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前教育毕业总结

学前教育毕业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09 14:23:4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前教育毕业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学前教育毕业总结

第1篇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设置有以绘画基础为着眼点的素描、色彩和简笔画培训,以美工技巧为学科应用的综合材料和手工制作,以美学素养和现代教学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油画、国画和电脑美术等,全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毕业设计现状与问题

其一,美术技能展示形式单一化。美术毕业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呈现较为单一化,没有多维度展示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因为美术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偏向于学生对视觉审美规律的掌握程度,所以学生较少进行美术知识如何在幼儿教学层面转化的实践探索,忽略了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的跨学科应用,未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其二,活动组织能力不足。毕业设计展示仅呈现学生的美术学识远远不够,也应注重彰显学生的组织能力。幼儿园教学不仅包含课堂教育部分,还涉及室内外环境创设、游戏、文艺表演、校内外展览等组织活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对色彩、造型与空间关系的协调能力、人员工作的分配能力和活动现场的驾驭能力。其三,学业任务与毕业创作衔接不充分。学前教育专业学业任务中安排了半年的幼儿教学实习,通常未考虑其与毕业设计实践充分衔接。这导致一方面学生没有将毕业设计中的创作方法和思路进行幼儿教学转换,理论与实践未能及时得到相互修正;另一方面,学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创作探索,被迫中断相应研究。其四,交流氛围不浓。毕业设计作品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美术技能和知识的结果,而最终验收者只有少数几位评委教师,验收场地也仅限于答辩教室等封闭性室内空间,交流氛围偏弱,不能促进全校师生的交流、学生就业或展开现代幼儿美育的学术讨论。其五,就业应用延续性弱。因幼儿的身心结构特点,有些美术创作形式在幼儿园中无法有效开展。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没有经过将复杂的美术创作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以适合幼儿年龄结构特征方面的实践,所以难以将学校所学知识予以应用。

三、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方案的重心应围绕如何整合四年所学知识,平衡美术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综合制订成套的毕业设计方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指导不能完全照搬专业美术院系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也不能完全脱离实践技能而撰写美术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因此,学生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与美术基本功一样举足轻重,在毕业设计中均应得到体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应结合“套餐”与“自助餐”设置,自主选择个性化创作方式。毕业设计“套餐”,即毕业设计创作+幼儿教学实践+展览组织策划+毕业设计答辩。美术毕业设计创作“自助餐”,即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可选择平时最擅长的创作门类,如绘画创作(手绘本、油画、水彩、国画、景泰蓝、综合材料或彩铅画等)或设计创作(定格动画和手工装置等);幼儿教学实践要求运用与所选毕业设计门类相对应的创作材料和方法实施于幼儿美术实习教学课堂中,并拍摄现场教学录像,整体展示幼儿美术教学情况;展览组织策划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视觉展示效果的思考和操作;毕业设计答辩邀请在校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教师一起对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幼儿教学进行提问,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讨论。此套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系统地实现了以绘画与手工并置为主体、教学实践为载体、多样化展示为体现、理论总结为补充。学生可在硬性规定下和自主选择范围中,以最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将四年所学的美术教育知识和创作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毕业设计增设多层面的考核内容,实现立体化展览效应,使美术类毕业设计形式和内容更具开放性与多元化。

四、结语

第2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一教育爱的含义:教育爱是发生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的爱,这种爱的发生是无条件的。由于幼儿目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教师,所以教育爱又含有母爱的成分,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依恋成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就需要幼儿教师以母亲的博大的母爱去包容、理解、教育幼儿。教育爱要源于母爱,但又区别于母爱。它需要教师理智地去爱,而非溺爱。教育爱更是一种无功利性地、恒常地爱。

研究的意义:

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它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无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教育爱正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它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教育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教育爱,那么她就不会去热爱教育事业,也就不会去爱儿童,教师和儿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儿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说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学前教育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教育爱,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失去灵魂,队伍建设就会失去活力,也就无从谈论教育改革了。这关乎儿童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将来。所以说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幼儿教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毕业班学生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幼儿园中还存在一些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精神责罚,忽视儿童需要等现象。曾报道过一些案例,浮现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儿不听话,老师剪断指》一6岁幼儿由于不听老师的话被老师剪下左手食指。《老师体罚出新招,竟逼学生吞苍蝇》。如此体罚学生,正表明她(他)们缺乏教育爱观念,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歪曲了对教育爱的理解。而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他们打学生或者罚学生是出于爱,正所谓的爱之深才恨之切,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马上就面临毕业,接下来就要从事和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备当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爱!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对改进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肩负的是教育幼儿的重任,对他(她)们进行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爱,那么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热爱儿童。大学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思想来感化和传输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素养有关的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

目前国内对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国外,我们做的还有很多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XX年度细分产业研究报告产业报告调研报告20XX年报告行业报告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国历史上对教育爱虽然有过提及,解放后虽然斯霞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并未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有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教育爱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但大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和理论上,未能在实践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手段来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为教育者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的新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和毕业班的学生,包括学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贯制毕业生、高职毕业的谈话,和发问卷请她们填写,这也是一种让她们认识教育爱的重要性的途径,也会使她们从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师的职业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儿童。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昆体良已明确认识到并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

①裴斯泰洛齐不仅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爱的精神。阿图尔布律迈尔指出:在裴斯泰洛齐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爱。

②正是这种使所有人感动的炽热的爱促使他在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其教育理念。昆体良、裴斯泰洛齐只是初步阐述了教育爱的一些思想,却没有对教育爱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爱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后来学者了。凯兴斯坦纳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认为爱并不与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认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指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将教育爱视为一些特质。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爱的内涵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后,他已触及到了教育爱的本质问题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文章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出自http://gkstk.com/article/wk-4492858292651.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他在将教育爱视为一种情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观念所蕴涵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或称毒害性教育的现象。他在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者必须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凯兴斯坦纳关于教育爱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触及影响了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明确认识到并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爱的人,并对教育爱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的根,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④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教师帮助学生价值可能性的实现,即帮助其成为他自己。最后,他讨论了教育爱的特征。他认为教育爱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①消极方面:不籍爱以图发生作用。②积极方面:并不意图促进别人的个别价值倾向,而是针对别人心灵的整个价值能力,使他所有的价值倾向发展。

⑤斯普朗格对于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探讨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关于教育爱的认识并促进了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Goldstein从实践层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她分析了关于教育爱的研究如此贫乏的原因。

人们认为,教育爱太明显了,以至于无需研究。

人们认为,教育爱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研究。

这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初期,儿童教师渴望被人视为专家。虽然照顾与爱(caringandlove)非常好,但它们并不象科学知识那样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因此,爱的研究被忽视了。其次,她非常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她以爱的三角理论(thetriangulartheoryoflove)

二国内研究:

我国向来提倡尊师爱幼。但历史上对教育爱的研究可以说是匮乏的。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认识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但都未能引起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重视。解放后,斯霞总结自身教育经验和体会对教育爱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她指出:热爱教育工作,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当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⑦她同时认为教育爱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斯霞对教育爱的探索主要还是停留在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未能在理论上对教育爱进行深入地探讨,也未从实践上去加以研究。这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她提出的母爱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批判。目前,教育爱正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一些人也在这方面做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教育爱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台湾学者邓石岩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提出: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沃土在家庭和学校里,爱几乎是教育的全部教材。有了爱,环境再困苦,孩子还是会健全的成长;失去爱,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灵仍不免枯萎。所以我说爱就是教育的力量⑧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他提出:帮助学生依其根性发展成他自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教师的爱表现在慧眼识英雄上,看出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予以启发、教导和训练......⑨再次,他认为教育爱是无条件的。他说:爱是一种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它的特质是给予,所以爱是没有条件的。当教师的心被条件化时,就很难施展有能力或有启发性的爱。⑩邓石岩主要是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爱的内涵。他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爱的内涵

WiseMedia

总结: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爱思想主要研究的文献查阅,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是逐步深入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对教育爱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局限性,即受限于他们对爱的认识程度。最后,在教育爱的研究方面,我们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国外已领先我们很大一截。

研究方法:

访谈法:通过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她(他)们教育爱观念现状。2问卷调查法:自己设计问卷,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出他(她)们的教育爱观念。3文献#from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来自学优网http://gkstk.com/end#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

进度安排:

年6月272015年9月:毕业论文选题;2、2015年9月2015年12月20: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2015年12月底2015年3月底前: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框架:

第一章:教育爱的涵义和对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章: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幼儿教师对教育爱的缺失第三章: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分析第四章:如何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师德(尤其是教育爱)

参考文献:

[1]、[古罗马]昆体良著,任钟印选译:《昆体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阿布律迈尔主编,尹德新组译,杜文棠审校:《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一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第67页。

[3]、[德]乔治凯兴斯坦纳著,郑惠卿译:《凯兴斯坦纳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4]、EduardSpranger著,查岱山,余文堂译,孙志文主编:《人的条件》,(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2年版,第11页。

[5]、[台]王文俊:《人文主义与教育》,(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2年版,第335页。

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如2015年4月26日或2015-04-26。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15]53号)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年2月2015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年3月2015年4月:论文修改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15年12月第1版。

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

WiseMedia

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15年第6期第140页。

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15年第4期第38页。

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2期,第39页。

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15年第1期第204页。

《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公章):

年月日

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三)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WiseMedia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WiseMedia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第3篇

关键词 就业意向 择业行为 学前教育专业 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国家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在未来的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将大力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立足于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这篇文章对学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更加了解了这些学生的择业行为和就业意向,找出了他们在就业时存在的诸多问题。

1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1.1毕业后的首选出路

根据调查显示,毕业后直接求职是毕业生的首要的选择,其中将近80%的学生会选择毕业之后就立刻就业,有6%的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生活比较殷实的,家长支持并鼓励自己自主创业,而决定升本或者继续深造的学生只占到4%。

1.2毕业生的就业地区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毕业生都会选择毕业学校所在市作为自己的就业地点,这部分学生竟然占到全部学生的54%,还有34%的学生选择在如北京等一线城市就业,只有非常少数的毕业生会选择其他中小型城市就业,甚至没有学生愿意去偏远地区教学。因为这些学生认为,相比较中小型城市和偏远地区,在一线城市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提升自己的空间,除此之外,薪酬待遇也会比较好。

1.3毕业生的就业单位

90%毕业生会选择公立幼儿园就业,2%的学生愿意在私立幼儿园,8%的学生选择的其他。这些学生表示,无论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地位,公立幼儿园都比私立幼儿园更胜一筹甚至几筹,因此,这些学生更加愿意去公立幼儿园教学。然而,事实与理想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我们对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有80%的毕业生在私立幼儿园教学,只有10%的学生会任教于公立幼儿园,还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其他的行业。

1.4毕业生期望月薪

30%的学生期望自己的工资在1000到2000之间,70%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工资在2000―3000之间。根据我们对2015届毕业生的薪酬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平均薪酬是1000―2000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薪酬期望与实际薪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行为调查分析

2.1个人就业的目的

根据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目的的调查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为了生计,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为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其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这主要与学生的经济状况有关。我们随机抽取了100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其中有74个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需要读书上学,有的学生家里还有伤残的老人,所以,这些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谋生,为家里减轻负担。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毕业生在寻求利益的同时,比较注重自身的发展。在所有的就业因素中,排名最低的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从这里可以看出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功利心比较强。

2.2影响择业的首要因素

在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择业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地理位置的好坏,其次是薪酬,还有就是行业保障。学前专业的毕业生表示,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性差异比较大,经济发达的地区,会为教育投入很多的经费,而且更加注重幼儿的教育,无论是行业保障还是薪酬都会更加好一些。只有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可以获得高薪水,也会得到好的保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

2.3影响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

促进学生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验、社会关系以及应聘技巧。其中,工作和实习经验是影响学生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出用人单位的理念,他们更愿意聘用一些具有工作经验的教师,这样可以为单位节约很多成本,除此之外,可以反映出学生更加渴望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实习机会。

2.4择业不顺利的因素

毕业生就业不顺的主要因素就是自身条件欠佳。很多毕业生认为,自己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差距真的非常大,各种技能都欠佳,组织能力也不强。与此同时,社会经验不足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关系对于就业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信息量不足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与市场的交流都比较少,不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来自市场的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规划;现状;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成为世界各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取优势的关键,因此,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各国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学前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人才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是未来幼儿教师培养的摇篮,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前儿童的成长,因此,我国对学前教育专业改革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现状

1.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规划教学形式单一、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是围绕现阶段就业形势及最新就业情报两个方面所展开教学的。除此之外,还会针对一些较为细节的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如何设计求职简历、如何良好地应对应聘企业的面试等。这些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陈旧,缺乏丰富性,对学生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而对如何扭转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如何使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或素质来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缺乏针对性教育。就这一问题,高校应努力转变之前的就业指导方式,并丰富教材内容。

2.课程体系缺陷,缺乏实践环节

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学生的实践训练匮乏。很多师范生毕业后的教育工作,都是参照于以前课堂上教师的行为甚至是自己小学时期教师的教学行为,导致师范生的工作能力普遍偏低。例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育实习仅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4%。虽然学校也会安排几个周的实习,但除去学生的准备和总结工作,实习时间也所剩无几。此外,实习内容单一,学生实习收获不大,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

3.学生对职业规划定位不准确

据调查显示,将近55%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明确的就业目标,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更适合参与何种工作认识模糊,导致学习过程缺乏针对性,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负面的作用。

二、加强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能力对策

1.转变授课方式,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各所学校致力推进的教学模式,而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想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就应致力于将原有的纵向教学方式转变为横向教学方式。每位教师负责一个专题,并针对该专题轮流为多个班级讲授,这样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分散至各个班级中,且分散在各个学期中进行。这种授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

2.应系统地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持续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一般来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内容包括学生自我分析、职业目标选定、职业目标实现策略和职业生涯实现路线的反馈和修正。在设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时,应该将以上内容合理地安排在职业规划教育教学中,并且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实行职业规划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同时,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制订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

3.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职业规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师范生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教学,如果未来的教师不能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他就不可能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至关重要。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学活动与实践活相融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伴随一些课堂实践。例如,在完成一个章节的讲授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当教师,模仿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找出优缺点。此外,还可以进行教学角色互换,教师安排一些小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备课,然后课堂上进行讲解,锻炼学生的授课能力;其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实习是师范生走上讲台前一个必经的实践、锻炼环节,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教师的工作。传统的做法一般是联系幼儿学校让学生进行旁听,实际上这种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应该尽可能拓宽实践平台,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真正地走上讲台,体验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重要学科,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找准职业目标定位,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马鸿凌.以就业为导向,对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培养途径的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

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科学构建;学龄前儿童

概况

学前音乐教育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有研究,但切入点大不相同,有寻找共性的研究,亦有突出个性的研究,更有突出地域特色的学前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本课题组研究立足于连云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本地人文特色,从这三方面相结合来构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国内学前音乐教育研究从近代“学堂乐歌”时期开始,儿童音乐教育从萌芽进入初步发展的时期。解放后50至60年代中期在全面学习前苏联经验的大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一方面继承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日益增强了对音乐知识技能的重视程度。60至70年代末期的学前音乐教育由于受“”的影响,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中的音乐表演实践来接受音乐教育的。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智力教育、创造教育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开发智力。90年代以后注重素质教育为新视点,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到了追求全面和谐发展的轨道。

根据本课题组的调研:近年来在学前音乐教育领域中,众多教师致力于音乐类课程的改革与构建,在声乐、钢琴、舞蹈及基础理论等科目中找到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教改建议。遗憾的是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又没有大胆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多数教师沿着音乐教育的教学思维,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不够科学、不够符合学科发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学前音乐教育依托于高师音乐教育,但又不同于高师音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面向中小学培养音乐教师,学前教育培养的是幼教师资。由于培养目标不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方法、考试内容及要求都有所不同。“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要求“一专多能”,而幼儿园教师则要求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吹、打弹、拉、唱、跳样样精通。当然,做一名的幼儿园教师,音乐方面的“多能”还不够,美术、体育、英语等技能都很重要,所以,如果把学前教育的学生作为教师产业的商品,那么,学生能否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岗位,很快被社会所接受,音乐教育是检验学前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音乐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为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音乐教学方法的总趋势是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方法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①。我们利用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这个良好的平台,结合本地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普及与提高相兼顾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情操,以为发展其将来的社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音乐类课程设置科学性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前期研读了《音乐儿童教育指南》(华乐等编著)、《学前教育》(冯永刚著)《学前音乐教育》(王懿颖著)等专著资料,分析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声乐》(周世斌编)、《乐理・视唱・练耳》(蔡岳建编)《钢琴》(沈秋鸿编)等教材。目前各大院校学期教育专业开设的音乐类课程主要有:《声乐》、《钢琴》、《琴法与伴奏》、《乐理・视唱・练耳》、《幼儿简易乐器演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基础与欣赏(音乐)》、课程。这些课程因生源基础、办学层次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院校中各有取舍,课程设置层次不齐,学生在校期间对音乐技能和音乐教学技能掌握的不够到位与全面,导致毕业生演唱、演奏技能、组织教学能力不达标。部分音乐知识与实际受教对象的年龄,心理特征不相符合等。根据调研幼儿园教育实际状况:多数教育以过渡牺牲孩子的情感性、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几乎每一家幼儿园都有教学内容超纲的现象存在。这些超纲课程也不乏音乐类课程的教育,如不注重音乐情感的培养,不注重音乐基础训练,一味追求快、多、大、难的功利效应,违背了音乐情感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没有从学前音乐教育的本位出发,这样的教育幼儿体会不到寓教于乐的过程,体会不到通过音乐来培养情趣,陶冶情操。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普及与提高相兼顾,具有连云港地域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情操,以为发展其将来的社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对省内外部分幼儿园音乐教学状况的走访调研,和对连云港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音乐基础分析得出:学前教育音乐类课程有两门主要技能课《声乐》与《钢琴》,这两门课程同时为主干课程,需要对立开设。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把音乐教育的《乐理》与《视唱练耳》通过节选内容整合为一门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实践类课程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把音乐教育开设的《和声》、《即兴伴奏》与《歌曲弹唱》课通过把内容重新安排整合成为《儿童歌曲弹唱与伴奏》。课题组认为《声乐》、《钢琴》、《乐理与视唱练耳》、《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这四门课程为音乐技能必修课程,另外根据师资状况可以开设《幼儿简易乐器演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基础与欣赏(音乐)》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从业者演唱、演奏技能不达标;组织音乐教学能力不强;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内容和幼儿音乐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欠缺的问题。这样的课程设置不论对三年制大专生还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好的综合性与针对性,虽然建立在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之上,但通过对课程的整合与提炼体现了学前教育音乐类课程的特色。

二、学前音乐教育模式的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学前音乐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学前音乐课程的设置要为毕业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截取上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置上一定要为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深造、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将来拓展知识面和提升音乐技能有一个好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一定要以基础知识为重,切不可图多,图大,图高深而去讲求所谓的“高质量的人才”。如果这样做毕业生可能会生搬硬套地展示出一些功夫,但没有良好的音乐基础为铺垫,仅仅是空中楼阁而已,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不会活学活用,不会变通,不会举一反三地应用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于实践工作。

在具体课程设置前,我们充分调各地区部分幼儿园的音乐课从小班、中班、大班所选用的教材,了解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所必须掌握和应用的音乐技能知识,我们深有这样一个体

会: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在实践工作中够用就行,但必须要规范。如果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最好,但由于学生入校的音乐基础和学制的限制,这种可能性相对比较少,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必须从实际出发。例如在《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内容设置中以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基本识谱能力、基本的键盘和声知识为基调,让学生掌握最根本的,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范围,一些进级的内容如西洋多种调式,多声部视唱等内容就没有必要学习,一方面实际工作范围内不需要,另一方面浪费学习时间。在《声乐》课学习中不需要毕业生具备演唱中、大型声乐作品的能力,学生能规范地运用发声方法,科学、完整地演唱小型声乐曲目即可。学生在该课程中需要的是如何科学地应用发声器官,了解发声器官运作的机理,了解成年人与幼儿歌唱时发声器官运作时相同于不同的地方,更多的是要吃透幼儿声乐教学的规范性和组织幼儿歌唱教学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钢琴基础课的学习,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能,为日后工作中的即兴伴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们认为:前面三门课程的学习是《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的基础,同样《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能力的强弱是学前音乐教育能力的主要体现,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的课时量,加大对学生的即兴伴奏的能力和自弹自唱儿歌的能力训练量,使毕业生有较高的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能力,注重音乐基础课程的学习,为毕业生将来有可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

另外,学前教育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幼教工作,因此要求学前音乐教育与幼儿心理教育有很好的结合,主要要求幼儿教师要了解儿童心里发育的规律与特点,依据规律与特点制定教学方针。因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与特殊的阶段,需要从业者在掌握好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外,还需要研究儿童心理方面去研究对音乐课程的耐受性和接受方式。以下表格是幼儿与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研究表格,供学前音乐教育与幼儿心理教育结合的参考。

年 龄

注意力集中时间

3-4岁

10-15分钟

5-6岁

15-20分钟

7-8岁

20-25分钟

9-10岁

25-30分钟

10-11岁

30-40分钟

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模式的科学化与课程设置的科学化是一个体系的研究,它依据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从教学内容、方式、学科结构入手,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体系,以促进学龄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为个性健康发展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6篇

1.学前教育师资总人数不足。学前教师的增长数量远不及学龄前儿童的增加数量,学前教师的数量与待受教育幼儿数量比例悬殊,不能满足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学龄前儿童入园困难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这与学前教育教师的缺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男女比例失调。我国现有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过去,幼师一向被认为是女孩子从事的职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幼儿受教育过程中男性形象的缺失,导致幼儿女性化的现象已显现出来,男性幼师对幼儿形成勇敢、豁达、坚毅、刚强的性格有着积极作用。幼儿阶段形成的性别意识对幼儿以后的性别角色认同及性别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男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已经非常迫切,一方面从社会观念上,就应转变幼儿教育是女性从事的职业,另一方面在录取制度、政策上,对于有意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男性给予一定倾斜,增加学前教育工作者中男性的比例。

3.缺乏制度保障。学前教师师资队伍整体收入偏低。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学前教师队伍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事业编制的学前教师,主要分布在国有、民办和公办幼儿园中,他们的薪资待遇与小学教师相差不多,另一类则是私立幼儿园中的教师,这部分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师收入普遍偏低,待遇福利保障制度不完善,学前教师的利益长期得不到保证,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学前教育,不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学前教师队伍中来,在笔者所在二线城市中,学前教师的薪资待遇往往不及中小学教师的一半,大大挫伤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投入学前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4.学前教育教师准入门槛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办学机构比较纷杂,规模、设施以及师资力量悬殊比较大,民间幼儿园办园占总体比重较大,教师资源较匮乏,是导致学前教育教师准入门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私立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幼儿教育训练,没有系统学习过幼儿心理、幼儿教育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不具备基本的幼儿教育常识。学前教育教师准入门槛低,也是导致频频出现学前教育教师虐待儿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优化学前教育师资建设的具体策略

1.明确学前教师的地位,建立晋升机制。明确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向通过考核的学前教师颁发幼儿教育资格证,设立学前教育教师的职称晋升机制,政府出资奖励学前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成果,帮助其提高专业技能。

2.提高学前教师待遇。学前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没有明确的标准,而且普遍较为低下,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应明确幼师的教职工地位,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切实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薪资水平,完善学前教师的福利待遇,对有优秀表现和突出贡献的学前教师进行奖励。

第7篇

就目前情况来说,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走向主要有三类:一是到各县市的幼儿园任教;二是到教学对象相对更小的早教中心任教;三是到一些企事业单位就职但同时也担当起单位文艺骨干人才的角色。

由于用人单位类型和用人目的不同,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不一样,而近年来幼儿教育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办学水平在不断竞争中也水涨船高,因此,对所需求的学前教育人才水平也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以往教学模式所培养的普通全能型学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用人需求,各单位较倾向于专业技能全面,而又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学生,尤其是这“一技”体现在音乐方面,或者声乐、舞蹈、器乐等,这样一来,在教学过程中更能突出一所幼儿园的特色和办学品牌,从而吸引生源。那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多能一精”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培养模式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及其就业现状

当前,我省乃至全国中幼师行业普遍缺乏专职的专业水准较高的音乐技能的教师,可以说社会需求量很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就是造就一批批高素质的幼师人才,以及少数企事业及公司的文艺骨干人才。作为幼师和早教培训教师,必须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尤其掌握一种突出的音乐技能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具有创新意识。然而,要成为一名“多能一精”的幼儿教师,除了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必须具备条件以外,还必须具备优秀的品质,那就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对国家对民族怀有深厚的情感,对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去了全面的专业课程外,音乐方向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如唱歌、弹琴、舞蹈,唱歌还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戏曲唱法等。弹琴也有多种多样的琴,钢琴、提琴系列、二胡、笛子、扬琴、小号等。

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入学前的文化知识与专业基础,二是大学阶段所获取的知识,包括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等。所以我们可以在入学后的后期教学中,重视前期的基础情况,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可以通过平时举办技能观摩、才艺大赛等,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所在,重点培养突出方面的技能,从而体现出“多能”教育中的“一精”。

二学前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方向

重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每一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尤其又是师范类的学生都应该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授课,高质量地完成对于教案、讲稿、学术论文、教学总结、学生评语等文字表达和对专业知识、问题、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即兴表达和讲解的能力。

重视思维能力培养。加强思维能力是提高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两方面,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作为教师能力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重视组织能力培养。作为一个合格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组织、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将来可以多为学生提供艺术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活动,做“多能一精”的多面手和特长家。

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它包括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思维的创新。同样的教材和同样的教学对象,由于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的不同,往往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使其教学手段和知识结构更全面,进而体现出“多能”。

重视音乐特长培养。在以上全面培养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音乐特长培养,发现其兴趣、爱好以及特长项目,重点培养,针对教学,让其在“多能”的基础上更突出“一精”。在这一点上,具有多向思维和创造能力、适应现代化基础教育需要的“多能一精”的新应用型音乐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三培养措施和手段

(一)坚定信念,明确学习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尤其是师范生毕业后担任的是幼儿教师而不是专业演唱家或演奏家,在专业学习上既要精更要广。因为幼儿教师掌握音乐技能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掌握一种培养幼儿兴趣和智力开发的手段,最后才是入门音乐的方法,因而要明确最终目的去服务。针对幼儿教育需要,在专业学习上我认为基础理论知识要以适用为度、基本技能技巧要以适用为准,一切学习要服从并服务将来毕业后的幼儿教育,坚持“立足师范、面向社会、强化多能、突出特长”的学习目标,把更多精力用在教学教法的研究和专业学习上“一精”求精,“多能”求广的掌握,不能片面追求专业上的“高、精、尖”。

(二)学好专业知识,夯实教学基础

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立足之本,必须认真学好并自觉做到多听、多唱、多看、多练来加深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多听是要听别人尤其是在某一方面有特别建树的名人演唱和教师的范唱,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借鉴;多唱是通过教师的指点,自己的实践,不断修正并提高演唱技艺;多看是在博览有关书籍的基础上多观察别人尤其是名人、明星专场音乐会或大型文艺演出和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的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把理性的东西上升为感性的认识;多练就是要在多听、多看的前提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强化训练,提高技能。

(三)积极参与实践,提高技艺水平

艺术实践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通过实践既能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又能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有利于接受新信息、夯实理论功底、拓宽知识面;另外,可以提高音乐技能,通过实践锻炼有利于音乐技能的发挥,提高艺术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美感的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掌握技能要领,积累艺术经验。

(四)规范学前专业教学技能,献身教育事业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期间一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增强师德意识;二要学好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普通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专业教学技能,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多能一精”复合型人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有加强“多能一精”素质的培养并持之以恒,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师专业“多能一精”复合型人才教师。

总之,通过平时综合技能的培养,全面知识的教学,而又重视个性化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技之长”,需有多专业教师综合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训练,尤其音乐专业各专业教师配合是交叉教学,针对性的点对点重点辅导,还要有持之以恒的教学过程,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实践过程,是培养模式实现的难点之所在。同时,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就业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对整个行业幼师人才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效益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隋秀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12(18):99-100.

[2]戴娇娇.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付强.高校素质教育与舞蹈艺术教育[J].琼州大学学报,2004(03):42-43.

[4]樊丰富,罗巧英.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10(33):62-63.

[5]朱佳.高校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我校数码钢琴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琼州学院学报,2011(6):103-104.[6]李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2.

[7]方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03):110-112.

[8]李波.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12(21):145-146.

[9]王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70-72.[10]赵希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改革思考[J].艺术教育,2012(12):68-69.

第8篇

【关键词】专科层次 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35-02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面向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因而它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学前教育专业有利于孩子早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对于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积极探索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是十分有价值的。

一、实践教学体系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狭义上,它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围绕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安排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如见习、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实现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广义上,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一定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管理、以及一定的教学设施或条件综合形成的一个整体。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合作,以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的目标。

二、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不到位

在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其虽然设置了整体的教学计划,并且对其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都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但是在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实施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1.在一些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上还是能够得到比较完善的实施的,但是在涉及儿童心理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等内容的教学实施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教学模式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灌输式的教学,缺乏实践性的教学。2.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缺少如保育类一类课程的安排,而关于保育的实践教学是几乎没有。3.实践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教师在其教学中占主导性的地位,主要是由教师来示范指导学生,而学生自主进行组织策划各类幼儿活动的实践却少之又少。

(二)实践教学条件不充分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的条件上,专科院校还不够完善。第一,缺乏足够的硬件设施。对于条件稍微好点的专科院校来说,在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室的建设上,还是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实训需求的,如基本的手工室、 书法室、 琴房、 舞蹈实训室都是有的。而可供更进一步的技能训练的实训室或者功能室大部分的专科院校内是缺乏的,如涉及游戏指导技能、 环境创设技能、 婴幼儿照护技能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的实训室。实训室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第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够强。专科院校的很多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从大学刚毕业后就进入了工作阶段,他们对幼儿园的具体实践活动还不够了解,再加上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几乎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缺乏一定的幼儿教学经验,因而在其教学中,很多只局限于纸上谈兵,其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第三,实践教学的时间太短。在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中,只为技能类的学科安排了平时的技能训练外,其他的学科除了在课上的学习,其他时间几乎没有要求,这是不能够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

(三)实践教学管理不完善

专科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只是将其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很少去关注学生有没有吸收进去,缺乏对实践的教学管理,而且学校也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对实践的管理是实践实施的保障,是强化实施过程效果的必要环节。但是在很多专科院校中就缺乏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对实践教学过程实施监控,最终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一直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因此专科院校要十分重视对实践的教学管理。

(四)缺乏一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在评价标准上不够规范化和全面化。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评定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评价学生,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依据。第二,在评价方式和主体上不够多样化。学生的实践成绩一般就是运用百分制的评价方式,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其进行打分,及格就能获得学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成绩也只是由学校单方面地进行打分,学生只需要将实习体会记录在表格而上就算完成实习任务了,而这些都只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功夫。第三,实践评价只是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学校只是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而往往会忽略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情况或者是存在的问题,这种缺乏过程性的评价体系是不当的。

三、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出专门针对幼儿学习和成长进行教学服务的人才设置的一门应用型的专业。在《课标》中,对三年制的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采用学分制的方式,规定最低必须修满40个学分,最低总学分为60分,两者都不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根据最低60个总学分来计算,总课时量为1080个。根据这些课时量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局限在理论知识上,还应该包括一定的实践课程,这也正是《课标》所规定的。但是在二者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大多专科院校还没有能够做到协调,实践教学是普遍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重新安排其课程,在比例上以及在教学目标上,都要突出实践教学,从而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要想全面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设施齐全并且功能完备的实训室,并且包括室内和室外的。在实训室建立之前,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从而为学生确定一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不仅需要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类课程实践的需求,而且更要注重学生薄弱的实践环节的实训室的建设,如幼儿园教育活动模拟室、幼儿行为观察或游戏室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实践条件,促进学生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校外实训室的建设上,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见习和实习机会,在体现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特色的同时,要体现多样化的特征,从而建设出具有特色校外实践基地。从而形成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首先,将实践教学管理的要求写进教学制度里面,如学生见习、实习制度、活动记录手册等,并且要求全体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公共执行,从而以此作为依据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促进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其次,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这是实践教学活动高效进行的保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派专人全程监督和检查实践教学过程,在课程结束之后,将检查的情况如实反映给教学老师,从而让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教学中做的到位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都有清楚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加以改进。第三,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见习、实习的反馈机制。学校要对学生在校内实训以及校外见习、实习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在毕业生参加幼儿园的工作后,也要对他们进行走访,收集毕业生的教学情况并且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这将会成为学校将来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四)建立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在每一学期的实践教学结束之后,学校需要对每个班级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方面要形成完善的教学实践评估体系。比如可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或者展开座谈会等,深入地了解学前实践教学建设情况。另外,对于实践教学的调查得出的情况需要形成文件,并且进行有序的归档,这对于实践教学评估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有效、规范的评估体系所评估的对象应该是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指导方式、考核方式、教学进度的掌握情况等等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估的情况与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相吻合。在对其进行评估的时候,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凡是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全体教职工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另外,在评价方式上也要注意多样化,如可以采取教师互评、 师生互评, 教师评学、 学生网上评教等方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估体制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完成的一项指标,它不仅是保证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是其培养优秀的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该专业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完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新兴.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教育探索. 2013(05)

[2]高闰青.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大学(学术版). 2012(06)

[3]范小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