也有同样的规定。在我国现行的水利技术标准中,约有250项标准标龄超过5年,其中还有几项是上世纪70年布的标准,这些标准急需进行复审、修订。尽管近几年有关单位出台了一些措施,加强了标准的修订工作,但实际进展仍相当缓慢。

三是标出多门,标准过细,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历史和部门分工原因,目前还有许多标准标出多门,在水电、水环境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我部内部,由于各专业司局近几年高度重视技术标准的编制实施工作,越来越重视利用技术标准来规范管理,这是好现象,但也暴露出标准划分过细,内容重复交叉现象,如有好几家单位都要求出台各自专业领域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规程,有些内容是共性的,可以进行合并归类。由于标出多门,重复交叉等,不仅浪费人力、物力,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也可能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

四是经费投入不足。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主要是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目前还处于比较艰难的起步阶段。标准的编制带有奉献的性质,由于标准本身的特性,其编写工作程序多、要求高,相应也要求足够的经费投入,经费太少,加上直接效益又难以显现,势必影响编制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标准编制的质量。由于部里的补助经费有限,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不能安排专题调研和科研,不能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和优秀成果,有些技术难题也不能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影响标准的技术水平。开展技术监督工作需要有固定的经费渠道来源,标准的前期研究、宣贯、监督实施和计量认证等的经费还没有正常的渠道。目前相当多的单位没有足够的配套经费投入,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以上情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不和谐的,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是严重的。我们试想一下,标准长期落后于工程,不就意味着理论长期落后于实践吗?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努力攻克这一环节,技术难以不断进步,经济难以长足发展。标准做不好,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又从何谈起?

五是分工不明确,责、权、利很难做到统一。有些地方既没有专门从事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机构,也没有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业务归口不明确,多头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部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编制组、主要起草人分工不明确,时间进度要求不明确,权利和义务不明确,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能使责任、工作绩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六是信息不畅,宣贯工作有待进一步发展。在标准的出版发行过程中,一方面是出版社存在标准书籍积压的问题,影响标准出版发行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水利技术监督工作者,特别是基层的同志,由于信息不畅,有时并不能及时掌握标准的更新和出版发行情况,影响了标准的使用和推广。在宣贯方面,与水利标准化工作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七是实施与监督不到位。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和产品的技术监督体系,在一些水利工程建设和产品生产中,还不能达到自觉执行相关标准的要求,有“标”不依,甚至无“标”建设或生产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影响了我国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比如《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虽然条文是强制性的,但在执法的过程中仍发现有不遵守强制性条文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开展更为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

八是机构队伍建设和信息交流沟通仍需加强。标准的编制、宣贯、计量认证、检测、咨询的人才相对缺乏,专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没有形成经常性的工作机制和机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强,有些标准的条文缺乏足够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在行业管理方面,信息交流还很不够,缺少培训,缺乏指导,这方面构筑的环境和氛围还很薄弱,象这样的工作会议6年才开一次,时间间隔太长,可能在座的各位有很多并不知道6年前的会议。但需要感谢大家的是,你们在实际工作中按照上次会议的要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提议,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为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做出贡献的人们。

九是节水产品认证工作还未正式开展。虽然我部了《关于加强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若干意见》和《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国家标准,有些地方对节水型产品认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离真正建立起节水产品认证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组建节水产品认证机构,开展节水产品和器具的检测活动,真正启动节水产品认证工作。

十是计量与质量工作有待于加大力度。水利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进展相对滞后,计量检定规程体系尚未健全,节水灌溉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制度需要进一步制度化等。

大家提的问题比较多,反映出代表们对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是经过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的,也是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启发。

三、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这次会议后,大家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采取切实措施,把水利技术监督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索部长讲话和这次会议精神强调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突出重点,加强领导和协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国家加大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出了实现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目标,要求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汪恕诚部长多次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强调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标准化等基础工作,要把补充、修订、完善各类技术和管理的规程、规范,建立健全水利行业的经济定额、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工作列为当前最急需的几项基础工作之一,抓紧抓好,并给予必要的投入保证。前几天,汪部长号召有志之人,潜心做好用水定额指标的制定工作。我们既要看到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又要明确认识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因为其一,标准定额是高、精、尖科研技术的集成展现;其二,既然是高、精、尖技术的展现,就不易统一,使用中有可能引起各种议论;其三,做这样的工作要默默无闻地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却难显政绩。因此水利技术监督工作需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突破工作方式,要将标准化工作的荣誉名副其实地授予那些做出贡献的同志。要转变工作方式,充分依靠各方面的力量,使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走进强势。

我部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行政许可项目共取消7项、转变5项,现清理调整为81项。今后还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要在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认真研究建立水利认证认可等技术监督工作制度。

当前,要把《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要在前几年工作基础上,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要突出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为优化水资源的配置,要加快制定《跨流域调水供需平衡预测分析技术规范》、《引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等标准;为强化水资源的全面节约和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要编制《计划用水技术导则》、《用水定额标准编制技术规定》等标准;为有效保护水资源,要加快《水功能区划导则》、《水源地保护规范》以及有关生态用水方面的标准的编制;为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服务,要加快有关《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和《水利信息网建设指南》等标准的编制步伐。按照新《水法》的要求,要积极推行用水计量收费制度。加强工业、生活和农业用水计量基础手段和设施建设,推广简单实用的计量装置和设施,加强计量管理,为实现用水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索部长在讲话中强调,要建立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我们要按照索部长的讲话精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作为主管司局,部国科司要按照《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水利认证认可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的要求,做好政策性引导工作,为营造强势工作氛围而开辟良好环境,牵头组织好水利技术监督的各项工作;要强化联络员制度建设,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做好服务,充分发挥各单位和有关专家的积极性。

部其他各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各流域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水利部近期的《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职责分工,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做好相应领域的技术监督工作,要落实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加强管理。可以参照部里的模式,也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明确管理机构和专人负责。

(二)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和产品质量与安全,强化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保障机制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质量问题事关水利发展的战略全局,质量与安全直接涉及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技术监督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水利质量的立法、执法、监督、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全过程。通过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地开展水利技术监督工作,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大力推动水利技术进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一定要贯彻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要加强水利行业技术监督与管理,加大力度开展《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要尽快建立健全水利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制度,加快建立水利产品认证制度,加强对企业执行标准情况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无“标”生产和劣质产品生产。要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优先选用经国家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或通过相应产品认证的产品,加强对施工单位执行水利技术标准的监督与管理。

(三)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勘测设计体制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以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目前,全国已有6个省(市)出台了实施方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设置标准》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制定及有关的测算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水利部及全国28个省(市)分别选择确定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水管单位作为改革试点及联系单位,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科技部、建设部分别就科技体制改革和勘测设计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属,水利科研、勘测设计等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他们的改革根据工作性质和服务领域,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公益为主的机构,他们仍将保留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另一类是以经营性为主的机构,他们将转为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开展服务。无论是保留为事业性质的机构还是转为企业的机构,都需要通过开展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工作,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综合实力。通过计量认证、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准,拓展服务领域,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要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用战略眼光,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四)加强调查研究,注重转化国际标准,全面提高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水平

要广泛开展标准编制前的调研工作,总结成功经验,重视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提高水利技术标准的科技含量和实用性。针对标准编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安排一些专题研究或科学试验,以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标准后,要继续支持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保持标准的连续性和先进性。

要加强对国际上有关水利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总体发展动态的跟踪,加强中外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比较。20****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5年内使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的转化率达到70%,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00~500项。加入WTO,只有了解并熟悉标准、认证等国际上通行规则,才能使水利技术从产品到服务与国际接轨。按照ISO和IEC标准的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05年底,ISO和IEC标准总数将达到21000项,除在我国已经转化和无需转化的国际标准外,还有8000多项需要转化,平均每年要转化3000多项,实际上这一要求还远没有达到。水利行业要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借鉴国外先进标准,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注重我国先进的、优势的标准编制和推广力度,力促本行业采标率和转化率的提高。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对水利技术监督工作投入

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主要是属于政府行为,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同时,也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产品生产和服务。要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政府补助、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机制。按照“三五工程”计划的总体要求,要继续给予水利标准化工作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标准编制工作,同时要加强其他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的经费支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增加投入总量,向重点工作倾斜,要多方开辟经费渠道,加大对地方水利技术监督工作经费支持力度。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多方面开辟投入渠道。要积极鼓励和吸收企业和个人参加标准编制,解决经费和人员不足问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征求意见稿上网征求意见,节省会议费用。逐步形成水利标准化投入的多元化格局,形成水利标准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不仅要重视标准制修订经费的筹集,还要加大标准前期研究和后期宣贯实施的工作经费投入。

(六)围绕各单位、各地区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索部长在讲话中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水利技术监督工作中的五个关系,标准、认证认可、计量和质量是技术监督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各单位、各地区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利技术监督工作。

部各有关司局要加快制定各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编制规划,在现有《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各自的技术标准项目,准确地提出有关水利技术标准项目名称和具体内容,并主持相应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及宣贯、实施工作。根据当前工作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节水等水利产品的认证工作。

各流域机构、直属单位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承担水利技术标准的编制任务和宣贯活动,强化对强制执行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要主动配合开展水利认证认可、水利产品的监督抽查等工作。要积极培育发展水利标准化、认证、检测等技术机构。

水利行业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科研院所、学会、协会及质检中心,这些单位也是水利技术标准的主要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要从改革的大局出发,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人才等优势,积极承担水利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宣贯任务,做好标准的出版、发行、咨询和培训工作,积极参与、推进水利认证认可工作,共同推进水利技术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