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1 13:09: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理课件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历来是教学难点,不仅存在同一时刻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还有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各地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周期变化。关于这一知识点的介绍,教材是借助三幅日照图侧视图给予讲解,但尚不够简化。为了更方便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把上述课文原意用图1来表示:
图1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根据示意图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0°赤道时,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距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便越小。同理,当直射点分别位于23°26′N、23°26′S上的时候亦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由此可以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的运动,从而产生了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内周期性的变化。根据图示可以发现,极大值极小值的范围可以用各地在一年中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最远和最近距离来判定。
当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最终到达23°26′N的时候,此时23°26′N为直射点,据图1可以发现该纬线及其以北地区此时距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达到一年中最近,而0°赤道以南的各地区此时距离直射点为一年中最远。由此可以推断:
夏至日时:23°26′N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而整个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同理,冬至日时:23°26′S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由于该区域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范围,所以当有太阳直射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90°。而且由于回归运动的影响,该区域每个地区一年中都有两次直射即最大值机会。
二、垂直地域分异
形成该规律的基本原因是气温和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在不同高度产生了不同水热状况的组合,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从而使不同高度出现不同自然景观。
图2
1.阳坡、阴坡和自然带高度
理想条件下,对于一座山体而言,同一自然带的分布海拔应该是一致的,如图2虚线所示。从图2中可以直观地发现:由于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有限性,对于北半球山体而言,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阳光照射在S坡,称其为阳坡,N坡则为阴坡。由于阳坡的气温要高于同海拔同高度的阴坡,从而形成同一种自然带在阳坡可以向更高海拔延伸的现象。同理,南半球反之,最终如图2所示。(注:由于阳坡纬度相对较低,热量较为充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2.垂直带谱和纬度、海拔
垂直带谱的完整性和纬度、高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图3来讲授。
图3
同高不同纬:如甲和乙,根据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规律可以推断,乙山体从山麓至山顶的气温变化幅度相对更大,热量类型也相应较多,和纬度较高的甲相比较更适合多类型自然植被的生长。
同纬不同高:如甲和丙,此时山体的高度便成了影响水热组合类型的关键因素,可以很直观地发现甲的自然带要远多于丙,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水热组合类型的丰富程度。
综合二者便可以很容易推断出: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三、黄赤交角和五带范围
图4
黄赤交角的存在形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产生有太阳直射机会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最终形成五带。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范围的影响历来是教学难点,至于二者关系可以借助简图4进行理解。
从图中可以发现:热带为有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当太阳直射点移至最北端时其分界纬度为23°26′N,即为∠α时,热带范围达到最大值为黄赤交角×2。与此同时北极地区极昼范围达到最大,由于太阳光线始终和晨昏线垂直,因而当∠β达到最大值时,即为寒带最大纬度范围。而∠α+∠θ=∠β+∠θ=90°,从而得出∠α=∠β=23°26′,则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最低纬度为66°34′,由此可见,同一半球,热带和寒带所跨纬度范围相等。由此可以推断:
关键词:智慧;平等和谐;鼓励学生质疑;生活的课堂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即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文理结合,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创造力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个过程,一种境界。
一、智慧课堂的特点
1.具有智慧的教学设计
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传递的信息,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把握好用教材和教教材的关系。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智慧源于爱,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懂得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同时,对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使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
3.智慧课堂鼓励学生质疑
我们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时时有求知渴望,时时提出为什么。智慧的课堂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在学习新课前可以问,在课堂上学生发表完见解以后可以问,在新课结束后可以让学生问。有智慧的教师也懂得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设疑,以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
4.智慧的课堂是走向生活的课堂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天天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因此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如何构建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凸显学生的主动地位,让全体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智慧得以生成,如何构建智慧课堂呢?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第一课时为例。
1.导入新课
上新课前一天布置62页活动题,每一组(开学时进行的分组)完成一个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的调查。课堂上每组发言人对本组调查任务进行汇报。一个组汇报时其他三组的学生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汇报结束,学生相互打分,教师把每组的分数写在黑板上。通过调查和汇报,学生对我国四种特色农业的发展条件有了了解,这时教师提出问题:“这四种特色农业在当地蓬勃发展,有一位名叫黑土的家在东北的投资者也想在自己的家乡搞点农业,同学们考察的特色农业他也考察过,他还在犹豫该模仿哪种模式呢?同学们帮他出出主意吧。”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智慧课堂
根据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我由浅入深地分三步设计了学生合作学习,第一步以同桌为单元讨论: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综合考虑哪些条件?第二步以前后两桌为单元讨论东北地区发展,从有利或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或解决措施。第三步以小组为单元根据前两步学习成果,帮助黑土在东北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农业的布局,并标注在东北的地形图上,并说明这样布局的理由。
本环节设计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每一合作单元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就可以举手,然后根据举手先后顺序进行汇报和补充,然后给予评分并记在黑板上。在下课之前要对每组的得分进行汇总,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这增强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探究真实的现象,感悟真情实感,开启思维之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121―01
一、实施趣味化教学
地理教师应该实施趣味化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世界政治地图和分区”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授课效率,教师采用了游戏教学法:首先,准备一个大的世界地图的拼图,并将各个大洲和大洋“分解”开来,带领学生逐个认识单个拼图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然后,带领学生按照各个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共同组装拼图,将单一的知识系统化;最后,将拼好的拼图再次打乱,让学生自己动手拼装,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地理知识,也激发了其对于地球、对于世界、对于地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生活化教学
教师应该实施生活化教学,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针对人口这一部分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也要求学生了解人口的增减和迁移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二胎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生活视角审视地理问题,这样在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可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施自主化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实施自主化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组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完成: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当地地理和人文环境保护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如果存在,应该如何解决?如果让你给我们所在的城市拟定一份旅游发展计划书,你会如何完成?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路、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交流、促进学生沟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实施情感化教学
初中地理新课标一方面肯定了情感态度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这就需要教师实施情感化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在情感教育中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实现情感教育和地理教学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例如,在学习“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时候,教师结合之前讲过的“长江”、“黄河”两部分教学内容,在向学生介绍水资源的生成、利用、开发与转化等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向学生揭示目前我国正面临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正视这一问题,并尽自己所能解决或避免这一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观念,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地理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情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
五、实施现代化教学
地理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音频、视频、网络等先进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灵活运用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反映台湾风土人情的纪录片片段,将“宝岛台湾”四个字由抽象的名词变成鲜活的影像,增加学生对于台湾省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于台湾省的热爱,培养学生捍卫祖国、维护祖国领土尊严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知识讲解和情感教育的效率。
关键词 地理简图 高中教育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高中生学习地理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更好地利用地图分析书本上的知识,从而获得其间所蕴含的地理知识。地理简图是指以简单的图形表现复杂的地理知识、地理事物、地理特性等,若其间内容简单直接,使得各项地理信息更清楚的表达,促使学生快速地掌握高中地理及其间的各种难点,从而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及其效率。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条主义,以书本中的知识科学合理的设计地理简图,促使图文内容与教材的联系更加紧密,其内容务必简单明了且应有效控制中间的细节,使得地图更具灵活性,充分拓展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1教师应心中有图,边讲边画
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应的地理简图,以各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注重教师所绘制的地理简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地理简图进行学习,使学生更快速地掌握各种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应随用随现且边讲边画,要做到心中有图与化文为图,以此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2化文为图
化文为图是指以地理简图替代地理课本中十分复杂的地理知识以及内容,以直接且形象的图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促使其更全面掌握高中地理中非常复杂的地理知识。
比如,高中地理中的各项重点知识,如其间气压带与风带,此方面问题是学生们都感到难理解、难掌握的知识,且学生也不容易记住。在讲此类知识时,教师可画个圆,再标上经纬线、经纬度、南北极点等标识。之后,教师讲风向时,应一边标风向且一边为学生讲解其间内容及其知识。如果教师将气压带与风压带以地理简图为学生讲解,使学生更深层地分析气压带或是风带的具体规律及其特征,为学生更好地解答其间相应的内容。
3创新原图,掌握难点
高中地理课本中,也有某些原图并不科学合理,学生亦不可从其间获得知识,更不能以原图来掌握知识重点,这时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基于原图进行创新,切不可墨守成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改变原图的结构,以原图的创新来辅助原图,从而充分化解学生不能理解的难题。
比如,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讲等高线地形图时,其间曲线极多,学生会感觉此图十分复杂,这时其不懂的问题也就很难理解。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以确定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将相关内容进行删减,从而制作更直接、更形象的地理简图,这样学生们也能更快速地辨别山脊、山峰等地方的等高线特征,学生亦可更全面地掌握其间各项内容。
4科学合理地拼接地理简图
教师应科学合理地拼接简图,以促使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将地理简图进行对比,充分加深学生对各种地理知识的认识及理解,从而快速地学习其间内容,以此全面分析地理难点,使学生形成深刻的地理思维。
比如,教师应突出政区图、湖泊图、山脉图、分布图等,应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式更合理地拼接地理简图,且将其进行全面比较,采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其间不同点,这样也能快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
5以简图巩固高中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到了复习阶段时,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以自身知识掌握情况,主动画地理简图,其间应包括高中地理知识的各种难点与重点,以此加深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学生也能更全面地掌握各项内容,这样也克服了学生因记不住知识重点而烦恼,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地理简图对高中地理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且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难点与重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水平。
6结语
地图属于地理学科有的教学材料,可以说各种地理教学内容均需采用地图来将其完整表述,而本文简述了以地理简图攻克高中地理教学难点,教师应心中有图,边讲边画、化文为图、创新原图,掌握难点、科学合理的拼接地理简图、以简图巩固高中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更好地利用地图分析书本上的知识,从而获得其间所蕴含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书本中的知识科学合理的设计地理简图,促使图文内容与教材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注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更合理地运用地理简图,以此克服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难题,更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及其内容,从而帮学生们减轻学习负担以及学习压力。因此,探讨以地理简图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对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朝晖.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2).
[2] 邵红菊.高中地理三个难点板块的教学分析及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21).
一、面向生活,重组教材,生成地理课程资源
最佳的教学内容应源于生活,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来重组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只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生产活动有机结合,把抽象的教材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景,把那些不知与浅知、已知与深知之类的学习需要带到一定的情景中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把它当成重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来对待,课堂上要尊重和善待这种资源,使我们的教学活动都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已知起航。因此,教师在重视教学设计、备教材的同时,更应该备学生。以往的地理教学,教师往往围绕教科书讲解,这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探求课本以外知识的能力。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依照课标和大纲,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重组教材,或删减、或添加、或更改,使之为学生所用,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相关知识,从而拓宽视野,更好地理解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抓住地理的主干知识,围绕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进行设计。例如,在学习气旋和反气旋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下载台风天气预报和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引导学生分析台风的形成、结构,以及台风影响下的天气等知识。利用前面学习的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对台风影响下的风向、天气变化及伏旱天气加以解释,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增强人格魅力,促进课程资源生成
地理教师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也是地理课程资源。高中生各个方面都尚未发展成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身心等方面都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他们最需要教育,也最容易接受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会不知不觉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正因为如此,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深有感触地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年轻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
教师的人格魅力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修养,另一方面还要受其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的制约。为此,地理教师不仅要提高专业知识、技能等专业素质,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除以身作则外,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认同的:教师想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样的人。
三、关注学生的动态表现,创设情景,促进课程资源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由于合作、对话、碰撞,现时生成超出教师预设方案和教材设定内容之外的有价值的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新目标。创设情景,捕捉和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进行灵活及时的应变处理,从而把握课堂生成,使课堂教学在生成中获得不曾预见的精彩,在生成中展现自己的教学艺术,使课堂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我提出问题,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历史上的奴隶贸易使欧洲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整个行程可分为:出程(将欧洲的工业品运往非洲换取黑人奴隶)、中程(将黑人奴隶运往美洲换取蔗糖、烟草等工业原料)、归程(将工业原料运回欧洲)。欧洲部分沿海城市因此而兴起。我启发学生结合地理知识思考:奴隶贸易选取这一行程有何意义?有同学很快提出整个行程顺着洋流: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我因势利导,提出顺着洋流航行速度较快,节省燃料,一个行程做了三笔买卖,因而利润丰厚。课堂上学生讨论激烈,无意中记住了北大西洋中低纬度的洋流名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难点,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程资源生成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现状
目前,我国院校的重点工作就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高中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地理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一本跨学科课程,对于学生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挑战性,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学到的知识。
一、课堂教学现状
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而言,存在两点问题,一是教师问题,二是学生问题。
1.教师问题,刻不容缓。
我们发现,在课程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过于依赖教材,有的甚至照着书本上的念给学生听,而不能很好地根据课本教材结合自己的思路语言为学生上课,相对学生来说,这些书本上的知识他们都在课下预习好了,高中地理本身就是一门课本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在学校发的课本教材里面的知识基础上多结合课外知识给学生授课,使学生不仅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学习课外与地理相关的知识。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过于严厉,使课堂不够活跃,师生互动过少,忽略学生的感受,使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失去学习兴趣。并且教育学生的时候,也会影响到课程的进度,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老师会以不同的眼光看学生,这不同的眼光分别指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好的学生。高中地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一门比较不容易的课程,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所以教师会不予理睬,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教师应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状况。
2.学生问题,迫在眉睫。
我国高中生首先要面临的是高考,但是有的学生盲目学习,没有给自己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不能调整好学习心态,很难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有的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和同学,导致不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没有自主性,缺乏学习积极性,没有学习劲头,没有团结合作精神,降低学习效率[1]。
二、改善课堂教学现状
1.解决教师问题,提升教学水平。
高中地理是一门课本学习与课外知识学习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知识,课下搜集学习资料,并且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标上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一并解决。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并且可以给学生提供课本以外的知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
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习,鼓励是使学生用心学习最好的途径之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问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充实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也是一名教师的职责之一,人人都渴望被肯定而不是被否定,否定一名学生会深深打击他的心,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讲,更是这样,所以,老师在平时受教过程中,对于每一位学生都要平等对待,充分给学生以自信心,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不会差,课堂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解决学生问题,调节学习气氛。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问题需要教师的配合才能够完成,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计划一股脑地学习的话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乏味,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为自己制订一个完美的学习计划,有目的性地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从而全面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
对于那些过于依赖老师和同学的学生来说,就如同小孩子一样,从问题的根本下手,老师要多鼓励这类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并且在课堂上多提问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才能慢慢解决问题[2]。
三、高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从高中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通过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靠着自主能力逐渐培养的,教学方式是本着学生情况制定的,要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摒弃旧思想,跟着新思想,毕竟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的教学方式也要逐渐改进。教师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高效学习,这就是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3]。
四、结语
时代在进步,高中地理教学也要跟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更新教学思想观念,打造高效课堂。把学生当做课堂学习主体,增加讲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并且合理分配时间,与学生一起研究教学内容,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只有使学生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实现高中地理高效课堂,不是一步就能成功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实现,也需要广大地理教师一起探索。
参考文献:
[1]陈道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6(15):63-64.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
自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我国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教育部也随即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纲要》中我们确定了基础教育的改革目标,并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提出新课程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教授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高中地理课程作为高中生初次深入接受地理知识,且由于高中地理的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较多,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如何构建高效性的高中地理课堂。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与同行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目前高中地理课堂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如下:
1.教师方面的问题
由于一些高中地理教师很少是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来进行任教,很多都是高中具备一定的文科背景,而大学学的与地理没关联的专业的教师来替任。因此,许多教师存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脱节的情况,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同时教学方法也较为陈旧,且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最后有的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较低,不能胜任高中课堂的高节奏性。
2.学生在学习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在高考的大背景下,许多学生对待学习也带有很明显的功利色彩,即一切向总分看齐,在对各学科时间分配上,许多学生都比较注重三门主干课程,甚至有的学生在地理课上做着其他课程的作业,总体上表现出对地理课程的不重视。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地理课程本身具有较为复杂的特性,需要记忆的知识也比较多,而目前许多孩子均处于较好的生活条件下,因此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在面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均缺乏钻研精神。
3.课堂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存在如下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平铺直叙过多,创造情景少,即课堂上教师花过多时间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述知识,只是单纯地把课本知识讲授给学生听,教师在课前也没有用心来设计,教学导入无意境、无悬念、无趣味,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教师讲述太多,学生活动少,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左耳进,右耳出,知识根本就没进入学生脑海,教学效率异常低下。还表现在师生之间低效互动多,课堂落实情况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化的互动,追求肤浅的所谓活跃的课堂气氛,而忽视课堂互动的效益和对效果的反馈矫正,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更不可能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底。
二、构建高中高效地理课堂的策略
1.规范教师行为,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同时也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鉴于此,要构建高效课堂,先要从规范教师行为入手,规范教师的行为主要要从备课、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入手。在备课方面可以要求教师在课前一周集体进行备课,写导学案,再根据个人任教的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即做到备课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前选取适当的典型案例来进行深入剖析,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结构系统。
首先,需要教师重视课堂基本过程,明确教学目标,并适当进行诊断补偿。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述过程中,需要将本节课要讲述的知识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或是投影,从而向学生进一步进行说明,同时需要教师结合导学案例,诊断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目标。其次,引导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批改后的导学案例进行自学、修改和完善所做的例题,或根据例题来深入研究已达到对课堂知识的回顾。最后,针对具体知识来展开课堂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相关知识点组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增强课堂气氛。
2.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新课改明确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我们需要尊重学生这一身份,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在上课前就做到对课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根据自己地理知识的积累来对新知识的主要内容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并把握住其中的重点、难点。同时要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组织学生围绕目标进行合作探究。
3.适当的试题训练来发现不足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安排几个小试题或者是一个综合性的大例题来检验一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从中找出一些对学生的重点难点的知识,在下次进行课程开始前进行回顾。当然,适当的试题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来加强对新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理解。
高中地理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自身、学生以及教学活动中三方面出发,从而进行整体把握。在教师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学生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环节中;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做回教学活动的主人公,而教师则退居后慕,从幕后来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禹林.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
关键词: 课堂活力 真正参与 学生实际 三维目标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我的思考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定要有学生的参与
活力来源于人,来源于人的活动。要使课堂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有人说了,课堂教学当然有学生的参与了。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边听,这不是学生在参与吗?我想说的是,这是有学生参加的课堂,并非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参加和参与的含义大不一样。课堂教学中并非是学生坐在下边就是参与了,如果没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参与只能算是“假的参与”,我们强调的具有活力的课堂必须有学生真的参与。
回归到教育理念上,就是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同。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是课堂主宰,学生是课堂从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课堂教学的过程都是教师设计和导演好了的。学生只要顺着教师的思路认真听讲、深入思考就行了。如果课堂上总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那么这样的学生无疑是不受欢迎的。并且个别教师经常振振有词:到底是听我讲,还是听你说?这样的质问有没有问题呢?放在过去,在传统教育理念下,我们都觉得很正常,而新的教育理念下,这样的质问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很显然,教师这样问,还是没有弄明白一个道理:到底谁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如果课堂教学只是简单地等同于学生听老师讲,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就真的落后了。因此,现在的教学理念不但鼓励学生敢于讲话,而且善于讲话,能够平等地与教师在课上就某个问题进行交流、争论都可以。新教学理念下,师生关系的实质是平等,没有真正的师生之间的平等,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地、自由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
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一定是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所谓学生实际,一般称为学情,即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一定要充分研究这个班级学生的情况,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
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我们要了解这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前一段时间学得怎么样?同学们的接受能力怎么样?自主学习能力怎么样?这节课的内容怎样完成预习才能收到最有效的效果?等等。只有这样考虑了,教师给学生设计的预习学案才可能符合学生实际,才可能有效达到预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我们经常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老师要么提出超出学生水平能力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仍然无法回答,甚至经过教师诱导后仍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教师公布了解题步骤和答案,学生仍旧一脸迷茫,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有些严重超出学生实际水平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很难看到活力,更不要说生命力了。这样的课堂气氛是相当沉闷的。当然我们也发现存在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有些问题不经过学生的用心思考,答案就会脱口而出,课堂气氛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热闹的背后,学生的能力发展得怎么样实在值得质疑。也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不断重复自己的口头语:是不是、对不对等,以实现和学生的互动,实际上这不是一种有效互动,而是一种表面互动,并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更谈不上什么活力课堂。
三、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定要实现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的实现。知识目标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础,如果没有知识目标的实现,所谓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达成。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对于地理课来讲,知识目标实现的手段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课堂讲授即可。学生可以通过预习了解一堂课的知识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我们有没有弄不懂的地方?等等,通过预习发现了这些问题后,就可以在课上有目标地听课,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知识目标的实现。
2.能力目标的实现。能力目标是在知识目标基础上提升的,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我们要培养的能力目标。因此,学了知识,必须到实践中检验,如果不能把我们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那么就成了纸上谈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