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02 06:01: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矿业统计;矿业管理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现代矿山管理的发展,矿业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矿业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矿业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掌握矿山生产建设的各种信息基础上。矿业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矿业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矿业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统计数据的性质

    1.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矿业统计指标在矿业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决策者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矿业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型矿业企业实现了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基层统计人员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矿山生产一线,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现场,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矿业综合信息台账,包括地质、人事、财务、设备、科研培训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决策者和上级主管部门,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二、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2.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矿业质控工作

    矿业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矿山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矿业统计指标对实现矿业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矿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有重要意义。矿业统计的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矿业企业总体管理水平,根据矿业企业制定总的经营管理目标,把炸药、雷管、轮胎、钢、铁球、衬板消耗等物耗指标;柴油、汽油、电力、水等能耗指标;钻机、汽车、电机车、破碎机、磨机等设备运行指标分解到各生产单位,矿业统计定期通报。密切关注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企业决策者以及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矿业管理

    时代在发展,矿业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矿业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矿业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矿业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矿业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矿业的管理、科研和发展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矿业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2.3统计信息可指导矿业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矿业生产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矿业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矿业的纵向发展,还要对国外矿业发展动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发展方向,对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有意识地加强,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矿业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第2篇

摘要: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主要依据。统计分析的原始资料作为统计信息产出的依据,其规范性及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就统计分析的作用及原始资料的现状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统计分析;原始资料;企业管理

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各种统计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科学地分析的工作过程。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个重要工作阶段,是在前几个工作阶段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达到对客观现象正确深入认识,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预测其发展趋势,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和推断,提出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建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与其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同行业、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情况,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并据此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日常的决策和管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数据的搜集、加工、汇总和分析,形成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满足各级管理者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特征与发展规律。

1统计分析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一个具有完善统计工作制度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决策者及管理层将会获得以下优势:

(1)综合反映和表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统计工作可以反映出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从规模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等。

(2)统计分析为企业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统计分析为企业领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和检查工作计划,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起到信息服务作用,而且起到咨询和监督作用。同时,还应了解本地区相关企业的发展及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并解决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设备配置、技术引进等问题的主要依据,而只有通过统计信息的分析,才能得到这些相关信息。这不仅有利于领导和有关部门客观全面地认识经济活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决策和计划,以充分发挥统计促进企业管理、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

(3)统计分析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保障。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统计分析的成果已被广泛运用。统计分析成果是统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统计分析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它既有短,新、快的特点,又有精、准、实特点。企业统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市场变动的方向,掌握企业活动发展情况,抓住重点,由被动变为主动,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将这些信息和资料通过加工整理,进行精辟、透彻的科学分析,使统计信息、统计资料充分发挥作用,找出生产经营环节的内在联系,探索其经济发展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根据企业经济活动发展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在完成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掌握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深入实际,在占有丰富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死的数据变成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提高统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即反映宏观又反映微观,既有全面的综合分析,又有专题分析。

2加强企业原始资料统计分析工作的思考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1)提高统计人员的地位,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

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应从过去的为国家政府和上级部门服务为主,转变为本企业服务为主的方向上来。完成统计报表仅是企业作为一个合法主体必须完成的法定义务,然而企业在完成法定统计义务以外,还承担了许多政府机构其他部门统计报表。在统计法的实施过程中,统计机构是不是除了对企业执法检查外,应该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加强对统计报表的执法管理,充分利用统计机构这一平台对统计资料进行开发和资源的共享,使企业统计工作真正给予释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成为经济的主体,企业统计在管理中的位置就是“服务”,企业统计的服务应围绕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统计特有的功能,为企业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企业外部市场信息,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生产、营销、竞争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企业统计改革就是实现企业统计“报表型”向“企业经营管理型”的转轨变型,从而摆正企业统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

(2)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改善企业统计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总之,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如何利用政府统计网站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信息查询,是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企业与政府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企业所需的大量信息就能从统计渠道取得,政府统计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统计的功能也会增强,地位也会提高。

(3)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和企业息息相关,使企业竞争日益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信息加以分析和考核,不仅对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解,还要针对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判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同时,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第3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原始资料;企业管理

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各种统计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科学地分析的工作过程。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个重要工作阶段,是在前几个工作阶段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达到对客观现象正确深入认识,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预测其发展趋势,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和推断,提出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建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与其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统计数据,包括同行业、竞争对手和本企业的情况,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并据此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日常的决策和管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数据的搜集、加工、汇总和分析,形成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满足各级管理者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特征与发展规律。

一、统计分析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一个具有完善统计工作制度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决策者及管理层将会获得以下优势:

(1)综合反映和表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统计工作可以反映出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从规模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等。

(2)统计分析为企业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统计分析为企业领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和检查工作计划,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起到信息服务作用,而且起到咨询和监督作用。同时,还应了解本地区相关企业的发展及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并解决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设备配置、技术引进等问题的主要依据,而只有通过统计信息的分析,才能得到这些相关信息。这不仅有利于领导和有关部门客观全面地认识经济活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决策和计划,以充分发挥统计促进企业管理、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

(3)统计分析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保障。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统计分析的成果已被广泛运用。统计分析成果是统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统计分析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它既有短,新、快的特点,又有精、准、实特点。企业统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市场变动的方向,掌握企业活动发展情况,抓住重点,由被动变为主动,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将这些信息和资料通过加工整理,进行精辟、透彻的科学分析,使统计信息、统计资料充分发挥作用,找出生产经营环节的内在联系,探索其经济发展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根据企业经济活动发展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在完成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掌握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深入实际,在占有丰富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死的数据变成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提高统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即反映宏观又反映微观,既有全面的综合分析,又有专题分析。

二、加强企业原始资料统计分析工作的思考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1)提高统计人员的地位,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

企业统计的服务对象应从过去的为国家政府和上级部门服务为主,转变为本企业服务为主的方向上来。完成统计报表仅是企业作为一个合法主体必须完成的法定义务,然而企业在完成法定统计义务以外,还承担了许多政府机构其他部门统计报表。在统计法的实施过程中,统计机构是不是除了对企业执法检查外,应该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加强对统计报表的执法管理,充分利用统计机构这一平台对统计资料进行开发和资源的共享,使企业统计工作真正给予释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成为经济的主体,企业统计在管理中的位置就是“服务”,企业统计的服务应围绕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统计特有的功能,为企业提供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企业外部市场信息,为企业制定正确的生产、营销、竞争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企业统计改革就是实现企业统计“报表型”向“企业经营管理型”的转轨变型,从而摆正企业统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

(2)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改善企业统计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总之,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如何利用政府统计网站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信息查询,是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企业与政府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企业所需的大量信息就能从统计渠道取得,政府统计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统计的功能也会增强,地位也会提高。

(3)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迎接新经济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和企业息息相关,使企业竞争日益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信息加以分析和考核,不仅对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解,还要针对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判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同时,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4)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统计信息库。

统计信息库是企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统计资料采集、存贮、分析与开发,提供基础信息的系统。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为实现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加强和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时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对统计资料和全面开发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并且为统计资源共享、实现统计信息的商品化、产业化、社会化奠定了基础。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样,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良文.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

[2]贺铿,田艳,高集荣.现代统计信息技术[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2).

第4篇

1.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科室,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账,包括人事、财务、仪器设备、科研培训和患者资料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2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2.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论文百事通

2.3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建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具体有以下几点: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反馈工作:每季、半年、年度做定期综合性统计分析,其内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经济效益及病人满意度等。并从纵向(与往年同期比)、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正负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提供给医院及有关部门。院领导往往据此主持召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疗质量分析会,并把统计分析报告进行宣读,对于成绩及问题进行全面讨论,给予表扬和批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专题性调查,写出不定期统计分析;改进统计方法:医疗评价更合理在诊断质量评价上,以前我们只评价门诊/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仅这两项指标不够全面,又把漏诊率、待诊率、入院3日确诊率纳入考核项目,对诊断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并把一目了然、反映不出诊断水平的疾病,如大部分骨折、烧烫伤、原因明确的中毒和部分创伤等剔除,使其不参与诊断符合率的计算。新晨

两点体会:第一方便了领导对统计信息的利用,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二有效地发挥了统计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9-100.

[2]张翠红.统计工作与医院的综合管理.地方病通报,2002;17(2):82-83.

[3]侯世方,孙长福.统计职能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75.

[4]马天华.浅谈医院统计职能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4):202.

[5]赵雯.搞好医院统计要处理好八个关系.医院管理杂志,1999;6(3):237-238.

第5篇

医院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发展、医疗资料的利用、医疗护理质量、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搜集、整理、分析,实现统计服务及统计监督职能。同时医院统计工作具有社会性、时间性、准确性、预测性、服务性、共享性。因此统计信息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提供了准确、及时而全面的数据依据,为医院的管理发挥出统计信息应有的价值。

一、统计信息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院医疗质量影响到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利用统计综合分析中的医疗指标、质量指标来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来源。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反馈疾病的发生及其规律。

利用诊断质量指标综合反映医院住院医疗质量和管理状况,评价医生业务水平。利用治疗质量指标观测直接影响医疗终末质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标反映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利用单病种质量指标来反馈主要包括住院总费用、医疗水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利用医技科室质量指标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运营情况,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二、统计信息是医院实施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医院卫生统计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的动态变化指标情况和历史全貌,为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和计划,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过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通过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强化对治疗患者出院情况的正确填写,真实反映医院的治疗质量;通过对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费用结构指标的分析,认识医院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药费构成比,相对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含金量”,此同时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对单病种质量指标的分析,控制单病种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打出医院的医疗品牌,提高医院在社会的信誉度,树立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获取社会效益。

三、统计分析是医院管理的科学依据

第6篇

关键词:病案统计;医院管理;作用

作为医院一项极为关键的信息载体,病案统计为医院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其还是医院管理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从本质上而言,病案统计就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医院内各项医疗服务情况加以综合评定,进而达到医院科学管理的最终目标。可见,在医院管理中病案统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医院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提升医院的病案统计能力,最终实现自身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1 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当中的作用与价值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笔者将对其加以简要说明。

①病案统计能够为单病种费用的控制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对医院的患者而言,单病种费用控制是一项极好的措施。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是依据病种加以结算的,换而言之,患有规定疾病的参保者在指定的医院进行治疗,那么就能够依据病种结算的形式予以医保报销[1]。医院病案统计一般会定期对常见的几十个单病种的一系列数据,例如手术前的平均住院时间、人均药品费、人均手术治疗费以及人均总费用等进行有效的统计,且对其展开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对单病种采取临床路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诊断与治疗的时间,提升病床的周转数,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从而最终达到单病种费用控制的目标。这不但能够令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②病案统计能够为医院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制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对医院管理而言,其关键与核心就是合理、正确的决策。医院宏观决策指的就是站在医院宏观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角度上,对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以及方针政策加以有效的研究且制定,进而最终实现提升医院综合效益的目的[2]。在每一年的年初,各大医院通常都会制定本年度的工作计划,而其中一项极为关键的内容就是"医院业务发展目标",在其中又将牵涉到一些统计指标,如"手术次数"、"出院人数"以及"总诊疗人数"等等。以某医院2014年的业务目标为例,力争本年度手术患者达到6000人次,出院患者人数达到1.6万人次,总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而该目标的制定,就是依据上一年度统计数据的汇总,且通过详细的分析、对比,最终的出来的结论。因此,病案统计是否准确,将会对医院的决策带来极大的影响。③病案统计能够进一步强化医院科室的科学管理。在医院中,临床科室是其主要的构成单元,而在医院管理中,科室的管理是其关键所在。现今,在我国相关的医院分级管理规定中指出,一些医疗统计指标大多数和临床科室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临床科室中,对一些病案信息加以统计与分析,如"病床的使用率"、"科室出入院总人数"、"床位周转率"、"手术前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单病种治疗费用"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经济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3]。比如对全部出院患者的疾病加以分析与研究,以便及时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以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整,从而提升治愈率,缩减住院时间,提升病床的周转率。又如为避免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出现,要求医院科室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应控制在1.5%以下,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达到97%以上,定期对临床科室开展数据监控,倘若出现超标现象,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医院感染科,且及时采取有效对策,进而控制感染的不良苗头。④病案统计能够为医院服务范围的扩大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对医院而言,扩大服务范围是提升其在医疗市场中所占份额的关键手段。比如在医院外科中,通过对病案信息的有效的统计,且对一些病种患者人数减少的原因加以分析,进而提升科室服务质量,创新医疗技术,且按照病案统计所得数据,提出减少住院费用、缩短患者手术前住院时间的对策,这样就能够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声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水平。

2 强化医院病案统计管理水平的对策

有上述可知,在医院管理中,病案统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医院的病案统计能力,提升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是极为有必要的。

2.1强化对病案统计的认识 在现今的形势之下,医院的各级领导与管理层应当意识到病案统计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而把病案统计归纳到医院的重点支持领域范围内,以进一步加大对病案统计的各项投入,如物质投入与人力投入。另外,医院还应当积极主动和国外先进的医学领域相沟通、交流,以及时、详细的掌握世界医学的最新发展;与此同时,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与同行相对比,进而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而有效推动医院病案统计水平的快速发展。

2.2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提升病案统计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人才是关键。医院必须对病案统计人员进行有力的培养,以便能够打造一支具备较高责任心,掌握基本医学知识与丰富统计学知识,且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懂得微机操作、经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此外,病案统计人员自身还必须不断的充电与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方能切切实实做好医院病案统计的工作,且使医院病案统计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为医院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强化管理,加大科技投入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管理也逐步迈入高信息化时代,而与此同时,医院的病案统计工作的地位也随之提升。医院的管理者与领导者应当注重病案统计这项工作,且将其纳入医院的管理体系当中;应当不断地强化医院病案统计信息的科学管理,对病案统计工作的条件加以有效改善,同时增加信息管理的软硬件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构建医院病案统计、病案资料数据库,且有效明确信息管理工作的合理化流程,完善信息处理功能以及传输网络,最终达到病案信息数据各项工作(如收集、录入、存储、处理、传输以及输出等)的一体化[4]。通过这种方式,系统的、全面的为科研、临床以及教育教学提供准确的信息,且为医院的管理部门提供强而有力的参考数据,进而最初科学合理的决策。

3结论

综上,在医院管理当中强化病案统计管理工作,不但能够为单病种费用的控制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为医院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制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医院科室的科学管理,且为医院服务范围的扩大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由此可见,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应当转变思想,强化对病案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且通过各种手段与措施,以提升医院病案统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曹金红,陈禹潭,刘智明等.病案统计科的"参谋部"作用及发展策略[J].中国医院统计,2012,19(6):407-410.

[2]纪红敏.现代医院管理中病案统计工作分析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6):254-255.

第7篇

关键词:医院 信息统计工作 现状 趋势

一、当前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现状及问题

医院信息统计部门集信息收集、咨询考核、日常监督工作于一体,为医院长期发展目标的确定及不断完善提供重要数据保障。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医疗系统显得尤为突出。领导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足,统计人员专业素养欠缺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目前,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医院的领导对信息统计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信息统计工作无法为医院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也不能体现医院的财务收支状况。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忽略了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造成资金投入不够,也无法吸引相关专业高级人才的进入。

(二)资金投入不足

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是对相关软硬件要求较高的一项工作,且随着网络化、办公自动化趋势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加大软硬件的资金投入,必然会使信息统计工作的效率低下,无法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三)人员编制不够

目前,在部分医院中,信息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不够,造成人员流动大,队伍的稳定性存在较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医院的信息统计工作得到持续发展必然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专业人才缺乏,培训不够

我们知道,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是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一项工作,如果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就很难去对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利用,从而为医院的发展服务。与此同时,部分医院对上岗的人员缺乏足够的培训,导致匆忙上阵,工作漏洞较大。

二、完善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建议

笔者从事医院的信息统计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就如何完善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建议如下:

(一)提高重视程度

新形势下,医院管理者需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对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信息管理机制。统计人员需定期将住院、门诊等相关信息指标上报科室、院领导,做到迅速、准确、高效。

(二)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中必须的软硬件设备,需加大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医院要开发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加快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反馈。

(三)配备必要的信息管理人员

对于部分医院编制不够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需配备必须的信息管理人员,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逐步建立一只具有团队活力、素质高、专业性强的队伍。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信息统计人员素质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医院来说同样如此,院领导需把引进高级信息管理人才提入议事日程,加大对人才的投资。对于新进的员工,必须严格把关,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顺利上岗。同时,在工作期间,需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学习讨论,在竞争中实现部门和个人的同步成长。

三、网络环境下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集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的现代统计报表体系已是迫在眉睫。

(一)新型医院信息系统管理模式

现代医院要求统计人员更多参与到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中来。只有统计人员参与 HIS的管理,才能直接面对原始数据的收集过程,监控数据质量,减少差错,运用网络并对网络信息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主动服务。

(二)利用网络科技实现高效管理

医院统计工作应该力争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应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分解、整合的技术。对数据实现智能化提取和制表,以满足医院决策者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高质量的数据才能应用于改革方案的预测和评价,应用于领导决策的制定过程。

(三)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现代医院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医疗信息。医院统计工作必须全面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各项指标的动态化情况,为医院管理层了解全院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所以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很重要,通过各指标的情况找出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当前医疗市场、医疗环境、医疗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总之,未来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必须充分利用高科技的网络技术,通过高效的管理手段和高质量的分析报表来完成。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院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快信息统计工作的推进。对于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及时发现和处理,同时,要加大投入,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完善自我。笔者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医院的信息统计工作定会有所突破,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坤晏.医院统计信息失真现象以及防止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2]张刚伟.发挥医院信息化优势加强医院统计数据分析和利用[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08)

[3]周俊红.浅谈网络信息化时代实行病案与统计工作一体化管理的意义[J].山东医药,2009,(48)

第8篇

医院医疗质量影响到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利用统计综合分析中的医疗指标、质量指标来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来源。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反馈疾病的发生及其规律。

利用诊断质量指标综合反映医院住院医疗质量和管理状况,评价医生业务水平。利用治疗质量指标观测直接影响医疗终末质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标反映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利用单病种质量指标来反馈主要包括住院总费用、医疗水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利用医技科室质量指标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运营情况,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2统计信息是医院实施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医院卫生统计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的动态变化指标情况和历史全貌,为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和计划,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过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通过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强化对治疗患者出院情况的正确填写,真实反映医院的治疗质量;通过对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费用结构指标的分析,认识医院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药费构成比,相对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含金量”,此同时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对单病种质量指标的分析,控制单病种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打出医院的医疗品牌,提高医院在社会的信誉度,树立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获取社会效益。

3统计分析是医院管理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