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8 04:01: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生问题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文化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系;以人为本
一、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含义
民生,是人民的生计。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文化民生建设的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 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获得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民生建设的文化目标是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型民生文化,提升民众在文化层面的福利状况。文化民生作为公民的“文化生存”条件,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以满足社会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共同生产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总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办的、非赢利性的、传播先进文化、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机构和文化服务的总和。具有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文化需求、传播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功能。
二、文化民生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任务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已得到较高满足,对精神财富的需求相应上升。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加,产生了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唱歌跳舞,不再简单地要求建设一两座文化活动中心,而对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利益的社会福利事业。在政府主导下, 积累社会各界力量,建设能够服务全体公民的文化服务系统,能够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促进民生的极大改善和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要求改善文化民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加快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民生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和社会共识。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中,关注民生的聚焦点不能忽视文化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民生理念为主导, 重在解决群众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能体现文化的民生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它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探索民生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与新载体,是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
三、加强公共文化体系,改善文化民生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 公民权利意识迅速觉醒, 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我们应该抓住机遇, 精心设计, 适时出台各项政策法规,使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在量上和质上都有一个大的飞跃。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核心,加紧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依法保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扶持优秀作品和重大文化项目,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尽快出台文化投入和扶持、社会捐助和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宏观政策调控体系,使各类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入规范运行的良性轨道。
2.加强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
面向所有社会群体、面向基层, 以农户、居民为对象, 建设城乡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大中城市要高标准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县要建文化馆、图书馆或综合性文化中心,乡镇要建文化站, 村里要建文化活动室,保证一定人口数量的群众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 室)、电影院和文化广场。确保公共文化单位正常运转, 重点保障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美术馆以及农村和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3.加强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建设
要在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等方面, 保证人民群众能定期看戏、看电影, 定期参与文化活动等,要把“送文化”、“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保障公共文化产品供应的基础上,以实施“精品工程”为入手,建立健全文艺精品规划、选题、创作、演出、宣传、申报和表彰等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要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灵感,发掘他们的创作潜力,多出产品、多出精品,促进创作繁荣。
4.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为此, 要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充实文艺骨干队伍,鼓励文艺类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鼓励民间成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 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和文化义工队伍。提高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坚持在活动中发现人才。充分挖掘农村的草根人才, 通过他们来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 向群众输送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的积极作用, 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连生:要更加重视文化民生建设.世纪行,2008,2.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议论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坚定立场而逐渐淡去,但是可以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依然存在。2003年11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中国所出口的服装、纺织品、彩电实施配额控制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进口限制措施,这是美国政府看到人民币升值无望后采用的非汇率手段打击中国的出口,来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同时在国内也有升值的压力,中国多年来的贸易顺差和巨额资本流入使我们的外汇储备突破了4000亿美元。但是,人民币汇率目前必须保持稳定,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和国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导致疯狂的投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是灾难性的。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更是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将带来弊端,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造成就业率下降,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政策失控等等,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目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明智之举。但是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在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毕竟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只是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本币汇率升值的经济学分析
汇率,又称汇价,表示的是一个国家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价。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互换关系。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标价法,它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无论哪种标价方法,本币的对外升值都是对于以前而言,现在能用较少的本币兑换较多的外币,从而影响着两国商品的价格对比关系。一般说来,本币汇率升高,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则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因为在本币汇率高的情况下,进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支付本币;出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收入本币,这有利于进口商,不利于出口商。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本币汇率高,相对于外币而言意味着,本币标示的土地、房屋、劳动力价格、设备等等价格就高,因而投资在东道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财务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会上升,在同样的收入前提下,收益就少,就不利于吸引外资。同样,本币的汇率的上升也就是外国货币的贬值,在外国的投资成本随之下降,使向国外投资变得更经济,促进本国国内的资本转向国外投资,而投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前提,投资的减少也就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提升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但本币的升值为外资的进入设置了羁绊。这样,汇率的高低就归结到一点,能否更充分地利用本国资源,赢得更多的国民产出,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任何国家的政府都要争取有利的汇率条件。因而说汇率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要素,本币汇率的高低,关系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即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关系资本流动,不仅对直接投资产生深远影响,而且汇率的变动能诱发大批短期资本进行套利活动,冲击正常的经济生活。在本币升值的状况下,对本国的贸易和资本流入产生很大的冲击,1985年日本迫于西方主要国家的压力,签订了《广场协定》,使日元的汇价飙升了三倍,结果贸易形势发生急转,大批资本为压缩成本也跨出国门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固然攫取了可观的投资利润,但也影响了国内的就业水平和发展后劲,埋下了后期经济发展的隐患,可以这样说,日元升值是日本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的根源所在。因此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办法对进口商进行限制,对出口商进行补偿,限制或补偿的办法有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
二、政府行为对本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政府为了削弱汇率变动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主要有关税、出口退税、配额等。关税和出口退税是政府运用税收的办法调整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关税就是对进口商品课税,向外国物品征收,提高了国外商品的销售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对它的需求,所以提高关税是对进口商的限制。出口退税补贴是政府对出口企业进行税金返还,是对出口商的一种补偿,提高出口退税率,实质上相当于本币贬值,这是用国内的货币补贴国外消费者,用来对冲本币名义上对外升值而形成的对出口的冲击。这表明:本币汇率变动(升值),对出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出口退税补偿,对进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关税进行抵消。进一步说,本币升值的效应能够通过提高有效出口退税率来抵消,也能够通过提高关税抵消。但是采取关税或补贴两种手段各有其特点,效应是不同的。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刺激国内产出,补贴要优于关税,因为关税加大了进口消费成本,却无助于对国内贸易部门的产出。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减少进口或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那么关税的代价最小,而补贴较为不利,原因在于关税能同时起到进口消费品和增加国内生产的双重作用,这比补贴仅能增加国内外向型产出的单一作用更为有效。简单地说,可以认为关税是一种“内向型”政策,即保护国内生产的发展,而补贴是一种“外向型”政策,它刺激出口生产的发展。另外,两者作用的后果也不一致,关税限制了国内消费者需求,国外生产者亦支付了更高的进入成本,约束了国际间比较成本优势的发挥,对整个社会而言,只会引起社会整体福利的净损失,普遍提高关税这个效果是应当防止的。而且,一国关税的提高,往往会遭致贸易伙伴国报复性关税反击,造成“双输”的局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通常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依赖性强,进口弹性差,提高关税只会加重国内消费的负担,自身的福利损失更大些。出口退税补贴的实施要有政府财力做为保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出口退税补贴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对外贸易企业不能得到及时的货币补偿,引起企业支付能力和周转能力下降,陷入生产危机。另外,出口退税补贴的多少,即出口退税率的确定,还要考虑外汇紧缺程度,如果外汇短缺、储备不足时,提高出口退税率,能够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增加创汇;反之,就有条件订得低些。
以上两种措施是政府在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施加影响,政府还可以通过配额在进口商品数量上直接控制,来抵消由于本币升值使得进口商品成本低,进口商品有条件降价而形成的对国内生产厂商的冲击。配额的使用有一个特点:弹性较差,进口配额上升会受到贸易国伙伴的欢迎,但下降就会招致强烈的抗议,因为配额的数量是透明的,贸易伙伴按照原本配额设定产品数量组织生产进行供给,配额减少后,进口数量遭到强制压缩,无疑会使其生产能力闲置,形成投资浪费、加大失业。所以,配额增加容易减少难。
综上所述,政府在对本币升值进行政策抵消时就可以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即关税调整、出口退税率和配额。假设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我们能否还用这几种措施进行抵消呢?首先,从关税上讲,加入WTO后,我国郑重承诺大幅降低整体关税水平,再次提升关税水平势必影响大国的诚信和形象,配额也是如此,只能是一个逐步扩大、放松,乃至取消的趋势。从出口退税上来讲,出口退税率调整确实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直接,中国出口企业对税收成本的增减非常敏感。1999年在东南亚国家货币相继贬值的浪潮中,我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事实上是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外贸部门的出口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于是将出口退税率平均由6%提高到15%,政策效果显著,当年出口额为1949亿美元,到2002年底增加到325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6%。据有关专家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增加4.9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对本币升值的作用可见一斑。但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扩张的财政政策已形成巨额赤字,财政状况比较薄弱,出口退税的拖欠问题越来越严重。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下调了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降低了3%左右。毫无疑问,动用出口退税政策来冲销本币升值必须有充足的财力作后盾,况且近几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由短缺变为盈余,迫切需要外汇的压力变小,政府不愿在出口退税上再做文章。
三、市场自我调节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市场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是指在本币升值后,影响了出口商的经营行为,进而改变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带来物价的全方位下跌,进而又为出口改善了贸易条件,市场自身的力量使本币升值后尽可能回落。这一机理作用过程如下:本币的汇率升值,首先影响到进出口价格,使得进口价格降低,出口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上升,削弱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会很快丧失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进口商品价格下跌,排斥了本国商品供给,使得本国商品生产萎缩,丧失出口能力,使进出口失衡,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也产生过。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往往是传统的日用品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低,他们之间的产品出口替代性强,因而其出口贸易不仅要接受发达国家的歧视性定价,还面临着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一旦本币汇率升值,价格优势丢失,原来拥有的国际市场会迅速被其它发展中国家所占领。本国贸易部门生产出的庞大产品规模只得转销入国内市场,加剧国内商品市场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日用品市场价格水平的下跌。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带来国内产品价格下跌,这和本币对外升值带来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共同形成了物价水平整体下降,是同样的效应,即意味着本币对内升值。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科学技术不很发达,使得国内产业在适应新的出口形势而进行结构调整时显得更为漫长,物价往往持续地滑坡,低迷不振,把经济拖入通货紧缩的泥潭。因此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升值一步到位不再调整,可以说本币的对外升值也会通过市场自身的机制诱发货币对内升值。按照前面的假设,名义汇率不再调整,货币对内升值,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意味着实际汇率下跌,因而可以抵消名义汇率在前期上升的部分幅度。前文已经论述过,对内升值可以起到减缓进口商品涌入的速度,为出口商压缩生产成本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其实质是市场通过自身的力量影响货币价值而进行的自我恢复性调节。这种市场性的调节会带来市场机制的通病:作用链条长,时间缓慢、形成资源的浪费。要充分认识到市场自我的调节机制对货币对内价值的作用,使之尽量为国民经济发展施加正面影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一时间大量商品出口受阻,积压严重,只有拿到国内市场上出售,致使供过于求,物价下跌。而货币当局没有预测到这种现象,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通货紧缩的程度,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只有依靠后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去刺激经济增长。应当说,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会产生负面作用。
四、本币对内价值变动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运用货币政策使货币价值变动,即使其对内贬值或升值,对冲本币对外的升值或贬值。比如,在国内市场上,使货币贬值的方法是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造成的国际贸易的后果一般说来,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为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能随着物价的上涨趋势多卖钱,出口商却因为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工资等因素的上涨而加大生产成本,以本币计算的出口换汇收益就要下降,减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数量减少。所以,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条件下,本币对外升值,而对内贬值,对出口商会产生双重利空,但对进口商而言,却是双重利好,这样会迅速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导致贸易失衡,所以应该采用货币对内升值的办法来抵冲对外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影响。这样,出口商便能以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以低的价格出口,改善本币升值的不利局面。但是,又可能出现另一个问题,本币的对内升值,即通货紧缩,会造成国内经济的不景气,是货币当局不愿看到的。这样的货币政策操作便是以牺牲国内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来保证贸易部门的利益,对此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根据实际进行利弊权衡、政策取舍。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在一个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外贸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货币政策则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外贸部门的利益,阻止贸易状况因本币升值而过度恶化,通过贸易部门平稳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反之,如果外贸依存度不高,国内经济运行对通货紧缩反应强烈,则货币政策要侧重考虑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宜使货币对内升值,要暂时牺牲外贸部门的利益来保证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
五、利率调整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汇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外价格,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内价格。如果本币汇率上涨,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在赚钱,持有外汇多的人吃亏,因此会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意愿。如果利率下跌,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吃亏。运用这一机理,在人民币汇率上调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损失可调节利率杠杆来弥补。也就是说,作为出口型的企业,本币的升值,意味着财务环境恶化,外币收入转化为本币收入后减少,为了保证他们获得合理的利润,要使用利率手段增加拥有外币的收益,减少运用本币的成本,可谓堤外损失堤内补。操作的手法有:一方面,上调外汇存款利率,增加持有外汇的收益,使之相对于人民币存款更具有吸引力,变相提高外汇对本币的兑换价格,增强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外向型企业,提供人民币的优惠贷款,考虑允许外向型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降低外向型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运营成本,创造低成本的融资环境。这些措施属于结构性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不会干扰其他经济变量,也无关国际经济利益。尤其是我国很多出口企业是中小型企业,要对冲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尤为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融资困境,降低融資成本,在出口中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风险;保险;民生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理论
(1)在研究风险的时候,常常还有个词伴随着它――危险。风险和危险经常混用,但实际上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风险的概念比较宽泛,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等,而危险相对来说含义比较窄,它是一个具体的,相对固定的形态。在学术上分类一般把风险认为是一种不确定的损失时间,而这种不确定的瞬时时间发生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形式,一个是有损失,另一个是没有损失。但是讨论到危险的时候,危险是一个确定的损失性的事件,如酒后驾车肯定有危险,这种结果的损失是确定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普通老百姓和政治家对于危险与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人类行为导致的风险、自然债还导致的风险和认得生老病死形成的风险。
(2)无论如何评价风险,风险仍然客观存在。人类社会正是在认识风险、研究风险和处理风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风险管风险的研究和发展当中,目前形成的风险管理理理论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公认风险管理的实践源于五千年前的中国三峡航运业务。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当中,源于人类实践所形成的风险管理科学,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处置风险的理论基础,如分散风险,把一个整体的风险划分为各个局部,这样的损失就会降到最低。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保障的管理方法。在我们实践当中,都在对自己生活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一个认识,进行一个评估,进行一个判断,从而找到一个以最小的财务代价,来获得最大保障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有两个目标,由损失发生前的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目标所构成。前者是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形成的机会,包括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忧虑心理;后者是努力使损失标的恢复到稳定的收入、损失前的状态,包括维持企业的继续生存、生产服务的持续、生产的持续增长和履行社会责任。风险管理也有着基本的程序,由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故那里效果评价等环节构成。在风险管理理论尚未形成之前,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就将以小额的货币支出获得较高经济保障的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手段,而实践证明,保险是人类社会最经济的风险应对工具。
一、民生保险与保险合同
(1)保险是对于可以用货币衡量或标定价值的物质财产、经济利益及人的生命和健康提供经济保障的商业活动。保险本身有它的优势,这个优势变现在四大方面,第一个优势是大量的同质风险的集合,实现了最大范围的风险分散。因为保险首先在运作当中会有考虑,一定要有大量同质风险,相同质量和相同内容的风险集合起来,达到最大范围的风险分散。第二个优势是它以较少的经济成本的支出,彰显了社会互助的优势,保险是一种互助,是协议的双方通过买卖保险的方式达到经济利益上的互助。第三个优势是严谨的合同约束与严格的监管规则,充分保障风险转移的效率,保险是人类创造的两大经济工具之一,保险是通过合同的方式来规范,通过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对于风险转移的效率是非常高的。第四个优势是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服务,可以将不确定的损失降到最低。当与保险公司签订保单后,保险公司一定会对客户的封信啊管理加以关注,而关注的结果是双赢。一方面帮客户减轻风险,另一方面较少公司的财务损失。完善的保险安排有助于提升投保人的商业信誉,当企业有这良好的保险安排,在商务谈判尤其是在贸易谈判或交易性谈判当中有着很好的资信,这是因为这个企业相关制度得到很好的保障安排。、
(2)保险合同与普通的合同是有所区别的,从保险合同的形式来看,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个是投保单,投保单是一个申请文件,购买保险首先要有一个申请的过程,无论是财产保险还是人身保险一般都有投保单。第二个是保险单,保险单是正式的保险合同文本,也就是在将来索赔,处理保险纠纷的时候都需要提供保险单。第三个是保险凭证,保险凭证是一个简化的保险单,在很多保险业务或相关的保险行为当中,有些时候不方便携带正式的保险单,为了说明自己的保险身份,可以通过保险凭证的方式进行安排。第四个是批单,批单是一种特殊的保单,这种保单是对保险单做出某些事项的肯定或否定的一个修正性的文件。所以也通常吧批单称之为修正或者是修订保险单的文件。在保险合同执行当中,保险公司发现客户有新的保险需求,或者更高的保险需求或关于风险转嫁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保单已经签发了,这时候可以临时的增加一些内容。在保险合同中,很多附加条款是通过批单的方式来完成的。
参考文献:
[1]《基于风险管理的质量监督方式探讨》.白凤凯,蒋兴宏.《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6,4.
[2]《社会保险理论分析的新视角――兼论制度分析的方法论意义》.林义.《社会科学》 1997,4.
[3]《我国执法风险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理论视角》 聂慧、牛倩.《财政监督》 2013,4
论文关键词: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城镇化;土地规模经营;农村社会保障
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陕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尤其需要做好这项工作。陕西省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近年来,虽然全省农民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但是,陕西省农民收入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4140元,陕西省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3.89%,陕西省农民增收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目前陕西省农民的收入结构存在两个特点:“一是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截至2007年,仍占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二是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性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到2007年,农民收入的1/3以上为劳动报酬收入。”显然,农民收入的来源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劳动报酬性收人为主。另外,在农民收入的总体结构中,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仍然无法成为主要部分,还处于补充的地位。近年来,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仍要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还要把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放在重要地位,要从解决农村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人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多管齐下,促进农民增收。
一、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人中的重要性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工资性收入主要为农民在外打工的收入。近年来,陕西省农民在土地上进行物质投入和劳动投入所获得收人的增幅小于工资性收人的增幅。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拉动力。
(一)组织劳务输出
陕西省很多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渠道少,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途径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一种区域间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通过劳务输出得到开发利用,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全社会的财富。近年来,陕西省劳务输出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务输出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1996-2004年问,陕西省劳务输出人数从110万发展到338万,增加了2倍。其中,省外劳务人员由70万增加到201万。8年间劳务收入由20亿元增加到149亿元,增加了6.45倍。”近年来,陕西省劳务输出规模还在快速稳定扩大,输出人数逐年增加,输出渠道逐渐多元化,劳务输出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
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促进劳务输出方面需要花大力气。基层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引导和服务,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创业,采取措施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基层政府要尽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便利。政府可以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用工单位进行联系,开拓就业市场。一度出现的“民工荒”本质上是“技工荒”,因此,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陕西省的凤翔县把组织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全县常年在外务工的人员达13万,占农业人口的近30%,每年劳务输出收入将近8亿元,对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40%以上。2007年,凤翔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劳动就业管理局,专门负责劳务输出产业开发,并将劳务输出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每年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劳务输出定任务、定名额、定时限。经过努力,凤翔劳务技工品牌已享誉全国。此外,陕西省在劳务输出中还创造了“米脂女子家政”、“蓝田厨师”、“杨凌农科”、“宝鸡技工”、“岐山火补”等劳务品牌,提高了劳务输出的质量,促进了农民增收。这些经验都值得总结和借鉴。
(二)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过程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过程,推进城镇化进程可以妥善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为城镇待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文明进步。城镇化可以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需不足、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带动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还可以推动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为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
陕西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长期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使该省农村大部分地区城镇化水平偏低,无法形成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或流动于城乡之间,劳动生产率无法提高,农民收入难以增加。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农民购买力偏低,而这又势必会导致内需不足,进一步影响城镇化进程,形成恶性循环。为了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2009年,陕西省“在对关中300个镇和陕南、陕北各50个镇进行扶持的基础上,从中再选择县城以外的107个建制镇给予更大支持”。这批重点镇的建设既是增加投资的主要手段,又是拉动消费的重要途径。这些小城镇将成为全省城镇体系架构的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点,将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作用。
2010年,陕西省还将由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制订相关政策,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对农民工在中小城镇落户、在其他城市落户、落户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等一系列问题予以规定。这些举措将推动陕西省城镇化进程。
(三)发展农村中小企业
我国工业化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期,而农村工业化还徘徊在发展初级阶段,发展农村中小企业可以把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农民进入农村中小企业务工,从农村中小企业获取稳定的收入已成为农村家庭重要经济来源。农村中小企业源自农业,植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最便捷、最有效、最稳定的渠道。近年来,陕西省以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在吸引中小企业创业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发展,农村非农人口向城镇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要选择那些适合农村实际、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予以扶持。这些企业以农村大量初级农产品为原料,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投资相对较少,经营灵活,可以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与大型企业相比,农村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发展的基础较差,需要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政府要对农村中小企业正确引导、积极扶持,鼓励它们做大做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政府职能的界限。如果政府对企业放任不管,不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农村中小企业将难以发展。但政府如果以支持的名义对企业干预过多,又会造成政企不分甚至,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处理政府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就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同时,政府要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企业一视同仁,打破龙头企业的行业垄断,取消其特权地位。
二、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一)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2005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为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目前陕西省农村大部分地方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较低,应该通过多种方式鼓励集约经营,让土地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到具有经营经验和经营能力的大户手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一部分劳动力进一步从农村解放出来,使他们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近年来,很多地区以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或专业生产大户为主体,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陕西省长安区农民还创造了“土地托管”这一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为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社会化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应明确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关系,明确规定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依法保护广大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同时,鼓励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并逐步规范各种土地流转方式的利益分配制度。在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上,要鼓励农村能人、农业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吸纳流转农户的剩余劳动力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水平。
目前,由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各方面的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因此土地经营还不能立刻达到很高的水平,只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规模经营条件的逐步完善而逐步推进。各级政府应加大服务力度,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必要条件。可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以村组为单位,对土地承包情况、流转情况、劳动力情况等进行全面统计,逐步实现联网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培育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培育为规模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专业性机构。
(二)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规模经营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还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在种植业方面,陕西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种植规模小、科技应用率低。过去,农民缺少利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往往以劳动力的投入来替代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凭经验、靠传统技术进行粗放经营。由于经营手段粗放,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导致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出现农产品价格下跌现象。近年来,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农业部部长孙政才2009年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从“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目前的51%。因此,要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需要积极调整耕作制度,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产出水平。
近年来,陕西省进行了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发展的实践创新,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建成了新的推广通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了一批试验示范站和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进、示范、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60多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强化“民生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
档案工作理应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既是档案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档案工作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绝非仅靠“满腔热情”即可以完全做到,而是必须在严格遵循档案工作基本规律的同时,寻求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始终在健康的轨道上获得发展与完善。正因如此,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有针对性地履行档案管理职能、开展社会服务成为档案部门当前的重要工作内容。
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是档案部门所肩负的社会使命。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档案信息服务实践的支撑。因此,参与社会建设、关注改善民生、强化“民生档案”管理、深化档案信息服务,对于更好地发挥档案部门的自身优势、投身和谐社会建设实践具有特殊意义。
(一)强化“民生档案”管理
参与社会建设、关注改善民生的档案需求,开展惠及全民的档案信息服务是档案部门的基本职能。档案部门肩负着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多重职能,具有得天独厚的档案信息服务优势。而档案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在于保证服务公共性、普惠性与社会公平。同时,档案信息服务具有量多面广、针对性强的特点,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问题等不可或缺的内容与手段。因此,要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必须改变以往过分强调政治性与保密性,忽视社会公众利用需求的思维定式与行为方式。树立以人为本、贴近社会公众的服务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关注改善民生问题、强化“民生档案”管理,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开展以集成化、个性化、便捷化为主要特征的档案信息服务,逐步形成具有公共性、普惠性与社会公平特点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
(二)强化“民生档案”管理
参与社会建设、关注改善民生的档案利用需求,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是档案部门的工作目标。档案部门必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改善民生的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改进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机制、完善档案信息服务设施、健全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尽快地了解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关于改善民生方面的档案利用需求、促进建立档案信息服务窗口建设,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方式,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更加集中规范、系统完善、权威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发挥档案部门对社会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实现档案部门的工作目标。
(三)强化“民生档案”管理
参与社会建设、关注改善民生的档案利用需求,深化档案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是档案部门的现实任务。要以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效益和质量为中心,适应社会公众、尤其是关于改善民生方面的档案信息需求,不断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拓宽档案资源的收集渠道,夯实档案部门参与社会建设、关注改善民生、强化“民生档案”管理的工作基础。不仅要注意优化以管理公共事务为职能的国家机关宏观层面的国家档案资源,更要关注与社会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微观层面的社会档案资源。通过富集与整合相关档案资源,完善档案信息服务决策机制、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力求以最低廉的“成本”,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真正投身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
二、“民生档案”管理的内容实质
当前,在相当一部分档案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中,对于关注改善民生、强化“民生档案”管理的实际举措存在着模糊认识,甚至主张将“民生档案”作为专门档案的属类去认识与管理,极易造成对“民生档案”管理实践工作的混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民生档案”内涵与“民生档案”管(下转第50页)(上接第47页)理实质存在着认识偏差。档案部门在关注改善民生,强化“民生档案”管理,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分析研究“民生档案”的内涵、进而准确把握“民生档案”管理的实质,对于统一认识、探求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更好地开展“民生档案”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民生档案”既是一个非实体表述性的概念,也是一个整体集合的概念。这是由社会实践中“民生问题”本身的特点与档案管理的特殊要求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民生问题”本身分析:所谓“民生问题”,顾名思义就是民众的生计与生活,即社会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生存状态问题。具体而言,民生涉及普通百姓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居住条件、食品安全、社会治安、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关注改善民生,至少需要从民众对生产、生活资料的占有程度;民众精神追求的满足程度与民众生产、生活环境的舒适程度等三个维度着眼开展工作。由此可见,“民生问题”既是一个关系到公民生存质量与人们之间关系和谐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政局稳定,体现政府体制设计、制度安排,且与政府职能、政府行为密切相关的政治问题。同时,由于人们对于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原有的“民生问题”解决了,新的“民生问题”又会出现。导致不同时期、不同发展状态下人们会有不同的民生追求,使“民生问题”成为一种始终呈现动态发展特征的渐进过程。“民生问题”所具有的这种复杂性、广域性、动态性、长期性等特点,使其“如影随形”般地与整个社会生活同生共存,几乎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因而,难以通过档案管理实践从“专业”领域角度对社会的全部“民生问题”进行“专门”的记录与再现。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99-03
民办高职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下教育形式多元化的表现之一,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民办高职院校以把学生培育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其中,学生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等一系列自我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教育体制不断的深化改革,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受到校园环境变迁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笔者立足于自身的民办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工作以及系团总支兼职工作,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做好相关队伍建设工作。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生功利意识明显,服务意识较淡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在逐步发生着改变,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受到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在发生着不小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不少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并不单纯,觉得通过担任院系、班级的学生干部,在以后各项推优评选、各种荣誉获得上或者为了日后的入党、就业上“更加方便”,甚至还有些学生想做学生干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虚荣感和表现欲,而并非因为本着为集体、同学服务,并在付出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素质等原则。动机不端正的这部分学生干部无论对集体还是别的同学来说有一定危害性,因为这些学生做任何事,首先考虑到的是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就去做,没好处就没自己的事或者做一点事就动辄求回报——完全颠覆了学生干部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形象。对于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活雷锋”俨然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需要以及现实要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念悄然在心中扎根。也难怪不少辅导员老师会感慨,当前大学生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的精神、奉献的情操已越来越难看到。
2.学生干部自身模范带头作用不够。学生干部是各级各类学生团体的佼佼者,作为学生干部,理应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能够为其他同学做出表率作用。特别是就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所以大多采取比较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那么作为在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干部,特别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更应该起到正面积极的表率作用,而不是反面教材。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民办高职院校的不少学生干部在最起码的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并没有起到比较理想的模范带头作用。笔者所在院校曾经为了整顿学校风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一度对早上带早饭进校园进行大力度的检查,但是,笔者发现不少带早饭进校园、进教室的反而是所谓的各级学生干部。如果学生干部不能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那么其他的学生上行下效,互相模仿,各种团体的风气就要令人堪忧了。
3.学生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够,能动性缺乏。部分学生干部担任干部的动机并不端正,会导致工作主动性不够,还有些学生干部受到自身能力限制,造成工作缺乏能动性,就像“算盘珠子”,需要老师教一步,自己才能走一步,其他多余的哪怕是有用的一些工作,自己都不会去做。而且,作为学生干部,也会出现“工作枯竭”现象,工作枯竭会导致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缺失,能动作用无法发挥。所谓工作枯竭,是笔者仿效心理学中“职业枯竭”含义进行类比的说明,对于学生干部来说,所担任的工作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职业,但是,确实会因为所做的长期繁琐、枯燥或者压力大的工作而造成心理上的“枯竭”、身心疲惫、倦怠等现象。加上,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都是90后的学生,对新事物容易出现冲动、兴趣,但是一旦尝试后,发现在工作中需要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甚至需要极大的自我克制力才能保持对繁琐、量大工作的坚持,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之一就是自我约束力差,养成教育不足,缺乏对困难事情克服的意志力和能力。有些学生干部在刚开始接受工作时,会满怀欣喜,对工作有一定热忱,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下来以后,要么发现工作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要么自己无法牺牲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等等,导致工作热情下降、工作兴趣减低,甚至出现“工作枯竭”,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工作的积极性减退,主动性、能动性相应缺乏。
一、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成因
(一) 管理层认识不足
社团在大学生德育、素质拓展、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正承担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在一些公有民办二级学院,这一点并没有被管理者所重视。他们忽视了学生社团的“第二课堂”作用,而将学生社团等同于一个学生自娱自乐、可有可无的校园佐料,甚至将社团活动和教学对立起来,导致学生社团活动步履维艰。而作为上级管理部门的本部团委,在安排布置工作计划时,也没有针对民办二级学院社团的实际特点,而是将其等同于其下属的一个普通系部,导致计划与现实脱节、僵化统一,限制了二级学院社团的自由发展。
(二) 经济浪潮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经济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在大学校园中折射出来。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民办二级学院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越来越看重金钱的价值和感官享受。通常,民办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要比普通本科学生低50分左右。成绩上的差距在学生入学后会有所体现,他们在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等方面相对欠缺。同时,他们要缴纳相对高昂的学费进入民办二级学院学习。对一些农村家庭来说,每年近2 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是一个高昂的数字。这样的学生,他们除了要面对学习压力外,在生活、就业等方面也存有困惑,甚至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同学因此将课余时间用来打工赚学费,根本无暇参与课余文化活动。而对那些家境较好的学生来说,经济上的优越感可能使他们功利化趋势更加明显,社团如果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将会失去这样一批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 网络文化的影响
在这个e时代里,网络的确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令人欣喜的改变。但是,它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它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也给大学生带来网恋、网游等颓废一面。上网挤占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他们沉迷于网吧里昏天黑地的游戏厮杀中,甚至通宵达旦,他们忘记了外面的大好春光,荒废了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一些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寻找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缺失的东西,面对虚拟的完美,他们更容易对现实世界产生不满,同时更加沉溺于虚拟世界。他们与同学、家人疏远了距离,产生情感焦虑,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冲击,影响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而学生社团,随着参与者的减少,可能会降低社团文化的影响力,使社团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 软硬条件的匮乏
1. 活动经费
学生社团发展离不开活动经费的支持。目前,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上级拨款。这是最大的经费来源。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校团委在行政经费中拨发。但是,作为公有民办的二级学院,虽然在行政上隶属于校团委管辖,但是在经费问题上,由于其特殊性,却往往不能享受上级部门的经费支持。这样,只能自己解决经费问题。但是由于很多二级学院的管理层对社团工作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对社团活动经费拨款不足,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或者只能减小规模,降低要求,影响社团活动质量。
(2) 收取会费。学生参加社团收取的会费其实微乎其微,不可能向他们收取高昂会费。以江苏某民办二级学院为例,社团成员每学期的会费为10元,以一个中等规模的50人的社团来说,一个学期收取500元,但是如果要举办一次稍微有影响力的活动,仅场地费就需要约200元。而一个成熟的社团,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每学期只活动一次肯定是不够的。
(3) 通过赞助商赞助。这对部分社团也许是可行的。一些文娱类社团,在演出时冠上赞助商的旗号,也许会得到一些赞助,但那也只是杯水车薪。此外,更多的社团很难得到赞助。
2. 场地设施
社团活动需要租借场地,而很多场地都要付费。平时学生的日常活动场地,只能在教室、操场等公共场所进行。至于健美协会没有健身器材,器乐协会没有排练场地,舞蹈协会没有练功房,在二级学院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设施的不全,直接限制了社团的规模和发展,也限制了很多社团的特色。
3. 指导教师
一般情况下,社团指导教师都由团委老师兼任。当前,高校社团越来越细化,专业性很强。很少有人既能指导器乐组的民乐合奏,又能指导科技小组的元件配置。因此,兼职老师很难给社团工作带来有效指导。此外,担当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一般都是义务劳动,并没有固定的劳动报酬,这也是导致指导教师配备不足的原因所在。
二、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的策略
(一) 提高管理认识,建设高校德育阵地
二级学院管理者要提高对学生社团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社团优势,把社团建设成德育阵地。学校团委要根据民办二级学院的特点,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对民办二级学院社团工作的考核也要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给民办二级学院社团的发展创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级学院要加强对社团的领导,要把社团的德育功能建设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成立大学生社团教育管理委员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走进社团。二级学院社团管理者要通过研究社团,把握社团的发展规律,通过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关心扶持社团的发展。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
(二) 实施素质拓展,应对经济浪潮冲击
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带来的冲击不可避免,但要想减小这种冲击,民办二级学院的社团工作要大力推行素质拓展,将社团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阵地,不断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自我。在建立素质拓展目标体系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强调专业文化在社团建设中的作用,将专业科技创新与专业应用实
践相结合。这种社团定位,就会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学生在社团有所学、有所成,减少因为经济原因而带来的心理失衡,从而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当中,使社团成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建设校园文化的中坚力量。
(三) 积极正确引导,发挥网络文化优势
网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科技条件,它的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极大地拓展了校园文化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建设网络论坛,举办网络征文、讲座等活动形式,拓展个体的活动和创造空间。也可以根据网络文化共享的特点,向学生推荐有价值的学习、科技、文化网站,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增强他们的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丰富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空间。
(四) 提供条件支持,保证社团稳定发展
社团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在一定的活动经费、场地设施和指导教师等条件资源的支持下,才能得到更好地规划和建设,才能办出特色,吸引学生。当然,对活动经费的使用也要有相应管理机制,可以设计社团经费申请表,重点关注经费预算、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前期宣传以及后期效果等。这样不仅对经费能有调控,还能加强对社团活动的考核。
(五) 塑造校园文化,营造社团文化氛围
社团活动的优质开展还需要一定的校园文化背景依托。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可以丰富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健康积极地成长。大学生社团已逐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民办二级学院更需要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以增加学院的凝聚力,也更需要充分利用社团载体来实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构想。因此,学院可以利用优秀的社团活动来实现创设校园文化的目的。学生社团在优秀校园文化的烘托下,开展活动将更有底蕴和内涵。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诠释和促进。
(六) 社团服务社区,拓展社团活动价值空间
当代大学校园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因此,学生的成长环境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同样大学生社团活动也要逐步走出校园、走向社区,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社区接纳社团开展各色活动能丰富社区服务居民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发展能力、塑造人格,这同样是一个双赢的发展模式。因此,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社团走出校园、服务社区,拓展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空间,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中经历风雨。如某民办学院的“法律协会”的同学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就很受社区居民欢迎。“爱心社”的同学每周定期陪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做游戏、讲故事,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也升华了爱心和情操。
〔关键词〕 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1-0018-04
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 “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 〔1 〕 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 〔2 〕 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
(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
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 〔1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 〔3 〕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 〔4 〕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 〔1 〕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 〔5 〕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
(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 〔5 〕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 〔6 〕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1 〕,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 〔4 〕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
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 在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 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 〔7 〕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十七大”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 〔8 〕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 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