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5 06:43: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营林生产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营林生产现状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对于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国,当各林业局在接到造林任务之后,就会开始大面积的造林作业,目的就是在完成造林任务以后能够获得国家所拨款项。正因为这种想法的存在,人们往往只重视营林生产的造林面积和造林数量,却不在乎营林生产的造林质量和成活率,使得营林生产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所以,加强营林生产的管理工作,优化营林生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对于环境建设和林业工程的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森林资源同人们的生活生产都息息相关。目前,由于国家对森林资源的足够重视,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营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我国林业工程发展非常重要,在整个林业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营林生产管理也是最为重要的。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林业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从林木良种的匮乏到林木市场经营管理方式的不足,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着我国林业工作的发展。
2当前营林生产管理之中的问题
2.1造林工作的质量不高。目前,我国林木良种建设基地中普遍存在着种子园建设单一的问题。由于相关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以及母树林的管理环节薄弱,使得种子园内的母树林更替不及时。同时,相关部门对种子园得管理力度不够,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也是造成种子园建设单一的原因。造林质量和造林数量出现严重的失衡。目前,由于林业局对于林业生产出现不重视的态度,往往只在乎整体的施工进度,以求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上级所安排的造林任务,忽视造林的质量问题,经常出现死林和病林的现象,营林审查干旱管理工作的质量不高。2.2人们对于林业工程的市场价值认识不足。虽然政府也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了生态工程建设的的意义和作用,但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只注重眼前利益,注重看得见的实惠,思想不容易转变。参与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传统的会计行业在林业项目的核算之中,仅依靠经济学的观点来计算林业工程的市场经济价值。但是林业工程作为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其实际价值在于其社会效应以及其生态价值。因此,以生态学观点为指导的会计学才可以正确认知林业工程的实际价值。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远大于其市场价值,森林所提供的无形生态价值是森林实际的木材资源的数十倍。因此,将生态效益纳入会计核算之中,对于林业工程的实际社会效应和价值信息的传播十分有必要,可以让人们更好的理解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林业建设经济效益无法赶上实际的投入会使得国家的投入逐渐减少,会计核算所得出的市场价值低更是使得林业建设的发展极为艰难。林业提供无形的生态效益,林业的经营和管理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是当前林业提供的生态效益价值并没有计入收益,导致林业具有很典型的外部经济性,此情况下,林业经营与管理的价值循环和资金周转不符合实际,需要政府提供价值补偿以弥补林业经营与管理的部分开支。此时,生态系统指导之下的会计核算就显得十分重要,将生态学价值考虑在内的会计核算可以使国家对于林业工程的投入增加,同时也可以加大林业工程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的生态建设之中,加快我国的植树造林工程的进度。
3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措施
林业建设之中注意调整树种结构。相关单位在营林生产工作中应该加强对种植品种中林木结构的调整,有效的达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营林生产工作中林木品种的选购优化工作,保证营林生产工作中采用的林木品种能够有效的适应当地的地区环境特色,能够具备较高成活率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尽量选购林木品种成长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森林整体生态和谐的林木品种,既要考虑适地适树,又要做到造林树种的合理搭配,进而实现营林生产工作中生态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双重发展。其次,在林木品种的采伐以及交易阶段,相关单位应该充分的加强对林木产品的深加工应用,减少直接使用原木交易的现象,避免因为经济发展的匮乏而导致大量原木采伐现象的出现。最后,相关单位在有效的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对林木产品更多经济产生方式的扩展应用,例如建设精品森林旅游区、建设高级林木品种培育区、建设生态游览居住区等诸多方式,实现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的双重发展。3.1加强对种苗基地的建设。林木良种是营林工作开展的重点,只有不断选育优秀林木种子,改善综合林木良种的质量水平,才是我国营林生产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首先,我们要加强种子园的规模建设,通过研究和选育工作,挑选出能够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良木品种。其次,我们应该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生产比重,提高现有母树林的生产管理工作,并注意母树林的更替工作,利用较年轻的相近品种取代母树林,这样就能够改善我国母树林的基本生产机构,提高生产质量。3.2培育符合国家需求的林木。按照社会需求进行林木良种的培育工作,有利于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具有高价值材林以及短周期速生林木,能够创造新更高的市场价值,促进林业工程的发展。3.3推进林业建设的技术化和机械化。机械化林业生产,能够提高林业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对我国营林生产质量也有一定的提升。机械化林业生产技术,是我国现代化林业发展的需求和必然趋势,能够使我国林业发展适应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提高营林生产效率和质量,形成科学合理的造林模式。3.4提高建设人员的技术素养。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强对现有工作队伍的培养工作,是促进我国林业工程发展的有力途径。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和员工激励制度,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快速发展,保证我国营林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论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对于林业工程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选种育种到植株的成材,都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确保营林生产的有效性。造林的质量问题以及经济价值方面,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总结可行的处理措施,促进林业工程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何玉玲 单位:鹤北林业局庆林林场
参考文献
[1]王英泽.林业工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农民致富之友,2017(1):23.
[2]李铁林.对数字化林业工程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54.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能力;森林种植
一、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
1.营林生产要从实际出发
林木生长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营林生产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死亡现象。因此在对生产量进行规划时,不能只受限于理论数据的分析,还要根据实际的调查地带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森林进行管理时,如果发现树木出现死亡状况,要及时进行记录与备案,做好长期监察的准备,真正的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所得到的结果更能接近实际情况。在对林区进行规划使用时,可以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树木生长量是衡量管理效率的科学标准,明确这一特征后,对营林生长区域进行管理时更具有针对性。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木材产量有明显的减少,管理人员要检查出减少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对策,积累相关经验,切实保护林木的生长。衡量指标一定要具有准确性和确定性。
2.营林要划分单位
营林工作划分单位最好以省或地区(主要考虑自然区划)为单位,把荒山(包括采伐迹地)划分为不同的营林类型,根据不同的营林类型确定相应的林木生长量指标。划分营林类型的依据是宜林程度和森林产品规格(例如用材林有大、中、小径材 ),比如说把宜林荒山划分为若干个营林类型,分别确定林木生长量指标。一个地区造林树种很多,可以用几个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作为林木生长量指标的基数(南方可用杉木、马尾松等 ),其他各种树种可以根据其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定出和该几个树种中的其中一个相比的指数。这样,国家对林场的营林任务就可以下达造林面积、林木生长量、木材产量及规格、投资等经济指标。全面完成这些经济指标就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营林成效。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和没有完成规定指标任务的奖惩制度,能够更好地完成营林生产。
二、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对策
1.加强种苗基地建设营林生产管理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关系到营林生产管理的质量,这项工作也是漫长而艰巨的,在工作开展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保证林苗能够健康成长。在选择林苗上要根据实际情况种植适合生长的树木,时刻监督检查林苗的生长情况,做到及时总结经验,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在林苗生长中还要注意其生长条件的关键因素,例如:水源是否充足、土壤中所提供的营养成分、育苗基地中湿度等等因素。依据科学知识建设现代化的种苗基地,更好的提升林木产量,促进营林生产管理。
2.搞活苗圃运营机制
现在我们的苗圃运营机制还过于单一,还是以传统的需求多少就种植多少,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机制,致使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工作热情也无法得到提升,对苗圃运营机制是有很大影响的。适当的在苗圃运营机制中引入市场竞争,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经济效益也会得到提升,在选择苗木质量上,也会更加注重,大大地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更有利于苗圃运营机制的稳步运行。
3.按照经济规律来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要在严谨的制度约束下开展,对于工作期间可能会遇到的风险问题,须做好预期的准备,做好应对办法,避免对种植区域造成经济损失。苗木种植技术在制度的约束下也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管理工作更要分层次进行,针对产量与安全生长两方面内容来进行。按照上面的分析思路,需要根据经济规律,来制定恰当的营林生产的经济指标,假如在不超过投资的前提之下,营林指标超额完成,那么所取得的实际的经济效益,可以由相关林场或者是个人来获得。
4.加强森林抚育质量管理工作
重点是要加强背后资源的培育工作,那么森林抚育方面的工作质量与成效等也会得到稳步提升。我们要重视从调查、设计、审批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加强对森林抚育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出现不合格的设计需要进行返工,不合格的地段在退回之后,不能再进行上报,要始终坚持全年作业,设计好一块就审批好一块的基本原则,为林业局在审批抚育方面的设计与抚育工作的全面执行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在森里资源的开发上,要始终坚持立体开发,符合经营一定要按照森林经营的各项基本方案与多种技术的基本规程来执行,充分发挥好林木的生态效益;对于限伐区要进行严格监控,并且积极进行更新性的砍伐,科学的制定砍伐政策。对于商品性质的林木,积极利用并有效地发挥林木自身所独有的生态方面的优势,实现立体化的开发。为了继续加快后备资源方面的培育力度,积极改进对天然林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抚育林木的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类型,并且根据不同的类型来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要按照事实求是的基本原则。重中之重的是公益林方面要继续加大管理的力度,切实维护好森林生态平衡,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并有效地提高林地的生产能力,发挥出多种林木的基本功能。
5.加强营林生产质量管理
首先要提高群众认识,加强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林业是农民增收重要组成部分,营林是林业的基础,我们要把林业生产列入一项主要工作,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确保各项营林生产计划全面完成。其次我们要坚持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继续大力优化林种结构,提高林木质量,进一步抓好生态公益林,特色基地等工程建设,加大对低效林的改造,对幼林的保护和抚育,及时完成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更新。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要真正的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要根据生态规律、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更新造林的质量,加强森林抚育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营林生产管理能力,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推进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森林、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志岭.关于营林工作与生态相结合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4(2).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措施;加强;重要性
1.在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对营林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营林生产规模相应扩大,许多问题渐渐产生,影响了营林建设,造成了危害,在营林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营林建设过程中会存在母体树林中种植树木种类存在区别,种子培育园地建设的规模过小,培育的种子数量有限,良种基地给予的资金支持较小。林业局对营林建设的关注程度都表现在资金方面,营林管理能力与水平都很低,在针对苗圃与培育树苗的过程中缺乏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了解与规划,不能与社会发展节奏相适应,难以创造更多的经济发展收益,而且现阶段营林建设中,造林的数量越来越差,林木资源与品种的质量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不均衡的问题。在造林过程中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许多木材种植的种类与耕种方式并不科学,推广应用与引种种植存在问题,经营与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转变林业经营管理方式,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对集约型的经营模式造成了冲击。此外,在造林时一些造林小班还有短期的行为,没有合理的进行营林管理。导致管理措施实施不到位,不能保证营林的质量。
2.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2.1加强建设种苗基地的力度
在开展营林生产工作时关键的就是选育林木良种。森林企业要想使林业生产的利益更加长远,就不仅仅要将种子园的规模扩大,并且还要继续建立一批和本地生产相适应的树种。在我国的营林建设过程中应该提高大阔叶树母树林在营林中的比例,对母树林的组成结构做出适当的调整,并且要加大对营林的抚育管理力度。因此必须要选择加快调整母体树林的种类结构,加强林业资源种类优势,改善母体树林的种植结构,提高母体树林的生产质量,扩大规模,有效帮助母体树林建立起平衡发展理论与健康化的森林资源发展优势,改善林业发展的不足。
2.2将苗圃的运营机制搞活
在进行营利管理时,森林单位应该选择合适的私人经营方式和承包方式,这样才能推进苗圃的市场化经营速度,在苗圃经营过程中要采用多种经营机制,并且还要引入竞争机制,这样才能使苗圃经营更加灵活。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可以和承包方签定回收合同,并且要制定相关的奖励和惩罚方法,在定苗木的价格时要按照苗木的等级,这样才能够保证造林可以选择质量高的树苗,即使林木的经营者的种植面积再大,仍然能够保证林木的质量。另外,我们还可以把苗圃当成是种苗的市场,这样就可以减少造林和育苗的成本,使苗圃的竞争机制更完善。森林企业只有在满足了本单位的用苗需要之后,才能允许苗圃的经营者再另外寻找客户。这样才能够通过订单育苗的方法将育苗销售市场扩宽。此外还可以采用对内承包的方式来解决闲置苗圃基地的问题,可以在闲置的苗圃基地上培育花卉、发展种植业、种植经济作物、绿化苗圃或者是“驯化”野生动物等等。这样就可以降低对育苗的投入资金,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
2.3 加强对更新造林的生产管理力度
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营林的生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在更新造林上也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这些都有效的提高了林业生产的保存率和成活率。传统的验收方式即通过增加初植株的数量来提高保存率和成活率,现在这种方法仍然是保证初植株数的主要措施。但是这种措施却会增加造林的投入成本,使大量的苗木被浪费,而且采用这种办法还会增加林木抚育和造林的工作数量。另外,要想将人工苗木的投入量降低,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冠,在造林时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使用适当的苗木数量。这样就可以使天然的苗木得到更好的利用。为了避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应该对那些近几年出现的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采取天然更新或者人工促成的方式。
2.4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优良树种
对集约丰产林的更新树种培育上,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培育高价用材林以及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同时,要在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就设计好木材产品的销售渠道。改变认识,从提高用材林的林木质量上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加大初植株数量。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林木的质量。随着林木工业深加工的发展,林业生产加工业已经经历了由传统的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使我国林木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原料供应成为我们当前研究林产品生产结构、产品布局、产品规模等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对此,林业生产发展必须要满足市场机制的运行条件,要满足生产制度,要针对市场需求的森林资源给予认真的分析与需求定位,科学、合理的寻找林业资源调整方式,针对扩大出口与内销林木资源都要做好认真的分析,认真规划林业发展的未来工作。
2.5 加强集约型生产管理
要想提高林业的产量,保证林木生产在已有面积上获得更大的生产量就必须根据林木的长势进行施肥、打药和定期抚育保护,以期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收到预期的成效。对于林木的抚育管护,要像农民种地那样从播种到秋收不间断地进行管护。林木的抚育对林木的生长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抚育林木,就不能够保证林木的生长质量。通过实践经验证明,长期经营管理的措施是确保短周期杨树速生林健康稳定的快速生材最有效的方法。而短期的经营管理不会保证林木更好的生长。对林木生产管理,从选种到出材,时刻都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质量就是财富”的营林生产观念,将营林生产纳入建设和谐社会的规划中,遵循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一林区建设主题,全面提高营林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结束语
我们知道林木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证林木的需求得到满足,就要合理的管理营林生产,采取多样的方式处理闲置的林地,从而增加林业的收入,使林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营林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我国的林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哲.浅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吉林农业C 版,2010,12:10-13.
[2]杜长清.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80-84.
【关键词】营林 生产管理 对策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对木材的消耗与日俱增,而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又与世界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建国初期为了加快发展步伐,无止境地对森林进行滥采乱伐,对生态林业造成严重的破坏。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对林业的健康发展越发重视,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改善林业产业的发展,但是林业发展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动林业发展。营林业的兴起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改观,营林工作不仅可以更好地培育树种,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还在发展林业副产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营林工作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营林工作如此强大的作用,加强营林管理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营林工作责任重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为了能够加强营林生产的管理工作,就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林木成长的质量是营林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因为,林木产品产量必须依靠于林木的生长量,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而且在林木的生长量上面能够反映生产技术措施的有效与否。在营林造林的工作生产管理上面一定要严格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一定要对造林的成活率、林木的生长量与保存率进行严格实际的统计分析。经过严密的数据分析与统计才能够保证造林的实际保存面积。
同时要根据树木的品种来作为林木的生长量的指标基数,例如,如果林场的红松和落叶松占据林场大部分比例的话,就可以将红松和落叶松作为林木生长量的指标基本指数。并且根据林木的生长速度与经济的价值确定出有效的对比指数。那么营林的成效的取得可以在林木产量、林木产量、造林总面积、投资等基本的经济指标上来分析。那么,经过以上的分析,一定要紧密结合市场,按照经济的发展规律,制定恰如其分的营林生产的经济目标。如果一个经营周期下来,没有超过预期投资,而营林的指标又超额完成了,那这些超额完成的部分,完全可以拿出来一部分作为林场的工作人员的奖励来发给员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林场的工作一定要紧紧跟随的市场的脚步,不能落后于人。所以要想将林场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就必须将管理的林场的思想做到一个积极的正确的转变。重新正确的定位林场的造林工作在整个林场经营发展中的地位,以便未来实现林场的飞跃式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做到责任到人。不论林场的规模大小,都要落实好责任到人的制度,不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要明确自己的负责的责任。分清不同领导的不同责任,在党政的工作方面也要一并抓起,做到赏罚分明,对于工作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当然对于工作落后的员工也要进行一定的惩罚,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而且要制定好每个环节的具体措施。林场的工作也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出行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一定要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完成营林造林的基本任务。总而言之,一定要认真总结之前的工作经验,在管理工作上认真严密最好形成一个严谨的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体制上的保障,以及加强管理和制度来大大的提升造林的质量,为我国的林区后背资源做出应该做的贡献。改善提高造林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几年,我国很多的林场的造林质量都在一步步的提升,不但要加强林场的管理,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要将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的理念作为基本理念树立起来,效益和质量一定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要保证造林的质量,就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并着手解决。
从当下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际工作中林木的抚育情况,根据不同的类型,比如封护型、抚育型与补植改造型等,根据这些不同的类型来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持续加快后背资源方面的培育深度,有力的改善对天然林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从当地林场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公益林方面,一定要加大管理的力度,加强监管。真正做到森林生态平衡,积极参与到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中去。同时,加大林地的生产力度,是各种林木的基本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于地质的原因,很多地方对于林木的生长不是很适宜,向类似于这种低效率的土地,还更要加强改造力度。运用恰当的原则,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全面的经营。
做好森林抚育和管理工作,只有将林场的背后资源的培育工作做好,才能逐步提升森林抚育方面的工作质量的绩效。森林抚育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要从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设计审批环节入手,对于那些不合格的设计一定要严格要求返工。在不合格的地段在返回之前,不能够再向上级汇报,一定要坚持总览大局,坚持全年的工作方式,设计好一块就审批一块的原则。只有在审批方面的设计和和抚育方面全面执行才能够保障林业局的良好发展。为了很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一定要坚持全面立体的开发,在林场的经营上面要按照林场经营的各个基本方案结合各种科学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流程来执行;由于国家一直提倡植树育林,很多土地是禁止砍伐或者是限制砍伐的,所以在这些区域,一定要积极进行更新性的砍伐,在更新野生植被方面进行有力的采集工作,一定要做好稀有植被的保护工作,另外对于种植的商品性质的树木,则应该采取该抚育的抚育,该造林的造林原则。要充分利用森林自身的特有的生态优势,保证实现全面立体的开发。
综上所述,营林生产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贡献更时不言而喻。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营林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各类问题的原因,以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完善营林管理工作体系,以此来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克条.浅析营林工作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2,(8).
[2]陈淑香.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广东科技,2009,(2).
[3]佟建民.我国林业的发展及现阶段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4).
【关键词】:林业造林;方法;营林生产;管理
1、现代林业造林的方法
1.1播种造林法
随着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创新引进了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其中播种造林法尤为突出。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就是将种子播撒在林地中,没有繁琐的育苗环节,操作较为简单,只需要将种子播种后,自然成长即可。这种方法更适合应用在大面积的林业造林方面。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于林地条件要求较高,对于后期的幼林管理和抚育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能够采用播种造林方法的林地,所栽种的树种都需要有较强的发芽力及适应力,例如核桃、山杏、栎类、梭梭、沙拐枣等,都适合使用播种造林法。该方法在选择地块时对于土壤要求较高,土壤中不仅需要含有大量的水分,同时不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故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人少、地偏的边远地区造林。吐鲁番市大面积种梭梭林种植,可以使用直播方式,同时结合滴灌,但是要求酸碱含量48值盐碱含量不可超过。因此此地采用播种造林法最为合适。
1.2分殖造林法
相较于播种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分殖造林法是通过将植物营养器官制作成育林的养料,采用直接造林方式,不仅便捷、省时,且技术难度不高、易于操作。使用该方法能让苗木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在栽植后生长较为稳定,并能很好的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1.3植苗造林法
除了上述的播种造林法和分殖造林法以外,还有一种植苗造林法,在吐鲁番干旱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在造林区域内均匀整地,整地方式可以采取全面整地、局部整地、带状整地三种。在上一年冬季整地、深翻后浇足冬灌水,做好翌年开春造林前期准备工作。翌年春季3月,气温回升在10℃就可以造林。按照设计的株行距,确定植树穴,当年生裸根苗要求地径1cm以上优质壮苗,植树穴要求挖深、长、宽各40cm的树坑,将表土与心土分开放。苗木种植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种植,先将表土放入坑内,如何再放入心土,埋土高度超过原根茎5cm即可,过深过浅都将影响苗木成活。在实际栽种过程中,需要保证幼苗栽种的端正,让幼苗的根系水平伸展。为了确保幼苗能够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需要对幼苗栽种的深浅度进行合理安排,强化幼苗的根系水分吸附力,从而有效应对干旱天气。其缺点就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新疆干旱地区造林后期需要人工浇水,这是确保苗木成活的关键。
2、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2.1遵从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实际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客观内在的本质。因此,当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依然要遵从经济发展规律。林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必须要以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为前提。造林工作不能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树木的成长质量是衡量营林造木的重要指标,往往只有在树木的成活量和生长量方面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林业的生产技术。实际统计树木的保存率、生长率和成活率,对营林造林的真实数据必须掌握和了解,这对林业的营造和规划非常有助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盲目和随意的进行林业发展,使营林造林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2强化种苗基地的建设,将苗圃推向市场
(1)树种的选择是营林生产的关键环节,就我国目前建设园林的过程中,多数正处于第二代,或者正在向第二代迈进,站在长远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使种子园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2)林地的选择。造林场地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合适非常重要,以往一种树木只能种植在一个小型造林班内是极为错误的观念。
(3)调整企业母树木结构。如果母树木已经逐渐老龄化,就可以采用趋近于熟林的树木或者是达到母树木条件的树木来取而代之。如果母树林基地较为珍贵,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使母树林的结构得以优化,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而且还保证良种化选育的实现。
(4)降低造林成本。单位面积的苗木成本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单株成本降低之后,才能够保证提高成苗产量的效果,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缩减培育周期。
2.3提升营林质量,加强管理
把营林效益和营林质量要做到有机的统一,保证营林的质量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营林重新定位。在以往的林业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给营林充分的重视,甚至在有些情况是忽视营林的,这实际上是不利于林业的健康发展的,需要正视和重视营林对林业发展的作用,对营林的作用和地位重新审定。其次,责任制的贯彻和落实。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都要贯彻落实,明确工作范围,落实责任制,赏罚分明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人为失误的发生频率。
2.4做好抚育工作
实际上,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做好抚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对抚育工作的操作流程要严加把控,当然,前提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支持永远都是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投入的资金并不是盲目使用的,采用专人保管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公开透明,即便是要使用资金,也依然要走正规的审批流程。后备资源的培育实际上也是森林抚育工作的内容之一,例如,经营管理天然林的工作。总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树木不同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补植改造型、抚育型和封护型,并且根据每个类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管理方法。
3、结束语
林业造林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林业造林阶段,需科学选取造林方法,强化林业营林生产管理工作,选用科学的方案提升林业发展水平。选取树种的过程中,需和地区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相结合,并分析树种生长发育的环境与规律,方可确保培育更多、更好的林木,最终推动我国林业的稳定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工作,我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而且经过这些成果证明要想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就必须走发展林业提高国民生产力的这一条道路。目前,我国是世界人工林最多的国家,其保存面积达到了0.62亿hm2,全国的森林面积达到了1.95亿hm2,这很好地实现了我国森林资源在面积和储蓄量上的同时增长。
1 科学造林的意义
1.1 造林的土壤加工
对于树木,其养料的汲取主要靠它的根系,而养料的来源主要是土壤中。因而,土壤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在植树造林时,必须对目标土壤进行加工处理,主要是要将土壤进行深翻、翻松、杂草清除和土壤的不良立体结构改良处理,使之成为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增加植物的根系活动土壤,保证植物能够很好地生长发育。
1.2 寻找优越的土壤环境
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础,树木只有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才能满足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每一个树种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不一样。因此,在日常的植树造林中应该根据树木的喜好选择适合其生长发展的土壤环境,把好土壤的质量关,严格按照科学的种植方式选择优质的树苗进行栽种,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1.3 地形环境
树木的生长,地形环境仍然很重要,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地形环境也是科学造林方法的一种。植树造林中所讲的地形环境主要是针对一些土壤的局部环境对土壤的影响,如背风坡和迎风坡、阴坡和阳坡、山岗和山谷等。在树木的生长中良好的地形环境是其必不可少的,选择好的地形环境造林会收到更好的造林效果。
2 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木良种基地管理不善
我国在林木良种基地的管理上没有科学化,管理不当导致林木基地的建设滞后,进而致使营林母树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加之在林木种子林的建设上其类型单一,使得营林老化现象严重。
2.2 苗圃的管理跟不上市场的发展
我国的营林建设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种植了经济林。但是在经济林苗圃的管理上始终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使得经济林砍伐过快,新的树苗没有及时补上,形成一种需求和环境保护缺口。
2.3 对树种的质量管理不到位
良好的树种质量能有效提高树的成活率。但是在我国的营林生产管理中,对树种质量的认识和管理上经验不足,甚至还大量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这严重影响了我国营林的生产和更新。
2.4 人工林与市场失衡
在我国的营林生产管理中缺乏商业上的思考或考虑不周密,这致使林产的供应跟不上,人工林没有良好的定向培育和长远打算。
3 营林生产管理的主要对策
3.1 加大对种苗基地的建设
及时调整我国营林建设的结构,加大对种苗基地的建设是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的关键。我们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拓宽营林种苗基地规模,有效提高母树林的覆盖率,提高母林的抚育度,提高林木的质量,实现对现有母林的结构调整,加快对母林的更新力度和训整力度,增加营林的经济效益。
3.2 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
在营林的生产管理中一定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才能更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同时还要对林木新品种的应用和培育加以重视,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争取用最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培育出最好的丰产林和混交林等森林资源。
3.3 注重营林机械化生产的管理
现今的营林培育方式应该打破传统的手工栽植方式,那样的栽植方式效率低下,人工挖坑1个,机器挖坑就已经是其许多倍。因此,应该加强造林中机械化的管理,这有利于营林生产与培育的效率提高,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是营林生产与培育的必要要求,不得不考虑。
3.4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专业的营林建设人才,是营林建设的希望。因此,营林的日常生产和管理中一定不要忽视对专业营林建设人才的培养,否则会严重影响林木的生产创新和优良品种的培育,当然也不利于营林的管理。因此,政府要在营林人才的建设上给予重视,打造出一支营林种植与管理的高素质队伍对我国的营林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5 加强对低产林的管理
营林的建设不仅仅是要实现其对环境保护的需要,还要实现其良好的经济价值,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营林的日常生产管理中应该加强对那些低产林的管理,通过复垦、高位嫁接、施肥等方式,有效提高其产出价值。
4 结语
现代营林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环境保护的需要,还要满足其对社会经济的需求。因此,在营林的建设上要考虑到林木价值的多样化体现,应该坚持分类经营的原则对营林进行差异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营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地实现现代营林业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 赵岩峰.浅析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营林工作[J].民营科技,2011(8):108
1.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宣传“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用量化的数字宣传森防工作与林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及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防治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是发展的观念.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另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2.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
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双层责任制,把森防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切实把森防责任落实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肩上,促进由部门搞森防向政府有责任、社会齐关心、大家都参与的局面,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基层林业站要积极当好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报告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3.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建议将基层林业站参照公务员管理。在机构改革大潮中,要按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站的建没,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林业标准站建没,逐步健全并规范测报、检疫、防治信息网络,实现森防工作网络化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4.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省级测报点为骨干,基层林业站为最基础的测报网络。做到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定期趋势预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同时,建议省、市、县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报队伍。
5.科研和技术推广并举,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要围绕当前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行科研、生产、管理密切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好防治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重点推广应用仿生、生物防治技术和先进实用的防治手段,建立推广示范工程,以典型促推广,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二、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
1.营林生产要以林木生长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
因为林木生长量才是构成产品产量的因子(森林的间接效益也是如此),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的效应完全反映在林木生长量上。目前营林生产只是把造林面积作为衡量指标,国家投资也是按照造林面积计算,完成多少造林而积就领取多少国家投资。至于能否成林,生长如何或能生产多少木材和其他产品就已经不和国家投资发生关系了,甚至连主管部门统计数字也只是每年完成造林面积多少,而不去统计成活率、保存率或林木生长量等更能说明营林成效的数据。这是造成造林保存面积少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2.要以省或地区(主要考虑自然区划)为单位,把宜林荒山(包括采伐迹地)划分为不同的营林类型,根据不同的营林类型确定相应的林木生长量指标。划分营林类型的依据是宜林程度和森林产品规格(例如用材林有大、中、小径材),比如说,在南方杉木、松木、桉树产区,把宜林荒山划分为若干个营林类型,分别确定林木生长量指标。一个地区造林树种很多,可以用几个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作为林木生长量指标的基数(南方可用杉木、马尾松、桉树等),其他各种树种可以根据其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定出和该几个树种中的其中一个相比的指数。这样,国家对林场的营林任务就可以下达造林面积、林木生长量、木材产量及规格、投资等经济指标。全面完成这些经济指标就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营林成效。在此基础上,制定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和没有完成规定指标的奖罚制度。在不超过投资的前提下,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所得的经济利益可以全部由林场或个人所得。这和工业生产不同,因为国家虽然没得到超额部分森林的直接产品,但在森林间接效益方面仍然可以得利不少。
三、强化对森林抚育,实施综合经营措施
强化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工作质量和成效稳步提高。从调查设计着手,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设计一律返工,不合格的地块退回后不得重复上报,同时本着全年作业,设计一块审批一块的原则,随时为林业局规划设计,为保证抚育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了保证。在森林经营上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要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和各项技术规程执行,对生态功能弱的禁伐区,以卫生抚育为主,防止森林病虫害发生,以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对限伐区可进行抚育,进行更新性采伐、更新造林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对商品林,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则造,同时尽快转变森林单纯提供木材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和利用森林自身特有生态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建立林农、林果、林药、休闲等复合经营模式。为加速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改正对天然中幼林的经营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急需抚育的林分实际情况,划分为抚育型、封护型、补植改造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四、采取有利措施不断提高更新造林质量
近年来,随着全国进行林改,林农得到实惠,尝到甜头,造林质量稳步提高。在强化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狠抓了造林质量,成活率、保存率大幅提高。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质量、效益上,一是转变思想,加强领导,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造林工作在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分清责任,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奖惩分明。三是制定措施、求真务实、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生产任务。四是开展绿化植树活动,美化家园,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根据《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负责全面责任,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责任制。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分管领导既要管好自已分管的业务工作,也要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考核机制。每年年初必须下达年度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岗位及个人,落实全员责任制。根据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责任大小、工作数量多少、安全风险系数,进行量化、细化考核。将安全考评结果与职工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晋职晋级等挂钩。
2依照新安全生产法要求,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在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做好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等相关内容。为此,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应把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重中之重的任务抓实抓好。要从林业生产工作实际入手,组织学习本岗位应知应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分析等。针对林业生产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的状况,在培训方式上,可采用现场提问解答、挂图讲解说明、操作示范引导等形式,以达到预期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测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发现未经培训上岗的从业人员,要重新组织岗前培训直到考核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对于不听劝阻、不参加培训的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对油锯手、集材车驾驶员、营林机械操作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选送到专门机构进行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作业。安管人员应当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3依照新安全生产法要求,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根据新《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突出重点抓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和事中管理。因此,要求生产作业人员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要要立即向本单位安管人员或负责人报告,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及单位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处理,同时要将整改落实情况向生产作业人员通报。安全管理机构要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发现和排查处理的现场图片、处理的结果,按次、处造表和造册,书面登记、记录,并尽可能建立电子档案以便今后查询、跟踪进行动态管理,真正把隐患查处落到实处。
4依照新安全生产法要求,严格劳务派遣从业人员管理
近年来,林业生产经营单位用工大部份实行劳务派遣管理。新安全生产法针对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劳务派遣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将劳务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要严格把好派遣人员录用关,做好劳务派遣人员进场录用登记、办理工伤保险。做到进场从业人员底子清、情况明。特别是重点抓好劳务派遣人员岗前培训,开展必要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保证劳务派遣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让他们了解自身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安管人员要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安全管理,关心劳务派遣人员的生产生活。将劳务派遣人员与本单位的从业人员同等对待,落实安全生产“六同时”管理,维护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
5依照新安全生产法要求,保障安全生产必需资金投入
根据新安全生法规定,林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因此,要求各个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在每年年初安排和制订年度经济计划时,按规定足额提取年度安全生产费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工作条件,办理从业人员工伤保险、简易人身伤害保险等各类保险。保证职工教育培训、安全文化教育、安全隐患整改、安全防护用品、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等物防、人防、技防经费投入。如果是因为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负责人要对此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6依照新安全生产法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