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6 22:27: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经济效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但大部分地区农业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也成为影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强化信息技术的融入,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但农业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因此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过程中,要从各方面入手,促进农村经济效益提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农业信息化涵盖的主要内容
1.1农业生产信息化
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以土壤环境、气候环境、水文条件及各项生长指标相关数据为基础,在农业生产信息化背景下,农业技术人员与广大农户依赖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对以上信息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与判断,为农业生产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计划,以此为农作物生长与畜牧业养殖创造最佳条件。例如:农业技术人员要在充分了解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下,施撒化肥农药并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确定化肥农药的施撒用量,以此实现精准施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1.2农业科教信息化
新时期背景下为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种植方法,相关技术部门要扩大对广大农户的宣传教育力度。传统工作模式下,相关推广人员主要通过现场培训或座谈会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但这样的宣传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农业技术传播与推广成效。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广大农户在互联网技术与终端技术的应用下便可获取最新的农业信息,农业科教工作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实现,不仅极大地节约了农业科教成本,还扩大了科教工作的宣传力度与辐射范围。
1.3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农作物种植前需要对土壤酸碱度及养分进行检测分析,保证区域范围内种植土壤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在具体检测分析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快速掌握土壤环境的各项信息。此外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水分、氧气等自然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农业技术人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为农业生产过程各环节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以此保证农作物质量与产量。
2应用农业信息化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农业经济未来发展目标,对农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与更新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能够进一步对农业结构进行升级与优化,以此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同时为日后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参考。高效灵活的应用农业信息化能够掌握整个市场环境的信息内容,便于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持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各项资源应用效率,有效协调各生产环节与步骤,将农业技术信息应用到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增长。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推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改进与提高,还能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方便政府掌握多样化的市场信息动态,并对农业产业经营者予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为促进农业经济活动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1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指导
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生产经验丰富,但在农业技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经验难以满足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对农村地区农业产业进行信息化整合能够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现代化指导,使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种植经验,改变自发性农业生产状态,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性、计划性与技术含量,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改变农民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理念,让农业产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统一农业生产管理,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品品牌,提高农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
2.2为先进的农业经济模式奠定基础性保障
近年来一些率先尝试应用农业信息化生产模式的农村地区在农业发展水平上得以显著提升,可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信息化生产模式为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农业产业管理中实施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并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与完善,从而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科学稳健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地区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农业资源整合与分配,彻底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根据农村地区现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优化发展,在根本上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3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技术并未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力度与范围相对较小,尚未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由于我国可用耕地面积较小,诸多地区依旧处于小农种植农业生产状态,对农业信息技术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以高度发展的农业机械化为基础,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也得以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并未具备支撑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程度。我国在农产品销售流通领域及土壤环境气象检测领域对农业信息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有涉及,但受限于农业信息生产技术应用范围有限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尚未实现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1]。
3.2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研究开发基础投入不足
造成信息技术难以大范围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另一因素就是农业生产研究领域在信息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有限。例如:在农业地理信息系统部分,此项技术核心内容升级优化的周期通常在1~2年,西方国家在此方面投入了近40亿美元用于硬件技术升级创新,但我国在此方面投入力度十分有限。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受限于市场经济环境下,投资需要以利益回报为标准进行衡量,但农业技术研发周期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回收成本,虽然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但受限于农业领域信息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因此影响了现代化农业模式的发展[2]。
3.3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的规范性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在推行农业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农业信息化生产的规范性依旧有待提升。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在农业信息化生产过程中未能规范应用农业机械,则无法大规模推进农业信息化生产进程,难以对区域范围内农业生产标准进行规范与统一。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依旧存在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应用不成熟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到农业信息化生产规范水平,有些农户虽然应用了信息技术进行农业耕种,但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限制,其对信息设备的操作与了解不够全面,因此难以达到预期成效,农户购买的农业信息系统在性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之一[3]。
3.4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在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始终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高校毕业的农业专业人才难以适应农村生活环境,使得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才十分匮乏,特别是在互联网、计算机、物联网等高端技术方面,这些领域对技术要求较高,现有的农业信息技术从业人员难以满足这些领域的技术要求,造成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缓慢[4]。
4优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的有效对策
4.1拓展农业信息化资源渠道
单纯依靠地方政府的力量难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因此需将社会公共资源力量投入到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中。为此要打造农村地区社会公共资源对接平台,并以平台为载体对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及相关政策进行及时更新,在政府的引导下,带动社会公共资源与市场资源参与到地区资源整合中,发挥出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5]。
4.2提高农业信息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解决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应用问题,要改变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重心,即主力量从农业信息技术推广为核心向农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的工作方式转变为指向,以产业为中心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农村地区要以农业信息化产业为载体,尝试探索不同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在资金技术、政策引导方面均向农业信息技术产业方向倾斜,将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建立长效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并将农户的生产与生活纳入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发展中。政府部门要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农村地区招商引资奠定良好基础,吸纳更多的市场资源,以此更好地指导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产业发展[6]。
4.3加大农业信息化生产推广监督力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户在农业信息化应用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户尚未掌握复杂的农业信息化操作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工作也经常遇到问题,虽然一些农村地区开展了较长时间的农业信息生产实践推广工作,但农户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农业信息技术时,依旧存在操作不熟练、操作能力低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加快对农户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同时重视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监督工作,确保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效率,形成体系健全完善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机制[7]。
4.4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信息技术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辐射面较大。在进行农业信息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此确保农业经济管理能效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各地农业主管部门需要对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内部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内部培训制度,在培训过程中讲授计算机、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知识,并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与讲解,以此提高现有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同时农业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拓展人才招聘渠道,扩大在第三方招聘平台、互联网招聘平台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以此保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质量,为进一步发展农业信息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8]。
5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也在逐渐发展。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力度不足和农业信息技术研发投入有限的原因,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使用规范性低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延伸拓展农业信息化资源的途径,提高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实施方向,以及强化农业信息化生产推广工作监督力度的有效对策,提出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具体方法,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雯.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9):169-170.
[2]魏朝风.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相关分析[J].北方经贸,2015(6):42-43.
[3]李振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4):2.
[4]邵士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J].冶金管理,2020(3):195,197.
[5]杨玉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研究[J].乡村科技,2020(14):68-69.
[6]姬树庆,马凤菊.信息化发展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知识文库,2019(23).
[7]孟祥帅.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51,54.
1.沙地治理开发的意义和目的
1.1沙地治理和开发,其实质是国土的综合开发利用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民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迈进,农业的发展开始由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向高效的节能节水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1.2我国的国土资源令人担忧现全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现在沙化面积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土地的沙化侵蚀着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正在蚕食十分拥挤的生存环境,所以有必要提高全民的意识,以科技为先导,使荒漠化发生逆转,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改善生活条件。
1.3沙区丰富的资源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 沙地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盐、膨润土、高岭土、铁矿等资源,又有野生动植物,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优质地下水资源,更有广阔的土地、草地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在过去的开发利用中,使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总之,沙地的治理和开发还在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先导作用,以高效节水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商、建、运、服务全面发展,使沙地优势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合理配置,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形成高产、高效的沙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沙地治理开发的指导思想
2.1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沙地的开发利用,必须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协调发展,使沙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按照多级综合循环利用原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达到单位产量多,产品质量优,综合效益高,产业结构优化,是各区域产业优势的群体大农业。同时,还要保护好资源,使水土资源对人口及绿色植物的承载力能适应。
2.2遵循四项原则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原则,科学的规划,是正确治理和开发的依据,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的区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
遵循水土资源永续利用,合理利用的原则;遵循沙地交替的自然规律。在沙地交替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宜草则草,宜漠则漠,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固地制宜,固重设防。
2.3实现五个结合
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以防为主;实现长期利益的结合,以短养长,长短共用发展;农林牧、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的结合;重点市范、面上推广,做到点面结合;实现政策管理体制和科技的结合,用科学的态度,以政策为导向,采用先进的管理体制加以配合,可达到目的。
3.沙地治理与开发的主要内容
3.1发展庭院经济 以家庭小果园、小菜园、小鸡场、小猪场为主,逐步形成产业优势。
3.2建立林草采种基地,发展苗木、种子商品生产 经过多年的建设、建立和发展沙区草种树种育苗和采种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抓住发展生态工程的机遇和煤炭能源基地的建设,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各种育苗基地,开发苗木种子的商品经济。现在沙区已拥有柠条等种子基地20万亩花籽,紫穗槐5000亩,油松侧柏2万亩,杜松5000亩,苗圃地300余亩。
3.3开发以各种花卉为主的药材生产苗地建设 供给的种子虽然条件适合这些药材的生长,但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这是少劳零星发生,有待持续引导发展。
3.4深度开发畜牧业养羊为主的畜牧业是沙区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畜牧业尚有很大的潜力,需要深度开发,主要是:
改变系统的放牧形式,走舍养、羊舍养的路;更新品种,以改良的羊毛绒,小尾寒养产肉;改饲草喂养为氨化饮料主为进行喂养;改变单一的结构,鼓励农户规模化发展养猪、养牛、养鸡、养鹿和养兔、养渔,人工草场的室外牧场发展养蜂。
3.5发展饲草料加工业,提高饲草料的转化率 发展饲草料加工是开发畜牧业的需要,也是治沙地的载畜力、防止沙地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沙地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高效的人工草场,以保证舍养加工的需要。
3.6在保证粮食生产供给的前提下,调整种子结构 积极发展高效、优质的种植业,发展种子的生产;在水地上发展经济价值高、产量高的农作物,为地膜花生,地膜玉米,以及葵花、瓜果类等;在草地上扩大胡麻、豆类,荞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展日光温室蔬菜,解决矿区的生活需要。
3.8其他内容 利用水位高的优势发展节水农业,积极引进滴灌等先进节水措施;加大林分改造的力度,大力发展樟松、油松等针叶树种;积极发展仁用杏等价值高的经济树种;积极开发矿产资源,种点是煤矿;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发展柳编、纤维板,畜牧品的深加工企业。
4.沙地治理和开发上的新技术
人为控制生长环境的温室作业,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寒冷的北方四季如春。
滴灌技术的应用。
利用微型藻类转化太阳能。微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也是生存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的生物,几乎存在于所有天然的水体中。
概括生态经济型任务要综合改造治理的需求,经实施六大工程,进引六大开发,应用适用技术。
六大工程是防护林任务工程即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农村能源动力工程。
六大适用技术是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沼气利用,病虫害生物防治,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有机废料的综合利用。
六大开发是生态开发,土地综合系统开发,农林主体开发,生态位的开发,废物资源开发,加工工业系列化开发。
建立沙区试验田,保护现有动、植物、资源。种植1~2年生的沙区植物;种植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防护带,分别建立当面临的试验田。
流沙生态效益的应用,即在沙漠中治理流沙,以维持沙地的水分平衡。
5.沙地治理开发的主要措施
5.1要树立综合开发的观念 彻底转变在治沙和过去传统的林业防护林观念,要树立多学科多部门的参考,才能使沙区资源得到最大程序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结合开发治理与农林牧草业之间的关系,才能将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进而该生产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5.2协调开发和治理的关系 沙地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其治理开发的力度就必须建立在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地处神府煤田开发腹地的府谷煤田,对沙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协调开发和治理合理的关系,在严格执行的前提下,建立开发治理同步发展的机制。
5.3加大沙区农业生产内部结构的调整力度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根据自然条件形成一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产品基地。
5.4建立持续有效的开发机制 主要是贯彻“谁投入、谁经营、谁受益”的方针,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多形式开发,积极推行个人集资,股份制集资投劳等行之有效的办法。
根据OECD在世界上1996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并综合多年来关于知识经济的提法,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①知识经济的繁荣不再直接受制于资本、资源、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经济的外形是无形资本,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人力资本、知能、高科技网络电脑等等,如同产业革命极大地改造了世界的面貌一样,以芯片、微处理器、光导纤维为特征的电脑、通讯和信息存储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它们的紧密结合,正在生产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命,把我们带入了经济时代。
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省人力资本的素质。判断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高低,教育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因为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应用,无不依赖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的支持,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劳动力资本的科技素质,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次发展知识经济还应加大对知识技术的投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应用。加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人均农业资源十分有限,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5.23亩,且因城市建设、高速公路的修建、水土流失等多种原因,耕地面积还在持续减少。从技术水平上看,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总体比较低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力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和知识低投入的生产,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下。
三、我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流通机制不活,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小,集聚和辐射范围不大,品牌化经营、网络交易尚未推广到农产品的流通领域,农民普遍对市场陌生,并且缺少中介组织,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目前农村初步建立的中介组织,因机制不活、功能不全、服务不利,农民仍然得不到稳定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产品销售速度和质量成了重要问题,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总之在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技术的掌握及应用状况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落后,经济效益低下。我省农业生产还处在半机械化、半手工的操作阶段,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人才,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难,制约了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合理化、高效化转变,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投入大、产出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四、知识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1、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著明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依次分为: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和创新技术的发展阶段。与以要素和投资为核心的竞争相比较,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竞争,明显更胜一筹。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这种高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便是知识创新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灵魂。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知识生产与应用的源泉,如农业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交融为基础的新物种的塑造和新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保的新型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运用等等,都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及农业技术的创新,使现有农业知识系统蕴藏的生产潜力可以有效地释放出来。促进生产的发展。
2、科技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源泉,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以科技或知识资源的生产,占有、分配和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例如: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的应用,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等资源,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高科技的网络应用于农业领域,掌握了很多生产销售的信息,优化了经营观念,使农民开阔了视野,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加工,使流通机制变活,销售渠道变畅。农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以科技知识和人的智力资源等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因为科技知识资源经多次使用自身并不会减少,可以被用来创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成本越来越低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益。以此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有效替代,从而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科学的全面认识,将科技知识运用于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以替代稀缺资源,由此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快速地增长,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对后代的经济发展造成危害,因此科技资源必将推动我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地快速发展。
1.现存的农业休闲项目档次低。当前休闲农业发展多为小规模的餐饮、农家乐及采摘园等形式,大多数观光休闲农业区设施简陋、内容简单,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针对消费者的品牌知名度,更没有形成所谓的“口碑”传播。休闲农业区内缺乏具有较高档次、良好生活品味的设施建设。
2.大部分休闲园区的从业人员缺少培训,素质偏低。休闲农业区内的经营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当地村民,对从事休闲农业缺乏经历及经验。休闲农业区内的从业人员没有较高的学历,基本素质偏低,而且从业主体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经过简单培训便进行从业,专业化程度不高。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有一些京郊区县在休闲农业发展上,政府的调控力度不足,没有对当地的休闲农业发展进行明确定位,没有对产业布局、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划分。扶持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没有针对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用地、资金贷款等相关方面的优惠政策。政府方面未能为休闲农业的宣传提出行而有效的措施,导致休闲农业在社会上影响力不足。
二、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1.科学合理的规划北京郊区休闲农业产业布局。当地政府应当加强针对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意识,努力做到将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完美衔接,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貌以及基础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休闲农业区,对空间布局、交通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努力做到一、三产业联动发展。
2.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休闲农业区在经营中还须坚持“以农为本”,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有特色的休闲体验项目,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品牌,争取在该产业中树立自身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甚至忠诚度,更好地为广大游客提供休闲农业产品、知识和服务。例如天津塘沽北塘镇推出了一款“做一天渔民”的休闲体验活动,用自身特色树立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其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经营内容上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弘扬自身特色,打造自身品牌效应是发展休闲农业产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3.休闲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应当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在大踏步发展、促进休闲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并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共同发展。本地休闲农业发展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一致,尊重当地居民意志,尊重当地传统文化,增强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休闲农业产业与自然文化、历史文化共同和谐发展。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力度,优化休闲农业产业区内的环境,促进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完美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休闲农业区的内外道路修缮、完善周边环境,解决“进山难”、“难出山”、村庄道路差等问题,解决好道路问题就会增加游客数量、游览次数。同时加强区域内的设施建设,改善住宿、餐饮、卫生等接待条件,根据中、高档次标准提升当地的接待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档次,全面提升当地服务业水准。
一、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水产业作为一项主要产业在我县农村经济结构中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对水面实现民营以来,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效益日益突出。
第一,我县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大部分水域生态条件好,水质肥沃,饵料生物繁茂,蕴藏着丰富的鱼类和生物资源。据调查,我县有宜鱼资源75950亩。其中:可利用养鱼水库14座,面积13600亩,塘坝近1000座,面积15000亩,自然泡沼13500亩,低洼湿地11650亩,人工池塘22200亩。到2010年已开发利用42000亩,占宜鱼资源面积的55.3%。其中;池塘养殖12200亩,水库13600亩,塘坝8200亩,泡沼8000亩。养殖产量5015吨,产值3510万元。养殖劳动力1030人,年均收入3407元。全县捕捞产量320吨,产值224万元,捕捞劳动力810人,年人均收入2765元,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共计5335吨,渔业总产值达4100万元。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建设,在我县境内形成了25公里长、4公里宽,10.6万公顷的人工湖区,为人工放流和网箱养鱼提供新的水域条件。根据目前调查情况看,我县大中水面的利用只是初级水平,占养殖主体的池塘养鱼平均亩产也不高,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实现渔业跨越式发展的潜力均很大。目前广阔的旅游垂钓业在我县蓬勃兴起,将成为渔业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此外,还有沿江的低洼沼泽地开发利用养鱼的前景也十分广阔。目前,我县的渔业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扶持兴建的15处百亩以上渔场分布在13个乡镇。这些渔场的建设为我县的养鱼事业奠定了基础,随着“五荒”资源使用权的拍卖,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以及旅游垂钓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资开发渔业,使渔业生产又掀起了一个新的。
第二,技术力量雄厚。县乡两级服务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有县级技术推广站1个,技术人员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3人。17个乡镇有技术推广人员34人,其中70%具有中专以上学历,20%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近年来他们通过科技承包和科技立项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生产,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作用突出。近三年共计完成省、市渔业“科技创新与应用”项目一项,落实面积9245亩,引进推广淡水白鲳、太湖大银鱼、革胡子鲶、彭泽鲫、松浦镜鲤、易捕鲤、方正银鲫等12个新品种。
第三,渔业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新变化。特别是十四届三中、五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由单项突进进入到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全局性整体推进阶段,为在大农业中率先走向市场,适应能力较强的渔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日益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这为渔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伴随着渔业的迅速崛起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养殖生产业已不再是农村可有可无的副业,渔业发展目标已不再是追求产量的增长。在解决了“吃鱼难”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追求效益的提高和渔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我县的渔业正在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向农村经济重要产业方向迈进。根据调查,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我县水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开发利用层次低。目前,我县还有44.7%的宜渔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已利用的水面还有一部分为粗放经营,产量低,效益差。、二是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大。一些经移植成功的新品种无论在产量、效益还是市场上,都远远好于传统品种,但因资金、资源以及认识问题,推广较难,水产部门虽一直提倡,但因自身“统”的功能较弱,无法有效促进养殖品种更新。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产地、产品认定认证和健康养殖示范场的申请推进工作比较艰难。三是渔业基础设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我县发展水产养殖业历史较长,大多数渔场、鱼种场均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近年来由于投入不足,渔业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破损,加之一部分渔场承包短期,掠夺式经营,使很多养鱼水面淤积严重,工程标准下降,配套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有的水面严重萎缩或停产,有的弃鱼种稻。四是引导服务能力弱,由于各种原因,职能部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以及科技培训,资金扶持能力十分弱化,由于职能部门引导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加上一些乡镇、一些部门的认识问题,使水产业在发展中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养鱼户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保护,这也是影响我县渔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发展方向
根据当前形势和我县水产业实际,确定我县渔业发展的思路是:以县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为指导,以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坚持“加速开发改造,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养殖,加快结构调整,狠抓市场流通,养护利用资源,依法治鱼兴鱼”的发展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鱼、渔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快推进水产业建设进程。从今年起,争取利用5年时间,逐步实施我县渔业建设“四、三、四”工程。即建设四个示范园区,建设三个示范基地,推广四大模式。
(一)建设“四个渔业示范园区,发展三大经济”。即:一是以糖坊新胜、满井新城渔场、常安乡长岭渔场为龙头,建设以驯化精养为内容的高产示范园区。二是以宾州镇合兴渔场为示范,建设多种养殖为内容的生态渔业示范园区;三是以二龙山旅游区为启动点,建设钓养结合为内容的游钓示范园区;四是以二龙山灌区为依托,建设稻鱼立体种养示范园区,力争达到千亩乡,百亩村规模。发展“三大经济”:一是区域经济。沿江、沿路、山区、半山区,实行大中小水面一齐上;精养、半精养、粗养一齐上;驯化养殖和常规养殖一齐上。二是特色经济。发展名特优品种,肥水养鱼,稻鱼结合,体现出以鱼为主或以鱼为辅的特色。三是市场经济。按市场需求,做好二龙山水库无公害水产品品牌和池塘品种规格出塘鱼时间差的文章。
(二)建设“三个示范基地”。1良种繁育基地。2多级饲养,均衡上市示范基地。3培育大规模鱼种示范基地。建设三个示范基地要突出三个并重。一是常规品种和名特优品种并重。二是驯化养鱼和肥水养鱼并重。三是池塘养鱼和稻田养鱼并重。
(三)推广“四大模式化”养鱼技术。重点实施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技术、大中水面增养殖技术、综合养殖技术、名优特养鱼技术等实用新技术。通过实施“四、三、四”工程,使全县宜渔水面全部得到开发利用,渔业产值达到9800万元,养殖产量达到1.3万吨,渔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纳入日程,确立水产业作为农村经济重要产业的位置。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水产业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开发名、特、优新品种,增加效益。二是转化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三是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水产业发展成一定规模后,其产业链条也将逐步拉长,从饲料加工到运输业和渔具产品,都可建立一定规模的企业和市场。这对于一直以求索“效益农业”和“兴工富民”为目标的县域经济来说,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应该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宜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水产业生产。要把渔业发展纳入主干线领导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规划设计,到一线指导渔业开发和生产。配齐配强乡镇水产站人员,指导开发生产,使水产业发展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尽可能增加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快速发展。
(二)以水面承包开发为重点,建设区域化多类型渔业产区。为使水面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按照省政府制定的《黑龙江省水面资源承包开发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实县政府【1996】8号和【1997】23号文件精神,加大承包开发力度。力争到2015年把所有宜渔水面全部利用起来。为保证全县宜渔水面的快速、有效开发,当前要继续深入进行资源核查、摸清底数,确定权属、区分类型。同时,在机制改革上加大挖潜力度,一是以承包促进开发。二是以承包促进改造。三是以法律和制度规范承包开发行为。不断加强大中水面和老池塘的改造工作,不断提高生产力,增强生产后劲。我县有丰富的水面资源,为进一步扩展养殖规模、建立区域化生产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资源类型的差别,按照突出区域特点,实行分区定向发展的原则,全县拟划分五大渔业产区。第一,以新甸、常安、满井、糖坊等平原区为基础,重点建设池塘养鱼产区;第二,以二龙山、经建、民和、宾州等地重点建设大中水面养鱼产区,第三,以平坊、摆渡、三宝、宁远等浅山区为基础,重点建设塘坝养鱼产区;第四,以居仁、宾西、永和等水田区为基地,重点建设稻田养鱼产区。第五,以松花江大顶山航电枢纽电站上游水域为依托,重点建设网箱养鱼产区。在渔区建设中,注意发展以渔为主的养殖小区,发展养鱼大户,多上一些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养鱼乡镇和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养鱼村,从而体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特点。
【关键词】创意农业;小农场;经济强场
一、宁安农场基本情况
宁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市境内,北依牡丹江市,南滨著名风景旅游区镜泊湖,与吉林省毗邻。这里气候宜人,雨热充沛,适宜作物生长。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路路畅通。农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6.9万亩,林地8.9万亩。有三个管理区,总人口7000人,劳动力人数2650人。农场下辖8个农林牧生产单位,2个工业企业,年生产总值3.7亿元,人均收入1.6万元。
二、发展创意农业构想
近几年,无论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以及省委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战略高度和政策支持上讲,对于垦区的发展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做为小型农场,与大型农场相比,占有耕地资源少,如何响应国家和黑龙江省委的号召,搞好现代化大农业,实现经济强场,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农场,不能单纯靠发展粮食生产。小农场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开辟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那就是创意农业。
1.创意农业的概念
创意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换言之;北大荒创意农业是指以农场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为基础,依靠科技、文化、设计等创意活动,研发设计独特的创意农产品,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创造新的创意农产品和市场需求的新产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旅游农业等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就是创意农业。
2.创意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创意农业是农业转型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需求日益增多;随着都市的快速发展,都市人口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促使城市人走出城市,走进乡村观光旅游;休假时间增加,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了条件;道路与交通的改善,为出外观光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宁安农场发展创意农业的资源优势与条件
1.国垦第一场历史文化优势。宁安农场始建于1947年6月13日,是中国农垦开发建设最早的国营农场,享有“国垦第一场”美誉,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2.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农场南邻著名风景旅游区镜泊湖,北依牡丹江市,牡图铁路、201国道纵贯场内,距牡丹江飞机场40公里,距口岸城市绥芬河、浑春各230公里,具有交通方便,信息畅通的优势。
3.自然资源优势。农场土地良好,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年积温高,无霜期长,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称。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各种农作物生产。
4.垦区窗口优势。在地理位置上宁安农场是垦区一重要窗口,代表着黑龙江农垦形象。近年来随着农场的不断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每年来农场检查指导、参观旅游的各界领导和旅客络绎不绝。
5.人力资源优势。农场人多地少,有富足的劳动力资源,且周边众多乡镇、农村也可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发展密集型集约化农业奠定了基础。
6.人才资源优势。农场有着多年玉米杂交种生产和元葱、西瓜、甜葫芦、甜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历史,并培养了一大批管理骨干和种田能手,为玉米制种和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保障。
7.水资源和灌溉资源优势。农场拥有迎门山水库和红星水库两大水利资源,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比较完善,建有万亩节水灌溉区。2010年秋季农场与地方共建,辅设管道,将卧龙河水库水源引到农场第二管理区耕地,新建水浇地5000亩。通过科学用水,科学喷灌,促使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产量和效益稳定增加。
四、发展创意农业几点做法
宁安农场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场。农场围绕市场调结构,走出了一条“种子 + 经济作物”的特色、高效农业之路,现已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出口生产基地。种子以玉米杂交种为主,经济作物包括圆葱、毛葱、甜葫芦、西瓜、香瓜、马铃薯、黄瓜籽、甜叶菊、蔬菜等。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业经济总量,增加职工收入,农场近年来不断增上项目,增加农业设施投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发展创意农业,开发旅游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1.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设施农业
宁安农场旅游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场借助现有的旅游资源,开辟“农业旅游”项目,打造“北欧式花园旅游度假城”。2007年、2008年共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一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内建有智能温室3200平方米、培训楼1000平方米、生态酒店2000平方米、人工湖1.5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227栋、标准化钢骨架大棚173栋及8万平方米采摘园,示范园共占地1000亩。示范园充分发挥黑龙江垦区科技优势,转化推广国内外农业生物工程、节水灌溉、设施农业、组织培养、无土栽培、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科技创新提供空间。示范园以市场为导向,主要种植反季蔬菜、花卉、食用菌、葡萄以及特种经济作物等,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温室大棚平均亩效益达1万元以上。农场与宁安市开展场市共建,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农场建成2000栋规模的温室大棚核心区,辐射带动宁安市兴盛村至东京城振兴村地段建造2万栋大棚。借助现代农业先进科技和“国垦第一场”的深厚文化,做好现代设施农业、智能农业和生态农业有机结合,做大做强棚室蔬菜、花卉、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力打造“龙江第一棚”。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博览城。
2.增上基础设施,发展高效农业
(1)2005年农场投资500多万元兴建水利设施,在第三管理区建立了节水灌溉区,主要发展以圆葱为主的水浇农业。2010年农场又投资1500万元,继续扩建节水灌溉区,在第二、三管理区新建蓄水池4座、水闸9座,修建渠道1649米。2010年秋季与卧龙河水库联合共建,辅设管道,将卧龙河水库水源引到农场第二管理区耕地,新建水浇地5000亩。目前,全场圆葱种植面积已达10000亩左右。圆葱每亩纯收益2000-4000元。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口创汇。
(2)2008年农场投资2500多万元购置冷冻设备,建设冷冻车间、库房等,新建了垦一食品公司。公司主要以种植收购鲜食玉米、蔬菜、山野菜、食用菌等为主,对农产品进行加工速冻,反季节销售,以提高农产品销售价值。该项目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拉动鲜食玉米和蔬菜的种植,增加出口创汇,延伸产业加工链条,增大利润空间。
3.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农场农业有了新的出路、新的突破,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小城镇建设相互配合,共同带动农场旅游产业发展。如今来到宁安农场,随时随处都可看到美丽的景观,时时有鲜花,处处有奇观。当你夏季来到宁安农场,到处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即可欣赏田园美丽风光,又可亲自采摘品尝,尽情享受田园之乐。当你秋季来到宁安农场,一行行金色的玉米制种挂满田间,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袋袋苹果圆葱堆放在地里,有黄色的,有紫色的,尽显宁安地方特色经济作物。当你冬季来到宁安农场,外面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示范园智能温室内依旧鲜花盛开,果味飘香,红掌、仙鹤来鲜艳盛开,黄瓜、西红柿、草霉、南国香焦硕果累累。
在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农场制定了“十、百、千、万工程”设想。即:建设十家高档歌厅、十家洗浴场所;建百家饭店、百家旅馆、百家娱乐室、百亩农家体验田等;(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56页)建千栋温室大棚,种植特色水果蔬菜供游人采摘;通过旅游名镇建设,拉动万人参与二三产业发展。
农场非常注重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农场2004年获得总局级环保模范小区称号,2006年获得总局级生态农场称号,2008-2009年获得分局级文明生态城镇称号。2008年,农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被命名为“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
2011年农场通过举办葡萄采摘节、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等,共接待参观旅游团体246个,累计餐饮、住宿接待人数达6.28万人,旅游收入932.6万元。为了迎接2012年农场建场65周年,农场正在建设“国垦第一场”场史文化馆,馆内将收藏建场至今的各类珍贵照片、文物、史料,场史馆的建成将为宁安农场旅游观光增加一个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隋凤富,关于黑龙江垦区“十二五”规划的思考,农场经济管理,2011(1):1-3.
[2]许先珠,做好“三游一镇”文章 发展旅游新兴产业,农场经济管理,2011(1):10-11.
[3]姜世佳,五大连池原种场规划构建垦区“第一旅游名场(镇)”,农场经济管理,2010(6):
25-26.
关键词:转移就业;经济增长效应;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240;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5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20-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贡献。国内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大多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生产率的分解进行分析和测度,如胡永泰(1998)、李勋来(2005)、胡兵(2005)等人的研究。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资本和知识积累、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支出等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研究结论将会更加有力。因为我们的研究证明,人力资本积累和对外开放程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重大,忽视这一变量因素有可以出现估计结果偏差。
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方法,文章在综合考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支出比例等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中国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实绩出发,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引起的就业人数的趋势变动来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并提出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二、计量模型设定和估计结果分析
(一)计量模型设定
采用通常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劳动力转移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从而将计量模型设定为:
其中,y为人均GDP,t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k为人均人力资本,h为人均人力资本,fdi为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fc为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trade为进出口占GDP比重,l为人均劳动力,gv为政府支出占GDP比重。文章所关心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要知道这一效应大小的方法就是计算出方程中的α1系数。
(二)模型参数的估计及检验
表1是对1978-2011年的样本回归结果,在方程1中没有加入本文所关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变量,用来作为基准方程,而在方程2中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变量加入基准方程中来。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个方程的回归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最终消费率和出口两个变量外,方程1中在1%和5%显著水平的自变量在方程2中也在同样的水平下显著。经检验,最终消费率和政府支出两个变量存在很大相关性,有可能导致多重共线性。由于在文章中关注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变量为修正多重共线性带来的偏差,在方程3中略去了最终消费率变量。在方程3的结果中发现,除了政府支出变量不显著外,其它变量都在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但根据方程1和方程3的政府支出估计结果可知,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可能不是最优比例,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可能会产生不显著的不良影响。相对于方程1而言,在加入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变量后,方程3中的其它变量的估计系数的显著性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并且劳动力转移就业这一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正的统计显著性而且使R2也提高了。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正效应。
方程3中的DW值落入不确定区域,但十分接近du。为了进一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我们采用Breusch-Godfrey提出的LM检验法。由,说明模型在α=0.01的水平下接受原假设,不存在1阶自相关。从计量结果来看,可以肯定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是显著的,被解释变量和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的校正的拟合优度接近于1,残差的标准差SE也很小,说明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正负号方向也与我们的理论预期相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模型整体上具有可靠的解释力。
(三)计量结果经济意义分析
劳动力转移人数变量的系数为0.255,这表明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人数每增加10%,人均GDP将增加2.55%,这体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资本的产出弹性低于人力资本的产出系数,说明我国开始把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本绝对投入量的增加向人力资本投入和经济结构优化转变。政府支出变量系数为负数,且不显著,可能由于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并不是最优比例。人均劳动力变量的系数显著为负,这是因为我们在模型中使用了人均人力资本变量,使得少数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并没有多大贡献,这也说明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两个外源性因素,都得到了正的估计值,而且在统计上非常显著,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作用。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应的发挥。1978-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达到25%。中国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是与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劳动力转移必然要求工业部门更多的投资,但是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导致粗放式增长。长期来看人力资本则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并且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经济的集约式增长。中国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合理加快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增加知识积累,不断提高社会人力资本水平保障经济的持续增长。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有关部门应该解放思想和打破不合理的制度障碍,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等人力资本投入,把“加快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应继续挖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增长效应的优势。首先,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引领,继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次,以创造公平的城乡制度环境为支撑,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权益。最后,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水平为内核,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J].Journal of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 (20).
[2]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经济研究,1998,(03):33-41.
[3]李勋来、李国平.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J].经济科学,2005,(03):39-43.
[4]胡兵、赖景生、胡宝娣.二元结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2005,(07):9-13.
[5]Lucas,R.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 3-42.
[6]张军.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07):35-43.
一、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环境
纵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在党的后,通过对“”的拨乱反正,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农业经济结构有了大的调整,由1980年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占68.9%降到1990年的46.1%①,下降22.8%,,1997年又降到18.7%②,已经开始由农业型转向多种经营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在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环境有了新的变化,给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来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其表现有三: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调整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更是如此;二是农业科学突飞猛进,呈现出向农业纵深发展的趋势;三是农业跨国公司影响力日益增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面临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经济的调整和优化要抓住这次机遇,同时也要及早准备,周密规划,严格实施, 迎接挑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尚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现实也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不调整,就没有出路。不调整,就难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不调整,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不调整,就难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1、特点:在上述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规律性。即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定趋势;第三产业呈迅速发展趋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是下降趋势,林牧渔业呈增长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中等欠发达地区,都不例外。二是具有阶段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形成期、成长期、期,到退潮期的时序阶段变化。而这些阶段的长短是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的。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三是具有差异性。不要说世界范围内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差异,就是在中国,由于幅员广大,各地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也决定了农业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的差异性。全国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带。据统计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7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9%,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为15.1%,浙江省为13.7%,山东省为18.6%。③
2、难点: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起码有三大难点:一是这次调整优化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目前农村经营体制和农民素质低的情况下,难度较大;二是这次调整要切实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利用资源转向利用和保护资源,这一过程是递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三是这次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而市场变化多端,现代化进程曲折不平,都将为农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度,需要认真对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重点: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重点:一是将粮食转化为肉、蛋、奶等,适 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将低档次的农产品调为高品质的农产品,适应中国加 入世贸组织对农业的要求和挑战;三是在大江大河源头地区重点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
为保证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结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的 成果,从可操 作性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限性,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运、加工、销售等服 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 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各地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为使规划方 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依据方案,制定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储备库,可划分为近期、中 期、远期项目,也可分为大、中、小三类项目。项目库可做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方案,项目资金预算和筹措,项目达产后的效益 估算,项目承担单位等。有了项目库可向社会招商引资,也可向主管部门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资金,也可向社会项目信息提高知名度、信誉度。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 为河南郑州金水区制定的158个项目的区一级项目储备库(包括文本、软盘和光盘)目前已到海南、深圳、广州、上海以及日本、韩国引进了项目和资金。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部门分割,生产经营分散的局面。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现代市场经济的协议、契约、合同、参股、投资、入社等,发展合作 社、专业协会、股份公司和法人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 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完善龙头企业是关键。据研究,培育龙头企业 的原则有三条:一是因企制宜原则;二是精简高效原则;三是利益共沾原则。
选择龙头企业有三条标准: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二是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 良好的科研、生产、推广体系的企业;三是开展企业公共关系,即能与基地和农户有机结合的企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行机制有三条:一是龙头 企业与基地乡(镇)村(组)的合理利益留成的机制;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价格(保护价)运行机制;三是基地与农户的利益留成再分配机制,可采取奖 金、补贴、资助的方式再分配给农民一部分利益。 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要突破农业技术落后局限,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可从农村社会最基层细胞 村级单位搞起,即科教兴村。 在全国部署科教兴村试点时,抓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做好规划方案,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民素质,普级实用科学技术,建立主导产业, 要以村带乡、带县、带省,促时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的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