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学习生活计划

大学学习生活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14 02:34: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学习生活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学习生活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校园建设步入,随着信息全球化,东西方文化交融,社会经济转型,校园空间模式也在继承融合中求变化。然而,由于当前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周期的压缩,建设规模的扩张,容易造成设计方案批量生产和重复使用,并忽视对原有生态地域特色的保护导致校园个性的丧失,导致规划设计模式的趋同,以及大学所应具有的魅力和氛围的缺失。中国的大学校园的生活文化建设正面临精神和物质双层面的困惑,大学校园生活文化空间的建设与发展迫切的需要理论的重视与研究,它的存在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研究总结,对于校园生活文化空间场所精神的营造有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合理的布局规划是重要基础

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空间的活力,根据校园中人群的性质及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要求,空间的设置要有利于公共接触和交往。例如校园主要广场的位置应根据校园人流状况布置在人流集中的地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广场集散人流和校园“起居室”的作用,在人们在广场停留时,领略周围的景色,观赏校园景观。

校园公共活动空间应该是安全、方便且易于到达,这就需要校园规划的分区合理,道路便捷,同时周边建筑及道路应对公共空间环境提供相应的支持。校园的出入口空间、校园内建筑物的入口空间、校园内重要的景点及活动场地等,由道路系统连接成网络,组织着人流的走向。大型广场的设计应结合校园道路绿化系统布置,而与建筑邻近的小广场应强调其易达性,使其成为步行系统的放大部分,增强步行环境的变化和提供各种驻留场所。

在校园规划中,功能不同的各种类型的公共活动空间,在领域上宜有明确的区分,以利于创造不同的意境;同时,相互之间又应有密切的联系,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空间序列连续的公共活动空间,将校园组成生机勃勃、和谐优美的场所。

二、自然因素的引导是有效方法

2.1 自然水体因素融进生活文化

水体空间的可达性,水体空间的位置尽量靠近校园人流活动密集的地方,以便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如果过分的偏远,再加上不注意维护,很容易使其变为消极的空间。水体要成为具有辐射力和穿透力的“点”来组织周围的空间,充分体现对水体利用的“均好性”,这样也容易满足了水体空间的可达性原则。

水体沿岸空间的设计丰富多样,以要满足人们不同程度的亲水性的要求,沿岸不同形式的场所和设施将为这些活动的发生提供可能,伸出水面的亭子、架空的水上布道与汀步、悬挑出水面的平台、面向水域的广场、伸入水中的码头和水边的林荫道等等的加入,都将对人们产生强烈的吸引作用。

2.2 特色植物的引导再生

绿地空间的特点就是开场与自由,因此其尺度往往大于人工空间,它通常不是依靠建筑界面,而是更多的依靠自然地貌和树木来围合与界定。设计中要确保树木或其他植物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构成这些空间的自然边界,同时避免产生视觉上的孤立。草坪周边如果植有尺度合适的树木,会增添空间的围合感及滞留感。根据“边界效应”,我们还可以在草坪的边缘部分设置一些廊、亭等空间,以供学生学习休息使用。

2.3 地理地貌的共融发展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自然生态的保护、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地域特色的体现是当今建筑及规划发展的大趋势。落实到校园规划里, 同样应该以尊重自然环境为优先,使校园建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将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结合,形成环境优雅的充满书院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还要因地制宜, 延续并发展地域的文化特色。

三、空间细节的处理是必不可少

3.1 色彩对文化生活的暗示作用

由于我们生长在一个充满着色彩的世界,色彩一直刺激我们的视觉器官,而色彩也往往是场所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语言,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也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通过色彩变化产生的各种色彩形象能渲染、烘托出不同的空间气氛、情调,显示不同的性格、风格,并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作用。

在校园公共活动空间中,色彩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内容,也不存在什么风格。但是色彩与大自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心目中,色彩代表了一定的形象风格。因此说色彩在客观上是对学生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

3.2 铺装对文化生活的促进作用

地面铺装给使用者提供适当范围的坚固的活动空间,并且通过布局和图案引导人行流线。公共活动场所的铺面材质、规格、色彩、图案设计会对处于其中的人们的心理产生作用。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铺装材料选择建议多接近自然,朴实无华,价廉物美,经久耐用,例如卵石铺面可直接铺设于土壤或碎石层上,适用于铺设人行步道,尤其是树木旁。它可以散乱的排列,但同时也适合于整齐的铺设。校园中的旧料、废料略经加工也可利用为宝。

3.3 环境设施对文化生活的改善作用

小品在场所中的恰当布置,会给其周围空间带来“场”的感觉,一些具有校园历史感或学科特色的小品,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亲近和停留观赏。

座椅的布置在校园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中也很重要,正确的布置不仅仅是人停留,还能引起话题,带动交流。例如“L”型或“工”字型的布置方式会比“一”字型的布置更能带来交流的机会。

四、主体情感的注入

4.1 场所归属感的生成

4.1.1生活来源

校园公共活动空间是为师生的日常生活而提供的,因而空间的形式、语言都应该从校园的历史与地域文化中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中获得,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公共活动空间具有归属感。

4.1.2主体认同

每一个特定的场所都有其特定的性格。一个场所的性格是由环境的内容体现的,这些内容营造了一个特定的场所氛围,从而组成了场所的内容,而每一个特定的场所空间是由给人强烈意向空间造型的材料、颜色、质地等来体现的,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空间构成了场所的三维空间形式,处于其中的人对场所的性格有了认同感,在场所的空间中可以定位自己,从而最终形成了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

4.2场所记忆的延续

4.2.1原样保留

一些能够代表学校历史、文化的构筑物、植物、小品应尽量保留下来,它们体现的是场所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4.2.2以别种形式出现

当一些历史无法保存时,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其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当然在新的形式出现后应作特殊的标示,使人们能够了解其原来的形态。例如在逸夫楼南绿地节点空间的铺面设计中采用了青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青砖并非新购,而是从学校内拆除旧校舍的废砖中挑选出来的,拆除的旧校舍基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都是清水砖墙的多层建筑,由于功能上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而拆除,原本无用的砖墙再次以铺面的形式出现,为老校舍留下一点痕迹,也为这个绿地空间引入了特殊的场所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第2篇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定义及内容

1.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定义。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笼统地讲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效地利用和整合自身资源,有条不紊地协调、安排、处理好各种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务,同时学习和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开展自我认知、自我规划与组织、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一系列的活动,从而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务包括对大学学业的整体规划、对职业生涯的大致规划、处理与同学、老师以及管理人员的人际交往问题、日常生活的自我安排、身心健康的有效控制等等。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些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各项事务,那么他就具有很好地自我管理能力。良好地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要素,也是大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需要努力培养的一种能力。大学生自我管理具有明显的特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的主体、客体均为大学生自身,而且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均由大学生自身参与,因此,大学生自我管理是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过程三者的统一体。

2.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自我学习管理能力、自我资源管理能力。(1)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从长远角度来讲,要求大学生找到自身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方案,以确保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从眼前角度来讲,就是要求大学生对整个大学学习生涯有清晰的认识,并确定整个大学生涯的具体目标,制定完整的大学学习计划,保障大学生涯的具体目标的实现,从而为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打下基础。大学生需要具有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监督能力,才能够拥有较强的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了解正确的自我认知方法,才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学习工作生活状态,能够准确地确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对自己做出客观全面地评价,为制定合理可执行的短期和长期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自身素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随着时间不断改变,同时外界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要求大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自我调控能力,随时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知自己,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短期和长期规划做出适当地修改,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对职业规划的近期目标和终极目标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匹配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学生本人对职业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步骤清楚了解,而且只有自己参与其中,别人对此都一无了解,那么要确保职业规划中的每一个步骤细节得以确切实施,需要大学生本人具有较强的自我监督能力,监督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诱惑,从而为实现自我职业规划的终极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合理地安排和分配自己的时间,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时刻关注着自己的身心健康问题。它主要包括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自我时间管理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安排和分配自己的时间,从而确保专业知识学习、课余文化活动、人际交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项目能够有序地顺利地开展和实施。大学期间,由大学生自行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如果不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大学生活不仅失去了光彩,而且也会使大学生觉得无所事事,毫无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学生丧失进取心、奋斗的目标。大学生正是处于身体发育的最佳期,但是由于年轻,都会自认为身体素质很好,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很有信心,从而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不够关心,更没有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管理意识。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无法保证大学生连续有效地学习和参加实践活动,从而影响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激发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和主动性,无法保证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3)自我学习管理能力。自我学习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的管理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本职就是搞好学习,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学习并掌握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以拓展知识面,这就要求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目的和动机,同时明白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不仅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求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水平、创新意识等等,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自身技能的提升,同时做好技能管理。(4)自我资源管理能力。自我资源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自身资源的利用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一种能力,这些资源包括图书馆、师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等等。大学时期,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需要全面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那么这就需要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资源。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

第一,缺少强烈的自我职业规划意识。高中时期,学校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每个学生的近期目标都是考上一所好大学,目标一致而单一,根本没有学生个人规划之说,至于未来的职业方向,学生没有意识,同时学校也没有加以引导,从而更谈不上什么职业规划。而且,即使是为了达到考上一所好大学的近期目标,学校、家长、老师都已经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计划安排得很好,根本不需要学生自己烦神去思考,去计划,从而失去了学生锻炼自我规划能力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职业规划管理能力。第二,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不强。首先体现在不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高中时期,什么时间学习什么课程都是由学校、老师安排好的,学生只需要按照课表学习即可,留给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很少,但是,大学不同,学生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学生活也更加多元化,这时,大学生就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时间,如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进行娱乐活动;其次,大学生没有良好的作息规律,身体健康意识不强。第三,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偏弱。进入大学学习阶段,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习延续着中学时代的学习思维方式,觉得学习好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忽略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他们很少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经验积累有限,无形中错过了很多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机会。第四,自我资源管理利用能力不足。大学校园里有许多资源能够供大学生们使用,包括学校的图书馆、授课的专业老师、自己的同学以及学校里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等等,但是很多学生对这些资源视而不见,有的学生大学四年没去图书馆借过一本书,有的学生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却不知道教师的姓名,这些现状凸显出大学生自我资源管理利用能力的严重缺失。

三、校外实践实习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校外实践实习是指实习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实习岗位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一种实习活动。

1.校外实践实习提高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意识、增强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能力。首先,通过校外实践实习,大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更加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更确切的想法和目标,从而提高了职业规划意识;其次,通过校外实践实习,大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都有所了解,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这个行业的位置,为自身的职业规划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校外实践实习,大学生与社会进行了充分的接触,亲身体会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将来走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自身的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

2.校外实践实习增加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方法,提高日常生活管理水平。参加校外实践实习活动,让大学生脱离了大学里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时间上不再那么自由,需要按时上下班,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这就需要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按质的完成。参加实习活动不同于在校学习,在校学习的时候,一旦身体不舒服,就可以请假不去上课,但是一旦进入企业,不可能一旦身体有所不适就请假不上班,此时,让大学生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改变不良作息规律,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以确保身心健康。

3.校外实践实习确定大学生学习目标,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通过校外实践实习,大学生接触了专业知识的最前沿,也明白了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专业兴趣所在,从而为以后的理论知识学习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大致目标;同时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锻炼,大学生清楚地明白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角色转变 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Strategy to Lead the Freshmen to Realize the Changing Role as soon as Possible

Abstract Enrollment beginning, leading the freshmen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changing role - as soon as possible from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college students, for college freshmen faster and better adapt to college life, take a good first step of college life successfully, and the healthy growth and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ir studies with a verysignificance. Lead the freshmen as soon as possible to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strategy is based on a serious attitude, rich content, diverse forms of good freshme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daptation education, safety education, school history and school situation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freshmen; changing rol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大学新生从中学跨入大学,可以说是其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突飞猛进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极其重要的飞跃成长的始点,大学新生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学习姿态来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才能确保其大学生活实现突飞猛进、飞跃成长,是每一位大学新生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并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引领其尽快实现角色转变——从高中生尽快转变为大学生,对于大学新生顺利走好大学生活第一步、健康成长并圆满完成学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引领大学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的策略主要表现为下面五点:

1 扎实做好专业教育

在开展这项教育活动前,需要明确两个概念:(1)什么是专业?据《新华词典》解释,“专业”,一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需要和科学发展状况而设置的学业的门类”。实际上每名大学新生入学时已选了一个专业即学业门类,在以后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就此进行专门的学习。一般来讲,大学新生所选的专业还是自己较感兴趣的,而大学也往往是按专业门类来组织教学及日常管理的。据《新华词典》,“专业”,二是指“科学研究机关或产业部门中分成的各业务部分。”这指的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要按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去从事和承担相应的“专业”业务工作。(2)什么是专业教育?一种理解,指的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新生了解自己所选所学的专业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本专业需要做好的思想与物质准备,学好本专业的有关要求、学习方法及就业前景等。二种理解,指的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办学宗旨、教学计划等按专业门类分别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成为专业人才。在此,笔者强调的大学新生“专业教育”主要是指第一种理解。

那么如何扎实有效开展好专业教育呢?笔者认为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大学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校友为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二是组织新生到与专业学习及就业有关的研究机构或产业单位参观。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使新生明确学好专业的思路、掌握学好专业的方法、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

2 迅速做好适应教育

大学新生刚刚完成中学学业,又来自各地,既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又有初来乍到的新奇感,还有与学校与同学与老师与环境不熟悉的陌生感,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如何提升新生开始新的大学学习生活的紧张感,如何充分利用新生的新奇感促进学习与生活,如何帮助新生迅速克服陌生感尽快熟悉大学之人(同学、老师)、地(校园及周边)环境,是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之“适应教育”应解决的问题。

如何开展“适应教育”活动呢?一条主线——加强对新生的关爱。三点办法,一是集中或分组、分专业开会或讲座,就大学生活新生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宣讲。二是组织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参观活动。三是组织新生联谊或师生联谊活动,促进了解、增进友谊。

3 认真做好安全教育

俗话说,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无小事。安全及安全教育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199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高校应该在新生入学期间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以安全为重的思想,在大学期间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笔者认为,只要有人在的时候、有人在的地方,都要格外注意安全。高校、大学更要特别注意新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因为新生往往对社会所知甚少,不能明辨是非,容易上当受骗,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对新生进行安全教育,更容易提高广大新生在思想上的重视。

笔者认为,新生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如何识别和消除治安隐患、消防隐患、不稳定因素隐患和自然灾害隐患等。而开展大学新生安全教育的举措主要有:一、为新生印发《安全教育手册》,教育新生如何识别和消除治安、消防、不稳定因素和自然灾害隐患等,介绍大学生生活、打工、就业常见陷阱及防范方法等。教育学生防范非法传销,避免钱物损失、确保人身安全;防范性骚扰,避免误入歧途。二、加强新生人际关系处理方法的指导,教育新生如何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杜绝人身伤害案件的发生。三、适当开展性教育,注意性卫生、性安全。虽然有些学校早已开展性教育工作,但由于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犹抱琵琶半遮面”,无法全面有效开展好避孕、防艾知识等教育。四、全面开展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也是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懂法制而违法乱纪,就会产生直接的安全问题。

安全教育方式主要有:讲座、现场咨询、文艺表演、主题班会、消防演练、问卷调查、橱窗、网络、报刊、宣传单、全校政治学习等。

4 积极组织校史校情教育

新生刚刚结束中学时代来到大学校园,心中往往充满了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非常期待及时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校史、校情往往可以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参考、借鉴。校史、校情教育因而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结合校史、校情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可见性、可操作性强,学生也易于接受,有利于培养大学新生对学校从初步认知到完全认同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使新生从一开始就理解学校发展的规划,能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政策措施,自觉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形成自觉、良好的学习风气与习惯,从而最终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因此可以说,校史、校情教育是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起点。

5 努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一新生刚告别了相对单纯的高中生活,由于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的缺乏,加之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完善,尚处于一种成年但又不成熟的状态,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面对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若不正确及时地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极可能导致他们各种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的产生。因此其心理素质的发展也添加了不少复杂色彩。

大学可以形式多样地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开展问卷调查,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卷题:为什么读大学?你做好上大学的准备吗?怎么认识你的专业?怎样制定未来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如何度过大学入学后的适应期?如何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如何应对挫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别人的冲突与矛盾?如何判断和对待你生活、学习中的压力?比如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组织心理宣泄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组织益智增趣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减少交往障碍。像“羞辱性攻击”等心理游戏,让学生当众喊出令自己尴尬的话,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人际交往障碍。还有让男女同学一尺的距离目光接触30秒的游戏,可以训练学生的异往能力,减轻异往的恐惧心理。比如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的职能,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笔者认为,以上述“五大教育”为主要内容及形式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如果能够得到很好实施的话,我们所提出的引领大学新生更快更好实现角色转变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大专生 闲暇生活 调查

近年来,大学的课程安排比较灵活,大学生在工作、学习和自理生活以外可以用于个人发展、文化娱乐、消遣、社会交往等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闲暇时间的增多,一方面对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交往、信息互动,促进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和社会化的完成有重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如果大学生不能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则容易无事生非。因此,如何增强大学生对闲暇生活的认识,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是各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充分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分析、研究大专生闲暇生活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大专生的闲暇活动方式,并对当前大专生闲暇生活的引导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确定问卷的主要内容。

(二)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我们设计了《大专生闲暇生活的调查问卷》,对某院在校大一、大二的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大专生对闲暇生活的认识;二是关于大专生闲暇生活的安排及利用情况;三是大专生对闲暇生活的主观期望;四是影响大专生闲暇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等。调查共发放问卷158份,回收152份,回收率为96%,其中男生37人,女生115人,均为有效问卷。

(三)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152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四)访谈法。

从所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0名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为最终结果的分析与建议的提出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二、结果分析

(一)对闲暇生活的认识。

关于“对闲暇的理解”的调查表明:仅有不到30%的学生能正确认识闲暇及其意义。大部分学生缺乏对闲暇生活的正确认识,闲暇意识淡薄。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大专生把闲暇等同于放松,把闲暇生活的目标定位在“追求轻松愉快”的消遣上,如睡觉、逛街、上网吧、请客吃饭、谈情说爱等,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

二是部分大专生把闲暇等同于课外学习,认为同学之间的学习竞争更多地取决于课外竞争,把闲暇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和求知,如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等。学生意识不到休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就不懂得如何合理支配与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

(二)闲暇生活的安排与利用。

1.闲暇活动时间

关于“周一至周五每天的闲暇时间”和“节假日每天的闲暇时间”两问题的调查显示,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休闲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有58人,占38.2%;节假日(含双休日)更多,4小时以上的达95人,62.5%。这说明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裕。

面对那么多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仅有15%的学生对自己的闲暇时间会作认真安排;62%的学生时有时无;而25%的学生没有闲暇生活计划,对闲暇生活基本处于自由放任的被动状态,闲暇时经常感到无聊,无所事事,不知如何打发自己的时间,导致闲暇应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展现。

2.闲暇活动空间

关于“周一到周五每天闲暇活动的场所”,学生主要选择在宿舍,选择的人数有72人,占47%;选择最少的地方是学校运动场,只有15人,占9.8%。说明了学生选择休闲场所活动的狭小化。这种狭隘的人际关系网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闲暇活动形式

在回答“您的闲暇时间大多与谁分享”一问时,选择“与少数几个朋友一起”的占多数,有63%;选择“独自一人”的占13%;选择“听讲座,参加社团活动”等这些集体活动的仅占12%。这表明大学生闲暇时间内参加最多的活动是自由组合式的,而学校、班级及社团组织的活动只占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极小一部分。这一方面反映出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因而也无法引导学生的闲暇生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不少学生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团队意识及与他人协作的素养。

4.闲暇活动内容

关于“闲暇时间参与的主要活动内容”,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选择的主要活动内容为看书、听音乐、闲聊、参加院系活动和社团工作。此外,男生还倾向于打牌、上网及网络游戏;而女生则更倾向于逛街购物和看电影电视。这表明学生闲暇知识的贫乏和闲暇技能的匮乏。

(三)对闲暇生活的主观期望。

在回答“对自己的闲暇生活的实际感受”问题时:表示“不太满意”的占25.4,不满意的占36.6,很满意的占14.3,比较满意的占24.7,感觉一般的占35.2。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校所提供的闲暇设施、闲暇服务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多数学生建议学校多提供闲暇设施和服务,增加学校的文化气息,让学生能有机会多参加些有意义的活动。可见,在学生眼里,闲暇设施和服务重要,学校亟须不断完善。

(四)影响闲暇活动的因素。

在回答“你认为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多选)”问题时,77.8的人认为制约闲暇的因素是经济因素;56.5的人认为与个人本身因素有关;40.3的人认为与学业有关;45.1的人认为与校内外的设施有关,比如缺少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39.4的人觉得学校氛围很重要。从中可以看出闲暇生活质量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选择闲暇活动方式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以达到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的目的。

三、讨论

本次调查总体上反映出学生的闲暇意识还不是很强;闲暇生活质量不够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闲暇意识比较淡薄,意识不到闲暇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不懂得如何合理支配与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第二,闲暇时间比较充裕,但闲暇生活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第三,闲暇活动场所较单一,多以宿舍为主;第四,闲暇形式以个体独立活动为主,集体互动活动严重不足;第五,闲暇内容单调,主要以娱乐为主;第六,闲暇知识较为贫乏,闲暇技能较为匮乏;第七,渴望学校和社会对大专生闲暇生活加以重视。

对以上问题的存在,学校必须正视和应对。引导大专生把闲暇生活作为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掌握本领、陶冶情操等课堂教育的延伸,值得高校教育者与管理者重视与思考。

四、建议

(一)加强闲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闲暇意识。

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闲暇教育计划,包括闲暇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评价监控体系等,使学校闲暇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和动态发展性。通过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闲暇生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学会正确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有益的闲暇活动,培养良好的闲暇习惯,选择能够展现自己个性和风格的闲暇活动,使闲暇时间高效率地、最大限度地为己所用。

(二)调整课程设置,形成学生的闲暇知识和技能。

闲暇知识和技能是保证闲暇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学校一方面应想方设法逐步开设闲暇教育的专门课程和选修性的辅助课程,传授闲暇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闲暇理念,培养良好的闲暇兴趣与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学术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特别是在大一阶段,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和终身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闲暇心态,培养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参与闲暇活动的习惯和技能,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健康向上。

学校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促进自我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学生社团组织,通过社团组织开展闲暇活动和教育,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力量,开展多种社会公益活动,组织欣赏高雅的文体活动,举办有水平的交流会、报告会、读书讲座等,以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品质。

(四)改善闲暇设施,服务好学生的闲暇生活。

学校作为培养全面人才的平台,应为大学生的闲暇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学校要建设好图书馆、运动场、娱乐场所、自习室、机房等用于学生学习、体育、娱乐、实践活动的闲暇场所,为大学生文明、健康、高雅的闲暇生活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同时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到社区、乡村、基层,开展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

(五)建设闲暇教育的师资队伍。

闲暇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闲暇教育的指导者,学校应加强闲暇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要求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关心学生校内生活的同时,也关心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合理和有益的生活习惯,使学生逐渐地养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学会对闲暇时间的自我规划、自我判断、自我评价,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意识,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桂美.闲暇教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

[2]赵虹元.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3).

[3]张文鸯.实施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当代教育科学,2008,(5).

第5篇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 本土音乐 世界音乐

一、 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1.美国音乐教育领域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框架及发展

多元文化主义运动是一场社会运动,20世纪初,成为学校政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概念的发展植根于美国学者Carter G woodson的学术著作中,主张找到减少偏见,建立不同种族间合作的方式,与20世纪40年代内部教育改革相联系。20世纪60年代的公民权利运动则是更直接促进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建构,多元文化教育认为:接受和寻求所有学生的价值学习计划知识和技巧的多样性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兴趣和需要有重要的影响。它的教育目标是为所有学生增加教育的平等性,在课程中体现他们的价值观和平等观。

音乐领域的多元理论的框架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当时音乐教学出现了多样化,在课堂中使用RCA公司出版的舞蹈录像等素材,民间歌曲集也渐渐成为课堂的教学的内容。20世纪20年代,课堂教学出现了大量“多国家歌曲”的音乐版本包括德国民歌英国歌曲,以及北欧和中欧国家的歌曲。整个20世纪40年代,人们认为寻找一个统一的音乐教育主题是非常必要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成立了“非西方文化的音乐”小组委员会和主张推进所有文化的音乐教学。1972年10月,《音乐教育者》主编Hartzell监督发行了专刊“世界文化中的音乐”。人类学家Margaret mead作序,音乐人类学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供稿,稿件为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选择的传统的音乐文化。这些工作唤起了各种层次水平的音乐教师对学习材料和教学方法的认识,而且使音乐教学大纲多元化。1989年美国音乐教育者大会出版了教科书《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

美国音乐教育者学会几十年来曾多次举办多元文化研讨会,由音乐人类学学会、史密森博物馆的乡村生活计划办公室、美国音乐教育者学会的普通音乐学会共同研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法该研讨会最初是在1988年亚利桑那州音乐人类学会议上提议召开的,山威廉o交德森领导计划在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课程重要性的讨论。研讨会结束时,《未来方向和行为的决议》被与会者接受,这个声明不但是美国音乐教育者一协会作为组织者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所有音乐教育者的心声。

2.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思考

从以上通过对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获得两点认识和一点对我国音乐教育的思考。首先,美国的音乐教学已开始传授非西方的音乐,这说明非西方音乐知识体系在美国地位的变化和发展,非西方音乐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在美国得到认同,体现出文化价值平等性的观念。其次,这种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已经打破西方音乐优秀、非西方音乐简陋陈旧的二元对立观念,为世界音乐教学增添了动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不仅在美国得到关注和实践,在其他国家的音乐教学中也可看到影子。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授世界音乐开始逐渐增加。此外,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开始重视世界音乐的教学。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中国音乐教育中没有建立和实行在西方国家音乐教育中普遍认可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是应该仅对少数几种音乐的学习,还是应该伴随很多音乐文化的学习?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只强调学科技能的发展,还是通过音乐的教育带来文化理解的目标?

二、多元文化与我国音乐教育

西方音乐教育所产生的背景是普遍性哲学和自然科学哲学。它把西方的模式作为统一标准来衡量我们的音乐教学。试想如果将汉族、藏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精神用其中一种民族文化的精神作为普遍形式的标准来取舍,那么其他的民族文化是否要被舍弃或者摒弃呢?管建华在《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中指出:音乐的起源是以人的存在为依托,人类首先存在于文化,音乐也是反映了文化的存在,文化包含多种纬度或多种层次,理解一种音乐也是理解一种文化模式,如果我们的音乐学习用一种文化音乐的“科学方式”来取代不同文化的生活世界和文化意义,那么我们的音乐教育界是否会出现“文化意义的危机”呢?

现代部分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承认,过去50年代音乐艺术经验出现了危机。美国著名音乐评论家普来曾兹在《现代音乐的痛苦》中以专门的章节讨论了“和声危机”、“旋律危机”、“管弦乐危机”。可见欧洲已经开始反省这种“西方科学音乐体系 ”的问题。而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还在继续沿用这种音乐体系,这应该引起我们对此种现象的反思。汤亚汀教授曾指出:音乐文化研究是研究人类实践活动的表象意义及其背景,重点之一是强调跨文化传播及其本土文化的研究,呼应“少数话语”及后殖民文化等课题,对西方主流意识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多元文化其本身要回到人类生活的世界及世界多个民族生活中,而非局限于理性的科学世界音乐,它具有深刻的人文科学内涵。这种多元的文化转向理念也深深地影响到我国的音乐教育。20世纪 80年代也有人提出“文化的音乐学”,这时的音乐学研究开始往文化上靠,强调多元的音乐教学。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关注多元音乐教育的发展,多次召开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主题的会议。2004年10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与会者大都是著名的国内外著名音乐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重要性。2005年开展的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会议上陈自明教授就世界音乐教育做出了呼吁音乐教育需要观念的转变,不仅仅只有欧洲艺术音乐才是值得学习的,音乐教育必须并尽决接受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及实现。由此可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给我国的音乐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1. 学校应该注重本土音乐教育

由于多年以来学校音乐教育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这使得本土音乐教育处于“边缘位置”。这种体系的音乐教学过多地关注技术理性以及审美,遮蔽了本土音乐的内在活的文化价值,它会使本土音乐被分解成一个个音符。

多元文化所强调的文化性、境遇性、价值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现代知识性质的权威主义,这种解构使人们认识到本土音乐的重要性。本土音乐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回到生活世界当中,体会当地的音乐文化,达到理解世界,树立文化多样性的概念。这样一种理念的培养有助于打破以西方音乐体系为统一标准的认识框架和课程体系,进行本土音乐语言的构架和文化探索同时也可以打破西方音乐的“先进”与本土音乐的“落后”的二元对立的旧观念。

2. 开展世界音乐教学

多元文化教育在在教育界使人们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冲破了西方普遍主义的束缚,转向多元文化教育。就音乐而言,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者也在思考着文化转型语境中的音乐教育,这种多元思潮影响到音乐教育界理论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世界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目前,世界音乐的传授已经得到许多国家得重视,美国大学已把世界音乐列为必修课。21世纪德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学校增加了来自非洲、北美和南美国家的歌曲和舞蹈。我国的世界音乐教学也在部分高等院校中开展起来。南京师范大学已把世界音乐作为音乐专业本科生选修课,而且在硕士招生录取中,世界音乐已列为单项科目记入总分。我国音乐课程新标准中也提出“了解并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音乐文化,扩展文化视野,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传授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还要学习世界各个民族、各国家的音乐文化。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中西方音乐的学习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世界音乐的学习被狭隘地理解为西方音乐,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音乐只有少数人问津,甚至对自己本民族音乐也很陌生。我曾做过对自己家乡本土戏曲-南阳曲剧的调查,结果显示20个人有13个人对南阳曲剧一无所知,这是我们的悲哀。世界音乐学习会消解人们对音乐落后论的思想,形成一种新的平等的音乐关系,还有助于本土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沟通、互补与发展,以便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哈佛燕京学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

[3]石中英.知识转型•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4]乐黛云.跨文化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

[5]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

[6]高宣扬.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

第6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抑郁情绪;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142-02

心理学指出,抑郁是人的气质类型的反映,也是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和心理亚健康状态。抑郁造成人的思维和动作反应慢、不灵活,常常表现为行为孤僻,郁郁寡欢,思想自闭,反应迟顿,情感脆弱,易激动,也易消沉,多愁善感,多心好疑。抑郁情绪常常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抑郁也严重影响着其心理的健康发展。针对高职学生的抑郁情绪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高职学生端正认识、调整心态、自我调适,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抑郁情绪的识别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通常情况是当人们受到各种心理打击产生抑郁情绪后,人们会自觉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够自行恢复心理平衡。由这些挫折和不如意引起的抑郁,是正常和短暂的,应对抑郁情绪的过程也正是个体自我成长和心理不断成熟的过程。但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恶化。因此,精神医学规定一般抑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应到专门的精神科门诊及时诊断和治疗。抑郁情绪的产生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和人的遗传素质、个人性格、家庭成长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突发重大意外事件等有关。

高职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心理特点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识别主要依据本人的表述、心理老师的观察和一些心理测试的结果。在做心理疏导工作之前,必须首先鉴别学生是属于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对有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的学生必须遵守心理咨询工作原则,建议其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做正规的鉴别与系统的治疗;对有一般的抑郁情绪的学生,则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二、高职学生抑郁情绪表现

1.高考失利的挫败感引发抑郁

升入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挫败感,他们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同学比较,自觉有明显的劣势。高考失利的失败感,导致自我评价过低,经常用负面的语言描述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我有什么用呢?”“我从来没体会过成功。”“我非常失败,没有哪一点让我自己感到满意。”高中时期,高考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虽然学习辛苦,但辛苦中也使生活充实快乐。但新的大学生活已经开始,却没有及时建立新的生活目标。理想的缺失让生活失去了方向感,慢慢地也就找不到自我的价值感,从而产生了抑郁情绪。

2.人际关系敏感引发的抑郁

人际关系敏感主要表现是不能正确处理和他人的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和别人相处时常常心怀戒备、怀疑和嫉妒,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着种种困惑,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以自我为中心、敏感多疑、孤僻、好嫉妒等个性品质是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重要心理因素。高职院校的人际关系比高中时期更为复杂,往往是当事人产生抑郁情绪的直接原因。孤僻的性格特征也会使沟通交流产生障碍,由此引发人际交往的困难。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恶劣的人际关系常常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3.过高的就业期望导致的抑郁

就业期望指理想的职位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过高的就业期望可能会带来情绪问题。一些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在求职面试等过程中,由于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从一些职位不高、薪酬微薄的初级岗位做起,好高骛远,希望一就业就获得财富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求职屡次受挫,又不能及时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目标,容易陷入恶劣情绪的困扰;长期处于不良心境,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三、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疏导策略

1.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正是过低的自我评价,才引发了抑郁的情绪。针对高考失利带来的挫败感而引发抑郁情绪的学生,心理疏导的主要方法是从认知上调整其对自我过低的评价,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首先通过心理老师的疏导,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对自我的评价,并学习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如对自己说:“我很快乐,我无须看别人脸色。”“我很勇敢,我有足够的力量对付我所遭遇的困难。”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以乐观态度对待生活。

其次,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让当事人明确对自我评价不合理而导致抑郁情绪的认知过程。当事人非常在意自己的高考失利的意义,认为高考的失败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这是一个以偏概全,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也是产生自卑心理、引发抑郁情绪的根源。心理教师引导要当事人明确成功与否,其实并不完全由客观环境的优劣来决定,而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高考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高考的失利已经是过去,只有放下过去,重新寻找生活的目标,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生活。高职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很强,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生活的目标,可以为自己制订一个具体的人生规划。生活有了意义,抑郁情绪自然会得到缓解。

再次,重新建立对自己的客观的认识,重建自信心,摆脱抑郁情绪。要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寻找自己的价值。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就不会过分地顾及别人,过分地去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逐渐地就会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任何挫折。要教育学生改变认知,树立信心,寻找自己的价值。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重建自信,就会慢慢走出抑郁情绪的阴霾。

2.实施行为训练

针对人际关系敏感引发抑郁情绪的高职学生,可以采用行为训练的方法使其摆脱抑郁情绪的困扰。行为训练是减轻或改善不良行为的心理疏导技术。心理教师在对当事人的人际交往行为进行分析后,应帮助当事人制定行为目标。要摆脱抑郁情绪的困扰,要指导当事人了解行为训练的基本原理。应当引导当事人不要过度纠缠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应具体描述分析目标行为,指导当事人实施行为训练的方案。主要步骤有以下两点:

一是面对人际关系敏感带来的抑郁情绪,先学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放松。放松技术是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导致整个身心放松,以对抗由于人际关系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从而消除紧张的行为的心理训练技术。可以用稳定的缓慢吸气、呼气的方法,达到松弛的目的。吸气时双手慢慢握拳,再缓慢呼气,两手放松,让身体处于肌肉松弛的状态。这样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会使学生体会到人际交往中身心松弛的乐趣。

二是根据当事人的人际交往问题布置相应的行为训练的作业。在行为训练中,要求当事人明确完成这些行为目标的目的是缓解人际敏感带来的抑郁情绪,体会人际交往中带来的乐趣。具体行为训练的内容有:

首先,养成和朋友们保持联络的习惯。学会向朋友倾述内心的烦恼,不要把烦恼深藏在内心,可以经常给老朋友写信。朋友的倾听和鼓励是抵御抑郁的一剂良药。其次,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助人,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抑郁情绪的侵袭。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可以分享助人的快乐;关爱别人,自己也会从中收获快乐,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能够有效地增强自身的价值感,这是应对抑郁情绪的一种好方法。再次,用行动来代替思虑。制订规律的生活计划,多到户外运动、散步,多晒晒太阳,呼吸些新鲜空气,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充实,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抑郁情绪的蔓延。

3.进行健康择业教育

针对由于过高的就业期望导致抑郁的高职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是结合学校的就业教育,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择业教育,摆脱抑郁情绪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侵害,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是开设健康择业心理课程。通过开设健康择业心理课程,对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心理分析。以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就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心理疏导。根据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自觉抑御抵御情绪的侵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心理教育活动。在就业心理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宣传栏、广播站、举行心理讲座、心理美文大赛、心理游戏、心理沙龙、心理电影等方式开展活动。在心理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挖掘自己的潜质,发现自我的价值,使学生都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择业。要引导他们正视现实,找准定位,摆脱抑郁,快乐成长。

三是通过心理协会等渠道引导学生开展就业自我教育。就业期望过高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影响,而同龄学生的交流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收到心理互助的效果。心理协会可以对因就业期望过高带来的抑郁情绪的危害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识别和应对抑郁情绪的能力。心理协会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学生社团组织,心理社团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心理社团成员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因高考失利带来的自卑心理、人际关系敏感、过高的就业期望容易导致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调整对自我过低的评价,提高自我评价水平,采用应对人际交往困难的行为训练的方式和开设健康择业心理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心理教育活动、心理协会成员互助等方法可以有效解除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困扰,达到理想的心理疏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孝红. 关于大学新生抑郁心理的调查分析[J]. 西华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李志. 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及培养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 究,2004(1).

[3]邱炳武,王极盛. 抑郁研究中的素质——压力理论述评[J]. 心 理科学,2000(3).

[4]汪向东,王希林,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K]. 北京: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1999.

[5]王玉兰.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 中国科技信 息,2010(2).

第7篇

提炼鲜为人知的成功秘诀,

探寻可以借鉴的创业之路,

《点石成金》帮助你捷径觅宝……

财富档案

发明了著名的“肯德基炸鸡”,开创了“肯德基快餐连锁”业务,肯德基是世界上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1000多家的餐厅,以山德士形象设计的肯德基标志,已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易识别的品牌之一。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都会常常看到一个老人的笑脸,花白的胡须,白色的西装,黑色的眼睛,永远都是这个打扮,就是这个笑容,恐怕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昂贵的笑容了。因为,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就是著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的招牌和标志――哈兰・山德士上校,当然也是这个著名品牌的创造者。今天,我们在肯德基吃的炸鸡,就是山德士发明的。从最初的街边小店,到今天的食品帝国,山德士走过的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创业之路。

“山德士上校”

1890年9月9日,哈兰・山德士出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亨利维尔附近的一个农庄。家境不是很富裕,但还过得去。然而就在他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留下母亲和3个孩子艰难度日。

为了生活,母亲不得不在外面接很多个活计来做,白天去食品厂削土豆,晚上给人家缝衣服,自然就没功夫照料幼小的孩子,山德士是老大,他肩挑起了照顾弟妹、为母亲分忧的重任。白天母亲不在家,小山德士只好自己做饭,一年过去了,他竟然学会做20个菜,成了远近闻名的烹饪能手。

12岁那年,母亲再嫁,山德士和继父的关系不是很好,才念到6年级,他就再也不想读书了,家里的空气憋闷无比,山德士决定去工作,重新换个环境。他来到格林伍德的一家农场做工,虽然辛苦,但也能维持个人温饱。

此后,他换过多次工作,可以说什么活儿都尝试过,做过粉刷工、消防员,卖过保险,还当过一阵子兵,后来他还得过一个函授法学学位,使他能在堪萨斯州小石城当上一段时间的治安官。

40岁的时候,山德士来到肯塔基州,开了一家可宾加油站,因为来往加油的客人很多,看到这些长途跋涉的人饥肠辘辘的样子,山德士有了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不顺便做点方便食品,来满足这些人的要求呢?况且自己的手艺本来不错,妻子和孩子也时常称赞。想到这里,他就在加油站的小厨房里做了点日常饭菜,招揽顾客。

在此期间,山德士推出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肯德基炸鸡的雏形,由于味道鲜美、口味独特,很快炸鸡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客人们交口称赞,甚至有的人来不是为了加油,而是为了吃油站的炸鸡。

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山德士是为了扩大自己加油站的生意,但是现在反而炸鸡的名声超出了加油站,由于顾客越来越多,加油站容不下了,山德士就在马路对面开了一家山德士餐厅,专营他的拿手好戏――炸鸡。

为了保证质量,山德士系上围裙动手烧炸,并投资扩建了可容纳142人的大餐厅。就这样,他创建了一个初级的炸鸡市场。以后的几年,他边经营、边研究炸鸡的特殊配料(含11种药草和香料,使炸成的鸡表皮形成一层薄薄的、几乎未烘透的壳,鸡肉湿润而鲜美。至今,这种配料配方还在使用,但调料已增至40种。这就是肯塔基最重要的秘密武器,正如可口可乐的配方一样。

到了1935年,山德士的炸鸡已闻名遐迩。肯塔基州州长鲁比.拉丰为了感谢他对该州饮食所做的特殊贡献,正式向他颁发了肯德基州上校官阶,所以人们都叫他“亲爱的山德士上校”,直到现在。

“二战”后,虽然生意不错,但山德士并不满足这样的成就,他别出心裁,又在饭馆旁边加盖了一座汽车旅馆。这样,在著名的霍德华、约翰逊汽车旅店建成之前,山德士成为第一个集食宿和加油为一体的企业联合体。

但随着顾客增加,山德士感到自己管理经验缺乏,为此他专门到纽约康乃尔大学学习饭店旅店业管理课程,使他能够很好地解决以后面对的饭店管理问题,但是还有问题存在。随着山德士餐厅的名声越来越大,客人越来愈多,要为那么多顾客很快地炸好鸡,端上桌,却不是个容易解决的事儿。他总是一边手忙脚乱地为顾客炸鸡,一边听着急着赶路的顾客在旁边不停抱怨。

山德士为此烦恼不堪,该怎么办呢?就在这时,一次偶然的压力锅展示会给了他一个启发,压力锅可以大大缩短烹制时间,又不会把食物烧糊,这对于他的炸鸡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1939年,山德士买了一个压力锅,他做了各项有关烹煮时间、压力和加油的实验后,终于发现一种独特的炸鸡方法。这个在压力下所炸出来的炸鸡是他所尝过的最美味的炸鸡,至今肯德基炸鸡仍维持这项使用压力锅的妙方。并且,正如他所想象的,炸好一只鸡仅仅用了15分钟,时间短、味道好的炸鸡顿时成为当时大家谈论的热点,众多食客趋之若鹜,即便在30年代大萧条时间,山德士的经营依然红火。

可是二战的爆发给了他一次小小的打击,战争期间实行汽油配给,他的加油站关门了,从此山德士专心经营自己的饭店。然而外界的变化再一次威胁到他的安稳生活。新建横贯肯塔基的跨州公路计划,最后确定并向大众公布了,山德士餐厅所在地旁的道路被新建的高速公路通过,这对桑德斯是个巨大的打击,打乱了他所有计划,他的雄心和热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他不得不变卖资产偿还债务,所得的款项只相当于公路通车前的总资产的一半。为了偿清债务,连他的银行存款也用光了。一下子,哈兰.桑德斯,这位昔日受人尊敬的上校 ,从人人尊敬的富翁变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人。

这时的山德士已经66岁了,所能依靠的只是自己每月105美元的救济金。但是,山德士并不想就此了却自己一生,况且这点救济金根本不能维持生活,还是要靠自己。

1009次的失败

山德士冥思苦想,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他拥有的最大价值的东西就是炸鸡了,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突然,他想起曾经把炸鸡做法卖给犹他州的一个饭店老板。这个老板干得不错,所以又有几个饭店主也买了桑德斯的炸鸡作料。他们每卖1只鸡,付给桑德斯5美分。困境之中的山德士想,也许还有人这样做,没准这就是事业的新起点。

就这样,山德士上校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他带着一只压力锅,一个50磅的作料桶,开着他的老福特上路了。

身穿白色西装,打着黑色蝴蝶结,一身南方绅士打扮的白发上校停在每一家饭店的门口,从肯塔基州到俄亥俄州,兜售炸鸡秘方,要求给老板和店员表演炸鸡。如果他们喜欢炸鸡,就卖给他们特许权,提供作料,并教他们炸制方法。

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他,饭店老板甚至觉得听这个怪老头胡诌简直是浪费时间。桑德斯的宣传工作做得很艰难,整整两年,他被拒绝了1009次,终于在第1010次走进一个饭店时,得到了一句“好吧”的回答。有了一个人,就会有第二个人,在山德士的坚持下,他的想法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

1952年,盐湖城第一家被授权经营的肯德基餐厅建立了,这便是世界上餐饮加盟特许经营的开始。紧接着,让更多人惊讶的是,山德士的业务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在短短5年内,他在美国及加拿大已经发展了400家的连锁店。

1955年,山德士上校的肯德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与此同时,他接受了科罗拉多一家电视台脱口秀节目的邀请。由于整日忙于工作,他只有找出惟一一套清洁的西装――白色的棕榈装,戴上自己多年的黑框眼睛,出现在大众面前。老资格南方上校烹制炸鸡的形象,很快就吸引了众多记者和电视主持人,70岁的山德士被吵嚷着要同他合作的人团团包围,要买特许权的餐馆代表还在蜂拥而至。为此他建起了学校,让这些餐馆老板到肯德基来学习怎样经营特许炸鸡店。

1964年,一位年仅29岁的年轻律师约翰.布朗和60岁的资本家杰克.麦塞等人组成的投资集团,被山德士的事业深深打动,他们想用200万美元来购买该项事业,在当时这是笔不小的数额,虽然心中极为不舍,但考虑到自己已经74岁了,山德士还是同意了,把接下来的事业交给下一代去做。

永远的肯德基形象

在大家的眼目中,退休的山德士总该好好歇歇了,但是这个永不知疲倦的老人又开始了另一项工作。自从在电视上露面之后,他的打扮已经成为肯德基独一无二的注册商标,人们一看到他,就会自然想起山德士上校的传奇经历和他永远笑呵呵的样子。为此,山德士经常开玩笑地说:“我的微笑就是最好的商标。”虽然他出售了全部专有权,但考虑到他的巨大声誉,这些新主人专门付给山德士一笔终身工资,请他继续担任肯德基炸鸡的发言人,广泛进行宣传。

伴随着富于进取的新经营管理人员的加盟,在美国快餐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肯德基炸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在此后的5年里,销售额每年平均增长96%,1976年达到两亿美元。同年又新开了近1000分店,其中绝大多数是特许经营。

1971年,经由上校同意,布朗和麦赛将这项潜力无穷的事业出售给休伯莱恩公司。而这时,肯德基的年营业额已经超过两亿美元。虽然此后肯德基事业不断转手、变化,但特许经营的方式一直没有改变,炸鸡配料虽然越来越多,但永远都是在那个最经典的11种原料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当然,它的形象也永远都是那个一身白色西装、满头白发,戴着黑框眼镜,笑眯眯的山德士上校。

山德士的一生是典型的美国传奇,他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在40岁的时候才在餐饮业上找到了自己事业的起点,然后历经挫折,在66岁的时候又东山再起,重新创造了另一个辉煌,有了他的“特许经营”,今天的肯德基才会是全球最大的炸鸡连锁集团。

而山德士可以说为肯德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努力,就在他以90岁高龄辞世前不久,每年还要做长达25万英里的旅行,四处推销肯德基炸鸡。他的年龄及财富,并没有影响到他对工作的热诚,他仍然孜孜不倦地经营他的事业。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还那样勤奋地工作时,山德士回答说:“人们因闲散而生锈者比精疲力竭者多,如果我因闲散而生锈过,我会下地狱。”

1980年,因为白血病,山德士上校不幸逝世,享年90岁。他的遗体曾安放在州议会受人们瞻仰。虽然他离去了,但他创立的炸鸡事业给肯塔基州带来永恒的魅力,人们可以不知道美国地理上的肯德基州,但他们不能不知道炸鸡肯德基的名字。他用一只鸡,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世界。

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