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30 18:38: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管理研究生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在职研究生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在职研究生往往需要工作与学习兼顾,所以其时间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在职研究生的时间管理问题进行阐述,并指出提高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1概念界定
1.1时间管理内涵
时间管理这一概念,来源于学术领域,而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成一个通俗化的概念。这可能是因为时间管理的确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缘故。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个人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巧妙地安排时间,提高时间效能,充当时间主人,这些都属于“时间管理”的表层内涵。从更深一层次来看,时间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自我管理,人们研究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一个人能否有效地管理时间,不单单是方法和技巧是否掌握的问题,还与这个人对时间价值的认识、自身素质以及对工作和休闲这些相互联系的事情的看法有关。
综上所述,时间管理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一个概念。在本论文中,笔者将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在职研究生对个人的生活、时间及工作主动地进行计划、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达到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发展自我的效果。它以人生观价值观为宏旨,以个人的自我管理为核心,以具体的时间运用上的管理活动为主要内容,既包括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节约时间、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也包括克服和消除浪费时间的内外因素。
1.2在职研究生内涵
张立,胡新喜在《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中指出,“在职研究生是指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其人事、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不脱离原工作单位、以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攻读并取得学历、学位的普通全日制研究生中的部分学生(如所有单考生),或仅取得学位的所有非全日制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包括各种专业学位研究生,“两课教师”、“中职教师”与“高校教师”硕士生等)。”笔者认为这个界定较为准备和全而,因此本文采用这一概念。
2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就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在职研究生教育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说明其具有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蓬勃发展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存在着问题,必须加以规范,以使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能够更好发展。
在职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
(1)课堂出勤率低,课程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绝大多数在职研究生都是以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完成学业,其入学后本单位的工作几乎没有减轻,学习时间相对分散,课程学习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
(2)学位论文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难以保证论文质量。有的在职研究生因工作需要,只得回原单位完成学位论文,而非省级以上的教学科研单位是很难有条件提供给研究生完成高起点、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的。在职研究生为了保证论文的完成,又要兼顾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只得单位、学校两头跑,间歇性地进行论文研究工作,难免顾此失彼。
由此也可以看出探究在职研究生时间管理问题的重要性。我国古有“寸金难买寸光阴”,欧洲从17世纪开始流行“时间就是金钱”。可见,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据此,强调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让每分每秒都发挥最大的效益,对在职研究生意义非凡。
3培养在职研究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的措施
时间管理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国内外有很多关于企业管理者时间管理培训的课程。有研究发现,即便是简短的关于时间管理的课程或训练对时间应用都有积极的效果。提高在职研究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当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时,应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完成相对重要的事情。著名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说“做正确的事要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因此,可以把有意义的目标在清单上列出来,根据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再根据全部任务的清单,分别列出每一个步骤,当每一个步骤完成后就将它划去。
(2)掌握时间管理的帕瑞托原则。帕瑞托原则是以一位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威夫莱多·帕瑞托命名的,他的理论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总的来说,这一理论认为20%的目标具有80%的价值,而剩余的80%的目标只有20%的价值。为了有效地管理时间,应该根据价值来投入时间。即,将时间投入到有较大意义的目标中去。
(3)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最后期限。如果一个任务没有期限,人们往往会无限期地拖延。因此,在管理时间时,最好能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略微紧迫的、可以刺激自己不断努力的时间期限。
(4)了解时间偏好,利用高效时间。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较为固定的生物节律,支配着个体从事各种活动,同样学习者也有自己的生物节律,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时间偏好,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永丰,孙泽洋,曲晓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4(03):47-50.
[2] 刘永生.浅析新形势下的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J].统计与管理,2014(09):174-175.
[3] 宋倩.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 袁湄.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5] 高丽娜,李丽娜,闫亚曼.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7):838-840.
[6] 刘建平,熊月娥.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09(03):69-73.
[7] 陈以洁.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8] 刘妮香.研究生A型人格、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9] 肖丹.硕士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3.
[10] 施慧.硕士生时间管理倾向、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11] 韩宗银.我国在职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关键词】哈佛分析框架 青岛海尔 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运行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其目的主要是判断企业当下的运营状态是否良好,财务状况是否正常,发现企业运营中的不足,为企业未来发展作出相应的规划和预测。
尽管以往的分析方法很多,但是很少有学者采用财务报表分析法中的“哈佛分析框架”来对家电行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鉴于此,本文以青岛海尔为例,通过对青岛海尔2015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为家电行业潜在的投资者亦或是家电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
一、战略分析
(一)公司简介
青岛海尔成立于1984年,目前是世界上大型家电第一品牌。自从企业创立以后,尔持续稳健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壮大成长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通过应用互联网模式,青岛海尔实现稳步增长。2015年全球营业额达到惊人的1887亿元。
(二)发展战略
青岛海尔自1984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名牌战略发展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网络化战略阶段。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企业发展的模式,青岛海尔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更是在2015年电视模块化战略,并与阿里巴巴联合推出阿里海尔Ⅱ代电视,极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三)品牌优势
品牌荣誉方面,2016年10月11日,青岛海尔入选《财富》“最受赞赏的中国企业”榜单,在电子电器类中排名第一;品牌价值方面,在2016年第22届中国品牌价值100强榜单中,海尔以1516元的品牌价值,连续15年蝉联榜首。
二、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主要进行流动比率分析。2015年青岛海尔的流动比率为1.38,同期格力电器为1.07,美的电器为1.30,海信科龙为0.90,九阳股份为1.75,苏泊尔为2.55。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情况下,该指标在2左右比较合适,既可以保证短期偿债能力,又不会占用过多流动资产而导致持有成本增加。所以,青岛海尔的流动比率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主要进行存货周转率分析。2015年青岛海尔的存货周转率为7.36,同期格力电器为7.31,美的电器为8.06,海信科龙为7.11,九阳股份为9.44,苏泊尔为11.63。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存货周转速度越快,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的能力越强。海尔的存货周转率跟格力和海信科龙相近,但与九阳股份和苏泊尔差距较大。海尔应采取措施加快存货周转率,从而增强其变现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
主要进行净利润率分析。2015年青岛海尔的净利润率为4.79%,同期格力电器为12.82%,美的电器为9.18%,海信科龙为2.47%,九阳股份为8.78%,苏泊尔为8.15%。一般来说,净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2015年青岛海尔的净利润率只有4.79%,仅高于海信科龙,远远低于格力电器、美的电器、九阳股份和苏泊尔,这种巨大的差距应该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毕竟海尔作为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引领家电行业发展的潮流与方向。
(四)发展能力分析
主要进行资本积累率分析。2015年青岛海尔的资本积累率为5.77%,同期格力电器为-15.49%,美的电器为24.05%,海信科龙为15.34%,九阳股份为-0.82%,苏泊尔为10.2%。一般来说,资本积累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从而保证其应对风险、持续增长的能力越强。2015年青岛海尔的资本积累率为正,说明资本积累的绝对数是正值,高于同期的格力电器和九阳股份,但低于美的电器、海信科龙和苏泊尔。
三、前景分析
(一)青岛海尔发展前景
青岛海尔作为中国实力最强劲的家电企业之一,其优势是十分显著的。自推出可定制的模块化电视业务以来,成为其拓展家电市场的优势项目,未来的发展时间里,青岛海尔保持持续增长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以格力、美的等为代表的家电企业异军突起,很多指标并不弱于青岛海尔,某些指标甚至强于海尔,对青岛海尔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青岛海尔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积极学习格力、美的等家电企业的优势和长处,克服自己的劣势不足,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继续引领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推动家电行业的繁荣与进步。
(二)家电行业发展前景
家电行业具有大批量专业化生产、技术密集、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等特点,这使得家电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中国经济“新常态”使得家电业面临比以往更大的挑战,全球经济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对于2015年中国家电业的基本判断是:在“新常态”的形势下,“高、大、上”将继续成为家电市场的消费趋势,创新性的产品将继续为小家电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产业面临国际市场消费升级的挑战,家电业应及早做好应对准备,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在更深层次影响家电业的产业变革。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家电行业的不足,最显著的是核心技术缺乏,产品创新能力较差。以彩色电视机为例,我国彩色电视机产品的技术含量尽管一直在提高,但遗憾的是核心技术至今没有完全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机芯等彩电的核心技术都在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以等离子彩色电视机技术为例,迄今为止,掌握等离子彩色电视机核心技术的企业只有日本的松下电器和韩国的LG、三星等企业。中国企业还没有掌握等离子的关键技术,也没有进行生产,只是套装整机,更不具备大规模降低成本与价格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马广奇.哈佛分析框架下汽车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以吉利集团为例[J].会计之友,2012年第12期(上).
[2]单丹.哈佛分析框架在医药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YNBY公司为例[D].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4(5).
[3]侯晋萍.哈佛框架下的财务报表分析:以A公司为例[J].经济师,2012年第1期.
[4]李强.万华化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基于哈佛分析法[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10).
目前,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在企业经营运作中的重要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范围内对于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运作模式和影响力等已经有了深入研究和较高的认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对企业团队特点和团队凝聚力这些中间变量的相互关联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构成;团队凝聚力
一、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难度,所以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国际化的新形式。
以往领导自己孤身奋斗的方法不再具有可行性,多元化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才是当今企业进步的关键所在,所以说要建立一个优秀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才能使企业高效的运作。
原来的企业根据国家的指令和地域性的市场需求来进行经营成产,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企业面对的是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大的风险,所以说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决策很重要。为了减少因为决策错误而带来经济损失,就需要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经营种类逐渐增多,需要的员工数量也不断增加,这对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能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只有企业高层管理者对行业、生产工艺、销售渠道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管理和提出准确的决策。
企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都要求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因为他们关乎着企业的命运。
二、研究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和团队凝聚力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团队凝聚力是指特定的团队对成员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聚集力,表明成员之间的吸引程度。一个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如果有很强的凝聚力,则表明团队成员之间有很强的信任感和满意感。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作为一个重要的队伍,这个团队是否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决策的实施性和队员的执行性,进而影响企业的组织财务效率。所以说,研究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构成与团队凝聚力的相互关系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的是为我国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和提高企业高层团队的凝聚力的方法,提供一些参考的依据。
在我国,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领导者的个人行为,很少从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整体角度来进行研究,但西方的发达国家最近把高层管理团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所以说研究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构成对团队凝聚力的影响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三、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构思与假设
(一)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研究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构成与团队凝聚力的关系的关系
这项研究将会参照我国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具体情况,进行抽象的独立的研究。对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构成与企业团队凝聚力的相互关系,及具体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进行一个假设:(1)假设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受教水平、成员年龄和工作经验都相同或者说相似,能够提高企业团队凝聚力。(2)假设团队成员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能够提高企业团队凝聚力。(3)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管理规模,能够影响企业团队凝聚力。
(二)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等高层管理团队的成员,其中包括董事长、书记、副书记、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工会主席。
(三)研究的主要结构
根据上述的假设对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人员进行数据统计,统计因素包括年龄、学历,任期中的行业任期、企业任期、班子任期,目标认同中的了解目标、认同目标以及企业规模和所属性质分布。
之所以没有把专业背景作为研究的目标,是因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由于当时社会背景的特殊原因,很多人并没有接受到专业的高级院校教育,后来自学的学历大都是企业管理的单一学历。
(四)研究的主要策略
1、收集数据
由于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各部门之间互动起来有一定的实际困难,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所需数据。
2、分析数据
对采集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主要的分析重点如下:
(1)通过数据表对团队进行凝聚力因素分析。检验具有鉴别度的题项,进行后续分析。
(2)对团队凝聚力和构成团队变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搜寻出显著性的变量。
(3)对具有显著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式分析。
(4)根据分析和诊断结果进行建造路径形式。
3、分析流程
资料的整理和数据的录入管理者的年龄和工作年限团队凝聚力团队构成和团队凝聚力根据结果回归项目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创建路径分析模型。
四、调差问卷中的分析结果
这项研究选取90份有效调查问卷和15个企业进行简要的分布调查。
(一)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现对影响团队成员关系的因素介绍如下:把团队成员之间的气氛是否和谐,成员之间是否彼此信赖,成员竞争是否高于合作,是否喜欢与其他成员互动沟通称为感情一致性。把团队成员爱岗敬业,将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共同努力统称为行为一致性。把工作内容需要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统称为任务一致性。
(二)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以上的三个因素具有明显的独立性。总体的信度比较良好。
2、人口统计因素与团队凝聚力无明显关系,假设一不能够成立。
3、任期与团队凝聚力中的感情一致性存在关系,但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相关性并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所以说不完全与假设1相符。
4、团队成员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任务一致性、行为一致性有很明显的关系,进一步分析时也发现,有共同的组织目标确实制约着行为一致性。所以说假设二的观点成立了。
5、团队规模与团队凝聚力也无明显关系,假设三不符合。
五、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建议
(一)关于高层企业团队的凝聚力
团队的凝聚力主要是指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预示着领导者吸引成员凝聚力的能力。高层企业管理团队是一个企业决策和实施的关键点,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更是心理和信念的融合。整体的功能不能代表所有部门相加起来的功能,所以说企业高层管理团队运作是否科学合理,直接会影响到企业凝聚力和工作执行效率,进而影响发展。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高层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主要由感情、任务、行为这三个一致性构成,现在我对这三个“一致性”进行以下简要的分析:
1、感情一致性,这个因素是整个团队交往中是否对员工有一定的吸引。主要体现了团队间的成员关系是否密切、气氛是否和谐,以及彼此之间的接纳程度。所以说感情一致性是决定高层管理团队之间是否能够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假如说一个高层管理团队的感情一致性很差,那就会增加内部矛盾,在展开工作和作出决策的时候就会遭到反对,就算你的决策正确,但是因为他对你有意见,反对且不配合你的工作,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内部损失。
2、任务一致性,这个因素是企业在有集体任务时,有一定的接近性、相似性和结合力,团队要作为一个整体呈现。任务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工作的目的、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高层管理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各司其职,但是他们的整体工作目标是相同的,为了实现企业股东的最大利益化和企业的最大利润化,就必须要求企业高层管理团队能够在多个领域里面涉足。从这些能够看出任务一致性的现状就是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能力沟通和合作程度。假如说一个高层管理团队的任务一致性很差,那更多的人就不会顾及企业的整体利益,而只会顾及自己的利益或者只顾及到部门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
3、行为一致性,这个因素反映的是整个团队的目标、活动效率和个体与团队任务。行为一致性主要体现团队里的成员是否把团队的整体目标作为自己工作的人生目标,是否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而努力奋斗,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说行为一致性是决定企业高层管理目标和企业目标成败的关键,假如说一个高层管理团队的行为一致性很差,整体的团队成员奋斗力不强,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企业责任和团队意识,整个团队将会像一盘散沙。
(二)人口统计因素和团队凝聚力的关系
对人口统计因素中的年龄、性别和学历进行统计和分析表明,这两者并不存在制约关系,与之前的假设不能相符,我认为不相符可能是下面的一些原因:
1、由于调查问卷比较少,行业和地域相对集中,有可能出现了以偏概全的现象。造成了调查结果和企业现状存在误差。
2、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制约,年老的工作者社会地位相对比较高,同时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操作经验,加之最近几年我国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比较重视年龄的梯度,年龄差距较大,采用年老的带动年轻的管理机制,加上民主化,促使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所以说团队成员的年龄影响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凝聚力这一观点还是有一定依据的。
3、我们中国对高层企业领导团队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这项研究是建立在国外的思想基础上,有可能由于中国的社会背景和现状,这种观点是否能够成立,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证实。
4、参加这次调查问卷的人中,45岁以上占了50多人,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这些人原来曾经提到由于社会时代的不同,他们并没有接受到系统的正规的高等教育,他们在填写学历的时候大部分都不是全日制的,大部分都是函授或者是成人教育,还有的是领导干部培训班中获得,所以,采集到的数据不够准确,也造成团队成员学历对高层企业团队凝聚力不构成影响,但我个人认为这一个结论缺少客观性和可信度,有待继续研究这一项。
(三)团队成员任期与团队凝聚力的关系
团队成员的任期主要包括行业任期、企业任期和班子任期,通过研究分析,后两个任期和团队凝聚力中的情感一致性有比较突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这两个任期可能促进团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促进产生信任,但最后的分析显示并没有直接的直接作用关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以下几点:
1、调查对象以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居多,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者的调动依然是上级任命制度,也就是说他们的调动并非自己的选则而是听从于上级的安排。在工作的过程中心情是否愉悦,就算不愉悦,没有上级指示也不能自主选择离开,所以说,团队的情感是否一致并没有与任期产生直接作用关系。国外的研究表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团队的凝聚力,从而导致更长的任期。但是这一研究表示是建立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而本文的研究没有满足这一条件。
2、在任期、团队凝聚力和情感一致性之间忽略了中间变量,导致出现任期和情感一致性没有因果关系,确有相关关系。
(四)团队凝聚力与目标认同的关系
经过分析显示,了解企业、班子目标和认同目标对企业团队凝聚力中的任务一致性和行为一致性有明显的关系,并且认同目标与了解班子目标和行为一致性有因果关系,进行以下的简单分析:
1、只有团队成员对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和企业的发展战略部署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认同这个目标,也就是说了解目标是认同目标的基础。
2、了解和认同目标是提高整个团队意识和维护团队利益的基础。只有知道了企业的发展目标才能够好的知道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但在实验分析时发现三个目标和任务一致性没有找到明显的因果性,我觉得可能中间存在一些变量。
3、了解目标和认同目标能够促进成员的爱岗敬业精神。知道了企业的目标才能够整理出自己的工作目标,把企业目标转化成自己奋斗的个人目标,分析中显示认同目标和行为一致性也有因果关系,这对提高成员的爱岗敬业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五)团队凝聚力和团队规模的关系
经过分析整理发现二者并不存在直接关系,可能是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选取的样本不够科学。
六、结束语
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用下,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在领导企业员工协同合作,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工作业绩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成员构成特点与企业凝聚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模式、提高团队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组织绩效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研究的局限性,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把如何建构科学合理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如何提高企业凝聚力,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组织财务绩效的目的,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制订出更合理的更科学的实施举措。(作者单位:南京冠石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王重鸣.群体绩效和团队效能研究的新进展[J],应用心理学,2014(2)
[2] 贾晓波.试论“群体动力学”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研究,2015(2)
[3] 郭耀斌.企业中高层领导班子的效能评价,杭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十研究生论文,2015.
关键词:非理性定价;宏观审慎;预警机制;压力测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10-0043-06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提速,2015年10月24日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进入完善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新阶段。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定价行为较为理性,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仍较为单一,盈利来源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个别金融机构存款非理性定价的冲动还较强烈,给银行机构自身盈利和风险控制带来较大压力。2015年1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增强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如何强化对存款非理性定价的管理,引导银行机构定价行为自律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课题。本文基于存款定价的国内外研究理论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界定了存款非理性定价的概念及判定标准,运用利率敏感性压力测试分析了存款非理性定价对银行机构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的影响,进而构建了非理性定价预警机制,对指导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银行机构理性定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存款非理性定价的界定和识别
纵观国内外研究成果,关于非理性定价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分析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而将存款定价与宏观审慎管理相结合的研究更是没有涉及。本文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实际,并融入宏观审慎管理理念,对存款非理性定价的概念、识别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存款非理性定价的概念
从个体层面看,存款理性定价是在实现银行机构的经营目标,保证合理的资金利润率,定价变动引起的财务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等潜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确定的可以保持银行机构持续稳健经营的存款价格标准。而存款非理性定价则是以明显超过自身财务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存款利率价格来组织运用资金,给银行机构自身盈利和风险控制带来较大压力,影响银行机构持续稳健经营。
从宏观审慎管理层面看,利率作为借贷资本这一特殊生产要素的价格,其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认为存款非理性定价是不遵循市场合理竞争秩序甚至恶性价格竞争,造成金融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微观理性和宏观审慎两个层面,我们认为非理性定价是以超出自身财务能力或者不遵循市场合理竞争秩序甚至恶性竞争制定的存款价格,以及各种超出银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或者造成金融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影响银行机构和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定价行为。
(二)非理性定价的识别
结合当前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对利率定价行为管理的要求,我们从微观理性和宏观审慎两个视角来识别非理性定价:
1. 微观层面:从银行内部盈亏平衡角度识别非理性定价。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看,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和风险的可承受度,可以作为识别存款定价是否理性的一种标准。近年来金融机构普遍采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各银行机构计算出存款产品的各项作业成本,进而根据商业银行的项目能力及利润目标、风险控制目标要求来确定行内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此基础上计算银行客户存款的盈利水平,得出用以弥补成本和达到利润目标的服务价格和利率。因此,当存款利率水平严重偏离盈亏平衡合理价格时,便引起财务指标尤其是效益类指标的恶化或者经营风险的上升,可以认为存在非理性定价风险。
2. 宏观审慎:从市场秩序和政策管理角度识别非理性定价。从市场环境看,由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原则上是存款定价过程中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也可以作为识别存款定价是否理性的一种标准。因此,相同地域的金融机构面临的市场环境、政策变化基本上一致,存款定价水平的变化应大致趋同,其波动幅度如出现严重背离或者某类存款产品定价水平与当地同业相比,出现长时间的大幅波动、偏离度较大,可以认为存在非理性定价风险。
从政策管理看,银行业自发组成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引导银行理性定价,避免银行由于定价技术不完善、对市场信息捕捉不全面导致的定价过低或过高的情况发生。因此,自律机制协商形成的合理定价规则,可以作为识别存款定价是否理性的一种标准。若存款定价严重突破区域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定价规则,或者出现以法律法规禁止形式吸收存款行为的,可以认为存在非理性定价风险。
(三)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非理性定价判定标准影响因素
1. 银行经营稳健性因素。银行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直接决定着其对存款的需求、愿意支付存款利率的价格以及对存款利率成本的可承受能力。中间业务收入高、不良贷款率低、流动性充裕的银行,利率定价空间较大,对利率定价风险的承受能力也较强。自身经营能力较弱的银行非理性定价冲动反而偏强,而利率定价空间和风险承受能力却恰恰偏弱。因此,在判定银行非理性定价时,应根据其经营稳健性设置不同的容忍度。
2. 宏观经济因素。逆周期调控是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重要内涵,其着眼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强调金融发展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目的在于熨平经济周期。在经济上行期,银行机构各项经营指标和稳健性指标均处在相对较高水平,本身杠杆水平就偏高,资产规模扩张冲动强,为平滑经济周期波动,存款定价应引导其降低上浮水平,抑制扩张冲动。因此,此时期内应加强非理性定价的监管力度,提高非理性定价的判定和预警标准。
3. 外部市场竞争因素。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区域,金融机构类别多元化、机构数量多,存款份额争夺激烈,非理性定价冲动高。同时,市场竞争充分地区贷款利率价格普遍低于市场竞争程度低的地区,在资产端收益相对偏低情况下,其负债端存款利率定价空间也相应收窄。因此,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角度,应根据银行所在区域市场竞争程度,对非理性定价的判定和预警标准进行反向调整。
4. 系统扩散性因素。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定价对其他小机构定价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效果,其提高存款利率的行为容易扩散为行业或区域定价水平的整体提升,其存款利率的波动影响着市场利率的稳定性。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中,将评估对象分为全国性系统重要性机构、区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和普通机构。对非理性定价的判定也应充分考虑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和扩散性影响,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机构采用更为严格的标准。
二、基于敏感性压力测试的非理性定价行为影响效应分析
(一)非理性定价影响机理分析
本文从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出发,针对非理性定价行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推演。在预算约束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下,非理性定价行为直接推升银行存款成本,导致其利润空间缩小,盈利能力下降,进而传导至贷款利率以及资产结构,对银行资金营运和风险控制能力产生巨大挑战,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加剧和波动。非理性定价行为对商业银行的作用机理见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非理性定价行为最直接的影响是对金融机构盈利能力,量化来说就是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和净息差等财务指标,随后影响安全性和流动性等方面。基于此,本文将量化非理性定价行为对盈利性指标的影响。
(二)压力测试
本文选取敏感性压力测试作为实证分析方法,定量演绎金融机构存款非理性定价行为对其自身盈利性指标的影响。测试对象为假定的某银行X。按照资金来源的成本和资金运用的收益相等,计算出X银行的盈亏平衡存款利率。计算过程如下:
金融机构附加资产减值损失的综合资金成本=综合成本+资产减值均摊成本
金融机构全部生息资产收息率=(各项贷款利息收入+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其他生息资产利息收入)/全部生息资产余额
其中:综合成本=利息之外的成本支出均摊成本+全部付息负债的付息率
全部付息负债的付息率=(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同业往来利息支出+其他付息负债利息支出)/全部付息负债余额
“金融机构附加资产减值损失的综合资金成本”等于“金融机构全部生息资产收息率”时,计算出X银行资金来源成本等于资金运用收入时的盈亏平衡加权平均利率,将其与X银行目前的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相比,可以得出压力测试的空间为60%。因此设定压力测试场景为目前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上升10%、20%、30%、40%、50%、60%。
本文选取的冲击变量为X银行的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承压指标为X银行的盈利性财务指标资产利润率(APR)、成本收入比(CIR)和净息差(NIM)。实施路径为:存款利率发生非理性定价,推升资金成本,盈利能力减弱,出现债务成本上升和资产收益下降的财务困境。对X银行的压力测试发现:一是随着存款利率浮动幅度的不断上升,成本收入比上升,即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在增加,获取收入的能力在减弱;二是资产利润率下降,资产运用的综合效果在弱化;三是净息差缩减,运用生息资产的效率不断降低。
三、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存款非理性定价预警机制的构建
(一)预警区间的划分
根据利率敏感性压力测试结果分析,当X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到当前加权平均利率水平15%时,其成本收入比接近45%的监管要求;当上浮到当前加权平均水平30%时,资产利润率接近0.6%的监管要求;当利率上浮到当前加权平均利率水平60%时,达到盈亏平衡点。因此,我们选取15%、30%和60%作为预警区间的阈值(R),并将存款非理性定价的风险态势划分为正常、关注、非理性、严重非理性四个类型(见表1)。
(二)预警区间阈值(R)调整参数的设置
基于宏观审慎管理逆周期调控思维,根据非理性定价的影响因素,我们引入4个参数对预警区间阈值(R)进行调整,分别是稳健性调整参数(α)、宏观经济热度调整参数(β)、区域竞争调整参数(C)和扩散调整参数(S)。4项调整参数基准值均设为1,调整空间设为[0.5-1.5](避免某个参数的影响过小或者过大)。
稳健性调整参数(α):稳健性与预警区间的阈值呈正相关关系。即:当金融机构资本充足、不良贷款率较低、流动管理健全,说明该机构潜在风险较小、经营稳健,可承受的存款定价水平较高,稳健性调整参数值α上调,提高该机构非理性定价预警区间的阈值;反之下调。稳健性调整参数值α可根据预警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流动性比率与监管要求、同类机构均值相比进行确定。如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每超过区域同类机构平均值10%,稳健性调整参数值α上调0.1,反之亦然。
宏观经济热度调整参数(β):宏观经济热度与预警区间的阈值呈负相关关系。即:经济上行期,宏观经济热度高,金融机构各项经营指标和稳健性指标均处在相对较高水平,银行存款定价提高的需求强烈,为平滑经济周期波动,应适当引导降低存款定价水平,降低宏观经济热度调整参数β,从而降低银行机构非理性定价预警区间的阈值;反之上调。宏观经济热度调整参数β根据“广义信贷/GDP”偏离其长期趋势的程度测算,如每向上偏离10%,则向下调整β值0.1,每向下偏离10%,则向上调整β值0.1。
区域竞争调整参数(C):区域竞争状况与预警区间的阈值呈负相关关系。即:当一个区域市场竞争激烈时,银行机构为争抢客户非理性定价的冲动更强烈,为抑制冲动,引导其稳健经营,将降低区域竞争调整参数C,从而降低预警区间的阈值;反之上调。区域竞争调整参数C根据金融机构所在城市“每万人拥有的营业机构网点数(A)和每十万人中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B)”来计算。计算区域内(如全省)金融机构所在城市的A和B的数据,按照各50%的权重加权得出一个E值,同理计算出区域平均的E值。计算某金融机构的E值相对区域平均E值的偏离程度,每高出10%,则向下调整区域竞争调整参数C值0.1,每低于10%,则向上调整C值0.1。
扩散调整参数(S):扩散性状况与预警区间的阈值呈负相关关系。即:当金融机构的存款非理性定价行为影响面广,扩散可能性大时,下调扩散调整参数S,降低预警区间的阈值;反之上调。扩散调整参数S依据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衡量。将同类机构的资产规模排序,处于中间名次的金融机构S值定为1,其余机构的S值根据该机构资产规模偏离中间名次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程度确定,每高出10%,S值下调0.1,每低于10%,S值上调0.1。当然,S值应保持在区间[0.5-1.5]之间。
(三)调整参数权重的确定
上述4个调整参数对存款利率定价的影响大小不同,因此,为更科学、客观地对各银行机构存款利率水平进行预警,我们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不同参数赋予相对权重(W),再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区域存款非理性定价预警机制的阈值构建模型: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邀请银行存款定价方面的高校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对上述四个参数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82份。根据打分结果,得出四个调整参数α、β、C、S的权重分别为18%,19%,28%和35%。
(四)基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非理性定价预警模型应用检验
按照前述压力测试得出的预警区间阈值及调整参数的调整规则,以假设的X银行为例,预警区间计算过程如下:该行资本充足率12.6%,不良贷款率2.1%,均满足监管要求,并高于全省同类机构平均水平的30%,各项稳健性指标状况良好,依据上文确定的参数调整原理,将稳健性调整参数(α)上调为1.3;测算当前“广义信贷/GDP”偏离其长期趋势的程度,计算出向下偏离20%,则相应将宏观经济热度调整参数(β)上调至1.2;该行所处的城市每万人拥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为1.7个,每十万人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2.6人,计算出的E值为2.15,全省平均的E值为1.87,X银行的E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则区域竞争调整参数(C)下调为0.85;该行负债规模高于同类机构排名中间的机构33%,则扩散调整参数(S)下调至0.67。据此,我们得到X银行调整后的存款非理性定价预警区间(表2)。可以看出,调整后的预警区间比调整前有所下降,即相同预警状况要求的阈值减小,即对X银行的存款利率定价上浮空间的要求缩小。
(五)对不同风险预警等级设计相应的纠偏行动
1. 关注等级。利率自律机制采取纠偏行动。对相应商业银行发出关注预警通知,指出指标预警值及应改进的措施,要求其对自身非理性定价行为给予足够重视,形成清晰的改善预期。
人民银行采取纠偏行动。对相应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定价水平加强监测频度,并关注其各项经营指标和稳定性指标,储备下一步措施和方案。
商业银行自身纠偏行动。开展存款定价自查,评估自身定价行为是否理性,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FTP定价和净利差、净息差、利润率等财务经营指标是否匹配。采取合理措施,使预警指标恢复至正常等级,防止预警指标向下迁移。
2. 非理性等级。利率自律机制采取纠偏行动。对相应商业银行发出非理性定价预警通知,指出指标预警值,建议其尽快采取措施,改进存款利率定价方法,使预警指标逐步恢复至正常等级。
人民银行采取纠偏行动。通过电话访谈、书面调查、问卷调查或现场评估的方式,掌握其非理性定价的具体行为和内在原因。在掌握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对相应商业银行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约谈,指出其非理性定价行为以及负面影响,提出整改措施,并要求金融机构立即整改。同时,视其整改情况,考虑是否综合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约束性指导。
商业银行自身纠偏行动。立即改变存款定价水平,使预警指标逐步恢复至正常等级。完善存款定价机制,评估自身定价行为与资本充足率、FTP定价和净利差、净息差、利润率等财务经营指标的匹配性,从制度层面对存款定价行为进行全面规范。
3. 严重非理性等级。利率自律机制采取纠偏行动。对相应商业银行发出严重非理性定价预警通知,指出指标预警值,建议其立即采取措施,改变存款利率定价方法,使预警指标逐步恢复至正常等级。同时,发出自律机制内部通报,向其他成员提示风险。
人民银行采取纠偏行动。对相应商业银行立即开展现场调研,掌握其非理性定价的具体行为和内在原因,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约谈,指出其非理性定价行为以及负面影响,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其立即整改。同时,采取宏观审慎评估一票否决等约束措施。建立对相应商业银行的实时、全覆盖的监测机制,关注其各项经营指标和稳定性指标,储备下一步措施和方案。
商业银行自身纠偏行动。立即改变存款定价水平,使预警指标逐步恢复至正常等级。改变存款定价机制,从制度层面对存款定价行为进行全面规范,对其他辅助系统进行完善,包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成本分摊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利率风险管理系统。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存款非理性定价预警机制,对于加强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及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加强利率定价预警、提高行业自律约束、提升行业定价能力等方面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建议由各级人民银行组织建立存款非理性定价预警机制,对金融机构存款定价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纠偏,及时处置潜在风险。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力度,完善各级自律机制惩处权限,强化自律机制成员自律意识,维护合理定价秩序。
三是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顺应外部环境和市场发展变化,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增强存款定价约束,提高理性定价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小明.美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研究[J].金融论坛,2014,2.
[2]张东奎.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12.
[3]贾雅茹.日本利率市场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3,(2).
[4]李睿,胡冰,王月.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研究[J].西南金融,2016,(3).
[5]陈宝泉,张燕,吴伟,郑斌,蒋颖敏,王伟斌.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纵横,2011,(5).
[6]刘胜会.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启示[J].货币理论与政策,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