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3 11:53: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5-1212-02
Research on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and Maintenance
YANG Rong-guang
(Sichuan Busines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Dujiangyan 611830,China)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has been very popular to our life and work to bring help, the other hand, You Ji has brought to our great insecurity. It is often subject to computer viruses, hacker attacks, system failures and other problems, led to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ile loss, system failures and other issues. Therefore, computer security and maintenance issues must be placed in very high position. In this paper,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and maintenance measures are introduced, the computer system administrators want to have some help.
Key words: computer systems; system securit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计算机系统安全为人们采取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包括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可控性、可用性等特点,计算机安全问题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系统与硬件故障。计算机系统维护主要是建立安全措施,设置权限控制,数据备份,
1 计算机安全
1.1 计算机安全概述
计算机安全包括系统软件,硬件,以及周围的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因素包括软件漏洞,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操作失误等。要保护计算机安全,首先是人事安全,不让不相关工作人员接触计算机相关设备,设置权限对人员进行审查并对系统进行访问控制,二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三是对计算机的使用有详细日志,提供一个完整记录。
1.2 影响计算机安全因素
影响计算机安全因素包括软件漏洞,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等
1.2.1 漏洞
任何软件都有可能存在漏洞和缺陷,漏洞成为黑客,病毒,非法用户进行非授权访问,窃取机密,破坏计算机系统的首要途径,漏洞包括软件漏洞,协议漏洞,缓冲区溢出。通过漏洞,可以获得超级用户的权限,或者给系统造成不稳定。
1.2.2 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包括,口令攻击,漏洞攻击,拒绝服务,后门木马等。黑客攻击常常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黑客攻击主要是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窃取、截获、破译各种重要机密信息,个人用户要防止黑客攻击阻止电脑被黑客操纵,变为攻击互联网的“肉鸡”,保护带宽和系统资源不被恶意占用,避免成为“僵尸网络”成员
1.2.3 病毒攻击
在当今病毒泛滥的年代,任何一台电脑和局域网都不可避免的受到病毒攻击,病毒会大量传播,感染大量的电脑,造成系统瘫痪,宽的占用等。包括木马攻击、后门攻击、远程溢出攻击、浏览器攻击、僵尸网络攻击等。
1.2.4 系统与硬件故障
计算机设备在长期运行中,操作系统故障,硬盘故障,造成文件丢失,系统瘫痪时有发生。
2 计算机维护
计算机维护要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各种非故意的错误与损坏;防止系统及数据被非法利用或破坏。要保证计算机安全的措施首先要及时升级操作系统补丁,防御病毒,防御黑客,及时备份数据
2.1 防御病毒
防御病毒首先要加强计算机内部使用人员的教育,养成良好的安全上网习惯和安全意识,不随便下载和使用来历不明的计算机软件和文件,选择安装杀毒软件、后门及木马检测和清除软件,以及防火墙软件,在局域网中使用网络版杀毒软件。
2.2 权限设置
计算机采用口令来控制授权访问,首先口令必须符合复杂口令规则,定期更换口令。不同的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我们需要对系统的所有资源进行权限控制,权限控制的目标就是对应用系统的所有对象资源和数据资源进行权限控制,比如应用系统的功能菜单、各个界面的按钮、数据显示的列及各种行级数据进行权限的操控。
2.3 防御黑客
对黑客的防御策略应该是对计算机系统以及整个网络系统实施的分层次、多级别的包括检测、告警和修复等应急功能的实时系统策略。方法如下:
2.3.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构成了系统对外防御的第一道防线。防火墙是用来隔离被保护的内部网络,明确定义网络的边界和服务,同时完成授权、访问控制以及安全审计的功能。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有效地监控了内部网和 Internet 之间的任何活动,保证了内部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技术可根据防范的方式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分为很多种类型,但总体来讲可分为二大类:分组过滤、应用。
防火墙很难防范来自于网络内部的攻击以及病毒的威胁,基于网络主机的操作系统安全和物理安全措施。按照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主机系统的物理安全、操作系统的内核安全、系统服务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和文件系统安全;同时主机安全检查和漏洞修补以及系统备份安全作为辅助安全措施,主要防范部分突破防火墙以及从内部发起的攻击。
2.3.2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这种活动可能来自于网络外部和内部。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能使在入侵攻击对系统发生危害前,检测到入侵攻击,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在入侵攻击过程中,能减少入侵攻击所造成的损失。在被入侵攻击后,收集入侵攻击的相关信息,作为防范系统的知识,添加入知识库内,以增强系统的防范能力。
从黑客攻击事件分析,对外提供计算机系统的防护。单单依靠防火墙难以防范所有的攻击行为,这就需要将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病毒检测技术有效协同,共同完成保护网络安全的任务
2.4 系统备份
系统备份用来遭受攻击之后或者系统出现硬件故障后进行系统恢复。当数据遭到破坏时,这就是一场灾难,网络数据备份是一套比较成熟的备份技术,其基本设计思想是利用服务器连接合适的备份设备,实现对整个网络系统各主机上关键业务数据的自动备份管理。预先制定的备份策略,实现备份过程和备份介质的自动化管理,减少系统管理的工作量。
3 结束语
计算机系统安全是一项动态工程,IT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掌握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要随着时间和网络环境的变化或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的安全策略,并及时组建安全应急响应体系,防范安全突发事件,才能保护系统安全。
参考文献:
[1] 马宜兴.网络安全与病毒防范[M]3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黎连业.计算机网络与工程实践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从系统安全的内容出发,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安全机制基本的任务是访问控制:即授权、确定访问权限、实施访问权限、计算机网络审计跟踪。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主要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往往会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变化,例如用户仅仅希望个人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除了要关心这些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攻击事件,以及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二、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软件漏洞
任何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不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而这些缺陷和漏洞恰恰是非法用户、黑客进行窃取机密信息和破坏信息的首选途径。
(2)病毒攻击
因为企业网络同样也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网络,所以它不可避免的要遭到这样或者那样的病毒的攻击。这些病毒有些是普通没有太大破坏的,而有些却是能造成系统崩溃的高危险病毒。病毒一方面会感染大量的机器,造成机器“罢工”并成为感染添另一方面会大量占用网络带宽,阻塞正常流量,形成拒绝服务攻击。
2、人为因素:
(1)操作失误
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这种情况在企业计算机网络使用初期较常见,随着网络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对使用人员的培训,此种情况逐渐减少.对网络安全己不构成主要威胁。
(2)恶意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急。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策略
网络安全技术随着网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涉及的技术面非常广,其中认证、加密、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等都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防线。
1、认证:对合法用户进行认证,限制合法用户的访问权,防止非法用户获得信息访问权。如:①身份认证,当系统的用户要访问系统资源时,确认是否是合法用户。②报文认证,通信双方对通信的内容进行验证。③访问授权,确认用户对某资源的访问权限。④数字签名,一种使用加密认证电子信息的方法。
2、数据加密:通过一种方式使信息变得混乱,让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主要包括:①私钥加密,加密信息和解密信息使用同一个密钥。②公钥加密,加密信息和解密信息使用两个不同的密钥。
3、配置防火墙防火墙是网络访问控制设备,用于拒绝除了明确允许通过之外的所有通信数据。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大多数防火墙都采用几种功能相结合的形式来保护网络不受攻击,其中最流行的有静态分组过滤、动态分组过滤、状态过滤和服务器技术,它们的安全级别依次升高。此外,现今良好的防火墙还采用了VPN(虚拟专用网)、检视和入侵检测技术等。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所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4、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入侵、外部入侵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相应入侵。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审计记录,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从而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
5、其他网络安全技术①智能卡技术。智能卡就是密钥的一种媒体,由授权用户持有并被赋与口令或密码,该密码与内部网络服务器上注册的密码一致,一般与身份验证联用。②安全脆弱性扫描技术。针对网络分析当前系统设置和防御手段,指出系统中潜在或存在的安全漏洞,以改进系统对网络入侵的防御能力。③网络数据存储、备份及容灾规划。这是一种当系统遇到灾难后可以迅速恢复数据,在最短时间内重新正常运行的安全技术方案。④还有我们较为熟悉的网络防杀病毒技术等等。安全是网络赖以生存的保障,只有安全得到保障,网络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网络的安全问题,不仅是设备、技术的问题,更是管理的问题。对于网络的管理人员来说,一定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掌握,这样才能保证网络安全无后顾之忧。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当前诸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积极主动地引进了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银行产业为主,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银行产业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银行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依赖也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对银行产业带来巨大发展前景的同时,计算机系统安全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针对当前在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提出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规范,保障银行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2 当前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
当前的银行业务系统由于应用了新型网络信息技术,为银行用户提供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从而极大地满足了用户金融交易活动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实际上也降低了银行业务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当前在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中,主要存在着几种威胁因素。
第一,人为犯罪威胁因素。人为犯罪威胁因素是当前影响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的最主要因素,它主要指的是不法分子针对当前在银行业务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与问题,对关键性系统数据信息进行不法篡改、盗取、删除等处理,进而达到盗取资金、破坏银行业务系统的目的。第二,工作人员主观错误操作因素。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待强化,对银行业务系统安全性维护的意识不够强,在日常操作过程中往往容易由于自身的疏忽所造成的输入错误、信息意外泄露或删除等工作失误,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第三,系统故障因素。系统故障因素主要是由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本身特点所造成的,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系统维护和升级,在系统维护升级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生由于数据包信息与以往系统版本不相适应所造成的系统故障。此外,系统在升级过程中也更容易遭受网络攻击,一旦被网络病毒侵袭,将直接造成系统瘫痪。
3 强化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规范的具体措施
强化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规范,就要求银行方面着力从计算机系统管理规范和计算机系统技术规范两方面来着手,具体措施有几个方面。
3.1 计算机系统管理规范
计算机系统管理规范具体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即有效建立计算机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部门、设立安全组织生产岗位、建立计算机系统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计算机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就要求银行方面应当根据当前在银行业务系统中存在的制度问题,积极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改革。计算机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应当包括计算机业务系统的安全管理、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计算机系统安全应急办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切实地将技术与管理真正地落到实处,才能及时建立起较为全面与有效的计算机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保障计算机业务系统的安全生产能力。
其次,设立安全组织生产岗位即要求银行方面要设立专门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组织监察职位。这就由于在传统的银行业务系统的操作处理活动中,操作人员往往都是采用各自为战的工作模式,没有特定的人员对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生产和组织工作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管。而通过设置相应的岗位,就能够对网络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系统的应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管理,一旦发现网络信息技术自身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错误,则应当马上叫停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相关因素排查,找出系统漏洞的主要原因和来源,从而确保银行生产组织工作的安全性。此外,在设立相应岗位时还应当明确岗位的职责,对岗位提出必要的素养要求。参与银行业务系统安全组织监察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高的个人综合素养,同时还能够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其操作处理办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换言之,技术人员需要同时掌握银行基本业务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两方面的专业知识。
第三,建立计算机系统工作人员管理制度。这是根据当前在银行业务系统中出现的专业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计算机系统管理较为薄弱的现状问题所提出的应对措施。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银行在对计算机系统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时,应当将人员审核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审核管理制度即指通过对计算机系统工作人员采用定期审核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个人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进行全面而客观地评估考察,在找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容易忽视的细节后,要求工作人员根据评估考察的结果进行自身工作的休整和个人能力的强化提高。
3.2 计算机系统技术规范
计算机系统技术规范主要包括运行环境规范、机房安全管理规范两方面内容。
首先,运行环境规范即要求银行在将网络信息技术纳入到银行业务系统当中时,应当对当前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整体评估。首要评估当前银行业务系统与最新网络信息技术之间是否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如果存在,应当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促使银行业务系统与网络信息技术能较为合理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还要对当前的网络运行环境进行深层次的审核,在确定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才能确保银行业务系统的正常使用。
其次,机房安全管理规范包括设备使用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储存管理等三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设备使用管理即要求在机房中使用相关的计算机设备时,应当为相关的设备器材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机房环境。在开展具体的系统活动时,要对设备器材的质量及可操作性进行必要检查。设备使用后,应依照相关规定完全数据信息的存取活动后及时关机,从而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维修管理即要求技术人员应当定期对机房设备进行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并排查机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而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设备存储管理即要求某些设备在暂时不用时,应当将其放置在机房的固定位置,并定时对其进行必要的除尘、擦拭处理,防止过多灰尘进入设备器材中,影响其运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 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23-01
步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级部门非常重视,尤其是教育部,其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即突出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工学结合”,再现真实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
所谓职业能力不同于职业技能与职业资格,是指员工在职业环境的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胜任能力,其一般包括专业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基本职业能力,还包括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它不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或者知识范畴的能力,而是一种源于基本职业能力却超越该能力的一种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一种能力,比如职业发生变化,或者组织形式发生变更,劳动者仍然能继续进行的一种应变能力。
我院作为浙江省示范建设院校之一,在示范建设期间不断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兄弟院校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同时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骨干、以及骨干教师共同探讨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我院系统安全类实训的教学模式——融“企业场景、工作任务、职业规范”于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即实训教学场地布置企业公司化、实训教学内容设置企业公司化(即以企业真实案例为平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主体的教学)、实训管理制度企业公司化(培养学生准员工的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一、实训教学场地企业化
要在实训教学中进行企业化管理与培养,首先必须再现一个近似真实企业的实训场地,创设一个逼真的工作环境是第一步。在安全实训室内我们采用施工与设计规划分区隔离,整个实训室分为工作区、施工区、讨论区。每一张桌子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组,各个项目组相互分离,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区(每桌的长方形区域)、讨论区(每桌的圆形区域,主要方便项目组在接到项目后,在项目组长的带领下讨论设计项目方案),以及每组有对应的施工场地。整个实训室使得学生有一种身临企业的感觉,使学生第一感觉是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为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好铺垫。
二、实训教学内容企业化
如果先进的实验设备,没有合理的教学内容与之相配,那么一切都是惶然。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院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以市场需求为根本,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服务工作岗位为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组织教学内容,时时牢记实用性、新颖性、实施性、层次性等原则,并在真实案例的筛选过程中将职业道德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专业教师以企业真实案例为平台,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主体的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训中以项目组的形式分小组进行实施项目,时时以准员工的职业规范标准要求自身。具体教学过程由教师与学生两条主线同步交互进行:第一步,由教师分发招标书,就任务需求,然后学生自由搭组,组成各个项目组,评选出自己的项目负责人,然后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分析、调研、规划设计,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案,完成投标书的基本内容,然后把投标书发给教师,由评审委员会评审,公布结果;第二步,各个项目组分工合作,讨论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阶段,最后测试项目;第三步,由评审委员验收各个项目,最后评选出最佳项目。具体过程如下所述:
1)第一阶段
实训指导教师首先根据按项目组需求进行分组,并由小组推选出项目组负责人,然后成立由指导老师为主席、各项目组负责人为评审的的临时评审委员会。与此同时,教师公布事先准备好的几个公司的项目需求,供学生选择。
各项目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本组的,接着收集信息,组内讨论,分析规划,撰写项目方案和汇报PPT,写投标书。在指定时间,项目组分别请代表阐述自己的方案,接受评审委员会的考核,并投票决定是否通过,若落选,重选题,否则继续。
2)第二阶段
各小组首先细化设计方案,然后制定项目计划,再由项目组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划分(提交教师审核),最后下发。在实训室中完成项目设计方案的内容,测试人员同步跟进,及时记录测试清单,教师巡回指导,碰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与此同时,各负责人及时向教师汇报小组情况,以便教师掌握项目的实施进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学生小组进行交叉测试。检查是否全部实现项目所要求的内容,并及时进行整改。最后,撰写竣工报告,项目汇报的PPT。
3)第三阶段
各组向演示项目,随时提问,分享项目开发经验。评审委员会按照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参照项目进度计划,以及项目实际需要,确认总结学生的阶段工作成果。最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选出最佳项目组。
三、实训管理制度企业化
身份决定了态度。学生的身份,在思想意识上会以学习和提升技能、知识为出发点;而员工身份决定了工作态度,表现为认同企业规章制度,自觉服从管理,协调团队合作和寻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以企业要求员工的方式要求学生,让学生转变身份,培养学生准员工意识,学生转变身份成为准员工。学生和员工的身份有机的融合,同时我们在实训中加强学生考勤管理, 强化劳动纪律。每次实训要求签到, 未按时签到者以违反劳动纪律论处, 并计入平时成绩。其次,规范实训仪器工具、材料管理。
总之,将企业模式引入实训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同时参照企业管理制定有关制度并严格执行, 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立. 高职高专实训教学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与实践. 技术与教育, 2006(1).
[2]傅昌德, 冯雪萍. 高职生产性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关乎使用者的信息隐私,对企业而言关乎企业经济发展,在当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下,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比较多样,对使用者的信息安全有着很大威胁,通过从理论上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措施的分析研究,就能从理论上对解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提供支持,更好的促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
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类型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1.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类型分析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有着诸多类型,其中在计算机的实体安全方面,主要就是信息安全以及网络传输安全和软硬件安全层面。从信息安全层面就是对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保密性和可用性的安全保障。在网络传输安全层面,由于计算机网络种类多,比较容易出现信息传输中的安全问题,对网络传输的安全得以保证也比较重要[1]。再有就是计算机软硬件的安全,硬件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载体,在硬件的安全保障方面加强就比较重要。而软件的安全就是在操作系统方面的应用安全性以及管理安全性的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类型中的使用者安全内容上,也是对系统安全保障的重要方法。主要就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术和法律意识的内容,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也能有效保障。在当前的计算机使用者安全的现状亟需改善,一些信息乱改以及乱拷贝的问题还比较突出[2]。在使用者的安全层面加强保障,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就能有效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类型中的运行安全也比较重要。计算机运行的安全就是对信息的正确处理,以及对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保障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在计算机运行安全方面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其中的风险管理以及审计跟踪和应急处理等管理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例如在风险管理层面,就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的重要举措,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问题加以防御。
1.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表多样,其中病毒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有着直接影响的因素。计算机病毒自身有着潜伏性以及和迅速传播的特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有着很大威胁,计算机病毒的出现会造成信息系统的瘫痪,造成信息数据的丢失,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也有着很大威胁。计算机病毒自身的潜伏性比较突出,会依附在程序上以及软件当中,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中,会不断的扩大化,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瘫痪,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3]。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的影响因素还体现在软硬件漏洞上。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不管是计算机软件还是计算机硬件,都会存在着一些漏洞,这些漏洞就是不法分子攻击的突破口,一些黑客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漏洞的利用,对系统进行破坏,窃取系统信息等。严重的会对整个网络服务器造成瘫痪,对计算机用户自身的利益有着严重损害。在不同计算机软硬件的系统设置都会存有不同漏洞,这也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及时消除就显得比较重要。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还体现在人为层面。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也会造成很大威胁。一些计算机用户在安全意识上不强,对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没有注重安全设置,没有对系统设置访问权限,这就比较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在操作过程中的不慎,也会造成信息数据的丢失等[4]。这与这些层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就要充分重视,对这些影响因素详细分析,找到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特征以及设计范围及原则
2.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特征体现分析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就要注重策略的科学制定,在安全策略的制定方面有着鲜明特征。安全策略实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应对的重要举措,在安全策略的完整性以及确定性和有效性特征上比较突出。在策略的整体性安全特征上比较重要,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的安全保障以及数据信息的安全保障和互联网的安全等,都是比较重要的保护内容[5]。在安全策略当中的确定性特征就是对安全隐患的防范要能确定,而有效性就是安全策略的制定要能有效的防范实际中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
2.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设计范围分析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设计要注重范围的有效把握,多方面结合将安全策略的完善性得以呈现。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策略以及网络安全策略和数据备份策略等,都要能和实际安全现状相结合,在范围上尽量的扩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
2.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设计原则分析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在对安全信息策略制定中,对先进网络技术科学应用就要注重,还要重视对用户自身的安全风险评估分析,对安全机制的选择科学化,然后和技术应用相结合,从而形成全面的安全防范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设计中,在安全管理层面要加强重视,在计算机网络使用中的安全管理办法要完善,在对内外部的管理都要进行全面加强,并要在对安全审计以及跟踪体系加强建设,对网民的安全意识进行加强。从法律层面进行完善制定,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后盾。
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策略和技术应用探究
3.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策略分析
第一,计算机运行环境的安全策略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要多样化,其中的环境安全方面就比较重要。也就是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的运行环境安全性要能加以保障,从具体的方法实施上,就要注重计算机的放置地点以及设施的结构完善化,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在计算机设备的放置地点要进行审查,要给计算机设备有足够的摆放空间,具备多个入口以及安全出口,在对环境的防护设备层面,对信息的存放安全房间加以明确化。在空调调节系统的安全性上要加以保障,这就需要从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温度上以及湿度和洁净度层面加强考虑。计算机系统运行中,有诸多的元器件都有热量散发,高温或者低温对计算机系统元器件会带来损害,所以在温度控制上要充分重视,以及在湿度控制方面要加强,并要保持设备的洁净度以及机房的洁净度等[6]。还要注重防火机制的完善实施,对电源和供电的标准化要得以保证。第二,计算机数据备份策略实施。对计算机数据备份策略的实施,就要对回避储存风险加以重视,以及在数据分类方面妥善处理,对业务数据以及关键系统数据的保护加强重视,在数据备份中可将网络备份系统加以应用,通过集中式管理以及全自动备份和数据库备份、恢复等方法的应用,都能对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得以保障。还可对备份软件加以应用,这样也能有效保障数据信息的完整性。第三,计算机数据安全策略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方面,在数据信息的加密策略实施层面比较重要,在数据信息的加密过程以及被加密数据处理上要加强重视,数据信息加密后要保证不能从系统再进行读取,对数据加密策略的编写中,不要涉及太多的细节,信息数据的加密处理,对语言的简单易懂要充分重视,避免采用高技术词汇。在信息数据的加密策略实施中,主要对普通文件的日常保存以及归纳存档和存储转移,数据信息的加密可结合信息的重要度来选择加密方式。
3.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技术应用
第一,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技术应用,就要注重多方面技术应用。在对防火墙技术应用层面就要科学化,这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安全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主要是设置在不同网络的技术,是不用网络以及安全域间信息唯一出入,在防火墙技术应用下就有着比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安全信息系统的防护作用上比较突出,能对内部网络安全得以保障。在防护墙技术应用下,能将所有安全软件配置在防火墙上,从而有效对网络存取以及访问实施监控审计。第二,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方面,在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上就能发挥积极作用。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比较突出,能对一些可疑的程序进行检测,并进行拦截,对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安全性保障有着积极作用。第三,网络加密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技术的网络加密技术应用比较重要,在替代密码以及置换密码是常规加密中的基本加密形式。若计算机网络传输过程中明文为caesarcipher,那么密文对应为FDHVDUFLSKHU,明文与密文总是相差三个字符,为增加替代密码的破译难度,可适当增加明文密文的解锁过程,进行多级加密。通过网络加密技术的应用,对信息的安全以及传输安全就能起到保障作用。第四,脉冲编码调制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中,在脉冲编码调制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模拟传输数据的波形在信道实施波形编码后,对时间以及取值离散信号波形,如抽样信号的频率范围设定为fm,在现行的系统抽样频率为2.0fm,大约是6000Hz,所以只有当信号频率f≥2.0fm,才能对信息数据准确读取。当前采用的是二进制编码的方式,在对8位的PCM编码的应用下,就能提高信息的安全保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在当前已经比较突出,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就显得比较重要。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策略以及相应技术的研究分析下,就能为实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起到理论支持作用,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分析,对实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邵芳.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与利用的浅谈[J].电子世界,2014(9).
[2]梁国权.浅谈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计算机网络安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
[3]曹寿慕.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5(10).
[4]刘永波,谭凯诺.计算机系统安全综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
[5]郭辉,孙国春,于秋水.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分析[J].网络与信息,2015(8).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库安全
现阶段,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然而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储存信息内容越多,说明整个计算机面临的风险越大。必须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使计算机的安全性能得到保障,阻止黑客或不法分子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空子,避免损失。
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必须确保计算机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正常有序运行,预防外在因素攻击计算机整个系统。因此,要保护各种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不只是在技术层面上的保护,主要还包括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操作管理方面的保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仅局限于在个人生活中使用,还包括在各个政府机关或者是大企业等中使用,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的保护,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但是,在信息储存的过程中对信息安全带来较大的挑战,个人计算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个人信息易泄露,而在政府机关或企业中,易导致数据泄露或重要文件丢失。因此,必须要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护信息系统不遭到破坏,否则所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2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体系的建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被不断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网络安全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物理安全。这主要是指计算机的优盘、磁盘等外在硬件,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恶意破坏事件或自然灾害破坏等各种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要恰当限制整个用户身份的使用情况,防止用户越权操作,从而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阻止非法入侵的各种行为。访问策略主要是指在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有效防止网络资源被非法利用或者是访问,这主要包括在保护网络系统安全和资源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相互配合,加强对网络的保护。其次,数据库安全。主要是指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将有关系的数据进行分析,有效进行管理和使用。而数据库的安全性主要是指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能被恶意篡改,或者是侵犯。在数据库加密的过程中,要把控整个数据的储存或者是传输,从而掌握数据的问题,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有效的操作。再次,密码技术。密码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加密,进入信息通道之后,必须再将信息转化为原有的格式,这样才能有效使用。最后,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计算机病毒侵犯会使得信息丢失,因此,必须加强对防火墙的应用,从而保护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在计算机使用防火墙的过程中,阻拦一些不利的信息,有利于保护信息,阻止计算机病毒对于信息安全造成危害。
3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
必须对整个信息系统进行保护,主要是指通过相关的安全保护目标和策略,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只有在保证整个信息系统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促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除此之外,必须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使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同时,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主要是指信息工作人员针对信息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有效保障信息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确保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及所受到的侵害程度,然后,将防止危险发生作为主要目标,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有效采取措施减降低整个信息系统的风险。最后必须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研发等专题项目。目前,保证信息技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大量的投资,完成复杂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主要是指通过专家或者是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研究,从而升级整个信息系统,加强防火墙技术和密码技术等的应用,确保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系统受到侵害,从而维护公众的个人信息,避免政府、企业等重要数据、文件泄露。
关键词:网络安全角度;医院管理系统;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一、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中常见的问题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的安全隐患
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安全隐患,即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性破坏,或是导致系统数据出现缺失而导致的意外情况,都属于内部的安全隐患。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外部的安全隐患
能够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外部安全隐患,通常属于人为故意破坏的行为,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不法分子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入侵其他系统盗取文件的行为日益猖獗,对于这样的违法行为,即使有关部门勒令禁止,但仍无法完全杜绝。如医院与医保中心之间的计算机系统是相互连接的,一旦一方的计算机系统出现高危病毒,或者说病毒的水平高于医院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设置,那么就会形成大面积的计算机瘫痪,从而影响医疗设施的正常流程运作,使网络运行出现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客户端运行的安全隐患
随着终端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各服务机构都能够通过手机终端App实现便捷服务,除这种形式外,在当下的医疗服务场所,一些客户端自助式设备也十分常见。这些客户端自助式设备,能够与网络相连接,通过用户的自主选择,实现所需服务的项目咨询或相关手续办理,为医疗服务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但医院的计算机客户端管理并不容易,需要更为专业的管理方式与制度约束,才能够规范管理流程。若是计算机客户端出现问题,其解决方式较为繁琐,并且会对医院的整体网络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技术内容及解决方法
(一)加强计算机数据的管理工作
(1)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实行数据备份制度,加强对重要数据信息的管理工作,将重要的文件备份到安全的硬盘中。一旦出现系统事故,备份工作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医院的损失。医院的网络管理中心在安装各部门的计算机时,应利用网络中心数据库的设施,定期启动数据的自动备份管理,并借助恢复命令机制,确保备份服务器所工作的内容与主服务器一致。(2)医院应启动计算机运行的实时检测系统,将计算机系统的统计数据能够更加明确的记录下来,如医院的检查数据、诊疗信息等,都能够起到存档备份的作用。同时,医院的网络管理中心,也可以通过对系统运行状况的检测加以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及早的预防与控制,从而降低医院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风险。
(二)加强对信息系统核心技术的管理与升级
(1)医院方面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通常由网络运行中心进行管理,由于系统外部的接触设备较多,也使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困难。由外接设备所带来的病毒影响,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为了确保移动设备的使用安全,网络管理人员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上安装病毒识别软件,以实现对外接设备的安全控制。同时增强移动设备的安全性能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和升级。(2)当代医院已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流程,对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方面培训也是必要的。医院应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对计算机维护的基本常识与操作方法,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与教育,使从业者具备信息系统安全的意识与理念,实现计算机操作的普及,避免由人为因素带来的网络运行破坏及故障。
(三)升级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
(1)在管理层次,网络运行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对服务器的运行进行定期的检查,不仅如此,还要对机房的运行环境进行整理和布置,使网络中心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下。对发现的故障或风险,要及时反映情况并等待处理结果,才能使服务器的运行受到合理化保障。(2)医院的网络防火墙应及时更新和性能提升,使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在抵抗病毒入侵方面得以性能优化。同时对于网络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院方要严格规范管理流程,使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对相关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规划和科学管理。
三、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优化建议与解决方法
(1)由于网络管理与软件维护的工作较为繁重,且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有待提高,故医院方面可通过总结维修经验的方式,定期进行报告反馈,减少琐碎维修工作占用的时间。同时院方还应要求工作人员在软硬件维修上要作出全面的检修计划,对易出现或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以便于在通讯联系的过程中维修人员能够通过医务人员的描述,携带相关维修工具,并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抢修,减少运行损失。(2)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不仅要求在医院的管理制度上予以完善,更要在技术人员的软实力方面予以加强。院方可通过将部分业务外包的形式,对信息科所承担的维护任务进行分担,使内部技术人员能够与外部技术进行交流,实现自身维修水平的提升。同时院方还应整合规划全员的信息系统,做好系统扩展的规划方案,在目前所确立的信息化制度的基础上,予以合理的整合、优化与完善。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分析
1、用户操作因素
计算机网络技术虽然在现代普及非常广泛,但在事业单位、企业等工作环境中并不是人人都会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当用户在操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因用户不熟练、误操作、电脑信息与他人共享等因素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安全风险,其次,若计算机系统设置人员在对事业机构的计算机设置了不完善的安全设置或选择了不合适的用户口令时也会导致计算机的安全风险指数升高,这些安全风险虽然不会立即显现,但随着用户不断的用错误的方式操作计算机其风险指数会越来越高,网络系统的漏洞也会越来越大,但是,随着事业机构计算机网络系统不断出现问题,现代事业机构已开始逐步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出现这种现象的机率也越来越小。
2、计算机病毒传播因素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中,最为常见的风险因素是病毒传播,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各个漏洞来传播系统病毒,这类病毒在传播后会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并且能够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直接的破坏,导致用户无法正常的操作计算机,通过病毒的影响计算机的网络效率会随之的降低,使用户无法顺畅的运用网络技术。病毒的传播已经成为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我国以往几年中曾出现过较为严重的病毒传播,该病毒为熊猫烧香,这项病毒在传播后会导致被传播的计算机中的系统文件遭到删除,并且这些被删除的文件无法运用系统还原,此病毒还能够改变计算机的IE地址,使计算机能够自动下载病毒,导致计算机系统最终无法正常运行。
3、外来黑客的恶意攻击因素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用过程中,黑客的恶意攻击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遭到破坏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些来自黑客的恶意攻击为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对于现代的众多企业来说,大部分企业都存有机密的文件档案,这些存有机密文件档案的计算机一旦遭到不法黑客的入侵后则会使网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并且通过计算机防火墙获取其中的机密文件信息,除此之外,黑客的入侵还能在使计算机系统中肆意的传播病毒,使计算机网络系统无法运行。根据以往几年黑客所用的入侵技术来看,许多黑客都是通过计算机中存在的漏洞来对网络系统开展攻击,还有一部分黑客是通过自身的技术操作来实行系统攻击。
4、缺乏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意识
在我国许多计算机网络用户中,大部分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都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计算机网络也缺乏安全维护意识,对计算机的网络的应用范围仅仅停留在使用效果上,认为网络能够为生活与学习带来许多的便利之处,将关注重心都放在了计算机网络的体验上,缺乏对计算机网络网络的安全意识,导致许多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因此也就给不良信息以及黑客攻击带来了可趁之机,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维护策略
1、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御功能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是导致网络系统遭到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计算机用户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御功能,增强计算机对病毒入侵的抵御能力,使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御功能需要系统安全维护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技术操作,并且需要该用户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能够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对网络中的病毒网站以及病毒信息有一定的认识,提高用户的防御意识。目前,人们可以通过安装杀毒软件、设置计算机权限、简单安装,集中管理的方式来抵御外来病毒入侵,使病毒入侵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带来一定的保障。安装杀毒软件的作用在于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实时杀毒,利用其中的LAN服务器来完成计算机杀毒,并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设置多层的防御系统,使病毒在入侵计算机时LAN服务器中的网关能够将这些病毒信息进行过滤与隔离,并且该防御系统能够在计算机后台中运行完成。设置计算机权限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措施中最简单与最经济的防御方式。在普遍情况下,设置简单的权限方式或口令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抵挡病毒的入侵,通过信息认证的方式来预防其他人员获取以及盗窃计算机的信息内容,使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专用权限。简单安装与集中管理是现代众多企业常用的技术,其与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的管理方式与安全程度有着密切关联,在杀毒软件的不断创新中,杀毒软件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安装至多个系统的NT服务器中,还能在这些计算机上同时下载相同的杀毒软件,最终由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进行集中管理,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与其它众多计算机系统联系在一起,从而降低病毒入侵的机率。
2、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为了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得到有效的安全维护,应不断的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技能,跟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来不断的创新技术能力,拓展计算机的安全维护范围,使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能够得到完善。为了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人员的操作技术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应加强对网络系统安全维护人员的培训,不断的学习其它国家的先进技术,完善自身技术的不足之处,努力提升网络系统安全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3、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黑客防御技术
根据以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黑客入侵现象来看,计算机的网络系统防御技术可以从多个层次与级别来进行,防御技术主要有计算机检测、报警、修复等技术,其最主要的防御层次是在最外一层的防火墙中,防火墙是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关键所在,它常被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内部维护,通过维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设置授权与访问权限,目前,最常用的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技术有过滤路由器与双宿网关技术。过滤路由器在为计算机提供网络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防范功能,在现代众多的计算机网络防火墙装置中都具备路由器装置,并且能够有效的阻止计算机中出现其它的分组现象,对黑客的入侵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双宿网关的功能与作用与过滤路由器一致,但是双宿网关在不同主机上能够具备两个相同的界面,一个网络的界面都能够与另一个相对应的网络界面之间进行通信,从而使黑客在入侵时用计算机用户能够立即的发现其中存在的端倪,并且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对的措施来加以防范,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御能力。
4、定期杀毒,杜绝病毒入侵机会
计算机网络系统病毒往往无法预料出现的时间以及破坏形式,因此,这需要计算机用户对计算机做好预防措施。计算机病毒大多是以隐性的形式存在,其常常存在于网络的信息中或页面中,往往难以让人察觉。对此,用户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定期杀毒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根据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方式来看,这些病毒大多都会存在一定的规律,且在入侵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特征,这需要用户根据计算机的实际状况来深入了解,再根据计算机病毒的实际状况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到针对性的防范,使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用户可以在计算机的软件或硬件上设置不同的安全级别关卡,利用这些关卡来排除外来的病毒信息,当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病毒信息时,计算机系统会及时的出现相关提示来提醒用户计算机出现病毒内容,使用户能够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加以防范。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