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07 00:22: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际金融贸易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

第1篇

金融机构变革对国际贸易与融资的影响研究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受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一些进出口企业出现经营状况差、融资难等问题,阻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研究金融机构变革下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对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加进出口贸易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融机构变革对国际贸易与融资影响的理论基础

(一)金融机构的相关概念界定

金融机构是指为人们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都属于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主要为人们提供办理储蓄、购买证券、保险、基金管理的服务,每个国家的金融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包括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境内外的外资融资机构,这三种金融机构构成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

(二)国际贸易与融资概念界定

国际贸易是指国际上各个国家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实现各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上的流通活动,由各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构成了国际贸易。

融资是指在企业单位或个人直接或间接的从事资金的融入和融出活动。

国际贸易融资是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出现的融资活动,国际贸易融资要依托国家或企业个人的资金实现资金流动,这种融资活动会在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出现,包括出口商品的制造、运输、销售等过程。因此,金融机构发生变革会对国际贸易与融资产生重要影响。

(三)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

1.国际贸易在融资过程中,融资的成本比较低,因为在国际贸易融资时有货物抵押和清楚的还款来源作保障,对于银行来说,在对贸易融资的处理上就会比较宽松,银行收取的利息也会相对较少,因此,国际贸易融资要比银行贷款的成本低,而且容易得到批准。

2.国际贸易融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融资人不仅要承担银行贷款的风险,还要面对利率和汇率的风险,还有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结算联系密切,在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会存在欺诈、单交等风险,

3.国际贸易融资的融资人构成复杂,由于融资是在国际背景下进行的,融资人可以本国国民,也可以是外国人,而且如果涉及到国内与国外的融资,就要涉及到两国货币兑换的的问题,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时要根据货币的汇率变化情况,结合具体情况作出是否进行融资的决策。

4.国际贸易融资作为国际资本流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同国家的融资资金在国际间的流通和转移。作为国际贸易中的融资者要遵守本国政府颁布的融资法令,本国政府要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对本国的金融机构进行管制,确保融资过程的安全性。

三、金融机构变革对国际贸易与融资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把整个世界的经济关系联系紧密,主要体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的资金可以流动任何国家和地区,这就导致当出现金融机构变革时,由于金融的传导性各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国际贸易中的融资风险就会扩大。

(一)金融机构变革对融资环境和融资需求的影响

在金融机构变革环境中,我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金融机构的变革会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极大的动荡,2012年,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许多国家还出现了经济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受到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变慢,许多国家出现失业率上升,中小型企业停产倒闭的现象。

金融机构变革对融资需求产生重要影响,以中小企业为例,中小企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很少,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资金少,规模小,企业管理不完善。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中,对融资标准过高,这就导致中小企业不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进行融资。因此中小企业陷入了融资困难的危机中[3]。

(二)金融机构变革对国际贸易融资成本的影响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和贸易出口困难导致了融资成本的增加,由于融资难度的增加,银行等借贷机构对融资的条件会更加苛刻,办理的手续会越来越繁琐。利率的波动上导致风险的发生,各国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时一定要把握好汇率的波动规律,减小损失。

四、金融机构变革中完善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与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的法律,为贸易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各国应结合当今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健全贸易融资法律法规实现与国际接轨,同时还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出发,解决本国贸易融资法律与国际惯例间存在的分歧。通过研究当前贸易融资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努力实现与国际上的惯例相接轨,以法律保障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

(二)与其他国家积极交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国家应出台一系列的贸易融资措施,帮助我国企业解决贸易融资问题,推动我国贸易发展。国家完善进出口贸易政策,发挥各省市经济管理部门的作用,实现各部门单位支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参加国际上的贸易融资合作,加大对主要贸易国家的融资支持,推动双边贸易融资。

(三)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在国家之间贸易融资合作的大背景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应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因为多数企业的风险意识较弱,而且当经历经济困难时自己很难解决,为了应对危机,企业自身必须树立风险意识,企业与企业之间在贸易融资上积极合作,解决外贸企业的经济危机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传导机制 研究

由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自从爆发以来迅速蔓延到全世界,至今经济复苏缓慢。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巨大,理论界与实务界基本上都认同这次危机是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然而:为何在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会逐渐衍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为何在美国本土发生的危机会如此迅速的蔓延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无法避免?为何危机从影响虚拟经济到后来发展到对实体经济也造成巨大伤害?这当然不能简单的以经济全球化来一言以蔽之。其中,复杂与连续的传导机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作简单分析,以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整个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理论

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实体经济全面衰退有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由于全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24小时不间断交易,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和释放金融危机信号越快。因此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很快就从一国金融市场传导到另一国金融市场,进而再向实体经济蔓延。一般认为,金融危机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导的。

(一)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

季风效应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是指由于共同的冲击引起的危机传导。比如主要工业国家实施的经济政策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相似的作用和影响。此次金融危机是在次债危机的共同冲击下而引发的全面的流动性危机,这也印证了季风效应是危机传导的途径之一。

(二)溢出效应(Spillovers)

溢出效应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金融溢出效应,另一种是贸易溢出效应。由于一国与他国的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贸易和金融,因此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成为金融危机传导的两个重要途径。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该国出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入都会大幅减少。比如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泰国就备受金融和贸易的双重打击。泰铢受到重挫后,与其有着贸易往来的各国也就相继卷入这场危机中。此次金融危机大大削减了美国的国内需求,而美国又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相关国家的出口无疑会大幅较少。因此,在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的双重作用下,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的速度更快,增加了危机感染的速度与强度。

(三)净传染效应(Pure Contagion)

所谓净传染传导是指金融危机是由宏观基本面数据不能解释的原因所引起的。其主要涉及的是自我实现(serf-fulfilling)和多重均衡理论(multiple equilibriums)。在这一框架下,一国陷入危机后会引致另一国经济走向“坏的均衡”,然而这种新均衡的特征却是货币贬值、资产价格下降、资本外流和坏账增加。此次当金融危机使得冰岛银行体系陷入全面崩溃时,其主要存款人所在国英国和德国立即查封了该国在两国的资产,以此避免冰岛金融危机通过净传染效应使得该两国金融业受到冲击。

(四)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投资者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其他国家也会发生类似的危机。Calvo和Mendoza证明了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高额费用是导致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Agenor和Aizenman(1998)证明了大部分中小投资者是没有能力负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费用的。因此小投资者更愿意根据其他投资者的决策来作出自己相应的决策。小投资者往往跟随大的投资者作出决策。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大投资人减持或卖出资产或投资组合时,小投资人会跟进减持和卖出,这就导致羊群效应,也即是下文所指心理预期渠道传导。

金融危机在美国国内传导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原因与机理。长期以来美国以过度消费支撑和刺激经济,在创造繁荣的同时,积聚了财政赤字、贸易逆差、资产价格飙升、过度借贷、投机资金泛滥等大量金融风险和经济泡沫,最终促使风险爆发和泡沫破灭。美国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信贷泛滥,即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资产支持证券的膨胀式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本意在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规避风险,然而当它无节制地发展并成为牟利性工具时,就产生了潜在的危机。

2002年以后,美国政府的低息政策即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导致市场流动性泛滥,房价快速上涨,银行大量放出次级贷款。银行放贷之后将其卖给专业机构,专业机构以这些贷款为标的,经结构性打包发行按揭支持证券(MBS)。另一些金融机构参与购买MBS,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担保债务凭证(CDOs),并且此过程一直持续下去,在CDOs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出新的CDOs。由于市场的过度投机气氛,在房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几乎意味着购买了这些债务凭证就会获得收益。到2007年初,这些衍生证券的价值达到了其基础资产的五倍以上。当美联储逐渐升息,房价随之回落,不良贷款率迅速上升,这些资产支持证券质量恶化,相关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危机便从房地产市场传导到了信贷市场以致整个金融市场。而美国是消费大国,因此危机迅速从虚拟经济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分析

(一)贸易渠道的传导

贸易传导渠道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本币贬值或该国国民购买力下降,恶化了其他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经济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其他国家产生发生金融危机的压力,传播金融危机,即 “贸易溢出效应”。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元持续走低,也即其他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美元持续升值,其中人民币表现最为明显。美国的外部需求减少,进口急剧下降,这使得与美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全世界各国对美国的出口都大幅下滑。此外,美国国内的流动性降低,资产价值缩水,于是各大金融机构都紧缩信贷,一直以借贷消费的美国人产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从而需求减少,通过收入效应作用于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进口需求直接减少,由此造成出口国企业利润下降,经济受到冲击。世界是一个联系紧密的大经济体,各国之间相互影响。金融危机于是从美国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到世界各国。

(二)金融渠道的传导

金融渠道传导以汇率和利率作为传导的媒介,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传导的途径。相对于贸易渠道的传导,金融渠道传导的速度更快,且影响更为猛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实际上处于一个系统中,各金融机构之间尤其是跨国银行之间相互持有大量的头寸,由此系统风险被扩大。这种系统风险是金融危机在区域间传导的重要内部市场机制之一。

美国拥有全世界较完善的金融系统,也被认为拥有最稳定的投资环境。美国国内的金融交易比较频繁,交易量较大,交易机制也相对完善。这也吸引了世界上很多的投资资金,不仅有私人投资者的资金,也有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更有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资金也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美国的股市、债市也有着稳定的收益率,良好的示范效应进一步鼓励了投资者持股的积极性。

在2007年之前,参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不仅有美国国内的投资者,还有全球很多国家的机构投资者,这其中以西欧国家的机构投资者为甚,于是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便融入到美国的风险链条中。美国金融市场的出现的危机无疑也会使其他国家在美国市场上投资上遭受亏损,于是欧洲银行也出现大量不良资产,银行之间的互相拆借也几乎瘫痪。当各家银行收缩信贷时,危机又互相传开,逐步传导到全世界。

中国在此次危机的影响中,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份额可能相对较大,但通过金融渠道传导的部分也不可忽视,这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中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投资在美国的国债市场中,美元的贬值使得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大幅缩水,亏损严重。第二,美国在金融危机蔓延的同时也进行着投资组合的调整,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美国将大部分海外的资本撤回,加剧了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在中国表现为热钱撤回,中国的股价、房价波动剧烈,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挑战,中国大量投身于股市、房地产市场的机构或私人投资者亏损严重。第三,美国及西欧各国股市的波动对亚太股市也有较大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虽未完全开放,但通过香港股市间接地受到全球的股市走低的影响。

(三)心理渠道的传导

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支撑因素之一是信心。外汇市场每天有2万亿美元的交易,投机性资本约占97%,这就为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进一步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网络、通信技术使得资金投资在瞬间得以完成。这就使得金融市场变得波动异常,市场更为情绪化,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不确定因素增加,一旦出现利空消息,市场就会产生恐慌心理,使得投资者对所有市场重新进行评估。金融危机引发的心理恐慌,在本国乃至世界进行传递和扩散,导致人们行为盲目和过度反应,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的波动程度。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抱有较高的期望,信心盲目高涨,不断投入资金,增持美国资产;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又表现极度悲观,从资本市场上迅速撤出资金,对政府的政策举措也持怀疑态度,这种“羊群效应”进一步恶化了金融危机,甚至一些经济状况良好的边缘国家和地区由于资金流的翻转而陷入危机。

心理渠道传导的对象是与危机发生国经济类型相同、地理位置相近,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经济结构社会文化传统类似,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例如这次金融危机中,在亚洲新兴国家里,韩国损失最为惨重,因为韩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按照美国模式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结论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金融与经济部门的广泛联系使得一国金融经济部门所遭受的冲击足以在另一国体现,并且这种传导趋势日趋迅速。美国由于自身金融系统在监管制度层面较宽松,以及金融创新的牟利性动机和过度宽松的信贷制度,使得从内部产生的危机首先在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来,然后传播到整个金融市场直至美国实体经济。通过贸易渠道、金融渠道以及心理渠道又把危机从美国到传导到全世界。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任何国家在危机中都不能独善其身,因此抵御金融危机,减少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影响需要世界各国密切合作。中国成功抵御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这并非因为中国的金融系统完善。而且由于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抵御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对中国应对危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金融和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如金融监管乏力、金融体系不健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缺陷。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在各个层面上都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以期为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提供借鉴,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Kodres,L.,M.Pritsker.A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 of Financial Contagion[J].Mimeo,IMF and Federal Reserve Board,1998

2.王鹏.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演进逻辑和风险涵义[J].银行家,2007(9)

第3篇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群;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比较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1-0094-05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在国外发达国家,金融产业集群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并且成功推动形成了若干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关于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丰富起来,但是有的文献把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导致相关研究偏重于金融中心的建设方面。金融产业集群是将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与金融地理学相结合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经过程,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比较,以指导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正繁荣发展的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

二、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

经济学家Powell(1915)Ⅲ在其著作《货币市场的演进》中研究了金融业的空间演化现象,并描述了银行集聚在伦敦的金融机构演进过程,这可以看作对金融产业集群最早的研究。之后学术界对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不断繁荣起来,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

作为一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金融产业集群必然有其形成的原因和机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Krugman,1991)首先提出金融服务业的集聚现象比制造业更为明显的观点,他认为当今世界上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例子是最突出的,比如在东京和伦敦,技术外溢导致的外部性是使得伦敦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原因。Leyshon(1995、1997、1998)通过连续发表的三篇同主题论文,全面总结了金融业的地理分布状况,并采用政治经济学方法来分析金融业地理集聚的形成原因。Taylor等(2003)从产业集群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经济行为的社会根植性导致了金融机构的集聚发展。Zhao等(2004、2005)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引起金融企业地理集聚的重要原因,并以中国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为实证进行了分析。连建辉等(2005)认为金融产业集群本身具有的区域金融创新优势、经营效率优势和风险缓解优势,能够为区域内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司月芳等(2008)对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型政府、良好的金融政策以及靠近金融中心市场是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动因。李大垒(2010)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地区GDP、金融业从业人员和工业总产值对推动城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存在着分歧,有的学者(Leyshon、Taylor等;司月芳等)认为社会、政策和制度等外在因素是主要原因,有的学者(李大垒、连建辉等)认为效率、成本和创新等内在优势是主要动因,有的学者(Krugman、Zhao等)则认为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是主要原因。虽然这些学者的观点分成了三类,但是综合来看涉及了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市场失灵等不同方面,这对于解释为何金融业采用产业集群形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金融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

金融产业集群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地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集群区,有的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了金融中心,而有的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现象还不明显。针对现实中的这种差距,学者们对金融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Porteous(1995)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来分析为什么金融活动会集聚在某个特定的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信息流动(包括信息流畅和信息可靠性)是影响金融活动区域集聚的关键因素。Leyshon(1995、1997、1998)认为,银行机构的溢出效应、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居民的金融素养影响了金融机构的在空间上的集聚。Gehrig(1998)将影响金融集聚的因素分为正向因素和负向因素,正向因素包括信息溢出效应、规模经济和市场流动性,负向因素则包括市场进入限制、政府直接干预和企业垄断。Taylor等(2003)也从正反两方面对伦敦的金融集群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良好的企业声誉、与顾客联系密切这些因素推动了伦敦金融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而地方和拥堵的交通则非常不利于伦敦金融集群的发展。Pandit和Cook(2003)的实证研究表明供给方面的专业化投入和知识溢出、需求方面的集群声誉和满足不同顾客是影响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Cook等(2007)也对伦敦金融产业集群的向心因素和离心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集聚因素明显地提高了金融企业的竞争力,高效的生产率、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是影响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司月芳等(2008)以上海陆家嘴为实证,从反的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认为偏低的金融产业发展水平、偏小的金融市场规模、较低的金融开放度以及缺乏社会中介机构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陆家嘴金融集群的发展。任英华等(2010)对我国28个省份金融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金融集群在省域之间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地区经济实力和区域创新活动对金融集群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对外开放对金融集群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变小。

以上大多数学者(Porteous、Leyshon、Gehrig、Pandit和Cook、任英华等)认为溢出效应影响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然而,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Porteous、Gehrig、Cook等,任英华等)认为信息和市场的流动性是关键影响因素,有的学者(Leyshon)认为居民的经济能力及素质是主要影响因素,有的学者(Pandit和Cook、Taylor等)认为良好的声誉和接近顾客是重要影响因素,有的学者(司月芳等)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对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完善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金融产业集群在现实中的存在,不仅有利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Pandit等(2002)对英国金融服务业利用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集群效应影响金融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其他金融企业进入的规模,各种金融企业之间在金融服务方面具有相互的影响。Clarke等(2003)认为由于金融服务业也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网上电子支付面对这一问题无能为力,因此金融企业在空间位置上的临近以及当面的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Hendersona等(2001)指出,金融产业集群使得面对面的沟通更加便利,金融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促进客户关系的发展和密切,从而有利于金融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刘红(2008)实证检验了上海金融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不明显。张晓燕(2012)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集聚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银行的集聚和保险公司的集聚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是有利于企业、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学者们对于集聚效应的具体表现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Pandit等、Hendersona等)认为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有利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有的学者(Clarke等)认为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而国内的学者(刘红、张晓燕)则认为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既然金融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具有正的相关性,因此金融产业采用集群发展模式在现实中是可行的。

三、金融中心的研究进展

金融服务业总是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Pandit等,2001),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存在密切的联系。国外学者已经对金融中心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我国学者对于金融中心的研究还不成熟。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条件

金融中心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哪些基础条件呢?金融产业集群对于形成金融中心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研究。Park和Essayyad(1989)认为随着一个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和规模增大,能够促进国际银行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Pryke和Lee(1995)通过不动产贷款证券发行的例子,研究表明金融中心因集聚而产生外部经济,生产活动的外部经济又会反过来促进金融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潘英丽(2003)运用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来解释金融机构为何愿意集中设立在某些大城市或从其他地区迁移到大城市,得出结论认为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吴念鲁和杨海平(2008)指出在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有利于金融资源集聚的优良金融生态的所有元素都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因此金融要素的集聚直接推动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在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条件上,以上学者(Park和Essayyad、Pryke和Lee、潘英丽、吴念鲁和杨海平)一致认为金融要素的微观集聚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条件。具备了基础条件之后,具体是什么原因促进了金融中心的形成呢?下面就对金融中心形成原因的已有研究进行述评。

(二)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

Park和Essayyad(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认为跨国银行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来降低成本,因此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总行的经营成本分散到全世界的分支银行,随着一个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加以及经营规模的增大,最终会促进该地区发展成为金融中心。Pryke和Lee(1995)通过不动产贷款证券发行的例子,研究表明金融中心因集聚产生的外部经济是社会导致的,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社会的互动会创造利润,金融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创造人际关系网络和企业之间的某种联盟,以及不断重新评价潜在的合作企业,因此社会生产的外部经济促进了金融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同时金融中心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差异以及与社会空间相关的盈利能力的差异不仅会给予金融企业一些实践方面的信息,也会直接影响其经营的成败。Gehrig(1998)认为由于当今世界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最终使得金融活动产生非地方化,金融中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为其他地区带来外部性,对信息敏感的金融活动和对信息不太敏感的金融活动之间存在着互补性,这两种情况都会把自由的金融活动吸引到金融中心。

在金融中心的成因方面,学者们的观点存在分歧,有的学者(Park和Essayyad)认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最主要的,有的学者(Pryke和Lee、Gehrig)则认为外部经济是最主要的。与前文金融产业集群成因的已有研究相比,学者们对于金融中心成因的研究偏少一些,而且他们仅从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角度进行分析,对现实中城市金融中心如何形成的指导意义不大。

(三)金融中心的影响因素

金融中心形成以后,哪些因素会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呢?学者们对此存在不同的观点。Lee和Schmidt-Marwede(1993)认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来自提供金融资本供需双方能获得较高利润的环境,这包括市场流动性、高效的运作与服务传送条件,因此竞争力来自其内部金融机构总的生产能力。根据一些学者的金融地理学理论(Corbridge等,1994;Porteous,1995;Martin,1999),金融中心的发展几乎完全依靠信息流动和信息技术创新。Zhao等(2002)认为,信息外部性和不对称信息不仅是影响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会影响一个城市的等级水平,他们通过一系列公司总部区位选择的调查,根据对经济和制度变量的分析,认为香港和北京是位于信息走廊两端的信息中心地,这两个城市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上海则成为中国的第二级金融中心。赵晓斌等(2002)以中国为例,分析不对称信息在总部选址决定中的重要性和区域效应,说明了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影响现代金融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冯德连和葛文静(2004)构建了“轮式模型”来解释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该模型认为,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有两种拉力(地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三种推力(历史方面、供给方面和城市方面),另外还有地方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

可以看出,在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有的学者(Lee和Schmidt-Marwede)认为金融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有的学者(cor-bridge等、Porteous、Martin、Zhao等、赵晓斌等)认为信息流动和不对称信息是主要决定因素,有的学者(冯德连和葛文静)则认为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是主要影响因素。与前文金融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相比,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样包括了信息流动和经济发展,不同的是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更强调居民的需求因素,而金融中心的发展更强调金融企业的供给因素。

(四)金融中心的区域研究

金融中心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现象,学者们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其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这样就产生了一些关于金融中心的区域案例研究。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勒施(AugustLosch,1940)最早发现了金融景观异质性并进行了地理差异研究,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贴现率、利率和债权利息等在景观内外具有地理上的明显差异。法国学者Labasse(1955)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了里昂地区银行网络的发展,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联系,银行所在的市场区,以及银行对地区经济的依赖与支持等。之后,地理学家Kerr(1965)对加拿大金融中心的兴衰进行了实证研究。胡坚(1994)认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应是远东地区的筹资型金融中心,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第一步是先将上海建成全国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向周边地区和国家辐射,成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并列的亚洲国际金融中心。潘英丽(2003)通过对香港和上海的比较分析,认为香港金融中心的作用范围将侧重东南亚地区,而上海金融中心的作用范围将侧重东北亚地区,上海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分工将是中国在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条件。Zhao等(2002)的观点则截然相反,他们通过统计数据以及跨国金融公司区域总部选择的实地调研,得出结论认为北京比上海更具有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金融中心的优势条件,香港和北京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上海则成为中国的第二级金融中心。黄解宇和杨再斌(2006)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要素集聚的特征、动因、运行机制和传导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在Mark Yeandle等(2009)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中,针对全球62个金融中心,通过57个包括专业人员、经商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竞争力、资金取得、E化准备进度等项目进行调查,分项评分后加计总分,得出排前三名的是伦敦、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上海和北京分别排名第4、35和51,可以看出,伦敦与纽约依然是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

在金融中心的区域研究方面,学者们对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我国的金融中心区域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两大城市,大多数学者(胡坚、潘英丽、黄解宇和杨再斌、Mark Yeandle等)认为上海比北京更具有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但也有学者(Zhao等)认为北京比上海更具有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金融中心的优势。

四、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产业集群和金融中心的研究进展述评及理论比较可以看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表现在:

(一)两者的联系

第一,两者都是金融要素集聚的结果。国内外学术界对此的观点已经达成一致,包括金融企业、金融工具、金融人才以及金融交易活动在内的各类金融要素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通过“集聚效应”实现区域内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才能形成金融产业集群,最终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实现金融中心的建设。

第二,金融产业集群是金融中心的微观基础。金融产业集群是一个城市实现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经途径,只有大量的国内与跨国金融企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集聚,通过距离近的区位优势节省经营、管理和合作的成本,一个城市的金融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在国家甚至国际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实力与辐射影响力,这样金融中心便诞生了。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两者的地域范围不同。金融产业集群是大量的金融企业集中在特定城市内的某个区域所形成的一种集聚群落,像纽约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上海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而金融中心特指某个城市,也可以称为金融中心城市,它的地域范围要比金融产业集群大一些,像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中国香港,我国国内金融中心上海等。

第二,两者的影响力不同。由于金融中心代表了一个国际性中心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金融产业集群仅反映城市的某一小块区域,因此金融中心的影响力要大于金融产业集群,特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它的影响力更是全世界范围的。提起伦敦,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的国际金融中心形象,而很少有人知道伦敦城内的金融产业集群具体是什么。

五、结论与展望

第4篇

    论文摘要: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本目标。传统电子商务安全性的实现主要依赖公钥密码系统和私钥密码系统,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一种只利用公钥密码系统的电子商务安全实现方案,提高了电子商务的运作效率。

    The Implement of E-business Security on Based of Public-Key Cryptosystem

    LI Ran1, LI Wen-qian2

    (1.Shijiazhua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2.NO.1 High School of Xinxing,Baoding 071403,China)

    Abstract: Security and credibility is the basic aim of implementing e-business. The implement of traditional e-business security was depended on public-key cryptosystem and private-key cryptosystem, some main question of e-business has been analyzed, a fast implement scheme of e-business security has been provided in this paper, which was only based on public-key cryptosystem.

    Key words: e-business; security; public-key cryptosystem; private-key cryptosystem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替代传统商务的新趋势,相对于传统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与优点。它不但发展成国际金融贸易中的重要经营模式,也逐渐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电子商务已经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Visa和MasterCard公司的调查报告表明,担心信用卡号被窃取已经成为影响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如何在网上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传递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成为推广电子商务过程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电子商务环境,以保护商业信息不被侵犯,成为近年来电子商务研究的热点。

    2 电子商务及其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E-Business)是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usiness to Consumer)的商业交易[1]。它是在Internet开放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信息技术和商业贸易结合的产物,也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安全协议问题。要实现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就必须设计一种安全高效的协议并且用有效的密码算法来实现。目前安全协议还没有全球性的标准和规范,制约了国际性的商务活动;其次是安全管理问题。电子商务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隐患,普遍难以抵御黑客的攻击。

    (2)电子商务技术封闭性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领域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大多数电子商务系统都是封闭式的,即它们使用独有的技术,仅支持一些特定的协议和机制。通常需要一个中央服务器作为所有参与者的可信第三方,有时还要求使用特定的服务器或浏览器。

    (3)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当今全球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完成的贸易额仍只是同期全球贸易额中的一小部分。主要原因,电子商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涉及到很多问题,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当前的电子商务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商务领域而仅仅局限于信息领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务电子化。

    3 电子商务中的主要安全协议

    3.1 安全套接字层协议(Secure Socket Layer,SSL)

    安全套接字层协议 SSL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电子商务协议,它由Netscape公司于1996年设计开发。它位于运输层和应用层之间,能很好地封装应用层数据,不用改变位于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对用户是透明的[2]。同时,SSL 只需要通过一次“握手”过程建立客户与服务器之间一条安全通信的通道,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由于内置于用户浏览器和商家的Web服务器中,故能方便而低开销地进行信息加密,多用于信用卡的传送。然而,SSL并不是专为支持电子商务而设计的,只支持双方认证,只能保证传送信息传送过程中不因被截而泄密,因为商家完全掌握消费者的账户信息,所以不能防止商家利用获取的信用卡号进行欺诈。

    3.2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ET)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由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公司联合制订推出,包括IBM、RSA、Netscape等许多着名公司参与了SET的开发过程。SET是一个用于保护Internet上信用卡交易的加密和安全规约,主要用于划分与界定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网上商家、交易双方银行、信用卡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可以对交易各方进行认证,防止商家欺诈,以保证支付信息的机密性和支付过程的完整性。通过SET协议可以在电子交易环节上提供更大的信任度、更完整的交易信息,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少受欺诈的可能性。SET中的核心技术包括公开密钥加密、数字签名、电子信封和电子安全证书等。SET协议可支持B-to-C商务模式,使消费者可以持卡在网上购物和交易。

    4 电子商务安全的公钥实现方案

    具备了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之后,电子商务的高效性显得更加重要,目前电子商务安全协议使用的主要技术是公钥密码系统和私钥密码系统的结合,即使用公钥密码系统和单向散列函数实现私钥密码系统的秘钥交换及数字签名,使用私钥密码系统实现信息的加密。这样做主要是因为非对称密码系统的加解密速度比较慢。本文提出了一种只利用非对称密码系统就能实现加解密、签名的方法,并且加解密的速度较快。

    为便于描述,我们假设有密钥分配中心(KDC)和商家A和B,并且商家A和B都有自己生成密钥的能力。KDC分配给A一套密钥(nA,eA,dA),保存dA,公开(nA,eA);分配给B一套密钥(nB,eB,dB)保存dB,公开(nB,eB)。假设A欲发送信息m给B,则A首先使用自己生成的一套密钥(n,e,d)。在此,A所生成的密钥需要满足一定要求,以保证系统具有较快的加解密速度。A使用(nA,eA)和(nB,eB)对密钥(n,d)进行加密和签名得到c1,再用(n,e)对明文m加密得到c2,最后将c1和c2发送给B。B在收到c1和c2后,先使用(nB,dB)和(nA,dA)对c2进行解签名和解密得到(n,d),然后利用得到的(n,d)对c2进行解密,即可得到明文m。

    由于A使用了安全的公钥密码系统得到c1和c2,其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在传统方式中,一般使用单向散列函数对明文进行处理再签名,以保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而在此协议中,我们使用非对称密钥系统对明文进行加密,由于加密密钥(n,e)只有A知道,这就保证了信息不可抵赖。

    在上述过程中,A在生成密钥(n,e,d)时,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保证加密和解密速度的提高。首先选取两个大素数p和q生成合数n=p×q。在选取加密密钥e和解密密钥d时,需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e×dl(modφ(n))(1)

    e+rs(modφ(n)) (2)

    将(2)式写成:

    e+r =s+yφ(n) (3)

    由于φ(n)=(p-1)(q-1),于是(3)又可以改写为如下两式:

    e+ri=ki(p-1)+si (4)

    e+rj=kj(q-1)+sj (5)

    其中i,j=1,2,…n。

    为保证在式(4),(5)中,ri、rj及si、sj(i,j=1,2,…n)为较小的数,需要在式(1)中选取特定的e。同时,在式(1)中,d应取较小的数,以保证B在使用(n,d)解密时具有较快的速度,但也要能达到抵抗穷举攻击的强度。

    原来A在对明文加密时为:

    cme(modn)

    当满足式(4)和(5)后,利用欧拉定理,使用(n,e)对明文加密就变成了:

    mric1msi(modp)(6)

    mrjc1msj(modq)(7)

    由于可以选择特定的i,j使得ri、rj及si、sj都是较小的数,所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计算出mri、mrj和msi、msj其中i,j=1,2,…n,此时问题就转化为求解单变量线性同余方程,且有: cc1(modp),cc2(modq)由中国剩余定理[3]可以得到:

    c=pp-1c2+qq-1c1(mo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