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3 08:31: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就业规划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由于学院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只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重要性,也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容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与习惯,限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造成部分已经有的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执行,没有真正发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总结出问题所在,我们进行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提出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方案,并且指出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同。依据计算机技术专业的要求,围绕着专业,结合各门课程特点,我们对计算机实践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尝试。
二、面向问题找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方案
1.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大纲,独立院校计算机专业以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有一定的专业认识能力和抽象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与自信、创新、吃苦耐劳精神品质为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也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认真理解,以此作为教学导航。在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时,不能向以往一样只罗列出知识点,必须在提出典型应用的项目及项目分解的任务,纳入计算机前沿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具体任务操练时还需指明课程群中各课程间的联系,以及实践环节中对综合项目的实际作用,并要求提供全面、专业的参考资料。在实际操作过程讲解中要增加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我们对已有的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突出联动性和任务性,对任务的难易进行相应的分类,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实践教学活动改变过去演示性和验证性的现象。
2.制作出严格规范的实践流程。实践性环节与理论授课相差甚远,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教师中心,强调以学生为本,通过对项目内容的深层挖掘分析,对任务的恰当安排,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实践流程的实施一般包括:项目的收集,任务课题的拟定、任务课程的实施步骤、学生设计与开发、提交、评阅、总结等。教师的引导要从收集到总结,穿插在每个实践环节之中;利用网络及参考资料辅助学生搭建项目知识框架、划分出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任务中的问题,引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由学生去自主探究,让学生发挥更大的潜能。每个实践环节的具体任务都要明确要求,使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做都有统一的标准。实践操作的实施主要体现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产生相应的文档资料的编写能力。
3.挖掘适合的实践项目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群中的主干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中课程群的实践教学项目,不要仅限于课程本身,而应尽可能地与课程群内其他课程相关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科学的项目。当学生在完成某一主干课程实践任务时,能复习或了解先前学习的相关课程,并在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能通过本课程任务进行综合理解,知晓本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群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就要求实践项目既要锻炼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更需要给学生理解本专业实践设计整体知识体系的网络。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认识计算机专业本身的规律,让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维,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满足就业岗位需求。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个人与组织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确定其最佳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帮助职业规划者真正地了解自己,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艺术类毕业生是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与其他类型专业毕业生有着普遍共性,但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随着我国大学教育逐渐的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度,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压力逐年增加。“艺考热”的升温,促使全国艺考生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但社会所提供的岗位却没有同比例增长,以致出现”粥少僧多“的现象。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显得越来越重要。
造成职业生涯规划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缺陷的原因有以下考虑。首先,父母没有做好前期的引导。职业规划并不是在就业之时才开始的,应该在高考填报志愿之时就应该充分考虑。高考填报志愿,多数父母不能给出相应的正确引导,致使在填报志愿之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忽视专业的适应性及就业前景,这可以看做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严重缺陷的原因之一。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好前期引导呢?在网络共享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父母可以多搜集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知,做出初步分析。当然,也可以依靠专门从事志愿填报的部门单位,从中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类型、合适的专业类型以及以后可以从事的职业类型。在起点上画好初步跑道,在进入大学之后,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再慢慢调整跑道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一个一个短期规划中,实现其长期规划。
其次,高校艺术生人数急剧增加,造成精英教育下滑,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剧增。高校扩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艺考成了一条捷径,成就“艺考热”现象,这就如同让理科生去写意山水,虽然有可能“渐修“取得一定效果,但这种实现可能性能有几分,就不得而知了。
介于以上原因,我们的国家和高校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国家对艺术类教育进行宏观上的改革。当然,学习费用问题首当其冲,让那些具有艺术天分,却支付不起学费的学生进入到大学的殿堂,展开他们的艺术之路。其次,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分化。通过不同的教育途径,将学生分为职业型、专业型和以研究和教育为主的学术型人才。在满足就业需要的同时,同时推动我国艺术文化研究的发展。再次,面对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全面、不健全的问题,高校也是责无旁贷的。多数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没有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独特性,进行专门指导教育,而是一面盖全,对艺术类学生的帮助几乎是微乎其微。
介于此,高校应该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性格特性和就业方向的特殊性“量体裁衣”。第一,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设定为一门必修课,确定学生的价值观,学会用“swot”分析法客观的分析自己、环境、职业生涯,确立合理的职业生涯策略。第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即时毕业生四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化解毕业生择业心理矛盾的有效途径。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积极宣传各级政府和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政策;二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典型教育。三要学校加强学生的成功素质训练。如四川大学为了更好的提开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有团委专门指导成立了就业创业促进部,主动的整合就业创业信息资源,定期举办创业策划比赛等。为了强化学术理论和职业实践的结合,还在龙泉建立了多行业实训基地,在基地平台上与各类企业群深度合作,组织学生以企业核心角色参与企业真实运营,得到超越传统实习的优化实训效果。
制定合理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无可厚非的,但主要还是靠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国家政策和学校教育指导均属客观因素。多数大学生包括艺术生在内,进入高校的“伊甸园”,安于享乐、不思进取、挥霍时间。根本没有意识到对自己今后职业做规划。例如美术学理论方向的学生,由于学习美术理论,技法相对薄弱,但又不及历史学院学生学得透彻系统,对口专业稀少,致使他们在踏入学校时起就充满了自卑心理,毫无规划设计。技法类尤其是设计专业学生,则充满着自负心态,认为高学费就应高有着高收入,高水平的生活。所以,大学生收先应该做的就是用“swot”分析法客观的分析下,自己的优势、劣势、竞争和机遇。
【关键词】数字化制造;工艺管理;达索/DELMIA
0.引言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工程、数字化工程、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唐车公司引入了CAD、PRO/E和SAP等设计软件和系统,提升了设计水平和能力;在生产制造上引入了先进的数控机床和焊接、涂装机器人等设备,提高了制造能力;然而,遗憾的是,上述系统和工作并未带给企业的制造工艺设计方法和能力相应的提升。因此,企业必须要有一套数字化制造系统,使其能够充分利用设计部门的三维数据,实现在三维基础上的3D工艺设计和规划,并充分利用生产部门的制造资源完成对零件的加工过程、产品的装配过程、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3D模拟并验证;实际上就是通过这套系统在计算机环境中模拟完成一个产品制造的整个工程,在实际生产前得到验证,并将得到的结果数字化,生成用于MES,ERP等生产系统需要的图纸、指令,清单,报表等工艺文件,以完成产品的加工、采购、装配,制造符合要求的产品。
1.数字化制造平台简介
当前全球拥有自己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的厂商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达索公司/DELMIA系统、UGS公司/TECNOMATIX系统、PTC公司/PloyPlan系统。数字化制造推广较早的是航空航天、军工企业和精密电子等行业,我国轨道车辆行业才刚刚起步。
达索/DELMIA:达索公司是达索飞机公司配合幻影系列战机的研制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达索是唯一一家将整个系统内核重写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在现阶段真正实现全系统统一数据内核的企业。达索系统的产品线比较完备,从CATIA(CAD/CAM设计)、ENOVIA(企业PDM及研发协同管理)、SIMULIA(CAE仿真)、DELMIA(工艺、资源、流程管理平台)到VR(虚拟仿真与客户体验),覆盖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历程,提供世界级的解决方案。
UGS/TECNOMATIX:UGS与全球汽车行业厂商形成了紧密的联盟,这使得UGS的PLM系统不断根据用户需求得以优化和提高。与德国汽车协会联合,TECNOMATIX通过将在汽车制造专业领域与产品工程设计联系起来实现创新,其中包括:焊接工艺仿真(内嵌汽车焊接行业标准)、流程模拟/工程以及生产管理。Tecnomatix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构建于Teamcenter软件(企业PDM)的基础之上,具有企业级的可扩展灵活性。
PTC/PloyPlan:PTC建立了以Windchill和PRO/E为主导的PDS体系(Product Development System,PTC产品开发体系),并逐步完善,从而形成了以设计为主包含制造过程管理的PLM解决方案。
2.从企业自身需求和发展出发,对三个数字化制造平台进行分析比较
通过实施数字化制造平台,企业最终要实现工艺制造体系业务信息化,对工艺设计过程及工艺方案的数据、文档进行管理;实现工艺知识型资产的积累和再利用,使工艺知识得到提升和分享,加快工艺人员培养;实现工艺设计制造柔性化,缩短工艺准备周期进而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实现制造规划、仿真验证、可视化培训文档的编撰,产生相应的工艺文档在现场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针对目前公司工艺发展要求,从以下方面对上述三种软件进行分析和对比:
2.1系统架构比较
达索、PTC、UGS都有比较成熟的软件产品、系统架构,这些产品中的PLM系统也是针对设计工艺协同这一概念进行发展的。DELMIA系统构架在开放的Dassault Systemes PPR-HUB基础之上,PPR(即产品、工艺与资源) 与数据库操作方式多样,界面风格灵活,用户易学易用。
2.2数据兼容性及与工艺相关的CAD设计能力比较
达索软件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接收、使用和输出标准的中间数据格式文件,满足企业内部的不同应用需求,以及满足企业和合作伙伴以及客户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使用,可以在DELMIA界面下直接进行资源产品的设计和修改,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和工艺分析的一体化环境;UG的TECNOMATRIX不能直接识别PROE数据,不能建模,需要在UG软件中转换为JT格式,转换过程不可逆,经常发生转换错误或丢失特征,甚至不能转;PTC能实现对异构CAD模型的管理,实现不同格式CAD数据组成的产品可视化但是对其设计能力不足。
2.3软件功能及集成
三种软件的功能覆盖比较全,但是PTC在工艺方面也只是完成了工艺部门的基本功能,并且没有物流方面模块;DELMIA系统平台能够集成来自不同格式的数据源及与系统之间的集成;PTC通过公司实施过程中出现在集成过程中不能按照技术要求实现的问题;UG对系统要求比较严格,同为UG下面的系统之间的集成做的不错。
2.4仿真及虚拟工厂
DELMIA自身的仿真能力很强;PTC的仿真能力较弱;Tecnomatix实际为第三方单独的CAM模块;DELMIA和UGS能实现从设计-工艺-工厂物流的仿真功能,但是在焊接方面UGS的焊接导入方面不如DELMIA快;PTC虽然也有工艺仿真,但是只能完成简单的人机工程中干涉检查,对于生产线仿真实现效果不好,仿真做的比较粗糙。
2.5可定制性
DELMIA具有很强的用户定制性;PTC和Tecnomatix虽然都能进行用户定制,但是相对功能较弱。
2.6工艺报表输出
DELMIA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当BOM信息发生变化时,可以自动完成工艺报表中相关内容更新;PTC采用Arbertext可快速输出工艺报表,二维能力较之三维能力要强;UGS较之前两个软件此功能弱。
2.7工艺资源库管理
DELMIA为工艺人员提供统一的公共资源库功能,方便使用、管理和维护;PTC的资源库实际为一个简单的工装工具管理库;Tecnomatix 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公用的图形库,可以用来存储与企业生产资源和制造流程相关的所有信息。
2.8应用领域
三个软件商在航空、航天、造船、汽车、制造、电子、消费类产品以及生命科学等企业中广泛应用,但是DELMIA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及军工企业,在轨道车辆工艺制造方面,有阿尔斯通公司已经实施,长客开始部署DELMIA系统;PTC主要专注船舶行业,轨道制造企业中涉及到的公司也多以研发设计阶段为主;UGS则以汽车行业为主。
2.9价格比较
DELMIA价格较贵,UGS次之,PTC比较便宜。
[关键词]浆糊;水性氟碳乳液;二氧化硅;书画装裱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65-03
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它是伴随着绘画的产生而发展形成的。古人云“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对书画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弘扬,传统书画装裱技术和书画修复越来越受人们的亲睐。
浆糊作为书画装裱的主要粘接剂,其质量直接关系着装裱作品的优劣和保存时间的长短。浆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容易导致装裱过的书画霉变、虫蛀,为了改变和优化浆糊的粘接强度和防霉防腐能力,古人在制糊的过程中往往加入某种物质。水性氟碳乳液偏碱性、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水性、耐污染性,且无毒无害,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的高分子材料,而A200型纳米二氧化硅具有增稠性、补强性等特点。因此,本文通过在书画装裱的浆糊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性氟碳乳液和A200型纳米二氧化硅,研究其对书画装裱浆糊的粘度、酸度、裱件外观、强度的影响,探究书画装裱浆糊中添加水性氟碳乳液和纳米二氧化硅的可行性。
一、实验部分
(一)实验仪器
MIT耐折度测定仪,电子天平,烧杯,PHS-3C型精密PH计,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真空干燥箱,红外干燥箱,紫外照射灯,NDJ-5S数字旋转粘度计。
(二)实验材料
小麦淀粉,HT-610型水性氟碳乳液,A200型纳米二氧化硅。
HT-610型水性氟碳乳液是特种丙烯酸酯类、特种氟树脂共聚物阴离子型乳白色微带蓝光液体,粘度值为:50~500 mp.s , PH值为:7~9,作为水性氟碳涂料的主要成膜材料,成膜透明度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水性、耐污染性、耐化学品性。比其他普通丙烯酸水性乳液性能要强很多,对人体没有危害,对环境没有污染,对砖石建筑表面有极佳的附着力和抗粉化性能。
A200型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表面带有大量的羟基和吸附的水分子的纳米粉体材料。粒径小、微孔多、比表面积大、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对紫外光、可见光及红外光反射能力强,具有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和触变性。因其独特优越的性质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陶瓷等行业。
(三)实验方法
1.浆糊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淀粉,将淀粉与水按质量:体积=1:3放入烧杯中混合,搅拌均匀,在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中盛放一定量的水,加热到70~75℃,并调节温度恒定不变,将搅拌均匀的浆液放入,加热煮沸8~10分钟,不停地搅动至呈透明状,由稀变稠,略呈轻微黄色且能拉起浆丝为佳,取出烧杯,自然冷却。
2.二氧化硅溶液的配制
称取适量的A200型二氧化硅置于干燥洁净的小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蒸馏水放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均匀。
3.浆糊粘度的测定
粘度是表征流体流动时所受内摩擦阻力大小的物理量,是流体在受剪切应力作用时表现出的特征。浆糊的粘度直接影响裱件是否容易出现起翘、开裂等病变。
按照上文制备稠浆糊的方法,称取70克淀粉、210毫升的蒸馏水制备好稠浆糊,待其冷却后加入280毫升水稀释,搅拌均匀,用200目的筛子过滤使其全部融化,添加不同量的水性氟碳乳液和二氧化硅,采用校正后的NDJ-5S数字旋转粘度计分别测量其粘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4.浆糊PH值的测定
根据此前制备好的浆糊,分别添加不同比例水性氟碳乳液和二氧化硅,采用校正后的PHS-3C型精密PH计分别测量其PH值,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5.浆糊和裱件的外观变化
添加不同比例的水性氟碳乳液和二氧化硅后观察浆糊和裱件的颜色变化。
6.浆糊抗菌实验(只进行了添加水性氟碳乳液的实验)
称取10克淀粉,按照淀粉的质量:水的体积=1:3的比例制备稠浆糊,然后按照3%、5%、7%的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水性氟碳乳液。同时,称取一定量的淀粉,按照淀粉质量:水+水性氟碳乳液的体积=1:3的比例制备3%、5%、7%的浆糊,并将其分别放入干燥且干净的培养皿中放置在室温下,一周后观察并记录现象。具体制作情况如表1、表2。
7.裱件强度的测定
(1)制备裱件
将实验前准备好的宣纸裁成大小适中并能够满足后期测量需要的尺度,根据书画装裱的技法,将添加不同比例的水性氟碳乳液和二氧化硅的浆糊用排刷均匀地涂在宣纸样上,另取纸样覆盖在有浆糊的纸样上,并用鬃刷排实,不能留有气泡,粘贴在备好的粘有宣纸的木板上,阴干,揭下,即为裱件。
(2)制备纸样
将阴干的裱件根据纸张纤维的纵横裁成规格为1.5厘米x15厘米试样。
(3)强度测量
将制备好的纸样放入耐折度仪的上下夹口处,旋紧固定螺旋,调节拉力为4.9牛,记录纸张的断裂次数,即为纸张的耐折度,纵向和横向各测6次,取其平均值。
8.裱件的老化
主要采用人工老化实验。
原因:由于纸张的老化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变化的时间比较漫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研究结果,因此,通过模拟加速纸张老化的环境来获取实验的数据,判断纸张耐久性的好坏,推算纸张的预期寿命,确定裱件的保存环境和制定保护方案。
具体方法:将制备好的不同比例同一规格的纸样按纵横向标注清楚,放入紫外、真空干燥老化箱中老化72小时,红外干燥箱中老化2小时。取出后室内放置24小时,测量纸样的耐折度。
二、结果与讨论
(一)浆糊的抗菌效果
浆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而作为书画载体的纸张,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微生物的生长分泌的纤维素酶作为纤维素水解的催化剂,加速了纤维素的水解,从而降低了纸张的强度,缩短书画的保存时间。浆糊用于书画装裱其抗菌效果直接影响裱件的抗菌能力,进而决定了裱件的耐老化能力和寿命。
浆糊酸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裱件的保存时间。大多书画都是以纸张作为载体,而纤维素是纸张的主要成分,酸作为纤维素水解的催化剂,能电离出氢离子,使纤维素分子中氧桥键(C-O)断裂,从而加速造纸纤维的水解,缩短裱件的保存时间。俗话说“物极必反”,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从纸张的耐久性来说,PH值越大,碱性越强越好,但碱具有使书画的字迹和墨迹褪色的作用。因此,书画装裱的浆糊pH值要在7.0左右。
对表3和表4作图结果如下图1:
由图1和表3、表4可知:在浆糊中添加水性氟碳乳液和二氧化硅都可以使浆糊的pH值增大;在添加比例相同的情况下,添加水性氟碳乳液后浆糊的pH值比添加二氧化硅后的值大;添加水性氟碳乳液后浆糊的pH值增加速度比添加二氧化硅快。
(二)浆糊粘度的测定结果
对于书画装裱和书画修复以及纸质档案的修复来说,浆糊的粘度必须适中,粘度值越大,胶粘性越强,凝固力越大,既不便使用还会使裱件变形、质地变硬,易霉变。同时,又不易揭裱,影响后期修复工作的开展。但如果浆糊的粘度值太小,胶粘性太差,则浆糊分子容易与水分层沉淀;裱件之间的作用力差,易使其开裂。
由表5及图2、图3可以看出:首先,在浆糊中添加水性氟碳乳液的比例为1%时,浆糊的粘度值最大;添加比例大于1%,浆糊的粘度值随添加比例的增大减小;添加比例在0~1%之间粘度值增幅最大;1%~3%之间降幅最大;大于3%后粘度值缓慢下降。其次,在浆糊中添加二氧化硅后,浆糊的粘度值随添加比例的增大而增大;添加比例在0~5%之间增加速度慢,大于5%后增加速度快。因此,就添加物对浆糊的粘度的影响来说,应选择水性氟碳的添加比例为1%~7%之间;二氧化硅的比例在1%~5%之间。
(三)浆糊的抗菌效果
制作浆糊前和浆糊制作好后添加不同比例的水性氟碳乳液其抗菌效果观察情况如表6:
由表6可知:在浆糊制作好后添加水性氟碳乳液,可以增加浆糊的抗菌效果,且添加水性氟碳乳液的比例越大抗菌效果越好;添加水性氟碳乳液会导致浆糊产生新的菌种;在浆糊制作前加入水性氟碳乳液对浆糊的抑菌效果无任何的改善。因此,若想通过添加水性氟碳乳液来增强浆糊的抗菌效果最好在浆糊制作好后添加。
(四)浆糊及裱件的外观
浆糊的颜色会影响装裱后裱件的外观,良好的修裱浆糊不应该改变裱件的颜色及质地。添加不同比例的水性氟碳乳液和二氧化硅后浆糊和裱件的外观变化,见表7。
由表7可知,添加水性氟碳乳液后浆糊外观变为淡蓝色;添加二氧化硅后浆糊的外观颜色无变化;添加水性氟碳乳液和二氧化硅对裱件的颜色无影响;添加水性氟碳的比例大于7%后裱件的质地变硬。
(五)裱件强度的测定
改变浆糊性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裱件的强度、延长裱件的保存时间。因此,裱件的强度是衡量浆糊性能的重要指标。
由表8可以看出,添加二氧化硅后裱件的耐折度有所下降;干热老化对裱件的耐折度影响较大;添加水性氟碳乳液后裱件的耐折度增加,水性氟碳乳液对裱件强度的改变效果良好。
三、结语
通过在书画装裱的浆糊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水性氟碳乳液和二氧化硅,对浆糊的pH变化、裱件的强度变化、裱件及浆糊的外观变化、浆糊的抑菌效果几个方面的研究,现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添加水性氟碳乳液和二氧化硅都可以增加浆糊的pH值,在3%~7%时浆糊的酸碱度更适合裱件的耐久性。其次,添加水性氟碳乳液的比例大于1%时会使浆糊的粘度降低,裱件的耐折度增加、对纸张具有加固作用,在制作好浆糊后加入水性氟碳乳液,使浆糊的抗菌能力增强。因此,水性氟碳乳液可以作为浆糊的改性添加剂但不能超过10%,超过后,会使裱件质地变坚硬、浆糊粘度太低。第三,添加二氧化硅后浆糊的粘度迅速增大,就书画装裱的浆糊粘度来说,其添加的浓度应在5%以下,对裱件的外观没有多大的影响。最后,水性氟碳乳液具有很好的耐候性、绿色环保;二氧化硅能够增加浆糊粘度。因此,这两种物质都可以用于浆糊的改性。但水性氟碳乳液的浓度最好控制在1%~7%、二氧化硅的比例在5%以下。
[参考文献]
[1]冯增木.中国书画装裱[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冯鹏生.中国书画装裱概说[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3]邱小刚.再谈古籍修复中的浆糊问题[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6).
[4]郭莉珠.档案保护技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信息化;企业规模;规模边界变动;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关键举措。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起步虽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困扰西方家多年的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问题开始在国内显现。例如,许多国内企业虽然引进了信息化平台,但是成功应用的却不多;许多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但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却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就在于技术的改变势必要求企业的组织形式随之发生相应地变化以适应新的工作流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与人力资本相适应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绩效。这其中,信息化驱动下的企业规模边界如何发生相应的变动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该问题研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要有两种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能力理论,它们各自对此作出了独立的解释。交易费用理论秉持的是效率至上观,以成本节约为原则从交易方面来考察企业的边界问题;而能力理论遵循的是效益优先观,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从生产方面来分析企业的边界问题。新近的研究则指出,这两种理论对企业边界的研究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既需要成本最小(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也需要收入最大(能力理论的观点),而企业边界的合理变动正是服务于这一终极目标的。这就有必要将两种理论相融合以对企业的边界有更为系统和完整的认识。为此,本文将遵循该建议采取两种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回顾与评价当前国内外关于信息化驱动下的企业规模边界变动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此做出系统而深入的解释。
一、信息化驱动下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机制
关于企业的规模边界如何确定,既有的研究主要从交易费用理论和能力理论两个视角给出相互补充的解释。曾楚宏和王斌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交易费用理论将企业和市场看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治理结构,前者产生组织成本,后者产生交易成本;一项活动到底是在企业内部完成(自制)还是从外部市场中购买(外购)取决于两者成本的比较――当利用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与利用企业组织的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的最优(规模)边界就得到了确定。而交易成本水平受资产专用性、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这三个因素所决定:当交易所需的关系性投资的专用性程度越高,交易双方的信息越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越盛行,则交易成本就越高(威廉姆森,1985)。能力理论认为,市场并不是抽象的制度形式,而是由许多有着异质性生产能力和成本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体。一方面,企业在边界内从事着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活动;另一方面,企业又跨越边界与外部其他企业建立联系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但被其他企业所拥有的能力来完成整个价值增值活动。因此,企业的(规模)边界由其在内部创造所需能力而产生的成本与从其他企业购买该能力所产生的成本相比较所确定。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后原有的交易成本水平和能力体系是否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其规模边界发生相应的变动?Afuah、郑军等研究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林毅夫等(2003)指出:“信息化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与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最为先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包括一系列广泛的把个人和信息系统相连通的通信媒体和设备。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信息效率效应和信息协同效应(Dewett&Jones,2001),从而为企业节约了处理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也让信息被更多的人所共享和利用。Afuah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所需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减轻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郑军也明确提出,信息技术的两种效应会引起企业知识组成与知识结构的变迁,二者共同导致技术分离接口的位移,使生产过程中技术分离实体被重新划分,进而造成整个能力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Tushman和Anderson更是言辞确凿地强调,面对激进的(信息)技术变革,企业现有能力不仅可能已经过时,而且还可能成为阻止其寻求更有效的治理结构的障碍。
从上可知,既有研究基本上遵循“信息技术(信息化核心)――交易成本和能力――企业规模边界变动”这样一条分析思路来探讨信息化驱动下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作用机制,从而能够将两种理论观点(交易费用理论和能力理论)进行很好地融合。由此而生的一个新问题是:企业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之后其规模边界到底朝哪个方向发生变动?扩大,缩小,抑或不变?
二、信息化驱动下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方向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目前的研究并没有一致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市场交易成本而言,企业开展信息化活动更有利于节约内部协调成本,从而促使纵向一体化程度提高,规模边界进一步扩大。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节约幅度更大一些,从而促使企业将更多的活动交由市场去完成,导致规模边界缩小。还有一种整合性的观点指出,信息技术应用不仅直接对企业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都产生节约效果,同时还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能力结构和水平进而间接影响两种成本的节约效果,至于最终谁的节约幅度更多一些,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动方向,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总体而言,在信息化驱动下,如果交易成本的节约幅度大于协调成本的节约幅度,那么企业的经济活动将更多地透过市场进行,从而规模缩小;反之,企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下面,我们对以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更为细致的阐述。
(二)企I的组织特征
1.企业类型。按照生产要素的不同,企业可以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普遍使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后,会对其规模边界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国内学者曾楚宏和林丹明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对比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在组织结构、信息处理、技术特征、生产成本和协调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发现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组织特征更利于其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大幅节约内部生产成本,从而其规模边界发生扩大;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组织特征则更利于其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大幅节约市场协调成本,从而其规模边界发生缩小。Parmigiani和Mitchell也持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当企业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时,通常会采用联合资源的方法,即自己生产和外包并存的形式。研究显示,一些公司经常是为了知道如何运作而采取亲自生产的方式,但当他们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时,就可以采取部分外包的方式。
2.组织结构。Brynjolfsson和Hitt和汪淼军等在分别考察美国和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绩效时不约而同地提及,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适合的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相匹配,以使其作用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同样地,企业的组织结构特征不同,也会影响信息技术对规模边界的作用。林丹明和曾楚宏基于Afuah的研究构建了一个信息技术在组织结构的调节下影响企业纵向边界变动的分析框架。其分析指出,企业的专业分工程度、组织分层程度、正规化程度和分权程度越高,信息技术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效果越明显。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能够强化在信息化作用下规模边界的变动趋势。
(三)外部环境特征
外部环境也是对企业信息化行为和规模边界变动两者之间关系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只不过,它是通过影响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进而导致其规模边界发生相应的变动的。Lee和Groveer对此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在动荡的外部环境与企业规模缩小之间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越剧烈,它就越有可能开展信息化建设以应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并通过“外购”而不是“自制”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效率。Pinsonneault和Kraemer也强调,当企业面对强烈的外部环境压力时,高层管理人员往往采用裁员等激进的改革策略以减少运营成本和增加效率,并专注于改变组织结构和工作系统。这种裁员策略会通过信息技术深入组织的层级和职能部门而加强,最终使企业的规模朝缩小的趋势变动。
四、简短的评论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关于信息化驱动下企业规模边界变动的研究重点已从结果导向(关注规模边界变动的方向)转为过程导向(关注这其中的作用机制),理论基础也由单一的交易费用理论或能力理论转为两种理论相融合的视角,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仍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亟待加强。一是交易费用和组织能力在决定企业规模边界变动中的作用问题。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都认同两者共同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两者各自独立发挥的还是有主有次、相互影响?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答案。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规模边界的变动问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耗时耗力的阶段性过程。现有的研究将其划分为信息化初级阶段、信息化内部集成阶段和信息化网络化阶段,每一阶段企业主要采用的信息技术、要达成的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各不相同,由此必然会导致规模边界的变动方向存在差异。而只有完整地刻画出企业规模边界在信息化不同阶段的变动轨迹才能对这一研究主题做出最全面的揭示。三是该研究主题的情境化问题。林丹明等的研究发现,中西方企业在大量引进信息技术和设备之后其规模边界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变动,他们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文化、制度、环境等情境因素差异极大。为此,后续研究要重视情境变量的调节作用,基于我国文化制度背景下考察企业信息化行为与规模边界变动之间的关系,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用机制和运行规律,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
[参 考 文 献]
[1]Afuah A. Redefining Firm Boundaries in the face of The Internet: Are Firms Really Shrink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 28(1): 34-53
[2]BaLakrishnan, S., Wernerfelt, B. Technical Chang, Competition, and Vertical Intergr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6,7(4): 347-359
[3]Brynjolfsson, E. and Hitt, 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 Evidence from Micro Data[R]. MIT Working Paper, 1998
[4]Brynjolfsson, E., T. W.Malone, V. Gurbaxani and A. Kambil. Do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d to Smaller Firm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4, 40(12):1628-1642
[5]Fulk J. and G. DeSancti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Forms[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 6(4)
[6]Gurbaxani, V. and S. Whang.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on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J], 1991, 34(1): 59-73
[7]Hitt, L. 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Firm Boundaries: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J], 1999, 10(2): 134-149.
[8]Hoetker G. How Much You Know versus How Well I Know You: Selecting a Supplier for a Technically Innovative Compon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 (1): 75-96
[9]Huber, G. P. The Nature and Design of Post-industrial Organization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8)
[10]Lee C. C. and V. Grover. Exploring Medi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Structural Attributes: The Penetr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99, 16(3)
[11]Parmigiani A and Mitchell W. Complementarity, Capabilities,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 The Impact of Within-firm and Interfirm Expertise on Concurrent Sourcing of Complementary Component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30(10): 1065-1091
[12]Pinsonneault, A., & Kraemer, K. L. 2002. Explor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 a Tale of Two American Citie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3(2): 191-208
[13]Sankaranarayanan, R., & Sundararajan, A. Electronic Markets, Search Costs, and Firm Boundaries[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0, 21(1): 154-169
[14]Tushman, M. and Anderson, P.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6(31)
[15]Williamson, O. E. The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16]Wolter C and Veloso F M. The Effects of Innovation on Vertical Structure: Perspectives on Transaction Costs and Competen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8, 33(3): 586-605
[17]林丹明,~会,解维敏,曾楚宏.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实证研究与讨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6(1)
[18]林丹明,曾楚宏.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模型及应用[J].经济科学,2003(5)
[19]汪淼军,张维迎,周黎安.信息技术、组织变革与生产绩效[J].经济研究,2006(1)
[20]杨蕙馨,李峰,吴炜峰.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及其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
[21]曾楚宏,朱仁宏.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边界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5)
[22]曾楚宏,王斌.能力、交易费用与企业边界的变动[J].社会科学,2011(10)
[23]曾楚宏,林丹明.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边界的变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
[24]曾楚宏,林丹明.国内外关于当前企业组织变革的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3(5)
关键词: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就业能力
近年来,秘书人员和秘书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秘书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无论是文秘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观念意识、专业能力都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职业生涯规划不理想,专业能力认识模糊,毕业后缺乏职业坚韧性,短期内反复跳槽现象严重,就业率难以巩固,学生对企业严格的劳动纪律制度和高标准严要求不相适应。如何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有效提升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能力,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一、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以提升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的就业能力
最近几年,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家政策和学校就业机构的推动下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诸如高职高专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认识不深刻,学生职业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路径缺少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缺乏有效指导和监督等诸多问题。为此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不仅要对文秘职业进行分析,了解文秘职业现状,职业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高职高专的文秘学生在制作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尤其要明确文秘这个职业的特点,要明确职业能力目标,尽可能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力度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1.职业生涯规划要让学生明确文秘工作的特点
根据相关调研显示,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在中小型企业就业,这些企业往往规模较小,对秘书的分工不太细致。秘书往往兼有文秘、财务、法律事务、人事、档案管理等多种工作于一身。这种工作特点要求高职高专文秘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多层次职业能力。高职高专文秘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必须明确这些特点,才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个人的努力方向,才能使他们在校期间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综合素质和多层次职业能力的培养。
2.职业生涯规划要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是指择业者为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根据自身条件和一定的择业原则,按照定位程序选择职业和工作单位的过程。高职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否具有求是性和合理性,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找到合适的职业岗位,而且影响着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
根据文秘专业的特点,我们学生的第一职业目标应当定位在当一名优秀的秘书。因此,高职高专文秘学生首先要必须结合文秘工作的特点对社会需求和自身客观实际进行合理的分析,明确自身优势所在,对自己的客观优势与劣势进行正确评析,以便在学习中能够取长补短,有的放矢。
3.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明确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的能力目标
上文说到高职文秘绝大多数在中小型企业就业,往往往兼文秘、财务、法律事务、人事、档案管理等多种工作于一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所以高职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要明确这些能力,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根据有关调查,这些能力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办公设备应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把握机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倾听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独立性与责任心、方案策划能力、控制情绪能力、明确主题能力、当众讲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办事能力、把握人脉能力、承受工作压力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细致观察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化解危机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化解与人矛盾能力、善于借助外力能力、看透他人能力、决断能力、自我反省提高能力、克服自身弱点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生定位能力、说服他人能力、外语沟通能力、系统规划任务能力、预见能力、广泛兴趣、破解人生难题能力、社会理解能力等。
4.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文秘专业学生也能够认真写出格式形式完美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但是规划书制作出来后学生往往束之高阁,这样虽然《职业生涯规划》的学分是取得了,可是学生的文秘专业能力却没有半点提高。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书关键的要看学生的执行力,而不是《职业生涯规划书》是否完美。为此,高职高专文秘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详细制定行动计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适时调整方案,提高职业生涯的可行性。教师评定学生的职业规划的成绩不应该在上完这门课后进行评定,而是应该在毕业前夕进行,并且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学生的执行情况。这就要求指导老师要随时督查学生的执行情况。如果学生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能够有较好的执行力,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一定会有显著提高。
二、提升第二课堂的质量以提高文秘专业学生专业能力
从广义上来讲,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计划课程之外所从事的一切活动,约等同于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日常生活。学生可以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课程之外的各类活动中,开阔视野、愉悦身心、锻炼能力、积累课堂讲授以外的丰富知识与经验。从狭义上来讲,第二课堂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的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学生在教学计划的规定课程之外自愿参加、有组织地进行的各类活动,按照其类别(主要是其培养的学生素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德育活动、社会实践、学术科研、社会工作、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文艺体育等几个方面。
实践证明,定期在第二课堂中进行专业性技能竞赛、模拟游戏、行业专家与专业人士专题讲座与座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就业需求、成为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前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许多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反馈来的信息说明,在第二课堂中提升了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操、推销自我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社会沟通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的适应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等,而这些能力正式文秘专业能力之核心。
高职高专文秘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作为第一课堂文秘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覃彪喜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里面说:“读大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毕业后能够胜任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走出校门以后将要面对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整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而第二课堂却是学生学习纷繁复杂社会的有效途径。尽管大学校园与外面社会的情况有天壤之别,但是大学校园毕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
三、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文秘专业就业竞争力
职业技能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职业技能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如今,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秘书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职业,必然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对各等级报考者规定的条件不是很高,秘书资格认定制度化对秘书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促使秘书人员不断地进修业务,全面提高能力,努力构建更为合理的能力结构。
除了高级文秘从业资格证,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还应该积极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机动车驾驶证、普通话证、英语过级证、计算机证等等,这些证书的获取是文秘专业能力的有力证据,在就业的过程中明显更具就业竞争力。
四、积极鼓励学生掌握国家就业政策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掌握国家就业、创业政策,让学生明确就业创业政策的重要性,了解一些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的就业政策,以得到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支持与保护,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邓小康.提升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探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2).
[2]史振洪,等.秘书职业能力的分解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
[3]陈琳.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4]卢亮.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关系初探.北京共青团网.2007年4月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被忽视或缺位现象及由此产生的问题,提出必须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从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体系、工作程式和工作机制上进行全新的思考,以构建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轨道。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冷静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时不难发现: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的不畅,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对称,出现了“有位无人”和“有人无位”并存现象,更进一步的分析可见,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职业的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加之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他们面对用人单位和岗位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什么单位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什么岗位是展示自己的平台,究其原因在于当今大学生缺乏或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样,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尚有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来开展,内容上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般介绍和政策规定的诠释,在方法手段上往往是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大会“灌输”形式,因而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等方面则着力较少,也同样存在着忽视或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指导。基于学生在就业问题和学术在就业指导上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人认为必须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从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体系、工作程式和工作机甜上进行全新的思考,以构建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体系。
一、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结合点,构建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大学生个体结合自身情况及所处的环境(机遇和制约等因素)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它包括了大学生人生理想及生活目标规划、大学生学习目标规划和大学生职业选择规划等内容。大学生只有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才能有效学习并获得知识技能,才能选择到合适自己发展的职业并通过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可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涉及到理想信念教育、专业知识学习、择业技能技巧训练等内容在内的学校教育工作的全方位的问题。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结合点,全面规划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既抓住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又能使指导工作较好地溶入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大局。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转变为大学生们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环节,演化为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获得职业成功的有效途径。而高校学生的这种主体性需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出相应的回应,可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结合点,实现职业生涯教育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翻。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的青年大学生需要接受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的引导。由于大学生所选修的专业各有不同,他们毕业时面临的工作岗位选择也必定不尽相同,但是,职业本身并无贵贱之分,唯有职业分工不同而已。要通过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只要从业者敬重一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必定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要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智地审视就业市场,客观地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的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到毕业时才能勇敢的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勇于到艰苦的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等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促使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总之,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把理想信念教育溶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之中,帮助他们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既是就业指导工作的灵魂,也是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2、坚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专业学习及学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紧扣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这一核心内容,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搞好学习目标规划和学业发展规划。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而言,由于大学生阅历不够丰富、视野不够开阔及专业学习不够深入等原因,他们往往对职业和专业设置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在专业学习上往往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更由于大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自由度,使许多大学生难以做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与当前学科安排的学习结合起来,因而在学习上往往需要我们,尤其是专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处理所学专业与职业关系的方法,确立与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学习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个人专业学习、知识积累、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为将来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从学校的教学与教育改革而言,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生涯规划这一有效载体,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做好学科与专业的调整与优化工作,更进一步加大文理渗透和工管交叉,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同时要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高专类的学生,要坚决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或“多证”制度,以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3、坚持群体教育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规划。以使大学生毕业择业时有清晰的职业目标而不至于迷惘。一个任职者如果能找到符合自身个性特征、兴趣、又有适当能力去完成的职业,就能充分发挥其潜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较好的业绩,最终产生工作的满意感、自我实现感。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群体的正面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选择规划,为自己大学毕业的择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指导中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对象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并在指导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对待兴趣与职业选择、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气质与职业选择、性格与职业选择、价值观与职业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之间的辨证关系,做到知己、知彼,从容应对就业市场的择业。
二、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建立和健全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的择业行为集中发生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但是大学生对社会职业、就业政策、就业制度的了解以及自身职业规划、职业价值观、求职技巧等则应该从进人大学校园时就开始积累。因此,必须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人点,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实践活动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建立起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定、实施策略、反馈评估等具体环节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设定阶段性的指导目标任务,使全过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
1、要认真抓好大学生入学第一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职业和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理解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人制度,增强提高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2、结合大二、大三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特点。精心组织好大学生修订与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巩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立与专业相适应的职业发展方向,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二、大三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的稳定期,也是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专业学习任务繁重,许多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训练不感兴趣,往往造成了就业指导工作上的空白,因而强化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就业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一阶段开设的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工作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了解个人创业条件、特征,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撰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等,而要完成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仅靠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广大专任教师的普遍参与。总之,要结合专业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重视和全力做好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和帮助毕业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关。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是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高与深入产学研基地,在实践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并进行专业的实习、见习活动。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通过专业实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活动完善个人职业形象,掌握面试基本技能,了解求职面试全过程及求职的途径、技巧,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劳动关系法规,制定自己的求职策略和求职计划以达到顺利就业的目标。
三、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
划并顺利就业为落脚点,构建全员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新格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地就业,这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最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从高校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服务市场建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加强,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高校要通过动员,使全校各个部门的各级组织、使全体教师都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来,以实现全员化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1、要转变观念。真正把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顺利就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要让全体教职员工都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一样,对于学生职业生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认识到只有全员参与、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地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顺利就业为落脚点,设计好教学与就业指导的联结点,结合实际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时代特点,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安排。并对个人近期和远景目标进行规划和职业定位,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进一步了解国内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一、大赛宗旨:大赛以大学生励志、成才、创业、就业为主题,以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为宗旨。
二、主办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三、承办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会
就业指导部
四、参赛对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1级、10级在校学生
五、活动意义: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活动形式,传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引导我院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一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进一步推动我院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比赛方法:
比赛形式:大赛以征集
“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形式进行。规划书征集初赛:征集参赛作品,通过初评和复评,最终筛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作品采用A4打印稿,并自留电子稿以备后用)
七、宣传方式
1、此次大赛将于2012年3月12日早发放通知到各班级并由班长在各班召开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动员大会。
2、组织就业指导部各成员到相关班级对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目的及意义进行讲解,并对同学再次进行动员。
3、发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材料。
八、评选规则:
1.作品评审将以合理性、真实性、逻辑性、创新性、可行性为主要评选标准,淡化文学性和艺术性。
2.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评选将以近期目标规划为评选重点,近期目标规划是指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职业生涯规划。可自行选择就业或创业。
九、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资料和宣传准备:就业指导部负责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参考资料以电子档形式存储,并创建活动公共邮箱分享公布。
2.规划书征集:由各班班长在3月28日晚上8:00及时把作品上交到学院会议室131。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其他年级由各班班长负责征集规划书,并于规定时间上交。
3.作品筛选:由就业指导部邀请专业评审团进行初评和复评,最终确定优秀作品。本着“自我评价、确立目标、环境评价、职业定位等”的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步骤,公平审核,量化细化,统一评选标准,做到客观公正。
十、奖项设置:
比赛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并颁发荣誉证书。并且择优上报一些作品参加曲靖师范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
十一、比赛日程安排:
宣传及作品征集时间:2012年3月12日到3月28日
十二、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可以登录相关网站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根据自己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参赛选手可使用学校招生就业处网站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自主系统提供的辅助功能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主体内容后,下载word版本进行进一步润色加工,完成参赛作品的撰写。撰写作品期间,参赛选手可寻求老师辅导。
参赛选手也可以自主选择其他软件系统或手工撰写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
作品内容可自行选择就业或创业。
3、参赛作品须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作品规范》的要求。(见附录一)
4、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原创作者,如有盗用、抄袭等现象,取消其参赛资格。
5、参赛作品使用A4纸打印装订,黑白、彩色均可,不提倡对参赛作品进行豪华包装。
6、《职业生涯规划书》必须有扉页,扉页填写参赛者的真实姓名、性别、学院、班级、学号、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
十三、联系人:
解春爱
15287810580
魏莉
15288031006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会
就业指导部
2012年3月9日
附录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评选标准
一、
比赛内容与形式
大赛各阶段以“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个人作品现场展示”和“用人单位面试”为评选标的。参赛选手提交的“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须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作品规范》的要求。
二、
作品评分细则
评分要素
评分要点
具体描述
职业规划
设计书内容
自我认知
1.自我分析清晰、全面、深入、客观,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
2.将人才测评量化分析与自我深入分析综合客观地评价自我,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分析全面、到位
3.从个人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社会实践中分析自我
4.自我评估理论、模型应用正确、合理
职业认知
1.了解社会的整体就业趋势,并且了解大学生就业状况
2.对目标职业所处行业的现状及前景了解清晰,了解行业就业需求
3.熟悉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典型生活方式,了解目标职业的待遇、未来发展
4.对目标职位的进入途径、胜任标准了解清晰,深入了解目标职业对生活的影响
5.在探索过程中应用到文献检索、访谈、见习、实习等方法。
职业决策
1.职业目标确定和发展路径设计要符合外部环境和个人特质(兴趣、技能、特质、价值观),要符合实际、可执行、可实现
2.对照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结果,分析自己优、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职业目标的选择过程阐述详尽,合乎逻辑
3.备选目标也要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确定,备选目标职业发展路径与首选目标发展路径要有一定相关联系性
4.能够正确运用评估理论和决策模型做出决策
计划与路径
1.行动计划对保持个人优势、加强个人不足、全面提升个人竞争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2.近期计划详尽清晰、可操作性强,中期计划清晰并具有灵活性,长期计划具有方向性
3.职业发展路径充分考虑进入途径、胜任标准等探索结果,符合逻辑和现实,具有可操作性和竞争力
自我监控
1.对行动计划和职业目标设定评估方案,如要达到什么标准,评估的要素是什么
2.能够对行动计划实施过程和风险做出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
3.调整方案的制定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确定,充分考虑首选目标与备选目标间的联系和差异,具有可操作性
参赛作品
设计思路
作品完整性
内容完整,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职业目标、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
作品思路
和逻辑
职业规划设计报告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能准确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作品美观性
格式清晰,版面大方美观,创意新颖。
三、
现场展示评分细则
评分要素
评分要点
具体描述
主题陈述
陈述内容
1.对职业规划的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决策应对等环节的要素及分析过程陈述完整全面
2.在陈述中能够正确理解、引用、应用职业规划基础理论及各项辅助工具
3.对各项探索分析过程及规划结果表述准确,与职业规划设计作品内容吻合
4.PPT设计精巧,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能够精确提炼职业规划设计作品要点
陈述过程
1.整体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结论明确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人职匹配、职业路径论述充分
3.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4.表达自然、流畅、无明显停顿,语句通顺,措辞恰当,语言组织畅达
5.讲普通话,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语调适中
6.富于激情,善于引导现场观众,肢体语言恰当、丰富,能够感染他人
基本素养
1.衣着发型整洁、大方、朴素、得体
2.仪表端庄稳重,坐立行为大方、自然,表情丰富真诚,有良好的个人气质
3.言之有礼,情操高尚,谈吐文雅,富于思想内涵
4.精神饱满,有信心,有独立见解,能充分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职场新人的职业形象
即时效果
1.按时完成主题陈述
2.现场观众注意力集中,情绪高亢
个人特色
1.在职业规划和主题陈述中具有创造性
2.特长特点鲜明
回答问题
应答能力
1.能正确理解评委提问,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
2.在评委提出问题后马上作出反馈,及时作出回答
3.答题过程流畅、无明显停顿,语句通顺,措辞恰当,语言精炼
4.应变能力强,能够灵活的、创造性的应用职业规划知识作答
回答内容
1.回答内容切合题意
2.答题过程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结论明确
3.回答内容准确精炼,重点突出,能够有针对性的就提问要点归纳阐述
4.回答内容真实可信,运用事实论据,论述有说服力
四、
面试评分细则
评分要素
评分要点
具体描述
通用能力
责任
1.服从工作安排,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工作成果令人放心
2.勇于承担责任,遇到问题在权限范围内勇于决策,主动承担与自己职责相关的工作任务
3.维护整体,能够为组织需要主动放弃个人利益
4.有组织及社会责任感,在点滴行为中维护组织的社会形象,时刻以组织发展为己任
诚信
1.品行正直,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不传播没有被确认的信息或流言,能够采取行动阻止流言的传播
2.能实事求是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态度,面临与诚信相矛盾的问题时,仍能够按正确的价值观行事
3.承诺必践,用明确的表述做出承诺,对于无法兑现的承诺,及时坦诚沟通、主动提出挽救补偿措施;
4.能够按照职业道德标准和组织原则办事,能够以个人魅力和实际行动树立和维护组织的诚信形象
追求卓越
1.工作认真,做事中规中矩,尽力完成任务
2.能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努力提升自己,能够为自己设定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并采取行动去努力实现
3.精力充沛、乐观进取,充满激情和热情,做事情能全身心投入,在压力和挫折下坚忍不拔
4.精益求精,力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不断的反思自己,持续突破并完善自我
沟通协调
1.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楚,易于理解,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2.愿意倾听他人,清楚理解他人要表达的想法,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让对方感到被理解
3.尊重沟通对象,以真诚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运用沟通技巧,针对性地传递信息,施加影响,有策略地达成沟通目的
4.善于利用和挖掘资源,营造和谐,能够通过与他人的有效互动,促进协作、消弭分歧、整合资源以达成组织目标
系统推进
1.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设定关键点监控自己及合作者的工作过程
2.遇到问题保持冷静,解决问题有方法、有技巧、有力度
3.关注规则实施的效果,能够完善或建立制度和流程,协调合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引导每个合作者将工作任务与整体目标建立联系,有意识地建立团队共同的行为模式
专业技能
能力
1.具有全面的良好的知识储备
2.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有相当的了解
3.工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践
面试过程
应答能力
1.能正确理解考官提问,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
2.在考官提出问题后马上作出反馈,及时作出回答
3.答题过程流畅、无明显停顿,语句通顺,措辞恰当,语言精炼
4.应变能力强,能够灵活的、创造性的作答
回答内容
1.回答内容切合题意
2.答题过程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结论明确
3.回答内容准确精炼,重点突出,能够有针对性的就提问要点归纳阐述
4.回答内容真实可信,运用事实论据,论述有说服力
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报名表
姓名
班级
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