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5 12:18: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团县委、镇党委的指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塔棚村驻村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有关脱贫攻坚文件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围绕驻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与村两委一起,理清工作思路,加强班子建设,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积极做好帮扶指导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定位,全身心投入帮扶工作
塔棚村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一是严格组织纪律。认真领会相关文件精神,自觉服从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认清自身职责,迅速转变角色,虚心向老党员、村干部学习,主动与村干部和群众搞好团结。二是严格工作纪律。坚持“三在村”原则,严格实行驻村日签到、工作纪实、请销假等制度。三是严格群众纪律。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找出开展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最好的应对措施,全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深入调查,摸清吃透村情民意
驻村后,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塔棚村的基本情况、吃透村情民意,工作队走门串户,对在家党员、农户逐一进行走访座谈,通过入户走访、聊天座谈、电话沟通等形式,访遍在村居住农户140户,全村104户贫困户。
(二)大力宣传,精准识别贫困户
一是大力宣传。通过召开村组会议,张贴、入户宣传贫困户评选标准,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对全村贫困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工作,对填写贫困户申请书的家庭组织脱贫攻坚责任组入户查看,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开展评议工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全程监督评选过程。2018新纳入贫困户2户3人,2018年脱贫4户14人。
(三)到人到户精准施策
一是产业扶持促增收。2018年栽植花椒500亩,合计36万元,覆盖农户727户,贫困户75户。2018年到户产业扶持贫困户24户89人,共计26700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04万元,帮助21户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二是切实保障住房安全。2018年实施C级危房改造户一户、D级危房改造两户。新申报D级危房改造2户。实施一般农户土坯房改造2户、农房修缮加固104户。三是教育资助“不差人”。 2018年贫困户教育资助41户68人,资助金额29万元。教育资助无遗漏、无缺项、无漏人。四是全面落实医疗救助。为贫困户全覆盖落实农村合作医疗资助参保。2018年资助345人次,资助金额63.28万元。此外,目前全村20名贫困户每月享受100-500元的居家康复政策。
(四)精神文明建设不松懈
坚持扶贫与扶志两手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开展典型评选。围绕“理念”,评选八好之星34名。为91名贫困户颁发同奔小康荣誉证书,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3个公益岗位清扫公共区域、道路卫生,组织开展“大扫除周”活动,开展“清洁家庭”“最清洁家庭”评选12户,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村里房边、田边、路边、沟边、河边、塘边“六边”干净整洁,房屋“里面、外面”清爽干净。举办云阳县精准脱贫文艺演出暨“三送”走进塔棚村活动。
(五)积极对接各方资源支援塔棚村建设。
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实施关爱青少年项目,为塔棚村5个贫困户子女发放26000元教育资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向上争取产业扶贫资金5万元,通过股权化改革方式发展羊肚菌产业;
(六)及时督促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建立塔棚村帮扶责任人微信工作群,每月通知帮扶责任人到村入户,明确需要完成的工作事项,并积极给与指导和说明,持续开展帮扶人月访行动,所有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1天入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确保贫困群众能够及时得到需要的帮助,保证在档案等基础信息方面及时更新。
刚才区农办、国土局、规划局的负责人作了工作汇报,镇、镇、镇的党委书记以及个试点村的村支部书记介绍了目前试点村镇的农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几位区领导也就农房改造建设工作谈了很好的意见,我都同意。
下面,我再谈三个方面意见。
一、开局不容易,试点工作难中求进
农村住房改造工作是由过去三年推进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提升而来。面对新情况,农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成员单位、乡(镇)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不断克服困难,加快推进试点工作。从今天的汇报情况来看,这项工作确实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认同度很高。个试点村农户的签约率和拆迁率也都很高,同时在补助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一部分农房已经开始拆除。这些工作成果都表明各级领导干部心系老百姓的民生工作,体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点很宝贵,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发扬光大。
二、问题要重视,合力破解责无旁贷
(一)从试点工作看:
1、多方筹措资金。一是资金链不能断,除去万元的启动资金以外,其他的经费可通过向政府先行借款的形式来解决,推动个村的农房改造工作按时序进行,确保月份前完成。二是个试点村通过宅基地复垦整理出来的富余土地指标,未来产生的收益可作为挂账收益。三是工作经费要给予保障,包括的小区,的小区,的小区等,具体请费里夫同志和财政局统筹考虑。四是部门帮扶的经费要尽快到位。
2、建立领导机制。区领导联系“六个一”文件下发后,进一步明确了联系试点乡镇的区领导,联系乡镇的区领导同时作为个试点村的联系领导,要加强试点村农房改造工作的督促指导,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领导小组要抓好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3、加快工作进度。一是项目建设的报批速度要加快。二是电杆迁移问题要与电力部门协商,尽快解决。三是房屋设计图纸要尽早完成,多套图纸向农户征求意见。
此外,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村的外立面要统一,包括保留的老房子的外立面需要重新粉刷的,可以给予一定补助,超出部分由农户自己承担。二是“一户一宅”政策要坚持。三是针对试点村里的特殊农户要给予适当的特殊政策。
(二)从全区范围来看:
1、规划要先行。目前对全区村庄进行整体规划的条件是成熟的,我们要抓住契机,做好大规划。①做好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一是发展模式可以参考海宁实施的“1+X”模式,即个中心村辐射个自然村,个中心镇辐射个中心村。这项工作由鲍秀英和费里夫在区级层面统筹考虑,进行整合。二是中心镇、中心村的选择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未来发展前景、自然地形地貌和特色产业等方面进行考虑。②做好省道和省道连接公路的规划,这条连接线要横穿镇,建成后省道将成为我区的南环线。
2、任务要明确。全区农房改造任务,即户农房改造工作,农办和规划局要分工协作、精心谋划,将任务分三年下达到位。四月份要召开农房改造专题会议,部署各项工作任务,由鲍秀英同志和费里夫同志负责。
3、重点要突出。今年户的农房改造工作要扎实推进,对完成改造的房屋要进行验收。验收办法可采取由乡镇互派人员进行验收。同时,加快推进行政村合并工作,力争5月底前完成。
4、机制要形成。要从有利于开展由点到面的推广工作出发,总结形成工作机制。
三、抓住新契机,由点到面整体推进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统筹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我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一、 坚持科学规划,狠抓措施落实,强化各类建筑的规范管理。
一年来,我们始终抓住规划这个龙头,切实旅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狠抓规划控制;同时严格按照县乡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强化建房管理,控制过渡房审批数量,严堵点外私建楼房。
(一)结合实际作好了我乡新联村、龙门村、文溪村等三个集镇村的规划编修工作。
(二)全年严格查处借危房改造名义私建房屋3起,有效地遏制了点外建房的行为。XX年4月,田庄乡金竹村部分村民不经请示与审批,擅自在省道308线堆倾倒渣土堆填农田,我站工作人员四次进入现场寻找相关涉案人员发放停止施工通知书,并采取法律与行政的手段以及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举,及时堵住了渣土堆这一恶性事件。XX年8月,为了配合县政府主导的省道308线扫障工作,我们深入资江沿线三村周密调查、认真复核、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工作,确保了扫障工作在我乡地域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量力而行,确保尽力而为,奋力推进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
(一)筹措资金23000元(上级解决2万)对文溪管区180x2米公路进行了硬化,有效解决了管区附近的群众出行问题。
(二)筹措资金5万元的修建四个垃圾集并房分布在鹊坪、新联、文溪,预计年底可以交付使用。
(三)拟投资10万元的新联村广场正在筹划,设计与准备之中。
三、坚持宣传引路,狠抓认识统一,推动文明田庄的建设。
XX年度,我们先后召开党政班子研究建设会议2个、村委部门部署建设工作会议3个,初步形成了党政班子高度重视,村委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热情参与的文明田庄的建设氛围。
(一)开展的乡村两级城建业务培训,我们组织村委负责人和部门领导集中学习了《城乡规划法》《市容与卫生管理条列》,使他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统一,境界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更新。
(二)动员政府与部门干职工以及集镇居民开展了三次清洁大扫除,收到了很好的工作效果,脏、乱、差的集镇形象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三)召开了两次村干部参加的“服务大建设,创建文民乡”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积极教育和引导群众关注关心和支持我乡的小城镇建设,为小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XX年工作安排
XX年建设工作按照县局安排,结合田庄工作实际,计划做三件事:
一是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服好务,尽好责,着力打造田庄建设队伍形象。
2004年是全市农村开展八件实事工作的第二年,在2003年八件实事全面启动的基础上,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把农村八件实事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着力从增加实事投入、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实事质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农村八件实事取得了新的喜人成效,农民“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减负难”和农村弱势人群“居住难、生活难”等现象得到明显缓解,农民从八件实事中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践证明,市委、市政府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为农民办八件实事的决策十分正确,提高了各级党委政府在老百姓中的形象,改善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农村弱势人群基本生活得到有效的改善。2004年全市农村确定低保对象22234户,45262人,基本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68户,完成年度目标的113%,困难农户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农民因病致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4年全市参保村数990个,覆盖率97.3%;参保人数158.7万人,应参保率86.3%;报销额占筹资额的68.7%。
——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网络逐步健全。2004年各级投入资金994.8万元,初步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疫情监测网络、突发事件应急控制和医疗救治应急体系,各区县级分别组建了120急救中心,镇街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条件得到改善。
——农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2004年完成危桥改造155座,完成年度目标的129%;建成村级“水泥化”道路1510公里,两年已超额完成三年总目标,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2004年新增改水受益人口15.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6%;高淳、溧水等区县主动实施二次改水,进一步提高饮用水质量。
——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2004年全市在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全面免征农业税,并取消“两工”和“以资代劳”,全市农民负担监督卡内负担总额1164.55万元,比上年减少1.49亿元,人均负担只有5.85元,与上年相比下降92%。
二、推进农村八件实事所做的主要工作
2004年各方面对农村八件实事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市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郊县对八件实事进行视察调研;市纪委、审计部门对实事开展跟踪督查和审计;市新闻媒体加强对实事的连续报道和深度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周密规划,精心组织,有关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带着感情为基层服务。通过上下联动,形成了推进实事工作的强大合力。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市农村八件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实事的工作部署,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集责任部门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工作安排和措施;多次带领责任部门深入郊县现场办公,解决基层困难。各郊县和市责任部门坚持三年总目标不变,合理调整年度计划,落实相关责任,确保八件实事稳步推进。
2、加强协调督查,促进实事落实。一是强化过程指导。市农村八件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月度例会和月度报告制度,及时交流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做法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各郊县也分别建立了月报、旬报制度。二是及时协调解决问题。针对浦口、六合改水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专门召开现场办公会,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困难。针对六合、高淳两区县由于合作医疗结算时间与省、市不一致,给全市统计及财政补助工作造成一定困难的状况,经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现已妥善解决。三是开展专项审计和检查。各级审计部门200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两次对八件实事目标完成和资金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11月中旬,市农村八件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审计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并给相关区县下发整改通知书。四是严格考核验收。市有关部门就11月中旬要求相关区县整改的情况及全年八件实事目标完成情况开展检查验收。
3、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实事质量。一是建立八件实事资金专项管理制度,设立专户,确保专款专用。工程类项目全部实施招投标制度,在施工、原材料采购等方面,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例如危桥改造工作严格按照桥梁建设规程操作,从设计、招标、监理、验收等方面实施全程质量监控管理。二是各件实事均建立台帐制度,随时对照查验。三是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低保制度。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04)173号文];市人大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议》。从统筹城乡发展出发,配合市人大在全国率先进行低保地方立法,出台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细则》目前已施行。根据市出台的政策,各郊县正加紧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
4、推进机制创新,督促资金到位。市各责任部门和郊县千方百计克服资金困难,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市级财政对重点工程及时安排追加资金,并不断提高补助标准,比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3年市补资金300多万元,2004年补助800万元;县区和镇街财政积极安排配套资金;市有关部门为江北两区改水和农村道路建设等,积极争取省资金扶持。第二、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企业资金。第三、通过社会化运作筹措社会资金。江宁区道路建设社会赞助达1790万元。第四、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拿出部分资金。2004年村投入道路建设、危桥改造、改水、合作医疗等资金近5500万元。第五、涉及农民个体利益的,由受益农民自筹部分资金,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危房改造和改水等项目。
5、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全社会关注八件实事、支持八件实事。市政府召开新闻会,及时通报农村八件实事进展情况;责任部门和各郊县通过简报、报纸、电视、宣传月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八件实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2005年工作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2005年是推进农村八件实事工作的第三年,也是关键之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从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按照“提高标准、创新方法、能快则快、务求实效”的要求,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拓展实事内涵、提高实事标准、增加财政投入、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大农村八件实事推进力度,巩固八件实事各项成果,确保如期完成三年目标任务,让农民得到更多更长久的实惠。
1、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一是支持五保户、低保户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帮助全市农村6.5万人左右的五保户、低保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进行动态管理,其个人应缴纳的24元费用由市和区县财政各负担50%。二是增加市级低保补助资金。在原计划安排低保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再增加200万元,确保实现农民应保尽保。三是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六合区(不含原大厂区)农村人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20元。
2、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镇村两级组织运转的扶持力度。2005年市级财政将延长对部分区县实施免征农业税的扶持期限,继续保持2004年的2000万元财政转移支付水平不变。而原来的计划是2005年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减为1000万元。
3、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比2004年增加10元/人,由40元/人提高到50元/人;各级财政补助比2004年增加10元/人,达到26元/人,农民自筹24元/人不变。
4、把建设标准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卫生网络建设的重点。村卫生室是农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合作医疗深入开展的基础。目前,农村常见病在村卫生室就医约占50%--60%。从方便群众就医,巩固合作医疗成果出发,2004年全市江宁等区县自加压力,已建成标准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376个。2005年还有389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待标准化改造建设。市里将卫生网络建设工作重心下移,继续安排500万元用于卫生网络建设,按平均每个村卫生室1.5—2万元标准补助,重点支持经济薄弱地区的村卫生室改造、建设。版权所有
爱民乡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7000余人。通过精准识别和退出,我乡现有贫困户245户800人,其中,柏树村75户239人,红岩村79户259人,南山村44户146人,土塘村47户159人;低保贫困户141户465人,五保贫困户18户19人。截止目前,全乡已脱贫217户751人,尚有28户49人未脱贫。2018年拟脱贫8户21人(其中柏树村拟脱贫4户9人,户主分别是陈贵杨、桂木水、桂林枝、桂大妹;红岩村拟脱贫2户5人,户主分别是潘隆、胡木得;土塘村拟脱贫2户7人,户主分别是余泽武、王修平)。为了全面做好我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乡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机构健全。
为了全面做好我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各村书记及驻村第一书记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我乡的扶贫工作。同时乡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站,各村成立了扶贫工作室,并且明确了工作职责,确定了乡村干部专职负责脱贫攻坚工作,以及扶贫开发系统维护、档案资料收集、信息报送等日常事务。
二、全面落实“十大工程”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户施策,紧紧围绕爱民花生、茭白基地、中药材种植、光伏发电等产业基础,结合我乡各村群众的传统种养殖生产生活习惯,集中力量,统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引导贫困户,尽早脱贫,同时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确保贫困户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具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扶贫工程。辖区4个行政村因地制宜依托产业扶贫项目,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
1、柏树村药材基地+光伏发电助脱贫。在柏树村6组土地开发项目点上打造147.64亩药材基地,现已种植药材白芨30余亩,其余土地正在养地阶段,同时育苗棚内药材黄精种苗正在培育。鼓励全村75户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入股专业合作社分红,或到农业专业合作社内务工,目前已吸纳10余名贫困户在柏树村药材基地务工。另与县园区企业江西博源堂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在柏树村11组黄家山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中药材种植,现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土地平整,预计10月中下旬开始种植太子参10亩,11月种植玄参50亩,明春种植枳壳20亩。
柏树村有两个50KW光伏发电站从1月并网发电至今,共计产生收益18931.03元,国家配套补贴7246.12元,截止8月已进行今年第一次收益分配,29户贫困户受益,平均每户受益达650余元。
充分利用小额信贷金融扶贫政策,全村共有47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47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26户分红100元。
2、红岩村种、养殖产业比翼齐飞,光伏发电锦上添花
红岩村积极探索“农场+基地+农户”模式,村委会与德安县旻隆生态家庭农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在9组流转30余亩土地,目前土地已平整好,计划明年发展艾叶种植基地,基地的日常管理由农场负责,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将贫困户雇用到基地内务工。
红岩村帮扶单位水务局积极作为,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送去鸡苗、种猪,截止7月已给16户贫困户送去了16头种猪,给21户贫困户送去了750只鸡苗,3户贫困户60只鸭苗,为贫困户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红岩村已建立一个光伏发电站,从去年7月并网发电至今,已产生效益15615.41元,国家配套补贴24190.46元,截止8月已进行了今年第一次收益分配,19户贫困户受益,平均每户受益达800余元。
此外,全村共有49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49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24户分红100元。
3、南山村茭白产业金秋收获形势喜人。
南山村在帮扶单位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发展茭白产业,今年已经种植茭白30余亩,预计年产量2000斤/亩,并成立了茭白专业合作社。国庆前夕是茭白收获季节,目前市场价格4.5元/斤,预计收入达15万元,除去成本,利润有9万元左右,全村44户贫困户已全部入股合作社进行分红,平均每户可分到近2000元,此外对于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照100元/天的工资雇用到田里劳作,目前已雇用10余人。
全村共有25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25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14户分红100元。
4、土塘村优质稻产业,以质量取胜
土塘村在高标准农田上开展优质水稻种植。目前已种植30余亩,成立了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入股专业合作社分红,或到农业专业合作社内务工,并按照150元/天的工资标准予以支付。
半个月后将是优质稻收割时期,预计今年产量在2万斤左右。
此外,全村共有29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共计29000元,并全部入股到花生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给17户分红100元。
二是就业扶贫工程。全乡已安置贫困户到公益性岗位务工13人,其中保洁员11人,农家书屋管理员2人;介绍在花生扶贫车间、茭白基地等农业产业基地务工15人,介绍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到县园区企业务工3人。
三是危旧房改造扶贫工程。全乡2018年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共有10户,其中7户已脱贫户,3户未脱贫户。为尽快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乡党委政府经过与爱心企业沟通,为他们争取了免费支持每户9吨水泥,90吨水泥8月份已全部配送到位。目前,土塘村的已脱贫户程先枝基本全部完工;南山村未脱贫户洪富根已完工,已脱贫户付岳生门窗已装好,开始粉墙 ;柏树村已脱贫户王清本周封顶,李保恩本周安装门窗,未脱贫户王贤柏门窗已装好,陈贵杨门窗已装好;红岩村已脱贫户罗华星本周拆掉模板、粉刷,吴祥本周倒地面、粉刷,罗国华本周定模板。
四是基础设施扶贫工程。今年以来,投入资金21万元,新建南山村3组简易桥梁,对9组护坡维修整治,对5组、10组农村公路进行硬化及排水管维修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
五是村庄整治工程。2018年投资35万元,用于南山村4组水库移民居住点的道路、池塘、绿化等方面的村庄整治。此外,南山9组新上报了一个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投资约30万元,计划12月中旬完工,现正在进行设计、预算及招投标等程序。
六是社会保障扶贫工程。通过财政兜底保障帮扶,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9月份共计发放低保金357 人775522元,五保金26人63435。
七是教育扶贫工程。积极配合县扶贫移民办、县教育主管部门,做好贫困户学生信息收集汇总,为119名在校学生申请春季教育帮扶补助,共计101339.37元。其中小学生76人53510元;初中生28人29079.37元;高中生28人18750元; 另积极申报中高职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资金补助,上半年共计补助15人69000元。
八是健康扶贫工程。帮扶因病入院治疗贫困户,通过居民医疗保险及大病救助等途径减免医疗费,并全面实现先看病,后付费。对全乡所有贫困户由乡财政统一代缴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并且按要求免除贫困户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对各村的扶贫工作宣传力度不够,鲜有在市级以上宣传媒体上稿报道。
二是部分帮扶干部虽然都经常下户,但是流于形式,只和贫困户家中某个人接触,简单的送送慰问物资、填个表,没有真正沉下心来,与贫困户谈心交朋友,没有真正了解其需要什么。有的扶帮干部想在产业帮扶上做文章,但都不了了之。
三是部分帮扶干部APP没有做到每月签到更新,一证一册填写不完善、不规范,贫困户已享受的政策部分项目未登记,贫困户未签字确认等。
四是上报材料不及时。有些村每每需要上报材料表格时,总要三催四请,即使交来也是质量不高,导致常有材料逾期上报至县里的情况发生。
五是产业扶贫收益与贫困户未有效对接。各村虽均有产业,但贫困户收益效果不是很好。一是未有效吸纳贫困户在合作社内务工;二是未有效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其他形式入股到合作社,难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使得扶贫产业项目未能高效的惠及贫困户,让扶贫产业项目在扶贫效率上大打折扣。
四、下一步打算
1、竭尽全力抓产业。充分借助帮扶单位和连心强基工作组的有效力量,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引领作用,结合实际为各村产业发展布局多谋划、多筹措,建立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动员贫困户以劳动技能、土地、山林等多种方式入股,参与产业发展,让贫困户共享更多的发展红利。
2、不遗余力抓常规。一要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干部的管理,明确驻村帮扶的工作和时间要求。同时时常组织脱贫攻坚业务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帮扶干部队伍。提高材料上报效率及质量。二要各村明确扶贫材料上报责任人;将材料报送是否及时作为年底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
一、新建四所标准化中小学校和两所公办示范幼儿园,完成薄弱学校三年改造计划,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幼儿入园困难问题
(一)标准化学校新建项目
1、区亿利东方学校(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亿利东方学校规划在镇政府以北、纵二路以西、以南新建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学校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教育综合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及标准化操场。学校今年4月正式开工,目前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等项目主体已封顶,开始内装修。
2、区第六中学新校区。规划在新区满达街以北、致远街以南、泰昌路以东、正红路以西新建第六中学新校区。学校占地面积约802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3504平方米,预算投资1.2亿元。现教学楼已完成基础部分。
3、区小学(暂定名)。小学规划在110国道以南,工农南路以东,新建住宅小区内规划新建一所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容纳18个教学班,现学校已通过规划。
(二)公办示范幼儿园新建项目
1、区第四幼儿园利用原街小学校园新建,规划占地面积7012平方米,建筑面积3868平方米,预算投资700万元。幼儿园内设12个教学班,每班容纳30名学生,计划入园360人,其中大、中、小班各4个。现已开工,完成基础部分。
2、新建第五幼儿园,该园位于新区和顺小区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预算投资600万元。幼儿园内设12个教学班,每班容纳30名学生,计划入园360人,现已开工,完成基础部分。
二、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标政策,每人每月平均提高120元以上;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财政筹资比例达到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平均提高到63%(责任单位:人社局、卫生局)
(一)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标政策方面。今年共为13887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了养老金,人均207元,超过每人每月平均提高120元以上的目标,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410元。
(二)在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方面。财政筹资比例达到6%,超过了5%的任务目标。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由上年的45%平均提高到63%。
三、实施老城区体育场改造和市民广场、绿地建设工程,为市民提供高标准、高档次休闲和健身场所(责任单位:文体局、住建局)
(一)老城区体育场改造项目实施。目前,前期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老干部活动中心已开工建设。
(二)广场集中整治改造全部完成。今年,重点对新区广场、中心广场、文化广场等5个主要广场实施全面整治改造,维修广场地面、池体面积达2.66万平方米,增植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对中心广场、新区广场的喷泉全部维修,文化广场、新区广场、街道增设特色造型景观6处,同时对其它9个广场进行了维修整治。
四、完成20个标准化社区建设任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责任单位:民政局)
2012年,市下达我区的社区建设任务数为20个,要求每个社区建设面积为650平方米以上。截止目前,已建设完工的社区有5个,即:泉山办事处的水岸雅园650㎡、世基维邦650㎡、新华街办事处的益民社区500㎡、常青办事处华宁社区900㎡、虎山办事处的工农路社区700㎡;现已开工建设的社区有6个,主体已完工;其余9个因未能如期拆迁或开发商没有开工等原因未开工建设,预计在2012年开工建设。
五、治理改造小街巷20条,完成便道硬化10万平方米,全面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责任单位:住建局、城管局)
(一)小街巷治理改造。2012年完成了集中改造居民小街巷23条,超任务3条。总长度4350米,面积20630平方米,其中铺筑沥青路面8650平方米,铺筑环保砖11980平方米。针对城市道路两侧的出入口路面粗糙、破坏、高低不平与周围的平整的道路、人行道极不协调的状况,对城市内主要道路两侧167个出入口进行大规模改造整治,改造面积675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局部区域通车行人的出行不便问题。
(二)便道硬化。今年完成了民建大街、泉山北街、如意大街、前进大街、虎山西路、常青路、学府路、泰昌北路、友谊路等街路5米内公共部分14万平方米的便道硬化任务;完成新体路、团结大街、解放大街等街路5米以外2万多平方米的便道硬化任务;共计完成便道硬化任务16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六、完成保障性住房300万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1110套、改造农村危房600户,切实改善城乡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责任单位:房管局)
区目前共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411.32万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5.5万平方米、1110套(亿利城百旺家苑小区1.5万平方米、317套;江东郡、祥和东方小区2.5万平方米、441套;盛世新城小区1.5万平方米、352套),2012年,我区承担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30户、3.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380户,维修加固350户,目前已完成700户改造任务,其余30户年底前全部完成。
七、完成市第三医院新院区主体工程和4所15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责任单位:卫生局)
(一)市第三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已办理了医院新大楼开工建设手续,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000万已经落实;编制了《再生能源应用》和《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的可研报告,获得100万元专项资金。截止目前,拆迁已完成约90%,边缘部分尚有26户需要拆迁;主楼地基的防冻工作已完成,以确保明年按时开工。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目前我区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4家,即:前进路、新华街、常青和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其中:马莲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原设计方案受到新规划条件的限制,现重新选在了镇嘉禾新苑小区配建,基础部分已完工;泉山社区综合大楼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已于10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基础部分已完工;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在虎山新城地面上选址建设,目前拆迁工作还未结束。
八、新增第11路公交线路,更换7路公交车,新建天然气加气站5座,全面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出租车加气难问题。(责任单位:住建局)
(一)公交线路运营。2012年,收回了7路公交线,新增11路公交线,购置车辆34台,7月1日正式开通7路无人售票车,11路公交车的公交站点已全部建设完成,目前该线路与察哈尔私人开通的公交线路因有一段线路重复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中,待方案确定后开通。
(二)天然气加气站建设。今年开工建设了5座天然气加气站,桥西李华沟世洁加气站已建成并于8月初投入供气,通州路加气站目前已完成50%的工程量,新区胡格吉街加气站已完成80%的工程量,年底全部完成这两座加气站建设。另外两座加气站正在建设当中,天联公司建设天然气管道12000米,博源公司建设天然气管道34000米。
九、完成新区和桥西两个热源点建设,基本取缔分散供热小锅炉,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加强供热运行管理,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责任单位:供热中心)
(一)热源点建设情况。截止10月底,桥西富磊热力公司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计划的75%,具备了为桥东提供100万平方米供热负荷的供热条件,已如期向桥东热用户供热,供热质量稳定。新区察哈尔热力公司目前热源厂烟囱主体已完工,主厂房完成地上34米,开始做外装修及屋顶工程;锅炉及辅机安装正在同步进行,脱硫塔、变电所、泵房、蓄水池、破碎间、沉淀池、输煤廊等土建部分均已完工,开始做内外装修。管网工程完成16.5公里,换热站建设、锅炉房建设正在施工,设备订购完毕,完成投资额2.2亿元。
(二)集中供热运行情况。2012—2013年度供暖投入运行的换热站94座,集中供热扩网面积300万平方米(热力公司50万平方米,富磊热力公司100万平方米,华宁热电公司15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以上,投入建设资金2.6亿元。
十、新建水冲式公厕30座,新建农村卫生厕所500座,改善群众如厕条件(责任单位:城管局、卫生局)
今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不断加剧、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不断加深的形势下,全省发改系统和有关部门共同辛勤努力,扎实工作,在投资完成、重大项目谋划和推进、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取得了让省委省政府满意的工作成绩。
(一)5500亿元投资任务预计超额完成
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投资拉动战略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促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平稳增长。5月份以来,全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每月都保持在40%以上,一直居全国前5位,其中1~11月份达到45.9%。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0亿元,增长40%左右,超过年初计划100亿元,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
由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二)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年初以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工作措施,通过集中审批、集中推进项目新开工和竣工投产、滚动实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支撑、民生富民和资源环境“六大板块”300个重大项目,以及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项目管理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重大项目完成情况超过预期。预计全年,全省建设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900个,超过年初计划900个,完成投资340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60.7%。其中:新开工项目2630个,比去年增加648个,完成投资1720亿元,占30.7%;竣工项目1160个,完成投资650亿元,占11.6%。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5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5个。
二是六大板块300个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滚动实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富民、环境资源 “六大板块”300个重大项目,有力地带动了全省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建设工作。
三是集中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新开工、竣工投产工作。2008年,省里共集中推进新开工和竣工投产项目122项,王珉书记、韩长赋省长、竺延风常务副省长等省领导出席了长春国际汽车公园、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通钢集团千万吨钢工程吉林精品钢基地等66个项目开工奠基和竣工投产仪式,取得了积极效果,有力地推进了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三)重大项目谋划不断创新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由于连续4年加大投入,全省“十一五”规划的项目绝大部分已开工建设,后续储备项目,特别是重大、特大项目已明显不足。针对这一情况,省发改委及时向省政府提出上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工作的建议》。就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谋划思路、明确谋划方向和重点领域、强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建议》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认可,对谋划好全省重大项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创新项目谋划方式。在继续采用“自下而上”方式谋划项目的同时,我们研究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新的项目提出、谋划、评估和运作机制。即:以政府为主导,加强与国家中咨公司等有实力的咨询机构合作,通过委托、合作等形式,围绕我省现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长远发展要求以及国家扩大内需方向,谋划提出若干个重大项目,有选择地面向社会,引进战略投资者,确定项目投资主体。
三是创新项目谋划和推进机制。为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方针,争取国家投资,推进项目谋划和建设,省政府就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成立了10个推进组,每个推进组分别由一名副省长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和地区参与,组织推进工程项目的谋划和建设工作。同时,省里还确定了12个重大结构调整工程项目,包括:200万辆汽车、百万吨级乙烯及精深加工、千万吨玉米深加工、轨道客车、农机装备、千万吨钢和不锈钢等7个重大工程,以及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通化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和吉林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五大基地,并陆续组织项目推进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加快推动项目的谋划和建设进程。
四是创新工作方法。为做好今年四季度国家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的争取工作,指导各地区和行业谋划好近两年重大项目,省发改委创新工作方法,2008年11月18~24日,委主任、副主任和20多位处长,赴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进行了现场调研,在省里听取了白山市、通化市、白城市、延边州和长白山管委会的工作汇报,与省国资委及其所属20多家企业进行了座谈。经过对接和汇总,全省谋划和储备明后两年项目3198个,总投资9189.7亿元。总体看,这些项目领域广、数量多、投资额大、带动性强,大多数项目有望获得国家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而且初步解决了全省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
(四)争取国家支持取得全面突破
2008年我们继续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向国家汇报衔接,争取更多支持。我省一批重大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落实和解决,享受到了资源城市转型、电力结构调整等优惠政策。辽源市和白山市被列入国家第一批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我省电力第二轮“上大压小”方案;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建设吉林敦化抽水蓄能电站的协议,等等。
(五)加快预算内投资下达,提高资金效益
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专项资金在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今年省预算内资金改变以往分批下达的方式,在7月份进行一次性研究,8月份一次性下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四季度,对争取到的国家新增1000亿投资,全省发改系统采取特事特办、随到随转的办法,加快资金下达。省财政厅建立项目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在国家资金未到之前,提前调度资金先行拨付,各地财政对项目应拨付的资金,也做到即时拨付。
(六)各项专项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今年以来,全省投资系统在做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中心工作的同时,也较好地开展了各项专项工作。一是配合省委巡视组开展了相关工作;二是做好重大项目绩效调研和报告;三是加强了招投标管理。
二、对2009年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几点体会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从国际层面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形式复杂多变,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从国内层面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到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四季度国家实施了扩大内需10项政策措施,新增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后年投资1万多亿元,以及诸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短期之内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在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是少有的。从我省层面看,在深入实施加大投入战略的推动下,全省经济社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实属来之不易,难能可贵。这一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进度势、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是我们发改系统特别是投资战线全体同志坚持不懈、艰苦努力的结果,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良好成果的具体体现。
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是做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主动力。
二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不断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省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是坚持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工作措施的实效性,是做好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资金“瓶颈”制约矛盾突出。二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项目层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地区与所属县(市)工作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项目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投资和项目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2009年需要重点研究和做好的工作
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2009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一年。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我省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和改革成果,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已做出明确部署,下一步需要我们全面加以落实。2009年全省投资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重大项目的谋划和推进,突出交通、水利、电力、生态环保城市公共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扩大投资规模,提高项目质量,改善投资结构,保持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健康增长。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7500亿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分解落实工作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9年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并提出了力争完成7500亿元的目标。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我们按照7500亿元对2009年的投资计划进行了初步分解。各市州要按照省里确定的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梳理2009年新开工和续建的项目,逐项确定投资进度和投资额,使各项投资指标落到实处。
(二)抓好重大项目谋划和推进工作
2009年是启动实施“万亿投资工程”的第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抓好“万亿投资工程”的启动落实工作,重点要抓好项目谋划工作,以确保后续储备项目足以支撑投资目标的完成,省里也将加强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一是委里为加强对各地谋划和推进项目工作的指导,近期将出台《关于做好明后两年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具体实施工作。二是继续深化同中咨公司的合作,借助“外脑”提高项目谋划层次水平。各地也可以聘请一些专业化的项目开发队伍,瞄准国家投资方向,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
在抓好项目谋划的同时,各地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各市州要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以及重大项目推进组的领导协调作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努力落实项目建设条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和落实配套资金;各市州发改委要和有关部门加强联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能够在市(州)审批的项目实行集中审批,对需要国家或省审批的项目,协同做好基础工作和上报工作,加快完善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继续采取集中推进项目新开工和竣工的做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生产要素合理布局。强化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运行和监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
(三)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我们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会上了解到,2009年中央政府投资在继续安排好在建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向“三农”、节能减排、社会事业、西部大开发倾斜,加快民生工程、生态环境、自主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建设和启动一批上述领域的重大工程。一是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建成一批大中型骨干工程,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任务,加快推进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水源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改扩建工程。二是加快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开展廉租住房建设,加快城市棚户区和国有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搬迁维修采煤沉陷区民房任务,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三是重点解决交通运输“卡脖子”路段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加快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中西部机场建设。推进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建设。四是加大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和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目,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推动大型核电、风电装备和高速列车设备本地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五是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按照防灾减灾要求,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对不符合条件特别是危房校舍加快改造。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的建设。
从上述情况看,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了民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我们要把握好国家精神,从优化投资结构入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抓紧做好相关项目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及时做好向国家汇报、沟通和衔接等方面工作,争取得到国家更大支持。
(四)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目前资金问题仍然是我省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从2006年开始,我省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结构发生了一些可喜变化。自筹资金、利用外资逐年增加,原来项目建设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的格局明显改变。但是,项目建设资金瓶颈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仍然需要我们多想办法、多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同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大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我省还成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创业企业,产业基金也将酝酿出台,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各地要加强谋划,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安排的1000亿元地方转贷。四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五)加强项目管理