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互联网利弊论文

互联网利弊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21 21:21: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互联网利弊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互联网利弊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微小企业;互联网;现状;挑战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参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微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主体,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价值占GDP的60%,同时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微小企业,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代,其融资、销售、人才选拔都有着大的变化。

1 微小企业的相关概念

微小企业是微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统称,与通常所说的中小企业有所区别。对各类企业,各国一般以企业人数来定义,但又因各自发展水平不同而定义不一,因此国际上尚没有被广泛接受的统一标准。

2011年7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首次将微型企业纳入企业分类标准。根据该标准,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工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房地产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微小企业的定义,应该把握定义的规则,即共性、通用性、不变性,即要兼顾私企国企、工商注册规模性质、城乡地区差异、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差异。

2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微小企业的影响及挑战

首先,电子商务将会淡化有形市场作为商品交换场所的概念和功能。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将改变人们对千百年来对市场的理解和认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有形市场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和地位无疑会淡化,而更加广阔频繁,多样化和实时性的商品网络虚拟交易市场将逐渐兴起和扩大。第二,市场范围会变得更加广阔,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商品交换活动当事人数量的增加,以及交换关系在空间上的扩展。任何企业通过电子商务都可以得到一个全天候的全球市场。第三,微小企业将能与其他企业平等掌握市场消息。互联网上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极大,而且增长速度惊人,使这个新兴的虚拟市场拥有着十分丰富的市场资源。并且由于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微小企业能与大企业一样具有平等权利,接触他所需要拥有的各类市场信息,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交流和协商与用户达成各种商业交易,从而使市场资源配置不再受到传统的门户限制,真正能为全社会所共享,打破一切垄断行为,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微小企业发展的挑战:尽管网络营销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我国微小企业中仍存在一系列的发展瓶颈与障碍,阻碍了网络营销在微小企业中的应用与拓展。

2.1 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国际互联网(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现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2.2 企业观念及经营管理模式方面

我国微小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当今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之间的竞争还集中在传统的实体市场。大多数企业和服务提供商都只是把网站和网络营销看成一个孤立的市场推广手段,并没有真正地将网络营销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结合起来。

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发展等一系列变化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对企业应用网络营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微小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偏低,所以微小企业要想应用网络营销来改变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就需要提升微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2.3 资金和网络营销人才方面

目前我国的微小企业大多数都是民营性质的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面临着资金缺乏的困境。

人才是网络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而我国的微小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过程中缺乏懂得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营销人才,绝大多数企业还不了解网络营销的处理方式,不懂得如何应用电子手段来改进企业经营。除此之外,我国的微小企业家族式管理和行政式管理占主导地位,企业不愿意招聘高水平的管理者,使得企业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方法落后。

2.4 安全、金融支付方面

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08-02

高校的教学档案主要是指已经开展过的科研活动、教学活动及管理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储藏价值的图表、文字及声像等多种载体形式的教学文档,是高校档案的有效组成部分。高校教学的管理主要是对教学档案进行整理、收集、保管、加工并进行开发利用的工作总称,并且教学档案和文件会随着高校科研、教学以及管理活动的进行持续产生。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在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上逐渐呈现出集成性、虚拟性及网络化的特点。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有效模式

网络化的档案信息管理逐渐增强,传统意义的档案试实体管理无法很好地适应高校在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发展需要。而教学档案管理的网络化,需要档案部门有效结合本校的自身优势也特点,实现管理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突破。

(一)集中式的管理模式。

1、集中式管理的内容

集中式的管理模式是高校以内部的教学档案管理和教学管理机构为主题,从而形成对教学档案的信息的集中管理,并提供有效服务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它是利用高配置的网络服务器,建立教学档案信息的网站,通过互联网为校内外的用户提供服务。

2、集中式管理的利弊

集中式管理有利于硬件的集中购置,避免重复,这有利于学校档案信息的集中管理,有效增加了网络的信息安全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会使教学档案信息的更新速度较慢,会导致数字档案信息的流失,给档案管理造成不便。

(二)分布式的管理模式。

1、分布式管理的内容

分布式的管理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各大高校已有的教学管理机构与网络硬件资源,再通过互联网的帮助,及时将教学档案信息上传,从而较分散地为用户提供利用服务的方式。

2、分布式管理的利弊

分散式服务可以实现教学档案信息的快速更新,并且信息量大,便于利用;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在于软硬件系统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其购置资金投入也比较大,因此对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存在威胁。

(三)集成式的管理模式。

1、集成式管理的内容

在网络的环境下,集成式管理是当前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模式。在对档案信息进行集成式管理下,高校的工作需要多措并举,从而综合地运用多种资源,这包括技术层面与管理层面的相关内容,真正实现多种因素的有效整合并集成。

2、集成式管理的实现

集成式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网络的大环境下,教学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要有效结合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系统构成,从而实现网络互通与系统资源的共享共建,充分实现高校电子证据的存在价值。

(1)以高校的局域网为基础,有效实现对学校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各大高校普遍建立起了校园局域网,从而形成了高校内部在科研、教学及管理信息的交换平台。而局域网的安全性很高,并且传输速度快、易于维护,能有效满足高校教学档案的集成管理需要。高校内的教学档案普遍分布于高效的科研部门与管理部门手中,通过校内互联网的构建,可以将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档案文件进行物理或逻辑归档,实现文档的服务器传输工作进行集中归档,最终实现高校师生对教学档案的有效利用,实现教学档案信息的价值。

(2)CERNET是远程教育的重要平台,所以可以利用CERNET来实现各大高校之间的教学档案集成服务与管理。有效发挥校内局域网的教学档案信息整合与集成,依靠CERNET进入互联网。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要根据高校管理服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教学档案的信息资源,例如教案示例、论文集、教学经验与方法、电子教室、科研成果及课件等教学的档案信息,借由网络向社会及各大高校公布,积极主动地为用户服务。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高校在网络环境下,对教学档案的管理要勇于创新、转变思路,有效利用高校的人次与智力密集、网络和管理的先进系统等条件,真正推进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高校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有效提高教学档案的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这就需要其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进教学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高校教学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要求,它可以为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和管理的需要,是教学档案实现网络化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网络的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尤其是高校的不同院系在档案的管理上起步较晚,因此缺乏有效的执行标准,也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从而导致教学档案在分类、收集及整理上出现混乱的现象。总而言之,我国高校在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上起步较晚,文档信息主要以传统的纸质为主,并在科研教学和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大量存储,从而有效保证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前提下,结合数据相关要求和标准,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与各大院系间的数字教学文档,因为它们对环境及数字设备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在形成电子文件之前进行适当的前端管理与控制,这会使部分高校的教学电子文件处于电子文件的管理系统之外,因而阻碍了高校在教学档案管理上的发展。

(二)转变观念,注重管理人才

高校的方案管理主要靠其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所以高校需要切实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从而培养出具有现代管理技术、档案专业知识及开拓精神的工作管理人员,保证教学档案信息管理与开发工作的有序进行。部分高校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因此导致在人员编制和配备的不足,影响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阻碍了高校科研、教学、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有不少从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没有符合现代化档案工作的需求,表现为档案管理着的服务理念落后、管理意识低以及网络操作不够熟练等。所以,提高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水平,应做好以下工作:

1、提升档案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

2、切实掌握网络服务与信息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网络化服务,踩我啊还需要掌握知识管理与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并在开发档案信息的过程中灵活运用。

3、要了解本校在教学管理部门及各院系在教学档案的形成和储存情况,通过网络为校内用户提供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时候要为广大校外用户提供教学档案信息的网络服务,从而有效扩大本高校的影响力及自身的服务范围。

4、高校在教学档案管理上要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人才梯队,真正加强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三)加强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数学教学档案的建设是有效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条件。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教学档案主要是以纸质作为主要的载体,因此现代化的档杆管理需要将传统的纸质载体尽心数字化处理。例如,传统档案管理载体主要为图像文字扫描、数字处理、识别技术及自动著录的标引技术等的应用,这些都可以有效提升创痛载体教学档案的建库效率和数字化,促进了有特色、高质量的教学档案库的建立。例如,教师试卷库、教案库、硕士及本科的论文库等等,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教学档案的网络化及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目前,高校的教学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逐渐建立并完善体现本校优势与特色的教学档案信息的数据库,并积极开发和利用。因此,各大高校在进行教学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时,要强化共享和共建的理念,有效利用并发挥网络与高校教育之间的优势,冲破校际间的网络阻隔,从而建立起安全、统一和开放的档案信息网络,进一步促进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实现高校在教学及其他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共建。

参考文献:

[1]梁娥,刘春玲.浅析高校教学档案管理[J].黑龙江档案,2008,(04).

[2]李炽英.浅谈当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1,(02).

[3]李章程.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1,(11).

[4]李娟.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四川档案,2011,(02).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精益管理,会计管理

如前文所述,在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活动围绕价值流展开。完整的价值流要求由一名价值流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他要对整个价值流发生的所有环节进行控制,相应的就要求与价值流活动范围一致的所有管理会计活动为之服务。这种管理会计具备以下特征:成本核算的对象按照价值流而不是产品或生产步骤确定,每一个价值流都有独立的利润表,以便价值流管理人员对其负责的价值流实施直接控制,并一旦企业遭遇腐败风险,轻则给股东利益造成损失,重则触犯刑法、身陷囹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且不可为了一时利益铤而走险。

(二)质量风险

前不久,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因为假货控制问题,遭到一些品牌商和消费者的联合起诉,先搁置官司输赢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不说,有关其平台商品质量的质疑,直接损害了阿里巴巴的声誉。中国食品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三)数据泄露风险

数据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很多企业都拥有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不少潜在利益,但另一方面对这些数据的储存则面临不少风险。中国学术期刊网世界范围内,发生数据泄露的新闻不绝如缕。

中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特别是IT企业,必须对数据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弄清楚主要的风险类别之后,就该考虑如何有效控制各种风险。在所有风险类别中,与战略相关的风险更加重要而富有挑战性。

与企业战略相关的风险管理滞后,是管理会计师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加价值的机遇,也就是说,管理会计师应该扮演这样的风险发现者和风险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好战略风险以及不在企业可完全控制范围内的外部风险等。

需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的角色不在于识别出这些风险之后消除它们,而在于识别出这些风险之后管理它们,使得企业为了执行战略能够承受相关的风险,同时获得超额的回报。因此,良好的战略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识别企业为了实施自己的战略主动承担了哪些风险。

第4篇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会计及审计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解决企业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独立调查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初步掌握解决企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方面问题的方法步骤;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撰写毕业论文程序

撰写毕业论文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题(选题可按照附件一中所列的题目选定)

毕业论文作为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选题上应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实证研究,以反映出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达到会计学专业专科层次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⒈选题的范围应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难易适当,避免过于宏观的论题。

⒉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选题应尽可能与实践有机结合。

⒊要有丰富的参考资料来源。

⒋自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须经过指导教师审查、确认。

(二)撰写开题报告

选题结束后,学生应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写作格式见附件二。

(三)撰写提纲、收集资料阶段

在做好毕业论文准备的基础上,拟定论文大纲,即论文写作提纲。其实质是安排全文的结构,明确论文中心论点,对所论述问题大体安排顺序,形成论文轮廓,注意结构的完整性。论文大纲经论文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再撰写初稿。根据论文大纲收集必要的论文素材,为论文写作做好充分准备。收集的素材可以是文字、数字,也可以是图表、报表、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写作阶段

撰写论文,修改定稿,是论文的完成阶段。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调整结构,推敲论点,润饰语言和论文援引材料。最后按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打印、装订,提交论文。

三、撰写论文要求(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

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即是本教学环节应达到的规格,也是考核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基本依据。

(一)论文质量

1、科学性——指论文内容应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2、创造性——指论文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观点。

3、现实性——指论文选题和提出的理论观点,应反映企业现实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二)论文结构

1、引言——提出论文主题,阐述论文写作意义。

2、正文——提出论点、论据,阐述原理、概念,计算绘图,论证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某一课题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正文可分段论述。

3、结论——全文总结。根据对主题的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论文表达

1、观点正确,分析透彻,重点突出,论据充分。

2、层次清晰,文字通顺,计算准确,打印规范。

(四)论文字数:8000字左右。

(五)论文格式:

第一页:封面

第二页:扉页

第三页:论文提纲

第四页:正文

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

班级学号姓名(五号字)

内容摘要:*************(五号字)

关键字:***************(五号字)

一、题目(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4号字)

(一)子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小4)

*****************************************************************。

1.小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小4)

*************************************************************************。

参考文献:按引用文献的顺序,编号列后。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页码;互联网资料:作者.文章标题,完整网址,年代

四、论文成绩评定

按照学院统一要求,由论文指导组的指导老师、评审老师及论文答辩组的老师就写作过程、写作论文的质量及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给出毕业论文成绩。

五、毕业论文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㈠、学生选题应慎重,充分考虑自身的驾驭能力。论文方向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随

意更改者,取消答辩资格。

㈡、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及毕业实习的总结,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有抄

袭者一经发现,取消答辩资格。

㈢、论文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专业规范。

㈣、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并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如未按时间及指导老师的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取消答辩资格。

六、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

㈠、毕业论文动员及布置

时间:2006年9月17日上午9:00,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在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布置相关内容。

㈡、毕业论文的选题

自2006年9月18日开始进行选题,2006年10月15日前将选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及时交给班长,未按时上交“开题报告”的视为自动放弃论文答辩资格。

班长将学生填写好的“开题报告”于2006年10月22前务必交给至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224或222房间,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按照选题指定论文指导老师。

㈢、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2006年11月4日上午9:00整,各毕业生准时到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与指导老师见面,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写作提纲。

㈣、论文初稿的写作

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应紧密与指导老师联系,并结合所选题目及实习内容进行毕业论文的初稿写作。论文初稿必须于2006年11月15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

㈤、论文修改

论文最后的修改应在11月26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的修改至少要有三稿。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完成论文的质量自行确定修改次数,学生应按照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论文的修改工作。

㈥、论文定稿及上交

论文定稿并完成装订时间为2006年12月1日前。在进行论文装订之前,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才能定稿及装订。装订完毕的毕业论文必须于2006年12月3日前交到指导教师处。

㈦、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及地点

时间:2006年12月16日、1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30。

地点: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

七、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论文封面、评阅书、答辩委员会记录可以从成人教育学院的网上下载

网址:

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

2006年9月2日

附件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附件二: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附件录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学生可根据以下为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范围拟定论文题目,也可超出选题范围自定论文题目,但须事先与指导老师联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后才能予以确认。)

一:会计类

1.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研究

2.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设计问题探讨

3.分部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5.会计调整问题探讨

6.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7.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8.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9.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0.外币会计问题探讨

11.技术进步对会计的影响

12.环境会计探讨

13.期货会计探讨

14.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15.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16.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17.企业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8.企业会计信息与市场信息的关系

19.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特点

20.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要求与特点

21.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问题探讨

22.质量成本会计探讨

23.人力资源会计探讨

24.股东权益稀释会计探讨

25.现金流量会计探讨

26.资本成本会计探讨

27.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28.无形资产核算的若干问题研究

29.企业兼并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30.建筑合同会计问题探讨

31.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

32.非货币易会计问题探讨

33.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34.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35.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36.管理会计的控制理论与方法探讨

37.管理会计核算系统探讨

38.战略管理会计问题探讨

39.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探讨

40.企业业绩评价问题探讨

41.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4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43.全面收益会计问题探讨

44.金融会计制度问题探讨

45.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46.税务调整后的会计处理问题

47.现金流量表的理论与实务

48.会计管理体制问题探讨

49.作业成本会计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50.信息资源会计问题探讨

51.互联网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52.会计信息系统的新思路

53.中国特色的会计问题研究

54.《会计法》责任主体问题研究

55.成本会计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56.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57.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体系研究

58.会计监督体系的研究

59.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

60.会计模式问题研究

61.中国的会计环境分析

62.中美投资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

63.非货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中美比较

64.稳健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65.无形资产会计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66.行为会计问题研究

67.税务会计问题研究

68.收入确认问题探讨

69.论每股收益会计

70.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研究

7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

72.会计造假与会计政策

73.如何加强政府对会计政策的监督

74.会计政策的国际国内比较

75.会计政策内涵的研究

76.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7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探讨

78.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

79.我国《财务报告条例》和《会计准则》对会计的影响分析

80.责任会计问题探讨

81.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异同研究

82.预算会计改革问题探讨

8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84.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85.长期投资差异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86.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87.借款利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二、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类

1.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风险及其管理

2.股份公司理财问题研究

3.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索

4.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

5.流动资产投资总额和结构问题探讨

6.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7.企业直接筹资的环境问题探讨

8.公司筹资策略

9.我国公司筹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10.我国公司筹资成本调查与分析

11.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分析

12.我国公司筹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研究

13.公司投资策略

14.我国公司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15.我国公司投资结构现状与分析

16.我国公司分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分析

17.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18.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及其体系问题探讨

19.公司成长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20.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21.企业失败预测问题探讨

22.企业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23.公司理财目的与理财方法间的关系问题研究

24.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25.我国控股公司的实践及问题

26.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间关系问题研究

27.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28.财务总监制度问题研究

29.论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化问题

30.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分析

31.企业分立的财务问题研究

32.我国公司在国内和国外上市的利弊分析

33.我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实证分析

34.资本运营与公司重组问题探讨

35.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36.公司业绩考评指标研究

37.财务预算的新方法与理论

38.财务预算的激励原理研究

39.财务制度设计的理论与方

40.公司购并的财务分析问题

41.我国公司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42.我国公司分立中存在的问题

43.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的关系问题研究

44.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45.我国公司财务目标的实证研究

46.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实践与存在问题研究

47.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证研究

三、审计类

1.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

2.试论社会审计的风险及控制

3.论审计监督的地位及对策

4.或有负债及其审计

5.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问题及其对策

6.论审计职业风险

7.内部控制的制度化与程序化

8.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监督

9.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10.关于企业注册资本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会计监督与注册会计师

12.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3.论审计职业道德

14.论审计会计信息联网共享

15.论注册会计师合伙制的法律责任

16.中立审计准则之比较

17.审计程序与法律责任

18.论会计信息失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

19.国有企业年度审计问题

20.审计工作底稿及其生命力

21.资产评估的合法性及应用

22.论审计重要性水平

23.论审计期后事项的处理及审计人员相应的责任

24.论审计信息内涵

25.持续经营能力及其审计

26.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7.利用计算机审计的问题探讨

28.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实证分析

29.会计估计审计

30.注册会计师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问题研究

31.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32.或有事项及其审计

33.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34.审计责任界定问题探讨

35.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36.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探讨

37.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

38.离任审计问题探讨

四、税务筹划类

1.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2.营业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3.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4.消费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5.税务筹划理论问题的研究

附件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06届专科毕业生论文题目审批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论文(设计)题目

选题内容:

开题报告情况及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第5篇

关键词 电子媒介 儿童 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66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LIU Ruiy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Abstract In the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lectronic media educ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but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 to overcom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Thus, a universal and open electronic media is a double-edged sword. Firstly,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electronic media, the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r children to elaborate, namely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the pros and con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eer relationships of influence on the pros and con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mpact on pro-social behavi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ach of children develop their social nature of electronic media intrinsic value. The conclusion that, to be classified electronic media resources from screening, routine guide and train the right values and healthy personality of these children's parents and teachers three correct guidance to the rational use of electronic media to play its positive effects on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electronic media; children; social development

1 问题提出

媒介,《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媒介是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而在英语中,媒介“medium”大概出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含义是使事物间发生联系的工具或中介体。在本文中,笔者所用的“媒介”一词,是从狭义层面界定的,借用浙江大学邵教授的论点,媒介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①而媒介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指的是电视普及后的现代传播时代和网络出现后所谓的“后传播时代”。②现代社会中,儿童在生活、学习、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受到电子媒介的深刻影响,身心渐趋成人化。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儿童与电子媒介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造成的。

Neil Postman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作的《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从社会角度分析了媒介促使儿童提前社会化。他认为电视是一种视觉性的媒介,并不需要特殊的技能,由此使得成人对儿童的控制与权利随之变弱。波兹曼对此非常焦虑,并公布了他的担心:童年正在消逝。约书亚・梅罗维茨在他的论文《消失的地狱: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也将印刷品与电视对儿童的认知含义作了清楚的区分,他认为印刷品倾向于将儿童与成人隔离开,而电视倾向于将他们再融合。③戴安娜・克兰在《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中指出:“电视给孩子提供的成人交往方式的知识比他们通常从印刷媒介中获得的这方面的知识更老道,从而瓦解了父母支配孩子的权威”。④国内一些儿童教育专家和青少年问题学者都在研究早熟的儿童(扮酷的幼儿)和迟迟长不大的成人(装嫩的成年人),但对现代电子媒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积极作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近几年来,在社会和学术界萌发了一种关于电子媒介和儿童间关系更为积极的建构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新的电子媒介解放了儿童和青少年,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利,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健康的人格。但研究尚停留在表面,因此深入探究电子媒介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探索有益于儿童合理利用媒介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电子媒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1 电子媒介对亲子关系的利弊影响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广播、电视中植入些许关于亲情的公益广告,无时无刻的宣传着尊老爱幼、关心父母等的教育。儿童在接触到这些信息之后,不自觉地便关心父母及长辈,对亲子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现代社会信息与科技革命促使电视、互联网等日益普及化,并已成为现代儿童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媒介,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正在逐渐改变。大多数父母会毫不吝啬地为孩子购买高端手机,曾有报道除夕之夜某一家庭吃团圆饭时,孩子均沉迷于玩手机而丝毫不与家长交流,终于家长无法忍受而生气离席,团圆饭不欢而散。现实生活中有的儿童放学后回到家就看电视,到了吃饭时间不肯吃饭,到了睡觉时间不肯睡觉,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这大大缩减了与父母交流谈心的时间,淡化了与父母的感情。有些家长便用强制手段阻止儿童接触电子媒介,孩子由此产生反感与抵触情绪,不利于亲子感情向积极方向发展。

2.2 电子媒介对同伴关系的利弊影响

儿童间共同的兴趣爱好促使儿童相互沟通交流,从而加强彼此的认同感,建立深厚的友谊。通常情况下,儿童喜欢接触电子媒介,是因为这些电子媒介不仅能提供同伴间的谈话资源,也能提供某种程度的社会地位。但是过度地接触电子媒介,不仅会减少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而且也使得儿童逐渐疏远了与同伴的交往。

2.3 电子媒介对亲社会行为的利弊影响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人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分享、助人、合作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及发展,与他们道德行为的产生及发展一致。而社会传播道德价值观的主要载体是电子媒介,其会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实验研究发现,适合儿童年龄特征且深受儿童喜爱的电视、电影等,能够为儿童提供直观生动的榜样,帮助儿童强化亲社会行为,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生活过程中通过细致观察发展亲社会行为。

然而幼儿在接触电子媒介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良的内容,例如电视打破了不同群体的信息系统分离状态,使得儿童可透过影视等媒介来窥视他人的生活,判别能力较低的儿童就会在模仿过程中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

3 电子媒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在价值

3.1 电子媒介对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知识水平、审美能力

一个人的童年时期是儿童获取知识、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一些媒介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电视在孩子们的生活当中的确相当重要,尤其是电视作为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调节者,以及在儿童观测现实的行动中,电视是一个“决定性的源泉”。⑤处于自我中心主义时期的儿童,关注的往往是自己童话般的美好世界,脑海中出现的全是自己已经经历过的事情。因此电视画面能够以其独特的渗透力,影响儿童的对社会的认知及情感体验,促进儿童感知社会、积累经验和拓展视野。

3.2 儿童接触电子媒介有助于其思维的拓展

在现今社会中,新奇的事物在日益增长,儿童在探索学习中,往往喜欢去了解那些新奇的事物,而能让新奇事物真实重现的电子媒介正是带给他们一个了解与发现的机会,使知识的传播实现了空间与时间的跨越。电视所塑造的各种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热爱祖国等形象能够从正面起到榜样模范作用;电视所渗透的思考问题、认识世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童的价值判断和人生观形成。⑥

3.3 儿童接触电子媒介使个性发展更加多样化

电子媒介已经逐渐成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而且儿童天性好动,活泼、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对于丰富灵活的电子媒介来说,不仅在无时无刻地充盈着儿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而且也在更加富有成效地促进其独立人格的完善。例如,能够满足儿童个性需求的电子媒介之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提供交互参与的平台,给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儿童带来了机遇,因此赢得了广大儿童的喜爱与追逐。同时利用网络学习会有诸多要求,例如要求儿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探索精神,主动吸收所学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丰富多样的电子媒介使儿童个性发展更加多样化。

4 合理利用电子媒介,进行正确引导

4.1 电子媒介资源的分类筛选

儿童往往辨析能力较低,他们无法去分辨应该接触哪些电子媒介,这说明在他们接触电子媒介的时候需要有人在旁辅助,让幼儿兴趣盎然而不误入歧途。因此对传输给孩子的电子媒介资源需要进行分类筛选。指导儿童选取适宜其身心发展的网站去找寻有趣的学习资源,指导他们在看电视、浏览图片时尽量选取一些能丰富已有生活经验的内容,这些优质的电子媒介资源会让孩子更好地发现自我,同时提高了儿童在社会认知、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4.2 家长老师的日常引导

在对电子媒介的使用上,有的成人不禁会走入一个极端,他们把电视、网络等当作儿童的保姆,非常放心地将孩子交与它,以便寻求更多的工作时间。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长、教师等成人应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帮助儿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优秀动画片、电视节目等。比如说,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对恐龙特别感兴趣,由于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会导致他们心里产生一系列的“为什么”。这时候家长及教师等成人便可抓住时机,指导孩子去查找一些与之相关的电子内容,教他们学习如何有效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来浏览有关恐龙的图片,从而大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儿童接触电子媒介的过程中,家长及教师等成人应做出及时而有效的引导,帮助儿童巧妙地利用电子媒介发展和完善自己。

4.3 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

一般来说,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开始于家庭,父母将道德观、社会价值观及其各种社会性发展目标教授给儿童。随着儿童自我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及其理论思维的不断开拓,他们开始用社会价值及社会意义来衡量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在儿童接触电子媒介时,家长及老师应时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心中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这不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儿童,还可以预防儿童出现认知偏差,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对不良电子资源的识别和抵抗能力,促使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如果他们有了正确的道德观念,误入歧途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这也是解决电子媒介双面影响的好办法。

注释

①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② 谭旭东.语境、文化实践与问题缘起――电子媒介对童年及儿童文学的影响之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13.

③ [美]约书亚・梅罗茨杰.消失的地狱: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27.

④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读书艺术[M].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1:22.

第6篇

论文关键词:OPAC2.0,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古典目录学

 

1古典目录学和现代目录学的困境

1.1古典目录学的困境

中国古典目录学(传统目录学)有两种主要形式:有解题之目录与无解题之目录。其中之解题向来被认为是中国目录学的精华所在,是中国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优良学术传统的体现。

章学诚说:“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语此。后世部次甲乙,纪录经史,代有其人,而求能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见于坟籍之初者,千百之中不十一焉。”[1]这种观点到近代占据主流,如刘咸炘就说:“所谓目录学者,古称校雠学,以部次书籍为职,而书本真伪及其名目篇卷亦归考定。古之为此者,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信息传播,与西方所谓批评学者相当,中具原理。至于校勘异本,是正文字,虽亦相连,而为末务。”[2]

代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学术传统的经典之作是刘向父子的《七略》及纪昀等人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两部书的核心就是为每部书所撰写的提要或曰解题。提要的摘要和一般的书评尚有区别,书评的任务更多的是介绍,而非“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如此之提要,需要具有学术专长的专家方能完成,所以,一般编目员可以完成“部次甲乙”的任务,需要“校勘异本,是正文字”的现代图书不多,但要完成“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力量尚不足。CNMARC的字段中虽有提要、文摘等项,但实际操作中它们多被省略,或者多为广告宣传以及简单摘抄作者的话。如果说传统目录学的部类只是被西方目录学的分类所取代的话,那么最精华的解题则基本上被现代目录学抛弃了。

1.2现代目录学的困境

进入网络时代,现代目录学发生诸多变化,推动图书馆编目工作不断变化。如套录数据使编目员产生巨大惰性,忽视对文献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揭示。而日益发展的编目外包更是完全扼杀了编目工作,解放了惰性论文怎么写。外包商的数据更是暴露诸多问题,由于外包商的数据工作人员多是简单机器操作,把数据加工理解为重复的体力劳动,部分外包商又追求商业利益和效率,对数据质量控制不严,致使书目数据出现标准不一、分类粗糙、标引不精,甚至张冠李戴、著录错误。编目外包的这种低水平如果得不到纠正,恐怕连现代MARC也要遭受类似中国古典目录学被抛弃的命运。

编目外包的技术本质其实仍是编目协作,即当今网络环境下,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全球都可协作编目,尤其是基本数据,把编目的工作交给一个单位来做,然后其他单位来共享这些书目数据。这和早期的编目协作宗旨是一致的。但它的社会本质则是在商业社会中技术和商业结合,由商业利益驱动的商业模式。正是这一社会本质决定了它要追求利益极大化和成本最小化,这是编目外包毁灭现代目录学的原始驱动力[3]。

2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传统的新生

2.1WEB2.0的诞生

网络在摧毁旧的事物时,也带来新的机遇。相对与WEB1.0时代,WEB2.0时代的网络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Web2.0 注重用户的交互和参与作用信息传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用户在模式上由过去单纯的利用网络而向“共同建设”网络方向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方向发展。当基本的网络平台搭建好后,网络就交给了用户,用户和网络建设者之间的界限就逐渐泯灭。一个好的网络就是能激起网民参与热情的网络。一个网络的信息增长越是依靠用户,这个网络2.0的程度就越高。或者说,WEB2.0时代的信息增长主要来源于用户。在这样的环境下,LIB2.0和OPAC2.0诞生了。

2.2当前OPAC2.0的主要内容和问题

LIB2.0和OPAC2.0是将WEB 2.0的思想和技术运用于图书馆和目录检索中的产物。在Web2.0和Lib2.0等新型网络技术和服务的影响下,OPAC2.0应运而生。

当前的OPAC2.0出现了许多经典案例,在这些案例中,讨论较多的是界面、输入提示、分面浏览和导航、排序和推荐、输出选择、地图和位置显示、FRBA化显示、用户参与、RSS推送等内容[4]。在众多的声音中,Keven(刘炜)以他一贯的反思者性格质问“什么是真正的OPAC2.0”,[5]他认为应用上述功能并不等于就是2.0,“作为Web2.0的领域应用的图书馆2.0的最重要的内容,OPAC无论如何也不能丢失了2.0的灵魂:社会性,可以解读为:开放与互动。一个封闭的、仅仅以一个馆的书目记录为内容的OPAC,不能提供读者评论、标注,不能集成数字资源,不能融合Web资源,不支持开放数据(如OAI)以及开放服务(至少是Wedget/Gadget),即使界面设计得再2.0,骨子里仍然是1.0的”。这就是说OPAC2.0的本质是要向一切开放,和读者互动。实际上,2.0的核心在于一旦它形成面世后,它的成长应该更多地依靠“读者”,信息的增加越是依赖读者,那2.0的属性就越高。读者增加信息的值体现了互动和开放的程度与质量。

在OPAC2.0的众多讨论中,笔者最看重的是读者参与。读者参与有多种表现形式,经典的如豆瓣网中的增加书目、添加评论,一些图书馆的OPAC中已经允许读者在书目记录中增加评论、添加“标签”、给文献评级等等。遗憾的是,这些讨论中尚未谈到中国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而笔者以为,OPAC2.0正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优良传统新生的机会。

2.3 OPAC2.0模式下为何允许“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新生

前面我们分析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目录学的典型形式就是“提要”: 一是介绍考辨著者,即作者版块;二是评述书的内容及特点,即内容版块;三是评价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撰写提要的困难在现代MARC条件下,并不在于添加一个字段,而在于要把这一字段标引好,就必须详读原书,甚至对该书有一定深入的研究信息传播,这样才能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要求,这非一般编目员所能做到,而且时间也不允许。

而在2.0模式下,由于读者用户是添加信息的主力,而读者是真正阅读书籍的人,并且其中不乏专家型的读者,这样,读者就成了撰写提要的最佳人选。

因此,在OPAC2.0模式下,图书馆只需创建基本的目录信息,供读者检索书刊即可。而更深层次的书目信息编制就可以交给读者来完成。

2.4 OPAC2.0模式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OPAC2.0模式下的书目信息分成两大块,一是图书馆编目员制作模块,它主要包括题名、责任者、出版信息、馆藏信息;而另一块就是传统提要包含的信息。

考虑到一般读者可能不愿将自己的评论分类过细,也可以分成简单易辨的三个版块,如作者版块、评论版块、相关著作版块,甚至就只设立一个供读者参与的评论版块。

在这种模式下,图书馆编目员要完成的主要是物理定位作用,使读者能找到某种书,而读者提供的目录信息则可以完成知识定位与学术定位作用,从而满足更多读者的深度检索需要论文怎么写。读者书的熟悉程度和工作时间使他们能够独抒己见,有助于实现深度检索。而专业读者尤其是专家读者的专业点评将有助于普通读者理解该书在学术上的地位和在学术史谱系上的位置。编目员或者网络管理者可以通过浏览对读者意见进行开放性和有序化管理,并对评论数据进行挖掘,进一步梳理出一些阅读倾向,为采访、典藏、导读等工作做参考则是图书馆管理层应该做的工作。

一个好的2.0网络,一定要是读者积极参与的网络,一个好的OPAC2.0网络,也应该是读者积极贡献目录信息的网络。评价一个OPAC2.0网络的好坏,就应该看其书目信息中读者贡献信息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OPAC的2.0程度就越高,网络建设的就越成功。

3两个OPAC2.0案例简评

3.1Vufind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选择两个OPAC2.0的案例进行简单评论。首先是Vufind (vufind.org/),这是Villanova大学开发的一个OPAC2.0 项目,目前(2010年4月28日)的数据量为994,598 ,所收录的数据包括书目数据、本地期刊、数字资源、机构知识库、机构目录、其他图书馆藏品等等。Vufind不仅提供一站式搜索、标签等,笔者最看重的是他的评论版块(见图1)。

图1

图1是一个检索结果页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holdings”是目前的馆藏信息信息传播,是由编目员添加的,“Description”则是版本基本信息,包括ISBN、物理描述(页码等)等,“comments”(见图2)、“reviews”(见图3)、“except”、则是链接或由读者添加的评论,它们就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similar items”则可以提示读者相关著作,但是仅是该库收藏著作,且读者不能就此添加信息。另外,Vufind缺少对责任者信息进行编辑添加的版块,点击它的责任者链接,只是该库中同一责任者的其他作品,这尚不能完全满足我们传统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要求。

图2

图3

3.2 汇文Ilib

另一个案例,我们不妨选择国内常见的江苏汇文制作的Ilib系统,该系统近年也添加了许多2.0功能。我们以随机检索的一条记录为例(见图4)。

图4

从图4可以看出,读者能参与的版块主要是评价版块,另外,相关资源也非编目员所编辑。整体来看,读者能有所作为的版块太少,2.0的程度尚十分低。按照笔者的设计,其中的“责任者附注”、“提要文摘附注”都可开放给读者进行编辑。

4结束语

总之,我们可以利用OPAC2.0允许读者参考文献录学界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注释:

[1] 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刘咸炘.刘咸炘论目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3.

[3]Keven(刘炜).什么是真正的OPAC2.0?.2007-06-30.kevenlw.name/archives/447.

参考文献:

[1]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刘咸炘.刘咸炘论目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3]戴行德,钱京娅.图书馆编目外包的利弊分析[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7(3).

[4]胡小菁.论新一代OPAC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05):57-71.

[5]Keven(刘炜).什么是真正的OPAC2.0?.2007-06-30.kevenlw.name/archives/447.

第7篇

本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作者愿意遵守浙江科技学院  关于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允许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被查阅。本人授权 浙江科技学院 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在校园网内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内 容 摘  要

本文是在网络经济发展下,根据房地产业自身特质,针对其投资大,专业问题多,地域局限性大等问题,结合当前互联网营销模式和房地产业的特性,现状,发展前景的研究分析,总结评价了当前房地产网络营销的类型、利弊、机会、威胁,通过对传统营销手段和网络营销的整合,以西溪晴雪为案例,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结合当前杭州市场的主要情况,以4P营销为前提,4R营销的改进,提出了概念病毒、样板房全景展示、搜索引擎营销及公共关系营销的创新网络营销解决方案,并利用WEB 3.0,引入新型流量监测工具,以西溪晴雪为案例提出完整创新的针对房地产业的网络营销解决方案和具体实施,取得了同类楼盘中明显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房地产、网络营销解决方案、整合营销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evaluates the varieti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real estate network marketing under the framework of network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real estate’s 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large investment, professional problems, geographical limitations, the article also combines the current real estate network marketing models wit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real estate’s features, status and the developing prospect. Through consulting lots of literatures and internet resources, with Xixi Qingxue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an integral and original real estate network marketing model based on the situations of Hangzhou market, premise  with 4P marketing and improvements with 4R marketing, we propose the concept of viruses, model room panoramic display,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marketing marketing of innovative network solutions, and use WEB 3.0, introduct the Using Traffic Monitoring Tools ,which combines 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method and network marketing. This model has enabled Xixi Qingxue to gain good marketing achievements.

Key words: real estate industry, solution of network marketing,integrated marketing

正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1

第二节  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概述 3

第一节    全国房地产市场情况 3

第二节 杭州地产市场的特色 4

第三节  杭州房地产业的未来趋势 4

一.中小户型将成主流 4

二、中间态写字楼撑起八分天下 5

三、杭州周边房地产继续火爆 5

第四节  传统房地产营销的手段 5

第三章  房地产的互联网营销现状 6

第一节  房地产网络营销的概述 6

一、网络营销的定义 6

二、房地产网络营销特点 6

三、房地产网络营销的SWOT分析 7

第四章   西溪晴雪网络营销解决方案 10

第一节  西溪晴雪网络营销的环境分析 10

一、西溪晴雪的项目分析 10

二、市场状况分析 10

第二节  西溪晴雪网络营销策略的设计 11

一、4P营销的运用 11

二、4R营销 13

第三节   创新的西溪晴雪楼盘的网络营销方案实施 16

一、楼盘网络营销整改方案 16

二、概念病毒 17

三、样板房全景展示 18

四、引入新型流量统计监测软件 18

五、搜索引擎营销 18

六、公共关系营销的运用 20

第四节 雅戈尔.西溪晴雪的网络营销效果统计 21

第五章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封    底 25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 网络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网上交易的实现大大降低了市场成本,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认识到了自己面临的巨大挑战,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经营管理模式必须发生一场彻底变革。房地产业也不例外。

杭州作为全国电子商务的领航城市,在网络营销这一块尤为重要,马云的出现使房地产开发商们看到了网络的商机,而要想站稳脚肯,你面临的挑战也很多,能否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做的怎么样,从而使得我们必须更好的理解网络营销,更好的利用网络营销。

第二节  选题意义

据CNNIC)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其中农村网民达到1.07亿,同比增长26.3%,占整体网民的27.8%。由于3G牌照的颁发,手机上 网用户飞速发展,2009年一年内增加了1.2亿,已达到2.33亿人。(如图1-1)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如图1-2)与2008年相比,中国网民年龄结构更为优化,网民的年龄结构更加均衡。3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占比攀升,整体占到网民的38.6%。这部分人群更为成熟,消费能力较强,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用户群。

 

图1-1  2000-2009年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源自: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状况统计报告)

 

图1-2 2008-2009年网民年龄结构对比

(源自: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状况统计报告)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在不断火热持续升温中。按照国际一般标准, 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000美元之前, 住宅产业都处于高速增长到稳定增长期, 社科院蓝皮书指出2010年人均国产总值将超过4000美元, 这就意味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加入WTO以来, 从需求拉动方面来看、大量外资企业的进人,必然会对我国城市写字楼和商品房产生很大需 求 。因此,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一片火红的迹象,虽然在2005年,以及2008年底遇到了一个低迷期,但是从总体及长远来看,房地产市场前景依然良好。

本文是本人根据房地产业自身特质,针对其投资大,专业问题多,地域局限性大等问题,结合当前互联网营销模式和房地产业的特性,现状,发展前景的研究分析,总结评价了当前房地产网络营销的类型、利弊,通过对传统营销手段和网络营销的整合,以西溪晴雪为案例,结合当前杭州市场的主要情况提出了完整创新的针对房地产业的网络营销解决方案和具体实施,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概述

第一节    全国房地产市场情况

1998年-2007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24.3%,销量年均增长 33.2%,上述分析数据反映了中国住宅市场的钢性需求,所以造成中国近几年住宅市场强劲的市场需求,形成房价持续上涨的局面。中国城市化率的增长,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城市居民居住需求是中国住宅市场的发展动力。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进入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与农村的结构基本平衡。我们从上述分析中得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需求空间,至少还有十年以上的快速发展期 。

但在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全面萎缩,房地产交易量和房价齐跌。2008年全年总计商品房销售面积下跌19.7%,销售额下跌20.1%,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房价下跌。但是,房地产市场在一段时期内的降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萧条。这与一些人的对该市场的悲观预期不完全相同。从根本上来说,即使楼市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价格的一度降低也在情理之中。无论楼盘直接出于房产商之手,还是出于炒房者之手,它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来接手。而房价到底有多高,则取决于使用者的支付能力。离开了后者的支撑,房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最近几年房价的持续攀升,已然严重偏离了消费者的实际支付能力。一般老百姓劳碌一生,其收入也就是仅够购买一所普通住宅而已,“房奴”一词是对他们的一种非常形象和略带苦涩的称谓。甚至有房地产商宣称就是要给富人盖房子,所以房价这么高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一般家庭都买不起房子的话,中国真正的富人能有多少呢?可以说,房价下跌并不是房地产市场的萎缩,而是价格从之前严重高估到趋于合理,是一种价值回归 。

的确,从2009年初开始,房市的火爆现象又开始抬头,不少地方出现了排队买房的迹象,但是却与以前的投资过热情况不同,这次多以小户型为主,也就是说,现在的购房需求为刚性需求的激发,与以往的炒房不一样了。

第二节 杭州地产市场的特色

由于房地产区域性差异大,因此虽然全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趋势大致一致,但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杭州房地产市场的本土特色也十分明显。综合来讲,杭州房地产行业有以下特点:

杭州作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凭借独特的秀丽山水,千百年来为人们仰慕不已,人们在观赏西湖美景的同时,一种“住在杭州”的愿望,便会从心底油然而生。而杭州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创业环境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有能力的购房者。随着市政府“住在杭州”战略的推行,将能更多、更好地吸引有意在杭州置房、创业的外地人士。

在杭州的房地产行业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段热,豪宅热现象,喜欢的西湖的风景名胜以及黄龙周边交通周转地段,房价纵然很高,却还是出现了抢房现象,而为了保障居民住房出台的杭州别墅政策,更是让别墅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这也反映了杭州市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同时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不少人把房地产投资重点从普通的居民住房转向了豪宅,因为他们认为能买的起豪宅的人在选房方面更注重的是豪宅有多豪,这样使得豪宅更具有升值空间,而开发商们也纷纷注意到了这一点,来分一杯美羹。

杭州是个竞争激烈的城市,在杭州,楼市可以分为两极:一是开盘即取得较好成绩,例如泊林公寓、中凯东方红街、玉兰公寓均属此列;二是开盘即遭重创,例如南北西岸、现代景苑、云龙十一景。这两类开盘销售效果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从策略上讲,六个楼盘均是比当时预期低价开盘,但效果决然不同,主要是先行动与后行动的区别,前者最开始行动,得到的效果比较明显,而后行动的由于市场上已经得到老百姓的预期效果并不明显。更重要的一点是房子的质量问题已经其配套设施,万科房产正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第三节  杭州房地产业的未来趋势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继“房奴”一词的不段升温后的80后“孩奴”,以及城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结合前几个月市场的反应,杭州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大致如此:

一.中小户型将成主流

杭州市统计局城调队在不久前举行的市第十届房交会期间调查问卷显示:从住房面积选择上看,以80-120平方米为主。在调查中,选择80-100平方米有38.9%;选择100-120平方米有30.8%;选择120平方米以上有11.2%;选择80平方米以下仅19.1%。购房者面积选择以80-120平方米为主导,占全部被调查者的69.7%。而去年四月份的调查资料显示: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最受欢迎,有47.2%的调查者选择此类面积,而100平方米以上的大面积选择比例较小,只占5.8%。可见,居民住房需求有较大的潜力。      

二、中间态写字楼撑起八分天下

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住宅是铜、商铺是银、写字楼是金”这样的投资理念,但杭州的写字楼市场却处在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住宅实在租不出去,大不了自己住,怎么说也不浪费。而对于写字楼,由于标的大,而且许多人觉得要想租出去恐怕并不方便,所以对于写字楼,大家多少有些敬而远之的意思。然而就杭州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新的房贷政策的出台,这一现象将会有所改变,对写字楼的投资也将越来越多。同时中小户型的推出受到广大买房者的青睐,不管是实用性还是升值空间都远远大于单身公寓,这就使得单身公寓逐渐淡出市场。

三、杭州周边房地产继续火爆

随着杭州市区黄金地段的减少,不少人把投资目光转向了杭州周边的滨江,下少,余杭,萧山等地,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80后“孩奴”现象的升温,加上目前购房者一半以上年龄是40岁以下,学区房更是抢手,而杭州 市区学区房的饱和更是趋势他们把目标转向了周边地区,滨江下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靠近学校,而且房价普遍比市区各地段低,对于开发形式良好的杭州周边地区,房价升值空间很大,不少炒房者也把他们的投资方向从市区转向周边地区。

第四节  传统房地产营销的手段

目前,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发展都处于期,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较大,对于各大房地产商,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开始转向买方市场,并且,随着市场前景和行业利润的看好,越来越多开发商进入了房地产领域,得力、太平鸟、华茂等大型企业都开始进军房地产业,而很多民间小的投资者,也开始争取在这个市场里分一杯羹。所以,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各大开发商更加注重营销手段,虽然新的营销手段在逐渐进入开发商的视野,但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传统营销手段:1、人员推销。2、广告。3、零首付。4、卖点梳理。5、房展会。6、精装修。7、评奖。

第三章  房地产的互联网营销现状

第一节  房地产网络营销的概述

一、网络营销的定义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营造网上经营环境,实施各种营销策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求,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能力,实现企业市场目标的过程,这已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一)网络营销必须有现在信息技术作支持。

(二)网络营销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缺少某个环节,往往会事倍功半。

(三)网络营销实现了高效互动。

(四)网络营销降低了流通成本,增加了产品价值 。

二、房地产网络营销特点

房地产网络营销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以及数字交互式媒介平台进行房地产网络营销活动。概括地说,房地产网络营销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  双向的交流与选择。

房地产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本质上是一种互动营销,其信息流向是双向而并非单向的。即楼盘的开发商利用互联网,通过对采购平台、广告平台、销售平台、信息平台、交流平台以及管理平台的架设,分别与供应商、目标消费群、业主等群体发生相互的信息交流。互联网几乎无限的信息容量可以容纳不同开发商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房地产信息,能够较好地适应房地产消费者的选择性。就单个开发商而言,其推出的房地产商品在网络上可以即时获得消费者的反馈,并针对消费者的口味加以改进。

(二)  实现了三维空间的沟通。

借助于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克服了时空对房地产营销相关各方制约性,拉近了营销各方的距离,使超越时空的房地产营销成为可能。

(三) 增强了市场信息的双向透明度。

利用房地产企业网站和专业网站,开发商将企业信息、产品信息、附加服务信息、价格信息、中介信息在网上,为房地产消费者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提供了保障,同时房地产消费者也可以把自己的支付能力、产品偏好、购买价格定位等信息挂在网上与开发商进行交流,便于开发商掌握真实的消费者需求。

(四)  以数据库作为营销工具。

开发商把自己与潜在顾客发生的每一次联系所获得的信息包括潜在购买数量、价格、区位、时间、特定需求及家庭成员等记录在案,建立顾客数据库,根据数据库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 。

三、房地产网络营销的SWOT分析

房地产网络营销由于其介质自身的特点,所以使其拥有了一些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具备了一些先天的缺陷。

房地产网络营销具有以下七大优势(Superiority):

(一)有较为确定的目标消费群,营销的命中率高

传统的媒介虽然目标消费群大,但是年龄段不同,而网络营销的主要目标消费群年龄在20-40,这些人不但消费消费能力强,而且更好的接受网络营销,大大的增加了营销的命中率。

(二)成本投入低

广告投入对于一个企业很重要,央视黄金段的广告更是天价,短短几秒钟可能就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而一般网站首页顶端旗帜广告价格不会超过十万,再加上网页的浏览量大大高于传统广告,而且随着房地产项目的不断开发,报纸上房地产广告正日渐增多,人们对每个广告的关注度日益下降。

由此可见,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不单止高效,而且低价。

(三)多媒体展示

传统的媒体表现手法单一,信息也是单向流动,而网络媒体则通过网络,运用三维展示、电子地图、语音解说等技术向购房者展示项目的所有信息,而且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而网上大信息量的提供,就能让购房者在家也能看到所关心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看房的现场成交率,也相应降低了售楼现场的运作成本。

(四)主动性与互动性强

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更强调互动式的信息交流,通过BBS提问并及时得到解答,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保持密集的双向沟通和交流,大大提高了营销过程中消费者的地位。企业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树立企业及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有的网站或网页还进行了链接,为购房者提供及时的购房、贷款方面的法律咨询。

(五)效果易于测量

传统的营销结果难以测量,而网络营销则可以通过流量监测软件得到统计结果。

(六)定向性强

它可以按照购房者的具体IP地址、地理区域、城市等进行精确定向,亦可以按照时间、计算机平台或浏览器类型进行定向。

(七)快捷性

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快捷性,而且不受低于时间限制,效率极高。

网络营销的优点虽然突出,但就现阶段而言,仍存在以下的缺陷(Defect):

(一)硬件设施的制约

我国网络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差、技术软件落后、缺乏网络安全保护措施,且网络营销人员人才短缺也制约着网络营销的发展。

(二)机制缺乏信任感

由于房地产的价值很大,人们不可能鼠标一点就完成这笔交易,且网络中房地产信息不实全面的,人们还是有着怀疑的心理。

(三)企业自身的Internet营销技术还不能满足营销要求

虽然有些机构可以协助企业建立网址,设计网页,帮助策划企业上网等事宜,但这些机构帮助企业进行网上营销的出发点不同,如出于盈利、促销、爱好等目的,可能没有设身处地从企业角度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因此,能取得较好效果的案例不多。

(四)开展网上营销的目的不明确,缺少计划性

有些房地产企业或项目上网可能仅仅是赶时髦,存在一定盲目性。实际上,房地产项目在开展网上营销活动时,应明确企业建立网站的目标,做出完整计划,包括目的、市场调研、Internet服务情况,所需的资源、资金分配、预期效果等。

(五)企业缺乏有效评估Internet营销活动的手段

企业应建立监控机制和相应工具,来评估网络营销计划的进展和成果。浏览人数不能简单作为可靠的评估指标,更有效的参考指标包括查询成交人数、网页登记人数等。企业必须注意用户对网址的反应,在必要时做出修改不断调整网上营销策略是Internet营销成功的关键。

房地产网络营销的机会(opportunities):

(一)我国的互联网网民人数在不多增加,而同时,随着80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消费群体,网络在房地产上的营销影响力,可谓一日千里。

(二)房地产商对网络的认识开始逐渐成熟,对网络效果也开始认可。

(三)有竞 争力的专业房地产网站较少;一线类房地产网站,也是一直竞争多年的对手,就是搜房和焦点,其他的如新浪乐居等二三线品牌,以往对于市场的冲击不是很强烈。而两家的竞争,也不回导致任何一家松懈,使得两家同时进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房地产网络营销的威胁威胁(threat):

(一)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依然为营销主流,互联网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房地产开发商过于加大投入比例,部分开发商依然停留在靠传统媒体传播的想法中,本身对网络的认识就不够。

(二)对于不同楼盘的营销,网络效果区别很大,比如中高档楼盘,由于上网的主流人群时候年轻人,所以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要让网络效果完全显现,还需再等待几年。

(三)房地产网站在媒体和渠道两个位置上摇摆,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到底是做媒体还是做服务,自身也很矛盾,这个尴尬的定位,让网络营销具备双面性但也为进一步发展定下隐患。

(四)2008年末至2009年初,二三线品牌开始飞速发展,如杭州的“住在杭州网”就异军突起,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在杭州的运作远远要成功与杭州搜房和杭州焦点。从全国来看新浪乐居也迅速崛起,在2009年第一季度中首次登上网络营销收入的冠军位子(如表3-1)

表3-1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各网络媒体房地产行业网络广告投放情况

 

源自:瑞咨询集团

 

第四章   西溪晴雪网络营销解决方案

第一节  西溪晴雪网络营销的环境分析

一、西溪晴雪的项目分析

雅戈尔•西溪晴雪,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著名的留下镇,择邻西溪公园南门,雄踞天目山路西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西溪湿地与黄龙中心、武林商圈,西湖景区一脉相连,踞一路,而举城繁华皆得。东依钱塘活水水系留下河,北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南望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总建筑面积约11万㎡,是西湖区极为稀缺的低密度电梯多层住品。现代简约主义风格的洋房和法式坡屋顶风格的排屋,温情打造传统“街坊式”院落,营造睦邻友居的和谐氛围,围合出温情融融的天伦乐园。

自然、浪漫的南lunwen .1 kejian .com 欧风情园林,主入口处特设叠水瀑布,入口广场两侧,以缓坡绿化种植为主,与市政自然绿坡串连起来,构筑多重立体坡地绿化景观,隔音降噪添野趣。

 开拓性缔造约90㎡阔景三房、约180㎡奢适四房和约400㎡水岸联排,罕有90㎡三房朝南采光充足;180㎡四房大开间短进深,一梯一户;双层挑高阳台、多重景观飘窗,大尺度空间,超高附加值馈赠生活奢享,满足不同家庭的居住需求。

项目毗邻省重点西湖高级中学、留下人民医院,近邻小和山高校园区、沃尔玛(筹建中)、西溪天堂(在建)等,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醇熟,生活氛围日益浓厚。

二、市场状况分析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08年底的低谷挑战后,2009年却迅速回升,从3月、4月的“小阳春”已经一跃成了“销售过热”的奇怪现象。一方面是消费者纷纷抱怨房价过高,呼吁要降低房价;另一方面,却是连夜排队,激烈强房。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楼盘一开再开,拆迁户也越来越多;二是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祟,都想纷纷在房产市场的沃土中分一杯羹。面对这一疯狂的购房热潮,尽管专家预测2010年杭州房价将跌幅10%-20%,但是开春以来,杭州房价一路飙升,已经有了接近20%的涨幅。

但是市场前景究竟怎么样,谁都说不上来。虽然,从长期来看,房市的后劲依然被看好,但是,在短期看来,这种“反经济”的疯狂,是不健康,也不正常的。因此很难预测房市的进一步走势,这让很多开发商都宁可先趁形势走好,将房子迅速脱手,回笼资金。尤其针对雅戈尔西溪晴雪是雅戈尔首个在市区独立操盘的项目,从它所处的区块、周边生活配套来衡量,首先这里要明确的一点是,西溪晴雪打出的牌子是西溪湿地附近的房子,但确切来说,它处在留下镇上,楼盘附近是看不到西溪湿地核心区域的,所以和西溪湿地核心区域的楼盘不具可比性。由于西溪晴雪是一个镇级配套的楼盘,所以与西溪天堂、西溪诚园这样的楼盘相比,它所处的区块并不是一个容易聚集高端住宅的地方,而其均价在2.2万元—2.5万元/㎡,西溪晴雪的价格定高了。

与此同时,与西溪晴雪同为学区房的下沙,滨江等楼盘,无论从价位、产品类型、开盘时间还是小区品质来说,都是西溪晴雪的直接竞争对手,而此前滨江房产钱江新城已经在网络营销中取得不错的市场效果,而西溪晴雪却是雅戈尔公司首个在市区独立操盘的项目,因此现在西溪晴雪不但要使用网络营销的手段,更要创新网络营销的手段,在竞争中占领主动。

房地产网络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方式从营销的手段、方式、工具、渠道以及营销策略都有本质的区别,但营销目的都是为了销售、宣传商品及服务、加强和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等。虽然网络营销不是简单的营销网络化,但是其仍然没有脱离传统4P营销理论。

第二节  西溪晴雪网络营销策略的设计

一、4P营销的运用

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第一次将企业的营销要素归结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著名的“4P’s”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由于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都是P,再加上策略(Str ategy),所以简称为“4P’s”。

(一)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Products)

雅戈尔•西溪晴雪这个项目是比较适合网络营销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要求更多的追求其个性化和独特性。而西溪晴雪通过大面积的赠送,满足了客户对阳光花园的向往,更实现了很多人享受庭院的梦想。并且开发商通过对产品的名称、物业、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来体现其差异性,而其户型大多是90㎡的中小户型,又占据地理优势,且处于市区附近,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从而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见图4-1(产品策略流程图):

 

图4-1  西溪晴雪产品策略流程图

 (二)网络营销的价格策略(PRICE)

 从08年年底开始,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房地产暂时跌入了低谷。但是从09年年初开始,房地产行业又开始回暖,房价也是又开始节节高升,但是在繁华楼市的背后,我们有着深深的担忧,就是是否现在热销过后,房市的后力不足,迟早面对崩盘的境地。就这一点,开发商也拿捏不定,无法判断楼市价格走向。因此西溪晴雪推迟开盘,在开春房价的节节高升,并在网上展开了竞价活动,最后制定了具体价格,见图4-2

 

图4-2  西溪晴雪价格策略流程图

(三)促销策略(promotion)

网络营销本身可采用电子邮件、网页、网络广告等方式。也可以借鉴传统营销中的促销方式,一方面网络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足不出户即可挑选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方便,一方面少了消费者直接面对商品的直观性,限于商家的诚实和信用,不能保证网上的信息绝对的真实,在一定程度给消费者又带来了不便,因此应该采取与传统促销相结合的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房地产行业使用最多的就是网络广告,这是最直观,也是最普遍的促销策略。而且网络广告的形式可以多样,多媒体、静态图片、文字信息全方位结合,而我们的宣传片更是给人最强的视觉冲击,造成强势宣传。

电子邮件营销,覆盖面广,但是现在一般不提倡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成为垃圾邮件,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让人产生厌烦情绪,对后期的广告效果大打折扣。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结合手机短信的促销模式,每一位潜在客户都会定期收到西溪晴雪的最新动态和活动详情,做到人性化服务。

(四)渠道策略(place)

目前,房地产行业一般是用直销和销售为主。但是因为网络的发展,网络销售逐渐进入开发商的视线,只lunwen .1 kejian .com 是因为房地产的总体价格高、网络的安全支付还是带有隐患,因此现在只是初步尝试的阶段,主要是用于异地置业的客户。

网络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全球性,网络营销可以实时地和消费者进行沟通,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并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快速为消费者提供信息。网上直销、电子商场、房产超市等新渠道的出现对传统营销渠道提出了挑战,房地产企业应该学会两条腿走路。西溪晴雪的主要客户群是杭州本地用户及有意在杭州定居者,所以采取直销的方式。

二、4R营销

4P营销固然有效,但也存在着不足,因此我们在4P营销的基础上引入4R营销,并通过网咯更好的实现这一营销策略,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关注企业与顾客互动与双赢, 适用于房地产行业刚刚抬头的品牌建设趋势,能够建立起大批忠诚消费。通过关联、关系和反应,提出了如何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具体操作方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形成长效营销。并与顾客建立某种利益方面的关联,对顾客的希望作及时的回复和反应,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地需求的同时,获得合理的利润回报,达到一个双赢的市场局面。图4-3(4R营销流程图):

 

图4-3  4R营销流程图

(一)关系(Relationship)

今天的营销不能再以单独的交易为中心,而应以我们企业和最佳顾客之间建立牢固的、强大的关系为中心。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消费者之处份额”(SOCS)无论你卖什么,你的目标都应该是成为顾客的供应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以新目标顾客为中心而不是以一次销售为中心。因此,在后经济时代,建立品牌价值的关键策略就是要在你喝你的目标市场之间构筑一种独特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两点来达到这一目的:服务和经历。

1、服务

从需求角度来分析,一般人一生都只买一套房子,在同样的前提下,购房者肯定选择服务好的房产公司,而在信息爆炸的现在,你的服务就来的更加重要。

在万科事件中,购房者纷纷要求房产公司索赔,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在杭州这样的事情也不少,由此看来,服务时很重要的,所以雅戈尔公司制定了自己的服务策略:了解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就目前看来,不管是物业还是售后服务中,顾客的满意度都是相当高。而通过互联网的追踪服务更是受到的客户的好评。

2、经历

这里的经历是对于客户而言的,简单的说就是买房者买房子的经历。在这一点,我们秉承顾客至上的原则,无论结果如何,顾客都是上帝,对所有的咨询者都提供上帝般的服务,微笑使我们的钥匙,礼貌是我们的武器,细心的解答各种问题,并且开展与购房者的互动,比如北高峰踏青,不仅亲近大自然,而且在无形中给客户打了定心剂,很多参与者都纷纷表示自己愿意购房。当然,西溪晴雪本身的设计也是一个亮点,富有诗意的名称,复古的院落,都给客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历。

(二)节省(Retrenchment)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活动时间也越来越少,他们也就不能把购物当做一种休闲和乐趣,而是当做一种不愉快的必要活动,并尽可能月节省时间越好。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要负部分责任,坦白说,我们没有给消费者足够的理由让他们从家里出来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节省战略也是有两个核心能力——技术和便利。

1、技术

在这里,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电子邮件和BBS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另一个武器,那就是手机短信,这很重要,因为人们不会时刻在电脑旁,手机却时刻在人们身边,从某种角度来讲,手机起到的作用大于了电脑。我们会把楼盘的最新动态发给我们的客户群,以便他们随时了解楼盘最新动态。

2、便利

这里所谓的便利就是商家直接与客户之间进行交易,即B2C。房价的日益上升使得它来的尤为重要,省去了中间商,购房者可以花更少的钱得到相同的产品,而开发商也能更直接的了解客户,因此我们的顾客 服务中心变得尤为重要,不但要被动的解决客户问题,还要主动的了解客户需求,建立客户资料库,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融洽与顾客关系。

(三)关联(Relevancy)

相关战略的目标就是把你的品牌资产直接与主要购买动机相联,我们通过“专业”和“商品”来做到这一点

1、专业

显而易见,专业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连客户的问题都不能解答,那何来的销售,所以公司都会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且开展各种活动,如:辩论,模拟购房等,正是如此,我们变得更专业。

2、商品

商品时另一个关键的顾客接触点。我们拒绝烂尾楼和豆腐渣工程,我们秉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信念,因此,雅戈尔的楼盘向来都受到好评。而西溪晴雪无论是它创新的设计理念、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是它的价格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了解客户的欲望,因此我们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报酬(Reward)

顾名思义,报酬战略就是酬谢你的顾客。它也包含两种核心能力:“品味”和“时间”。

1、品味

我们社会中的每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品味。遂于青少年,它与最流行的摇滚乐队、电影、电视剧或运动队相连,而预测他们未来的品味是不可能的。

对于那些对技术着迷的人,品味就意味着最新的、最有力的、最复杂的,如最新的信箱和录像装置。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顾客,清楚的知道他们最看重什么,因此有了现在的西溪晴雪,也有了西溪晴雪的销售奇迹。

2、时间

时间不一定是指便利,时间战略最简单、最明了的形式就是为顾客节省时间,这一理念在快餐店和便利店中运用尤其重要,回到房地产行业,我们要做的就是服务,只有我们的服务更好,消费者的时间节省的才能越多。

第三节   创新的西溪晴雪楼盘的网络营销方案实施

 网络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然而,限于房地产业与网络自身的特点,它并没有能力完全取代传统营销模式独立运作,因此,整合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进行优势互补,是网络营销的成长之道。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改变,传统的网络营销模式也不再被人们接受,所以,我们针对西溪晴雪的产品特点,将多种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方式结合起来,结合网络营销的优势劣势,并在传统的网络营销基础上尝试了许多创新的网络营销的手段与模式,进行一套完整的网络营销方案。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网络营销手段。

一、楼盘网络营销整改方案

(一)磁体效应的应用

“当你相当网上购物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亚马逊”,这是波士顿银行罗伯森.斯特芬斯公司的股票分析师劳伦.库克斯.莱维坦(Laurel Cooks Initial)的评价 。亚马逊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大量的购物者,这也体现了磁体效应的价值。那么我们要如何吸引客户呢?杰弗里•雷波特指出:在网上,你卖什么病没有什么区别,而怎样卖确实不同的。你可以凭借经验为客户创造更好的购物环境,提供更方便舒适的购买方式。所以,我们总结吸引客户的六大要素,用六个C来表示:内容(Content)、社区(Community)、商务(Commerce)、便利(Convenience)、定制(Customization)、交流(Communication)。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那么在杭州房地产的众多网络门户中,谁才是你的选择呢?是全国房地产网络门户龙头搜房跟焦点房产,还是我爱我家这样的房产中介?很多企业会选择名气,而更多的企业青睐于价格,其实这lunwen .1 kejian .com 都是错误的选择。首先这些门户网站都有着不足之处,但是对于房地产这个特殊的行业,单一的投入收到的回报往往是不理想的,因此,雅戈尔.西溪晴雪楼盘选择了多家房地产门户,事实证明,这些投入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4月8日楼盘一上市就预订一空。

如果吸引客户是新时代商业运作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保持客户就是第二步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一步,也就是螺旋式营销发生作用的地方,这种方案体统了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使您的客户始终追随您的公司和产品。它是使您和客户保持长期联系的关键所在。

“网络经济……驱赶了传统的智慧,而代之以浅显的导向性宣传——这个过程中唯一受损的知识人们的注意力 。”如何让人们的注意力始终在你身上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因此我们引入螺旋式营销。

螺旋式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用所有的媒体来制造强大的舆论声势。主流媒体、网络和电子邮件共同构成了一个“闭合循环”,它们环环相扣,把客户从这个环节输入到下一个环节,使客户始终处于三者首位详解的封闭循环中。这是一个倒置正反馈的循环,每经一次循环,都变得比先前更强大,穿凿出更多利润。

二、概念病毒

所谓概念病毒就是能够令目标受众着迷的鬼主意。概念可以瞬间跨越国界,可以改变源于政治、犯罪、正义的讨论,甚至可以让我们购物,这些为什么重要?因为未来的货币是概念,而概念病毒机制正式概念流传的方式。穿凿概念病毒、利用概念病毒支付的学问既新鲜且有力。你不必坐着等概念病毒自然或偶然地出现。你可以策划概念病毒、完善概念病毒、推出新的概念病毒。诸如伊卡璐草本精华、我是穿匡威运动鞋长大的——你也一样等等,很多商家都“制造了概念病毒”,并最终取得了良好收益。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概念病毒都是可行的。过去我们生产食品和物品,现在我们生产概念。请注意生产这个词,这很重要,如果李宁也打出:我是穿李宁长大的——你也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李宁的产品了。因为人们更渴望理解新事物和居于前沿位置,由此可见意识是很重要的。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人们对住宅环境也更加看重,不少房地产公司就推出了搞绿化设施,打造“零污染小区”,没错,这个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中国人是很爱学习的,所以这一措施很快普及,在竞争中也毫无优势可言。因此,我们要制造全新的概念,所以雅戈尔•西溪晴雪在致力打造传统院落人居的同时,采用坡屋顶法式风格,并在主入口处特设叠水瀑布,以缓坡绿化种植为主,与市政自然吕坡串联起来,构建多种立体坡地绿化景观,宅间点缀曲径通幽的花香小径,再配以露天休闲椅、花架凉亭、艺术路灯等。一经推出就受到众多购房者的青睐。图4-5(西溪晴雪概念病毒操作流程):

 

图4-5  西 溪晴雪概念病毒操作流程

三、样板房全景展示

 样板房的全景展示,其实就是传统意义的幻灯片浏览系统,通过一张张图片的巧妙串联,以及简单文字解说,让网友对样板房的全景了然于心,虽然不如三维全景系统那么直观,但是操作简单,占用内存小,整个开发周期短,因此,是西溪晴雪中小户型的绝佳网络营销手段。

西溪晴雪的样板房与一般的楼盘有个特别之处,就是赠送了飘窗和阳台,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发挥的搭建空间,因此很多只看图纸的消费者就会有疑问,这些面积真的能用吗?是不是根本用不上才会送,但是在初期,这些房子的样板房都没有出来,因此消费者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而我们的样板房全景展示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全景样板房展示就生动地给消费者展示了这些面积的巧妙使用,让很多人对江南一品的赠送面积更加信任和喜爱。

四、引入新型流量统计监测软件

网络流量的统计和检测一直是客户比较关心,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传统的监测软件最多也只能对(UV、PV等流量进行初步统计),但是在西溪晴雪的网络营销中,我们使用了新型流量统计监测软件,尽量杜绝刷lunwen .1 kejian .com 屏现象的诞生,给客户一个最准确的统计,同时,数据的查看只有公司管理团队才有权限,只给客户自己项目的资料,防止各开发商之间的恶意竞争,保证网络营销的质量。

后台每天都有广告点击率的流量统计,可以根据流量的实时反应调整营销策略,对整个广告效果进行调控。杜绝刷屏现象的诞生,以保证广告效果的真实有效。

五、搜索引擎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是英文Search Engine Marketing的翻译,简称为SEM。就是根据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利用用户检索信息的机会尽可能将营销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简单来说,搜索引擎营销就是基于搜索引擎平台的网络营销,利用人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和使用习惯,在人们检索信息的时候尽可能将营销信息传递给目标客户。搜索引擎营销追求最高的性价比,以最小的投入,获最大的来自搜索引擎的访问量,并产生商业价值。用户在检索信息所使用的关键字反映出用户对该问题(产品)的关注,这种关注是搜索引擎之所以被应用于网络营销的根本原因。

搜索引擎营销的最主要工作是扩大搜索引擎在营销业务中的比重,通过对网站进行搜索优化更多的挖掘企业的潜在客户,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转化率。搜索引擎营销的常用手段:

(一) 竞价排名

竞价排名顾名思义就是网站付费后才能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付费越高者排名越靠前;竞价排名服务,是由客户为自己的网页购买关键字排名,按点击计费的一种服务。客户可以通过调整每次点击付费价格,控制自己在特定关键字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并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关键词捕捉到不同类型的的目标访问者。

而在国内最流行的点击付费搜索引擎有百度,雅虎和Google。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做了PPC (Pay Per Click,按照点击收费)付费广告和竞价排名,最好也应该对网站进行搜索引擎优化设计,并将网站登录到各大免费的搜索引擎中。如图4-8

 

图4-8  西溪晴雪竞价排名流程图

对此我们增加了投入,在百度和google中输入西溪,显示的结果西溪晴雪在搜索结果中排位均靠前,并在同类楼盘中占据第一,如图4-5

 

图4-9  西溪晴雪的搜索排名

(二) 搜索引擎优化(SEO)

就是通过对网站优化设计,使得网站在搜索结果中靠前。 搜索引擎优化(SEO)又包括网站内容优化、关键词优化、外部链接优化、内部链接优化、代码优化、图片优化、搜索引擎登录等。图4-6为SEO流程:

 

图4-10  SEO流程图

我们将重点放在关键词优化——购买关键词中,购买关键广告词即在搜索结果页面显示广告内容,实现高级定位投放,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关键词,相当于在不同页面轮换投放广告。利用关键词检索进行网站推广,已经不仅仅限于新网站,即使已经在以前被搜索引擎收录,如果必要,仍然可以购买关键词广告,因为此“关键词”和原来网站免费登录时所登记的关键词,或者网页中的关键词并不是一回事,当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作为一种网络广告服务形式时,你所购买的关键词将拥有较高的级别,可以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的最前面,获得更多的关注,在图4-5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效果。

六、公共关系营销的运用

公共关系营销即社会市场营销,这是70年代末脱颖而出的、极富有生命力的市场观念,也是“感性消费观念”、“明智消费观念”、“生态强制观念”、“社会公众利益观念”综合。在公共关系营销阶段,企业除了继续使用传统的促销手段之外,越来越重视把以提高企业形象和信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作为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重点手段来予以采用。企业形象作为一种极为宝贵的营销资源,已成为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与客户开展互动,BBS让我们随时了解客户,并对此作出修改,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开春踏青等活动,拉近了与客户的关系,同时在活动中更好的提高公司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在竞争对手相继出现,消费者兴趣开始转移时,我们的概念病毒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已在客户使病毒不断传播,同时运用传播媒介(宣传片、BBS等),强化品牌形象,造成良好的公共舆论,保持市场份额和占有率。见图4-7:

 

图4-11  公共关系营销流程图

第四节 雅戈尔.西溪晴雪的网络营销效果统计

   经过四个月的广告投放西溪晴雪创新的网络营销手段非常成功(图7-1)

 

图4-12  雅戈尔.西溪晴雪网络营销手段效果统计(焦点网内部数据)

未使用创新营销手段楼盘,耀江.文鼎苑,就在这场网络营销大战中败下阵来,网络营销效果就远远不如了(如图5-2)

 

图4-13  耀江.文鼎苑未使用创新网络营销手段效果统计(焦点网内部数据)

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西溪晴雪因为使用了创新型的网络营销手段,更加吸引大众的目光,刚开盘就预定一空。

可见,在杭州,创新的网络营销手段还是广受关注,很有市场发展空间的。西溪晴雪的尝试只是一个开始,相信过几年,杭州的开发商一定会转变想法,真正了解网络营销,而网络营销手段也不断发展。

 

第五章  结束语

在信息和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房地产营销策划和创新的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网络营销利用了网络媒体传播的 新观念和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使客户及商家享受到电子商务的便利与快捷。今天房地产网络营销已成为在传统营销模式的一种必要的补充与发展, 也是我国房地产企业与世界接轨的重要途径。虽然现在还有部分开发商对网络有一定的排斥,并且对网络营销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但是相信随着网络营销本身手段技术以及理论的不断完善,其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开发商会慢慢接近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更多地加入并且尝试房地产的网络营销。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 洪瑞云 梁绍明 陈振忠著市场营梢管理亚洲版•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3

[2]朱推琴, 党胜利房地产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年第期•2006年第8期

[3]张宁 闰俐臻 贾海涛•房地产企业的营梢之路[J] •市场研究2006年5期

[4]方智勇•房地产网络营梢模式分析[J] •当代经济2006年第5期(下)

[5]郭永贞.科特勒说[S].北京.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2005年2月

[6]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作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02月 

[7]周申元.房地产市场营销作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08月

[8]杨小平.网络营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6月

[9]赵秋梅.网络市场营销与策划[M]保定.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2008年2月

[10]塞恩•戈丁.喷嚏营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8月

[11]吴官之.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实践[M].北京.北京瑞德印刷有限公司.2004年6月

[12]杨坚争.李大鹏..网络广告学[M].北京.电子工业竖版社.2007年5月

[13]潘将之.磁体效应[M].河北.河北省大厂第一胶印厂.2002年1月

[14]司志刚.濮小金.网络营销[M].北京.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2005年月

[15]赵小红.房地产网络营销策略创新[N].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 - cqvip.com

[16]房地产业网络营销解决方案 [N]./realty/22.htm

[17]韩玮.房地产营销中4P组合策略浅析[N].网络财富.2008.12.220

. 沿海企业与科技  N0.11 2007

[19]龙亮  秦黎.浅论我国房地产网络营销发展现状[N].-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7年07期

1998

[21]张跃松.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real estate operat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4, (06) .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ume 30, Number 4 / 2002年9月

 [23]叶开.王剑峰.圈住客户——中国房地产CRM最佳实践[Z]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05月 

[24]肖勇.赢在新媒体——谁动了传统媒体的奶酪[Z].北京.东方出版社.  出版•2007年04月

[25]艾略特•艾登伯格.新经济时代的营销模式——颠覆4P的营销概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8月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年7月

 

致    谢

论文是在导师顾忠伟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每一次的调整,每一次的修改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而老师从来没有半点的倦意,有些时候并不能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能完成任务,老师给了我们最大的宽容,可是并没有一点的松懈,为了把论到最好,老师付出了很多。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性格让我感受很深,对我的论文的完成帮助很大。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当然也离不开身边的一些同学和朋友的鼓励、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休闲;互联网;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一种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发生的任意性活动,休闲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人们在其惯常居住地开展的休憩、游憩、娱乐等日常性休闲活动,也包括人们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在目的地开展的非日常性的旅游休闲活动。随着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及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人类日常总体活动时间正逐步被重构:以工作为代表的强制性活动时间比例不断下降,而以休闲为代表的任意性活动时间比例则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以休闲为代表的任意性活动时间占人们总体活动时间的比例达到1/3甚至1/2[1-3]。另外,休闲活动本身所反映的价值内涵也正逐步由个人身心健康[4]、家庭稳定和谐扩展至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5]、经济社会体系乃至文化价值的确定[6],休闲已经由少数人享有的权利[7]逐步演变为一种大众生活方式。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休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休闲行为、休闲产业运营管理及休闲研究本身等方面对信息技术影响下国内外在休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及展望,以使人们对这一领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期待在信息技术持续进步和发展,休闲活动时间占总体活动时间比例不断提高、休闲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人们即将步入信息社会和休闲时代的背景下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分析法,根据研究的主题及研究的具体问题从相关数据库中遴选文献,并对获取的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文献主要依托CNKI知识网络平台中国期刊网的数据库资源(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外文文献主要来自Google学术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在CNKI中分别通过ICT(信息技术、互联网、智能手机、网络)+休闲,ICT+游憩,ICT+旅游,ICT+娱乐等通过主题及关键词进行搜索共获取相关文献127篇;在Google学术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分别通过ICT(internet、smart mobile phone、network)+leisure(recreation、tourism、entertainment、travel)等关键词进行交叉搜索共获取相关文献158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所搜集的文献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休闲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对休闲行为的影响,包括在信息技术影响下休闲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变化、网络虚拟休闲活动与传统实体休闲活动的关系及传统实体休闲活动的信息化呈现等方面;二是信息技术对休闲产业的影响,包括信息技术对休闲产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及信息技术影响下休闲新业态的产生等;三是信息技术对休闲研究本身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休闲研究的方法尤其是数据获取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

2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休闲时空行为研究

2.1 信息技术对休闲活动与其他活动关系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休闲活动与其他活动关系的显著影响表现在信息技术影响下休闲活动与其他工作、消费等活动的边界由清晰变得模糊,各类活动边界交叉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超链接性、即时性与互动性以及信息技术终端尤其是IPAD、智能手机、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人们原有的整体化的活动时空呈 “破碎化”趋势[8-9]。时空环境的破碎化本质上是人类活动破碎化的结果,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人们在相同时间地点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成为现实,这与Kenyon S等在进行信息技术对居民时空利用影响研究时提出的“多任务”现象[10]不谋而合。另外,Line等通过对18岁~28岁的学生和兼职母亲进行质性日志调查和访谈发现,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累积性的影响,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能解决人们在活动安排中的一些不确定性的问题,在时空流动化的同时也导致了时间和空间的破碎化[11]。事实上,时空的“破碎化”和活动的“多任务化”是紧密联系的,其实质是在信息技术影响下,各类型活动的时空边界愈发模糊,各类活动之间的渗透性越来越强。这种活动边界的模糊化与活动之间的渗透性正逐步对现代城市空间进行解构与重构,将对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2.2 信息技术对传统实体休闲活动的影响

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产生的网络游戏、网络音频、视频及网络社交等网络休闲活动对传统实体休闲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早在1986年,Salomon等认为网络虚拟活动对实体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替代(substitution)、互补(complementarity)、修正(modification)、中立[12](neutrality)。2006年,Mokhtarian等就对网络虚拟休闲活动与传统实体休闲活动的关系做了概念性的探索,提出了与Salomon等基本一致的^点,认为网络虚拟休闲活动对传统实体休闲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传统休闲活动的补充(replacement);对传统休闲活动的取代(displace);对传统休闲活动时间的再分配(reallocation);作为介质对传统休闲活动的促进(facilitator)[13]。随后,对上述观点的实证检验成为研究重点。Handy等调查了人们在家看电影和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替代关系,发现在家看电影对去影院看电影没有替代效应,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14]。Nasi等以芬兰老年人群为对象,以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信息通信技术对老年人的休闲活动的影响,发现老年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其休闲活动[15]。Zorn等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揭示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及其对消费市场的影响[16]。Senbil和Kitamura运用泊松分布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等测试了信息技术对强制性、维持性和休闲性活动的影响,发现移动和固定电话等信息技术终端的使用增加了人们的休闲性出行[17]。

网络虚拟休闲活动对传统实体休闲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使得对该问题的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Ren和Kwan采用多组群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人们出行活动影响的性别差异,发现:在消费等维持性活动方面,网络使用对女性的影响要大于男性,而在休闲等任意性活动方面,互联网使用对男性的影响要大于女性[18]。Fortunati等对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西班牙居民的信息技术使用对实体交往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因特网的使用导致社交形式与频率的改变,但总体看来,社会交往的数量增加并不明显,移动电话拥有、个人电脑以及互联网的使用与社会交往有着紧密的联系[19]。赵霖、甄峰等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南京城市居民休闲活动与出行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是影响居民网络休闲活动和出行选择的重要因素[20]。Kim等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旅游经历与移动终端使用存在正相关关系,感知易用性与使用者对移动终端的态度同样存在正相关关系[21]。

2.3 传统实体休闲活动的信息化组织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借助信息技术终端进行休闲活动的决策及组织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层面。在Web2.0时代,社交媒体作为休闲者的信息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休闲者信息获取及信息交换方式的改变,社交媒体正日益改变人们休闲的态度、决策方式及行为。Zheng和Gretze通过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已经代替搜索引擎成为影响人们休闲出游计划的最重要的信息获取工具[22]。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将休闲旅行过程中的情绪与感受即时并广泛传播,而这些情绪与感受深刻影响其接受者的休闲旅游计划和决策。Lo I S等通过调查研究表明:89%的心情愉悦的游客会在旅行的过程中拍照,而41%的游客会将所拍照片通过社交媒体这个平台进行即时,这些游客相对于不照片的游客总体上呈现年轻、高学历和高收入的特征[23]。Parra-Lopez等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们在休闲旅行时选择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渠道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感知利益是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使用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24]。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渠道对人们休闲决策的计划、决策和组织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这种影响必将引起休闲产业与产品经营、管理及营销的变革。

3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休闲产业研究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休闲产业传统的运营流程与运营模式。关于信息技术对休闲产业运营管理的影响,国内侧重于对休闲网站和休闲电子商务框架的构建的研究,而国外则注重对内部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对休闲产业结构的影响及休闲互联网建设的影响因素也是该主题的重要研究内容。

3.1休闲产业运营管理:从休闲电子商务到智慧休闲

早期国外关于该问题的研究都是以航空公司作为研究对象。Jennifer等基于航空公司、饭店、旅游经营者、旅游吸引物以及旅游公共管理者的信息研究了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结构的改路径[25]。Yoon M G等通过建模的方法分析了航空公司电子商务系统对机票销售渠道业绩的影响[26]。Kim H B等对航空公司电子商务进行研究,构建了一个融合主观规范和电子信任的扩展技术接受模型,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评价主观规范、电子信任、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与重复使用意向之间的因果关系[27]。

研究对象由休闲服务提供机构转向休闲者本身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大转变。Lubbe和Louw研究了航空游客通过移动信息终端与航空公司连接提高其机动性的决定因素,发现航空旅行者的移动意愿与其利用移动设备接受信息和进行预订的感知价值有直接关系。此外,旅行目的和频率、人口统计学特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8]。Li Li和Buhalis通过对634名线上旅行者特征的调查,发现在中国31-40岁的人群以及居住在珠江三角洲的居民通过网络预订旅游的可能性最大。同时,年龄、居住区域、旅游网站的类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自我效率、特定领域的创新以及对因特网的感知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29]。

在国内,以政府为主体、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30]以及政府旅游网站[31]得到了较多的关注。马秋芳等运用符号学理论基于政府旅游网站对中国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部分旅游地网站、宣传口号缺失,同时网站各符号表征内容存在不和谐现象,官方网站旅游符号的打造反映了权力的操作,意识形态发挥主导作用[32]。互联网技术为旅游电子商务或网络营销提供了技术支撑,将电子商务的概念引入到旅游产业中,并分析旅游电子商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旅游电子商务的运行体系,探讨旅游目的地营销创新对策[33-36],是该领域初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旅游电子商务作为旅游产品的重要分销渠道,对这一全新分销渠道与其他渠道的效用评价与整合成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37-40]。综上所述,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来探讨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及互联网旅游营销渠道的构建,从使用者角度即游客角度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数字旅游与智慧旅游突破了某一旅游子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范畴,进而关注整个旅游系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从数字旅游的概念出发,构建由项目资源、项目管理等基本模块和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管理与规划等子系统组成的数字旅游的框架体系[41]是信息技术对旅游系统影响的一个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学者分别从技术支撑、发展需求、发展目的、表现形式、发展框架等方面[42-44]来构建智慧旅游的框架体系以及提出智慧旅游的概念。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igh-Speed Circuit-Switched Data)、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将大大加深信息技术与旅游系统的融合,并且将使得这种融合由理论、概念逐步转变为休闲与旅游实践。

3.2 休闲新业态的发展:网络休闲与虚拟旅游

网络休闲是与实体休闲对应的以手机、电脑、IPAD等信息技术终端为工具开展的休闲活动,网络休闲活动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对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直接影响。目前国内对网络休闲的研究主要是从哲学、社会学及伦理学的角度,探讨网络休闲的利弊,或者是从产业经济学或市场学的角度将网络休闲作为一个产业或一种经济形态来进行分析和描述[45-47]。另外,国内对网络休闲的内涵理解也相对狭隘,主要停留在网络游戏等网络虚拟活动。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信息技术近年来在旅游业中逐步得到应用,因此关于该项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也受到关注,研究的角度一是基于虚拟现实的传播性而将其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和技术[48-49];二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中虚拟与现实关系,通过对旅游体验的期望、F场体现和回忆的三阶段划分,分析信息技术对旅游体验实现路径的影响及人机互动关系,并探讨信息技术对人体自身和体验真实性的影响[50]。Daniel认为虚拟现实一个可能的应用是作为一种工具发挥其潜力创造一种旅游者能够接受的虚拟经历从而替代去危险目的地的实地体验,接受这样一个替代品的可能性将由旅游者对真实性的态度、动机及限制性决定[51]。Louie、Maria和David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为案例,分析了数字媒体中的数字图像在休闲旅游者选择自然型旅游目的地时扮演的角色,结果显示数字交流资源对游览自然旅游目的地的动机起决定作用[52]。网络休闲与虚拟旅游是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结合在旅游产品领域的重要创新,但是这只能是对传统的实体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补充和促进人们参与实体休闲与旅游活动的一种手段,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休闲与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

4 信息技术影响下休闲研究方法创新

信息技术对休闲研究方法的最重要的影响表现在数据获取方法和途径的变革。获取网络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研究相关休闲与旅游问题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发展轨迹。休闲人群对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终端的使用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为该领域研究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手段的革新带来了机遇。运用多种网上查询系统和网站访问量统计工具,获取旅游网站访问时间分布资料,分析旅游网站访问者人数与景区旅游者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信息流对人流的引导作用[53]对旅游景区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博客[54]及相关网站论坛游记的文本内容[55]提取相关信息对游客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渗透,为人们的休闲活动提供了全新的信息渠道,而人们对网络信息的搜索行为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则直接关系这一信息渠道的使用效率[56-58]。电子商务使人们的休闲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从实体消费到网络消费的转变,从旅游信息传播[59]、网络消费者行为[60]、网络口碑信任[61]等不同角度研究休闲与旅游消费者的消费与决策行为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如今,智能手机已基本实现在任何地方和时间接入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和服务,近年来,基于手机数据或借助LBS(Location Application Service)对休闲者行为进行研究逐步成为热点,休闲者行为拓扑特征[62]、休闲位置偏好[63]、休闲消费模式[64]、休闲活动路径[65]等是重要的研究方向。鉴于休闲系统与信息技术的可融合性,有学者试图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探讨旅游系统和信息科学之间的关系,提出旅游信息科学的概念,阐述旅游信息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目标的四维旅游信息科学研究框架[66]。另外,张凌云、黎u等借鉴信息科学技术中的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与思路,通过高层抽象信息技术的旅游应用对象,围绕应用对象自身及其与其他应用对象之间的交互需求构建研究框架,从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的角度探索旅游问题、规律及原理的新思路与方法[67-68]。

5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信息技术对居民的休闲行为、休闲产业系统以及休闲研究本身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已有的相关研究也主要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但比较国内与国外的研究成果,二者的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的侧重点方面均存在差异。

研究视角方面,国内侧重于从政府、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信息技术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影响,构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旅游产业发展框架,主要表现在政府旅游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政府旅游网站的建设以及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和框架的构建。而国外侧重于从居民、休闲旅游者个体的角度来研究信息技术使用对休闲和旅游者行为的影响以及通过信息技术这一重要渠道获取休闲与旅游者的活动数据来开展相关研究。

研究方法方面,国内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于信息技术对日常休闲的影响方面,国内学者侧重基于哲学、伦理学等理论基础对相关概念和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而对于信息技术对旅游休闲的影响方面,国内学者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表现了比较明显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特征,即对相关概念进行定性的概念框架构建,而对具体问题则通过多种数据来源进行定量分析较多。国外研究主要以数据调查分析、数学统计分析法、模型建立、GIS空间分析、时空行为可视化等居多,适当加以描述阐释,广泛采用统计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偏向于信息技术影响下旅游休闲者消费行为调查研究以及从宏观和整体层面分析描述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以及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而对居民的日常休闲和游憩活动的关注较少,这与国内长期以来视旅游为一项经济产业有较大关系,因为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明显,而居民的日常休闲与游憩活动则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其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偏重于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对居民的日常休闲与游憩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以及对信息技术影响下休闲与旅游产业系统内部组成要素进行研究。

5.2 研究展望

通过对信息技术影响下国内外休闲与旅游研究的梳理、分析与比较,在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与进步、休闲与旅游正日益演变成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对居民休闲与旅游行为的影响不断扩大与深入的背景下,以下两个方面亟须得到国内研究者更多的关注。

5.2.1 基于大数据的微观个体休闲行为研究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休闲研究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发展轨迹,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及其终端逐步广泛地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正成为加速改变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69]。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和数据爆炸增长的大数据时代(Big Date Era)。同时,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可佩带”计算设备等移动终端的出现,人们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数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了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70-74]。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终端获取人们休闲行为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对信息技术影响下休闲行为数据获取与方法的革新,需要在多学科整合背景下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5.2.2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休闲与游憩空间结构

信息技术对居民的休闲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人们休闲行为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行为方式变化所导致的空间效应,即城市与区域活动空间尤其是休闲与游憩空间的重新组织。随着人们休闲观念的转变,休闲时间占日常活动时间的比例不断提高,这种由行为产生的空间效应将会越来越显著,而这种空间效应也必将影响城市与区域空间规划与设计实践。因此,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休闲行为改变所导致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城市休闲与游憩空间的研究将是今后值得关注的方向。

5.2.3 信息技术对不同休闲方式的影响研究

休闲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理论概念,也是一项内容极其广泛的实践活动。不同的休闲活动发生的时间、空间及场所均有差异,不同休闲活动所要支付的经济成本也有所不同,这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对不同传统休闲活动产生的影响方式或影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在开展不同类型休闲活动时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异。因此,信息技术对不同方式休闲活动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以及开展不同休闲活动的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差异将是今后该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Conference of Ministers of Transport(ECMT). Transport and leisure: Round table111[R]. Paris:ECMT. 2000.

[2] Anable J. Picnics, Pets, and Pleasant Places: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 Travel Demand[M].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2: 181C190.

[3] Gotz K, Loose W, Schmied M, et al. Mobility styles in leisure time[R]. Institute for Social Ecological Research (ISOE) ,2002.

[4] 杰弗瑞・戈比. 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 张春波,陈定家,刘风华,译,马惠娣,校译.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5] 克里斯・布尔,杰恩・胡思,迈克・韦德. 休闲研究引论[M]. 田里,董建新,等,译.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6] 杰弗瑞・戈比. 你生命中的休闲[M]. 康筝,田松,校译.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7] 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M]. 李华夏,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8] Couclelis.H. From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to sustainable accessibility: Can we avoid anew tragedy of the commons?[A]//in Information, Place and Cyberspace[M]. Berlin:Springer, 2000:341-356.

[9] Couclelis H. Pizza over the Internet: E-commerce, the fragmentation of activity, and the tyranny of the region[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4,16(1):41-54.

[10] Kenyon S. Internet use and time use: The importance of multitasking[J]. Time and Society, 2008,17(3): 283-318.

[11] Line T, Jain J, Lyons G. The role of ICTs in everyday mobile live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1,19 (6):1490C1499.

[12] Salomon I.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ravel: Substitution or modified mobility?[J].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 1985,19(3):219-235.

[13] Mokhtarian P L.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transportation impacts of B2C e-commerce[J]. Transportation, 2004,31(3):257C284.

[14] Handy Yantis T. The Impacts of Telecommunications on Non work Travel Behavior[R]. Southwest Region University Transportation Center.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997.

[15] Nasi M, Rasanen P, Outi Sarpila. ICT activity in later life: Internet use and leisure activities amongst senior citizens in Finland[J]. Eur J Aging, 2012(9):169-176.

[16] Zorn S F, Lee R Y, Murphy J. Marketing implications of traditional and ICT-mediated leisure activities[J]. 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9(31):329-341.

[17] Senbil M, Kitamura R. Simultane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activities[C].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vel Behavior Research. August 10-15, 2003.

[18] Ren F, Kwan M P.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human activityCtravel patterns: Analysis of gender differences using multi-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09,17(6): 440-450.

[19] Fortunati L, Taipale S, Luca F D. What happened to body-to-body sociability?[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13,42(3):893C905.

[20] w霖,甄峰,龙萨金. 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居民休闲活动与出行的影响[J]. 人文地理,2013,28(1):57-61.

[21] Kim D Y, Park J, Alastair M. Morrison. A model of traveller acceptance of mobile technolo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10):393-407.

[22] Zheng Xiang, Gretze U.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online travel information search[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179-188.

[23] Lo I S, McKercher B, Lo A, et. al. Tourism and online photography[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725-731.

[24] Parra-Lopez E, Bulchand-Gidumal J, Gutierrez-Tano D, et. al. Intentions to use social media in organizing and taking vacation trip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640-654.

[25] Jennifer Ma X Q, Buhalis D, Song H Y. ICTs and Internet adoption i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3,23 (6):451-467.

[26] Yoon M G, Yoon D Y, Yang T W. Impact of e-business on air travel markets: Distribution of airline tickets in Korea[J]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06,12(5):253-260.

[27] Kim H B, Kim T, Shin S W. Modeling roles of subjective norms and e-Trust in customers’ acceptance of airline B2C e-commerce websit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30(2):266-277.

[28] Lubbe B, Louw L. The perceived value of mobile devices to passengers across the airline travel activity chain[J].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10,16(1):12-15.

[29] Li L, Buhalis D. E-Commerce in China: The case of trav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6,26(2):153-166

[30] 乔海燕. 基于AHP法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6(6):19-22.

[31] 钟栎娜,吴必虎. 中外国际旅游城市网络旅游信息国际友好度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2007,22(9):12-17.

[32] 马秋芳,孙根年,张宏. 基于Web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2011,26(3):43-49.

[33] 白翠玲,路紫,董志良. 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问题及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1):99-102.

[34] 马勇,周娟. 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网络的构建与营销创新[J]. 旅游学刊,2003,18(5):78-80.

[35] 詹兆宗. 旅行社基于互联网的产品策略研究[J]. 旅游学刊,2005,20(2):37-41.

[36] 马勇,吴娟子. 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目的地中的应用模型构建―以三峡旅游目的地为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3):426-429.

[37] 刘培刚,魏小娟. 信息技术视角下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功能提升研究―以上海世博网为例[J]. 旅游研究,2011,3(4):56-58.

[38] 冯郑凭. 电子商务对中国航空旅游分销渠道的影响―从供应商和中间商认知的角度分析[J]. 旅游研究, 2011,3(3):81-85.

[39] 张朝枝,游旺. 互联网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影响―黄山案例研究[J]. 旅游学刊,2012,27(3):52-58.

[40] 黄莎,陈金华,陈秋萍. 基于网络信息嵌入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传导研究[J]. 人文地理,2012(3):109-114.

[41] 董志华,常捷. 数字旅游系统的总体框架及技术实现[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49-52.

[42] 刘军林,范云峰. 智慧旅游的构成、价值与发展趋势[J]. 重庆社会科学,2011(10):121-124.

[43] 张凌云,黎u,刘敏. 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 旅游学刊,2012,27(5):66-73.

[44] 姚国章. “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3-17.

[45] 王雅林. 信息化与文明休闲时代[J]. 学习与探索,2000(6):74-79.

[46] 于晓冬. 网络休闲局限性与休闲方式的平衡性建构[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72-75.

[47] 陈玉霞. 信息技术对休闲的双重效应[J]. 学术交流,2002(3):99-101.

[48] 郑鹏,马耀峰,李天顺,等.信息技术变革中旅游信息传播概念模式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6): 52-58.

[49] U富元. 网络时代旅游虚拟经济的顾客体验诉求研究[J]. 旅游研究,2012,4(2):62-66.

[50] 刁志波. 基于信息技术的旅游体验问题研究[J]. 商业研究,2012(1):158-162.

[51] Daniel A. G.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31(5): 637-651

[52] Louie A. D, Maria R G. Divinagracia, David G. D. Digital media-induced tourism: The case of nature based tourism(NBT) at East Java, Indonesia[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57(10):85-94.

[53] 路紫,赵亚红,吴士锋,等. 旅游网站访问者行为的时间分布及引导分析[J]. 地理学报,2007,62(6):621-630.

[54] 汪婷,陆林. 基于博客的旅游研究信息的提取与分析[J]. 旅游论坛,2010,3(4):480-485.

[55] 赵振斌,党娇.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太白山背包旅游行为研究[J]. 人文地理,2011(1):134-139.

[56] 岑成德,梁婷. 我国年轻旅游者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以广州高校学生为例[J]. 旅游科学,2007,21(1):56-62.

[57] 李君轶,杨敏. 西安国内游客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J]. 经济地理,2010,30(7):1212-1217.

[58] 胡兴报,苏勤,张影莎. 国内旅游者网络旅游信息搜寻动机与搜寻内容研究[J]. 旅游学刊,2012,27(11): 105-112.

[59] 邹宏霞,罗芬,向晶. 信息摄入差异对旅游目的地行前形象影响分析[J]. 经济地理, 2010,30(8):1395-1399.

[60] 姚小云,尹华光,吴明姿. 网络游客旅游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张家界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28(5):100-103.

[61] 林巧,戴伟奇. 旅游目的地网络口碑信任度影响因素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7):15-23.

[62] Asakura Y, Iryo T. Analysis of tourist behavior based on the tracking data collected us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instrument[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2007,41(7): 684-690.

[63] Zheng Y T, Li Y, Zha Z J, et al. Mining travel patterns from GPS-tagged photos[A]//in Advances in Multimedia Modeling[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1:262-272.

[64] Ahas R, Aasa A, Mark, et al. Seasonal tourism spaces in Estonia: Case study with mobile positioning data[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3):898-910.

[65] Jiang K, Wang P, Yu N. Context Rank: personalized tourism recommendation by exploiting context information of geotagged web photos[C]//Image and Graphics (ICIG), 2011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1:931-937.

[66] 李君W,张柳,孙九林,等. 旅游信息科学:一个研究框架[J]. 旅游学刊,2011,26(6):72-79.

[67] 黎u,张凌云,刘宇. 信息技术的旅游应用[J]. 社会科学家,2012(2):84-87.

[68] 黎u,Dimitrios Buhalis,张凌云. 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系统综述[J]. 旅游学刊,2013,28(1):114-128.

[69] 甄峰,翟青,陈刚,等. 信息时代移动社会理论构建与城市地理研究[J]. 地理研究,2012,31(2):197.

[70] 维克托. 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M]. 盛杨燕,周涛,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71] Manyika J, Chui M. Brad. 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R]. McKinsey Gloobal Institute, 2011.

[72] Brown B, Chui M, Manyika J. Are you ready for the era of ‘big data’?[R].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