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版地理八年级知识点

版地理八年级知识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07 06:13: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版地理八年级知识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版地理八年级知识点

第1篇

【摘 要】初中地理课程属于中学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要一环,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及大学地理课程的基础。对于初中地理教师来讲,地理教学的特性有些是属于整个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开展的普遍性特征,有些则是地理教学所特有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开展具有相对应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形式的诉求。文章根据人教版初中教材以及实践教学得出经验与收获,主要用调查等方式开展问题的研究,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与反思。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地理教学;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34-02

地理对于七年级新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之前所接触的其他课程有诸多不同之处。七年级地理同样继承着地理科学的时空性,抽象的天体知识,加上晦涩、难懂的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使得此年龄段的初中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一些空间思维敏捷的学生将会很快适应这门课程的特征,另外一些则可能被教师的思维越拖越远,从而导致七年级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两极分化的认识与情感。因此,做好七年级地理教学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后续教学的开展。

地理在八年级扮演着让学生深情了解祖国的角色,带领学生“踏遍”祖国的大山大河,欣赏着各地多彩的风土人情,体会着少数民族独有的魅力。因此,在课堂上,地理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地理课堂的充实与快乐。

一、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分析

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通过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表述的分析,找出对应目标中主要的行为动词及出现的次数。

根据对初中地理课程目标中行为的整理(表1),可明显看出,课程总体目标要求层次较浅,主要集中在感性层次,因此,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应认真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此指导初中地理教学的开展。

二、初中生地理课程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为更好地客观掌握初中生地理课程的学习情况,笔者在所从教的学校中随机选取两个年段的班级开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七年级发放问卷73份,获得有效问卷72份,占总问卷的98.63%。在八年级发放问卷63份,获得有效问卷60份,占总问卷的95.2%,有效问卷数所占比例>90%,本次调查为有效问卷调查。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七年级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主体情况,70%以上的学生认为地理课程很难或者较难,只有少数调查对象表示地理课程容易学习。初中生认为地理课程有用的比例占到90%以上,并且与喜厌地理课程的比例成正相关,表明初中生对地理课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学生更加偏向于活动教学法,八年级学生出现自主学习的比例进一步增大,表明八年级知识点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在教学手段方面更倾向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同时也青睐地理教学器具的课堂辅助,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更多的教学器具、运用更多的计算机技术。在教学风格上,幽默的教学风格可以获得学生的一致认可。

三、结论与反思

1.教学实施的形象性与浅层性。七年级上学年的知识内容,易出现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切在形态上相似的事物,代替书本上的地理事物,以达到知识点的形象化。在课堂中,对一些知识点须点到为止,不可做过多解释与延伸,如对个别非重点的问题或者深究的个人花费过多时间,会对其他学生造成知识混乱,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可对个别学生做单独的知识延伸性的辅导。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接受能力较低,只有将地理知识结合他们已有的认知,才能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成因等知识,在这里就要提到学生知识面与地理知识学习的关系了,知识面较广的城市学生明显比知识面窄的农村学生学习得要好,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地域差异,城市中学的初中地理教学又可以讲得比乡镇中学要深刻一些。

2.教学开展的艺术性与愉悦性。初中生正处于少年与青年的过渡期,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上来看,初中生的需求属于浅层的底层需求,除了生理的物质需求外,追求生活的愉悦性以及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幽默、诙谐的语言,加上艺术性的动作,就会提升学生课堂生活的品质。

教师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语言的表达、板书板画的展示,都是一种艺术在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许多具有时代元素的要求,但教师也不能将传统中的精华元素遗弃,传统教学手段在新的时代同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感。

3.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教学重点的达成、难点的突破都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这节,内容重点为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了解。可以采用学生课外搜索,课内交流的方法,课堂的练习记忆法,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法。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教学中,“地球与地球仪”这节知识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笔者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同等层次的班级进行本节知识的教学,A班利用传统的板书板画开展教学,B班利用有文字、图片的PPT开展教学,C班利用Google Earth开展教学。尽管学时相同,但各班的掌握情况明显不同:A班明显听课更加集中,但是理解效果不好,许多学生对知识产生疑惑感;B班学生表现一般,此手段在课堂上用得比较多,在学生看来没有新鲜感;C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掌握情况较好,掌握得更加牢固。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生地理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堂课中使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使不同特征的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该节课的知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给出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我选择,这样能够获得整体性的提高。

4.师生的默契感与课堂的可控性。合格的一堂课,考验的是教师各个方面的能力,各种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一个默契的师生关系以及一个可控的课堂,因此,任何教师都必须锻炼师生间建立默契性的能力,比如,一个寂静的课堂怎样激起学生配合教学的热情。同样也要锻炼驾驭课堂的能力,嘈杂、活跃过度的课堂往往被列为失败的案例,因此,需要拿出一个与知识点有关的问题或者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后进生和调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如没很好地控制课堂的秩序,再好的教学策略也难于实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个例单独辅导与谈话。讲课吸引力不够以及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有限等,往往是地理课堂嘈杂、学生走神等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对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更新,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家清.新课程高中地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06,(8).

第2篇

关键词:导语;地理教学;设计;效果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导语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堂课教学的开始,是教学的第一步,是关系全局的一步。

导语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教无定法。”因此导语在地理教学中的设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这几年的地理教学,以及听取其他教师的优秀课,我将地理课堂导语的形式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温故导入

这是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复习导入新知识。在教授八年级地理上册《湖泊与河流》这一节中“长江的开发”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对上一部分“黄河”进行复习,从而导入新课。提问学生以下问题:(1)黄河发源于哪里?源头叫什么?最终注入什么海?(2)黄河主要流经哪些主要的地形区?(3)黄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能源?可以用来干什么?然后在对长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和上堂课的黄河进行对比,比较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以及它们带来的水能资源。这样进行对比学习、记忆,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本堂课基本的知识点。

二、设计疑问导入

此导入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本堂课的内容设计一个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努力从本堂课的学习中找到答案。如,在教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这一节中“东西干湿差异”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情境问题:小明是家住北京的一名公司职员。8月份,北京连降大雨,公司派他去吐鲁番出差,妈妈叫他带上雨具,防止到那边下雨;9月份,北京秋高气爽,公司又派他去广州出差,这时候爸爸也叫他带上雨具,防止到那边下雨。请问同学们,是妈妈的做法对呢?还是爸爸的做法对?通过这样一个小的情境问题就可以立刻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都已经讨论开了,这个时候教师来一句:那我们就从本节课中找寻答案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本堂课中认真听讲,从而找寻答案。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以吐鲁番、广州这两个城市为例来介绍东西干湿的差异。最后再提问学生,是妈妈的做法对还是爸爸的做法对?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答案了。

三、情境渲染导入

地理是一门科学,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幻灯片、图片、视频等方式做导语,给学生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形象直观,更能达到渲染气氛、活跃情绪的效果,可以立刻提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时,先放映一段地球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小视频,能够一下把学生带到浩瀚的宇宙中,让刚接触地理的七年级学生提起学习地理、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急不可待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

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

学生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时间的地理课程的学习,已经学会了怎样读图析图、总结归纳知识点,进而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地理课程的项目。对于我国首都北京,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因此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没有压力,满怀期待。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中的文字说明不是很多,却配有较多的地图和图片,另外需要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活动题设计的也不少。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和相关图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真正让学生“手动起来、脑学起来、思维活起来”。

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2、理解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知道北京的城市职能;4、激发热爱祖国北京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悠久历史和城市职能

难点:对北京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以备课上展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问学生歌曲的名字?学生回答:《北京欢迎你》

教师:没错,是《北京欢迎你》。可以说自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北京正在吸引世界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这座文明古都又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简单说说你心目中的北京是什么样的?

讲授新课:学生述说对北京的印象

教师:大家眼中的北京美丽而又生动,同学们对北京的了解也涉及了很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是从悠久历史的角度来说的。但我们学习一个地区,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同时,北京作为我国首都,还有它特殊的城市职能。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三个方面,走近北京,对我们的首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展示学案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说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主要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本和学案,哪位同学来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一方面它是多朝古都,金、元、明、清先后在这里建都;一方面它的名胜古迹众多,其中长城、明清故宫、天坛、颐和园、周口店猿人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注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名胜古迹图片并让学生对其中某一两处景点作简单介绍。

教师:大家对北京的名胜了解得真不少!其实除了这些古迹名胜,北京的旧城布局也能体现出它悠久的历史。(多媒体出示北京旧城图)结合学案内容和北京旧城图片,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北京旧城城市布局的特点?

学生:到讲台结合图片作介绍(城内建筑排列呈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整体上呈凸字轴线型的城市格局)

教师:一回生二回熟!哪位同学愿意再来说说?(又一名同学台上展示)就刚才两位同学的表现,谁来点评一下?可以从语言、表情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评价。

学生:点评(一至两名同学)

教师:大家的点评很中肯。希望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能有更多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你的风采!

刚才我们知道了北京旧城布局的特点,而我们此时看到的北京旧城,也是经过了几番朝代变更的(多媒体出示北京古代城区变迁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并思考图中的两个问题,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意见。

注释:问题1: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2: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学生:思考并与同桌间交流后回答问题(向东、北扩展;与水源越来越近)

教师:北京城城址的变迁是朝代变更的结果。几百年的沧桑岁月积淀了北京城厚重的历史文明,也给北京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人来北京故宫参观,给故宫的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结合学案和课本24页活动2题,小组讨论怎样缓解故宫的压力。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并发表见解

教师:了解了北京的古城文明,我想问大家,为什么北京会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学生齐答多朝古都)为什么都选择北京作都城呢(学生齐答地理位置优越)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分析北京所处的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师:多媒体出示有关地理位置的图片及文字

学生:边读图边分析填写学案后台上展示。

注释: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1、纬度位置: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2海陆位置: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3战略位置: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西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教师:通过对北京悠久历史、地理位置和城市职能三方面的学习,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何呢?我们做几道练习题来检测(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学生:回答练习题

教师: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不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北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谁来谈谈你的收获和感想?

学生:积极发言、畅谈收获

教师总结:大家的发言很精彩!怀抱着对北京的浓浓情感,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够有机会去北京走一走、看一看,真实地去感受我们宝贵而又可爱的首都,伟大而又骄人的祖国!它正敞开双臂迎接世界的检阅,展现迷人的风采!愿我们同祖国北京一起,加油努力、共创未来!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虽然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是地理知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实用性很强。特别在人类日益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地理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能更好地保护好环境。为了使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笔者在此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与优化。

一、提出问题促“互动合作”教学

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总能发现一种现象:初中地理是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可是为什么学生在听课时,兴趣激发不出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在章节教学任务结束后,也没有进行一两次课堂合作互动。所以,笔者认为,应该要以问题来促“互动合作”教学,迫使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进行互动合作。例如在讲授“气候”的知识点时,我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提出下列问题:喜马拉雅山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是什么原因导致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由以前的8848.43米降为8844.43米呢?同时要求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此问题的提出在学生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结合地壳运动和气候的知识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互动合作”的教学现象出现了,学生在讨论中团结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寻找正确的答案,凝聚了大家的智慧。经过讨论后,大家认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什么会下降,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①测量的技术有限,所以出现了误差;②地壳运动导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下降;③全球气候变暖,珠穆朗玛峰顶端的冰雪融化,致使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降低。所以说通过提问能够让学生以讨论交流的方法相互学习、交换看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开展活动促“互动合作”教学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学生在活动中能与课本知识“近距离”地接触,能去亲身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授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形面貌、水土流失严重等知识点。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要求这四组的学生熟悉教材上的内容,然后每组把这一章节的内容通过戏剧或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由学生扮演戏剧中的角色。这样贴近生活的表演,为学生创造了一定的生活教育情境,有效地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身体、心灵的解放和自我发展,有效地展开了学生的互动学习策略。

三、结合生活促“互动合作”教学

地理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从我们的生活中发掘出和地理知识相关的现象,使它们“进入课堂”,引导学生“互动合作”,以助于地理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二节《气候》,在讲解这一节内容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南安市的气候特点,特别是结合南安市2014年上半年的天气状况,然后再思考:我国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这个特点在我们南安市的气候上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当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学生能很快地回忆起南安市2014年上半年的天气――3、4月份细雨绵绵,多日不见阳光。然后再给他复习原有的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学生就能理解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发生明显变化的风。所以说,地理教师只要能结合当地人们的生活现状,善于发掘出生活现象与地理知识的相关点,引导学生以互动合作的形式去思考这些现象,分析探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必能使学生感悟地理知识,学习地理。

四、建立“互动合作”教学总体构架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取向,它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化,增强其“授权感”,它应该以活动为中介,统整诸种教学因素,构成一个立体交互的网络。如: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小组的组成部分,其活动必须受小组成员检查、评估和认可,成员之间必须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小组成员按照学习程度进行搭配,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合作中求互动,在互动中达到互补。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肯定别人,热情帮助别人,在向别人学习同时也教会别人,在教别人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85-01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突破学习时空的限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也要能够较好地运用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服务。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学生会觉得文章枯燥难懂,尽管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还是不得要领,而如果借助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示,则会令课堂教学生动起来。例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现洞庭湖宏伟壮观的图片,接着播放范仲淹的故事,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课题,深入分析文章,弄懂文言文的词汇含义。这样做比单纯的说教导入收效显著。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情境

运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示课文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理解课文。例如对于缺乏生活经历的学生来说,要他们很快体会到抗日先驱们的爱国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呢?在教授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与有关的视频,学生凝视着那一幅幅惨痛的画面,无不为死去的同胞而落泪,无不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残忍而愤怒,并积极投入课堂讨论,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教学话剧单元时,由于学生对于话剧了解较少,学习课文有些吃力,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雷雨》这出话剧,让学生对话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了两场话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话剧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欣赏能力

古代诗词是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有着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宋词欣赏结合起来,播放有画面的配乐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情韵。例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上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范读,掌握朗读技巧,然后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动画,把学生带入古诗的意境,让学生感知意境,理解诗句内涵。

四、运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录像资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例如在教学“人间大爱”这一主题作文时,教师可以播放汶川地震时救援的场面视频;教学写景作文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名的景点画面。这样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产生写作兴趣。

另外,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利用投影设备,搜集、展示一些名人佳作或者从学生的作品中找一些典型的文章,让学生鉴赏并评改作文。比如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下册有一个单元要求学生写一首小诗,学生对诗歌了解不多,笔者除了向他们介绍诗歌的特点与写法外,在课下查找了冰心、席慕蓉等作家的一些诗作,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欣赏,学生反复诵读欣赏,对诗歌有了体验,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仿写、修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弥补视野局限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多样的,但对于视野并不宽广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教材中的有些知识点,光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而运用多媒体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授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三峡》一课时,笔者做了调查,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到过类似的景点,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三峡大坝景观的魅力,笔者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三峡的三大景点,让他们“游”了一次三峡,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

第6篇

一、跨界融合――学科渗透

“互联网+”时代提到以互联网为中心,融合多个行业,将其进行深度融合,实际上是巧借各自之力,发挥各自所长,对于教学来讲,这一特征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合理采用多学科渗透的教学方式。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元《建筑艺术》中的阅读文本为例,其中介绍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山陵、凡尔赛宫、黄鹤楼、古罗马斗技场等,从内容上来看实际涉及地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其他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应当合理地穿插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假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对于建筑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联系,就能够理解“建筑物是时展的缩影与产物”这一说法,那么学生在阅读时也能够从感性阅读上升到理性阅读去分析文本。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多学科渗透不是简单地在教学中融入几个学科的知识,而是要借鉴互“联网+”时代中强调的跨界协同融合,以此达到1+12的学习效果。

二、资源配置――信息流通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得益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利用与挖掘者,这是信息获取便利性与多样性的一种时代福利,表现在教学上就是学生可以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与快捷,这也让整个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为例,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借助互联网资源去搜寻进而扩展文本的范围,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我搜寻以丰富文本的内容。这个过程打破了国际与地区的限制,打破了资源呈现载体的限制,沙漠之谜得以更多元的方式被学生所认知。

三、创新驱动――思维发散

创新,是催生“互联网+”时代诞生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互联网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我们常常提到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自我革命,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求变心理,对学科教学来讲,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的发散性。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威尼斯商人(节选)》为例,这一阅读文本描写的是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如果是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必定是按照阅读文本的内容来指导学生于矛盾冲突中去分析人物性格。在“互联网+”下,教师应当从创新驱动的角度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比如,可以尝试着在遵循原戏剧灵魂宗旨的前提下去改写剧本,比如,改写人物的对白,改写场景的内容,还可以“节外生枝”地在原文的基础上去设计出更多的内容等等。这些教材之外的内容,假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适度的发散延伸的话,那么学生的学科知识面不仅更加宽广,而且在发散思考的过程中也让思维得到了更好的锻炼,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四、协同关系――互助共进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都使得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处于掌控者与发言者的角色。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为例,这个单元内的课文阅读文本都是带有着人生哲理性,意味深长的色彩。而这种人生体验又因为每一名学生不同的家庭情况、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爱好趋向等会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文本时,可以多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以平等的关系与教师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在这过程中,并不是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师生协同来参透、领悟阅读文本所传递的人生体验,这种平等对话的协同关系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彼此进步的一种促进力量。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育;地理教材;多媒体;特殊作用

一、关于初中地理教材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中地理教材都是自主选择,版本多样,学科要求不一致,知识逻辑结构与学龄不符,如粤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只安排了七年级和八年级,九年级就没有教材。七年级学习世界地理,空间与时间概念强,前五章全是地球与宇宙空间,学生难以理解,对于刚进校门的初一学生无疑是一种打击。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学生学得很有味,积极性也高,这样的安排颠倒了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地方编写的教材不利于跨区域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开展学科教研及教师个体成长。

二、关于新形势下的地理教育

1.新形势是相对过去而言的

过去我们的地理教育是教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听进了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教师在黑板上讲“北京区位是北纬40度,东经117度”,它是个什么概念,学生不知道,如果把学生带出教室,在地上画一个经纬网,告诉比例尺度,效果肯定更好。北京在地球上的区位,在他们的脑海里应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新型的地理教育就是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感受大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把地理与其他学科结合,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自己动手,深入生活当中,这样就容易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

在这里我可以列举两个小例子来说明这样的教育方式。

例1:在讲中国地理西北地区时,我们可不讲西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是先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问父母,我们生活中用的煤气、油等这些能源是从哪里来的,或者直接让学生去向小区管理员、物业公司查询,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又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例2:在讲到中国的河流、湖泊时,我们可以从厨房的自来水、森林对水源的影响开始,同时,建立地理兴趣小组、创立生物园,让学生观察植物在生长中与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参与植物生长中的活动。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

以上例子只是说明课堂的一些方面,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课堂放开来,不要只为地理课,教学任务而努力,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要让学生向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大胆设想,牵引各科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教师的作用主要在引导,如在讲到洞庭湖时,除了讲基本的地理知识外,我们还可以讲洞庭湖边上的岳阳楼,教师可背《岳阳楼记》中的一段,稍带一下其中的历史、范仲淹个人的一些事迹,给学生一种印象即可。这些不属于教学任务或要求,但是很重要。教育有时候不能只是按要求来办事的,我们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育如果都只按要求和目标来实施的话,那么教育不再是教育了,教育本身是很灵活的,陶行知老前辈说得好,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2.地理教师与学生必须和谐相处,教师本身具有多重身份

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教师应具有不同的身份。有时教师需对学生有如父母般的爱,有时有如兄长一般的关怀,有时需如朋友一般的帮助,有时需如同学一般的交往。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是这样,尤其是现代的学生,自我独立意识特别强,考虑社会问题又往往很偏激,容易走极端,更因如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打击,而教师作为“过来人”,要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人、发现他人,让他们发展自己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缺点,同时对教师也是一个成长的进程,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引渡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现代的学生参与社会活动面很广,他们知道的东西有的教师也不一定知道,且,一个班级人多“势”众,你一个教师怎敢说“众人行,焉无我师”呢。

三、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尤其地理教育,多媒体的应用解决了地理课黑板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环境中动植物的分布,宇宙天体运动等多媒体课堂上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让地理课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大饱“眼福”,同时可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在网上与教育专家对话,学习、探讨地理教学课件的制作。

新形势下现阶段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初中地理教育是地理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态度,各门学科要均衡发展,杜绝偏科现象,教育管理者要具备精湛的教育素质,从而给教育实践者创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只有教育管理者、教育实践者、受教育者三者合理配合,我们的教育才能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6.

第8篇

关键词 外语磨蚀 多语民族地区 中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54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kinds of mode Seda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 eight English term papers, o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obser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curriculum, multilingual ethnic areas the main causes of English learning of language attri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Keywords foreign language attrition; Multi-language ethnic areas;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0 引言

语言磨蚀是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意为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的现象,通常分为母语磨蚀和外语磨蚀两个类别。对于外语教学研究来说,外语学习与磨蚀互为逆过程,其关系密不可分。在目前外语磨蚀的研究中,有些影响因素已被探明,如:磨g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方式,年龄,外语学习方式,社会情感因素,读写能力,目的语语种等。这些因素不仅类别多样,彼此还存在交互作用。此外,研究表明外语语言体系中的受蚀对象是由规则控制的,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语言体系中不同对象对外语磨蚀的敏感性不同,其磨蚀的速度和程度也不同。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对民族地区三语教育模式下学习者外语学习时间长度,学习模式,学习动机等与外语磨蚀的相关性进行探索。

1 色达地区外语磨蚀的实证研究

色达中学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唯一一所综合性初中,教学模式分为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一类模式指除汉语文课和英语课外,其他课程均用藏语教学;二类模式则是除藏语文课和英语课外,其余课程均以汉语教学,在二类模式中还包含2011年起开设的网络班,除自设藏文课外,所有课程的教材教辅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同步,课堂教学由七中育才学校录播制成,远程传送到色达中学网络班。负责网络班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课前分析视频,再将视频在课内播放讲解。该中学面向全县各区招生,也有少量生源来自甘孜州的炉霍县,甘孜县。全校学生目前共计九百余名,汉族学生共四名,其他为藏族。专职教师八十三名,汉族三十一名。其中,八年级一类模式四个班,二类模式两个班,包含一个网络班。一类模式下,每周藏语文课六节,汉语文课七节,英语课三节;二类模式中每周藏语文课三节,汉语文课七节,英语课七节。除网络班外,英语课程的教材均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该年级英语教师共两名,一位负责二类模式,包括网络班教学,一位负责一类模式教学。

首先,笔者在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周和最后一周对八年级年级两类模式下两位英语教师的课堂上连续旁听,了解他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一类模式的英语教师更加注重具体语言点的讲解,在课堂上将新单词,课文中的语法现象一一拆解详细讲述;二类模式的英语教师课堂中更注重语言交际,让学生模仿教材中的句型,结合生活实际,编出新对话不断练习,随后再将对话中的语法现象分析讲解。随后,根据学生在两类模式中所占比例,在对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英语期末考试试卷的分析时,笔者随机抽取两个一类模式班和一个二类模式班的试卷进行对比,试图找出学习时间的长短与外语磨蚀的相关性。

在此次八年级期末考试中,除网络班以外,一类和二类模式客观题内容相同,二类模式的试卷另有主观题,即填空题。笔者将试卷中客观题各小题考查的知识点一一罗列,计算不同模式下的班级正答率,并归纳各个知识点的错误类型和比率。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学习时间长度与外语语言体系中不同对象的相关性,以及磨蚀程度的相关性。选择八年级试卷进行分析,是因为七年级刚开始学习英语,接触外语时间过短,此时谈磨蚀为时过早;而九年级的两类模式采用了不同的试卷进行考查,考点和形式的不同会影响分析结果。八年级的客观题分为单项选择,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三部分,共55小题。通过累计和求平均计算公式,其中X3,X4,X5分别代表一类模式的3,4班和二类模式的5班。55是试卷中55题的正答率数据,从时间上来说,平均多上一节课正答率提高9.55%(总课时为七节课以内,包含七节课)。从单项选择,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三个大类来看,每多上一节课正答率提高数值分别为0.11,0.66,1.14。在单项选择的三十道题中,只有动词短语介词搭配、动词短语搭配及动词过去式(take,make)、.一般将来时时态,介词与名词的搭配(in, on)这几项呈现反常分布,即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反而越差。究其原因:一是数据总量小的限制会导致计算错误,二是教师授课的差别性,可能五班的学生在学习这几个知识点时就已经发生错误,或是教师对这几个知识点没有重视。在单项中,以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0.23,0.81)、主谓一致(0.99)、频率疑问词(1.06)的正确率与上课课时数的相关性最为明显,究其原因,这三类语法现象与藏文和汉文语法规则均有较大差异,故在时间过短的情况下,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

2 色达中学学生英语语言磨蚀的成因

通过对学习者八年级上期的英语期末试卷进行分析,笔者发现:第一,外语磨蚀与接触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二,语言系统中对象不同,与接触时间的相关性也不同。三,相比单独的语言点考查,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接触时间的相关性更为明显。四,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外语磨蚀也有一定的关联。

另外,在此次调查研究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在教学过程中造成英语语言磨蚀的因素。

2.1 学习动机的影响

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有学者提出了“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概念。前者指学习者主动与目的语群体接触,交流和融入目的语群体的愿望和兴趣。后者指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实际使用价值和优势的追求。色达地区位于川西高原,常年交通极为不便,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虽然离县城十余公里外的五明佛学院为亚洲最大佛学院,享誉海内外,也有部分英语为母语使用者在此修行学习,但他们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相隔甚远。色达中学的学生主要来自色达及周边藏族自治地区的农区和牧区,几乎没有去过色达以外的地区,根据笔者对在校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缺乏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没有机会与英语使用者接触和交流。此外,色达中学选择一类模式学习的学生多数选择甘孜藏区的“9+3”教育模式,即 “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指政府有计划地组织藏区已经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到免费接受三年中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方式。该模式看重的是藏语文成绩,对英语成绩没有要求,因此该地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工具型动机也并不强烈。问卷调查中,81%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重要”,但95%的学生在问及学习英语为什么重要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由此可见,由于缺乏融合型和工具型动机,学习者英语学习的效果不佳。

2.2 教材内容编排的影响

色达中学两类模式下使用的英语教材《义务教科书英语》是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而成,编写者提到修订的七个主要目标之一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教材编写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关注不同学生的生活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八年级上册共十个单元,主题涉及度假、健身、电影休闲、观看体育赛事、电脑学习、饮食、聚会等。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编写更贴近城市生活,更符合城市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较偏远的民族地区学生来说,度假、看电影、计算机科学这类话题在他们的生活中并不常见,相应的词汇和语句表达的内涵意义不符合学生的文化背景,超越了学生对其日常生活的认知。如此一来,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困难,还有对陌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知困难。

2.3 教学模式的影响

色达中学两类模式中的英语课堂教学基本都是由教师使用汉语和英语来共同完成。中学里仅有一位色达本地的藏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交替使用本地的藏语和英语进行教学,该教师所学专业并非英语教育,而是“9+3”教育模式下的藏英班。其他教师所学专业为英语(师范方向),来自色达以外的其他地区,无法使用藏语和学生交流。由此,该校大部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过程是英―汉―藏三语的语言联系模式。教师用汉语来解释说明英语的用法和释义,学生需要将接收的汉语信息再转化为熟悉的母语藏语来消化理解;而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时,也同样需要将脑中的藏语信息先转化为汉语,再将汉语编码转为英语。汉语和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这三种语言无论是在拼写拼读的规则方面,还是在语法方面都有很多差异。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需要经历两次的编码转换,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汉语能力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对于初学者,在其还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藏汉英三种语言的差别时,无论是理解英语词汇意义和语法用法,还是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都会遭遇汉语能力不足带来的障碍。一类模式下,许多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已经困难重重,如今又需要借助汉语为主要工具学习作为第三语言的英语,无疑是雪上加霜。

2.4 民族传统的影响

自公元766年桑耶寺建成标志着藏传佛教立足吐蕃以来,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藏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佛教的深远影响,寺院教育成为了藏区教育的主流。孩子年幼时就被送往附近的寺院学习,由僧人教授藏文和佛学知识。寺院里的僧人不仅扮演着世俗意义的教师一角,更是学习者的引领者,因此学习者对他们十分敬重,绝无质疑。如今,藏区尊师这一传统延续到了现代教育中,学习者对学校教师亦是充满谦卑,不愿意向教师吐露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诸种困难,不愿意主动与教师就不明之处进行讨论。如此一来,教师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模式。此外,传统的寺院教育以背诵为主要的学习模式,强调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笔者在调研时观察到学校里的大部分学习者仍然对这种学习模式青睐有加,每每在晨读或是课堂内朗诵课文时全情投入,而在分析理解方面则有所懈怠。因此,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语法规则的理解、对于语句的实际应用难以掌握。

2.5 环境影响

上文已经提及色达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甚少。县城里除了几家售卖佛学典籍和经书的佛教用品店,再无一家书店。学校内可供学生借阅的英语书籍或音像材料也寥寥无几。在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所调研学生的父母九成以上只接受过小学教育及以下,学习者的家庭除了能送孩子来学校读书,在进行学业辅导或是提供课外资料等方面均无能为力。在学校学习三年英语,教科书和教学辅导练习册就是学习者唯一能够接触到的英语材料。而身处城市的学习者则有丰富的英语试听阅读材料可以选择,比如去书店购买或在图书馆借阅英语原版书籍,在互联网上收听英语电台节目,收看数量庞大的英语电影电视剧或演讲脱口秀。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是一个需要大量接触目的语材料的过程,如若不能保证一定量的目的语阅读和视听,学习者很难理解和掌握目的语的准确使用方法,也无法将由另一种语言所学的目的语语法规则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

3 多语民族地区中学生降低外语磨蚀的教学对策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一,八年级目前所学的英语语法现象中,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主谓一致和频率疑问词这三类语法现象的掌握与英语接触时间有着紧密的正相关性。因此,在目前英语课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教师需在课堂上就该类语法点进行多次详细的讲解,并在课后配以相关练习,使学生加长与其接触的时间,从而更好地掌握该类语法现象。二,对一类模式的英语教师来说,课堂时间尤为宝贵,因而一定要督促学生在课前对教材充分预习,把跟读单词和课文的任务尽量放在课下完成;找出学生常见错误与藏文或中文之间的关联,在课堂内通过英汉/英藏对比,加深学生对英语语法现象的理解。三,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考查学生的英文综合应用能力,这两部分不仅强烈体现出与英语接触时间的正相关性,并且绝不能仅靠加大练习题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现象综合应用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时间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教师在课后首先应加大学生每日的英文阅读量,要注意补充的阅读材料与教材进度紧密相关,如词汇量相当、语言现象类似、话题类似等,让学生即使没上英语课,也能在阅读中不断复习和内化课堂中所学的词汇短语和各类语法现象,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对比藏汉英三种语言的异同,让学生从熟悉的语言入手去逐渐了解和接触陌生的英语,特别是针对一类模式的学习者,强调藏英之间的区别,以及适当地用藏语来讲解英语,消除学习者因汉语能力不足造成的英语学习障碍。五, 除加大课后练习的题量外,学校也可从管理层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将个人生活、民族文化习俗和英语表达联系起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比如,每周利用一个晚自习组织英语角,让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的学生共同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英语对话讨论。学生既可在讨论中综合应用课内所学的词汇表达和语言现象,又可体验英语的实际交际功能,将自身生活经验和英语表达相结合,提升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

4 结语

在多语民族地区,学习时间、动机、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影响加大了学生英语语言磨蚀的速度和程度。我们需要对造成磨蚀的主要成因进行深入探究,找到能减轻减缓外语磨蚀的教学对策,提升该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让他们能够均衡发展,在未来的升学或就业中更具竞争力。

项目基金:本文是四川省社科联外语类项目“应对多语民族地区学生语言磨蚀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SC15WY0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韩大伟,宋葳.《语言磨蚀理论研究》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