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28 16:11: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第1篇

贵州省罗甸县沫阳中学 罗世金

【中图分类号】G132.6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005-01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公民意识。就目前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皮肤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而多年的地理学科的教学使我也体会到,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教学反思 )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1)班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 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词由来已久,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叶澜等一批中外教育大家都谈到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学反思尤其成为了新课改的内在要求,更是青年教师不断自律不断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是,地理教师面对课堂和学生时,往往因为教学任务或班级管理的一些琐事,降低了地理教师对于初中地理课堂教育反思的敏感度。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原动力。通过教学反思,既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强化自我监控意识;又能使教师捕捉到教学中的灵感,进行教学创新。”[1]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育改革最前沿阵地,教师不仅仅要在教学中遵循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理念,更多的是作为中学教师,必须具备善于思考研究的能力。因此,笔者就自身经验结合所见所闻,浅谈以下几点。

一、重视地理素养生活化的提升

注重培养地理素养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内在要求。对于知识的本身,重要的不是记忆,而是运用,对于地理知识而言尤其如此。作为学生要懂得这个道理,摆脱记忆的怪圈。对于教师,更应该用地理素养的敏锐性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获得新的学习兴趣。

笔者曾经用《46亿年之恋》的电影名字举例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46亿年?怎么用这么奇怪的限定词?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可是如果学过基本的地理知识,知道46亿年是地球诞生以来的年龄,就能立刻理解这个电影名字的文艺范儿。这样具体的例子才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处处离不开地理。也正是这样,才真正迎合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2]的理念。

二、重视地理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相随,它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3]要想训练学生拥有“地理的头脑”,教师就要拒绝假大空,要努力落到实处。因此要充分挖掘课本的相关图表,重点把握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渗透。

现以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的教学内容里的淮安枢纽工程图片为例。图中曾获得国家鲁班奖,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水上立交”在普通教学过程中很少被提及。为了增强地理课堂上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地理教师在谈及淮河阅读知识窗部分时可以提及该图,并在说明了“水上立交”的基础上增加一句“是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的唯一通道”。这样的改动,加深了学生对我国工程技术的了解。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挖掘不仅体现在书本上,更体现在教师的话语中。话语中营造的氛围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三、重视对知识趣味性的有意识的钻研

笔者曾经在听取复习课地球大小这部分的时候,听到课堂上的师生想方设法记住地球平均半径这一知识点,共同讨论了好几种方法都不甚理想。其实,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时间来记这个数字,6月30号过了就是7月1号,连起来就是6371,记得单位是千米,就能很好地记住地球半径是6371千米了。有了这样的小心思,更能寓教于乐。

四、重视对导入新课环节的思考

导入新课是拉近课本知识与师生距离的重要环节,因此地理教师导入新课时要充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要贴合学生的心理年龄,满足学生心理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地切入地理课堂,这样才能让课堂活跃高效。例如,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中有有关东北的自然气候的章节,在上这一章节时提及时尚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关于雪乡――牡丹江的那期,同学们就会很有共鸣,这样的导入就能很快地调动学生,令学生振奋。

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让笔者深受启发,并且努力应用到实践中。笔者在教授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第四节《法国》这一课时,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纠结了很久。导入新课是吸引眼球的关键,该如何更好更快速地吸引眼球呢?笔者有四种方案备选,第一种,采用的是图片导入法,通过和学生一起回顾观看法国的标志性建筑、美丽的田园风光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开始新课,这样的导入十分正统,但缺点是老套缺乏新意;第二种,打亲情牌,介绍法国是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缺点是对孩子们来说有点儿政治化;第三种,介绍法国的奢侈品牌,缺点是有拜金主义嫌疑;第四种,法国是跑酷运动的发源国,优点是时尚又充满活力,最适合青少年。最后笔者采用了第四种,通过介绍跑酷运动来引入法国的学习。这样的实践时尚风趣,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重视对科学性错误的总结和反思

作为地理教师,要认真备课,并且要在关键点上注意强调正误,不能想当然地糊弄学生。笔者在协助指导教师负责会考复习工作时,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一些简单的知识很有可能会因为自己没有认真对待或缺乏执教经验而导致学生信口开河。

例如,“印度人是白种人”。学生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印度人是黄种人(原因是印度是亚洲国家),或印度人是黑种人(原因是印度人肤色黑)。所以作为老师最好在第一次接触人种划分的时候就用印度人的例子来强调肤色不是区分人种的全部依据。

又例如,“湄公河注入太平洋”。学生容易认为湄公河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原因是分不清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是马六甲海峡)。

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还遇到过很多很多,对于地理教师来说,这些错误都是宝贵的,因为它们能更好地反馈教学,让地理教学工作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白文新.地理课堂教学反思技能应用策略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09):1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

经过几年来我校对“五步自主学习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摸索及应用,以及每个学期以来不断的理论培训、反思、示范课演练,以及每周家校联系等演示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五步自主学习教学的能力和特色,而且各学科、各种类型的课尽显不同的风采。在这种不断的潜移默化中,我们学到了“五步”的要领,也在各种课堂竞赛和活动中体会到了“五步自主学习”给学生和自己带来的实慧,并使用这种方法获得教学竞赛的优胜。

“五步自主学习”模式应用得很多,但各有各的运作方式,现就我们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五步自主教学”模式运作如下:

第一步,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展示并不是把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一一展示给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提炼出学生通过自学要掌握的内容。

第二步,自主学习。运用教科书,学生根据提供的学习目标,教科书上的看图活动自行学习。

第三步,互助学习。在编定的小组内,学习者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互助交流,如提及的《美国》第一课时内,要求小组内互助完成:1. 课本P84~85“活动”第1、2、3题,并在图上圈出位置。针对问题集思广益,相互补充,形成小组统一的结论。2. 在P85“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填出乳畜带、小麦区、玉米带、棉花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把未能读懂的地方,地图上没能找到的地方,在小组内相互进行帮扶,互助学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兵教兵”的过程。如果小组内不能够进行解决的问题,就标定出来,这也就是本堂课的难点内容,让指导老师进行点拨或解答。

第四步,教师点拨。教师的点拨立足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方式很多,可用课件的制作,但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探究点。我们地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尽最大可能采取多种手段。一般而言,任务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读图法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环境下的方法是经常采用的,但内容都是初中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的方法。

第4篇

地理是初中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地理兴趣、普及学生知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因此,许多教学工作者开始重视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将重点分析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教学反思;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提高自我意识,将反思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反馈、总结,力求发现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主要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总结评价,同时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教学,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学前进行反思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该针对教学内容,列出反思教学的关键,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例如,在进行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板块的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在课前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以及教学范围,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板块运动原理。通过教学前反思,教师能够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更有的放矢。

2.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例如,在进行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国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日本的教学,如播放一段关于日本社会发展的短片等,然后观察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反应情况,了解哪些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在进行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反应较好的教学方法贯彻下去,纠正一些问题,及时调整组织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灵活,调控自如,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

3.在教学后进行反思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总结评价,还可以思考是否有更适宜的教学策略。教师除了通过自身认识进行教学反思外,学生以及其他教师的评价也是良好的反思途径。可以定期与其他教师互听课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教学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将反思教学贯彻到教学全过程,力求实现初中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

作者:赵莉 单位:四川省华蓥市华龙初级中学

第5篇

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处境及其特点,是我们地理教师成长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针对学科特点,结合课改要求,新时期的地理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化修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初中地理学科的处境和特点

初中地理学科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受重视程度低。不作为中考科目,学校、家长重视程度低,学生上课积极性低,学习的动力不足导致地理教学举步维艰。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科处在边缘化的境地。具体的处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小学科,边缘化。(2)知识的衔接:薄弱的区域地理,高要求的系统地理难以衔接。(3)教研难成气候。学校为完成中考升学任务而压缩课程,教研活动较少。尽管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处在不被重视的境地,但是换个角度想问题,我们会发现地理学科是“小学科,大自在。”例如:远离学校工作重心,时间相对充裕,教学科研更有学科和时间优势;非工具学科,贴近生活,

二、新时期初中地理教师的成长之路

在同样一个教育发展水平的大环境中,教师自身的成长关键是要抓紧机遇,自主成长。

1.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全新地理教学的教育理念

只有把教书育人当做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从追求教学技能到追求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境界;才会由匠师成长为能师,最终成为人师。

而作为新时期的初中地理教师,要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强烈的学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实际问题,释疑解惑,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

2.完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特征。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新世纪时代特征的中学地理教师,必须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我在实际教学中常使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如利用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等,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又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人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3.终身学习,更新、拓宽知识

在这信息社会,教师不可能一定比学生懂得很多,要求师生互教互学,共同成长。但是教师仍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懂得多的教师一定是更受学生欢迎的。中学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博览群书。阅读有关杂志、书籍与报纸,如,订阅《地理教学》等。(2)网上猎取。例如“北京科普之窗”的“高科技前沿”非常有益于中学地理教学。(3)进修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科教育的进修等扩大知识面,提高水平。(4)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实际生活的例子,课堂上巧妙地让地理走进生活,服务生活。

4.加强与同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交流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公开课后的教学点评,使地理教师不仅了解执教者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了解执教者内涵的设计理念。这样观摩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与智慧的双丰收中获得了专业发展。地理教师的交流还可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同时参与各种教学论坛的探讨。例如,刚刚通过的“国培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

第6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

1.思维导图的概念及内涵

思维导图是为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由一些知识点通过逻辑思维连接成的跳跃、发散的枝状图形。笔者将思维导图的类型分为:串发式思维导图、并发式思维导图、串发―并发式思维导图[1]。

2.初中地理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分析

2.1初中地理的学科知识体系特点分析。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这就造成地理学本身具有较强综合性与地域性,一方面是地理学科本身就包含自然和人文地理各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地理的知识体系与其他学科有交叉,进而造成地理的知识体系知识点较为零散,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错综复杂[1]。

2.2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分析。

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不稳定性、多变性及可塑性等。部分学生认为地理就是“死记硬背”,部分教师对教材处理不当、教法呆板,更加重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厌倦心理,从而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由于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和思维方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往往对直观的、形象的教学方法较容易接受。

2.3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分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主要应用在学生的自学或者课前预习、教师的课堂教学、复习课等。

3.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1)确定主题,根据主题的特点确定思维导图的类型,网络结构较简单的知识体系可用串发式思维导图、并发式思维导图,一般用在学生的自习或者初中地理新课讲授中,而串发―并发式思维导图较为复杂,一般用在复习课。

(2)从主题上根据逻辑关系绘制出二级和三级主题依次延伸,线条近粗远细,向外延展。

(3)在各分支线条上标注表示逻辑关系的关键词,关键词应起到对思维的发散、联想与想象有提示作用。

(4)绘制完成后检查整个图的完整性,逻辑性是否正确,及时完善和更正。

3.2思维导图在新课和复习课中的应用。

在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归纳出自己自学得到的知识内容,先在纸上写明该部分知识的主题,再罗列出该部分知识自学后都学到了什么,要求写出知识点,最后鼓励学生分析这些知识点是递进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或者是二者均有,并尝试绘制出思维导图[2]。

在课堂上,经过运用思维导图的预习后,教师可先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做出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信心,并选出相对较好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然后,教师根据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由浅入深,逐级展开课堂地理教学。

在复习课中的应用,由于新课的授课是分章节讲解的,绘制的思维导图是独立的,每个章节都有自己的思维导图,较分散,复习课的任务就是将各个章节的分散的思维导图整合成完整的思维导图,按照复习课的时间看,单元复习,就本单元的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整合,期中考复习,对半个学期以来的思维导图进行整合,以此类推。

4.初中地理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反思

4.1思维导图的完整性与复杂性之间较难取舍。

绘制思维导图时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画得分支太多,显得过于复杂;画得简单,又体现不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越到末级的分支,知识的联系就越复杂,越到末级分支知识绘制出与其他分支逻辑关系线条或者箭头往往会让整张图显得凌乱。这类问题在复习课中用思维导图教学时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期末考复习中,整合整本书的思维到图中更是难以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一方面是知识之间的联系绘制成一张图时信息量过于庞大和复杂,另一方面是板书的量较大,黑板或投影仪的板面有限,较难将大量信息同时展示出来。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可以将思维导图简化,在复习课中教师只画出各个章节二级分支以上的部分,然后引导学生复习回忆二级分支以下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复习效率,缓解绘制思维导图板书的压力,使学生的书“越读越薄”。

4.2过于侧重理性思维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较弱。

思维导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培养上具有较好效果,但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在这两个目标的培养上占用的课堂时间较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略显不足。因而在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时,不能一味追求知识与思维方式的培养,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应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虑并融入思维导图中。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多媒体 添彩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52-01

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时展的必然,初中地理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地理教学的要求。地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正确认识网络环境的特点,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多媒体不是全能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只有用得恰到好处,才能让多媒体真正为地理教学刷新提速。

1 多媒体为教学添彩

1.1使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展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帮助确定教学知识点,让学生接触到全面、详细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深度;及时解决教学内容的盲点、难点,促进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把握重点,掌握重要内容,提高学习质量;使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这些目标的指导下,强化学习,采取正确的道路学习,在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以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的教学实况来说。首先,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学习的内容目标是:全面掌握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特征与分布规律,对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从自然资源分布特点上真正理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此外,多媒体课件用不同颜色标出本节重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与思考解决问题。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重点学习知识,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1.2用多媒体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2.1图片媒体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使人感到枯燥。而多媒体视频播放,让学生处在科学、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彩色和动态激励学生,从而引起强烈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上电影银幕形象,枯燥的知识也变得有趣了,这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高教学效率。

1.2.2听觉媒体

听觉媒体可以使学生感觉更真实,比印刷媒体更刺激,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八年级第一章第10节,对“祖国宝岛——台湾”的教学,在这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先放《阿里山的姑娘》,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环境,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用得好则是“锦上添花”,用得太滥,则会“画蛇添足”。所以,我们一定要处理好下面的两个问题。

2 正确处理好两个问题

2.1教学手段使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有容量大速度快的优势,同时也有缺点,如课件板书,即使整体性强,但许多图像稍纵即逝,短暂的展示往往没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空,学生对知识掌握及能力的提高不能到位,同时一些重难点,本需要反复练习,由于时间、模式、设备等限制,缺乏灵活性。所以教学往往“有趣”而不能达到“有效”,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反思与对策:一是要重视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多媒体教室,可辅以小黑板、模型工具等配合教学。现在许多教室前面总是一半是黑板,一半是电子白板,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二是地理教师仍要重视传统教学基本技能训练。需要在重点处让学生举一反三,反复实践,讲解的内容和教学生成,教师可使用传统的绘画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师生共同用简笔画画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长江、黄河和其他教学材料,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提高学习的效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知识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2.2师生课堂关系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但多媒体教学中,有些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所有教学环节都使用课件演示,教师变成了多媒体设备操作员和放映员,学生成了一个观众,不是来探究的,而是来看多媒体的,师生交流很少。

反思与对策:多媒体教学是快速的,使用是方便的,可以提供大量的课堂知识资料,增加课堂容量,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可以完全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因此压缩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师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机会为学生作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使用适当,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相反,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教师可能成为第三者。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把握“三要”的原则,即:学科需要的原则,用于重点和难点突破的原则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让多媒体为教学刷新提速。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导学案;教学导入;教学导读;教学导练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

在应用导学案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应从导入、导读、导议、导练四方面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地理素养。

1.应用导学案,实现教学导入

良好的课程导入环节是课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导入环节的设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走进知识的世界中,探索知识世界的奥秘,促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教师可以借助导学案巧妙地将教学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初中地理人教版关于“火山与地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典型的地震实例,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引出教学主题。之后,教师可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思考火山喷发以及地震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强化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的感知,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应用导学案,实现教学导读

导读作为组织学生阅读文本与分析图表的一种方式,也是导学案中的一个教学任务,能够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加以总结,然而有些学生对阅读缺少学习兴趣,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即使阅读某些内容,也会存在思路不清晰的情况,所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是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必须进行的工作。教师可以要求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深入阅读,进而指引学生更好地将现有的知识迁移到实践中,保证地理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授初中地理人教版关于“比例尺”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这样的教学问题: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中北京市的区域大小不同,但实际面积却相同,这是为什么?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阅读活动,找到其中的重难点。在学生初步掌握比例尺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要求学生在一张纸上画出本学校中每一栋楼房的图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画出比较美观的图形,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学习技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保证地理教学效率。

3.设计思考活动,完成导议

导议就是教师运用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围绕学案中的设计思考活动题目展开讨论。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此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以后,对导学案中的思考题进行探究,同时展开讨论。而教师要运用自身智慧,根据教材内容、学案中提出的思考题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可以一直保持着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例如,在教学“西双版纳”时,教师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年西双版纳旅游业不断下跌的原因”,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学生缺乏对西双版纳的了解,因此并不感兴趣,也就没有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视频,让学生先看一段西双版纳的纪录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对比提问、假设提问等,结合视频的内容来提示社会现象,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再分别派出几个学生作为代表,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说得好或者有新意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播放一些专家或行业人士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看法和建议,让学生来借鉴,并以此促进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如果我是市长……”为题,自己编写经济建设的简要方案。这样精心的设计以及科学合理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应用导学案,实现教学导练

课堂训练作为每一节课程开展中的最后环节,目标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巩固与复习。好的课堂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结构体系,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找到学习的主线,保证学习质量。对于导学案中的导练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抢答式训练和口答式训练等方式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地理“中国行政区域”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导练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拼图活动,也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一同进行拼图活动,比一比哪组拼得快、拼得准。在完成拼图活动后,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并阐述自己的学习体会,从而提高自身地理知识素养。

二、导学案的运用反思

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可以让教师的教学观发生本质变化。过去,教师在备课时总思考教学内容该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理解,而使用导学案后教师在备课时会思考问题的设置是不是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多数学生是否可通过自学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教师过去总是让学生安静听讲,而使用导学案后教师则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或和同伴一起思考并解决问题。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会考虑导学案中的哪些问题设计得不好,未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也会思考哪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在教学中可以经常使用。可见,使用导学案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案,采取更好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准确掌握教材中的每个内容,设计出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将重点知识融于其中的好题目,充分发挥导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