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内控管理

企业内控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24 07:39: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内控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企业内控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一、什么是企业内控管理

企业的内控管理是指企业利用内部分工产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成一系列职能控制办法,并规范化、制度化,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体系,进而保护企业内部资源的安全、完整,保障经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协调和控制企业经济行为,减少或者抑制负面效应的出现,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经济学中,企业的价值体现在企业可能实现的未来价值中。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保障企业发展安全性,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目的所在。

当前企业内控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有财务管理,还涉及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筹资、购货、生产、销货、投资等环节的内部控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提升企业价值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法人治理不够完善

我国大部分企业实行公司制度,但在实际运营中,公司并未建立与公司制度相适应的治理系统,常常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董事会的独立性显示不出来,总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监事会成员一般由职员和股东代表组成,他们的工作和权利受到公司高层的限制,这就限制了监事会的监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公司的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很多管理者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导致他们对现代管理方法的不熟悉,不能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进而导致公司内部中下层不同岗位、不同人员难以进行有效的互动与牵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要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就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内控体制。但现实却是这种内控机制的建立并不完善:(1)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有发票印章一人管、出纳会计一人管的现象;(2)制度不全面,针对不同的经营环境,应该有不同的规章制度。(3)执行力度不够,没有执行力,再好的制度也是虚设,例如,对于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建立这样的机构却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设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4)人力资源政策不完善,在招聘员工时,没有经过严格的把关或者招聘太多的关系职工,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职工培训计划和制度,也没有进行适当的道德品质教育;(5)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大部分企业都会有所谓的员工考核激励制度,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切实执行,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在企业内部控制上,会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会计的素质和独立性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起着关键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会计行业的整体水平不高,企业内部的培训也很难落到实处,导致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我国的会计机构和内部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意识,只知道听从上级的指示和命令,这也是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失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财务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监督是任务执行的基础,企业的财务内控监督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内部监控,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审计单位,有点企业就算有审计单位,其工作也仅是例行公事,内部审计单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此外,由于审计人员常常受制于企业高层领导者,或者干脆由内部会计担任审计人员,形成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达不到监督的作用。二是企业的外部监督,企业的外部监督体系有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两个方面,目前这两方面的监督力度都还有待加强,主要的原因是监督标准的不统一和管理功能交叉,再加上信息沟通不及时,使得企业的监督难以标准化。有时候,监督力度的加强可能导致企业利益的减少,使得企业不按设定的步骤进行监督,监督机制弱化。

三、如何加强企业内控管理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上面已经提到过,现代企业在法人结构上存在问题,如董事会、监事会任务职责区分不清。因此,公司要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利和义务。此外,企业应该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改变传统管理者的行政特色,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优化企业职务设置,让不同部门、不同职务人员之间相互制约或者相互监督,以此促进企业健康。

(二)健全会计控制体系、提高内控人员工作水平

内控体系的健全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要让相关单位负责人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重要性产生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财会内控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另外,要重视对会计控制人员的选用与培养,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体现在执行力上,只有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控制作用,同时也避免了不合理情况的发生。

(三)加强财务控制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财务控制监督体系建设,主要是对企业资产安全、财务预算控制、资金结算纪律、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遵守财经法规等方面进行有效监控,以此带动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提高企业内控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如果企业能够将相关业务控制要求与会计信息相结合,加强系统本身的监督,实现企业账务信息的统一,确保财务系统的整合统一,使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财务信息监督相互匹配,避免由于会计人员主观意识的偏差导致科目混乱的情况发生,从而尽可能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五)落实责任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

企业要完善财务报告制度,保证报告真实可靠,防止财务信息失真风险。另外,还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企业内控管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应该建立起财务检查监督系统,强化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如果能建立并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企业内控水平可以大大提高。

一个企业能否良好的发展,跟它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内控机制息息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针对企业内控不足之处,结合时展趋势,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强化企业经济业务,划分岗位职责。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稳步向前。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意义

1.引言

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盲目扩张,希望能够通过扩大规模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这样的行为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其次,有利于提升企业效益,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能使企业运行的更加规划化、合理化,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2.企业加强内控管理工作的意义

2.1 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客观需要

企业内控管理的制度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等的可靠和真实。企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做出最为正确和有效率的决策,从而更好的去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内控管理制度能够将企业的职责分配到个人的身上,个人负责制,能够最大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同时内控管理制度还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管理和控制企业资金的支出、收入以及物资。

因此,为了成为现代化的企业,企业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在企业中实施内控管理能够帮助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是完善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督促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企业的最大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风险受控以及授权有度,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要求。

2.2 遵循资本市场监管的必要条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企业不仅仅是在国内发展,还要面临在国外发展甚至上市的问题,此时必须遵守国外的一些相关市场要求。遵守国内外的资本市场监管是我国企业能够国际化的前提,能够确认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地位。比如《萨班斯法案》中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就有明确规定,要求其内部做好相应的披露工作,要求企业拥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此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就必须依照《萨班斯法案》的相关规定,这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在国际上更能够巩固中国企业的资本地位。因此,企业要致力于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保证相应管理体系的先进性。这不只是为了当前企业的健康发展,更是为将来我国企业在国外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同时在遵守国际市场监管制度的同时,我国企业能够积累到更多的经验,为我国进军国际资本市场做好充足的准备。故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是遵循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

2.3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可以发现很多关于企业内控管理的规范。如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会计法》,以及中国证监会制定的法律规范。品读财政部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其对内控管理的目标与意义规定十分明确。内控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保障资产的完整、安全,以及督促相关会计部门保证其所信息的真实性。我国在《会计法》中也对企业做出明确要求,要求每个企业都能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并对这些制度的实行进行原则规定以及相应的具体规定。我国在各种法律规范中都对企业内控管理的建立进行了指导性的规定,这表明了企业建立内控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客观要求,即对整个商业活动的全方位控制,更是合乎我国法律的规定。

3.完善企业内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和内控管理的认知

我们知道人才是发展的保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素质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力量,作为企业员工中具有领导性地位的管理者,其作用不可小觑。这些高层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投资方向以及重要的事项,如果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积极予以实施,那么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也就指日可待了。因此,企业的员工尤其是高层的管理必须努力学习企业内控管理的相关知识。

3.2 消除内部局限性

我们知道企业内控制度更多的是依赖于企业自身的自我调控能力,这也必然会导致企业内控制度在某些方面具有局限性。要做到完全消除相关的内控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的避免。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够仅仅依赖于一些相关的处罚措施,更应该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入手,经常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教育他们要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由于审计岗位是比较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的岗位,因此,企业应当主张实行岗位的轮换制,即经常更换审计人员,这样能够很好的降低舞弊的概率。

3.3 改善人力资源资源管理机制,加强企业的内控监督

如上文所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社会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对于这个企业来说也就取得了发展的先机。因此,要积极吸收优秀人才。此外,在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实施企业内控管理制度。

其次,以员工类型为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完善企业内控监督制度。首先,对企业法人进行监控,根据常识,我们知道企业法人就是企业的代表。他的行为可以直接视为企业的行为,对企业法人监控,对于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最后,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重点岗位也要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

4.总结

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合作更为简单直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对于一些刚刚建立内控管理机制的企业更要积极抛弃企业内部陈旧的规章制度,通过修订相关的内控管理规定,将企业的规章融合在一起,在合法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管理,整体提高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於建红.浅谈企业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1).

第3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类财务风险,因此尽可能减少这些风险带来的影响,对于企业具有积极意义,故有效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实效,强化风险防范能力也就因此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以下本文以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等内容作为切入点,以此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策略,具体如下。

一、企业内控管理与防范财务风险的基本内容

(一)内控管理概述

内控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层为了保障企业的合法性经营,并以资产的安全、财务报告等信息的有效性作为前提,通过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提高经济效率,快速有效的完成目标,对于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协调与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行为的调节机制。

(二)财务风险概述

在企业资金的投资与利益的分配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完成提前制定的标准与制度,这些负面影响即是财务风险。一般情况下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内部与外部两种形式。外部风险因素主要有金融市场整体的变化、国家基本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环境发生根本的改变等。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为求自身发展盲目的投资、盲目的扩大企业规模,希望通过这些形式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与抵抗潜在风险的能力,可是企业盲目的发展,不仅不会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发展趋势,从而增加企业财务的风险。

二、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

从我国目前的企业内部管理来看,企业注重的大多是经济效益,以及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业绩。大多数企业对风险评估的意识不到位,企业内部的风险评估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的不完整、制度虚设等实际问题的出现。管理人员必须正式识这个问题,要强调制度管理的重要性,才会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内控管理组织结构缺乏科学性

管理组织结构的不完善会使企业内部产生大量的耗损,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并降低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内控管理组织结构,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内控管理组织结构都不甚完善,流于形式,那么也就势必难以提升内控管理的开展实效。

(三)缺少完善的监督机制

现阶段有一部分的企业已经都意识到了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并构建了完善的内控组织结构,但却没有强有力的管理落实,例如很多企业在内控管理的实际应用中,因缺乏相应的内控管理监督机制,造成了工作上的随意性较大,管理工作无法把权、责、利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统一,一些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上没有充分的发挥监督职能,出现无所作为、乱作为甚至等现象的发生,大大增加了财务风险。

(四)企业内部信息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

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企业的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小事情都是需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有效反馈的。目前企业的会计工作中,还是会采用人工记账的方式,在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中的电子信息化程度不高,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信息共享上不透明,不衔接,造成了内控管理部门不能提前发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内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也会大大的降低。

三、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的具体解决方案

(一)健全企业内控制度 强化监督机制

首先我们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管理和具体的落实和监督,为了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长期的经营管理目标我们在管理上落实这些具体制度实施的同时还要把内控管理和财务工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要不断的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自主意识,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理有效地监督管理系统,制定出具体可行的监督措施和程序。例如规划合理的凭证、实行职责划分、定期进行工作总结,落实自检与互检工作。同时企业为了实现控制的具体目标,还需制定并落实一些相关的政策和管理程序,并将财务的监督、会计的核算等有关的方法与内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配合及时有效的监督机制,严格监管内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规避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能力。

(二)实施内部人员责任制

进行责任划分,制定个人工作职责,有效的保证工作的分配与落实,明确个人的承担责任。例如:在实际的项目管理时,我们要确立项目经理的主要负责以及项目管理的具体运行机制,项目组各个成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责任,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存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工作任务,管理人员却有很多个,在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有没有人负责,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必须要明确责任,并在内控管理中基于责任制的构建奖惩制度以及防腐败管理等手段,降低风险,起到有效的激励与风险防范作用,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方针,从而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三)提升财务人员职业素质

为防止财务风险,除制定完善的制度外,还需要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要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及职业道德素养。会计从业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涉及的各种会计信息都要仔细的反复核查防疏漏与失误。为提升人员的职业素质,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培训制度,有针对的根据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实际的工作能力,从人员方面解决公司的财务风险问题。此外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的投资和回收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做药准确有效的估测,为领导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决策,因此风险评估能力也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在职业培训中务必强化此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而是企业在面临重大决策和与重要合作的时候,可提前做好财务风险评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以财会电算化保障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

企业内控管理主要目的即是要协助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而要想使财务管理做到切实有效,必须以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作为管理支撑。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引入了信息技术,以此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财会电算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企业必须积极引入财务信息系统软件,提升工作效率。但此种情况则会出现一种两难局面,即是资历较老的财会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财务工作实战经验,但财会电算系统的操作能力较为薄弱,而新人往往具备较强的财务电算能力,但在工作经验,与各部门沟通协调等能力上,明显不如资历较老的财会人员。因此为提升电算化能力,可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共同促进企业财会工作电算能力的提升,以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保障企业内控管理的切实性、有效性。

四、结束语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这些财务风险会导致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下降,影响财务效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扩大。因此企业必须要正视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完善内控机制,推动企业的长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素燕.浅谈企业内控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2]范辉.基于则务风险防范下的企业内控管理研究[J].则经界(学术版),2014(6):164.

第4篇

一、企业存在的内控管理问题与财务风险

从企业管理管理现状来看,其在内控与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内控管理缺乏动力

内控管理缺乏动力是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就内控管理定义来看,其需要对企业自身行为进行控制,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其一般行为。但从企业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内控管理缺乏动力的现象时刻存在,导致企业在制定相应管理措施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不重视、不积极的现象。同时,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策略中所产生的成本要由相应单位承担,而部分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的动力。

2.财务风险频繁发生

从当前企业出现的财务风险现状来看,其风险现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筹资造成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未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也没有对风险现象进行预测,且在筹资组合控制中,也 采取了不科学的组合形式,导致财务风险产生;(2)盲目投资导致财务风险产生。部分企业为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出现盲目投资现象,希望通过投资为企业或等更多利润。但在投资之前,缺乏对市场的掌握,导致偷嘴风险发生。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1.加强对环境的控制

考虑到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重要影响,为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对环境的控制,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处理当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加强对环境控制的过程中,(1)要加强对企业管理环境的认识,指派相关专业人员深入到企业内部,收集企业基层员工对相关制度的看法,判断相关管理条例的应用价值,并判断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2)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在充分掌握企业当前管理环境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其处理措施,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判断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要素,包括条例执行风险、控制效果风险等,再分别根据风险形式制定控制措施。同时,也可以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突破,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定期宣传等常见方式,逐步在工作人员心中树立起“内控讲程序,控制讲方法”的良好氛围;(3)在财务风险控制中,可以制定年度决策方案与季度决策方案,并且在重大决策中,要实施集体决策,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2.重视风险评估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时刻面临多种风险,为降低风险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需要开展有效的风险评估,在正确认识风险现象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而维护企业效益。

(1)重视会计类风险防范。会计类风险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针对这一问题,可以组织专业团队,对会计信息进行核实;若有特殊需要,则可以要求会计详细讲述账单中的具体信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发生;(2)资金风险评估。资金风险的内容较多,且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存在多个风险并存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重视对资金风险的评估。首先,以企业当前运营情况为核心,从资金安全、融资等方面入手,结合以往资金风险管理内容,调查易出现风险现象的资金项目,判断其是否出现风险;其次,统计出现的风险现象,根据企业管理要求,优先处理其中的风险项目;最后,开展结果评定,根据相关处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制作成表格,为后期相关风险项目处理提供理论支撑。

3.重视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控制财务风险、强化内控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各单位间的信息交流,使各部门之间都能有效控制风险现象。例如,在发现资金动态表在显示余额出现异常时,首先需要通知管理人员,再通知会计单位,最后联系相关项目部门,在综合多方的信息后,判断出现余额异常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也要重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完善数据分析流程,实现信息的纵向传播。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网络平台的优势,以各个项目小组为核心,要求各个小组以匿名的方式定期反应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风险问题,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尽早发现风险现象,降低风险对企业运行的影响。

第5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很多大型企业的资金、成本、经济效益曾经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过严重挫伤,这也暴露出了企业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的一些问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经营业绩目标的完成和竞争压力也正在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企业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如今的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与长远发展就不得不重视企业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内涵

内部控制是企业全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市场化环境下企业的经营与运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其经营发展的目标,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与会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重要依据,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科学性,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内容是企业内部所采取的一系列进行自我调整、制约、评价和控制制度、手段、方法与措施等。从具体细节上来看,它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层用来授权与指挥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括对单位经营活动进行预测、控制、考核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投资、资金回收以及利益分配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会对财务目标的的实现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会对企业的财务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并且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关系到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财务风险的发生以及对企业所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不可分,企业采购、生产、营销、管理等各环节均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与问题

(一)制度建设不够规范

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够规范,往往是把对于经济效益的实现与经济利益的追求作为主要的目标,但是对于风险的认识不够,对于风险评估也不足。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的情况下,组织架构必然不够健全,内部控制只能是流于形式。相关人员对于执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和基本的规章制度,执行与不执行结果一样,执行好与坏结果也一样。这些都使得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存在着出现风险与损失的潜在危险。总之,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制度有失规范、脱离实际等问题,都给其实施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二)缺乏有力的落实与监督

许多规章制度在设立之后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与监督,往往被束之高阁,形同虚设,灵活性讲得多,原则性讲得少,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常常被视为可有可无。这些对于规章制度的无视使得企业的风险增加,也是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事故不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相关部门与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运作和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监督的效果不尽人意,内部监督与审查的功能严重发挥不足。

(三)相关人员的管理观念和风险意识严重不足

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加强企业的经营与经济效益的管理上,而并没有认识到科学的管理以及科学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所产生的潜在效益。很多企业仅仅是在应付上级检查采取临时措施实施内控管理,这些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认识以及错误的做法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积极作用的发挥。但是,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便缺乏了对于风险机制的设立与风险防范的执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内控人员的意识和责任心具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内控人员对外部风险不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就可能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做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

(一)塑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与风险防范的环境

控制环境是关系到风险控制与防范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防范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为了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质量和风险防范的效果,我们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打造一种适合于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环境和相关的机制体制。首先,相关的领导应该在管理意识与观念上与时俱进,提高对于企业年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与考查机制,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在有效的监督之下进行,并且要做到奖惩分明,以激发相关人员和部门做好这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我们应该着力培养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等基本的企业文化,教育广大人员做到重视内控、讲究程序的办事原则。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目标,企业在制定年度预算方案、进行重大决策和签订重大合同等关系到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决策时,应该实行集体决策和群众监督。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评价考核机制,保证评价部门的相对独立性

很多企业都缺乏专门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评价考核机制,缺乏专门的工作部门,而是由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来负责内控管理。这样的工作模式存在很大弊端,这些企业财务人员既是内控管理的执行者,又负责对内控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价,必然会对内部控制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企业内控执行的情况应该由第三方进行评估和检查。这是保证检查工作和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独立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切实改善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质量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相关的监督和信息的沟通

在进行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企业要发挥多个部门的监督作用,保证风险防范的真实和有效。对控制活动的相关环节以及控制的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督,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的具体方法与流程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进行财务风险防范时,要加强信息的沟通,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在对风险进行控制时,也应该注重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从而能够把控制失效或者风险转移等信息传递给企业的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以便他们能够迅速及时做出反应。

很多企业存在着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我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以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 考 文 献

[1]王素燕.浅谈企业内控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2]王洁云.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

[3]于连胜.浅议规范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J].审计广角.2012(2)

第6篇

【关键词】中航油;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防范

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经济也迅猛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长足发展,企业内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内控管理理论在相应的环境下产生、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五个阶段。

内部控制是企业正常运作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使企业降低风险,减少损失,这样才能使企业源远流长。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基本规范》)规定上市公司按规范施行内部控制,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但是,由于成本方面的原因,仍然有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没有实施到位使制度成空话,实际上还是“内部人控制”。其中,中航油事件就是“内部人控制”的一个例子。

一、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在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内部控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每个要素都包含着三个目标,分别是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为2010年我国颁布《配套指引》奠定了理论与内容基础。《基本规范》中有五个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安全目标。确保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是内控的最终目标,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是其手段,财务报表则是企业经营的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是企业存在的保证,而实现所有目标的前提就是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

《基本规范》构建了以内部环境为基础、以风险评估为依据、以控制活动为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载体、以内部监督为保证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

2010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再次颁布了《配套指引》。《配套指引》由21号“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三部分均以企业内控五要素为基础但又相互独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主要对如何评价内部控制做出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则主要针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时应当遵循的相关规范。

二、以中航油事件为例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分析

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是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子公司,其总裁陈久霖,兼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加坡公司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进行投机活动,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2004年起,陈久霖购买了石油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2004年10月以后,中航油所持石油衍生品已远远低过市场价格。根据合同,继续持有这些期货,中航油需向交易对方支付保证金,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航油要向这些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此时,中航油不但没有果断斩仓,而且还不断加大交易量并延迟交割时间,其结果导致中航油现金流量枯竭,实际亏损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亿美元。

内部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尤为重要,因为一个有效的内控是全面的。

(一)事前控制方面

没有对卖方期权做出正确风险评估。首先,中航油本来是一个专门进口石油的公司,自己并不产油,卖方期权到期时,只能从外部购进石油,因此卖方期权承担的风险非常重大。其次,期权卖方的风险是潜在无限的,而期权买方的风险则仅限于权利金成本。

(二)事中控制方面

1.漠视法律法规

中航油从2003年开始做石油套期保值业务,以后擅自扩大了业务范围,从事石油期权交易,这种投机交易,其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公司是明令禁止的。国务院1998年8月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2001年10月11日证监会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都明确规定了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市场只能进行套期保值,不能进行投机业务。中航油没有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制止不合法不合规的投机交易行为。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权力制衡

中航油拥有一个由部门领导、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组成的三层“内部控制监督结构”并且其对董事会负责。

陈久霖以集团副总经理的身份兼任中航油董事和执行总裁,中航油本质上是其一个人的“天下”。整个期权投机交易都由陈久霖一人任意操作,本该发挥控制作用的授权审批等牵制制度以及风险止损制度都形同虚设,这意味着风险管理委员会不能起到其应起的作用。

董事会作为监督内部控制执行的最高层次,应该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地位并起着监督作用。然而,董事长与总裁两职合一,董事会似乎只是扮演着花瓶摆设的角色,丝毫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此可见,不论是在经营层面还是在监督层面,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实质上的权力制衡。无法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

3.资金运作中的控制缺失

《配套指引》第6号第十二条规定: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应当突出主业,谨慎从事股票投资或衍生金融产品投资。

根据中航油2003年的年度报告,中航油的风险投资收益曾占了其总利润的50%以上。正常而言,除了金融行业以外,企业风险投资收益占总利润过高可能是以下原因之一:(1)主业产品利润萎缩,凸显投资利润过高。(2)将大量资金及精力投入金融市场。(3)虽然投入的资金量处于安全线内,但投资的产品风险过高,从而获得的报酬丰厚。以上三个原因都可以说明中航油需要控制其衍生产品投资风险,但2004年中航油的投入量不减反增。

《配套指引》第6号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资金综合平衡中的作用,严格按照预算要求组织协调资金调度,确保资金及时收付,实现资金的合理占用和营运良性循环。

对于早应斩仓止损的期权交易,陈久霖依旧试图通过不断补交保证金得以展期的办法,延迟实际的交割时间。其行为导致资金的不合理占用,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营运活动。

(三)事后控制方面

缺乏内控失效的及时补救措施。中航油曾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和《财务管理手册》,在《风险管理手册》中规定: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必须报告董事会,并立即采取止损措施。在2004年第一季度的时候中航油的危机初次出现,亏损超过警戒线500万美元,但管理层却没有上报集团,而是选择将期权展期。直到第三季度面临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才首次向集团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那为什么管理层没有及时上报亏损并任由亏损扩大?一方面,管理层存在赌博的心态,期盼在期权到期前石油价格能下跌至交易价格,避免影响管理层声誉。并且从中航油最终不能补加合同保证金可以看出,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升,斩仓带来的损失已经不是集团能够承受。另一方面,存在委托问题,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产权拥有者和经营者分离,导致企业内部各方都不愿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努力,所以才会出现管理层的赌博心态。同时,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造成管理层的行为无人监管。

综上,空有完善的制度,而执行力度不足。倘若内部控制足够健全,各种制衡牵制制度得以完善落实,即使管理层希望舞弊,但内部控制的存在足以使其没有机会也不能舞弊。

三、结论

中航油事件虽然是发生在2004年至2005年,但其表现出来的问题在上市公司中至今仍存在。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上市公司应该在2009年7月1日起施行,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中发现,在受访调查的215家上司公司中,18%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程序尚不规范;仅有7%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得到执行,但财务报表数据依然存在错报情况,而内部控制在运行中未能发现该错报,类似的,2009年的调查中约59%的参与调查公司认为内部控制虽然执行,但其效果未能达到预期。37%的企业反映公司层面控制不足,并且管理层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度。可见,控制执行力度不足仍旧存在。

为了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不足的问题,下面提出三点建议:

1.从外部治理着手,以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部分企业认为实施内部控制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成本和费用。这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即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很可能只是在形式上满足了监管的要求,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足,而非在实质上真正的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因此,立法监管及加大监管力度,让企业认清内控的必要性,此外,将内控审计纳入年报范围,也是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的途径。

第7篇

摘要:一个企业的发展核心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只有认真的对待企业内控管理在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够、机构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才能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持续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内部控制;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经常残缺不全,更多的是将现有的制度表彰在企业单位的廊道里,应付检查。此外,企业的一些制度,仅仅体现一些重要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经常出现责权不明、器具的领用,报损,不规范、奖惩标准不统一、成本控制不明确等等一系列问题。

2.内部管理的监管不够

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往往都会有良好的收益,当然前提条件是人人都必须遵守,如果制度得不到外部监督和惩治不合理就会使内部监控制度遭到破坏。在企业里,管理层的人员经常看中企业的收益,在岗位上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监控上面出现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认知程度不足,一些兼职的人员会认为各种内部控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单纯集合,不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所在,他们通常认为内部控制就应该是领导的事情,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监管不够的现象就十分常见了。

3.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偏低,责任感不强

企业在设置管理人员时,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很少考虑到横向间的交流与协调,导致同级之间很少交流,从而使消息不灵通,协调性差,遇到问题相互推迟,从而出现监管不到位,执行力极差的现象。有些人员职责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主动性,思想上缺乏责任感,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不给予重视

对于企业来说,单位领导重视的就是安全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顺利销售,最终实现了利润,同时原材料的购入也十分流畅,达到了进、产、销同步进行,这样就完成了企业的综合任务,企业高管也就“高枕无忧了”,这种情况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国企,主要领导认为各项指标完成很好,下一步就是汇报工作,总结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了。孰不知这是企业内控管理混乱的根源所在,也是企业由兴旺走向衰退的最主要原因。

二、企业内控管理完善措施

1.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内部控制管理系统有助于企业达成自身的目标,内部控制管理有利于企业及时的获得较为精准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内部控制管理系统通过确定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保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克服内控管理中的形式主义,是防范管理舞弊的重要措施之一。另外最重要的还是让企业的主管领导对内控给予高度重视,这是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最有效的良方,因为领导加以重视了,决策才能有的放矢,执行才能有力度,内控管理才能不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仅能够很好的防范员工舞弊,对管理舞弊也能够有效地发挥预防,发现和阻止作用。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企业进入困境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一定要重视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2.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管理

要制定适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使得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到位,实现管理权限明确,落实管理任务,人员分配到位,实行竞争上岗,建立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有一定的合法程序,岗位设置要合理,不要出现“闲职”,每年对于职工进行一定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构建精神文明,宣传企业核心精神,让每一位职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此外也要培养大家的团结进取,敬业爱岗,思想稳定,积极向上等精神,实现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各项任务要进行档案备份,统一管理;要做好档案管理,制度健全了,也要有专人管理,实现档案设施齐全、完好;各类工程资料建档立卡,分类清楚,存放有序并按时归档。

3.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制度是约束手段之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具体全面的制度才能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得到真实的信息材料,此外,完成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可能仅仅靠一个人来完成,我们可以考虑企业内部管理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部门,部门下设职位都做到明确各自任务,并且认真,高效率的实施,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及实施,首先对企业内部管理任务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再实施,以避免出现一职多人的现象,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对各岗位工作状况进行定期考核检查,营造一个有序的、忙而不乱的工作氛围。这是实现良好的内控管理的有效措施。

4.引进新科技,实现信息化管理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各项活动正确有序的进行,如今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实现信息化,将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通过网络,利用软件系统,使大量数据自动化处理,高度共享,时时报告监管信息,真正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者完美统一。将计算机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上,将会使工作更加便利,高效。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各个分工的工作能够集中到一个中心点上,便于管理,同时也加强信息的共享性,使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全部信息能有总体把控的全局,更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方便内部的管理。

5.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员工素质,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各方面的好坏,是决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在提高人员素质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在职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将此活动与相关人员的奖金挂钩,而且作为全体人员晋职晋升的考核依据之一,总之一定要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三、总结

企业内部管理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企业内部管理也经常出现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协调,人员素质不高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结构,引进新科技等一系列措施,希望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凯东.浅析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杂志,2011.

[2]韩丽平.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第8篇

关键词: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剖析;意见

国营企业,即国有企业是国家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参控的企业,在我国国营企业经营的目标在于保值或增值国有资产。因此,国民企业经营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1]。内控管理制度是规范、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等行为,以达到经营取得最佳效益。近年来,为提升国营企业效益,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踊跃,原来内控管理制度弊端不断显现,引发了众多内控管理问题发生。为确保国营企业经营效益,内控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内部管理制度及其重要性

内部控制的这种制度,主要是服务于企业,为了让企业将自身的目标实现,进一步保全企业的财产完整,从分工的角度对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内部的控制工作,主要还是让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互相之间进行配合,从而明确不同的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内的各个部门以及单位相互之间的合作进行制约以及协调。对国营企业而言,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是新时代企业革新,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有效防范风险,全力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并能获取真实、有效、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经营管理者如实了解企业动态,为企业市场发展策划提供可靠的参考[2]。

二、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重成本、轻建设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只是看到当下的成本支出,为了约束成本支出,对企业内部的架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简,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就需要定编定员,要明确落实不同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对于企业或者自身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很多企业都没有办法保障自身的内部控制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专项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只有形成专门的职能机构,才能够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保障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是否配合做好内部控制制度。这种现象从原因上看,因为很多国有企业在转型期间产权移交上存在缺失,很多企业的法人还没有真正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细,导致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的产权出现责任不清晰的状况,也随之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制度建立。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重管理,轻控制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从管理以及会计两个方面实现的。不过很多企业往往只是重视内部的管理控制,但是却忽视会计技能的独立性。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内部会计制度往往是服从于内部的管理制度,而会计制度只是采用相对比较笼统的财务制度进行管理,所以对于会计的内部控制变成一种表面的控制,但是没有回归到实质上的控制。分析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没有依法管理的理念。因为中国当前的法治环境相对比较差,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有章程必依据的局面。

(三)履行制度不健全,重大事,轻常事

近年来,企业员工低价销售产品,吃回扣事件频繁发生,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履行制度建设中,过度重视企业投资、经营等大事件问题,而对日常现金、物料等小事件问题未作过多规范或监督。以至于培育了一批“硕鼠”、“蛀虫”,这些人利用自己的权责低价销产品、吃回扣,严重损害公司利益。

分析原因:首先,从人为上分析,任何“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因设计人经验与知识水平的限制而存在缺陷。其次,从管理上分析,内控制度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但任何内控制度最终都是靠人来执行的。再次,从内部关系上分析,有效的内控制度也可能因为执行人员的串通而失效。

三、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一)加强领导培训学习,提升管理意识

企业领导是内部管理的关键人物,若企业领导自身法律、管理意识淡薄,那么企业所构建的内部管理制度也会存在诸多漏洞、风险。因此,应加强培训,提升领导法律及管理意识。如采取劳动竞赛、岗位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促使企业领导不断获取吸新,进而提升相关法律、管理知识。同时,还应注重企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提升自控、约束等能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做到廉洁自律。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权利义务

科学的企业管理结构,能够让各个部门互相之间进行监督,因此,从科学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出发,才能够实现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形成一个科学的企业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从公司法的角度,构建合理的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等结构。不同的结构互相之间应该相互分离,这样才能够互相之间进行监督和制约,各项权力和职责都能够落实到位,适应企业的科学发展。其次要对职责进行明确,用合理的约束以及制约方式,对企业的进行内部协调,协调好企业的管理者、所有者以及员工互相之间的关系,同样的要用合理的激励方式鼓励企业发展。此外,适应市场的激励机制,能够让企业的管理进一步的具备效率,而且能够让企业的员工尽到自己的责任去履行好日常的义务,最终促进企业的持续运转。

(三)加强内部稽核制度,严格考核监督

内部稽核制度需要企业员工有效配合,才能发挥良好的考核、监督作用。而要确保企业员工自行履行职责,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对内控的认识。首先,应正确处理好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发展的关系;其次,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企业员工队伍综合素质能力,以切实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2、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完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强有力的管理及监督约束机制。3、加强计算机管理及技术更新。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管理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管理、维护及技术更新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企业数据丢失等严重问题。因此,可设置专人对计算机进行管理,严格制定主机房授权制度,充分确保公司计算机安全[3]。同时,还应不断更新网络技术,以期逐步改善系统,给公司员工及管理人员带来更多便利。

(四)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及时纠错避漏

国营企业管理链较长,高层领导无法亲自监督各项业务,而更多是靠内部审计来实现。因此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对提升企业内控管理非常重要[4]。内部审计系统的构建主要用于监督、检查,因此应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系统,以期各级能及时发现错漏并纠正、堵塞,进而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国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风险的关键,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进而提升企业市场或国际综合竞争力。而结合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现状,加强企业领导法律及管理意识,从内控机构设置、内部控制制度、履行内控制度上综合考量改革势在必行。当然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内部管理制度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改革,才能促使内部管理制度适合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对应的作用。(作者单位:北京市西郊农场)

参考文献:

[1] 王晶.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人口与经济,2011(S1):50-51.

[2] 光宪.国企改革与内部管理创新的逻辑穆[J].经济视野,2014(1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