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7 18:31: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方法:采用不干预法,不取结扎气门芯,不进行二次断脐与传统的方法比较。
结果:使用不干预护理新生儿脐带,脐带自然脱落的时间比传统法平均缩短35天,新生儿脐部渗血、脐炎及脐部肉芽肿明显减少。
结论:实施不干预法护理新生儿脐部能促进脐带断端自然脱落,减少脐炎发生,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对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不干预新生儿脐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4-02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期护理的重点,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1]。2006年以前我院采取的新生儿脐部处理方法是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进行二次断脐。2007年元月以后,我们对新生儿脐部在出生后24小时进行沐浴,取下包裹的无菌纱布,消毒处理脐部,暴露脐部,保持其通透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2009年10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1442例为观察组。选择2005年~2006年在我院剖宫产出生应用传统干预法护理新生儿脐带1378例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选取胎龄在37W~40W,体重在2500~4500g,出生后1~5分钟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的新生儿,住院天数5~9天,平均7天,排除高危因素。
1.2方法。
1.2.1气门芯断脐法。两组均采用,新生儿出生后,将套有带线的气门芯的止血钳距脐轮0.5cm处夹紧脐带,在止血钳上方0.5~1cm处剪断脐带,将气门芯沿止血钳套扎在脐轮根部,放开止血钳,用10%碘酊消毒烧灼脐断端,并以无菌纱布包裹[2]。
1.2.2脐带护理。观察组采取不干预法护理新生儿脐部。①出生后24小时进行新生儿沐浴,让气门芯始终保持结扎状态,并连同脐带断端结痂一起自然脱落。②新生儿每日沐浴后,消毒脐部一次即可[3]。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①在新生儿24小时取下包裹的纱布及气门芯,沐浴后消毒脐部。②48~72小时脐带残端干燥结痂后,消毒脐部后用无菌剪剪掉结痂,用10%碘酊消毒并给予止血海绵加压包扎。③除每日常规消毒脐部外,二次断脐后每日增加消毒次数1~2次[4]。
1.3效果。
1.3.1观察两组脐带完全修复期间,脐带完全修复指从断脐后,脐带残端经湿润、干燥、结痂脱落,最后脐窝形成。
1.3.2比较两组脐出血、脐炎、脐部肉芽肿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两组资料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部残端修复时间比较和并发症发生率比例详见表1和表2。
3讨论
3.1二次断脐人为造成脐部新的创伤,使脐带再次经历湿润、干燥、结痂,形成二次脐带修复过程,因此,完全修复到脐窝形成所需的时间延长,脐部刺激过于频繁,更容易造成脐部肉芽肿。
3.2二次断脐人为造成脐部的创伤,使关闭的脐动脉、脐静脉又可能被打开引起出血,甚至失血。而且二次断脐的时机和方法不易掌握,易使脐周皮肤受伤,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3.3不干预法完全顺应了脐带自然脱落的过程。通过持续的气门心结扎,致使脐动脉、脐静脉等管道始终处于闭塞状态,脐带胶质阻断,血供更彻底,从而促使脐带脱落的整个过程时间缩短。
3.4由表2可见,新生儿不干预法使脐部暴露,每日用碘伏消毒脐根至脐轮周围皮肤,大大降低了脐部感染机会。
3.5不干预法方法简单、省时、省力、节约人力和护理成本。
分娩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也是个自然的法则,同时不干预法也是遵循了人类诞生的自然法则。
参考文献
[1]叶彩眉,骆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631
[2]乐杰.妇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3—94
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生儿脐带残端为一开放性伤口,如护理不当易引起脐炎、脐部肉芽肿、脐部蜂窝组织炎,甚至引起败血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者占66%-87%,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死亡率达18.06% [1]。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传统多采用75%乙醇棉签消毒脐轮及脐带残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不足,新生儿脐炎发生率高。为了探讨新生儿脐部有效的护理方法,2009年5月开始,我科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进行改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年7-10月入住我科的18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3-6月收住的169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住院时间为10~12 d,新生儿出生评分均在8分以上,出生体重≥2500g,宫内感染及胎膜早破不能入围。两组新生儿在性别、体重、分娩方式和住院天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良法:新生儿沐浴后先用3%过氧化氢浸湿的棉签擦拭脐窝、脐轮,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接着用消毒棉签蘸0.5%碘伏轻抹脐孔及脐轮周围,最后用无菌方纱覆盖,胶布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75%乙醇消毒脐部,两组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均注意勿使纸尿裤超越脐部,避免尿粪污染脐部。
1.3 评价指标 由固定责任护士进行脐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情况。新生儿脐炎诊断标准,轻度:脐轮及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的浆液脓性分泌物。重度:脐部及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增多,常有臭味或伴有全身症状[2]。
1.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脐部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脐部轻度感染2例,感染率为1.11%,对照组脐部轻度感染13例,感染率为8.99%,经检验X2=9.178 , P =0.002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脐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带逐渐干枯僵化,于1周左右脱落,创口在10-14天完全愈合[3]。新生儿抵抗力差,做好脐部消毒,防止感染至关重要。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但经细菌培养主要为葡萄球菌,新生儿由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免疫功能不全是葡萄球菌感染的重要因素,75%酒精虽然具有杀菌功效,但容易发挥,常规消毒处理时作用时间不长。3%过氧化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真菌的灭菌率高达90%,可使厌氧菌失去生存条件。另外,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成的不稳定结合物,碘与菌体蛋白质中氨基酸结合使其变性,可在治疗创面形成极薄杀菌膜,缓慢持久地释放有效碘,对各类细菌、芽胎、病毒、真菌、原虫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性质温和,无毒、无味、无致敏性,对粘膜无刺激性,还有清洁作用。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采用碘伏进行脐部护理,可使创面渗出减少,创面收敛快,愈合快,并且对新生儿皮肤无刺激性、不着色、无不良反应,改良后的脐部护理方法较传统的脐部护理方法脐炎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护士在进行脐部护理时,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手常规清洁消毒,正确的洗手可以减少手部99%以上的细菌[4],防止带菌的手污染脐部,护理人员应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临床实践证明,使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0.5%碘伏消毒脐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新生儿脐带护理质量,对降低围产儿感染率及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值得在新生儿科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秀菊,谢景玫,苏春勤。新生儿脐部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5,15(4):392.
[2]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355.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优质护理;常规护理;不良事件;家属满意度
脐带是母体连接新生儿的重要通道,其向胎儿运输氧气、营养,促进胎儿成长发育[1]。当新生儿娩出后,脐带仍连接着胎盘,医护人员采用专业的手法剪断脐带,而残余部分会裸露在外,若护理不当,就会造成感染,甚至引发破伤风、败血症等严重病症[2-3],故加强新生儿脐部护理至关重要。本次抽取120例新生儿展开研究,旨在比较脐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120例具有完整资料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所用脐部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胎龄38~42周,平均(39.8±1.9)周,体质量2.6~4.2kg,平均(3.2±0.8)kg;试验组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胎龄37~42周,平均(39.4±2.1)周,体质量2.7~4.1kg,平均(3.1±0.7)kg。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标准:1)足月分娩;2)新生儿Apgar评分[4]超过8分;3)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2)存在重症肺炎、重症病理性黄疸等疾病;3)有宫内感染征象;4)出生时体质量过低;5)家属不愿意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脐部护理,即新生儿出生后立刻用5%聚维酮碘溶液对脐部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用双道气门芯于脐部根上0.1cm处行结扎处理,再往上0.5cm处将脐带剪断,残血挤净后,依次涂抹2%碘酊、75%酒精,加压包扎脐带断端。新生儿洗浴后,用5%碘伏对其脐部常规消毒,每日消毒2次。试验组:行优质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断脐护理:常规断脐,出生24h内不仅要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应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情况,若出现脐带过粗脆性大,或脐带过短致脐带夹脱落而引发渗血[5],应立刻采用止血钳,若渗血量过多,需重新消毒后再次进行结扎。新生儿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脐部,48h后行二次断脐,即常规消毒后上提牵引线,松开气门芯,使脐带与腹壁呈30°角,沿顺时针方向剪掉脐带残端,常规消毒,在肚脐上贴上脐贴,24h后去除脐贴,消毒,清理血痂,充分显露脐部。2)脐带脱落前护理:脐带结扎间断后会逐渐变硬变黑,一般于新生儿出生3~7天内脱落[6]。在脐带脱落前,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脐部时刻保持干燥:为避免细菌生长,护理人员需每天消毒包扎脐部,在为新生儿洗澡时,应采用防水贴保护,洗完澡后及时用无菌棉签将多余水分吸收,再消毒包扎。②尽可能减少脐部刺激:脐带断端经包扎后能迅速结痂,避免细菌定植于创面,但需注意的是,换尿布时操作不当,会过度刺激脐部,导致创面出现发红、出血情况,甚至引发感染[7]。因此,护理人员应提醒家属为新生儿准备透气、舒适的纸尿裤或纯棉尿布,排尿、排便后应及时清洗局部皮肤,在为男性婴儿换尿布时,注意将向下盖住,避免新生儿尿尿时尿液上冲浸湿脐带。③保持脐部透气:良好的透气对脐带断端修复具有重要作用,部分家属认知水平有限,擅自用油类或乳液涂抹新生儿脐部,导致局部闷热,延长创面修复时间,故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家属注意观察脐部情况,若出现脐轮发红、脐窝渗液、脐部周围皮肤糜烂等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用3%双氧水将分泌物清洗干净后,用蘸有75%酒精的棉签沿顺时针方向对局部进行消毒,显露脐部,使局部保持干燥。3)脐带脱落后护理:脐带脱落后会直接显露新鲜肉芽组织[8],护理人员应定时为肉芽组织进行消毒,每日2次,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衣物、尿不湿等刺激肉芽,引发感染。因肉芽未长好,局部会渗出少量分泌物,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这是正常现象,肉芽结痂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并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渗液,用0.5%聚乙烯醇醚络碘消毒,直至脱落面全部长出皮肤。脐带上存在2条动脉、1条静脉,部分新生儿在脐带脱落后可见血管残端并有少量渗血,这主要是因为脐带血管内部未完全愈合,注意用酒精消毒,加压包扎,若出血量过多,常规按压无效,则行血管缝扎术。4)出院指导:新生儿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告知家属具体注意事宜,特别是部分脐带尚未脱落的新生儿,护理人员应做好宣教工作,指导家属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技巧,提醒家属在为宝宝护理脐带前,注意洗干净双手,告知其如何正确为脐部消毒,保持新生儿脐部干燥,强调已污染的棉签禁止二次使用,以免造成创面感染。若2周后新生儿脐带仍未脱落,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结扎末端完全变硬,且未出现红肿、破溃、渗液等情况出现,无需特殊处理,仍保持原来护理操作,若出现感染征象,应立刻入院就医。
1.3观察指标
1)不良事件观察:统计两组脐窝潮湿、脐部红肿、脐部渗血、脐轮损伤等发生病例。2)家属满意程度观察:翻阅资料,自制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价指标包括环境卫生、礼仪态度、业务技能、操作及时性、风险控制,共25个条目,各指标评分0~20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属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正态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家属满意度为正态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x-±s),检验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结果
2.1两组不良事件控制情况观察
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0.00%,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1.67%,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家属满意程度评估情况观察
对照组家属满意程度评价量表单项指标评分及总评分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脐部是细菌侵入的重要地方,新生儿出生后会剪断脐带,为细菌在脐部繁殖、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若护理不当,局部会出现化脓情况,据调查,约有30.2%新生儿会发生脐部感染[9]。加之,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细菌侵袭脐部后会经血管断口进一步渗透至血液中,进而引发败血症、脓毒血症,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10]。优质护理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内涵,通过强化基础护理、落实责任制度,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使患者保持身心舒适,提升社会满意度[11]。我院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结合以往护理经验,制定了详细的脐部护理计划。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1)二次剪脐能缩短脐带干燥时间,促进脐带脱落,降低脐部感染风险[12];2)脐带脱落前以脐带残余部分消毒为主,严格遵循干燥、透气、少刺激三项原则,能有效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3)脐带完全脱落并不表示万事大吉,若此期间掉以轻心,极容易导致脐窝渗液、渗血,故仍需加强管理,注意观察,切实保证宝宝健康;4)许多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了解不多,加强院前宣教,能提高家属认知水平,确保其能正确、有效护理新生儿脐部;5)脐部优质护理不仅能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且能提高新生儿舒适度,减轻家属焦虑、恐慌情绪,使其以轻松、愉悦的心态照料宝宝,故满意度评分会增加。综上,做好新生儿脐部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风险事件、改善家属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靖云.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5,30(43):209-210.
[2]张国荣.探究优质护理应用到新生儿的脐部护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350.
[3]杨敏.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48-149.
[4]罗正琼.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5,5(9):203-204.
[5]吴琪.新生儿脐部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3):212.
[6]钟玉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4):180-181.
[7]端木艳艳,刘彦彦,洪黎,等.优质服务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40(4):297-298.
[8]钟伟红.优质护理应用到新生儿的脐部护理的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3):129-130.
[9]孙爱华.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0):2852-2853.
[10]林晓芬.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J].饮食保健,2016,3(2):101.
【关键词】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护理方法
新生儿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0%~70%,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2]。因此,新生儿脐部感染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38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共2356例,均在母婴同室区,均无宫内感染,Apgar评分在7分以上,体重大于2 500 g,经临床统计有38例(1.61%)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
2 原因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端在血液供应停止后24~48 h脐带干枯后采用暴露疗法或用消毒剪剪去残端,使其脱落愈合,避免脐部感染。在2356例临床观察中发现脐部感染与脐带本身的粗细(含华通胶物质多少)、脐带结扎高低、残部的处理及护理有密切关系。
2.1 断脐不当:①结扎部位太高:个别医务人员结扎脐带位置太高,致使脐带残端较长,容易受到新生儿尿液浸湿及尿布、尿裤的摩擦,影响残端干枯而易感染。②结扎下方有血肿:结扎脐带时未挤尽残端积血而在结扎下方形成血肿,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导致脐带残端干枯时间延长而致感染。
2.2 剪脐不净:①剪脐后创面较大:脐粗大者剪脐后创面较大,愈合相对慢一些,脱落时间延长,也是脐部感染的好发因素。②剪脐后仍看见脐动脉和脐静脉断端,说明脐部血管未完全收缩,容易引起出血感染,多见于剪脐太早。③创面潮湿有分泌物:剪脐后1~2天内创面稍潮湿是正常现象,因新鲜创面有一个愈合过程,但此过程时间长及分泌物多容易发生感染。
2.3 脐部用物消毒不严:脐部感染与断脐用物消毒不严(如剪刀、气门芯、纱布等)、脐部断端消毒不严或烧灼不彻底有关,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洗手不规范也是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2.4 护理方法不当:在日常护理中往往发现产妇及家属采取一些不当的护理方法,是导致局部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潜在因素。如把婴儿内衣置在尿不湿里面,这样内衣被尿液浸透,脐窝就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男婴换尿布时未把向下按,尿液向上冲,浸湿了脐部;有的家属把尿不湿外面向里面卷进,由于尿不湿外层不透气,故不利于脐带干枯;也有的家属把爽身粉等异物洒在脐窝部。
3 护理方法
3.1 严把脐端结扎关:选择正确的断脐方法并掌握好结扎位置是预防脐部感染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1~2min用0.5%的碘伏消毒脐轮及脐轮上5cm的脐带,脐周皮肤5cm,在距脐根0.5cm处用气门芯结扎,在结扎部位上0.5cm处断脐,挤净断端的残血,用2%的碘酒消毒75%的酒精脱碘,用无菌小纱布覆盖,用腹带包扎。
3.2 加强脐部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中手、器械、敷料等必须无菌,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的任何用物均不可触及脐带残端。脐带干枯后予以暴露,用碘伏或75%的酒精消毒脐残端、脐根部及脐周围皮肤,每天两次,一般让其自然脱落,尽量避免剪脐,因剪脐后为防止出血常需加压包扎,影响新生儿的腹式呼吸导致不适哭闹而影响脐带的收缩[3],又加之脐带布绕腹捆扎易被尿液浸湿,如不及时更换,尿液刺激脐端引起分泌物增加,诱发局部感染。严密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若脐孔潮湿或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双氧水清洗后消毒包扎,必要时取脐部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根据医嘱局部或全身用药,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可有效预防脐部感染。
3.3 加强宣教:教育医务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尤其是年轻工作者,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工作,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掌握脐部的护理方法以及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是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采用以上脐部护理方法后,脐部感染率大大降低,脐带在7~10天内愈合。极大地提高了新生儿脐带护理质量,对降低围产儿感染及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阳,黄群,何红燕.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护理学报,2008,15(7):18-21
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来我院妇产科病区出生、阿氏评分为8—10分的正常足月新生儿600例(包括顺产和剖腹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研究新生儿出生后,行气门芯断脐的两种方法进行脐带脱落时间、72小时后行二次断脐有无出血情况,出生后脐带出血安全系数的差异及结扎后脐带残端24小时、48小时的干燥程度的效果比较。
结果:对新生儿出生后用二个气门芯进行断脐的方法在脐带脱落时间、72小时后行二次断脐时出血情况、出生后脐带出血安全系数及24小时、48小时脐带残端干燥程度等数据研究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新生儿出生后使用两个气门芯断脐方法,能更好地护理新生儿脐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25-02
脐带是供胎儿与母体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而新生儿出生断脐后,脐带残端却成为病原微生物侵袭新生命的危险通道。因此,脐带残端脱落、愈合越早,新生儿脐部感染机会就越小[1]。目前,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方式有多种,如棉线结扎法,气门芯结扎法,脐带夹结扎法[2]。较常用的有气门芯法及脐带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气门芯结扎,但就气门芯结扎方法在临床也有不同的两种操作,第一种是在新生儿出生后1~2min用一个气门芯套住脐带根部进行结扎,第二种是在新生儿出生后1~2min用两个气门芯并列套住脐带根部进行结扎[3]。研究随后的出血情况及其安全系数、24小时48小时后脐带残端干燥程度,72小时后实行二次断脐时是否出血、及脐带残端自然脱落情况有非常大的不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600例阿氏评分为8—10分的正常足月新生儿600例(包括顺产和剖腹产)。所选两组新生儿体重情况见下表1。
两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阿氏评(肌张力、喉反射、呼吸、肤色、心率)为8-10分、分娩方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选取满足一下条件的新生儿作为两种不同方法比较的基本条件:①产妇无严重内、外科疾病及妊娠并发症;②宫内妊娠37~41周;③胎儿无宫内感染;④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
1.2方法。
1.2.1观察组。操作方法是:第一次断脐在新生儿出生后1~2min,脐带停止博动后,将新生儿放于辐射台无菌区上,房间温度在25-28℃,用止血钳套带丝线气门芯距脐根0.5cm处夹住脐带,在止血钳上方2cm处剪断脐带,将带线气门芯滑至脐根处结扎,注意不可套住皮肤。随后再并列套一个气门芯,剪断气门芯上的丝线,以防止在护理新生儿时拉伤脐部。常规处理后,覆盖消毒纱布并包扎健婴宝胎毒清结扎包。待次日沐浴后取去纱布,每日用75%酒精常规消毒,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并用脐带结扎包进行包扎。到72小时后(可在新生儿沐浴后做完新生儿疾病筛查时)行二次断脐。备一消毒断脐包,包内有:剪刀1把、止血钳1把、纱布1块、棉球3个、棉签3根。另备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1个、云南白药、75%酒精或碘伏等。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脐带,用止血钳剔去气门芯,提起脐带残端,沿脐轮上缘剪去脐带残端,用明胶海绵条或云南白药敷在脐带断端处,纱布覆盖,外用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包扎,嘱家属尽量让新生儿安静,防止因新生儿哭闹用力,引起脐部残端结痂处再次出血。保持脐部干燥。于剪后0.5h、2h观察脐部渗血情况,如出血较多,局部应用凝血酶原粉再常规包扎,以后每天消毒。包扎24~48小时后拆除。以后每日沐浴后常规用75%酒精消毒脐部至脐部残端处长成正常皮肤。
1.2.2对照组。操作方法是:第一次断脐在新生儿出生后1~2min,脐带停止博动后,将新生儿放于辐射台无菌区上,房间温度在25-28℃,用止血钳套带丝线气门芯距脐根0.5cm处夹住脐带,在止血钳上方2cm处剪断脐带,将带线气门芯滑至脐根处结扎,注意不可套住皮肤。剪断气门芯上的丝线,以防止在护理新生儿时拉伤脐部。常规处理后覆盖消毒纱布并包扎健婴宝胎毒清结扎包。待沐浴后取去纱布。每日用75%酒精常规消毒,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随后同观察组一样进行常规新生儿脐部护理及二次断脐。
1.3结果。通过对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脐部出血情况,工作人员观察并记录脐部出血安全系数,二次断脐时的出血情况,72小时脐带脱落情况。5天后脐带脱落情况,24小时48小时后脐带残端干燥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方法结果优于对照组的结果,更适用临床工作,两组情况见表2。
2护理
2.1新生儿沐浴的室温为26—28度,关闭门窗,水温37-40度,房间湿度60-80%,注意给新生儿保暖。
2.2每日给新生儿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肚脐,保持干燥。
2.3在加强护理工作的同时,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的护理脐部是预防脐部感染的重要环节。重点是观察脐窝是否有分泌物,脐轮周围有无发红,换尿裤时婴儿的内衣不要置于尿裤内,尿裤要向外翻下,切忌盖在脐窝上,且爽身粉等不要洒在脐窝内,注意保持脐部干燥清洁[4]。
3讨论
3.1脐带大小因人而异,当脐带大时,与皮肤相连处的脐轮则大,产生的脐孔伤口则大,愈合就会慢。同时,当脐带在干洁过程无收缩或干洁程度欠佳时,则容易引起脐部出血,而且脐带高蛋白胶质组织营养丰富,细菌极易繁殖,如果脐部伤口大,愈合慢,极容易引起脐部感染[5]。新生儿出生后,常规用脐带夹、棉线或气门芯在距脐根0.5cm处结扎脐带残端后,需脐带自然脱水硬痂后才自然脱落,所需时间在6~10天以上,胶质脐带则需更长时间,个别还会有新生肉芽出现。在住院期间,大部分新生儿脐带都不能自然脱落,出院在家中脐带与脐周皮肤形成凹陷有渗液或异味,护理时还会牵扯脐带残端引起出血、脱脐,易引起家长们的担忧而抱来就诊[6]。
3.2使用气门芯结扎脐带根部,一方面使脐带动静脉、胶质组织缩细,加速血管收缩、胶质干洁;另一方面,在脐带干洁的过程中使脐轮内收、脐孔缩细、变窄,利于伤口愈合。因气门芯内收使脐轮(脐根部)直径缩小、脐残端容易干燥脐部愈合快、脐感染机会少[7]。
3.3在常规结扎脐带30小时后进行新生儿二次断脐,由于剪去脐带残端组织,脐部干燥,使脐孔闭合时间提前,避免了潜在的院外感染,方便家长对新生儿进行护理。
3.4由于二次断脐48小时后基本上脐部不需包扎,减少护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纱布等用物,而且使用气门芯经济,每条气门芯价格极低,一条气门芯可分成许多只来结扎脐用,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3.5对住院新生儿观察和出院新生儿的随访发现,观察组方法断脐后脐孔恢复良好、美观,无1例发生继发感染,家长满意率100%。
4结论
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有脐带出血、脐部发炎,造成脐带结痂脱落愈合时间延迟,严重者可合并全身感染,危及新生儿生命安全。
观察组的操作方法是安全可靠的结扎方法,关键操作是使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可达到操作简单、日常护理方便、二次断脐不出血、脐带脱落早、新生儿安全等效果。在行常规护理的情况下,等待其自然脱落,可减少脐部并发症[8]。对照组新生儿此法结扎脐带后于24~48h后行脐带残端剪除,消毒,止血再包扎固定24h,虽然也能促使脐部创面早期愈合,但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新生儿脐部出血和感染及护理安全问题。
为实现减少脐部出血和避免脐部感染,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新生儿于出生后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实行标准护理,等待其自然脱落。结果显示:操作简单,出血情况明显减少,几乎无感染,随访愈合好[9]。符合病理生理发展规律,不必采取脐带残端修剪[10]。本次两种方法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方法更适用于临床,能促进新生儿脐带断端的愈合,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缩短脐带结痂脱落时间,防止出血,有利于新生儿脐部观察及护理。对促进新生儿身体健康,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菊区.81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11,17(4):252
[2]夏海鸥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974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96297
[4]叶彩眉,马冬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2,08(3):137-143
[5]刘亚红,冯海云,罗静.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1,12(5):94-98
[6]梁秋霞.不同干预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01(8):40-42胡传军;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1,06(7):121-122
[7]李文平;新生儿脐部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08(2):29-32
[8]李娟,王庆红,吴红,等.2005年中国城市产科新生儿出生状况调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J].2012,14(1):7-10
[9]陈红.暴露脐根部断脐对新生儿脐带水肿护理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0.10-14
[10]王俊青,李莉苹,李波,商存平.改良式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01(5):93-95
[11]党利梅.两种新生儿脐带残端护理方法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4):151-152
【关键词】脐带;新生儿;双气门芯;脐带干燥;脐带脱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89-01
新生儿出生后从断脐至脐带脱落前后,脐带断面是一个开放性创面,容易被细菌侵入繁殖造成脐部感染[1],因此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新生儿脐带一般3-7天脱落,怎样结扎脐带能使脐带早日脱落,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这是我们助产人员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保证新生儿健康的必需要求.我科对常规的气门芯双套环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延长了脐带的结扎长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11至2012-12出生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新生儿产母均无严重产科并发症,年龄22-35岁,平均27岁;胎龄37-41周,平均38+3周;新生儿体重2300克-4350克.两组新生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新生儿的操作均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用一把套有两个气门芯的止血钳夹在距脐根部约10厘米处,在止血钳外断脐,牵拉第一个气门芯至脐根部,距脐根部约0.5厘米,再牵拉第二个气门芯至距脐根部1厘米的脐带处,在该气门芯外侧断脐,消毒后包裹脐部护理带,8小时后撤掉护理带,每日对脐带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新生儿同样用套有两个气门芯的止血钳夹住脐带,断脐后牵拉第一个气门芯至脐根部,距脐根部约0.5厘米,再牵拉第二个气门芯至距脐根部约3.0厘米的脐带处,断脐后用脐带护理带包裹,8小时后撤掉,同样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的脐带愈合情况,记录脐带干枯和脐带脱落时间,填入设定好的表格.
2 结果 见表1
两组资料经过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通过对两组新生儿脐带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新生儿在脐带干燥时间和脐带脱落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新生儿残脐是一个开放性创口,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引起感染.新生儿脐带中含有丰富的华通氏胶[3],比较湿润,细菌繁殖机会比较多,容易引起新生儿脐炎的发生.在对照组的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第二个气门芯距脐根部仅1.0厘米,脐带残端的一些渗出物结痂以后,很容易贴紧脐窝,使脐根部脐带无空气流通,不易干燥,容易滋生细菌,而且脐带的一些腐生物[2]也不易干燥,直接影响脐带的脱落.观察组的新生儿在脐带结扎中,第二个气门芯距脐根部3.0厘米,可以将整个脐带暴露与空气中,即使脐带干燥萎缩后也不会紧贴脐窝,使脐窝保持干燥,脐带干燥早,脐带的腐生物也容易干燥消失,这都有利于脐带的脱落,促进脐带的早日愈合,也有利于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护理.通过本研究,呼吁脐带结扎的长度应引起护理同行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聪,程慧,侯明良,刘凤琴 新生儿脐部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 ChineseJoumal of Disuifection,2011:28(1)52
[2] 李阳,黄群,何红燕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A] 护理学报,2008,7,15(7):18
[3]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lay of Neonatal Umbilical Cord
YU Cheng-hua
(Hunan Wangwang Hospital,Changsha 410016,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the delay of the newborn's umbilical cord.Methods 1221 cases of newborn infants bor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and 30 cases were collected from 15 days after discharge.Results The 30 cases,22 cases were caused by umbilical cord disinfection,1 cases were caused by ligation,2 cases were ligation tools;5 cases were caused by improper nursing.Conclusion The umbilical cord can cause the delay of the umbilical cord,so it is advantageou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is kind of situation
Key words:Neonate; Umbilical cord shedding; Delay
新生儿正常情况下,断脐后的脐带残留端会逐渐僵化、干枯,脐带一般在1 w左右脱落。切断后的脐带形成了创面,一般10~14 d后创口才能完全愈合,因此脐部极易感染[1]。临床上,也有不少超过10 d甚至20 d或更长时间,脐带延迟脱落给家属及产妇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也随之升高[2]。随机选取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21例,于出院后15 d回访收集脐带脱落延迟新生儿30例,分析脐带脱落延迟的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8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30例,其中男婴22例,女婴8例;早产儿5例,足月婴儿25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脐带延迟脱落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护理方法使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出院前向家属及产妇讲解脐带消毒的方法,确保家属及产妇能真正掌握。
日常常规护理方法:2次/d对脐部用75%酒精消毒,出生后第2 d洗澡后采用暴露法,不用护脐包包扎脐部,保持脐部的干燥。嘱产妇及家属出院后自行用酒精消毒脐带,2次/d。
2 结果
30例脐带脱落延迟新生儿中,22例为脐带消毒原因引起,1例为结扎位置太高引起,2例为结扎工具;5例为新生儿照护不当所致。针对原因采取指导正确的消毒方法、纠正不当照护等处理后,28例新生儿的脐带于4 w内脱落,脱落后,1例患儿形成了肉芽肿,1例发生脐炎。2例新生儿于第5周采取了人工断脐,脐部愈合良好。
3 讨论
脐带是哺乳类动物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另一端连于胎儿腹壁脐轮,是脐带是母体与和胎儿营养物质供应、代谢产物排除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3]。新生儿脐部极易发生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又称脐炎[4]。探讨分析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极其重要。
3.1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的原因
3.1.1脐带消毒原因
3.1.1.1消毒方法不准确 新生儿照护者不能在实际操作中正确执行脐带消毒的方法,没有对脐带根部消毒,只是给残端表面或脐周皮肤消毒,不正确方式消毒导致脐部干燥粘贴在脐窝里,脐带根部潮湿。新生儿的脐带大小、脐窝的深浅、脐带断端干燥后的形状各不相同,导致脐带消毒时的难易度不一样,对于脐窝深、脐带粗、断面呈圆形盖状的脐带,正确消毒的难度增加,照护者没有相应的能力正确执行。
3.1.1.2消毒时机不准确 洗澡后或脐带被打湿后没有及时消毒,消毒的次数不够,只消毒了1次/d,甚至完全没有进行脐带的消毒。
3.1.1.3消毒使用物品不恰当 使用了不在消毒有效期内的消毒液和棉签进行脐带的消毒。
3.1.2新生儿照护不当 新生儿的脐带断端干燥后,不需要继续使用护脐包对脐部进行包扎,只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有利于脐带的尽早脱落,新生儿的照护者使用不透气的防水脐贴对脐带进行包扎,导致脐带断端的干燥环境被破坏,使得脱落延迟,甚至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尿片过长覆盖脐部,导致大小便沾染脐带,没有及时处理,同样导致脐带的脱落延迟。
3.1.3结扎位置太高原因 我院目前结扎脐带的位置为距脐轮0.1 cm处结扎,但是在脐带较粗,水肿等情况下,气门芯结扎不能完全控制到相应位置导致结扎位置过高。脐根部和结扎部位之间含有少量血液供应,极易形成小血肿,残脐不易枯死脱落,并且易感染。
3.1.4结扎工具原因 目前我院结扎脐带的方法有气门芯套扎和脐带夹断脐两种方法,在横断面调查中气门芯套扎所结扎的脐带脱落时间优于脐带夹所结扎脐带的脱落时间,所以我院基本上采用气门塞套扎的方式对新生儿脐带进行结扎。气门芯的宽窄影响到脐带断端血运的阻断情况以及对脐带根部的暴露情况。对于过粗或过细的脐带,选择性采用脐带夹的结扎脐带,有利于脐带根部的消毒,但是脐带的根部干燥脱落时间较长。
3.2相应的对策
3.2.1新生儿分娩时根据脐带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脐带结扎的方法,并且严格按照断脐的规范选择距离脐轮0.1 cm处进行结扎,既要保证有效地阻断脐带断端的血运,同时考虑后续的脐带护理。
3.2.2新生儿住院期间,护士每日下午定时进行床旁脐带消毒,同时对产妇本人及家属讲解脐带消毒的方法。在母婴出院时,发放新生儿出院宣教单,以书面的方式详细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脐带消毒的方法。
3.2.3新生儿住院期间,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即时的新生儿照护知识宣教,并每周固定时间举办产后妈妈班,对新生儿照护的基本知识进行集中的讲授和答疑,确保新生儿接受到正确合理的照护。
3.2.4将出院回访时间从出院后15 d提前到出院后7 d,及时了解脐带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即时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雷志萍.愈脐胎毒清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1,01(21):187-188.
[2]郑瑞莺.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53-3355.
【关键词】 新生儿; 脐带结扎; 脐部护理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一端连于胎儿腹壁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妊娠足月的脐带长30~70 cm,平均55 cm,直径0.8~2.0 cm,表面有羊膜覆盖,呈灰白色。脐带断面中央有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脉,两侧有两条管腔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来自胚外中胚层的胶样胚胎结缔组织,称为华通胶,有保护血管的作用[1]。新生儿娩出后发出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建立了自己的循环和呼吸机制,脐带虽已经不起作用,但助产士要妥善处理好新生儿脐带,若处置不当,不仅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近一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新的脐带结扎方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2月,由同一助产士结扎脐带的新生儿共400例,其中顺产360例,剖腹产4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所有新生儿均健康,胎龄为37~42周,平均39.5周,新生儿出生时体重2500~4000 g,平均3250 g,产妇年龄24~36岁,平均25岁,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两组新生儿娩出后先用两把止血钳在距脐根部15~20 cm处夹住脐带,并从两把止血钳中初步断脐,然后将新生儿移到事先预热的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台上已铺好无菌区并备有新生儿断脐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手套。
1.2.2 实验组新生儿用1把套有2个带尾线气门芯(每个气门芯约3 mm)的止血钳在尽量靠近脐带根部处以不夹住脐带根部皮肤为宜,轻轻地扣上止血钳的1个扣,用剪刀在止血钳外0.5 cm处剪断脐带,用纱布挤尽残端血后用纱布沿脐带根部绕一周,起到保护新生儿皮肤的作用,用3%浓碘充分消毒脐带残端,右手固定止血钳,左手轻轻牵拉气门芯的尾线使气门芯越过脐残端,松开止血钳并退出,气门芯刚好落在止血钳夹过的位置,剪断气门芯过长的尾线并用无菌脐卷包扎。
1.2.3 对照组用1把套有1个带尾线气门芯的止血钳在距脐根部上0.5 cm扣上止血钳同实验组方法断脐并包扎。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可以见到新生儿娩出后24小时内脐带出血、脐带干燥、72小时后第二次断脐脐部出血、脐带在7 d内脱落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各项观察指标(n)
作者单位: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黄瑞玲
3 讨论
3.1 新生儿娩出后有大量羊水流出,使接生台面潮湿,所以新生儿娩出后经初步断脐即移到新生儿辐射台上进行断脐可使新生儿得到保暖,减少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另外,接生时易被羊水、胎粪污染,所以为新生儿断脐时需要更换另外一对手套,既遵守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又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机会。
3.2 制作气门芯的注意事项 因为气门芯是橡胶制品,不适宜多次高压消毒,否则会变脆容易断,对照组中10例24 h内脐带出血,其中有3例是因气门芯断开所致。气门芯的宽度要足够,以2~3 mm为宜,经临床实践,如果宽度不足2 mm,常常由于太窄,气门芯弹力不够,不利于阻断脐带中的血液,造成结扎后有出血现象,特别是所结扎的脐带直径>1.5 cm,而宽度>4 mm时,弹力虽足够但操作较困难,因弹力过大止血钳不易撑开,或因用力过大使气门芯断裂,至新生儿脐带水肿,如果用力太大容易使脐带断开;而宽度为2~3 mm时,弹力适中,既能有效中断血液,又方便操作,避免出血、血肿的发生[2]。
3.3 新的脐带结扎方法的操作技巧 为确保结扎一次成功,在扣合止血钳时,用力的大小和速度也很重要,一定要做到慢、轻、稳、准,以防止夹断脐带。新生儿脐带发育粗细不同,用新的脐带结扎方法结扎脐带时应区别对待,在结扎细脐带时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第一个气门芯扎好脐带后,再把第二个气门芯套在第一个气门芯的外面起到加固的作用,可防止因气门芯脱落而造成脐带残面渗血[3];对发育粗大的脐带,第一把止血钳套上一个带尾线气门芯,在尽量靠近脐轮处轻轻夹住,在距第一把止血钳上1 cm剪断脐带,将第一个气门芯越过脐残端,套在第一把止血钳夹过的位置,第二把止血钳在距第一把止血钳约0.5 cm处,同上法套上第二个气门芯。这种方法气门芯下缘贴近脐轮部,脐轮部以上的脐带几乎被气门芯扎住,结扎处距脐根非常贴近,而且可完全阻断血液,故干燥、脱落时间短。旧的结扎法将气门芯套在距脐轮0.5 cm脐带处,气门芯以下的0.5 cm脐带未受气门芯直接压迫,这段0.5 cm的脐带与体内循环血管相通,血流未完全阻断,加上包裹的胶质含水丰富,使分泌物增多,而不易干燥,使脱落时间延长。另外,一个气门芯结扎特别细的脐带时容易脱落,对照组中有4例是因为气门芯脱落造成24 h内脐带出血。
3.4 脐部护理和健康教育
3.4.1 脐带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最初24 h内观察脐带有无渗血等情况,脐带如有渗血要及时查找原因,如果是气门芯断开或脱落要重新消毒并结扎,每天淋浴后用0.5%碘伏消毒脐轮及脐窝,更换无菌纱布,如果脐带呈黄褐色并混有斑点状干枯黑点、质地柔软表示脐带已经干燥。实验组98.5%的新生儿48 h之内脐带都已经干燥,脐带干燥时,局部血管闭塞、残端血液供应完全阻断,因此72 h第二次断脐出血明显少,实验组中无一例第二次断脐出现出血现象,而对照组因为脐带干燥晚,所以72 h再次断脐时容易出血。
3.4.2 健康教育 脐带结扎后,家属要保持新生儿脐部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尿液及大便污染,应及时更换。男婴换尿布时应将向下,以免尿液浸湿脐带。通过宣教让产妇及家属懂得保持新生儿脐部干燥的重要性,指导产妇和家属正确掌握脐部护理,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本科为每一个出院的产妇提供0.5%碘伏和无菌棉枝,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消毒脐轮及脐窝。另外,本院还设有产后访视业务,进一步指导产妇及家属做好脐部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
[2] 王长芹,徐桂霞,李松.改良式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