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安全监测解决方案

安全监测解决方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22 14:46: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安全监测解决方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安全监测解决方案

第1篇

[关键词]电气防火;安全检测;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0 前言

如今各种电器产品在人类生活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用电也在不断增加,而“电”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点火源,如果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注意防范,很容易为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威胁。电气火灾发生也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如漏电、短路、接触不良、过负荷、电火花等等,通过高温发热然后引起周围易燃物燃烧从而导致火灾发生。在生活和生产中必须注意对火灾的预防并做好相应的放火安全检测。

1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机制简介

传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查主要是通过电工仪表和五官感受来完成的,在此基础上辅以人的工作经验,直接对电气装置进行火灾检查。但是传统的电气防火检查并不能将电气装置中隐藏的火灾隐患找出来,尤其是电气装置中局部过热和隐藏较深的电火花。另外传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使得整个检查过程没有较强的理论支撑,无法对火灾隐患做出正确的评估。

1.1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主要内容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技术支持,它是对隐患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以有效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对整个检测工作做有利的支持;其次是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方法支撑,客观、全面、有效的方法能够对整个电系统进行隐患检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手段,它主要就是一种获得隐患信息并分析的渠道;第三是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结果,它是分析问题、采取措施最主要的依据。

1.2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手段

对电气进行防火安全检测常见的使用仪器主要包括超声波多功能探测仪、红外测温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等,现代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主要依赖于现代科技和计算机来完成,有效提高了在线检测、诊断电气装置过热等可能性。对电气进行红外检测和超声波检测主要是让电气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进行快捷检测,通过非接触式来发现电系统中过热或者是有电火花的区域。

使用超声波多功能探测进行检测的主要原理是在电气火灾隐患中,电火花会释放出超过20000Hz的超声波,通过超声探测能够有效捕捉到电气中电火花的产生部位并发出超声波信号,将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以超声波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效达到判断电火花存在位置检测的目的,消除安全隐患。在电气系统中有些导线虚接、绝缘漏电、局部电场强度过高并形成电火花,这些现象都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如果不能通过技术进行有效排除,可能就会造成局部过热,甚至是引起火灾。

红外测温检测的主要原理是在整个自然界中,无论任何物体,绝对温度比0K高,就会产生红外线,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红外辐射特性和能量等都与物体的外温有着直接联系。通过对电气系统进行外温检测能够有效准确地判断出电气中存在的火灾隐患。

图1为电气防火安全检测验收全流程图,如图1:

2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2.1.1 检测人员专业素质不合格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整体水平主要由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来决定的。从事防火检测的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防火知识,而且作为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有些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机构为了降低人员成本,对于人才方面的要求非常低,招录的通常都是凭借丰富经验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大多数年龄偏大,在电气知识方面具备的只是基本常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培训。

2.1.2 检测设备管理不到位

检测设备是完成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最主要手段,确保检测设备的精确度能够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合理性。现阶段很多检测机构都对检测设备的保管不到位,使得设备的整体利用水平降低,如没有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和体系、部分检测设备精确度较低、对设备没有及时保养、在使用设备前没有进行检查,导致最后结果准确性降低等等问题。

2.1.3 整个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行业管理效率低

目前国内部分省份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资格主要是通过省级消防协会进行认定,但是大部分对检测机构的管理更加趋于形式化,而且在国内整个行业并没有明确的评价管理标准。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在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性,导致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检测结果不严谨。

2.2 检测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2.1 检测准备工作不充分,对电气火灾隐患检测不全面

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漏电、电火花、高温等状况,但是很多检测单位在实际检测中对电气预热了解不全面,使得整个电气设备因运行时间不充足,难以真正发现并解决问题。

2.2.2 检测仪器不能满足检测需求

有些检测机构在检测操作中存在严重的违规操作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严重影响受检单位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对电气消防进行安全检测的时候主要是以“点对点”的形式进行安全检测,但是有些单位检测设备不完善,针对具有特殊性的区域检测可能出现误差。

3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机制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对检测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够担任这一职位,包括检测人员的教育程度、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等等,检测机构在招录人员的时候需进行相关考核,在录入后也需根据实际岗位职能对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3.2 完善整个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行业规范

制定完善的行业规范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必备条件,以一体化的技术章程和管理章程来达到最好、最实际的效果,让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能够有实际的规章制度也已依靠。对于检测岗位的设置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特定的制度来约束检测单位,提高电气防火安全检测的准确性。

3.3 加强检测设备的管理

在检测机构中配备的仪器必须要满足现阶段社会检测项目的需求,部分检测设备不完善的企业也应该积极引进新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企业成本和电气火灾发生率。另外,对于一些设备配备较为完善的企业,可以引进新的技术和手段来开展检测工作,如引进的设备围绕“过热”和“放电”这两点来进行电气火灾安全隐患检测。新技术的引进能够使检测结果更加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一般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单位,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红外测温仪和超声波漏电探测仪。

3.4 加强对检测设备的保养

检测设备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机构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调修,将检测设备进行保养,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操作,减小对仪器的损害。

4 结语

目前在国内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机制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和人员需重视并及时解决,否则会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本文在介绍当代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机制的基础上,分析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式,以供参考。龙儿提前祝你元旦快乐哦!!!

参考文献

[1] 邵锋.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3).

第2篇

安全管理三大难题

“到今年1月,卡巴斯基实验室病毒库的病毒数已超过1亿个,而在两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有现在的一半。”卡巴斯基实验室中国区副总经理郑启良认为,当前企业面临的安全威胁与日俱增,IT管理人员正面临三大难题,即如何有效防护各种变种病毒的攻击;新兴技术带来的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企业如何应对;怎样以简单有效的方法管理复杂多样的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

黑客攻击正变得智能化和个性化,正如郑启良所言:“针对性攻击和零日攻击的数量增加,这些攻击往往针对最新的病毒库进行测试,确保不被当前的安全软件版本检测出来;远程管理工具入侵检测和其他合法工具都可能被黑客利用;高级持续性攻击(APT攻击)给企业带来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加,例如火焰病毒的体积是震网病毒的20倍,潜伏两年多都没被发现,而对它的分析也需要耗费安全专家几年时间”。

CNCERT的数据验证了郑启良的判断,“2012年我国境内至少有4.1万余台主机感染了实施APT攻击的恶意程序,涉及多个政府机构、重要信息系统部门以及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且绝大多数控制服务器位于境外”。CNCERT认为,2012年火焰、高斯(Gauss)病毒等实施复杂APT攻击的恶意程序,其功能以盗取信息和收集情报为主,且均已隐蔽潜伏工作了数年。

尽管应对各种黑客攻击、修补终端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已经耗费了IT人员的大量精力,但他们还必须应对各种新兴技术带来的安全隐患,比如虚拟化和移动互联。

2012年,CNCERT监测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样本约16.3万个,比2011年增长25倍。与此同时,IT消费化日趋盛行,BYOD更加普及,企业员工希望使用自己的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访问企业网络,而当企业的机密数据在企业网络内自由交换或者在网络外通过移动终端和USB存储设备交换时,这些数据的安全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此外,尽管云计算已在全国各地积累了众多最佳实践,但是其安全性依然是企业最关注的话题。《2012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95%的企业最关注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是云计算产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

安全风险攀升的同时,企业的IT也日渐复杂,更多数据、更多系统和更多技术让安全管理变得复杂。但是企业IT人员的水平往往有所欠缺,在疲于应对各种安全问题的同时,还必须购买各种最新的安全解决方案和工具,比如移动设备管理、系统和漏洞管理、数据加密保护等,但这些产品的组合带来的防护效果却往往并不理想,因为不同安全厂商的IT解决方案之间兼容性较差,使得管理这些IT资源变得更加复杂,让IT管理人员无所适从,难以起到实效。

从防止入侵到构建防护体系

以往,企业在安全防护上倾向于防止黑客入侵,但是现在则倾向于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及时发现黑客的入侵行为,在黑客回传数据之前加以阻止,找到解决方案。这需要企业部署的安全解决方案能快速检测并作出反应。为此,安全解决方案必须具备应急响应流程、可视化的网络感知体系,以及完备的安全服务。

3月26日,卡巴斯基了其最新的企业级安全解决方案――卡巴斯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它在原有版本基础上,完善了反恶意软件、移动终端设备管理和数字保护加密系统等新功能,同时为了解决IT安全的复杂性,通过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帮助IT管理人员应对不同操作系统下的复杂的安全管理问题,确保企业网络安全和高效运转。

第3篇

肖波认为,当前我国企业级信息安全领域尚比较薄弱,管理软件和信息安全分属不同领域,两者平行运营而无交集,以太信御在此一背景下,选择定位于企业级信息安全领域,向行业领军企业、平台级公司进军。

肖波对此雄心勃勃。他强调,过去10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的每个细分领域都产生了一个世界级巨头,他相信中国信息安全也会诞生世界级巨头,并带动本土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如今在消费级市场已经有了巨头,企业级市场还没有。”肖波说,“我就不能想一想吗?”

据悉,以太信御推出的SecurityLink系列解决方案将为企业级信息安全保驾护航。以太信御副总经理林森介绍,SecurityLink包含基础架构安全A、业务应用安全X、业务数据安全D和运维安全M这四个系列产品,在技术架构、业务应用、业务数据、运维安全四个领域整合出50个安全组件,并根据企业信息化安全各种需求,将不同的安全组件进行组合,为企业信息安全提供全方位立体化防御。

其中,基础架构安全A系列包含以太信御统一威胁管理(A-USM)、以太信御Web应用安全网关(A-WAG)、以太信御安全虚拟专线系统(A-VPN),、以太信御应用交付系统(A-ADC)和以太信御主机安全卫士(A-HSG)五款产品。

业务应用安全X系列是SecurityLink系列解决方案的核心,以BowlineBox硬件盒子的方式整合了业务系统保护、ERP安全保护等安全组件,旨在解决用户核心的业务系统数据安全。BowlineBox安全盒子针对应用规模分别推出X1、X3、X5、X6、X9不同系列产品。BowlineBox安全盒子可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安全保障体系:通过访问准入、安全准入、系统可用性保障、企业敏感信息防泄漏实现事前防范,通过实时、全面的监控体系和高校、快捷的报警机制进行事中监测,通过多样化分析体系、面向企业的个性化安全报告进行事后分析。

业务数据安全D系列由以太信御敏感信息防泄密系统(D-DLP)进行防护,包含敏感信息泄漏阻断、敏感信息泄露监测、敏感信息加密、数据备份/异地灾备等防护措施,保障企业业务数据的安全问题。

第4篇

采用轻量级封装,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SEP)解决方案可为用户提供强大的安全保护。在赛门铁克和Blue Coat安全监测所提供的威胁情报功能的支持下,赛门铁克每天可为1.75亿个企业与消费者端点、1.63亿个电子邮件用户,以及8000万Web用户提供安全保护,同时处理近80亿来自赛门铁克用户所提出的安全危机申请。

赛门铁克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威表示:“作为端点防护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赛门铁克SEP 14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在单一安全平台上端点安全的创新技术。SEP 14解决方案拥有强大的大规模威胁情报网,并且采用云技术,能够提供多层防护,是用户端点防御解决方案的明智之选。SEP 14解决方案是集成网络防御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当今企业抵御高级威胁的一把利器。”

新型威胁所呈现出的惊人增长速度与复杂性为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2015年,赛门铁克报告共发现超过4.3亿个新型恶意软件,这一数字预计在2016年持续增长。为了抵御高级威胁,赛门铁克为客户提供单一平台与管理功能,通过全新的方式帮助客户应对威胁。

不同行业用户针对端点安全的需求存在差异,针对这些差异化的安全需求,SEP 14解Q方案有哪些独到之处?对此威表示:“安全产品除了产品的技术和功能之外,很多客户更看重如何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中发挥出产品的最大作用。由于企业政策、环境、流程的差异,不同企业即便采用相同厂家的相同产品,产品实施的效果也不会完全相同。但同一行业,对于如何防范网络攻击会有类似的需求。因此,赛门铁克会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目前,赛门铁克的主要客户分布在三大行业:银行、电信、制造。未来,赛门铁克也会逐步扩展到其他的行业,比如医疗行业。”

除了提升赛门铁克产品的技术和功能外,赛门铁克目前正在尝试推动客户间的安全交流和共享。目前,很多企业对于安全的观念仍然较为保守和敏感,不愿外人知道企业曾遭遇攻击。但是,企业间对于安全问题的公开交流和共享是必要的。企业对遭受攻击的情况交流和共享,能够有效抑制黑客的攻击,有助于整个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赛门铁克能够根据掌握的攻击情报为客户提供预防措施。所以,客户之间的交流越公开,黑客就越难成功。

第5篇

对终端防护说不

海力士所面临的风险包括有意或无意的销毁、黑客攻击、恶意软件造成的数据丢失、内部人员的偷窃等。

在这些威胁和风险中,最有可能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便是保密信息有意或意外的泄漏。一旦发生数据泄漏事件,企业不单要承担保密数据本身价值的损失,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公众形象,并有可能面临法律上的麻烦。

Forrester Research的统计资料显示,70%以上的数据泄露都是无意的。电子邮件在不经意间就可能将海力士的核心机密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

面对这样的窘境,海力士希望将可能让机密或专有信息泄露的行为牢牢控制住,例如员工使用加密Web邮件、数据向第三方存储站点的传输、远程访问应用软件等。

因此,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信息泄漏预防解决方案,来着眼于无意的数据丢失所导致的日常风险。

有安全专家曾建议,基于终端的防泄密从技术上来说是不可靠的,而且规模越大,可靠性越差,而管理难度也越大。

因为基于终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封堵传播途径的技术,在理想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封堵所有的文档传播途径,则文档不会被传播出去。

Blue Coat Systems大中华区执行总监潘道良表示:“企业必须从互联网网关处入手,有效阻止意外泄露和恶意窃取。企业的网络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清楚获知机密数据在网络中的精确位置。监测这些数据、信息的使用者状况,并有力保护数据的不被窃取、流失和破坏,帮助企业保护财产、控制风险。海力士需要重新获得网络的控制权,管理盲点,在保护数据的同时实现法规遵从。”

网关阻止信息泄露

由于大多数Web安全解决方案不能检查SSL隧道,SSL隧道携带着点到点的加密数据,使SSL成为截获数据最有效的承载体。

海力士通过选型对比,选择了Blue Coat ProxySG设备,实现监测互联网通信并根据政策进行控制。借助Blue Coat的SSL,海力士可以了解内部用户和外部站点之间的SSL加密通信。他们还可以对带宽进行优先化管理,验证网站证书,在不审查通信内容的情况下避免钓鱼欺诈,这将有助于保持员工个人财务交易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其中具备ProxyAV模块的ProxySG让海力士能够对带宽进行优先化管理,验证网站证书和检查SSL通信,从而更好地避免数据泄露和恶意软件威胁,例如僵尸网络和Web邮件。

海力士半导体公司自动化信息IT基础设施团队的经理Lee Byung-Gik表示:“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和控制由SSL加密的应用和内容,并且能够在这些应用上采用之前为非加密HTTP通信所制定的相同策略和措施。借助Blue Coat ProxySG设备,我们能够了解之前我们无法控制的内容,从而更全面地保护我们的机密和专有信息。”

第6篇

2007年8月的一天,北京西三旗建材城东路的佰能电气公司一反往日的平静。公司高层在这一天集体决定,将隶属于中钢集团的佰能电气一分为三,其中新成立一家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代凌宇”),主打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

对于这样的改变,佰能电气公司对外的解释是,让公司拳头业务部门能够“术业有专攻”。佰能电气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是中关村一家以工业控制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面向钢铁行业。相对而言重工业是一个夕阳产业,于是自2000年起佰能电气开始往建筑智能化和城市信息化发展。2007年左右,考虑到工控主要偏强电领域,智能化和信息化偏弱电领域,而两者的行业背景、发展方向、针对的用户群、技术特点、所需人才都不同,很难平衡发展,因此佰能电气决意变革。

原佰能电气继续做工控和清洁能源,新成立的时代凌宇脱胎为做高端智能建筑和软硬件开发,第三家是与德国合资的制造工厂,制造高低压以及控制设备。

后来,员工将公司的股份买来,原有的国有股份退出,成为了现在的民营公司。

黄孝斌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委以重任,掌管时代凌宇。如同哥伦布只带上了勇气出发寻找新大陆,黄孝斌也仅凭一种信念开始了创业之旅。这个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原钢铁学院)并在佰能电气工作了8年的年轻博士,带着分来的30号人开始了新的摸索。

与IBM的争与和

尽管黄孝斌手头有30L的团队,但对于当时没有知名度、待遇不高、前景不确定的时代凌宇,有人还是充满疑虑,这一度让黄孝斌情绪低落。幸运的是,有人愿意跟他干。在他看来,认同他的理想将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当然,理想也仅仅只是前提,“我们也会给这些人_定股权作为激励,让他们成为股东。”

人才之外,黄孝斌思考最多的莫过于如何让客户知道他们的产品。

为了改变这个被动局面,2008年初,时代凌宇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北京市第一个智能城市应用创新中心,他们将一些物联网关键的产品、技术以及针对城市智能化管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展示。

创新中心专门邀请政府官员、专家、企业家到他们那里体验摆在桌面上的物联网产品。

黄孝斌之所以这么做,其目的就在于:当物联网的概念刚刚兴起的时候,让所有来过公司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概念,“物联网,我在时代凌宇见过。”当别人讲到物联网都只是在展示PPT时,时代凌宇展示的却是立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实际应用的例子。此时,时代凌宇也成为了国内最早对物联网技术和产品进行研发的企业之一。

这一步,恰恰使时代凌宇进入了一个相对蓝海的市场。但也不是全无竞争对手,2007年,在时代凌宇进入这个看似很少有国内竞争者进入的领域时,却不得不面对像IBM这样的国际巨鳄。

黄孝斌曾坦言:“与IBM的竞争当然会有。”这主要在于双方都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软硬件产品、咨询业务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出现竞争也是自然的现象。

但由于时代凌宇和IBM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竞争优势不同,因此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合作,目前双方是解决方案和各产品线的合作伙伴,在项目进行架构设计时就开始合作,时代凌宇会选用IBM的存储、服务器和基础软件,IBM也会选择一些时代凌宇的产品,以共同完成一个解决方案。

2008年11月底,时代凌宇开始申请成为IBM产品服务合作伙伴,2009年年初顺利通过IBM的资格审查流程,成为其国内仅有的几家服务合作伙伴之一。

黄孝斌说:“时代凌宇与IBM合作的方式是,如果竞争对手都是国内厂商时,由我们主打;竞争对手都是国外厂商时,由IBM主打。”除了IBM,时代凌宇还和运营商、研究所及上下游厂商开展合作。

3年一个亿

尽管经历了创业初期的各种考验,但黄孝斌依旧深信物联网是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不过该领域的火热程度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随着各级政府对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信息化中物联网的应用日益看重,为相关政府机构提供城市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成了时代凌宇承接最多的项目。2010年初,时代凌宇采用物联网技术在北京市石景山残联做试点,对重度残疾的人进行监测和看护治疗,现在正在往全市推广。

黄孝斌解释说,残疾人出门很不方便,但一套医疗物联网系统可以将他们的心跳、血压测出来通过无线网络传到康复中心,用摄像头对着他,那他的一些体表特征医生在康复中心就能看到,医生就可以判断。这样残疾人在家里对着电视就可以跟医生互动、配合康复治疗。

在黄孝斌看来,随着通信技术和体征感知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在技术上也不难实现,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体征监测设备不够便捷而且成本过高,后台的专家诊断系统还不够完善等,一旦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智能医疗就可以迅速推广。

不仅仅是医疗监护,黄孝斌将客户群扩展到了政府管理相关领域。其中包括:对城市安全应急(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运输、存储、使用整个过程)的监测、对城市基础设施(井盖、灯杆、地下管网的状态)的管理、对各种各样的特种设备的监管。

此后,黄的团队还协助北京朝阳区政府通过电子标签进行了对全区垃圾渣土车和全区停车场的智能化管理。目前,重庆等城市也在推广电子车牌,车联网的试点也在无锡等城市开展。物联网正在把安全便捷的智能交通带给民众。

在交通方面,如果给每辆车装上电子标签(或电子车牌),可以实现车辆的审批和执法管理、自动收费管理、车辆定位以及交通流量管理等政府管理职能。如果给每个停车位装上传感器,则可以实现车位预定和停车自动引导功能。如果在汽车的主要部位如发动机、油箱等部位安装传感器,就可以实现车辆故障的自动诊断;而如果将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道路及障碍物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就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和安全防范。

黄孝斌认定在城市安全管理方面,如果在所有的城市危险源都装上电子标签和危险状态监测传感器,并将这些传感信息传到管理平台,就可以实现城市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安全预警,实现事前预防。随后,他确实做成了北京朝阳区城乡结合部居民煤气罐及一氧化碳浓度的安全状态自动检测系统项目。

如今,无线传感网技术正在向整个城市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之下,时代凌宇的营业收入增幅明显。据黄透露,2007年时代凌宇成立当年收入4002万元,第二年6000多万元,第三年则超过1.1亿元,并被评为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50强第4名。10年百亿

从2010年开始,黄孝斌每天研习的课题只有2个:如何打造核心技术的高门槛和开发更多的应用行业。

为了扩大优势,黄孝斌做出了新的决定,将核心的无线传感技术融入解决方案。

黄孝斌表示,物联网现阶段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的部分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此前,时代凌宇曾在主持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包括无线远程距离身份识别、无线数据传输和室内外精确定位等三大类产品。这也成为其实现无线传感网络创新的基础。

对于如何真正在此基础上做创新,黄孝斌提出了一个“三循环创新模式”:通过需求促进解决方案,从解决方案推动技术创新,形成需求库、解决方案库和技术库。黄认为,技术不要直接面向客户,用户并不关心技术,而是应用。同时,针对当前无线传感网整个市场比较小,没有标准的实际情况,时代凌宇正试图以这种强有力的务实创新模式,来开拓更多的市场。

在黄孝斌眼中,市场简单划分,只有两类:已有市场和潜在市场。

智能建筑是一个有着刚性需求的市场。这种市场只要有楼盘建成,就必然要上智能化系统,这也是黄的团队必然要争取的市场。但更关键的是,时代凌宇必须要着力开拓和培育那些对物联网技术可用、可不用的潜在市场。

对于这个未知的领域,时代凌宇还在摸索。

在电信市场上,通过跟一些运营商的合作,提高其无线传感技术自主产品的市场份额。

黄孝斌还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只是还需要花时间做透市场。比如,将无线传感技术跟节能环保相结合,跟安全结合,可以把产品做进清洁能源和安全管控市场,最终形成一种管理模式。

第7篇

互联通始终以满足企业网络应用需求,协助企业建立可靠、安全、多服务,可管理的企业网络为己任,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IT及企业数据通信服务。

互联通凭借卓越优秀的网络服务质量、国际领先的客户服务机制、专业的技术创新实力和资深稳健的管理团队,为企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科技综合解决方案。

互联通拥有超过十年专业资深的网管中心(NOC)运营经验,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网络监控和运行维护服务,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服务等级协议(SLA)和服务等级保证(SLG)。透过互联通独创的IP五环网络结构,服务全国,连结亚太和全球。

互联通核心节点覆盖全国十大核心城市,并在各大主要城市建立二级节点,辐射全国七大区域,为各类型企业用户提供多点多地的一站式服务。

互联通同时还可为广大客户提供中国香港、中国台北、日本东京、美国洛杉矶、美国新泽西、欧洲多个城市等多个网络服务节点。

互联通利用互联通独自开发的BMS/CRM/OSS管理平台为企业用户海外业务的拓展提供单一窗口、灵活付费方案的全球全网服务。

资深的ISP/IDC服务提供商

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1999年由互联网业界的资深专业人士创办,是国内最早从事ISP/IDC业务的服务商之一。

多年来互联通凭借先进的专业技术、优秀的管理服务和资深的科研及管理团队、以丰厚的行业资源为背景,以广泛的客户群为坚实的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全方位的企业信息科技综合解决方案。

遍布全国的节点覆盖

互联通目前的网络接入节点设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苏州、天津、大连、成都、无锡、长沙等地区,覆盖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部地区,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多点多地的一站式服务。

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互联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从售前咨询到线路申请、从网络构架到硬件采购、从调试设定到品质保障,互联通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周全的服务。

第8篇

针对于此,结合当前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围绕跨国企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发展趋势,其加速提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对我中企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业流程智能化改造加速

目前,智能制造领域跨国企业正在加快制造业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以实现协同化生产与可视化管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生产设备的集成应用,能够促进企业对传统制造业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管理的协同化、可视化和网络化发展。跨国企业依托软硬件产品及系统,实现人、设备、材料等生产要素和资源的相互识别、实时交互、信息集成,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缩短产品周期,节约资源成本。

施耐德电气推出的WonderwareIntelligence2014R2企业制造智能(EMI)软件解决方案能够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收集、计算、存储和更新,通过定制的仪表盘对KPI进行可视化监测分析,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成本;罗克韦尔自动化推出的EMI软件FactoryTalkVantagePoint可提供引导式工作流来存储信息,有助于用户无缝访问基于Logix的数据并进行可视化交互与共享。

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提升

智能制造领域跨国企业正在提升其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能力,推动其产品与服务的柔性化集成。

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加速产品迭代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步伐,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提供“产品+服务”的一体化、柔性化、定制化解决方案。产品智能化程度日益提升,为服务智能化提供了前提条件,跨国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和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能够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柔性化集成,为用户提供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定制化服务。

德国倍福自动化(Beckhoff)推出的基于PC的CNC控制系统采用开放集成的软硬件平台,可根据具体要求精确调整,完成所有自动化和CNC任务,其高动态伺服技术、紧凑型伺服端子模块和系统集成安全解决方案增加了产品的可扩展性,可支持大数据、互联网和云服务等功能。

业务与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促进业务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为智能制造领域跨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方向。

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结构变革步伐逐步加快,企业通过提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能够加快产品线优化和业务结构转变,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方向。一方面,跨国企业通过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加快实现从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针对不同行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有利于企业加快向新兴业务领域布局延伸,为企业开辟新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提供突破方向。

通用电气(GE)将原有的自动化控制业务与阿尔斯通的电力与电网业务整合,设立新的业务平台Automation&Controls,以实现机器、数据和人的互联,为用户提供工业软件、分布式控制系统、流程安全系统和技术支持服务等电力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领域需求日益提升

工业领域各环节智能制造需求日益提升,自动化企业将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生产、装配、物流等各环节对智能制造需求的逐渐提升,工业自动化企业将在传感、控制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以工业机器人为载体,针对不同行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范围正逐步扩大,从传统的加工、搬运、装配等环节加速向物流管理等方向延伸,工业自动化企业将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结合软硬件配套设施,针对细分行业领域,提供涵盖生产、装配、物流等环节的系统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与沈阳通用机器人以并联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和自动导引车等产品为重点,开拓智能物流装备市场,推动物流行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日本欧姆龙公司2亿美元收购美国爱德普公司,通过整合爱德普在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为汽车、数字设备、食品饮料加工和包装等行业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软件与硬件融合创新加速

工业软件平台与硬件设备加速融合创新,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将成为工业物联网重点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