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3 19:08: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会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会计的工作与资金紧密相关,企业的资金正常运转与否是一个企业能否存活的重要依据。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给企业资金管理上带来一定的压力。为缓解资金管理上的压力,企业对自身在会计管理工作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近年来,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重视到问题的存在,开始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上的规范,但在这方面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果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不加以重视,最终可能会因蝴蝶效应影响到全局,拖垮企业的经济运营,最终企业会面临着倒闭的危险。首先,对于企业会计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虽然近些年来许许多多的企业加强了的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但是对于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认识上还不到位,许多会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欠缺。并且不少企业对于会计工作的管理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加以贯彻并落实到位。有些企业虽制定了相关的会计工作管理规章,但是只是流于形式,做一些表面文章,并没有将制定的规章制度加以实施,真正发挥出其作用。其次,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信息失真。很多企业管理者从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将会计管理工作进行干预。许多的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工程中造假账,,有的甚至超越法律的界限,进行非法集资投资活动,为了偷税的目的对公司的账目进行擅自的乱改等,都会使得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信息的失真。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的企业内部出现了这种状况,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势头,严重影响了企业本身正常的资金流转,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很大干扰,并且由于会计工作过程中的这一类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再者,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要使得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能顺利的开展,必须要有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当前这一阶段,许多企业都在不断的扩大自身的规模,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会增加会计人员的数量,但是会计工作人员单纯数量上的增加会使会计管理工作无法做到完全细化到个人。并且,在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没有道德素质的相关要求,因此许多缺乏良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相关从业人员被招入企业。有的企业单纯的记账和报账工作还会招聘一些兼职人员,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这都使得会计工作的管理质量大打折扣。最后,企业对于会计管理工作缺少监督。资金的运转状况的良好与否是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根本,而会计的工作便是参与企业的资金管理,使得资金运转稳定,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营。现阶段,虽然很多公司对于会计工作做了很多相关的章程规规定,但是,却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使得监管的条文只是一纸空文。也正是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不能真正反映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也没有将企业实际的运营状况反映出来,并最终对企业造成了一种误导,不利于公司作出周密的未来发展规划,从而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另外,企业的财政部门也经常出现一些腐败现象,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迹象。这些都是对于会计工作的管理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导致的。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的会计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限制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并最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二、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措施
第一,企业自身不断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符合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原则的财务机制。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取得成效,必须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首先,应建立科学的组织机制。按照市场的运行规则,企业自身单独设立一个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对于本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组织、协调、规划和落实;同时,建立财务总监制度。在大中型企业,尤其是集团、股份公司等,设立专职财务总监,主管企业的所有财务工作,并努力培养一批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做好财务工作,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服务。其次,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对于企业配置和筹集的资金,企业的发展与平衡,资金风险上的防患与处理,生产商的约束和业务上的开拓等重大的财务活动,应及时建立一套预测、分析、研究比较、决策等的工作机制,并广泛的应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的管理和信息的核定,按照比价科学、便利、及时的原则,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技术上的支持。同时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来确保企业正常的市场运营方向。第二,加强对于资金的管理,确保利益的实现。资金管理的核心是集中管理,并用活用好运转资金。财务部门应当将企业下属有关的基层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全部纳入企业本身的资金账户之中,通过企业自身的调度来使用,以保证满足企业的生产、建设和投资的需要。将全部资金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形成比较稳定的资金供给。同时,对于会计实行包干责任制,有效的对于旧账坏账进行定期处理,以避免因坏账旧账过多而带来的账目混乱的状况。第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要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以及自身工作的实际需求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首先,会计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企业应当要定期进行会计专业素养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让他们熟悉会计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职业道德,以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乱改公司账目、违法乱纪的现象。其次,要加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而专业素养。要定期进行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评定,并且根据评定的结果对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和惩罚,设立会计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奖惩机制。与此同时,要建立严格的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从源头来提高企业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防止不合格人员混进公司,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第四,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企业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监管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或书面上。企业因为没有将监督规章彻底的施行,所以对于会计管理工作的进程迟迟停滞不前,从而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开展。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不到位,使得许多企业连年遭受着经济效益上的损失。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并且核心在于监管企业工作核算中的会计核算,来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再者,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冗杂的组织体系也给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很多会计从业人员对于分配的工作相互推诿,推卸责任,使得会计工作进展缓慢。因此,要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将工作细化到个人,使得每个工作都有人做,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五,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会计工作的网上办公成为可能。会计网上办公,使得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又使得会计工作的透明度得以提高。为适应会计网络办公的需要,企业也应顺应时代带发展及时发现网络办公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关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结束语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只有充分利用成本核算和监控机制,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工业市场中保持竞争活力。
二、工业企业在成本核算和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控的垄断性。目前,在我国很多的工业企业中成本管控机制不够完善,成本监控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企业原材料采购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集中管理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下,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就会忽略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成本,从而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不仅影响了企业整体运行,而且使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2.工业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的自利性。在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采购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原材料采购市场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方面会有很大的自由,采购商能够比较多家供应商的原材料并从中选取质高价廉的原材料进行采购。同时,原材料采购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大幅度的压价。这样的话,会使供应商的利润降低,而在原材料供应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供应商会在较低的价格下接受采购企业的价格。但是,原材料的供应商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会不断寻求其他的原材料采购商,一旦新的原材料采购商所给出的价格高于原来的采购商的价格,供应商就会停止与原来采购商的合作关系,转而与其他采购商合作。而原材料采购商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新的原材料供应商,工业企业在缺少供应商的情况下会形成原材料供应压力,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不良的影响。
3.生产过程中过分追求节约材料成本,过分调低库存量。材料成本占据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大部分比例,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材料进行适当的节约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但是,近些年,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质量较差,价格低廉的原材料进行生产,使产品的质量降低,从而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工业企业在生产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库存量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使企业能够顺利生产。企业中会存在一定的产品库存。用于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也很多,而这些库存会占用企业一定的资金,如果原材料不能尽快生产为产成品,或者生产完的产品不能够及时销售就会造成产品积压,不能使企业资金流动。所以,一些企业为了减少在库存中所积压的资金,而过分调低库存,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原材料供应不及时而耽误生产,或者出现产品不能够及时供应导致信誉降低等情况。
4.企业会计成本和监控不够严格,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的各项费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和审核的过程。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大部分问题是发生在费用发生的过程中,由于企业花费的各项费用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使企业的监管和审核机制流于形式,导致费用超出计划范围。此外,企业中还存在大量的不合理费用支出和超额支出甚至是浪费的现象。企业的成本审核应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不能企业自己私自制定。但是在企业的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认识到企业进行成本审核时应执行的具体依据,导致企业对成本核算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企业的具体开支不够透明,使企业的成本开支过大,直接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然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效益上,而忽视了企业管理的成本核算过程。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在成本核算中方法落后、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的正确性还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三、改善成本核算和监控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的成本监控体系。工业企业进行管理时,企业成本管理应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各部门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并做好成本监管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是,这样会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忽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整个企业管理出现间隙,容易使企业的整个成本管理体系受到影响。因此,企业管理时必须对各个部门出现的间隙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各个环节进行处理,从而保证企业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有效地连接。
2.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企业的供应链条是指企业通过不断协调和管理自身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从而优化和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和物流信息。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正确地掌握所需商品的数量和质量,将企业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进行销售,从而使利润达到最大化。企业的成本监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所以,企业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应与相关的供应商进行及时的协调和沟通,从而不断优化企业主导的供应链条。
3.引进物流金融,降低库存成本,构建企业文化。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的运营中,通过对金融产品的有效运用,从而使包括存款、贷款、信托、抵押和贴现在内的一系列货币资金得到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企业在金融活动中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增强下游企业资金实力,并通过物流服务对下游企业进行融资,从而扩大自身的销售量。此外,企业在对库存进行管理时,可以实行以销定产的管理方式。库存的数量和品种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确定。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客户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这样的话企业的库存减少,库存所占用的空间和企业用于库存管理的制度和管理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从而能够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意识和素质的整体体现,同时也是企业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的体现。制定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为企业的生产注入道德血液,为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提供保证,同时也为企业正确成本核算的实现提供保障。
4.选择合适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加强费用核算的监管机制。企业成本核算中包括品种法、分批发、定额法和分步法等多种核算方法。这些方法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其具备的优缺点也不同。所以在进行企业核算时,应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选出适合企业生产的成本核算方法。此外,应加强对费用发生过程中的审核机制,减少或避免超支和不必要的浪费。
四、结语
1、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组织岗位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不断改革的情况下,教材的建设也要同步,适用于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特色教材应该是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的。编写的特色教以任务驱动为写作思路,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选择的教材内容,也应当尽可能满足岗位需求和能力的形成。按活动项目进行教材的编排,每个活动项目对应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新的教材应该表现出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教、学、做”巧妙融合的特点。让学生在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下产生求知欲,提高职业技能。
2、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一方面要考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实训机会。首先,院校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在校内建立仿真实训基地,并根据会计专业分别设置会计主管、会计、出纳等岗位,创造高度逼真的职业环境。学生在此情境下,轮流担任不同角色,教学过程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思想。学生在角色替换扮演中,既明白了岗位所需要的具体技能,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实训经验,独立工作能力大大提升。第二,开展校企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校内的实训虽然也有一定作用,但毕竟是一种模仿,与真实的就业环境还有一定差别。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将学生的实习基地逐步拓宽倒金融、服务、工业等各个领域。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了正确的工作过程,为今后从业做好充足准备。由此可见,建立实训基地能帮助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落实。
3、创新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法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也是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举措。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改变过去讲授法为主的教学传统,工学结合模式倡导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问题引导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考核方面,传统教学以笔试方式进行总结性评价,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核的内容应该关注技能的掌握,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考核的方式也应该更加多元化,引导学生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4、加强教师在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学院要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完善的单位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多种技能培训和实践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开展与外校的合作,借鉴外校名师、专家的教学经验,优化教学团队。加强政、校、企三方合作,深化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学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合作、学校的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更离不开三方的合作。政府要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拓宽合作领域;企业也要从社会发展角度认识校企合作的意义,担负起自身在人才培养中所应担负的责任。校企合作中,学校应当把以企业为中心是作为准则,寻找互利互惠点,实现校企紧密合作。学校可设立合作资金,支持合作开展。学校还要主动指出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如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企业知名度的提高,吸引企业主动参与到合作中来。在课程教学和课程评价中,还可以邀请企业的参与,给予企业人才培训和选拔的机会,企业通过对学生实训课程表现的观察和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从中为企业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这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实施离不开政府、企业的支持,应加强三方合作。
二、结论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大多数供水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亏损现象,由于供水企业水价形成机制缺乏完善,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干涉,城市管网的改造等因素,直接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供水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存在一些不足,成本核算的基础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合理,供水企业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由于其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和费用范围规定的不够明确,给工作人员带来困惑,致使成本核算不确切,因此,要研究供水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方法要和国家会计制度统一,便于实际操作。
二、对供水企业带来的重要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进行了系统规定,重点强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这也是会计改革的一大内容,公允价值的应用和计量是准则修改的一大环节,公允价值模式顺应发展的趋势,对反映供水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会计准则采用后进先出法及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规定,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法,更好的反映企业长期经营的状况;新债务重组,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并将债务重组收益纳入营业外收入,对于用实物抵债的状况,可以将公允价值引进,作为计量的属性;新会计准则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修改,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可以有效反映出其对未来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准则改革的内容: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其合并理论发生了变化,从母公司理论转向实体理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化,中国的供水企业都是统一控制的合并企业,不代表公允价值,新准则的出台,对供水企业合并报表利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阻止个别供水企业利用若干分离子公司,将持股比例缩小,将经营不好的业务从合并中去除,进而粉饰企业集团的业绩的行为,阻断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伎俩。
三、供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1.分类核算成本费用项目。
现阶段的相关制度规定了供水单位的成本核算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经营,另一类是公益服务,供水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不能包括供水单位发生的所有成本,即不能将和供水经营不相关的费用纳入供水成本中,进行企业经营成本核算,要将成本项目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将真实且完整的原始成本资料作为依据,将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应该计入的成本不能遗漏,不该计入的成本一定不允许计入,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应该计入,而供水企业超编人员的费用则不应计入;会计核算人员要结合各种成本核算原则,进行严格成本核算,将供水企业生产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划分为制水成本、税金及期间费用三大项目,制水成本是合理的支出,一般分为直接工资、福利费、材料、修理费等六类明细项目;期间费用成本是合理的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税金是供水运行成本的税金,上述各供水项目之间不能混淆;公益服务成本采取一定方法进行合理分摊。综上所述,只有通过项目分类核算,才会获得准确的会计数据,进而总结财务管理经验,掌握水价成本费用的组成,形成完善的供水成本核算体系。
2.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要积极建立供水成本控制体系,并加强监督、分析和考核制度的建立。对供水成本开支要做到预测、控制和分析,分析出核算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对成本控制目标的业绩进行评价,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出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案,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的考评奖惩制度,并将考核内容进行细化,例如:对于供水成本的分摊、单项工程的结束等要有明确的规定;制定的奖惩制度要结合企业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像电话费、办公费等,要适当调整;对于企业内的维修材料、物资领料卡等的控制要计入本月月度考核中去,同时还要将财务评价指标纳入考核中,财务分析要遵循科学、实用、可比、全面性原则,凭借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动态、静态财务指标,反应供水企业的经营状况。
3.建立责任成本中心。
现阶段,我国供水企业的总成本呈上升趋势,因此,企业要想保证自身的发展和运营,就要从成本中收回运营成本,从利润中获得投资成本,所以,要以成本控制为中心,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人员要立足实际,建立责任成本中心,确定成本控制总目标,健全水价成本费用组成,做好企业总体规划,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成本核算意识,实现全员控制成本的目标。
四、结语
(一)工程完工进度随意控制很多的施工企业的成本是与工期挂钩的,工程进度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施工企业通过分包工来进行施工或是调整工料费等方法进行成本调整,而不按照合同执行,最后会导致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出现,不能反映工程进行的实际情况。
(二)对施工企业票据没有规范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需要临时解决和处理,其中就包括临时材料采购。在采购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正规发票而是用白条或是简单的收据代替发票的现象,这种替代由于可以轻易地进行人为操作,会给一些投机者带来空子,使得出现虚假的会计信息,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乱挤乱摊工程成本施工项目的复杂是造成会计失真的一个大环境,容易产生乱挤乱摊工程成本的现象发生,如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进行专款专用、不按规定提取特定费用、私设小金库用于个人消费、虚假发票等,这些现象都会造成工程成本得不到落实,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会计账上往来款项失真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一般进行的项目都非常的大,涉及手续复杂,工期长,会计信息内容繁多。在施工企业会计账上经常会出现很多“死账”,也就是长期得不到处理,处于挂账状态的账目。这些账目会扰乱会计信息,造成失真的状况。
(五)编制的会计报表失真施工企业为了达到既能在银行带来贷款又可以少交税的目的,一般会有两套账本。在进行贷款或是进行投标的时候,会计报表是盈利的报表,可以使银行和投资方相信自己企业是有实力的,从而拿到贷款或是项目。在交纳税收的时候,给税务部门的报表是亏损的,因为这样可以少交纳一些税务。由于目的不同,所以报表也不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调控的不规范我国的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是国企或是由国企改革而来,这就造成了很多企业非常的重视利润。在很多情况下,企业会采用造假账来制造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带来利润。为了防止这些事情的出现,需要政府的调控和监管,而且调控的方式应该是间接调控,而不是直接干预。但是在我国,政府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调控不到位,采用直接干预的手段不仅造成企业管理上的不方便,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失真问题。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及外部性问题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生成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和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因此其内部经营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就导致了解会计信息的人利用此来编制假的会计信息来迷惑其他人。
(三)会计监督机制不合理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人员管理复杂,容易出现随意设置的情况,或是将领导有关的相关人员安排到财务部门,这样领导获取会计信息就比较方便和容易。此外,建筑施工企业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会计信息审计机构,即使有审计机构,也没有完全按照规定的审计标准进行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审计,这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从外部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必要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体系,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
(四)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最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加不断的发展壮大,人员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不断增多,其中不乏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尤其表现在会计从业人员之中。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低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很多建筑企业的从业人员出现记账随意,不按规范工作的情况,对会计法则法律不清楚,会计技术不熟练都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还有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制造假帐,严重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造成人为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
(一)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监管的不到位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所以要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需要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政府需要变直接干预为间接调控,加强监督,保证建筑施工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完善相关法律的进度,制定出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行业规范,用法律的手段和强制性保证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度。
(二)构建规范化的治理结构会计信息失真的改良主要是从建立完善、合理的会计规范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规范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环境。从这一方面着手可以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会计信息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会计治理结构,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从而达到既有制度保障又有会计从业人员约束的会计环境,从而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
(三)加强外部监督力度会计信息的改良另一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建筑施工业会计信息监督的前提是增强企业信息的披露,只有企业信息公布于众,才能对企业信息进行监督。所以,增强企业信息的披露,首先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就会对信息进行审核,对信息的可靠度有一定的保证才敢公布,其次是大众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监督。
(四)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企业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因素,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员工是会计信息的第一经手人,决定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除了员工的诚信教育以外,也应该提升建筑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培训,使员工能够熟练应用会计知识和技能。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保证会计行业的专业化及负责化,有助于会计信息的管理。
(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改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结构主要是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强化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这样才能起到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改良。资金的周转涉及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方面,也涉及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所以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就是协调施工企业所有的部门和单位,在使用每一笔资金的时候都要进行审核和监督,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强化责任制,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六)推进会计人员委派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非常重要,所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制度及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提高员工的会计意识,增强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的地位。而推进会计人员委派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就把会计从业人员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增加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感,强化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财务管理意识,从而,就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度。
四、结语
我国的物业管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仍然是物业公司在新时期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大多数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都不高,没有在全行业建立起完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因此各个公司各自为政,导致很多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1)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物业公司都没有建立起与新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资料不完善,财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对账目进行分类,也没有及时的建立账目,导致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物业公司中经常出现打白条的现象,没有完善的会计资料和手续。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物业服务业务都没有签订相关合同,很难入账。由于体制的不健全,会计科目中的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难以区分,没有对公司财产进行定期的盘点或者盘点不仔细。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物业公司内部的账目不清,影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范性。
(2)对资金的管理缺乏力度
物业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资金的合理利用和充足的流动性对于物业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物业公司必须对资金进行高质量的管理。物业公司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楼房建设的启动资金和维修资金,还有向委托人收取的管理服务费,以及一部分经营性收入,这些收入的数量相对有限。物业公司总体上的规模较小,资金实力有限,而物业公司对资金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资金的管理缺乏力度,没有形成资金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3)成本核算方式不合理
目前我国很多物业公司都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成本核算方式,大部分都是由公司的财务部门来对成本进行集中核算,设置出成本的明细科目。而相关的管理处和职能部门都没有参与成本费用的核算。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和管理区域较广,一个物业公司通常要管辖多个小区,这就要求对成本核算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项目的不同类别设置更为详细的成本账目,包括明细分类账目以及辅助核算账目。合理的成本核算能够为物业公司提供更优质的管理,并为公司的决策层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依据。
(4)会计核算体系不统一
物业公司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难以吸收先进的会计核算理念和经验。目前大多数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都比较松散,大多根据物业公司的经营情况来决定。这种不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阻碍了物业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5)陈旧的成本管理模式
当前物业公司对成本的管理无非是依靠企业的规模效益、与供货商进行谈判、控制运营费用,降低预算等几个办法。这些都只是从初级阶段来降低成本,没有触及成本降低的根源。这种成本管理模式只在物业公司的内部管理中进行,而没有涉及到物业公司的对外服务上,没有充分考虑物业公司的品牌和市场形象,影响物业公司的全面发展。在整个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管理漏洞,造成财产损失。
二物业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改进措施
(1)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制度
物业公司要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建账,重视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并执行严格、科学的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监督体系。提高对原始凭证的重视,加强审核和稽查工作,做到保质保量。
(2)对资金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合理使用资金
资金对于物业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物业公司要对资金和收益进行合理的财务分析,合理调配,确保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物业公司的收入主要有几个方面:物业公司向委托人收取的服务费用;物业公司实行多元化投资所得到的投资收益。其中物业公司收取的服务费是物业公司的主要日常收益,也是维系物业公司日常运转的资金。物业公司必须对资金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对财务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向委托人公开。物业公司要对自己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进行了解和核算,以判断未来的运营风险,以决定未来的发展走向。
(3)完善公司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物业公司提供给委托人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这就离不开人才的作用。物业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人工成本占据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管理成本,因此要提高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减少运营成本就必须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公司内部的管理水平。物业公司要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对财会人员要进行绩效考核,更要将绩效考核的范围扩展到所有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整个公司的管理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从根源上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4)加大资金管理的力度
物业公司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提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加大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对资金的运作水平进行提升,对资金要实行跟踪管理,资金的使用和调度必须规范,绝不能出现挪用和贪污行为。对于应收的账款要及时催收,促进资金的回笼速度。特别是在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物业公司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分配进行了解,及时将闲置资金用于他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控制公司的运转成本。
三总结
建筑施工企业指专门从事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企业。建筑施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的特点所决定。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体积庞大、多样性、整体难分、不易移动、施工周期长等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是以施工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行业会计,由于会计主体的流动性、投资额大、建设同期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强等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与其他行业会计核算不同特点。
1.分级管理,分级核算
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企业的施工及管理人员、施工机具、材料物资等生产要素,以及施工管理、后勤服务等组织机构,都要随工程地点的转移而流动。因此,施工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要适应施工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级施工单位搞好生产的积极性。
2.单独计算每项工程成本
由于建造合同是先有买主,后有标的,建造资产的造价在签订合同时已经确定,资产建设周期长,一般都跨年度,所建造的资产体积大,造价高还是不可撤销合同,在建造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产品之间的差异大,可比性差,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的全部施工生产费用和完成的工程数量及机械作业成本等,不能及时归集分配各项费用,因此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分析、控制和考核不是以产品成本为依据,而是以工程预算成本为依据独立核算项目成本。
3.工程价款结算方法独特
建筑物产品一般规模都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多为跨年度施工等特点,决定了企业施工过程中资金的紧张,因此,对工程价款结算,不能等工程完工后才进行,这样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所大多采用按工作量、工程进度等方法。
4.成本开支受自然气候影响
多数的建筑施工都是露天作业,有些材料和机械也只能露天堆放,受自然天气影响大,特别是南方在台风和北方雨雪天气造成停工损失,所以在预算成本时也要考虑自然损耗造成的成本费用。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不重视
目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流程,随意性较强,各部门之间难以融合,很多建筑企业的领导都认为财务部门只是在制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作出决策等环节扮演好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工程部门、项目部门也只是注重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没有意识到和财务部门的关联,比如没有工程部的准确预算进度,就会造成财务会计核算的信息与实际信息不一致,最终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而且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 也就导致了企业内部的各部门没有和谐统一, 合力完成会计核算工作, 施工部门的数据往往和财务部门掌握的数据不同, 这就造成了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收入与成本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可能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合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与费用。运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具体包括两个步骤:一是,确定建造合同的完工进度,计算出完工百分比。二是,根据完工百分比计量和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因此,可以看出建造合同的完工进度在确认收入与费用的重要性,用何种方法确认完工进度,就会有不同的收入与费用,所以完工进度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但是有些企业领导为了完成预期经营目标随意改变完工进度方法,甚至在完工进度上作文章。实务中,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选用累计实际收到的工程款作为收入,在计算成本方面按利润毛利倒推成本,这样虽然避免完工进度上的差异,有利于收入与成本的配比以及各期会计利润的平衡,但也意味着成本可以由企业内部控制,使有些企业可利用成本人为调节收入和利润,实行完工百分比法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要求很高,该工作不仅与财务部门有关,还需要工程项目部配合,准确预测完工进度,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而目前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很低,管理手段也很落后,并且建造合同的不确定性相当大。此外,合同实际成本受市价的影响也较大,难以准确预计,影响了完工进度的计算,这些都会导致收入、成本不真实,不能真实地反映工程项目的经营成果。
3.存在税务风险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中都存在从建设方与建筑施工作业其他相关的收入,也不进行纳税申报,还把未完工程项目的来款挂在预收账款或应付账款账户中,而不结转工程结算收入,以达到延迟交税,甲方提供的建筑材料也不纳入营业额,在报税时将所用的建筑材料款排除在外,达到少交营业税,还有很多企业不按工程进度申报纳税,总是以实际收到的工程款进度申报纳税,甚至以未收到工程款项目为由,拖延申报激纳税款,还将工程结算收入与工程结算差价收入,合同外工程变更收入挂往来账,少计工程结算收入,少缴纳税款,对于跨年度工程项目已完工部分,没有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或故意推迟实现工程结算收入,已达到延迟缴纳税款,对反工返修收到的工程款,不记工程费用而用红字冲减工程结算收入减少营业额,达到少缴纳税款,这些都存在很大税务风险,一旦被税务稽查部门查出,将由建筑施工企业承担重大税务风险,导致经营发展和企业信誉上的双重损失。
4.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缺乏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企业对会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要求越高,由于会计行业和施工人员起点低,使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持证上岗,也能上任工作,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较低,这都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有些企业为了节约管理费用,不安排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使员工跟不上社会的进步,素质得不到提高,还有因施工企业施工场所经常变动,工作环境经常变动让一些优秀的会计人才经常跳槽,使得施工企业会计人员流失,这些都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力。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1.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及各部门之间关系,需要领导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及实施的全过程,根据企业的自身生产特点来制定和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首先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同时结合岗位责任制,以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以权谋私的问题,其次明确各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 杜绝领导指示财会人员做假账谋取私利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做好对接工作,确保施工数据能第一时间准确及时的送到财务部门手中,让各部门有效沟通,保证数据信息的交流反馈工作正常进行。
2.建立完善的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和成本预算制度
在工程施工企业中要正确对待确认收入、成本核算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到工程进度在确认收入、成本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和成本预算制度,在确认进行工程进度时必须有监理或建设方盖章或签字方可认可,并以报告行式上交。这样可以防止项目经管随意性。在确认收入、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求会计工作人员严格遵循会计核算制度的规范,和企事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完工进度的确认方法,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为了实现工程进度目标,不但应进行工程进度控制,还应注意分析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工程进度失控的风险量,还应重视信息技术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这样有利于提高进度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促进进度信息的交流和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
不论以何种方法确认工程完工进度,都应当能更好的真实反应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让企业管理者和报告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加强成本预算制度管理,确保预准确性,严格预算执行,建立预算考核制度,考核预算执行情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建立税务风险控制制度
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要想正确认识税务风险,就要全面收集种类税务相关信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税务风险识别、税务风险分析、税务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及时解决税务存的风险。在企业税务风险识别时特别对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税收意识和对待风险的态度,企业会计人员职业操守、专业胜任能力等,关键是董事、监事、经理及其财务管理人员对待税务风险偏好,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企业还应每年至少自查一次,也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新产生的税务风险。
4.全面提高建筑行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人力资源引进工作。组织员工专业继续教育培训,促进员工的知识专业技能持续更新,如果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参加有专业培训机构开讲课题,进行交流增加和更新知识,提高建筑行业会计人员、施工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道德,而对于现存的会计工作人员及项目经理,建筑企业还应当对会计人员年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这样能够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管理失控等问题,而且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策略
一、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保护资产的完整、安全,提高信息质量,确保相关规章制度和案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程序。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可以提高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企业的财产不流失。当今社会物质诱惑力较大,很多会计造假问题在企业也时常发生,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尤为重要,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1、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以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帮助,通过建立起规范、严格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降低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对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归类、记录、汇总的真实性,可以对企业真实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反映。
2、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防范
企业要想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目标,就必须对各类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之一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有效的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有效的评估企业经营风险,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薄弱环节进行控制。
3、有利于有效的避免企业现象的发生
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进而对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进行监督,保证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履行好自身的责任,可以有效的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概率。
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还不够完善,这严重影响到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组织结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内部会计控制组织结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性,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组织模式还是采用的是传统的模式,这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就会出现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管理层、领导层过多、管理机构繁琐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进行。
其次,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比较关心工程的效益和进度,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一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简单的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应付审计和检查的工具,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时候也是形式化比较严重,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作用也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再次,没有明确相关的岗位责任。在一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中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各个部门机构的岗位职责,例如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将财务、审计、造价等都设置在了一个部门,并没有做到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一般来说财务和会计是财务部门执行的两种基本职能,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发挥出相互监督的作用,比较容易发生个人的舞弊行为。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提高建筑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这样可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有法可依,降低内部会计控制失控的概率。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相继推出,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都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但是仍有一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连贯性、科学性,这样就会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很难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贯彻实施,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顺利进行。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建筑施工企业在设立审计部门的时候形式化比较严重,大多数是走走过场,因此就不能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另外建筑施工企业也缺乏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这样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监控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内部会计控制队伍素质有待于提高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上有着施工时间长、投资数额大等经营特征,往往在日常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方面,财务人员要负担起较重的工作任务,因此就需要内部会计控制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既要要求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财务过程可以进行详细的分析,还要对施工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对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工程还不够了解,甚至还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存在着无证上岗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水平需要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能够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营造出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组织结构。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组织结构的时候,要坚持适应性、牵制性、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原则,更好的做好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工作,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发生。
其次,要树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的观念。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管理者更应该以身作则,要在企业内部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大力的宣传,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再次,明确相关部门的岗位职责和权限。为了避免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会计工作中出现授权责任不清的问题,要对财务部门岗位的权利进行详细的分工,这样就可以确保岗位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二)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时候需要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清楚地、严格地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制定,建筑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清晰的明确会计控制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应该包括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环节的资产、财务处理,要制定出严格的内部会计控制条例。
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还必须制定出相应的业绩考核制度,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可以更好的激发出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也可以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各个部门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过程中相互监督,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科学合理性。
再次建筑施工企业也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要保证审计部门在工作的时候不受任何部门的干扰,这样就可以更有效的对会计部门进行监督,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监督的权威性和完善性。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会计控制队伍
高素质的内部会计控制队伍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行为动机和思想变化进行及时的了解,建筑施工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会计控制队伍: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定期的对内部会计控制人员进行技能和思想理论意识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内部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意识水平。
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在岗学习的重视程度,要不断提高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自身约束力,保证内部会计控制人员严格的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会计控制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因此建筑企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获得长期发展。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水平会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霞,邱志蓉.论我国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金融经济,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