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近代建筑

近代建筑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27 05:44: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近代建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近代建筑

第1篇

镇江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并最终在近代化的路线上朝着现代式建筑样式转型。近代初期,传统建造方式及思想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大量商业建筑、里弄建筑和民居的建造中,已经有了“西化”的变异倾向。传统建筑的商业化趋势出现,如钱庄和旅馆建筑中的内天井回马廊式空间;受家庭结构变化和西式住宅方式影响而形成了里弄建筑,具有独特的本土化发展途径,即以传统三合院为组成单元的空间形式;建筑局部造型西化,如由双坡硬山屋顶改为四坡瓦顶、外墙开窗逐渐增多、出现阳台等。殖民地式(colonialstyle)风格随着租界设立以一种突变的方式植入镇江,其过程又体现了本土化的特色。殖民地式被称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外廊式为其重要特点,主要在租界内建造,最典型的案例为英国领事馆建筑群。受其影响,许多建筑都采用本土化的外廊形式,如美孚火油公司和亚细亚火油栈等。但由于并不适合于镇江地区的气候,故在20世纪初就不常使用了。在镇江并未出现真正的西方石头建造的建筑,几乎都是仿西式或中西合璧式。仿西式建筑充分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侵入和当地建筑的适应能力,表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虽然存在仿西方古典式建筑,如绍宗藏书楼;仿哥特式建筑,如福音堂;仿巴洛克式建筑,如老邮政局;折中主义建筑,如蒋怀仁诊所等,但它们往往是表皮模仿局部西式建筑元素(如柱式、线脚、拱券等),而不是采用系统的西式施工方法和空间组织,仍然保留有传统建造的浓重痕迹。近代后期,现代式的建筑成为大趋势,但在镇江这种趋势的演进并不彻底。新结构和新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新建筑规模小、数量少,仅限于个别工业和市政建筑,加之城市地位落后等多重原因,建筑的现代化并不彻底。总体来说,镇江近代建筑具有华洋杂处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显露出一种平实质朴、低调中庸、讲求实用的特点。

二、镇江近代建筑的7种空间模式

1.空间的形状和大小镇江传统建筑的空间多以天井为核心进行布局,三合院单元形状呈10m左右的方形,各单间的长宽比大致为2∶1,也有个别建筑因地制宜地变化。近代建筑平面组合较丰富,主要有“一”、“口”、“凸”、“凹”、“L”形或不规则形等,单间形状偏向于正方形,这不仅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还更加方便通风和采光。传统建筑多为一层,部分两层。在建筑内部体量分解,尺度宜人;建筑外部则较为封闭。总体来讲,空间的体量和尺度都较传统建筑有所扩大。

2.空间结构模式结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和构成的骨架,是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方式,镇江近代建筑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种。1)传统合院模式。传统合院模式即三间两厢型,是近代建筑演变的重要原型之一,由此又可延伸出“明三暗四(五)”以及“目”字形四合院等形式。通过单院型、直接串联型、院落串联型等组织手法,产生了完整的建筑组群。2)里弄空间模式。里弄空间模式是在三合院组织结构上变异出的一种聚居形式。弄道为核心,建筑沿弄道两侧布局,建筑入口朝向弄道。弄道是一个半开放的灰空间,在这里常发生里弄内部的生活场景。其中一种为纵向串联式,即三合院在沿着中轴线的垂直方向串联,如吉庆里。另一种是大多数里弄使用的横向并联式,即三合院在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并联而成,如吉安里、东长安里等。3)内部回马廊模式。内部回马廊模式是镇江近代随着商埠的繁荣、服务业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一种公共服务类的空间模式。以内部天井为核心,由四周回马廊组织小空间,提供了多人共同使用又互不干扰的一种集合式住宅模式,为近代时期众多旅馆建筑所采用,如新旅社、新中旅社、镇江公寓等。4)单间并联模式。单间并联模式指的是多个独立的矩形空间以并联的方式重复出现,通常此类建筑为沿街住宅或商铺,这也充分体现了镇江商埠民居的特色,如京畿路85号、87号住宅,吉瑞里沿街商铺等。通常单间并联模式不单独成宅,往往与线式或集中式空间相组合,形成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5)线式布局模式。线式布局模式主要通过廊道连接空间,是近代最为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之一。走廊作为组织空间的核心,单个空间单元顺着走廊的垂直方向并列排布,紧凑合理。此种连接方式的建筑主要适用于多个大小、体量、作用、功能均相近的空间中,特别适用于公共建筑中。也有通过连续的外廊或环廊进行布局的模式。6)集中式布局模式。集中式布局模式是利用垂直交通连接上下层空间的组织方式,连接空间具有公共属性。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地凝聚空间,使建筑功能合理而紧凑。当然,往往在一栋建筑中综合地运用集中式布局和线式布局共同联系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以得到更好的通达性。7)过渡空间连接模式。过渡空间连接模式通过过渡空间连接两个空间,常用在体量较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中,被连接的两个部分,往往具有中西不同的造型特征。如世界红十字会江苏省会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建筑北部为传统中式回马廊院落;南部为西方线式和集中式布局相结合的型制;两部分由一个西式入口空间连接和过渡,空间节奏多变却有序,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空间特征。

三、镇江近代建筑造型的特征及演变

1.建筑立面由结构性转向设计性传统建筑少有塑造建筑立面的概念,多是构造式的立面造型。近代建筑已经有了设计的概念,因此呈现多元化的立面造型。1)具有结构性的传统建筑立面。传统建筑多为双坡硬山式屋顶,通常正立面变化较少,侧立面变化丰富,从传统观音兜山墙到巴洛克式观音兜山墙,再到几何式山墙,这种变化凸显了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演进。传统建筑的外立面相对封闭,开窗较少,形成了图小于底的图底关系,门窗面积一般占到墙面的2.5%~16%。2)以外廊为特点的殖民地式建筑立面。外廊增加了外立面的层次,建筑被分为基座、一层、二层(或更多层)、屋顶等部分,呈现横向延展的构图方式。同时,十分注意运用材质的变化对立面进行构图的划分,也起到强烈的装饰作用。从图底关系上看,门窗占到墙面的比例多在30%~45%之间,大大增加了立面的开放性。3)具有设计性的仿西式建筑立面。仿西式建筑一般为四坡屋顶,由于设计的介入立面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追求个性的独立。在强调横向的建筑分层关系的同时,更加讲求竖向的构图仿西式。西式建筑立面已经设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绍宗藏书楼建筑的立面分析,可以看到建筑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说明了西式建筑中已经有明显的理性设计倾向。这两类建筑开窗强调功能性,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多在14%~26%之间,比较均衡。4)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中西合壁式建筑立面是以上几种建筑立面的融合,既有传统建筑的封闭性立面特征,又有西式建筑横向或纵向划分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对多幢以三合院形式发展来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的研究发现,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基本上有一定的模数和比例。5)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立面。平屋顶作为重要的造型标志之一,墙体多呈直线型,没有过多装饰。注重建筑比例关系和对称均衡的立面布局,但多限于在水平维度上展开,没有中高层建筑出现。

2.建筑门窗具有中西杂糅的特征传统式样的门最常见的是磨砖大门,为平面型;外墙窗主要有窗洞型窗和砖砌花窗两种做法。近代时期,西式门窗通常采用拱券代替过梁,拱券加立柱是常用的形式,立柱在细部做法上则有了本土化的演变,如柱身的凹槽几乎都不见了,在柱头上做各种简化和变异。中西合璧式样的门窗通常采用中西造型要素叠加的方法,如在蒋怀仁诊所三层柱子的柱头上,将卷草纹的涡巻换为了类似兽头的图案。现代式样的门窗造型相对简单,尊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功能,已经体现出科学化、程式化的趋势和明显的设计特征。另外,与传统建筑的“彻上明造”不同,近代建筑则多做有室内天花,多在顶面和垂直墙面交界处设有多层线脚作为装饰。在近代建筑中,楼梯的位置十分重要,通风、采光、日照等均有讲究,种类形式多样,做法也有详细的规定。随着阳台、平台或外廊等出现,铸铁栏杆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也出现了。

四、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其演变

1.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建筑材料从物质的层面决定了建筑以何种结构形式存在,如以石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西方建筑,最合理的结构就是拱券,而以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中国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方式是梁柱式。近代时期除木材之外,水泥、机制砖、机制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出现都为建筑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镇江传统建筑为“构架式”结构体系,近代建筑结构则是“承重墙式”的砖木结构体系,砖墙和立柱共同承重,在一些建筑中还使用三角形木桁架结构。其次,建造技术发生了变化,传统建筑的墙体主要采用乱砖砌筑的空斗墙,清末发展为青砖清水墙“三走一丁”砌筑;近代早期建造的殖民地式建筑主要采用“一皮顺,一皮丁”的英国式砌法;近代中后期多用青砖或水泥砖“一顺一丁”式砌筑。外墙处理形式主要有、粉刷、拉毛、水刷石、贴面砖等方法。地面也不再是传统的“空铺”法,而用木板或彩色地砖等。另外,建筑的附属设施水、卫、暖、电等现代建筑设备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建筑技术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致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2.设计师和营造所的出现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创新和对建筑独立性和个性的追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扩展和影响,新材料、新结构的运用和新功能的需求,促进了设计师的出现。镇江的设计师群体具有本土化、文化选择矛盾性的特征,导致了镇江近代建筑的中庸性和非典型性,也影响了镇江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发展。营造所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散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专业化的组织形式,还出现了水电、厨卫系统等新行业。另外,经营方式、制度法规的完善以及各种建筑规范的形成和设计思考的完善都使得近代建筑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总之,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技术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同时,西方建造方式带有本土色彩的折中和妥协。新兴技术运用范围小,技术发展程度低,建造技术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是导致镇江没有出现像上海、南京、南通等近代城市中的新型结构的建筑和现代式建筑的直接原因。

五、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及动因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不止于某些建筑演变;不止于表面的抄袭和模仿;不止于建筑单体本身,具有整体性特征。由于建筑结构和构造方式的变革,其演变具有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特点。建筑性质不再以封闭的家族为模式单元,由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其演变总体呈现突变到渐变再到转型的特点,又以渐变过程中的文化矛盾性作为其独特之处。首先,这种演变是被动的、侵略式的文化传播,呈现突变的特点;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风格样式发生着渐变的西化演变。近代后期,现代式建筑转型成为建筑发展的大方向。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呈现出“非典型性”的“本土化演进”方式,即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元素与建造技术要素为根基的“西化”表现,以及一种“不彻底”的现代转型方式。一方面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西化”,是一种不典型的、平民化的本土演进;另一方面,西方建筑式样也融入了传统的建造技术要素,发生了“本土化”演变。近代晚期,镇江的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转型并不彻底,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式建筑。镇江近代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从最初的中西“二元并存”方式到前期的“自下而上”方式、中后期的“自上而下”方式。最初中西文化是以共存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商埠区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的逐渐扩展,直至省会迁镇后,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才出现了现代式建筑的端倪,即自官方到民间的转变,如图5所示。镇江近代建筑特殊的演变路径,为探索中国中小型城市的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肇始(传统建筑的转型)、定型与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从建筑发展演变的非物质动因来看,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必然结果。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与发展、交通区位的变化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济制度转型等因素在近代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权重影响了近代建筑的发展。另外,人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的互动与转变也是近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它们是建筑形成的非物质要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六、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第3篇

关键词:镇江;近代建筑;建筑色彩;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Color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Zhenjiang

LIU Jia, GUO Wei-min

建筑色彩是人们感知城市环境的重要视觉要素,是建筑语言表现的重要部分;其中那些极富风格内涵的、保留历史文脉的历史建筑的色彩更是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彰显了城市的特色,成为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人们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一、历史建筑色彩研究概况

1.研究背景历史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各地的历史建筑都有着其独特的色彩体系和特征,如艳丽的北京皇城建筑及复合灰的北京民居,粉墙黛瓦的苏州民居,如水墨画般的徽州民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近代城市环境等等都向人们诉说着城市的故事。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建筑色彩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色彩的混乱使用,建筑色彩同质化,引起了种种视觉污染。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城市建筑色彩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历史文化较为丰厚的城市而言,传统建筑色彩与现代建筑色彩体系之间的衔接发生了断裂,导致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缺失。历史建筑的色彩研究应该作为重要的内容得到广泛、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2.历史建筑色彩研究的意义历史建筑的色彩是时代、地域、文化的综合载体和直观表现方式。它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技术发展水平,并且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及其变迁等等内容,也为现代城市的整体色彩奠定了基调,反映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及文化内涵,对城市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首先,历史建筑的研究应是整体而系统的,包括建筑空间、物质形态、风格特征及文化内涵等等,其中建筑色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历史建筑研究系统有益的充实和完善。其次,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属于建筑本体形态的认知范畴,只有认知准确才能对旧城区和历史建筑的修复、改扩建等工作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再之,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更新过程,新建筑色彩应从历史建筑和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才能保持生命力。

3.国内外研究现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外就已开始进行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起步较早也相对成熟。 60-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制定出成熟的建筑色彩标准。①如法国、日本、德国等国都对城市色彩做出了较为科学系统的色彩规划方案,使这些城市呈现出和谐有机的整体面貌。其中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是建筑色彩研究的重要方面。如德国建筑师哈罗德-马其诺和尔夫冈•雷斯对不同时期柏林建筑色彩的特征及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整理出一条柏林城市色彩发展形成的脉络。②日本京都从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筑群色彩为基调,对城市建筑的颜色作了限制性的规定;意大利都灵为了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以传统建筑为基础对整个城市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③等等。近年来,我国的历史建筑色彩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国建筑色彩应用标准 (20020654-T-469)及其标样( S[2002]102)在2002年通过批准。众多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研究④,江南、武汉、哈尔滨等地区对历史建筑色彩及城市色彩规划等问题的相关探讨和研究。在全球化、同质化的大趋势下,建筑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极为热门的话题,历史建筑色彩强烈的地方性、民族性在保护城市的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显得日益重要。

二、镇江近代建筑色彩概况

1.镇江近代建筑的形成背景

镇江,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位于长江与大运河黄金十字交汇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商贸转运型的城市特征,历史上一直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和长江下游的商业重镇。1861年镇江开埠以来,随着西方势力的侵入,镇江迎来了变革和转型的近代时期。近代初期,租界区西式建筑植入和沿江公共建筑的相继建立为古老的镇江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之后随着政治、水运的衰败和交通情况的变化,城市建设一度陷入低潮。至民国时期镇江曾作为江苏省府,又进行了一系列城市建设活动,为镇江现代城市格局奠定了基础,出现了一批历史建筑。近代后期随着建造技术、材料的发展和专业设计师的出现,建筑有了新的发展。重要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原因为镇江留下了众多富有时代特色和历史精神的建筑,它们不但是那段沧桑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由于镇江在1840-1861年开埠之间建筑情况变化不大,因此不作为研究的重点,本文的“近代”主要从1861年镇江开埠开始限定,至1949年建国结束。地区限定于镇江市区。

2.镇江近代建筑色彩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要素需要依附于建筑物质材料而存在,近代时期的建筑色彩多与建筑材料色彩相关,也包括一些有意识处理的装饰色彩。首先,建筑材料及其色彩受自然条件和地域特征的影响。镇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素有山林城市之称,近代时期建筑大多就地取材,多采用木、砖、石等作为其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次,建筑材料及其色彩受社会环境、审美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镇江近代史是一部曲折动荡的历史,它对建筑色彩的影响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代初期由于开埠和租界的设立,西式建筑植入镇江,为传统而沉闷的镇江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依附于建筑功能和风格形态的变化,建筑色彩也发生了变化。这直接突破了民众的建筑审美,于是出现了仿西式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样式,建筑色彩也随之发生改变。再之,受建造者及其掌握的技术等人文因素的影响。近代建筑的建造者也经历了从传统的本地工匠到专职的设计师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砖木结构到混凝土结构,从青砖清水砌筑到青砖红砖夹砌,再到水泥砂浆饰面等等技术手段的发展也大大影响了建筑的色彩。另外,近代建筑的功能用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色彩,如与公共建筑相比,居住建筑的色彩多用在内部饰面,外部墙体色彩趋向简单和朴实。公共建筑色彩也因其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领事馆等租界建筑色彩较丰富和鲜亮,而碉楼等防御性建筑则色彩相对单调,等等。

3.镇江近代建筑色彩现状经过对镇江近代建筑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其现状令人堪忧,特别是对建筑色彩的关注更是相对缺乏。经过时期的破坏,建国后城市化进程中拆旧建新的大量建设,及一些历史原因,饱经沧桑的镇江近代建筑许多已经被完全毁坏。保留下来的建筑有一些被较好地修复保护,如原英国领事馆被改建为镇江市博物馆,修复中尊重了色彩的原真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建筑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老化,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或是无人问津、大门紧锁,更谈不上对建筑色彩的关注。如大康新村中一栋沿街建筑被改做商业用途,不但空间和造型被改变而且被粉刷成紫色,完全不尊重建筑的原真色彩而且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镇江海关宿舍正面墙体以黄色瓷砖贴面,从视觉上破坏了建筑的近代特征,只在建筑背面依稀能够看到一些原真的建筑色彩片段。再如箴庐的外观用灰色涂料进行了简单的一体粉刷,色相和色调也没有经过考虑,完全遮蔽了原先建筑的色彩,看起来与新建的建筑没有什么差别(图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这主要源自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时光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自然因素使建筑色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消退和改变,为近代建筑的色彩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许多建筑的色彩已经无从考证,但也正是这种沧桑感成为了近代建筑的色彩特征之一。另一方面,人为因素的破坏也是重要的方面。根本在于人们从观念上没有认识到这些建筑的价值和意义,随意地改扩建、拆除使建筑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即使被保护建筑也仅局限于对建筑造型的研究和保护,而忽视了对建筑色彩的研究。

三、镇江近代建筑色彩分析建筑色彩作为重要的形式要素之一,与建筑风格样式直接相关,因此本文以风格类型作为色彩研究的分类基础。建筑的建造及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镇江传统建筑的色彩在近代时期始终都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传统材料和技术在近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延续使用,因此本文也将镇江传统建筑的色彩作为研究对象之一。

1.传统建筑的色彩开埠前镇江传统建筑功能相对单一,大多数为居住建筑,少数建筑商住合用,还有部分衙署等公共性建筑,色彩相对简单。具体来说,多为黑灰色瓦面屋顶,色彩明度和饱和度低,与建筑立面的灰色青砖浑然一体,整体性强。墙体青砖清水砌筑或勾白色灯草缝,青砖的颜色各异却基本色调统一呈暖灰色,部分墙面以白灰饰面。木质门窗为材料原色或漆以砖红色或栗色作为点缀。室内通常用柴泥打底,“淀光灰”粉面,或再刷“老粉”,地面颜色呈灰白色。室外地面由于长期在潮湿环境中,绿色苔藓植物的颜色与地面青砖的颜色混合,呈冷青灰色。代表性的建筑有“广肇公所”、“张云鹏故居”、“五柳堂”等(图2)。

2.殖民式建筑的色彩与许多开埠城市一样,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并不是在传统建筑的孕育发展中逐渐成型的,而是来自外因的突变,即西方文化和西式建筑的植入。随着新的建筑形式的进入也带来了相应的建筑色彩的改变。以原英租界领事馆建筑群为代表的殖民式建筑大多采用青黑色的铁皮屋顶,墙体为青砖勾白色灯草缝,红砖做线脚装饰,白色或深红色涂料粉饰门窗,室内地面多为花旗松木地板本色或灰色水磨石地面,室内墙壁以白色粉饰,有些室外石栏杆与周围植物和环境协调一致为翠绿色。

以美国牧师住宅为例,通过立面色彩比值计算,墙面青砖与红砖的大致比例为4:6(图3),其它此类建筑的比例大多也都在4:6-5:5左右。此类建筑色彩的显著特点就是红砖开始较大面积使用于建筑的转角、分层交接处、形体边缘等处,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灰色砖面仍为主要部分。较有代表性有的“英国领事馆”、“英租界工部局旧址”、“金山饭店”等(图4)。

3.其他西式及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色彩其他西式建筑主要包括仿古折衷风格、巴洛克风格等,有的是水泥平屋顶,有的是青黑色瓦楞铁皮坡屋面,墙体以青砖清水砌筑为主,楼梯、门窗、扶手多涂以栗色或深红色,室内地面灰白色水泥磨平,或木地板本色,色彩风格较传统建筑更加清新和丰富,但并没有大胆突破,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地的建筑色彩进行了妥协和折衷。如京畿路老邮局用米灰色的石材与红色砖墙相搭配,呈现一种明快的色彩氛围,与周围建筑

有差异,但整体色彩仍处在灰色调中,没有对整个街区的色调进行破坏。再如巴洛克式风格的镇江商会是红色平瓦屋顶,暖灰色墙面,砖红色门窗,没有多余的色彩装饰(图5)。

镇江近代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大多保留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在空间、形式要素、装饰等方面中西元素相互结合渗透,也兼具了中、西建筑风格的色彩特征,但是仍以中国传统建筑色彩为主。暖灰色砖体墙面仍是主要的色彩倾向,在建筑内部色彩大多按照传统样式。较有代表性的有“红十字会江苏省分会旧址”和“新旅社”(图6)等。

4.近代中晚期现代风格建筑的色彩近代中晚期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现代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虽然采用了新式的结构和空间,但在外墙面大多仍用青砖砌筑,有些用水泥砂浆抹平作为墙体的装饰,位置通常在腰线、建筑底部或是建筑边缘以及过梁、窗台等处,呈现暖灰白色,与青砖一起呈现出色彩、图案和材质肌理的变化。较为典型的有“自来水厂旧址”、“老气象台”等建筑(图7)。

四、镇江近代建筑色彩的特点

总的来说,镇江近代建筑由于其材料、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多以建筑材质原色表现为主,色彩相对简单,风格质朴沉稳。由于建筑垂直界面的色彩给人视觉影响最大,因此成为建筑的主导色彩,呈现饱和度较低的暖灰色调,柔和、低调且不张扬,部分建筑用暗红色或土红色做装饰和点缀。建筑内部的色彩相对丰富,如粉饰成白色的墙壁,深红色或木材原色的门窗板、梁架、地面及家具等。同时,历史建筑色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要素能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并承载了相当的文化内涵。

1.包容南北,融合中西的特质

由于镇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近代建筑兼具南北方建筑的色彩特征,既有江南一带粉墙黛瓦式的清新风格,如敏成小学、张云鹏故居;也有江北一带的以灰色调为主的质朴淳厚风格,如广肇公所,陆晓波故居等等,在建筑色彩上反映出其包容南北的文化特性。在向西方建筑学习的过程中,镇江近代建筑将本土建筑与西式建筑相结合,演变出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式样。虽然这种融合多表现在建筑空间和造型方面,但在建筑色彩上仍能看到融合的印记。其主要的色彩特点是建筑外墙面处理上红砖及涂料的运用。

2.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镇江近代建筑色彩注重与环境的整体性较好的对话关系。建筑通过色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赛珍珠故居、崇实女中等建筑位于较为孤立的自然环境中,建筑本身的灰色与砖红色在周围树木的绿色包围中显得协调而富有变化。再如京畿路、伯先路街区有着鲜明的中西合璧特色,路的西北侧聚集了多栋西式建筑,路的西南侧则为传统镇江建筑群落,虽然两侧建筑型制和尺度各不同,局部色彩也有变化,但整体色调却十分和谐,相对统一。

五、结语

城市的发展需要历史文化的弘扬和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拥有众多的近代建筑及近代历史文化,这些都是其发展的优越资源。镇江应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镇江城市环境,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首先应该加强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只停留于古建筑和文物建筑保护层面,对那些有时代特点及独特艺术特征的而未被列入文物之列的建筑也应进行保护和研究,它们的色彩能够从更广泛的层面上代表镇江近代建筑的色彩。研究也不应只停留于建筑表面的颜色意象描述,应在更深的层面,用数据化的研究方法,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进行研究。总之,镇江近代建筑色彩是历史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深入研究,为保护、修复以及利用等实践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有效的参考。

① 逯海勇、胡海燕《当代城市建筑色彩设计的几个问题》,《规划师》,2004年第7期。

② 焦燕《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③ 肖西平《建筑与色彩应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第4篇

关键词:闽南建筑;风格;变迁

闽南,亦即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丘陵。尽管平原和耕地较少,但是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四季常青。境内山脉纵横, 所以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闽南与中原地区交往不便。自西晋开始,中原人大量迁入,他们与古闽越族人广泛融合,中原文化逐渐取代土著文化。宋代的时候,闽南已有许多人飘洋过海到东南亚发展,闽南开始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自元人退出关外以后,沿海倭寇,为盗为匪,屡入州、县、城、乡抢劫烧杀。因此许多村庄的民房仿卫城模式,聚族而建土楼以自卫。明初,泉州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建筑不可避免地带有海洋文化的痕迹。这样的自然历史背景下,闽南民居的建筑正风格打上了烙印。

近代的闽南建筑

闽南漳州一带的土楼是闽南民居最具特色的代表。先民们为了防匪、防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设计出了土楼的建筑形态。土楼大多呈圆形或者矩形结构。一族人住在一个大院里,既和谐而又安全。 土楼是土、石、木结构,外墙非常厚,一般用土和石组成,能防水、防火、防枪弹。楼内有三到四层的木结构房屋。供居住、保存食物等生活物资。特别是园形的土楼,在防台风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土楼在外观上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非常协调。

在墙体的材料以及装饰方面,闽南地区的民居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民居的屋脊常使用燕尾脊或马鞍脊,屋脊的这种曲线这使得整个建筑显得十分典雅而又灵秀。墙体常采用红砖墙或者红瓦。蓝天白云下,河流清澈、山峦苍翠,因而红色建筑在大自然中分外鲜明。 另外,由于闽南是石材产地,而花岗石在建筑上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闽南民居的外墙常采用砖石混砌。不同材质的混合使用,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墙面的立体感。 这种特色和江南一带水乡的白墙黑瓦形成了鲜明的地域上的对比。闽南民居房屋的勒脚多用白石和青石来作为装饰,图案常常是虎脚造型,麒麟,喜鹊、吉祥文字、花卉等。从闽南民居表现出来的对红色的喜爱,对雕饰纹样细节的追求,对吉祥象征物的表现来看,闽南人以一种曲折的方式表达出对吉祥、喜庆的向往。不难看出,所有这些图案的内容都表现了汉文化的传统。这种潜藏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识,是闽南人对汉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一种再认识和再创新。

二、 以嘉庚建筑为代表的近代建筑风格

二十世纪初,旅居南洋的许多闽南华侨事业发达后,反哺家乡。厦门集美的陈嘉庚便是其杰出代表。陈嘉庚先生大规模捐资家乡办学,现在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中、小学、华侨补习学校都为嘉庚先生创办。这些学校的校舍既保留了原来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又受到了海洋文化的影响。由于陈嘉庚先生在闽南一带影响巨大,所以人们常称之嘉庚建筑。从功能方面来看,每个空间的通风和采光性能良好,不设盥洗和卫生等设施。在立面形式方面,最常用的是屋体西式、屋面中式,所谓 “穿西装、戴斗笠”。 嘉庚建筑的另一特点是具有流动的曲线与艳丽的色彩, 屋角高高翘起, 屋脊的曲线流畅柔和, 饱满且富有张力, 具有一种飞动之美。嘉庚建筑以闽南的自然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作为基础, 展示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既融合了中西建筑的形式特征,又保留了闽南民居的遗痕。陈嘉庚先生的乡情国思跃然于他所建造的建筑之上。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理念的依托, 又糅合了南洋建筑艺术和闽南民间制作工艺的优秀特点, 嘉庚风格建筑成为了建筑艺术品。

三,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民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世纪后期的闽南民居逐步使用平顶的房屋,窗户有所加大;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人们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建筑改善了居住条件。新世纪以来,民居又加高了楼层,在窗户和阳台的外饰更加考究,因为有了瓷砖贴面,外墙的色彩也更鲜明,常常与旁边的老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异。房屋的功能性受到特别地重视,增加了卫生设施,通风、照明等也受到重视。虽然闽南风格的燕脊也有所保留,但是外墙的装饰却比较单一。除了民间建筑以外,政府、学校、公司等标志性建筑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建筑设计仍然紧扣闽南建筑偏爱红的特点, 采用具有嘉庚建筑特征的马背山墙和拱廊的形式,但大面积的红色砖墙仅用少数灰白色线条衬托, 与传统闽南建筑中所表现出的热烈、奔放相比,显得些许苍白。在内部装饰方面,传统的嘉庚建筑明显的特点就是用最少的钱,达到最舒适、美观的效果, 在视觉能达之处采用最好的材质, 而在不太重要的背面却采用极其俭朴的方式处理。而当代的建筑物在装饰方面常采取统一处理的方式。外墙的装饰似乎缺乏形象意义和思想内涵。

结 语

或许,在人类生活的原始阶段,建筑物仅是功能的载体。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建筑物愈来愈强烈地表达着其设计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如果这样的思想能够在大多数人们的心中产生共鸣,那么这样的建筑物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就会像清泉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在自然和人文背景下产生的闽南建筑风格,适合了闽南人长期形成的审美观念,是闽南建筑文化一定时期的代表。这种本土文化在融合了南洋建筑风格而形成的嘉庚建筑,既是对陈嘉庚先生善举的纪念,更是反映出这个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理念的延伸。而近几年的建筑,虽然也试图努力地反映闽南人的传统审美观念,但是,只在强调建筑物的功能性方面做足了文章,而在其思想性的表达方面比较苍白。也许,这正是留在了建筑物上的时代烙印。

参考文献

1 陈志宏,贺雅楠,闽南近代洋楼民居与侨乡社会变迁,华中建筑,2010年第6期,122-125页

2 周红,嘉庚建筑承的文化,,57-58

第5篇

    关键词:我国近代建筑  多元文化  历史见证  探讨

所谓我国的近代建筑,就是指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时期中所建设的国内建筑。一般而言,从建筑的样式以及表现形式来看,我国近代建筑主要分为西式建筑、传统建筑以及新式近代建筑等三个类型。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经历了二十余代皇帝的改朝换代与更替,在文化方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然是单一的一元文化体系。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与背景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基本方法以及建筑原则都是融会贯通的。1840年以后,我国开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近代社会,由此拉开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进程。期间,我国近代建筑也被动地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影响与推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二是对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见,这两个方面建筑文化体系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构成了我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框架,而且也使得了我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错综复杂的发展现状。本文认真探讨了在多元文化下我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见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探索,以期全面推进我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建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的近代建筑主要是以模仿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建筑为特征的。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各地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而言,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因为受到新兴轮船运输业的影响,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很多城市较早地作为商埠对外开放。因此,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在这些沿海、沿江城市先后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我国的西式建筑,主要以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资政院、大理院等建筑为代表,其设计一般都是由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建筑设计人员完成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几乎处在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因而表现为强烈的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传统建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以模仿古代建筑或者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为基本特征的。这一时期,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一个方面显示了来自世界近代建筑思想与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人员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而激发的强烈民族思想及意识。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碰撞、融合与交叉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在二十年代建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群、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及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等。值得深思的是,我国所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群,其设计都是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者建筑设计人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我国近代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建筑人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与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式近代建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近代建筑受到了欧美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一些新式近代建筑逐步兴起。在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开始进入了极为重要与关键的发展阶段,并以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兴办为标志的。同时,我国近代建筑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日益完善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体系。实际上,早在二十世纪之初,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就在北京、南京等地做了一些尝试。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也有着很多建筑设计作品出现,丰富多样,纷繁复杂。但是,如何把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则依然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天,虽然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那么强烈,也不是伴随着战争而来。但是,我国建筑设计人员也必须跳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几千年历史文明,尽量实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国近代建筑史上,建筑设计人员创作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都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必须加倍珍惜与保护。而且我国近代建筑作为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这也应当成为保护我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

4.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加快,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已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正在积极付诸实践。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我国近代建筑多元的历史、文化与价值,正逐步在世人的面前展开。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

(一)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起源

南通近代建筑的发展,是与张謇先生的实业创办分不开的。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秉承“实业救国”的思想,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对南通的建设已经有很清晰而前卫的规划理念。在对南通城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培养了一批以孙支厦先生为首的优秀建筑师,为南通城留下了一大批丰富的近代建筑,几乎涵盖了近代建筑类型。有行政、居住、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金融、宾馆、饭店、医疗、学校、博物馆、影剧院、园林景观、宗教及其他建筑等共19类。其中,代表建筑有濠南别业、通崇海泰总商会大楼、伶工学社、更俗剧院、跃龙桥、南通俱乐部、女红传习所,等等。

南通的近代建筑是与青岛、上海等地的近代建筑不同的。青岛、上海等地的近代建筑是西方的殖民建筑,由外国人来规划设计的,而南通的近代建筑是由南通本土人设计规划和建造的。

(二)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发展历程

南通近代建筑是随着张謇先生的实业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南通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张謇先生的实业兴衰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南通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张謇先生实业创办到实业发展鼎盛时期,时间是1895年-1921年;第二阶段是张謇先生实业衰败到现代,时间是1922年-1949年。

1.第一阶段,1895年-1921年

该阶段是南通近代建筑的起始和发展阶段。1895年,张謇先生受张之洞的委托,开办大生纱厂,随后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兴建了大达内河轮船公司、通海恳牧公司、复兴面粉厂、广生油厂等。张謇先生的实业发展起来后,开始对教育和文化加以重视:1903年,建造通州师范学校;1905年,创建南通博物苑;1906年,张謇在通州师范学校创设测绘科,培养了一批以孙支厦先生为首的南通本土建筑设计师,南通近代城市建设由此全面展开。张謇先生从实业向教育、文化、市政、交通、慈善等各方面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南通近代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教育方面: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女红传习所、盲哑学校、伶工学社;文化方面: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市政方面:南通医院、唐闸公园、通明电气公司、西公园军乐亭;交通方面:泽生水利公司、路工处;慈善方面:育婴堂、养老院、残废院、栖流所。另外还有一批如濠阳小筑、唐闸红楼、城西别业等私人住宅。这些近代建筑融汇了西方建筑和本土文化,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2.第二阶段,1922年-1949年

1922年开始,张謇先生的实业开始衰败,南通的城市建设也陷入停顿。1926年,张謇先生逝世,受战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建筑发展十分缓慢。在此期间的主要建筑有:南通俱乐部、新新大戏院、天生港电厂、江北医院等。

二、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装饰

南通近代的建筑,受西式文化的影响,但同时由于建筑都是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和营造,设计师既有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学习,同时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因此南通近代建筑的装饰既有西式的风貌,又有中式的传承,形成了其独特的中西合璧式的面貌。

(一)源于西式的建筑装饰

在南通近代建筑中,最能体现西式风情的装饰元素有柱式、门廊、门窗框、屋顶、金属栏杆等,这些也是在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中使用较多的元素。

柱式:希腊柱式和罗马柱式是建筑西式化的显著特征,在南通的近代建筑中多有运用,但所有的柱式都是在西方标准柱式上有所改变,这反映了当时的建筑装饰是由南通本土设计师模仿设计,在设计时加入了本土的审美观点,对西式的建筑构件进行了改良设计。

门廊:在建筑主入口前设置门廊,是西方建筑的常用手法,常见的有山花柱式门廊和观景平台式门廊,门廊能显示出建筑的庄严、肃穆和宏伟,从门廊的复杂程度可以看出入口的等级。在南通的近代建筑中,尤其是一些公共建筑中,可以看到门廊这一西式建筑特征的体现。例如,南通通崇海泰宗商会运用了山花柱式门廊;南通上海银行运用了观景平台式门廊。

门窗框:建筑对门窗框的处理采用了具有显著西式特征的券拱结构,券拱结构是自古罗马时期发展起来的西式建筑中的显著特征,南通近代建筑中对券拱结构的运用主要有半圆形的拱券和平券,券拱结构被用作门窗框的装饰,也有券拱和立柱结合,构成门窗框或建筑入口。

屋顶:西式屋顶的运用也是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中常见的西式建筑元素。在现存的南通近代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有平屋顶、四面坡屋顶和孟莎式屋顶,且屋顶常有数量不等的装饰烟囱和老虎窗。例如唐闸的红楼就运用了孟莎式屋顶,该屋顶是文艺复兴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形成的屋顶形式,屋顶的四面坡由分割线分成两种坡度,较高的坡度较平缓,较低的坡度较陡峭,在较低的坡度上常开有老虎窗。

金属栏杆:中国传统建筑阳台栏杆都为木质,金属栏杆具有极其西式的特征,在南通近代建筑中,金属栏杆的运用也较为常见。

(二)源于传统的建筑装饰

由于南通众多近代建筑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设计西式建筑时,仍有不少传统建筑的构建被运用其中,撑拱、挂落在南通近代建筑中仍然比较常见。虽然有些构建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功能,仅仅作为装饰,但这其中反映出的是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撑拱:主要起支撑建筑外挑木、檐与檩之间承受力的作用,使外挑的屋檐达到遮风避雨的效果,又能将其重力传到檐柱,使其更加稳固。在江南一些地区也称之为“牛腿”。南通地区的该建筑构件比较修长、扁平,在近代洋楼建筑中得到了较多运用。

挂落:为传统建筑中挂在外廊廊下的一种木作装饰构件,常用镂空雕刻的手法来制作。在近代西式建筑中,挂落这种中式装饰的建筑构件也颇为常见。

三、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

南通近代建筑的中、西式装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但要细细研究这些建筑装饰中的纹样,就不难发现,虽然南通近代建筑学习了很多西方的建筑元素,但由于建筑是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在建筑装饰中还是体现了很多南通本地的传统民俗思想。这些民俗思想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文化认同,这其中,包含了民众的人生观、生死观、道德观、信仰观,等等。虽然是学习了西式的建筑式样,但是设计师在设计时还是不忘将这些传统民俗思想寄予到建筑中。在南通近代建筑中,不论是对西式建筑装饰的改良还是对传统建筑装饰的传承,都能看到民俗思想的体现。

(一)图案纹样

南通近代建筑虽然学习西方的样式,但本土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还是在建筑很多构件的细节装饰中体现出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思想。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主要源于两方面,吉祥寓意和宗教信仰。在南通近代建筑装饰中,最能体现民俗文化在地方建筑装饰上的各种图案纹样。

1.吉祥寓意

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图案题材繁多,有植物花卉、祥禽瑞兽、器物文字、历史典故等。所有的纹样题材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寄托着人们消灾祈福、多子多孙、长寿富足的美好愿望。例如,常用莲子、石榴、葡萄、葫芦、盘长、缠枝纹等植物做纹样,代表多子多福;梅、兰、竹、菊代表君子的高风亮节;桃子代表长寿;喜鹊、蝴蝶代表美好的爱情;猫、蝶和牡丹代表耄耋富贵;仙鹤寓意长寿;蝙蝠表示福。可以说受民俗的影响,装饰的纹样都是有一定吉祥寓意的。

南通近代建筑虽然受西方的影响,但细看建筑的很多装饰还保留了深厚的民俗文化。如濠南别业二层的西式铸铁栏杆上运用了铜钱的图案纹样,寓意富足;博物院南馆一楼入口处装饰的中式挂落,雕刻了灵芝祥云图案,代表吉祥如意;张?办公处的入口,西式拱券上方的肩花雕刻及柱头运用了蝙蝠纹样,寓意鸿福绵延;上海银行南通分行的廊柱柱头运用了桃花的纹样。

2.宗教信仰

宗教文化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建筑的装饰纹样上也有很多细节体现了对宗教的信仰。如万字纹即“?d”字形纹饰,纹饰写成“?d”为逆时针方向,“?d”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d”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盘长纹,佛教法器,八宝之一,又称吉祥结,是因为绳结的形状连绵不断,用它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含有长久永恒之意,博物院南馆入口处二楼铸铁栏杆上运用了该纹饰。

(二)文字装饰

相对于传统纹样的运用,将文字运用到建筑装饰上,更具有民俗情趣,表达更为直观。在南通近代建筑中,文字装饰的运用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单体字的运用,其中以“寿”字和“吉”字最为多见,如广生油厂仓库大门上用钉子钉出的”寿“字纹样;另一种是西式门脸上的中式匾额,建筑的匾额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称之为“建筑的眼睛”。匾额在建筑中起到标名、装饰、文化的作用,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将中式匾额移植到西式的建筑门脸上,体现了设计师对西式建筑的学习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第7篇

关键词:岭南庭园;地域性表达;东莞;可园;白云山庄旅舍

引言

近现代岭南庭园因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同时期的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近现代岭南庭园的地域特色在于以建筑作为主要的空间围合要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并兼容中西造园手法,使其在岭南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较适应现代功能需求,运用机遇较多,体现出岭南庭园地域性的合理性及优势。

纵观近现代岭南庭园建筑,东莞可园(图1)和白云山庄旅舍(图2)具有一定相似性,皆以居住为主要使用功能,建筑规模相近且采用连房广厦的布局方式。因此,本文选取二者作对比分析,从岭南人文精神、空间模式、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和建造技术四个方面,探讨岭南近现代庭园建筑的地域性特色。

1.对于岭南地域性的认识和表达的异同

1.1岭南人文精神

岭南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但岭南地处儒家文化的边缘,亦是沟通中外关系的重要门户,受中原地区正统儒家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在发展中不断融汇、汲取各种异域文化,形成外向性、兼容性、多元性的文化特征。另外,明清时期岭南一带经商普遍,人们受经世致用的思想影响,讲究务实重效。

岭南庭园是岭南文化的载体之一。东莞可园与白云山庄旅舍在对岭南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上,亦有别于江南园林的淡雅幽逸和北方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更多地体现中西兼容和务实重效的特点。

第一,二者的建筑风格均展现出多元化、兼容并蓄的性格特征。

可园总体上延续建筑围合庭园空间的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但在建筑细部引入了外来的建筑形式和材料。如结合西方制作工艺的蚀花玻璃,在进口玻璃的表面刻绘中国传统题材纹饰,是岭南独有的装饰工艺品。

而山庄旅舍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岭南庭园连房广厦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融合了西方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将现代建筑功能拆解植入到分散独立的建筑体量中,再以敞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庭园体系。

同时,不同于彼时主要为“民族形式”的北方大屋顶建筑,山庄旅舍融汇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通过平屋顶、轻薄檐口和曲折游廊,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第二,二者均体现了务实的的岭南人文思想。

可园中务实的岭南文化特征体现在建筑规模与布局方面。一方面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庭园与高密度的建筑空间解决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是因地制宜,利用方正错落的布局方式应对不规则用地边界,讲究空间的实用性。

山庄旅舍则将务实世俗的岭南精神融于建筑的使用功能中。客房区通过建筑体量的错落排布与庭园的围合,实现了建筑格局与功能性的完美统一。

然而,东莞可园与山庄旅舍在对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和表达上有些许差异。

二者处于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对西方文化吸收和运用程度的不同。可园建于清代,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局部接受西方元素,相对传统和保守。而山庄旅舍受到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采取现代主义手法,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表达出现代与传统兼容、中西合壁的创新特征。

1.2空间模式

不同于北方园林为获得充足日照而形成的松散建筑布局,岭南庭园以建筑作为主要的围合要素,空间布局更为紧凑,园林路径亦不似江南园林曲折迂回,在东莞可园和山庄旅舍的空间模式上亦有相似的表达和理解。

第一,两者从总体布局到庭园布局都体现了有层次性、整体性的理性组织思想。

规模相近的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如艺圃、环秀山庄、寄畅园等,主要是宅园相间的半开敞型布局方式,建筑点缀在山石花木的造园背景中。而可园选用连房广厦围绕内庭的封闭型布局方式,分为接待入口、主要活动场所及生活起居场所三大建筑组群。其中,两个平庭错列布置在建筑组群之间。园内在西南边界以及建筑组群内部设置天井,形成张弛有序的集约化布局。

在同一时期(1950-1960)的江南地区园林式宾馆,如南京东郊国宾馆、苏州南园宾馆、上海西郊宾馆等,较白云山庄旅舍占地大,采用江南古典园林的手法,以园林为主体,建筑分散布置在园林中,将亭台廊榭与小桥流水等景观融入环境,流线曲折,空间抑扬顿挫。

而山庄旅舍总体布局依山而建,贴合地势。建筑的体量被打散,高低错落,藏于山林之间,按使用功能和私密程度排布,以廊紧密相连。各单体在体量大小、造型格调上有一定比例和内在联系。建筑组群通过廊道围合内部的核心水庭,形成有机协调的整体,空间结构明确清晰。同时,通过院落、天井构成第二层次的景观系统,丰富空间层次。

第二,在水平方向的空间处理上,二者以建筑为手段,结合庭园划分空间层次,营造出室内外丰富的空间变化。

不同于江南古典园林曲折深邃的环游式空间序列,亦或是北方皇家园林结构严谨、以轴线编排的院落空间,东莞可园整体的空间序列简练清晰,通过在平地上结合园外湖景,串联起相错的水庭和平庭,形成一条由前院、前庭、主庭和后湖所组成的空间序列。

而山庄旅舍则结合山体的不同高度,创造出立体的、空间上的轴线――前院、中庭、内庭、后院的空间序列,贯穿全园,展示出从建筑到自然山林的过渡,表达出开放、欢迎的空间姿态(表1)。

但是,在建筑组群与室外环境关系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处理这两点上,二者存在差异。

首先,由于其不同的使用功能,建筑组群与室外环境的关系有所差别。可园作为城市中的宅园,更具私密性与内向性,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模式。而山庄旅舍是处于山林之中的旅馆建筑,更具公共性和开放性,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

其次,由于不同的地貌环境,使二者垂直方向的空间处理不同。山庄旅舍利用山体的高差,分级布置建筑组群和庭园,形成高低错落的空间变化。而东莞可园的建筑层数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邀山阁高四层,通过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变化,营造出垂直方向上空间和视野的变化。这一点和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挖土筑山以作制高点,形成参差起伏之势亦不相同。

1.3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岭南地区主要指中国南岭山脉以南的地区,北回归线从东到西穿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因此,不同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岭南庭园建筑侧重于防热、防雨、防潮、防风的物理功能。

在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方面,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有三点相似之处。

首先,二者皆以整体的布局思想应对当地的气候规律,减少不利的气候环境影响。

可园的总体布局选择南偏东45°,恰好以利于建筑群体在小暑至处暑阶段的下午避开正西晒。同时,建筑群体西北高东南低,从而整体进风口顺应岭南地区夏季东南风主导风向,易于遮挡冬季西北风。

而山庄旅舍则大致以南北朝向分散布置在山林间,通过将客房部分置于东侧、服务安排在西侧的合理功能分布有效减少了西晒的影响。同时,庭园利用昼夜均存在的山顶与山谷温差所形成的山谷风组织通风。

其次,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旅舍所采取的连房广厦布局方式具备遮阳避雨的功能。它们主要通过在密集的建筑群上覆盖大面积的屋顶,为建筑室内空间遮挡太阳辐射。另外,串联的廊道不仅是建筑之间联系的交通空间,亦在气候应对中起到防热防晒、防雨通风的作用,使整个流线在有遮蔽的屋檐下进行。

第三,在通风组织上,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旅舍通过天井的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的交替作用,改善建筑群体内部对流散热的状况。当有风时,穿堂风是建筑群体内风压通风的一种方式,形成短直风道,贯通室内外环境;当静风时,天井是与建筑物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的冷源,起到吸风聚气的作用,而平庭起到抽风排气的作用,通过热压通风形成贯穿气流,实现室内外气体交换。

但是,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旅舍在屋顶形式和建筑内部的通风组织两方面所选择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有所不同。

在屋顶形式方面,东莞可园建筑采用传统坡屋顶形式,是一种构造遮阳隔热和构造防水的做法。岭南传统建筑的屋面坡度为24°-30°,该范围内的夏季遮阳效果较优且利于冬季南向阳光进入室内。而岭南现代建筑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平屋顶形式。在山庄旅舍的平屋顶利用大阶砖这种隔热材料作防水隔热层,是一种材料隔热与防水的做法,通常以半砖2至3层,点状四角布置,水泥砂浆砌结以支承四角,使得隔热层在四面可以通风,对建筑起到有效的隔热作用。

在建筑内部的通风组织方面,山庄旅舍主要通过水平向的庭园和天井调节局部气候。而东莞可园还利用了垂直风道的原理,将可楼处垂直方向的楼梯间作通风风道,通过气压的变化将天井下部的凉风抽吸向各层室内,改善建筑内部的通风状况。

1.4建造技术

岭南传统建筑技术讲究功用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岭南气候地理特点。而随着西方先进技术理念的传人和吸收,促使以木结构为特征的岭南传统建造技术率先转变.从形式的西化逐渐表现为技术的西化,从选择性利用西方建筑技术到对外来技术的创新改造,为我所用。这使得近现代岭南庭园的建筑形态和建造技术不断发展。

东莞可园采用传统的抬梁式木结构方式,墙体则选用岭南常见的青砖,采用空心双隅墙的组砌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墙体的承重能力且自重轻砖量少,另一方面增加了空气间层,能加快散热和隔声。但是,建筑的外观和室内空间显得较为封闭阴暗。这一期间的岭南庭园更多地考虑结构的坚固使用。

随着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材料、结构等技术的革新与运用,山庄旅舍的建造技术体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既有传统建造工艺,同时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框架结构,创造出更为灵活多变的空间。山庄旅舍采用小坡平顶的组合,柱子细而直;门窗简洁,有许多大玻璃面,型钢直接出来,栏杆处理简洁;廊的设计直接用柱和梁连接;等等。这些很好地体现了现代建筑与构件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另外,相比于同时期的江南和北方一带的园林,岭南现代庭园开始突出新材料的力学表达,以表现结构之美,如山庄旅舍中庭的蛇形游廊中,由笔直细长的方形柱构成的支撑框架,薄而轻巧,亦是庭园的构景要素之一。

2.对当代岭南庭园建筑创作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旅舍的对比分析,有机整体地探究了岭南近现代庭园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规律。

第一,重视对岭南人文精神的传承,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汲取优秀的外来设计手法,表达出兼容并蓄、富于创新的性格特征;

第二,在空间的处理上,通过建筑与庭园的巧妙结合在有限的面积内创造出灵活多变、虚实交错的空间体验,形成独具一格、轻盈畅朗的岭南风格;

第三,顺应岭南地区的气候规律,善于利用技术策略以提高室内外环境的舒适性,将地方性的气候构造与建筑造型和时代生活需求相契合;

第8篇

建筑需与文化和谐统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中的元素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也失去了其原来的特有性,很多城市都变成了大同小异,导致组成城市的各个因素在变化,变的失去了原来所拥有的文化因素。

如今,在众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西方地名和西方式的建筑不断涌现,这不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流失,也是城市发展文化特色的流失。分析历史,不难看出世界城市的发展也历尽沧桑,很多西方城市呈现出消亡更替、繁衍着再兴起、直至再消亡的过程。而在中国很多城市却能绵延千年,就是因为其特有的建筑风格所蕴含的文化特质。

面对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不断流失这个问题,作为设计师有必要提高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便更好地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另外,建筑设计领域普遍存在“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因而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建筑是由国外设计师而非本土设计师操刀制作。而这一观念急需改变,毕竟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才能设计出地道的融含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建筑。

其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并不矛盾,而且可以很好地进行融合: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就很好地完成了这一融合,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

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他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与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

上世纪7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在建筑界一度被隔绝的西方建筑文化再次被纳入了国人的视野。1979年,香山饭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第一座由境外设计师设计的建筑。香山饭店采用大面积白色,给建筑形象带来了鲜明的强烈的特征,加上城堡式的立面,一个个很有规律的窗洞,青灰色的磨砖对缝的勒脚、门套、格带和压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一种不同性质的院落:入口前庭很少绿化,是按广场处理的,这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是没有的,但为了满足现代旅游功能上的要求,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三面被建筑所包围,朝南的一面敝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既简洁又有一定传统园林的色彩。

贝聿铭的另一手法是大胆地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主要利用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空窗、漏窗,窗两侧和漏窗的花格,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连道路脚灯的楼梯栏杆灯都是正立方体,又巧妙地与圆组织在一起,圆则用在月洞门、灯具、茶几、宴会厅前廊墙面装饰,南北立面上的漏窗也是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连房间门上的分区号也用一个圆套起来,这种处理手法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藏着设计人的某种意图。

而苏州博物馆则纯粹是为中国而设计,贝聿铭祖籍正是苏州,狮子林原本就是他家的园林。他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故乡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而一直以来,贝聿铭始终在探索,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接,走一条既融合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特征,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的新路线。

考虑到苏州作为一个文化古城,博物馆不能够太过沉重,不要粗重高大,而是要轻巧、灵便、精致,这样才会和苏州整体的风貌比较同一,但是又不能完全相像。为此,贝聿铭为新馆确定了一个叫作“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以及被称为“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形态上,色彩的把握和周围建筑保持一致。在庭院的处理上,保留了很多和苏州过去的园林相似的地方。在反映园林文化的同时,又并不是照搬过去的形式,而是将许多苏州传统的东西,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出来。

如果说当年香山饭店的建成在中国建筑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它也为新时期中国建筑和室内设计工作者的创作起到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的作用,那么苏州博物馆则是将苏州民居风格和现代建筑和谐对接,融建筑于园林之中,化创新于传统之间,使传统与现实,东方古代文明与西方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协调相融。

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是建筑师在建造一座大量采用西方科技的现代化建筑的同时,凭借自己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为建筑融入了大量中华文化元素,使建筑在拥有高科技的同时,唤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共鸣。它们是中国建筑中西融合设计道路的典范,这些优秀作品没有一味追求中国建筑的外观,而是在兼顾中国感觉的同时让其与西方现代风格技术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建筑杰作,并为中国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

中国建筑要有中国面孔

那么为何要延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呢?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而且,城市化的进程体现了城市所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建筑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载体:保存城市记忆,保持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逐渐消失只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随着中国大门的打开,各行各业都开始与国际接轨。在这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必然有些东西是会流失的,比如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部分传统文化。对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保留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与西方的设计理念完美融合,同时努力做到让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这些生长于本土的建筑文化,它们之所以能长存这么久远,就是因为它们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运用当地技术以及体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有自身的优点。它是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中形成的,中国目前的建筑应该改良、吸纳未来文化的影响,但这并不表示要抛弃祖先留给下来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