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管理学硕士论文

管理学硕士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30 22:45: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管理学硕士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管理学硕士论文

第1篇

一、专业学位学生特点 

由于设置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硕士虽划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但是长期以来,招收对象多由各个科研单位和科技企业技术骨干的在职学生组成。一般来说具有如下特点:(1)实践经验丰富:在职研究生工作经验丰富,视野开阔,在论文选题方面有针对性,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理论基础薄弱:在职研究生年龄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学生,离开学校时间相对较久,理论基础不扎实,导致理论知识学习起来相对困难。(3)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能保证: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职研究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承担单位的工作,有的还要照顾家庭,导致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4)学习目的不同: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另一部分学生则出于加薪、晋升职称等需要,功利性较强。 

同时,专业学位学生在论文撰写及答辩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1)师生之间交流少,由于学生与学校多处于不同的城市,集中授课结束后几乎没有机会与导师当面沟通。(2)选题可行性不高,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3)缺少对论文写作过程及论文研究所涉及项目的监管,导师不了解论文进展情况。(4)学生家庭、工作负担重,无法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撰写论文,导致论文抄袭现象严重。(5)论文的评审过程受到很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评审专家难过“人情关”,导致评审结论不能公正客观地反映论文的实际水准。(6)论文答辩缺乏科学、规范的评分标准,简单设置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分标准模糊,答辩委员不易把握。 

二、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质量管理流程 

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论文过程中的诸多弊端,结合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特点,我院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流程,为了确保流程的贯彻实施,在论文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检查标准。如图1所示。 

整个论文质量管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论文质量控制点,控制点由学院选定校内外专家组成小组,论文检查点对论文的初期、中期及后期进行检查评审,分别称之为开题报告阶段、中期检查阶段及论文答辩阶段。 

1.开题报告阶段。该阶段包括学生对所选的论文题目进行调研,然后与导师沟通确定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立题项目的意义、可行性、内容,实施计划等),然后由导师进行初步审核。导师审核后由学院组织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学生讲解及专家提问,最后由评审专家讨论形成意见并由专家组长在开题报告上签字。该检查点的目的是把好论文开题这一关,早期发现学生在选题方面的问题,以便早发现,早修正。 

2.中期检查阶段。该阶段是对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后所做工作的检查。学生在完成论文开题后应对所确定的论文项目开展工作,包括项目的准备、需求分析、设计与具体的实现情况,然后将已完成的工作形成中期检查报告(内容包括这一期间6个月的工作,如已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后续工作内容等。),交导师审核并由学院组织专家对论文研究项目的进展及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评审。同样由导师审核通过后还要经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论文的撰写。该检查点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在该阶段从事的工作与论文题目的一致性以及论文项目的进展情况。 

3.论文答辩阶段。该阶段是整个学位论文工作中最后的一道质量检验,也是衡量研究生论文水平、综合素质以及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1)论文撰写及导师评审,该阶段由学生按照自己完成的工程项目加以提取,以论文形式提交导师,由导师对论文进行内容与格式审查,并与学生反复沟通,直至导师认为满足学院要求的标准为止。(2)论文复制检测,论文经导师审核后提交学院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进行全文复制检测。按规定去除本人文献,论文文字复制比和论文段落中单篇引用文字复制比均低于30%(含30%)者为通过。检测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不通过:①去除本人文献,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超过30%(不含30%)者;②去除本人文献,论文段落中单篇引用文字复制比超过30%(不含30%)者。检测不通过的学生需要进行论文修改,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修改后重新申请检测,如果第二次检测超过以上标准,3个月以后才能再次提交检测;如果第三次检测超过以上标准,则直接取消该生学籍。该检查点的目的是通过引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以及建立一套遏制论文抄袭的惩罚机制,加大对论文造假、抄袭的治理和打击力度,严厉处理和杜绝论文抄袭、造假。(3)论文评审,学位论文评审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统一组织,集中管理,执行“双盲审”制度。“双盲审”制度指的是聘请的评审专家名单对论文作者及其导师保密,而论文作者及其导师的信息亦对评审专家保密。评审专家为三人,由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其中至少有两人来自校外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至少有一人来自申请人所在单位之外。评审意见全部返回,且均对论文答辩无异议时方可安排答辩。如果评审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则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反馈给导师和学生,学生按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经导师确认后提交一份修改清单给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说明论文修改情况。如果论文评审不通过,学生需按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较大修改,至少一周后提交论文给专家重新评审;如果第二次评审仍未通过,则需至少三个月以后方能再次提交给相应评审专家重新评审。该检查点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摒弃非学术因素对论文评审过程的干扰,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4)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同样由研究生学位管理部门统一组织,集中管理。学院规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参加答辩学生的导师可以担任答辩委员会会员,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中至少有三人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至少两人来自校外,至少有一人来自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之外。答辩委员会经全体委员不记名投票表决,“通过”票数超过三分之二时,方可建议授予专业学位。学院将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中的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改为百分制,将评定内容划分为十项:资料综述,论文题目实际意义,论文成果,科研、实验能力,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论文工作量,写作能力与学风,论文总体印象,答辩情况。每项满分10分,对应分值分别为10、8、6、4。95~100分为优,90~95分为优-,80~90分为良+,80分为良,70~80分为良-,60~70分为中+,60分为中,60分以下为不合格。该检查点的目的是通过量化使得评分标准更为合理、科学,便于答辩委员掌握。 

该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已在学院运行了五年。实践证明,通过构建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使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质量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保障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学位硕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莉萍.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主要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2]周红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的治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6,(07). 

[3]须玥.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 

第2篇

关键词:硕士论文;论文选题;中国知网

硕士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而硕士学位论文是继学科课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之后又一核心环节,并且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节、硕士项目的重点①。在撰写硕士论文的过程中,如何选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政策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硕士研究生是其研究的生力军。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刊登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题分析,分析股利政策在硕士论文中的选题走向,旨在为下一步该课题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鉴。

一、样本的选取和分析方法

1.样本的选取。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为主题,在中国知网的硕博论文中进行了精确筛选,从而选出了2000年-2013年相关硕博论文55篇,考虑到硕博论文的选题差异,本文特剔除5篇博士论文,其余50篇硕士论文均选作研究样本。样本所在的年份分布如表1所示:

2.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以了解硕士学位论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题方向。运用EXCEL软件,对选题视角和研究方法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在调查分析的情况下,得出对该研究课题下的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相关建议。

二、样本的的数据分析

1.选题视角分析。从搜索的结果看到,硕士研究生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政策的研究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而选题的视角也主要集中在政策研究、影响因素等,具体分布见表2:

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2005年起,硕士论文对股利政策的研究视角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不再单纯的局限于股利政策研究和与相关传统理论的关系研究,而更多地考虑到管理者及市场行为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同时,开始出现了将中美企业进行对比的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分析。通常,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但是经过对中国知网2000年-2013年的有关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硕士论文的题目调查后发现,比较研究的方法在我国硕士学位论文中比较普遍。具体分布如表3(有些论文不只使用一种研究方法):

在比例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理论分析研究是研究的基础,是最基本和最传统的研究方式,但在当今硕士论文的题目中,单纯的理论分析命题方式已逐渐退出范围,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创新亮点的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当然,样本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评价及建议

1.选题内容方面。从2000年到2013年14年的检索数据来看,我国硕士围绕《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这一主题的论文选题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依旧集中在与相关经典理论的关系中。同时,与期刊论文相比,多元化的趋势仍旧有待加强。

2.研究方法方面。由于时间有限,本文探讨的研究方法仅仅是从论文题目中看到的,并未深层探究文章内容。但就题目而言,能够看出除了理论分析之外,许多论文采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比如“管理防御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行为财务学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管理层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等,在这些文章中,管理者对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的作用被放置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样本或者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在硕士论文中也有所体现,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依旧可以反映出未来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的趋势。

3.建议。综上所述,我国硕士论文在该课题的论文撰写中呈现着选题较集中,且重复性强的特点,涉及面相比其他课题而言较窄。但是近几年,硕士论文的选题范围开始扩展、科学性不断提高,研究方法也已经表现出实证研究、案例分析不断增多。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建议:第一,中国的硕士论文选题应广泛参考国外文献资料,瞄准国际前沿,而不能仅仅把视角放在国内市场;第二,在选题方面,硕士论文应该注重研究具体的问题,避免大范围的泛泛研究。同时,应鼓励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别是运用相关学科领域的原理、理论解决问题;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硕士论文应考虑使用更多、更加创新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经验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以便使我国硕士论文能够与国际接轨。(作者单位:民族学院)

注解:

① 段洪波,张双才,刘甜甜:《2001~2010年会计学硕士论文选题内容与方法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篇

致谢:

两年前,放弃在甘肃原本有一定发展前途的工作,“拖家带口”来到北京求学,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两年的时间对人的一生而言是短暂的片段,但对我而言,这两年却因为充实而显得非常厚重:一是由于我终于可以步入自己真正喜欢的管理学领域学习,探讨和研究真正能够激发自己热情的问题;二是因为人民大学商学院是一个学习和研究企业管理的圣地和殿堂,有太多的良师益友帮助我提高。

半年前开始着手的毕业论文,对我是另一个挑战。作为一名专业硕士,我本可以找一个企业案例进行分析,并最终成文,但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渴望,我最终选择了专业硕士鲜有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很多挫折,记得第一次将毕业论文提纲发给我的指导老师章凯教授时,他回复说“不太清楚你要研究的是什么”,看到导师的回复,我差点流出泪来。之后,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重新制定了研究思路,进而完成了调查问卷设计,在北京组建调查团队的同时,专程到甘肃组建了另一支调查团队,从选取调查对象,到发放问卷,再到最终的数据整理,我和我的研究协助团队为这个研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把论文初稿打印出来后,八十多页的论文在手中显得特别厚重,这论文凝结着导师对我长期以来的悉心指导;凝结着我尝试走向学术之路的艰辛和汗水;凝结着协助研究团队所有研究成员的努力付出。

对我个人而言,这篇毕业论文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我个人事业的转折点,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将彻彻底底地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开始体会学术研究给人带来的全新的感受——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消得人憔悴”;其次,它也是我将来研究的关注点之一,是我未来研究的一点基础。

说到致谢,我要感谢的人很多,但首先要感谢的是导师章凯教授。章老师是不仅是一名学术水平很高的学者,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成果斐然,而且他更是一位非常善于教学的老师,给予学生很多启发和对问题更为深层的思考,每每跟他交流问题,总会有一种“茅塞顿开”和“如沐清风”之感。一年多来,当每次我带着问题请教他时,总是会得到他耐心的指导,每次都会让我受到很多启发。记得一年多前,当我拿着一个极其“蹩脚”的研究提纲给章老师看时,他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耐烦,而是利用课后时间对我进行悉心的指导,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那次指导让我下定了走向学术之路的决心;记得半年前,当我带着一大堆问题请教他时,他在解答了我所有的问题之后,说道“看来你是真的用心看书,真的用心思考学术问题了”,这句话让我产生巨大的信心和力量,更加坚定了做学术、做好学术的信心;在论文初稿修改期间,由于同时在准备博士生入学考试,我没有过多的时间投入到论文修改工作中去,章老师总是主动打来电话,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如果说我的论文能够给其他研究者一些启发,有一些可取之处,那么章老师是我最应该衷心感谢的。

我还要感谢在研究中给予帮助的同学们。衷心感谢来自人大商学院2010级MBA和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MBA、以及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MBA的76名同学,他们为这篇论文调查问卷的形成和后期的调研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他们,我无法想象这个研究该如何进行下去。

第4篇

1.封面

硕士毕业论文的封面由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日期、封面颜色等部分组成,其中: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字数不应超过26个汉字,可以分两行排列,及中英文对照。

(2)指导教师

填写论文作者的指导教师。没有经过学校相关规定批准的合作指导教师,是不允许在论文上署名的,且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

(3)学科门类:论文编写者的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例如工学、文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管理学等。

(4)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必须与论文作者的专业目录表和培养方案书一致。

(5)日期: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

(6)封面颜色:论文的封面颜色可由各个专业自行拟定,每个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

2.独创声明及授权说明

独创性声明及授权说明页附于论文的摘要之前,需要由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签字后方可有效。

3.摘要

硕士论文的摘要由中外摘要和英文摘要两部分组成。其中中外摘要一般为500-1000字。内容包括本论文的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得出的结论。摘要应本着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语言精炼,言简意赅。摘要应当具自我解释性,在不阅读论文全文的前提下,读者就能够获取论文所阐述的主要论点及提供的信息。

英文摘要与中外摘要对应,它是是以英文形式对文章的概述,需要注意的是,英文摘要不是对中文摘要的简单翻译,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

在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用于标明本论文的关键词(3-5个)。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便于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1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尽量以《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作为依据。

4.目录

目录一般列至二级标题,即列出到三级目录。目录的内容必须与正文标题及各个章节的标题一致。目录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需要另起1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1、1.1.2、2、2.1等数字依次标出,一二级目录用小四宋体,三级目录用5号宋体,数字及英文字符采用times new roman格式。

5.插图及表格

论文中如果涉及到较多的图、表,可以给出一个清单,附于目录页之后。图表的清单应有序号、图表名称和页码。

6.正文

论文正文的字数一般至少3万,它是文章的主体,分为标题、文字叙述、图表、公式和数据等部分,文章组织形式可结合学科实际的要求和研究课题的特点而定。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者论文的整体参考与引用。

8.附录

在论文的编写过程中,对于不适宜放入正文中的部分,但确实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过程或资料均应该放在附录中,以免影响到论文主体的结构或者论点。

第5篇

关键词: 创业导向 研究视角 不足之处

一、创业导向概述

创业导向来描述公司在制定决策战略、决策过程的行为特征,它是企业层面的战略决策过程。笔者认为创业导向是用来增强企业的活力。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创业导向必须从它的战略取向是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创新性,二风险承担性,三是超前行动性,即Miller的三维度观点。有的也把创业导向加为五个维度,即创新性、风险承担性、超前行动性、积极竞争性和自主性(Lumpkin&Dess)。创业导向在初创业企业中与二次创业企业中比较明显,在生存型创业的企业较少出现。本人认为,创业导向其实就是一种战略模式,它与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领先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创业导向当前的研究视角

对当前现有的研究视角进行总结,笔者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把创业导向作为研究的归宿点;二是把创业导向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笔者再进一步细分,把研究的归宿点(即影响因素)分为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是从创业者个体出发展开的研究,中观层面是指从企业的自身层面展开的研究,而宏观层面是指从创业者个体和企业自身因素之外的外在环境所展开的研究。

(一)把创业导向作为研究的归宿点

1.从微观层面展开研究(创业者个体)

Krauss对创业导向的个体方面展开研究,发现创业者个性特征与企业的创业导向有关,并建立了企业创业者个性特征与企业创业导向的心理学模型。指出企业所有者的创业导向及其按心理学划分的各维度都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对这方面展开实证研究的有张莹(2008)她把创业者特质分为风险倾向、成就需求、控制源三个维度,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风险倾向对创新性有积极影响。风险倾向对风险承担性有积极影响。成就需求对创新性有积极影响。成就需求对风险承担性有积极影响。内控制源对创新性有积极影响。内控制源对超前行动性有积极影响。内控制源对风险承担性有积极影响。

2.从中观层面展开研究(企业自身)

从企业自身展开与企业创业导向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企业组织学习、组织文化对创业导向的影响,对这方面展开的研究的有李丹,她在2003年对组织学习对创业导向的影响作了实证研究,指出组织学习对创业导向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从企业生命周期研究对创业导向的影响。Hughes和 Morgan研究了在不同的企业生命阶段创业导向各维度对绩效的作用,他们研究得出企业发展初期,创新性和预见性与企业绩效有正向关系 ,风险承担性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竞争积极性和自治性与企业绩效无明显关系。Lumpkin同样对企业生命周期对创业导向的影响展开研究,认为对于“年长 ” 企业(即处于后成熟期或衰退期),高风险承担性会导致低绩效,高竞争积极性和行动超前性会导致高绩效,而高创新性会导致低绩效。王大开在2008年展开的研究认为,企业在成立前,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创新性比较低;到了企业的成熟期,企业只想把守住原有的市场,因此相对前两次创新性更低。

3.从宏观层面展开研究(企业的外在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当前的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等)

1)环境对创业导向的影响

Hofer和Davoust(1977)、Gerstein和Reisman(1983)、Leontiades(1982)以及Tiehy、Fombrun和Devanna(1982)都发现环境对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影响,得出,创业导向型企业在环境动荡旨在扩大市场份额时绩效表现非常好,保守导向型企业则在环境稳态旨在维持市场份额时表现得非常好。Lumpkin和Dess在1996年提出了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会受环境因素及组织因素这两类调节变量的影响。刑建文(2009)实证研究认为,环境的动态性越高,企业就越需要保持高水平的公司创业导向,以便有效地对顾客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实现较高的竞争绩效水平。

2)技术条件对创业导向的影响

Caruana研究了技术条件与创业导向的关系得出,技术的变化与创业导向呈正向关系。

(二)创业导向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1.研究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Zahra和 Covin(1996)对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验证了创业导向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创业导向的强度能够正面的影响一个公司的财务绩效。Wiklund(1999)以132家瑞典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也指出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有一个积极正相关的关系,并且认为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长期效果要好于短期效果。Wiklund和ShePhend在2003扩大了样本范围,以384家瑞典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再一次证明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存在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也有的学者研究结果并不支持Wiklund的观点,如Auger、Barni Smart和Conant,他们则认为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并且在特定环境下创业型战略模式会导致绩效的恶化。在国内方面,夏霖、陆夏峰(2006)证明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业导向对于企业绩效的正面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出仅仅依赖于主效应来理解企业的绩效是不完整的,创业导向通过企业家胜任力的中介作用,对绩效产生促进作用。焦豪、周江华、谢振东 (2007)在中国背景下,以北京、上海、天津以及杭州等地200多家企业为样本开展了实证研究,其结论支持了创业导向对绩效的正面影响作用,认为在中国当前的动荡环境下,公司创业导向战略的确积极影响企业绩效水平,创业导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与环境动态性有关,把环境动态性作为两者之间的调节变量。杨阳、赵摘、宿凌楠等人(2007)通过长春市217家创业企业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创业导向对绩效产生正面影响的观点,但是也指出创业导向各个维度与创业企业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创业导向维度对于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张玉利、李乾文(2006)通过中国背景下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大样本调查,证明了创业导向可以导致企业总体绩效的提升,但是由于创业导向构成维度的独立变动性,创业导向各个维度与企业绩效间存在着并不完全一致的关系。

2.创业导向与新企业资源获取的关系

刘预(2008),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创业导向对新企业知识资源与运营性资源的获取具有重要作用,创业导向各维度对新企业资源获取的影响分别为:创新导向与新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正相关;创新导向与新企业运营性资源的获取正相关,风险承担导向与新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正相关,风险承担导向与新企业运营性资源的获取正相关。超前行动导向与新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正相关,利用数据充分说明了创新导向、风险承担导向与超前行动导向对新企业知识资源与运营性资源的获取的重要性。

3.创业导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李霞,盛怡,毛雪莲,实证研究得出创业导向与社会资本呈正相关的关系。社会资本作为中介变量,首先创业导向与社会资本呈相关的关系,而社会资本又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的关系,从而通过社会资本的作用,使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

三、创业导向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1.当前创业导向研究的不足集中反映在:一方面对创业导向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另一方面其理论体系还没完全构建,还不成熟。

2.对创业导向的界定,学界还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是三维,有的认为是五维,对它的维度的定义,基本还是据于Miller的观点,为什么要那样定义,有没有更好的定义?能否从其它角度去定义它?

3.创业导向的作用不能得到一致的检验,学者的实证研究也相反的观点。还有创业导向不能建立数量模型,多数为验证性,实证性分析。

4.现有创业导向的实证研究的数据的获取方面多数为横截面数据,缺乏面板数据的实证支持,因此研究结论不一定全面。

5.创业导向的影响因素和被影响因素中可能存在自相关的问题,如技术变化与创业导向。再有创业导向作用过程存在一个时滞问题,如同财政政策等经济政策一样。

6.创业导向是一种感知层面的东西,存在于管理层和员工的头脑中,融于企业的文化中,并且它的作用渠道是单向的,非双向的,不象价格调整,是供求双方博弈的互动结果。

7.创业研究理论的中国化,当前国内创业研究对创业理论研究不足,对创业及其创业导向研究做基本是实证为主,在创业研究的理论上没有突破与创新。创业研究理论体系基本是国处的,笔者认为只有建立中国创业研究的理论体系,才能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创业理论,才能有效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创业,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出服务,以进一步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regory G Dess and Richard B.Robinson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Absence of Objective Measures:The Case of the Privately-Held Firm and Conglomerate Business Uni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5,No.3(1984),pp.265-273

[2]Balaji S Chakravarthy Measuring Strategic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7,No.5(Sep-Oct,1986):437-458

[3]Rotter,J.B.1966.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Psychological Monographs:General and Applied,80(1):609.

[4]Covin J G,Slevin D P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1,16:7-5

[5]Boone,C.,De Brabander,B.A.1996.CEO locus of control and small firm performance: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test.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3:667-699.

[6]Covin J G,Slevin D P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mall firms in hostile and benignenvironmen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75-87

[7]Hughes M,Morgan RE.Deconstru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t the embryonic stage of firm growth.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In Press,Corrected Proof.

[8]Venkatraman N.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Business Enterprises:The Construct,Dimensionality,and Measurement.Management Science 1989,35:942

[9]Lieberman MB,Montgomery DB.First-Mover Advant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9:41

[10]Donald W Beard,Gregory G Dess Corporate-Level Strategy,Business-Level Strategy,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Vol.24,No.4(Dec,1981),pp.663-688

[11]文化对创业导向影响的实证研究,王佳强,硕士论文,吉林大学

[12]创业者特质对创业导向的影响研究张 莹,硕士论文,吉林大学

[13]创业者人格特质对创业绩效影响之研究创业管理研究2007.12

[14]环境动态性对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的作用研究刑建文,硕士论文,吉林大学

[15]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季晓敏,硕士论文,暨南大学

[16]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陈益丹, 硕士论文,浙江大学

[17]企业生命周期对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王大开,硕士论文,西南交通大学

第6篇

1.1P(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制订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商学等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与这些优势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校工程硕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我们设立了5个研究方向,其中金融信息工程方向是软件工程学科与金融学科的结合,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是软件工程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的结合,计算机取整与司法鉴定是软件工程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方向、基础软件方向都是我校计算机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这5个研究方向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选修相应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在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模式方案设置、学生实践落实、质量体系控制的过程中都与人文社科学科紧密结合,目标明确,过程严谨。

1.2D(执行)——实施培养方案,严格培养过程,完善质量保障

工程硕士培养要经过3个重要环节: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在每一个环节中又有若干环节,为保证培养质量,我们严格规范每个环节[2]。图2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2.1课程环节

在课程环节,除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外,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授课期间要进行教学评估,学生给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也可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果和学生给出的意见将会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每个年级的硕士班设立一名班主任,协调课程安排,了解学生动态,组织课余活动。

1.2.2实习环节

面向行业进行专业实践是培养模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落实实习基地和实习制度是保障实习环节有效完成的关键。我们选取与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的高新技术型企业、金融信息化企业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制订实习管理办法,明确实习的时间、形式、要求,通过《企业实习手册》对实习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1.2.3论文环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体现,也是衡量培养质量和授予学位的重要标志。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侧重点不同,它更加重视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因此论文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将工程硕士论文划分为系统研制报告、IT管理类论文、工程设计类论文以及学术研究类论文4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保证论文的最终质量,我们在论文阶段设置了开题报告、、预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要求规范及实施办法,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都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就保证了能够进入答辩的论文基本质量。具体实施如下:(1)开题报告环节。学院组织不少于3人的开题报告评审组,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基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开题报告评价标准。相关文件包括《开题报告模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价标准》。(2)环节。为了有效惩戒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我们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专门审查,采取软件检测的方法,务求论文重复率不超过10%。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工作办法》。(3)预答辩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进入答辩环节论文的又一轮筛选。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实施办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价标准》。(4)论文评阅环节。由两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其中至少一名校外企业评阅专家针对论文的应用性给予评审和评价。(5)论文答辩环节。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答辩环节的规定,保证通过的论文质量。

1.3C(检查)——培养质量检验

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从论文质量、教师学生的反馈、就业情况3个方面来检验。

1.3.1论文质量

论文写作过程5个环节的把关保证了通过答辩的论文已经过至少3次专家评判、1次。在某个环节被淘汰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后才可以再次进入答辩。

1.3.2学生和教师的反馈

我们定期举行授课教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学生和老师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论文等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听取导师反映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方案作准备。

1.3.3就业情况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面向企业、面向实践,因此学生的就业情况最能反映我们的培养质量。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有它所关注的指标,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否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一致,从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就能反映出来。2012年人民大学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和2013年第二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毕业去向为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非金融类)、外资企业和国内其他知名企业,有的学生甚至同时拿到几家单位的录用通知。以2010级为例,50名学生的毕业去向数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被金融机构录用,这与我们最初设定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们秉承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相结合的理念,将金融与软件工程结合起来,学生在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等环节都接受了相应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毕业生一定是用人单位所欢迎的。

1.4A(处置)——总结、反思及改进

PDCA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对于既往的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检验和反思,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对开题、评阅、答辩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工程硕士的培养。

2结语

第7篇

由于组织承诺研究起源于企业管理,因此,无论是理论基础来源还是应用研究,都是围绕企业进行的。国外教师组织承诺因素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Thompson1989)。在教育组织中,教师这种人力资源比任何其他的资源都重要,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心理契约等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Firestone和Pennell(1993)指出,由于对教师工作的观察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育组织中,承诺就是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组织承诺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成功。

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以下方面:对学校的承诺、对学生的承诺、对教学的承诺、对工作机会的承诺、对团队的承诺等。

国外研究者还发现,组织承诺高的教师会尽最大努力为学校工作,并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组织承诺高的教师也乐于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学生。

二、国内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

1.国内教师组织承诺概念研究

教师组织承诺概念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出发,直接提出教学承诺、组织承诺的概念;另一种是把其他职业人群的组织承诺研究应用到教师领域中,以此构建教师组织承诺的概念。

国内的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研究始于90年代初(郑燕祥1991),开创了国内教师组织承诺研究先河。

宋爱红、蔡永红(2005)进行了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对量表进行了修订,还开展了教师组织承诺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教师组织承诺包含四个维度,即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投入承诺。

卢光莉(2005)则认为,教师组织承诺就是教师对学校教育组织目标、信念、价值、文化的认同,愿意为学校付出心力,努力工作,并希望留在学校服务的意念。它由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机会承诺和理想承诺五个维度构成。

马金焕(2006)进一步探讨了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结构维度,并认为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结构由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关系承诺、条件承诺、持续承诺和责任承诺六因子组成。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国内学者关于教师组织承诺概念研究试图把教师职业特点与组织承诺的特点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已有四维、五维、六维教师组织承诺概念。

2.国内教师组织承诺应用研究

近几年,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背景与角度进行了教师组织承诺应用研究。郑铁军(2004)通过研究指出,教师组织承诺的水平是预测流动率的最好指标,高水平的组织承诺是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决定因素。

童国尧(2005)研究认为:教师组织承诺水平是预测教师流动率的最好指标;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高低,是学校组织文化强弱的主要标志;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工作表现得以体现,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工作表现。

吴湘萍、徐福缘、周勇(2006)通过对国内某院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工作环境、组织承诺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影响教师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组织承诺是提高教师工作绩效的关键。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我国教师组织承诺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其对于教师流动率、教师队伍稳定性、组织文化强弱、工作绩效等因素的影响研究。

3.国内硕士论文关于教师组织承诺研究

近几年,硕士论文也对组织承诺进行了研究。王强(2004)认为,高校教职工的组织承诺由五个维度构成:规范承诺、机会承诺、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和经济承诺;并对高校教职工合并满意度及其对组织承诺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人口统计变量外,高校教职工对合并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并对组织承诺产生显著影响。

卢光莉(2005)进行了题为: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其教师组织承诺构成维度与王强研究观点一致;研究结论除人口统计变量外是,高校教师的理想承诺与经济承诺水平相对较高,在规范承诺、机会承诺和感情承诺三方面的承诺水平相对稍低,总体上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处于中等水平;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总分与其工作绩效各维度及总分都存在显著性相关,组织承诺各维度对工作绩效总体及其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张丽敏(2006)通过调查研究认为除人口统计变量外,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规范承诺最高,投入承诺最低,离职状况与组织承诺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感情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组织人际关系和组织归属感的影响;理想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归属感的影响;规范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和组织归属感的影响;投入承诺主要受组织支持度的影响。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近几年来教师组织承诺越来越受到在校研究生的关注;他们的研究与前面所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有部分重复;关于教师组织承诺的概念研究,及教师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应用研究重复较多。但他们的研究也有其特殊性,如研究对象一般都是高校教师。

三、教师组织承诺研究展望

虽然国内外对教师组织承诺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但仍存有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的探讨并为以后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一,是跨文化研究问题。第二,是教育组织类型问题。教育的实质和功能决定了学校组织类型不同于一般组织。因此,在探讨教师组织承诺的内涵、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时,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素质、教师职务绩效以及影响教师组织承诺的组织内外环境因素。第三,是教育组织细化问题。就教育组织本身而言,按不同的标准可分:高级教育、中级教育、初级教育、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每类教育组织教师组织承诺也有其特殊方面。第四,是纵向生涯问题。目前还未发现从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的纵向角度来对教师的组织承诺进行实证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采取纵向研究的方法,来探讨教师组织承诺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会发生什么变化,以便更详细地了解教师组织承诺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最后,是跨学科综合问题。教师组织承诺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组织管理学、劳动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跨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也是以后研究者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勉,张德,组织承诺研究述评[J].武汉市经济干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29-34.

[2]Becker,H.S.NoteontheConceptofCommitment[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60,(66):32-42.

[3]PorterLW,CramponLJ,anizationalCommitmentandManagerialTurnover[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Performance,1976,(15):87-98.

[4]郑铁军.组织承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关键,中国教育报[N].2004-11-05.

[5]童国尧.组织承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迪[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54-55.

[6]吴湘萍,徐福缘.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O6,(3)30-37.

[7]王强.合并高校教职工合并满意度及其对组织承诺影响的实证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8]卢光莉.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9]张丽敏.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第8篇

Space软件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进行科学计量,在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项目管理发

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分析,探究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现有研究热点领

域和新兴领域的研究主题,并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特点进行总结,以推动我国项目管理

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

文;科学计量;信息可视化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24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821(2014)01-0110-05

Analysis of the Topics of Ch

ina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Research

——Based on the View of Scientometric Analysis of Master Degree

Thesis

Zhu Fangwei1 Song Haoyang1 Hou Jianhua2

(1.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

an 116024;

2.Humanities Department,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4,China)HT〗

〔Abstract〕”BZ〗Use CiteSpace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Master degree thesis of project ma

nagement in China in Scientometrics method.Based o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this paper explored the themes o

f the existing hot and emerging field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hrough 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 and cluster analysis.Then summarized the features of Chin

as 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ing and proposed some advises about the future d

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

mprovement of Chinas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

nt;master dissertation;scientometrics;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华罗庚最早将项目管理的

主要方法之一网络计划技术引进国内,并命名为“统筹法”,自此拉开了我国项目管理研究

与应用的序幕?1965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平话》,进一步促进

了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1]?这一时期,我国的项目管理主要处于理

论方法学习与推广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内工程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利用世界

银行贷款所建设的云南鲁布格水电站饮水导流工程,首次采用了国际招标和项目管理方法,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随后,一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如二滩水电站?三峡水利

枢纽建设相继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模式?

进入90年代后,相关研究者开始着手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并于1991年成立了

我国第一个项目管理专业学术性组织,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截至2000年,委员会总共

开过3次学术年会和两次国际研讨会[3]?由该委员会组织构建的《中国项目管理

知识体系》?内部发行的《项目管理》刊物以及《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对我

国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国内高等院

校和机构则成了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主力军?20世纪90年代开始,相关高校开始设立项目

管理专业,将其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培养硕士?博士等各

层次专业人才?截至2012年,全国具有项目管理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和机构共有133所,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和机构有97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大大推动了我国项目管

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学者对项目管理前沿探索

的最新成就[4]?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通过对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不同程

度的研究分析,以期指导该领域未来的发展[5-7]?但多数研究都是从个人的视

角出发,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相比之下,陆绍凯统计了《国际项目管理学报》和中国优秀博

硕士论文数据库中有关项目管理的研究性论文,分析了从1999-2003年间我国项目管理研究

主题和应用行业领域情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

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进行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并绘制

可视化网络图谱,在保证客观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热点领域和新兴领

域及其主要主题进行分析?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借此

为未来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1 我国项目管理学位论文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全国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CALIS)?中国

国家图书馆和万方学位论文等数据库中,以“学科专业名称=项目管理”?“时间=不限~

2012年”为条件进行数据检索,经去重处理后共获得博士论文37篇,硕士论文7 344篇

?

尽管存在数据库数据不全的情况,但现有数据能够代表项目管理研究学位论文整体数量分布

情况和研究方向?其中,项目管理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较少,说明该专业博士人才的培养

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硕士学位论文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从各年论文数量的分布状况看,2005年的论文数量最少,2006-2009年间论文数量出现骤增

,于2009年达到最大量,随后几年论文数量出现小幅下降,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由此,可

以判断,自2005年开始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及理论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整体呈现上升态

势?

按各院校论文总数对学位论文的产出单位进行统计排序,排名前20的高产院校论文数量共占

文献数据总量的90.1%,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结合各院校背景和发展实际来看,论文产量

较高的院校通常开设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如北京邮电大学的项目管理教育

中心和中国海洋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专业项目管理人才的旺

盛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并不能完全代表理论研究水平,学术

型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对于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20所院

校中理工科院校占14所,其论文数量占20所院校总量的65.9%,说明项目管理虽然属于管理

科学,但与IT?科技?建筑等理工科项目实践联系紧密?

2 研究分析

学术论文中的关键词,对于揭示论文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8]?因此,本文以项目

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为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分

析,在探究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领域及其主要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揭示我国项目管理理论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热点领域概况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共现频次在100以上

的关键词共有15个?其中“项目管理”的共现频次虽然最高(1 431次),但对于揭示

本专业的研究主题作用较小,因此以下主要对其余14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具体频次如图3所示?

14个关键词共现频次合计2 540次,占除“项目管理”以外关键词总共现频次(6 298

次)的40.33%,表明这14个关键词所反映的研究领域可代表当前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的主要热点领域?对14个关键词的研究主题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在“项目管理”领域

中主要包括“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可行性研究”和

“项目风险管理”5个关键词共现网络群组,即5个热点领域?其中,“项目风险管理”群组

的共现频次及所含关键词节点数量最多,这表明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极

大关注?

在选定的阈值下,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及热点领域分布,如图4所示?对关键词共现网络各节

点的中心度指标进行分析,中心度数值在0.07以上的关键词包括:“成本控制(0.1)”

?“可行性分析(0.09)”?“房地产项目(0.09)”?“项目管理(0.07)”?“风

险分析(0.07)”和“经济评价(0.07)”?结合各群组间网络关系分析发现,6个高中

心度共现关键词相互联结,形成以“风险分析——可行性分析——经济评价——房地产项目

——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依次排序的连接链,将“项目风险管理”?“可行性研究”?

“项目成本管理”和“项目管理”4个群组联系在一起?而“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进度

管理”群组分别通过“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成本管理”两群组与其他群组联结?这表明不

同热点领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通常涵盖了

项目管理中某几个领域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

2.2 项目管理研究主题分析

依据各共现节点研究主题的相关性,通过CiteSpace软件构建关键词聚类,以TF*IDF算法抽

取每个聚类的主题标识词[9]?对各热点主题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得到可反映论文

研究主题的聚类17个?其中,9个聚类的热点主题包含于5个热点领域中,另有8个聚类属于

近年来新兴的研究主题,反映了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1 热点领域主题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再次证实了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的结果,即“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质量

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进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热点研究领域?结合高频共现关键词和聚类结果,探究五个热点领域的热点主题,具体内容

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聚类分析的热点和新兴领域及

①有关“项目风险管理”的高频共现关键词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

”以及“层次分析法”,共现频次共计548次,这说明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析成了项目风

险管理的热点主题?同时,聚类结果显示国际项目成为风险管理新的研究对象,这体现了项

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10]?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境内开展的国际项目逐

渐增加?这些国际项目通常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需要的技术更加多样化,更多地采用国

际化标准和规范?项目实施者不仅要应对较为传统的项目风险,还要考虑许多新的风险因素

,如政治?环境等,这给项目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因此,对国际项目来说,项目

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及应对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显著;

②“质量控制”的共现频次为173次,说明“项目质量管理”领域以质量的监控为研究热点

?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近年来,项目成果的可持续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项目是一

次性的任务,但项目的交付物通常会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持续创造经济价值?项目成果质量

的可持续性对于之后的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自

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生态发展的项目中,可持续性成为影响项目能否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不仅要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更要关注项目的后评价问题?通过建立项目后评

价体系和方法,来衡量项目成果的可持续性,在确保项目成果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的可

持续发展,成为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热点主题;

③高频共现关键词统计显示,项目进度的监控问题受到“项目进度管理”领域的重视?聚类

分析则发现,近年来建筑工程类项目的进度控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一现象与我国经

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后,为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加大

了国内基础建设投资,各地纷纷筹备并实施大中型建筑工程类项目?而在建筑工程类项目实

践中,由于项目管理水平?施工条件,资源需求,设计变更,物资供应以及相关方协调等因

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进度失控问题[11],这对项目成本?质量?收益等方面都

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有着重要的

实践意义;

④“项目成本管理”领域以“成本控制”(共现频次182)为热点,尤其是有关项目成本控

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问题?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面对复杂性不断提高的

项目及环境,自身的局限性不断暴露?单纯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强调目标成本,往往无法

有效满足项目的多方面需求?为了弥补传统控制方法的不足,“项目成本管理”领域引入了

“价值工程”理念?价值工程能够综合考虑功能与经济要求,在保证达成项目必要目标的同

时,实现成本的降低?如何将价值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有效的应用于项目成本管理,以最低的

成本达成项目的必要目标,实现成本降低与功能最佳的统一,成为该领域的热点问题;

⑤“可行性研究”领域以清洁能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经济评价”为主要研究

主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以煤炭为主要来源的能源结构不仅无法满足快速增长

的需求,更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有效利用?为了改变能源结构?改善环境状态,清洁能源项

目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而此类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和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

和投资回收期长等特征,在项目投产后能否获得足够的利润以保证项目成果的持续运营成为

该类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议题?

2.2.2 新兴领域主题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近年来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中出现了4个新兴领域,即“项目团队管理

”?“项目知识管理”?“多项目管理”和“项目管理模式”?由于这些理论的研究处于起

步阶段,相关文献数量少,所以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未能形成大的群组或领域,但新兴

领域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发展与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①为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广泛采用团队运作方式来灵活应对内外部变化

?项目活动的复杂性要求团队成员能够彼此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而项目团队成员通常是来

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具有成就动机强?自主性和创造性高?工作难以监控和评价等特征

,这给项目团队的组建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关团队建设?成员管理等“项目团队管理

”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②“项目知识管理”是在项目管理与知识管理相互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在项目活动的

展开过程中,不仅需要输入专业性的知识以支持项目,同时还会创造出大量新知识,这些知

识成为团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然而,在项目知识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如对于

知识的积累转化重视不足?知识在项目团队中没有进行完整的传递等[12],这阻

碍了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流失的风险?因此,培养项目团队学习?创新

和传播知识的能力?构建知识管理系统,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等相关主题成为该领域的主要

研究内容;

③“多项目管理”领域主要涉及企业的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往往需要同

时开展多个项目?由于财力?人力等资源的有限性,为了满足各项目不同的需求,需要对各

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利用?通过多个项目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协调,不仅能达成各

项目自身的目标,还有助于企业整体绩效的最优?因此,多个项目间的协调问题成为该领域

的主要研究主题;

④“项目管理模式”领域主要探讨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与优化问题?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

如设计——招标——建造?建造——运营——移交?项目承包和设计——采购——建造等,

通常被应用于大型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以期应对此类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风

险高等不利因素?但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也暴露出自身的不足,如缺乏

敏捷性?过分强调技术性?对项目过程的割裂等?为了实现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动态联

盟”的思想被引入项目管理领域?企业间的动态联盟可以充分利用联盟各方的核心竞争优势

,共同应对环境变化,提升竞争力,抵御风险,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动态联盟项目管理

模式的构建?管理与应用成为该领域的新兴主题?

3 研究结论

通过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本文探究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

的热点和新兴领域现状,对目前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特征总结如下?

3.1 选题方向较为多元,研究内容丰富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显示,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5个项目管理问题为热点研究

领域,并通过融入新的视角和理念来促进各热点领域发展与完善?从风险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到质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再到价值工程理念的引入,以及进度管理和可行性研究对象的

转变,都表明了5个热点领域研究主题的丰富与多样性?

3.2 新兴领域初步形成,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主要形成了4个新兴领域?其中,在与其他研究领域的交叉融合过

程中,形成了“项目知识管理”;“项目团队管理”则体现了项目管理从硬因素转向对软因

素的关注[13];传统的单一项目管理扩展到多个项目之间的协调管理,项目管理

模式中也引入了新的理念?但总体来看,这些新兴主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成

果较少且缺少系统性,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3.3 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特征

国际项目的风险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控以及清洁能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都表明

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紧跟时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蔚林巍.项目管理的最新进展[J].管理工程学报,2000,(3):65-69

.

[2]骆,马红霞.项目管理发展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5,(5):28-29.

[3]李波.项目管理理论综述与前沿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12-21

4.

[4]陆绍凯.项目管理的研究前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36-38.

[5]程铁信,霍吉栋,刘源张.项目管理发展评述[J].管理评论,2004,(2):59-62.

[6]应尚军,王炎.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

:131-133.

[7]刘莉.论现代项目管理的四大转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

[8]朱彩萍.学术论文中关键词的规范[J].图书与情报,2005,(4):51-53.

[9]Chen C,Ibekwe SanJuan F,Hou J.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

sters: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

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10]刘凤楼.我国的项目管理及其发展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6,(5):59-60.

[11]倪祥如.新海发电公司2×330MW扩建工程进度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11.

[12]朱方伟,王昭.基于流程导向的创意服务企业知识管理个案研究[J].管理案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