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移动网络论文

移动网络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3 15:21: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移动网络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移动网络论文

第1篇

构建测量条目是衡量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关键环节,从保护投资者及降低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非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出发,企业必须做到公平的信息披露,并与市场及投资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由此本文选取对话理论中的网站易用性、信息有用性及对话回路三个指标对企业投资者关系进行测度,并以2001年Taylor提出的指标体系为基准构建企业移动官网的二级评估体系,Google于2012年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消费者倾向于移动友好的界面。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吸引投资者持续浏览网站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移动网站的建设,从而使得投资者在浏览网页时能有良好的体验。网站是否链接可靠、界面友好和搜索便利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质量,因此选择网站易用性作为评测指标。移动官网是企业向投资者传递信息的主要平台,保证信息的有用性非常有必要。研究表明,如果在公司网站上找不到所需信息,61%的用户会转向其他网站,而如果对访问的网站感知良好,74%的人会再次回访。从信息披露方式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自建网站进行信息披露并不是国家法律法规所强制规定的,属于相关监管部门的推荐方式,因此网站所披露的信息内容没有强制规定。基于移动网站界面限制,结合法律规定的强制及自愿性披露信息,本文仅选取其中的必要信息作为二级指标。对话回路主要测度企业为用户提供的沟通渠道,从静态的角度来反映企业与投资者的双向互动情况。研究表明年轻投资者倾向于向网上朋友求助,若企业自身提供沟通的渠道,将有助于企业与投资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互动,从而减少不利消息的传播,并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搜索成本。对于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采用包含与不包含的二分法进行统计,即将移动官网中包含的条目标记为1,不包含的条目标记为0,取每个条目的均值作为该条目得分。一级指标得分为对应的二级指标与其权重乘积之和,该计算过程可以用公式(1)表示。42图书馆学研究2015.2

2基于三维象限分析法的IR质量测评

2.1数据收集与象限分析方法

本文以2013年财富500强公司的移动网站为评估对象,根据表1中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基于一致性原则,统一采用安卓手机分别访问各企业移动官网,检索世界500强公司的中英文名称,并查看首页结果界面,并点击进入官方网站,当网址中有字母“m”或词“mobile”等移动网站标志时,即将其标记为移动网站。国际公司以英文网站为评估对象,中国公司以中文网站为评估对象。基于上述规则,2013年财富500强公司中仅85(约17%)家公司存在移动网站,其中有6个网站无法转换为英文,2个网站访问受限,最终实际选取的网站数量为77个。需要说明的是这77家公司移动网站的选定与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及评判标准有关。有些公司存在移动友好的网站,但鉴于网站自身转码的功能设置,本文并未将其纳入移动网站范畴。象限分析法是选取事物的两个重要属性作为分析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的一种图形分析技术。本研究对传统的二维象限分析法进行了拓展,选用“网站易用———信息有用性”作为二维基础,并增加对话回路这一测评项进行拓展,用气泡的大小表示。为了便于对比分析,还选取全球平均水平作为基准。该图由网站易用性和信息有用性组成二维空间,X轴表示网站易用性得分,Y轴表示信息有用性得分,X轴和Y轴分成4个象限。下面对4个象限所表示的意义做详细说明。象限一,根据测评结果将企业划入象限一的范畴,表明企业移动网站易用性和信息有用性得分都相对较高,表示该企业移动官网的信息服务质量较高。象限二,根据测评结果将企业划入象限二的范畴,表明企业移动网站易用性得分相对较低,但信息有用性得分相对较高,表示该企业移动官网技术支持不足,但所披露的信息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象限三,根据测评结果将企业划入象限三的范畴,表明企业移动网站易用性得分相对较低,且信息有用性得分相对较低,表示企业移动官网不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体验,同时其所披露的信息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总体而言企业移动官网不能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2.2实证结果

评指标体系对财富500强企业移动官网中选定的77个样本进行数据收集,鉴于77家企业数量偏多,不适宜采用象限分析法,在本研究中以国别为分类标准将77家企业归为13类,并采用公式(1)、(2)进行测评计算得到测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全球”表示各国的均值。第一,企业移动网络投资者关系质量测评结果主要分布于一、二、三象限,说明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移动官网能获取较好的信息披露效果,只要企业构建了移动官网,其信息有用性和网站易用性就会对投资者关系管理有所贡献。第二,网站易用性得分相对较低的企业其信息有用性得分也偏低,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即使构建了移动官网,但如果没有对用户体验给予足够的重视,投资者能获取的有用信息也是非常受限的。第三,大气泡主要集中于第一、二象限,可推断对话回路与信息有用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当信息有用性得分高时,对话回路得分也较高,这说明如果一家企业非常关注移动网站的信息质量,通常情况下也会关注与投资者的联系与互动。总体而言,在国别分布上显示了欧洲国家的企业相对而言更看重移动官网建设,较好地利用了该渠道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其他地区的企业则不然,表现得极为明显的主要为韩国、美国和日本。美国属于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韩国和日本也位列亚洲经济最发达国家之列,这3个国家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也非常发达,出现该结果可能与三国社交网络异常发达导致企业将主要精力投放到社交平台而忽视了移动官网的建设有关。

3结语

第2篇

1.1系统基础架构

基于不可靠移动网络的消息系统,是目前移动互联网及时通讯研究的热点,无论是消息推送,还是IM等及时通讯应用都涉及这个方面的问题,如何保证消息及时有效地送到用户是研究的关键。从技术上,消息的送达主要有2类技术,一类是客户端轮询,即客户端不断地发送请求获取新内容;另一类是推送,即服务端在有消息内容时将消息推送到客户端。轮询实现比较简单,即客户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向服务端请求,获取新的数据,目前这种方式在当前互联网上的消息应用中较为普遍。但这种方式在移动网络下存在较多问题,如果设置时间间隔太长,会造成消息的及时性不够,如果设置太短,会造成较大的数据流量,移动网络目前的流量成本还比较高,另外对移动设备的电量消耗较大。而推送方式采用长连接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上述问题,但是,由于移动网络的不稳定性,在长连接情况下没有传统网络稳定,客户端时有掉线。因此笔者在参考推送模式和XMPP(ExtensibleMessagingandPresenceProtocol,可扩展消息与出席协议)的基础上,借用轮询请求的方式,实现消息的有效回执,同时采用重试链接的方式回避长连接的不稳定,在传统的推送基础上加了重发机制。该消息系统在架构上由客户端、服务端和数据层构成,各层由不同子功能模块组成。客户端主要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的界面,包含消息回执、消息显示等模块,其核心是客户端收到消息后,根据消息体的相关属性决定消息是否需要回执,采用何种模板进行消息体的展示。服务端由多台基于Openfire的IM服务器集群、Zookeeper集群以及消息待发队列和重发队列组成,用于处理、转发及重发客户端消息、接收客户端消息回执、监听客户端状态等。此外,还包含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用于访问缓存数据库。数据层用于存储来自应用系统的相关数据和用户状态,其中缓存数据库主要存储用户信息及离线消息等,Zookeeper集群主要存储IM服务器集群的共享数据。

1.2各模块功能

1)客户端消息回执模块用于构造并发送客户端消息回执。当客户端成功接收在线消息或离线消息时,立刻向服务端发送“成功接收在线消息”或“成功接收离线消息”的回执,告知服务器客户端已成功接收到消息,不用重复向其发送此消息,服务端的业务层根据回执的情况对消息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2)客户端消息显示模块根据消息类型对消息予以不同的显示。消息主要分为普通消息、多媒体消息、联动消息3类,客户端消息显示模块根据上述的类型,从消息弹出方式、消息字体颜色、消息的联动等方面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消息是否需要弹出、客户端收到消息的声音模式以及该消息内容是否进行下一步联动操作。

3)服务端消息处理模块主要负责接收客户端的消息回执,当该模块接收到客户端的消息回执时,表示客户端已经收到该消息,后续对该消息进行完整的事务处理,把该消息从待发队列移除,同时置该消息状态位为已发送。

4)服务端消息处理推送模块主要根据消息接收者的状态实行不同的消息发送策略,同时根据消息的内容和形式组成不同的消息体,便于客户端进行消息的显示,同时提供其他应用服务器能够通过IM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消息接口。

5)服务端消息重发模块用于重新发送未成功送达客户端的消息。服务器端维护一个重发队列保存其发送过的消息,当收到回执时则从队列删除相应消息,若未收到回执,则在计时器周期遍历重发队列时重发此消息,以此来提高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送消息的可靠性。服务器端根据消息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级别的重发策略,越重要的消息重发的频率和次数越高,多级别的重发策略便于定制,更为灵活。

6)服务端状态管理模块主要是维护客户端的长连接状态,如客户端上线、离线、暂时不接受某类消息等,该模块对消息推送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7)数据层的数据存储模块主要是对消息内容的保存和用户连接状态的存储,由于消息的量比较大,文件大小较小,采用缓存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磁盘IO吞吐消耗,缓存机制的读取和存储速度较快,有效地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

1.3重发策略分析

保障客户端的消息接收是本文的关键,难点在重发策略。消息重发策略包括服务端消息重发策略及客户端消息回执策略。为支持服务端消息重发功能,IM服务器需要维护一个消息重发队列,当IM服务器推送完成一条消息后,将该消息从待发队列中移到重发队列,IM服务器检测客户端的在线状态,如果在线,则立即发送,同时待成功收到客户端的回执时从重发队列删除相应的消息,如果不在线,则将消息存为离线消息,标识消息的发送时间和已发送次数。IM服务器采用集群方式,各个IM服务器需要共享同一个消息重发队列,本文借助Zookeeper实现消息队列的共享与同步。Zookeeper是通过选举产生leader和follower,其算法正确执行的前提是有一半以上机器正常工作,每台机器部署一个IM服务器及一个Zookeeper服务器,各IM服务器之间进行负载平衡,各Zookeeper之间进行数据同步,IM服务器优先从本地Zookeeper存取数据。各机器中只有一台机器作为主服务器,其余作为从属服务器,主服务器负责消息的重发。计时器控制消息重发,要求重发队列中的消息至少包含消息体、已重发次数、上一次发送时间等数据。当执行计时器任务遍历重发队列时,若某消息距上次发送时间超过阈值则重发此消息,并修改消息最后一次发送时间以及已发送次数,当某消息发送次数达到设定的上限时就将其存为离线消息,待用户登录以后再接收此消息。

2消息系统实现

本系统在完成设计后,笔者搭建了一套测试系统,该系统服务端采用4台2CPU/4G内存机器做IM服务器和3个Zookeeper集群,1台2CPU/8G内存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存储的redis服务器。同时选取了目前市场比较主流的中国移动2GAndroid手机1台,中国联通的3GAndroid手机终端1台。在应用搭建完成后,分别在2G、3G网络下,通过服务端进行了100、1000、1000、10000条消息向客户端推送,一种情况是消息没有重发和回执策略,另一种情况采取5次的重发策略和消息回执策略,特别是2G(不稳定)的网络,通过提升重试次数,大大增加了消息的投达能力,消息到达率由80%多平均提升到96%左右,而在3G网络下,消息的到达率也平均有90%提升到98%左右。同时由于有了消息回执机制,服务端显示的消息到达条数和客户端实际收到的消息条数是一致的。而没有采用消息回执策略的,客户端实际收到的消息大概是95%左右,有5%的异常情况。进一步分析各种失败的消息情况,可以看到重试间隔时间越长,消息的失败率越高。从测试报告可以看出,系统的重试间隔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成功率比较高,随着时间越长,成功率显著下降。因此重试间隔也有一定的限制。

3结束语

第3篇

1.1框架搭建

针对以上我国志愿服务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具体性问题,不难看出志愿管理体系对于志愿事业发展的局限,从而所造成的志愿人员流失。因此,下面将主要从志愿管理体系建设出发,搭建一个基于移动网络的、更具组织性的有别于现有的志愿管理体系。针对不同模块进行具体内容细分:

1)用户管理设立“用户注册”、“用户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再进一步规范为“用户信息核对”、“用户分级认证”。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在用户进行注册时自动通过信息核对来将用户进行分级管理,另一方面将用户初期的注册信息通过后台数据进行汇总最终形成数据库,便于日后安排志愿服务能够利用以掌握的用户信息进行有效的志愿人员任务分派。

2)公共模块在寻找志愿者志愿信息之前先将志愿信息按照程度、规模划分为一级信息、二级信息、三级信息、四级信息,并在这四级信息模块下进行“服务到位确认”、“信息地点定位”、“虚假信息删除”、“定位信息地图标记”等信息处理。再利用“用户信息”所拥有的后台数据库确认参与的志愿者,使志愿者能够最大程度的收获最新的志愿信息,并根据自身能力参与到相应的志愿活动当中,使志愿服务真正体现其作用。

3)重大灾害管理将模块划分为“人员召集”、“实时信息”、“社会援助管理”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在重大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将不同社会阶层、知识水平的志愿者按照不同服务能力进行召集,并根据实时反馈的信息进行援助调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潜在危险的发生。

4)其他模块在模块当中设立“求助信息判定”、“特殊情况通道”。具体而言,“求助信息判定”将是辅助于“虚假信息删除”,为信息判断提供更加准确的判断依据。而“特殊情况通道”则可以为当下社会出现的一些特殊帮助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汇集各方力量,如捐款、捐物以及类似于“新余民警帮助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小朋友圆做警察的梦想”等事件。

1.2界面设计

在系统框架下设计了移动端操作界面

1)主界面设计界面构成:主界面主要由个人中心、搜索、常用功能、热门功能、图片动态展示及导航栏组成。界面介绍:考虑到系统的易用性与通用性,用户可以自定义常用功能放置到主页面,这样就方便了用户下一次快速使用。热门功能推荐展示所有在使用本软件的用户使用次数较多的功能。

2)公共信息模块界面构成:一级信息、二级信息、三级信息、四级信息、互动交流、重要通讯录。界面介绍:将不同类型的求助等级、灾害等级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级归类,主要用来和公布最新的志愿信息。互动交流板块,主要为用户之间讨论相关话题设置的,重要通讯录则为提供最常用的联系方式,诸如: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等常用号码。

3)重大灾害模块界面构成:人员召集、实时信息、社会援助、灾害预警通知公告、现场指挥。界面介绍:人员召集:为有意愿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人员,提供相关信息的板块;实时信息:为相关救助活动的实时动态的板块;社会援助,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求助平台;灾害预警:相关灾害预告;通知公告:权威的救助信息;现场指挥:某个灾害现场或应急中心的网上指挥所,可提供协调、指挥等服务。重大灾害模块的实现效果如图4所示。

4)用户及其他模块界面构成:个人中心、设置中心、分享绑定、意见反馈、常见问题、使用帮助、版本更新、新版介绍、关于我们、特殊通道。界面介绍:个人中心、设置中心、分享绑定等为用户个性化软件的相关设置;意见反馈:为用户提供反馈软件使用过程中相关建议,或Bug反馈;特殊通道:在特殊情况下或危及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此通道与人工服务人员进行对接,人工服务人员,根据其反馈情况进行相关部署。用户管理及其他模块设计效果。

2结论

第4篇

虽然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带来的冲击,其中移动通信网络架构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网络建设的角度看传统的网络运营进行网络部署时,需要根据业务的峰值容量进行网络资源的配置,而新兴业务的实际网络资源需求难以评估,因此可能造成网络资源过度配置,设备、机房等增多,运营及维护成本、能源消耗等增大,而未获得显著的效益甚至效益减小;再者,在支持某些新业务时,运营商可能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或者创新改造,由于传统网络中设备都是软硬件紧耦合的,因此在传统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困难,运营商需要对整个网络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业务部署周期延长,增值服务创新困难;此外,当新业务造成网络资源紧张时,难以对已有网络进行扩容,因为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可扩展性差,进行网络扩容时,不仅需要增加软硬件设备,还需要整个系统进行配置更新,例如对不同厂家的设备及其之间接口进行配置,效率很低;最后,由于传统网络中的资源分配大都基于网络设备自身的资源状况和配置策略进行,缺乏全局的统一调度。因此,当网络中的业务流特征发生变化时,由于网络资源不能动态监控并高效分配,可能造成网络节点的资源紧张。(2)从网络运营的角度看未来的接入网必然是存在多模/多制式的异构网络,这种缺乏相互融合协调的异构网络将对网络的运营和维护带来很多困难。首先,多种接入技术的独立建网会带来多张网络的重复覆盖,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给运营商带来很高的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缺乏融合协调机制的多种接入技术共存,容易造成各个网络的业务负载不均衡,各个网络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低效的网络资源利用率;由于多种接入技术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异构接入技术之间的互操作性很差,进行接入技术切换的过程复杂,甚至可能需要用户参与,时延和信令负荷都较大。(3)从网络控制管理的角度看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中采用的集中式的控制管理以及数据路由并不能适应网络中业务类型的变化,例如移动互联网业务造成的信令风暴,物联网的发展更是加剧了对传统移动通信网络管理方式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网络中的终端数量庞大,采用集中式的网络控制和管理等容易造成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信令拥塞和处理节点的过载;集中路由对于大量接入Internet的业务并不适用。此外,传统移动通信网络中采用了集中式的锚点网关,无法进行路由优化,例如无法本地接入CDN网络,因此容易造成路由的迂回,降低传输效率和网络资源利用率。

2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LTE网络的现状、网络运营的特点、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以及未来网络中业务需求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有理由相信,与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相比,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将是一个泛在的网络,包含丰富的业务种类,支持海量的终端接入和多样化的接入方式,采用动态灵活的运营和管理策略。因此,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也将出现新的变化。(1)软件化的动态网络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积极创新,从而导致移动通信网络上支持的业务应用种类出现快速的增长或更迭,这对网络运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网络规模需容易进行扩容,业务的部署和运营周期需能够缩短,运营及维护的成本需得到评估和控制,而这些要求正是传统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所面临的短板。与此同时,IT业界也注意到网络设备厂商提供的设备相对封闭,大大减小了创新和功能开发的空间,而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网络设备原材料的价格也在快速下降,意识到可以利用这些计算能力来运行一个逻辑的集中式控制平面,这样就可以更加智能地控制和使用网络硬件。而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业务更是要求能够快速、频繁地实时配置网络,并且能够按需调用网络资源。因此,倡导控制和转发分离、控制的逻辑集中以及网络可编程的SDN(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开始流行并且迅速被通信业界吸收。2012年11月,AT&T、德国电信、英国电信、中国移动、意大利电信等13个国际主流运营商牵头,联合多家网络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和IT设备制造商在ETSI共同成立了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FunctionVirtualisation,NFV)行业规范组(IndustrySpecificationGroup,ISG),其目标是利用IT虚拟化技术改变网络运营商组建网络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运行于符合业界标准的高容量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设备之上,并且使得整个网络可以根据其负载状态进行虚拟网络功能的动态扩容(如增加该网络功能的虚拟机)或缩容(如关闭该网络功能的虚拟机),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控制。为了解决传统网络的动态可扩展性问题,采用SDN和NFV的技术应该是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不二选择。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标准的通用服务器/交换机代替专用网络设备,通过SDN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集中控制和动态按需分配,从而实现网络功能的软件化,网络部署的动态化,网络资源调度的智能化。(2)多种接入技术的融合与协调由于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出现了多种接入技术,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接入技术既包括GSM、TD-SCDMA、WCDMA、TDDLTE、FDDLTE等3GPP组织定义的接入技术,也包括cdma2000、WiMAX、WLAN等非3GPP接入技术,再加上更高速率的5G接入技术,未来的接入网必然存在多种接入技术和方式,这种异构网络将对网络的运营和维护带来很多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是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所独有的问题,在目前的LTE网络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然而目前的网络架构中并没有解决相关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中需要设计多种接入技术之间的融合协调机制。针对异构多接入技术融合协调的问题,业界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技术研究,例如CMCC在3GPPRAN3会议上提出Multi-RATsCoordination的研究项目,希望在LTE网络中实现多RAT间的协调,然而基于现有的LTE网络的架构,难以产生优化的解决方案。因此,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应该从架构上解决该问题,使得网络能够根据终端上的业务QoS需求、各接入技术的网络状况、终端的能力、用户的设置以及网络的配置等进行接入技术的选择或切换,实现用户体验的改善、网络资源利用的高效和运维成本的降低。(3)灵活的网络控制与管理机制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移动通信网络中数据业务的繁荣,移动通信网络逐渐走向全IP化,对于这些新型的业务,采用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中的单一的、集中式的控制管理以及数据路由,容易造成网络资源利用率的低效。因此,依据网络中支持的业务特点来进行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和管理机制的设计是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可以在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中对其网络功能进行云化和本地化,避免大量物联网终端的接入请求信令造成关键节点的过载;针对大量的Internet接入流量,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可考虑网关锚点的下沉,实现数据平面的扁平化,减少数据传输的跳数,从而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业务种类较多,适用的网络控制与管理的集中也不同。因此,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设计应当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有效地支持各种优化的控制与管理机制。

3结束语

第5篇

(一)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具有创新民族文化、丰富当代文艺样式的战略意义,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目前我国动画产业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动画形象。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青少年文化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动画形象基本上都出自于国外,并已经成为青年人眼中新时代的视觉偶像,这是值得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重视的现象。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在我们生活的时段出现了动画民族艺术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向具体生活环节的层层渗透,将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该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呼唤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在这里,它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动画产业的问题了,而是已经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作为朝阳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丰富当代的文化样式,塑造中国特色的艺术形象,加强青少年教育,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应当纳入我们的主流文艺创作,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二)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文化教育问题,需要文化艺术界有识之士的通力合作。

动画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形象,它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会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的艺术创作人员应该思考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所应该向社会承担的责任,我们有责任保护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有益的本土文化,让它通过动画的艺术形式找寻到自己新的家园,丰富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是社会急需,特别是少年儿童教育的需要,建议集中我省的有利资源申请“国家动画基地”,开设相关电视频道,编撰大型动画剧本,创作具有原创性的动画形象,填补我省空白。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系设置有动漫艺术创作、影视美术、数字传媒等专业方向,并与山东电视台合作建立了教学、研究基地,在动漫及网络文化艺术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合作,取得了初步的优良成果。但是要想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并非只是动画从业人员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文化事业。动画剧本的编撰、电视媒体的传播等,需要作家、电视编导的大力支持和参与,需要文化艺术界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为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共同努力。

(三)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具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传媒手段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建议利用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样式的结合,创造富有时代特点和艺术品位的动画作品。艺术与技术相结合需要现代科技和传媒手段的技术支持和硬件保障,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人才的教育培养。

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动画形象必然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传统艺术形象在造型语言的背后深深地传递出传统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尺度。本土文化确立了一种和谐相生的文化生态关系,这恰是现代动画艺术语言所要借鉴的资源和植根生存的土壤。

中国动画队伍的现状是老一辈的动画师相继退役,而年轻一代刚刚进入角色,面对动画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如何在动画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确不容易。动画产业的一线人员,大多是近几年从艺术院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虽然掌握了美术或相关学科的知识,但专门从事动画行业的知识和经验严重不足,还有一批是从计算机、绘画、影视等专业转行从事动画行业的新兵。因国内目前还缺少该行业的职业培训,所以动画行业的主力军业余人员较多。对新兴的现代意义上的动画行业来说,人才短缺是个严峻的实际问题,人才结构的非专业化也存在潜在的问题。

同时,动画艺术与本土文化资源的结合应当通过动画教育改变动画从业人员的创作理念,提高对民族本土文化的亲和度来实现。因而动画教育不但要解决动画创作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还应该加强对民族本土文化的认同教育。

(四)

网络时代向我们提出了繁荣网络文化艺术创作和发展网络文化艺术教育的新使命。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换对艺术设计家的考验是最严酷的,因为我们面临的将是全新的学科,无法照搬与沿袭传统的艺术样式。以往我们的设计是借助物质材料所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而网络中的形象设计则是运用虚拟手法对现实空间的表现,在设计过程中留给设计师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受到技术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表述网络时代全新的传媒艺术语汇,如何创造出适合人们接纳、感受、审美和使用的网络设计语汇符号,这些都是未知的空间。但任何设计形式又有其相参照的规律和标准,包括网页艺术设计的相关设计领域,设计家们可以运用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有针对性的借鉴、评判、吸纳、运用与发挥。因为无论是设计语言亦或设计理念上的创新,“以人为本”才是最终验证的标尺。任何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人所用,特别是网页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它既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又是审美的过程,应用与审美的结合始终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网站建设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要求现代设计师具有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的素养,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新的认知与判断方式,更需要具备设计艺术的创造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目前所培养的设计师已经或正在落后于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对于培养网络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传统的艺术教育有它自身的优势,工业革命之后新兴的工业设计,也为人类文明进程记录过光辉的一页。而当今的网络时代,给设计艺术教育提出了更有意义的课题,就是如何承传艺术设计的普遍规律,开拓网络视觉审美的全新领域,重视数字时代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总结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时代精神……这是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既是作品也是产品,需要市场和群众的培育。一定要利用市场手段丰富它的创作,激活民族文化的题材,树立我们的动画形象,占领市场首先要分析市场,尊重经济规律和艺术规律。

动画及网络文化艺术创作作为现代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朝阳产业,我们虽然暂时落后,但借助文化的优势和迅速增强的经济势力,应该有能力赶上动画大国的发展步伐。这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市场和观众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动画原创这一条生命线,中国的动画产业应该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艺术形象。为了占领中国的动画市场,美国的动画业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寻找动画艺术主题,《花木兰》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难到不足以引起我们中国文化艺术界和动画业界的反思吗?为什么美国动画设计师能够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找到动画基因,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阐释中国的文化现象,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关键问题是我们没有摆脱文化的殖民心态,没有重视自己文化,甚至瞧不起自己的文化传统,长期的西方文化中心观念制约着我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之缺乏信心,缺乏责任感,缺乏原创性。弄清当代中国的动画艺术问题,首先应该理顺文化与商业观念,在民族文化上多思考,多做文章,否则永远处于模仿和照搬的局面,而动画艺术缺乏生命力、时代感和民族性。但是借助民族本土文化,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并不是一味回到“古装戏”状态,而是从本土文化中寻找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生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血脉联系。也就是从文化生态体系中,寻找当代人所缺、所想、所需的精神和文化境界,并想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动画问题给我们的启示已经超越了动画产业自身的范畴,如果我们不从文化层面上去思考、调整和研究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策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动画业面临的问题。

第6篇

论文摘要:集群通信从模拟升级到数字、数字集群产业的国产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无线集群通信领域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用户希望享受到更加融合的集群通信业务和更丰富的集群服务。文章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的网络运行体制。

引言

集群通信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二十多年,从市场应用的角度看,二十多年足足是一个新的技术起步,成熟,甚至被取代的周期。近几年来针对集群通信方面进行多个专题的讨论,从模拟到数字,从共用专网到专用专网,从体制标准到技术创新,从企业研发到市场应用,从社会需求到应急联动通信等,本论文拟对于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体制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集群通信网络的概念

集群通信系统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向用户提供优良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而又廉价的先进无线调度指挥系统。对于指挥调度功能要求较高的企、事业、工矿、油田、农场、公安、武警以及军队等部门都十分适用,集群通信采用单工或半双工方式,要求接续时间小于500毫秒,具有调度级别控制等。同时对于集群通信还提出了传输集群、准传输集群和信息集群的定义。

随着集群通信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集群通信也从原来的模拟集群向数字集群过渡。但这种过度并不是简单的将原来的模拟话音转换为数字话音和提供数据传输功能就可以称为数字集群了。其实,综观国际上提出的数字集群来看,数字集群的标准都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而发展起来和提出的。

二、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

数字集群通信是继手机、小灵通之后的第三大战场,正在成为电信领域开发的新重点,运营商、设备商正在展开一场新的角逐。在设计中针对了专业无线用户的需求,特别适合在政府和商业领域的专网使用。

2.1数字集群通信的标准

TETRA(陆地集群无线电)系统在指挥调度方面应用的比较多,可完成话音、电路数据、短数据消息、分组数据业务的通信及以上业务的直通模式,并可支持多种附加业务。在大区制条件下最大覆盖半径56公里。TETRA扩容可以逐步增加模块化,适用于小、中、大型调度系统;设计组网灵活,既适应于专用调度网,也适应于共用调度网。TETRA话音编码方式采用代数结构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具有良好的话音质量,即使在强背景噪声干扰下也可听清,话音质量并不像调频系统那样随场强减弱而降低。大量实验证明,TETRA系统的话音质量比GSM系统好。因此,大量应用于应急、调度、指挥等专网应用系统。

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系统是基于TDMA多址方式的调度通信/蜂窝双工电话组合系统。它在传统大区制调度通信基础上,大量吸收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优点,如采用双模手机方式,增强了电话互联功能;采用小区复用蜂窝结构,提高了网络覆盖能力。选用这种编码是先进的,但技术公开性不好,价格较贵。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都较好。

2.2数字集群系统设备安全

设备是网络的基础,设备的安全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只有保证网络的物理可靠性,才能保证网络功能、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基础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对于交换机,硬件上应实现关键部件的热备份。软件上,关键的用户数据、配置数据应当及时、定期进行备份。对于基站系统要考虑其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如射频干扰、雷击、抗震性能等。基站系统的备用电源应根据基站覆盖区的重要程度适当配备,以应变突发事件。系统主备用倒换能力是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如倒换时间、倒换过程对正在进行的业务的影响等。完善的监控告警机制可大大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如系统部件可自我诊断和修复、系统可隔离故障模块、及时产生告警信息。此外,调度台、终端存储了用户的重要信息,这些设备由用户控制,应由专人维护,以保证相关用户信息不被外界窃取。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专用通信系统,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要求要大大高于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所以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运营者必须从各方面考虑如何增强系统的抗灾变能力,如何使系统更安全可靠的传递信息。只有全面的重视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才能使数字集群系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未来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3.1高安全性

数字集群在基站与手机之间,信息完全依靠无线电波的传输,很容易被人们从空中拦截,在通话状态、待机状态都会泄密,即使关闭电台,利用现代高科技,仍可遥控打开,继续窃听,从中截取、破坏、调换、假冒和盗用通信信息。

3.2高抗毁性

专业移动通信在使用过程可能遇到恶意破坏的人为因素或雨雪灾害的自然因素等影响,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未来PPDT系统要求可靠、准确地提供业务,具有高的抗毁性和可用性。通常情况下,系统以集群方式工作;在遭遇危害的极端情况下,系统以故障弱化方式或直通方式工作,保证系统能满足基本的集群业务需求。

3.3高环境适应性

专业移动通信由于它是用于全球的表层和空间,会遇到各种恶劣的气候、地形和环境;因此,要求通信装备必须能抗拒酷暑、严寒、狂风、暴雨等恶劣气候条件;必须适应山岳、丛林、沙漠、河海、高空等三维空间的不同地形环境条件;既可车载船装,又能背负手持,要经得起各种移动体的安装机械条件;在嘈杂的噪声环境,要具有背景噪声滤除功能,使通话对方听不见噪声干扰,话音清晰;在高速行驶时,通信不能中断,质量不能下降,可支持500km/h的高速运行。

四、结论

集群共网毕竟具有它自身的缺陷,那就是这些共网往往是调度功能要相对弱一些,即使是利用与专网相同的系统来组建的共网,也同样会相对使得调度功能减弱。那些在公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调度系统由于是在原来的系统协议和结构上增加了调度功能,由于原来的体制、协议和系统结构是以公网的电话业务为主而建立的,要想完全能够符合专业用户对专网的需求,应该讲目前还是达不到的。

参考文献:

[1]郑祖辉.数字集群通信漫谈[J].电子世界,2003,(12).

第7篇

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应用的适切性

终身教育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加入了学习的队伍中。这部分学习者队伍庞大,且学历层次复杂,能力结构差异大,传统的培训不能因材施教。而由于移动课件的个性化特征,完全个性化的终端,支持功能强大的个人定制,智能地提供符合个性化的服务,实现真正地因材施教。同时由于这些学习者不像在校学生那样拥有集中的学习时间,他们社会活动频繁,分散精力的事情多。因此,只能利用分散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比如在等车、做家务或休息时进行学习。从客观方面来说,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中国手机用户众多,这些都加速了移动课件于网络教育的应用。手机支持MP3、MP4等格式都能播放移动课件。这样就可以实施移动教学,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轻松面对面”。

从主观方面来说,社会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也适合于移动课件模式,这些学习者社会活动频繁,分散精力的事情很多,集中学习的时间比较少,需要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并且进行移动课件的工具一般都是手机、电脑等。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公平的学习权利,有助于扩大教育规模,为边远山区带来新的希望,为构建学习化社会注入鲜活动力。考虑到这些地方因为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在一定程度上,师资配合存在差异,学习者不能进入学校进行直观的学习。而当今手机成为一种通用产品,一般手机支持MP3、MP4的格式都支持移动课件的学习。移动课件下载到手机上,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移动课件符合了终身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终身教育的发展。移动课件的开发和设计,也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改进,可加速网络教育资源 的优化、整合。

移动课件设计的原则

移动课件是学生利用手机等便携设备进行网络学习的重要手段,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移动课件在设计时,要重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特征,要注重知识的重构性。在制作移动课件前,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老化的周期日益缩短,在设计移动课件时候,要遵循动态化设计原则,随时扩充新的知识内容,保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移动课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应用的学习效率性。因而在制作移动课件的知识内容时候,要对教学资源和学习者进行考虑。教学资源分析,确定教学资源的内容和所要插入的PPT、图片和flash等素材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学习者分析主要是学习者学习的时间有效果性、认知特征、知识背景、社会背景等。还有就是网络教育支持的各种媒体。对于计算机的配置和智能手机等,采集和制作媒体时,要采用占带宽比较小和技术比较先进的媒体。我们一般采用WMA和MP4。使用的图片格式采用GPEG或者是GIF等格式。这些都影响制作移动课件的设计与。移动学习资源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种教育教学原理和开发技术,并且还要根据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及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进行设计开发。移动课件的设计内容要符合学习者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的特点,在制作移动课件时候,设计的手法和策略要适当。要考虑到课件设计的合理性和生活性,和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要明确移动课件的制作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做成教学材料的说明书。移动学习课件不是教材搬家,要注意图片、PPT、和动画等教学资源的优势,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

移动课件的教学资源处理

(一)媒体元素选择处理策略

在制作移动课件的过程中,初始视频课件源的视频质量一定要合乎要求,质量源要清晰,视频的音质要清晰不要有其他杂音的干扰。移动课件视频源满足的基础上,相应的PPT课件的字体最好设置成黑体,黑体在后期渲染成移动课件后,在移动设备上的显示才会更加清晰。为了增强移动课件的鲜活性,我们在加入教学资源时,除了加PPT内容外,还会选择一些图片和视频片段插入其中,图片的内容要大致符合PPT的内容,视频片段的选取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喧宾夺主。PPT内容加入的时间一般在3秒至1分钟,其出现的时间也不宜过长,要显示出教师的形象,给学习者以视觉的转换,增强学习的兴趣。PPT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移动课件内容,不能仅是课件内容的简单展示,而是要结合移动课件内容,有选择性地采用PPT。使PPT内容和课件内容保持一致。图片一般选择GPEG、GIF等格式,图片的分辨率和采集的视频源分辨率保持一致性,这样既考虑到移动课件的质量,又考虑到了学习者学习的终端设备要求的特点。当然对flas的选择也是有所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动画都适合插入课件中,同样要把移动课件的内容结合起来,鲜活地展示移动课件,促进移动课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

(二)技术处理策略

1.文字、视频的结合。目前手机支持的图片文件格式主要有bmp、jpg、gif等位图文件,这三类文件中,由于gif格式的压缩比高、磁盘空间占用较少、下载速度快,还增加了渐显方式等优点,因此在移动课件中用这种文件格式处理我们需要的图片有着比较大的优势。由于移动课程是通过手机、电脑等学习终端呈现的,学习终端在数据处理能力、内存容量、接收速度、屏幕尺寸等方面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并且学习者极易出现学习倦怠。因此,面向移动教育的技能培训课设计与传统培训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不尽相同。结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体的呈现规律和应用特点,针对不同的移动教育内容,设计有效的媒体呈现形式,如基本概念或事实的教学内容要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真实场景重现的教学内容要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形象化、过程化的知识要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等。

2.学习单元。由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屏幕比较小,一般采用纵向穿插的方式制作课件。移动学习中的任何“学习单元”都可以应用移动学习资源模型进行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规划,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参考标准和模型。移动课件学习主要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移动设备显示屏一般较小,因此要求导航和菜单明了。移动课件资源的信息内容承载量要小而精。移动课件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很强,对学习内容的获取是随机的,所以在构建移动学习资源的时候,要运用学习单元的思想。移动课件资源的构建要考虑使用对象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化特点。移动课件学都是在年轻人当中展开,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构建时候,移动课件的制作要考虑到学习氛围的创设,学习者一般是在分散的、移动的、嘈杂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最要,在制作移动课件时要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3.视频信息。通常情况下,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视频文件格式都是AVI文件,这种文件的特点是分辨率比较高,兼容性比较好,许多媒体播放器都能够支持。但是这种文件格式制作的视频文件太大,手机等手持设备无法运行。目前的手机普遍能够识别并播放的视频文件是MP4文件格式,因此,课件中的视频应该先用相应软件进行格式转换才能够使用。为了提高移动课件的音频、视频质量,我们在录制课件时,通常把课件录制成WMV的格式,一般的AVI格式虽说质量比较高,但是其分辨高,考虑到移动课件的终端学习设备是手机较为普遍,我们通常把课件录制成WMV的格式,减少视频从AVI格式转换成WMV之间的视频质量影响。WMV音频格式为WINDOWSMEDIAVIDEO9,属性为32KBPS,32KHZ。视频画面尺寸为320×240,帧率为15,关键帧间隔为8秒,码率为93K。按照一节课40分钟来算,一般视频大小为25KB左右。在录制视频的时候,要保证视频质量的完整性,以免修改视频,减少视频的清晰度和音质的影响,从而在制作移动课件时,增大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4.素材。在WMV格式的视频基础上,视频插入PPT、图片、动画等素材,插入的每一张PPT的时间不宜过长,应适当地在PPT和教师形象之间进行交替,给学习者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习兴趣。当然,对插入其他的图片也有所限制,图片的分辨率和视频的分辨率应当相匹配。在编辑移动课件的第一步就应在属性下拉菜单中,选择320×240,和视频源相匹配。对插入其中的动画,应当和所讲内容相适应,动画、图片等这些只是作为移动课件的辅助学习资源。

5.移动课件格式。在制作移动课件时,课件的选择格式是画面尺寸是多媒体320×240,帧率为29.970(NTSC),可变码率为768000,平均为512000。包含音频,取向频率为48000,码率为128000。参数设置完成后,就进行相应的编辑,编辑移动课件时,要做到PPT内容和教师的音频、视频相同步。编辑移动课件的软件有CoolEditPro、VEGASPRO等软件。一般我们采用VEGASPRO软件进行移动课件编辑,在编辑完成,只需按照所设置的参数渲染即可。当然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最好相应一节课程的PPT、图片和动画,WMV视频放在一个文件夹,保证素材在编辑过程中的完整性,以免在渲染移动课件时,出现移动课件素材的丢失。渲染后的移动课件大小一般为80KB左右,最后压缩为RAR格式为60KB左右。上传到服务器里面。

6.下载移动课件。制作移动课件的网上连接,上传、连接都正常后,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习者都能进行下载到相应的终端设备上进行学习,或者是通过光盘把移动课件拷贝在终端设备上,便可以进行相应的学习了。移动学习课件的终端手机、电脑等的尺寸与重量大为减轻,方便随身携带,符合了移动学习“随身”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了方便。学习者在任何移动的地方,只要他们想学习又处于空闲就可以进行学习。对于参加工作的人而言,可以解决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矛盾,实现移动学习。

第8篇

大会热忱欢迎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管理、科研、教学、生产、应用和服务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踊跃投稿。所投稿件经过专家组评审后,录取论文将在《信息网络安全》(2015年第9期)杂志正刊上刊登,并收录中国知网论文库。《信息网络安全》将赠送国家图书馆等单位作为藏书收藏,并向录取论文作者发放稿费,专委会还将向优秀论文作者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

一、会议主题

2015年是网络强国战略的起步年。网络强国离不开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支持,只有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前沿技术和科技水平的赶超,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真正自主可控,才能实现从战略层面、实施层面全局而振的长策。当前,信息网络应用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物联网、智能化、三网融合等一系列信息化应用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给信息安全行业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国际上网络安全技术事件和政治博弈越来越激烈和复杂,“工业4.0”时代对网络安全的冲击来势汹涌。我们需要全民树立建设网络强国的新理念,并切实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科技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基础”。

二、征文内容

1. 关于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的研究

2. 云计算与云安全

3. 大数据及其应用中的安全

4. 移动网络及其信息安全

5. 物联网安全

6. 智能化应用安全

7. 网络监测与监管技术

8. 面对新形势的等级保护管理与技术研究

9.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体系

10. 可信计算

11. 网络可信体系建设研究

12. 工业控制系统及基础设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13. 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内容安全

14. 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

15. 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的研究

16. 重大安全事件的分析报告与对策建议

17. 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与诉求

18. 其他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学术成果

凡属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各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成果介绍均可投稿。

三、征文要求

1.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据充分、联系实际、反映信息安全最新研究成果,未曾发表,篇幅控制在5000字左右。

2. 提倡学术民主。鼓励新观点、新概念、新成果、新发现的发表和争鸣。

3. 提倡端正学风、反对抄袭,将对投稿的文章进行相似性比对检查。

4. 文责自负。单位和人员投稿应先由所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通过后方可投稿。

5. 作者须按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统一发出的论文模版格式排版并如实填写投稿表,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电子版的论文与投稿表。

6、论文模版和投稿表请到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载,网址是:.cn。

联系人:田芳,郝文江

电话:010-88513291,88513292

征文上传Email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