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25 00:25: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第1篇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园教育阶段,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吉林大学附属第三幼儿园分园抓住自身的优势,以幼儿科学教育为载体,打破在以往的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途径比较单一,较多的采用“教师做幼儿看,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式,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较为忽视对幼儿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兴趣、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对幼儿基本科学的启蒙教育等,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作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确立了此课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重点以萌发幼儿科学创新意识为出发点,以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为重点,初步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求异的创新力,促进幼儿形成积极主动、尊重科学的正确态度。同时,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形成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善于动脑、不断反思的科学作风,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以点带面,促进全园共同发展。

三、研究内容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从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周围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现象,以及对这种周围现象的探究过程,以科学的知识、精神、态度与方法作为主要内容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2.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有一定经验和感受的内容。

3. 选择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

4. 选择适合幼儿理解和把握,对幼儿发展有现实意义的教育内容。

5. 选择科学技术进步给日常带来显著变化的内容。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1.文献查阅,据相关的已出版或发表的文献资料和未出版发表的资料,确立课题。

2.形成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

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课题方案。召开题会议,以研究人员分工,向总课题组申请。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反思实践――归纳总结――指导和改进实践

1. 学习有关理论以及进行师资培训。

2. 理论学习与教学实施、观察、积累、记录。

3. 对实施教学进行评价指导。

第三阶段:总结验证阶段

从以上实施过程,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研究成果

1. 幼儿在宽松的环境和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中,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积极有效的参与尝试,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拓展了幼儿创新思维的空间,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 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我园教师经过学习、研究、实践、反思,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有力也有明显提高,同时拓宽了教师的教育思路,将科学教育融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第2篇

摘要:“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针对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顺应幼儿探究的天性,回归幼儿学习的本真,强调“重过程、重探究、重体验”,“去功利、去程式、去权威”,建构了“微项目”活动课程,提炼了“三策略四环节”的实践操作范式,探索“三有四好”的多元个性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去结果”;科学启蒙教育;学前教育

人常会在成长和成功中选择后者,这是人追求结果的常有思维。其实,“不在乎旅游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才是我们真正应有的价值取向。2011年,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在梳理、细化、总结、传承“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去结果”的概念,申报的课题“‘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年,课题如期结题,并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精品课题培育对象。

一、“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价值

追寻:“三去三重”过程与结果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哲学范畴,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重权威”——教育过程一言堂,教师角色固化,不给幼儿自主、质疑、突破常规的机会;“重功利”——教学过程只关注概念、知识的教授,忽视、剥夺幼儿的实际体验和需要,儿童立场缺失;“重结果”——教育教学关注预设知识的学习效果,忽视幼儿探究的过程和个体经验建构的实际状况等。针对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的指导下,基于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原创性地提出了“去结果”的概念。“去结果”并不是否定结果、不要结果,而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重过程、重探究、重体验”,强调“去功利、去程式、去权威”,顺应天性,回归本真。“三去三重”教育理念基于儿童立场,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面对种子,就必须遵循种子的成长规律”[1],“三去三重”把儿童视为“种子”,致力于顺应幼儿探究的天性,使幼儿天性充分张扬,个性自然释放,灵性快乐生长,从而真正回归幼儿学前教育学习的本真。它注重幼儿好奇(敢于创新)、好问(勇于质疑)、好动(乐于探究)、好学(善于思考)等核心素养和学习品质的养成,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等精神实质高度一致,使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更具科学性、适切性、整体性和发展性。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建立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理念体系,确立了“顺应天性,回归本真”的价值追求,进一步明晰“三去三重”教育理念,并将理念转化为一种通俗易懂的,教师所熟悉、能领悟、可操作的实践性操作流程,使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真正从“说教”走向“润泽”,从“功利”走向“快乐”,从“刚性”走向“弹性”,塑造人格于无形,全面提升科学启蒙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去结果”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理念追求;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方法。“去结果”说明有无限可能性,其最终的价值就是顺应幼儿的天性,回归学习的本真。

二、“去结果”的实践探索:顺应天性,回归本真

(一)建构“微项目”活动课程,实现课程特色创生

当前幼儿科学课程散落在各种教材之中,科学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关联性,不成体系,具有零碎性、碎片化的特点,忽视了幼儿科学学习的深度、广度和连续性。基于课程建设碎片化的问题,我们以“顺应天性,回归本真”为基点,基于“三去三重”核心理念,建构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微项目”活动课程(以下简称“微项目”),实现了园本课程的发展和园本特色的创生。“微项目”指的是在连续一段时间内,围绕某个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开展的微型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它基于幼儿立场,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以项目的形式将科学活动系统化、深入化、生活化,强调将科学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通过集体探究、区域探究、亲子探究等多元探究方式在生活、游戏中深度学习。“微项目”涉及动物类、植物类、沙石类、生活用品类四大探究类型,每个项目包含问题搜索、主题导引、主题网络、活动导航、主题探究、主题环境、主题评价、主题感悟板块。其主题微小,体现问题性;目标清晰,体现层次性;内容丰富,体现真实性;方式多样,体现过程性;环境灵动,体现互动性;评价多元,体现开放性;感悟真切,体现思辨性。“微项目”活动课程追随幼儿探究天性自然生发、生长,润泽了幼儿灵性,实现了幼儿探究的生动、互动和灵动。研发的“蚕宝宝来了”“种向日葵”“快乐石之旅”“车轮轱辘辘”四大经典微项目活动案例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可供同类别幼儿园借鉴学习。

(二)提炼“三策略四环节”的实践操作范式,创新教学行为方式

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缺乏可实施、可操作的方法和范式,教师往往停留于观念、理念的层面,普遍存在“一提理念头头是道,实践操作却又回到原点”的问题。针对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充分吸收了现代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经典教育理论,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精神为指导,重点研究“幼儿学习方式”和“教师指导策略”,体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教育观。针对过去科学教育中“重教轻学”的弊端,我们创生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三策略四环节”的实践操作范式。“学”与“教”全面聚焦“做中学、玩中学、悟中学”三大策略,关注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彻底改变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游戏,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差异,重权威轻事实”等倾向,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焕发灵性。其操作范式为“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体验交流—生活拓展”,注重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在探究中建构、在体验中感悟、在生活中发现。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体验交流、生活拓展四大环节,引领幼儿尝试以多种方式自主探究,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探究。四大环节可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调整、多元组合,在实践中形成多种变式。其常规操作流程如下“三策略四环节”实践操作范式创新了教学行为方式,是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新方法、新思路、新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三)探索“三有四好”的多元个性化评价体系,拓宽教育评价渠道“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评价结合“三有四好”幼儿培养目标,基于幼儿“有爱、有礼、有信、好奇、好问、好动、好学”核心素养的考量,遵循“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2]的原则,主张正视幼儿的个性和差异,倡导多元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发展的独特性,实现评价的形式、主体、功能的多元性、个性化,促进幼儿持续发展。课程评价工具《幼儿成长档案》《观察记录册》的运用,使“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三去三重”核心理念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三、“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研究成果

(一)专家指导全程化,研究不断深化

我们牢牢把握开题论证、课题调研等契机,与专家充分对话,充分吸取经验,直面问题,对课题方案、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等进行反复梳理和修正,进一步明晰研究方向,凝练“去结果”的内涵、特征,梳理操作路径,进一步提升研究品质。在开题论证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课题选题独到,立意新,定位高,课题设计完整,框架清晰,研究内容从宏观到实践,形成完整的体系,有一定的深度。课题研究成果“‘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由苏州市推选申报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并获二等奖。申报过程中,相关专家亲临现场,给予手把手的指导,厘清了一直困扰我们的“去结果”科学启蒙教育的教育理念,从“二重二去二淡化”到“三去三重”,使课题核心理念更清晰、更透彻。

(二)研究成果多元化,多主体获得发展

⒈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究的灵性。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始终以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启迪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的研究思路,强调尊重幼儿的探究天性,尊重幼儿的个性,关注幼儿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让幼儿在亲历探究全过程中,实现生动、互动和灵动发展,真正成为“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本真”儿童。

2.实现了教师科学教育的生动。研究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并不断地得到优化,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教师们牢固树立“顺应天性,回归本真”的观念,基于儿童立场,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尝试、去探究,真正成为“呵护童心,守护童真,激发童趣”的“求真”教师。

⒊形成了家、园、社区共育的合力。“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形成家、园、社区共育的合力。家长既是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的提供者,也是科学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幼儿园周边环境(公园、印刷厂、同里古镇等)也都成为幼儿探究的好去处,为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注入不竭动力。

⒋推进了幼儿园科技特色建设。伴随着课题的研究,幼儿园从日常管理、教科研活动、一日活动、环境创设、家园互动等,到幼儿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流露着浓郁的科学探究的气息,科技特色建设扎实推进,成为《未来科学家》科技特色幼儿园联盟成员单位,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

(三)成果推广多平台,赢得广泛赞誉借助

“一室一基地二中心”,即肖菊红名师工作室、“幼师国培”项目实践基地、幼教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探究式启蒙教育研究中心,形成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核心团队,定期开展主题式沙龙、跟踪观察、课程审议、公开教学、交流展示等活动,充分展示、推广“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同行的高度认可。幼儿园先后承办瑞吉欧教育与中国早期教育实践国际研讨会、全国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暨区域游戏的设计策略高级研修班、教育部“国培计划”研修等活动30多次;先后接待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4个国外访学团来访,接待来自、山西等全国各地的5000余名幼儿教师来园参观学习。肖菊红园长担任省教育评估专家、省“名师送培”专家、省校(园)长网络课程授课专家、苏州大学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幼师国培项目培训专家、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导师,肖菊红、周惠英应邀在省教育厅选派赴英国培训学习结业成果展示、校长国培计划、长三角幼教名师精品活动观摩研讨会、省科技特色幼儿园联盟科学教育研讨会、省引智培训等活动中公开教学10余次,开设讲座50余次,培训人数达20000余人。幼儿园编著的《在探究中成长——幼儿园科学项目活动精选》《幼儿成长档案》以及参与编写的《幼儿园科学探究故事20例》公开出版,10多篇科学启蒙教育论文、研究方案、研究报告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早期教育》等期刊。

参考文献:

[1]朱自强.儿童教育的“种子法则”[J].人民教育,2015(11).

第3篇

一、做好准备工作开展课题研究

在进行这一课题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课题准备工作,也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一是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确立自己的课题。

二是收集材料,查阅文献,进行整理与筛选。

三是撰写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落实各子课题实施方案。

四是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内容,进一步做好准备工作。

二、理清研究思路开展课题

研究

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不外乎教师的教育指导,幼儿的学习,因此我们主要从教师、幼儿以及环境创设三方面进行环保教育的课题研究。

1. 提高教师对环保教育的认识,明确研究方向

我园大部分教师都是刚毕业或者才工作一两年的新教师,对环保教育的知识了解得不多,为了开展环保教育,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认识。结合教科活动,我们开展了“环保教育系列论坛活动”“环保教育知识学习”“环保教育心得交流”等。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帮助老师们对环保教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讨论的过程中让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大家共同解决,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个人课题研究方向。

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之前,我们先对幼儿进行了一项幼儿环保意识的调查问卷,针对小班、中班、大班三个不同的年龄层次,设计不同的调查内容。最后根据调查活动汇总情况,教师们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确立个人课题内容。

2. 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注重环保行为的养成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帮助幼儿养成一定的环保行为。

(1)结合养成活动开展幼儿环保教育。由于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将结合养成教育充分挖掘环保教育素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渗透,使幼儿在学习知识、养成习惯和规则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环保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观、科学观、价值观。

(2)通过环境创设开展幼儿环保教育。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影响获得的。我们将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在一种美好的、易于接受的氛围之中,受到环保教育。同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保环境的创设,在操作、欣赏中渐渐地形成环保意识。

(3)利用环境节日开展幼儿环保教育。在各种环境节日活动中幼儿能够获取各类环境问题的信息,更有机会与他人沟通环境知识,并以点带面,带动家庭成员、社区成员一起来参与环境节日活动,并成为带头人及好榜样。在环境节日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讲授者,而是幼儿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观察者,环境教育再也不是空洞的教学,而是通过各种活动,使环保知识融入其中。

3. 创设良好的环保教育校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很广泛,我认为,包括户外环境布置,活动室环境布置,区域活动的布置。在创建过程中,我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绿化面积,开辟种植园,让孩子每天都置身于一个如花园般的环境中。在投入大环境的同时,小环境的创设也尤为重要。在班级环境中,我们有一块班级特色墙,向家长展示宣传班级环保特色内容以及一些近期活动。其次在美工区中投放一些废旧材料,让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废物利用,作品进行展示。还有利用大厅、走廊等地方制作班级特色展板,让每一位来园的家长、幼儿直接感受我们的环保特色。

三、结合家园社区资源开展课题研究

我园除了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召开家长会议,开通学校网站,建立教师博客等方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外,更主要地通过拓展家园共育活动,推进了幼儿园、社区、家庭的互动。

如开展环保月的活动,根据中外环境节日每月确定一个主题,让家长们积极参与进来,或者我们走向社区进行宣传活动。在最近的一个“利乐包装大变身”的活动中,我们先发动家长共同收集牛奶饮料的利乐包装,接着通过展板、宣传栏向家长介绍利乐包装的妙用,然后联系利乐包装制好者江老师来园教授制作技能、方法。在家长参与的过程中,他们对我园的环保教育不但有所了解,更感受到了环保的乐趣。

四、注重课题研究中资料的积累

资料的积累不但是研究成果的一个展现,而且也是大家借鉴学习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过程性资料、总结性资料的积累。让老师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案例、随笔心得、环保教育活动记载、图像、影像资料、论文……都是研究资料。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再对教师们的研究资料进行一个系统地分类汇总整理。

第4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一教育爱的含义:教育爱是发生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的爱,这种爱的发生是无条件的。由于幼儿目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教师,所以教育爱又含有母爱的成分,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依恋成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就需要幼儿教师以母亲的博大的母爱去包容、理解、教育幼儿。教育爱要源于母爱,但又区别于母爱。它需要教师理智地去爱,而非溺爱。教育爱更是一种无功利性地、恒常地爱。

研究的意义:

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它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无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教育爱正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它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教育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教育爱,那么她就不会去热爱教育事业,也就不会去爱儿童,教师和儿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儿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说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学前教育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教育爱,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失去灵魂,队伍建设就会失去活力,也就无从谈论教育改革了。这关乎儿童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将来。所以说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幼儿教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毕业班学生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幼儿园中还存在一些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精神责罚,忽视儿童需要等现象。曾报道过一些案例,浮现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儿不听话,老师剪断指》一6岁幼儿由于不听老师的话被老师剪下左手食指。《老师体罚出新招,竟逼学生吞苍蝇》。如此体罚学生,正表明她(他)们缺乏教育爱观念,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歪曲了对教育爱的理解。而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他们打学生或者罚学生是出于爱,正所谓的爱之深才恨之切,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马上就面临毕业,接下来就要从事和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备当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爱!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对改进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肩负的是教育幼儿的重任,对他(她)们进行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爱,那么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热爱儿童。大学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思想来感化和传输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素养有关的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

目前国内对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国外,我们做的还有很多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XX年度细分产业研究报告产业报告调研报告20XX年报告行业报告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国历史上对教育爱虽然有过提及,解放后虽然斯霞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并未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有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教育爱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但大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和理论上,未能在实践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手段来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为教育者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的新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和毕业班的学生,包括学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贯制毕业生、高职毕业的谈话,和发问卷请她们填写,这也是一种让她们认识教育爱的重要性的途径,也会使她们从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师的职业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儿童。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昆体良已明确认识到并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

①裴斯泰洛齐不仅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爱的精神。阿图尔布律迈尔指出:在裴斯泰洛齐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爱。

②正是这种使所有人感动的炽热的爱促使他在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其教育理念。昆体良、裴斯泰洛齐只是初步阐述了教育爱的一些思想,却没有对教育爱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爱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后来学者了。凯兴斯坦纳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认为爱并不与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认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指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将教育爱视为一些特质。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爱的内涵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后,他已触及到了教育爱的本质问题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文章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出自http://gkstk.com/article/wk-4492858292651.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他在将教育爱视为一种情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观念所蕴涵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或称毒害性教育的现象。他在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者必须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凯兴斯坦纳关于教育爱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触及影响了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明确认识到并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爱的人,并对教育爱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的根,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④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教师帮助学生价值可能性的实现,即帮助其成为他自己。最后,他讨论了教育爱的特征。他认为教育爱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①消极方面:不籍爱以图发生作用。②积极方面:并不意图促进别人的个别价值倾向,而是针对别人心灵的整个价值能力,使他所有的价值倾向发展。

⑤斯普朗格对于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探讨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关于教育爱的认识并促进了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Goldstein从实践层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她分析了关于教育爱的研究如此贫乏的原因。

人们认为,教育爱太明显了,以至于无需研究。

人们认为,教育爱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研究。

这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初期,儿童教师渴望被人视为专家。虽然照顾与爱(caringandlove)非常好,但它们并不象科学知识那样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因此,爱的研究被忽视了。其次,她非常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她以爱的三角理论(thetriangulartheoryoflove)

二国内研究:

我国向来提倡尊师爱幼。但历史上对教育爱的研究可以说是匮乏的。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认识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但都未能引起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重视。解放后,斯霞总结自身教育经验和体会对教育爱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她指出:热爱教育工作,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当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⑦她同时认为教育爱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斯霞对教育爱的探索主要还是停留在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未能在理论上对教育爱进行深入地探讨,也未从实践上去加以研究。这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她提出的母爱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批判。目前,教育爱正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一些人也在这方面做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教育爱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台湾学者邓石岩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提出: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沃土在家庭和学校里,爱几乎是教育的全部教材。有了爱,环境再困苦,孩子还是会健全的成长;失去爱,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灵仍不免枯萎。所以我说爱就是教育的力量⑧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他提出:帮助学生依其根性发展成他自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教师的爱表现在慧眼识英雄上,看出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予以启发、教导和训练......⑨再次,他认为教育爱是无条件的。他说:爱是一种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它的特质是给予,所以爱是没有条件的。当教师的心被条件化时,就很难施展有能力或有启发性的爱。⑩邓石岩主要是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爱的内涵。他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爱的内涵

WiseMedia

总结: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爱思想主要研究的文献查阅,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是逐步深入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对教育爱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局限性,即受限于他们对爱的认识程度。最后,在教育爱的研究方面,我们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国外已领先我们很大一截。

研究方法:

访谈法:通过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她(他)们教育爱观念现状。2问卷调查法:自己设计问卷,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出他(她)们的教育爱观念。3文献#from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来自学优网http://gkstk.com/end#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

进度安排:

年6月272015年9月:毕业论文选题;2、2015年9月2015年12月20: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2015年12月底2015年3月底前: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框架:

第一章:教育爱的涵义和对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章: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幼儿教师对教育爱的缺失第三章: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分析第四章:如何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师德(尤其是教育爱)

参考文献:

[1]、[古罗马]昆体良著,任钟印选译:《昆体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阿布律迈尔主编,尹德新组译,杜文棠审校:《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一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第67页。

[3]、[德]乔治凯兴斯坦纳著,郑惠卿译:《凯兴斯坦纳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4]、EduardSpranger著,查岱山,余文堂译,孙志文主编:《人的条件》,(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2年版,第11页。

[5]、[台]王文俊:《人文主义与教育》,(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2年版,第335页。

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如2015年4月26日或2015-04-26。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15]53号)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年2月2015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年3月2015年4月:论文修改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15年12月第1版。

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

WiseMedia

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15年第6期第140页。

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15年第4期第38页。

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2期,第39页。

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15年第1期第204页。

《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公章):

年月日

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三)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WiseMedia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WiseMedia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第5篇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总在你忙碌的时候悄悄溜走,不知不觉又是一学期过去了,回想起2020年真的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下春季的上学时间两个月都不到。但教育教学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减少。在幼儿园全体老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在园务工作的明确指导下,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资队伍管理方面

1、在教师业务方面:受疫情影响,本学期我们教师的培训工作改成线上的形式进行,在开学前组织老师们进行大量的线上培训,特别是对“幼儿园创意戏剧游戏课程集体活动课的组织与教学”、“戏剧游戏主题下的区域活动如何开展”、“区域活动的实施和观察”、“区域活动的记录和评价”等做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培训指导。老师们在业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学期开学后,老师们对班级的区域活动的实施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主动组织幼儿参与区域游戏,并对区域游戏中孩子的表现做针对性的记录和评价。除了线上培训,开学后教学部门还组织了以级部为代表吴晓萍、朱敏欣、高春风、甘梓静老师,教研员钟小蝶参加陈村镇健康领域的培训班活动,其中甘梓静老师现场中签代表幼儿园在培训班的教学研讨活动中上体育示范课,现场专家给予专业的教学评价,让老师们增长了专业知识和丰富了教学经验。我们将会在新学期以点带面的辐射示范。

2、在教师成长方面:本学期,教师个人制定成长计划,为自己做好专业的规划。在2020年5月20名教师参加顺德区教育学会学科论文比赛,其中有2名教师荣获一等奖、3名教师荣获二等奖、3名教师荣获三等奖;陈志慧老师荣获顺德区学科优秀教师称号;有三名骨干教师被评为陈村镇优秀学前教育优秀工作者称号;袁爱婷老师获得幼儿园二级教师的专业认定职称证书;在日常工作中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各项评选、比赛活动;主动进修提升学历和教师职称评定。

二、日常教学管理与安排

1、日常教学: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幼儿园是6月2日中大班级复课,6月8日小托班级复课。复课后坚持科学的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安排,为避免集中的集体活动,复学前我们保教组除了规范做好日常的课程教学进度表外,新增了“防疫健康主题课程”。对于错峰入学的年级设计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分别有大班级的“致敬英雄”、中班级的“了不起的人”、小班级的“口罩小卫士”、托班级的“勤洗小手”健康课程活动。在科学安排一日生活流程的同时,我们注重幼儿体育活动以及户外锻炼的落实,制定每班每天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安排表”;制定“错峰户外活动场地安排表”;并通过级长审核、行政检查层级把关的方式确保一日生活流程的落实实施,保证孩子每日的运动量,增强孩子的体质锻炼。对于日常的集体教学活动,以教学主任为带头随堂听课,级长对平衡级部组织相互听课评课,共同促进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逐步改变教师全控式的教学组织方式,运用游戏化、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使幼儿能在本年龄段特点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主题活动:虽然疫情期间不能组织大型的集体活动,但我们还想方设法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围绕节日进行主题活动,端午节以级部为单位,各班组织赛龙舟的游戏活动;父亲节各班组织“爸爸,我想对你说……”的暖心活动、同时,每班还录制了视频短片发送给家长群;期末,“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大班毕业典礼更是我们的聚焦点,特殊时期给孩子们一场特别的毕业礼。

3、区域活动:本学期加强了对班级区域游戏的管理工作。开学初,分别投入中班“小红母鸡的面包”主题区域材料;中班级益智区、建构区操作材料;小班级“拔萝卜”戏剧课程材料;小班级益智区、建构区操作材料;各班级对“区域游戏”重新做了调整和规划,突出主题区域活动的实施。老师们通过开学前的系列关于区域活动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施展和运用。本学期,中班级部的区域活动开展的相对比较丰富,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操作主动性,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以及孩子的实际操作,特别是中一、中二、中四班的孩子区域活动常规比较稳定的,而且孩子的操作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4、幼小衔接:大班级本学期的集体教学活动以幼小衔接内容为主,大班老师们根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的需要,以幼小衔接主题为重点开展系列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网络图:

这是我们教学部门的一个新尝试,做好主题网络图,顺着孩子的需要和感兴趣的知识点在没有课程的主导下,我们进行拼装和组合,查找关于幼小衔接的题材资料,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自然与本真”以及百度查阅的资源库等作为理论支撑。小组研讨出教学教案、教学资源的准备、班级环境的创设、孩子的操作区域等,从集体教学活动延伸到孩子的区域操作都是以主题拓展的形式开展活动。教学部门的第一个创新,老师们都非常的感兴趣,非常的积极参与,主动的带领孩子组织主题教学活动。通过近2个月的实施,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教师的课堂全控性还是占的比例较高的;2、教师对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不够透彻,孩子的原有经验不够明确;3、集体活动的价值还没能更好的体现;4、孩子的能力还没有得到更大的提升;如小组的讨论、记录、分享、常规等还没有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科研工作方面

1、课题研究项目:在教科研活动中,我们在2019年9月开展了开题报告活动,认真听取专家的报告和提出的建议,将课题“幼儿园创意戏剧课程中的大班音乐活动建构与教学的实践研究”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进行调整和修改,查阅相关的理论资料,并开始了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

2、主题区域项目:2019学年度上、下学期我们连续对班级区域投入了大量的主题材料、益智、建构材料。分别有小班主题“毛毛虫变蝴蝶”;中班主题“米格爷爷的鞋匠铺”、“小红母鸡的面包”。自区域材料的投入后,老师们的区域活动组织才确实的落实到实处,从班级区域的布置到区域活动的组织开展、再到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老师们在一步步的进步。但是距离我们理想中的区域活动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接下来区域活动的重心将会是放在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潜能方面。主要目标是能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为儿童提供了发现和发展个性潜能的集会,是他们能够建立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包括利用自己的长项,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对自己树立起信心。引导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自主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经验和感受、在获得游戏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各方面发展的进一步提升。

四、不足之处

1、园本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深入,不够直接切入问题;系统性不够强。

2、区域环境创设需要加强;特别是无规则区域计划的规划和实施。

3、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完全转变,上课、评课的能力还是较弱。

4、体育组还不够熟悉指南健康领域的发展目标,组织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有待提高。

5、骨干教师的教研主动性要逐步提高,要激发其主动反馈问题和解决问题潜力。

6、早操系统不够完善。

第6篇

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的跨时空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方式,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内的优质教科研资源的引领作用,各校区间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这对于当下的农村教科研是一种有效率的发展途径。

一、开展教科研区域联动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教科研力量分布不均。本次的研究样本是四所小学和两所镇中心幼儿园,一小、一幼是市、县两级的教科研基地,有一支省市级科研骨干领衔的名师队伍,研究基础好,科研氛围浓,但部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局限于教科研文件的上传下达,创造性和校本性不够。特别是同一区域内的店口文裔小学和育蕾小学,相对地处偏僻,师资力量薄弱,教科研工作一直难有起色。科研力量的不均造成各校参与课题研究的质和量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优质教科研资源没有共享。虽处在同一区域,但校际间的教科研交流缺乏有效管道,有限的一点研究局限于校内,具有优质教科研资源的店口一小并没有在本区域内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校专家各自请,培训各自搞,有限的优质培训资源排斥共享、简单重复、低端低效。

三是成果推广应用缺乏实践基地。课题的结题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教师在自我反思中的又一次提高。几年下来,我们店口镇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教科研成果,其中也不乏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的优秀成果,但最终都束之高阁,原因之一就是区域内各校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使得优秀成果找不到推广应用的实践基地。

二、推进网络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必要性

我们店口镇整个教育区域有比较先进的现代教育设施来保证网络科研的实施。店口在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配置上是可以作为农村教育的领头羊的,在2006年整体通过了“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考核验收工作。每所学校均配备了一至两个计算机教室,两个以上的多媒体教室,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都开发了校园网站,开通了校内FTP资源库,学校硬件设施完全达到城市学校的标准。

我们设想,把农村特定区域学校联合,借助网络,整合科研力量,实现科研资源共享,有效开展科研培训和研究活动,以此推进区域整体科研水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网络教科研与传统教科研组织形式相比,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加强区域内教科研骨干人员、教师之间教学交流与研讨,更好地促进教科研骨干人员、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开放、互动、共享的区域教学资源系统。

基于以上调查与思考,我们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农村学校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期望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通过区域联动,成立区域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区域内教科研菜单式培训,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实现教科研资源共享,课题研究成果在区域内积极推广和实践,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两个概念的界定

基于网络:就是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起一定区域内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科研平台,实现教科研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达到教科研、科研一体化的过程。

教科研区域联动:是指我们诸暨市店口镇所属的其中六所学校(2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1所民工学校、2所中心幼儿园)在开展教科研活动中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教科研区域联动”的特征是“在区域中,基于区域”,强调“区域性教科研”的引领作用,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培训理念,全面有效提升我们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四、基于网络的区域教科研联动的推进策略

1.建立教科研网站,实施信息辐射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将教学科研信息辐射至全镇教师,助推教师积极开展网络教科研。

店口镇教育办公室科研处建立了“店口教育网”(dkjy.省略)内容包括:教科研信息、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科研论文、教科研计划、教科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读书活动、特色学校建设等栏目。在此过程中,在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促进了教科研观念的更新,对变革已经实行多年的传统的教科研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而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开通了“店口镇教育网络论坛”,在硬件上已经为全镇教师参与互动研讨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平台。

当前,店口镇教育办公室科研处充分重视现有网络资源的运用,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参与网络教科研;大力倡导教师到“店口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论文、素材和课件,不断充实、丰富“店口教育资源库”。条件具备时,即通过网络通讯工具面向全体教师开放各种会场,对各类教育工作会、研讨会、培训会、课堂观摩活动进行现场直播,以实现教育资讯的共享和观摩研讨、进修培训活动的全员参与。

2.构建本地“网络研修平台”,实施典型带动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通过骨干教师培训,抓好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校本研修视导评估,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整合区域优质培训资源,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名师和农村教师培训是“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重点。在名师培训方面,教办科研处以抓好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培训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为平台,以提升实践智慧,形成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风格为主要内容,以培养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为重要手段,以提高名师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整合了全镇优质教师资源,通过集中培训、异地培训、送教下校、网络资源建设等途径,加大了名师的培养、辐射和带动力度。

目前,“店口教育网”开设了两个在市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师工作室”:市级 “铁勇工作室”和镇级“朱利清工作室”,面向全镇乃至全市招收研修员。除了开展面对面的教学、课题研究指导外,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的“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指导和教学研讨,提升了研修员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力量,效果十分明显。

3.有序开展网络研讨活动,实施课题牵动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无论是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工作,都需要对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提升。开展课题研究对于提升认识高度和深度,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借助网络平台和团队智慧,是深入课题研究从而提高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渠道。

店口教办科研处重点对三类课题开展研讨:年度规划课题、学科教改项目、动态小课题。省市一级的规划课题是作为全镇的引领课题,集聚了部分科研骨干进行联合攻关,定期的现场交流和不定期的网络研讨,并及时把交流研讨的成果上传网络。学科教改项目是最切合教师工作环境、性质和能力的一类课题,研究的问题就来自于教师的课堂,问题解决的场所就在课堂,效果的产生也在课堂,这些身边的问题放置在网络上很容易引起共鸣。动态小课题是我们正在尝试的一种课题管理新模式,课题的申报、递交、评审全部在网络上实现,网络会员可以自由评论,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过程和课题成果全面共享。对于课题,教科研区域联动主要就开题论证、方案剖析、课题进课堂、课题研究阶段小结、成果展示等环节展开研讨,利用网络平台,在不断的思辨质疑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4.大力倡导建设教师博客,实施张扬观点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鼓励教师在教科研区域联动活动中有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思想,并通过网络博客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教科研思想。

在教育运用中,教师教育博客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成果和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工作日志、网络文集和多媒体成长档案袋。各校(园)教科室主任和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引导全体教师通过博客来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况,跟踪自己的专业发展轨迹,分析进步、查找不足,积累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智慧;同时,教师也通过博客来收藏、整理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建立教育博客,可使教师通过开放自己的教学材料、实践体验和研究心得,在与专家学者、教科研员以及更多一线教师乃至学生的互动交流中,逐步成为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课程资源的承载者。

5.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特色学科、学校建设,实施特色立校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科研工作、特色学科和特色学校建设史贯彻了“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管理理念。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掘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店口镇所属各校都有自己的办学个性、办学特色,有多所省市级特色学校(园),店口一小的“文化围棋”、店口二小的“乒乓球”、店口一幼的“快乐围棋”、店口二幼的“绿色五金”等,但社会的扩张度、师生的参与度、家长的认同度都不尽如人意,而借助网络推销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展开讨论应该是一条很好的通道。“店口教育网”专门设置了“特色学校”版块,特色介绍、课题研究、活动开展、解决方案、学生成长及特色论坛,将特色活动全方位地呈现给师生、家长和社会。除了建构网上特色学校外,我们还设立了“特色教学”版块,比如我们在校园网络上建立“小班化教学”和“古诗词赏析教学”两大特色板块。围绕这两个特色,我们开展网上“特色论坛”、“小班化教学设计”、“古诗词赏析课堂教学设计”、“特色课实录”等活动;利用校园网对学生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开展网上诗词沙龙活动,参加“古诗词朗诵星级达标”活动、网上古诗词趣味活动等。让全校的教师和同学都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就是学校的竞争力了。

6.开展小学、幼儿园科研互动交流,实施幼小衔接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上下段又具有一定的承接性和关联性,因此,开展中小、幼小衔接教育研究有其现实的必要性。衔接是一个双边的过程,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在培养儿童个性品质方面所起的奠基作用是其他教育阶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它为儿童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衔接者,小学不应当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零”的基础之上,而是应当“迅速抓住”学前儿童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教育实践。

在幼小衔接工作区域联动中,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实践感知:以幼儿园、小学共同感兴趣的“绘本教学”为纽带开展教学研讨,通过“同课异构”、“课题研讨”、“教学展示”等方式,了解对方学段的目标设计和情境设计,感知两个不同学段在教学上的一些差异和共同点,并在网络上开展专题研讨,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幼儿园教师通过网络视频观摩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主动参与一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在《准备上小学》主题活动中,幼儿园教师通过网络视频向幼儿展示小学的塑胶运动场、围棋苑、乒乓地带、星星广播站等,以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刚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们布置了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小天地,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里反差,让幼儿跨进教室,就能感到这样的环境既新鲜又熟悉,既整洁又漂亮,让他们的心里埋下喜欢上学的种子。

7.推进教科研区域联动步伐,推进均衡发展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店口镇,各校的教科研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在理念认识、行动实践、研究成果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异。通过建立区域联动这个途径,加强沟通和联络,搭建交流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放大科研骨干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合作研究,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在推进政府提出的教育均衡化战略,实现教育公平方面有所作为。

店口教办在“十二五教科研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区域联动发展思路”。特别是创建了名师与农村教师培训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本土名师走进区域中每一所中小学,切合实际地开展教科研指导工作;发挥绍兴市、诸暨市教科研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承担教学研讨、课题研讨和科研培训工作,努力实现全镇各校教科研的均衡发展。具体做法是:通过名师、科研基地与相对薄弱学校结对子,让名师走进每一所中小学,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店口教育神经末梢”――文裔完小和育蕾民工子弟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受益面,实现各类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共同提升。这种机制受到了广大教师普遍欢迎,并已经成为我镇中小学名师的自觉行为。店口镇政府和教办在名师培养和倾斜农村教师的举措,省市各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宣传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五、基于网络的区域教科研联动成果

1.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改变闭门造车,实现均衡发展

区域性的网络教科研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使学校的教科研信息和优质教科研资源充分共享,促进学校各方、学校间、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学管理者、研究者、教研组、教师打破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堡垒,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科研的均衡发展。(1)“绘本教学研究”是小学低段和幼儿园都在开展的一个共性课题,通过区域联动,店口一小、店口二小、店口一幼、店口二幼进行了横向及幼小衔接课堂观摩研讨和课题研讨,开设了“绘本研讨网络论坛”,丰富研究思想,调整研究措施,在行动实践和互助协作中开展教科研,共同解决教学问题,共同提升科研能力。(2)店口各校(园)的特色学校建设有声有色,都有一个省级立项课题支撑教学研究,特色教学研究课题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具有相通性,店口一小的“‘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围棋文化理念的培育与实践”、店口二小的“以乒乓活动丰富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行动研究”、店口一幼的“围棋活动开发幼儿社会智力的行动研究”、店口二幼的“园本课程中开发利用本土五金资源的行动研究”,这些课题的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在区域联动中,通过特色教学研讨现场会、特色教学成果展示、特色教学课堂展示观摩等形式,并通过“特色学校网络平台”开展研讨,使各校特色学校建设个性鲜明、活动丰富、成效显著。(3)店口文裔完小和店口育蕾民工学校是店口镇两所薄弱学校,特别在师资培养上更是短板,在区域联动中与“绍兴市教科研基地”单位店口一小的结对合作,通过现场指导和网络研讨,在教科研管理、课题研究、教学研讨、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新的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强,如文裔完小开辟“学农基地”为孩子们建设一个实践基地,育蕾民工学校尝试成立“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建设一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取得了预期效果。

2.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网络教科研能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讯和教研互动等多层面、多方位的功能服务,它强调教师自我研修与智慧互通相结合,它有利于教师教育视野的开阔与自我价值提升,有利于沟通并引进更多社会资源和专业引领,有利于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教学反思和教学交往能力的锻炼,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网络学习为载体的教师“充电”工程和专家、名师网络指导的模式得到发展,并以灵活的时间与空间,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得到了各校的欢迎。这些工作,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深化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3.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催生了一大批源于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

区域教科研联动注重教师科研意识的唤醒和科研理论的建构,引导教师从身边的教育事例、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去开展研究。特别是我们推出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动态小课题管理,由于申报和研讨的便捷性,更是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题研究热情。这一年,共诞生了“构建区域联动平台整体推进城镇化中店口教科研发展的研究”、“基于网络的农村学校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实践研究”、“‘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围棋文化理念的培育与实践”等3个省级课题,及12个绍兴市级课题和54个诸暨市级课题,立项级别和数量均处于诸暨市各乡镇、街道的首位。教科研成果喜获丰收,并成功地在区域内推广应用,其中,“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获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获浙江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4.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助推了“名师工作室”建设

网络“名师工作室”是为我镇名优教师打造的一个专业展示和引领的平台,我们推出了市级名师工作室“铁勇工作室”和镇级名师工作室“朱利清工作室”,面向全镇乃至全市招收研修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堂研讨、课题研究、观点报告、学术探究等研究,导师通过课堂点评、课题质疑、专题报告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悉心辅导,研修员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一年来,十名工作室研修员人人拥有一个绍兴市或诸暨市级的立项课题,20多篇,开出30多堂教学研讨课,作了近20个观点报告,成绩斐然。其中,“铁勇工作室”的李丽老师获得了绍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戚伯芳老师成功入选绍兴市名师培养对象;“朱利清工作室”的蒋丽莎老师获得了诸暨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俞敏明老师入选绍兴市小学语文教师骨干研究班。这些研修员已经成长为店口镇、诸暨市的学科、科研骨干教师。

5.幼小衔接教育研究在区域联动中获得成果

教办科研处区域联动中重视有效衔接教育研究,倡导各幼儿园结合园情整体规划,实施方案。两所幼儿园根据园本实际,提出了“农村幼小衔接教育的研究”、“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幼小儿童学习习惯衔接的研究”等研究课题。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领悟到课改背景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创新应立足于新的教育理念,从幼儿后继发展、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将幼小衔接的内涵拓宽为既是对小学教育的一种准备,更是对将来一生发展的准备。因此,能力的淮备、习惯的准备和兴趣的准备远比知识的准备重要。幼儿今天拥有的经验是为他们明天的经验做好准备,找准今天的衔接点也就是把握了明天甚至一生的成功点。在区域联动中,我们转变幼儿园、小学原有的“不相往来”的隔绝式教研方式,形成开放的大教研观,形成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教研部门的联手合作,形成幼儿园与小学行政之间、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一同开展幼小衔接的教研交流与互动,加强对难点问题的研究。例如,研究幼儿园大班教师的教学语言如何向小学教师靠拢,做到教学语言组织的简洁性、逻辑性和有效性;研究小学低年级教学方式如何向幼儿园靠拢,做到活动方式的游戏化和趣味性等,从而在合作中更有效地完成“幼小衔接”。

6.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精心打造高品质的科研基地

教科研基地学校是推进区域性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市县两级教科研基地学校的网络构建,以及点面结合的推进,我镇教育科研具有了丰富的实践土壤,也有力地推进了科研基地学校科研骨干的发展。多年来,教办科研处始终关注课题研究品质的提升,避免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提出了“钻得深,研得透,品质高”的要求,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型团队。目前,店口一小为绍兴市教科研基地,店口一幼为诸暨市教科研基地,为我镇一贯追求高品质科研的举措做出了极好的诠释。从实践效果看,两个教科研基地扎实的科研工作不但推动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真正起到了科研辐射和引领作用,扩大了学校对外界的美誉度和学术影响力。

7.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精心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教科室主任队伍

抓好教科室主任队伍的科研能力培训,一是采取以会代训的模式,继续办好每年一期的教科室主任培训班,利用网络平台将工作与培训结合,指导与培训并重,先后邀请了绍兴市、诸暨市教科研专家做学术讲座,既减轻了教科室主任的会议负担,又为其提供了及时的科研指导。二是聚焦科研活动主题,开设网络论坛,围绕“如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有效融合”主题,召开了全镇教教科室主任主题研讨。三是以课例引领,实地观摩为手段,围绕“个人课题与学科教学融合”专题,组织教科室主任分组进行现场诊断、点评,并利用网络进行充分的交流研讨,以实战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教科室主任的科研指导能力。

六、我们的研究结论

基于网络的区域教科研联动催生的高效、开放、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科研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成了当前形势下推动普通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助推力。区域联动集中了区域内的优质教科研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而网络教科研则为区域联动拓展了视野,延伸了手臂,扩大教科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科研更加科学,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科研模式的一种尝试。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店口的网络教科研这种新型的教科研模式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教科研、“互动式”教科研、“参与式”教科研、“实战式”教科研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正成为“网络教科研”的主旋律。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实施,促成了“以骨干带整体,以科研促课改,以内涵促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格局,推进了县市教科研基地的内涵发展,提升了特色学校建设的发展理念,打造了一支“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骨干教师队伍。在网络这个信息媒介平台上,完全可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总体提升,学校完全可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内在发展的新局面。

七、一些思考

1.尝试建立与“科研专家、模范学校”网络对话的科研新格局

由于校本培训的自身理论的局限性,对于教育教学中一些理论问题,我们广大教师不能够得以很好的认识,对教科研就会产生迷茫和失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认为,可以利用校园网,和全市、乃至全国一些著名的科研专家建立一种长效的联系,聘请他们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全国著名的模范学校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友谊关系,请进他们的先进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

第7篇

一、认真组织课题评审立项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方向

在学校总课题的设计中,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质量,我们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课题必须具备学校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支柱条件,确实有助于学校改革与发展,成为动力;二是课题必须科学地体现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贯穿校长的办学思路与理念,成为决策;三是课题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能够使学校各部门形成合力,成为特色。课题开题论证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好坏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课题研究的质量,关系到整个课题研究的成败。全市基层学校总课题在正式开展研究前,我们都要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开题论证会,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答辩指导,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增强学校领导与教师的“科研兴校”意识。开题论证主要搞好“三个论证”与“三个设计”,即研究目的论证、研究背景论证、研究基础论证;研究目标设计、研究内容设计、研究过程设计,确保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计划的切实可行。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们对所有立项课题的开题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督促和检查,促使每个课题都按期开题。

二、完善课题管理办法,规范课题管理过程

为加强和完善课题管理,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方针和基本任务,明确了全市以及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责、科研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工作重点等基本问题。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办法、制度和方案,对全市教育科研课题从选题、申报、评审、立项、阶段检查到鉴定验收等整个工作环节进行了规范。由此,更好地发挥了教育科学研究对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大大提高了课题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

三、加强课题主持人培训,提升课题研究水平

课题主持人的研究素质高低,决定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因此,必须把提高课题主持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作为课题研究的根本性工作来落实。几年来,我们把课题主持人能力建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建立课题负责人工作会议制度,每年的3月和9月召开培训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总结交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布置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与任务;做好课题负责人培训。培训充分考虑课题研究阶段性特点,坚持课题评审立项前对拟申报“十一五”课题的科研主任进行培训,使其明确图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重点研究范围、课题申报程序以及如何编制课题研究方案等。课题方案实施过程中,对课题研究方法、课题管理方法、课题研究资料建设、课题研究步骤、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内容进行培训。课题结题与鉴定前,对结题相关材料的准备以及结题鉴定程序等内容进行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注意不断总结经验,采用理论学习与参观交流结合的培训方式,增强了每个阶段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了课题主持人的课题研究意识与研究水平。

四、加大指导检查力度,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对课题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是课题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我们每年组织力量对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全面掌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进一步提高各基层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各课题单位认真执行研究计划,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为建设精品课题奠定基础,使课题研究在教育决策、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档案建设、课题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主要经验和问题等。检查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是审查学校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二是检查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性等五大块研究资料;三是听取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汇报;四是座谈与反馈。在检查中,坚持自评与督评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以过程管理提高研究成果质量。检查结束后,我们“图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阶段性检查通报”,对检查中发现的课题研究及课题管理的好经验、好典型及时进行表扬,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

五、规范课题结题工作,保障课题研究实效性

规范课题结题工作是保障课题研究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在抓好科研规划与立项,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检查落实的同时,也必须组织好课题的结题与鉴定工作。每个课题研究工作结束以后,我们按照省、州科研部门有关科研课题结题鉴定办法,做到“三注重”,规范结题工作,即注重规范的课题结题资料;注重有效的结题方式;注重严格的结题程序。我们聘请相关专家按照省、州、市级课题分层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通信与现场、会议相结合、鉴定与推广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结题质量和实效,为以后继续深入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六、注重优秀研究成果推广,充分发挥课题研究效益

第8篇

此次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现状、课题管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对学校和教师的影响等。采用的是科研主任汇报、查看文本材料、与课题实验教师座谈等方式。通过调研,让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科研工作应该突出课题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引领作用,而且必须通过课题研究,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受惠于教育科研。

一、延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概述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延吉市建立了基于“学校问题研究”的集体课题和基于“教学问题研究”的教师课题相结合的规划课题研究体系。目前,我市基层学校承担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国家级子课题11项、省级课题10项、州级课题13项、市级课题12项;教师个人课题在州级立项的有两个,市级立项的有152个。从我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的选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等来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 学校主课题针对性强,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基层学校主课题的研究能够与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创建紧密联系起来,可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主课题研究引导本校的教改方向,能够加快课堂转型的实现。如,延吉市第十三中学的《小班化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延吉市第四中学的《初中大班额环境下满足学生差异需求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等等;二是学校主课题研究体现了学校领导要通过教育科研来成就学校发展的决心和规划,如东山小学的《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践研究》;延吉市建工小学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等等;三是学校主课题具有较高的实践研究价值,可通过潜心探索,形成学校的特色,如延吉市公园小学的课题《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提升朝鲜族小学特色办学水平的研究》、延吉市向阳幼儿园的课题《探索主题性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验研究》等等。

2. 教师课题切口较小,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重点、热点和关键问题,通过课题研究造就具有真正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来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延吉市教师的研究课题都较为切合教师实际、切合教育教学实际,如延吉市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历史教研员金兰的课题《学法指导为重的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建工小学李慧英的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和方法的实践研究》等等。这些课题都便于操作,能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注重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教育科研实效性得到提高

1. 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大多数学校的领导能够带头进行课题研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延吉市中央小学既承担了州级课题《关于建设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高效课堂的研究》的研究任务,又承担了延吉市教育局州级重点课题《延吉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以“师生共学案”设计与实施为基点 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校将科研活动与教研活动做了很好的整合,而且学校班子成员全部参与课题组,千美淑校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参加课题研究的讨论、交流等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校领导的重视,不仅激发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更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升了自己。如,中央小学汉语组的教师全部参与了课题研究工作(有参与学校主课题研究的,也有进行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的),尤其是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与学校主课题研究相衔接,形成了本校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

2. 课题研究扎实有效,课题档案管理规范。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感到,进入“十二五”以来,延吉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有两方面比较突出。

一方面,大多数学校课题研究方向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分别涉及教育评价、课堂转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管理等方面,有利于解决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各课题组都能按照科研规范及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稳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能够及时召开开题会、教科研工作会议、课题研讨交流会、阶段性成果交流会等,并且课题组成员对本校需要完成的课题研究阶段性目标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扎扎实实地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去,课题过程研究扎实、有效,基本实现了通过教育科研来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如,延吉市第十三中学金哲校长承担的课题《小班化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该课题能结合朝鲜族民族教育发展的实际,立足课堂,强调实践,注重过程,寻求规律,解决教师与学生全时段、全方位的交流问题,基本构建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有效转变,课题研究成果是真实、有效的。

另一方面,通过对每项课题的申报材料、课题的前期论证、开题报告、实施方案、阶段计划、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阶段性总结、自评报告以及学校的课题组织机构、课题的管理情况等全面、详细的检查,可以看到,基层学校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基本上能够按照延吉市教科所的要求,把科研课题档案材料分为基础性材料、计划性材料、过程性材料、专题性材料、效果性材料和成果性材料等进行归档,并做到了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及时登记、建档。应该说,“十二五”课题档案材料的管理比较规范,学校能把科研档案纳入到学校档案的统一管理中。

3. 课题阶段性成果显著,注重科研成果推广运用。尽管目前进行的是课题研究现状的中期调研,但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课题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无论是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学生作品、研究案例、学校特色等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让我们看到了科研兴校的美景。如,延吉市进学小学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的子课题《构建小学活力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实践研究》,其最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是初步构建了符合进学小学实际的活力课堂“两段六步”教学模式(“两段”指课前和课中两阶段。第一阶段:指学生个体的课前研究;第二阶段指学生小组及全班合作的课中学习。“六步”指的是课堂环节六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检查预留;第二步,合作交流;第三步,展示分享;第四步,拓展延伸;第五步,总结提升;第六步,反馈验收),该课题成果充分体现了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理念的把握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于2012年12月23日,在中国教科院组织的2012年度全国性的课题经验交流和教学技艺展示会上由进学小学的安维民校长做了经验交流,这是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的子课题学校中,唯一一所进行经验交流的小学,也是学校从事课题研究以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延边州唯一的一所在全国进行课题成果交流的学校,当时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和好评。

三、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少数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重视不够。

2. 部分学校在研究过程中对课题缺乏整体规划,存在着课题的阶段性研究目标和课题的阶段性总结不一致的现象。

3. 部分学校在课题研究上缺少科学的数据对比分析,佐证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证据不足。

4. 部分学校缺少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等。

四、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一些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觉得,学校在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学校领导要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要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领导要明确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尤其是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找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 应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要善于引导教师对课题的有效资料进行总结、提升,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 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等。

五、反思与展望:我们将再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