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1 15:04: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交警分析研判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指导思想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认真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充分认识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
二、工作目标
要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要建立由镇乡(街道)管理为主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时研究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努力实现“压事故、保畅通”的总体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各镇乡(街道)要专门成立由镇长任组长,政法分管负责人、派出所长任副组长,交警中队长、综治办主任、安监所长、农机站长、各村村主任以及各企业、学校分管负责人等为成员的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政法分管负责人任主任。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乡镇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分析研判交通事故成因及研讨减少事故发生的对策。
(二)完善工作职责。强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实效。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具体包括:负责镇乡(街道)范围内县乡道、大村入口道路、高峰时段的学校入口及镇建成区道路交叉口等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负责镇乡(街道)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向有关部门报告;负责做好镇乡(街道)辖区道路交通安全“五进”宣传工作;负责镇乡(街道)辖区内车辆、驾驶人等交通信息排查工作。
(三)落实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各镇乡(街道)每年初要根据管理需要确定交管服务工作岗位人员数并定岗定责。交管服务工作人员由当地政府(办事处)和交警大队共同负责招聘工作并落实日常管理工作,为当地政府(办事处)临时聘用人员,需经公安交警部门统一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由当地政府足额安排承担。
(四)在当地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交警专用服务窗口。在未设置交警中队、人口相对集中、区位相对中心的镇乡(街道)设置专用服务窗口,使交警服务项目进入镇乡(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开展电动自行车上牌、驾驶员检审验等便民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是基层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镇乡(街道)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真正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服务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认真履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务必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各镇乡(街道)要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服务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针对辖区农村道路的实际,交通运输、安监、公安等部门要对农村道路进行隐患排查和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排查整治。加大源头管理力度,防止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
平台总体架构包括数据源、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应用及数据管理5部分。
1.1数据源
数据源是指由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平台、交通指挥平台及机动车缉查布控平台等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采集汇总的交通管理大数据。
1.2数据仓
库数据仓库是为各级交通管理决策制定过程提供支持的所有类型数据的战略集合,是在整合多个交通管理数据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单个数据存储,出于分析性报告和决策支持目的而创建。数据仓库包括明细层和轻度汇总层两个层面。其中,明细层基于数据源、采用镜像复制和增量同步技术建立;轻度汇总层在明细层基础上,参照研判分析实际需求,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清洗后建立。
1.3数据集市
数据集市是根据不同专业用户群体在分析、内容、表现及易用性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从数据仓库历史数据中抽取的一个针对性数据子集,用以满足特定部门、团队、客户或应用程序分析和报告需求。
1.4数据应用
在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基础上,采用聚类、关联分析、时序分析、分类、值预测等挖掘技术,有效提取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固有的、以前未知的潜在有效信息,并进行多维度、个性化集成、查询和展现。
1.5数据管理
对数据处理流程、数据质量检查及元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数据研判分析工作顺利开展。
2、数据流向及处理来源
丰富、内容完整、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是有效开展分析研判的必要基础。因此,分析研判系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收集汇总信息应用所需的各类来源数据,通过数据整合处理形成分析研判分析数据库。
2.1数据流向
公安内部综合应用平台所采集形成、开展信息工作所需的业务信息,包括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集形成的数据,如驾驶人管理、机动车登记、违法处理、事故处理、交警队信息平台、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等业务信息和异常业务预警信息。缉查布控系统产生车辆通行信息及主干公路监控数据在部级平台中直接获取;气象信息等跨行业数据通过互联网服务接口获取,并通过边界接入平台或人工方式转入公安网。
(1)综合应用平台、主干公路监控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按分类写入数据仓库与分布式文件系统。
(2)气象信息通过程序调用数据访问接口写入数据仓库。
(3)分布式文件系统通过批处理的形式,将数据清洗转换后写入数据仓库。
(4)数据仓库采用实时复制技术,按方案将数据复制至内存数据库。
(5)内存数据库为COGNOS、SPSS分析平台提供分析数据来源。
(6)内存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同时为数据检索分析平台提供数据。
2.2数据整合处理流程
数据整合处理时以ETL工具为核心,包括数据抽取、过滤清洗、转换、整合加工等功能的数据提取处理工具,主要用于按照预先设计的数据抽取整合处理方案,执行从各种数据来源上提取新鲜数据、比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传输、整合加工,并装载数据到目标数据库、记录问题数据、记录处理日志等一系列数据加工处理工作过程。数据整合处理过程应具有较好的可监控、可维护能力,可支持处理任务的安排调度管理,并可接受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的运行监测。业务信息综合分析研判系统建设中,数据整合处理主要用于将各种来源数据经抽取整合处理进入信息综合数据库群,并可用于根据专题应用建设需求,将分析数据库中已有的相关数据进行抽取整合处理,形成数据集市数据。数据整合处理所执行的数据抽取整合处理方案应根据应用的需求,利用信息资源管理应用上的信息资源注册信息、标准信息、结合相关数据的特点及有关信息化标准规范进行定制设计。分析数据库建设中用于实现数据抽取整合工作的工具主要需要负责从源业务数据库提取新鲜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数据传输、数据装载、问题数据记录、转换日志记录,错误处理与异常日志记录等工作。
(1)数据抽取和标准代码库创建:产生的数据是转储数据和标准代码库。
(2)数据清洗:对转储的业务数据,根据定义的数据清洗规则进行清洗。产生的数据是问题数据库。
(3)数据转换:定义好数据转换的规则,对经过第一步清洗的数据,进行转换。产生的数据是经过转换的数据。
(4)数据集成:对转换完成的数据去查找关联,同时把数据按照要素和层次进行组织。
(5)数据装载:把完成前面步骤的数据装载到分析数据库中。
(6)数据校验:对完成整合的综合数据通过校验器定义好校验规则进行数据校验,找出第二批的问题数据,使得数据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3、关键技术研判平台
总体功能包括数据处理、数据管理、统计研判、挖掘研判、多维度展现、应用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其中数据处理、数据管理、多维度展现作为基础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及可用性。
3.1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镜像复制、数据抽取/清洗/加载、数据建模等功能。
(1)数据镜像复制
通过全库镜像及增量数据同步,将各数据源数据加载至数据仓库明细层。
(2)据抽取/清洗/转换/加载
将分布、异构的多个交通管理数据源中的数据抽取到临时中间层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中,成为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的基础。
(3)数据建模
数据挖掘建模是指为特定的交通管理数据挖掘目的,做出一些重要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据挖掘工具获得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来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形态,并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提供处理对象的优化决策和控制。数据挖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数据特征、建立和检验模型,利用适合的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连续过程。建模是数据挖掘工作的核心环节,数据挖掘中具体使用哪一种算法建模,取决于数据集市的特征和需要实现的目标,在应用中,往往是对多种建模方法的比较和综合。
3.2数据管理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处理流程管理、元数据管理。
(1)数据质量管理
通过探查数据内容、结构和异常,建立数据质量度量并明确目标,设计和实施数据质量业务规则、检查异常并完善规则等,消除数据中存在的重复属性、错误的值、错误的数据依赖、错误的计算、错误的范围、缺少数据、缺乏引用完整性、稀少的实体解释、多种数据源中缺乏数据对应、主键重复、源数据和目标缺乏同步、没有理由的关联、违反规则、不标准的格式等质量问题,切实提高数据真实性、完备性、自洽性。
(2)数据处理流程管理
数据处理对数据(包括数值的和非数值的)进行分析和加工的技术过程。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等过程。数据处理流程管理是指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确保数据处理工作高效性。
(3)元数据管理
采用集中管理方式,对技术元数据和业务元数据进行管理。技术元数据主要用来描述数据实体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技术细节和处理规则。如表结构、ETL映射关系等,技术元数据使用人员包括技术人员。业务元数据主要是对数据实体和数据处理的业务化描述,包括业务规则、业务术语、统计口径、信息分类等。如KPI定义和报表统计规则等,业务元数据使用人员包括业务人员、决策领导等。
3.3多维度展现包括即席查询、专业报表、多维分析、事件处理和门户整合等。
(1)即席查询
提供自助式即席查询功能,用户可以基于业务逻辑、按照个性化需要通过鼠标拖拽的方式查询自己关心的内容,设置查询条件,设置过滤,定义格式,套用模版,提高个性化信息查询速度。
(2)专业报表
提供专业报表功能。报表支持多页设计,支持多查询,每个查询支持多数据源。报表的制作、、共享、权限控制等采用纯浏览器方式。用户只需要在浏览器中通过简单的鼠标拖拽、属性设置等操作就能进行各种报表的制作,如列表、交叉表、图表、仪表盘报表、KPI报表、复杂嵌套表头的非平衡报表等。
(3)多维分析
提供多维立方体和关系型数据库多维分析功能(MOLAP和ROLAP)。用户在Web界面中通过简单的鼠标拖拽等操作,就可以进行各种OLAP分析,如上钻、下钻、切片、旋转、切块等,同时支持用户进行混合粒度的分析,支持用户自定义子集,支持混合维度的分析,支持多维立方体之间的相互钻取,多维立方体和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钻取,能够使用用户从宏观到微观的决策思路和过程。
(4)事件处理
提供系统自动监控和管理管理功能,并通过门户新闻等方式通知和提醒用户,能够自动启动业务处理,触发各种任务的执行,如报表执行、新闻、数据库刷新、系统备份等。
(5)门户整合
提供将后台分散的应用和信息在用户界面上的整合功能,使用户得到统一的入口。同时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个性化定制,形成自己的门户界面。
4、结论
1.1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城市供水安全应急工作,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供水安全事故,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保护企业、市民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长效管理,落实责任。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市供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行政区域内突发性城市供水系统的应急处置活动。
1.5事故分类
供水事故按影响范围大小和历时长短分为3个等级:
(1)特别严重(Ⅰ级):指由于自然灾害,造成城市管网严重毁坏,短期内不能修复,或者由于水源严重污染和枯竭,短期内不能建设新的水源工程,造成大范围停水7天以上,影响人数3万人以上的事故。
(2)严重(Ⅱ级):指由于供水管网局部损坏或者抽水机具发生故障,造成较大范围停水3-7日,影响人数1-3万人的事故。
(3)一般(Ⅲ级):指由于供水管网局部损坏或者抽水机具发生故障,造成小范围停水3日以内,影响人数在1万人以下的事故。
2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2.1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区政府成立供水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本区供水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其组成如下:
总指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
副总指挥:区水务局局长
成员:区水务局、区财政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公安分局、环保分局、交警支队大队等部门负责人。
应急指挥部职责
(1)决定本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停止;
(2)指导和协调区供水系统事故应急工作,部署区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3)及时了解掌握区供水系统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区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
(4)其他有关城市供水系统事故应急的重要事项。
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水务局副局长兼任。
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职责:
(1)负责收集、分析、报告本区供水事故信息;
(2)向各成员单位传达应急指挥部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3)收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汇报工作进度;
(4)协调成员单位做好应急工作,配合供水企业做好管网、设施抢修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事故发展趋势、灾难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抢险救援对策和措施,为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5)负责组织事故调查;
(6)负责事故信息报送和;
(7)办理应急指挥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2.3应急指挥部成员部门的职责
区水务局
负责组织协调供水企业和各相关部门做好现场抢险修复的应急救援工作;
区财政局
负责安排区级供水事故应急资金预算,审查应急治理项目用款计划,及时拨付应急资金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区安监局
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区卫生局
负责抢救伤员、医疗救护、灾区防疫;
公安分局
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秩序,查处破坏供水设施的案件;
环保分局
负责对水污染、环境污染的监测及治理;
交警支队大队
负责事故地区交通管制。
2.4供水企业的应急组织与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区人民政府、区水务局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地、切合实际的抢险应急预案。健全抢险组织机构,成立抢险队伍,配备必要的仪器机具,交通通讯工具,并定期组织演练。对用户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宣传,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5专家组及主要职责
由城市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电力工程,卫生防疫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参加领导组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应急响应时,按照领导组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在发生突发性供水事故时,用水单位和群众可用电话向区有关部门报警。报告的内容包括:
(1)造成事故的单位及发生时间、地点;
(2)造成事故的原因、经过,影响范围和人口,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应对事故采取的抢救措施;
(4)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5)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3.2预警预防行动
预警信息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做好供水事故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1)指挥部办公室应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及时做出反应。
(2)相关单位要加强职守,采取防范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供水部门做好影响范围内供水调度和应急措施的准备工作;区水务局会同供水管理单位或部门根据事态发展态势,做好启动保障居民基本用水、限制或暂时停止企事业单位用水方案的准备工作。
(4)相关单位做好应急保障队伍、应急设备物资等的准备工作。
3.3预警级别及
按照事故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把供水突发安全事故的预警分为三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黄色(Ⅲ级)、橙色(Ⅱ级)、红色(Ⅰ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级别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Ⅰ级、Ⅱ级、Ⅲ级分别由省、市、区按级别预警信息。
4应急响应
4.1先期处置
城市供水系统发生事故后,坚持属地处置为主的原则,供水单位立即进行先期处置,组织相关人员抢险、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区水务局报告。
4.2分级响应程序
4.2.1Ⅰ级、Ⅱ级响应行动
本区发生特别严重(Ⅰ级)、严重(Ⅱ级)事故后,供水企业按照本单位应急处置方案在第一时间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并迅速上报区水务局,区水务局立即报告区政府和市建委,请求启动上级政府相关应急预案。与此同时本区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区水务局牵头,组织成立本区供水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在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参与本区突发供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2.2Ⅲ级响应行动
本区发生一般(Ⅲ级)事故后,供水企业按照本单位应急处置方案在第一时间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并迅速上报区水务局。区水务局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分析研判,认为必要时立即报告区人民政府建议启动本预案。区政府依据区水务局报告的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决定启动本预案时,由区水务局牵头,成立区供水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全区供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3信息报告
供水系统事故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和义务向供水企业报告事故情况。供水企业接到报告后,立即指派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理,当事故等级为Ⅲ级或Ⅲ级以上超出自身处理能力时,供水企业应立即上报区水务局和上级单位,启动相应等级应急预案。
供水企业事故报告应依具体情况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报告单位的详细名称、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2)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类别;
(3)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事故的简要经过;
(5)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6)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7)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8)事故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9)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4.4响应行动
4.4.1供水企业接报后必须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搜集工作;
(4)服从地方政府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协调组织事故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4.4.2因人员抢救、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4.3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归口管理部门应在事故发生后尽快上报区人民政府、市建委和上级主管单位。
4.5应急通讯
应急响应期间,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合理安排人员,保持通讯渠道畅通、信息沟通及时。
4.6指挥协调
4.6.1区水务局接到供水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
4.6.2区水务局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涉及的方面,通知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参加应急处置的工作,并将情况上报区人民政府、市建委。
4.6.3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7扩大应急
因突发安全事故情况严重,本区应急救援力量无法控制时,本区应急指挥部和区人民政府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市建委报告,请求紧急支援和启动上级相关预案。
上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来到事故现场后,本区供水事故应急指挥部应组织本区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单位应急救援力量配合进行供水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助行动。
4.8新闻报道
区供水事故信息的公开要报区政府决定。区新闻办对区供水事故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信息渠道、信息分类、新闻保密和新闻等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信息要求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4.9响应结束
应急结束遵循“谁启动、谁负责”的原则,由有关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决定,并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特殊情况下,报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5应急结束
5.1总结评价
5.1.1事故应急处理的各有关单位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提交书面报告。
5.1.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整理和审查所有书面报告、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总结和评价事故原因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5.2调查报告
5.2.1供水事故调查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
5.2.2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调查中查明的事实;
(2)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据;
(3)事故结论;
(4)各种必要的附件;
(5)调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6)经验、教训和安全建议。
6应急保障
6.1通信保障
应利用通信和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掌握信息并加以综合集成、分析处理,准确、及时、全面地为应急处置指挥决策、咨询提供文字、音像等形式的基础材料、数据、情况。
6.2应急队伍保障
进一步优化、强化以消防等专业队伍为主体、群众性队伍为辅助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网络。充分发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供水事故的应急工作。各类抢险救援队伍要合理部署和配置,配备先进的救援装备、器材和通信、交通工具,制订各类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方案,并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演练。
6.3物资保障
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领导组成员单位应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应急支援力量与物资器材,以保证应急响应时能及时调用,提供支援。
6.4宣传、培训与演习
6.4.1应急培训与演习
区水务局结合本区供水供应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相关局办或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应急培训、演练活动,不断提高本区的应急响应能力。
供水企业对所有参与供水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6.4.2宣传教育
公众信息交流的对象应包括一般公众和新闻界,主要内容是供水安全使用及应急的基本概念与知识。公众信息交流工作由区水务局和供水企业负责进行。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区水务局负责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或更新。
7.2奖励与责任
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2012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及上级一系列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部署,着眼于建设小康黑河、和谐黑河的大局,围绕实施《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以抓好“两基”为前提,以抓好三个“四”为重点,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努力夯实“基础基层”。要夯实基础。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即:逐步落实县级应急管理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解决有专人干事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解决有序有效干事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应急管理工作环境,解决有条件干事的问题。要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市、县两级、特别是县一级,要对各自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把脉,找准制约问题所在,加强对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每个县在2012年要至少抓2个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示范典型,创新思路,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均衡开展。
二、巩固扩大“四个成果”。一是巩固扩大组织体系建设成果。各县(市、区)要按照省要求,对口设置应急管理办公室(政府值班室),明确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职能,落实编制,配备专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确保市、县应急管理工作有效衔接。各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学校、企业要落实专(兼)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各级相关部门要成立应急办或明确相关科室履行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职能。二是巩固扩大应急预案建设成果。重点完成市、县两级“专项、部门、保障”预案的修订、增补工作,不断提升全市预案体系建设水平。加强对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学校、企业、医院等基层单位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每个基层单位、每项重大活动及重要岗位、重要基础设施都有应急预案和相应预案操作手册,全面提升基层预案建设水平。三是巩固扩大应急队伍建设成果。加强市县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综合救援协调机制,特别是要推进各县(市、区)应急救援大队的软硬件建设,强化应急救援职能。切实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要健全与当地驻军、武警、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应急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应急救援水平。进一步抓好各级森防、地震、防汛抗旱、水上搜救、煤矿及非煤矿山、公共事业保障、卫生疫控、城市“四供"等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切实增强专业处置能力。积极组织政府应急管理专家开展重点工作的调研、论证和评估,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市政府应急委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专家组组长负责收集、汇总各自专家组的专家调研课题,于3月10日报市政府应急办,各专家组成员要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推进志愿者应急队伍建设,提升规模和水平。四是巩固扩大应急保障工作成果。大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建立和完善全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储备,正规管理,以满足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的需要。各县(市、区)和发改、财政、安监、公安、交警、消防、环保、卫生、商务、粮食、物价、林业、水务、国土、工信、交通、城建、城管、海事等部门,要制定2012年应急物资保障制度或规划,完善协议储备机制。市本级2012年度应急物资保障制度或规划由市发改部门牵头落实,在3月10日报市政府应急办,在半年和10月底上报应急物资储备综合情况。市及各县(市、区)要将本级应急管理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保障应急管理工作各项支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也要进一步加强,优化布局,完善功能,适应需要。
三、继续加强“四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政务值班制度和1小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时限要求,确保重大级别以上和敏感突发事件信息半小时内报送,坚决杜绝信息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将信息报告纳入突发事件责任追究体系,与突发事件处置失误一并追究,进一步提高应急值守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大对各地、各相关部门值守应急工作抽查、督查力度,及时向当地政府及部门主要领导通报有关情况,推动应急值守工作有效开展。二是继续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2012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在3月10日前报市政府应急办,形成全市应急演练计划并印发实施。每次演练结束后,要组织好演练评估工作,找出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修订和完善所依据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每一次应急演练都要及时形成评估报告报市政府应急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半年和10月底上报应急演练综合情况。三是继续加强应急知识宣教工作。进一步丰富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切实增强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各县(市、区)要不断完善应急管理网站,主要应急联动单位要在已有部门网站的基础上开辟应急管理专栏。要结合“5.12防灾减灾日”等各类公共主题宣传日,组织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率。要认真抓好《“十二五”期间黑河市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落实,依托各级人社部门、党校、行政学院、社会教育资源开展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各级机关干部、应急管理人员、企事业负责人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各相关部门要在3月10日前将各自《2012年度应急知识宣教计划》报市政府应急办,在半年和年10月底上报实施情况。四是继续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和预防与应急、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深入开展各领域重大危险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市各类风险隐患的种类、数量和状况,建立健全对各类隐患的排查、登记、评估、检查、监控制度,加强对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危险隐患数据库,完善危险源的动态监控和消除机制。各县(市、区)及安监、公安、交警、消防、交通运输、城建、气象、环保、国土、海事、口岸、教育、水务、林业、农业、畜牧、外侨等部门,要在3月10日前将本行业、领域的危险隐患排查计划安排、动态防控监管制度等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并在半年和10月底上报排查及防控情况。
四、不断完善“四个机制”。一是不断完善预警监测机制。整合气象、林业、水文、地震、地质、环保等自然灾害监测网络资源,建立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共享、紧急会商、协同防控综合预警机制。整合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直报网络资源,建立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沟通协调、信息直报、联防联控机制。整合食品药品安全、动植物疫情、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监督领域资源,建立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协同处置机制。整合公安、民政、等网络资源,建立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公共安全信息研判、报告、预警机制。二是不断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定期组织市小型移动应急平台的维护和演练,时刻保持与省互联互通状态,及早向省应急平台传送突发事件现场视频图像,并适时将小型移动应急平台建设向县级延伸,为实现省、市、县小型移动平网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探索并争取建立市本级应急值守管理系统。安监、公安、消防、林业、水务、卫生、国土、环保、民政、城管、海事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各自专项应急平台建设。按照已出台的《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积极做好市本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的前期论证工作,与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协调推进。各县(市、区)也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参照省《指导意见》,拟定各自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并抓好具体实施。三是不断完善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市及各县(市、区)要加强与中、省直有关单位联系,定期进行突发事件信息交流和应急处置业务会商,不断完善地方与中、省直部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处置快捷。逐步与俄布市相关部门建立应急管理区域合作机制,增强黑河与俄布市协同联动应急能力。四是不断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重点抓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指标的落实,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认真落实《县(市)区应急管理工作责任指标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每项考核评价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年度应急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认真评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推进工作。
2012年1~11月,全省發生各类事故12846起、死亡2175人、受伤10396人、直接经济损失1.1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5%、21.5%、17.9%和21.5%;發生较大事故48起、死亡177人,同比下降15.8%和15.3%;發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31人,同比增加1起、19人。各设区市事故死亡人数均控制在目标责任范围内;较大事故除泉州、龙岩分别超指标2起和1起外,其余均在控制目标范围内,其中三明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未發生。
在听取了各设区市安监局长关于2012年以来各地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后,陈炎生局长充分肯定了各地市安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说,在全省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共同努力下,国务院、国家总局、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省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有效加强,服务發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多项工作都需要在新的一年抓好整改落实。
陈炎生强调,全省安监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委、国家安监总局分别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会议精神,认真研读党的十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报告和;要全面把握十提出的重大思想、战略举措和目标任务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要紧密联系安全生产实际,认真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理清工作思路,查找薄弱环节,明确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安全基础,加强事故预防,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陈炎生表示,2013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要围绕服务福建科学發展跨越發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以科学發展观为指导,以推动实施安全發展战略为主线,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责任落实年”活动,坚持预防为主,强化监管执法、基层基础、重点整治、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推动各项工作上新水平,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他指出,一是要扎实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推进全面达标,认真总结推广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创建工作进度,确保全省所有行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在2013年底前实现全面达标;要抓好巩固提升,切实加强已达标企业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标准规范,把它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防止创建工作走过场,使标准化建设成为企业和员工自觉行为,确保已达标企业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要大力推进“安全社区”、“安全园区”、“安全示范城市”、“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建设,着力提升标准化创建水平。
二是要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全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一要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监管,充分發挥政府安办的作用,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隐患的整改。二要运用综合监管手段,通过目标责任落实、挂牌督办、通报约谈等措施,督促交通、交警等相关部门,持续强化重点车辆和农村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等的整治,狠抓事故多發路段和危险路段的排查治理,加大路面行车秩序的整顿规范,严格落实凌晨2~5时客运车辆停车落地休息制度等重点工作。三要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实解决好农村出行难问题。同时,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进“平安畅通县市”和“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创建。
三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一要加强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强化联合执法、重点执法、交叉执法,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二要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按照“四个一律”和“六个一批”要求,注重严管、严查、严打,做到彻底治理,不留后患,严防非法违法行为反弹回潮,推动“打非治违”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三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要求,认真落实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严肃查处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主动公开事故查处有关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警醒教育广大群众。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既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非法违法企业、事故多發企业“黑名单”制度,完善隐患排查、分级监控治理办法和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机制,做到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又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许可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强化安全监管装备建设和安监系统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和健全完善泉港、江阴、古雷化工应急救援基地及龙岩、三明(泉州)区域性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演练,增强突發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五是强化安全生产宣教培训。一要加强安全生产培训。近日,国务院安委会下發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要求到“十二五”末,安全监管监察人员、“三项岗位”人员、企业从业人员和安全培训教师100%参加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各级安监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培训作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安全监管监察效能的重要途径,切实抓好落实。二要督促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科学發展安全發展宣传教育力度,凝聚共识。三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咨询日、“海西安全發展行”等活动,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学校安全教育,从幼儿、小学生抓起,提升中小学生安全素质。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面、彻底、深入、细致、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强化监管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堵塞安全漏洞,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重拳整治、严肃惩处,上下联动、不留死角,从严惩戒并通过媒体曝光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决定成立建水县第九中学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安全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各年级组长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德育处,负责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和资料收集上报工作。
三、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2019年11月30日分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重点整治阶段,即日起至7月31日;
第二阶段:落实推进阶段,8月1日至10月31日;
第三阶段:督查问效阶段,11月1日至11月30日。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责任,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
要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和形势研判,剖析原因,查找问题,对校园及周边今年以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下步工作措施进行认真梳理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分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机制,强化源头管控,强化事前预防,强化安全防范。
针对私家车日益增多的情况,学校将进一步规范家长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同时,要加强对本单位驾乘人员的安全教育,督促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
1、要进一步深化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在预防交通事故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围绕专项整治各阶段工作重点,借助校园广播、墙报、主题班会、《给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等形式深入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增强师生及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督促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自觉遵守“六不六要”和“五不五要”,即针对中学生突出宣传“六不六要”(六不:①不无证驾驶摩托车、汽车,②不驾驶超标电动车,③不驾驶自行车、电动车载人,④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车,⑤不乘坐超员车辆,⑥不乘坐低速货车、三轮摩托、拖拉机、“摩的”以及报废、非法拼装等有安全隐患的车辆;六要: ①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②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③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④走路要走人行道,⑤骑车要在非机动车道内,⑥要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不抢行)。
随时关注工作进展,大张旗鼓地宣传交通法规及安全驾驶、安全出行常识,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增强师生自我防范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事故隐患。
2、规范并强化日常监管。学校要切实加强家长接送学生车辆的日常监管;严禁车辆超员和租用个人车辆接送学生,杜绝使用拼装车、报废车作为校车。如有发现接送学生没有营运资格、没有进行登记的车辆以及其它危害学生交通安全情形的行为或隐患,学校应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教育、交通部门进行处置。
(三)完善交通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要在全面深入排查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对排除中发现破损、缺漏和不规范的交通设施以及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对重大隐患或整改存在困难的,应通过各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书面报告当地政府,并提请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负责限期予以整改。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道路的学校标志、人行横道标志标线、校车停靠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隔离护栏和车辆减速设施等,合理规划停车泊位,科学实施停车管理,加强拥堵路段疏导,着力解决接送学生车辆停车难问题。
(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化宣传教育
1、进一步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学校聘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结合交通安全宣传,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请官厅派出所深入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真正让交通安全常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通过学科渗透、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校园广播及班会、队会、国旗下讲话、安全演练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切实将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于整治工作全过程。整治活动期间,学校将结合交通事故案例对师生开展一次交通安全教育。
2、着力做好学生安全乘车劝导和交通疏导工作。学校要摸清学生家庭居住分布情况,掌握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了解接送学生车辆相关情况,及时将车辆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报告当地教育、公安交通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学校要安排保安、执勤教师等在校门口及重点路段维持交通秩序;要反复教育学生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坐超员车辆,不坐“摩的”、货车、拖拉机等非营运车辆,自觉抵制各类违法行为,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培养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
3、重视抓好学校交通安全新闻宣传。广泛宣传开展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工作成效、创新举措,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沟通,坚持正面舆论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深入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及家长对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重点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五)切实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监管
联合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清理整治学生接送车辆,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规范学生接送车辆审批制度,严格审查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资历。每学期开学初,联合对学生接送车辆进行一次排查梳理,详细掌握学生接送车辆基本情况,健全完善学生接送车辆档案,切实做到“分类建档、不漏一车、见车见人、不留死角”,通过摸排,对学生乘坐违章违法车辆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对接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规范接送学生车辆运行秩序,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立足平安建设。组建三级机构,完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一段时期,长子县平安稳定形势非常严峻,不仅是全省有名的上访大县,甚至还出现过村企械斗、烧毁警车、6天杀了7个人的极端事件,严重影响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2008年以来,我们下大力气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保证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但这些大多是事后介入、被动解决、疲于应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很难达到治本的效果。鉴于此,我们以平安建设为契机,坚持“变事后为事前、变被动为主动、变管理为服务、变上访为下访”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新机制,建立、完善村、乡、县三级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搭建了平安长子建设的新平台。
一是建立完善农村自我服务管理组织。从强化村民自治能力建设入手,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村事民议、民事村办,成立专门的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下设民事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心常务副主任)由村两委推荐、村民代表选举产生,依照村规民约具体负责农村矛盾排查调处、红白事服务、合同管理、宅基地管理、民事代办等各类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群众自我化解、自我疏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了村两委的工作。与此同时,进一步划小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单位,以30户为—个网格,将全县399个建制村、4个社区划分为3500个网格。每个网格由群众推选出一名格长,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优势,具体负责本网格内的服务管理事项,真正做到信息随时收集、服务贴近群众、平安从小事抓起。
二是建立乡镇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在各乡镇设立了乡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下设综治办、便民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主动受理和解决村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村级无法调解或争议较大的民事纠纷,我们强化矛盾纠纷调解室职能,在各乡镇分别选聘2~5名公道正派、擅长调解、有社会威望的群众担任专职调解员,专门受理调处较大的农村民事纠纷,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
三是建立县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在整合政法各部门和、人社、社会工作联络中心等多部门合署办公的基础上,将政务大厅、接待大厅、书记县长公开电话、110指挥中心等资源融合共享,建立县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随时为群众提供接待、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政策咨询、调解仲裁等社会服务;定期对全县矛盾隐患进行综合预判,作出信息预警;对乡(镇)村两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进行业务指导、考核评价,促进全县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上下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
注重资源整合,发挥三大作用,夯实平安长子建设
一是发挥矛盾联调作用,构建无缝隙矛调格局。我们立足源头预防,充分发挥各乡镇专职调解员、村级民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和网格格长的作用,随时受理处置各类民事纠纷,使一大批矛盾纠纷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得到及时解决,实现了纠纷不激化、民事不转刑。同时,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村矿矛盾、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六类矛盾多发领域成立行业调解组织,在公安、法院系统建立公调、诉调对接办公室,分别与三级社会服务管理机构主动对接,确保信息及时沟通、矛盾及时调解、问题及时处置。强化行政调解力量,通过县乡(镇)领导带头接访和党员干部包案下访,形成民间、行业、司法、行政四位一体的无缝隙矛盾联调格局。全县各类诉讼案件和治安案件在连续10年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下降,分别由2010年的1544起和786起下降为2012年的1247起和601起;流量也逐年下降,特别是成功化解了慈林镇失地农民群访案等42起群体案、秦翠果30年上访案等30起20年以上陈年案、杨秀娥儿子停尸案等16起多年不埋停尸案,实现了2008年以来连续五年赴京零上访。
二是发挥服务群众作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充分依托三级社会服务管理机构,最大限度地把部门资源进行整合下沉,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26个部门的78项职能下沉到乡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依托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安排乡镇计生员、民政员、劳动监察员、民警和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各部门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大学生村官在大厅轮流坐班,实行8小时无假日工作制,为群众直接办理或代办各类部门服务管理事项;将16个职能单位的43项服务职能下沉到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由各村民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和网格格长向群众宣传部门办事流程和各项惠民政策,为群众代办户籍、大病救助、贫困大学生贷款等服务事项,帮助群众完善办证办事相关手续,指导村民签订各类合同协议,真正“让干部多跑腿、使群众少跑路”,切实把社会服务管理延伸到基层群众。
三是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形成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3500名网格格长覆盖全县、贴近群众的优势,由他们兼任治安巡逻员、矛盾排查员、信息预警员、流动监管员等多种角色,确保一有情况就能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置,真正实现了农村治安综合治理的网格化、经常化管理。特别是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六类特殊人群,我们采取一包一或多包一的形式,由与他们熟悉或有亲戚关系的网格格长进行亲情帮教,并建立专门的帮教基地,使他们早日迷途知返,过上幸福生活。与此同时,我们整合交警、巡警、森警、消防等基层力量,在交通要道设立了21个辐射全县的治安卡点,配备了连接县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的无线指挥系统和高清监控系统,随时处置各类交通事故、治安案件、火灾险情等突发事件,形成一般农村10分钟、偏远山区15分钟快速反应圈,实现399个建制村夜间治安管理巡逻全覆盖,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三大支撑,保障三级社会服务管理机构高效运转
为保证三级社会服务管理机构真正发挥出在平安建设中的强大作用,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支撑、财力保障、考核评价三大机制,保障了社会服务管理效果常态化。
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化支撑机制。为各村网格格长配备3G智能终端手机,建立全县社会服务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指挥调度、分析研判、网格化管理等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撑。在县城各个社区、街道、单位全部安装摄像头和监控系统,实现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六网”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平安建设技防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拿出700多万元列入财政预算,为每个乡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划拨3万元专项经费,为全县56名县乡(镇)专职调解员、403名民事管理委员会主任、3500名网格格长发放工作补贴。同时,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县乡村三级服务管理中心场历所建设,配备社会服务管理专用车辆和电脑、摄像机等设施设备,确保了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设备管好事,形成了“政府买单、群众自治”的长效抑制。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主要经济指标态势良好。1-5月份,街道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8.77亿元,同比增长7.54%;实现财政总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5.79%;固定资产投资13.9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7814万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8亿元,同比增长7.97%;外贸出口总额1.94亿美元。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今年街道共有重点项目9个。截止目前,恒一广场已于5月正式营业;明州文化广场地面一层施工中,预计6月底完成裙楼部分施工(三层);__牛奶集团总部商务综合大楼内外粉刷已完成,预计7月下旬完成所有外墙涂料;__养老项目部分主体结构结顶,预计6月底8幢主体结构全部结顶;姚江湾房产项目1#—2地块6幢主楼墙体砌筑已全部完成,预计年底6幢主楼全部完工,1#-1地块力争下半年正式开工建设;凯德房产项目外墙涂料及市政工程施工中,预计年底一期具备交付条件,二期具备验收条件;创新电器增容调绿扩建项目完成施工图审图,预计6月底完成面积复核;摩多巴克斯项目一期全部完工,二期增容调绿部分完成立项;路虎捷豹汽车4s店项目正抓紧对接,争取尽早开工。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目前街道已有健康制造产业和食品相关企业23家,今年1-5月实现产值9.45亿元,同比增长10.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8.11%,其中健康制造业产值约占29.71%,健康食品产值约占25.46 %;都市工业发展方面,街道今年新增硫华聚合物和汇众汽车2家区三十强企业,区三十强企业总数达到5家,牛奶集团、今新集团、科诺铝业、汇众汽车、硫华聚合物产值占规上企业产值的40.36%,利润总占规上企业总利润的64.68%;同时赛嘉电器、开利控股、正力药品、蓝野医疗和摩多巴克斯5家区“小巨人”企业运行平稳,产量保持了较快增长,特别是摩多巴克斯今年以来延续了高位增长态势,利润持续走高,1-5月实现利润862万元,同比增长584.12%。
(二)城乡环境全面提升
“两路两侧”重点推进。上半年街道集中开展“两路两侧”重点区域攻坚整治行动,成立了4个攻坚工作小组以及4个综合保障小组,采取“5+2”、“白+黑”、“晴+雨”等作战方式,截至5月底已整改完成(计划内+计划外)292个点位,完成比例达到74%,累计拆除各类违建14万余平方米,清理垃圾3400余吨,外立面粉刷3.3万平方米。“三改一拆”进展顺利。 1-5月份,已完成拆违面积30万余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完成旧厂区改造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其中,北外环沿线综合环境整治4万平方米,两路两侧及重点地块清理整治等拆违4.42万平方米,其余各项拆违有序推进;10个社区目前已完成5个无违建社区,13个村目前已完成5个无违建村。“五水共治”持续进行。在防洪排涝建设方面,顺利完成街河治水工程,__河堤防加高工程已于4月进场施工,__、周陈排涝圩区工程已基本完成施工设计图纸,__排涝圩区工程建设将结合__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同步开展施工;在河道水质提升方面,__旧宅河整治工程、__西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均陆续开始施工,宅前张河水质提升工程与安山河水质及景观提升工程也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完成西洪、朱界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在河道保洁清障方面,对慈江河、__中心河、河滩浦河等17条区级河道、骨干河道的河障进行了清理,清理长度达41公里,清理沉船6艘、渔笼348个、毛柱桩1100余根。农业设施用房整治深入开展。按照区政府“全面清理、综合整治、先拆后建、长效规范”的总要求,从三月起开始全面开展农业设施用房整治工作,在做好整治工作方案、测绘、调查摸底基础上,多次召开村书记、村长农房整治推进会,并于五月底完成阶段性整治任务。截至五月底,拆除面积约18000平方米,涉及户数130户。“低小散”及“十小行业”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低小散”第一批专项整治目标包括12家拟整治提升企业和12家拟淘汰、劝离企业,目前已整治提升及淘汰“低小散”13家,对承租的“低小散”企业不再续签,并协助产权自有的“低小散”企业做好转型;为形成城乡环境综合提升高压态势,街道对从__东路至__中路路口的近400米__路两侧“十小行业”集中区域开展排摸,共排摸128家,属于“十小行业”的为96家,发现存在问题的有32家,并针对证照过期等问题,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已全部完成整改规范。
(三)城市建管齐头并进
征地拆迁拓空间。今年以来街道共完成征地408亩,其中生活垃圾分类转运配套道路地块已提前完成征地协议签约,签约面积0.6164公顷;市委党校相关项目也完成正式征地并交地,共计0.772公顷;北环高架两侧绿化正政策预处理已全部完成,签约面积289.251亩;__高速出口整治完成政策处理并交地,签约面积29.304亩。同时,根据“五水共治”需要,姚江堤防工程征地已接近扫尾阶段,82户住宅与4户非住宅已全部完成签约补偿。城市建设夯基础。
规划二路、八路(二期)、规划七路等孙家地块的配套道路建设已完成工程招标,年底前完工;__垃圾中转站项目,目前已完成招标前准备,今年争取完成土建工作;11号地块公园已完成土地报批和方案确认招标前预算编制,争取今年基本完工;__城区景观灯项目确保年底定稿并完成招标。另外,几个小型项目进展顺利,__西路雨污水管道改造工程3月开工,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284.4万元,完成总计划的46.6%;宁静小区排水设施改造已开工,预计8月完工;街道交易中心1-5月共有11个项目进场交易,成交额合计844.7万元。城市管理提品质。加强对__中路、__路、__东路、城中村等重点区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日常巡查,截至目前,共劝阻跨门占道经营105起,警告、劝离无证摊贩210起,处罚3起;针对宁沁路两侧占道经营、违章停车和流动摊贩等问题,与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在沿线社区和物业配合下,重点对占道经营、违章停车、乱设摊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目前查处占道经营、垃圾乱堆放等一般程序20起,结案20起。开展渣土集中整治活动,采取“白+黑”24小时动态管理、机动巡查和定点设卡等方式,查处涉及渣土车辆车容不洁、无证清运、滴漏洒等违章行为8起;结合数字城管的纳入,建立市政设施快速维修反应机制。(四)民生福祉全面改善
住房保障方面,完成孙家丽园55套尾房抽签及尾房结算交付工作;做好旧宅徐拆迁安置房(鸿盛家园)1581套房屋交付使用前期工作;切实关注民生,今年上半年新增15户廉租住房政策保障对象,共发放补贴金额247192万余元;做好房屋安全动态检测工作,恩美福利院333平方米危房已顺利解危,__市新村37-45号危房已完成解危工作方案。社会保障方面,累计发放低保、高龄补贴及临时救助等各类保障金约100万元;登记74家企业300多个需求岗位,登记求职835人,为169人成功介绍工作。办理失业登记258本,受理灵活就业业务538笔,灵活就业登记证131本,举办招聘会3场,进场企业222家,达成意向1709人,提供岗位共计6800余个;根据统一部署,开展公共巨灾保险理赔管理系统村(社区)住户测绘工作,于4月—5月进村(社区)入户测绘、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工作,为公共巨灾保险理赔管理系统的完善奠定基础。科教文卫方面,街道开展了“百日攻坚”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并在市级考核验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手足口病防控、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等公共卫生重点工作,在市、区抽查中目标儿童接种率均达到100%。街道辖区13所幼儿园都达到等级园标准,__市片无证幼儿园宝乐幼儿园已启动改造,计划在8月份完成改造,达到办园标准。以街道老年大学分校为中心,构建了“1+5”老年教育网络。
(五)社会管理成效提升
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方面,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区社会组织,做好各社区106个社会组织的备案工作和公益创投项目的申报工作,__、__之家已申请注册。平安建设和维稳保障方面,对不稳定因素和重点人员和事项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落实责任人,根据不同情况对其采取关注、帮教、管控、跟踪等措施。共受理事项327件,成功处置集体上访15批260余人次,共成功劝返进京8人次;严密排摸江北区户籍的“__功”人员3名(其中1名系__户籍),1名本户籍“全能神”人员,5名外来户籍“__功”人员和本户籍的46名“呼喊派”人员。安全生产方面,截止5月底共组织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和《消防安全责任书》1450份;聘请安全顾问对辖区 “中小微”企业进行不少于600家次的安生生产检查及安全指导服务;完成检查(复查)250多家次,共查找隐患700多项,隐患整改率达到92.6%;目前街道辖区已有581家重点生产单位纳入__市安全生产网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平台监管范畴,截止5月份,各企业发现和整改隐患3200多项,隐患整改完成率为100%。
(六)党群工作亮点纷呈
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借助互联网平台推送学习内容、编印应知应会学习资料、开展一句话谈感悟等活动,引导促进党员抓好自学。同时依托街道本级、村(社区)开放式创意组织生活基地,采取红展播、主题党课宣讲等形式,开展全体党员集中轮训,并开展“五百党课进基层”,将“两学一做”学习落实到每一个党员。推行党员干部环境卫生包片联户制度。通过“党员联户”、“认岗定责”、“创新载体”,建立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机关干部、村级干部、党员群众三级联动机制,有力推动街道重点工作,促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将环境整治、“两路两侧”集中攻坚行动、“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以及
领导督办件和媒体曝光件的处置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主动推动干部履职,减少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发生。在日常防控方面,依托街道公众微信号等平台,开展两个条例主题“学习季”。深挖“家风家训”,积极开展挖掘和运用,结合安山村新农村建设整体提升工作,打造廉政家训走廊。同时注重结合 “身边人”的典型案例教育,强化警示作用。把握和运用好执纪监督的“四种形态”,上半年共立案调查2件,给予两名党员一年处分和严重警告处分,开展提醒谈话5人次。宣传文化统战工作全面提升。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把“洁点靓面”作为突破口,目前已经做好__菜场整治的整体方案,并逐步落实;推进“民星宣讲团”工作以及参加江北区“十三五话担当”微型党课比赛;上半年在省市区级媒体网络录用稿件近70篇;对微信平台“__”进行改版升级并密切结合中心工作,1-5月份共微信63篇,“江北区__街道”官方微博共推送微博113篇;新增“两路两侧”、 “生态建设”、“国卫迎检”、“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等喷绘广告20多处,面积达1500余平方米,制作相关横幅200余条;1-5月份,处置各类网络舆情投诉40余起,推进负面舆情转化4起;继续打造“__印象”系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管理,坚决制止小庙小庵回潮现象。(一)加快发展都市经济
继续培育都市工业。继续实施都市工业“智能领航”。启动__工业a区、b区升级改造,通过扩容减绿等措施,鼓励低效工业厂房通过置换流转向研发设计型、营销总部型用房转变,加强低产地改造和闲置资源盘活,逐步引进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入股、共同开发等形式,加强对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引进和合作。实施科技领航和科技企业梯队培育计划,争取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努力推进三大平台建设:(1)与____集团合作,利用和兴纺织公司约2万平方的闲置办公房和厂房,引进相关文化产业,打造“__天地”文化产业孵化器。(2)与福达刀片产业园合作,租用一幢2.3万平方厂房,拟引进落户__餐饮总部,开展餐饮文化、商业模式的研发。(3)正式启动打造时尚产业街区。依托__西路现有__时尚服饰、立信休闲旅游产品等,设计打造出一条集服装设计、影视文化、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时尚产业街区,体现都市工业新亮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及电商产业。依托现有的高端汽车4s店,做强做大__名车一条街;提升楼宇管理水平,完善楼宇信息平台,开展楼宇“二次招商”,提高楼宇有效产出。积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自建平台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启电商之路,鼓励开利刀片、赛嘉电器、立信旅游等制造企业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完善__对电子商务的鼓励奖励政策,重点支持辖区内现有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全力培育牛奶集团澳洲电子商务园和浙东轻纺城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有较高实际产出。强化招商引资,推进重点项目。积极谋划__、宝云庄地块招商储备工作,启动中心小学南侧和__花园北侧住宅地块招商和出让工作,同时做好辖区闲置资源的排摸和统计,做好包装和推介工作,发挥社会中介力量共同招商;在产业招商上,要把好招引关,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重点关注生命健康产业的引进;在重点项目方面,确保__市牛奶集团总部商务综合大楼和明州文化创意广场12月底完成主体结构结顶并启动招商。路虎捷豹和__项目12月底前完工。完成福达刀片产业园招商。摩多巴克斯年产25万套汽车管件生产线项目6月底试生产。迪卡侬体育产业项目6月份前营业。
(二)强势推进环境整治。
“两路两侧”及“三改一拆”方面,集中力量推进钢管租赁企业的搬迁或转产,做好钢管租赁企业的清退工作,同步做好江北大道两侧企业涉及消防违建的拆除工作,确保“两路两侧”整治任务按时完成;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沟通协调,完善涉及“三改一拆”的各部门联动保障机制,确保“三改”及“拆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推动无违建村、社区创建落到实处。五水共治方面,继续实施__河堤防加高工程、__旧宅河整治工程、__西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同时开工建设__周陈排涝圩区工程、__排涝圩区工程、后张村农村生活污水提升工程、__村生活污水提升工程,加快工程进度。农田管理房整治方面,对不符合规定的农田管理用房实行全面整治,同时完成各村农田管理用房登记备案工作,争取全面完成各村合规农田管理用房外立面整改工作。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做好村级环境卫生市场化保洁,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下一步将根据实际情况推进市场化保洁工作;进一步与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协调,计划在区级部门牵头下完成横山村(邢长平)废旧电子回收点的取缔;每月例行巡查督查,确保有记录、有台账、有照片,需问题整改及时下发通知书,保留原始记录,每月保持2次频率。美丽乡村方面,开展__市、西洪、朱界、西江、鞍山五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周边景观绿化工作,美化村庄环境;按计划开展“桂花季主题集市活动”及立冬“活力下午茶”活动,扩大__乡村旅游知名度及影响面;加强鞍山村对外推介力度,招引客商投资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同时鼓励村民共同参与旅游事业发展,成立乡村旅游协会
(三)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征地拆迁方面,全面开展鸿盛家园安置小区抽签安置结算工作;继续做好__河堤防加高工程、__旧宅河整治等项目征地工作;适时启动新的征拆工作,主要有甬金高速连接线北延、云飞路二期、绕城高速连接线南延、__东侧地块等;通过调用社会各方资源、法律手段及舆论引导等方式,力争在__二期旧村改造项目的拆迁遗留问题上有新突破。城市建设方面,继续按照目标推进工程项目进度。规划二、八路,规划七路计划六月中下旬开工, 11月份完成施工;11号公园计划16年底基本完成土建施工;__垃圾中转站计划6月中下旬开工,年底完成土建施工;__西路因街道打造文化创意街区要求,工作内容有很大改变,工期会相应后延,计划年底完工;__路、__路景观提升工程目前已开始立项工作,计划年底开工并完成部分路段改造;洪盛家园社区装修7月份完工交付;其他项目按既定计划推进。城市管理方面,继续做好城市管理日常工作,重点做好垃圾中转战移交管理和人员合同中止工作,确保平稳过渡。切实关注__南区市容秩序辅助管理服务外包后的实际成效和规范管理。
(四)巩固加强社会保障
住房保障方面,做好鸿盛家园交付安
置工作;做好__市新村房屋解危及居民安置、后续矛盾处理工作;继续做好辖区内小区防汛、排涝设施设备完善及公房维修维护工作。社会保障方面,加强社会救助窗口建设,实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制度;加强低保的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加大救济力度,减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完成街道辖区内户籍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调研工作,关注区域性居家养老中心“欣和苑”运营进展,监督__福利院的运营管理,开展省二十九个老人节和敬老月系列活动;积极推进残联、慈善助学、助医、助困各项工作。科教文卫方面,在改造宝乐幼儿园达标的基础上,做好无证幼儿园的取缔工作,尽力使__区域内无无证幼儿园;做好乐筑良品配套幼儿园筹建工作,2017年开园,使江北工业区幼儿入园问题得以解决;完成“双证制”成人高中、农村预备劳动力、扫盲等培训;在上半年启动老年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教育设施,规范教育管理,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启动运动小镇建设,通过规划建设,逐步达到运动小镇标准。(五)创新提升社会治理
综治维稳方面,对于重点人员按照红橙黄绿四色进行分类管理;严格按照省、市、区文件和会议精神,坚持分析研判会商、领导包案、值班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的落实,努力做好g20杭州峰会的维稳安保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工作程序、制度,提升工作人员能力,做到重点案件“一案一档”,一般事项信息平台录入及时、程序到位;深化“两网融合”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进“一张网”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社区治理方面,加强社区特色工作,重点做好保障性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培育工作,提升__社区“微家园”社区治理工作,抓好孙家丽园“三位一体”治理模式推广工作;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干部录用管理机制,准备调研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下半年重点推进亲亲家园社区社会组织公益一条街的建设工作;继续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滩坑水库移民的帮扶工作;继续做好殡葬惠民工作和安山村公墓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方面,下半年,要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和日常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继续加强对非法违法储存危化品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违规违章操作的,一经发现,依法严惩。特别是“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要坚决零容忍,发现一起,整治一起;紧盯辖区重点企业,强化对危化、粉尘、喷涂漆、服装、纺织、仓储等重点企业(行业)的安全监管;对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一律给予挂牌督办,特别是一些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的企业,要结合区里“低小散”行业整治和街道“两路两侧”环境整治,拆除企业的违章建筑,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g20会议期间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