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叙事文

小学叙事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10 21:59: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叙事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叙事文

第1篇

一、教师引领不够

一青年教师执教《跨过海峡的生命桥》(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组织学生学完生字,便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说出感受。学生读时,老师静立旁观;学生说时,老师一味地微笑点头,几乎没有什么评价和引导。课后,我们提出质疑时,这位老师却不以为然地说:“新课程不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吗?”

学生自主学习不是以牺牲教师的主导为代价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应该作壁上观,而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合理调节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把学生的认知引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做到九个“尽可能”、四个“不先”,明白四个“不等于”。九个“尽可能”是: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先提;得失尽可能让学生评价;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检查尽可能让学生自查。四个“不先”是指:学生能讲的教师不先讲;学生能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读的教师不先读;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先做。教师要明白的四个“不等于”,即放手不等于甩手;自主不等于自流;群言堂不等于乱言堂;因势利导不等于千依百顺。

二、规范学生不力

在这十几节课中,我们多次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同学们,你喜欢哪段就读哪段”、“你想写哪几个字就写哪几个字”,于是,就有不少学生拣最简单的一读、一背、一写了事。

诚然,教师的初衷是要体现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教师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却没有给予相应的责任。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应当这样理解:(1)新课标中提出的“致力于”要花更多的是时间和力量,不同于以往的“培养”;(2)新课标中所提的“语文”,是作为一种文化而提出的,不同于以往所提的“语言文字”,不只强调其工具性;(3)新课标所指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不同于“语言能力”,不是单项要求,而是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汉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养成的一种涵养水平;(4)“形成与发展”表达了语文课程的过程意识。

新课标中“语文素养”的内容包括:(1)热爱祖国语文;(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3)丰富的语文知识(字、词、句、段、篇);(4)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5)语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语感不是小学界解决的主要问题);(6)思维水平(要求学生不仅有所知,而且要有所思);(7)良好的个性;(8)健全的人格。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就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来加强学生必要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增进学生现代的人文素养。

鉴于上述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得规范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与自主进取的关系,让他们对学习产生责任感和进取心。而且,这也不排斥在适当的时候作出硬性的规定。比如有些优美的语段,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背下来。教师规范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矛盾的。

三、偏离教学目标

一教师在上《蝙蝠的飞行》(人教版老教材)一课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让学生读课文后,按课文所说的,分小组在组内某一个同学身上做实验,探究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表面上看,学生在课上“探究”得热热闹闹,但实际是:一、学生究竟有没有弄明白这个奥秘,不得而知,有可能原本比较明白的,做了这个实验反而变得云里雾里的了。二、就算学生做完实验终于明白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难道学生在课中得到的实验技能是语文课的应负责任吗?回答是否定的。

关于探究学习,教师也应当明白:探究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基本性质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如:1+2=?如果只要求知道等于3,这是“接受学习”;如果要求弄清楚是等于3吗?这是“问题学习”;如果要求搞清楚为什么是等于3?这就是“探究学习”了。

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不能等同于科学课的探究性学习,两者的教学目标是大相径庭的。提倡学科的融合,并不等于非语文课的内容都可以充塞进语文课。在语文课上,不管使用何种教学手段,都要深入思考:这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为语文服务?是否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体验?偏离这一目标,再热闹的活动,也是无效的。

四、忽视智能培养

在十几节语文课中,几乎无一教师进行文章脉络、层次的理清工作。语文课是要摒弃繁琐的分析,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中感悟。但是,如果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忽略了对文章结构、行文线索的领会,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学生读起文章来不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自己写起文章来也会结构不清、思路不顺。这是非常需要引起教师们注意的。

逻辑思维-数学智能,是人的八种智能之一。教育要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优势智能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优势智能,所谓关注,就是要及早发现,及早培养;不同的学科发展不同的智能,语文课同样负有发展学生智能的责任,特别要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方面抓住机遇,经常培养,不能只教“纯语文”。

五、教法图新怕旧

一位教师上《飞夺卢定桥》(人教版老教材)时,对于课文的时代背景只字未提,导致学生学习课文时,出现了理解偏差。那么对学生不够了解的时代背景,这位教师为什么不作个介绍呢?课后,我们与他交流,才知个中玄机。他说:“如果我讲了,不就是用老办法——传授式教学了吗?”

当然,以往的“传授式”教学是有其缺陷的。特别是它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硬把知识往里塞。学生变得厌学、怕学,招致社会对语文教育的一片讨伐声。探究性学习的出现多多少少改变了这一状况。但我们有时总是矫枉过正,该讲的不敢讲。其实无论是接受式学习还是探究式学习,都是一种学习方式,不存在优劣之分。我们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守一法,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实事求是地运用适合学生、文本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

六、课堂虚多实少

第2篇

一、学会耐心地对待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一个任务就是教学生如何认字,我一般都是通过默写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生字词。其中有个男生在多次默写过程中总是出错,于是,我很生气地在课堂上训斥了他,他吓得差点哭出来。后来,他的默写成绩还是没能提高。私下想想,我有点后悔在课堂上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大声地责怪他。有一天,课下我找他谈话。我问他:“为什么默写错这么多,是不是课后没有复习呀?”他红着脸告诉我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容易记混淆。”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将每个词组都结合图片教他重新认了一边,他的兴致很高,学得很快,在之后的默写中成绩提升很快,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好了。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当发现学生哪块知识点不足时,生气发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交流,寻找一个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才能快速帮助学生进步。

二、学会引导学生

第3篇

转向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即立足于教学实践、贯穿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立足于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出发点,贯穿于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手段,服务于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立足于教学实践,指所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对学校教学的实际要有全面准确客观的把握,继续教育培训者要与中小学一线教师一起深入课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确定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贯穿于教学实践,是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师继续教育的进行要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融为一体。这样,继续教育培训者与中小学教师可以一起深入教学现场,共同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办法,在这样的氛围下,培训者和被培训者成为一个共同体,他们各自的专业发展可以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下得到快速提升。如此,就对继续教育培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继续教育培训者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掌握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教师反思、研究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他们提供有关的理论材料和操作框架。另一方面,则要求继续教育培训者全面把握教学实践,能够真正指导、帮助中小学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进教学实践放在第一位,继续教育的培训与问题研究要善于从特殊到一般,在培训中接受的理论学习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以便有助于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是说,转向教学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要指向解决学校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更主要的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培养他们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研究能力。

2转向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学校教学实际,借鉴当今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益探索,笔者认为转向实践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采取“案例教学与教育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使他们“身临其境”般地直面教学实践,成为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多样的,其中最常采用的是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一定的形式被展现,是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此处指培训者)和学员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案例教学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一方面,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案例中,使学员在分析研讨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获取了蕴涵在案例中的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剖析教学案例的过程对于促进学员反思教学实践精神,并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教育情景中,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合作,针对实践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行动研究的理念被引入到继续教育领域。教育行动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其中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进行研究是教育行动研究的较高层次。教育行动研究蕴涵着两个基本的教育理念。

(1)融学习于实践中。

教育行动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批判精神。教师的整个教育行动研究过程是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改进的过程。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

(2)实践者成长为研究者。

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对象的丰富性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而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独特的和价值冲突的情景存在于任何已经产生的理论和技术之外,教学与反思的特质决定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教师的反思过程与教育研究就更进一步地保持了方法上的一致性。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反思实践本身就更有研究的韵味。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反思,就已经具备了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这个教师就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了。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连续提问 初高中数学基本知识 数学知识网络

课堂教学实效,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指课堂教学的容量,即一节课内教师向学生讲解了多少基本知识点、讲解了这些基本知识点的多少基本应用。另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的效果,即学生在一节课内,对教师所讲的基本知识点及其应用,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究竟有多少。其中,教学效率是基础、是表象的,主要受任课老师控制;而教学效果是标尺、是实在的,它是评价课堂教学的终极指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及时了解和知道的问题,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若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得好,则教师可适时增大教学容量,反之,需调整教法,坚定“双基”训练,确保教学效果的真实有效。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学形式。通过课堂提问,教师能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整教学内容,从而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恰当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巧妙地作答是师生共同发展和思维碰撞的良好体现,也是避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等现象的最具体的做法。然而,在不少课堂上,教师为问而问、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仍然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课堂气氛依然长时间沉闷。为此,选择一定方式的提问,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采用连续提问的方式,教学效果不错。

一、贯穿初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的连续提问

数学课堂中,对某一个基本知识点的学习,采用连续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带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联动其他知识点,形成知识链。例如,在对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a+b)(c+d)的展开式有多少项?

学生:依二项式乘以二项式的运算法则,可得其展开式有4项。

学生:利用“分步计数原理”,也可知其展开式有4项。

问题2.(a+b)(a+b)的原始展开式有几项?其中有几项是同类项?

能是哪几项?

此时,学生均积极演算。虽然运算有点麻烦,但是并不困难。

如此,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对二项式定理的学习。既强化了多项式的乘法、合并同类项、降幂排列,又巩固了计数原理;既融会了初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构建数学知识网络的连续提问

高三数学复习课上,对某一个“小”知识点的巩固学习,采取连续提问的形式,可能会引发一些“大”知识点的联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人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区”、“未知区”。因此,我们在课堂提问中不宜总停留于“已知区”:提问过浅,导致学生无需动脑。课堂所提问题要接近“最近区”,偶尔到“未知区”,这样才有实效。例如,我在“集合”的章节复习教学中,就是运用的一种连续提问的方式。“集合”这一“小”知识点的应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试题。它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居前三题的位置,是一个容易题。它考查的重点侧重于集合的交、并、补集的运算;同时通过集合这一知识载体,也兼顾考查方程、不等式、函数这些“大”知识点及其应用等。基于此,我主要采用以下设问:

问题1.“集合”这一章主要包含哪些基本知识点及其应用?

学生:集合的含义,集合中的元素所具有的三个特性,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有关运算等。

几个学生的连续补充,使本章节的“已知区”再次得到巩固,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想。

问题2.本章基本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的思维被逐渐迁移到集合的交并补集的运算这一重点问题上来。

问题3.集合的交并补集的运算主要体现在对哪些基本知识点的应用上?

学生通过看课本、回顾以前的一些综合训练,知道集合运算的基础是解方程、不等式,以及研究函数的性质等问题,它们是高中数学的三大支柱。此时可逐渐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带到“最近区”。通过对这三大支柱的整合,可使学生在构建高中数学知识网络上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

问题4.以集合为载体的试题是高考的必考题,那么一张数学高考试卷中的20个试题又是怎样的题型结构呢?

问题5.数学高考试卷中的14个填空题和6个解答题,分别是针对哪些知识点进行单独或综合考查的?

将学生由集合这一浅显知识点带到对高考试卷的设置这一“未知区”,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

问题6.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点众多,其数量比高中语文、高中英语基本知识点的和的2倍还多。那么,我们能否将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点及其应用混联起来,形成高中数学知识网络呢?

高三数学复习阶段,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数学学习能力的再提高和数学思想进一步完善的关键时期。要让学生知道,高中数学学了什么;教材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是什么。只有搞清或基本搞清这些问题,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评价才能被评定为优秀或合格,高中数学课堂评价也才能被评定为高效或有效。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改、素质

目前,课改教改在全国全面展开,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说实话,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我,的确有点不适应。我要提高,怎么提高。迎难而上,破旧立新,课改教改齐走,自主探究是基础。关健在于观念的转变。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浅谈几点我对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粗浅认识。

一、搜寻信息博览群书

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时,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二、语文兼顾训练驾驭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三、左右逢源多才多艺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教的程序和方法与其它学科的巨大差异。语文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的明白,说的清楚,看的透彻,写得生动,思的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如教《在山的那边》和《童趣》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幅图,让学生直观;教《理想》时,我唱了一首《理想之歌》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理想的内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具体、鲜活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电化教育手段外,教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目的图文信息,我还把课文编成话剧,故事小品,组织晚会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参与中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横生。四、情感交融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探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对学生有关爱,在教学工作中就会有动力、有办法、有信心、有成绩。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把学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这样,教师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有所收益。不能一刀切,优生适当增“量”,困难生“吃饱”就行。这样可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导。

五、多动脑筋勇于创新

第6篇

【关键词】小语课堂;释放;秩序;正能量

活泼好动、善于表达是儿童们的天性,也是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真实想法的重要前提。但是当孩子们的这种天性演变为自由散漫,那么整个课堂就会是菜市场,叽叽哇哇。如果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严厉的约束,他们就会沉默不言,学习提不起兴趣,任凭你在讲台上如何声嘶力竭,讲得唾液四溅,也只能事倍功半。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秩序,小学语文课堂极为常见。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释放遵守秩序的正能量,关键是平时对学生进行遵守课堂常规的训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1、坐、站的姿势要正确。教者在课堂上特别关注培养孩子良好的坐、站习惯。教师在学生一年级时要和孩子们一起练习,给孩子们示范并提出明确要求。具体是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不能趴在桌上,两腿站直,象个小一样。可在课堂上孩子们常常会忘记,有时也会出现大部分孩子都无精打采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停下讲课,给孩子们寻找坐、站正确的学生树立榜样,亲切地说:“小彤坐得真端正,听得很认真,加一颗星”,孩子们一听都想得星,很快就会坐姿端正。

2、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倾听,要求学生先举手,再发言。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小学语文课堂,只要老师一提问,学生就各说各的,小手恨不得举到老师的面前。有些老师环顾四周,不知道该叫谁回答。也听不清他们说什么。这样就要告诉孩子们课堂发言一定要先倾听、再思考、后举手,端端正正地举手,高高地举起,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要能够从头到尾听完整。听的时候还要把他们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想想有什么不同,还要做哪些必要的补充等等。要求学生不插话。告诉孩子们,老师讲话或同学发言时,不要打断或插话,因为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也不能把别人的意思听明白。要耐心听老师、同学说完,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表明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当别的同学说的不正确时,更应该耐心听下去,不要争着抢着说。通过这些具体的要求以及不断地训练,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3、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常会有这种现象,有些同学在下面说话声音很高,站起来就不知从何说起,声音也变得象蚊子一样。这时教者就要鼓励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强调语句完整,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让全班同学都听见,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直到真的声音挺响亮为止,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加一句:“就象这样,声音响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多好。”当下一个问题抛出后再请小学生回答时,他的声音绝对比刚才那个同学还要响亮。

4、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思考,在课堂上可能会占据一定的时间,有时可能会感觉有点“冷场”,但是,这非常有必要。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尽量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备课时精心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甚至留下一些悬念,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使不合适,也要正面的引导,而不能彻底否定,更不能挖苦、讽刺。我们要坚信所花的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就会越深刻,也就越能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感觉到课堂的秩序井然。

5、要设法营造一个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的环境。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堂也会出现老师问一个问题,举手的孩子寥寥无几。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问题提的不确当,没有基于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害怕自己讲错了,被批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孩子们,你脑海里想到什么,你就说什么,错了也没关系。老师可不喜欢只坐在那儿,不动脑筋的孩子。”慢慢引导,这时孩子说得不到位或说错了,再一起讨论、交流。

第7篇

一、情趣意识

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认为,从脑科学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重情趣”应放在首位。他说:“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他从理论上对情趣的作用、产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情趣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有情趣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有情趣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有情趣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有情趣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运筹帷幄。有情趣的语文教师,语言优美,风趣幽默。上一节语文课容易,上一节有情趣的语文课不容易。做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有情趣的语文教师不容易。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上出语文味,必须首先具备情趣意识。

“情趣课堂”的主体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讲故事。如教认“游”字时,跟学生这样讲:“一个小孩一个人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泳”,这样就纠正了长期以来孩子们爱把右半部写成反文旁的错误,而且记得很牢;二是编顺口溜。如教“碧”可说成“王老头,白老头,共坐一块大石头”,既认会了字又记住了结构;三是猜字谜。如教“日”字时,编成“四周不透风,一横在当中”字谜。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趁机教“且”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日”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四面不透风,两横在当中”的字谜,延伸了“课外”环节,拓展了教学效果。

二、“品”味意识

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味”就蕴藏在文本之中,会读书的人能读出文字本身的意思,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读出作者的爱与憎、悲与喜。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拨云去雾,体会作者巧妙含蓄的文字表达,就得凸显对文本的品味、感悟的指导,让“语文味”变得纯正浓郁而又深入人心。咬文嚼字,抓住细节,品味朗读,“语文味”就在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中,做到精妙!

老师们知道语文以读为本,也知道要品析语言文字。如何赏析词句,渗透情感,读中感悟,是一个高难度的艺术活。

如《老人与海鸥》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xuán)涡(wō)中脱出身来。

师:这的确是一处最让我们感动的句子。听老师读,找找这段话中描写海鸥动作的哪个字重复出现两次?(扑)

生:是“扑”字。

师:现在,请你把“扑”换成别的字,谁来试一试。

生:可以换成“飞”字……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飞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飞得那样近……

师:“飞”和“扑”哪一个好,好在哪里?

生:“扑”字用得好,感觉很迅猛,有力量。

生:“扑”比“飞”的速度更快,可以感觉到海鸥的心情更急切。

生:“扑”字用在这里更加说明海鸥伤心欲绝的程度深。

师:这一扑,扑得非常急切,那是不忍。这一扑,扑的非常迅猛,那是是难舍。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

这一重点句子的品析采用的方法是抓住关键词“扑”,通过换词语“飞”,在关键字词的比照和辨析中,让学生深切体会海鸥的内心。这里不管是作者把海鸥当成了人,还是此时的海鸥就是有与人一样的情感表现,学生领悟到了,朗读也就到位,同时也体会出作者用词表达之准确。

三、提问意识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根据学生实际,设置一些探究式问题,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从而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师生在课堂上的交往,最常见的方式是提问。提问是启动思维的主要形式。提问的设计应以能够引起大多数学生思维的冲动,回答的愿望为基本要求,使学生从外部到内部都动起来,从而进入思维状态的最高境界。

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可以采用激趣问,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或思考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比如,我在教古诗的《村居》时正值春天,课刚开始,我就问:“同学们,你记住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请背给大家听听。”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举手,你一句,他一句。背完后我转移话题:“让我们看看今天这首古诗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吧!”学生带着激情和热望进入了对古诗《村居》的学习,教学效果十分好。

提问的方式各种各样,要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在学生思路阻塞不畅时,可以随机设计疏导问,旨在疏通同学思路、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再比如探究问、比较问、选择问等。在实际教学中,灵活掌握并自然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加强提问的艺术性,不但会激起学生的情趣和兴趣,而且对促进学生思维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四、即兴意识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课堂教学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加之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应和个别差异等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多。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教学机智,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灵活果断的采用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如一位教师教学《晏子使楚》如此教学: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

(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

(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

第8篇

关键词: 叙事方式 中西方文化 灵的文学 《骆驼祥子》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家。他以现实主义的笔触,真实再现了市民社会的种种人生世相,通过各类市民性格的刻画探求了中国国民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与弱点,反映了中国市民社会中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及半殖民化的历史进程。老舍的反思与批判一开始就没有建立在单一的文化环境中,而是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与优劣的对比中展开的。西方文化对老舍创作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所受到的平民社会的市井气息及皇城文化氛围的熏陶,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为他的创作找到了一种最适宜、含蕴丰富的老舍式风格。

一、“灵的文学”的提倡

就叙事文学而言,大致可把西方主流文化分为三个时期:基督教文化、启蒙文化和存在主义文化。老舍与西方这三个时期叙事文学的关系影响了他与时代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基督教文化主题集中于“天路历程”,老舍对但丁的艺术崇敬得无以复加。在《灵的文学与佛教》中称赞但丁的《神曲》是最伟大最成功在世界上又最著名的,“使我明白了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也使我明白了文艺的真正的深度”[1]。老舍对普通人生之外的神学道德也极为钦敬。但老舍对和启蒙主义文化相对应的西方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吸收得较多,这对突出他的作家主体地位有重要的作用。老舍对文学和人生关系的把握、对叙事对象的同情都与欧洲小说这一阶段作品的影响分不开。启蒙主义之后,人们渐渐离开神学思想,对世俗的探索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个时期的文化思想是多元的,人们关心的是人类的生存处境。在这一阶段,老舍关注最多的是二十一世纪初三十年代的英法作家新浪漫主义的作品,这给他的小说以更多的灵动、更多的丰富叙事对象人格的手段及更深刻的现代悲剧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创作的人文倾向。

叙事文学少不了人和事,老舍认为中国小说中的人往往淹没在事的连续过程中,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老舍努力地改变小说中的叙事艺术。他从基督教文化中得到了古典的富有节制的匀称美,于启蒙主义后的小说中掌握了对现实刻画的力量,在世纪初的作品中找到了更真切的深度体验的途径和文学对人生的指导方式。在老舍的小说中,事的概念总和人连在一起,它是引起叙述者与叙述对象种种思想情感变化的客体。由于和人的联系,老舍作品中的叙述事实总是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并显示出丰富的意义与哲理,体现出情感的波动和谐。“抓住人物与事实相关的那点趣味与意义,即见人生的哲理。在平凡的事中看出意义是最要紧的”[2]。老舍三十年代以后成熟的作品中所叙述的事往往并不复杂,但有浓的笔尖下滴下血泪来的情感蕴涵在其中,有明确的价值与意义阐释显示出来。老舍推崇文学对人生的指导,因此他并不特意追求情节。老舍认为“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注意到人物的创造是件最上算的事”,“养成事事都要探求其隐藏的真理的习惯”[3]。老舍小说叙述中的人,既体现着传统小说性格鲜明的特征,又体现着现代人的社会自觉――个人的追求与痛苦中的人物对生命的自我审视,同时追求着在人类普遍感情中的永久意义。

对于叙事文学的创作,老舍总结为中国作家写人“专谈人与人的关系”,“西洋文学却离不开灵的生活,这灵的文学就成为欧洲文艺强有力的传统。反观中国的文学,专谈人与人的关系,没有一部和《神曲》类似的作品,纵或有一二部涉及灵的生活,但也不深刻”[4]。应该说,欧洲灵的传统来自于基督教文化,那一时代绝大多数人过着忏悔自省的生活,其思维方式就是重视内面生活,虽然在近代社会中宗教的力量削弱了,但西方人仍注重创作阅读中的灵的成分。相比较而言,中国小说传统对灵的问题缺乏观照。中国人对生活的世俗理解,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根本没有必要为死后的事伤脑筋。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内省倾向在民初文学中从作家的潜意识中流露出来,尽管只是存在于情感的表层。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只是一种文化批判,提倡人生目的要更注重发展灵的神性。老舍对“灵的文学”的注意,却真正将“灵”的概念引入小说叙事实践,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人的灵魂,描写不再局限于对事件的平铺直叙,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呈现,而将笔触探向人的精神状态,写人性道德和所有世俗生活表象下的灵魂。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老舍的艺术实践除文化批判、国民性改造之外,还强调灵的文学是为了使文学具有更深厚的同情,他的叙事目的是由对叙事对象寄予同情进而体认生活,解释生活,揭示生活的哲理。

老舍小说中的人物,面貌大多是平民,然而对老舍来说,市民社会中阶级的划分或者上流下层的划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文化”对于人性及人伦关系的影响。他着力写的是各种制约下的世态人情,不同层面上的人的精神上的关系,他们的信仰、文化、生命价值和道德观念的冲突,表现的是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中文化的蜕变。对西方文明的参照和文化批判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使老舍的叙事闪动着批判的光芒,表现着叙事对象的悲剧命运,在病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中显示着人物的精神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