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特殊教育自我总结

特殊教育自我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29 14:46: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特殊教育自我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特殊教育自我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脑瘫;智障生;智力;尊重;善待;转化

一、个案简况及性格特点

我教的班上有一位因脑瘫而智障的女孩,她智力不足,视觉、听觉、语言、行动功能都有障碍,导致阅读、计算、拼读等方面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同龄人。由于右手握笔困难,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即使完成了,也一塌糊涂。性格方面胆小、自卑,极少和其他正常的同学交流。

通过观察和接触,我觉得这个孩子的主要问题在于性格上的缺陷,孤独,自控制能力较差,如果能得到引导,她将很有希望得到转变。

二、原因分析

1.智力因素

智力低下的儿童往往情感发展慢,情感水平低,往往会呈现出胆怯、焦虑、自卑。

2.个性因素

该生个性孤独敏感,在她的世界里很少有阳光。由于个性的心理有缺陷,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把学习坚持下去。

3.行动障碍及语言障碍

这个女孩儿由于整个身体右侧肌无力而造成行走困难,以致于必须在搀扶下才能移动,再加上她反应迟缓,口齿不清,发音不全,多数情况下常沉默寡言。

三、辅导对策

1.给予关爱,信任,和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每次上课我都特意地对她笑一笑,摸一摸她的头,利用早读前的时间耐心、细致地教她读拼音,背诗文,默写词语。午课间辅导她的数学,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整整一个学期,从不间断,我一个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句赞许的话语、一次次亲昵的动作,都让她体会到被理解、被关怀、被帮助、被信任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接受我的教育和引导。

2.利用闪光点,进行正面引导,树立其在同学中的威信

女孩儿虽然智力低下,学习成绩差,但她有爱心、爱集体,同时还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平时我总是耐心地去挖掘她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励她学习上的信心。

3.适时进行心理辅导

她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不敢大声说话,不愿动脑筋,害怕老师的提问等等。我总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疏导和排除她的这种心理障碍。

4.发挥特长,正面引导

学校组织向灾区捐款,她把自己平时存的零花钱都捐了出

来。有学生向我反映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她主动提出来和这个同学交换座位。每次我都将她的细小进步记在心上,寻找合适的机会加以表扬,同时又不失时机地鼓励她在学习上也要这样做。

5.注重与家长的沟通

我和她的家长讲过,他们的女儿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重视家庭的早期教育,使得孩子智力尽量得到提升,然后又对他们进行了一些辅导孩子方法的介绍和指导,同时,根据该生在家的各方面情况与其在学校情况的联系与对比,找出孩子尽快转好的切入点,使之尽快跟上队伍。

四、结论与反思

作为教师,对班内的那些智力水平低下的、认识能力差、自控能力也差的特殊生,不能置之不问。总结起来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给予特殊的鼓励与关怀

教师的耐心和爱心是特殊生在校中的最好港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最大的爱心,细心体会特殊儿童的特殊情感,和她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保护和美化他们脆弱的心灵。

2.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在教育指导过程中注意体会语言的运用,教师的每一个眼神、

每一个手势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鼓舞和勇气;一次抚摸、一个微笑会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动力;一次情感交流,对他们犯错的一次宽容更能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极大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消除他们的自卑,增强他们的自信。

3.要懂得尊重脑瘫学生的个性

从关心、爱护他们的角度出发,正确引导他们的个性朝健康方向发展,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让她始终处在信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尊重了她的个性,增强了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会使她获得更好的发展。

4.要营造健康的舆论

健康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心理氛围。脑瘫学生在班内本身就有压力,如果再有歧视、讽刺她的言论、行为,这会使她更加自卑、孤独,所以一定要形成一种健康的集体

舆论。

参考文献:

[1]江琴娣.轻度弱智儿童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王辉.脑瘫学生教育康复支持系统实践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10.

第2篇

型教育模式,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以具备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特殊教育。化学作为其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其发展过程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一、五年制师范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 一) 生源质量差,化学教学工作开展困难

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

业生。由于普通高中的普及,大部分中上游学生选择了高中,因此,学校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近年来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加之高校的扩招、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生源质量还在不断下降。这些学生虽在初中进行了一年的化学学习,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化学成绩不理想,化学基础知识薄弱。

所 招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没有能力考取高中才选择了专科师范学校,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是一种无奈之举。这样的心态,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厌学情绪等诸多问题。而化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因与五年制专科阶段的专业联系不紧密,更使得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态度散漫,化学教学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二) 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由于没有适合五年制师范专科的专用化学教

材,因此给此类学校的化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市面上有的教材无法兼顾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内容与本地区初中化学教材存在衔接问题;有的教材相对于学生的初中知识储备量来说,难度偏大; 有的教材无法体现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师范性特点。是否选取了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直接影响化学教学效果。

二、对五年制师范专科化学教育的探索

( 一) 教材的选择与处理

面对没有专用化学教材的现状,我校选取人民

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化学1( 必修) 》、《化学2( 必修) 》、《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这套教材很好地处理了与初中知识的衔接问题,既降低了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难度,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实用性、生活性和趣味性。

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等原因,有些学校在培养

方案中压缩了化学课程的学时。因此,为了在有效时间内收到最佳教学效果,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还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某些难度较大、实用性不强的知识点少讲、浅讲,对某些难度较低、实用性较强的知识要讲全面、讲透彻。

( 二) 课堂教学改革

五年制师范专科的化学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按照传统的授课模式,课堂上仅有约20%的学生可以跟得上老师的讲课步伐,而其他学生则是非常茫然,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首先,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由于学生初中阶

段的化学知识薄弱,存在很多知识断层,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先用5 ~ 10 分钟时间对与本堂课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讲授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其次,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索。例如在讲解“盐类的水解”

这一内容时,可以先通过实验分别鉴定NaCl、

K2SO4、Na2CO3、CH3COONa、NH4Cl、AlCl3

溶液的酸

碱性,学生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而是分为三种情况: 1. NaCl、K2SO4

呈中性; 2.

Na2CO3、CH3COONa 呈碱性; 3. NH4Cl、AlCl3呈酸

性。这个实验结果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此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而后再启发学生分析这三组盐的不同生成过程,最后分析找到原因: 第一组由强酸强碱反应生成; 第二组由强碱弱酸反应生成; 而第三组是弱碱强酸反应生成。

这样,不仅扩充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科学知识与原有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实行分层次教学模式。根据班级学情,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学生,基础扎实、能够主动学习; 第二层次的学生,基础一般、学习比较自觉; 第三层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接受能力较差。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是指在教案编制、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环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既可以避免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又可以避免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上进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到学有所获的喜悦。

第四,从学生角度出发,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课堂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其次应注重幽默风趣性,这样,才能充分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高度的课堂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比如,遇到打瞌睡的学生,我就会笑着说“你是不是向凯库勒学习? 在梦中发现什么成果啦?”相比于教师狂风暴雨般的训斥,这种幽默的善意提醒,将会使学生感到得到了尊重而更乐于接受。这样富有乐趣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将会更有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在每堂课快结束时,设置“你问我答”的师生互动环节。如果一味追求课堂容量而“满堂灌”,将会适得其反。因此,应预留约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与提问,通过有针对性地补充讲解,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本节知识。

( 三) 实验室教学改革

化学是一门实验型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五年制师范专科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以往教师提出实

验过程、学生被动参与的传统模式,而应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全过程中来。例如,在讲到“获取洁净的水”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自制净水器”实验。通过查找资料,共同讨论研究,指导学生设计净水器装置。然后,备好砂石、纱布、空饮料瓶、玻璃棉、木炭等材料,让学生分组自行组装,最后比较净水效果。通过此类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3篇

教育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河北省保定市在“京畿强市、善美保定”的发展思路下,赋予教育“善美”之名,引导学生行善养德,幸福成长。

:王局长,您好!去年,保定市提出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的决策部署,着力弘扬“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新时期保定精神,请谈一谈您所理解的保定精神。

王绍联:一个国家要强大,离不开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要发展,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保定精神是保定城市文化的核心,是保定城市发展的灵魂和行动指南,是提升保定形象、引领保定发展的旗帜。

“崇信、重义”是一种精神内涵和道德品质,“尚和、争先”是一种处事态度和行事作为,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崇信、重义”是推进保定发展的坚实基础;“尚和、争先”追求和谐善美,敢于创先争优,突出了人文情怀和时代特色。

以精神论输赢,以道德比高下,以文化求成败,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生存力、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要求学校教育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此,您怎么看?

王绍联: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以精神论输赢,以道德比高下”对培养下一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如今,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缺憾,因为很多先进技术是引进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我们手里。以前,我曾经负责信息网络方面的工作,所以对电子产品比较感兴趣。以电脑为例,拆开主机一看,主板、中央处理器、光驱,甚至连散热风扇都不是国产的,也就是说关键技术并不是中国制造。这就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改善的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然而,我们的科技人才和科技力量却没有达到相应的层次。过去有人说过六十岁以下无大师,现在又过去了一些年,我们可以来问问:“七十岁以下的大师是谁?”在我的脑海里并没有马上跳出的名字。由此可见,教育最大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钱学森所说的大学没有很好地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实际上中小学教育也同样存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精神等综合素质要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出来。我觉得每个学生从小就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能品尝到奋斗的快乐,在丰富精神、完善人格的过程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幸福感。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精神等综合素质正是素质教育的诉求。相对于偏重考试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更为注重多元智能的开发和体育、艺术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发挥个人潜能,各展所长,并培养良好的品格。在您看来,学校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王绍联: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有几个关键词—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实际工作当中,怎样才能实现这些要求?从我的个人体会来说,我总结了五句话。

第一句是塑造品格道德。对品格道德的培育是不分场合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培养目标要一致。我们在学校以“德育为先”的目标去教育孩子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在家、在社会也要这样去做。

看看现在的孩子,一些家长恨不得让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事实上,孩子适合吗?这就回到了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挖掘天赋特长。孩子到底有哪些方面的特长和潜质,能不能及时发现,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发现”的眼睛,要真正认识教育对象,发现教育对象的长处、短处、潜力甚至天赋,在个性引导方面对症下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将共性的教育和个性的教育结合起来。

第三句是培养兴趣爱好。志向来自于兴趣,这关乎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兴趣爱好应该从小抓起,但这并不是家长强加的,而要跟我刚刚说的第二条中的天赋特长有一定的联系。有了兴趣爱好,就奠定了成才的基础。

第四句是砥砺钻研创新。学生要有创新意识,要肯于钻研,就要让他们知道怎么去学,肯吃苦去学,主动去学。

最后一句,锻炼健康体魄。我相信,按照这五条去开展基础教育工作,就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保定市有着1000多万人口,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市,教育行业的社会关注度也极高,与其他地市相比,保定有哪些不同之处?

王绍联:保定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历来重视教育,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创新,积极进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中教育大力加强,义务教育日趋均衡,幼儿教育持续提高,特殊教育积极推进。与其他地方相比,我认为保定有三个特点:

其一,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曾是河北省省会,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重视教育、关注孩子风气蔚然,既给予教育发展丰厚的土壤,又给予教育改革充分的动力。

其二,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保定历史多慷慨悲歌志士仁人,德育资源得天独厚。我们教育局编写了《可爱的保定》,指导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了解影响中国和社会的优秀人物成长之路,引导学生做有志向的青少年。

其三,淡泊名利的教师队伍。保定人口多,教育底子薄,财政状况不佳,学校办学条件虽然不断改进,但总体标准依然不高,教师经济待遇偏低,特别是山区学校,但大多数教师能够静心钻研教育,追求职业幸福。每年教师节,市委、市政府都要表彰一批教书育人楷模。这些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牢记使命,辛勤耕耘,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是对“善美保定”的生动诠释,是践行“崇信、重义、尚和、争先”新时期保定精神的优秀典范。

我们坚定不移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动员全体教育工作者将美好心灵献给学生,培育闪耀人性光辉的“善美保定小公民”,正向影响力凸显,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前进小学的学生李函泽、赵佳龙智助受伤同学,荣获“中国骄傲”称号;曲阳县孝墓乡南青阳贯小学的张要红同学勇救落水儿童,被授予“中国好人”……

:时代需要崇高的精神和向善的力量,“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能够影响人。在中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利用有效的道德建设载体,塑造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这样才能增强德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请您谈一谈,保定市已经找到了哪些有效载体,帮助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王绍联:为了使校园真正成为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思想升华、拓展心胸、提升境界的阵地,近年来,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努力开创具有文化品位、智慧内涵、触动心灵、富有魅力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首先,建立机制。我们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评估标准》和《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明确育人的任务,同时强化师德建设。采取学期考核,每日一档,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学生和家长不记名投票的方法,每学年末将评定结果记入《师德考核表》。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采取集中学习与转岗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促其提高。师德考核优秀率逐年递增。还在全市教师中深入开展“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活动,营造爱生、敬业、干事的氛围。

其次,专业引领。评选先进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典型带动;在全省率先举行班主任基本素质比赛,培养班主任工作骨干队伍,已组织五届,并从第四届开始,除市级决赛外还组织了选拔赛,加大培训力度,荣获了省优秀组织单位;组织专家讲座,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的综合素质。组建了“保定市优秀班主任事迹报告团”,编印了《把美好心灵献给孩子的人们》报告团简介、《心灵耕耘之路》文集,引领、启迪广大班主任深入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方法。

第三,文化建设。将校园打造成无形的“德育场”,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如阜平县、雄县等中小学墙体文化由标语向墙廊发展,包括中华民族英雄、中外科学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小故事、时事政治、校园明星、心理健康教育等。还将科学家、作家、环保大使等优秀人物和名著、名曲引入校园,引领师生与伟人握手、与大师对话,走杰出人、优秀人成长之路。

第四,活动体验。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少年警察大队、少年军校、远足等磨砺实践体验;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走进德育基地,如直隶总督署、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等;开展小论坛、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四小”活动;每年积极开展富有时代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保定市连续11年获得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组织特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城乡手拉手友谊帮扶活动,德育示范学校均有帮扶点。其中满城中学高一学生十几年来到最偏远的山区刘家台体验农村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义务种树5万余棵;保定十七中通过学生校内义卖活动所得款为手拉手学校捐建两个爱心图书室。

第五,家校配合。优秀孩子往往是在优秀家长的指导下取得了自我发展,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我们非常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凝聚教育合力。全市建有2430所家长学校、79所市级家庭教育示范学校、7所省级家庭教育示范学校,有10所学校承担了国家科研课题“跟踪指导家庭教育的理论与研究”。实行幼儿园、小学、初中初始阶段家长与孩子一同入学的办学制度和有教材、教案、辅导、考核的管理制度。每学期有开放日活动,通过家访、电话、互联网、广播、意见箱、家长会、家长报等方式,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家教知识和子女情况,参与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