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6 22:12: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控技术培训学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机械制造 数控技术 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47-01
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高峰的到来,他们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大的课题。地方高校机械类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困难重重,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找工作太难,找一份好工作更难。
一、数控技术人才的匾缺
加工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生产和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基础,这意味着我年每年需要培训和造就数十万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制造设备的大规模数控化,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制造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使企业急需一大批数控编程、数控设备操作及其维修人员。然而,目前数控人才奇缺的尴尬现状在全国各地十分普遍,在经济发达的浙江、广东、上海、山东等沿海地区,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编程、操作人员共计短缺60万多。
另外,调研还发现数控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在本地有四个以上的岗位可供选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
教学与生产实践的严重脱节,是造成这一尴尬现状的根本原因所在。用人单位抱怨:“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太脱节,到单位后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补课。我们希望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有关人士认为:职业技能已经成为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的最大“瓶颈”。从今年大学生就业的一项调查看,不少不愿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有个共同的“隐衷”:学生所学知识实在不能适应所需,企业又不愿去当“提供培训和锻炼机会”的“新学校”。
二、数控技术教育的现状
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亦对传统的机制、机电类专业人材的培养带来新的挑战:
1.教学体系脱节脱离市场需求
2.缺乏称职数控师资
3.数控实训设备严重不足
4.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不完善
三、几年来的一些培训实践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1998年下半年在机械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中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加工中心中级技能培训。他们学习成绩优秀,但缺少实践的机会,我们这一举措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然而,这些同学在培训之前所掌握的数控技术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利用三个月的业余时间达到中级操作工的水平难度是相当大的。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充分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想尽一切办法,在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全省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考试中以优异成绩一次性通过了考核鉴定,获得了由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第一步的迈出,为能否使在校本科生在短期内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找到了答案,为我们今后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实施“双证”培训奠定了良好基础。让更多的大学生接触到更先进的生产技术。至今我们已陆续培训了600余人(数控加工技术),通过与学生的座谈和问卷调查,我们感到在大学生中推行职业技能培训既是颇受欢迎的,又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
1.领导重视支持加大投入,为开展技能培训创造条件
为了配合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需要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技能培训工作,学校近几年在数控设备的投入上不遗余力,目前数控实验室已拥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仿形铣床、数控工具铣床、电火花机床、线切割机床等数控加工设备和机器人、快速成型机等高技术设备近二十台套,丰富了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培训的硬件需要。
2.技能培训师资队伍的建立
为了建立一支过硬的技能培训队伍,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队伍。
3.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型工程训练
培训中心在培训计划上改变过去集中训练的传统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开放式实习,给学生灵活的选择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事先预约,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参加培训,为了避免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我们经常利用晚上和双休日进行培训,培训中心在人员调配、设备调度上尽可能做到既合理,又充分。
4.编写适用的培训教材
我们按照加工中心的鉴定标准,针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现有设备所使用系统,自编了数控技能培训指导书。由于加工中心的鉴定标准主要针对加工中心操作人员,要求较低,对数控知识的要求重点不突出,因此我们在培训教材中增加了有关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主轴系统、伺服系统、步进电机、机床检测与调试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等基础实验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控技术原理、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和维修的技能。
5.校企联合、优势互补
以前我们与企业的联系不很紧密,通过交流我们加强了与他们的联系。如今学校搬迁至开发区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我们这里定为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与开发区企业的数控加工企业的联系已经展开,双方商定根据企业现有设备和系统,由学校和企业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和工程师共同组成培训师资队伍,按照企业加工特点组织实施培训。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工作不仅为社会培训急需的数控人才,同时也改善我们的培训条件,丰富培训内容,充实培训队伍,最终促进我们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提高。
6.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
我们在培训人员的选拔、理论教学、实际操作、考核评分等各项环节上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名参加培训的学生都能实实在在地获得数控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每年都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四、结束语
由于我们的培训工作开展得较好,几年来有不少兄弟院校把学生送到我中心接受培训。“社会需要什么人才,高校就应培养什么人才”。高等教育应从市场出发,改革教学体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光明.基于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5(09).
关键词: 数控技术专业 学习领域课程 实施 难点
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通过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说明、学业评价方式等内容确定的教学单元。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式在我国某些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得以沿用或试验,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作为一种新型课程方案,我们也发现学习领域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难点,诸如与课程直接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师角色等,下面本文结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实际建设情况,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背景及现实基础
1.背景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体、多科发展的综合院校,办学定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岗位群),培养能力强、素质高、懂技术、会管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数控技术专业2006年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专业,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现实基础
数控技术专业在示范建设中基于以往厚实的教改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开发模式,依托无锡地区高精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企业集群的优势,在现有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探索“一三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成优质教学资源丰富的全国示范专业。
二、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难点
2008年以来,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开展了对企业的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与咨询、工作岗位的分析、能力的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确立、课程设置及实施等配套工作,将学习领域课程深入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中来。
但是,作为在我国还不太成熟的课程模式,学习领域课程在开发与实施中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考虑各种课程类型的性质,而且要涉及建设成本的问题,尤其是学习情景的设置、教学产品的制作与教学化处理均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下面我从与课程直接相关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课程体系构建
在总结学校原有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研究与实践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一条主线、三个层面、五项机制”(一条主线是指将“职业能力培养”确立为实施方案制定的主线;三个层面是指按“新手、熟练者到高技能从业者”三个层面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引入“大二顶岗实习”作为突破口;五项机制是指通过顶岗实习机制、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机制、教学车间运行机制、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团队建设机制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思路。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数控技术专业借鉴德国等国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现代职教理念,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本专业课程由通用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教育课程、校外实习课程构成。下图是专业主要课程的组成。
下面以国家精品课程“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及实施”为例介绍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情境化的设计理念进行开发。我们认为,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此,教师要十分重视理论实践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实施,来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
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就业为导向,以情境性原则为主,以科学性原则为辅,通过显性或隐性课程体现人本性原则,从而达到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
针对数控工艺员和数控程序员工作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即不同类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程序编制、加工实施,主要是针对不同典型零件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编制数控加工工艺、程序,并实施数控加工的核心职业能力。因此,选择教学内容时,关键工作是选择典型零件,本课程选择了回转体、平面轮廓和箱体等三大类共七个典型零件作为教学内容。这些零件都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常规机械加工零件,经过对零件图样的教学化处理,它们都较好地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特征,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得到具有代表性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与程序编制能力的培养,较好地满足工作岗位需要。
2.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
学习领域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教学在教学时数中占50%以上的比重,这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素养,而且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相应的企业工作经历;不仅能够结合专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高职学生特点不断地开发、设计课程,而且在课程的实施中能够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组织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价计划”,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目前教师的特点、水平和能力显然与学习领域课程本身对教师的要求不相匹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的主要做法如下:其一,直接引进来自于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娴熟的企业指导人员,配合专业专职教师组织实施学习领域课程。其二,挖掘校内资源,加强师资培训。目前高职师资的主要来源是毕业于本科院校、接受学科知识体系培育的毕业生,大部分缺乏在企业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因而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非常重要,培训方式很多,有校内培训,也有校外培训;有专业技术培训,也有教育理论培训。考虑到所有教师不可能都有多种机会参加校外培训,本专业2008年和2009年利用本校承办教育部中德师资培训活动的机会,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活动,接受系统的专业技术学习和体系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学习,使中青年教师了解并掌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最基本逻辑和经验,进而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另外,学院还划拨师资培训经费,推荐教师参与校外业务进修,到华东师大学习先进的课程理论,并组织教师赴德参加学习领域课程培训等等。其三,通过“顶岗实习”、“打工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鼓励教师承担指导任务,增加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了解企业工作背景;通过健全制度,让来自于企业的兼职教师承担指导新教师的任务,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水平。
本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示范建设期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为进一步的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主编.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编.工作过凶横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关键词]数控技术 精致型操作工 同业标准
[作者简介]包中碧(1972- ),女,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类技术及高等职业教育;徐益(1964- ),男,浙江永康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刘虹(1964- ),女,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及高等职业教育。(重庆 40112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08-02
数控技术作为国家首批紧缺型技能人才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极大满足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并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奠定了基础。但不可否认,目前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培养的都是普通数控操作工,相互之间区别不大,且日趋饱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装备制造技术的不断升级,企业缺的是高精细设备的操作、调试人员,缺的是高精尖零部件加工的技能人才,这类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谁来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显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当前正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期,却频频面临“设备易得、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人社部一项统计显示,中国2.25亿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仅为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仅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就达400余万人。产品精度、复杂程度及尺寸的要求提高,高精、大型、复合化数控设备广泛使用,复杂编程、多轴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但相应的高端技能人才奇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显滞后于产业转型及升级。
2.课程体系难以匹配职业岗位能力。原有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不匹配,课程内容中企业主流技术体现不充分,缺乏质量、成本、工期等生产过程要素;教学活动设计缺乏精专项目、严谨训练环节;课程实施缺乏高水平师资支撑;鉴定模式中知识模块与技能模块分离;职业素养养成缺乏孕育环境。
3.多轴、复合型数控设备操作工缺少职业标准。国家现有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职业标准中缺少多轴、复合型数控设备操作工的技能要求与相关知识,该类人才的教育培训无参照、技能鉴定无依据,缺少相应的职业标准。
4.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教学资源缺乏品牌企业技术、项目的支持,设备档次普遍不高,技术不规范,教学场所缺乏真实的工作氛围,教学装备与制造技术升级不同步,能力本位课程实施困难。
二、数控“精致型操作工”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随着制造业中加工精度、复杂程度、精细程度等要求提高,大量多轴、大型、复合化数控设备在企业广泛使用,相应岗位的操作工不仅要有一流操作技能,还要有严谨的职业素养,要达到“精致型操作工”的要求。为此,学院要瞄准以国防核工业基地为代表的高端制造领域,围绕数控加工关键技术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按照“需求驱动、精致培养”的思路,与32家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数控专业岗位能力标准,构建多轴、复合型数控设备操作工职业标准,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合国际优质资源,实施“团队+组件”能力评价模式,创新并实践数控专业“精致型”人才培养,如下图所示。
1.校企共建岗位能力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通过对32家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岗位调研,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控设备信息及岗位工作任务,整合出数控设备操作员”“数控加工工艺员”“数控设备调试、维修员”“数控加工质检员”四大岗位群;与企业专家共同提炼专业群面向的28种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疏理整合,形成20项职业能力;以数控加工及数控装调维修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引入德国AHK数控加工技师证书标准和日本FANUC数控系统技术规范,新增多轴、复合数控设备操作岗位能力要素,共同开发出数控技术岗位能力标准1套(43个能力单元),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认可并备案。各能力单元描述了工作任务需要的能力要素、实做指标、基础知识与技能、关键能力水平、学习资源等信息,既为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考核的内涵和标准提供准确依据,又实现教学标准与国际对接。
2.强化职业素养,实施“浸入式”素质教育。鉴于国防尖端企业产品加工的特殊技术、工艺极限状态以及设备操作复杂性,提出“严细融于一切”工作要求。基于此,职业素质课程设计一要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科学技术馆作为素质教育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了解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感受国防高科技的科技魅力,增强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意识。二要聘请核九院的技能大师进校园,通过分享他们研制核武器的经历,激励学生苦练技能。三要通过校友座谈会及优秀校友事迹介绍,感受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四要与核九院共同创建育人环境,将“产业、工业、企业”和高职的文化转化为“文化符号”,融入校园环境,凸显校园文化特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敬业精神。
3.基于岗位能力标准,构建职业能力课程。分析企业流程、岗位群与课程模块的对应关系,根据岗位能力标准,构建校企合作课程。借鉴发达国家课程开发经验,以企业高端设备、先进加工技术以及复杂产品加工工艺为载体,与企业专家、职教课程专家共同分析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策略活动化、能力评价组合化”为特征的课程。
一是课程内容项目化。借鉴德国数控加工技师标准以及日本FANUC数控系统技术规范,参照企业工作岗位、生产流程设置教学环节,以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以真实的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融入产品质量、成本及工期等要素,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学做一体”项目,突出企业主流技术,跟进高速、精密、复合加工等先进技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无缝对接。
二是教学策略活动化。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边教、边学、边做。教,强调质量、成本、工期理念;训,强调技能基础训练,学习数控加工的学生必须接受长期的普通加工训练;学,强调创新,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精专技艺训练。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与真实工作情境一致,并把“德国的严谨、日本的注重细节、中国核工业的严细融于一切”的职业精神贯穿到学生职业素养、综合实训、创新实践的教学活动中。
三是能力评价组合化。比对AHK证书标准,以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标准为考核标准,构建职业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核依据零件图纸要求及工艺条件,考核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团队+组件”评价模式,学生分工完成零件加工任务,协作完成组件总装,以单件与组件均合格为评判标准,整个考核凸显生产化过程。
4.以生产过程因素为主线,实践四步教学法。借鉴德国学徒培训方式及行为导向教法,针对学生先前知识和技能,构建知识讲解、动作示范、参照练习、指导提升的四步教学法,即教师讲解相关专业知识及操作要领、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示范、学生参照教师示范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技能提升。老师在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学生全面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包括获取信息、选择材料工具、拟订工艺过程、确定工作步骤、实施项目任务、评价项目成果。遇到问题,学生先自己动脑思考,解决不了再向组内人员寻求帮助,还解决不了,再找老师。操作加工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负责一种零件的生产,最后将所有零件再组装成部件。
5.制定多轴、复合型数控设备操作工职业标准。针对多轴加工工艺及编程,结合空间复杂曲面的加工解决方案及高速度、高精度、复合加工要素,制定多轴、复合型数控设备操作工职业标准。该标准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框架,由职业名称、定义、等级、职业能力特征、培训要求、鉴定方式等构成,职业等级确定为高级,不少于300个培训学时,考核时间为420分钟,考核对象是从事编制复杂数控加工程序、操作多轴及复合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多工序组合切削加工的人员。标准中含“三维建模”“多轴加工的刀具系统”等11项职业功能,“第五轴控制程序的编制”“车、铣复合控制程序的编制”等20项工作内容。
6.整合国际企业资源,创新实践教学平台。FANUC数控系统设备的市场份额在重庆约占70%,在全国约占60%,所以学校要及时引入FANUC国际知名企业技术规范、设备、企业文化、培训项目,跟踪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同时融入欧洲职教联盟培训标准,建成教育部“重庆FANUC数控系统技术应用中心”,构建起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同步,为重庆市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学生技能培训及技能大赛提供基地,并作为FANUC公司在西南地区唯一的售后技术服务中心,共同承担5期对外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
三、数控“精致型操作工”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数控“精致型操作工”目标定位契合国防核工业要求,数控专业30余名学生参与核九院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协助解决“高、精、尖、怪”的制造难题,毕业生成了先进装备制造行业“抢手货”。“团队+组件”评价模式突破了传统能力鉴定方法,职业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参加德方AHK数控技师证书认证,通过率与德国本土相当,并在全国、省级数控类技能大赛获一、二等奖30余个,连续6届包揽重庆市技能大赛一等奖,近20名学生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深造,进入BSK德制工程师高职精英教育计划项目。该培养模式形成的成果荣获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关键词:MasterCAM实习;数控实习;程序;模拟仿真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及MasterCAM 课程的引入
目前,数字控制技术与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等,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数控技术不仅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就是数控技术的竞争。基于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国内一些重点高等院校20世纪70年代就陆续在机械类专业开设了数控课程但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院校只能传授理论知识,而不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数控编程能力、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及系统的维护能力,也不能培养学生数控技术的开发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快地独立完成在数控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方面的工作任务。
现在工程技术教育正处在改革时期。众所周知,教改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素质高、口径宽、基础厚、适应面广、能力强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在数控技术方面,学生获得这种能力有几种途径:一是有合适的实习基地,但在目前国内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点;二是学校用有限的资金投资购买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建设教学实验环境。此类设备价格昂贵,即使用大量资金买回一台两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成本安全性上考虑,都不大适合学生的普及性教学和实验。这类教学实验中心即便建成,实际应用效率和效果往往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数控技术课程的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学有所练、学用结合,是数控技术教学工作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综前所述 ,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开实践,就谈不上素质,实践是知识转化并升华为素质的根本条件。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和实践效果,仅在课堂上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具备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考虑到前面谈到的数控设备价格的因素,经过多方调研,我们选定了一种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并能动态模拟加工轨迹、与数控机床有良好数据接口的美国CNCsoftware公司研制的基于PC平台的masterCAM
利用MasterCAM 系统中的CAD绘图建模功能绘制生成的二维或三维零件模型,或利用该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将在其它CAD 软件中做好的零件模型数据读入,然后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选取要加工的对象以及刀具、切削用量、进退刀路线等参数后,该系统便自动计算出加工余量,并动态显示出各不同加工表面的刀具路径,随后设定工件毛坯及机床坐标系等相关参数后进行加工仿真模拟,经仔细检验各切削参数及刀具路径合理后,最终通过程序的后处理生成数控加工指令代码,再通过计算机与机床的通讯接口(如RS232)将数控指令加工代码输入到数控机床既可完成零件的加工。
二、利 用MasterCAM进行手工编程,并进行程序校验
数控程序的手工编制是计算机自动数控编程的墓础,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最终也还要经过后置处理转换成NC程序代码。作为数控技术人才,不仅是数控技术的应用者,更应该是数控技术的开发者。因此要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手动编程是学生熟悉并掌握NC程序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数控指令枯燥、不易记忆,编写的程序又不能得到实现,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也得不到应有的实际动手的训练。同时对同一零件编程,学生编写的程序会有多种,老师批改作业、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也十分困难。这一难题在masterCAM系统中就迎刃而解了:只要将NC代码输入该系统,通过加工轨迹校验,NC程序的结果就非常直观地仿真出来了。
三、设置工艺参数,定义霉件加工工艺
利用masterCAM系统中的CAD绘图建模功能绘制生成三维零件模型,或利用该系统提供的数据接口将在其它CAD系统中做好的零件模型数据读人,然后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如《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等课程的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方法,安排零件的加工工序,确定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所对应的不同加工表面的刀具、切削用量、进退刀路径、主轴转速等参数后,该系统便自动计算出机加工余量,并动态显示出和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所对应的不同加工表面的刀位轨迹和机床代码,省去了人为编制NC程序的烦恼。这一过程将数控编程、制造工艺、刀具、数控机床、数控加工等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觉得以前所学的知识不再孤立、枯燥,在数控技术课程中达到了融汇贯通,并在计算机上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巩固了学生的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强化了利用mastercam系统数控教学的效果。
四、利用masterCAM 系统,对计算机计算的刀具轨迹进行模拟仿真
masterCAM特有的模拟仿真功能,可以进行三维真实感动态仿真加工,每个学生都有模拟加工的机会,省时间、省材料、省设备投人。在仿真过程中,刀具沿着所定义的加工轨迹进行动态加工,学生可以直观地掌握数控加工的过程,判断刀具轨迹的连续性、合理性,是否存在刀具干涉、空走刀撞刀等情况,刀位计算机是否正确,加深了学生对加工工艺的理解和对刀具轨迹的认识。通过对照加工后的结果,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刀位轨迹,其加工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实质上,加工刀具轨迹定义的合理与否,与学生对零件加工工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对不满意的加工结果重新进行零件建模或重新定义刀位轨迹,实现虚拟设汁与虚拟加工。
五、利用masterCAM 系统将刀具轨迹转换成数控加工程序,通过计算机机床接口传送,并控制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
前面所做的工作均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学生还很难将NC程序和实际的加工联系起来,总的理解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感性认识不足,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环节很不够。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将零件的NC程序通过数据接口传至数控机床,控制机床进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NC程序、数控系统、数据接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数控技术开发人才,应该熟练掌握数控编程、数据通讯、接口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并得到相应的动手能力的训练。
六、小结
我们认为数控实验室的功能应该是多方面的除满足教学需要外,还可以进行科研项目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为生产科研服务,并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及承接加工任务等,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用以改善实验室的条件、促进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与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控 机床 管理 维修
随着我国制造企业技术装备的升级,中、高档数控机床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充分保证设备的有效利用率,设备出现故障时,要尽快将设备恢复正常使用。因此,在日常车间管理中,数控机床设备管理与维修就变得越来重要了。数控机床管理是一项十分丰富的综合工程,既要有科学的设备管理,又要有好的设备维修。
数控机床的主体机构有以下特点:1)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无级变速主轴及伺服传动系统,数控机床的极限传动结构大为简化,传动链也大大缩短;2)为适应连续的自动化加工和提高加工生产率,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具有较高的静、动态刚度和阻尼精度,以及较高的耐磨性,而且热变形小;3)为减小摩擦、消除传动间隙和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更多地采用了高效传动部件,如滚珠丝杠副和滚动导轨、消隙齿轮传动副等;4)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辅助时间、改善操作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了刀具自动夹紧装置、刀库与自动换刀装置及自动排屑装置等辅助装置。
一、需要复合型人才对数控机床进行管理与维修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数控机床控制技术是集计算机及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和精密机械等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其控制系统复杂、价格昂贵,因此它对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素质方面提出了比普通设备更高的要求。
数控系统的说明书一般都较多,有操作、连接、编程、功能说明、冗编程、安装调试、维修手册等。要认真学习与维修有关的部分,同时由于配套的说明书、资料往往使用原文资料,数控系统的报警文本显示亦以外文居多。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基础。
维修人员必须能熟练的操作数控机床,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有时要进入一般操作者无法进行的特殊操作方式,如:进行机床参数的设定与调整、利用?编程器监控、通过计算机以及软件联机调试等。此外,分析判断故障原因过程中,往往还需要编制相应的加工程序,对机床进行必要的运行试验与工件的试切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与维修人员,其操作机床的水平应比操作人员更高,运用编程指令的能力应比编程人员更强。
二、加强数控机床的基础管理和技术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数控机床的拥有是企业的竞争实力体现,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控机床,对企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建立建全数控设备维护档案及交接班记录,将数控机床的运行情况及故障情况详细记录,特别是对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部位、原因、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予以详细的记录和存档,以便在今后的操作、维修工作中参考借鉴。
对于新购置的数控机床,在安装、调试和验收时要严格把关,对照合同、技术协议逐项检查。机床调试完成后,利用接口对机床参数进行数据传输做为备用,以防机床参数丢失。对数控机床的操作者、管理及维修人员进给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参加权威部门举办的学习班,内部办学习班,以及到数控机床的生产厂家进行设备操作技术和维修保养技术培训。
三、加强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在数控机床的日常管理中,预防性维修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积极的工作。正确使用数控机床是减少设备故障、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它在预防性维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有三分之一的故障是人为造成的,而且日常性维护是由操作者进行的,因此必须提高操作者的维护意识,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素质,尽快掌握数控机床的性能,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使设备运行在合理的工作状态之中。
操作者为了保证数控机床的正常运行,每天应该检查所有的防护板、罩壳和门操作是否适当、在整个行程中步进每一个轴,观察运行是否平滑、确保所有轴的限位开关正常工作并调整到相应的限位位置、检查导轨是否有划伤或过度磨损的迹象、检查导轨清洁器没有被损坏、触摸导轨检查是否适当。数控机床的比普通设备复杂得多,对它的维护、保养工作要求也比较高。积极做好故障和事故预防,若发现异常应及时解决,这样做才有可能把故障消灭在萌牙状态之中,从而可以减少一切可避免的损失。
四、数控机床的常用检修方法
数控机床维修是一项很复杂、技术含量很高的一项工作,数控机床与普通设备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数控系统都有自诊断功能,根据系统自诊断各种报警信息,通过说明书进行分析以确定故障范围,定位故障元器件。数控系统的软故障是指控制系统的系统软件和札程序。有的系统把它们写在中插在主机板上,有的驻留在硬盘上。当故障发生后,维修人员一般不要急于动手,先与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再仔细询问故障发生时机床处在什么工作状态、表现形式、产生的后果、是否是误操作,故障能否再现等,这样有助于维修人员快速分析和判断故障原因。
五、结束语
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它的发展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结合的结果,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高效性,就必须正确的操作和精心的维护保养,及时、定期的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台山市培英中学创办于1930年,是一所台山市直属的全日制公办高级中学,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台城人工湖畔,环境优美。学校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现有51个学历教学班,在校学生超2700人。普通高中是江门市一级学校;职业高中是国家级重点职中,又是省级实训中心,成为台山市职业教育的骨干和示范学校,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并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形成“一园两制,三教沟通,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高级、一级职称教师占75%,本科学历达95%。教学设备先进,建有一流的电脑室、数字化语言室、电子视音频实训考核室、电工实训考核室、数控加工实训场、数控编程室、机械车工实训场等各专业教学实验实习功能场室,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优越的生活环境。
多年来,学校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校风良好,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高考任务,近三年有14人次取得高职类高考总分或单科800分以上,成为台山市高考“大户”。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专业技能突出,大多被学校推荐到省内著名企业工作,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近年来,台山培英中学被评为台山市最佳学校,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列入了中国地方名校。
培英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校友遍布世界各地,素有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上世纪90年代,建校功臣、培英中学永远名誉校长黄国熙先生,首先扛起重建台山培英中学的大旗,慷慨捐资470万元,建起继祖楼、雅静楼、拔凡逢金楼、敏庄楼、国熙楼等5幢楼宇,建筑面积达10768平方米,彻底改变了培英原来砖瓦平房的落后面貌。学校自1995年3月评定为江门市一级学校后,为了更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热情的海内外校友再次掀起了建校热潮,捐资添置一批楼房和设备,从1995年起,由黄英活先生、伍伯良刘彩凤伉俪、黄金趸女士、伍兆灿先生、李伯荣先生、香港培英校董会及其他校友捐资,共计筹集资金840.19万元,新建楼房6幢,面积11730平方米。
2005年4月,为了做大做强台山培英,在市政府和海内外培英校友的支持下,在台城三台大道征地360亩建设台山培英新校区。在短短的时间里,捐资近2000万元。其中,伍兆灿名誉校长捐款500万元,蔡建中名誉校长捐款500万元,李伯荣校友捐款300万元,伍伯良名誉校长捐款80万。高标准规划建设的新校区,完成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教学大楼、基础科实验楼、实训楼、科技楼、行政楼、学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图书馆、生活楼(膳堂)、艺术楼、专家楼、游泳馆(池)、体育馆、体育场、校门等。
[关键词]工程训练;以学生为中心;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37-04
工程作为实际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具有建造性、人文性、生态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本质特征。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克服目前存在的学术化、学科化倾向,担负起工程自己的教育使命,回归工程本身。或者说,高等工程教育要超越“科学范式”(强调工程科学与理论分析),确立“工程范式”(强调工程教育的实学性、集成性和创新性)。
为此,我国参照《华盛顿协议》,按“国际实质等效”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试点工科专业的国际认证,并于2013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6个协议中最权威、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协议,该协议提出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通用标准对工科专业学生毕业时的能力要求,正是对工程本质特征的反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于工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工程训练面临的问题
工程教育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实践性。我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理论课程的实验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工程训练、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两大部分。然而,在我国本科工程教学体系中,存在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现象。2009年,中国工程院了一个调研报告,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批评:一是一些本科院校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盲目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导致学校建设目标趋同,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二是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使工程训练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三是教师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学生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由于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密切,企业难以容纳大批学生实习等问题,生产实多是走马观花,学生很少有动手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因此,工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虽然我们在不断进步,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滞,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如:
(一)功能定位单一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功能几乎是所有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存在的核心要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种教学理念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
(二)训练目标不明确
训练目标与工科专业培养未来合格工程师的要求有差距,目标仍然以验证理论知识和掌握加工工艺为主,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要求比较模糊。
(三)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盲目,训练目标模糊,导致训练体系层次偏低,训练内容与理论教学和其他实践环节脱节。对学生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方案与思路创新等方面的训练不足。
(四)师资及硬件资源投入不足
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工程训练要求,软硬件资源投入不足。真正的工程师只有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工程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而我国工科教师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大部分教师热衷于申请课题、,对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核心理念未能深入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心中则是最主要的。由此,需要回答的问题有(但不限于):
1.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
2.如何设计训练体系?
3.训练体系如何与专业培养计划中的理论教学和其他实践环节贯通?
4.如何建设工程训练所需的师资队伍?
二、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训练体系的反向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就是用期望全体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反推出所需的培养过程、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对应的持续改进机制。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在工程教育国际认证语境下,培养目标可表达为学生毕业5年左右,成为所工作领域的合格工程师,即解决“能做什么”的问题。而在“科学范式”教育模式下,通常是教师(强调工程科学与理论分析)根据自身的认识,主观设定学生需掌握的知识,制订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实际上决定了学生毕业时掌握的知识,这会造成毕业生能力与培养目标脱节,更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指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即学生产出,实质上是学生毕业时“能有什么”的问题。本文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参考体系是《华盛顿协议》的通用标准,具体为: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运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能力;
3.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训练体系的反向设计
训练体系的反向设计是指:调研内外需求,由需求确定培养目标;然后,由培养目标决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把毕业生能力要求分解、落实到培养计划的各个环节(包含工程训练),形成课程体系。这里的课程体系是广义的,即为各个教学环节。尤其要注意的是,课程体系的改革,要改变讲课、实验、实习相分离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的条件,实现讲课、实习、训练一体化。这样,在新生入校后,执行该培养计划,在质量保障体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下,就能保证学生在毕业被授予学位时实现各能力培养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解决“能有什么”的问题;进而有效达成培养目标,解决“能做什么”的问题。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达成、训练体系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三、训练模式的重构
重构训练模式与其他实践环节的贯通,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实现手段。在学生产出导向视角下,机械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必须摒弃“金工实习”的传统观念,树立“大工程观”。按国际工程认证通用标准划分训练层次,即认知、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训练。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现代机械产品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机械产品,而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要开发以机械、电子、控制一体为核心,以工程性、综合性为特点的训练项目。
为满足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还要对机械类专业的训练进行特殊设计和创新训练,设置课外创新训练课程。创新训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对初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电路板设计等基础性的专题培训,夯实其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对中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原理方案创新设计、机械系统创新案例、DSP系统设计、传感器应用技术等提高型专题培训,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高级训练阶段的学生开展大团队创新项目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这样,就纵向形成了“认知、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为主线的递进式、五层次训练体系。
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的训练还覆盖能源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轻化工程等工科专业,训练中心还要按专业模块划分训练环节,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要,横向形成多模块训练体系。
训练时间的安排要灵活,可实施分段训练。如,对安排4周工程训练(金工实习)的机类专业学生,可令其先进行一周的认知实习,再用2周时间与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结合,在完成图纸设计、教师审核后,分组、分批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最后一周则可与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结合,完成工程实战。
根据以上思路,训练资源必须重新配置。要淘汰老旧落后设备,大量增加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训练、创新训练所需设备。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理念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基本上属于研究导向型,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培养,很难胜任“工程范式”下的教学模式。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必须完善工科教师的培养机制。一要大力推动对工程博士的培养;二是利用省部共建引入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持,组织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三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导教师校企联合开展工程应用研究,提高他们的工程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
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高校中是十分严重的。口里重视教学,实则以论文、科研项目为教师评价体系权重的最大指标,广大教师怎么会安心教学?所谓“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讲的是教学以科研为基础,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不为教学服务,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一句空话。要以教师爱岗敬业、安心教学为前提,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与职称晋升机制,能很好地调节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工程训练中心需要教授、博士,更需要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现场操作技师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普遍存在职称、学历低,年龄老化,人员严重不足的现象。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事业编制的限制,大力实行人事制,从企业招聘全职工程师、技师;也需要从学校相关院系聘请机械、电子、材料、管理、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授、博士,兼职帮助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教学设计与建设工作。
五、典型训练环节的实例与推广
为探讨校外实习的部分环节在校内训练中心完成的可行性以及工程训练与理论教学贯通的可行性,2013年,我们对长沙理工大学机制专业2010级学生现代制造技术实习进行了改革试点。该级学生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开设数控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实习(时间为2周)。数控技术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零件的编程,并通过数控仿真系统的虚拟制造考核(到工程训练中心)。实习环节在训练中心进行了1周,每个学生完成了3个零件的加工(线切割1件,数控机加工1件,快速成型1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剩下一周时间再到大型先进制造企业参观,整体实习效果好,解决了到企业不能动手的问题。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对机制专业安排在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的为期4周的实习进行了调整,实施过程及主要时间节点如下:
1.第一学年夏季学期机械工程导论与认知实习同时进行,时间1周。也为第二学年春季学期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课程教学做准备。
2.第二学年夏季学期进行2周的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和先进制造技术训练。
3.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开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机械设计课程;随后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由课程任课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完成正确的CAD图纸。在此过程中,数控技术任课教师介入,选择适合线切割、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加工的零部件重点指导。
4.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开设数控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完成零部件的编程,并通过数控仿真系统的虚拟制造考核(到训练中心),要求理论教师先期熟悉训练中心的虚拟制造系统;在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环节(2周)时到训练中心完成零件的加工,时间1周。以上分段完成了4周的训练。现代制造技术实习的另一周时间要到大型先进制造企业进行参观实习。
该实例的流程及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如图1所示。
对2015级学生,可全面实施图1所示的计划,学生将得到系统的工程实践经历。这使学生从2013年试点时只能完成3个零件的加工,发展到现在能完成机械部件乃至系统的设计制造,并得到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实施工程的能力训练,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认识专业责任和专业伦理。
[ 参 考 文 献 ]
[1] 袁广林.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基于工程本质属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9):18-21.
[2] 李晓强.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D].杭州:浙江大学,2008.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内涵建设;突破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52-04
学校专业内涵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抓内涵、精管理、提质量、谋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提高自身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校做精、做强、做优的根本途径。2012年6月,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江都中专校”)成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两年来,该项目实际收到各项资金2894.3万元(中央财政资金1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30万元,行业企业资金141.3万元,区财政补助及学校自筹资金1023万元)。专业内涵建设的强化,有效促进了办学实力和内涵的显著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服务贡献水平和引领示范作用。
一、校企合作求突破,构建专业内涵建设平台
本着“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江都中专校注重练好校企合作的“太极推手”,注重“伸、推、握、拉、立”五种招式:“伸”,就是把手伸长,厂内设室,教研外置;“推”,就是把学生推出去,厂内设校,产学结合;“握”,就是校企握手,厂校合一,“订单”培养;“拉”,就是拉来企业,校内设厂,产教对接;“立”,就是自办企业,创建公司,学练结合。
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导向,着力促进职业教育由“校企合作”向“校企一体办学”方向发展,实施“校企一体人才培养工程”。区政府出台了《扬州市江都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建立完善了“职教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职业教育事宜,使之成为联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桥梁,形成政府引导、校企互动、行业协调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企一体人才培养工程”推进了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步伐,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节约了办学成本,实现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推动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了校企之间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二、建设模式求创新,激发专业内涵建设的动力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岗一体、能力递进
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从重知识传授向重技能培养转型。学校以质量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学做人和学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给企业更多的话语权,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做到专业设置与职业需求、教材内容和职业标准深度对接,构建了“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岗一体、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实施“订单式”、企业“冠名班”、工学交替、“多证书”制等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适合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笔者所在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满足地方企业对“精操作、能编程、知工艺、会基本维修、懂一定管理的多岗一体”的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引企入校,领校进企”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桥梁,构建了“校企一体办学,多岗一体、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威公司)、江苏一重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扬州光辉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扬州龙川钢管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订单”培养班级达6个,共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1个。该专业以英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参照,结合本校及江苏一重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创新现代学徒制,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教学内容,开发教学项目,同时打破了原来的学期体系,学生进入企业定岗定师傅,不再享受寒暑假,放假时间参照企业制度,每周日休息,周一、二上理论课,其他时间跟随师傅进入企业生产实践岗位,授课教师由企业和学校专业人才共同组成,授课内容紧贴企业生产实践,真正做到了“学生”与“学徒”的有机结合。该专业与亚威公司合作,组建“亚威班”,并签订协议。在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讨的基础上,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留人才培养方案中原有主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亚威公司产品图纸、产品实体及产品加工工艺为项目主体的项目课程,并以亚威公司的生产车间为教学现场,学校的专业教师与亚威公司的师傅互相协作,共同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形成了融“项目、课程、技能”为一体的“企中校”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为亚威公司2011年的成功上市作出了有力的贡献。
(二)创新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江都中专校注重突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按照职业活动过程和职教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在职业情境中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行动教学,使专业教学对接生产过程,实行“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课堂效率。如会计专业,专业建设与行业深度融合,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证书培训”内容融为一体,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会计职业规范与道德,会计岗位职业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等内容融入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构建了以会计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引导的“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线二点三领域”的“岗位式”课程体系(“一线”,指以培养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综合素质为主线。“二点”,第一点是政行企校合作育人,即课程体系的构架、课程标准的制定、核心课程的开发、课程内容的萃选、课程教学的组织和评价等都必须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第二点是工学结合,包括“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核心课程开发。“三领域”,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基础素质学习领域、职业能力学习领域和职业延展学习领域),实现课程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有力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创新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校企共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
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以校企合作为主导,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使“校企一体化办学”最终落实到实训基地建设上来。学校依托重点企业建设了一批围绕重点主干专业的高水平实训实习基地,与江苏诚德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一重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江苏江都建设集团、南京维色动漫有限公司、扬州光辉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江都电信等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共建紧密型实习基地59个、校外顶岗实习(10人以上)基地69个,让学生专业实习全部在校外实习基地以顶岗工作方式完成,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推动了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一体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呼唤职业教育发展的率先转型,学校建有“起点”汽车沙龙、凯瑞会计服务公司等多个校内学生自主创业基地。2013年8月,在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上海皆悦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与学校共建江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的校企共建内燃机气门金加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3+2学徒制实训基地、江都软件园维色动漫人才培养基地及职业教育服务“三农”项目建设等都已初见成效。
(四)创新师资队伍培养机制――校企互通、专兼一体
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教师,教师的眼光、境界与教育教学水平决定学校的品质。江都中专校秉承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理念,以培养“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职业技师、职业技能鉴定师和职业教育拔尖人才为目标,以科研为引领,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途径,采用“一遴选二培养三带动四聘请”的方式,即在学校遴选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带动年轻教师成长和聘请兼职教师(把能工巧匠请进来、把经验丰富的行家请进来、把有专业特长的专家请进来、把适应学生未来岗位拓展的能人请进来),依托大中型企业,完善教师“校企轮岗制”,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企业技能型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建立“项目教学团队”独立核算、目标绩效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学习、教学研究、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创新、资源利用能力等。2012年制定了《扬州市江都区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出台了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规划,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和国际交流与培训,促进教师学历及能力的整体提升。通过开展“管理干部比作风,看谁的工作绩效高”、“教研组长比科研,看谁的研究成果多”、“骨干教师比引领,看谁的示范作用大”、“年轻教师比教学,看谁的专业成长快”、“教辅人员比服务,看谁的吃苦精神强”等“五比五看”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学校有高级职称教师96人,省市特级教师、领军人才、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学科带头人62人,聘请54名企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42名专家级人才指导专业建设;选派教师赴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进修培训;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10项、校级课题56项;有40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公开期刊上发表。学校师资队伍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初步建成。
三、服务能力求提升,凸显专业内涵建设的宗旨
专业内涵建设的目的就是提升服务能力,宗旨就是为企业、“三农”及社会提供更优质的贴心服务。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服务江都、辐射扬州、影响长三角地区的办学思路,在人才支撑、吻合区域经济发展、主动服务经济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校企融合,为企业服务
本着“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专业内涵建设为落实到企业服务,实行委托培养、“订单”培养、招工与招生一体化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服务企业,在“领校进企,引企入校”方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江苏一重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合作,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培养新型实用型技能人才,真正实现“企中有校,校中有企”紧密型合作,实现学生当地就业,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服务企业,开展“职业教育服务到园区”主题活动,跟踪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嵘泰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邀请行业企业领导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和指导技能教学,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扩大“订单”培养比例,实行“校企人才培训、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双向互动模式与教学产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机制。
服务企业,取得实效。2012年初,《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第三期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将学校校企合作内容作为典型事例进行专题报道。2012年9月26日,《江苏教育报》刊发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的专题报道,江都中专校的校企合作被作为典型作重点介绍;同年11月21日,《中国教育报》又以《从“恋爱难”到“喜联姻”》为主标题,报道了江都中专校破解校企合作瓶颈的成功做法。在扬州市2012年度各类教育工作综合考评中,该校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获特色项目奖。
(二)根植农村,为“三农”服务
学校按照“政府主导,学校承办,社区联动,项目引领”的总体要求,“以农业技术培训为载体,造就新农村建设致富人;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龙头,转移新农村建设富余人;以就业创业培训为依托,培养新农村建设接班人;以农民学历教育为抓手,培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四人”为目的,以江都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联合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成人教育机构,搭建起农民培训教育三级网络,积极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等各类面向“三农”的培训教育项目,长短结合,校镇结合。
近年来,江都高效规模农业发展迅速,尤其以花卉苗木、优质蔬果、特种水产为首的高效农业比重上升到45%,产量效益明显提高。为此,学校依托社区培训学院的平台,以13个乡镇为中心,以地方成人学校为阵地,围绕本地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积极开展大棚蔬菜、苗木花卉、水产养殖、特色水果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一方面组织教学小组,进村到户,送教下乡,把科技、教育和农业密切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制作方便农村学习者的“教学包”和VCD等农民较易接受的课程载体,使职业教育更开放、更灵活、更平民化。学校每年服务“三农”培训规模达到6000人次以上,年均接受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的农民学员1000人以上,覆盖全区13个乡镇,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范围广、数量足、有致富带富能力的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学校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和“三农”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13年2月19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职教周刊・实践探索”栏目以较大篇幅登载了学校邓立新校长撰写的《主动服务让小学校派上大用场》一文,详细宣传了江都中专校服务“三农”的具体做法,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立足地方,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