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业园区工作思路

工业园区工作思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13 17:28: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园区工作思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业园区工作思路

第1篇

今年,是我市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确保主要经济指示四年翻一番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积极推进**新区发展的关键之年,为切实落实“旅游富民、工业强市、项目支撑、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市委特设**工业集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又市委副书记、市长蒋建平任主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杜永龙任常务副主任,人大副主席王盟、政协副主席张强任副主任,市经济局局长李东升任执行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的监督管理和新招引进园区企业跟踪服务等工作。并下达于5月底完成迎宾路延伸段,鲜于路,阆州大道建设及园区3平方公里的雨污管网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针对**实际情况,办事处今年的工作思路是:以“重拳出击保稳定,握紧拳头谋发展”为工作总体思路,具体从把握“一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妥善处理三个关系,营造好四个环境”为出发点。就是不管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要牢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一要搞好入园企业的服务,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二要搞好为辖区群众服务,为其争取更多的就业致富机会,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新区建设和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

一直以来,我区大量劳动力涌向外地,外出务工求生存,而我区就业压力依然沉重并逐年增大,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再就业问题,就得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工业园区的入住与发展,必能解决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劳动者的输出,更好的发展本地经济。

工业园区的入住,也必将带动一系列如餐饮、副食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丰富新区生活,活跃新区经济,加快新区城市化进程。更重要的是,工业园区入住后,我们必将加强对园区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努力创建一个和谐优美的新区环境,提高新区品位,增强新区魅力,进一步拉大城市化框架,提高古城新区的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平方米工业园区的开发,必将改变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二、工业园区入住面临的问题

工业企业入园,今年市委、市府投资4000万元,用于迎宾大道延伸到嘉凌江边,贯通鲜于路、阆州路街道的配套建设,共3.8公里。工业园区入住,必然会涉及到所占用村(社)的征地、拆迁和安置等问题。众所周知,至市委、市府及市级机关部门相继迁到**新区以来,**的经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几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和商业楼盘也陆续建立,奠定了新区工业战略性布局的基本雏型。市委、市府今年重点以招商为主线,主抓工业、企业入园,工业园区的建设和企业的入住,这都为**新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外来投资企业、招商企业纷纷涌向我们**新区投资办厂,兰渝铁路、南广高速即将破土动工修建,我们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站得高,看得远,以工业上总量,重点抓企业入园,更新群众观念,支持工业企业发展,一定不能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错失发展良机,要按照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布局,希望大家全力配合和支持办事处落实好征地、拆迁、安置任务,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

第2篇

故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紧紧依靠“五口通八国”的区位优势,围绕“六大支柱产业”,按照一区两园造平台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师、市坚持招商引资不松懈,牢牢抓住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兵团草湖产业园和图木舒克市工业园,即一区两园的发展平台,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工业经济呈现出多领域突破、多格局共存的多元发展格局。

按照“边建设、边管理、边申报、边招商”的原则,喀什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2.6亿元,卡口及综合办公设施和仓储设施2.4亿元,该项目的推进已成为兵地成功合作的典范。兵团草湖产业园完成投资3.67亿元,园区初具规模,基本满足企业入驻条件。去年兵团分区招商引资项目15个,总投资16.53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10亿元目标的165%。

图木舒克市工园区成立于2010年7月,为兵团级工业园区,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聚集化”的发展思路,规划为一园三区,总规划面积26.9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棉纺、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矿产品加工、化工、医药制药、机械制造及光伏发电支柱产业。目前正在申报15平方公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13年底,该园区投资总额近百亿元,入住企业41家,就业人数3900余人,累计实现工业产值22亿元,增长55%,工业增加值9.2亿元,同比增长77.6%,累计上缴利税1.2亿元。

项目是园区的灵魂,引资是园区的根本。师、市立足于本地棉花资源优势,引进国内知名棉纺企业,并在图木舒克工业园区中将永安坝工业园区发展成为南疆棉纺工业基地,鼓励发展织布、服装、纺织品等。现已有40万锭纺织规模,最终将形成100万锭产能,计划到2015年将师市生产的15万吨棉花全部转化为棉纱、棉布、纺织品等。立足于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深加工。叶河源果业、前海天昆油脂、天昆百果等一批大型企业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加速了红枣、油脂、棉仁蛋白、棉酚等副产品开发。

“我的工资已涨到一个月2500多元了,我找到了理想工作。”2012年8月,在图木舒克市前海棉纺织厂上班的四十四团十连青年艾尼库尔班高兴地说。

在转移中承接,在承接中发展,在集聚中壮大,通过有计划地调优产业结构,园区着力引进能够与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的加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去年,兵团草湖产业园引进汇源集团3亿元36万吨果汁饮料灌装生产线项目,引进新疆喀什福乐麦客制粉有限责任公司1.5亿元面粉加工厂项目,充分利用师、市及周边农产品加工生产等等。

(作者单位:三师叶尔羌报社)

期待:

第3篇

一、把握规律,进一步明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目标任务

吴省长的讲话就完善政策措施,着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着力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向省内企业、工业园区转移就业,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我觉得,吴省长的讲话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律的认识,是对现实的必然选择。所以,借此机会我也谈点体会。

首先,要深化对就业和劳动力转移规律性的认识。从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有两条边界对劳动力转移或者是劳动力资源供求起着制约的作用。第一条边界就是当第一产业,即从事农业的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低于50%,就意味着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第二条边界就是如果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低于30%,且经济处高速增长状态,就意味着劳动力短缺。从我国来讲,第一产业就业的人数占社会总就业的人数是50%,所以,总体上我国劳动力基本还处于能无限供给状态。但是沿海、东部和中西部的情况不一样,沿海省份比如广东,现在不到30%,浙江是22%,就说明这两个省的劳动力已经短缺。我省去年从事农业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39%,已经跨过了50%这条线。说明我省的劳动力资源已经处在由无限供给向劳动力短缺过渡的阶段。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因素之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劳动力如果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障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重视我省的劳动力资源问题,要立足省情,着眼于即将要进入的劳动力短缺阶段。这是一个对规律的认识,我觉得这个把握得好,可以提高我们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前瞻性。

其次,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出现的新情况。第一个新情况,就是劳务输出总量,我们这些年是持续增加,但增速开始减缓。2003年是455万人,比2002年要增加50万人,增长12%;2004年是502万人,增加47万人,增长10%;到了2005年达到了541万人,增加了39万人,增长7.8%;2006年是563万人,增加22万人,增速为4%。规模在扩大,但增速下降。第二个新情况,就是我省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大低于出省务工人数,但增速较快。2005年省内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大概108万人,2006年114万人,只相当于出省劳动力的1/5,增速是6%,这个速度开始高于出省劳务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势头很快。第三个新情况,就是随着我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短缺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资金、土地、劳动力是三个重要的生产要素,近几年制约我省经济发展尤其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已逐渐缓解。但是土地和劳动力这两个因素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尤其是工业园区企业缺工问题开始显现,很多企业引进来了以后因为招不到工,厂房闲置,开工不足,效益低下。前几天我去了一个市,参观了他们的工业园区,从目前来讲这一类的工业园建设非常可观了,都是国际一流的设施。但是我去看了以后,个别企业缺5/6的工,基本生产线都摆好了,没有工人。他们跟我讲是放假,实际上后来老板跟我讲是招不到工。所以说劳动力短缺,现在对经济发展制约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第四个新情况,就是培训比重低,技能性劳动力缺乏,加上就业环境比较差,导致工业园区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现在全省有五、六百万劳动力转移就业,真正经过培训的大概不到20%,现在一些培训机构、培训学校搞培训,两头在外的占很大的比例,即生源来自外省,毕业后在省外就业。

再次,要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目标任务。基于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对新形势的分析判断,省政府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执行“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按照吴省长提出的“围绕一个中心、签订两个合同、加强三项管理、建立四个对接、实现五个激励”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渠道、大规模转移,实现多层次、宽领域就业,突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地企业、工业园区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到今年年底,全省有50%以上工业园区要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签订就业合同,与培训机构签订定向培训合同;乡镇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管理台账、工业园区企业建立用工需求管理台账、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台账的覆盖面均达到60%。2008年实现“两个合同、三项管理、四个对接”的全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公共就业信息网实现联网。二是力争2007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625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人数达到140万人,其中向工业园区新增转移确保20万人,力争28万人。明年实现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66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人数160万人,占总转移人数的25%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上来,各地要根据新形势下全省劳动力转移就业这个总体目标,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

二、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工作方式的战略转变

要构建转移就业载体。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这是当前的主攻方向,是工作的着力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一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转移就业。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多上一些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农村直接增收的中小型项目,特别是农村的商业、旅游业、小手工业等,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二是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转移就业。要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加快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三是要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转移就业。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道路,办好工业园区,加快一批项目的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保险、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促进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要巩固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省外务工水平。从当前来讲,不能因为我们提就近就地转移,而忽视了省外劳务输出,这还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还是要加大力度,继续巩固提高。要加强与沿海发达省市的合作,不断拓宽新的就业渠道,提高务工水平。在向省外劳务输出的同时,做好引导回乡创业工作。现在有一批最早出去到沿海务工的人开始往回走,带来了资金,带来了技术,带来了项目,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回乡创业带动就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要积极与境外就业机构加强联系,努力发展境外就业。

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提高转移就业质量、解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途径。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把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要充分发挥当地现有培训资源的优势,整合培训资源,制定培训标准,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二是要突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要把技能培训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着力点,紧紧围绕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技能和技术规范要求,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保证必要的实训条件。三是在职业技能培训中要开展相关政策法规和公民道德教育,对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有关工商和投资创业等相关法律政策知识的培训,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要积极探索建立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

三、完善政策,协调推动转移就业的各项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我们要重点抓住三个关键。

第一,制定和完善政策,作好规划。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将出台,各地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省政府的《意见》,抓紧研究实施意见和完善配套措施。具体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各市、县(区)要根据省政府即将出台的《意见》,抓紧制定实施办法。在制定实施办法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要根据吴省长提出的要求,立足于就地就近转移,并与当地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要平稳有序地进行,引导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这些工作要重视引导,平衡推进,尤其要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观念,转变县、乡政府,尤其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省直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省劳动保障厅要会同省农业厅、省中小企业局、省外经贸厅、省教育厅等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办法,用于指导和规范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配套文件主要包括: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施细则,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强招工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财政补助资金绩效评估办法、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这四方面的文件要先行出台,用于指导全省的工作。同时各设区市也要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三是要尽快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建立情况通报制度、领导联系挂点制度、部门信息通气制度、工作进度督促检查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等等。建立这些制度,目的就是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

第二,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用工环境。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地就转移就业环境,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中小企业局在起草制定这个文件时要落实好吴省长提出的三点要求。首先要引导企业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既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要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相适应,不得低于我省最低工资水平,还要参照广东和浙江的工资标准,既适应浙江人到我们这里来投资办厂,又减少我们到广东的劳务输出,引导省内就近就地就业。其次要调整最低工资,但不能太频繁,最多两年调一次,不要每年都调。再次要增加工资线的类型,要细,不能太粗,这样有利于各个层面、各个工业园区来确定自己的工资水平。二是要强化社会保障工作。一部分农民不愿在省内就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园区企业没有搞社会保障。有些地方甚至把不搞社会保障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优惠条件给去掉了,这种做法不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定要把社会保障工作抓起来,特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三项保险。三是要改善劳动环境。要按劳动法确定劳动时间,加强劳动保护,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等。另外,按照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要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执法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基础建设。一是要把平台建设好。今、明两年内,全省乡镇都要建立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全省工业园区都要建立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其中50个重点工业园区年内要建成。园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负责收集掌握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信息的岗位空缺情况,为企业提供就业培训、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服务。二是信息系统建设。上高县把信息网络平台全部建起来了,台账在网络上都可以查询到,可以实现网上对接。但是很多地方这项工作还很薄弱,从全省来讲这项工作已经滞后。省劳动保障厅要专题研究,着手打造全省的劳动保障信息平台,在明年底建立全省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省、市、县、乡要实现统一联网。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工业园区企业、培训机构要实现互联互通,即时对接。三是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只要是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转移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可凭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或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享受免费职业指导、免费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公共就业服务,与城镇劳动者享受同等的待遇。

四、加大整合,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际效果

培训工作在转移就业中是起中介作用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培训的规模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下一步培训要搞好四个整合,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工作任务要求。

一是整合体制。省里将成立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省劳动保障厅。当前在培训方面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劳动保障部门、农业部门、扶贫部门搞的“金蓝领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整合起来,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领导下,统筹就业培训。各设区市县也要参照省里的做法,把培训体制整合好。整合体制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部门要把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结合起来。这些年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全省职业教育的规模超过70万人。但是我省教育部门职业培训也是两头在外,每年从外省招收很多学生,为沿海输送劳动力资源,留在本地的很少。我在一所高职学校调查了一年培育了几千人出去,但留在*、在本地就业的不到10%。所以,教育部门要把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结合起业,与工业园区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改变择业观念,增强就地就近就业的比重。特别是现在一些大专院校,在国家严格控制招生计划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可以拿出来用于搞职业技能培训,于社会于学校都有好处,关键是要引导、组织。

二是要整合机制。从全省来看,就是要形成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三结合”的培训机制,将企业用工、劳动力资源提供、培训服务三大要素结合起业,形成一个以培训为纽带,促进就业、促进发展的“三位一体”的新机制。要在全省工业园区,特别是重点工业园区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服务。另外,就是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服务功能,为技能培训和向工业园区输送劳动力提供服务,实现“三位一体”功能,上高工业园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是要整合模式。培训的模式要整合,原来那种单一的模式要改变。要发挥劳动保障、教育部门的各自优势,充分调动公办和民办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对在职人员培训的作用。要对中专、技校、企业培训、实训中心以及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实行统一规划,分别不同的对象、不同产业需求,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培训的主体要下沉,培训的管理机构可以在省城、县城,但培训必须放在基层,可以放在园区或企业,也可以放在乡镇、村。上高的技能培训重点放在乡镇,把培训送到村,将服务送到人,上高裕盛工业有限公司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培训班办在自己的企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把培训班放在农民的家门口,放在乡镇甚至放在村一级,减少群众负担,方便群众参与,同时可以扩大培训对象,这一方式应积极探索推广。要改变过去单向培训形式,变单向培训为双向培训,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变单一培训为多样培训。要根据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的需求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式”、“特色班”和“校企合作”多种形式的培训,为工业园区企业定向输送合格的技能劳动者。政府的培训补贴要与实际效果挂钩,培训资金要主要用于就地就近转移,省里将按就地转移的人数和向工业园区输送劳动力的人数,下达培训补贴资金。

第4篇

“我了解到,个别县区安监局,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到涉外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时,遇到工业园区以‘影响投资软环境,宜以企业自检和园区检查为好’为由婉拒检查,就降低标准,委托园区检查。这样不行!作为安监局长,只要发现安全隐患的苗头,就要勇于负责,坚决进入企业检查!对于问题严重又拒绝接受检查的企业,安监局长自身一定要‘硬起来’!要下停产通知书,等到该企业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后再复工……”在近日召开的福州市第二季度县(市)区安监局长会议上,新上任不久的福州市安监局局长程爱国表情严肃地指出。

据悉,在当前开展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过程中,在福州的一些地方,存在着部分工业园区企业以“影响投资软环境”为由,拒绝开门接受检查,给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带来负面影响。程爱国说,结合隐患排查,各地安监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这次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各个重点行业领域,为我们履行综合监管职责提供了一个“抓手”。各局要通过这次专项行动,进一步拓宽眼界,提升素质,增强履职能力,树立综合监管的应有地位和权威。同时,我们安监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氛围,让工业园区和企业充分认清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让企业明白安全检查是帮助企业而不是为难企业,使此次隐患排查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就如何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程爱国局长要求各地安监局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隐患明显减少,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针对夏季溺水事故增多,雨季交通、建筑事故多发等情况,各地安监局要认真分析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确定重点监管的地区和环节,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各类开发区内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管。

今年6月5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对该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成立了局党组,增派了包括程爱国局长在内的3位新领导,加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力量。军人出身,此前曾经担任过福州市某工业区领导的程爱国,到任后就积极到相关部门、企业进行工作调研。一句“隐患排查,安监局长自身一定要‘硬起来’”,从他的身上,足以感受到军人雷厉风行、敢拼敢赢的作风。

第5篇

一、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建设

(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1-10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完成36.29亿元,同比增长48.9%,全面扭转了年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到目前同步完成了省下达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并略有超额。从1-10月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的增长情况是前低后高,到6月扭转了年初投资完成情况负增长的不利局面,7、8月及近期实现了快速增长,预计到年底可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46亿元,可确保超额完成州政府和省经委下达我委的目标任务(省下达的任务为42.97亿元,增长25%;州下达的任务为增长12.9%)。

(二)、重点项目建设整体上进展顺利。一是一批重点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促进了投资任务的完成;红河钢铁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其中:80万吨棒材/年工程,XX年10月1日开工,今年8月16日已全面竣工投产;135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工程已于XX年年1月开工,截止今年9月底,完成投资1.5亿元,预期2009年9月投产。云南瑞气公司15万吨/年二甲醚项目,总投资11.3亿元,基础工程基本完成,现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到9月底累计投入资金3.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小龙潭煤矿五期扩建工程,总投资15.8亿元,各项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之中,至9月底累计完成建设投资4.3亿元。云南润鑫铝业有限公司后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现已完成了场地平整工作,全面进入土建施工阶段,现因项目建成后的电网供电方式发生改变,公司提出暂缓建设,该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中。红河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8000吨棕丝软垫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已完工,设备进入调试阶段,共完成工程投资3490万元,计划年底投入生产。云南维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年产五万吨生物乙醇燃料项目,现已完成投资6100万元,形成了3万吨生产能力。二是几个重点项目顺利或提前开工建设,省煤化工集团公司的95万吨煤焦化项目、锦东化工公司的30万吨氨醇项目、省冶金集团公司的高纯铝项目已于今年州庆前开工建设。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根据红河州委州政府的安排,我委高度重视产业建设和工业发展,继续对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保持了强力推动、加快建设的工作态势。按照年初召开的全州工业经济暨产业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全面部署了产业建设工作。

1、继续加强了对重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实施重点产业行动计划是促进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重点项目的建设是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委根据全州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筛选上报了21个在建项目和10个前期项目共31个项目,经州政府批准确定为XX年年度州级产业建设重点项目。为确保今年31个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按照今年州委州政府的决定:一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州级领导挂钩督查指导制;二是继续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县市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州政府与各相关县市政府签订了产业建设重点项目责任书;三是继续对产业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2、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实行了目标责任制管理。我委在县市提出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全州的工业项目建设情况,提出了全州各县市的目标任务,报经州政府批准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目标任务纳入了州政府对各县市工业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考核。

3、认真贯彻落实好州政府与省属大企业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协议项目的建设。云锡公司10万吨铅项目、省冶金集团总公司10万吨铝项目、红河钢铁公司三期工程、红磷公司挖潜节能技改扩建工程等大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4、强化服务,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项目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和部门,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我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协调服务工作,按照主动服务,有效服务、限时服务的要求,急项目建设之所急,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一是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供电、运输等方面优先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在工作中破除按部就班的思想,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全力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步伐;三是将重点项目作为重点积极向省经委省财政厅争取省级新型工业化和技改贴息资金的扶持, XX年年预计可向省争取新型工业化、技改等资金1700万元,现已下达1000万元。同时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云锡10万吨铜项目、红钢深加工项目被列入了20个省级重点项目;四是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投资体制改革精神,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加强了对项目备案工作的力度,项目备案数显著增加,推动了不同层次的项目建设。五是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协调机制和报表制度,及时掌握项目情况,并对有关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六认真做好州级工业项目前期、工业重点产业培育资金、技改贴息资金的申报和安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及带动效应,促进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强我州工业发展,XX年年共安排资金1000万元支支持工业发展。 共3页,当前第1页1

5、开展了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督查。州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工作,专题开展了专项督查,我委积极配合开展了督查工作,同时针对年初全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电力)负增长的不利局面,对重点项目的建设也进行了督查指导,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要求县市及有关企业对投资完成情况应做到如实上报。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我们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循环经济技术为支撑,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红河州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我们按照“一主两辅”的规划布局,全面加快我州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主就是以红河工业园区和弥勒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工业园区为重点,努力打造成为省级一流的工业园区,使之成为我州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两辅就是启动建设建水、个旧、泸西等工业强县示范县的特色园区建设和绿春县、红河县、石屏县、屏边县等的园区建设。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规划先行全面启动和推进园区建设。二是坚持以产业建设与园区建设的良好互动,以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建设。三是以省级工业园区和园区基础设施为重点,带动和推动全州园区建设。通过不断的努力,园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园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批重大项目入住园区,产业进一步聚集,同时泸西、建水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评审工作已经完成并进入启动实施阶段,另外,我州个旧市、绿春县、红河县等县市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其它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抓紧谋划和推进之中。

三、以科技进步促进红河工业经济发展

随着我州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州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加强,企业的科技进步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正逐步形成和加强,一批大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效显著。我们一是认真组织实施红河州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夯实技术进步的基础,加快提升企业实力,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二是实施与大企业的政企合作,构建技术进步与创新平台。三是坚持以大企业和重点企业为核心不断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发展。四是积极贯彻落实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五是加强产学研联合,构建工业企业技术支撑体系 。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推进产业建设的困难加重,在项目建设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制约了项目建设,土地审批与征用、环保审批、项目备案与核准等依然是推进项目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主要是“五难两不足”:

一难:项目建设用地征用普遍较难。主要是一些项目征用的土地涉及基本农田,土地规划修编调规及报批手续用时较长。

二难:项目建设用地征用后的移交很难按时进行,项目建设用地的征用和移民搬迁仍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难中之难”。

三难:项目建设中的环保报批手续以及环境容量制约,仍是项目建设的难点。

四难:项目的备案核准难,国家产业政策越来越严格并且调整加快,新上项目和行业准入的门槛越来越高;钢铁、电解铝、水泥等的发展受到限制。

五难:部份中小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两不足”:一是部分工业大项目进展不理想,尚未形成大的工作量,云锡10万吨铅、10万吨铜等大项目目前未形成大的投资量。二是一些项目前期工作的滞后和不扎实,以及部份有关部门的主动服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报批和推进。

2、工业园区建设。一是园区建设资金明显不足,资金缺口大。我州的几个园区都才起步,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招商引资竟争激烈。虽然我州具有一定的资源、区位和要素优势,但由于我州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薄弱、产业配套差,限制了许多产业项目的发展。

3、技术进步与创新任重道远。一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州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依赖资源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缺乏创新的主动性,有的企业发展思路还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没有摆脱靠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建大项目发展的老路子。二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较低。由于受产业结构制约、创新意识不强、企业实力不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难度较大,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也不是太高,中小企业则因经济实力不强,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融资困难,加之规模小效益不理想,开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更是步履艰难。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我州企业发展的“软肋”,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三是企业创新人才严重不足和企业研发机构较少。到目前我州工业仅有3户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的技术中心,从我州的经济总量来看,总量明显不足,部分大中型企业设立了技术中心,但同时由于生产规模、企业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企业尚不能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机构,大多数企业科技人才紧缺,高层次人才更是严重不足。

五、2009年工作安排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建设。一是继续推进红河州重点产业建设行动计划和千亿元行动计划的实施。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动重点产业中的大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引导大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加快产业聚集的形成;推进产业的提升和产业的聚集,推进行业的整合。在推动总量做大的同时,注重质的提升,努力做优、做精、做强。二是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州级领导挂钩督查指导制,县市主要领导责任制;三是继续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四是要力促云锡10万吨铅、开远市明威公司竹浆纸一体化项目、泸西95万吨煤焦化项目、弥勒锦东化工公司的30万吨氨醇项目等大项目加快推进步伐,尽快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形成大的投资量。 共3页,当前第2页2

(二)、进一步强化服务推动不同层次的项目建设。一是要认真贯彻省州的有关要求,及时做好州级权限范围内的工业项目的备案核准工作,组织指导开展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做好项目的报批工作,推动我州中小项目的实施。二是积极配合做好省级审批项目的各项报批工作,促使项目早日办理完成相关手续以提早开工建设。三是要继续做好省级资金的争取工作。四是做好州级工业技改和前期费资金安排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和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投资,加快项目的建设。

(三)、促进工业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全州工业园区建设。按照“一主两辅”的规划布局,全面加快我州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继续推进红河工业园区和弥勒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园区的建设,二是要引导鼓励泸西、建水两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园区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个旧、绿春、红河、屏边等县市的特色园区的规划编制、评审及申报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列入省级特色工业园区。

第6篇

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也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对我县的长远发展和“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工业集约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我县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国内外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工业聚集区作为以工业为主体,产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能够高效地集聚人才、市场、资金、技术等要素,推进大量同类产业和相互关联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降低成本,优化结构,增强竞争优势,促进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县工业经济规模小、关联度低、产业链短、初级产品多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是实现工业强县的重大战略举措。

建设工业聚集区,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跃升,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变化幅度较大,市场竞争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增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形势日趋严峻,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业聚集区通过产业集聚发展,能够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项目集群式组合、产业链条化延伸、资源循环式利用,充分发挥对生产要素的集聚效益,集约利用各类资源,使资源效益得到更大发挥。

二、指导思想、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继续坚定煤电托起纳雍目标,突出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节约集约发展,科学规划指导,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节能减排,把产业聚集区建设成发展现代加工业的集中区,吸引投资创业的聚集区,机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总体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两大战略,依托两园规划建设,发展六大产业”的思路开展工作,即围绕工业强县这个中心,实施招商引资和激活民资两大战略,依托煤化工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煤化工、电力、建材、特色经济、鉬镍和铅锌开发利用等六大产业,加快机制转变,创优发展环境,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来纳雍投资兴业,把纳雍工业聚集区建设成为规划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循环型、节约型工业园区。

工作目标:年计划建成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以上,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达到1亿元以上,入驻项目6个以上,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新增工业产值2亿元以上,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以上,实现利润7500万元以上。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1、抓好阳长煤电综合利用工业聚集区建设。加快煤炭生产和建设,巩固煤电工业主导地位。继续举全县之力,做好大、中型煤矿的协调服务工作,力争年原煤产量达835万吨,不断提高电煤供应能力。按照“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要求,积极启动纳雍发电总厂脱硫技改和灰场扩能建设,促进中岭至阳长电煤皮带运输项目建设,走整合发展之路,开发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2、抓好寨乐建材工业小区建设。依托资源优势,以贵州恒达隆庆水泥有限公司为主,重点建设集原矿开采、余热发电、残渣生产建筑材料为一体的石灰石综合开发利用建材工业小区,做大做强水泥产业。加快推进年产15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加快中岭粉磨站技改工程,确保粉煤灰综合利用及年产60万吨粉煤灰水泥项目上半年建成投产。

3、抓好水东钼镍、铅锌加工工业小区建设。科学有序启动鉬镍,铅锌等矿种开发利用,重点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园区。进一步明确开发准入条件,采取引进、合作等方式,逐步实现规划开发,科学开发,高效开发,形成采选、冶炼、深加工为一体的冶金特色加工园区,逐步将鉬镍矿等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助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4、抓好王家寨农特产品加工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围绕纳雍茶叶、经果林、牧草各30万亩基地建设目标,加快农特产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速度,积极做好园区立项审批、土地征用手续办理等前期工作。以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品制造为发展方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三产结合在一起的交叉产业,着力打造黔西北苗族、彝族、布依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带动旅游商品制造工业。

5、抓好沙包煤化工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按照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理念和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一以贯之地抓好以煤电为基本能源的煤化工工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规模和就地转化水平,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着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走出一条符合工业化规模、具有纳雍特点、资源深度开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优势产业集群。

6、统筹兼顾,抓好其他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引进和扶持农副产品,特色食品,文化旅游产品等加工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方面选准主攻方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以煤电为龙头,化工、建材、特色经济等同步发展的工业经济体系,加速下行工业化进程,壮大经济总量。

(二)高起点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聚集区的规划工作要突出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着重发挥比较优势,注重环境容量,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生态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既要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产业布局规划相衔接,又要与地区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区域、流域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实现生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立有活力的发展机制

工业聚集区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套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制定鼓励性产业政策,通过引导、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发挥政府推动的职能作用。要建立和完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不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由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机制、手段和方法推动工业聚集区发展。在布局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做好布局规划,引导、协调工业聚集区合理分布。在开发建设上,要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市场规划办事,广泛吸引各类资金投入和生产要素聚集。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管理工业聚集区给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扶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鼓励和扶持工业聚集区设立为主导产业服务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企业孵化、质量检测、产品展示、营销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国家、省重大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及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落户园区;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争取省经委和地区工能委对平台建设进行认定和补助,自认定三年内,对其技术服务平台的仪器设备、专利技术等给予适当补助;鼓励质量检测部门在园区内设立专业质检中心,推进质量体系建设;强化园区孵化器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政策、法律、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低价的办公场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业聚集区的产业层次和管理水平。对科技企业服务于工业聚集区内各类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收入,依法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凡取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资格的单位,在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要引导园区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建设步伐

将工业聚集区招商列入全县专项招商计划,由县工业园区建设办公室、县经贸局、县发改局、县招商引资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工业聚集区专题招商活动。要落实好现有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做好招商策划和组织工作。按园区属性,组织产业类型相近的园区,参加国际国内大型专业展会。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实行招商选资,提高招商的质量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切实做好入园企业的跟踪服务。鼓励已入驻的企业做好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促进企业配套项目或后续项目进入工业聚集区发展。选择工业园区内对外联系广、说服力强、招商经验足的优秀企业家,在园区管理机构兼任职务,广泛开发招商。

(六)引导同类和关联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化水平

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迁入与迁出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同类和上下游企业聚集。注重培育对工业聚集区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推进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性以及相关产业配套发展,推进同业集聚和产业协作。鼓励产品市场前景好、有一定技术开发能力和有技术创新内在要求,成长性好的企业优先进入工业聚集区。要按照工业聚集区规划要求,鼓励不同地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向工业聚集区转移。建立健全退出机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引导县域企业,按照主导产业方向,利用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机遇,逐步向工业聚集区转移。对已入园的企业,凡是与该园区的特色不符或对其主导产业有影响的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向所属工业聚集区转移,推进园区产业的专业化和特色化。

(七)培育特色品牌,加强宣传推介力度

加强工业聚集区宣传推介工作,提高园区产业、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发挥特殊资源、重点企业、专业技术、特色产品的幅射效能,把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资源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特色品牌。重点打造阳长煤电、寨乐建材、王家寨特色产品、沙包煤化工系列产品、水东钼镍及铅锌等一批品牌。鼓励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使用区域品牌、资源品牌,共创品牌共享收益。

(八)强化组织领导,推进管理创新

第7篇

记者:据我所知,在苏州市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苏州工业园区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算是起步较晚的,但近两年却后来居上,实现华丽转身,请你谈谈这个中原因。

沈坚: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20年来,园区教育大力实施“现代化、均衡化、国际化和特色化”战略,开创了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园区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学校信息化基础比较好、信息化队伍比较强、信息化理念比较新、应用实践亮点多的良好格局。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园区区域教育信息化统整不够,与园区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信息孤岛、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为突出,亟待进行区域统整。2012年,统整契机如期而至,园区启动了“非凡城市,智慧园区”创建工作,并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智慧教育借力而为,乘势而上,搭上了城市信息化的快车道。

我觉得,园区智慧教育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国际融合。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在中国和新加坡双方的合作下诞生,20年来,园区教育“借鉴经验、共享资源”,在合作中得到共同发展。2013年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举行了第15次会议,中新双方就园区建设中新现代服务业合作试验区、设立新加坡―中国(苏州)创新中心、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等签署了有关合作意向;2014年7月中新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会在园区如期举行,智慧教育成为中新双方深度合作项目之一;二是高位起点。园区智慧教育接受园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得到了区域优势资源和建设经费的支持,智慧教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避免了教育孤岛现象;三是“众智云集”。“集众智以成大业,汇英才云集于此”,园区信息化办搭建了“众智云集”平台,集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区内区外的信息化专家的智慧为园区智慧教育献计献策,“政府搭台、部门互动、专业保障”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机制已经形成;四是数据融通。教育城域网复用园区政务网,教育基础数据库与园区“法人库”、“人口库”、“地理信息库”对接,统一了数据标准,保证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

记者:智慧教育需要有前瞻的设计,工业园区的智慧教育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蓝图呢?

沈坚:概括而言,园区智慧教育可以用“三化”服务,“四化”建设,“五E”目标,“四建四强”,“无限学习,无限未来”等关键词来表述。

具体而言,园区智慧教育就是以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技术为支撑,立足以民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家长、服务社会、服务管理者”的教育信息枢纽,通过“区校联动,四建四强”(四建:建网、建云、建库、建平台;四强:强队伍、强资源、强应用、强特色),达成“学生E学习、教师E教学、行政E管理、家庭E沟通、社区E服务”的“五E目标”,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教学的便捷化、管理的智能化”,为园区“教育的现代化、均衡化、特色化、国际化”四化建设服务,真正为园区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的“无限学习、无限未来”的美好明天服务。

园区智慧教育的核心愿景“无限学习,无限未来”,反映出园区人的“教育梦”,即构建“无限学习”体系,实现“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优质教育功能。“无限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无时间限制,学习无时不在,满足终身发展需要;无空间限制,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边界,具有国际融合的视野;无对象限制,人人享受平等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顺应均衡教育的发展需要,满足全民教育的需求。

记者:智慧教育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在智慧教育的建设过程,苏州工业园区是怎样理顺区域与学校的关系,开展了哪些具体实践呢?

沈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教学中的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孩子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样,在智慧教育的建设过程中,教育局要发挥引导优势、统整优势,落实指导功能、服务功能,让学校解放出更多的精力用于“应用与研究”。

为此,我们确立了“区校联动,四建四强”的工作举措,落实角色定位,分工协作,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区域层面,重点在于“建网、建云、建库、建平台”,减少学校的技术压力、资金压力和劳动压力,提高统整度,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学校层面,着力“强队伍、强资源、强应用、强特色”。“强队伍”就是要完善校级信息中心机构设置,配备专职人员,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强资源”就是要加强学科资源的积累与开发,丰富个性化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的便捷化;“强应用”就是强化新技术新媒体应用研究与实践,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水平;“强特色”就是要打造学校亮点应用品牌,成为亮点技术运用的先行军,如E学习基地、物联网实验室、仿真虚拟应用、未来教室实验等。

目前,通过“区校联动,四建四强”,园区智慧教育建设已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具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基础建设。采取复用园区政务网的技术,创新性构建了园区教育城域网和云资源池。城域网链路部分,直接复用园区政务网络链路,各校校园网通过复用政务网络链路与园区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实现千兆对接,构成园区逻辑教育内网,并在网络边界打通三个出口,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园区教育城域网所需要的园区教育云计算专用资源池,如数据服务器、资源存储均利用园区政务专有云的现有资源,并复用园区政务专有云的数据容灾服务。复用技术的运用,既节省资源又安全稳定。目前,各中小学全部接入城域网,学校的资源存储和对外服务均实现虚拟化、集约化管理,并启动校园网络改造项目,推进标准化校园环境构建与云桌面应用。

二是加快平台开发。根据“补缺、整合、优化”的开发原则,我们制定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思路,加快教育枢纽平台一期开发。到2014年11月底,“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智能门户”、“教育协同管理”、“区域教师研训” “区域网络阅卷”、“区域师资招聘”、“区域招生管理”和“生态学习资源”等“一库一门户六系统”将陆续投入使用。我们希望,每一个用户都能够从园区智慧教育获得真实、有益的体验,获得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是落地亮点应用。学校层面,特色建设与品牌创建进一步深化,服务外包学院的纳米实验室合作项目、苏大附中E学习基地、星海实验中学的MOODLE应用、莲花学校的概念图、二实小的交互白板等项目,品牌价值与应用效果进一步彰显。区域层面,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未来教室、微课资源开发等亮点项目逐步落地,“翻转课堂”试点培训与展示、数字化移动课堂研讨、微课制作培训与系统化结构化开发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展开,为实现教育的先进性而努力。未来教室建设项目也全面启动,8个未来教室经费已经落实,各校按照标准快速推进,2014年9月将全面投入使用。

记者:智慧教育建设离不开创新,苏州工业园区的智慧教育也包含了诸多的创新元素,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沈坚:回顾园区智慧教育,我觉得其创新之处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顶层设计创新。“立项研究,众智云集”。把顶层设计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是园区智慧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园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内,园区教育局申报立项《园区教育信息枢纽平台的可行性研究》软课题研究项目,开展智慧教育顶层设计,研究枢纽平台功能及实现流程等,为具体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与此同时,依托了园区信息化建设大环境,汇集了智慧园区创建的集体智慧,不断深化顶层设计。先后与园区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深度探讨园区智慧教育的建设工作。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园区智慧教育的顶层设计逐步明晰。

二是建设模式创新。一方面,“多方论证,复用链路”,创新构建教育城域网络,前面已经提及。另一方面,“代建模式,科学推进”,为可持续建设提供保障。根据园区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意见,我们积极探索枢纽平台开发的“代建模式”。园区教育信息枢纽平台的建设由江苏省风云科技服务公司作为代建方全面组织开发工作。教育部门提需求,代建公司负责深化设计、组织开发以及后期的运维。代建模式的推行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团队。

三是管理机制创新。第一是完善了管理体系。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了区教育信息中心,完善了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与此同时,把学校信息化骨干教师引进来,组建了“绩效评估、网络运维、软件开发、资源建设、创新应用”五个协作小组,配合完成各项教育信息化工作;第二是推行了过会制度。从2013年起凡园区学校硬件建设与改造、软件资源开发与购置等,均要申请立项,经过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过会批准才能建设,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第三是实行了集约运营。坚持“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去做”的原则,实现统一运维和标准服务。园区教育城域网链路与系统的维护管理一并纳入园区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维护管理的整体框架,直接由专业公司负责,相关费用由园区财政每年支出。随着各平台的上线使用,有关教育业务数据营运工作也将采取外包的方式采购服务。

记者:园区智慧教育可谓精彩纷呈,借此机会,请沈局长给我们谈一谈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沈坚:的确,园区智慧教育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第8篇

一、认真部署,精心组织

分析检查阶段是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阶段,也是把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进入分析检查阶段后,园区党工委高度重视,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力度,推动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一)及时转段动员。报经XX委科学发展观办公室同意后,园区党工委及时召开转段动员工作会,认真总结了学习调研阶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召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专题会议,着重讲清分析检查阶段的重要性、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

(二)精心制定方案。为确保分析检查阶段扎实推进,按照《园区党工委关于认真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通知》(XX学办[2009]3号)要求,制定《园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日常工作安排表》、《园区领导班子在分析检查阶段谈心活动安排表》,对分析检查阶段的实施步骤和目标要求做了具体安排,为活动取得实效提供制度保证。

(三)抓好组织实施。为使分析检查阶段扎实深入开展,园区领导班子亲自动员、亲自部署,带头分析检查,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边查边改,积极发挥引导带动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园区党员干部坚持思想不松懈、措施不松动、工作不松劲,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消除科学发展的障碍,明确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切实做到了领导带头组织,党员全员参与,职工广泛参与,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全面、有序启动。

(四)坚持舆论宣传。为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及时通过内网、外网等方式及时报道活动的开展情况。园区党工委共制作了横幅2条,编写简报23期,上交班子成员心得体会3篇。

二、抓好四个环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分析检查阶段共四个环节,园区重点是抓好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撰写分析检查报告这两个环节。

(一)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和个别交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和虚心听取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园区干部员工、周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发放征求意见表100份,组织召开征求意见的座谈会、讨论会,认真听取大家意见,与会人数40多人次。共收集各类问题、意见和建议18条(其中肯定意见10条,建设性意见8条),梳理出重点意见3条,并将意见反馈到每个班子成员,上报到XX委科学发展观办公室。为领导班子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准努力方向、定准整改措施,反思问题、对照剖析提供了依据。

(二)开展谈心活动。园区党工委组织领导班子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广泛开展“四谈”谈心活动。对照征求的意见,既谈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认识,又谈对方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找准问题根源,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了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联系,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奠定基础。

(三)认真撰写发言提纲。园区领导班子成员对于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查找的问题以及专题民主生活会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发言提纲。在管委会机关党支部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时,园区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组织生活会,认真听取了党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发言材料,使之成为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重要依据。

(四)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为防止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园区党工委坚持“五重开”,即“准备不充分的重开;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深刻的重开;问题查找不准的重开;整改措施不具体的重开;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不紧密的重开”。6月9日下午3点,园区领导班子围绕“科学发展观促进园区建设”为主题,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区委第X检查检查组XXX组长、XXX同志,XX委组织部XXX、XXX同志,XX纪委XXX同志等人到会指导。园区班子成员逐一发言,大家以严肃的态度,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落实措施、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面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解剖自己不怕严、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对班子及自身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统一思想,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五)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自开展分析检查阶段以来,园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开展解放思想讨论的成果,认真起草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后,更是把完善分析检查报告作为学习实践活动重中之重,根据查找出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形成了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充分反映了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充分反映了党的十七大以来海口工业园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充分反映了园区践行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使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凝聚集体智慧,集中体现了园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形成了对科学发展的共识,真实反映了筹建处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真实体现了群众意愿,为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精心组织开展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园区党工委领导班子向园区机关党支部、各处室局印发了分析检查报告,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评议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着重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问题查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在评议过程中,园区领导班子对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进行专题研究,并体现到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中,园区党工委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与区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

(一)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园区个别党员同志由于缺乏对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活动的深刻认识,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原有的习惯性方式上,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分析问题、解决困难和难题的思路还不够宽。

(二)精力有待进一步集中。园区正处在XXX亩地上附着物清点及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个别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坚持“两不误、两促进”还缺乏一定的力度,影响了活动开展的效果。

(三)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查找问题,分析不足,开拓思路还不够,创新意识还不强。

(四)工作有待进一步平衡。个别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还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分析检查报告不够深刻。整改措施联系本部门实际还不够,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强。

四、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思路及工作举措

进入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后,园区党工委将按照区委科学发展观办公室的相关要求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落实。为抓好学习实践活动第三阶段各个环节工作的落实,园区党工委将按以下思路做好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解放思想,把整改落实阶段与学习调研阶段、分析检查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边学边改结合起来,运用科学发展观理念,促进园区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整改落实阶段我们将根据查找的问题和建议,分门别类,明确整改的任务目标,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园区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